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转改

2024-07-15

走转改(共12篇)

走转改 篇1

源头有“活鱼”, 基层天地阔。“走转改”活动开展以来, 新闻战线的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 大量鲜活生动的报道带来清新务实的工作作风。笔者所在的媒体, 也采取有效措施, 持之以恒地开展“走转改”活动, 让深入基层、走进群众成为媒体常态性工作和采编一线人员的共同行动。

通过“走转改”活动, 我们媒体领导率先垂范, 记者、编辑广泛参与, 推出了一大批鲜活生动的“走转改”佳作。作为一线采编人员, 笔者也由陷于“文山会海”到“脚下常沾泥土, 心中放着群众”, 同时在不断的走基层过程中引发思考, 从曾经单纯记录型的记者, 逐渐转变为记录与思考并重的记者, 迅速成长起来, 取得良好成效。

下面结合各媒体同仁的做法和最近几个月笔者的采访经历, 跟大家分享一些粗浅体会。

一、情系民生处处是基层

基层一线是新闻工作的源头活水, 记者走基层, 本是职责所在。一方面要坚持党性, 媒体必须无条件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贯彻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另一方面接近性强, 媒体的这种接近性产生了两方面结果。一方面, 媒体与受众间的距离短, 接触机会多, 受众的需求可以很快反映到媒体。另一方面, 受众阅读媒体时不仅有索取信息的心理要求, 更有发现与己相关的信息的心理渴望, 受众希望在媒体上看到自己关心的、与自己有关的信息。

但近年来, 通信和互联网技术日益成熟发达, 也因此电话采访、网络采访, 甚至是搞网络文摘的现象逐渐增多。开展“走转改”活动, 有利于改变这种不良现象, 也有利于推动新闻报道扎根基层沃土, 获得全新生命力。

走基层, 首先要走到不常去的地方去。宣传具有传播指向性, 作为地市级媒体, 在理论上, 行政区域覆盖的范围都应该纳入走基层的视线, 都应该成为记者采写关注的对象。但事实上, 受限于交通工具、采访成本、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等原因, 一些偏远或者欠发达的区域经常会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也就是新闻采写报道中的盲点区域。做好“走转改”采访, 就是要尽量将聚焦的目光, 从市区、从经济发达区域、从各类新老典型上脱离一部分出来, 更多地投射于平常不被关注的角落, 走到田间地头去、走到街道社区去、走到项目一线去、走到老少边穷地区去, 真正地沉下去, 了解真实的基层, 挖掘出鲜活的独家新闻。

但另一方面, 走基层, 绝不能仅仅局限于地理概念上的基层, 更重要的是时时情系民生冷暖, 牢固树立处处是基层的新闻理念。事实上, 群众在哪里, 基层就在哪里。只要我们媒体能够真正走进群众, 真切感知到了他们的内心, 我们媒体也就走到了基层。因为始终同群众融在一起, 将他们的点滴利益放在心头, 成为“走转改”活动中让人难忘的温情一幕, 也因此为市民群众所牢记和感激。

二、思行合一做思考型记者

有关“走转改”的工作作风, 《光明日报》曾提出“行与思”的关键词, 要求采编人员特别是记者, “带着问题采访、带着思考调研”, 在广度和深度上进行拓展, 彰显深度报道的特色。无独有偶, 《人民日报》也曾提出过深化“走转改”活动的具体措施, 其中一条正是“思考要不断深化”。

而在具体实践中, 一篇好报道的出炉, 当然要求记者带着思考采访调研。见人、见事、见情、见理———这是一篇好报道至少应具备的四个特征。前两点只要下去了不难做到;蹲下去了, 融入其中, 也会情由心生;最难的是第四点:见理。换句话, 就是要有思考、有思想。因此, 对于记者来说, 走基层还只是最基础性的工作, 社会责任和时代使命, 要求记者既要行走在路上去捕捉新闻, 同时永远不能停止自己的思考, 不能流于表面、蜻蜓点水。

记者的使命是什么?是历史的记录者还是参与者, 是社会的守望者还是引领者?这些问题在新闻学发展史上有过很大争论。笔者的新闻实践表明, 在当今社会转型和矛盾多发期, 记者绝不应该仅仅满足于当历史的客观记者, 更应该带着思考, 揭露经济社会发展背后的问题, 揭示新鲜事物背后的原理, 旗帜鲜明地推广先进经验, 摒弃落后做法, 以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的方法和经验, 化解矛盾、解决问题、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 这样才能与时代阔步同行, 媒体也才能因此不仅仅是新闻媒体、记录媒体, 更是观点媒体、思想媒体。

三、身心交融用最土的语言说话

文风历来是新闻工作的重要问题, 不仅涉及新闻语言与文字的风格, 而且还直接关系到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效果, 影响着受众对媒体的认同与评价。新闻报道只有围绕群众关心的话题, 说实事求是的话, 说富有生活气息的话, 说老百姓自己“土”话, 才能更加生动鲜活、更有激情、更有感染力, 在“走转改”活动中, 媒体应积极引导记者、编辑深人一线“接地气、抓活鱼”, 在与群众的交流互动中, 不断探索群众容易接受的方式, 在新闻报道中充分用群众语言, 写老百姓感性趣的事, 提高新闻报道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这样原生态的朴实表达, 运用到报道当中, 鲜活而又有说服力, 且因为见人见事, 提升了报道的情感张力, 营造出一种亲和温暖的氛围, 能够获得社会各界的关注好评, 认为这样的直接引语最真实感人。

实践证明, 新闻报道中不能只是堆砌宣传语言、豪言壮语, 而是应该尽量避开空话套话, 语言朴实, 形式活泼灵动, 让受众喜闻乐见。尤其是像“走转改”报道, 更多地是要服务于基层的受众, 因而更应该多用老百姓的语言。这也告诉采编人员, 只有走进基层、走进群众, 才能听到群众的心里话, 从而在采编报道中激发灵感, 使报道变得清新朴素、鲜活生动, 让受众产生共鸣。■

(作者单位:吉林省通化广播电视台)

走转改 篇2

按照市委宣传部关于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总体部署和工作要求,奉化广电中心快速启动、创新载体、抓好落实。中心党组为此专门召开全台动员大会,进行动员和落实,提出要在‘走’中育真情,在‘转’中亮实招,在‘改’中见成效,在载体上创新意,建立长效机制,推动活动的常态化和制度化。电视新闻频道根据会议精神,成立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领导小组,并认真制定实施方案,分解细化工作措施,使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取得了初步成效。自从9月11日推出第一篇报道以来,截止目前,新闻频道累计在 《奉视新闻》、《民声1890》的“走基层”、“听民声”专栏中播发新闻稿件23条,在《奉城纪事》、《党建园地》《乡村百事》中播发“走基层”专题节目7期。其中不少节目还选送到宁波台播出。

新闻频道在“走转改”活动中,实行一线蹲点采访,将镜头对准基层百姓,关注普通群体,促进作风转变取得实效。频道创新“走转改”活动形式,不断提升基层报道的能力和水平,将“体验式报道”提升为“蹲点报道”。活动一开始,频道就整合时政新闻部和民生新闻部记者资源,分派采访小组建立莼湖桐照边防派出所、大堰董李村、锦屏街道花园社区等10个基层联系点,记者主持人起早摸黑、深入群众家中,和群众同吃同行同劳动,使新闻宣传真正做到接地气。采制拍摄了一批文风生动、内容详实、感情真挚的新闻报道。其中既有反映在艰苦岗位中默默奉献的《护林员---守护山林的“森林卫士”》、《一个人的卫生服务站》、《一个人一条船》,也有反映山区农民生活变革的《村民毛伟丰的山下生活》、《李纪永:大山里的农民乐手》还有反映传统手工艺生产现状的《古法造纸无人愿学 百年技艺面临失传》等。用不同形式,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反映了记者深入基层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进一步培养记者吃苦的精神、扎实的作风、朴

实的文风,真正做到带着责任,带着感情,深入基层,联系群众。

《民声1890》是频道服务民生为主旨的重点栏目,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开展后,栏目进一步要求编辑记者深入到群众中去,把镜头对准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急需解决的问题,促进记者在采访中增强群众观念,坚持群众路线,践行服务群众的宗旨。近期通过采制播发《江口学生终于能赶上公交末班车了》等稿件,帮助群众解决了一些实际困难。

在“走转改”活动中新闻频道专题部也推出一组亮点多、语态新的记者走基层专题节目。《奉城纪事》栏目推出“东西南北行”系列专题报道。记者行走于奉城边缘村落,展现不同区域不同风情的村容村貌、百姓生活和历史文化,以及边缘村落面临的发展困境和出路。《党建园地》去了莼湖镇后琅村、江口镇、溪口镇等地拍摄了在最基层工作的不同类型的党员,其中有创业大学生村官周威杰、企业工作者竺秀君等。《农村百事》栏目以“走村串寨下基层,《农村百事》展新风”为口号,将“走基层”系列重心放在偏僻农村的致富亮点和农业技术以及农民朋友自己发明的农业小创新上。用作品关注基层发展、反映群众心声,传递基层声音、真情服务群众。

