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境

2024-07-19

诗境(精选9篇)

诗境 篇1

古诗是我国优秀文化的瑰宝之一, 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诗难教难在如何让学生进入诗人所描写的意境, 读出诗歌的韵味, 引起学生的共鸣, 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 培养初步的审美能力。我以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诗史结合

诗人所表达的情与他个人的生活经历以及所在的时代背景是有密切关系的。如《示儿》这首诗歌对于学生来说要理解表面的意思并不难, 要体会到陆游那种执著、炽热、坚定的爱国热情就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在课前最好向学生推荐有关资料、书籍, 让学生知道金兵入侵, 南宋王朝苟且偷安那段历史, 知道陆游一生都再为祖国统一而努力。这样才会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但悲不见九州同”中“悲”字所含的分量。

二、想象感悟

诗歌的语言精练, 只有短短几十个字, 但包含的内容是相当丰富的。在指导学生理解诗意时要指导学生发挥想象, 挖掘诗中蕴涵的深层次得意思。《山行》一诗中写道“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枫林让作者流连忘返到底怎么美?与二月花想比作者更爱霜叶这是为什么?这些诗人并没有直接写出来, 体现了诗歌的跳跃性和含蓄美。我在教学这首十诗时先问学生:“‘霜叶红与二月花’这句诗怎么解释?”生答:“经霜打的枫叶比二月的先花还要红。”诗意是解释对了, 但诗味全无。于是追问:“想象作者眼中的枫林是怎样的?”生答:“满山的枫叶都红了, 有几片随风飘落犹如飞舞的彩蝶。”“枫叶火红火红的, 与霞光相互映衬, 显得更美了!”……在学生体会到枫林之美后, 再问:“诗人更爱枫叶的原因是什么?”使学生明白了这句诗不但写出了枫叶的娇美红艳, 更赞美了枫叶在同秋风秋霜搏斗中显示出来的旺盛的生命力。

三、诗画结合

晁以道在《和苏翰林题李甲画雁诗》中说:“画写物外形, 要物形不改。诗传画外意, 贵有画中态。”我们也常说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我国古代诗词中山水诗占有相当的分量, 即使不专写山水, 也多借助大自然景物的形象来抒情言志, 以表达深远开阔的意境。教学这一类古诗, 教师要引导学生透过鲜明生动的景物形象, 去感受一种内在的意趣。杨红雁老师在教学《咏鹅》时, 让学生想象:鹅的样子怎么样?鹅摇摆着走向河里的样子是怎样的?在水里游时是怎样的?引导学生边说边用肢体语言表示, 最后请学生把想象的图画画下来, 把自己的画讲给别人听。通过这一想一画一讲, 鹅在水上悠然自在漂浮的样子就展现在学生的脑海里了。

四、咀嚼品味

古代许多诗人为了写好一首诗, 往往反复推敲, 锤字炼句, 使一些极平常的字表现出无穷秒趣。这样的例子很多, 如大家熟知的“一字诗”的故事, “推敲”的典故, 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可见教学古诗时, 教师要善于抓住诗中传神的一字一句, 引导学生咀嚼品味。孙双金老师在教学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时, 先让学生说说“绿”字该如何理解。再向学生讲述王安石炼字的故事, 让学生逐个把“到”“过”“入”“满”等字放入诗句中, 和“绿”作比较, 让学生体会到春风给江南带来了绿色, 给读者以鲜明的色彩感和生机感。明媚的春色, 引发了诗人想回家看看的念头。

有情才有诗, 有情才有生动活泼的课堂。就让我们的学生走入诗境, 去体会诗人的喜怒哀乐吧。

诗境 篇2

音乐使冥想的意境展现得淋漓尽致。

悠扬婉转的旋律在耳畔回绕着,欲离去,却又不愿离去。低沉的鼓点渐循着,与细细推敲的重音完美合璧,释放出了无限的力量和无竟的遐想。乡土气息的浓郁,从冥想的远方飘来,伴随着夜莺的浅唱,怀着夙愿又漫向远方。

清晰的调子,和着如丝的细雨在山间逗行,如沙嘶摇曳的竹海慢慢映入眼帘,竹海的沙嘶又如浪涌袭来。这里,暮鼓晨钟分明不清,红云残花环视不见,幽艳的夜色拥向清脆的虫鸣,凝静的空气有着一股清新和一丝恬静,让心可以听见帷幔后的声声呢喃。

当见识过这雨下一整晚伴随着音乐重复的美妙景象后,心头涌现一股无法诠释的满足感,然而其使足止步,再次静静地聆听这如梦如幻的清吟。竹叶叶尖上的泪水,轻轻地滑落在掌心。这晶莹的泪珠,其间珍藏了不知等待了几千年而从未绽放的粉彩,在落入掌心的这一瞬间,终于畅怀了。

这个季节,这个场景,不知那飞舞的彩蝶是否曾来过。也许它根本未有到过此处,也是因为这里只有竹海,只有雨丝,只有虫鸣的`缘故了吧!而这里只有极少数人前来涉足。但是在少数人眼中,这里是优美的桃源,甚至是优雅的仙境。

世间,不知是否真的有这般诗意、优雅的景象。只是我怀着夙愿未酬的心再胡乱想象罢!隔夜听素雨,今朝此时依风伫立在石桥边,怀念昔日共嬉的素女月下倚玉吹箫。

原本毫无书愁得笔墨,顺着而来的情感不禁以愁书尾了。

“守岁”如诗境 篇3

“守岁”由来久远,据史书记载早在西晋时期就已出现“守岁”了。古往今来,不少文人雅士对守岁进行了生动描述,为守岁赋予诗情画意。南北朝诗人徐君倩在《共内人夜坐守岁》一诗中云:“欢多情未极,赏至莫停杯。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帘开风入帐,烛尽炭成灰。勿疑鬓钗重,为待晓光催。”这首诗写出了当时人们守岁长至天晓的欢乐情景。

很多“守岁”诗记述了古代“守岁”的一些民俗风情,读来生动形象。唐太宗李世民就曾写过一首《守岁》诗,尽显宫廷除夕守岁之气派:“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帝王有诗兴,文人情更浓。唐代诗人董志恭在其《守岁》诗中记叙了自己除夕守岁的情景:“岁阴穷暮纪,献节启新芳。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冰消出镜水,梅散入风香。对此欢终宴,倾壶待曙光。”而杜甫在其《杜位宅守岁》诗中对除夕守岁描绘得更加生动传神:“守岁阿婆家,椒盘已颂花。盍簪喧枥马,列炬散林鸦。四十明朝过,飞腾暮景斜。谁能更拘束?烂醉是生涯!”亲人团聚,欢声笑语,使槽边吃草的马都受到了惊吓:而那红彤彤的烛光,竟吓飞了林中栖息的乌鸦。

除夕之夜也正是“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之时,因此在辞旧迎新之际,有很多少感叹日月如梭,更加珍惜大好年华。公元1062年岁末,时年26岁的苏东坡就写过一首非常风趣的《守岁》诗:“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诗人将时光比作钻洞的长蛇,到了除夕,这条蛇留在洞外的只有一点点尾巴,无论怎样努力亦不能拽回来了。诗人告诉我们,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关键在于从今日开始努力,前景仍是光明的。古人席振起也在《守岁》诗中所说:“相邀守岁阿成家,蜡炬传红映碧纱:三十六旬都浪过,偏从此夜惜年华。”告诫人们要珍惜大好年华,不要虚掷光阴。

