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道弯

2024-06-07

三道弯(共3篇)

三道弯 篇1

胶州秧歌从艺术形式和类别上看, 是一种戏剧, 不是单纯的舞蹈和歌唱。它有剧本, 有道具, 有曲牌, 演员有行当, 是一种形式活泼的歌舞剧。而赣南采茶融歌, 舞, 戏为一体, 载歌载舞, 唱和唸必有舞。“手足时时变, 口音日日新”形式活泼, 生活气息浓重, 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地方剧种。赣南采茶舞蹈身段动作, 始终贯穿全剧;以舞说故事, 用舞表心态, 舞中有戏, 戏中有舞。

胶州秧歌和赣南采茶形式特点的共性, 使用道具和歌舞结合是汉族民间舞蹈胶州秧歌和赣南采茶的突出特点, 使用道具, 主要是为了更好地表现舞蹈的内容和抒发舞者的情感。拿两个舞种共同使用的折扇来说, 那千姿百态的舞扇动作, 对表达思想情绪、塑造人物性格、美化舞姿都起着重要作用, 而且还能根据舞蹈情节的要求, 模拟花或蝴蝶等许多形象。这种道具的运用, 都来自生活, 并经过艺术加工。它们和从生活中提炼的舞蹈动作与表演是谐调的, 并起美化舞蹈形象的作用。

胶州秧歌和赣南采茶舞蹈体态的共性“三道弯”。胶州秧歌的风格特点是“扭、拧、抻、韧、碾”, “活动起来扭断腰”, 是徒步秧歌的一种, 由于它是徒步秧歌, 着重“扭”, 要“扭断腰”, 扭出“三弯九动十八态”, 这也是扭胶州秧歌要达到的水准, 如做胶州代表性的“丁字三步和倒丁字步碾步”动作时, 颈、腰、膝三个部位在适当的弯曲中变化;头、胸、跨、大臂、小臂、手、腿、膝脚这九个部位在同一时值内各自朝同方向做持续的弧线运动;这就个部位的左右两侧又有各自不同的运动方向和轨迹, 形成了胶州秧歌“三弯、九劲、十八态”的外部运动特征, 形成了具有韧性与曲线美的“三道弯”外在形态, 动作细腻迷人, 柔美流畅, 注重形体传情, 着重刻画人物内在心态。再如舞蹈动作“小扭”, 俗称“扭断腰”, 虽然该动作节奏快、变化快, 但脚和膝部都要强调拧碾的过程, 腰部要随之而扭动, 每一拍都形成“三道弯”的体态。具体讲, 这“三弯”是扭起来要有“三道弯”的体态。汉族民间舞女性舞蹈中都有“三道弯”的动律体态, 在各舞种的“三道弯”体态中都有其独特的个性。赣南采茶的“三道弯”同样也是扭出来的, 它是一个运动的形态, 是人体在舞蹈动作中所形成的体态曲线的流程, 给人一种内收和下沉感, 给人以“圆”的呈现。根据旧社会缠脚妇女从事轻微劳动的生活动作特征, 艺人们创造了脚跟着地的“小脚步” (“踩合步”) 和前脚掌着地的“拧步”, 突出地显示出女角“摇”的神态, 如春风摆柳, 轻松自如, 如檀香青烟, 静稳轻柔;如鲤鱼摆尾, 娇柔俏丽。呈现出明显的“三道弯”体态。

中国汉族民间舞与少数民间舞蹈的体态共性最突出的就数“三道弯”。 中国汉族民间舞中各种“扭”受力点各不相同, 大致区别为:北从腰背发力, 南从胯部发力, 重心上区别为:扭者 (北方) 重心高, 崴者 (南方) 重心低, 动作区别为:扭者 (北方) 手臂动作大, 崴者 (南方) 下肢运动大。各种民族民间舞蹈都独具特色, 这些舞蹈相互之间的审美理念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但是, 就“三道弯”而言, 东方舞蹈中将头部、身躯与四肢组合统一为S型的姿态, 构成了这些舞蹈中最自然最基本的造型。“三道弯”是我国民间舞中常见的一种舞蹈体态。由于各民间舞中“三道弯”的动态来源及其部位的高低, 律动与风格上均有较大差异, 因此, 同样是“三道弯”, 在不同的民间舞中却有不同的舞蹈形态和动态特征。简单分析胶州秧歌与赣南采茶“三道弯”的不同:

