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结石的危害

2024-06-12

胆囊结石的危害(共5篇)

胆囊结石的危害 篇1

摘要:目的 比较胆囊壁间结石与胆囊腔内结石的特点以及二者关联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5年12月在医院接受手术的54例胆囊结石合并胆囊壁间结石患者及38例单纯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 对2组患者结石合并胆囊壁间结石临床特点进行分析, 比较二者差异。结果 观察组胆色素类结石比例高于对照组, 而对照组在混合型结石比例多于观察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组胆囊结石华支睾吸虫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胆囊壁间结石与胆囊结石差异性主要体现在结石成分构成方面, 对成分不同的胆石症患者应采取不同的预防方法, 避免结石再生。

关键词:胆囊壁间结石,胆囊结石,结石成分,预防

胆石症为胆道系统常见的病变, 临床根据结石所在部位不同进行分类, 分胆囊结石和胆道结石, 胆囊结石根据成分不同, 分为胆固醇结石, 胆色素结石及混合性结石, 由于胆结石多发于胆囊内, 因此胆囊结石成为临床十分常见的胆道系统疾病[1]。不过从临床实践来看, 单一部位结石并不多见, 往往多个部位同时存在结石, 如胆囊腔内结石、胆囊壁间结石、肝内胆管结石、肝外胆管结石等。目前胆囊腔内结石发病率高, 而胆囊壁结石相对少见, 关于其研究和诊断比较薄弱。本文对比分析胆囊腔内结石和胆囊壁结石的特点, 探讨二者的差异性和相关性, 为胆石诊断和预防提供参考,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2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合并胆囊壁间结石患者54例作为观察组, 将接受手术治疗的单纯胆囊结石患者38例作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男24例, 女30例;年龄35~64 (50.4±2.1) 岁。对照组男12例, 女26例;年龄38~64 (48.4±3.5) 岁。2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取石方法:采用电子胆道镜直视确定结石数量, 选用奥林巴斯CHF-V电子胆道镜、FB-19SX活检钳以及结石专用吸附器及凝固止血电极、取石网篮。具体操作方法:根据患者实际情况, 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 完整切除胆囊, 在病理科医师操作下, 切开胆囊将囊内结石及胆囊壁间结石全部取出, 标明位置后分别装袋。采取保胆手术者, 在胆道镜直视下取出胆囊内的结石。取出结石后进一步探查胆囊内壁状况, 合并有胆囊壁间结石的确定后, 使用结石专用吸附器取石, 然后用凝固止血电极活检钳钳夹胆囊内壁黏膜, 对于直径≥10mm结石, 采取专用套石网取出, 标明位置分别装袋。

1.2.2 结石成分分析:

全部应用磨碎镜和FTIR光谱方法对结石样本进行成分分析, 具体方法:于FTIR光谱下把1mg结石与100mg溴化钾均匀混合成片状固体物。再将半径为0.3~2.5cm的结石溶入生理盐水, 用研钵将未充分融化的结石磨碎后再添加生理盐水, 待静置沉淀后过滤。将过滤后的结石制作成薄片进行显微镜下观察。

1.2.3 结石类型判定方法:

采取不同的判定方法。根据FTIR红外光谱判定剖面层次结构清晰的结石类型;根据表面和核心两个部位成分一致判断结构无定形的结石类型;根据表面和核心两个部位成分不一致, 在电镜下某个物质成分多以该物质为主判定为此物质结石类型;两种物质分布相差无差异性判定混合型结石[2]。

1.3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结石类型分布观察组胆色素类结石比例高于对照组, 而对照组在混合型结石比例多于观察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胆囊结石华支睾吸虫检出率2组胆囊结石华支睾吸虫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3 讨论

胆囊结石是临床上引起胆囊疾患的主要原因, 临床表现多样。结石成分大多以胆固醇为主, 有的是胆色素为主, 还有混合性结石。手术方式以胆囊切除为主, 手术有一定的并发症发生。近年来, 随着保胆手术, 胆道镜直视下取石的开展, 发现许多患者合并有胆囊壁间结石。本文探讨关于胆囊腔内结石与胆囊壁间结石的发病原因及机制。从而为治疗和预防胆囊结石病提供一种思路。通过本研究发现结石既有以单纯成分形式存在, 也有以多种成分混合并存, 且以后者形式最为多见。