除夕在古代被称为“团圆节”,守岁之时也是人们共叙亲情的“黄金时间”,守岁对于团聚的人们来说,是一顿亲情大餐,享受着人生最大的乐趣。而对于游子,客居他乡,不能回家与亲人团聚,凸显几分凄凉,几分离愁,不由泪湿衣杉。如白居易在《客中守岁》中写道:“守岁樽无酒,思乡泪满巾。”同是唐代诗人的戴叔伦的《除夜宿石头驿》,述说了他在旅途中辞旧迎新,只有寒灯相伴,心中闷闷不乐的情景:“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而清代蒋士铨在《除夕过太常金先生宅守岁》一诗中写道:“爆竹声中岁两更,怀乡思母岂无情?长安客有终身住,百感心同夜生。尘世华年喧梦蚁,朱门歌舞到侯鲭。谁知冷屋灯檠畔,游子凄然坐到明。”其思乡思亲之情跃然纸上。素有边塞诗人之称的高适的《除夜作》却有另一番情景:“旅馆寒灯独不眠,客人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将异乡旅馆的冷清及对故乡的思念有机地熔铸于诗中,读后动情。

旧年又要去,理想没得施。一些仁人志士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他们的守岁诗就多了—分悲壮和凝重。杰出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在狱中度过最后一个除夕时,引吭而吟:“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他愿让自己的生命与除夕一道结束,大义凛然,视死如归,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爱国志士林则徐,1842年被流放新疆伊犁时,适逢,除夕。当夜,他辗转难眠,有感而发:“流光代谢岁应除,天亦无心判菀枯。碎裂肝肠怜爆竹,借栖门户笑桃符。新幡彩胜如争奋,晚节冰条也不孤。正式中原薪胆日,谁能高枕醉屠苏?”身处逆境而心存浩气,报国之情溢于言表。

守岁虽只为人们的~项娱乐活动,但却具有非凡的意义,正如宋人袁文在《瓮牖闲评》一书中所说的那样:“守岁之事,虽近儿戏。然父子团圆把酒,笑歌相与,竞夕不眠,正人家所乐为也。”而那些文人骚客们给我们留下的一首首脍炙人口的守岁诗篇,更是给这一习俗增添了几许感人的诗意!

探析鲍照山水行役诗的诗境与情怀 篇4

鲍照初为临川王刘义庆擢拔, “赐帛二十匹, 寻为国侍郎。甚见知赏”, [1]找到了一个仕途的出路, 所以在鲍照从临川王江州所作的《登庐山》、《登庐山望石门》、《从登香炉峰》中, 视野开阔, “仰观宇宙之大, 俯察品类之盛”, 打开的是一个壮阔的大型场景。他在《登庐山》三首中“驱词逐貌”, 先表现出天高地阔的山水空间:“高岑隔半天, 长崖断千里”, “氛雾承星辰, 潭壑洞江汜” (《登庐山望石门》) , 进而极力描摹“千岩盛阻积, 万壑势回萦。巃嵸高昔貌, 纷乱袭前名。洞涧窥地脉, 耸树隐天经。松磴上迷密, 云窦下纵横。阴冰实夏结, 炎树信冬荣。嘈口赞晨鵾思, 叫啸夜猿清。深崖伏化迹, 穹岫闷长灵” (《登庐山》) 。诗中的整个山水描摹也由此呈现出一种险峻奇特之感。钟嵘《诗品》评鲍照云:“善制形状写物之词, 得景阳之諔诡, 含茂先之靡嫚, 骨节强于谢混, 驱迈疾于颜延, 总四家而擅美, 跨两代而孤出, 嗟其才秀人微, 故取湮当代。然贵尚巧似, 不避危仄, 颇伤清雅之调, 故言险俗者, 多以附照。”这个总结性的评价, 虽不全就山水诗而论, 但直接肯定了鲍照模山范水的笔力。在摹写景物上, 鲍照确能状难状之景, 写难写之态, 且字句奇峭。这种风景静物式的逐一描写, 巧构形似, 形成的多是一种瑰丽奇特的风格。然而贵尚巧似并非鲍照一人的山水描写特色, “自近代以来, 文贵形似, 窥情风景之上, 钻貌草木之中, 吟咏所发, 志惟深远;体物为妙, 功在密附”。[2]山水表现中的形似描摹, 是山水诗兴起初期的一种基本表现风格, 同时也与诗人游走中观看山水的视角有关。

鲍照此时面对山水, 似乎处在一种冷峻观察者的角度, 崇敬却不亲近。他笔下的庐山之景, 多幽险奇怪, 充满了一种“危仄”之气, 呈现出了让观者惊讶与感叹的山水崇高之美, 很难有一种“自觉鸟兽虫鱼自来亲人”的山水亲切闲逸之感。目之所见, 亦是心之所处, 这种险奇的山水之景也透露出鲍照内在的个体生存感受。《南史》记载:“照始尝谒义庆, 未见知。欲贡诗言志, 人止之曰:‘郎位尚卑, 不可轻忤大王。’照勃然曰:‘千载上有英才异土, 沈没而不闻者, 安可数哉!大丈夫岂可遂蕴智能, 使兰艾不辨, 终日碌碌与燕雀相随乎?’”鲍照一直秉持鸿鹄之愿, 自然无意蜷困于局部的山水趣味之中。其诗作对山高水绝的描绘与渲染, 既表现出对外部世界的扩展之意外, 又在某种程度上映射出初登仕途的宦游人的复杂心境。危仄的山水, 作为一种险阻, 它首先表现出的是外在力量对行人的阻碍与压迫。这种高不可攀、险不可渡的山水可能暗示了宦游者意识中对仕途现实中艰辛与难测的一种畏惧感。而初入仕途的宦游者在感受危仄山水时, 多把险峻奇异自然带来的压力作积极性转化, 这种阻遏与压迫在鲍照的审美意识中便通过强烈的意志转化成了对壮美的感叹。鲍照庐山诗作中多是先对危仄山水极力摹写与反复感叹, 突出了一种远距离的崇仰感受, 似乎努力通过对山水崇高的审美化来获得现实心理上对险山峻途的超越。诗中还借由联想, 在危仄山水与神仙传说间建立联系, 把山水世界当作了接近于仙境的异己世界来看待, 由此来消解这种险峻自然的压迫性力量。但同时, 在崇高的美感背后, 始终无法断绝的是山高水远引起的归途之念。客旅之思在此时鲍照的山水之作中, 多是由崇高山水之美的渲染而形成的心理暗示, 作为对山水壮美感受的一种潜在的反应而存在。但随着鲍照仕途之路的展开, 初时侍从宦游途中的描摹壮阔险峻敬畏之态渐渐被沉郁愁苦的伤感情思替代。

鲍照在仕途之中, 虽也曾官至“中书舍人”, 居掌要职。但在标榜门第的时代, 他倍感寒士仕进的艰辛与不平。尤其鲍照的清高孤傲的性情, 使他在命运多舛的仕途中更感受到面对门第血统绝对权势的一种深层悲愤。对现实的无力使得鲍照在行役途中显得忧心忡忡, 清醒的认识也让他笔下的山水脱离了豪壮崇高的面貌。譬如在他离开江州赴南兖州所作《上浔阳还都道中》、《还都道中》三首、《还都至三山望石头城》、《行京口至竹里》等诗篇中, 崇高之美的感慨有所退却, 弥漫而来的是“客行惜日月, 奔波不可留”的忧思, 山水景象的铺排也因落寞情绪的渗入而显得不那么密集。但鲍照山水空间的关怀并未因为物象铺排的减疏而缩小, 反而一些点缀性物象的描绘, 暗示出了更为悠远的空间。譬如《日落望江赠荀丞》:“乱流漎从大壑, 长雾匝高林。林际无穷极, 云边不可寻。惟见独飞鸟, 千里一扬音。”孤独的飞鸟对空间的暗示意义似乎远超过直写的夸饰。正如郭熙所说:“山欲高, 尽出之则不高。”“水欲远, 尽出之则不远。”运用“石广路隔, 天高鸟征”的间接表达之法似乎同样可以达到直接物象描写的效果。山水物象描绘的疏减同样没有影响鲍照山水诗作的雄浑气象。如:“风急讯湾浦, 装高偃樯舳。夕听江上波, 远极千里目。寒律惊穷蹊, 爽气起乔木。隐隐日没岫, 瑟瑟风发谷。鸟还暮林喧, 潮上冰结洑。夜分霜下凄, 悲端出遥陆。愁来攒人怀, 羁心苦独宿。” (《还都道中》其二) 虽然依然是客行见山水的模式, 这里也似乎少了些《登庐山》三首的目不暇接的观感, 但秋冬之景的渲染呈现出的却是豪情壮志积淀后雄浑沉郁的情境。在鲍照仕宦生活的后期, 随临海王刘子项赴荆州所作的《登黄鹤矶》、《登翻车岘》等诗亦是如此。