通过前期活动,记者们普遍感到,少了几分采访中的走马观花,多了几分深入现实的社会责任;少了几分完成任务的心态,多了几分了解社情民意的渴求。

继承传统 创新“走转改” 篇3

关键词:走转改 三贴近 人民广播 新闻规律 创新

一、贴近生活是延安新华广播的光荣传统

1940年12月30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在陕北的窑洞里开始播音。这是中国人民广播事业的起点,它一开始就深深地扎根于人民群众中,使用极为简陋的设备在窑洞发出了反映人民呼声的最强音。陕甘宁边区九成人口是文盲,广播的开办,使不识字的人也能接受信息,这对边区人民,特别是农民来说,是最适宜的传播方式。我的导师温济泽老师是人民广播事业的开创者之一,师母钱佳楣老师是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最早的播音员之一,受到过毛主席的表扬,他们多次与我谈到当年延安新华广播事业的光荣传统。

当时的党报和延安新华广播电台都很贴近生活,即使是宣传,说得也很实在。例如对第一个成功的典型人物吴满有的报道,持续几年,没有一篇是晦涩的,甚至连诗歌也是如此。1943年3月9日,艾青的长诗《吴满有》在《解放日报》第四版整版刊出,仅九个小标题就令人感受到一种浓重的生活气息:“写你在文化界的欢迎会上”、“写你受苦的日子”、“写你翻身”、“写你勤耕种”、“写你发起来了”、“写你爱边区”、“写你当了劳动英雄”、“写你叫大家多生产”。艾青回顾说:“我把我写的《吴满有》拿出来念给他听——这是我找他的目的。我坐在他身边,慢慢的,一句一句,向着他的耳朵念下去,一边从他的表情来观察他接受的程度,以便随时记下来加以修改。”

在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新华广播电台从延安到河北平山,从平山到北平,1949年12月5日,北京新华广播电台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呼号开始播音,从此形成了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核心的新中国的广播事业体系。人民广播事业的领导机构,也从1949年政务院新闻总署的一个处,发展成为独立的中央广播事业局,改革开放以后形成国务院广播电视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家大业大了,但是人民广播事业密切联系群众的光荣传统不能丢掉,而要发扬光大。

二、毛泽东、刘少奇确定人民广播的性质

人民广播事业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我幼年的记忆里,每天早上都是被收音机里《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的声音叫醒的,因为父母早起第一件事情就是拧开家里那个淡色的木壳收音机听广播,我记忆中最早的歌曲“嘿啦啦啦啦嘿啦啦,天空出彩霞啊地上开红花,中朝人民力量大……”就是从广播里听到的。

1956年5月28日下午,刘少奇同志与中央广播事业局的同志座谈广播工作,在中国完成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转折时期,基于广播与人民群众联系紧密的特点,提出了广播事业未来发展的指导方针。他说:“老是政治大题目,听了没有什么味道。”“广播要跟人民建立联系,但是总不能只限于政治上的,人民关心的事情是很多的,想听的事情也是很多的。这方面也应该关心到。”他谈到广播可以考虑的内容包括时装、天气、传染病的流行、副食品供应、百货商场购物、听戏等等,“总之,应该从多方面和人民建设密切的联系”。当时,中国新闻界受到全面学习苏联的影响,传媒基本不做广告,刘少奇特别要求广播要把广告做起来。他说:“广播电台为什么不搞广告,人民是喜欢广告的。生活琐事和人民生活有切身关系,许多人很注意和自己有关的广告。过去北京有一些电台播广告,你们取消了,是不是怕搞广告?报纸也是要登广告的。我看有些城市电台可以播广告。”①

1965年9月15日,毛泽东为人民广播事业创建20周年(当时以1945年9月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恢复播音作为起点)题词:“努力办好广播,为全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服务。”那时我上初中,《中国青年报》刊发的毛泽东竖行题词的样式,至今记忆犹新。广播对于文化程度不高的广大人民群众来说是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影响力超过报纸。

三、改革开放年代人民广播面临的新形势

改革开放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推动改革进程方面与其他传媒一样,发挥了重要作用。20世纪80年代初,在传媒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的高涨时期,广播的影响力同样很大。1983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揭露“黑龙江双城堡火车站野蛮装卸”的事件,轰动全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改革开放的年代里,拨乱反正,贯彻以生产建设为中心的方针,通过一系列焦点、热点的报道,有力推进了改革的进程。

随着传媒进入平稳发展的市场经济环境,新媒体传播的快速和便捷使得我们的一些记者的工作变得懒惰了:依赖网络等各种便捷的信息渠道,不是真正深入实际,而是抄来抄去;不到现场,不去核实,流于表面热闹。于是,人民群众中发生的许多具有新闻价值的素材得不到挖掘,从网上扒新闻和找素材成了一种风气,滋生了传媒机关化的作风,以致中央级的传媒记者,能够到县城走一趟,就算“深入实际”了,很少有与采访对象同吃同住同劳动的情景。而这种情景,在“文革”前的中央媒体记者中,是常有的事情,穆青同志便是表率。

针对这种情形,1996年江泽民视察《人民日报》的时候就对记者提出了打好五个“根底”的要求,其中之一是打好“群众根底”。胡锦涛2002年对记者提出了“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这些都是有的放矢的。现在提出“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要求,是进一步落实“三贴近”要求的措施,必要而及时。

四、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走转改”颇有特色

“走转改”:打通“最后一公里” 篇4

既是新问题, 也是老问题

由中宣部、中央外宣办、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记协五部门联合发起的全国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是一个看起似曾相识但实际上别有深意的媒介政治行动。新闻工作是一门实践色彩浓厚的工作, 走基层, 密切联系群众, 应该成为其工作的常态, 成为日常的职业伦理。新闻来自于实践, 新闻报道是建立在对“事实”无缝对接的基础上的。因此, 从这个意义上说, “走转改”不应作为新闻工作的上限标准, 而应作为新闻实践的底线要求。为什么这种作为新闻职业的底线要求在今天要被特别提出来呢?为什么“老问题”要作为“新问题”被特意点题呢?这里需要从当下中国社会与媒介关系的新变化中加以解读。正如黄芝晓教授曾在《“走转改”要“走到底”》一文中提出的:要求记者走基层不是现在提出来的新问题, 而是个老问题, 但是为什么这个问题屡屡被提出来, 而且每次都被作为“新问题”提出来, 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他认为, 这几年记者“走基层”一直如此, “走”成了一种“活动”, 而不是一种记者应有的常态, “走”一段时间就不“走”了, 倒退了, 然后又作为“新问题”提出来, 成为一个常提常“新”、常“新”常提, 且一直解决不了的问题。黄教授的疑问切中要害。既然老问题会不断成为新问题, 这一则说明这个问题的重要性, 否则不需要一直强调它;二是说明这个问题是一种顽症, 一直解决不好, 解决的难度甚大。

有研究者认为, 世界上发生的事件自己不会魔术般地变成新闻。在新闻中, 核准各种事实, 既是一种政治造诣, 又是一种专业成就。这意味着, 做新闻不是在真空中作业, 它要与社会连接起来, 离不开政治和专业两大力量的合作或博弈, 新闻在权力场域和媒介场域中接受淬炼, 完成被建构的过程。这次高调开展的“走转改”活动, 正是新的社会与媒介环境下中国新闻政治的反映, 意味着当前的新闻工作遭遇新的挑战, 其中最紧迫的问题, 就是当今的新闻工作不能与鲜活的实践对接, 这种与实践一线的“疏离”造成了对政治和媒体的双重限制。与历史上的多次新闻“活动”相似的是, 这次“走转改”活动仍然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政治动员的方式, 将媒体纳入执政党媒介政治的行动框架, 从宏观发动逐步落实到媒体组织的微观行动, 以期解决媒体与实践的疏离问题。走转改能不能走到底?关键看政治与媒体二者在对这一活动的共识、合力共建上走到何种程度。其中, 最为关键的是要看媒体在实践“走转改”上如何真正到位?即是说, 政治上的宏观预期最终需要通过媒体的微观实践效果来体现。

“走转改”:打通“最后一公里”

前文说到, “走转改”所反映的问题, 既是老问题, 也是新问题。作为老问题, “走转改”所反映的就是:媒体与基层、与群众的低密度联接问题。这个问题从来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媒体不能与基层、与群众亲密接触, 其后果是双重的:一是表现为政治上, 在中国媒介政治语境下, 媒体从来都是作为执政党联系群众的重要机制, 媒体不能与基层、与群众紧密联系, 意味着执政党群众路线的制度安排出了问题, 至少说, 执政党通过媒体机制联系群众和基层的制度安排出了一些问题。二是表现在媒体方面, 媒体不能真正落地;不接地气, 造成媒体作为社会观测者角色的功能弱化, 削弱了媒体的亲社会性。