一是不同的动力根源产生不同的运动方式。胶州秧歌的动力根源来自脚下的拧、碾, 这种自下而上的发展力延伸到腰部, 在腰部形成一个“相”的中心点, 使身体在平面的基础上以腰部为中心在肩部和髋关节处形成一种对抗力, 在右肩往前拧的时候, 左部髋关节处也相应的往前, 两者形成向心的扭。肩、髋两个力点向心的扭动使胶州秧歌“三道弯”体态在横向拉出的同时又具有纵向转动的特点, 使“三道弯”体态动律在拧、碾、抻、韧中表现出独特的风格、力度和实感。赣南采茶歌舞的基本形态在表现上是, “男矮女高、男走女摇”。走“矮子步”是男角的舞姿基础。动作千变万化, 它始终以走“矮子步”为核心。动律在于“屈”, 每个动作都在双腿保持半蹲或全蹲的姿态中进行。在动作中出现“三道弯”的体态。

二是不同的动力根源受到不同的流变过程。胶州秧歌人称跑秧歌, 是徒步秧歌的一种, 由于它是徒步秧歌, 又着重“扭”, 要扭的“三道弯”、“九动十八态”。俗称“扭断腰”。因此, 胶州秧歌的“三道弯”的幅度更大、更夸张。形成了拧、碾中的流动的“三道弯”体态。加之曾有过踩寸子的历史, 脚总是以外沿的滚动来完成重心过渡, 脚下的拧劲儿促成了膝部的粘劲儿, 带动了腰的扭劲儿和手臂的抻劲儿, 整体动态给人一种张力。 胶州秧歌的“扭”主要是由脚下的“拧”、“碾”而带动整个身体的扭, “扭”的当中形成特有的“三道弯”体态。我认为拧动与力动是相互统一, 有机结合的。也因此才构成了胶州秧歌独特的曲线艺术风格。如果没有拧动形成不了胶州秧歌的曲线体态。反之, 如果只有拧动而忽略了力动的延伸, 那“扭断腰”和“三道弯”体态也就无从说起。所以说, 拧动是胶州秧歌的筋骨, 力动是血液, 曲线则是胶州秧歌的外部形态。

赣南采茶主要根据旧社会缠脚妇女从事轻微劳动的生活动作特征, 艺人们创造了脚跟着地的“小脚步” (“踩合步”) 和前脚掌着地的“拧步”, 突出地显示出女角“摇”的神态, 如春风摆柳, 轻松自如, 如檀香青烟, 静稳轻柔;如鲤鱼摆尾, 娇柔俏丽。矮子步是赣南采茶舞蹈中的基本形体动作和舞姿, 其双腿前蹲, 脚跟提起, 趾尖落地, 向前移动。其中上身微微前倾, 屈膝半蹲, 这样从背、臀到屈膝的膝盖这一路线形成了汉族舞蹈典型的舞蹈体态“三道弯”体态。这一体态特征是由于赣南地处山区, 客家先民落脚赣南后, 靠山吃山, 垦荒种茶, 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 根据上山腿蹲, 挑担肩压的形体动作, 创作提炼而成。