《登黄鹤矶》、《登翻车岘》呈现的是登高远望这一游历山水诗作的经典模式, “原夫‘登高’之旨, 盖睹物兴情!”[3]登高的情境使个体意识因为空间的开放而自由地呈现出来。在登临诗中诗人多是极目远眺, 俯仰天地, 诗人毫无遮拦地面对山水, 同时也直接表现出了自己的内心。《登翻车岘》:“高山绝云霓, 深谷断无光, 昼夜沦雾雨, 冬夏结寒霜。淖坂既马领, 碛路又羊肠。畏途疑旅人, 忌辙覆行箱。升岑望原陆, 四眺极川梁。游子思故居, 离客迟新乡。新知有客慰, 追故游子伤。”仕宦初始隐隐约约的乡关之思与愁苦之念, 此时在诗中已经借由萧瑟的风景表露无遗。登高观望山水的方式往往能使诗人的情绪表现在广阔的视野中, 所以有时虽有萧瑟之感, 但亦得苍劲之气, 譬如《登黄鹤矶》:“木落江渡寒, 雁还风送秋。临流断商弦, 瞰川悲棹讴。适郢无东辕, 还夏有西浮。三崖隐丹磴, 九江引沧流。泪竹感湘别, 弄珠怀汉游。岂伊药饵泰, 得夺旅人忧。”秋时登览, 山水萧瑟, 人生感慨, 这些汇聚成诗中无法排遣的忧愁。其中遥想的两则仙事, 并没有《庐山三首》中的羽化仙人的飞升和神圣仙境, 而是二妃离别的伤感和郑交甫偶遇神女但最终失却的落寞。此时的行役路途中所见山水已经融和了鲍照人生经历中的沉重的生命感受, 仕途的艰辛, 游走四处的忧伤, 还有怀归的惆怅, 种种愁绪和秋景的描绘交融一体, 意境悲凉。但这种淤积于心的人生悲郁的抒发并没有使鲍照山水的气象变得平浅。鲍照在畏途伤旅的感受下, 依然激荡着壮志难酬的悲愤, 这就使他的山水诗在飘荡离愁中的依然充溢着一股慷慨磊落之气。

鲍照作为行役山水的开阔诗境与沉郁感受和游览者的寻幽探胜三维闲逸情调是大不同的。游览者追寻的是与“现实的一般性生活空间的区隔”, [4]从而在其中获得心理上的休憩。他们通常没有生命紧迫感, 往往可以不急不迫地尽兴而归。但行役者无论如何游走, 始终是作为现实性生活的一部分而存在。虽然身在山水, 但心境依然为现实仕途所牵绊。鲍照的山水诗即多是从临川王或是文帝出行亦或奉命出任, 山水并不是他作为行役者游走的目的, “天下士大夫于矢石之间者, 其计固望其攀龙鳞, 附凤翼, 以成其所志而耳”, [5]成其志才是行役者奔波不停的动力。只是四处游走的行役者, 亦有“役车时亦休”的暂歇, 从低头行进的旅途中停伫下来, 游目观望, 山水作为所见, 自然也就反映在诗作之中, 而那些行役中体味到的人生种种, 便借由山水表达出来, 山水与行役恰于此融合。

摘要:面对山水景物, 游历中的行者由于境遇的不同, 对山水的体验也不同, 闲逸的游览、行役中的山水喟叹、独坐林中的体悟都呈现出多种山水情态。南朝刘宋的鲍照的山水之作多是感发于仕宦行旅之中, 他笔下的山水之景也映射出了其作为行役者面对山水的独特姿态与心境。

关键词:山水诗,鲍照,行役,开阔诗境,沉郁感受

参考文献

[1]李延寿.南史.临川烈武王道规传.北京:中华书局, 1975.

[2]刘勰.文心雕龙·物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5.

[3]刘勰.文心雕龙·诠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5.

[4]龚鹏程.游的精神文化史论.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1.

论苏州园林的诗境 篇5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说:“绘雪者不能绘其清,绘月者不能绘其明,绘花者不能绘其馨,绘泉者不能绘其声,绘人者不能绘其情。夫丹青图画,原依形似;而文字模拟,足传神情。即情之最隐最微,一经笔舌,描尽殆写。”雪清、月明、花馨、泉声、人情等,固然很难用绘画的方法表现出来,所以中国画要用文字题识的方式,也即罗大经所说的通过笔头或者舌尖,就足以将心中最隐藏和最微妙的情感淋漓尽致、毫发无遗地表现出来。

姑苏园林都没有专职设计师,参与造园设计的多书画艺术家;参与指导施工的人物也多艺术大师和能工巧匠。他们精心地将士大夫的社会理想、人格价值、宇宙观、审美观等融入园林,且善于“取前人名句意境绝佳者,将此意境缔构于吾想望中”(1)。这些“前人名句”,撷自古代经史艺文,在园林中作为诗性品题的语言符码,恰似罗大经所说的“笔舌”,意在借助其原型意象来触发、感悟意境,构园艺术家就这样以诗心去营构着纯净优美的诗境。同时流诸清言、小品,以至“读晚明文学小品,宛如游园,而且有许多文学真不啻造园法也”(2)!诗文乎,园境乎!

英国的造园家钱伯斯看出了其中之妙,认为中国的造园家不是花儿匠,而是画家和哲学家。

画家、诗人是用艺术形象立意。“诗者情也,情附形则显”(3),园林中的物质建构包括建筑、植物、山水、内外檐装饰以及空间组合,是“情”所附之“形”,是诗情之物化。其中之意,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言有尽而意无穷”(4)。

“哲学家”,西方近世专指那些善于思辨,学问精深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古圣先哲”,如孔子、孔门十哲、老子、庄子等。哲学就是用简单的说话来体现出隐含深层意义的道理,让人们去思考和体会。

别林斯基有句名言“批评是哲学意识,艺术是直接意识”,而意识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对客观现实的高级心理反映形式”,是包括感觉、知觉、思维在内的一种具有复合结构的最高级的认识活动,思维在其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姑苏园林是由人工将植物、山水、建筑艺术地组合成多种功能的立体空间综合艺术品,既承载着文人对社会、人生的“哲学意识”,又有诉之于人形象的“直接意识”,组成了陈继儒所说的“筑圃见文心”的“文心”,“文心”即“诗境”,本文旨在研寻其诗境的特构,以窥探其幽情壮采。