“走转改”作为新问题,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在政治方面的新变化新挑战。当代中国社会的崛起, 对中国政治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社会力量的崛起, 直接挑战执政者的控制性思维, 使得执政者单向度的控制性社会管理模式趋于失效, 迫使管理者改变社会管理方式, 以善意和亲社会的方式, 与社会和谐相处。这次“走转改”活动, 应视为执政党探索社会管理创新, 谋求社会管理新格局的一大尝试。与西方媒体制度不同的是, 在中国, 媒体从来都是执政党不可或缺的执政资源, 经常会成为社会动员的重要力量。这次“走转改”正是执政党按照新形势下社会管理创新的需要作出的媒体动员, 这就要求媒体将社会一线的新问题、新情况采集起来, 为执政者的决策提供媒介资源。问题是, 当前中国社会所面对的复杂性超乎想象, 积压社会矛盾也是空前紧张, 而社会问题多集中在“最后一公里”, 多聚集在基层环节。这个环节不处理好, 政治的新社会性得不到实现。表现在城市里, 近30年来城市结构所发生的深刻变化, 颠覆了原有城市的“单位”机构模式, 社区政治的静悄悄革命不断积蓄能量, 淤积矛盾, 但城市的社区管理很难做到与变化了的城市社区“无缝对接”, 致使在城市管理的“最后一公里”是短路的。

二是在媒体方面, 主要表现为媒体不能“走到底”, 不能真正沉到社会的基层或底层。中国媒体虽然发达, 具有空前的监测能力, 但是, 中国传媒的辐射结构存在极大的不平衡性:媒体报道的主导面是在城市, 而且是在大中型城市, 更为关键的是, 媒体报道重心即便在城市, 也是集中在表层, 没有深入到城市的基层。致使媒体报道表面上似乎非常繁荣, 但报道结构比较单一, 重视那些热闹的宏大叙事, 对社会基层最鲜活的问题却视而不见。实际上, 在基层一线, 存在大量鲜活的新闻素材, 但由于媒体的“选择性失明”, 造成对基层一线问题的漠视, 从而限制了媒体对社会环境变化的及时、准确的观测。因此, 媒体也需要打通“最后一公里”, 将社会底端最新状态反映出来, 将那些有价值的讯息汲取、反映到社会公众以及管理者面前, 这才是当下媒体亟需解决的问题。

“走转改”:“飞入寻常百姓家”

“走转改”究竟如何走?是运动式的走过场, 认认真真地走一个过场?还是真正扎根到社会底部, 充分反映现实中尖锐存在的问题?这里的关键要看“走转改”行为主体的专业实践。其中, 媒体新闻从业者的表现最为关键。如今, 媒体存在强烈的功利主义偏好。媒体从业者尤其是一些新闻工作者喜欢盯住那些宏大叙事, 谋求以小成本得到大回报, 强调立竿见影的效果, 追求眼球效应。在这种功利主义氛围下, 走基层, 深入民间把握民生疾苦, 对于现实中的媒体从业者而言往往会出力不讨好, 成本大, 回报低, 在媒体功利主义的评价体系中, 缺乏“走基层”激励。媒体没有形成一个整体性的“走转改”自觉, 他们走不走基层, 能不能深入到社会底部, 要凭新闻从业者个人的职业良知和专业努力。

不过, 也有一些媒体并没有从社会的最前端、最底端缺席。比如《新民晚报》, 一直强调“飞入寻常百姓家”, 一直注重微观问题的发现, 具有浓厚的“草根”情怀。在这次的“走转改”活动中, 《新民晚报》的表现如何?从这次《新民晚报》和新民网的“走转改”代表作中, 我们还是收获了不少惊喜。这些作品集中呈现了两个当下中国城市发展中的突出问题:社区管理和垃圾处理。

在《“独立账本”解维修金尴尬》、《民管服务社旧里来“当家”》、《天平社区试解管理难题:建立医院周边综合服务管理站》、《盯住善款去向尊重捐者意愿》、《十年三换物业, 三湘世纪花城走出物业管理业主自治之路》等作品中, 媒体记者把新闻触角伸向大都市社区的犄角旮旯, 发现基层管理者和城市居民在进行社区管理方面的经验智慧, 打捞城市底层的草根智慧, 发掘了不少鲜为人知的问题。记者所发现的问题, 表面上看似乎只是一个个微观问题, 但这些问题颇具典型性, 在当今城市社区管理中较为普遍。比如, 城市小区维修金管理问题就很突出。《“独立账本”解维修金尴尬》通过对“新福康里”样本的揭示, 把这种城市小区普遍存在的维修金问题以建设性的方式反映出来。上海市商品住宅小区过万, 相当一部分进入12到15年大修期, 深受维修资金不足困扰。“新福康里”探索出来的“独立账本”模式, 颇有样本价值, 值得借鉴。《十年三换物业, 三湘世纪花城走出物业管理业主自治之路》反映的问题是当今城市物业管理的顽症。三湘世纪花城的经验模式, 破解了城市物业管理的棘手难题。三湘世纪花城强化业主委员会的功能, 两次公开招标连换三个物业, 开设物业业主委员会共管的专用银行账户, 将小区公共收益账目每季度在“阳光下”公示, 率先探索物业管理从包干制向酬金制过渡等“大手笔”, 从而走出了一条物业管理中业主自治之路。如果没有媒体的介入, 三湘世纪花城业主自治模式可能被埋没于民间, 不能进入公共视野, 也不大可能进入政策议程。再如, 《盯住善款去向尊重捐者意愿———长寿街道探索以第三方力量促社区慈善帮困有序规范》这篇报道, 也是值得关注的。该报道揭示的慈善管理的难点问题。如何让善款真正让受捐者受益?“最后一公里”甚为关键。长寿街道探索以第三方力量促使社区慈善帮困规范化, 即是一个富有建设性的样本, 该样本富有制度创新意义, 为城市社区慈善管理乃至中国慈善管理制度创新打开一个新的空间。

垃圾已经成为当下中国城市发展的不可承受之重。在城市化大跃进中, 城市垃圾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大型城市的垃圾处理已经到了特别危急的时刻, 超速的城市扩张与低速的垃圾消化之间的矛盾愈来愈突出。新民网将“走转改”的重心放在上海的垃圾处理上, 无疑抓住了上海城市发展的要害问题。报道从小区垃圾分类、星级公园垃圾分类以及老港填埋场几个环节, 纵深反映了当前上海城市垃圾处理所面临的紧迫问题。

从《新民晚报》、新民网的“走转改”新闻实践可以看出, 在社会底层以及实践第一线, 是一座新闻的富矿。这里聚集了极为丰富的新闻“食材”, 原汁原味, 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平时, 它们远在媒体和政治的视野之外, 那些鲜活的草根智慧鲜受关注, 自生自灭。因为在政治、媒体二者与基层的“最后一公里”没有贯通, 沉淀在社会底层的丰富智慧得不到发掘, 淤积在社会底部的诉求和矛盾得不到纾解, 也导致来自上层的政策难以在微观社会里得到落实。通过政治和媒体的力量, 联手打通“最后一公里”不仅是必要的, 也是可行的。这从《新民晚报》、新民网的“走转改”实践中, 不难得到证明。

“走转改”:合意与分殊

“走转改”能不能“走到底”?很多人存在这种担心, 有此顾虑实属正常。运动式的媒体动员, 会产出潮汐效应, 其兴也勃, 其亡也忽。运动式的媒体动员如果缺少长效机制, 没有长期的激励, 就容易衰退, 变成一个常态化的“老问题”。但是, 这次的“走转改”活动客观上存在不同寻常的背景, 无论从政治维度还是从媒体维度看, 二者都存在较强烈的“亲社会”触动。打通“最后一公里”, 畅通与社会底层的亲和关系, 把媒体作为联接上下社会区间的亲水平台, 这已成为政治和媒体的共同意愿。政治诉求与媒介诉求形成一个强劲的“共意”基础, 彼此既各取所需, 又存在愿景“交集”, 二者都不能忽视社会基层不断升级的诉求和问题。此前, 这方面问题往往遭到政治和媒体的双重冷落。

如今, 政治上高调重视, 媒体也有较强的“走转改”冲动, 政治与媒体合力共谋, 自然会将“走转改”推得更远一些。但笔者认为, 政治归政治, 传媒归传媒, 联动是需要的, 但二者的行为逻辑毕竟是不同的。要让“走转改”走到底, 仅仅依靠政治与媒体的运动式联姻是不够的, 仅靠媒体短期的专业激情也是不够的。我们认为, 最为结实的保障应该是:尊重政治和媒体自身规律, 建立科学、有效的稳定机制, 用理性的制度安排, 确保“走转改”走到底。

新闻来自于实践, 新闻报道是建立在对“事实”无缝对接的基础上的。因此, 从这个意义上说, “走转改”不应作为新闻工作的上限标准, 而应作为新闻实践的底线要求。

走转改心得体会 篇5

——记“走、转、改”活动心得体会中宣部今年下半年开始开展宣传战线“走、转、改”系列活动,全国各大媒体也纷纷开辟专栏对基层进行报道,而我们也开辟了“在基层”系列报道,我作为新闻记者,也深入乡村学校等地进行了宣传报道,此次“走、转、改”动收获颇多,总结一下有三点感悟。

