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眼

2024-05-22

诗眼(共6篇)

诗眼 篇1

中国古代的诗话家论诗, 是很讲究“眼”的, 称为“诗眼”。有“眼”则活, 无“眼”则死, 因而评家重视, 诗家更重视。

诗眼有两指:一指句中之眼, 一指篇中之眼。

说的是诗句、诗篇中最为传神, 最为灵妙, 最让鉴赏者赏心悦目、拊髀称奇之处, 因而也往往是诗人用力最勤之处。

先看句中之眼。孟浩然的名句“微云淡河汉, 疏雨滴梧桐”是流传颇广的名句, 其“淡”字和“滴”字, 便是“眼”之所在。“淡”写视觉形象, “滴”状听觉体, 均极有味道, 活现出微云将散未散之时, 夜雨欲住未住之际的诗意境界。读者只要闭上眼睛, 这个极富动感的优美画面, 便会立时清晰地浮现出来。

也还是孟浩然的名句, 那“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中的“低”和“近”, 那“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中的“蒸”和“撼”, 均属句中之眼。从词性上看, 这些眼之所在, 多为动词, 它们如果选择得当, 便会提起整句诗的神采, 使之空灵飞动, 活龙活现起来;相反, 如果选择不当, 则会大煞风景, 流于平庸, 败人胃口。因此, 历来诗家都十分留意于“做眼”, 为了“吟安一个字”, 不惜“拈断几茎须”。所谓“炼字”、“炼句”、“苦吟”、“推敲”、“日锻月炼”等, 都与此有关。

唐朝的贾岛在“僧敲月下门”的诗句中, 究竟用“敲”, 还是用“推”, 曾经费尽心思;宋朝王安石在“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写定之前, 最初用的是“到”字, 后改为“过”字, 又改为“入”字, 又改为“满”字, 凡五易其字, 才满意了。这些都是“炼字”、“做眼”的好例证, 历来不断被评家称引。

据当代博闻强记的大学者钱钟书说, 也许是王安石得意于这个“绿”字的妙用, 在《送和甫寄女子》诗里又说:“除却春风沙际绿, 一如送汝过江时。”不仅如此, 钱先生还看出了王安石炼“绿”为“眼”之中的陈旧。

他写道:“‘绿’字这种用法在唐诗中早见而亦屡见:丘为《题农父庐舍》:‘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李白《侍从宜春苑赋柳色听新莺百啭歌》:‘东风已绿瀛洲草’;常建《闲斋卧雨行药至山馆稍次湖亭》:‘行药至石壁, 东风变萌芽, 主人山门绿, 小隐湖中花。’于是发生了一连串的问题:王安石的反复修改是忘记了唐人的诗句而白费心力呢?还是明知道这些诗句而有心立异呢?他的选定‘绿’字是跟唐人暗合呢?是最后想起唐人诗句而欣然沿用呢?还是自觉不能出奇制胜, 终于向唐人认输呢?”钱先生的话说得很俏皮, 也很刻薄, 这无论对于作为一代才人的大政治家、大文豪王安石, 还是对于以博闻称著的洪迈, 都是绝妙的讽刺。

再说篇中之眼。陆机《文赋》中有“立片言以居要, 乃一篇之警策”的话, 这“警策”, 指的便是眼。在许多近体诗如律诗、绝句中, 常常是那些有眼之句, 同时就是篇眼之所在。先是句眼使句见精神;然后, 这见精神之句又使全篇见精神。

还是以上面所举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为例, 这两句诗, 因为“蒸”和“撼”用得好, 既活画出洞庭湖上烟波空濛的浩渺境界, 又传达出诗人临湖时震荡胸臆的强烈主观感受, 千古以来为人称道。

诗眼之“眼”, 是一种借喻, 并由借喻而成为论诗的专门用语。像眼睛是人的心灵的窗户一样, 诗眼也是一句诗、一首诗所达到的审美境界的窗户, 从中可以窥见诗人的才华。诗眼, 在诗人, 往往是他得意之笔;在读者, 则又是最提精神之处。因此, 眼之所在最容易被读者记住, 且传诵不绝。

人们可能早已忘记了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诗题和这首诗的其他诗句, 但却很难忘记“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名句。此外如“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之于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山雨欲来风满楼”之于许浑的《咸阳城西楼晚眺》;“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之于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之于鲁迅的《自嘲》等等, 莫不如此。

诗有了眼, 就成了上品、精品, 就有可能流传下去。唐朝的王之涣, 《全唐诗》总共才收了他六首诗, 竟有《登鹳鹊楼》的“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和《凉州词》的“春风不度玉门关”等名句传诵不歇, 而乾隆皇帝一生写诗四万余首, 却没有一句被人记住, 全是无眼的盲诗。可见, 不是所有写诗的人都能写出有眼之篇或有眼之句的。