汉族民间舞蹈因形式多样、内容复杂, 在日常的汉族民间舞蹈教学中, 学生对汉族民间舞蹈的各种舞蹈表演形式造成概念上的混乱, 如不及时对学生加以澄清, 对民间舞蹈的教学质量以及人才培养等造成障碍。胶州秧歌体态的基本特征是明显的“三道弯”。这一特点在目前的舞蹈教学中运用的淋漓尽致。而“三道弯”在赣南采茶舞蹈教学中的运用方面还存在不足, 当前采茶舞蹈教学只采用单一的教学, 着重于“三绝”的教学, 而对于“三道弯”的教学运用甚少, 然而“三道弯”的运用可以更好的把采茶舞蹈活灵活现的展现在观众面前, 是不可缺少的一种舞蹈形式。汉族民间舞女性舞蹈中都有“三道弯”的动律体态, 在各舞种的“三道弯”体态中都有其独特的个性, 一个微妙的不同点都来自其所在舞种一系列背景对它的影响。因此, 可以说在教学中掌握好各舞种的“三道弯”动律体态, 也就找到此舞种的精髓所在。“三道弯”既小又大, 有着广泛的内涵。因此, 加深对“三道弯”的理解可以在教学中起到很大的作用。

摘要:中国幅员辽阔, 汉族人民分布在全国各地, 由于生活环境、风俗习惯等的不同, 各地汉族民间舞蹈除了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外还有着共同的特点。本文就对胶州秧歌与赣南采茶的共性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胶州秧歌,赣南采茶,三道弯,地方文化,文化特色

三道弯 篇2

任何艺术, 都是以其外表形态和内在意蕴组成自己特殊语言的。由于舞蹈是一种人体动作的艺术, 它的外表形态自然包括了“形”和“象”。“形”是人体的外部形态。人从见景生情到情随景迁, 情动于中, “感物而动”, 不觉“摇荡性情, 形诸舞咏”“在这种心理下产生的外部形态有两种, 一种是自然形态, 一种是审美形态, 属自然形态的外部形态虽渲泄了人物的真实感情, 但动作是随心所欲, 缺乏美感的;而审美形态的外部形态则是舞蹈家按舞蹈艺术规律加以提炼、有节奏、有一定的形式美感、可以表现各种情感的外部形态。‘象’是‘形’的凝练与升华, 能够准确鲜明刻画人物个性的外部特征, 是饱含人物内心激情的外部形态, 是姿态造型和运动过程组合有序的动态形象。

由于审美上曲线比直线更富有装饰性, 直线只是在长度上有所不同, 曲线作为美学的规律对比形态因而最有装饰性。曲线中的波状线作为一种美的线条, 比曲线更加美而更加引人, 而蛇形线由于能引导眼睛去追逐其无限多样的变化成为富有魔力的线条之称。由于曲线是最富装饰性, 它是较为和缓的线条, 在人的审美过程中常常给人以悠闲、温和、悲哀、欢乐的情感体验, 它与圆的结合, 就更加具有了美感。

舞蹈中“三道弯”体态特征映射出了中国传统美学中对波状线的审美习惯, 它的这一规律在敦煌舞蹈和民间舞蹈中有显著的体现, 而不同波状线的变化产生出了不同风格的舞蹈特征。其中也折射出不同的文化内涵和舞蹈韵味。“三道弯”作为舞蹈艺术的特有体态特征, 值得我们深刻的挖掘和探索。

二.敦煌舞蹈中的“三道弯”

1.“三道弯”的体态特征

敦煌舞在结合壁画艺术的同时, 还体现出传统审美风格的特征, 在“三道弯”的人体动态中包含着肋、胯、膝、肢体曲线、手臂、脚等各个部分。每个部分“三道弯”无一不是贯穿于其中。例如:肋、胯、膝的协调构成是身躯成S形三道弯, 乃至多道弯体态, 它主要由推移肋、胯、膝而形成, 通过肋、胯、膝反推移, 膝部做相应的配合形成不同的S形三道弯曲线。敦煌壁画舞姿不仅有三道弯的曲线, 还有柔和、直角等不同的曲线, 如柔和的小曲线、直角的三位体式曲线、S型大曲线、四道弯曲线、拧身曲线等多种曲线的舞姿。但无论怎样, 千变万化都是以三道弯为基础的。敦煌舞除了身躯体现出三道弯形态外, 手臂与脚也体现出鲜明的三道弯形态。如“平托式”、“托按掌”等手臂形态, 以手腕、肘、肩形成三道弯体态, 再如“小靠腿”、“大靠腿”、“吸端腿”、“勾弯腿”、“朝天蹬”等是以脚腕、膝、胯形成不同的三道弯体态。