日常积累很重要

这次走转改活动,大多数媒体选择采写三农问题或者民生问题,贴近生活,相对容易采写。而《蒲江新闻》作为一个党的喉舌新闻,新闻类节目不可避免会涉及到一个产业、一个转变现象,这恰恰是走转改带给《蒲江新闻》的机会,我们作为记者要抓住这个点。我们做为最为基层的媒体,在处理这方面采访时比其他媒体更容易。走基层对记者要求比较高,因为在不同地方会遇到不的主题,需要平时的储备,不是说单纯跑某一些方面新闻,有三五年积累,就会觉得对这个方面比较熟。我们接触大约有三个主题,一个是城乡一体化、一个是建设最美现代田园城市、一个是各行各业的发展变化,内容是非常开的,这就需要平时搭建一个比较好的框架。这次走基层回来之后对自己是个提升、也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收获的不只是感动,还有一种感受

这次走基层,真正能够体会到生活中间一些变化,甚至是一些问

题,敢做敢想,这是走基层能够达到的真正目的。你从火热的生活中间跳出来,能够对这些有一个的思考。走转改的本质就是走群众路线,我们之所以开展这个活动,也是因为现在新闻战线的确有一些浮躁,我们做一些问题探讨的时候如果能够从基层视角出发,感受着他们的感受的时候,我们文章写出来哪怕主题很宏观、很宏大、也能写得喜闻乐见一些。

发现问题 探讨问题

在此次走基层采访中遇到有一个镇学校的校长特别欢迎记者去,校长握着我们的手说感谢所有记者,很欢迎记者去,不管记者报道内容是正面还是负面,只要问题探讨能够促进学校发展,他们就非常欢迎。这趟“走、转、改”之旅,能够让我了解感受到基层迫切需要发展的心情。所以说,应该经常出去走一走,发现一些问题、探讨一些问题。

最后,我觉得,基层工作中很多好的东西、和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东西、以及老百姓生活中巨大变化的事件和亮点需要记者一步一步走下去、挖掘出来,这样的新闻才能真正老百姓需要的。

黄磊

“走转改”活动的价值和意义 篇6

关键词:求真务实 常走常新 新闻创新 有效传播 全媒体

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开展一周年之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召开了“走转改”活动研讨会,思考“走转改”的价值和意义,交流收获与感动,梳理好的思路、好的做法、好的经验,倾听专家、领导的期望与建议,对准确把握“走转改”活动方向,建立长效机制,推动活动常态化,迎接学习贯彻十八大以及未来改革发展创新具有重大意义。

“走转改”的核心是坚持群众路线、群众观点。作为国家电台,一年来,中央电台将“走转改”活动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新时期广泛深入联系群众的全员重大实践活动进行部署落实,树立群众路线的价值取向和行动标准,以把握正确导向、提升队伍能力素质为着眼点,以专栏为抓手,以活动为平台,促进走基层栏目常态化、走基层活动制度化,促进转作风,改文风。

一、中央电台“走转改”活动实践

1.整体规划,确立目标重点,系统实施

2011年8月9日,为推动新闻工作者切实将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体现在新闻宣传实践中,促进新闻单位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一步制度化、常态化,中宣部、中央外宣办、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记协等五部门召开视频会议,对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进行部署。中央电台积极响应,迅速制订了总体计划和具体实施办法,提出“走转改”五个阶段重点目标:一是能诞生一批“眼睛向下”群众喜闻乐听的优秀栏目;二是能推出一系列有影响力的走基层品牌调研采访活动;三是能采写一批有吸引力、感染力的优秀新闻作品;四是能涌现出一批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新闻带头人及优秀记者;五是能联系一批热爱广播的群众听评员。

在此基础上,今年又提出探索长效机制,进一步深化的领域与方向:将“走转改”和新闻宣传、队伍建设相结合,将培训教育与采访报道相结合,将全台重点工程与频率特色项目相结合,将领导干部示范与采编播人员创优相结合,进行系统设计,扎实推进,使全台“走转改”体现在日常宣传心系群众,重大宣传做出影响,固定栏目、系列活动办成品牌。根据全台总体部署,各频率结合自身特点,制订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细化责任,落实到人,要求员工不仅要做到人到基层,更要心入一线。

2.突出特色,以专栏为抓手,以活动为平台

全台各频率、各中心均开办了面向基层、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专栏、专题,给来自基层的新闻及调研采访活动搭平台,建出口;同时加强活动的“系统化、系列化”策划,不断推出“接地气”“有底气”“聚人气”的特色报道。中国之声、经济之声推出的《基层中国》《难忘的中国之声——中国人》《难忘的中国之声——2012百姓故事》《基层观察》《满意不满意》《如此行规》等专栏已成为媒体走基层、听民意、说民生的平台,并向品牌栏目发展,其基层联系点已拓展至全国各地及社会各领域。继去年与贵州省委宣传部联合成功组织了《情牵大乌蒙》走基层大型采访报道活动后,今年结合重大主题,围绕社会发展与民生热点,精心策划推出了《新春走基层》《温暖回家路》《我说我的幸福》《倾听贵州》《倾听安徽》《倾听海西》《倾听新疆》《中国湿地报告》《百家电台走基层》《国企一线报告》《激荡高原,贵州新转折》《走转改浙江行》《可可西里日记》《满意不满意》《温州金融改革调查》《送音乐到基层》《这里是我家》《大陆有我家》《我的原乡生活》《穿越世纪的“生命线”》《民族记忆》《走基层看西藏》等一系列走基层采访报道活动。这些活动内涵丰富,选题多元,关注民生,紧跟时代,特色鲜明,社会影响力大,上下反响良好,较好地实现了中央电台各频率、各媒体以品牌活动、特色活动来提升新闻质量和社会影响力及队伍能力素养的目标。

3.求真务实,从领导做起,发挥示范作用

去年9月,中央电台专门制订了台领导走基层活动方案,规定台领导按照各自分工,以频率单位为主体组成若干走基层小分队,自主确定对象地区,自主策划报道选题,推出深度报道;要求每个台领导深入基层调研,注重价值引领,带头采写报告,履行把关责任。今年又进一步完善了各级领导下基层制度,坚持领导带头,典型带动,全面覆盖,全员参与。每个部门都要建立联系点和走基层制度,根据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调研或采访报道活动,并注意及时总结经验。截止到目前,中央电台在全国31个省区市建立了200多个基层联系点,有1000多人次深入各地调研学习采访报道,每个台领导平均每个季度至少有一次下基层调研或者带队采访报道。

4.着眼长效,探索机制建设,推动“走转改”常走常新

“走转改”是新闻工作的一项长期工程、系统工程,如何使活动持续有效地开展,组织管理、教育培训、考核激励、动力保障等机制建设是关键。各频率、各部门结合业务建设,在“走转改”中不断探索,创造条件,在培训、考核、评价、评优等方面向基层一线倾斜。在此基础上,今年中央电台将探索建立全台重大宣传、主题宣传策划机制、多媒体联动机制及节目考评奖励机制,不断推动“走转改”贯穿在整个业务实践中,成为价值理念和工作机制,常走常新。

二、“走转改”活动的价值和意义

回顾近一年的“走转改”实践,我们看到,这项活动已经走出了一片新天地,正从新闻界进入整个社会管理系统中,有力地推动了各级党委政府及全社会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使我们的价值理念、工作方式、工作作风、节目形态、队伍面貌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和显著进步。

1.“走转改”让我们准确把握大局方向,世情、国情、党情、民情,实事求是地回应时代关切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社会管理方式创新的重要战略转型期。虽然经济规模位居世界第二,但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新事物、新矛盾、新问题不断涌现,复杂利益格局形成,社会意识日趋多元,传播速度越来越快,国内外舆论互联、互通、互动日益明显,舆论引导与新闻传播的困难很大,任务也更加艰巨。实践表明,“走转改”决不是政治性、应景式的活动举措,而是媒体适应中国社会发展需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时代路径。“走转改”使新闻媒体更加深刻地把握时代,认识国情,并通过大量深入实际、深入基层的报道,让世人从更加多维的角度认识、理解当今真实的中国,使我们切实从尊重和遵循新闻传播规律,从新闻的本源、记者的本质、职业的使命等内在价值认同的高度自觉地践行媒体责任。

2.“走转改”使我们很好地坚持了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传播理念,促进了新闻创新和有效传播

面对复杂多变的舆论环境,主流媒体如何全面展示中国社会发展全局及多领域、多侧面、多层次及不同的利益诉求及观点,如何直面问题,有效地回应社会关切,构建社会共识,既是我们的使命,又是一大难题。“走转改”让我们回到实践中,扎根在群众的土壤里,关注民生,报道普通群众,从而发现了更多的鲜活线索,发掘了民生现象的背后,探寻了问题的解决之策。中央电台各频率反映民生民情民意的声音多了,有深度、真切感人的报道多了,收到了极好的宣传效果。如,34集民生成就系列报道《我说我的幸福》,以百姓最具个性的语言和最真切朴素的体会,描绘出国家的发展和进步,获得广泛好评,中宣部部长刘云山专门作出批示充分肯定。

