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癌患者

2024-08-25

胆囊癌患者(共11篇)

胆囊癌患者 篇1

临床上将在胆囊良性病变行胆囊切除术时意外发现的胆囊癌称为意外胆囊癌, 而且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 腹腔镜手术的广泛开展, 意外胆囊癌的发现率越来越高[1]。胆囊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 在早期就易转移, 病死率高, 早期发现对于胆囊癌的诊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意外胆囊癌的发现在临床上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对于胆囊癌的早期治疗具有积极的影响[2]。本组在2012年~2013年共发现45例意外胆囊癌, 并对其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2013年在我院进行胆囊切除术的600例中意外发现的胆囊癌患者45例, 其中男16例, 女29例, 年龄58~81岁, 平均 (69±7.9) 岁。患者的症状主要有右上腹痛反复发作, 腰背部放射痛, 以及黄疸, 经B超检查确诊, 诊断结果见表1, 患者的相关诊断均符合其诊断标准[3]。

1.2 手术方法:

600例患者中398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202例行开腹胆囊切除术。发现胆囊癌后, 取病理组织送检, 均经病理确诊为胆囊癌, 患者确诊后, 有24例患者行胆囊癌根治术, 其余未行根治术, 但均进行化疗。

1.3 统计学方法:

结果采用SPSS 1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组间对比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组织学检查:

在45例患者中, 病变位于胆囊底部23例, 占51.1%, 位于胆囊体部20例, 占44.4%, 另有1例患者癌灶位于胆囊颈部, 占2.2%, 1例患者癌组织弥漫整个胆囊。组织学分型, 均为腺癌, 其中高分化12例, 中分化27例, 低分化6例。镜下癌组织呈腺样排列, 并向胆囊壁浸润型生长。在诊断为胆囊息肉的患者中, 肿瘤大体形态为息肉型。而在诊断为胆囊结石的患者中, 肿瘤大体类型为厚壁型, 黏膜质地粗糙, 胆囊壁变硬。而在胆囊炎的患者中, 胆囊黏膜腺体萎缩, 胆囊壁增厚, 质地变硬。在表现为胆囊颈部梗阻性黄疸的患者中, 经病理组织检查为胆囊颈部胆囊癌。

2.2 病理分期:

在对患者癌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后, 我组对患者进行肿瘤分期, 从而对治疗进行指导。其中原位癌5例, T1期12例, T2期18例, T3期6例, T4期4例。24例患者行胆囊癌根治术, 对于不能行根治术的患者进行姑息性手术或者未进行手术, 患者术后进行化疗。

3 讨论

胆囊癌的发病率虽然不高, 但却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 肿瘤发生后, 迅速出现远处转移, 患者预后差, 生存率低[4]。而随着近年来, 腹腔镜手术的发展, 腹腔镜下进行胆囊切除术时发现意外胆囊癌的报道逐渐增多[5]。而且有研究表明[6], 患有胆囊结石的患者其胆囊癌的发病率要高于未患有胆囊结石的正常群体, 另外, 也有研究表明, 女性意外胆囊癌的发现率要高于男性, 可能与女性体内雌激素有关。因此, 为探究意外胆囊癌的临床病理特点, 我组对2012年~2013年在我院发现的意外胆囊癌进行回顾性分析, 从而对确诊后的后续治疗进行指导。

胆囊癌的临床表现并不典型, B超检查也缺乏特异性, 因此容易与其他胆囊的良性病变混淆, 从而误诊, 贻误患者的治疗时机[7]。而且对于胆囊癌的患者, 常常合并胆囊的其他病变, 如胆囊炎, 胆囊息肉, 胆囊结石等, 因此早期胆囊癌很难再B超下鉴别, 也给早期胆囊癌的发现带来了困难。在本组中, 初次诊断为急性胆囊炎7例, 慢性胆囊炎16例, 胆囊息肉6例, 胆囊结石15例, 梗阻性黄疸1例, 而在经病理确诊后, 均为胆囊腺癌, 其中高分化12例, 中分化27例, 低分化6例。所以, 病理检查仍然是确诊胆囊癌的金标准, 而且在进行胆囊良性病变的诊断时, 对于存在高危因素的患者要注意与胆囊癌进行鉴别诊断, 包括老年女性、胆囊结石5年以上的患者, 以及胆囊息肉直径>1 cm的患者, 对于在胆囊切除术中, 发现胆囊壁变硬的患者, 要及时取病理组织送检, 避免对胆囊癌患者的漏诊[8]。另外, 对于意外胆囊癌患者的治疗, 如果为原位癌或者出于T1期, 因为患者已进行胆囊切除术, 不必再进行二次手术, 对于T2期的患者, 要再次进行手术, 进行淋巴结清扫, 进行根治手术, 对于T3、T4期, 全身情况能够耐受的患者, 也要进行扩大切除术, 另外, 患者术后要进行化疗。而且, 对于意外胆囊癌的患者来说, 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 容易造成腹腔的种植, 因此对于高危患者, 临床医师在进行手术操作时, 要注意手法的正确和精细, 避免对患者造成医源性的损害。

综上所述, 对于意外胆囊癌的患者来说, 病理诊断仍为其确诊的金标准, 并能对后期的治疗提供依据, 临床医师要根据病理分期选择合适的治疗手段, 提高患者生存率。

参考文献

[1]姚春和, 耿智敏, 王林, 等.50例意外胆囊癌的临床分析及处理[J].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2013, 5 (5) :324-325.

[2]祝东强, 张勇, 刘建, 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意外胆囊癌的诊治[J].四川医学, 2012, 33 (11) :2019-2020.

[3]陈倩, 向吉富, 彭英霞, 等.意外胆囊癌9例临床病理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 2011, 26 (4) :404-406.

[4]张启科, 王玲, 韩林育, 等.意外胆囊癌21例临床病理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 2011, 40 (10) :1440-1441

[5]廖谦和, 李伟华, 夏康, 等.意外胆囊癌26例临床病理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3, 19 (3) :334-335.

[6]刘德伟, 肖隆斌, 黎文峰, 等.意外胆囊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方法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2, 14 (2) :28-30.

[7]郭少峰, 王小明, 吴雪梅, 等.意外胆囊癌临床病理分析[J].西部医学, 2013, 25 (9) :1345-1347.

[8]张云利, 郭剑民, 王新保, 等.45例意外胆囊癌再次手术临床病理分析[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12, 27 (7) :557-559.

