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催乳

2024-12-19

产后催乳(通用5篇)

产后催乳 篇1

纯母乳喂养可以增强婴儿免疫功能, 有利于婴儿牙齿的发育和保护, 增进母子感情, 还可以预防产后出血, 有利于产后恢复, 降低母亲乳腺癌、卵巢癌的患病率。分娩后初期受某些因素的影响部分产妇自觉无奶或奶量少, 就放弃哺乳, 或由于缺少哺乳经验, 不会乳房护理, 导致乳汁分泌迟缓, 乳量不足, 而中断母乳喂养。为促进乳汁分泌, 提高纯母乳喂养率, 本院应用低频脉冲电进行产后催乳, 效果满意,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与分组

201 3年5月至2014年5月在本院住院分娩的产妇326例, 年龄20~41岁, 营养状况良好, 均为单胎足月活产, 无妊娠合并症。产前未发现乳腺疾病, 无乳腺手术史, 无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植入式心脏起搏器、精神病史等禁忌证。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163例。观察组经阴道分娩115例 (70.6%) , 剖宫产48例 (29.4%) 。对照组经阴道分娩117例 (71.8%) , 剖宫产46例 (28.2%) 。两组产妇年龄、营养状况大体一致。

1.2催乳方法

两组产妇均给传统产后饮食。观察组产后1小时, 根据医嘱予SOKO 900Ⅰ型治疗仪 (北京海龙马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低频脉冲电治疗。产妇取平卧位, 操作者将乳腺形状电极片的黑色电极面涂以导电膏, 避开乳头, 分别置于产妇两侧乳房, 予束腹带固定电极片, 打开电源, 选择催乳处方, 逐渐调节左右通道的能量至产妇能耐受为度, 每次60分钟, 每日1次, 连续3天。嘱两组产妇纯母乳喂养, 按需哺乳。

1.3 观察指标

(1) 泌乳始动:乳房充盈, 乳胀明显, 乳腺管通畅, 挤压乳晕见较多乳汁顺利排出。 (2) 在不添加其他食物和饮料的情况下, 新生儿出生后第1个24小时有1次小便, 第2个24小时有2次小便, 第3天以后每日排尿达6次以上, 即为乳汁充足;否则为乳汁不足。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以百分率 (%) 表示, 行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后泌乳始动情况比较 (表1)

观察组产后泌乳始动时间较早,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 8.5 3, P<0.01) 。

2.2 两组产后泌乳量比较 (表2)

观察组产后3天内泌乳量充足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研究发现, 新生儿胃容量在出生后第1天约6ml, 第2天约12ml, 所以生后前两天不需要过多的乳量即可满足身体需要。过量添加代乳品, 增大新生儿胃容积, 需乳量增多, 导致新生儿胃肠功能紊乱、体重增长过快, 甚至肥胖, 长大后易发生2型糖尿病。纯母乳喂养对产妇及新生儿均有益。产妇早期泌乳和足够的乳量是保障母乳喂养成功的关键[1]。

由于孕期乳汁储备不足、分娩期体力消耗、产后缺乏有效刺激等, 常造成产妇产后乳汁分泌不足, 甚至无乳。“产后三日无奶”的错误传统思想, 影响产妇及其家属, 导致母乳喂养的主观能动性差, 哺乳稍有困难或婴儿哭闹, 即放弃母乳喂养而选择人工喂养, 导致新生儿对母乳的需求降低, 吸吮乳头的次数及时间明显减少。乳头缺乏有效的吸吮刺激, 使腺垂体催乳素的释放减少, 乳汁分泌延迟, 乳汁分泌量少。部分新生儿因习惯奶瓶奶嘴喂养, 而不认可产妇乳房, 甚至造成产妇乳腺管阻塞, 严重影响纯母乳喂养的有效率及成功率。

近年来我院为达到“爱婴医院”标准, 制订了有关母乳喂养的具体规定, 针对住院分娩纯母乳喂养率不高的问题, 积极寻找原因, 探讨促进纯母乳喂养成功的措施, 其中把促进乳汁分泌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为了保证新生儿安全, 在纯母乳喂养3天后乳汁不能满足婴儿需要的情况下, 可添加适量配方乳。观察一年来运用低频脉冲电治疗催乳效果, 低频脉冲电按摩乳房及提拉乳头的运动, 像婴儿的吸吮动作, 刺激乳房引起乳房神经肌肉的兴奋。来自乳头的感觉信号传导至下丘脑, 通过抑制下丘脑分泌的多巴胺及其他催乳激素抑制因子, 使腺垂体催乳激素成脉冲式释放, 促进乳汁分泌[2]。同时, 低频脉冲电治疗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使乳腺管通畅, 顺利排出乳汁。低频脉冲电治疗解决了婴儿吸吮不够的难题, 可达到“早刺激, 早开奶”, 使泌乳时间提前, 促进乳汁分泌, 为纯母乳喂养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本文结果显示, 在常规饮食基础上应用低频脉冲电进行产后催乳可提早泌乳始动时间、增加乳汁分泌量。

