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

2024-05-31

24h(通用8篇)

24h 篇1

凡妊娠28周或28周以上, 经剖腹、切开子宫取出胎儿及其附属物的手术, 称为剖宫产术。剖宫产是解决阴道难产、某些孕期并发症和合并症的一种有效快速、相对安全的常用手术。但是由于剖宫产术中出血多, 创伤较大, 对产妇身体影响很大[1], 正确的护理可减少手术并发症, 促进伤口的愈合和产妇康复, 降低护患纠纷[2], 因此加强术后系统化的护理非常有必要, 尤其是剖宫产后24 h护理。分析总结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118例行剖宫产后24 h护理要点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象为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行剖宫产手术孕妇118例, 年龄20~43岁, 平均 (27.8±3.5) 岁, 剖宫产原因:难产45例, 臀位12例, 胎儿窘迫18例, 产科合并症25例, 珍贵儿9例, 生殖道感染性疾病9例。

1.2 方法

118例均采取新式剖宫产术进行, 术后24 h加强护理。

2 结果

118例均术式安全, 损伤少, 术后零病率, 无严重术中术后出血, 术后肠功能恢复快, 疼痛程度轻, 无并发症, 住院时间短。

3 剖宫产后24 h护理要点

3.1 躺卧姿势的护理

术后回到病房的产妇护士安排其头偏向一侧、去枕平卧。这样可以预防呕吐物的误吸。并在产妇的腹部放置一个沙袋, 目的为了减少腹部伤口的渗血。此外, 护士们还会定时为产妇按摩子宫, 观察子宫收缩和阴道流血情况。6 h后产妇可以垫枕头, 也可稍稍将床抬高, 便于恶露排出。为避免恶露弄脏床单, 护士经常检查、更换一次性床垫。

3.2 加强基础护理

护士们会按规定每隔一段时间为产妇测量血压, 查看面色, 测量脉搏和体温, 每隔一段时间观察小便的颜色、尿量的多少、尿管是不是通畅等等, 并将这些情况记录下来。

3.3 术后翻身、运动护理

剖宫产后, 产妇恢复知觉时, 就应该进行肢体活动。产后的24 h, 产妇应该练习翻身、坐起, 并下床慢慢活动。由于手术对肠道的刺激及受麻醉药的影响, 剖宫产术后产妇都有不同程度的肠胀气, 因而发生腹胀。如果多做翻身动作则会使麻痹的肠肌蠕动功能恢复得更快, 肠道内的气体就会尽早排出而解除腹胀, 术后产妇要多做翻身动作, 增加床上活动量, 这样会使麻痹的肠肌蠕动功能恢复得更快。因此, 护士积极帮助产妇多翻身, 并教育家属帮助产妇勤翻身。产妇可根据自己的感觉选择舒服的体位, 最好每隔半小时左右换一次体位, 翻身时家人需在一旁协助。因为产妇活动了, 肠道才能活动, 肠道活动了才能排气, 排气了才能慢慢进食, 恢复饮食了才可以吃一些下奶的东西, 让乳汁进一步分泌。这样有助于产妇体力恢复, 促进排尿、排便, 促进剖宫产后恶露排出, 还可预防肠粘连及血栓形成而引起其他部位的栓塞。只要体力允许, 告知产妇尽早下床活动并逐渐增加活动量。

3.4 少用止痛药物

剖宫产术后, 麻醉药作用逐渐消退, 下腹部伤口痛觉开始恢复, 一般术后数小时伤口开始剧烈疼痛。此时, 为了让产妇能很好地休息, 医师在手术当天或当天夜里给用一些止痛药。在此之后不要再用止痛药物, 因为它会影响身体的健康, 尤其是抑制肠蠕动功能的恢复, 所以需要劝导产妇对疼痛做些忍耐, 护士要耐心对其解释, 做好心理安慰, 以减轻产妇的疼痛。

3.5 产后的饮食护理

在术后6 h内产妇应当禁食。这是因为手术容易使肠道受刺激而使功能受到抑制, 肠蠕动减慢, 肠腔内有积气, 因此, 术后会有腹胀感。为了减轻肠内胀气, 暂时不要进食。如果产妇觉得口干, 也不能喝水, 可用棉签蘸温开水擦拭一下干裂的嘴唇。6 h后产妇可进食流质, 饮用米汤、萝卜汤、菜汤等, 忌牛奶、豆浆。鲫鱼汤或鸡汤等催奶汤最好等到奶通了之后再喝。肛门排气后妈妈就可以进食稀饭、面条等半流质食物了。排过大便后可进食米饭, 但要注意饮食宜清淡, 也可适当吃点水果。不可吃桂圆、荔枝、人参、猪肝等食物。

3.6 哺乳护理

产后要尽早开奶, 最迟不要超过半小时。喂奶间隔不超过3 h。宝宝的吸吮可以促进子宫收缩, 减少子宫出血, 使伤口尽快复原。躺在床上喂奶时, 旁边的人可帮忙扶一下宝宝的小脑袋。由于本组大部分都是初次孕产, 对正确的喂奶知之甚少, 护士耐心指导其正确的喂奶次序是:先更换尿布→喂母乳→视情况添加配方奶粉→拍背→侧卧。