胆囊癌患者 篇2

忌肥腻燥热食物,如肥肉、油炸食品。脂肪类食物可促进胆囊素的释放而增强胆囊的收缩,如壶腹部括约肌不能及时弛缓使胆汁流出,可导致不适感。在急性发作期刚过,应禁食脂肪类食物;忌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如蛋黄、动物脑、肾、鱼子及动物内脏等,无论在发作期还是静止期,均少食为宜;忌酒类、刺激性食物或浓烈调味品,如葱、蒜、姜、花椒、辣椒;忌吃或少吃含纤维多的食物。

2、胆囊炎适合吃什么

胆囊癌患者 篇3

【摘要】目的:对老年急性胆囊炎合并基础疾病患者胆囊切除手术的护理进行分析。方法:对2013年4月到2014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老年急性胆囊炎合并基础疾病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对研究组进行加强护理,观察两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P<0.05);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3%)明显低于对照组(26.7%),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老年急性胆囊炎合并基础疾病患者实施胆囊切除术时给予一定的加强护理有助于患者的尽早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

【关键词】老年急性胆囊炎;基础疾病;胆囊切除手术;护理

【中图分类号】R657.4+l【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372-01

急性胆囊炎常多发于老年人群,是属于临床急腹症的范畴,当老年患者在患有急性胆囊炎时合并存在一些基礎疾病,会对老年患者的身体健康及心理均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对老年患者实施胆囊切除术时进行一定的护理措施十分重要[1-2]。本文对老年急性胆囊炎合并基础疾病患者胆囊切除手术的护理进行研究分析,所研究的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3年4月到2014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老年急性胆囊炎合并基础疾病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原则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患者的年龄为62~83岁,平均年龄为(70.4±3.2)岁;研究组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患者的年龄为63~84岁,平均年龄为(71.3±3.4)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方面相似,差异不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可以进行对比分析。

1.2方法

对所有患者行常规的胆囊切除手术,并给予对照组常规的护理措施,包括告知患者手术禁忌等;给予研究组加强护理,主要是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术前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指标检查和实验室检查,主要有血压、血糖、血脂、肝功能、心电图、肾功能等,避免患者存在会对手术实施具有影响的潜在风险因素,按照患者的实际年龄及肾功能实施相应的水化治疗,对于合并存在糖尿病的老年患者需根据其血糖的指数及自身的身体状况,综合考虑是否需要于术前进行高蛋白的摄入,并禁忌患者进食含热量和脂肪较高的饮食等;由于老年患者对于疾病的认识程度存在一定的不同,易出现一些心理方面的压力,需加强对老年患者的健康讲解和心理方面的疏导等心理护理措施,并通过使老年患者充分了解胆囊切除术的特点和术前麻醉的方式、麻醉后的反应和可能会出现相关的不适情况,消除患者的恐惧、害怕的心理等;术后对并发症的发生进行一定的护理,护理人员需及时有效的预防老年患者在完成胆囊切除术后可能会发生的切口和肺部的感染症状等。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满意度的评定按照我院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低于60分为不满意,高于等于60分低于85分为基本满意,高于等于85分为十分满意。

1.3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所统计的数据均进行统计学上的分析,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表示两组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详细情况如表1、2所示。

3讨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增加,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的发病情况也逐年升高。在对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实施胆囊切除手术的治疗时,若患者合并存在其他相关的疾病会引起患者的情绪不稳定、过度紧张而失眠以及饮食的不合理等,致使患者出现血糖和血压的突然上升或下降的情况,不利于患者的治疗,所以对老年急性胆囊炎合并基础疾病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期间进行一定的护理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3-4]。

本研究中,实施加强护理的老年急性胆囊炎合并基础疾病患者经护理后,对护理质量的总满意度为96.7%,明显高于实施常规护理的满意度63.3%(P<0.05);且实施加强护理后患者出现伤口感染及肺部感染的情况(3.3%)明显低于实施常规护理的患者(26.7%),组间差异明显(P<0.05),说明对存在基础疾病的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进行胆囊切除术时加强护理的力度,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满意程度,减少术后并发症,使患者尽早恢复。

参考文献

[1]王勇.老年急性胆囊炎合并基础疾病患者行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时机选择[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23):30-31.

[2]叶巧.老年急性胆囊炎合并基础疾病患者胆囊切除术手术时机的选择[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2,(7):82,71.

[3]王亮.老年急性胆囊炎并基础疾病行胆囊切除术时机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上旬刊),2012,(12):118.

胆囊癌患者 篇4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46例在我院治疗的胆囊癌患者, 其中男性31例, 女性15例;年龄最大的69岁, 年龄最小的35岁;均被确诊为胆囊癌的患者, 将所用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观察组23例, 对照组23例, 经统计学分析, 两组患者在数量、性别比例、患病程度等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心理支持方法

1.2.1.1对胆囊癌患者的心理支持, 特别对于那些胆小的患者, 害怕问问题的患者, 容易获得不良信息的患者。在向这类胆囊癌患者进行心理支持时, 要向患者提供一些化验、诊断、副作用、预后和医疗费用等, 他其对自己的病情有正确的认识。因为和患者直接讨论有关病情可能会引起患者强烈的负性反应, 要尽可能的动员不同的社会人群社来帮助患者, 消除胆囊癌患者对病情的一些错误的想法, 给予一定的保证和支持, 最大程度的减轻患者因为癌症和治疗出现的一些不良反应。

1.2.1.2在对胆囊癌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支持同时, 对其家属也好做好必要的指导, 让其调整好心态, 了解自己应该如何的面对患者, 如何正确理解患者的情绪反应, 怎样和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 提供积极的精神支持, 并让家属一定要积极的配合医生更好的了解患者出现各种心理行为的反应, 以及产生这些心理行为反应的主要原因, 在发生各种不良的心理行为应该采取的处理原则和方法[2]。

1.2.1.3适当采取药物治疗, 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使用一些抗焦虑药和抗抑郁药以及抗精神病药物或者麻醉药进行协助治疗[3], 减轻部分胆囊癌患者因为癌症的诊断或者在治疗中继发的一些适应障碍、严重的焦虑、严重的抑郁、精神分裂、疼痛、恶心、呕吐、失眠等症状。帮助患者建立正确认知方法和教会患者正确行为。使患者改变因为癌症的诊断、治疗以及康复期间存在的不良认知以及不良行为。

1.2.1.4指导患者病人学习一些有效的心理应对方法, 和解决问题的技能, 帮助患者能够顺利地解决一些常见的生活问题, 更好的避免不良情绪的发生。例如:如何来付对自己出现的放化疗的副作用, 和如何正确面对肿瘤被切除后可能出现的形体变化等问题。经常和患者面对面的讨论, 使患者表达所有关心的自身疾病的问题, 让其充分表达由于疾病引起的害怕、悲伤、焦虑、愤怒等不良情绪, 因为胆囊癌患者常常会因为缺乏表达自身的这些不良情绪而感到孤独, 独自承受这些不良情绪, 会加重病情。在交谈中给胆囊癌患者提供一个比较良好的氛围, 使他们能充分的表达其所有的情感和提出他关心的问题, 让其接受医生、护士、家属提供的心理支持支持。