3.“走转改”提升了队伍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培养和锻炼了一批有发展潜力的年轻人

“走转改”既出鲜活报道,又出优秀人才,给我们带来了“四多”:一是对国家、对社会、对民情的了解多了;二是研究、回应发展问题、农村问题、基层问题的报道多了;三是采编播人员对基层干部群众的感情深了,自觉走基层、联系群众的多了;四是台网一体、内合外联、上下互动的工作多了,有效地推动了中央电台媒体转型。尤其是通过系列化、规模化的调研采访活动,一批年轻人得到成长,积累了报道经验、提升了职业精神,改善了群众工作基本功的不足。“走转改”成为中央电台培养可持续发展人才的有效路径。

4.“走转改”活动带来了全媒体发展新阶段的新探索、新思考

今天的中国,在舆论格局多元化的道路上必然会快速前进,主流媒体遭遇的挑战也会越来越多,我们自身还有许多不适应与不足。下一步,如何继续发扬“走转改”精神,以“走转改”的方式,做好十八大宣传及改革发展创新工作,都需要我们拿出新思路、新举措。期望这次“走转改”研讨会能推动中央电台各部门开展总结交流,通过内外、上下的多层面研讨,把更多的个人收获转化为全台的共同智慧、共同经验,进而形成我们共同的职业精神、价值追求,为迎接、学习、贯彻十八大,建设一流的全媒体集团奠定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此文系王求在中央电台“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

“走转改”应如何来“走” 篇7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走”是基础与前提, 如何抓住“走”这一重点环节, 是保证此项活动形成常态、获取实效的关键。笔者认为, 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践:

首先是以思想基础激励“走”。要采取有效的形式与措施, 使新闻工作者明确“走转改”对社会、行业、媒体乃至个人的重要意义。李长春同志在对全国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重要批示中指出, 这项活动是新闻界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重大举措, 是党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的重要体现, 是坚持“三贴近”、保证新闻信息真实准确、增强新闻宣传吸引力感染力的重要途径, 是加强新闻队伍建设、树立和维护新闻工作者良好社会形象的基础性工程。各新闻媒体应围绕这一重要批示精神, 强化思想发动和宣传教育, 引导广大新闻工作者增强使命感、光荣感和社会责任感, 切实解决资讯丰富便捷、无需走基层;采写成本高、效率低, 不愿走基层;乐于跑机关跟领导找名流, 不屑走基层以及求安贪逸, 害怕走基层等思想认识问题, 真正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立场、贯彻群众路线, 回答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

其次是机制措施保证“走”。“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新闻战线的一项长期任务, 要不断深化, 持之以恒, 务求实效。各新闻单位应该把这项活动摆上重要日程, 建立并完善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体制机制, 进一步健全基层联系点、蹲点调研等制度, 形成新闻工作者客观深入报道基层、反映民生的考核奖励等制度。要用硬制度计划和规范, 用软措施分解和落实, 创造良好条件、提供有力保障。同时, 还要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完善, 保证“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不断深入、形成常态、收到长效。

第三是用平台载体促进“走”。“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实践性很强, 编辑记者走基层、访群众的采编刊播必须要有及时、有效的宣传平台与载体。因此, 各新闻单位应当根据各自的特点与优势, 针对实际情况, 切实加强策划, 创造或利用相应的宣传平台与载体, 开辟专版、专栏、专题等, 集中而持续地推出编辑记者深入基层、反映民生的采编成果。想群众所想, 急群众所急, 把体现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 把坚持正确导向与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 把正面宣传为主与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统一起来, 不断提高新闻宣传服务大局、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多反映贴近群众情感的事例, 多运用群众生动活泼的语言, 多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 进一步增强新闻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第四是用体验采访引导“走”。在“走转改”活动中, 湖北省就组织全省记者开展体验式采访报道活动, 要求记者走上一线工作岗位, 以最真实、最直接的劳动者身份, 通过亲身感受基层一线工作岗位的真实情况, 增强国情意识、建设者主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 笔者认为这是一个颇为有效的方法。各新闻媒体可以借鉴此方法, 引导和促进新闻工作者通过深入基层, 深入一线的体验采访中, 走进群众内心世界, 倾听群众诉求呼声, 进而真实反映社情民意, 满腔热情地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在实践中进一步增强践行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坚定性。同时, 也可以在体验采访中学习人民群众的优良品格和创造精神, 促进自身敬业奉献的职业追求, 提升自身的素质与水平。■

走转改永远在路上 篇8

一、“走、转、改”触及心灵深处

新闻从实践中来, 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新闻战线开展的“走、转、改”, 就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新时代对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生动阐释, 它彰显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本质, 又赋予鲜明的时代特色。只有走进最基层, 才能真正明白百姓所求, 才能知道百姓冷暖爱憎, 才能懂得百姓苦乐哀愁。我的老师告诉我:“只有把群众放在心上, 群众才会把你放在心上, 只有把群众当亲人, 群众才会把你当亲人。只有这样做, 才能在新闻战线上写出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作品, 才能在新闻写作上真正反映民意。”这短短的几句话狠狠地触及了我的心灵深处。

二、“一头汗两腿泥”“走转改”中见佳作

“走、转、改”让新闻记者了解到了各行各业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情况、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 增强与群众的感情。换句话说, “走、转、改”让我们记者从思想上解决“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 在具体的新闻采访工作中, 能发自内心地关心老百姓的命运, 体察老百姓的疾苦, 反映他们的心声。而“一头汗两腿泥”, 这是做出好新闻所必要的, 工作中, 我们必须坚持深入到生活、深入基层、深入到群众中去, 在各行各业行走、倾听、记录。

(一)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走基层, 就是要走出高楼大院, 跳出文山会海, 把镜头对准基层群众, 以敏锐的时代眼光捕捉新闻线索, 增强新闻作品的吸引力。下基层, 就要脚勤、手勤、脑勤, 全身心融入, 倾注真心, 讲述事实。抓住生活本质, 去伪求真, 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使新闻报道入情入理。例如, 《走转改——市县媒体县区行联合采访活动》中, 我们在平凉市华亭县发现梅花鹿养殖园里, 有一只鹿是单独圈养的, 对此我们进行了深入挖掘, 后来得知这只鹿的名字叫“壮壮”, 自幼失去了母亲, 是这个企业的负责人用奶品喂养长大的。它和主任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 当主人出门的时候, 壮壮便会跳上车, 跟着主人去旅行, 甚至有时候会和主人同吃一碗油泼辣子面。对此, 我们同鹿主人展开了深入沟通, 事实上这就是人工驯养, 当有像壮壮这样的十几头鹿纯粹被人类所驯化的话, 那么整个上千只鹿群就可以完全实现放养。后来我们便采写了《壮壮成长记》系列报道, 由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出整个养殖场的情况, 该文播出后, 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到基层群众中去, 这是新闻本质属性的要求, 更是记者转变作风、改进文风的“金钥匙”。只要眼睛向下看, 你就有写不完的新闻, 脚往下走, 你就能发现新闻的“富矿”。

(二) 带着“火眼金睛”走基层

基层的新闻大多是非常普通的, 看似稀松平常, 如果是就事论事的报道, 确实没有什么吸引力, 也没有多少价值, 记者就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 能够从一般中发现特殊, 从平凡中发现不平凡。从中挖掘出新闻亮点出来。在“走转改市县媒体县区行联合采访活动”中, 我们来到了平凉市庄浪县果园示范点, 了解到朱店镇吴沟村的柳氏三兄弟全力奋战8年, 所承包的120亩果园今年全部进入丰产期, 预计秋季就可以大获丰收。为全村乃至全镇的果产业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抓住一个典型事件, 传递一种正能量, 采写《柳氏三兄弟八年奋战果园飘香》系列报道, 把发展果产业的丰收喜悦表达得淋漓尽致, 也从一个侧面, 表现了党和政府助农增收的好政策。

(三) 走基层, 新闻作品“短、新、实”

改文风, 不是单纯的语言技巧问题, 而是记者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报道中的综合表现。新闻记者整天和基层群众摸爬滚打在一起, 有了群众的思想, 有了群众的语言, 改文风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惟陈言之务去”, 把话说到群众的心坎里, 用清新质朴、“短新实”、简洁明快的优良文风, 令人感到清风扑面。总之, 就是我们记者采写的新闻作品中, 要能散发出泥土的芬芳, 闻到汗水的味道, 听到群众的苦与乐。

三、“走转改”铸建干群“连心桥”

“走、转、改”, 并不是说要跟着普通群众在田野里走一遍, 而是要眼睛向下看, 腿往基层走, 记者在走基层时, 要观察、发现基层百姓生活、生产中的新现象、新动向, 并把这些新事物通过报道展现出来, 让报道有新意和活力。

特别是随着走基层活动的深入, 作为新闻媒体的工作人员, 要树立“基层无小事”的新闻意识, 聚焦社会热点难点, 把群众关心的、关注的话题作为报道的主题, 倾听百姓心声, 解决百姓难题, 通过新闻报道的形式, 推动问题的解决, 在党和政府与百姓之间, 搭建“连心桥”。

四、“走转改”制度化保障常态化

“走、转、改”活动, 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操作性, 能够采访报道各地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的新变化和干部群众务实奋斗的新面貌, 充分展示记者编辑队伍的实际采编能力和水平。引导各级新闻工作者在新闻采访一线接受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培训教育, 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强化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练就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的过硬本领。要让活动坚持走下去, 就要建立长效机制, 让“走、转、改”活动常态化。

“走、转、改”, 不仅是优秀记者成就之路, 也是年轻记者成材的必由之路。“走、转、改”, 它是我们广大新闻记者的立身之本, 成长之基, 必须常抓常新, 它是新闻工作者的毕生追求。参加基层的报道, 可以说是对心灵的一次净化, 也是对职业情怀的一次洗礼。走基层, 要成为新闻单位的自觉行动, 它也能给整个新闻单位注入精神力量, 带来持久的动力和崭新的面貌, “走、转、改”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摘要:新闻工作者要认识到走转改的意义, 用心去感受基层的点点滴滴, 用一头汗两腿泥的干劲去捕捉精彩的事实, 为群众解决问题, 这必将在党和政府与百姓之间, 搭建起一架连心桥。

关键词: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新闻作品,人民群众

参考文献

[1]人民日报[N].