古诗“诗眼”鉴赏六法 篇2

一、从“诗题”上鉴赏“诗眼”

有的诗,诗题起到提示全诗中心的作用。通过“诗题”即可找到“诗眼”,并从这一“诗眼”中体会诗歌情感。如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陆游的《书愤》:“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夜雪楼船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两首诗分别不着一个“怀”、“愤”,却字字含“怀”、“愤”,句句联“怀”、“愤”,因此标题上的“怀”、“愤”即为诗眼。

二、从词性角度鉴赏“诗眼”

1.实词锤炼之妙

古人写诗讲究“炼字”。动词、形容词是叙事、写景、状物、抒情的关键字,自然成为锤炼字眼的重要对象。因而,动词、形容词做“诗眼”居多。著名的有“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的“宿”和“敲”字,“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的“直”和“圆”字。

有时,数量词也可成为“诗眼”。如“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齐己《早梅》)中的“一枝”。“一枝”为数量词,修饰梅。用“一枝”而不用“数枝”或“几枝”更能突出此梅先于百花而开,先于众梅而放,“一枝”先开,生机乍泻。“一枝”虽是数量词,但在表现“早梅”二字的命意上,却大有画龙点睛之效,传神点出了“早梅”的不凡神韵。

2.词类活用使词意丰富

有的诗因某些词的活用而色彩大增,鉴赏时不可忽略。如刘长卿《新年作》:“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颈联“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中的“同”、“共”二字,本为副词“一同”、“共同”,在这里都活用为动词,有“同度”和“共受”之意。新年中独在天涯且寄人篱下的作者只能朝夕与猿猴为伴,与杨柳同受风烟之苦,离愁别恨,孤境悲苦,跃然纸上。

3.虚词的妙用

古诗中虚词用得恰到好处时,可以使诗文气通畅,情韵倍增。例如刘昚虚《阙题》:“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由”、“与”二字为首联的诗眼。首联写诗人上山路上,一片白云缭绕,山路似乎已到尽头;路边青青的溪流潺湲不绝,夹溪花木扶疏,仿佛春天就融化在这悠长的溪流之中。这样,由云遮路尽的画面隔断,在溪流的延伸中重新得到铺展,入云深处的山路随之不断伸展,诗人眼前呈现的美景也不断出新。“由”、“与”二字,使诗句大有“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效。

三、从修辞角度鉴赏“诗眼”

辞格本无高下之别,运用之妙全在于恰到好处地叙事状物、传情达意。就各种辞格相比较而言,出现频率较高的是拟人。如秦观的《春日》:“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后两句中的“含”、“卧”为“诗眼”。写带雨芍药着一“含”字,无力蔷薇用一“卧”字,使“芍药”、“蔷薇”情态各异,姿态可掬:雨滴的芍药花秋波荡漾、脉脉含情;而嬉戏力竭的蔷薇,则沐浴着晓光,静静地安眠,大展“睡美人”之玉姿。这样的诗句,真令人心旌摇荡、回味无穷。

此外,夸张、通感等手法,在锤炼诗眼时也常为诗人所瞩目,鉴赏时必须注意。

四、从传情达意角度鉴赏“诗眼”

有的“诗眼”直抒情意,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有的“诗眼”传情达意则委婉含蓄。

或借景。如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春阴垂野草青青,时见幽花一树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诗人用“满川风雨看潮生”七个字传神画出了一幅雨水与潮水齐飞,春水共长天一色的喧腾动荡的“夜雨图”。但关键的是,读者从“满川风雨看潮生”中感受到诗人虽历经人生惊涛、宦海浮沉,即使忧愤深广,感慨万分,依然端坐岸边,在“满川风雨”中“看潮生”的那种从容大气,那份胸襟气魄。

或借意象。如文天祥《金陵驿》:“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结句“化作啼鹃带血归”被认为是“有宋一代最具血性的声音”。它借助“啼鹃带血”这一意象,鲜明地表达出诗人誓死如归、以死报国的坚强决心,为后人谱写了一曲永远鼓舞人心的悲壮之歌、正气之歌。

五、从意境上鉴赏“诗眼”

有的“诗眼”描绘出一幅美妙动人、启人遐想的生活画面。或情景交融,情韵深邃。例如徐俯《春游湖》:“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第二句“夹岸桃花蘸水开”,意境优美:湖边的桃花盛开,鲜红似锦,它沾着水面,又是那么清秀水灵;桃花倒影映在水中,波光荡漾,一派彩晕,岸上水中的花枝联成一片,远处望见,仿佛蘸水而开,美丽极了。诗人的惊讶和喜悦跃然纸上。

