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

2024-05-29

GM(共3篇)

GM 篇1

帕金森病是一种老年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1], 发病原因是患者的黑质致密层、迷走神经背核、蓝斑等部位发生色素细胞的变性与坏死, 多巴胺能神经元异常, 无法正常生成多巴胺递质, 进而导致多巴胺能与胆碱能间的系统平衡被打破, 患者出现一系列椎体外系疾病[2], 如运动迟缓、肌僵直、静止性震颤、姿势步态异常等, 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临床上多使用多巴胺替代疗法来对帕金森病进行治疗, 但是治疗中也存在比较严重副作用、并发症及剂量限制等, 且多数患者长期用药还会表现出症状波动的情况, 该研究选取该院2010年3月—2013年2月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 就神经节苷脂GM1在治疗帕金森病症状波动中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和探讨,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患者均符合《使用神经病学》中关于帕金森病的临床诊断标准[3], 患者均属于原发性帕金森病, 且因长期使用左旋多巴等治疗药物出现症状波动, 不自主运动等症状。

46例患者中, 男28例, 女18例, 患者的年龄在47~77岁, 平均年龄为 (58.2±3.1) 岁;病程在1~8年, 平均病程为 (3.1±2.0) 年。按改良后的的Hoehn-Yahr分级法[4]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分级, 属于Ⅰ级病情的患者14例, 属于Ⅱ级病情的患者18例, 属于Ⅲ级病情的患者14例。

患者在入院接受治疗之前, 均根据病情进展进行了抗帕金森病类药物给药量的调整, 且稳定给药剂量在4周以上, 但是患者仍存在两种及以上的帕金森病典型症状。

1.2 方法

患者入院前使用的药物包括左旋多巴、多巴脱羧酶抑制剂、金刚烷胺、抗胆碱能药物等, 其中使用复方多巴 (左旋多巴联合多巴脱羧酶抑制剂) 的患者28例, 使用复方多巴加金刚烷胺的患者7例, 使用复方多巴加抗胆碱能药物的患者11例。左旋多巴的平均给药量为 (486±239) mg。

入院后保持患者原治疗方案不变, 在其基础上给予神经节苷脂GM1静脉滴注治疗, 将100 mg神经节苷脂GM1加入到250m L生理盐水中滴注, 1次/d, 持续治疗4周。

1.3 疗效评价方法

分别在治疗前以及治疗期间的第2周、第3周和第4周按照统一评分量表对患者的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估, 每周评分两次, 以两次得分的平均值作为最终得分。再按照UPDRS量表的评分, 计算患者的临床治疗改善率 (计算方法:治疗前后的UPDRS评分差/治疗前的UPDRS评分×100%) , 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5]:将评分的降低率超过50%的情况视为显著改善, 将评分的降低率在50%以下、30%以上的情况视为改善;将评分的降低率在30%以下、5%以上的情况视为稍有改善, 将评分降低率不超过5%甚至恶化的情况视为无效。

同时, 治疗期间, 每周都要对患者进行血尿常规、血液生化检查, 观察并记录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该组46例帕金森病患者治疗前的UPDRS运动评分在16~43分, 平均得分 (35.8±10.7) 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在20~40分, 平均得分为 (30.2±11.9) 分。治疗期间的第2周、第3周、第4周患者的平均运动评分分别为 (23.3±8.3) 分、 (22.7±7.9) 分、 (22.3±8.4) 分;日常生活能力的平均评分分别是 (21.1±9.8) 分、 (20.6±9.4) 分、 (20.5±9.1) 分。患者治疗期间的两组UPDRS评分与治疗前得分之间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运动评分t分别为14.31, 15.64, 15.16, 日常生活能力t分别为12.52, 13.49, 13.16) , 且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是治疗期间各周相同比较项目之间的评分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患者使用神经节苷脂GM1治疗4周后, 显著改善13例, 改善20例, 稍有改善9例, 无效4例, 总治疗有效率为91.3%。

治疗期间, 患者的血、尿常规、血液生化检查结果均与加用神经节苷脂GM1治疗前相近。2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的不良反应, 但程度轻微, 不加干预可自行消失。