摘要:目的 了解低频脉冲电用于产后催乳的效果。方法 本院住院分娩的产妇3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136例。两组产妇均给传统产后饮食。观察组产后1小时应用低频脉冲电治疗仪催乳治疗, 每次60分钟, 每日1次, 连续3天。产后第一、第二、第三个24小时评定催乳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观察组泌乳始动时间早、乳汁分泌量多,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低频脉冲电治疗用于产后催乳效果好, 安全、方便。

关键词:低频脉冲电治疗,产后催乳,泌乳始动时间,乳汁分泌量

参考文献

[1]周霞.缩宫素滴鼻联合葱水湿热敷乳房促进产后早泌乳[J].护理学杂志 (外科版) , 2006, 21 (16) :7.

[2]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82.

产后催乳的8大“功臣” 篇2

黑芝麻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黑芝麻含有大量的脂肪和蛋白质,还有糖类、维生素A、维生素E、卵磷脂、钙、铁、铬等营养成分。

凡肝肾不足、虚风眩晕、耳鸣、头痛、大便秘结、病后虚弱、须发早白、血虚风痹麻木、奶水不足等症,若常吃黑芝麻,大有裨益。

花生

除了催乳外,花生还有其他功效:

花生所含的钙、铁对儿童、孕殳三和产妇非常有益。花生衣具有抗纤维蛋白溶解、增加血小板含量并改善其功能、加强毛细血管的收缩机能、改善凝血因子缺陷等作用,并含少量纤维素,具有良好的止血作用,能加速血肿消退,可用于内外各种出血症,包括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功能性子宫出血等。

丝瓜

如果出现乳腺炎症、发奶时有包块、乳汁分泌不畅时,中医会建议将丝瓜络放在高汤内炖煮,可以起到通调乳房气血,催乳和开胃化痰的功效。

一些产妇将丝瓜与鲫鱼、猪蹄、腰花煨汤,喝下后发现乳汁分泌日王盛,其实这主要还是高汤的作用,单纯将丝瓜煨汤是达不到催乳的效果的。

但是如果将丝瓜络和肉汤炖煮,可以起到催乳的作用。专家建议出现乳汁分泌不畅,乳房包块,可以在中医的指导下,适当服用丝瓜络,以便通络催乳。

金针菜

金针菜营养成分十分丰富,每100克干品含蛋白质14.1克,这几乎与动物肉相近。此外,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B1、B2等。由于金针菜营养丰富,故有较多的食疗价值,中医学认为它有利湿热、宽胸、利尿、止血、下乳的功效。治产后乳汁不下,用金针菜炖瘦猪肉食用,极有功效。

茭白

传说武则天产后少乳,又复大便秘结,口腔溃疡,但她畏苦吃药,当时一位对食疗造诣很深的学者孟洗献了一张食疗处方,茭白泥鳅豆腐羹加醋调服,竟奏奇效。

中医学认为茭白性味甘冷,有解热毒、防烦渴、利二便和催乳功效。现今多用茭白、猪蹄、通草(或山海螺),同煮食用,有较好的催乳作用。

由于茭白性冷,乳母如为脾胃虚寒、大便不实,则不宜多食。

莴笋

莴笋分叶用和茎用两种,叶用莴笋又名“生菜”,茎用莴笋则称“莴笋”,都具有各种丰富的营养素。据分析,除铁质外,其它所有营养成分均是叶子比茎含量高,因此,食用莴笋时,最好不要将叶子弃而不食。

莴笋性味苦寒,有通乳功效,产妇乳少时可用莴笋烧猪蹄食用。这种食法不仅减少油腻,清香可口,而且比单用猪蹄催乳效果更佳。

豌豆

豌豆又称青小豆,性味甘平,含磷十分丰富,每百克约含磷400毫克。豌豆有利小便、生津液、解疮毒、止泻痢、通乳之功效。青豌豆煮熟淡食或用豌豆苗捣烂榨汁服用,皆可通乳。