2.“三道弯”的动态特征

敦煌舞在运动过程中也是以“三道弯”为动作核心并在三道弯的基础上发展、变化的。如在旋转过程中“仰身转”、“螺旋拧转”、“点步转”等通过脚踝、膝、胯、腰、肋、肘、手腕、头等各个身体部位形成形态各异的曲线型旋转姿态, 动作中明显的三道弯曲线姿势, 形成了敦煌舞独有的特征。

三.民间舞蹈中的“三道弯”

1.“三道弯”的体态特征

民间舞蹈中的“三道弯”舞姿以其独特的审美特征贯穿其中。所谓“三道弯”是指在舞蹈动作中头、胸、腰与臀、胯、腿以逆反方向呈“S”型的形态。在中国的各民族舞蹈中, 汉族最具代表性的是秧歌。一个扭”字把汉族民间舞的态势形象地勾勒出来, 各种各样的扭, 各地方的扭, 彼此都有所不同。胶州秧歌的风格特点, 当地老艺用“抬重、落轻、走飘、活动起来扭断腰”来形容它的动律与风, 舞蹈家们把它归纳为“脚拧、扭腰、小臂绕八字、手推、翻腕”, 成了流动中特有的“三道弯”。云南花灯舞蹈动律的主要特征是“崴”, 俗话说“不崴不成”, 可见“崴”是云南花灯舞蹈韵律的核心。所谓“崴”就是指表者不论做什么样的动作, 身体都保持着“S”形的左右摆动。以三道弯”的方式“崴”起来的这种动律均来自山地农村的劳动生和当地群众的审美情趣。安徽花鼓灯的风格韵味, 是在安徽特有的地理环境与历史件下形成的。源于河南桐柏山区的淮河横贯于安徽的北部, 其流正好是中国南、北方的地理界线。因此, 花鼓灯得以兼容南、北文化之优长, 具有吴歌楚舞的风韵。楚人有尚武、知音、好细腰习俗, 花鼓灯中诸多来自武术、武功的技艺, 即尚武精神的体;优美动听的花鼓歌, 富有表现力的锣鼓伴奏, 是知音的民风;“兰花”、“三道弯”“S”形的动态形象, 则是细腰的延伸, 从而形既有北方的刚劲古朴, 又有南方的灵巧秀丽的风韵。我们从安花鼓灯的图片造型中, 可以很清楚地看到, 它是一个典型的三道弯”造型。傣族是一个热爱和平、热爱自由、性情憨厚、能歌善舞的民。他们生活在亚热带气候环境, 这种环境决定了他们喜欢平、安静的节奏。这种生活习性使他们的舞蹈充满了安稳轻盈、然自得、秀丽灵巧的风韵。傣族舞蹈的特点是下肢多保持半蹲态, 身体与手臂的每个关节都有弯曲, 形成了独特的“三道”。其情感表达含蓄, 舞姿富于雕塑性, 舞蹈进行时膝部均匀地动, 上身随之左右摆动, 但摆动的幅度不大, 脚跟向后踢时快有力, 落地时轻盈安稳。这也是傣族舞蹈的基本动律, 它充分示了傣族舞蹈的动态美与韵律美。中国民间舞蹈的基本形态, 还可以追溯到更早的远古时期。如, 保存至今的汉代舞蹈图形画像砖资料, 就是宝贵的遗产。在中国舞蹈展过程中, 唐代舞蹈是一颗璀璨的明珠, 其中有着广泛影响的敦煌舞和汉代画像砖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它的舞姿造型本身存有天然“S”形曲线, 形成了直角三道弯和圆曲三道弯等诸般造舞者的身形都是丰乳、细腰、冲身、出胯、倾头的“三道弯体