一、先哲睿智

姑苏园林的园名和景境品题,闪耀着先哲生命智慧,但都以感染力极强的诗性的语汇出之。锡德尼《为诗辩护》曾这样说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虽然他的作品的内容和力量是哲学的,它们的外表和美丽却是依靠诗的”,“就是口中只道事实,额上写着真实性和史官们也乐于向诗人来赊借形式甚至力量”,“因为诗,在一切人所共知的高贵民族和语言里,曾经是‘无知’的最初的光明给予者,是最初的保姆,是他的奶逐渐喂的无知的人们以后能够食用较硬的知识”,“因此,起初确实是哲学家和历史家都不能够进入群众的审定之门,如果不先行取得诗人的伟大护照”。

如言近旨远、词约义丰的《论语》,哲人孔子有诸多语录,如《论语・雍也》篇:“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又云:“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又云:“知者属土,故乐水;仁者属木,故乐山。”知者即智者,也就是聪明人。聪明人通过事理,反应敏捷而又思想活跃,性情好动就像水不停地流一样,所以用水来进行比拟。仁者也就是仁厚的人。仁厚的人安于义理,仁慈宽容而不易冲动,性情好静就像山一样稳重不迁,所以用山来进行比拟,形象生动,没有对仁和智极其深刻的体悟,绝对不能作出这样的形容。于是,寿山智水成为园林景境的不朽命题。

环秀山庄大厅用“有b”(图1)命名,古代以b子的数量来计算俸禄的,有“b禄”之称。所以,孔子在论述进退仕隐这样严肃命题时,用“b”这一具象:“子曰:‘邦有道,b;邦无道,b,耻也’。”(5)即政治清明时食官禄,政治浑浊时食官禄就成为耻辱的事。

将玄妙的形而上学的哲学装载在散文诗样的文字之中的《老子》,字句凝练的《周易》卦・爻辞,都能形象表达某种生活经验和哲理。如曲园,取《老子》“曲则全”之意,“曲则全”,讲的是细小与周全的辩证关系,局部里头包含整体。俞樾自号“曲园居士”,并以“一曲之士”自称。俞樾曾集石经峪金刚经字成联云:“园乃其小,山亦不深,颇得真意;食尚有肉,衣则以布,自称老人。”

《周易・系辞》云:“乐天知命故不忧。”这就是曲园“乐知堂”(图2)的命名根据。

《老子》:“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老子《道德经》第四十四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侮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遇到危险,这样才能长久得到平安。

姑苏现在尚有南北两个半园,都取“知足而不求齐全,甘守其半”之意。至今开放的北半园,追求“事不求全,心常知足”,园在住宅东部,水池居中,大小两个水池,倚墙是半亭,小桥,名为半桥,环以船厅、水榭、曲廊、半亭,其亭、廊、舫、亭均只建其“半”,园东北部的二层半重檐楼阁“知足轩”,处处演绎着“知足常乐”的哲理。

战国中叶的庄周派们,愤世嫉俗,力图在乱世保持独立人格,追求逍遥无待的精神自由。他们的著作《庄子》的思想特点是向精神呼吁,体现的是艺术的人生,《庄子・天下》将其浪漫的创作手法做了解释:“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庄子》一书有许多神妙的寓言故事和出奇的比喻,构成了光怪陆离、恢诡谲怪的艺术形象,反映的却是深刻的.人生哲理。 天平山庄的“鱼乐国”、沧浪亭的“濠上观”,留园冠云台“安知我不知鱼之乐”,都源于《庄子・秋水》篇中庄、惠濠梁观鱼时的问答之意。指游者徜徉于仙苑之中,内心摆脱俗累,感到心灵获得了极大的自由和无比的愉悦。留园“濠濮亭”,则增加了《庄子》濮水钓鱼、视高官厚禄于不顾的故事,将晋司马昱的“濠濮间想”融于一辞。

拥翠山庄的“抱瓮轩”(图3),出《庄子・天地》篇,子贡见老人抱瓮灌园,用力甚多而见功寡,就劝其用机械汲水,老人认为这样做了人就会有机心,故羞而不为。

网师园“集虚斋”,取《庄子・人间世》“惟道集虚,虚者,心斋也”之意,虚己、顺物,修持真道,臻于虚静空明的境界,读书养心,尽去内心尘滓,进入超功利的纯净的人生境界。

留园西部土山北亭“至乐亭”,出自《庄子・至乐》:“至乐无乐,至誉无誉。”庄子认为,乐的最重要的特性是它的超功利性。庄子从人本哲学基础出发,认为“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的乐必然具有无目的、超功利的性质。

《庄子・逍遥游》,阐述庄子追求超越一切的绝对自由的人生哲学,这种绝对自由,庄子称之为“逍遥游”。庄子认为要达到逍遥游的境界就要完全摆脱来自各方面的限制,也就是说做到“无所待”,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才是绝对自由,就能在无穷的宇宙中任意遨游了。文中深刻的哲理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凸现出来,成为姑苏园林哲理内涵。

如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曰“鹪鹪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6),鹪鹩在深林里筑巢,不过占有一根树枝;偃鼠到大河里喝水,不过喝满一肚皮,揭示了一条颠扑不灭的生活真理,所以,“一枝园”、“半枝园”为苏州园林园名所乐用。如明昆山顾氏别业取其意名“一枝园”、清昆山西关外,王葱蕖鞍胫υ啊保吴江城北门外徐氏园第“一枝园”,苏州枫桥也有“一枝园”,段玉裁曾寄居于此,中有“经韵楼”等。

昆山马玉麟“`适园”,则自比笑鲲鹏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且适南冥的“斥`”,“斥`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

“庄之妙,在于诗”,清人方东树说:“大约太白诗与庄子文同妙,意接而词不接,发想无端,如天上白云卷舒灭现,无有定形。”(7)

二、楚骚情怀

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他的《离骚》“逸响伟辞,卓绝一世”(8),《离骚》中的香草美人意象构成了一个复杂而巧妙的象征比喻系统:“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王逸《楚辞章句・离骚经序》。)开辟了“寄情于物”、“托物以讽”的表现手法。同属于诗画艺术载体的姑苏园林,继承了源远流长的香草美人的文学传统,有的也用香草名园,以寄高洁。明代文震孟和文震亨兄弟都酷爱《离骚》,钟爱香草。文震孟“药圃”,“药”,楚辞中指香草“白芷”,园中至今有“香草居”(图4)一境景。

文震亨筑园名“香草”,有“四婵娟堂”、“绣铗堂”、“笼鹅阁”、“斜月廊”、“众香廊”、“玉局斋”、“啸台”、乔柯、奇石、方池、曲沼、鹤栖、鹿砦与鱼床等。据明人顾苓《塔影园集》云:“所居香草,水木清华,房栊窈窕,a_中称名胜地。”

拙政园“香洲”(图5),题跋云:“文待诏(即文徵明)旧书‘香洲’二字,因以为额。昔唐徐元固诗云:‘香飘杜若洲’。盖香草所以况君子也。乃为之铭曰:‘撷彼芳草,生洲之汀;采而为佩,爱人骚经;偕芝与兰,移植中庭;取以名室,惟德之馨。’嘉庆十年岁在乙丑季夏中浣王庚跋。”取唐徐元固《棹歌行》“影入桃花浪,香飘杜若洲”诗句,典出《楚辞・九歌・湘君》:“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

明太仓王世贞的“离F园”,《离骚》有“F以盈室兮,判独离而不服”,用恶草“F”比喻邪恶势力、小人。具体喻指奸相严嵩及其子严世藩,严世藩欲得王世贞父王笏藏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未果,严嵩遂将王舐渲奥鬯溃王世贞兄弟皆匿迹家乡避祸,构此园以记其家恨。