3.7 产后尽力排尿

剖宫产前给产妇放置导尿管, 一般在术后待膀胱肌肉恢复收缩排尿功能后拔掉。拔管后, 只要一有尿意就努力去自解, 否则, 再保留导尿管容易引起尿路细菌感染。

3.8 保持身体清洁

要注意阴道出血情况, 保持会阴清洁, 勤换卫生巾。产妇产后出汗较多, 尤其是晚上睡觉时, 要多准备几套睡衣, 衣服湿了马上就要换下, 避免着凉。有些老传统认为产妇不能梳头, 更不能刷牙, 这些都是没有科学根据的。护士以自己丰富的理论知识, 改变传统的认识, 让产妇明白, 只有产妇自己打理得干干净净, 其心情也就畅快多了。

3.9 预防术后近期出血护理

剖宫产产后出血要比自然分娩产后出血的概率大得多, 对剖宫产的产后出血进行正确的预防和相关护理急救是抢救成功的关键[3]。术后注意观察阴道流血量、宫底高度及导尿管是否通畅 (防止尿潴留影响子宫收缩) 。子宫乏力性出血可迅速给予宫缩剂, 恢复良好宫缩, 同时注意排除其他原因的出血。本组积极预防产后出血, 无出血并发症。

4 体会

剖宫产术是解决难产及某些高危妊娠的有效方法, 随着对孕产妇的重视, 围生保健系统的巩固和加强, 孕产妇并发症及病死率明显下降[4], 我院经验证明, 护理人员做好剖宫产后24 h护理要点, 是产妇恢复健康的关键。

参考文献

[1]牛媛东.浅谈剖宫产术后的护理措施[J].基层医学论坛, 2012, 16 (24) :3179.

[2]裴晶.106例新式剖宫产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 2011, 24 (8) :456.

[3]李晓丽.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护理体会[J].当代医学, 2012, 18 (17) :120.

[4]虞蕾虹.剖宫产术产后出血15 0例救治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 2012, 5 (3C) :83.

24h 篇2

【关键词】 冠心病;24h动态心电图;无症状心肌缺血;分析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26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081-02

无症状心肌缺血(SMI)是冠心病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患者常常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但却存在客观的心肌缺血事实,因而极易被患者及临床医生所忽视,又称为隐匿性心肌缺血、无痛性心肌缺血等[1]。目前,SMI多采用24h动态心电图进行诊断及预后评估,具有操作简便,诊断率高等优点,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主要通过对我院收治的26例冠心病SMI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探讨SMI患者的发生规律及临床特征,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5月到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26例冠心病患者,其中男17例,女9例;年龄31-83岁,平均年龄(56.9±4.1)岁。所有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冠心病的诊断标准[2],并根据病史、临床症状、体检、冠状动脉造影及ECG等检查综合判断后确诊。

1.2 方法 采用动态心电图记录盒(MGY-H12型)、CM1及CM2双极导联进行24h连续记录,期间详细记录患者的日常活动、临床症状及其发生时间,并根据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对SMI的发作时间、持续时间、心律失常与节律诱发因素的关系以及与临床症状相对应的活动信息情况等。其中,心肌缺血的诊断标准为:ST段水平或下降压≥1mm,持续时间≥60s,两次发作间隔时间≥60s。对冠心病确诊患者经24h动态心电图监测,若出现典型的缺血型改变,且无明显的心绞痛症状,即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的客观证据。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了SPSS13.0计量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数据用平均值±方差来表示,采用t检验比较,差异在P<0.05下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6例患者中共出现ST段改变218次,其中SMI出现129阵次,占59.17%,PMI出现67阵次,占30.73%,介于两者之间出现22阵次,占10.09%。每次SMI平均持续时间为(14.8±3.4)min,每次PMI平均持续时间为(11.02±2.5)min,两者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t=8.0374,P<0.01)。同时,对SMI发生时间进行分析发现存在昼夜节律的变化,其中0:00-5:59时间段内发生9阵次,占6.98%,6:00-11:59时间段内发生67阵次,占51.94%,12:00-17:59时间段内发生14阵次,占10.85%,18:00-23:59时间段内发生39阵次,占30.23%。另外,26例患者发生SMI期间,发生心律失常20例,占76.92%,其中室性早搏17例,占65.38%;发生SMI的129阵次中,与轻微脑力活体力劳动有关79阵次,占61.24%,在安静状态时出现26阵次,占20.16%。