或虚实相生,相得益彰。如梅尧臣《鲁山山行》:“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颈联“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写空旷寂静的山林,熊在爬树,鹿在饮水,构成了一幅鲜活动人的画面。这画面是动的,诗意却是静的。熊爬树,鹿饮水是实的,意境却是虚的:山林的人迹罕至、空旷幽静,以及人的悠闲暇适、自在平和。

六、从哲理角度鉴赏“诗眼”

有的“诗眼”哲理显然,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有的则须仔细玩味,细心咀嚼方能领略,如曾几《三衢道中》:“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末两句看似平淡无奇,读来却耐人寻味。它告诉我们:只要保持良好心态,就能从单调乏味的日子里找到许多新鲜的东西,享受到生活的快乐。

再如朱熹《水口行舟》:“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末两句表面是描述客体景观:昨夜,漆黑的江面飘摇着一叶孤舟,风狂,雨骤,浪急,危机四伏;今朝卷帘而看,两岸依然是充满生机的青山绿树。实则寄寓着人生和事物的哲理:风浪有平息之时,黑夜尽头就是黎明,而风光美好的大地永远长存。

扣住诗眼咀嚼生味 篇3

诗眼是全诗的点睛之笔, 它的位置并不固定, 词性也可以多种多样。用动词作诗眼的比比皆是。如“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蒸”“撼”;“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书怀》) 中的“垂”“涌”即是动词做诗眼。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价:“红杏枝头春意闹”, 着一“闹”字, 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 着一“弄”字, 而境界全出矣。名词可作诗眼。如徐忻的“著衣轻有晕, 入水淡无痕”, 这里名词“痕”是神光所聚之处, 成了此句的诗眼。副词与动词相结合, 相得益彰。如“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 一个“又”字, 感慨良多。诗人三十年前跟李龟年交往时, 正是“开元全盛日”, 如今又重逢, 盛世不再, 沧海桑田。形容词也可以作为诗眼。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使至塞上》) 。《红楼梦》第48回香菱赞“直”“圆”字用得好, “这‘直’字看似无理, ‘圆’字看似太俗。合上书一想, 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若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字, 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有时也以介词为诗眼。如杜牧《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诗眼就是“于”。一个“于”字, 写出了枫叶具有春花的气质, 而在色泽上比春花还要艳丽, 在性格上比春花还要经得起秋霜的磨炼。数词有时也可以为诗眼。如魏庆之《诗人玉屑》一书中提到郑谷帮别人改《早梅》一诗:“前村深雪里, 昨夜数枝开”, “数”改为“一”。这个“一”就是诗眼, 因为一枝是最早开的梅花, 比原诗意境更新, 韵味更浓。

阅读古典诗词时, 抓住诗眼, 便于弄清诗歌的感情脉络, 领会诗歌的意境和主旨。如李白在《渡荆门如送别》中有这样两句诗: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写故乡水, 李白没有用“奔”“流”“泻”, 而是用一“送”字。自然之水, 一经“送”字点化, 就已人格化。故乡之水, 千里迢迢, 送游子东行, 依依不舍。水犹如此, 人何以堪?李白对故乡的依恋之情, 完全由“送”字道出, “送”乃是这首诗的诗眼。如杜甫的《蜀相》:“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鹏空好音。”“碧草”“春色”“黄鹏”该是写美好景色的, 但一个“自”字, 写出了碧草无人欣赏, 一个“空”字写出了黄鹏徒然歌唱, 两个字尽现凄凉孤寂之情。再如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静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三、四句中, “护”“送”两字是诗眼。“护”运用拟人修辞手法, 写出溪水围绕农田的情态;“送”字同样用拟人手法写出山的亲切、慷慨, 给人们带来生机盎然的绿色。这两个字很恰当地写出了作者对山水的喜爱之情。

扣住诗眼, 咀嚼生味, 不能离开全诗来理解。如果只抓住诗眼所在句子, 就是犯了“见木不见林”的错误。如赏析王维的《过香积寺》:“不知香积寺, 数里人云峰。古木无人径, 深山何处钟。泉水咽危石, 月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 安禅制毒龙。”题目要求指出第三联两句诗眼并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但不少同学回答此题目时只对这两句诗的内容作分析, 忽略了结合全诗, 导致答题不完整。从全诗看, 前四句写香积寺所处环境幽静之状, 深僻之景。最后一句写在此幽冷孤寂的山间游赏, 诗人萌动了禅心。整首诗表现了一种孤寂之境。因此, 此题应这样分析:诗眼分别是“咽”“冷”二字。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挡, 发出低吟, 仿佛幽咽之声;照在高松上的月色, 由于山林的幽暗, 似乎显得阴冷。“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勾画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意境。