对深化“走转改”活动的思考 篇9

一、走基层, 重在形成长效机制

开展走基层活动, 对于改变不良的工作状态和作风, 从根本上解决好新闻工作者“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 意义十分重大, 而真正落实起来, 关键还需要有长效机制来确保, 否则走基层就会成为一种形式、一阵风。

1. 形成长效机制, 需要有明确的办报理念来支撑。

日常工作中, 《哈尔滨铁道报》提出“源于哈局、高于哈局”的办报理念。“源于哈局”就是要求编辑记者应该奔走在哈局千里铁道线上, 把“走转改”活动与深入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相结合, 切实践行“三贴近”的要求。“高于哈局”就是要求编辑记者要有更高的站位, 使“走转改”活动与重大主题宣传和重大活动报道紧密结合, 切实提高《哈尔滨铁道报》的舆论引导力。

2. 形成长效机制需要有完善的活动载体来强化。

2011年8月, 全国新闻界开展“走转改”活动, 《哈尔滨铁道报》即时启动了“记者沿线行”的运行机制, 在全路媒体率先开展“走转改”活动, 实现了“记者沿线行”在高度、深度、广度、热度、力度等各个维度的全面跃升。一年来, 《哈尔滨铁道报》在一版常年推出“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记者沿线行”固定栏目, 刊发一大批鲜活的报道, 使“记者沿线行”成为《哈尔滨铁道报》的一个品牌活动。

3. 形成长效机制需要有固定的版面、栏目作引导。

媒体的栏目设置体现的是编辑部的意图, 对记者的新闻采写活动起着引导作用。2012年初, 《哈尔滨铁道报》设立了深化“走转改”的固定栏目, 一版“记者沿线行”、二版“政策连线”、三版“新观察”、四版“基层面对面”、“蹲点日志”、摄影版的“百姓故事”等都是深化“走转改”的固定栏目, 至少每周1-2次, 成为新闻名专栏, 引导了记者编辑开展“走转改”活动, 推出了一大批精品。

二、转作风, 重在提高思想站位

走基层的目的是实现作风的转变、文风的改进, 真正明确“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 真正在我们的工作中全面落实主基调明亮、主旋律响亮、主动仗漂亮的宣传报道要求, 增强思想性、可读性, 扩大传播力、影响力, 通过“走转改”呈现舆论引导的真功夫, 是转作风的核心。

1. 提高思想站位, 体现主题宣传接地气。

紧紧围绕铁路局党委工作大局, 努力开展重大主题宣传和重大活动报道, 是《哈尔滨铁道报》工作的重中之重, 是推进新闻改革的有力抓手。《哈尔滨铁道报》在开展“走转改”活动中, 注意与重大主题宣传和重大活动报道紧密结合, 2012年年初以来, 在“加快推进哈大高铁建设”、“稳中求进在哈局”等报道中都紧密结合“走转改”活动的开展, 增强了宣传实效。

2. 提高思想站位, 体现政策宣传抓活鱼。

宣讲路局和局党委的政策是《哈尔滨铁道报》的职责, 也是优势, 怎样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宣传水平, 一直是《哈尔滨铁道报》工作者孜孜以求的共同课题。《哈尔滨铁道报》在政策宣传中引入了“走转改”机制, 引导记者深入一线, 遵循新闻规律, 写出富有生活气息的政策解读, 开掘了思想深度, 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存在的照本宣科、居高临下的弊端。

3. 提高思想站位, 体现热点引导。

做好热点引导, 是《哈尔滨铁道报》的重要工作。热点引导包括社会热点也包括经济热点。

在“走转改”活动中, 《哈尔滨铁道报》要求记者编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通过更多的来自基层的鲜活报道反映大局, 并通过更多的走基层活动挖掘出更多的新典型, 以一个点的变化反映铁路局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变化。一年来, 《哈尔滨铁道报》探索出了一条结合主题宣传、政策宣传、热点引导开展“走转改”活动的成功做法。

三、改文风, 重在融入百姓生活

文风改什么?一是改空话、套话、大话为真话、实话、有用的话;二是改高屋建瓴的大综合报道为体现干部职工语言的典型报道。改文风, 重在融入基层生活。

1. 融入基层生活, 不仅要深入班组作业点, 更要心间常怀责任。

“走转改”不仅要带着任务走, 更要带着感情走, 2012年春节长假期间, 《哈尔滨铁道报》在一版推出专栏“大力弘扬哈铁精神继续打好冬运战役———哈铁报记者新春走基层”, 二版推出“新春走基层”特刊, 十几名记者和众多通讯员深入基层一线, 以沿线干部职工的视角、细腻的笔触、鲜活的镜头, 记录节日中劳动者践行哈铁精神的生动故事, 2月9日局宣传部以《哈尔滨铁道报百名记者新春走基层深入报道哈铁精神》为题给予表扬。

2. 融入百姓生活, 需要突破的不仅仅是平常的新闻报道, 理论宣传也需要有新突破。

2012年以来, 《哈尔滨铁道报》的理论版推出了一个新栏目“理论进基层”, 让读者耳目一新, 不少人说《哈尔滨铁道报》的理论宣传活起来了。比如, “有一说一”就很有说头, 理论在这里不再是干巴巴的说教, 而成了“大人物”与一线职工、一线职工之间活生生的互动。把文章的立足点做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面上, 《哈尔滨铁道报》理论宣传的吸引力、感染力、实效性必会大大增强, 不但能够活起来, 而且可望“火”起来。

论地方媒体的“走转改”创新 篇10

一、基层创造提升地方媒体的影响力。

为突破地方媒体平台小、资源少、空间窄的制约, 大兴区广播电视中心通过创新新闻报道形式、采用先进的传播技术、整合多种互动手段、探索全新的营销模式来提升地方媒体的影响力, 用基层创造的成果为“走转改”活动提供动力。

(一) 、文风清新, 题材丰富。

百位记者走进边缘村落的田间地头, 座上百姓炕头, 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 用大量鲜活的事实, 生动的画面, 带着泥土味的语言报道基层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 展示边缘地区的发展变化。广大编辑记者在深入基层的具体实践中形成了“短、新、实”的清新文风, 使新闻宣传更具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新区边缘行”系列报道共发出文字、图片、视频新闻590余条, 其中视频新闻500余条, 总播出时长达4500余分钟, 被人民网、新华网、凤凰网、新浪网等知名网站转载200余条, 网台联合现场直播2场。通过直播报道、现场连线、台网联动、微博互动全面展示新农村建设成就, 讲述普通百姓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心路历程, 促进城市、乡村之间的互动交流, 引导全社会关心、支持边缘地区的建设与发展。

(二) 、手机直播, 台网联动。

手机以其特有的移动性、便携性、互动性、及时性和多媒体化迅速成为第五媒体。手机媒体可以帮助观众实现电视传播活动的深度参与、决策和互动, 有效弥补电视自身技术手段的不足, 使电视突破传统的单向传播模式的限制, 回归“传播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的本质。

“新区边缘行”特别节目《春雨润京南》首次尝试运用3G手机进行直播, 即利用普通手机拍摄, 又通过手机实时把信号传送到电视播出平台, 实现了电视直播的变革;《追梦的梆子剧团》率先实现两台 (大兴电视台与大兴手机台) 两网 (千龙网与中华兴网) 联合现场直播。手机直播、台网联动的报道模式充分发挥了手机和网络用户点多面广的优势, 有力地提升了新闻的时效性和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

(三) 、线上线下, 互动循环。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推动了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用户的迅猛增长, 《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截至2012年12月底, 我国微博用户规模为3.09亿, 网民中的微博用户比例达到54.7%, 微博已成为网民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