1.2.1.5对再次复发的胆囊癌患者要进行更好的心理保护, 复发是每个胆囊癌患者最为恐惧的事, 会给患者带来比在胆囊癌的初次确诊时更加严重精神打击。因为患者由于病情的失眠、焦虑、厌食等症状的出现, 并且是因为再一次出现, 会使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更加的严重。很多患者会陷入到绝望之中, 感觉自己根本不会再次治愈。所以, 医生、护士、家属应向患者解释, 复发癌症也能治愈成功, 让患者不能为此失去治疗信心。另外也要重视对患者家属的指导, 让家属也不要失去信心, 不要把失望和没有信息的情绪从平时的言语和表情中下意识地流露给患者, 让患者在于别人接触时, 时时感觉到信心, 从中受到鼓励, 体会到生活的希望。并且医生和护士要再次为患者拟定治疗、护理计划。鼓励患者继续为治疗增加信心, 应帮助患者在心理上适应的癌症复发。帮助患者克服其不良情绪, 积极配合治疗。

1.3 调查内容和评定方法

对进行护理前和护理后两个月的情绪焦虑情况进行评价分析。采用焦虑量自评表进行分析患者的生活质量[4]。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结果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计数资料用 (±s) 表示, 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具有明显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胆囊癌患者在护理前焦虑量评分没有显著性差异, 而观察组护理后胆囊癌患者的焦虑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胆囊癌患者护理后焦虑量评分, 两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 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3 讨论

在明确胆囊癌的诊断和开始治疗时, 对患者进行早期的心理支持, 可以提高患者的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当患者有可能被治愈时, 也就是在胆囊癌的康复期也要进行心理支持。来控制和减轻患者仍然存留的因为胆囊癌引起的心理或者生理的问题。如过胆囊癌癌症引起的患者的身体出现残疾或者抑郁状态, 可以减轻患者不适。在进行心理支持前, 应该首先了解患者的痛苦, 然后再经过分析和解释以及诱导、劝说, 来改变患者的一些不良认知, 来降低胆囊癌患者的消极情绪。并使用一定的行为训练, 来对抗患者的应激反应。

本文通过分析对患者进行心理支持干预, 观察组的患者焦虑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 显著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得出心理支持是胆囊癌治疗中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为心理治疗手段, 有效的心理支持可解除胆囊癌患者的心理问题, 使胆囊癌患者保持心情的舒畅, 食欲的改善, 免疫力的增强, 对有些晚期的胆囊癌患者可延长其生存期。得出结论对胆囊癌患者采用护理干预, 特别重视心理支持的护理, 明显提高胆囊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临床护理干预治疗中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 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晓光, 张颖.癌症患者心理治疗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7, 7 (6) :1220-1221.

[2]陶志芳, 王亚华, 何莉.三级心理维护对癌症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 2011, 26 (19) :70-72.

[3]王建平, 林文娟, 孙宏伟.中国癌症患者心理干预研究[J].中国肿瘤临床, 2002, 29 (5) :305-309.

胆囊炎、胆石症患者生活须知 篇5

现代医学观点认为,对于这些患者,重在调节生活方式,而不是被动地限制饮食和使用抗菌素,以下几点,是胆囊炎、胆石症患者平素生活中应特别注意的问题。

1绝对避免劳累。绝大多数患者在发作前均有过度劳累史。故有规律的生活和适度工作,不超过自身的体力负荷,肯定可以减少发作。

2不宣生气和与人争吵。女性患者在发作前常有心情不愉快和与人口角的情况,这是造成胆囊炎发作的重要诱因之一,所以患者要逐步培养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心胸宽广会使患者受益。

3保持大便通畅。这一点极为重要。按照祖国医学理论:“通则不痛,不通则痛”。养成良好的大便习惯(每日至少1次),可使胆汁排泄通畅。平时要多吃素菜和水果,严重便秘者可服用缓泻剂。

4尽量避免进食动物脂肪。这是患者应牢记的基本原则,在有发作先兆时尤应注意。取代品可为植物油和豆制品等。

5适当注意减肥。肥胖者易发生胆汁代谢紊乱,有资料表明,肥胖者胆囊摘除术后发生胆道术后综合征的几率明显增高。所以肥胖的患者平时应注意减肥。

胆囊癌患者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1月—2014年12月方便选取北大医疗鲁中医院收治的120良性胆囊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 (1) 术前均经B超、CT明确诊断; (2) 术前无合并胆总管结石; (3) 入组前没有接受过腹部手术; (4) 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 (1)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者; (2) 合并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或同时行其它手术治疗者; (3) 合并出血性疾病或存在免疫抑制性疾病者; (4) 合并严重性心肺基础疾病且对麻醉不耐受者。根据患者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单切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SILC, n=60) 及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 (CLC, n=60) , SILC组:男38例, 女22例, 年龄42~70岁, 平均 (48.5±3.8) 岁, 疾病类型:单纯胆囊结石38例, 单纯胆囊息肉22例;CLC组:男36例, 女24例, 年龄38~75岁, 平均 (49.6±3.8) 岁, 疾病类型:单纯胆囊结石36例, 单纯胆囊息肉24例,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1.2.1 单切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SILC)

患者行全麻气管插管后常规铺消毒铺巾, 取膀胱结石位。在脐部下缘作1.5~2 cm弧形切口, 在直视下将腹膜层切开, 置入无菌手套自制的简易单孔腹腔镜装置, 填充CO2并建立气腹, 压力维持12 mm Hg, 同时置入5.5×50单孔专用光学镜以探查腹腔内情况, 明确胆囊结石数量及位置后采用专用弯曲无创抓钳提起胆囊, 充分显示胆囊三角后, 游离胆囊管及胆囊动脉后采用生物夹夹闭, 并应用超声刀将胆管根部及胆囊床逆行分离, 反复明确病因后将胆囊管切断, 确定胆囊无胆汁渗漏或活动性出血后采用单孔腹腔镜装置将胆囊取出, 并缝合切口。

1.2.2 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 (CLC)

患者行全麻气管插管后常规铺消毒铺巾, 取膀胱结石位, 采用气腹穿刺针建立气腹, 腹腔压力维持在10~15 mm Hg, 采用三孔法置入传统腹腔镜观察腹腔胆囊情况, 将胆囊三角游离后采用可吸收生物夹将胆囊管及胆囊动脉切断, 分离胆囊床, 并从剑突下穿刺口将胆囊取出, 缝合切口。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关腹所需时间、手术时间、术中放置Trocar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中转率、并发症情况。术后对两组随访6~12个月, 记录两组复发率低、满意率。满意率采用《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评价, 总分100分, >90分为满意。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对比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关腹所需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SILC组手术时间、术中放置Trocar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短于CLC组 (P<0.05) , 见表1。