诗眼, 是洞察诗词旨趣的窗口, 是一首诗的灵气所在。在鉴赏古典诗词时, 教师可引导学生从“诗眼”入手, 反复咀嚼, 领悟诗的丰富含义, 感受诗的无穷魅力。

巧抓诗眼学古诗 篇4

学科:小学语文

姓名:王润

单位:和县历阳镇第三小学

时间:

2009年4月2日 1

注重体验,发展个性

——古诗教学中的心得与反思

和县历阳三小

王润

【内容提要】

古诗教学是语文学习的一方面,它必然要遵从语文学习的规律,在教学内容,教学目的以及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都要适合各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针对低年级学生注重直观性,思维不够深入的认知特点,重点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环境,引入“模糊”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思维能力的提高,中、高年级课堂教学中注重抓住诗眼深入挖掘,激发想象,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思考。【关键词】古诗教学

体验

个性化阅读

“模糊”概念

诗眼

我喜欢古诗,所以在刚开始进行古诗教学时,我总是兴致勃勃,希望在教学中把我对古诗的满腔热爱之情传播给我的学生们。但往往在对古诗的一字、一词、一句的解释过后,看着学生们似懂非懂的眼神,我忽觉索然无味,一腔热情化为乌有。那种感觉仿佛自己是一位失败的导游——带着自己的游客,入名山而无路,只好怅然而返。如何才能让古诗教学的课堂不再死气沉沉,让学生们都能爱上古诗,自觉自愿地去读、背古诗呢?这是个曾困扰我很久的问题。翻阅了一些古诗教学方面的资料,仔细研究名师教学古诗的课堂实录后,我终有所悟,以下就是我对古诗教学方面的一些心得与思考。

古诗教学是语文学习的一方面,它必然要遵从语文学习的规律,在教学内容,教学目的以及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都要适合各年龄阶段学 生的特点。

一、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环境,引入“模糊”概念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而这种审美体验则是学生自己的个性化体验。这种体验来自与学生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对文本的感悟和思考。而低年级段学生的思维处于感性思维阶段,他们习惯于直觉体验。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形象和色彩来说话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学生的这种思维特点,采用多种方法——表演、绘画、想象等,让学生直接地,全方位地感知,让他们有所悟,从而悟中有所得。

低年级段的古诗在选材上一般都是选择一些内容浅显,易于理解的古诗,如《锄禾》、《悯农》、《登鹳鹊楼》、《咏柳》等。针对低年级学生注重直观性,思维不够深入的认知特点,我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一)、运用表演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诗歌

在教学《悯农》一(锄禾)时,我先让学生们表演锄禾的动作,然后请一位演的好的学生上讲台来演。演完了,我问班里的同学:如果我们给这位农民伯伯加一个动作,可以加什么动作?快到诗里找找看!学生们纷纷拿起课本读起来。很快,就有同学举手说“还可以加上擦汗的动作。”我质疑:“为什么?”学生抢着回答:“因为有太阳——锄禾日当午”,“这位农民伯伯流汗了——汗滴禾下土”。活泼好动的孩子们不等我的吩咐,起劲地表演起来。我等了一会儿,问:这位农民伯伯在热辣辣的太阳下干了半天的活,他累不累?我们还可以 加上什么动作?„„就这样,读读,议议,演演,一堂课很快就过去了。

(二)、运用绘画的形式引导学生欣赏诗歌

在教学《咏柳》时,我让学生拿出一盒水彩笔,问:你要选什么颜色?生说“绿色”。

“什么样的绿才是春天柳树的绿呢?”“碧绿”、“翠绿”„„学生画好之后,我拿起他们的画进行比较:谁的树叶画得好,树叶画得宽宽的行不行?春风画出来了吗?怎样才能把看不见的春风画出来?„„最后,我出示一些画的好的,让同学们边欣赏,边诵读。学生们兴趣盎然,被选中的画的作者更是兴奋得小脸通红,声音格外响亮。

在低年级段的一些写景类古诗的教学中都可以运用此种教法,如《登鹳鹊楼》、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等

