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下肢(通用7篇)
产后下肢 篇1
近年来, 伴随着高龄孕产妇数量的不断增加以及饮食结构的改变, 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率在不断提高[1]。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常见的、严重的产后并发症, 如静脉血栓出现脱落情况, 则血栓跟随着血流到达患者肺部, 导致发生急性肺栓塞, 对患者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我们对我院收治的25例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精心护理, 获得满意效果, 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6月收治的25例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 年龄23岁~40岁, 平均年龄 (29.2±4.3) 岁, 其中14例产妇自然分娩, 11例产妇采用剖宫产, 发病时间为产后6 d~30 d。所有患者均伴有左下肢肿胀、行走活动受限以及下肢疼痛等临床症状。
1.2 方法
采取一般治疗、抗凝治疗、溶栓治疗以及药物治疗等, 如患者处于急性期时, 要求卧床休息, 护理人员抬高患肢, 局部使用50%的硫酸镁持续性进行湿敷, 定时更换, 禁止进行按摩。抗凝治疗:皮下注射5 000 U低分子肝素钙, 每天注射2次, 连续注射1周。另外, 患者每天口服2.5~5.0 mg华法令, 连续服用1个月~6个月, 患者用药过程中, 对出凝血时间进行严密监测, 如出凝血时间出现异常, 则遵照医嘱适当减少服用量或者停止服药。溶栓治疗:在250 m L的5%葡萄糖溶液中加入50万U尿激酶进行静脉输入, 待病情稳定后, 适当减少注射量, 持续用药10d左右。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口服阿司匹林等药物。
2 结果
25例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经过半个月治疗后, 取得较好治疗效果, 治愈19例, 显效4例, 有效2例。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显著得到改善, 下肢肿胀、疼痛现象基本消失, 皮肤颜色恢复到正常状态。
3 讨论
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主要受到血液处于高凝状态、静脉血流速度缓慢、激素水平变化以及妊娠等因素影响, 对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进行护理[2], 主要包括基础护理、心理护理、抗凝和溶栓治疗护理、患肢护理、饮食护理以及康复护理等措施。 (1) 基础护理:由于产妇产后体质较为虚弱, 且出汗量大, 护理人员要嘱咐其卧床休息, 清洁皮肤, 抬高患肢, 使其超过心脏水平约30 cm, 使膝关节弯曲约15°, 保持髂股静脉处于不受压、松弛的状态, 便于缓解静脉牵拉。另外, 避免在患者膝下垫枕, 防止对小腿静脉回流产生影响;此外, 做好肢体的保暖工作, 对患肢皮肤的颜色、温度以及动脉搏动情况进行观察。进行抗凝治疗和溶栓治疗过程中, 停止母乳喂养, 如需要回乳, 则在回乳的过程中, 避免挤压乳房, 观察体温变化, 防止发生乳腺炎。 (2) 心理护理:产后并发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主要伴有下肢疼痛、肿胀等临床症状, 睡眠质量差, 大多数患者害怕出现患肢残疾情况, 进而增加心理压力, 往往伴有烦躁、抑郁情绪, 且情绪较低落, 易受到刺激。因此, 护理人员要注重加强和患者的交流、沟通, 了解患者出现的心理问题, 体贴、关心患者, 进而获取信任。有效缓解或者消除患者巨大的心理负担, 提高治疗信心, 使其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护理、治疗[3]。 (3) 抗凝和溶栓治疗护理:首先, 患者用药前, 了解其是否伴有出血性疾病史, 因为进行抗凝溶栓治疗时易出现出血现象。另外, 患者用药的过程中, 检查是否出现全身出血、切口渗血或者阴道流血现象, 并进行治疗, 对治疗时间、日期、药名、给药途径以及剂量等进行详细记录。此外, 进行静脉穿刺时, 保证止血带捆扎松紧合适, 不宜过紧;适宜选择静脉留置针, 进而降低静脉穿刺率, 拔针时局部压迫约10 min。对患者的血常规、凝血酶原时间以及血小板计数进行监测, 并检查患者是否出现便血、皮下瘀血以及尿血等现象。对尿激酶进行稀释时, 避免剧烈震荡, 经过稀释后立刻使用。保证静脉通路的通畅, 顺利滴注溶栓剂。 (4) 患肢护理:对患者制动肢体皮肤进行观察, 注意保持皮肤的完整性。另外, 对患肢皮肤的温度、色泽以及周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注意保护患肢, 防止出现碰撞挤压, 感染, 损伤皮肤。 (5) 饮食护理:患者饮食要以高蛋白、低脂、高纤维素、清淡以及高热量等食物为主, 充分摄入水分, 以便能够降低血液黏稠度, 加快血流速度, 术后6 h患者方可进水, 以便起到防止脱水的效果[4]。 (6) 康复护理:患者要适当进行下床活动和锻炼, 避免久站或者久坐, 进行活动的过程中, 捆绑弹力性绷带或者穿弹力袜, 以便能够加快深静脉的回流。血栓通后, 患者要坚持服用抗凝药物3个月, 防止复发, 且患者戒烟、少饮酒。在本组研究中, 对25例患者采用基础护理、心理护理、抗凝和溶栓治疗护理、患肢护理、饮食护理以及康复护理等护理措施, 经过半个月的治疗和护理后, 治愈19例, 显效4例, 有效2例, 且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 痊愈后出院。
综上所述, 对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进行治疗时采取针对性护理对策, 能够提高患者痊愈率,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增强护理效果, 值得应用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6月收治的25例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 主要采取基础护理、心理护理、抗凝和溶栓治疗护理、患肢护理、饮食护理以及康复护理等护理措施。结果 经过半个月的治疗和护理后, 治愈19例, 显效4例, 有效2例, 且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 痊愈后出院。结论 对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进行治疗时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 能够提高患者痊愈率,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值得应用推广。
关键词:产后,并发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
参考文献
[1]刘爱霞, 刘鹏.子宫肌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断和治疗[J].基层医学论坛, 2007, 11 (11) :966-968.