3 讨 论

无症状心肌缺血是指存在客观的心肌缺血事实,但缺乏与心肌缺血等相关的临床常见症状(诸如胸痛、心绞痛等)的一种心肌缺血综合征,尤其是老年性患者的发病率较高,可进一步诱发心源性猝死或心肌梗死等,严重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健康。由于SMI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而常常被人们所忽视,其危害性较有症状心肌缺血更为危险,近年来24h动态心电图(Holter)广泛应用于SMI的临床检查,大大提高了SMI检测临床,能够发现短暂、突发的心肌缺血及常规心电图难以发现的SMI,从而有限避免或降低了致命性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及急性心肌梗死等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文是对我院收治的26例SM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SMI的发生存在昼夜节律的变化,其中以0:00-5:59时间段内发生次數最少(6.98%),6:00-11:59时间段内发生次数最多(51.94%);同时多出现在轻微的日常脑力或体力活动期间,与心脏的负荷量不存在直接关系。此外,SMI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较高(76.92%),且以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最高(65.38%)。研究显示[3],与心绞痛发作时一样,SMI也可以诱发心脏功能改变及室壁运动异常、心肌代谢及心肌电活动异常,从而可能诱发患者发生严重的心律失常、猝死心肌梗死等冠状动脉急性危险事件的发生。从临床的实际应用分析,必须不断提高对SMI的认识,并对其发病机理及临床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对准确判断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及预后评估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冠心病患者的病情,有助于减少心肌缺血的发生,能够降低冠心病心脏危险事件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对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璐璐,谢宗贵,程硕韬.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4):1929-1930.

[2] 孙建秋,潘群艳,叶君.动态心电监护在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临床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22(2):281-283.

24h 篇3

确山县人民医院于2003年以来, 对69例急诊入院的危重心肌梗死患者, 在24 h内开展综合应急护理, 取得比较明显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42例, 女27例, 年龄43~78岁;病史3.5~31年;其中前壁梗死27例, 下壁梗死19例, 后下壁梗死12例, 侧壁梗死7例, 其他部位梗死4例;并发有糖尿病者38例, 高血压者46例, 曾经发作过心肌梗死者27例;有明显的诱发因素者48例, 其中劳累31例, 情绪激动9例, 饮酒4例, 大便用力4例。

1.2 综合应急护理

1.2.1 急救准备

患者入院前根据120接诊医生告知的患者情况进行相应的准备, 包括床铺、急救药品、呼吸机, 通知值班医生做好抢救准备。

1.2.2 入院急救

患者到位后立即开始, ①建立静脉通路;②吸氧;③连接心电监护仪。通知医生到位。在医生诊视患者的同时, 及时按医嘱给予患者急救期用药。

1.2.3 病情观察

在急救处理患者的第一时间观测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血糖、皮肤口唇色泽及温、湿度变化, 以及尿量、神志、心率、心律变化, 并观察胸前区疼痛的位置、性质、程度及持续时间, 同时进行连续记录和采集患者心电图、心率、呼吸及血压等, 及时报告患者医生, 为正确处理做好准备。

1.2.4 治疗配合

①吸氧 早期及时有效的持续吸氧可以改善心肌缺氧状况, 提高血氧饱和度, 缓解心绞痛, 减少心律失常, 缩小心肌梗死的面积。患者入院后立即给予吸氧。流量为3~5 L/min, 持续一周;②疼痛的护理 AMI患者发病时常伴有心前区疼痛、压榨感, 因剧烈疼痛和烦躁不安可增加心肌氧耗, 诱发心力衰竭, 所以要给予止痛药物以缓解患者的疼痛, 可给予哌替啶或吗啡, 配合冠脉扩张剂的应用, 使患者尽快从心绞痛的状态下解救出来。

1.2.5 生活护理

①饮食, 如果患者入院以后病情很快得到得到稳定, 给予少量流质饮食, 选含丰富蛋白质、低脂、低盐、清淡易于消化的流质饮食, 少食多餐, 随着病情的稳定和心肌酶谱趋于正常, 逐步恢复正常饮食, 切忌过饱;②排便, 入院以后要了解患者大便排泄情况, 一定要在床上排大便, 用力要均匀, 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和恐惧心理, 有便秘时可给予缓泄药, 早期患者排便时要有护理人员在场, 防止发生意外。

休息与活动:急性期应该严格卧床休息, 保持环境安静, 减少探视, 防止不良刺激。24 h以内不应开始运动疗法。

1.2.6 心理护理

①心理关照AMI是心内科急症, 患者和家属都会产生很强烈的心理应激, 常有恐惧、焦虑、忧郁以及绝望、愤怒等心理变化, 常以为自己已经到了生命的终点, 不配合治疗及护理。应鼓励患者调整心态, 保持乐观的态度, 放松自己, 树立信心与疾病做斗争。同时给家属交代患者出现猝死的可能以及其他情况, 治疗中需要配合的事项等, 使患者和家属能够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抢救工作, 并在患者出现意外时减少出现疑虑和纠纷的可能;②咨询与指导 给患者及家属讲解急性期注意事项和恢复期运动疗法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平时药物治疗和预防再次心梗的发生的重要性, 以及根据患者恢复情况是否进一步检查了解冠状动脉狭窄情况和探讨介入治疗的可能性等。

2 结果

本组患者经过入院24 h的综合应急护理配合, 大部分患者得到满意的恢复, 痊愈48例, 好转18例, 死亡3例。病死率4.34%。没有发生家属埋怨和纠纷, 患者及家属满意率98%。

