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催乳素血症论文

2024-12-14

高催乳素血症论文(共3篇)

高催乳素血症论文 篇1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对于精神分裂症的阳性和阴性症状均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与此同时也引起了血催乳素的增高[1]。芍药甘草汤可以明显降低催乳素水平, 改善高催乳素血症引起的闭经、泌乳及性功能低下等症状[2]。由于汤剂存在种种局限性, 故本研究把汤剂改制为丸剂, 探讨不同配比对催乳素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7月-2014年2月在本院门诊或住院的90例女性精神病患者, 平均年龄 (37.9±11.3) 岁, 平均病程 (20.2±7.3) 个月。所有患者均符合《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ICD-10》中有关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3], 利培酮 (4~6mg/d) 进行治疗, 且治疗剂量已固定不变至少4周, 晨起空腹9点测血中催乳素水平>25ng/ml, 评定阳性及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为 (79.6±10.4) 分, 女性患者出现闭经、泌乳、月经失调等症状。排除有严重器质性疾病、妊娠或哺乳者、近1个月接受其他药物治疗者、酒精依赖者或对研究药物过敏者等。所有患者均由其法定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服用芍药甘草丸的不同配比,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芍药甘草丸合并利培酮 (2∶1组) 30例, 芍药甘草丸合并利培酮 (1∶1组) 30例, 利培酮组30例。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组后开始服用芍药甘草丸治疗, 在市中医院中药制剂室将购买的炒芍药和炙甘草按30g炒芍药、15g炙甘草及30g炒芍药、30g炙甘草两种配比制成丸剂, 每日1丸, 早晚分服。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4、8、12周后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催乳素、雌二醇、睾酮、孕二酮、促黄体生成素, 采用阳性及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药物副作用量表TESS评价患者精神症状及药物不良反应[4]。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 (±s) 表示, 用t检验及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组内比较,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服用芍药甘草丸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变化情况

与治疗前比较, 患者在接受两种配比药物的治疗后血清催乳素水平均显著下降 (P<0.05) , 且2∶1组与1∶1组进行组间比较P<0.05, 有统计学意义。但雌二醇、睾酮、孕二酮、促黄体生成素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5;治疗后催乳素三组间两两比较, P均<0.05。

2.2 患者治疗前、后PANSS和TESS评分

患者在接受治疗12周后, PANS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TESS评分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组间比较, PANSS评分和TE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注:*与治疗前相比, P<0.05。

3 讨论

高催乳素血症是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常见不良反应, 治疗一般首选多巴胺能激动剂, 如溴隐亭、金刚烷胺等, 虽然可以治疗抗精神病药引起的高催乳素血症, 但可加重部分患者的精神症状。血催乳素水平长期升高会引起月经失调、泌乳、卵巢功能障碍, 同时会增加生殖系统肿瘤和骨质疏松的发病率, 从而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服药依从性。芍药甘草丸能有效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因服用利培酮导致的催乳素水平升高, 改善患者溢乳、月经不调及性功能低下等症状[5]。

张仲景的《伤寒论》最早提出了芍药甘草汤这个方剂, 它是由芍药、炙甘草两味中药组成, 原方剂量白芍4两, 甘草 (炙) 4两, 具有益阴柔筋缓急的功效。君药为芍药, 臣药为甘草, 二药酸甘化阴, 舒缓挛急。临床应用中芍药与甘草的剂量及配比不同, 《伤寒论》中芍药、甘草 (炙) 各4两, 比例为1∶1, 换算为现在的剂量为55.1g[6]。《医门八法》中的“白芍甘草汤”用于治疗胃气痛, 其中白芍1两醋炒, 甘草3钱, 换算为现在的剂量白芍为37g, 甘草为11g。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中, 特别在加味药中, 出现了多种比例和剂量[7]。郑富超等通过观察不同配伍比例的芍药甘草汤对小鼠镇痛的影响, 来研究芍药甘草汤不同配伍比例镇痛作用的异同。通过实验提示, 芍药甘草汤能对抗醋酸所致的小鼠扭体反应, 且芍药甘草比例为3∶1时镇痛作用更好, 与1∶1组和2∶1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8]。