[2]李荣旭.糖尿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治体会[J].山东医药, 2007, 47 (22) :101-102.
[3]杨爱东.骨折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 (附37例报告) [J].山东医药, 2009, 14 (3) :67-68.
[4]王周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1例护理体会[J].陕西医学杂志, 2010, 39 (2) :252.
产后下肢 篇2
【关键词】分娩;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1302-01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指下肢深静脉特别是腓肠部位深静脉血栓形成致血运行障碍,从而出现肿胀疼痛某一系列症状和体征[1]。产后DVT发生率为0.61~1.5%[2]。一旦发病给患者带来心身痛苦,严重者可致肺动脉栓塞而危及生命。2006年12月至2009年8月共收治50例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经实施综合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50例,年龄24~41岁,平均33.5岁,其中自然分娩13例,剖宫产37例,发病时间为产后5~29d;主要表现为肢体不同程度肿胀,疼痛,肢体周径比健侧长3.5-13cm,站立和活动时肢体胀痛加重,活动受限,皮肤颜色暗紫,皮温升高。本组病例均行下肢深静脉造影确诊,其中左下肢37例,右下肢13例,髂静脉血栓11例,髂骨静脉血栓8例,骼股腘静脉血栓5例,腘静脉及以下血栓形成19例。
对19例周围型DVT患者行溶栓综合治疗,应用尿素酶16万u,丹参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低分子肝素钙4100u皮下注射,每日2次。对24例中央及混合型DVT患者行腔静脉滤网植入后抗凝溶栓治疗,当腔静脉滤网植入成功后,尿素酶剂量增加到25~30万u/d,从足背静脉滴入,配合下肢空气波压的治疗。本组36例患者肿胀基本消退,轻度肿胀14例,其中1例发生轻微肺动脉栓塞症状,经综合治理护理,痊愈出院。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针对不同患者的心理需求,采用心理疏导等方法,消除期间不良心理。详细介绍DVT病因,治理方案,预后及注意事项,有条件时请治愈者现身说法以减轻心理压力。经济状况较好的20例患者入住家庭式病房,创造舒适的治疗休养氛围,让其感受家一般的温暖。
2.2 保守治疗的护理
对19例周围型DVT,溶栓治疗从上肢静脉中滴入,绝对卧床10~14d;抬高患肢20~30cm,避免膝下垫枕,注意保暖,防止冷刺激;床上活动时避免动作过大,禁止在患肢输液用药,按摩及热敷以防止血栓脱落,造成肺动脉栓塞;密切观察患肢腫胀消退情况,定时监测凝血系列,使凝血酶时间,优球蛋白溶解时间等主要指标控制在正常值的2~2.5倍,以免抗凝,溶栓过度导致出血。
2.3 腔静脉滤网植入护理
2.3.1 患肢护理
(1)当腔静脉滤器释放完毕后拔管时,局部压迫10—15min,并加压包扎,必要时沙袋压迫6h,平卧,术肢伸直制动6—12h,术后2—3d以床上活动为主。
(2)给予50%硫酸镁溶液热湿敷,将清洁毛巾侵于50%硫酸镁溶液中,温度50°~60°,将毛巾包绕大腿或小腿周径,外层用尼龙薄膜包扎以保温,每天3次,每间隔6h,10~20min/次,硫酸镁外敷作用具有解痉、止痛、消肿作用,热敷时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促进水肿为患肢足背溶栓药物的输注创造条件。
(3)观察患肢皮肤颜色、皮温、肿痛程度;在两侧下肢大、小腿中部及踝部3处同一水平各做标志,每天定时测量并与健侧比对肢体周径,了解治疗效果。根据患肢肿胀消退情况,逐步增加活动量。
2.3.2 抗凝溶栓治疗护理
腔静脉滤网的植入有阻挡溶解脱落血栓碎片的作用,可预防PE的发生,为大剂量抗凝溶栓治理提供机会[2]。对24例行腔静脉滤网植入患者,应用尿激酶时均从患肢足背静脉穿刺,当尿激酶滴注完毕时,立即拨出针头,禁止其他药液输入,且按摩踝上扎止血带部位至压痕消失,改善循环,减轻水肿。
2.4 潜在并发症的观察
严密观察有无胸闷、胸痛、咳嗽、心悸及气促等征象,早期发现肺栓塞的发生,注意腹股沟穿刺处有无渗血,血肿,皮肤粘膜有无瘀点,瘀斑,鼻衄及恶露多少,了解出血情况,监测手术肢端循环,足背动脉博动,肢体有无肿痛等,掌握血栓的发展变化。
2.5 健康教育
2.5.1 孕期筛查DVT高危人群
产后并发DVT的关键在于预防,在围产期健康教育中,我们重视DVT高危人群的筛查,对孕期有DVT高发倾向者,妊娠晚期常检测血液粘稠度和凝血机制,进行均衡热量摄入的饮食指导。必要时进行下肢血管B超检查,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2.5.2 改变“坐月子”习俗
产后指导患者早期活动,有计划地进行康复操锻炼,活动中避免久站、久走、久坐及二腿交叉。指导产妇做两小腿腓肠肌等长舒缩活动及踝关节伸展,旋转活动,达到增加肌泵及股静脉流速的作用。告知产妇DVT的早期症状和自我评估方法。本组有3例剖宫产患者术后自觉下肢酸胀并有沉重感,经及时治疗处理康复。
通过对50例产后并发DVT患者的护理,我们体会到在做好心理护理的前提下,腔静脉滤网植入后患肢的局部观察,硫酸镁溶液的湿热敷,抗凝溶栓及潜在并发症的观察等护理至关重要。同时对围产期孕妇的筛查及预防DVT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也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1]曹谭毅主编.中华妇产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55-1559.