3 讨论

帕金森病的早期主要以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降低为主要的临床症状, 如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发展到晚期, 患者会表现出全身肌肉僵直, 生活完全无法自理的情况, 长期卧床, 最终因肺炎等原因死亡。因而在早期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对于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临床研究认为其发病是多种病因和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包括外界环境、遗传、氧化应激、神经系统的老化、线粒体功能障碍、细胞凋亡、免疫系统异常等都是诱发的原因[6]。其中, 遗传易感性、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障碍、细胞凋亡等学说中, 患者的发病均与MPTP的代谢有直接关系[7]。MPTP代谢产生的MPP+离子能够对人类多巴胺能神经元进行选择性的破坏, 引起多巴胺能神经元异常, 多巴胺递质生成障碍, 进而导致多巴胺能与胆碱能间的系统平衡被打破。基于这一病理原因, 临床上对于帕金森病的治疗主要从恢复患者的纹状体多巴胺和乙酰胆碱的递质系统平衡入手, 给予患者左旋多巴的复方制剂进行治疗, 以达到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的效果, 通常可以视患者的病情给予抗胆碱类药物或者抗病毒药物合用。

该研究中的18例患者的治疗方案中就用到了抗胆碱药和金刚烷胺等。但是, 左旋多巴的复方制剂在长期使用后, 不可避免的会对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产生副作用, 最重要的是长期用药后出现的症状波动, 疗效减退或者消失对患者造成的影响[8,9]。周夏等[3]的研究中比较了单纯给予多巴丝肼治疗和加用神经节苷脂之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进行了比较, 结果可见加用神经节苷脂组患者的UPDRS得分显著高于单纯多巴丝肼治疗组, 且多巴丝肼治疗组治疗前后, UPDRS得分下降程度较低, 也提示长期用药后的疗效并不十分理想。

该研究采用了在原有左旋多巴类药物治疗方案基础上给予神经节苷脂GM1治疗的方法。神经节苷脂GM1作为脊椎动物组织细胞膜上广泛存在的物质, 属于含唾液酸的糖鞘脂的范畴, 在神经细胞的分化、神经树突的伸长以及突触的形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外源性的神经节苷脂GM1能够不受血脑屏障的屏蔽进入到脑组织中, 促使膜蛋白质的磷酸化与钙离子结合, 进而抑制钙离子内流, 保证细胞膜的稳定性, 同时促进自由基的减少和神经细胞的分生分化及突触的生长, 降低神经细胞的死亡数目, 起到修复受损神经、改善神经传导的作用。同时, 神经节苷脂GM1还可以直接嵌入到受损神经的细胞膜对细胞膜缺损进行填补, 使其细胞膜上各种酶类的活性恢复, 利用脑源性与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选择性作用的提高来实现保护患者的脑细胞膜的目的。该研究患者治疗后的运动迟缓、日常生活能力降低的情况都得到显著的改善, 总治疗有效率达到91.3%, 且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程度弱。与魏新侠等[2]的研究结果一致, 且魏新侠等除了对运动情况和日常生活能力进行了研究外, 还对患者治疗后的情绪、精神、行为以及并发症治疗情况进行了分析, 也显示出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这是该研究中尚需完善的。

总的来说, 神经节苷脂GM1治疗症状波动的效果显著, 值得在早期的帕金森病治疗中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研究探讨神经节苷脂GM1治疗症状波动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2010年3月—2013年2月收治的46例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在长期服左旋多巴等治疗药物后有症状波动的情况发生。在原有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神经节苷脂GM1静脉滴注治疗。对患者治疗期间的运动情况、日常生活能力以及治疗结束后病症的临床改善情况, 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等进行评价。结果 该组46例帕金森氏病患者治疗前的UPDRS运动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平均得分分别为 (35.8±10.7) 分、 (30.2±11.9) 分。治疗期间的第2周、第3周、第4周患者的平均运动评分分别为 (23.3±8.3) 分、 (22.7±7.9) 分、 (22.3±8.4) 分;日常生活能力的平均评分分别是 (21.1±9.8) 分、 (20.6±9.4) 分、 (20.5±9.1) 分。患者治疗期间的两组UPDRS评分与治疗前得分之间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但是各周相同比较项目之间的评分并无显著差异。治疗4周后, 患者显著改善13例, 改善20例, 稍有改善9例, 无效4例, 总治疗有效率为91.3%。2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的不良反应, 但程度轻微, 不加干预可自行消失。结论 神经节苷脂GM1具有辅助帕金森氏病治疗的作用, 尤其在患者长期使用左旋多巴出现症状波动的情况下, 加用神经节苷脂GM1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运动迟缓、日常生活能力降低等情况, 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神经节苷脂GM1,帕金森氏病,症状波动,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刘莉.神经节苷脂GM1对6-OHDA诱导的PC12细胞氧化应激的保护作用[J].现代医学, 2014, 42 (4) :359-360.