3 讨论

对于已经出现心肌梗死的患者, 及时明确诊断, 正确和有效的早期处理, 可使缺血的心肌及时恢复血液供应, 可明显降低此类患者的病死率。对有心脏病史并突然出现肩背痛、手痛、咽痛、牙痛不能用相应的体征解释的患者, 应考虑AMI的可能, 应及早做12导心电图及心肌酶谱检查[1]。一但确诊即按常规吸氧、应用扩血管药物、准备溶栓等急救护理。有资料显示, AMI急性期死亡的重要原因是室颤、心源性休克和左心衰竭, 床边连续心电监测及全面的护理观察可以及时发现危险征兆, 及时控制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对于心肌梗死发生最初24 h的患者是至关重要的。

国外研究显示, 受过专业训练的护士在选择溶栓方面的能力与初级或中级医师相当, 提出护士初步开始实施“溶栓治疗”可以争取急救的时间。张氏等[2]建议急诊科护士分诊患者后, 应主动向医生建议患者是否适宜溶栓治疗, 树立时间就是生命, 时间就是心肌健康的急救意识。当患者经过抢救病情相对稳定后, 还可指导患者进行放松疗法[3], 如深呼吸法、音乐放松疗法、按摩法、渐进性肌肉松弛疗法等。

参考文献

[1]刘继英, 刘军.提高急诊室心脏病护理质量的成功经验.国外医学护理分册, 1999, 18 (5) , 227.

[2]张淑珍, 李武平.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前时间延误分析及护理对策.中华护理杂志, 1998, 33 (7) , 373.

24h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4月~2013年4月经我院急诊抢救无效的危重病患156例, 年龄均大于14岁, 均于入院后24h内死亡。排除“三无人员”。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 用Excel表格收集患者资料, 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 (性别、年龄、基础疾病) 、急诊就诊至死亡时间、死亡疾病分布等资料, 并进行分析、归纳及统计。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3.0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分布

156例患者中, 男97例, 女59例, 男女比例为1.64:1, 男性多于女性, 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患者年龄14~92 (56.27±12.84) 岁, 其中, 男性年龄14~85 (52.74±11.03) 岁, 女性年龄14~92 (56.25±16.88) 岁。将患者按年龄分为两个层次, 其中青壮年死亡率明显高于老年, 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死亡疾病分布

156例死亡患者中因创伤死亡89例, 占57.05%, 其中排在第一位的为交通伤其中交通伤, 其次为坠落伤、钝锐器伤及其他伤;因非创伤死亡67例, 占42.95%, 其中排在前三位的为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及各种中毒。见表2。

2.3 器官功能障碍分布

器官功能障碍包括:呼吸功能障碍、循环功能障碍、肝功能障碍、肾功能障碍、脑功能障碍、凝血障碍、酸碱电解质紊乱、胃肠功能障碍。器官功能障碍发生≥3个时, 死亡例数明显升高, 见表3。

2.4 存活时间分布

到达急诊抢救室时已无心跳、呼吸, 双侧瞳孔散大固定的不可逆死亡患者24例, 经抢救前半个小时内死亡率72例, 死亡率最高, 后随着抢救时间的延长, 死亡率逐渐下降。见表4。

3 讨论

大多数急诊危重病患者发病急、病情重、进展迅速, 病死率极高[2]。急诊医学在提高抢救成功率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急诊水平的高低与急诊危重患者的死亡率关系密切[3]。临床抢救时不仅需要对症抢救, 还要根据病因进行对应干预, 掌握死亡危险因素, 降低病死率[4], 研究急诊危重患者的死亡因素可了解危重患者的死亡原因和规律, 有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和临床预后。

本研究结果显示, 男性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中国家庭中, 男性一般充当顶梁柱角色, 担当了更多的社会责任, 更多的参与社会活动, 对自己的关注度相对较低, 这也是造成这种结果的重要原因[5]。所以在急诊, 男性死亡的风险较女性高。此外, 其中青壮年死亡率为66.67%, 明显高于老年的33.33%, 由此提示急诊临床应对该年龄段危重患者加强重视, 留意其病情进展, 及时开展治疗。

近年来随着各种车辆的大量增加, 交通事故发生率明显上升。本研究显示, 创伤为急诊死亡的首要原因, 其中又以交通伤为主。交通伤常致骨盆骨折大出血、重型颅脑损伤、血管破裂及内脏挫裂伤等多发伤[6]。休克和ARDS为创伤最常见的致死原因为体表或内脏破裂出血均可导致失血性休克, 早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休克, 及时处理活动性出血, 积极补液扩容, 维持血压稳定。保证重要器官的血流灌注, 对降低患者死亡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呼吸、循环、肝肾功能障碍是急危重病患者死亡的重要病理生理基础。为急诊危重症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 部分患者有的就诊时就已发展到MODS急诊抢救中应积极地加强干预[7]。急诊危重患者起病急、病情复杂、变化快、短时间内死亡率高, 本研究中, 经抢救前半个小时内死亡率72例, 死亡率最高, 后随着抢救时间的延长, 死亡率逐渐下降, 故抓住抢救生命的黄金时间极为重要。因此急诊科医务人员需从配备和技术建设上提高对抢救时间的重视, 配备一支专职医护人员队伍, 精通各种危重患者的抢救技术, 熟练掌握心电监护、除颤仪、呼吸机、呼吸监护、气管插管、洗胃机、深等的使用, 从而提高危重患者救治成功率。

综上, 掌握危重病患者急诊抢救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及时有效的干预, 提高创伤处理效率, 提高急诊抢救技术, 降低患者病死率。

参考文献

[1]周利平, 邓跃林, 唐朝喜, 等.APACHEⅡ评分引入MODS评分系统对急诊内科危重病患者顶后的预测价值[J].中困现代医学杂志, 2004, 14 (9) :116-118.