产后下肢 篇3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25例,均行下肢顺行性静脉造影确诊,其中,自然分娩7例,剖宫产18例,发病时间为产后5~30 d。其中,左下肢19例,右下肢6例,混合型2例,中央型17例,周围型6例。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下肢肿胀、疼痛和压痛、浅静脉扩张、皮温升高,双下肢周径差在3.2~12.7 cm。
本组病例均采用了腔静脉滤网植入。腔静脉滤网可阻挡溶解脱落的血栓碎片进入下腔静脉,防止发生肺栓塞。对周围型DVT患者尿激酶经外周静脉输入,进行抗凝溶栓治疗,对中央型及混合型患者尿激酶经患肢足背静脉滴入并在踝部加压,以增加血栓局部药物浓度,提高治疗效果。
2 结果
本组25例病例经腔静脉滤网植入治疗护理后,全部治愈。
3 护理
3.1 心理护理
由于本组病例为产后并发DVT,因抗凝、溶栓治疗改变了新生儿喂养模式,且治疗时间长、恢复慢、费用高,加之肢体肿胀疼痛活动受限,患者往往产生焦虑、急躁心理,医务人员应加强疾病知识的宣教,用亲切的语言向患者解释清楚产后并发DVT的原因、治疗方案、预后及注意事项,避免患者陷入焦虑和忧郁中,而影响治疗效果。指导患者放松疗法,听音乐分散注意力,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思想顾虑,减轻心理压力积极配合治疗。
3.2 DVT急性期护理
3.2.1 卧床休息
DVT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10~14 d,床上活动时,避免动作幅度过大。防止室温过低,注意患肢保暖,但禁止热敷,禁止按摩患肢,以防血栓脱落造成肺动脉栓塞[4]。3.2.2减轻肿胀将患肢制动并抬高30 cm,以利静脉血回流减轻肿胀。患肢用50%的硫酸镁溶液热湿敷,温度50~60℃,每天3次。严密观察患肢肿胀和浅静脉扩张程度及患肢动脉搏动,每日测量患肢不同平面的周径。
3.2.3 有效止痛
密切观察患肢疼痛的部位、程度,疼痛剧烈者采取有效止痛措施,可口服镇痛药物,肌内注射哌替啶,以及听音乐分散其注意力。
3.3 抗凝溶栓治疗护理
3.3.1 尿激酶经上肢静脉滴入
对周围型DVT患者,采用传统的给药方式,当腔静脉滤网植入后,尿激酶经上肢静脉滴入。患者卧床休息,尿激酶20万U溶于100 ml生理盐水中,每12小时静脉滴注,20~30 min内滴完,同时联合应用祛聚药物,丹参25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或肠溶阿司匹林25 mg,每日3次。以扩充血容量稀释血液,降低血液黏稠度,防止血小板凝集。
3.3.2 尿激酶经患肢足背静脉滴入
对中央型及混合型DVT患者,当下腔静脉滤网置入成功后,尿激酶经患肢足背静脉滴入,尿激酶20万U溶于100 ml生理盐水中用微量输液泵恒定泵入,15~20 min内输完,每12小时输注1次。在踝关节上方5 cm处用止血带或弹力绷带阻断浅静脉,以使溶栓药物尿激酶通过交通支进入深静脉,加上微量注射泵的动力作用将减少药物经近端开放的静脉进入体循环,可增加血栓部位药物浓度从而起到局部高浓度的溶栓作用[5]。
3.4 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3.4.1 观察出血倾向
使用尿激酶等抗凝栓治疗,有出血的可能,应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期检查凝血酶原时间,注意观察有无全身性出血倾向,如皮下淤点、淤斑、牙龈出血、穿刺点和伤口有无渗血、血尿或黑便等,观察患者面色、尿量、患肢温度、肿胀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3.4.2 观察肺动脉栓塞
肺动脉栓塞是DVT最严重的并发症,是由于血栓脱落所致,尤其在发生早期,血栓松软与血管壁粘连不紧,极易脱落造成肺栓塞。在溶栓治疗期间,溶解脱落的血栓碎片也易阻塞肺动脉造成栓塞,因此应严密观察患者有无胸闷、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等异常情况,以便早期发现肺栓塞的发生,本组病例无一例发生肺栓塞。
4 健康教育
产后并发DVT主要机制为血管内膜损伤、血流淤滞和血液高凝状态。由于产妇在“坐月子”期间,过分强调休息与营养,产后体质虚弱、活动少、出汗多,过量进食高蛋白、高脂肪、高糖等食物,使血液黏稠度增高,下肢血流缓慢。又因孕期内分泌变化,雌激素水平升高,可增加血液黏稠度。剖宫产患者由于手术中牵拉、切割组织,可引起静脉壁不同程度的损伤和狭窄,这些因素均可并发产后DVT。因此,产后应指导产妇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早期下床活动,活动时应避免长时间站立和长时间走动。避免过量进食高蛋白、高脂肪等食物,多食用粗纤维食物,防止产后DVT发生。
5 结论
通过对25例DVT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及抗凝、溶栓治疗,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并采取相应的健康教育,实践证明,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中,护理工作起着重要作用。
摘要:目的:探讨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护理对策与处置方法。方法:做好心理护理及抗凝、溶栓治疗期间的临床护理, 对患者实施下腔静脉滤网植入后, 对周围型DVT患者, 尿激酶经上肢静脉滴入, 对中心性及混合性DVT患者, 在踝关节上方5cm处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 尿激酶经患肢足背静脉滴入, 并用50%硫酸镁溶液热湿敷患肢。结果:经过综合护理和抗凝溶栓治疗, 25例患者患肢肿胀消退, 痊愈出院。结论: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中, 护理工作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静脉血形成,护理,血栓消融,分娩
参考文献
[1]吴在德.外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642-645.