(三)、把“模糊概念”引入古诗教学的课堂

在古诗教学中,我个人并不赞成要学生对古诗中字、词、句作精准理解。古诗的语句精炼,而韵味无穷。若仅从字面去理解,它只可能是几句大白话。翻译得不好,诗的韵味就荡然无存。失去韵味的诗就如同被榨去水分的甘蔗渣,你想,谁还爱去嚼它呢!所以,在低年级教学古诗时,我尽可能地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体验去感知古诗的内容,再根据自我感知对古诗作出理解,对古诗的内涵不要求他们一次体验到位,能体验到什么程度就体验到什么程度。如:在教学《江南春》一诗时,“绿映红”、“酒旗风”很难用精准的语言去向学生解 释。我于是问学生:“从‘绿映红’三个字中,你仿佛看到哪些春天的景物?”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必然要联系自身体验进行解读,解读程度的深浅也因各个同学的观察能力不同而异。我又问:“读到 ‘酒旗风’,你仿佛看到什么?”生说:“我仿佛看到风把酒旗吹得飘起来了。”“风还会吹着什么?”“柳树的枝条在微风下摆动。”„„“这春风吹到脸上,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很温暖,很舒服。”“对,这就是‘吹面不寒杨柳风’!这么温暖的春风吹起来了,你最想去干什么?”“放风筝。”“‘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古时的小孩与你们一样,一放学回家就急着出去放风筝。天空中于是就飘荡着五颜六色的——”“风筝”。通过这样模糊性的解读,我想,出现在学生头脑中的画面就不会仅仅是“风把酒旗吹得飘起来”那么简单了。

二、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在挖掘中悟情悟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对语文教材的反映往往是多元的,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应当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对于中、高年级学生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思维习惯有所改变,思维深度有所增加,思维能力不断提高。在教学中,教师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诗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根据我的实际教学经验以及对名师课堂教学的静心揣摩,我有了以下几种构想:

(一)、巧抓诗眼学古诗

诗眼即在诗的关键处画龙点睛的字、词。抓住这些关键的字词进行教学,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苏教版第六册中的《江雪》一诗是唐朝诗人柳宗元被贬永州后的作品,历来为人们所称诵。作者用极其洗炼的文笔,勾勒出一位渔翁在白雪茫茫的寒江上独钓的情景,艺术地概括了当时他所处的政治环境的险恶,表现了他毫无畏惧、不向黑暗势力屈服的坚强意志和不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

这首诗的字面意思很好理解,重点就是让学生领悟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教学古诗内容之先,我先简单介绍了柳宗元的生平,以及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教学时,我紧扣“独”字设问:“有很多人喜欢钓鱼,为什么现在却只有一位老翁独自在钓鱼?他在一个怎样的天气条件下钓鱼?”学生积极寻找答案,由此引出诗的前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学生在理解“山上看不见鸟飞的痕迹,所有的小路上都看不见人的踪影”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当时大雪纷飞,万鸟归林,寒冷恶劣的天气条件。我接着问,这么寒冷的天气,别人不出来,可能会在家里做什么?学生纷纷发挥想象,有的说“可能在家里烘火取暖”,有的说“可能躲在被子里睡觉”,也有的说“可能和几个朋友在一起喝酒”。我紧接着问:“那这位老翁为什么不像别人那样也躲在家里,烘火、睡觉或者和朋友喝酒聊天,却独自一人到这寒冷的江边钓鱼呢?”学生们都很认真投入地思考起来。片刻之后,有 人说“可能那位老人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不愿意待在家里,所以跑到江边来钓鱼”。同学们纷纷赞同。我再抛出一个问题:“既然‘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那这位独自钓鱼的老翁可能是谁?”同学们自然而然想到了作者柳宗元。于是,联系柳宗元的生平及写作背景,学生轻而易举地理解了诗的内涵,随后,在对“独”的挖掘中,就有了让我至今难忘的精彩之语。当我问:“从‘独’字中你能体会到作者什么样的心情?”大部分学生都说体会到作者不被人理解的孤独寂寞的心情,我点头称许。这时,一位女生举手说:“我体会到作者的内心很平静。”乍听此语,我异常激动:这可是连我都没能体会出的呢!——在这大雪之中、寂静、寒冷、人迹罕至的江面垂钓,不正是作者面临恶劣环境,内心却平静、坦然的具体表现吗?至少,也应是作者竭力追求的宠辱不惊的境界吧!„„

在教学《江南春》、《春日偶成》、《池上》等古诗时,我分别扣住诗眼“春”、“乐”“偷”„„设计问题,进行教学,都收到了极好的效果。

在教学白居易的《池上》时,我问:“小娃偷什么?”“怎样去偷?”“为什么偷,光明正大地去采不行吗?”“白莲的主人看到小娃去偷白莲,会怎么说、怎么做?”“小娃的父母看到小娃去偷白莲会怎么说、怎么做?”“小娃偷白莲的行为会被人发现吗?”学生在解决这关于“偷”的一系列问题时,兴趣盎然,积极思考,充分想象,精彩之语层出不穷。而我,也相机在学生的回答中,针对 “小娃撑小艇”的危险性,以及“偷采白莲回”的不文明行为,及时对学生进行安全 教育和行为教育。课堂不再死气沉沉,变得生动、活泼,有张力了。