微博、QQ、飞信、微信、贴吧等社交媒体和互动平台, 成为“新区边缘行”系列报道的日常手段。记者通过手机微博直播边缘行走中的见闻、体悟和拍摄花絮, 不仅拓展了报道范围、丰富了新闻题材, 还吸引了众多粉丝的关注、评论和转发, 有力提升了“新区边缘行”系列报道的影响力。特别是社交媒体粉丝关注的热点成为系列报道的选题来源, 互动平台上用户上传的原创内容成为编辑记者的报道线索和背景资料, 形成线上线下互动循环的新闻节目生产机制。

(四) 、公益助学, 品牌营销。

“新区边缘行”系列报道积极发挥媒体的社会责任, 通过带领农村孩子走进直播间、参观博物馆, 为乡村学校设立图书室等活动塑造了大兴广电的公益形象, 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特别是借助“春雨行动”的开展, 将公益活动变传统的一次性帮扶为长期性帮扶, 变单一物质帮扶为物质帮扶与精神帮扶并重、精神帮扶为主,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在榆垡镇的四期报道连续关注了边缘村中的留守儿童群体, 记者走访北京最南端的崔指挥营回民小学时, 了解到全校师生总共70余人, 师资薄弱, 条件简陋, 渴望得到社会的关心和支持。5月4日推出《春雨润京南》3G手机直播特别节目, 大兴区广播电视中心和千龙网共向这所小学捐赠1000册图书成立“春雨书舍”, 并启动“春雨学堂”为孩子们讲故事、说道理、谈人生, 培养他们的辩证思维能力和客观认知能力。

二、理念创新为地方媒体开辟竞争蓝海。

作为一家地方媒体, 大兴区广播电视中心基于对媒体发展趋势的前瞻性把握, 通过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方面的不断探索, 在日益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开辟出一片蓝海。

(一) 、资源整合, 跨区域、跨媒体合作。

媒介大融合让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边界日益模糊, 广播、电视、网络、手机业务互相交叉, 逐渐形成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的格局。作为一家区县级媒体, 不仅要与同级媒体竞争, 还要与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竞争。大兴区广播电视中心全面推行开放性战略, 打破单位界限、行业界限、区域界限和资本性质界限, 统筹媒体内外资源的融合, 有效解决智力不足、人力不足、经费不足、平台太小等瓶颈性问题。

“新区边缘行”系列报道在千龙网首页重要位置、以台网联合现场直播的方式报道京南地区的发展变化;与北京手机电视合作开辟大兴专区, 通过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在手机上同步展现边缘行走中人文村事;与新浪微博合作开通大兴广电实名制微博群, 编辑记者通过手机微博直播边缘行走中的见闻、体悟和拍摄花絮。通过跨媒体、跨区域合作, 实现了“新区边缘行”系列报道在传统媒体和社交新媒体上的多次传播, 延伸拓展了新闻宣传平台, 增强了基层媒体的传播力, 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 、全媒体联动, 发挥集群传播效应。

新兴媒体的强势冲击使受众群体遭到严重分流, 呈现出哑铃型的结构特点, 即两端的老年与儿童居多, 中间位居社会主流、消费能力强的青年群体较少, 流失的年轻群体有转向新媒体的趋向。基于媒体发展的预判和科学的受众分析, 大兴区广播电视中心积极整合新的传播渠道、新的娱乐方式和新的技术手段, 发挥集群传播效应。

“新区边缘行”系列报道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手机、户外大屏幕六大终端实现了多层次、立体化、全覆盖的新闻传播格局, 开始从媒体单打独斗向媒体横向联动发展。全媒体联动, 并不是简单地将电视新闻放到不同的传播终端重复发布, 而是结合不同媒体的特点进行重新编辑, 通过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展现;根据不同媒体用户的媒介使用偏好, 采用形式灵活、多样的互动手段, 实现中心节目跨媒体、跨平台、跨地域传播。

(三) 、颠覆式创新, 跨越式发展。

作为一家区县级媒体, 大兴区广播电视中心打破常规, 独辟蹊径, 勇于破坏既有游戏规则, 颠覆原有模式, 创造新规则, 进行逆向思维和颠覆性创新。通过发掘地方媒体在贴近性、服务性方面的优势, 采取与上级媒体明显差别化的策略, 以竞争赢取受众、开辟空间、占领市场, 实现跨越式发展。

“新区边缘行”系列报道以颠覆式创新原则作为理论指导, 通过市属媒体与区县媒体的牵手合作, 实现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深度联动。以多媒体的深层次互动, 保证了整个活动形式更加新颖多样, 内容报道更接地气、更富特点。

三、制度创新推动“走转改”常态化。

“走转改”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 是新闻媒体深刻体察民情、真诚服务群众的有效途径, 重在联系实际, 贵在取得实效。“新区边缘行”系列报道推动编辑记者切实将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体现到新闻实践中, 并将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采访报道活动进一步制度化、常态化。

“新区边缘行”为常态化发展的“走转改”活动积累了宝贵经验。以“新区边缘行”报道为载体, 形成“走转改”长期扎根农村, 推动农村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新机制。大兴区广播电视中心在各镇、村建立基层联系点, 组织编辑记者定期开展蹲点调研实践活动。广大编辑记者通过亲身体验, 进一步了解基层、融入群众、从而提高了把握区情, 服务大局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美]克莱顿·M·克里斯坦森:《困境与出路:企业如何制定破坏性增长战略》, 中信出版社, 2004

走转改 篇11

自2011年包头日报社根据上级宣传、记协等部门的要求开展“走转改”活动以来,广大采编人员认真履行新闻工作的责任与使命,不断加强新闻队伍建设,通过深入到最基层的社区街道、学校幼儿园、田间地头、企业车间、农民工家庭等地,做出了一大批真实反映基层群众百姓生活的好报道,受到读者的称赞和社会各界的好评,同时也将党报之公信力发挥到一定高度,将新闻之内涵表达得更为清晰充实。

“走”出民心民情

新闻的本源是事实,是物质的东西。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先有事实,后有新闻;没有事实,就没有新闻。新闻事实是新鲜的变动中的具有典型意义或为人们普遍关注的事实,而要采集到这样的事实,只有一条途径,那就是到现场去,到群众中去,到火热的现实生活中去,真正做到刘云山同志所言“把新闻写在大地上、写在人民心坎上,努力使新闻队伍建设取得新的成效,使新闻宣传工作呈现新的气象”。

每年的春运是新闻的热点。2013年的春运,《包头日报》开设了“新春走基层”栏目。仅春运,记者就采写了《三个农民工的艰辛购票记》《春运守望者》《列车长:我的工作在路上》《末班车上的除夕夜》《公交力争满足市民春节出行需求》《真情温暖春运旅客》 《不一样的春运》等多篇稿件。同时,还采写了《春节,他们在寒风中看护供水管网》《坚守了32年的元宵岗》《放下牧羊鞭,生活还好吗》 《守着大棚过春节》《快递员,怎一个忙字了得》《家政季,记家政》《守护温暖的人》等30篇报道。

自“走转改”活动开展以来,《包头日报》已将此项活动常态化。同时,不仅在要闻版增加基层新闻,同时将社会民生版和城市版作为关注百姓生活和倾听百姓声音的主阵地。社会民生部记者几乎全身心投入到基层报道中,采写了大量民生新闻。如他们深入农村,对牵涉农民切身利益的事件进行了连续跟踪报道,相继采写了《薯农老丁的喜与忧》《达茂旗马铃薯丰收遇卖难》《草原上种出甜西瓜》《活了78岁,议事还是头一回》《科技保姆下乡来》《大山里的小额信贷员》《西部志愿者:青春这样才美丽》等一批充溢着鲜活生活气息、充溢着芬芳泥土香气、充溢着普通人真实情感的稿件。

“转”出职责使命

作为大众传播者,新闻工作者的职责和义务尤为重要。刘云山同志在“走转改”有关会议上指出,做一名优秀新闻工作者最根本的是要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深刻理解新闻工作者的根基所在、价值所在,更好地肩负起宣传群众、动员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使命;新闻工作者的位置应当是“在路上、在基层、在现场”,在路上心里才会有时代,在基层心里才会有群众,在现场心里才会有感动。

事实亦是如此。记者和新闻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没有崇高道德感和责任感的记者,很难写出有价值的新闻;而多姿多彩的生活和憾人心弦的新闻能促使记者反思生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包头日报社一位经常深入基层的年轻记者感言:“古希腊神话故事中,有个名叫阿喀琉斯的英雄,是个大力士。虽然是个大力士,但是只要他的脚踵离开大地,就会失去力量。这是一个很好的譬喻。希望我们每一个记者都是阿喀琉斯,因为基层才是我们的新闻源,也是我们的力量之源。”

2013年,包头日报社编采人员在社长、总编辑的率领下,分别深入到白云、达茂、固阳、石拐等旗县区,采访农耕、畜牧以及经济园区,采写了一系列深度报道。同时,因为采访促使编采人员更多关注包头市生态建设、绿化家园工作,他们还积极投身于植绿播绿活动中,在石拐区建立了记者林种植园地。