[2]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1555-1559.
[3]张培华.临床血管外科[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1.
[4]王桂梅, 卢桂芝, 席桂华.出院前健康教育表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复发的相关性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6, 23 (6) :24-25.
产后下肢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8月~2013年1月收治的37例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 年龄25~40岁, 平均年龄 (29.2±3.2) 岁;随机分为观察组 (19例) 和对照组 (18例) , 其中, 26例剖宫产, 11例自然分娩, 发病时间6~30 d;所有患者均不同程度伴有左下肢肿胀、行走活动受限以及左下肢疼痛等临床症状;经彩色多普勒超声、静脉造影确诊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排除有高危妊娠病变、静脉血栓家属史患者, 两组患者的年龄、发病时间等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 主要包括心理护理、体位护理、抗凝及溶栓护理、患肢护理、饮食护理以及健康教育护理等;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 采用预防性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护理。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静脉血栓发病率进行观察。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护理后, 观察组患者的静脉血栓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3 讨论
产科领域中, 主要受到妊娠子宫与妊娠期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两个因素的影响, 增高血液凝固性[3]。妊娠晚期与产褥早期, 大多数纤维蛋白原和凝血因子不断增高, 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胎盘产生较多雌激素, 在肝脏中逐渐形成大量凝血因子, 增加纤维蛋白含量, 损伤血管壁, 降低纤溶活性, 产妇产后活动锻炼较少, 降低血液循环速度, 进而影响下肢静脉的通畅, 导致产后出现盆腔与下肢内血栓形成。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主要受到血液高凝状态因素影响, 通常情况下, 产后子宫胎盘剥离在短时期内能够快速止血, 降低产后大出血发生率。另外, 还受到子宫本身收缩因素影响, 和血液高凝状态具有直接关系。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临床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发热以及皮肤瘀血等。常规治疗主要采取抗凝药物治疗和溶栓治疗。为有效降低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病率, 需要采取有效护理措施, 主要包括常规护理和针对性下肢静脉血栓预防性护理。 (1) 常规护理:首先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 由于抗凝治疗和溶栓治疗的难度较大, 恢复速度慢, 且费用较高, 患者易产生焦虑、恐惧情绪, 护理人员要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 对患者讲解下肢疼痛的治疗方法、肿胀原因以及不良反应等知识, 缓解患者不良情绪, 提高治疗自信心, 积极接受治疗;患者卧床休息, 护理人员对其进行体位护理, 抬高患肢30 cm, 膝关节屈曲约15°, 并避免在膝下垫枕, 加快静脉回流, 缓解疼痛、肿胀现象, 缓解血液瘀滞;患者进行抗凝和溶栓治疗的过程中, 减少创性治疗和检查, 注意进行静脉穿刺时, 不过紧捆扎止血带, 采取静脉留置针, 不进行静脉穿刺, 拔针时, 对局部压迫约10 min;抽取血样时, 对血常规、凝血酶原时间以及血小板计数进行检查, 保证其满足检测标准, 并注意观察是否出现便血、皮下瘀血以及血尿等现象。 (2) 针对性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性护理:由于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主要受到血流滞缓、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以及血管壁损伤等因素影响, 因此, 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 护理人员定时对患者下肢进行按摩, 锻炼下肢进行轻微活动;另外, 做好下肢保暖工作, 对其进行静脉穿刺时, 防止穿刺下肢静脉, 且避免在同一个静脉处进行多次穿刺;如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现象, 护理人员要积极告知医生, 对其采取抗凝、溶栓治疗。在本组研究中,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针对性预防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 经过护理后, 观察组患者的静脉血栓发病率为5.3%, 对照组患者的静脉血栓发病率为44.4%, 观察组患者的静脉血栓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
综上所述, 对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对策, 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 控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 对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总结。方法 收治的37例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 (19例) 和对照组 (18例) ,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针对性预防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 对两组患者的静脉血栓发病率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经过护理后, 观察组患者的静脉血栓发病率 (15.3%) 显著低于对照组 (44.4%) (P<0.05) 。结论 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比较常见, 对其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对策, 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 控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针对性,护理
参考文献
[1]李毅.30例恶性肿瘤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诊治分析.重庆医学, 2007, 36 (20) :2065.
[2]陈小敏.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溶栓治疗的护理体会.广西医学, 2008, 10 (31) :1819.