2.2 两组患者手术中转率、并发症、复发率及满意率对比

SILC组中转率低于CLC组 (P<0.05) , 两组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术后对两组随访6~12个月, SILC组复发率低于CLC组 (P<0.05) , 而SILC组满意率高于CLC组 (P<0.05) , 见表2。

3 讨论

胆囊息肉、胆囊结石是普外科最长久的多发性疾病, 其治疗方案越来越多样化及成熟化[5]。传统开腹手术由于术中出血量大, 患者术后疼痛感明显, 因此近年逐渐被创伤性更小的腹腔镜手术取代[6]。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经成为治疗胆囊良性疾病最常用的方法及金标准。随访腹腔镜技术的发展及各种医疗器械的研发, 近年各单位相继开展创伤性更小及美容效果更理想的单切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SILC) , 并获得较理想的效果[7]。脐部是腹腔镜入路的关键点, 在手术入路过程中保留了传统部位, 因此操作难度与传统腹腔镜相当, 容易被医生接受[8,9]。

该研究中通过对比分析SILC与CLC患者手术情况, 发现SILC患者术后恢复效果、总体满意度均优于CLC组, 且患者术后复发率较CLC组低, 从而表明SILC组能有效减轻老年良性胆囊疾病患者手术创伤, 提高患者满意度。该研究中SILC组中转率低于CLC组 (P<0.05) , 患者均未留置引流管, 且患者并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张红东等[10]对35例胆囊疾病患者采用SILC手术治疗, 术中出血量平均20 ml, 且无术后大出血、胆漏等并发症发生, 与该研究结果一致。因此对于具备单孔腹腔镜技术治疗的医院, 术后可考虑不放置引流管, 以最大程度减轻插管对患者的创伤, 提高手术质量。尽管SILC治疗老年良性胆囊疾病具有一定的优势, 但SILC在通常情况下, 由于受操作器械及术者操作方法的影响, 会导致胆囊三角部位直视效果较腹腔镜差, 尤其对于胆囊炎严重者, 无法采用钳子夹提胆囊并显示胆囊三角, 因此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对于行单孔腹腔镜时若发现存在视觉障碍的情况时, 则建议改为使用三孔或多孔腹腔镜, 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综上所述, SILC治疗良性胆囊疾病疗效显著, 安全性高, 患者术后复发率, 可提高患者满意度, 值得有条件的医院开展。

参考文献

[1]宋平, 唐滔, 陶绪雄, 等.单切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 2012, 7 (z1) :42-44.

[2]吴硕东, 韩金岩, 苏洋, 等.经脐单切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单中心500例手术经验[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2, 12 (10) :894-897.

[3]魏鹏, 钱吉泽, 王鑫, 等.经脐单切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 2013, 20 (10) :195-196.

[4]耿良元, 白剑峰, 孙跃明, 等.单切口与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随机对比研究[J].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2, 17 (3) :173-176.

[5]侯晓东, 尤晓琼.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14 (26) :122-123.

[6]李临海, 王昆华, 龚昆梅, 等.普通腹腔镜器械经脐单一部位与三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对比研究[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2, 12 (1) :18-19.

[7]何彦安, 雷正明, 丁辉, 等.经脐单孔与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2013, 19 (2) :137-142.

[8]席鹏武, 黄初东, 杨荣华, 等.经脐单通道常规器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体会[J].重庆医学, 2014 (19) :2502-2503.

[9]李栋, 周旭坤, 李平, 等.经脐单孔与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对比分析[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2, 12 (1) :20-23.

胆囊癌患者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2年8月-2015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8例胆囊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符合胆囊结石的相关临床诊断标准。其中男25例, 女33例, 年龄22~79岁, 平均 (58.36±4.17) 岁。依照手术方式将入选患者分为两组, 试验组38例, 男15例, 女23例;年龄22~77岁, 平均 (57.92±4.35) 岁;17例单发性结石, 21例多发性结石;本组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胆囊炎, 17例伴黄疸。对照组20例, 男10例, 女10例;年龄55~79岁, 平均 (58.80±3.99) 岁;9例患者单发性结石, 11例患者多发结石;本组患者均有胆囊炎, 8例合并黄疸。两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以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 对照组患者以传统开腹方式切除胆囊, 试验组借助腹腔镜切除胆囊, 两组手术的具体施术流程如下。

1.2.1 对照组开腹胆囊切除术:

(1) 患者术前常规检查, 消毒皮肤, 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2) 患者术中仰卧位, 持续硬膜外麻醉, 以手术刀做适当切口, 切口位置可选择在右上腹肋缘下, 也可选择在右上腹腹直肌, 打开腹腔以后, 显露囊底, 剖离胆囊管, 切除胆囊组织; (3) 患者术后电凝止血、冲洗, 关闭腹腔, 常规护理, 如有必要, 给予患者引流[3]。

1.2.2 试验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1) 患者术前常规检查, 消毒皮肤, 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2) 患者术中仰卧位, 持续硬膜外麻醉, 以手术刀在患者肚脐下缘做适当切口, 穿刺气腹针, 建立二氧化碳气腹, 气腹压 (13±1) mm Hg; (3) 取剑突和右上腹肋缘下两处位置做切口, 置入腹腔镜等手术仪器; (4) 透过腹腔镜找到胆囊管, 将其周围结缔组织切除后, 在腹腔镜见识下游离胆囊动脉, 及时结扎, 确认无问题后游离胆囊管, 切除胆囊, 从腹壁切口取出; (5) 施术完成后, 以腹腔镜探查患者腹腔, 再次确认无误后, 常规冲洗, 去气腹, 拔出穿刺管, 缝合伤口, 常规护理, 如有必要, 给予患者引流[4]。

1.3 观察指标

术后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术中基本指标、术后愈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 影像学检查显示, 患者术后结石取尽, 无一例患者出现术中风险, 手术成功率均为100%, 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两组患者术中基本指标对比

与对照组相比, 试验组患者平均手术切口、平均手术时间、术后平均卧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术中平均出血量少于对照组, 术后平均排气时间、出院时间均早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3 两组患者术后愈合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试验组患者术后2例使用止痛剂, 占比5.3%, 对照组7例患者术后使用止痛剂, 占比35.0%, 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6) ;试验组患者术后 (20.16±4.13) h肠鸣音恢复, 对照组术后 (42.42±6.80) h肠鸣音恢复, 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22) ;试验组患者术后1例切口感染, 1例腹腔内微出血, 并发症发生率为5.3% (2/38) , 对照组患者术后2例切口感染, 2例肠粘连, 并发症发生率为20.0% (4/20) , 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6) 。