2.“三道弯”的动态特征

由于各个民族在舞姿中“三道弯”部位的高低、劲力的运用、动律与风格上均有较大差异, 因此, 同样一个“三道弯”, 可以从运动学的角度入手, 把它们进行统一与归纳。流动中的“三道弯”也是舞蹈的基本动态特征。胶州秧歌是一种以调动身体各部位“扭、拧、韧、碾”, 循环往复、连绵不断, 富有内在激情的汉族舞蹈, 活动起来“扭断腰”的动作特点, 形成了流动中特有的“三道弯”, 但胶州秧歌的“三道弯”是以腰为轴, 以肩和脚的反方向拧动所形成的。云南花灯的“崴”是指在任何动作中, 身体都要保持“S”形的左右摆动, 从而也形成了运动中的“三道弯”, 但云南花灯是以腰部动律伸延向上, 使上身随之向相反方向摆动, 从而形成腰、胯与上身相对的、均匀而有规律的动作形态, 也就此而形成了云南花灯中别致的“三道弯”。以上所列举的是流动中的“三道弯”, 虽然它们在表现方式上有所不同, 但都鲜明地展现出了动态中的“三道弯”。安徽花鼓灯舞蹈动作中的“三道弯”是从亮相的特点转化形成了动态的“三道弯”;敦煌壁画中的许多舞人都是长裙在腰部紧裹, 下摆逐渐宽大, 长裙下部为两段, 这样下身就显得更加修长, 而上身大都是宽袖外衣, 中间突出婀娜的细腰, 这种服饰上的对比人为地突出女性身姿的曲线美, 为舞蹈的“三道弯”提供了天然的烘托, 因此, 敦煌舞的基本动态也是延续“三道弯”的风格特征。安徽花鼓灯的“三道弯”是胯与腰左右横移, 重心在半脚掌上, 整个造型呈挺拔向上的曲线造型;而敦煌舞的基本体态是下沉、出胯、冲身, 从而形成“三道弯”, 出胯动作有两种样式:一种是推胯, 一种是坐胯, 推胯是在提胯的基础上推出的, 线条较硬, 动作有力;而坐胯有向前和向后的不同方向, 动作柔和, 从而构成了一种刚柔相济、曲线鲜明的柔、韧、沉、曲相结合的“三道弯”。

四.结语

三道弯 篇3

(1) 人体姿态没看舞蹈的“三道弯”。人体的姿态不管是立、卧、行、坐, 都存在姿态美的问题。美的姿态都是人们羡慕和向往, 七扭八歪不美的姿态是人们不喜欢的。舞蹈艺术是以人体美为表现形式, 所以对舞蹈中的舞姿、旋转、神情、手势以及各种技巧动作要以美出现在观众的面前, 没有美, 则不能称其为艺术, 而只有美的艺术, 才能对人们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舞蹈的形式美是客观存在的, 因为人体本身的美是舞蹈的物质基础。因此, 身体线条、肌肉能力显得十分重要。所以舞蹈演员在训练中对体形的发展要加以控制。对肌肉能力的要求是坚实而有力的, 不能练成横行体胖、肌肉松弛。在这样的状况下做出的各种舞蹈动作、体态韵律、身段舞姿都不会美。

(2) 人体“S”型曲线审美“三道弯”。中国舞蹈是典型的“划圆艺术”, “圆”贯穿于舞蹈形体运动的始终, 其具体的讲究主要是“三圆”、“两圆”, 即:“平圆”、“立圆”、“8字圆”、“大圆套小圆”。其它如体态的上的拧倾、扭旋、折曲等等, 亦属“圆”的动律范围。

无论是建立于五十年代初第一套规范化的中国古典舞基础教材中的八个手位和新敦煌学派的“反弹琵琶”, 楚时的前后“三道弯”, 还是中国古典舞身韵教材中的“云间转腰”等, 都有一个共同点, 那就是“万变不离其圆”。所以, 中国古典舞被称为是“划圆的艺术”。在长期的实践中, 舞蹈艺术大师们将这“圆形”的动态概括为八个字———圆、曲、拧、倾、收、放、含、仰。这八个字, 集中体现了中国古典舞蹈的审美特征。