产后下肢 篇5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1例患者,年龄20~39岁,平均年龄26.5岁,其中剖宫产术后15例,胎头吸引助产4例,顺产2例。妊高征11例,胎膜早破5例,胎盘早剥1例,前置胎盘2例,过期妊娠2例。轻度贫血7例,中度贫血2例。初产妇15例,经产妇6例。体重55~89kg,平均体重67.4kg。剖宫产术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
1.2 临床表现
21例产后均出现程度不同的患侧肢体肿胀,站立和活动时胀痛,活动受限,肌张力和皮肤张力增高,皮肤颜色正常或发绀,肢体周径比健侧粗3~16cm,平均7.9cm。左侧DVT 15例,右侧6例。周围型DVT 7例,中央型10例,混合型4例。产后发生时间为2~10d,平均天数为5.6d。其中1例混合型DVT出现“股青肿”,除上述症状外,出现患肢的皮色青紫,伴有水泡,有全身反应;1例发生DVT后第2天出现胸痛、胸闷、咳嗽,经CT证实并发PE。21例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证实为下肢DVT,血D-二聚体浓度均有升高。
2 治疗
本组病例无死亡。19例在本科予以保守治疗:绝对卧床、抬高患肢、溶栓抗凝、祛聚。治疗过程为方便用药,婴儿均采用人工喂养。
大剂量尿激酶溶栓:首次剂量在10min之内20万单位(约4 400U/kg),然后维持剂量10万单位/h(2 200U/kg),由患肢注入。一般大剂量尿激酶溶栓应动态观察疗效,24h后减为50万单位/d,6h匀速由患肢注入,疗程为7d。抗凝:低分子肝素钠5 250u,每日2次,皮下注射2周,华法令5mg/d,口服半年。
溶栓抗凝过程中每6h监测一次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血液流变学。其中PT、APTT、Fib的监测尤为重要。以PT为首选指标,PT-INR的数值调整至2.0~3.0,APTT时间延长至对照的1.5倍才能达到治疗效果。当纤维蛋白低于1.0g/L时,易发生出血,应马上停药[2]。
19例在本科经保守治疗后DVT的症状减轻或消失,患肢周径不同程度的缩小2~12cm,平均5.5cm。股青肿1例和PE 1例转至本院普外科。股青肿1例在普外科保守治疗后,症状明显减轻。DVT合并PE病例诊断明确后行下腔静脉临时滤器植入术,临时滤器置于肾静脉水平以下,2周后取出临时滤器,予保守治疗,PE的症状消失,DVT的症状缓解。
3 讨论
DVT系指血液在深静脉系统不正常的凝结。Virchow提出静脉血栓形成的三联病因:静脉壁损伤、血流滞缓和血液高凝状态的致栓学说[3]。DVT的常见病因有:手术、外伤、肿瘤、长期卧床、妊娠、口服避孕药、抗凝血因子Ⅲ(AT-Ⅲ)、蛋白S(PS)、蛋白C(PC)缺乏、感染、静脉炎、静脉先天发育异常、遗传因素等。上述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中,单一因素较少致病,常常是2个或2个以上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临床中发现,左下肢血栓形成远远高于右下肢,特别是原发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可能与左髂静脉行径较长,右髂动脉跨越其上,使左髂静脉受到不同程度的压迫有关,这与本组资料观察到的临床资料相符。
3.1 产后DVT发病的常见因素
(1)孕期凝血、纤溶系统的生理性改变为日后胎盘的剥离,创造了预防性止血的保护条件,同时也为静脉血栓形成提供了机会。妊娠期、产褥期妇女发生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性较非孕妇女显著增加,为同年龄非妊娠妇女的5倍。孕晚期患者血液中凝血因子Ⅴ、Ⅶ、Ⅷ、Ⅸ、X增加,其中尤以纤维蛋白原显著,产程中或产褥期又进一步增加,血液处于高凝状态。(2)妊娠增大子宫压迫下腔静脉及髂静脉,可影响下肢静脉回流,使盆腔及下肢静脉血流缓慢,静脉压增高。(3)如果孕妇合并妊高征、滞产、脱水血液浓缩,产后活动少或每次盘腿坐着授乳时间过长等,均可使血流缓慢,血管内红细胞产生聚集倾向。(4)剖宫产后尤易形成静脉血栓的主要原因为:①术后卧床引起肢体静脉回流缓慢;②麻醉平面以下静脉血管扩张,血流速度减慢,增加了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性。本组资料显示剖宫产发生DVT明显高于顺产或助产,说明剖宫产易并发DVT。(5)妊娠期贫血、产后出血、产褥感染、体质虚弱、高龄、肥胖、多产、大量输库存血等均可成为诱因。
3.2 DVT的防治
预防产褥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方法有:(1)做好孕期保健,孕妇营养合理,适当控制体重;(2)防治妊高征,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3)静脉穿刺点应选上肢,有发生DVT高危因素的患者,少用或不用止血药;(4)鼓励产妇早下地活动,授乳时避免盘腿久坐,改善下肢静脉血流缓滞的状态,不能离床活动者也应尽早在床上翻身、由家属协助患者在床上做下肢伸展运动,跖屈背伸动作,足和趾主动活动等;(5)下肢源性血栓栓子多源于小腿腓肠肌,如产妇出现下肢腓肠肌疼痛应疑本病;对有血栓危险因素,下肢肿胀或Homans征阳性(由于足关节背屈出现腓肠肌疼痛)的患者,应高度怀疑本病,需及时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血D-二聚体浓度监测,以期早期诊断。
可以认为,DVT病程越短,溶栓效果越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尤为重要。一旦诊断明确,如无禁忌,应立即溶栓,赢得治疗时间。本组病例均在严密监测凝血功能的基础上进行溶栓抗凝治疗,未出现异常出血等不良反应。本组有1例发生症状性PE,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后,预防了PE的进一步发展,未发生致死性PE。对于已经并发PE的患者除应按PE处理外,应积极地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和手术治疗,这是防止PE继续发生和治愈该疾病的安全有效的方法[4],术后仍需序贯抗凝治疗。
本组病例结果表明:(1)高危妊娠产妇是DVT的高危因素。(2)大剂量尿激酶溶栓,并予低分子肝素抗凝是治疗DVT,保护深静脉瓣膜功能的关键。(3)临时下腔滤器植入术可以有效预防致死性PE的发生。
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原因、治疗要点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患者产后发生DVT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结果发生DVT后早期予以大剂量尿激酶溶栓,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等,效果满意。结论高危妊娠产妇是DVT的高危人群,溶栓抗凝治疗对DVT有较好疗效。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产后下肢
参考文献
[1]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55-1559.
