胆囊隆起性病变

2024-07-03

胆囊隆起性病变(共6篇)

胆囊隆起性病变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0例胆囊内隆起性病变患者均为我院就诊并手术病例。

1.2 方法

采用WED-9618A超声诊断仪, 经腹部常规检查, 观察声像特点及测量大小。总结分析50例胆囊内小隆起性病变的超声显像特征及术后病理报告结果, 归纳总结胆囊内小隆起性病变的超声特点与病理类型的内在联系, 提高胆囊内小隆起性病变的诊断率及胆囊癌的早期诊断水平。

2 病理学改变及临床特征

2.1 胆囊良性肿瘤

胆囊良性肿瘤中以腺瘤最多见, 其他如平滑肌瘤、纤维瘤、脂肪瘤均极为少见。在病理学将胆囊腺瘤分为单纯性腺瘤和乳头状腺瘤, 一般体积较小, 呈圆形和椭圆形, 偶见有蒂, 腺瘤有恶性变倾向, 一般认为乳头状腺瘤是癌前病变。胆囊良性肿瘤大多无症状, 但常因慢性胆囊炎、胆结石, 可出现右上腹不适、厌油腻等症状。

2.2 胆囊癌

原发性胆囊癌由于早期无特殊症状和明显的体征往往诊断会被延误, 胆囊癌在其他检查如X线胆囊造影时多不显影, CT检查也仅能发现一些较晚期的征象, 对胆囊癌的早期诊断并无特异性。超声检查能直接显示胆囊壁的增厚改变、胆囊腔内的肿块声像以及肝内和腹腔内淋巴结转移灶情况, 从而显著提高胆囊癌早期的临床诊断水平。病理学检查大多为腺癌, 少数为鳞癌, 大体形态分为乳头状和浸润状, 亦可为混合型, 早期浸润型多局限于局部, 到晚期可导致胆囊壁弥散性增厚[1]。乳头状可为单发, 也可为多发, 凸入囊腔, 到后期胆囊腔消失, 完全为巨大肿瘤所代替。胆囊癌常直接侵犯肝脏, 肝门受侵犯或有肿大的淋巴结时, 可引起阻塞性黄疸, 胆囊管阻塞可继发感染积脓。约一半的胆囊癌同时合并胆囊结石。

2.3 胆囊胆固醇沉着症

本病由于胆固醇沉着于胆囊内壁黏膜固有层, 被胆囊壁的巨噬细胞吞噬, 逐渐形成自胆囊内壁向腔内凸起的小结节, 多由全身胆固醇代谢紊乱引起。结节可分为局限型和弥散型两种, 以前者多见, 呈息肉样改变, 又称胆固醇息肉。其是最常见的胆囊瘤样病变, 在病理学上这种病变是胆囊内某种组织成分过度增生, 其改变既不同于炎症引起的纤维组织增生, 也不同于真性肿瘤, 无恶性变倾向, 临床表现往往与慢性胆囊炎和胆结石相似, 故不易诊断。近年来, 由于超声检查的普及, 使其发现率明显提高。

2.4 胆囊腺肌增生症

过去用的名称很多, 如腺瘤、腺肌病、囊腺瘤、囊性胆囊炎等。病理学表现为胆囊大小正常, 胆囊壁非对称性增厚以底部较显著, 厚度可达正常胆囊壁的3~5倍, 囊腔较正常变小, 内壁黏膜上皮组织增生, 罗-阿窦较正常增多和肌层增厚。罗-阿窦腔扩大成囊样深达肌层, 但一般多不达胆囊外壁浆膜层, 罗-阿窦内胆汁淤积、感染, 形成结石。根据病理不同将本病分为3型:弥散型、节段型、局限型, 其中以局限型较多, 多位于胆囊底部呈肿块样增厚, 以往曾被误认为腺瘤、腺肌瘤、囊腺瘤。

3 结论

3.1 胆囊内良性肿瘤的超声特点

本组病例中有腺瘤2例, 直径均大于1 cm, 见表1。宽基底型, 表现为自胆囊壁突出于胆囊腔的高回声乳头状或圆形结节, 呈强回声或中等回声, 偶见有蒂, 好发于颈部和体部, 可多发, 不随体位移动, 基底较宽, 平均体积较胆固醇息肉大, 但多不超过1.5 cm, 瘤体无声影, 无移动性, 这是与结石鉴别的特征。一般直径小于1 cm, 当大于1 cm时应警惕胆囊癌早期。