既往研究报道, 胆固醇结石形成必需具备三个条件: (1) 胆汁胆固醇过饱和; (2) 胆汁中胆固醇的成核过程异常: (3) 胆囊功能异常。在胆汁胆固醇过饱和胆汁中胆固醇的成核过程异常的基础上, 胆囊功能异常, 促进了结石的发生。胆囊功能异常表现在胆囊黏膜功能异常, 胆囊收缩功能异常, 胆汁淤滞和胆泥形成, 从而形成结石[3]。胆色素结石的特点是以“胆红素钙”为主要成分, 胆固醇含量低于胆色素含量。色素结石分两类, 一类胆汁无菌患者没有反复发作的胆道感染病史, 为黑色胆色素结石, 另一类胆汁细菌培养常阳性, 为棕色胆色素结石[4,5]。

胆囊结石与胆囊壁间结石之间的关系。从观察来看, 胆囊壁间结石可出现在胆囊黏膜层、肌层及浆膜层壁间, 主要在胆囊黏膜下方。有研究报道, 电镜下观察罗—阿氏窦内可清晰地看到结石的分布, 提示胆囊壁间结石或与罗—阿氏窦内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原因是罗—阿氏窦内在胆囊黏膜内压力升高时可自主生成, 从而导致黏膜增厚、增大引起胆囊病变。再者罗—阿氏窦通过管道与胆囊腔相通, 当黏膜受到破坏时, 胆汁便会渗入罗—阿氏窦肌层深部逐渐淤积形成胆泥, 再加上黏膜细胞大量吸收胆汁并分泌黏蛋白, 导致胆汁日趋呈碱性, 久之形成结石, 而胆囊腔内的结石会在腔内压力作用下顺着管道进入壁间, 形成壁间结石[6,7]。从这个角度上说, 胆囊腔内结石与胆囊壁间结石有着转化关系, 而腔内压力升高是形成机制。

华支睾吸虫与胆结石的关系。已有研究认为华支睾吸虫刺激胆管上皮使其分泌大量黏液, 后者是胆汁稠厚, 成为结石的基质, 脱落的上皮细胞以及虫体和虫卵则可成为结石的核心。而虫体分泌的代谢物又会直接引起胆管内部炎性反应, 进而刺激胆囊结石产生。研究发现, 胆红素钙与华支睾吸虫任何部位结合均会形成大小不一的结石, 由此可以看出胆色素型结石与虫体有着一定的关系, 不过大量报道来看, 胆色素型结石在合并胆囊壁间结石类型中较为普遍, 单纯的胆囊结石中胆色素型结石比较少见, 后者以混合型结石居多[8,9,10]。本组资料显示, 2组华支睾吸虫检出率比较无明显差异, 结果与上述结论趋于一致。

临床上胆囊腔内结石与胆囊壁间结石引起的临床表现没有多大的差别, 术前B型超声有时可以发现有胆囊壁间强回声, 有时与多发的胆囊腔内结石无法鉴别, 本文通过手术后取得的结石, 分析其成分的差异, 在胆色素结石和混合性结石形成有不同, 提示不同部位的结石形成机制可能不同, 在预防结石发生方面采取不同的措施。综上所述, 对成分不同的胆石症患者应采取不同的预防方法, 避免结石再生。

参考文献

[1]周海军, 陈炳荣, 沈彬, 等.合并胆囊壁间结石保胆取石术后近期疗效评价[J].肝胆胰外科杂志, 2015, 27 (5) :380-382.

[2]蔡洪英, 乔铁, 罗小兵, 等.胆囊结石病理切片诊断华支睾吸虫感染的临床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 2012, 19 (23) :144-145.

[3]黄志强.当代胆道外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8:261-274.

[4]沈磊, 刘衍民, 文辉清, 等.胆囊壁结石微创保胆手术价值的探讨[J].中国内镜杂志, 2009, 15 (6) :572-576.

[5]陈智勇, 李钢.胆囊壁间结石与胆囊腔内结石的临床特点比较[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5, 20 (4) :392-394.

[6]王苑.我国胆石症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J].济南:山东大学, 2015.

[7]陈轶昀, 陈琛, 吴科能.胆结石的化学基础研究进展[J].中国社区医师, 2014, 30 (18) :7-8.

[8]马瑞红, 乔铁, 罗小兵.华支睾吸虫感染与胆囊结石类型的关系[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2015, 21 (11) :751-754.