[2]Kashyap VS,Quinones-Baldrich WJ.Principles of thrombolytic therapy.In:Rutherford.Vascular Surgery.5th ed [J].Philadelphia:WB Saunders,2000:465.
[3]兰锡纯,冯桌荣.心脏血管外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057-1064.
产后下肢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于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确诊的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14例, 其中自然分娩9例, 剖宫产5例, 发病时间为产后4~25 d, 左下肢5例, 右下肢4例, 混合型1例, 中央型3, 周围型1例。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下肢疼痛、肿胀、压痛、皮温升高、静脉扩张, 双下肢周径为3.3~12.7 cm。所有患者均采用腔静脉滤网置入治疗。
1.2 护理方法
1.2.1 心理护理
由于本组患者均为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 抗凝、溶栓治疗改变了婴儿喂养方式, 且周期长, 恢复慢, 医疗费用较高, 且患者患肢活动受限, 很多患者存在焦虑心理。护理人员应加强对相关知识的教导,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诉患者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病理和治疗方案以及相应的注意事项, 避免患者过度疑虑影响治疗效果, 可通过播放音乐等方式分散患者的注意力, 鼓励患者树起信心, 消除疑虑, 积极配合治疗。
1.2.2 急性期护理
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急性期患者应卧床休息1~2周, 活动时也要尽量保持较小的活动幅度, 护理人员要注意室温, 保证患者患肢的保暖, 禁止热敷, 禁止患者按摩患肢造成肺动脉栓塞。
消除肿胀时, 要将患肢抬高30 cm, 促进静脉血液回流, 减轻肿胀, 以50%浓度, 50~60℃的硫酸镁溶液热敷患肢, 每天3次, 观察患肢的肿胀情况与浅静脉扩张情况以及患肢脉搏, 测量患肢周径。
止痛, 观察患者疼痛的部位、疼痛程度, 可采取口服镇痛药物, 注射哌替啶以及播放音乐等方式减轻患者疼痛。1.2.3抗凝、溶栓治疗的护理对周围型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 采取传统给药方式, 植入腔静脉滤网后, 自上肢静脉滴入尿激酶, 将20万U融入100 m L生理盐水, 30min内滴完, 每日1次, 也可肠溶25 mg阿司匹林, 每天3次, 降低血液黏稠度, 减少血小板凝集。
对中央型、混合型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 植入下腔静脉虑网后, 自患肢足背静脉滴入尿激酶, 以20万U尿激酶融入100 m L生理盐水, 以微量输液泵在20 min内输完, 每隔12小时输注一次。在患者踝关节上部5 cm处以止血绷带隔断浅静脉, 使溶栓药物进入深静脉并进入体循环, 提高血栓部位的药物浓度, 起到溶栓效果。
1.2.4 并发症的护理
出血倾向, 尿激酶等抗凝溶栓药物有引起出血的可能, 因此护理人员要严格检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定期检测凝血酶原时间, 观测是否有全身出血倾向, 如牙龈出血、皮下瘀点伤口渗血、黑便、血尿等, 并及时观测患者尿量、面色, 患肢温度及肿胀情况, 若发现异常须及时向医师汇报。
2 结果
经抗凝、溶栓与综合护理后, 14例患者全部肿胀消退出院。可见在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治疗中, 护理工作能够加深患者的相关认识, 加快患者痊愈, 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 讨论
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病理在于血管内膜受损伤, 血流不畅, 血液呈高凝状态。由于产妇在产后哺乳期间过分强调营养摄入与休息, 大多产妇活动较少, 体质虚弱, 出汗较多, 饮食中摄入的高脂肪、蛋白、糖分较多, 使得血液黏稠度增加, 下肢血流缓慢, 同时怀孕期间内分泌的变化也导致雌性激素升高, 血液黏稠度增加剖宫产也会因术中的牵拉、对组织的切割引起静脉血管内壁的压迫与损伤, 上述因素都是引发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重要原因[1,2,3,4]。因此, 及时指导产妇进行适量锻炼, 避免长时间站立、走动, 避免过多的脂肪和蛋白摄入, 也是预防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重要途径。实践证明, 在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过程中, 护理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董清梅.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与预防[J].临床医药实践, 2009 (25) :701-702.
[2]邹静, 王雁南, 宋福晨.中药.洗配合正负压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9, (7) :110-111.
[3]刘艳梅.21例产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患者的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 2010 (10) :138-139.