各个报道对于芍药甘草汤中芍药甘草的具体配比以及量效关系得出的结论不一。中药汤剂普遍存在的问题有质量控制难, 实验可重复性差, 这也是芍药甘草汤汤剂的缺点。中药煎剂口味差, 患者不容易接受, 长期治疗也不容易坚持, 从而对疗效也有影响。李清等[9]将芍药甘草汤制备成芍药甘草滴丸并研究其抗炎镇痛作用, 结果显示芍药甘草滴丸也具有明显的镇痛效果, 且与汤剂无明显差别, 同时滴丸具备可重复性高的特点。故在符合以上特点的基础上进行了本项研究。经过本研究发现患者经过芍药甘草丸治疗后, 催乳素浓度显著下降, 这与之前的研究结果一致。且发现芍药甘草丸 (2∶1) 配比组相对于 (1∶1) 配比, P<0.05有统计学意义, 也就是说芍药甘草丸 (2∶1) 配比可以更大程度地降低患者血清催乳素水平。此研究还发现与治疗前相比, 患者在治疗后的PANSS评分显著下降, 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 进一步证实芍药甘草汤能显著改善患者的高催乳素血症。

参考文献

[1]刘燕, 李华芳, 邓红玉, 等.氯氮平与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催乳素的影响〔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03, 3 (6) :356-358.

[2]向小妹, 潘彬斌, 李红, 等.芍药甘草汤治疗利培酮所致高催乳素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 2013, 10 (27) :20-22.

[3]董景五.ICD-10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8-49.

[4]张想阳, 周东丰.利培酮、氟哌啶醇对血浆泌乳素影响及其与疗效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0, 14 (4) :276-278.

[5]关文秋.芍药甘草汤临床与药理研究近况〔J〕.国医论坛, 2003, 18 (6) :51-52.

[6]白刚, 肖洪彬.中药方剂研究与应用大全〔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395.

[7]清·刘鸿恩.医门八法〔M〕.郑州:中医古籍出版社, 1986:164.

[8]郑富超, 郑秀丽, 郭玉成, 等.芍药甘草汤不同配伍比例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J〕.承德医学院学报, 2008, 25 (2) :213-214.

[9]李清, 阎艳丽, 李春花, 等.芍药甘草滴丸抗炎镇痛作用的研究〔J〕.河北中医药学报, 2005, 20 (3) :3-5.

高催乳素血症论文 篇2

催乳素偏高食疗的禁益有哪些?

高泌乳素素血症应注意可以多吃以下食物:

1.女性朋友泌乳素高,可以多食海马、牡蛎、蟹、海带、石花菜等。

2.宜多吃具有增强免疫力的食物,如芦笋、南瓜、洋葱、大枣、韭菜、薏米等。

3.多吃粗粮杂粮,常吃富有营养的干果种籽类食物。

4.多食水果、豆类、蔬菜、菌类食物。

高泌乳素素血症应注意不宜吃的食物:

1.忌燥热、辛辣刺激食物。食物性味燥热,食后容易生热化火,加重病症。

2.忌热性、油腻食物。

3.忌食发物,比如狗肉、海蟹等。

注意事项:

高催乳素血症论文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情况

抽取2010年3月至2012年4月在我院妇产科门诊与住院治疗的103例女性高催乳素血症致不孕不育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年龄25~40岁, 平均年龄 (29.1±3.9) 岁。其中月经失调92例, 溢乳75例, 视力下降7例, 头痛18例。所有患者的心、肺、肝、肾功能都正常, 排除了全身免疫系统的疾病与血液系统的疾病。

1.2 方法

对这103例患者给予口服溴隐亭片进行治疗。为减轻溴隐亭对患者身体带来的不良反应, 最初给药剂量:1.3毫克/次, 每天口服1次, 2周后逐渐增加到每日2.6毫克/次, 每天口服两次, 1.3毫克/次。口服溴隐亭片1个月后, 对患者进行复查, 按照患者的实际催乳素数值合理调整溴隐亭用药剂量, 直到患者月经正常、溢乳症状消失, 并且催乳素水平在25μg/L以下。在观察期间, 每隔2个月, 患者需要进行1次催乳素复查, 服用可以维持血液中正常催乳素水平的最少用药剂量, 并长时间服用。此外。测定患者血液中催乳素水平。采学时间应该在上午, 采血前, 患者应静坐10~15 min, 经过化学发光方法检测治疗前后的催乳素水平, 观察这103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溢乳、月经、头痛、视力减退等临床症状。

1.3 统计学分析

文中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分析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组间构成比采用χ2进行检验, 计量数据采用t进行检验, 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03例患者中, 73例溢乳患者中有60例患者溢乳症状消失, 21例月经失调患者, 9例月经恢复正常, 占42.86%, 由于高催乳素血症造成的视力减退与头痛等症状也有所好转。此外, 口服溴隐亭后3 d内, 一些患者出现恶心等临床症状, 极少数患者出现疲乏、腹泻、眩晕、呕吐等临床症状, 见表1。