3 讨论

腹腔镜技术应用于胆囊手术前, 胆囊结石的临床治疗多采用开腹方式进行, 虽然开腹胆囊手术也可以达成手术治疗目的, 但由于手术切口过大, 耗时过长, 患者不仅感染发生风险增加, 术后肠粘连的可能性也很高, 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患者预后, 平添患者痛苦。腹腔镜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新兴医疗技术, 将其与胆囊手术结合以后, 便成为了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技术-腹腔镜胆囊手术[5,6]。

腹腔胆囊手术与常规开腹手术不同, 施术者均在腹腔镜直视情况下以间接方式完成操作, 手术所有工具也由传统的手术刀改为电刀、电凝等设备[7,8]。本次临床研究显示, 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均为100%, 表明两种手术方法均能实现手术目的, 顺利摘除结石, 解除患者痛苦。但对比手术过程来看, 试验组患者的手术切口更小, 平均手术时间更短, 术中平均出血量更少, 术后平均排气更早, 平均卧床时间更短, 出院更早, 这表明腹腔镜胆囊手术对患者造成的手术创伤更小, 利于患者康复, 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手术痛苦, 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此外, 由于手术伤口小, 耗时短, 试验组患者无术后肠粘连情况, 仅1例患者切口感染, 1例腹腔内微出血, 并发症发生率低, 程度轻, 表明腹腔镜胆囊手术对患者危害小, 应用安全可靠。

总之, 开腹胆囊手术于腹腔镜胆囊手术均能够治疗胆囊结石, 但腹腔镜胆囊手术术中、术后应用优势明显, 可作为胆囊结石有效治疗手段在临床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探究腹腔镜胆囊手术与开腹胆囊手术应用于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2年8月-2015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8例胆囊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 以手术治疗方式将入选患者分为两组。其中, 对照组20例, 患者以传统开腹胆囊手术进行胆囊结石治疗;试验组38例, 患者以腹腔镜胆囊手术进行胆囊结石治疗,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术中基本指标、术后愈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 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均为100% (P>0.05) ; (2) 与对照组相比, 试验组患者平均手术切口、平均手术时间、术后平均卧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术中平均出血量少于对照组, 术后平均排气时间、出院时间均早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试验组患者术后止痛剂使用率小, 肠鸣音恢复早, 并发症发生率为5.3% (2/38) , 无患者出现肠粘连,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开腹胆囊手术与腹腔镜胆囊手术均能够治疗胆囊结石, 但腹腔镜胆囊手术术中、术后应用优势明显, 可作为胆囊结石有效治疗手段在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术,开腹胆囊手术,胆囊结石

参考文献

[1]李满绪.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术式治疗胆囊结石临床疗效分析[J].海南医学, 2014, 25 (6) :875-876.

[2]苏小林, 崔伟伟.胆囊结石急性发作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术后肠黏连发生率比较[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 19 (11) :103-104.

[3]王丽宏, 杨丽松, 尹大伟, 等.高龄患者腹腔镜胆囊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0, 26 (33) :22-23.

[4]刘代平.开腹胆囊手术与腹腔镜胆囊手术的对比分析[J].大家健康 (下旬版) , 2014, 8 (7) :90.

[5]赵鹤余.腹腔镜胆囊手术与开腹胆囊手术术后肠粘连发生率对比探讨[J].中外医疗, 2013, 32 (36) :78, 80.

[6]朱维宁.开腹胆囊手术与腹腔镜胆囊手术术后肠粘连发生率的比较[J].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2, 23 (8) :1262.

[7]曾德海.开腹胆囊手术与腹腔镜胆囊手术术后肠粘连发生率的比较[J].健康必读 (中旬刊) , 2012, 11 (12) :204.

胆囊癌患者 篇8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疗效观察

当前的治疗症状性胆囊炎、胆石症首选的手术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 。传统的胆囊切除手术配合成熟的腹腔镜技术已经获得了全球性的公认, 该手术具有许多优点, 包括患者不适少, 住院天数短, 花费低廉以及预后良好[1], 但是仍然存在众多的并发症, 胆管损伤仍然是并发症中最严重的, 有报道其发生率在0.5%以上, 有的甚至高达2.8%[2]。我院经过多年对手术方式及手术技巧的不断改进, 对老年患者实施手术取得了良效,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9年6月—2010年6月在我院行腹腔镜手术的52例老年患者, 男20例, 女32例, 年龄65~94岁, 平均 (66.2±10.3) 岁, 其中65~74岁19例, 男性12例, 女性7例, 其中高血压患者12例, 糖尿病患者7例, 心血管疾病患者11例, 肺源性疾病7例;75~84岁24例, 男性6例, 女性18例, 其中高血压患者11例, 糖尿病患者7例, 心血管疾病患者11例, 肺源性疾病6例;85~94岁9例, 男性2例, 女性7例, 其中高血压患者6例, 糖尿病患者7例, 心血管疾病患者8例, 肺源性疾病2例, 术前检查肝肾功, 血糖, 心电图, 胸片, 肝胆胰脾双肾B超。手术原因为胆囊颈部结石嵌顿、胆囊积液、坏疽性囊炎或胆囊积脓、萎缩性胆囊炎。超声表现胆囊炎伴结石, 以胆囊颈部结石嵌顿为主;非结石性胆囊炎伴有不同程度的胆囊壁增厚, 胆囊肿大。65~74岁19例患者中5例行传统手术, 14例行腹腔镜手术;75~84岁24例患者中3例行传统手术, 21例行腹腔镜手术;85~94岁9例患者中2例行传统手术, 7例行腹腔镜手术。年龄不同的三组, 以及手术方式不同的两组在性别、体重、病程、病情严重程度、病原体等方面经计数、计量资料统计比较, P>0.05, 说明无统计学差异, 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手术前控制两组患者血糖、血压, 连接心电监护仪, 注意监测患者呼吸、心律、脉搏、血氧饱和度, 做好抢救准备。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给予阿托品0.5mg, 苯巴比妥钠0.1g, 气管插管诱导, 乐维静2.5mg/kg, 芬太尼5g/kg, 卡肌宁0.1mg/kg, 机控呼吸, 二氧化碳气腹压控制在10~12mmHg之间。右肋缘下斜切口, 牵开肝方叶与十二脂肠球部和结肠肝曲, 切开胆囊颈前方的腹膜, 显露其与胆总管的交界, 切断、结扎胆囊动脉, 切除胆囊, 关闭胆床[3], 腹腔冲洗, 植入温氏孔旋转引流管[4], 遇胆管损伤、Mirrizi综合征、怀疑并发胆囊癌者, 应及时中转开腹[5]。

1.3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统计使用SPSS12.0软件包进行,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计量治疗比较采用t检验, 同组前后对照采用配对t检验, 技术资料比较率同χ2检验。