产后下肢 篇7
1 产后DVT的发病机制
1.1 血液高凝状态
产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与血液高凝状态密切相关。产后子宫内胎盘剥离能在短期内迅速止血, 不致发生产后大出血, 除子宫本身收缩外, 与血液高凝状态直接相关。妊娠时胎盘产生大量雌激素, 足月时达高峰, 体内雌三醇的量可增加到非妊娠时的1 000倍, 雌激素促进肝脏产生各种凝血因子[3]如因子Ⅱ、Ⅴ、Ⅶ、Ⅷ、Ⅸ、Ⅹ均增加。同时妊娠末期体内纤维蛋白大量增加, 加重血液高凝状态。临产以后分娩过程中, 由于肌肉活动增强, 出汗较多, 入量不足, 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血液浓缩, 还可因分娩过程中出血使血容量减少。剖宫产手术应激可使血小板增高, 黏附性增强。手术造成的失血、脱水可导致血液浓缩, 血细胞相对增多。另一方面与产妇的自身因素及合并的疾病状态有关:高龄、肥胖、吸烟、既往血栓形成史、糖尿病、心功能不全、先天性抗凝血酶缺乏症等, 均可使机体处于一种高凝状态[4]。分娩结束后, 妊娠期间血液稀释造成的相对低氧血症, 可刺激红细胞生成素分泌增加, 加速红细胞的生成, 这是妊娠期的自我调节机制。这些因素使产妇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是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
1.2 静脉血流淤滞
下肢静脉的向心回流依赖正常的静脉瓣功能、骨骼肌收缩的肌泵作用和胸腔内的负压吸引作用[5]。正常的静脉血流对活化的凝血因子起稀释和清除作用。当下肢血流缓慢或淤滞时, 局部凝血酶聚集, 纤维蛋白活性下降, 易导致局部血栓形成。妊娠期, 左髂总静脉受左髂总动脉压迫, 血液流速缓慢淤滞, 促进血栓形成。而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时间长, 子宫对盆腔静脉压迫时间相应延长, 明显压迫及粘连带的形成, 静脉腔横截面积减少, 易形成血栓[6]。因剖宫产手术和术后都需卧床, 下肢静脉血回流缓慢, 血液淤滞在静脉内, 可发生血栓形成。
1.3 静脉内膜损伤
正常血管内膜是血小板凝集的生理屏障, 当血管内膜损伤后, 血小板便发生聚集, 并释放生物活性物质, 进一步加重血小板的聚集和附着, 促进血栓形成。剖宫产手术均采用硬膜腔外麻醉, 使麻醉平面以下静脉扩张, 由于血管张力改变而导致的内膜破裂, 均可引起DVT[7]。最近的研究发现静脉注射是慢性静脉疾病乃至静脉血栓中重要的潜在危险[8]。
2 产后DVT的护理
2.1 心理护理
由于产妇大多处于产褥期内, 身体虚弱, 下肢疼痛较重、患肢肿胀, 治疗难度大、费用高、时间长, 又需改变新生儿的喂养模式, 易导致产妇焦虑、烦躁、精神过度紧张, 情绪波动大, 而产妇的心理状态对DVT治疗效果影响很大。辛绍伟等[9]认为, 产后心情不佳, 可引起交感、迷走神经功能紊乱, 导致血管舒缩功能失调。因此护理中应注意观察产妇情绪变化, 用亲切的语言向产妇耐心地解释病情, 详细介绍DVT病因、治疗方案、预后及注意事项, 使产妇能够科学地认识疾病, 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指导产妇采用放松疗法, 听音乐分散注意力, 鼓励产妇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消除思想顾虑, 减轻心理压力积极配合治疗。
2.2 饮食指导
鼓励产妇多饮水, 进食低盐、低脂、清淡、高热量饮食, 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低脂可以避免血液黏稠度增高, 造成血液淤滞而加重血栓的形成;低盐可改善血管壁的通透性, 减轻组织水肿, 同时清淡饮食可防止刺激性食物对血管的刺激[10];高热量、高纤维素饮食补足机体所需能量, 亦可防大便干燥。同时, 注意培养定时排便习惯, 避免腹胀、便秘, 必要时可进行腹部按摩或温盐水灌肠。因排便困难引起腹压增高, 影响下肢静脉血液回流。据报道, 80%DVT发生在左下肢, 与乙状结肠宿便有关[11]。
2.3 患肢的护理
卧床1周~2周, 嘱产妇感觉肢体疲劳时更换体位, 行足部轻微背曲运动, 避免剧烈运动。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20 cm~30 cm, 同时膝关节放置5°~15°微屈状态[12], 膝关节下不能垫小枕, 以防腘窝处受压。这种体位可以使髂静脉呈松弛状态, 增加静脉血液回流, 防止静脉淤血, 并可降低下肢静脉压, 从而减轻水肿与疼痛。同时, 鼓励产妇深呼吸, 以增加膈肌运动, 减少胸腔压力, 促进血液循环[13]。2周后下床活动时, 应穿弹力袜, 保护患侧足背及下肢浅静脉, 除溶栓、抗凝药物可以从足背静脉输注外, 禁止输注其他药物, 特别是刺激性较强的药物。穿刺宜选用小号针头, 尽量做到一针见血, 掌握正确的拔针按压方法, 适当延长按压时间。对于急性DVT病人, 过去认为需要绝对卧床10 d~14 d, 床上活动时避免动作幅度过大;禁止按摩患肢, 以防血栓脱落而并发PE。而Partsh研究认为, 早期下床活动并未增高PE发生率, 相反使下肢的肿胀和疼痛程度明显减轻, 且多普勒造影显示卧床休息者静脉血栓明显增大。对于急性下肢DVT是否应鼓励早期下床活动的问题, 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2.4 抗凝溶栓治疗的护理