[2]魏新侠, 魏丹丹, 刘士清, 等.神经节苷脂治疗68例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 2012 (24) :58-59.

[3]周夏.神经节苷脂辅治早期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J].现代临床合理用药, 2014, 7 (3) :93-94.

[4]黄芳.神经节苷脂联合普拉克索治疗血管性帕金森临床观察[J].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3, 16 (6) :538-539.

[5]张冠群, 崔晓, 刘君, 等.伴抑郁症患者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 8 (20) :92.

[6]张京兰.神经节普脂治疗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3, 21 (10) :67-68.

[7]王玲玲, 卞刚, 代国政.神经节苷脂联合美多巴治疗的临床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 2011, 18 (36) :59-60.

[8]王廷彬.神经节苷脂相关物质的检测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 11 (29) :18.

[9]邓兵梅.脑白质微结构改变与认知功能损害的关系[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 2012.

GM 篇2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 (monosialotetrahexosyl ganglioside, GM1) 是含有唾液酸 (N-乙酰神经氨酸) 的酸性糖鞘脂, 是正常细胞膜的组成部分。 研究表明GM1有诱导B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人BMSCs取自健康成年志愿者, 低糖DMEM (HYclone公司) ,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盐注射液 (阿根廷TRB 药厂) , 胎牛血清FBS (杭州四季青) , 淋巴细胞分离液 (上海试剂二厂) , 二巯基乙醇 (BME) 二甲基亚砜 (DMSO, 华美公司) , 青霉素、链霉素, RT-PCR 和Trizol 试剂盒 (TaKaRa, Japan) , CD44-PE、CD45-PE、CD90-PE、CD105- PE、抗NSE、NF和GFAP单克隆抗体、微管相关蛋白 (MAP-2) 抗体、山羊抗小鼠二抗、SABC试剂盒、DAB显色剂 (博士德生物制品公司) 。

1.2 方法

1.2.1 人BMSCs体外分离与扩增

常规从髂后上棘行骨穿抽取肝素化骨髓4 mL, 加PBS制成悬液, 离心后弃上清以去除脂肪, 以淋巴细胞分离液 (1.073×103 g/mL) 进行梯度分离, 细胞至90%以上融合后弃上清, PBS洗涤, 加0.25%胰酶1 mL~2 mL, 37 ℃消化3 min~5 min, 吹打细胞至完全脱落, 离心弃上清后培养液重悬细胞, 吹打均匀, 按1∶3比例分瓶培养。

1.2.2 BMSCs 的诱导分化

分为4组, 分别取第5代细胞, 调整密度为105/mL接种6孔培养板中培养成单层细胞后用1MmBME作为预诱导液预处理24 h。更换培养液, PBS洗涤3次, B组、C组、D组分别加入含有10 μg/mL、60 μg/mL、90 μg/mL GM1的无血清培养基, A组加入无血清的DMEM培养基进行诱导。

1.2.3 免疫细胞化学分析

诱导0.5 h、3 h、6 h、24 h后, 细胞玻片后取出盖玻片, 按常规方法进行NF、MAP-2免疫细胞化学染色, 显微镜下监测其颜色变化。

1.2.4 RT-PCR检测

取1 ×106 诱导前后的MSCs 以Trizol试剂盒常规提取总RNA。反转录反应为10 μL体系。PCR 反应为50 μL 体系, 30个循环, 反应条件和操作均参照试剂盒说明。marker为500bp长度的DL2000 片断, 用以标识各种神经标志物的表达。3种标志物长度分别为NSE (476bp) 、NF (489bp) 、GFAP (534bp) 。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 进行方差分析和t检验。从上下左右中等5个方位分别选取2个非重叠视野计算总细胞数及神经元样细胞 (NF或MAP-2染色阳性的细胞) , 并计算其百分比例, 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BMSCs的体外培养及扩增

接种后培养基呈混浊状态, 24 h半量换液后仍有大量红细胞, 少量细胞开始贴壁, 折光性较强呈圆形或椭圆形;2 d后给予PBS冲洗后全量换液可见贴壁细胞呈集落状生长, 集落中心有少许混杂细胞及细胞死后碎片。8 d~10 d后细胞可基本铺满瓶底, 为均一梭状细胞。以1∶3比例传代, 传代后1 d左右细胞可以恢复活力并贴壁生长, 5 d~6 d后可铺满瓶底。传代至4代~5代时细胞形态比较均一。