在这里我们要谈论的关于“S”线便包含在“8字圆”中。袁和在《中国舞蹈意象概论》中详细分析了舞蹈动态造型与太极图模式, 指出中国舞蹈的运动形态本象是太极图象。并尝试着将太极图中间的“S”线看作太极图“起承转合”中“转”的环节, 而从其外圆的任意一点出发沿线而行, 那么, 无论从左还是往右, 从上还是往下, 最终都要回到那一起点上的。显示了这种“终点回归起点”的运动特征以及“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

人类自身的存在也是舞蹈的一个来源。舞蹈的运用不同于自然界的独特语言来表现人体的美, 反过来, 舞蹈又使人体变得更美。人类所有有意识的艺术活动最初都是从发现人体的自然美开始的。

2、从作品中审美“三道弯”

(1) 《水》———中国傣族舞女子独舞。全舞由“汲水、洗发、归去”三个部分组成, 表现了傣族人民的生活形态, 人体美以及傣族舞蹈之美, 并揭示了人与水的亲密关系。“洗发”部分为舞蹈重点, 又分为“解、洗、甩、晒、抖、理、挽”七个程序。同时在洗发表演中, 还明确表现出水流的方向和夕阳的位置, 既展现了舞蹈的造型美, 又符合生活逻辑。舞蹈词汇采用傣族舞特有的“三道弯”造型和轻盈典雅的孔雀步作为主题基调, 具有浓郁的傣族民族风格。同时作品还借鉴了艺术体操中有代表性的手势、姿态、造型, 卓有成效地丰富和充实了傣族舞蹈的表现力, 尤其是“挽发”动作, 在生活动态基础上加以创造, 成为“原地转圈梳髻”, 颇具新意。

(2) 《丝路花雨》———六场中国民族舞剧。《丝路花雨》以我国唐朝极盛时期为背景, 以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和敦煌壁画为素材, 歌颂了老画工神笔张和歌伎英娘父女俩的光辉艺术劳动, 描写了他们的悲欢离合以及他们与波斯商人伊努思之间的生死之交, 高度颂扬了中国和西域人民源远流长的友谊, 再现了唐朝内政昌明、对外经济文化交往频繁的盛况。

《丝路花雨》最大的贡献是复活了敦煌壁画, 复活了唐代舞蹈, 创造了新颖的舞蹈语汇。尤其是“反弹琵琶伎乐天”的优美造型, 被当作主人公的主题舞姿, 其艺术魅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在塑造舞剧的艺术形象时, 特别是在描摹女性形象时, 充分运用了敦煌壁画的舞姿特有的运动规律“S”曲线, 从而鲜明突出了“S”形的动作体态、端庄华丽的舞姿造型和中国古典女性含蓄、温婉之美, 让壁画中的形象鲜活起来。

3、对“三道弯”的憧憬

东方舞蹈是对大地的眷恋, 西方舞蹈是对苍穹的憧憬, 东方舞蹈的力动为内包性, 西方舞蹈的力动为放射性, 东方舞蹈是在地面上寻找另一世界的乐土, 包含“礼”和“道”的世俗宗教性, 西方舞蹈则企图超越人类现实生活, 去追求另一天上人间。

和东方的“三道弯”相比, 现代舞的美在于动作的粗砺, 强悍, 直接;强调冲动的原始, 强调对人们精神的穿透。而东方舞蹈的美在于动作的含蓄, 柔中带刚、慢而不温。现代舞一反芭蕾的优雅, 躯干与四肢多呈直来直去的大幅度冲击动态, 它挖掘了广泛的意念投射效果, 它创造非人体化的奇特境界, 它打破了传统的审美观念, 讲求无拘无束自由创造, 以标新立异为美。

和东方的“三道弯”相比, 芭蕾的美以“开、绷、直、立”为四大原则, 是线条, 放射性艺术, 与这种审美原则相辅相成的是西方人通常的思维方式, 也是常常有直线的。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传统思维方式和舞蹈方式常常是曲线的, 按照现代主义的观点, 曲线本是大自然的运动方式和运动轨迹, 因而是至善至美的。

【三道弯】推荐阅读:

上一篇:冲突(心理学)下一篇:文学魅力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