3.2 胆囊癌

本组病例中有6例胆囊癌, 见表1。 (1) 胆囊癌早期:a) 乳头状, 为胆囊癌的早期表现, 本组有1例, 病灶一般较小, 为1 cm左右, 呈典型的乳头状, 中等回声, 自囊壁凸入囊腔内, 基底一般较宽, 表面不光滑, 以颈部多见, 不随体位移动。如合并结石, 须改变体位使结石移动以观察颈部的改变, 可以提高小肿瘤的显示率。b) 蕈伞状, 本组有1例, 为基底较宽、边缘不平整的伞状肿块凸入胆囊腔, 如多发可连成片;单发的病灶以乳头状为基本图像, 在肿块的边缘可胆泥形成。 (2) 厚壁型:本文有2例, 胆囊壁呈现不均匀性增厚, 可以是局限于某一部位, 也可以是弥散分布于整个胆囊, 局部的以颈部或者体部增厚多见, 内壁线多不平整。早期诊断较为困难, 有时很难与慢性胆囊炎所形成的胆囊壁增厚相鉴别。 (3) 厚壁并蕈伞型:本组有1例, 病理学特征为胆囊壁的不规则增厚合并乳头状或蕈伞状肿块凸入胆囊腔内, 此型较多见。 (4) 肿块型:本组有1例, 胆囊轮廓清晰, 胆囊体积增大, 胆囊腔内可探及一低回声或欠均匀等回声实性肿块。正常液性胆囊腔缩小或消失, 或在胆囊内探及可随体位移动不均匀的斑或点状回声, 如果合并结石, 胆囊腔内可探及强回声结石。有时癌肿可侵润肝脏, 肿瘤破坏肝脏与胆囊间的正常组织, 使肝脏与胆囊间界线不清晰;癌肿还可以向腹腔转移, 侵及其余周围组织和肠袢, 或腹腔探及肿大淋巴结, 易被误诊为肝内实性肿瘤, 如合并强回声结石时有助于鉴别诊断。超声表现为自胆囊壁突出于腔内的高回声或等回声结节, 不随体位移动, 基底较宽, 一般体积较大, 直径多大于1 cm。

3.3 胆囊内胆固醇息肉

本组有37例, 直径小于1 cm33例, 多发32例, 基底窄34例, 见表1。胆囊形态大小一般正常, 胆囊可轻度增厚。息肉常见多发, 体积小, 超声表现为自囊壁突出于腔内的强回声小结节, 呈乳头状或桑葚状, 小的可仅表现为强回声光点, 基底窄, 有蒂, 一般较小, 直径多小于1 cm, 不随体位移动。

3.4 胆囊腺肌症

本组有5例, 均为直径大于1.5 cm, 宽基底, 见表1。超声表现为胆囊壁非对称性增厚, 可弥散于整个胆囊或节段性分布或局限于某一部位, 胆囊底部明显增厚, 向胆囊腔内隆起, 在增厚的胆囊壁内可见圆形液性暗区, 暗区较小, 在增厚的胆囊壁内有时可见较小的强回声结石后伴有彗尾征。胆囊的收缩功能多较正常亢进, 如果做脂餐试验可见胆囊壁明显收缩, 胆囊明显缩小。

注:*5例直径>1.5 cm。

5 讨论

胆囊内小隆起性病变是超声检查中的常见病, 自高分辨率超声仪广泛应用以来, 在人群中胆囊内小隆起病变不少见, 以胆固醇息肉最多见, 这种胆固醇沉着性疾病并不是真性肿瘤而是胆固醇沉着的局部表现, 无恶性变倾向。一般胆固醇息肉体积较小, 直径多小于1 cm, 以小于0.5 cm更多见, 回声较强, 呈球形、桑葚形、乳头形有蒂或是基底窄, 一般可多发, 可见于胆囊的任何部位, 体积小, 通常小于1 cm。胆囊腺瘤是真性肿瘤, 有恶性变倾向, 尤其是乳头状腺瘤被认为是癌前病变, 呈乳头状或圆形, 基底较宽, 偶见有蒂, 一般为单发, 好发于颈部或体部, 平均较胆固醇息肉大, 但多不超过1.5 cm, 为强回声或中等回声, 凡大于1 cm的要高度警惕恶性变的可能。胆囊癌小结节型是胆囊癌的早期表现, 多呈乳头形、不规则形或团块形, 基底宽, 单发较多见, 多发于胆囊颈部, 体积较大, 多大于1 cm, 为强回声或等回声, 结节较大可呈弱回声或混合回声。另外, 胆囊内的其他病变如脓性胆汁、胆泥、脱落和坏死组织, 超声表现可近似胆囊内的隆起性病变, 但改变体位时, 形态位置发生改变, 可以鉴别。超声对胆囊隆起性病变能适时动态观察, 灵敏而准确, 另外超声检查方便、经济、无创, 已成为基层医生对胆囊增生性病变筛查、鉴别诊断的首选方法, 并且可以极大地提高胆囊癌早期发现和诊断水平。

摘要:胆囊内隆起性病变包括胆囊内良性病变、胆囊腺肌增生症、胆囊内神经组织及弹力纤维增生性疾病、胆囊胆固醇沉着症、胆囊内良性肿瘤如腺瘤, 胆囊内恶性病变胆囊癌, 其中以胆囊胆固醇沉着症最多见。其超声特征及临床症状特别相似, 及时准确的诊断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及疗效至关重要。本文对50例胆囊内隆起性病变的声像图特征进行了总结, 希望对提高胆囊内隆起性病变的诊断率及早期胆囊癌的筛查率有所帮助。

关键词:胆囊内隆起性病变,超声检查,诊断,鉴别诊断

参考文献

[1]武忠弼.病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9:327.