2.2 FCM 检测培养细胞纯化率

BMSCs经流式细胞仪测定表面标记结果为CD44 (+) 、CD90 (+) 、CD105 (-) 、CD45 (-) , 表明BMSCs的纯度相对较高。

2.3 BMSCs诱导分化后的形态变化 BMSCs

经预诱导液作用后, 细胞继续生长, 体积增大, 形态变长。加入诱导液后, 30 min~40 min 时开始发生形态变化, MSCs的胞体向内收缩, 呈球形或圆形, 并向周围长出较长的突起, 有立体感, 折光性增强;诱导4 h 后, 细胞形态发生明显改变, 胞体进一步收缩形成突起, 胞体立体感增强, 周围出现光晕, 可见到很多双极和多极细胞;6 h 后, 大多数细胞形成锥形、三角形等不规则形状, 突起增多变长, 细胞间突起相互连接, 交错成网, 呈现典型的神经细胞样形态。24 h 后细胞形态和数量和6 h相比基本无变化。

2.4 BMSCs诱导分化的免疫细胞化学检测

细胞诱导0.5 h后免疫细胞化学检测A组、B组、C组、D组细胞均有MAP-2、NF表达, 但未检测到GFAP 的表达。B组、C组、D组NF、MAP-2细胞阳性率均较A组高 (P<0.05) 。C组NF、MAP-2细胞阳性率均较B组、D组高 (P<0.05) , B组、D组细胞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1、图1。

3 讨论

本实验选择四种常用的阳性标记CD44、CD90、CD105和一种阴性标记CD45来鉴定BMSCs。结果显示, 培养的BMSCs呈CD44、CD90、CD105阳性而CD45阴性, 基本证明了BMSCs的纯度。

目前有关干细胞向神经元的诱导分化, 大量学者关于BMSCs向神经细胞分化的研究在“转分化”理论的提示下, 应用促进细胞分裂的因子、细胞营养因子和化学试剂对分化进行调控:如表皮生长因子 (EGF) 、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 (bFGF) [2]、神经生长因子 (NGF) [3]、脑源性生长因子 (BDNF) [4]、二巯基乙醇 (BME) [5]等。随着对神经系统发育分化过程的逐步认识, 逐渐开始了关于GM1诱导BMSCs向神经细胞方面的研究。

GM1是神经节苷脂的一种, GM1通过以下机制来发挥作用。首先, 保护细胞膜Na+-K+-ATPase 和Ca2+-ATPase 活性, 稳定细胞膜结构和功能[6]。阻止Ca2+内流, 减少细胞内Ca2+ 浓度, 降低自由基浓度, 减少活性氧的产生[7], 防止膜脂质水解, 抑制磷脂酶A2和磷脂酶C的活性[8] 。其次, 降低兴奋性氨基酸 ( EAA) 的神经毒性[9] 。再次, 加强营养因子对神经细胞的作用, 促进神经再生和恢复, 减少病灶周围神经细胞死亡;调节NGF, 为其发挥作用提供良好的环境, 并可能与NGF 结合或直接作用于细胞膜, 使其发挥更强的作用, 促进神经再生[10] , 其本身具有神经营养作用, 可挽救去除营养物质的神经细胞。

已有文献报道GM1用于细胞培养时在培养基中的浓度是 (10~ 100) μmol/L [11]。本研究以GM1在培养基中的浓度为6.4 μmol/L、38.4 μmol/L、57.6 μmol/L 作为研究浓度梯度, 换算成本实验的浓度单位, 即为10 μg/mL、60 μg/mL、90 μg/mL, 采用GM1和化学诱导剂二巯基乙醇BME联合的诱导方法, 在经过了约6 h的诱导后, 多数BMSCs诱导分化为具有典型的神经元形态的细胞, 并且通过RT-PCR 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的方法, 从分子和蛋白的水平分别证明该细胞表达成熟神经元标记物NSE、NF和MAP-2, 而不表达神经胶质细胞标记物GFAP, 说明诱导后的细胞具有神经元细胞的表型, 而非神经胶质细胞。并且发现在诱导后6 h含60 μg/mL GM1的无血清培养基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百分率最高, 随着浓度的增高和时间的延长, 诱导分化率不再增高。本实验对照组使用了不含神经节苷脂的无血清培养基, 结果也有少量BMSCs 发生神经细胞样改变并呈MAP-2和NF阳性, 虽然所占比例很小, 但这种现象值得关注。因为通常BMSCs培养时使用含血清培养基, BMSCs体外定向诱导神经元样细胞分化时一般采用无血清培养基加诱导剂的方法[12,13], BMSCs从含血清培养到无血清培养体系, 实际上其生长环境已发生改变, 这种变化是否给予了BMSCs前期诱导或刺激使其处于应激状态, 而加入诱导剂只是加速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的分化? 这些问题目前还不清楚, 有待进一步研究。本实验显示GM1在体外无血清培养体系中可以诱导B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这将有助于研究BMSCs 定向分化为神经细胞的分子机制, 为BMSCs移植与药物联合应用治疗神经损伤性疾病提供理论基础。