[9]乔铁, 马瑞红, 罗小兵, 等.胆囊结石的系统性分型[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2014, 20 (3) :208-211.

[10]邓为民, 侯雨生, 高杰, 等.胆囊结石患者致病菌特征及与结石成分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14, 21 (1) :65-67.

胆囊结石的危害 篇2

新式日本富士纤维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借助高科技产品腹腔镜和纤维胆道镜,先用气腹针经腹部穿刺置入腹腔镜探察胆囊位置、外观及是否有粘连,确认胆囊外部正常后,在肋缘下行2cm小切口入腹,牵引胆囊,在胆囊底切开约0.5cm的切口插入胆道镜,用负压吸引器吸净胆囊内胆汁,同时放入生理盐水冲冼胆囊腔,使视野清晰,在纤维胆道镜直视下取净胆囊内结石。最后用胆道镜反复检查胆囊腔内有无细小结石残留,并观察胆汁流入胆囊情况以排除胆囊管内有结石嵌顿。确定胆囊内无结石后,用可吸收线细心将胆囊分两层缝合,最后再逐层缝合手术切口。

适应症:①适用于单发胆囊结石;②多发胆囊结石;③有或无症状的胆囊结石;④反复胆绞痛发作的胆囊结石;⑤无结石崁顿;⑥非急性炎症病期⑦胆汁透声好;⑧胆囊壁厚0.3~0.5cm;⑨脂餐后胆囊收缩功能≥30% ;⑩患者自愿要求保胆治疗。

胆囊结石的危害 篇3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2007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180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其中观察组81例患者, 采用两步微创法进行治疗, 对照组99例患者, 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两组均经B超以及CT诊断, 确诊为胆囊结石并合并胆总管结石。观察组患者81例, 其中男患54例, 女患27例, 男女比例2∶1, 年龄25~80岁, 平均年龄 (52.5 ±4.7) 岁, 胆总管单发结石55例, 胆总管多发结石26例, 结石直径在0.6 cm以下患者75例, 结石直径在 0.6 cm以上患者6例, 继发性胆管炎患者44例, 胰腺炎患者5例, 胰腺炎6例, 术前具有腹部手术史者4例。传统开腹手术组患者99例, 其中男患64例, 女35例, 男女比例1.9∶1, 年龄21~82岁, 平均 (53.1 ± 5.6) 岁, 其中单发胆管结石患者61例, 多发胆管患者结石38例, 结石直径在0.6 cm以下的患者90例, 结石直径在0.6 cm以上的患者9例。在所有患者中, 继发性胆管炎53例, 急性胆管炎9例, 胰腺炎患者8例, 有腹部手术史的患者1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比例以及病理状况等方面相比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 (P值>0.05) , 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1.2.1 仪器设备

选用常规电子十二指肠镜, 仪器配件主要为拉式切开刀、碎石器、取石网篮、取石气囊以及鼻胆引流管, 主要仪器还包括腹腔镜。

1.2.2 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在术前进行逆行胰胆管造影, 确定患者体内胆管结石的数量、大小以及分布情况, 再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对结石直径在1.0 cm以下的的进行乳头气囊扩张手术, 对于乳头开口并且伴有炎性狭窄的患者, 实施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对于切开方向选择, 临床一般控制在10~12点钟的扇形区域之内, 切口主要为中切, 采用取石网篮取尽患者体内结石, 术后给予患者常规胆管引流。术后给予患者禁食水, 并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抗感染、补液以及抑酸护理治疗。术后定期检查脂肪酶、血清淀粉酶以及肝功能等, 在患者的各项指标均被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的情况下, 术后2~5 d给予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

对照组采取常规开腹手术, 患者全麻后, 取右上腹纵向切口或右肋缘下斜切口, 采取胆囊切除手术, 术中根据胆道镜引导探查取石, 对于使用取石钳较难取出的胆道结石, 采用取石网篮取出, 术后由护理人员确认并无残留结石后, 在患者体内放置引流管后采用间断缝合的方法缝合胆总管。

1.2.3 观察指标

术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总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花费以及术后并发症率等情况[3]。

1.3 统计学方法

选用合适的统计软件对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对分析所得结果采用均数以及标准差的形式进行检验, P值<0.05就表示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