2 结果

2.1 美国ASA分级 (表1)

注:﹡P<0.05, 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种手术方式不同指标比较 (表2)

注:﹡P<0.05, 有统计学意义

2.3 结果

本组52例患者共治愈43例, 中转开腹手术9例, 因胆囊萎缩解剖层次不清分离困难5例;怀疑胆囊癌2例, 发生胆床渗漏胆汁1例, 3d自愈。无胆道损伤及手术死亡病例。3例患者术中出现血氧饱合度下降, 动脉血压升高, 心律增快, 麻醉给氧阻力增大, 暂停手术, 降低CO2气腹, 术程顺利, 患者预后良好。52例患者20~36h开始出现排气现象, 46例可以术后1~1.5d开始活动, 并且有进食需求。48例患者无需使用止痛泵或是止痛药物, 术后配合抗生素抗感染, 术后1周内均出院。

3 讨论

超过60岁的老年人胆囊炎、胆石症的发病率呈线性增加, 胆囊炎是老年人群常见急性腹痛的主要原因之一,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以切除病变的胆囊, 缓解胆绞痛症状。我们面对的是老年患者, 老年患者与其他年龄段患者有着很大的区别, 其主要特点是:胆囊结石病人病程长, 慢性疾病、心肺疾病较多, 手术中不可预测的风险大, 术后并发症多。因为这些特点, 一般建议老年患者进行保守治疗。然而, 有大量的医学研究证明, 长期病变的胆囊受到炎症或者结石的刺激, 有转变为肿瘤的可能, 因此对早期发现胆囊病变的老年患者, 应该尽早手术。

从本研究可以看出, 老年患者主要脏器生理功能减退, 对手术和麻醉的耐受力下降, 因此手术中风险与年龄成正比, 而LC手术具有创伤小, 出血少, 病人痛苦轻, 恢复快, 术后并发症低等特点。笔者认为, LC手术更适合老年人胆囊结石的治疗, 特别是在术前对患者进行全面体格检查, 控制心功能、血糖血压, 术中注意监测生命体征, 对老年患者行LC术, 是安全可行的。

参考文献

[1] BASS EB, PITT HA, LILLEMORE KD. Cost-effectiveness of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versus open cholecystectomy[J].Am J Surg 1993;165:466-70.

[2] 王平, 陈昌伟.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防治进展[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1999 (5) :282.

[3] 张耘.急性胆囊炎手术时机与方式探讨[J].临床外科杂志, 2002, 10 (5) :314.

[4] 张久田, 钬长安.腹腔镜治疗重型胆囊炎的临床研究[J].腹腔镜外科志, 2003, 8 (3) :142-143.

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护理 篇9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护理,康复

胆囊切除术一般用于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患者, 做好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 对术后康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将32例行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护理情况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2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外科收治的32例胆囊疾患者。其中, 单纯慢性胆囊炎并结石20例, 慢性萎缩性胆囊炎并结石7例, 充满型胆囊结石4例, 胆囊穿孔1例;男20例, 女12例;年龄30~50岁。术前检查一般状态佳, 无禁忌证, 在全麻下行传统经腹胆囊切除术。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术前准备

术前检查包括B超、血生化、肝肾功能、胸片、心电图、胆系造影检查。如有异常, 应进一步检查诊治, 使患者能在较好的生理状态下接受手术。患者术前1 d禁食易产气类食物, 如牛奶、豆类等, 必要时术前服缓泻剂、灌肠。术前2 h置胃管, 其主要作用是防止术中胃液及胃内气体过多, 胃充胀明显, 放入胃管可随时吸出胃内容物, 保持胃在术中处于非充盈状态, 使手术能顺利进行, 同时减少麻醉诱导期间反胃和误吸的可能。皮肤准备除患者洗澡外, 剃毛范围应在右中上腹, 对不明显的细汗毛可勿剃去。但对患者脐部应彻底清洗干净, 因脐部污物易积垢, 清洁不彻底, 影响皮肤消毒, 易造成此处切口的感染。留置导尿管。常规术前用药如安定10 mg睡前口服帮助睡眠, 鲁米那钠0.2 g术前30 min肌肉注射辅助麻醉。术前有吸烟史者, 应劝其戒烟, 以减少呼吸道的分泌物和刺激, 祛除咳嗽因素, 防止肺炎和术后伤口镇痛。

2.1.2 心理护理

手术对于患者来说是一种突发事件, 作为应激原可对患者造成不良的情绪影响。患者通常会紧张、焦虑、恐惧, 护士应做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同时进行[1], 和手术室护士一起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的环境、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和护士、麻醉的安全性、简要的手术过程、手术持续时间, 以及重要的仪器和设备。病房责任护士还要向患者介绍全麻的重要性和清醒前的注意事项, 置尿管、胃管的时间和拔尿管、胃管的时间, 换药的方式, 活动的时机, 疼痛的预防, 饮食指导以及出现各种并发症的症状和预防措施, 出院的时间和出院指导。对患者提出的问题应给予耐心细致的解答, 以取得其信任并减轻其对手术的担忧[2,3,4]。

2.2 术后护理

2.2.1 一般护理

患者术毕回病室后, 与手术室护士交接患者, 立即测量生命体征。检查各种引流管情况, 检查输液情况。麻醉未清醒前应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 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 一旦患者呕吐应及时清除呕吐物, 防止误吸入呼吸道。做好生命体征的护理。每15~30分钟测体温 (T) 、脉搏 (P) 、呼吸 (R) 、血压 (BP) 1次, 连测4次平稳后改4 h测1次。注意呼吸频率和深度, 同时常规给氧以纠正二氧化碳气腹造成的低氧血症。

2.2.2 用药护理

遵医嘱给予止血、补液、抗感染等药物。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反应。一般术前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术后因卧床导致痰液积聚, 患者又因害怕切口疼痛不敢用力咳嗽, 导致痰液坠积而易诱发肺内感染, 一般可给予沐舒坦30 mg加入25%葡萄糖20 ml缓慢静推, 以利于稀释痰液。

2.2.3 疼痛的护理

传统胆囊切除术切口大, 疼痛重。给予心理安慰或取舒适体位可缓解疼痛, 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物。当出现严重腹痛时应注意观察疼痛性质, 排除腹腔内出血等并发症。

2.2.4 引流管的护理

各种引流管应正确固定和妥善保护, 避免牵拉、扭曲而致拉脱或引流不畅。每日做好局部消毒, 更换引流袋时注意无菌操作, 防止逆行感染, 并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量和颜色, 详细记录其变化, 以便动态观察对比。