豆腐

豆腐有益气和中,生津润燥,清热解毒之功效。也是一种催乳食物。以豆腐、红糖、酒酿加水煮服,可以生乳。

产后催乳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12月在本院治疗的产妇60例。初产妇40例, 经产妇20例。年龄23~35岁, 平均年龄 (28.45±0.37) 岁。排除标准: (1) 合并其他系统严重疾病者; (2) 乳房已出现疾病者; (3) 不能配合实验者。将6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30例。两组产妇身体状况、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护理方法

该组产妇接受常规临床护理。对乳头进行清洁护理, 并使用热毛巾敷乳房。产妇分娩后常会出现疼痛, 影响产妇心理。产后乳头刺激对泌乳产生很大作用。产后应尽快将婴儿抱给产妇, 对乳头进行消毒后, 对婴儿进行哺乳, 且每次哺乳最好超过20 min, 使产妇的吸允动作刺激乳头进行泌乳。

1.2.2 观察组护理方法

该组产妇在接受常规护理外, 还接受乳房按摩护理。按摩护理在安静、温度适宜的房间内进行。向产妇讲明按摩的好处以及其必要性, 使产妇能更好的配合护理人员的乳房按摩。护理人员在进行乳房按摩前需检查自己双手指甲是否修正好, 并仔细清洗双手。产妇露出胸部平卧于床上后, 使用热毛巾敷乳房5 min, 并对乳头进行清洁。首先使用手的大小鱼际肌从乳房基底部开始, 进行360°全乳房按摩[1,2,3,4,5];随后一手对乳房起到支撑作用, 另一只手使用手指由乳房根部向乳头方向进行推拿按摩[6,7,8,9];之后十指握住乳房, 由乳房根部向乳头进行梳抓;之后进行乳头的按摩;护理人员使用拇指、食指以及中指对乳头进行揉及牵拉。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产妇初乳分泌时间、产后24 h泌乳量以及乳房舒适度并进行对比。

1.4 评定标准

1.4.1 泌乳量评定标准

无:无乳汁分泌;量少:有乳汁泌出, 但不能满足婴儿需求。婴儿需加奶后才能入睡;量足:乳汁丰富, 能满足婴儿需求。

1.4.2 乳房舒适度评定标准

0级:产妇感觉乳房无不适感;Ⅰ级:产妇感觉乳房有轻微胀痛感, 但不影响正常休息;Ⅱ级:产妇感觉乳房有中度胀痛感, 影响休息, 但仍能忍受;Ⅲ级:产妇感觉乳房有重度胀痛感, 不能忍受。乳房舒适率= (0级+Ⅰ级) /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初乳分泌时间比较

观察组产妇初乳分泌时间为 (15.3±2.4) h。对照组产妇初乳分泌时间为 (25.9±2.4) h。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17.1, P<0.01) 。见表1。

注:两组比较, P<0.01

2.2 两组产妇产后24 h泌乳量比较

产妇生产后24 h, 无泌乳产妇数少于对照组产妇。少量泌乳以及足量泌乳产妇数均多于对照组产妇。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2.3 两组产妇乳房舒适度比较

观察组产妇乳房舒适率为93.3%。对照组产妇乳房舒适率为3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84.7, P<0.01) 。见表3。

注:两组比较, P<0.05

注:两级比较, P<0.05

3 讨论

母乳对于婴幼儿的发育生长十分必要, 不仅能提供婴儿足够的营养物质, 还会提供婴儿必须的抗体等, 提高婴儿免疫力。临床上常使用延长婴儿吸允时间、尽早使婴儿与产妇接触等方法, 促进产妇尽早泌乳[10,11]。但产妇尤其是顺产产妇, 在产后常常出现疲劳、疼痛等现象, 导致产妇不能及时泌乳。在对产妇护理过程中, 乳房按摩能促进产妇尽早泌乳。对乳房尤其是对乳头的按摩, 模仿婴儿吸允动作, 从而刺激垂体分泌催乳素以及缩宫素。缩宫素不仅能收缩子宫, 促进子宫快速恢复, 利于产妇分娩后身体的复原, 还能收缩乳腺腺泡, 促进乳汁乳汁的排出, 而催乳素能促进乳汁的分泌。乳房按摩不仅能促进乳汁的分泌, 还能促进乳汁的排出, 防止乳汁在乳房内瘀积, 从而防止乳房的胀痛, 还能有效降低乳房感染的发生率。