胆囊隆起性病变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8月~2009年8月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胆囊小隆起性病变37例。其中, 胆囊息肉24例, 男9例, 女15例, 平均年龄43岁;腺瘤6例, 男2例, 女4例, 平均年龄45岁;腺肌增生症5例, 男2例, 女3例, 平均年龄48岁;胆囊癌 (小结节型) 2例, 男1例, 女1例, 平均年龄55岁。1.2检查方法应用日本阿洛卡SSD-3500型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3.5MHz。患者于检查前空腹12h以上, 采取仰卧位或左侧卧位, 行多切面观察胆囊, 详细记录并存储:胆囊内病变的部位、大小、形态、内部回声、边界等二维图像及彩色血流分布特征。若疑似胆囊腺肌增生症的病例应行脂餐试验。

2 结果

2.1 胆囊息肉24例, 单发5例, 多发19例;窄基底14例, 有蒂10例;病灶处胆壁均不增厚;CDFI阴性17例, CDFI阳性7例, 5例为点状, 2例为线状。

2.2 腺瘤6例, 单发5例, 2处病灶1例;较宽基底4例, 有蒂2例;病灶处胆壁均不增厚;CDFI阴性2例, CDFI阳性4例, 3例为点状, 1例为分枝状。

2.3 腺肌增生症5例, 单发5例;较宽基底5例;病灶处胆壁均增厚, 可达正常的3~5倍;胆囊壁均能见小园形液性囊腔;2例囊壁见小结石;脂餐试验显示胆囊收缩功能亢进4例, 1例收缩功能正常;CDFI均为阴性。

2.4 胆囊癌 (小结节型) 2例, 均为单发, 宽基底;胆囊壁增厚1例, 胆囊壁不增厚1例;CDFI阳性2例, 1例呈分枝状, 1例呈杂乱型。

3 讨论

胆囊息肉是胆囊小隆起性病变中最常见疾病。其声像图特征:呈球形、桑葚状或乳头状, 有蒂、基底较窄;多发, 可见于胆囊任何部位;体积小, 通常均<10mm;多为强回声表现[1]。胆囊可合并有结石。CDFI显示呈阴性、点状或线状。

胆囊腺瘤其声像图特征:呈乳头状或园形结节, 基底较宽, 偶见有蒂;一般单发, 亦可多发, 好发于颈部和底部;平均大小较胆囊息肉大, 但多数不超过1.5mm, 为强回声或中等或弱回声[1]。CDFI常见点状或线状血流。但较小腺瘤常无血流信号、不易与息肉鉴别。

胆囊腺肌增生症是一种非炎症也非肿瘤性的良性病变。其特征声像图表现为胆囊壁增生呈弥漫性、节段性、或是底部局限增厚隆起, 于增厚的胆囊壁内有小的园形液性囊腔。合并有胆囊壁内小结石, 显示为强回声斑有其后方的彗星尾征[1]。脂餐试验胆囊收缩功能亢进[1]。病灶内无彩色血流显示。

胆囊癌 (小结节型) 声像图表现典型的呈乳头状中等回声, 团块自胆囊壁突向腔内, 基底较宽, 表面不平整, 好发于胆囊颈部, 可合并结石[1]。胆囊癌的胆囊动脉及其分支扩张, 肿瘤内部血管增生, 是CDFI诊断胆囊癌的病理基础[2]。本组2例均具有血流丰富特征。但是, 当病变位于胆囊底或受胆囊结石声影干拢, CDFI未能显示其内血流信号的病例诊断相当困难, 所以采取必要的随诊措施很重要。

综上所述,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胆囊小隆起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周永昌, 郭万学, 主编.超声医学[M].第4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3:969-971、975.

胆囊隆起性病变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164例患者, 男85例, 女79例, 年龄19~68岁, 均为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右上腹痛, 右上腹触及包块等症状, 伴有畏寒发热, 呈现急性炎症表现者64例, 伴有阻塞性黄疸者24例, 无症状者18例, 病程3~17d。

1.2 方法

使用GE公司的VIVID3型彩超及日本东芝彩超, 探头频率:3.5MHz。 空腹6~7h, 进行超声检查胆囊, 一般取仰卧位, 采用直接扫描法, 必要时采用左右前斜位, 胸膝位, 在胆囊区动态地观察胆囊形态, 胆囊厚度, 腔内回声及改变体位时移动的情况, 发现胆囊隆起性病灶则详细记录其形态大小回声, 所在部位, 同时摄片存档。