2.2.5 饮食护理

术后禁食24~48 h。胃肠功能恢复拔除胃管后开始进食, 以少量多次流质逐渐改为半流质。给予高营养、易消化饮食。

3 结果

全组32例患者, 手术均顺利进行, 手术时间平均 (110±25) min。31例痊愈出院, 1例因术前肺内感染复发, 继续用药治疗20 d后痊愈出院。住院5~20 d, 平均住院7 d, 无其他并发症。

4 讨论

慢性胆囊炎结石嵌顿、慢性胆囊炎并结石急性发作患者, 大多数经解痉、止痛、抗感染等治疗后, 急性胆绞痛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能迅速缓解, 抓住手术时机, 可施行此手术;而另一类型为胆囊结石嵌顿, 虽已对症用药处理, 体征和症状均不能缓解, 胆囊壁易发生坏死、胆囊穿孔, 甚至形成腹膜炎, 这种患者应尽早手术, 超过24 h不宜。有些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常伴有其他疾病, 如心、肺、肝、肾功能不全, 糖尿病、高血压, 护士应协助医生做好这些患者的术前治疗[5], 使患者尽可能在正常的生理水平, 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 减少术后并发症。总之, 做好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 对于促进患者的康复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袁玉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术前术后健康教育[J].中国实用医药, 2007, 2 (28) :62.

[2]底淑英, 易红梅, 黄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 2006, 3 (36) :91-92.

[3]黄津芳, 刘玉莹.护理健康教育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0:94.

[4]古红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 2008, 5 (18) :137.

腹水患者胆囊壁的超声显像分析 篇10

【摘要】目的:观察超声显像对腹水患者胆囊壁的改变来探讨腹水的性质。方法: 对明确诊断为肝硬化腹水患者100例和结核性腹膜炎腹水患者35例,分别观察二者胆囊壁的超声显像情况。结果:肝硬化腹水患者96%(96/100)胆囊壁显著增厚,结核性腹膜炎腹水患者仅5.7%(2/35)胆囊壁模糊,二者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u=10.380)。结论:采用B超观察腹水患者胆囊壁的回声特征,结合肝脾图像,对鉴别肝硬化腹水和结核性腹水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腹水;肝硬化腹水;结核性;胆囊壁;超声显像

The Ascites Patient gallbladder Wall's Ultrasonoscopy Analyzes

Bo Lifei

【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the ultrasound imaging of the gallbladder wall in patients with ascites change to explore the nature of ascites. Methods :Ways of a clear diagnosis of 10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irrhotic ascites and tuberculous peritonitis in patients with 35 cases of ascites, gallbladder wall were observed between the two cases of ultrasound imaging. Results:The outcome of patients with ascites due to cirrhosis of 96% (96/100) marked gallbladder wall thickening, ascites in patients with tuberculous peritonitis only 5.7% (2 / 35) gallbladder wall vague, there is a high degree of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significant (P<0.01 (u = 10.3804). Conclusion :The observation of ascites in patients with B-gallbladder wall echo characteristics, combined liver and spleen images, on the identification of cirrhotic ascites and tuberculous ascites have greater clinical value.

【Key words】 Ascites; Cirrhotic ascites; Tuberculosis; Gallbladder wall;Ultrasound imaging

超声显像观察胆囊壁厚度的变化,以往仅被作为诊断胆囊炎的依据。但非胆囊疾病时也可出现胆囊壁增厚[1-4]。自2003年以来,作者采用B超观察了135例无胆囊病变的肝硬化腹水和腹水型结核性腹膜炎患者(简称结核性腹水)的胆囊变化。发现这二种腹水患者胆囊壁回声有明显不同,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135例均为本院门诊和住院患者,按腹水原因将其分为肝硬化腹水组和结核性腹水组。肝硬化腹水组100例,男85例,女15例,年龄最大77岁,最小19岁,平均46.8岁。结核性腹水组35例,男18例,女17例,年龄最大67岁,最小11岁,平均37.3岁。肝硬化腹水诊断[1-4]:患者有典型临床表现,B超图像为肝形态失常,体积有缩小,表面不光整,呈锯齿样改变,内部回声增高增密,分布不均并可见线状及斑块增强回声,肝静脉行径纡曲,门静脉和/或脾静脉增宽,脾脏肿大,有腹水,并结合肝功能等综合分析。结核性腹水[3]:临床有结核性腹水中毒症状,B超肝脾声像图正常,腹水化验为渗出液,抗结核治疗有效。两组患者均无胆道病史可查。

1.2 检查方法:应用东芝-550型B超诊断仪,凸阵探头,频率为3.5MHZ。患者作腹部常规检查准备,平卧及侧卧位,常规观察肝、脾图象,重点观察腹腔有无腹水及腹水中胆囊壁的回声情况。

2结果

肝硬化腹水组100例中胆囊增厚者96例,胆囊壁清晰者4例,胆囊壁增厚达96%。其中胆囊壁增厚在5~10mm之间者78例,增厚>10mm者18例;增厚的96例中胆囊壁呈双边回声者61例。结核性腹水组35例中胆囊壁正常33例,仅2例表现为胆囊壁模糊,胆囊壁模糊仅占5.7%,两者比较差异呈高度显著性P<0.01(u=10.384)。

3讨论

腹水可由多种因素引起,本文仅着重观察肝硬化腹水和结核性腹水患者胆囊壁回声。从结果中看到肝硬化腹水组胆囊壁增厚占96%,而结核性腹水组胆囊壁模糊仅占5.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P<0.01(u=10.384)。现就两种腹水患者胆囊壁不同回声形成的病理过程和临床意义进行分析。

3.1 肝硬化腹水致胆囊壁增厚的病理过程:肝脏是合成白蛋白的主要场所,肝硬化因肝功能损害,故对血浆白蛋白的合成有较大影响,有作者报道当血浆白蛋白的含量<35g/L时,胆囊壁常发生增厚现象[1-4]。本组肝硬化腹水100例,82例血浆白蛋白低于35g/L者,<30g/L者18例。因此肝硬化腹水患者胆囊壁增厚及双边改变,除了与血浆白蛋白降低有关外,还可能与腹水渗透压有关,肝硬化腹水属漏出液,渗透压较低,因此水分子有向细胞内弥漫的趋势,造成胆囊壁细胞的肿胀[2],如果这种水分弥散影响到胆囊壁中层的结缔组织,这样腹水与胆囊壁外层、胆汁与胆囊壁内层均因其声阻抗差大而分别形成二个强回声界面,中层由于上述原因显示为暗带,构成了肝硬化腹水中胆囊壁回声的特殊图像-胆囊壁增厚及双边改变。