(二)、激发想象悟古诗

古诗语言简炼,若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就会更有利于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我在阅王崧舟老师的《长相思》教学实录后的深刻感受。虽然我在平时的教学中也会适当地引导学生去想象,但思想还很局限,有时,仅仅是为了训练学生的想象力而去想象。不像王老师,他引导学生想象,方法巧妙,浑然天成,大开大阖,独具匠心。而他激发的想象又不是孤立的想象、形式上的想象,他引导的想象是为学生自主解读文本而服务的。在《长相思》的教学过程中,王老师接连引导学生进行了两次想象:一是想象词人在征途中的情景;二是想象词人记忆中故园的情景。在王老师的巧妙激发下,学生虽身在课堂,却“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看到了三四百年前词人在征途上跋山涉水、辗转反侧、抬头仰望、孤独沉思的情形,和词人记忆中故园美丽、温馨、祥和的画面。学生在“征途之苦、之悲”与“故园之美、之乐”的想象对比中,深刻感受到作者浓烈的思乡之情。学生的情感体验也在这两个想象对比之间轻易地被激发出来。

(三)、倾情诵读赏古诗

引领学生诵读是诗词教学的根本。想象、理解是学生对古诗的内化处理,学生对古诗的内化处理得怎么样,还得通过“诵读”这个外化形式表现出来。不同的感悟,就有不同的诵读;不同的诵读,就有不同的感悟。在教学完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望洞庭》(苏教版四下)后,我问学生:你觉得这首诗美吗?你能读出它的美吗?一位女生用轻快的语气读出了全诗。我问她:你为什么这样读呢?她回答说:“我觉得诗人看到这美丽的景色,心情肯定很愉快,所以我用高兴的语气读。”这时,一位男生着急地举手要读。我示意后,他站起来,慢慢地,拖腔拖调地读起来,眼睛眯缝着,一副陶醉的样子。我心知肚明,有意问他:“你为什么读得这样慢呢?难道你对月夜洞庭湖的景色不感兴趣?”那个小男生急着说:“不是的,我觉得诗人被这样的美景陶醉了,所以我读得慢。”我将他一下:“那你能不能再读一遍,让同学们听听,你是不是真的陶醉了?”小男生于是用更慢更陶醉的语气读了起来。读完以后,班里同学不由自主得为他鼓起掌来。

同样是写秋夜月下水景的古诗,仅随其后的李白的《峨眉山月歌》,学生又有了不同的感悟、品读。一生用低沉的音调演绎全诗:“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我问他为什么这样读,他说:“李白看不到他想念的人,心里肯定很难过,所以我读得很慢,声音很低。”„„

在这样的品读与赏读中,学生们感受诗的画面美、意境美、语言美的能力越来越强,诵背古诗也成了早读课上学生们乐意去做的一件事。

诗歌鉴赏巧抓诗眼 篇5

一、从思想情感上体会诗眼

诗眼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這类词一般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赵嘏《江楼感旧》诗云:“独上江楼思渺然,风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这是一首怀念旧友旧事的诗作。整首诗歌的思想情感都是围绕“思”字来贯穿全篇,先写思的原因独上江楼,“独上”透露出诗人寂寞的心境,“思渺然”形象表现出凝神沉思的情态,再写思的环境“月光如水水如天”,登上江楼,放眼望去,但见清澈如水的月光,倾泻在波光荡漾的江面上,因为江水是流动的,月光就更显得在熠熠闪动,意境幽美恬静。思的对象是去年同来的望月人,“同来”与第一句“独上”相应,暗示了今昔不同的情怀。思的结果是“风景依稀似去年”,诗人旧地重游,去年也是这样的良夜,诗人结侣来游,凭栏倚肩,共赏江天明月,那是非常欢快的。如今人事蹉跎,昔日伴侣不知已经漂泊何方,而诗人却又辗转只身来到江楼。面对依稀可辨的风物,缕缕怀念和惆怅之情,正无声啃啮着诗人孤独、落寞、凄清的心。

柳中庸《征人怨》诗云:“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这是一首边塞诗,全诗四句,一句一景,表面上似乎不相连属,实际上却统一于“征人”的形象,都是围绕着一个“怨”字铺开。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前两句就时记事,年复一年,东西奔波,往来边城;日复一日,跃马横刀,征战不休。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岁岁”“朝朝”相对,“金河”“玉关”,“马策”“刀环”并举,又加以“复”字、“与”字,表达了边地生活的单调困苦不尽无穷,厌倦之情。诗人不仅从哪无休止的时间中感到怨苦之情无时不在,而且还从即目所见的景象中感到怨苦之无处不有。怨气候酷寒,时届暮春,在苦寒的塞外却“春色未曾看”,所见者唯有白雪落向“青冢”而已,显示出一片萧杀凄绝的景象。怨山河阻隔,归途遥远,还乡无期,征人联想到青冢附近的黑山,用一个“绕”字牵合,寄寓绵绵怨情,白雪青冢与黄河黑山既显示了征戍之地的寒苦与荒凉,也表明了征人转战跋涉的苦辛。