苏州“沧浪亭”(图6)和网师园都以《楚辞・渔父》立意。苏舜钦(1008-1048)是沧浪亭的创建者。“岁暮被重谪,狼狈来中吴。中吴未半岁,三次迁里闾”(9),为避谗畏祸,不得已远离政治中心,携妻子且来吴中,遂以四万青钱买下,傍水筑亭,因有屈原一般忠而被谤、无罪被黜的遭遇,故取《楚辞・渔父》“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之意,号沧浪,37岁的苏舜钦自号“沧浪翁”,表达他“迹与豺狼远,心随鱼鸟闲”(10)的心境!宋杰《沧浪亭》诗云:“沧浪之歌因屈平,子美为立沧浪亭。亭中学士逐日醉,泽畔大夫千古醒。醉醒今古彼自异,苏诗不愧《离骚经》。”这些足可以作为园名主题的注解。

“网师园”,同样以沧浪渔夫立意,园中“濯缨水阁”(图7),则取意《楚辞・渔父》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三、陶潜浪漫

魏晋风流的代表陶渊明,生活在“大伪斯兴”的时代,却能情真意真,随心率性。安帝义熙元年(405),陶渊明改任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的参军,这年8月又请求改任彭泽县令,在官八十一日,“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即日解印绶去职。”便辞官归隐了:“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11)

陶渊明安贫乐道、清高耿介、洒脱恬淡、质仆真率、淳厚善良、崇尚自然,号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写《五柳先生传》,以五柳先生自况:那位“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的五柳先生,就是陶渊明的自况,他“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这位与世俗的格格不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逸高人,神情毕现!五柳先生遂成为寄托中国古代士大夫理想的人物形象。

今拙政园故址北宋为山阴丞胡稷言的五柳堂,蔬圃凿池为生。其子胡峄,取杜甫“宅舍如荒村”诗意,改名“如村”,后世用“五柳堂”作为堂名的很多,如以“五柳堂”名用于收藏书画等,又如陶行知弃官归田,在黄潭源村建起“五柳堂”,开始了耕读一体的传世家风。胡峄在太仓又建五柳园,内有如村轩。清代姑苏饮马桥畔清状元石蕴玉的五柳园,原址为康熙翰林学士何焯的“赍砚斋”,池畔有五柳,石蕴玉更其名为五柳园,“颇具泉石之胜,城市之中而有郊野之观,诚养神之胜地也。有天然之声籁,抑扬顿挫,荡漾余之耳边。群鸟嘤鸣林间时,所发之断断续续声,微风振动树叶时,所发之沙沙簌簌声,和清溪细流流出时,所发之潺潺淙淙声。余泰然仰卧于青葱可爱之草地上,眼望蔚蓝澄澈之穹苍,真是一幅绝妙画图也。以视拙政园一喧一静,真远胜之”。(12)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饮酒》等作品,都是其艺术化人生的写照,“他连同他的作品一起,为后世的士大夫筑了一个‘巢’,一个精神的家园。一方面可以掩护他们与虚伪、丑恶划清界限,另一方面也可使他们得以休息和逃避。他们对陶渊明的强烈认同感,使陶渊明成为一个永不令人生厌的话题”,(13)也成为姑苏园林景境构成的重要文学依据。

陶渊明是个十分浪漫的诗人,他的浪漫不是庄子式的天马行空,也不像屈原,脚踩在大地上,而将高贵的头伸向九天云外,而是似真似幻,梦境、仙境抑或人境,这就是《桃花源记》和诗创造的理想社会乌托邦。

《桃花源记》描写了一个美好的世外仙界。不过,生活在这里的是“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的难民,不是长生不老的神仙,他们“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靠自己的劳动,过着和平、宁静、幸福的生活,保留着天性的真淳,没有尔虞我诈,没有剥削、压迫。所记凿凿,但文尾的“不复得路”却透露了这个桃花源实际上不过子虚乌有,这是陶渊明理想的农耕社会伊甸园,也是他对人生所作的哲理思考,这样,桃花源成了农耕社会人们理想的“仙境”。

早在宋代绍定年间,性好闲雅的儒学提举陆大猷见贾似道当国,国事日非,遂致仕归,在吴江芦墟来秀里筑园径名“桃花源”,“村郊遍植桃树”,中有“翠岩亭”、“嘉树堂”、“钓鱼所”、“乐潜丈室”等胜。奇峰怪石,屏障左右,名卉修竹,映照流水。仍有“桃园”小地名。元代常熟有桃源小隐,此后,以桃源立意者屡见不鲜,如桃花庵、桃花仙馆、桃浪馆、小桃坞、桃源山庄等园名。今留园北部“小桃坞”、西部之字形小溪及“缘溪行”砖额(图8),俨如《桃花源记》理想的再现。

明代王心一的归园田居有“联璧峰”,“峰之下有洞,曰‘小桃源’,内有石床、石乳。……余性不耐烦,家居不免人事应酬,如苦秦法,步游入洞,如渔郎入桃花源,见桑麻鸡犬,别成世界,故以‘小桃源’名之。”(14)反映出对陶渊明集“美”、“善”于一体的桃花源的向往。

拙政园中部入口按武陵渔人发现桃花源的描写设计:

进“得山水趣”夹弄(图9),墙边小径,苔藓野草,是先抑后扬,引人入胜的一笔。腰门精致,入门,一座黄石假山当门而立,山势东西延绵,山上树木葱笼,藤萝漫挂。山有小口,入洞口先黑暗一片,摸索前行,仿佛若有光,出洞,只见假山东西两侧山峦连绵,山后有小池假山,绕池循小径北行,东边云墙下古榆依石,幽竹傍岩,高大的广玉兰浓荫蔽日,将主景隐而不露,依然是欲扬先抑,直到转远香堂北面平台,中部主景才豁然展现,有武陵渔人偶得桃花源的寓意。

《归去来兮辞》和《归园田居》五首,是陶渊明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宣言。《归去来兮辞》反思了自己为“口腹自役”而出仕、“心为形役”,今决定归隐,“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想像取道水陆,日夜兼程归去时的满心喜悦:“舟遥遥以轻r,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抵家后“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家居生活自由闲适:“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这是一首辞体抒情诗,文采飞扬,节奏跌荡,如李格非所言:“沛然如肺腑中流出,殊不见有斧凿痕。”欧阳修更是推崇备至: “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15)《归去来兮辞》将归隐意识作了真实、深刻、全面的表达,“归来”主题自宋以来成为私家园林重要母题:姑苏“涉园”、“日涉园”、常熟的“东皋草堂”、“三径小隐”等主题园,都直接取意于《归去来兮辞》,其他如小隐亭、小隐堂、乐隐园、丘南小隐、安隐、招隐园、招隐堂等不绝于史,园内景境取意于此的更多,如留园西部山上的“舒啸亭”(图10)则取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登东皋以舒啸”句意,写陶渊明弃官归田后自我陶醉的一种方式。狮子林五松园砖刻“怡颜”、“悦话”,则取“庭柯以怡颜”,“悦亲戚之情活”等等。

陶渊明笔下的田园生活为一种美的至境;他将玄言诗注疏老庄所表达的玄理,改为日常生活中的哲理,使日常生活诗化、哲理化。《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南野、草屋、榆柳、桃李、远村、近烟、鸡鸣、狗吠,眼之所见耳之所闻无不惬意,这一切经过陶渊明点化也都诗意盎然了。守拙归园田,拙政园立意深得个中之意,王心一径以“归田园居”名其园,并写五首《归园田居》和陶诗。耦园的“无俗韵轩”(图11),取“少无适俗韵”诗意。 陶渊明躬耕读书生活也颇令人神往,他“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16);“群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且已种,时还读我书”(17),姑苏园林多吾爱庐、耕读斋、耕乐堂、耕学斋、还我读书处、还读书斋、耕学斋等景境。