[2]朱浩刚, 陈剑平.重症监护病房急诊抢救危重病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分析[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2, 33 (3) :293-295.

[3]朱子青.10年间急诊死亡病例变化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 2008, 35 (9) :1749-1751.

[4]李斌, 胡善友.危重病患者心肌损伤的临床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08, 12 (7) :59-61.

[5]Pontet J, Contreras P, Curbeio A, et al.Heart rate variabiiity as eariy marker of muitipi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in septic patients[J].Crit Care, 2003, 18 (8) :156-163.

[6]赵芳林.谈危重病人抢救时防范医疗纠纷的几个环节[J].当代医学, 2010, 16 (25) :70-71.

24h 篇5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随机选取我院2008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75例 (75眼)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39例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 年龄在40~60岁之间不等, 平均年龄为 (50.3±5.6) 岁。所有入选患者均为在医院的体检结果中确诊为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患者, 且排除了心、肝、肾等器官发生严重病变者。

1.2方法对75眼均进行24 h的眼压测量 (从接诊的早晨9点开始至第2 d的早晨9点结束) 。具体的研究措施:所有患者均统一选用同一型号的非接触性眼压计进行眼压测量, 分别选取测量时间为9∶00、11∶00、13∶00、15∶00等时间段 (每隔2 h测量1次, 共测12次) , 每次测量3次, 并取得3次结果的平均值, 以此确保结果的准确性[1]。

1. 3 观察项目对所有患者测得的眼压结果进行全面的分析。

1. 4 数据处理本次研究中所得数据均采用SAS 17. 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 其中, 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 用百分比表示, 计量资料用t检验, 用 (  ± s ) 表示。

2 结果

75 眼中, 有25 眼 ( 33. 33 % ) 的昼夜眼压差在正常范围, 且眼压波动在5 mm Hg之内, 有50 眼 ( 66. 67 % ) 存在异常情况, 其中有13 眼的眼压差在正常范围, 但眼压波动大于5 mm Hg, 有9 眼的眼压波动小于5 mm Hg, 但夜间眼压高峰值在21 mm Hg之上, 有28 眼的眼压波动大于5 mm Hg, 夜间眼压高峰值在21 mm Hg之上。见表1。

在所有患者中, 平均的昼夜眼压最低值为 ( 14. 01 ±0. 97) mm Hg, 出现的时间在19: 00 ~ 20: 00 之间, 平均最高值为 ( 19. 02 ± 0. 73) mm Hg, 出现的时间在夜间2∶ 30左右。

3 讨论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是指与青光眼相似的眼部视盘损害, 或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损, 并且患者在未用任何降眼压药物的情况下, 其24 h眼压均低于21 mm Hg, 除此之外, 患者的房角结构正常并完全开放, 且不存在其他的眼部疾病[2]。目前, 临床尚未对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的病理机制做出明确的阐述[3]。据相关的临床医学研究显示, 利用24 h眼压测量对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患者进行诊治, 可以提供更为准确的眼压水平和眼压曲线, 以此作为评判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患者的最佳眼压状态, 从而大大提高了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患者的诊断率[4]。根据本文的研究中, 也可以发现: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患者的眼压最高峰值会在夜间出现, 即夜间2: 30 左右, 这种现象的出现意味着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患者应该接受夜间常规性眼压检查, 尤其是在白天检查中显示眼压正常的患者, 不能排除夜间出现眼压异常情况的可能性。因此, 夜间眼压检查应作为诊断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患者的基本指标之一。

综上所述, 24 h眼压测量可以有效提高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的眼压最高峰及其波动最大值的检出率, 以此大大提高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的诊断率,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1]徐育慧, 吴良成, 周志超, 等.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的24小时眼压测量临床价值[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2, 30 (4) :428-430.

[2]肖明, 孙兴怀, 孟樊荣, 等.正常眼压性青光眼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24小时眼压曲线的比较[J].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2011, 13 (3) :187-190.

[3]肖明, 孙兴怀, 孟樊荣, 等.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与正常眼24小时眼压波动规律[J].中华医学杂志, 2011, 91 (7) :441-444.