为研究按摩护理对催乳的效果, 特选60例产妇进行探讨。结果显示, 接受乳房按摩的产妇, 初乳分泌时间较对照组产妇短, 产后24 h泌乳量明显较对照组产妇多, 且接受乳房按摩的产妇具有更好的乳房舒适度 (P<0.05) 。

综上所述, 产后乳房按摩能有效缩短初乳分泌时间, 提高泌乳量, 增加产妇乳房舒适度。

摘要:目的 研究探讨产后乳房按摩对促进产妇泌乳的护理疗效。方法 6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30例。将两组产妇初乳分泌时间、产后24 h泌乳量以及乳房舒适度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产妇初乳分泌时间为 (15.3±2.4) h, 对照组为 (25.9±2.4) h,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17.1, P<0.01) 。产妇生产后24 h, 观察组无泌乳产妇数少于对照组, 少量泌乳以及足量泌乳产妇数均多于对照组产妇,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观察组产妇乳房舒适率为93.3%, 对照组为3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84.7, P<0.01) 。结论 产后乳房按摩能有效缩短初乳分泌时间, 提高泌乳量, 增加产妇乳房舒适度。

产后催乳 篇4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所选500例均为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本院中医妇科确诊为产后缺乳的患者, 无器质性病变及药物引起的乳汁分泌减少症等, 年龄在21~42岁, 平均年龄29岁;产后3~21d。产妇乳房均发育正常, 母婴健康。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300例, 对照组200例。其中治疗组初产妇213例, 经产妇87例, 阴道分娩196例, 剖宫产104例;对照组初产妇121例, 经产妇79例, 阴道分娩138例, 剖宫产62例。两组病例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诊断依据:1产后排出的乳汁量少, 甚或全无, 不够喂养婴儿。2乳房检查松软, 不胀不痛, 挤压乳汁点滴而出, 质稀。或乳房丰满乳腺成块, 挤压乳汁疼痛难出, 质稠。3排除因乳头凹陷和乳头皲裂造成的乳汁壅积不通, 哺乳困难。

1.3给药方法

治疗组:芪通催乳颗粒剂组成为黄芪30g、当归10g、桔梗10g、炒王不留行10g、麦冬10g、续断30g、党参10g、通草6g、菟丝子20g、枸杞子20g、鹿角胶10g、穿山甲6g, 每日1剂, 分两次冲水服用。对照组:服用生乳灵口服液 (国药准字Z20063268, 陕西关爱制药有限公司, 200mL/瓶) , 一次100mL, 1日2次。两组均5天1个疗程, 治疗期间合理膳食, 保证睡眠。

1.4疗效标准

根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拟定。治愈:乳汁分泌正常, 乳房胀满, 能正常哺乳, 婴儿不哭不闹;好转:乳房出现胀感, 乳汁分泌增多, 或乳汁分泌正常, 基本满足, 婴儿需求, 哺乳后偶见婴儿哭闹;未愈:乳房松软, 乳汁分泌无改变, 婴儿吸吮后不能安静入睡, 需人工喂养。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行t检验, 计数资料行χ2检验, 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 P<0.01。

3讨论

母乳喂养营养丰富, 易消化吸收, 蛋白质、脂肪、糖的比例适当, 钙、镁、磷等微量元素和免疫物质是其他任何代乳品不可替代的, 母乳喂养还对产妇子宫恢复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新生儿出生后的前几个月延长母乳喂养时间或纯母乳喂养可加速婴儿身长和体重的增加, 还有利于母子的心理健康, 有助于帮助母亲和孩子建立亲密关系, 帮助孩子减轻压力, 让他们成年后较少出现焦虑情绪[2]。

我院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自拟处方芪通催乳颗粒剂, 对300例产后缺乳的患者进行治疗, 起到了益气养血、通络下乳, 行气化瘀以除恶露的功效。经临床实践观察发现其疗效优于生乳灵口服液, 同时中药催乳颗粒剂辨证施治不良反应少, 提示产后缺乳病因病机复杂多变, 针对病因病机治疗才能收到较好疗效。现代医学药理证明, 党参对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 黄芪对内分泌系统有一定调节作用, 通草对中枢系统也有兴奋作用, 王不留行对通乳有明显效果, 穿山甲可兴奋中枢神经系统, 增加乳汁分泌[3]。诸药合用不仅通乳, 还能减少乳房肿痛, 治疗、预防乳痈, 再配合热敷、吸奶器疏通乳络, 有调补气血、通络下乳之功, 故能取得良好疗效, 值得提倡。

总之, 芪通催乳颗粒剂治疗产后缺乳, 效果显著, 简便经济, 值得推广。

摘要:目的 观察中药芪通催乳颗粒剂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产后缺乳患者5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服用芪通催乳颗粒剂, 对照组服用生乳灵口服液, 5天为一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4%, 对照组总有效率72%, 两组母乳喂养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芪通催乳颗粒剂治疗产妇缺乳有理想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产后缺乳,催乳颗粒,中医药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S].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1994:71.