摘要:目的研究体外使用神经节苷脂GM1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BMSCs) 向神经细胞分化的作用。方法从健康志愿者髂骨处抽取骨髓5mL, 体外分离、培养、扩增后, 用含有10μg/mL、60μg/mL、90μg/mLGM1的无血清培养基诱导BMSCs向神经细胞方向分化。0.5h、3h、6h、24h后使用倒置显微镜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诱导前后细胞的变化。结果诱导6h后各组均有部分细胞胞体收缩、伸长突起, 表现出神经细胞的形态。0.5h、3hNF、MAP-2阳性细胞比例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6h、24hNF、MAP-2阳性细胞比例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6h、24h分化率高于0.5h和3h (P<0.05) , 含60μg/mLGM1的无血清培养基诱导后细胞的分化率高于10μg/mL组和90μg/mL组。结论含60μg/mLGM1的无血清培养基可以有效地诱导BMSCs向神经细胞分化。

GM 篇3

1 发挥网络“议程设置”功能与加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引领作用

(1)利用网络“议程设置”功能加强网络媒体舆论的价值观引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宣传思想部门承担着十分重要的职责,必须“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网络媒体作为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文化宣传的新阵地,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它的新功能。美国沃特·李普曼是最早提出“议程设置理论”的社会评论家,1922年他在《舆论学》(Public Opinion)中提出“新闻媒介影响我们头脑中的图像”这一观点,这就是“议程设置理论”的来源。1972,美国的马尔科姆·麦肯姆斯(Maxwell McCombs)和唐纳德·肖(Donald Shaw)对李普曼的思想进行了实证性研究,发表了《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文章强调:大众媒介注意某些问题而忽略另一些问题的做法本身就可以影响公众舆论,而人们一般倾向于了解大众媒介注意的那些问题,并采用大众媒介为这些问题所确定的优先次序来确定自己对这些问题的关注程度[2]。这就是“议程设置(agenda-setting)理论”,它标志着一个新的传播效果理论的诞生。它不仅强调议题从媒介议程向公众议程的传播过程,还强调公众在头脑中形成这些议题和对象是新闻媒介所起的作用。在网络信息时代的今天,各种各样的话题纷至沓来,常常使大学生网民也感到一筹莫展、莫衷一是,造成价值观的冲突。因此,我们要运用“议程设置”功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帮助大学生群体提高对社会问题的认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网络媒体宣传中要“集中话题”,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中的宣传力度;要“精选话题”,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的有效性与吸引力。话题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符合大学生作为议程设置的受众需求,这样的话题才更有互动性,让大学生们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话题设置要把握良机,捕捉大学生的猎奇心理,层层推进,让大学生认识到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不是遥不可及的东西,而是自身的需求。

(2)强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高校是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宣传的重要阵地。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要渠道之一,要充分发挥其作用,有针对性地进行价值观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们对思想和行为基本规范和准则的根本看法和态度[3]。

高校应当不断完善课程建设,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特别要结合大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更新教育理念模式,改进方法和手段,多种渠道开展有针对性的价值观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提升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和制度的认同,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其素质。