3.2 结核性腹膜炎性腹水的胆囊壁改变:结核性腹膜炎的腹水为渗出液,由于细菌毒素的刺激使血管壁的内皮细胞受损,通透性改变,导致大量液体、蛋白质和其它物质分子渗出血管壁造成[3]。这种腹水的比重和蛋白含量以较高为特点。虽然腹腔中体液增加,但机体内环境保持着相对平衡,B超声像图上胆囊壁显示为清晰、完整的光环。

肝硬化腹水与结核性腹水患者在临床上均呈慢性或亚急性发病过程,二者一般以化验腹水性质而鉴别,但此法在肝硬化腹水合并原发性腹膜炎时,或久卧的结核性腹水患者抽取腹水时若不注意改变体位等,便很难明确诊断。且结核性腹水患者除大量腹水外一般不主张腹腔穿刺,以免误伤肠管,故腹腔穿刺有一定局限性。超声显像既方便又无创伤、无禁忌症,在除外其它原因引起的腹水,B超观察腹水中胆囊壁的回声特征结合肝脾图像,对鉴别肝硬化腹水和结核性腹水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王纯正, 徐智章. 超声诊断学[M]. 第2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232~234

[2]周永昌, 郭万学. 超声医学[M]. 第4版. 北京: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4.888~890

[3]贾译清. 临床超声鉴别诊断学[M]. 第2版. 南京: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402~404

[4]李治安. 临床超声影像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919~921

胆囊癌患者 篇1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 年8 月至2014 年8 月我院收治的96 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表现有不同程度的腹痛、发热、恶心、呕吐症状, 且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明显升高, 经X线和CT检查确诊;排除有明显手术禁忌证者、肝功能严重不全者、发病时间超过90 h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8 例。对照组患者中, 男27 例, 女21 例, 年龄26~72 岁, 发病时间18~65 h;疾病类型:单纯急性胆囊炎42 例, 急性化脓性胆囊炎4 例, 急性坏疽性胆囊炎2 例。观察组患者中, 男25 例, 女23 例, 年龄22~74 岁, 发病时间20~72 h;疾病类型:单纯急性胆囊炎40 例, 急性化脓性胆囊炎5 例, 急性坏疽性胆囊炎3 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发病时间、疾病类型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均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术前, 所有患者均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心电图等检查, 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 保持卧位, 并予以气管内插管。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腹式手术, 在右上腹确定入口后, 用医用手术刀沿腹直肌向下切开, 切口长度9~12 cm, 充分暴露胆囊;然后将胆囊切除, 对血管进行结扎, 及时止血;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腹腔, 并放置引流管。整个手术过程均为无菌操作, 术后予以抗生素预防感染。

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先建立人工气腹, 二氧化碳压力约在12 mm Hg (1 mm Hg=0.133 k Pa) ;采用腹腔镜仔细探查其腹腔组织, 了解患处病变程度及周围粘连情况。将周围粘连分离后, 充分暴露胆囊三角, 并确认胆囊壶腹部。部分患者胆囊张力较大, 需穿刺减压后再进行分离。沿壶腹部内外侧向胆囊三角解剖, 整个过程中需清晰辨认胆囊动脉和胆囊管, 最后到达胆囊三角区后将胆囊切除。若胆囊管分离较困难, 可选用顺逆结合的方式切除胆囊。可能会出现胆汁外溢的情况, 为防止腹腔被污染, 需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及时冲洗。若渗出较多应放置引流管进行引流, 术后同样予以抗生素治疗。

1.3 观察指标 (1) 临床疗效; (2) 术中情况:创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止痛剂使用情况以及手术时间[3,4]; (3) 术后恢复情况:包括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 (4) 并发症:主要有胆囊穿孔、胆囊积水、胆瘘、感染等。

1.4 疗效判定标准显效:临床症状几乎均消失, 体征恢复正常, X线片检查无异常, 无后遗症及其他副作用;有效:临床症状有所缓解, 体征逐渐恢复;无效:治疗前后患者病情无明显变化, 甚至有加重趋势。总有效率 (%) = (显效例数+有效例数) /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7.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以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患者显效38例, 有效7例, 无效3例, 总有效率为93.8% (45/48) ;对照组患者显效29例, 有效5例, 无效14例, 总有效率为70.8% (34/48)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术中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 止痛剂使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 ,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3 术后恢复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 , 见表2。

2.4 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中, 胆囊积水2例, 腹腔感染2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8.3% (4/48) ;对照组患者中, 切口感染4例, 败血症3例, 胆瘘3例, 胆囊穿孔2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25.0% (12/48)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急性胆囊炎是由胆囊管阻塞和细菌侵袭而引起的胆囊炎症, 临床主要症状为右上腹痛, 逐渐向右肩部放散, 并伴有恶心呕吐, 随着病情加重, 还会出现发热、黄疸等症状, 对患者危害较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各方面压力加重, 致使急性胆囊炎的发病率呈递增趋势[5], 且在老年群体和肥胖人群中发病率颇高。发病时患者胆囊增厚, 易形成胆囊积脓, 致使胆囊管梗阻, 大量胆液渗出, 出现胆囊黏膜水肿, 若不处理极易引发胆囊穿孔等并发症, 甚至导致患者病死。

由于急性胆囊炎病情进展较快, 临床常选择手术治疗。传统开腹切除胆囊术视野开阔, 方便医师操作, 但伤口较大、出血量多, 患者疼痛感加剧, 且手术操作复杂, 稍有不慎可能会引发大出血、感染, 患者术后恢复较慢, 住院时间较长。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只需在患者身上开3 个或4 个微孔, 便能完成所有操作, 最终将胆囊安全切除。与传统开腹式手术相比,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创伤小、切口美观、出血量少, 可明显减轻患者的痛苦, 且术后恢复快, 感染率低, 易于患者接受[6]。另外, 在术前建立人工气腹, 医师能够清晰地观察患者腹腔内部情况, 提高手术操作的准确性, 治疗效果理想。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手术时间、切口长度、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 止痛剂使用率、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 创口小、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 且并发症少, 极具临床应用价值。需注意的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虽具有很多优势, 但不代表可完全代替传统开腹手术, 若患者胆囊三角水肿粘连太过紧密而无法分辨时, 或大出血难以控制时, 应考虑是否要中转开腹, 以保证患者安全。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汪清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8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腹手术, 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中和术后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 止痛剂使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 ;观察组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 创口小、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 且并发症少。

关键词:急性胆囊炎,开腹手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徐远达.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疗效对比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 (33) :525-527.

[2]张剑平.4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临床体会[J].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4, 9 (1) :302-303.

[3]周观荣.基层医院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 2015, 31 (5) :36-38.

[4]程志峰.开腹胆囊切除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临床对比研究[J].当代医学, 2013, 19 (4) :99-100.

[5]李柏文, 邹向明, 李婧婷.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38例临床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 32 (4) :832-833.

上一篇:二胡教学与舞台表演下一篇:基本能力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