[2]康红玲.自拟生化催乳汤治疗产后缺乳150例临床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3, 5 (3) :37-38.

产后催乳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7月至2011年5月在我院足月剖宫产产妇180例为实验对象, 接受产后综合康复治疗仪排气、子宫复旧、催乳治疗的90例产妇为观察组, 仅接受常规治疗护理的90例产妇为对照组。观察组:初产妇66例, 经产妇24例, 平均年龄27.1岁;对照组:初产妇63例, 经产妇27例, 平均年龄27.9岁。产妇孕期均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 均为单胎妊娠, 新生儿Aprgar评分8~10分, 两组产妇麻醉方式、手术时间、手术指征、病情相似, 具有可比性, 术后均实施母婴同室、母乳喂养和康复指导。

1.2 方法

1.2.1 催乳治疗

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接受专职护士的母乳喂养知识宣教及喂养技巧指导。观察组于术后6 h开始接受催乳治疗, 方法:护士协助产妇放松平躺, 清理乳房皮肤后, 将两个乳房专用皮肤电极黑色面涂满耦合剂, 紧贴在双乳上, 用固定带固定后, 按“开始”键进行治疗, 治疗强度由弱到强, 以产妇能忍受为原则, 尽量在30 s内增加至产妇能接受的最高强度, 治疗时间每次30 min, 2次/日。

1.2.2 促排气及子宫复旧治疗

术后7 h左右, 清理骶尾两侧皮肤后, 将两个腹部专用皮肤电极黑色面涂满耦合剂, 紧贴到产妇的骶尾两侧, 两电极间相距3~4 cm, 并用固定带固定好, 调节强度180~250Hz, 低频脉冲刺激30 min, 2次/日。

1.3 统计学方法

统计分析利用SPSS 10.0软件进行χ2检验和t检验。

2 结果 (见表1、表2)

两组纯母乳喂养情况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χ2=20.44, P<0.01) , 催乳治疗可有效增加产妇泌乳。

两组排气时间 (t=18.75, P<0.05) , 24 h子宫下降高度 (t=9.09, P<0.01) , 有显著性差异, 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说明促排气、子宫复旧治疗有显著疗效。

3 讨论

剖宫产术后产妇肛门排气的早晚会影响产妇进食、营养、乳汁分泌, 而产后早泌乳与多泌乳是促进与保障纯母乳喂养的关键。产后最初几天促进乳汁分泌对增强产妇树立纯母乳喂养的信心至关重要。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能刺激产妇早排气、早泌乳, 达到促进乳汁分泌增多的效果, 对产妇母乳喂养信心的建立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1) 剖宫产术后产妇, 由于麻醉的影响, 肠管常处于麻痹状态, 而术后活动受限, 也会使胃肠蠕动功能减退。因此, 利用低频脉冲电刺激, 可以调整内脏植物神经系统,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促进肠管蠕动, 使肛门尽早排气。早排气能使产妇尽早恢复正常饮食, 补充充足的营养, 从而有效预防肠粘连和产后便秘[1]。

(2) 产后子宫复旧良好能减少产后出血, 缩短恶露时间, 减少感染几率。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利用低频脉冲电刺激, 使盆腔肌肉收缩, 筋膜张力增加, 带动子宫韧带运动, 消除盆腔淤血, 促进子宫收缩, 加速恶露排出, 加速子宫复旧[2], 利于产妇恢复, 并且没有不良反应[3]。

(3) 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利用物理原理, 通过电极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低频脉冲刺激, 使乳房内产生旋转作用, 产生新生儿吸吮效果 (刺激强度比新生儿吸吮力强5~10倍[4]) , 可反射性促进泌乳素及催乳素的分泌, 从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使乳腺管通畅, 促进乳汁分泌。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2]施月秋.产褥期产妇康复治疗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 2008 (2) :251-253.

[3]李亚玲, 高健.应用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防治产后及术后尿潴留[J].华北国防医药, 2006, 18 (2) :134.

上一篇:走向凡人的德育下一篇:企业会计综合岗位实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