“改”出新意新风

叶圣陶老先生曾讲,“文风是作风,也是思想风”。他号召大家要争取做个杂家,唯其杂,才能在各方面运用我们的知识,写好报道,写好文章。具体到写文章,他说:“写文章要顾到两个方面,要顾到自己,要顾到读者。自己要尽可能写得准确,鲜明,生动;对读者,要让绝大多数人念起来爽口,听起来顺耳,尽可能把要说的东西写得正确、明白,要站在读者地位着想。”这些质朴的语言今天听起来仍让人受益匪浅,很有教育意义。

会议报道格式化空泛化,一直是新闻媒体难以解决的大问题。为切实贯彻执行“走转改”精神,今年《包头日报》对会议报道进行了大幅精简,不仅篇幅有所控制,而且报道内容也发生了变化。要求对会议内容进行提炼与加精,使领导讲话凸显亲民风格、实干作风,并在稿件制作上突破常态,出现了许多角度不同、写法新颖的会议新闻,受到新闻同仁及读者的一致好评。尤其今年的“两会”报道,集中体现了该报在会议报道方面的创新与改革。

刘云山同志强调,改进新闻报道文风,关键是“说实话、说新话、说老百姓的话”,善于从群众语言中汲取智慧,不断创新表达方式,使新闻报道更加生动鲜活、富有感染力。总之,以读者喜闻乐见的形式达民情诉民意,更好地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架设起一座沟通的桥梁,这是传媒人义不容辞的职责。为了这一职责所在,回归新闻主航道,找寻新闻最本质的能量不容忽视。

“走转改”:让新闻更贴近你我他 篇12

源头有“活鱼”,基层天地阔。8月9日,中宣部等五部门部署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开始后,全国新闻单位闻风而动,编辑记者进农户、入社区、跑工地、下矿井、行边陲,一连两个多月,来自基层的报道成为各家新闻媒体的重头戏,一大批来自基层、清新朴实、生动鲜活的报道受到社会各界好评。

实践也再次证明:新闻记者是与时代、与生活、与群众紧密相连的职业,宣传报道要有吸引力、感染力、生命力,就需要记者放下架子“采民风”,俯下身子“接地气”。只有贴近群众,走近再走近,才能写出好文章。这应该是记者的职业追求。

沉下去了解中国

“沉下去了解中国”。到最基层去,到基层容易被遗忘的角落和行业中去——这是“走转改”活动开始后,几乎所有新闻单位向编辑记者提出的共同要求。

中央新闻单位作出表率,迅速行动。

目前,人民日报已在全国建立150多个基层联系点,200多名记者深入基层。

新华社选择在当地有突出特色或偏远贫困地区的县、乡、镇、村作为基层联系点,定期组织编辑记者开展蹲点调研,已在基层设立联系点526个,第一批就派出585名蹲点记者。

中央电视台30个记者站、80路记者、近200人的采访团队,目前正在全国各地的乡村街道、厂矿企业,用镜头和声音记录基层的风貌。

北京、天津、河北、广东、西藏、青海等地各媒体结合自身特点,纷纷设立基层联系点。全国各类媒体还通过建立完善培训、考评、奖励等制度,建立“走转改”长效机制。

对此次“走转改”活动的开展,中央编译局秘书长杨金海引用毛泽东的话说,读书要读两种书,一种是“有字之书”,一种是“无字之书”。这“无字之书”是社会生活。把“无字之书”读懂,写成“有字之书”,才是大学问。把“无字之书”写成“有字之书”,离不开正确的实践。

事实上,“走转改”活动正是对党和老一辈新闻工作者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朱有志教授回顾:“早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就强调文艺要与群众相结合、为最广大的人民大众服务;宣传教育工作就是要让群众知道自己的利益、自己的任务。”

“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必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的告诫语重心长。

朱有志认为,“新闻战线此时组织开展‘走转改’活动是时代必然,是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三贴近’要求、巩固‘三项学习教育’成果的重要举措,也是对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到基层求证事实真相

1952年,著名作家、《中国青年报》编委柳青全家迁往陕西省长安县的皇甫乡安家落户,像一个农民一样一住14年,写就不朽著作《创业史》。

改革开放肇始,新华社江苏分社记者袁养和,长期蹲点华西村,写就长篇通讯《农民爱这样的社会主义》,既为华西村的发展正了名,也为改革开放的推进提供了及时的舆论支持。

老一辈新闻工作者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但在新时期,我们也产生了新的疑问:如果说,在通讯设施匮乏的年代,靠脚底板跑新闻或是无奈之举的话,那么,在通讯便捷、信息极易复制的当今,新闻工作者还需不需要亲自扎到基层去“掘金”?

高校新闻研究和教育工作者为我们揭示出答案。“记者从其他媒体过滤和稀释的信息中找新闻,远不如亲身到基层来得真切和鲜活。也只有亲历基层,记者才能更深刻地了解国情、民情。”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尹鸿说。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副院长王晓红表示,“只有到最贴近生活、最贴近实际的地方,去了解中国的现实及其人们生活状况,才能在今后的新闻报道,甚至国际传播中真实而生动地讲述中国故事。”

众多新闻一线编采人员,对此感受甚深。

2011年1月开始,读者在《人民日报》上看到一个崭新的栏目:“求证”。它的宗旨十分鲜明,即“探寻喧哗背后的真相”。“求证”栏目编辑白真智表示,随着微博等自媒体涌现,大众常常成为信息第一发布者或者是现场新闻发布者。在“碎片化”信息越来越多的背景下,专业媒体从业者的职能必须转变,最重要的就是要深入新闻现场,接触新闻当事人,准确、完整呈现事实全貌,并对新闻事件作出分析。

《经济日报》“走转改”栏目“蹲点笔记”“基层见闻”刊发了一组组来自基层第一线的鲜活报道。作为这些稿件的编辑和第一读者,《经济日报》要闻版编辑刘志奇表示,他最深的感触有两点:第一,“活”的文章多了,编辑的选择也多了;第二,语言与文风更加清新了,读起来也更加有滋味了。

前几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费磊刚完成采访任务,从青海玉树回到北京。他真切地体会到,只有真正接触采访对象,才能掌握第一手资料,确保新闻报道的准确性;而也只有在与采访对象面对面交流中,才能产生情感的共鸣,这对转变新闻报道文风和视角,有很大帮助。

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中心副主任杨华介绍,央视在“走基层”总栏目下,开设了“蹲点日记”“第一手调研”“劳动者之歌”和“我在基层当干部”等子栏目。杨华说,目前将报道对象概念化、格式化的现象依然存在,我们要利用此次“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真正了解、展示不同社会群体生存状态,在它们之间架起桥梁,最终起到平和社会心态、凝聚社会共识的作用。

“走转改”活动对于引导新闻专业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新闻观,也有重要意义。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08级硕士生曾维康,历时一年,走访辗转鄂、湘、粤等地,最终在今年5月,完成25万字的新闻作品《农民中国:江汉平原一个村落26位乡民的口述史》。毕业后,曾维康主动申请到广西百色农村工作。“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当前新闻界正广泛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对于引导未来新闻工作者扎根基层的作风,培养他们与人民大众的感情,是多么必要。”尹鸿说。

基层是新闻永远的富矿

“这是多么鲜活生动的语言啊!”一位记者在基层采访中说,“当我们有时候用晦涩、一般人听不懂的专业词汇播报新闻时,这种书面语言离老百姓多么远。”

人民群众,既是新闻人的出发点,又是新闻人的抵达地。

在“走转改”活动中,很多记者认识到,基层是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第一线,也是新闻事业生长的沃土。一位记者对自己先前的工作进行了反思:“到一线去采访,本是天经地义的事,可近年来却被冷落了。很多同行跑会议、抄文件、搜索网络,更有甚者坐等通讯员稿件然后把自己的名字挂上。久而久之,记者难以‘接地气’,无法‘抓活鱼’,极大地危害了我们的新闻事业。”

而通过“走转改”,很多记者对自己的工作也有了深切的体悟和理解,《中国石油报》记者杨文礼认为,“只有深入基层采访写出来的稿子才有‘层次’。常在机关,久而久之会产生‘新闻钝化’,没有了写作激情,变得麻木不仁和见怪不怪。而每次到基层,总有一些让人‘眼睛一亮、心头一动、鼻子一酸’的好东西。每篇发到报纸重要版面和重要位置的稿子,无一不是我用脚板子跑出来的。”

以前,首钢集团退休工人姚春燕总觉得媒体很神秘,但在“走转改”活动开始后不久,就有记者找到她,了解她退休之后的生活状况及面临的各种难题。看了《光明日报》“走基层”栏目的报道后,她深有感触:“记者到基层,拉近了与我们之间的距离。期待这样的活动能一直延续下去。”

河南淮阳县许湾乡希望小学校长李灵说,以前在乡里见记者就像见明星一样,而现在,没想到很多大媒体的记者坐在自家炕头上面对面唠家常,记录和反映我们基层群众的心声,“心里感到热乎乎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所长尹韵公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的难度越来越大,协调各方面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的责任和使命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为繁重、更为紧迫和更为艰巨。”

【走转改】推荐阅读:

上一篇:健康第一思想下一篇:施工测量的质量管理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