24h 篇6

尿液中蛋白定量作为肾损伤程度的参考指标, 其检测不仅适用于健康者体检对肾脏及全身其他系统的疾病进行早期排查, 也用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疾病的疗效观察[2]。而要获得准确的测定结果, 正确地留取并保存好尿液标本是很关键的一步[3]。若检查标本不合格, 不仅会影响检验结果, 还会增加患者费用, 重留标本, 更会耽误治疗、用药, 甚至影响医患关系。

1 资料来源

收集我科2013年10月28日—11月24日送检24 h尿蛋白定量标本240例, 而检验科回示不合格的24 h尿蛋白定量标本总计56例, 标本合格率仅为76.67%;经整改后于2014年1月20日—2月23日又收集送检24 h尿蛋白定量标本224例, 检验科回示不合格的24 h尿蛋白定量标本仅为9例。所有标本均为我科的住院患者留取, 由专职护工统一收集运送到检验科。

2 方法

我科成立品管圈命名为“救肾圈”, 有8名人员组成, 其中包括6名本科医务人员、1名检验科人员和1名有着8年尿毒症病史的患者。大家集思广益, 统一分工合作, 充分发挥各自能力。收集检验科回示56例不合格尿蛋白定量检验标本的信息, 按照不合格原因进行分类, 分析各种原因所致标本不合格的例数。56例不合格尿标本中24 h尿总量填写缺陷为20例、标本杯混淆16例、尿标本质量缺陷9例、尿标本留取不足5例、防腐剂使用错误3例、时间未留够2例、其他1例, 其中前3个原因占80.35%, 为主要要因。将24 h尿总量填写缺陷、标本杯混淆、尿标本质量缺陷3种原因运用冰山图挖掘出最真实最根本要因为标本杯无区别、检验标签上“24 h尿总量”填写位置不明显、容器容量小、无醒目刻度、无宣教资料、患者与家属配合度不高。从可行性、时效性、效益性三方面进行评价, 根据8/2原则选定实施方案。

3 结果

制定相应整改对策后, 我科送检的24 h尿蛋白定量标本合格率由2013年10月28日—11月24日的76.67%上升到了2014年1月20日—2月23日的95.98%, 提升幅度为19.31%, 且达到了《卫生部三级医院评审标准》的标本采集、运送规范, 标本合格率指标。经过整改, 24 h尿总量填写缺陷、标本杯混淆、尿标本质量缺陷等原因引起的不合格标本例数都有明显的减少。

4 讨论

4.1 不合格标本原因分析

4.1.1 标本杯无区别

我院留取尿液分析与24 h蛋白定量的标本盒外观一致, 只是检验标签有区别, 对于不识字或有眼疾者容易混淆。

4.1.2 检验标签上“24 h尿总量”填写位置不明显

整改前, 护士在发放24 h尿蛋白定量标本时为了区分尿液分析标本, 会在24 h尿蛋白定量标本盒标签上用记号笔或签字笔 (颜色粗细不一致) 写上“24 h蛋白定量总量___m L”的字样, 但总会有忘记写总量的标本。

4.1.3 容器容量小, 无醒目刻度

每间病房的卫生间内均放置供病员测量尿量的瓷盅, 容量为500 m L, 且其刻度在容器内部, 不利准确读出。

4.1.4 无宣教资料

改善前, 均是医护人员口头上对病员讲解留取方法, 有时甚至对同一病员或不同的家属就同一种方法反复讲解很多次, 但仍有病员还是不清楚留取方法以致标本不合格。

4.1.5 患者与家属配合度不高

患者与家属没有意识到标本检验结果对疾病治疗的重要性, 或者医护人员讲解留取方法后仍然不清楚留取方法也没有继续询问。

4.2 对策

4.2.1在标本杯的标签上标注24 h字样的显眼标识, 注明“24 h蛋白定量总量___m L”红色醒目字样。由于标本盒与尿液分析的外观一致, 整改后, 护士在发放标本时, 在24 h蛋白定量的标本盒盖上用记号笔写上很大的“24”的字样, 科室再刻了字样为“24 h蛋白定量总量___m L”的印章, 盖于标签上, 红章非常醒目, 方便又实用。

4.2.2科室购买塑料量杯, 容量大, 刻度醒目, 每间病房卫生间放置统一量杯, 并且把量杯纳为交接班内容。

4.2.3联系宣传科, 制作宣传图, 制作图文并茂的标本留取流程, 病区走廊宣传栏张贴, 病房内挂健康手册, 其中包括各项标本的留取方法。

4.2.4对于女性病员留取标本期间, 若有非预期干扰因素, 要主动报告。

4.2.5建立患者及家属每2 h主动同护士确认制度, 加强患者的依从性, 此对策主要针对新入或首次留取24 h蛋白定量标本的病员。

综上所述, 运用品管圈能有效提高24 h尿蛋白定量的合格率, 且效果良好, 值得推广。

摘要:目的 了解24 h尿蛋白定量标本留取不合格的原因, 并制定相应措施。方法 科室成立品管圈, 选定“提高24 h尿蛋白定量的合格率”为主题, 收集检验科回示的56例24 h尿蛋白定量标本留取不合格信息, 24 h尿蛋白定量标本留取不合格原因分为7类, 运用8/2原则选出主要原因实施整改措施。结果 将24 h尿总量填写缺陷、标本杯混淆、尿标本质量缺陷归为主要要因, 所制定的对策为有效对策。结论 运用品管圈的方法能有效提高24 h尿蛋白定量标本留取的合格率。

关键词:品管圈,24h,尿蛋白定量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对策

参考文献

[1]王利香, 李旺君.浅议“品管圈”活动在护理环节质量检查中的应用[J].家庭护士, 2008, 6 (1) :255.