2 结果

2.1 胆囊隆起性病变的声像图

胆囊壁上可显示增强回声的隆起物, 后无声影, 不随体位改变而移动。

2.2 手术所见及预后

164例胆囊隆起性病变, 均做胆囊手术切除。胆囊标本的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为:结节呈灰黄色, 淡红色或淡白色, 突出于粘膜表面, 有粗细, 长短不等的蒂与胆囊粘膜相连者138例, 恶性肿瘤无蒂, 基底部宽, 壁厚不规则, 仅胆囊局部有隆起者26例, 结节位于颈部者43例, 体部76例, 底部39例, 散在分布6例。单发者93例, 多发者71例, 大小2~25mm。镜检胆固醇息肉71例, 炎性息肉40例, 腺瘤32例, 肌腺瘤样增生12例, 腺癌5例, 腺瘤恶变3例, 鳞癌1例。超声检查诊断:胆囊隆起性病变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5.1% (156/164例) 。合并症:伴有慢性胆囊炎者56例, 伴有急性胆囊炎者18例, 伴有胆囊结石者24例, 伴有胆总管结石者2例, 伴有中度腹水者6例, 伴有转移性肝癌者4例。

3 讨论

3.1 胆囊良性隆起性病变的声像图特征

3.1.1 胆固醇息肉的特征:

最常见, 本组71例, 超声诊断67例, 漏诊4例, 其形成原因是:粘膜表面突起的淡黄色小结节, 是胆固醇在体内发生代谢障碍而逐渐形成。声像图特征:胆囊壁上见呈圆球状、桑椹状、乳头状强回声小光点或光团, 多发常见, 大小直径约0.1~1.3cm, 后方无声影, 向胆囊腔内突起, 部分有蒂, 或基地部窄, 胆囊壁结构正常, 胆囊壁不改变, 有时可囊壁增厚或毛糙, 突出光团不随体位改变而移动, 术前超声不难做出提示性诊断。

3.1.2 胆囊炎性息肉的特征:

本组40例, 超声诊断39例, 漏诊1例, 声像图特征, 胆囊壁上见乳头状呈低回声病变, 外形不规则, 向胆囊腔内突起, 内部回声分布尚均匀, 基底部较窄, 尚局限于胆囊颈部与体部, 大小直径为0.3~0.9cm, 突出光团不随体位改变而移动。

3.1.3 腺瘤的特征:

包括单纯性腺瘤和乳头壮腺瘤, 与胆固醇息肉和炎性息肉不同, 有恶变倾向, 本组腺瘤32例, 超声诊断31例, 误诊1例, 声像图特征:单发、多发, 胆囊壁光带增厚粗糙, 囊壁上见乳头状, 圆形结节突起, 呈低回声或中等回声, 后方无声影, 表面光滑, 基底较宽, 偶见有蒂, 好发于颈部和底部, 结节突起不随体位改变而移动, 大小直径为0.8~1.5cm, 鉴于胆囊癌早期诊断困难, 愈后不理想, 笔者认为在良性病变中最有临床意义的是胆囊腺瘤, 建议手术治疗。

3.1.4 胆囊腺肌瘤样增生的特征:

是一种非炎性, 非肿瘤样的良性病变, 胆囊壁增厚, 可为正常胆囊壁的3~5倍, 胆囊腔较正常狭小, 声像图特征:胆囊壁增厚呈局限性、弥漫性、节段性, 胆囊壁内见蜂窝状小暗区, 常合并壁内小结石, 其后方伴彗星尾征, 多发于底部, 大小直径约1.5~2.5cm, 呈肿块样增厚。

3.2 胆囊恶性隆起性病变声像图特征

3.2.1 实块型:

是胆囊癌的常见型, 呈晚期表现, 正常胆囊内胆汁暗区消失或变小, 显示为一个低回声或回声粗而不均的实性肿块, 其内有的可见结石的强回声光团及声影, 或是坏死的强回声区。

3.2.2 厚壁型:

胆囊壁呈不均匀增厚, 多发于颈部和体部, 胆囊壁内外不光滑, 胆囊腔呈不规则状, 改变体位活动受限, 需注意与萎缩性胆囊炎相互鉴别。

3.2.3 伞型:

呈低回声或中等回声的伞状肿块突入胆囊腔内, 常见多发, 基底部宽而边缘不整齐, 无声影, 不随体位移动而改变。

3.2.4 混合型:

胆囊轮廓消失, 呈低回声、中等回声肿块, 阻塞胆囊颈和胆囊管, 影响胆汁排出, 致使胆囊体积扩张, 胆囊积液, 胆汁暗区中可见散在强光点, 为胆汁浓厚时体温升高, 常伴有胆囊炎伴胆结石。