二、从修辞手法上品味诗眼

诗歌具有高度简洁凝练的特点,诗歌语言常是高度个性化,常通过比喻、拟人、夸张、通感、双关等表达语意,使人感到含蓄、朦胧、多义。

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首诗歌流露出李白对汪伦的深厚情谊,全文的诗眼在“深”字。桃花潭水是那样的深湛,更触动了离人的情怀,难忘汪伦的深情厚谊,水深情深自然联系起来,自然迸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桃花潭水已“深千尺”,那么汪伦送李白的情谊更有多深呢?“深”字巧妙地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

张先《天仙子》“云破月来花弄影”,一个弄字儿境界全出矣。“弄”将人的感情、动作移之于花,表现花的精神、活力。天上,云在流,地下,花影在动:都暗示有风,为以下“遮灯”、“满径”埋下伏线。当时没有月亮,只是云层厚暗导致的,而风初起时,自然不可能顿时把厚暗的云层吹破一部分,在这罅隙出露出了碧天。但是云破出未必正好是月光所在,而是过了一会儿之后月光才移到了云开之处。

三、从词性上把握诗眼

诗歌的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炼性和跳跃性。有的是时候改变诗歌语言所用词语的词性是最主要的诗歌语言变形手段,而这些词性改变的词语往往就是一首诗的诗眼,所以,古诗词中的词类活用常常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功效。蒋捷《一剪梅》“时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就是将形容词“红”与“绿”活用为动词,创造性地利用樱桃和芭蕉这两种植物的颜色变化,显示出时光的奔驰。诗人抓住夏初樱桃成熟时颜色变红,芭蕉叶子由浅绿变为深绿这一特征,从视觉上对“时光容易把人抛”加以补充,把看不见的时光流逝转化为可以捉摸的形象。“红”和“绿”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再各加一个“了”字,从动态中展示了颜色的变化,不仅写景,更是在抒情,抒发对年华消逝的慨叹。

注意动词,恰当的动词在描摹、传情、绘景上常常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王维《鸟鸣涧》“描绘山间春夜中幽静而美丽的景色,突出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全诗紧扣一“静”字着笔,“月出惊山鸟”一个“惊”字写出了当月亮升起,给这夜幕笼罩的空谷,带来皎洁银辉的时候,竟使山鸟惊觉起来。鸟惊,由于它们已习惯于山谷的静默,似乎连月出页带有新的刺激。

注意形容词,形容词在诗词中起到修饰作用,让诗词语言更生动形象,使诗词的意境更加深远。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一个“孤”字写尽了环境之孤苦,在远川高山的反衬下,更见此城地势险要、处境孤危。孤城往往与离人愁绪联结在一起,更是可知人心之寂寞凄苦。

注意数量词,诗人精心选择的数量词在诗作中有时会产生隽永的诗情。叶绍翁《游园不值》“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春色已经满园,而且满得关也管不住了,进园逐一观赏,该是多么的赏心乐事,然而进不去,只能在墙外看那出墙来的红杏,而仅仅只是一枝,这不是莫大的遗憾,可是这一枝红杏正是满园春色的集中表现,眼看出墙红杏,心想墙内百花,眼看出墙一枝,心想墙内万树,这是一种余味无穷的美的享受。

注意副词,恰到好处的副词可以达到化呆滞为流动的美学效果,成为诗眼。李白《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中“只”与“惟”,通过今昔对比将前面的威武、胜利、富贵、荣华统统淹没,只留下荒凉与凄楚,人事的变化,盛衰的无常。杜甫《蜀相》“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中“自”和“空”互文,感叹碧草娇莺无人赏玩,显出英雄长逝,遗迹荒落,惋惜连与英灵作伴的草木禽鸟不解人事代谢,不会凭吊古人。“自春色”“空好音”的叹息,诗人将自己的主观感受渗透到客观景物之中,使景中生意,把自己内容的忧伤从景物描写中表达出来,流露出对诸葛亮的深沉悲痛。

谈古诗诗眼的教学艺术 篇6

一、咀嚼诗眼,辨析含义

古诗的最大特点是语言凝练含蓄,而诗眼是诗歌中集中流露和具体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词句。在古诗教学时,教者需要引导学生从理解诗眼的词义入手,善于抽丝剥茧,层层抽纱,进而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眼的含义。如《清平乐 村居》“醉里吴音相媚好”之“醉”字,表面看来是指老夫妻俩在门前小酌,微带醉意;细细品味,还有对眼前美好、恬静的农村生活画面的陶醉以及诗人对和平安宁的生活的向往。