2 结果

2.1

观察组中有6例患者的微创治疗手术失败, 临床改变为开腹手术, 换组后患者的治愈率为92.5%;开腹手术组的99例患者开腹手术均一次完成, 手术成功率为100%, 两组患者术后都顺利出院。

2.2

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

观察组手术总时间为 (76.4±13.4) min, 对照组手术时间为 (112.8±13.2) min,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值<0.05) , 观察组手术总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 (9.2±2.4) ml, 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为 (100.1±7.4) m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值<0.05) ,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详见表1。

2.3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治疗花费以及术后并发率方面比较

观察组住院时间为 (7.7±2.4) d, 对照组住院时间为 (12.6±71.4) d, 两组相比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 (P值<0.05) , 对照组住院时间比观察组长;观察组住院费用 (2.5±0.23) 万元, 对照组住院费用 (2.6±0.38) 万元, 两组相比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 (P值>0.05) [4]。

观察组患者在术后有6例患者并发胰腺炎, 术后并发症率为7.4%, 在给予患者必要抗感染、补液以及抑酸治疗后均得以治愈;对照组患者在术后有14例患者发生并发症, 术后并发症率为13.7%, 术后有3例患者并发胆瘘, 采用延长腹腔负压引流时间治疗后痊愈, 2例患者在T管拔除后并发胆瘘, T管重新植入引流后治愈, 1例患者在术后出现体内的电解质紊乱, 采用药物以及调整饮食等治疗后紊乱症状得以缓解, 5例患者并发伤口细菌感染, 伤口处理后得以治愈, 3例患者并发肺部感染, 经及时治疗后痊愈, 两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率方面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值<0.05) , 两组对比见表2。

3 讨论

在我国, 成人胆囊结石的发病率较高, 且绝大部分为合并胆总管结石, 以开腹手术为主的传统治疗方法, 对患者的创伤 较大, 并且术后需要在患者体内放置T管, 给患者的正常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本研究显示, 采用微创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合并性结石的疗效较好, 且患者创伤小, 住院时间短, 治疗费用也没有明显增加, 术后不需长期置放T管, 极大的降低了对患者的影响[5,6]。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成熟, 微创治疗术逐渐成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主要治疗方式。

参考文献

[1]高云峰.两种微创术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 2011, 1 (11) :118-119.

[2]葛长青, 李全福, 刘建辉, 等.内镜微创保胆联合十二指肠镜乳头扩张取石在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应用[J].中国内镜杂志, 2012, 18 (5) :505-507.

[3]吴涤尘, 王爱坤, 夏盛城, 等.微创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失败的原因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 2010, 17 (5) :671-672.

[4]刘伟, 郑军, 赵延春.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比较[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2, 12 (12) :2359-2361.

[5]马振, 宿华威.微创时代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外科治疗[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 (36) :8838-8840.

胆囊结石的诱因与防范 篇4

目前关于胆囊结石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可能与胆汁内胆固醇饱和、胆固醇结晶形成、胆囊动力异常有关, 相关流行病学、病因学研究较多, 以下就此进行概述。

1 家族病史遗传学

家族病史与生存环境、致病基因关系密切。有关于胆囊结石的基因型研究并不多, Lith1是首个被发现的相关基因, 小鼠动物实验证实亲代结石小鼠后代罹患结石率高达75%, 提示结石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流行病学显示, 胆囊结石重要致病因素胆囊炎也呈现明显的遗传倾向。

近年来胆囊结石基因学研究集中在影响胆固醇代谢的相关蛋白上, 如Apo B、Apo E, 但尚无明确的结论, 不同学者的研究结果可能相悖, ABCB4、ABCG5/ABCG 8、ABCB11、BI类清道夫受体、等蛋白编码基因, 以及影响胆囊动力的相关基因如胆囊收缩A受体, 都被认为胆囊结石形成有关, 国外有研究证实, 基因对胆汁内胆固醇饱和、胆固醇结晶形成、胆囊动力异常具有显著影响, 致病基因表达会增加胆囊结石发生风险。如一项小鼠实验显示, ABCB11基因过表达小鼠, 胆汁内胆汁酸盐、卵磷脂成分明显增多, 但排除的胆盐无明显增加。

2 细菌感染

细菌感染与结石形成关系密切, 有学者对结石成分进行研究, 发现细菌成分可能与结石核心形成有关, 国外报道显示胆囊结石细菌DNA检出率在50%以上, 幽门螺旋杆菌、弯曲菌等都可能与胆结石形成有关, 并得到流行病学证实。大肠杆菌、梭形杆菌能够产生β-2G, 分解结合的胆红素, 后者可与钙相结合, 形成结石。细菌的代谢产物, 科水解卵磷脂, 导致胆固醇过饱和, 从而导致结晶形成。