3.3 误诊漏诊的声像图特征

(1) 超声误诊胆囊隆起性病变的主要原因, 胆囊的皱褶可被误认为隆起性病变, 胆囊腔内回声异常, 胆囊壁上粘附的泥沙样结石, 可被超声误诊为隆起性病变, 胆囊形态异常, 呈萎缩、消失或实质性充满腔内近似肝脏回声而被误诊。 (2) 超声漏诊胆囊隆起性病变的主要原因:胆囊壁上弥漫性增厚, 或伴有胆囊结石存在, 或胆囊腔内胆汁的改变如过分粘稠或积脓, 不规则光团或光斑等因素均可造成彩超诊断漏诊。此外患者的肥胖、气体干扰、年龄、性别、操作者的技术要求等都与之密切相关。 (3) 本组误漏诊8例中, 1例超声见胆囊壁增厚, 位于胆囊前壁似菜花样实质性的回声肿块, 向囊腔内突起, 超声提示:胆囊癌。手术见胆囊前壁有一局限性增厚包块, 基底部较宽, 大小为3.5cm×2.0cm, 病理诊断:腺瘤。另1例实块型胆囊癌, 超声见囊壁回声不清, 腔内被不均匀实质性回声融为一体, 难以辨认, 与肝脏分界不清, 误诊为肝肿瘤, 另有6例 (胆囊腺瘤1例, 炎性息肉1例, 胆固醇息肉4例) 未能获得诊断。

3.4 提高超声诊断胆囊隆起型病变的符合率

应做到: (1) 超声检查时必须注意多切面多方位多体位反复检查, 适当调节增益, 避免小的病灶漏诊, 必要时加压探头或做脂餐试验后检查。 (2) 胆囊内同时伴有结石时, 注意让病人变换体位, 避免因结石而掩盖隆起性病变。

3.5 良性隆起性病变与恶性隆起性鉴别

(1) 良性隆起性病变:其胆囊及囊壁形态正常, 轮廓清晰规则, 隆起物紧贴前后囊壁, 隆起物病变强光团, 无声影, 不随体位改变而移动; (2) 恶性隆起性病变, 其胆囊形态异常, 境界不清, 囊壁局限性不规则增厚, 且在其后方出现光斑、光团, 腔内回声不均匀, 常伴有回声衰减。病情发展快, 患者消瘦, 食欲减退。

胆囊隆起性病变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5年9月-2013年3月本院收治的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患者60例,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0例, 男13例, 女17例, 年龄41~65岁, 平均 (55.00±7.21) 岁, 病灶大小20~35 mm, 平均 (24.00±3.34) mm, 均位于黏膜层及黏膜下层;对照组30例, 男14例, 女16例, 年龄42~64岁, 平均 (54.00±9.71) 岁, 病灶大小20~34 mm, 平均 (24.00±4.56) mm, 均位于黏膜层及黏膜下层。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以及病因等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行ESD专项护理, 具体如下。

1.2.1 术前护理

由于患者对手术的目的及其机制的不了解, 使其对手术产生恐慌、焦虑以及烦躁等心理, 这时候医务人员应做好患者及其家属工作, 详细对其讲解手术相关事宜, 把手术的流程及机制讲清楚, 并对家属讲解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等, 待在及家属同意后签手术同意书。

1.2.2术中护理

在手术中护士应协助医生进行操作, 帮助医生进行黏膜下注射, 确保病灶抬起与周围正常黏膜分离。在病灶剥离与切除过程中, 护士应根据医生的喜好及具体情况准确选择手术器械。在手术过程中, 护士应该和患者交流, 与患者进行沟通, 防止不良的心理因素对手术造成影响。

1.2.3 术后护理

手术后要对患者的饮食进行护理, 在患者术后的2~3 d内严格禁食, 术后要反复叮嘱患者卧床休息3~7 d, 避免运动幅度过大而造成出血, 跟患者及其家属讲解卧床的重要性。在术后护士应严密观察患者情况, 看有无呕血、黑便以及剧烈腹痛等的发生, 如出现应立即向上级医生汇报。

1.3 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渗血以及肠道穿孔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计量数据以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ESD治疗和精心护理后, 患者消化道隆起全部切除并治愈, 治愈率达到100%;实验组住院时间 (6.23±1.34) d, 对照组为 (10.34±1.76) d,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实验组2例渗血, 并发症发生率6.67%;对照组6例渗血, 3例肠道穿孔, 并发症发生率30.00%。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

3 讨论

近几年,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物质水平的提高, 消化道疾病的发病率也逐年升高[3]。ESD是近几年医学界新兴的新技术, 并且由于该法伤口小、价格相对较低、康复快等优点被广大医务人员及患者所青睐[4]。与传统的手术方法相比, 该法治疗疾病所引起的创口较小[5]。该法临床效果优良, 患者负担护理小, 手术风险也相对较低, 治愈率也极高[6]。因此, 预防术后并发症成为该类手术的关注重点[7]。术前护士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 对其基本指标进行观察, 不符合手术的患者要建议选用其他的手术法案[8]。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工作, 让患者正确认识手术[9]。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并敦促家人多对患者给予温暖与照顾, 让患者找到归属感[10]。术前也要对患者及其家属讲清楚ESD手术的利弊, 待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后双方签知情同意书, 从而防止医疗事故的发生[11]。术中要根据每位主刀医师的习惯严格配合, 术后除了要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外, 还要对其进行饮食等方面的指导[12]。