[2]李自越, 沈建军, 李菊香, 等.日立7 600邻苯三酚红比色法测定尿蛋白误差来源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2, 33 (8) :973-975.

24h 篇7

1 资 料

患者, 女, 75岁, 主因间断性头晕3年加重伴胸闷、黑朦1月于2007年9月12日就诊我院。2000年发现高血压病, 服降压药 (非洛地平片) , 血压正常。临床诊断:高血压病, 头晕、黑朦原因待查。24 h动态心电图:心室总心搏数67 957次, 以每小时平均计算, 最快心室率67 bpm, 最慢心室率30 bmp, 平均心室率48 bmp, 室性早搏总数10次, R-R间歇≥2 s数436次, R-R间歇≥10 s数43次, 最长R-R间歇达16.216 s。DCG诊断:窦性心律, 偶发室性早搏, I度房室传导阻滞 (AVB) , 间歇性高度AVB, 韦登斯基现象, 过缓的交界性逸搏, 心室停搏。根据DCG诊断结果, 给患者安置-VVI永久性心脏起搏器, 术后患者头晕、胸闷、黑朦症状消失, 持续心电监护3 d, 为窦性心律、起搏心律并存 (起搏频率调至60/min) , 起搏器感知功能, 起搏功能良好, 于术后9 d患者痊愈出院。DCG分析见图1~图3。

R2R4为交界性逸搏, R-R间歇1.88 s, QRS波群为室上性, 在R2R4这两个交界性逸搏后第2个P波, 即P4P8下传心室, 但P-R间期>0.20 s, 显然是一种韦登斯基易化作用, 不完全性房室脱节, 过缓的交界性逸搏。

可见15次窦性激动受阻而不能下传心室, R-R间歇达16.216 s, R14为交界性逸搏, QRS波群为室上性, 为心室停搏, R14这一逸搏后的ρ波呈2∶1下传心室逐渐演变为1∶1下传, 下传时P-R间期>0.20 s, 此种现象夜间反复多次出现, 统计结果为R-R间歇≥2 s者达436次, R-R间歇≥10 s者达43次, DCG诊断:窦性心律, I度AVB、间歇性高度A-VB, 韦登斯基现象, 过缓的交界性逸搏, 心室停搏。

2 讨 论

人类心脏在其传导性或自律性被抑制时, 可出现一系列保护性反应以维持有效的心搏量, 常见的有房室连接组织或心室的逸搏冲动, 超常期传导及韦登斯基现象, 韦登斯基现象是指某些原来处于抑制状态的传导组织在接纳一次较强的刺激后可暂时地改善其传导功能。该现象由韦登斯基易化作用及韦登斯基效应两部分构成, 是一切能传递冲动的组织所共有的特性。

韦登斯基易化作用:一个被阻滞于阻滞区而未通过阻滞区的较强激动可降低阻滞区近端部位的应激阈, 因而使来自阻滞区另一端的原来不能下传的激动能够通过阻滞区下传心室, 这种现象称为易化作用[2]。

韦登斯基效应:阻滞区受一强刺激作用后, 应激阈值降低, 使紧接刺激后来自刺激同侧的原来不能下传的阈下冲动能够通过阻滞区, 即韦登斯基易化作用后的第一个能够下传的窦性冲动接连通过阻滞区而下传心室, 换言之韦登斯基效应可维持由韦登斯基易化作用所改善的房室传导阻滞[2]。

图2中R2R4使其后的第2个P波下传心室, R2R4其后的第1个P波未下传心室, 是因为当它到达交界区时, 交界区尚未脱离不应期, 所以不能下传心室, 从图中看出R2R4两次交界性逸搏, 只使一次窦性P波下传心室, 说明只发生韦登斯基易化作用而未发生韦登斯基效应, 未发生韦登斯基效应而未形成韦登斯基现象, 可能是阻滞区的应激阈值特别高所致。

图3中R14使其后的第2个P波下传心室, 以后为2∶1下传, 逐渐演变为1∶1下传说明韦登斯基易化和效应都发生, 但是逐渐发生的, 韦登斯基现象常表现在房室传导阻滞时, 且多半是交界区病变所致的结果。本例这一特殊表现说明其交界区的功能严重降低, 且高度AVB病变部位在房室结区, 如果阻滞部位在希氏末远端或双束支水平上就不可能出现过缓的交界性逸搏, 且QRS波群形态与窦性也不相同。