3 肠道神经功能障碍

肠道功能障碍对结石形成的形成影响较大, 大量报道显示胃癌等手术术后胆囊结石风险明显增加, 术中切除相关副交感神经, 导致受支配的胆囊收缩作用下降, 导致胆汁淤积, 形成结石。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对胆囊收缩功能具有显著影响, 在胰液分泌、胃肠道运动、胆汁分泌、括约肌功能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4 地域因素

胆囊结石发病率呈现明显的地域性特征, 青藏高原是胆囊结石的高发地区。高原地区氧气含量低, 人体需要耗费更多的氧气、ATP等高能物质, 当功能不足时, 脂类代谢容易出现紊乱, 导致胆汁酸盐、卵磷脂、胆固醇比例浓度失调, 从而引起胆固醇析出结石形成。有报道显示, 世居藏族的胃酸浓度较移居的汉族胃酸浓度更低, 缺氧会导致神经紊乱, 导致胆囊排空延迟, 诱发胆固醇结石形成。

5 年龄、性别、体重因素

胆囊结石高发于40-60岁之间, 女性比重相对较高, 男女性别比约为1:2, 女性慢性胆囊炎发病率是囊性的数倍以上, 胆囊切除术中女性比重也远远高于男性, 有学者认为怀孕等导致的激素水平变化, 可能是导致女性胆囊结石偏高的原因。肥胖、超重、偏瘦者, 容易出现脂质代谢紊乱, 从而导致胆固醇析出形成结石。

6 饮食因素

6.1 饮食结构

饮食显然直接影响胆囊结石的发生, 胆固醇摄入对胆囊结石影响最大。牛羊肉、鸡蛋、纯牛奶、鸡肉等富含高蛋白、高胆固醇的食物, 会直接增加胆固醇的代谢量, 增加胆囊负担, 从而增加胆囊结石发生风险。高胆固醇饮食, 会导致血肿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上升, 胆汁内胆固醇含量上升, 导致胆固醇、胆汁酸、卵磷脂成分失调, 同时更易出现胆汁淤积、胆盐沉积, 形成结石。碳水化合物对胆结石的形成也较大, 碳水化合物与肥胖关系密切, 碳水化合物含糖量明显偏高, 血糖偏高会促胰岛素分泌, 加速胆固醇的蓄积, 从而诱发结石形成。维生素的摄入是胆结石的保护因素, 有报道显示女性维生素C摄入过低会增加胆囊结石发生风险, B族维生素可促进胆汁排放, 多食新鲜蔬菜也有助于预防胆结石。微量元素对胆结石的影响也较大, 多食谷物, 摄入更多的植酸, 避免铁过载, 维持正常的肝固醇代谢, 有助于预防胆囊结石形成。有研究显示, 铁过载可能诱导脂质过氧化反应, 刺激带羟基自由基, 反过来刺激胆囊分泌黏液糖蛋白, 促进结晶形成, 改变脂肪酸的构成, 导致结石形成。

6.2 饮食习惯

饮食习惯对结石影响非常大, 两餐间隔时间过长、长期饮酒、长期素食、饮水不足、不安全饮水等都也直接增加胆囊结石风险。如不安全饮水会增加寄生虫病发生发生风险, 如肝包虫病、片吸虫病, 这些疾病与胆囊结石形成关系密切。长期素食可能诱发低蛋白血症, 影响胆汁酸吸收, 胆盐浓度下降, 胆固醇析出, 形成胆固醇结石。

7 小结

胆囊结石发病影响因素较多, 欲预防胆结石, 需重点从饮食方面进行管理, 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合理安排饮食结构, 注意休息, 注重心理调节, 避免诱发肠道神经功能紊乱, 控制体重, 改善脂质代谢, 降低胆囊结石发生风险。

摘要:胆囊结石病因较复杂, 家族病史、细菌感染、肠道神经功能障碍、地域、年龄、性别、体重、饮食结构与习惯等, 通过影响胆汁内胆固醇饱和、胆固醇结晶形成、胆囊动力异常, 诱发胆结石。

关键词:胆囊结石,流行病学,病因,分析

参考文献

[1]张明迪, 龚伟, 郑莹, 等.上海市胆囊癌流行状况和趋势分析[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3, 33 (8) :691-694.