2 加强网络信息与学生活动等关键因素整合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培育与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相结合。弘扬积极向上、民主和谐、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熏陶大学生,使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它是学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课程文化、网络文化和大学精神等多层次的文化集合体,是大学生的精神家园。校园文化具有影响面广、渗透性强、持久性强等特点,在大学开放兼容的文化氛围中,学生可以在各类知识性和娱乐性的活动中充分地发现独特的个性、丰富的情感、多样的兴趣,展示才能。校园文化也具有隐性教育的特点,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更容易无抵抗地接受外界刺激和信息的影响[4]。因此,以校园文化为教育载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可以引导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高尚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怀。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网络信息教育相结合。如今互联网成为人们信息交流和获取的平台,也日益成为大学生传播信息和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观念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并正改变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特别是在校园网络这个特殊的平台上,学生可以自由地抒发感情,表达对生活、人生和社会的内在感受,传达了真实心声和思想动态。因此,面对新形势的特点,高校应该全面加强网络阵地的建设,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形式多样性优势,使网络成为开展道德教育、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手段。比如:构建与学生平等交流、充分沟通的平台,可以充分借助QQ、电子邮箱、BBS论坛、微博、微信等方式,这种角色“平等”更容易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入学生头脑,帮助大学生内化为坚定的价值取向。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学生活动相结合。学生活动主要指高校内学校组织的各种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学生自发组织的各种竞赛、演讲、交流活动、社团活动等。其中,社团活动是学生主要的活动中心,更是学生思想、观点、情感、需求真实表达的重要场所,也是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具有很强的价值导向功能。学校应该重视学生社团的建设,重视社团的育人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社团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让大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认识世界、了解社会,使之得到思想的升华和情操的陶冶。长期的实践活动将促进他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及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因此,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融于社团等学生活动中,对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3 利用网络传播学手段来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意见领袖”最早是由传播学者拉扎斯菲尔德提出,所谓意见领袖是指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意见、评论,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是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的中介或过滤环节。由他们将信息扩散给受众,形成信息传递的两级传播。网络是一种双向或多向的传播媒体,互动性极强,这种“意见领袖”在网络时代就是“网评家”。传播学理论为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深度与广度起了重要作用。网络时代下的“意见领袖”不再只是政府和新闻媒体,网络媒体的开放性使得更多的普通大学生网民也加入该行列,形成公共的网络空间。

(1)借助网络载体发挥专家和“网评家”对理论的诠释作用。专家是我们专业领域的权威人士,要充分利用各种网络载体(如BBS论坛、博客、网评、Q群、飞信群、聊天室及各级的宣传网站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解读,让群众更容易接受,并结合自己的专业研究和生活工作的实际情况,阐释什么是富强、民主、文明与和谐,什么是自由、平等、公正与法治,什么是爱国、敬业、诚信与友善,旗帜鲜明地坚持什么、反对什么、信奉什么等。有意识地培育具有“意见领袖”素质的网评、时评人才,发挥他们在网络社区的引领作用。虚拟社区就像是一个无领袖的公共交往平台,但是有些网民凭借自身素质(如学识、阅历等),被网民默认为“意见领袖”,他们的观点能直接影响大学生网民的价值观。因此,我们不能忽视这些公共社区网络舆论的导向,必须坚持巩固和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找准大学生感兴趣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把握好网络媒体宣传的时、度、效,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让大学生爱听爱看、产生共鸣,充分发挥正面宣传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在事关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必须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帮助学生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1]。

(2)充分发挥网评和时评等新闻评论的引导作用。时评和网评作为新闻媒体评论的一种,其在选择一定的新闻事实的基础上,陈述观点、发表意见,从而影响网络受众的舆论价值导向。比如,《壹周立波秀》这样的脱口秀时评节目很受观众的关注,主持人以诙谐幽默的方式对社会的热点问题进行解析,给观众带来快乐的同时使之无意识地受到影响。如果能充分发挥这种方式的引领作用,就更能达到实效。网络媒体信息传递迅速,能够及时阐发大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我们要注重网络时评等人才素质的提升,让他们善于抓住现实生活中的“闪光点”,及时挖掘事件中所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让网络媒体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的载体。

总之,在网络新形势下,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因势而动,顺势而为,注重时、度、效相结合。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充分发挥高校“两课”教育的作用及校园的软硬文化环境的教育作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喜闻乐见的方式“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切实使大学生树立和践行科学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充分重视网络媒体的“议程设置”“形式多样”与“意见领袖”等特点在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才能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才能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气、强基固本,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地位。

摘要:在网络新形势下,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值得关注。只有充分重视网络媒体的“议程设置”“形式多样”及“意见领袖”等特点在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的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的教育中去,才能把握大学生德育工作的主动权,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关键词:网络,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8/20/c_117021464.htm,2013-08-19.

[2]丹尼斯·麦奎乐.大众传播模式论[M].祝建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85-86.

[3]谢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西藏大学学报,2007.

[4]方晓强,王璐,李慧.试述网络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影响[J].前沿,2011(7).

[5]韦吉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GM】推荐阅读:

上一篇:产品销售渠道研究下一篇:小学教育中的德育教育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