经过ESD治疗和精心护理, 60例患者消化道隆起全部切除并治愈, 治愈率达到100%。实验组住院时间 (6.23±1.34) d, 对照组为 (10.34±1.76) d,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实验组术后2例渗血, 并发症发生率为6.67%, 对照组术后6例渗血, 3例肠道穿孔,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0.00%,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

胆囊隆起性病变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68例光滑型食管隆起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已接受超声内镜检查, 且临床资料完整, 术后病理结果完整。其中男38例, 女30例;年龄19~75 (45.6±3.6) 岁;临床表现为胸部闷胀、腹部不适、吞咽不适、反酸、上腹部疼痛。

1.2 方法

先作普通胃镜检查, 检查前口服盐酸达克罗宁胶浆, 麻醉喉头, 去除腔内泡沫, 发现光滑型食管隆起病变后作超声内镜检查。采用Olympus GF-UM 2000型超声内镜检查仪, 设定探头频率为5.0Hz、7.5Hz、12Hz, 经胃镜活检孔注脱气水100~300ml, 待食管病变管腔充盈后开始超声内镜扫查, 作多层次扫描, 浅表层病变或较小病变采用微探头超声检查, 频率12MHz。

1.3 病理检查

确诊患者均已接受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 术后取完整标本送病理学检查。1.4

1.4 图像分析

观察超声内镜图像特点, 包括病变大小、回声、来源、边界及浸润情况。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 计算超声内镜检查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 (%) 表示, 行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超声内镜检查结果

68例光滑型食管隆起性病变患者中, 平滑肌瘤45例, 间质瘤4例, 静脉瘤8例, 囊肿6例, 食管外压迫5例, 以平滑肌瘤多见, 占66.2%。其中平滑肌瘤或间质瘤起源于肌层, 前者超声内镜可见低回声改变, 回声均匀, 或者回声多不均匀, 可见液性坏死区域, 包膜不完整, 或可见断裂征;静脉瘤则多起源于黏膜下层, 无回声改变, 可见多个液性暗区相通, 表面呈蓝色;囊肿第3层可见无回声灶, 边界清晰;食管外压迫超声内镜可见外压改变, 食管结构正常。见表1。

2.2 病理结果

68例患者病变均完整切除, 创面干燥, 未见渗血, 病理标本均回收。术后病理结果证实为平滑肌瘤44例, 间质瘤3例, 静脉瘤7例, 颗粒细胞瘤2例, 囊肿6例, 海绵状血管瘤1例, 食管外压迫5例, 超声内镜与病理诊断整体符合率为95.6%。见表2。

3 讨论

光滑型食管隆起性病变是常见消化道病变, 包括食管息肉、黏膜下肿瘤、食管腔外病变组织压迫等, 临床无特异性症状表现, 常经内镜检出[3]。其中息肉为突出食管腔的隆起性病变类型, 呈圆形或半球形, 少部分可见分叶状, 黏膜表层光滑, 色泽较重, 顶端可见白苔, 部分有糜烂或出血表现[4]。常规胃镜检查联合组织病理活检可检出息肉, 但对黏膜下肿瘤及腔外组织压迫诊断困难, 活检钳取病理组织难度大, 有一定的危险性。CT虽操作简单, 但对较小囊壁病变显示受限;消化道造影定位优势好, 但定性困难;体外超声则易受到脂肪组织、骨骼、气体的干扰, 诊断准确率有限。

相对而言, 超声内镜联合超声及内窥镜技术, 不仅可通过内镜直观显示消化道管腔形态特点, 同时可实现实时超声扫描, 获取深层次组织学及附近脏器官图像, 明确食管隆起性病变大小、部位、起源、回声及与周围脏器官关系, 为定位及定性诊断提供依据[5]。且超声内镜配备专用超声内镜与微探头超声内镜, 其中微探头超声内镜可检出深层次细微病变, 通过活检通道, 对病变周边进行扫描, 患者更易接受, 且痛苦小。另, 微探头口径小, 可快速通过狭窄部位, 减少组织压迫及食管黏膜损伤, 与病变部位更为接近, 同时可降低回声衰减, 提高图像质量。

且超声内镜图像与食管各层次结构对应, 不同性质食管隆起性病变其声像图特征有其差异[6]。其中平滑肌多起源于肌层, 超声内镜可见低回声改变, 呈圆形或椭圆形, 回声均匀, 包膜完整;间质瘤则起源于固有肌层, 仅极少部分起源黏膜肌层, 可见低回声, 回声不均, 包膜不完整, 内部可见液性坏死区;静脉瘤常起源于黏膜下层, 无回声, 边界清晰, 表面以蓝色多见;囊肿则起源于黏膜下层, 无回声, 边界清晰;食管腔外组织受压时超声内镜可见五层结构均完整, 伴外压改变。本研究结果显示, 平滑肌瘤为最为常见光滑型食管隆起性病变, 以食管中下段常见, 可能与平滑肌在食管各段分布有关。且研究发现, 超声内镜诊断平滑肌瘤、间质瘤、静脉瘤、囊肿、食管外压迫与病理符合率均比较高, 与梁冬生[7]等报道相近, 证实超声内镜在光滑型食管隆起性病变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但同时还需注意, 食管储水能力差, 微探头超声内镜对操作者熟练程度要求较高, 操作不熟练者可能出现伪影, 影响诊断结果的准确性[8]。

综上, 光滑型食管隆起性病变以平滑肌瘤常见, 多发于食管中下段, 超声内镜诊断光滑型食管隆起性病变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较高, 且微创, 安全性高, 患者可接受度好, 可将其作为指导内镜下治疗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张卫国, 李胜保, 郜元军, 等.上消化道表面光滑型隆起性病变的超声内镜诊断与内镜黏膜切除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术后病理学比较[J].临床内科杂志, 2013, 30 (8) :523-525.