那首《饮酒》其五诗,更是“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18):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与城市山林的环境相似,“心远”就不必“地偏”,即使去深山隐居,还有“心存魏阙”或者藉以为“终南捷径”的假隐士。“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偶一举首,心与山悠然相会,自身仿佛与南山融为一体了。日夕佳的山气、相与还的飞鸟,其中蕴藏着人生的真谛:“篱有菊则采之,采过则已,吾心无菊。忽悠然而见南山,日夕而见山气之佳,以悦鸟性,与之往还。山花人鸟,偶然相对,一片化机,天真自具。既无名象,不落言诠,其谁辨之。”(19)

姑苏园林有“见南山园”、见山楼(图12),皆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句意境,人境庐、夕佳亭(楼)也屡见不鲜。

四、诗词神韵

自《诗经》开始至唐诗宋词以及明清的清言妙语,都是姑苏园林景点立意的重要文学依据,其例子不胜枚举,仅就网师园景境立意为例:

取自《诗经》者有:山水园门宕“可以栖迟”(图13),出自《诗经・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泌之洋洋,可以乐(疗)饥。岂其食鱼,必河之鲂!岂其取妻,必齐之姜!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岂其取妻,必宋之子!”清代苏州灵岩山的“乐饥园”亦以此诗立意。

小涧摩崖 “涧”(图14),取《诗经・卫风・考》中“考在涧,硕人之宽”之诗意。义同盘,犹盘桓之意。《孔丛子》引孔子曰:“吾于考,见遁世之士无闷于世,洵乎乐处涧谷而盘桓其间也。”咏隐居的贤人退处深藏山水间,赞美隐居之得其所,“读之觉山月窥人,涧芳袭袂”。清初苏州的隐草堂,亦取其意,清沈德潜作有《隐草堂记》。

小山丛桂轩取自西汉淮南小山《招隐赋》,赋中有“桂树丛生兮山之幽,偃蹇连蜷兮枝相缭……王孙兮归来,山中不可以久留”等句。北朝庾信的《枯树赋》中有“小山则丛桂留人”句,则反淮南小山《招隐赋》之意,言可以在此隐居,额取此意。轩前小山主植桂树,秋风送爽之时,浓香四溢,游人为之驻足。额意更有对佛禅境界的暗示,与“无隐山房”同义,“无隐”取意孔子对弟子之语,此仿黄庭坚对长老之旨。晦堂禅师用桂花之香味来比喻禅道虽不可见,但上下四方无不弥漫,故禅道“无隐”,黄庭坚由此而悟“禅”。

取唐诗者:有“露华馆”,取李白的《清平调》词三首第一首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诗句意名馆。

“五峰书屋”,取唐代大诗人李白的《望五老峰》诗,云:“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秀(一本作‘削’)出金芙蓉。”写出了庐山五老峰的险峻秀丽,犹如一幅彩色山水画,此用来形容庭院中几座造型奇特的假山石峰。

取宋诗者,有“月到风来亭”(图15),宋理学家邵雍的《清夜吟》则更耐人含味:“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一般清意味,料得少人知。”

“竹外一枝轩”,取苏轼《和秦太虚梅花》“江头千树春欲暗,竹外一枝斜更好”诗句意。突出了梅花的幽独娴静之态和欹曲之美。

“殿春m”,取宋・邵雍《芍药》诗:“一声啼_画楼东,魏紫姚黄扫地空。多谢化工怜寂寞,尚留芍药殿春风。”宋陈师道《谢赵生惠芍药》诗云:“九十风光次第分,天怜独得殿残春。”

美的人生应有诗境 篇6

来华强,1978年全国高考河南省语文第一名,现为河南教育学院教授,学院首届教学名师,连续14次被评为学院“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国家级心理咨询师。对中学语文教学、文学创作、心理学等有独到研究,已发表专业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6部。

最近认真学习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感到意见出台及时、意义深远。怎样落实呢?依笔者的浅见,在各学校中,提倡教师和学生在课内和课外多多阅读优美的诗作,以提高美学眼光,提高审美素质,是一条有效的美育途径。

经常读一点优秀的诗歌作品,虽然不会有功利上的作用,但只要持之以恒,日积月累,就可以增进对生命的感悟能力,逐渐养成一种善待生命的诗意眼光和诗意生活情调,从而使人生变得更加优美、更加高尚、更加充实,使人的生活更有意义。

诗是文学的一种高级形式。和其他文学体裁相比,诗显得更纯粹、更精致。重要的是,诗的精神——作者的思想和艺术高度融合时所表现出的一种回旋着的深沉的感情韵律,一种具有强烈感发力量的生命的光辉,其实也广泛地存在于一切优秀的文学作品中。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都是诗,都可以当作诗来看。因此,对于诗歌作品的阅读学习,可以较为直接地把握到诗的精神,培养出纯正的文学品位,进而由诗进入文学的其他领域,在更高的层次上,领略到各类作品中那些诗意的幽微精妙之处。

若能如此,在文学欣赏上,便达到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佳境,一通百通,对其他文学形式作品的欣赏也就迎刃而解了。这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言:第一流小说家不尽是会讲故事的人,第一流小说中的故事大半只像枯树搭成的花架,用处只在撑持住一园锦绣灿烂生气蓬勃的葛藤花卉。这些故事以外的东西就是小说中的诗。读小说只见到故事而没有见到它的诗,就像看到花架而忘记架上的花。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入手。能欣赏诗,自然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他种类文学。

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的《乡愁四韵》。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酒一样的长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血一样的海棠红

沸血的烧痛

是乡愁的烧痛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信一样的雪花白

家信的等待

是乡愁的等待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母亲的腊梅香

母亲的芬芳

是乡土的芬芳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我们知道,余光中的少年时代,是在抗日战争的艰难岁月里度过的,小小年纪的他,流亡在当时的大后方重庆求学,而母亲在南京老家。重庆在长江的上游,南京在长江的下游,在动荡的岁月里,把他们母子二人联在一起的,一是浩浩的江水,二是母亲的来信。当时,余光中每天都要到学校的取信栏去看两次,每一次收到母亲的来信,余光中便激动不已,把信看了一遍又一遍,甚至可以背出来。母亲的信,是少年余光中的精神支柱。

了解了这一背景,我们就不难理解,长江、家信、邮票这样的形象,为什么总在余光中的诗中出现。比如那首广为传诵的《乡愁》中的“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等。现在,母亲已经去世了,自己此生再也不可能收到母亲的来信了,这真是人生的大无奈、大悲痛!

在《乡愁四韵》中,诗人仿佛在向苍天祈祷:你就给我降下一场漫天飞舞的大雪吧,那片片洁白的雪花,就是我母亲的来信啊!但这一切又是不可能的,信,再也收不到了;而雪,台湾也基本上是终年无雪的。因此,诗句里有一种深刻的人生悲凉。

在诗的最后一段,诗人为我们创造了一个美丽坚强的腊梅形象,用腊梅这个形象,进一步表达了对母亲的无尽思念,对故乡的无尽思念。我们可以联想到,在余光中的故乡生活中一定有腊梅,余光中的母亲也肯定很喜欢腊梅,可能在余光中母亲年轻的时候,还喜欢摘一两朵腊梅花来作为自己的装饰。幼时的余光中,依偎在母亲的身边,就嗅到了母亲身上淡淡的腊梅的芬芳,因此多少年过去了,想到腊梅,诗人就想到母亲,于是他说:母亲的腊梅香,母亲的芬芳。

同时这一段也还有着更深的意蕴。我们知道,腊梅是在冬天开放的,在冰雪之中,当别的花朵都凋零的时候,也正是腊梅怒放的时候,“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所以腊梅既是美丽朴素的,又是坚强无畏的,她既象征着我们勤劳、善良、朴素、坚强的母亲,也象征着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品格。因此,我们能更深地体会到:腊梅的形象,就是我们民族的形象;腊梅的品格,就是我们伟大民族的品格。