图中日间2个窦性P波被阻, 就会出现一次交界性逸搏, 而夜间十几次窦性P波被阻不能下传心室, 且反复多次发生, R-R间歇≥10 s者达43次, 最长达16.216 s, 才出现交界性逸搏, 而交界区起搏点的自律性仅次于窦房结, 成为心脏的第2起搏点, 且全程无一次室性逸搏发生, 表现为过缓的交界性逸搏, 心室停搏。过缓的交界性逸搏:在一长间歇后, 延迟出现1次或2次交界性P或QRS波群, 逸搏周期>1.5 s, 频率<40 bpm。心室停搏:①DCG上有心房电活动, 可为窦性心律, 房性心律。②Ⅲ°AVB或高度AVB。③DCG上出现>3.0 s的心室长间歇。发生心室停搏的原因是, 在房室阻滞时, 交界区与心室内异位起搏点均受到抑制或自律性丧失或心室肌丧失传导性与兴奋性及收缩性时, 产生心室停搏。短暂的心室停搏可仅有头晕、黑朦等症状, 持续时间较长的停搏可引起阿-斯氏综合征发作, 持久性心室停搏, 患者死亡。而本例患者R-R间歇达16.216 s, 且反复多次发生, 只表现为头晕、胸闷、黑朦, 而未发生阿斯综合征, 这一现象实属罕见, 认为这一现象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有关及房室结的功能重度降低。因迷走神经节后纤维末梢释放的乙酰胆碱延长房室结不应期, 加强房室结的闸门作用, 另患者未发生阿斯综合征, 甚至生命危险, 除与睡眠状态下, 病程长, 起病缓慢, 病情呈进行性加重, 患者有逐渐适应的过程, 以及个体差异有关外, 确切的原因还需进一步探讨。同时也说明24 h动态观察对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卢喜烈.现代动态心电图诊断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5:1-5.

24h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86例均为心血管疾病或疑为一过性心源性症状患者, 伴有心悸、气短、胸闷、胸痛、眩晕、晕厥、抽搐等症状, 其中男性39例, 女性47例, 年龄48~82岁, 平均61岁;住院患者62例, 门诊24例;所选病例包括41例冠心病、21例高血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9例、肺源性心脏病8例, 7例待查。

1.2 方法

8 6例患者均做普通心电图检查, 再用1 2导联2 4 h D C G仪 (Meigaoyi公司) 连续记录22~24h, 计算机自动记录, 之后经计算机处理, 将异常部分放大分析, 再去除伪差, 结合临床进行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2.0软件进行分析, 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监测检出率

24h动态心电图对多种异位心率失常 (包括室早单发, 室早二、三律, 房早单发, 房早二、三律, 心房纤颤, 房室传导阻滞Ⅱ°Ⅰ, 房室传导阻滞Ⅱ°Ⅱ) 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两种监测方法诊断异位心率失常的结果见表1。

2.2 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检出心律失常与疾病的关系

86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不同性质的心律失常, 所选86个病例包括41例冠心病、21例高血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9例、肺源性心脏病8例, 7例待查;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极高, 其他心律失常类型还有房性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等。对比DCG与ECG检出病例数及检出率 (%) , 见表2。

(*ECG的检出率显著低与DCG的检出率, 差异性P<0.05)

3讨论

3.1 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在心律失常检出率比较

本调查结果显示动态心电图对多种心律失常 (包括房性早搏、室性早搏、房速、室内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室上速) 的检出率明显优于常规心电图, 而对房颤、室速的检出率两组没有显著性差异;常规心电图检测记录时间较短, 对于一过性发作的心律失常 (如阵发性室上速、阵发性房速、室性心动过速等) , ECG检出率极低, 甚至完全记录不到;DCG可连续记录长达24h心电图, 故对一过性短暂发作的阵发性心律失常变化检出率高, 可为临床提供可靠的依据。

3.2 动态心电图与心律失常的关系

心律失常指的是由冠状动脉供血障碍导致心肌缺血, 致使传导发生异常。心律失常多见于心血管患者, 但在正常老年人中也可见心律失常, 且年龄增长与心律失常发生率成正比。心肌缺血导致心肌电生理特性改变而发生心律失常, 体现为动态心电图异常[2]。老年人器质性心脏病与心律失常有密切联系, 复杂行房性心律失常者还可能发生脑梗死等并发症, 故临床应积极控制基础疾病、抗凝抗血栓形成, 以减少心律失常发生。本组86例心律失常老年患者, 其中41例为冠心病 (占47.7%) , 高血压21例 (24.4%) , 其他如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肺心病也为心律失常的原发病, 说明老年人心律失常多发生与器质性心脏病。

监测24h动态心电图有助于判断心脏病药物的治疗效果, 以及监控病情的变化情况, 具有重要意义, 可评估心肺功能, 及时发现恶性心肌缺血, 早期预防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判断心脏病患者发生心脏性猝死, 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可作为独立的预测指标, 对此类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监测可估计预后。

摘要:目的 观察24h动态心电图在老年人心律失常的临床监测, 探讨其使用价值。方法 回顾86例老年人心律失常, 将常规心电图检测与24h动态心电图临床监测进行对比, 评估动态心电图的诊断价值。结果 24h动态心电图用于诊断心律失常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对于多种心律失常的检出率高于常规心电图。结论 24h动态心电图用于监测老年器质性心脏病具有重要意义, 可判断心律失常的类型、发作频率, 可提供心律失常与日常活动之间的关系, 研究心脏病心律失常的发作规律, 及时诊断疾病, 正确治疗, 同时还对评价患者目前使用的治疗药物的疗效, 以改善临床治疗方案。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诊断意义,常规心电图

参考文献

[1]齐兵, 毛锐.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0, 12 (35) :149-150.

【24h】推荐阅读:

上一篇:质量流量计误差分析下一篇:牛羊肝片形吸虫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