[2]黄润全, 黄植强, 谢克亮, 等.微探头超声内镜联合放大内镜和窄带成像技术在消化道隆起病变中的临床应用[J].广东医学, 2011, 32 (21) :2820-2822.

[3]刘海霞, 杨诚, 马医安, 等.小探头超声内镜对140例上消化道隆起性低回声病变的研究[J].医学综述, 2015, 21 (1) :126-128.

[4]张莉, 熊英, 李元平, 等.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105例内镜下治疗分析[J].临床消化病杂志, 2013, 25 (3) :192.

[5]江雪梅, 黄晓曦, 郑秀芳, 等.超声内镜在食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 2013, 24 (18) :2688-2690.

[6]叶淑芳, 朱晚林, 叶秀津, 等.超声内镜辅助下ESD治疗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J].浙江医学, 2013, 35 (11) :1041-1044.

[7]梁冬生, 苏敏.内镜窄带成像技术在消化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4, 36 (1) :92-93.

胆囊隆起性病变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1月~2013年3月在我院消化内科经结肠镜诊断的下消化道隆起病变患者(广基腺瘤息肉及黏膜下间质瘤),经病理活检确诊为息肉,经超声内镜检查确定病变深度局限于黏膜层及黏膜下占位者;共118例。其中,男66例,女54例;最小年龄22岁,最大年龄75岁,平均52.4岁。病变部位:直肠88例,其中腺瘤81例,早癌1例,黏膜下间质瘤6例;乙状结肠腺瘤10例,其中腺瘤9例,黏膜下间质瘤3例;降结肠8例腺瘤。横结肠7例腺瘤,升结肠5例腺瘤,病灶直径0.5~5.0cm,平均1.45cm。行ESD治疗,术前均行常规检查如:心电图、凝血功能、血常规、胸片等,术前均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器械OlympusCF-H260结肠镜,IT刀(insula-tion-tipped knife),OlympusGF-UM2000超声内镜系统,OlympusNM-200L-0432注射针,Olympus D-201-11804透明帽,Olympus PW-5L-1喷洒管,Olympus FD-410LR热活检钳,Olympus HX-110LR止血夹,O-lympus钩形电刀(Hooking Knife),ERBE ICC 200高频电切装置和ERBE APC 300氩离子凝固器。

1.3 ESD操作方法

所有病例要全身静脉麻醉。黏膜下病变者采用超声内镜确定病变程度,下消化道黏膜隆起病变者采用美兰染色确定病变程度。步骤包括:①标记:用针刀或氩离子凝固术(Argon Plasma Coagulation,APC)在病灶周围做好电凝标记,黏膜下病灶紧靠病灶边缘,黏膜病变在病灶边缘外侧5 mm处。②黏膜下注射:将肾上腺素1 mL、美兰2mL、甘油果糖或生理盐水100mL混合配置的溶液,在标记点外侧进行多点黏膜下注射,直至病灶明显抬起。③环形切开:钩形电刀沿病灶边缘标记点切开病灶外侧缘黏膜,一般首先切开病灶的远侧端。(对于黏膜下病变则从一侧切开至暴露肿瘤组织)。④黏膜剥离:在透明帽的帮助下,术中反复黏膜下注射以维持病灶的充分抬举,根据情况采用钩形电刀或IT刀将病灶从黏膜下层进行剥离,直至最终剥离病变组织。(黏膜下病变沿瘤体边缘逐渐剥离,直到在肿瘤过程中完全分离,以免伤害肿瘤)。⑤创面处理:对ESD治疗创面上所有可见血管进行预防性止血处理,小血管或可能发生渗血部位以氩气刀或热活检钳处理,较大裸露血管以金属夹夹闭。部分创面以金属夹缝合。

1.4 术后处理固定切除的标本

分别测量病灶垂直短径和最大直径,以4%甲醛固定后病理检查黏膜病变,2mm的串行部分,确定病灶及病灶边缘和基底无病变的性质,对早期癌病变的病理诊断无血管累及的进一步观察,如血管累及发生,建议额外的外科手术。对于是难以确定病变的组织来源,现作CD117,SMA,S100蛋白,CD34,免疫组化染色。在第一天要禁食,抗生素和其它药物的使用止血药物常规补液,观察有无消化道出血和穿孔。术后的第二天如果没有腹痛,出血等情况,可吃些流质东西。手术后的第三天可在吃些软食。出院后多卧床休息,直到伤口愈合。在3、6个月和12个月后,观察伤口愈合情况,有无残留和复发病变。