《乡愁四韵》这首充满了故国、故乡、故人之思的深情之作,以它巨大的美学感染力,深深撼动着海峡两岸无数中国人的心,让我们由此体会到诗歌对于生活的意义。

作为一名教师,笔者常常想到:一个人在生活中,多少得有点诗的情调。有了一份诗的情调,就有了一份美学眼光。

什么是诗的情调?以我自己为例,某年夏天,为了办理孩子入幼儿园的事情,我一手牵着顽皮的小儿,一手抱着凉席、被单、枕头等物,顶着炎炎烈日,满头大汗地在街上奔走,心中着实烦恼……这时候有一个少妇骑车从我的身边驶过,扭头对我嫣然一笑——确是嫣然一笑,因为她笑得很美。我并不认识她,她为什么要对我笑?我的解释是:这个女子是可以写诗的,因为她有诗的情调,她很可能从我的平凡举动中发现了某种天伦之美,她为她的发现而笑。她的笑感染了我,我也笑了,顿觉一个年轻父亲携顽皮小儿入园的景象确实富有平凡生活之美,也就觉得惬意多了、平静多了。

什么叫学问?把平凡的生活过好就是最有用的学问。

什么叫美?平凡而又向上的生活就是美。

许多年过去了,我没有忘记那个微笑——那个会心的微笑不可能改变现实,却改变了一个人对现实的感受。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诗的情调也许并不那么“浪漫”,诗的情调本质上是让你直面人生,甚至有能力、有勇气承担生命中的无奈和苦痛,真正活得像一个人!

张海迪在轮椅上已经度过了几十个春秋,其所受的磨难外人实难想象。更为不幸的是,她又身患癌症,在不能麻醉的情况下接受了手术。面对命运如此残酷的打击,海迪说:“没有风暴算什么海洋!没有痛苦算什么生活!”她一如既往,默默地向社会奉献着她的全部光和热。

这就是真正的人,这就是只有真正的人才有的诗的境界——一种善于发现美、享受美,承受痛苦并且超越痛苦的境界!

综上所述,如果我们学校的老师,都能养成读诗爱诗的习惯,都善于在平常的日子里去发现美、品味美,并把这种习惯无形中传递给我们的学生,那一定会对学校的美育工作,对提高学生的美学修养产生巨大的推进作用。

科学定位美育课程目标

学校美育课程建设要以艺术课程为主体,各学科相互渗透融合,重视美育基础知识学习,增强课程综合性,加强实践活动环节。要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育为重点,科学定位各级各类学校美育课程目标。

幼儿园美育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培养幼儿拥有美好、善良的心灵,懂得珍惜美好事物,能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美、创造美,使幼儿快乐生活、健康成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美育课程要注重激发学生艺术兴趣,传授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发展艺术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帮助学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和爱好,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趣味、审美格调、审美理想。普通高中美育课程要满足学生不同艺术爱好和特长发展的需要,体现课程的多样性和可选择性,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开阔学生的人文视野。特殊教育学校美育课程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和特点,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注重潜能发展,将艺术技能与职业技能培养有机结合,为学生融入社会、创业就业和健康快乐生活奠定基础。

诗境 篇7

当代执着于工笔绘画的人物画家不多, 长期枯燥地线描与繁复地渲染, 会让很多画家自觉或不自觉地放弃这项工作, 但范春晓无疑是一位苦行僧似的画家, 他甘守寂寞, 拒绝诱惑, 往往在极度专心和痴迷状态中沉醉于写生与创作, 在现实人物中寄托他的审美理想, 在他的画纸中构建自己的虚拟空间和纯真世界。范春晓的执着, 缘于他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他的坚守, 缘于他心底对真诚情感的挚爱。他欲借助于当代青年女性的题材, 表达他至纯至真至善的审美追求, 他想用简单直接的艺术手法, 表现多彩多梦多幻时节的少女, 以此使自己以及观者更加珍爱现实美好的生活和纯真善良的情感。

范春晓的艺术敏觉和他的艺术才华, 表现在他的静气与他的文气。静气是指他总能在喧嚣的环境下平心静气的思考与创作, 文气是指他总能不计功利沉下心来读书与考察;他的艺术素养和他的艺术创新, 表现在作画时不因袭前人, 而是继承了东西方前辈大师的创作精神, 他总是能在中国古代绘画佳构中找到自己需要学习的支点, 他也总是能在西方经典绘画中探寻出自己需要突破的空间。他的作品在当代工笔画坛显得与众不同, 独具匠心, 表现在他能立足时代, 倾心于对时代女性的深入观察、敏锐发现、细心品味, 并能从当代美学与现代文化的层面上去把握、表现现代女性的形象美、气质美、心灵美, 进而赋予他的作品蕴涵了丰富的审美意韵和多样的社会意义。

范春晓善于用唯美如诗的艺术语言去描绘、去表达少女的圣洁和美韵。但也许由于他过于珍爱这种美好, 或许他又渴望永存, 而现实生活中往往是岁月匆匆, 青春易逝, 恨不能驻。因此, 这种理想与现实永存的矛盾, 每每浸入他的创作过程中, 使他的作品有意无意地染上一丝淡淡的忧伤。春蚕吐丝般的线条、精确雅正的造型、细腻斑斓的色彩, 彼此之间相结合、相统一、相和谐, 优雅之中现神秘, 婉约之中见神伤。矛盾与对立因素的统一与和谐, 使范春晓的工笔人物画艺术避免了表面的漂亮或浮躁的甜美, 强化了作品内心的动人和情感的魅力, 也显现其独特的艺术个性和美学特征。

东晋的顾恺之曰:“四体妍媸, 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 正在阿睹中。”范春晓无疑正是“传神写照”美学命题的实践者。《水晶球系列》是范春晓的代表作之一。画家以曲尽其妙之笔, 出神入化地描绘了一位青春少女羞涩的情态。她正当豆蔻年华, 多姿多彩, 她正值情窦初开, 情思萦绕。少女的双眸因迷离而朦胧, 她的红唇因思念而娇艳;少女的清纯因遐想愈显圣洁, 她的情思因懵懂而神秘。作者运用了写实的艺术手法, 通过准确的人物造型, 深入的细节刻画, 细腻的心境描绘, 表现出一位少女犹如她手中的水晶球一般, 清澈晶莹, 玲珑剔透。这画面因宁静而致远, 因意象而朦胧, 因至美而化诗境。在这幅作品中, 作者充分展示了自己新颖的构思、精巧的布局、独创的艺术表现, 以及丰富的想象力和譬喻力。

如果说范春晓在《水晶球系列》《徽韵·多汁的心情》《秋韵》等一系列作品中表现了多梦时节青春少女复杂微妙的心境的话, 那么, 《空间系列》则又表现了网络时代女性的现代特征。这些女性表现得如此自信、美丽、纯真、时尚, 就像钻石的多个棱面闪耀着熠熠光芒一样, 在神秘中显现珍贵, 在娇娆中展示精致。