[2]力毛措.牧区胆结石患病率调查与原因分析[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2, 32 (6) :72-73.

[3]贾宝新.胃癌术后胆囊结石的原因及治疗分析[J].临床医学, 2014, 34 (6) :78-79.

胆囊结石的危险因素分析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392例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组, 所有患者均经B超诊断为胆囊结石。其中, 男236例, 女156例;年龄22~85岁, 平均 (53.3±11.7) 岁。选择我院同期住院的其他疾病患者387例作为对照组, 男235例, 女152例;年龄23~84岁, 平均 (50.9±16.5) 岁;阑尾炎215例 (55.6%) , 体表肿块109例 (28.2%) , 混合痔63例 (16.3%) , 均经B超诊断无胆囊结石。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大体一致。

1.2 方法

收集两组患者的病历资料, 详细记录患者体重指数 (B M I) 、舒张压 (D B P) /收缩压 (S B P) 、空腹血糖 (G L U) 、总胆固醇 (T C) 、甘油三酯 (T G) 、高密度脂蛋白 (H D L) 、低密度脂蛋白 (L D L) 等。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及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u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对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 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胆囊结石的单因素分析 (表1)

如表1所示, 研究组患者的B M I、G L U、收缩压/舒张压、T G明显高于对照组, HDL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T C及L D L含量差异不明显, 无统计学意义。

2.2 胆囊结石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 (表2)

将单因素分析筛选出的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表明, 体重指数、血糖、收缩压、高密度脂蛋白异常为胆囊结石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 5) 。

3 讨论

胆囊结石有巨大危害性, 大部分患者无明显的临床症状, 有些会出现上腹胀痛、厌油等;少部分患者出现胆囊结石嵌顿, 引发剧烈的胆绞痛, 还容易引发胆囊积脓、坏疽穿孔等, 不但增加手术的难度及风险, 还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容易引起术后并发症。研究表明[1], 肥胖、家族史等都是该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目前胆囊结石与糖脂代谢紊乱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受到重视。本研究通过单因素分析, 得出高血压、糖尿病及脂代谢异常可显著影响胆囊结石的发病。其原因主要是糖尿病可引起胰岛素抵抗及脂代谢紊乱, 此外还能引起自主神经病变, 从而引起胆囊结石的发生。

胰岛素可以诱发胆囊形成结石, 机制可能与刺激肝脏中的胆固醇合成及分泌增加, 胆汁中的胆固醇饱和度上升, 此外胰岛素还能通过抑制激素敏感性酯酶的活性, 使脂肪的合成量增加, TG合成增多, LDL进入肝脏的数量上升, 促进胆囊结石的形成[2]。此外还能拮抗HDL的分泌, 使其防结石作用减弱, 促进胆结石的形成。本研究结果显示, 研究组患者的血糖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提示糖尿病患者胆囊结石发生的可能性明显高于非糖尿病者。

脂代谢异常也是影响胆囊结石发病的危险因素。H D L是目前公认的机体的防结石因子。可以通过抑制胆固醇的合成、分泌来降低结石的发病率, 此外, 还能将周围组织的胆固醇运送至肝脏进行代谢, 因此, 如果机体的HDL含量降低, 可能会促进胆囊结石形成。本研究结果显示, 研究组患者T G明显高于对照组, H D L明显低于对照组, 与其他研究得出的结论一致[3]。因此预防胆囊结石, 保持体内脂代谢的平衡与正常十分重要。

总之, 胆囊结石发病的相关因素是多方面的, 糖尿病、高血压、血脂代谢异常均与胆囊结石的形成有密切的关联。因此, 日常生活中注意控制血压、控制血糖、保持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 控制体重及脂代谢异常等综合性措施, 对于预防胆囊结石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Andrews S.Gallstone size related to incidence of post cholecystectomy retained common bile duct ston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rgery, 2013, 11 (4) :319.

[2]Arthi K, Andrea Z, Philip RS, et al.Sa1357 Rapid Weight Loss and Development of Gallstones and Sludge Are Risk Factors for Acute Pancreatitis (AP) After Bariatric Surgery[J].Gastroenterology, 2013, 144 (5) :273.

上一篇:动态相关下一篇:图像与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