汉语词汇经过了千百年来的发展、演变,很多词语的含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联系具体语境,体会诗眼的意思,从而加深对诗眼词语的含义以及古汉语词义变迁的认识。例如《暮江吟》中“可怜九月初三夜”中“可怜”一词,今义一般是指使人怜悯,如“这小女孩真可怜!”在诗句中,“可怜”却是“可爱”的意思,学生很不容易理解,教师可借助初月及月下图来展示,让学生感受到眼前画面的美丽,帮助理解“可怜”。最后再引导学生辨析两诗句“可怜九月初三夜”与“可怜身上衣正单”中“可怜”的区别,达到巩固内化的目的。

二、挖掘诗眼,解读背景

诗眼的含义精炼,不仅仅在于其丰富多变的深邃含义,有时还隐蕴着古诗的写作背景和当时的社会现实。透过诗眼,还原其作品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现实,有利于学生对于诗歌作品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可以借助历史背景审视诗人内心的情感,从而加深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和消化。

在古乐府《十五从军征》首句“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中,教者扣住诗眼“十五”和“八十”两个数字展开教学:

师:这两个数字有什么特别的吗?

生1:这“十五”和“八十”两个数字,直接告诉我们老兵“十五”岁从军,“八十”岁方回,看似平淡无奇,像不经意间道来,实却耐人寻味。

生2:从“十五”到“八十”这六十五年间,主人公奔赴何处,诗中未作说明;其军旅生活以及具体的生活经历怎样,诗中也未作任何交代。这就给读者留下了许许多多想象的空间。但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那就是老军多年的“从军征”,是出于频繁的战事,而这一去就是几十年之久!

生3:从这句话中我们还可看出:本诗主人公已经80岁了。“八十”与“十五”相对照,突出主人公“从军征”时间之久。八十老翁一人的不幸,不但揭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的黑暗、罪恶,还反映出当时整个社会现实的黑暗,表现了广大穷苦劳动人民的不幸和时代的动乱。

师:是啊!这“十五”与“八十”两个数字,还隐隐暗示着主人公六十五年的艰辛、六十五年的思念、六十五年的盼待、六十五年的沙场风尘、六十五年人世沧桑的老泪纵横,反映该老兵的悲惨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

三、品味诗眼,入境悟情

诗眼是一首古诗的灵魂所在,是诗人千锤百炼、呕心沥血推敲而来。诗眼不仅隐藏着丰富的含义,往往还蕴含着优美的画面和深远的意境,是学生感悟诗歌意境的桥梁。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理解诗眼的含义,让文字动起来,活起来,为学生入境悟情勾勒鲜活的画面。诗眼词语突破了,诗歌意境感悟到了,诗句的含义亦迎刃而解。

例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绿”字,是诗坛炼字的千古佳话。

师:“春风又绿江南岸”,这“绿”字用得巧妙,更是流传千古的佳话。相传王安石曾先后用了“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字,最后才选定这个“绿”字。同学们,请你细细品味,这“绿”字妙在何处?

生1:透过“绿”字,我好像看到了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万物苏醒,草长莺飞,花红柳绿,多美的景色,多美的画面!

生2:这“绿”字使人感觉到随着春风的到来,江南水乡充满了勃勃的生机,给人以强烈的美感。

师:“绿”字本是一个表示颜色的形容词,用在诗中变成了使动用法的动词,具有强烈的色彩感和动态感,给人以视觉上的形象美。它不仅在意境上显得气势恢宏,而且还实中带虚,给读者留下了相当广阔的想象空间。大家还有什么体会吗?

生3:我觉得这“绿”还隐藏着诗人的思念之情,诗人离乡多年,回首南望,春风轻拂,绿意盎然,那熟悉而亲切的“京口”仅一水相间,“钟山”也只隔数重山,真是近在咫尺,又怎能不触动诗人的思乡情怀呢?

生4:这句中的“绿”字,它也不单单是今年吹绿了“江南岸”,而是年复一年,不止一次地“绿”遍千山万水。在春风的抚慰下,江南的原野、山水绿了;江南岸上的江南人,也显示出充满“绿”意的生气。

生5:浓浓的江南“绿”中,是诗人对家乡的强烈依恋,是恋恋不舍的思乡、爱乡、眷乡之情的自然流露。

总之,在古诗教学中,紧扣诗眼展开教学,一方面增加了探究的内容,促使师生对文本进行深度解读和品析;一方面提高了教学的趣味性,强化了学生审美体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因此而提高,对于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得到有效的发展。

(责编 张亚莎)

【诗眼】推荐阅读:

上一篇:高职外语下一篇:检校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