3 讨论

催乳素属于一种多巴胺受体激动药物, 经过作用在催乳素瘤细胞的受体, 降低了腺苷酸环化酶活性。细胞内Ca2+与c AMP也在降低, 进而阻止了催乳素基因的翻译和转录, 造成了垂体催乳素释放的下降。催乳素能够刺激内源性阿片的出现, 而阿片能够抑制促进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释放, 使得黄体生成素分泌不断下降[3]。阿片受体拮抗药纳洛酮可以是高催乳素血症患者的黄体生成素正常分泌, 并恢复到正常卵巢周期[4]。造成患者高催乳素血症的因素有很多, 如药物因素、催乳素腺瘤、原发性甲状腺功能的衰退、空蝶鞍综合征、慢性肾功能不完整等。高催乳血症会造成女性不排卵、黄体功能的不完整, 这也是导致女性不孕不育的重要病因。溴隐亭可以在丘脑或垂体下作用, 阻止催乳素的进一步合成, 加强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 从而恢复女性的正常排卵, 提升女性怀孕概率[5]。高催乳素学生作为男性与女性不孕不育的主要病因, 高催乳束情况可能会对患者大脑、卵巢、垂体、睾丸等诸多部位产生一定的影响, 并改变这些部位在生殖中的主要生理作用[6]。

溴隐亭阻止了垂体催乳素细胞对催乳素的分泌, 激动中枢神经喜用的多巴胺受体, 改变了了多巴胺在患者体内的转化情况[7]。溴隐亭能够有效治疗高催乳素血症患者, 并保证患者催乳素能够下降至正常的范围, 最短时间为1个月, 最长时间为5个月;月经恢复正常, 最短时间为1个月, 最长时间为8周。BBT呈双相, 并基本恢复卵巢功能, 对已经有6个月排卵周期但是未能正常受孕的女性患者, 应该需要进行详细的检查, 排除患者不能受孕的其他因素。通常情况下, 用药后2周左右内, 即可正常排卵, 就有可能会有妊娠。现阶段, 对女性高催乳素血症致不孕不育的灵床治疗, 不论是否有垂体腺瘤, 都可能选用溴隐亭进行治疗, 多数患者都能恢复正常的排卵周期, 并正常受孕[8]。

本研究, 将2010年3月至2012年4月在我院妇产科门诊与住院治疗的103例女性高催乳素血症致不孕不育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分析这103例患者在给予溴隐亭口服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通过观察发现73例溢乳患者中有60例患者溢乳症状消失, 占82.19%;21例月经失调患者, 9例月经恢复正常, 占42.86%;9例头痛和视力减退患者中, 有3例患者的头痛和视力减退症状得以改善, 占33.33%。另外, 口服溴隐亭后3~5 d后, 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恶心等临床症状, 只有极少数患者出现疲乏、眩晕、腹泻等症状。这说明溴隐亭能有效治疗女性高催乳素血症致不孕不育, 但是还存在一些不良临床反应, 需要临床医学界加大研究力度。

摘要:目的 研究溴隐亭对女性高催乳素血症致不孕不育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抽取2010年3月至2012年4月在我院妇产科门诊与住院治疗的103例女性高催乳素血症致不孕不育患者, 对这103例患者采用口服溴隐亭片进行治疗。结果 103例患者中, 73例溢乳患者中有60例溢乳症状消失;由于高催乳素血症造成的视力减退与头痛等症状也有所好转。结论 溴隐亭能有效治疗女性高催乳素血症致不孕不育, 但是还是存在一定的不良临床反应。

关键词:溴隐亭,女性高催乳素血症致不孕不育,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王丽, 吕淑兰, 孙婷, 等.女性高催乳素血症48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1, 18 (6) :545-548.

[2]盛燕, 梁陕霞.探讨溴隐亭对女性高催乳素血症致不孕不育的临床疗[J].实用妇产科杂志, 2011, 23 (2) :71-74.

[3]于苏华, 赵培森.阴道给予溴隐亭治疗高泌乳素血症12例[J].方药应用中国民间疗法, 2012, 20 (2) :40.

[4]李艳, 曹胜华, 谢玉翠.研究溴隐亭对女性高催乳素血症致不孕不育的临床疗[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 2012, 22 (4) :4-7.

[5]张湘衡, 牟永告, 赛克, 等.垂体泌乳素腺瘤患者溴隐亭耐药与血清PRL水平的关系[J].广东医学, 2011, 32 (2) :306-309.

[6]钱德英, 张志胜.溴隐亭治疗高催乳素血症致不孕不育103例[J].长江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22 (9) :112-130.

[7]熊敏妮, 韩学德, 张惜阴.溴隐亭治疗高催乳素血症致不孕不育84例[J].医学信息 (中旬刊) , 2011, 21 (10) :313-320.

【高催乳素血症论文】推荐阅读:

产后催乳12-19

催乳师培训视频教程07-13

催乳师培训教材下载10-26

上一篇:班级管理的几点体会下一篇:生成性策略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