2 结果

118例患者,全部成功切除,1例因瘤体过大(直径超过5cm)未能切除。ESD手术成功率99.15%(117/118)。手术治疗时间20~180 min,平均45.3 min。术中均有不同程度出血,均以热止血钳及APC等处理后止血,未发生大出血及穿孔情况,整块切除率为98.31%(116/118),完整切除率99.15%(117/118)。术后病理显示,直肠88例,其中黏膜病变82例,黏膜下病变6例;乙状结肠10例,其中黏膜病变9例,1例术前病理:腺瘤: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术后病理:瘤体基底部分癌变,术后1、3、6、12月复查结肠镜,未复发。黏膜下病变1例降结肠8例黏膜病变。横结肠7黏膜病变,升结肠5例黏膜病变。

3 讨论

EMR治疗效果与外科手术相似[1],而被临床广泛应用。但对于较大的病灶却不能整块切除,分次EMR切除较大的病灶,增加复发的可能性。文献报道分次EMF局部复发率15%[2,3],限制其的使用范围。

ESD优势:能整块切除较大病灶,得到完整的病理学资料及大大降低局部的复发的可能性。即便是溃疡型病变、疤痕的病变及EMR术后复发的病变者均能整块切除[4,5,6,7],文献报道ESD整块切除率约90%,而EMR的整块切除率约76%[8]。ESD对直径>1cm病灶的完整切除率明显优于EMR(EMR,51.5%;ESD,85.9%)[9]。ESD对直径>5 cm病灶的完整切除率明显高于EMR(EMR,59.5%;ESD,95.1%)[10]。本文ESD的整块切除率为98.31%(116/118),完整切除率99.15%(117/118),与文献报道相符。在这些方面EMR无法比拟。

本文118例术中均有不同程度出血,均经内镜下热止血钳及APC等处理后止血,无1例出现大出血及穿孔,1例瘤体过大(直径超过5cm)未能切除,未能完成肿块剥离送外科手术。ESD合并穿孔一般在术中多能及时发现,必要时及时胸腹部平片,可以明确穿孔的发生,作者体会:ESD术中,预防出血及穿孔非常重要,少量的渗血可用冰8%去甲肾上腺素盐水冲洗,小血管可直接用电凝或APC处理,而较大血管可用热活检钳烧灼、APC或金属夹夹闭。如有穿孔可能时可用金属夹夹闭。

综上所述,ESD可以一次性完整切除较大的黏膜病变及黏膜下病变,提供完整的病理学诊断资料,是一种治疗下消化道黏膜及黏膜下病变的安全有效的方法,本组结肠ESD病例较少,其治疗作用尚需大样本观察。本组总体疗效高于文献报道,与本组选择患者、术前准备、适应症准确把握、操作熟练,术中预防及避免出血穿孔措施得当有关,目前上消化道ESD文献较多,技术比较成熟,而结肠ESD文献相对较少,治疗上风险远高于上消化道。需临床进一步研究及不断积累经验,规避风险,提高治疗效果。本组病例随访时间短,且早癌病例仅1例,其对下消化道病变尤其是早癌的疗效尚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Tanabe S,Koizumi W,Mitomi H,et al.Clinical outcome of endoscopic aspiration mucosectomy for early stage gastric cancer[J].Gastrointest Endosc,2002,56(5):708-713.

[2]Muto M,Miyamoto S,Hosokawa A,et al.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in the stomach using the insulated-tip nee-dle-knife[J].Endoscopy,2005,37(2):178-182.

[3]Oka S,Tanaka S,Kaneko I,et al.Advantage of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compared with EMR for early gastric cancer[J].Gastrointest Endosc,2006,64(6):877-883.

[4]Gotoda T.A large endoscopic resection by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procedure for early gastric cancer[J].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2005,3(7):71-73.

[5]Onozato Y,Ishihara H,Iizuka H,et al.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for early gastric cancers and large flat adenomas[J].Endoscopy,2006,38(10):980-986.

[6]Imagawa A,Okada H,Kawahara Y.et al.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for early gastric cancer,results and degrees of technical difficulty as well as success[J].Endoscopy,2006,38(10):987-990.

[7]Yokoi C,Gotoda T,Hamanaka H,et al.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allows curative resection of locally recurrent early gastric cancer after prior 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J].Gastrointest Endosc,2006,64(2),212-218.

[8]Kojima T,Parra-Blanco A,Takahashi H,et al.Outcome of 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for early gastric cancer,review of the Japanese literature[J].Gastrointest Endosc,1998,48(5),550-555.

[9]Watanabe K,Ogata S,Kawazoe S,et al.Clinical outcomes of EMR for gastric tumors,historical pilot evaluation between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and conventional mucosal resection[J].Gastrointest Endosc,2006,63(6):776-782.

上一篇:机械分层下一篇:银行产品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