《e度空间之二》描绘了一群时尚少女正在网络冲浪时的情形。画家以十分外露的方式, 使用了丰富的色彩结构和紧密的构图方式, 含蓄地表现了当下的社会环境和少女追逐时尚、青春勃发的共性特征。三个青春靓丽的女孩围在电脑旁, 电脑中的QQ头像正在快速闪动, 讨论气氛热烈。而另一女孩则独自一人面对电脑进行游戏, 她在思索着什么, 希冀着什么, 她是自己在游戏着, 还是在游戏着人生?宁静中透露出一丝不安, 希望中夹杂着莫名的怅惘。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范春晓在《e度空间之二》这件作品的创作中作了多方面的尝试和突破。首先, 该作品的构图采用了满幅布局的方式, 画家试图以密不透风的紧密性来反映当下网络时代的高速、喧嚣与紧张, 以及因此带来的新型人际交流方式和复杂的社会性。整个画面构成, 动中有静, 聚中有散, 安静中蕴含着不确定性, 聚合中隐喻着离散性。其次, 作品引入了西画中的透视方法, 延展了画面的纵深空间。再者, 他又恰当地融合了后印象主义大师塞尚的表现技法, 采用色的团块表现法来描绘物象的体积、深度, 用色彩的冷暖关系来造型。同时, 他用直线的、曲线的、规则的、不规则的等多种线条来巧妙地分隔构成画面, 使得作品具有了多重的节奏感和音乐性。此外, 这件作品在细节的描绘上可谓独具匠心, 女孩子的服饰、发型、身上的装饰物、空中扑翼飞翔的小鸟, 以及周围的环境物等, 无一不与作品的主题相关联, 这样也使得作品本身具有很大的隐喻性, 也拓展了观众的想象空间。范春晓在这幅作品当中的多种技法的体验, 恰恰构成审美内涵的多义性和丰富性, 他的这一艺术特点, 几乎或多或少或浓或淡地贯穿于他之后的一系列作品中。

范春晓的工笔画人物创作中, 大多数作品是以捕捉现代女性人物的个性心理特征为着力点。他追求静谧中的单纯, 统一中的微妙, 共性中的个性, 把至美化作诗境, 将如梦带入春晓。他运用了典型的写实主义造型手法以求作品的力度、厚度和深度, 他怀揣理想主义、浪漫抒情的审美情操以求艺术形象的崇高与圣洁。

有人观范春晓的作品, 评介其似乎有唐代工笔的规整与宏大, 又有宋画的严谨与生活气息;也有人说范春晓的作品当中既有波提切利的飘逸与忧伤, 也有博纳尔的浪漫与风情;笔者观范春晓的作品, 既似李清照的《如梦令》, 曲折含蓄, 韵味深长, 又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飘逸轻柔, 惆怅感伤。总之, 范春晓既继承传统又注重创新, 他对中国古典线描和中华美学意境有过深入研究, 又对西方的人物造型和色彩有过广泛考察, 他的作品既体现了中国传统绘画的沉着与深厚, 又吸收了西方油画的华美与斑斓。

诗境 篇8

1.诵读古诗, 理解古诗大意。

2.抓住关键词“无穷碧”“别样红”感受六月西湖的美丽风光;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想象、背诵, 感受这首诗的丰富内涵, 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过程:

一、对诗, 解诗题

1.师生对诗, 复习引题。

2.揭题解题, 介绍作者。

二、初读, 品诗味

1.了解了作者, 现在来读诗, 会读吗?请用你喜欢的读诗方式读一读? (指名读)

2.读正确、读流利还不算会读, 还应读出诗的节奏来。大声地读一读, 用“//”标出停顿来。

3.我们在读诗词的时候, 不仅要读得字正腔圆, 还要有板有眼, 要读出诗的韵味。请同学们再自由地读一读, 读出诗的味道。

三、赏读, 悟诗情

1.反复地读了好几遍, 你们读得很美, 你从诗中读懂了什么? (生答略)

2.是啊, 如果说杭州是人间天堂, 那么西湖就是天堂里最美的一颗明珠, 其中西湖十景尤为壮美。 (课件出示西湖十景) 能看出这首诗写的是哪一景吗?此时, 诗人来到西湖, 为何不写平湖秋月、雷峰夕照、三潭印月……

3.诗人的视角是多么独特!写景, 就是要抓住景物的特别之处。请同学们默默地读一读这首诗, 诗人见到的是怎样特别的莲叶?怎样特别的荷花? (出示:接天连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4.指导朗读。

5.此时, 作者的心情怎样?

四、想象, 绘诗境

1.请同学们闭上眼睛, 展开想象的翅膀, 能否在眼前绘制出一幅西湖荷塘的水墨画?

2.正是这绿叶红花, 让诗人深深陶醉其中, 不禁发出这样的赞叹: (出示: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你觉得这句诗中, 哪个词饱含着作者对西湖的赞叹?

3.是啊, 遍览山川的杨万里只到过西湖吗?但“毕竟”是西湖的风光最美, 西湖只有六月的莲叶荷花吗?但“毕竟”是西湖六月的荷花最美啊!来, 读好它!

五、品读, 明诗意

1.小组内交流诗句的意思。

2.理解了诗意, 再来读诗句, 老师相信, 你们一定能读出别样的精彩! (齐读)

3.真美!可是, 同学们, 当我们从这一池的荷叶荷花中抬起头来, 再读诗题, 你有没有新的发现?有送别之意吗?有林子方吗?写的全是西湖美景, 谁能大胆地猜测一下, 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补充资料)

4.荷, 被国人赋予了多种意义, 你认为诗人写荷相送, 可能还想表达什么?

5.诗是最凝练的语言, 让我们把这份淡淡的离愁读到字里行间去。 (师引读, 生接读)

6.指导背诵。

六、表达, 抒诗怀

1.分别就在眼前, 他们会说些什么呢?展开想象, 写一写, 然后全班交流。

2.千言万语、万语千言都凝在这首诗里, 齐读全诗。

3.一池的荷叶红花, 让我们读出了别样的风景。别样的滋味, 如果谱上曲唱出来, 会给我们怎样的美感, 让我们侧耳倾听吧! (播放古诗新唱《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七、总结, 凝诗髓

1.总结:同学们, 让我们在诗文化的浸润中茁壮成长, 营造出属于自己的碧海蓝天!

诗境心造画意幽深 篇9

春利曾经有一种审美经验:说自家门前池塘对岸的几枝芦苇,在逆光中别饶情趣,而走近看时却又索然无味了。本来审美就是有条件的:距离、角度、环境乃至主体的审美心理状态,都是决定审美效果的重要因素。一定的距离就像一面筛子,它把多余的杂质和造物者的败笔都筛掉了,才显出本质的美来。这使我想起一位技艺深湛的旦角老演员,在舞台上演出时,我几乎忘了他的年龄,还把“她”当作少女来欣赏,谁知拍成了电视片,一个近镜头便皱纹毕现,把美好的印象全部破坏了。

艺术审美的奥妙就在于:既要超以物外,又要物会于心。趋于物外就是要超越一切表象的物质的羁绊:物会于心则是以一颗纯净的心去拥抱大自然,以摄取对象的神韵,也就是古人说的得意忘象,脱略形骸。所以我以为春利的画是用心画的,是心灵与大自然的对话。这正是中国画写意的艺术精神之所在。

春利的画远师宋人小品,以少胜多,小中见大。少,故须精,少而精方能以一当十。在他的画中,不论是一只小鸟,一只蜻蜓,还是一个莲蓬,几茎芦苇,都是经过精心塑造的有生命有个性的艺术形象。景物虽少,其生生之气己充盈画幅。其所选取的环境,不论是密林深处,也不论是池塘一隅,都在着力表现其恬静幽深空阔无边,使画中景物与画外的空间紧密相联,成为大自然的一部分。他的画也就成了把人引向大自然的驿站。

为了不破坏画面的幽深自然的氛围,他不在画上题字,甚至连署名都只用印章来代替,这已和文人画拉开了距离。画中的空间也大都经过水墨烘染或处理,这也和折枝花卉不同。他的画在学习传统的基础上,己融入了一些现代的绘画观念和表现手法,在万紫千红的花鸟画领域别开一生面,走出了一条自己的道路。

(作者单位:湖北省文联)

【诗境】推荐阅读:

上一篇:农业高职院校社会实践下一篇:USBkey身份认证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