2.4.1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①严密观察患肢皮肤温度、颜色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注意肢体保暖, 室温应保持在26 ℃~30 ℃。患肢采用50%硫酸镁湿热敷, 以缓解血管痉挛, 促进水肿消退, 减轻疼痛, 有利于侧支循环的建立。硫酸镁溶液给患肢局部湿外敷一般浓度为50%, 温度为30 ℃~50 ℃, 若>50 ℃, 会增加局部组织需氧量而加重缺氧;若<30 ℃, 则刺激局部肌肉收缩, 血管痉挛使疼痛加剧, 还可增加血液黏稠度。②观察下肢疼痛和肿胀的情况, 疼痛是DVT的主要症状, 肿胀是其主要体征[14]。注意观察下肢疼痛情况, 认真记录疼痛的部位、程度和游走方向。评估患肢肿胀程度, 取髌骨上缘上15 cm、下缘10 cm及踝上5 cm处测量下肢周长, 每天定时测量并与健侧相比较, 每日至少1次。首次测量做好标记, 以减少误差, 并做好记录, 以便观察水肿消退情况。③注意有无出血倾向, 有无胸闷、气促、胸痛、呼吸困难、 血压下降等肺栓塞症状。同时观察体温的变化, 静脉血栓的产妇均有不同程度的低热, 随着栓塞的加重, 毒素的吸收, 下肢温度升高并有肿胀。观察中要注意与乳房肿胀及剖宫产术后体温反应性发热相鉴别。抗凝、溶栓治疗期间暂停母乳喂养, 对因病情需要回乳者, 遵医嘱正确使用外敷及口服药, 指导产妇在回乳期间, 乳房避免挤压, 并注意体温变化, 预防乳腺炎的发生。
2.4.2 用药护理
①建立良好输液通道, 保护静脉:有效输液通道能确保单位时间内溶栓药物的输入。在选择血管时, 一般应选用远端、较粗大的血管。严格无菌操作, 尽量留置外周静脉套管针, 以方便给药。注意保护血管, 避免反复穿刺造成血管损伤, 增加血栓形成的危险。溶栓治疗期间尽量避免各种注射和穿刺, 如确实需要者, 拔针后按压时间要较正常时间延长。进行动脉血气分析时, 不能穿透血管后壁, 并保证按压时间在5 min以上, 以防止局部血肿。②严格配制药物, 确保药量:严格执行医嘱, 配药时仔细核对, 剂量要准确。输液时建立好静脉通路后先输注生理盐水, 确保通畅后再接上配制好的溶栓药物, 输注完后再用生理盐水冲洗滴管, 以确保药量。最好使用输液泵, 以保证溶栓药物在设定时间内恒速滴入。根据病情调节输液速度, 避免溶栓药物输入过快增加出血危险, 过慢又达不到预期的治疗目的。③观察溶栓的疗效和副反应:溶栓治疗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出血, 其发生率为5%~7%, 其中致死性出血约可达1%[15]。在抗凝溶栓期间, 要密切观察产妇有无穿刺点、鼻腔、牙龈、皮肤等出血, 有无阴道恶露增多[16], 有无黑便、咖啡样或血性呕吐物, 有无意识模糊、偏瘫失语等。并密切注意凝血机制, 定时查凝血时间、尿常规、大便潜血试验, 准确记录凝血酶时间。治疗时凝血酶原时间 (APTT) 应维持在正常的3倍或4倍, 超过7倍则有出血的危险。溶栓后产妇不宜过早下床活动, 患肢不能过冷过热, 以免部分溶解的血栓脱落致PE[17]。④出血的护理:护士加强病房巡视, 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情调整药物剂量和输注速度。各项护理操作动作轻柔, 防止机械性损伤[18]。齿龈出血, 可用冷水漱口。鼻出血, 可用拇指、食指压迫鼻根止血或局部冷敷或用0.1%盐酸肾上腺素棉球填塞鼻腔[19]。对于穿刺点出血, 于穿刺点上方约1 cm处压迫止血, 渗血量较大时, 于压迫止血后再在穿刺点处加1块或2块2 cm×2 cm的吸收性明胶海绵加压包扎, 并加用沙袋压迫[20]。对于其他部位出血, 需停止抗凝治疗, 给予鱼精蛋白或维生素K1, 必要时给予新鲜血浆或凝血酶原浓缩物[21], 待APTT值恢复后再重新抗凝治疗。
2.5 预防治疗PE
1819年 Laennec报道首例PE, 指出本病源于深静脉血栓 (DVT) , 两者有着共同的易患因素。DVT是PE的主要病因, DVT病人中有20%~30%发生PE [22], 另外PE的发生与DVT阻塞部位有一定关系, 95%的PE来自下肢DVT, 其中大约86%的血栓来自下肢近端的股静脉、髂静脉[23]。下肢DVT后1周~2周内最不稳定, 栓子极易脱落, 要十分警惕PE发生[24]。
PE是DVT最严重的并发症, 严重者可在30 min内死亡, 但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 容易导致误诊、漏诊[25]。因此, 应重视PE病人的易发因素, 充分提高对PE的早期诊断意识。当高危病例出现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胸痛、晕厥和休克或伴有单侧或双侧不对称下肢肿胀等对诊断具有重要的提示意义[25]。如发现上述症状, 护士应嘱其绝对卧床休息, 立即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入, 监测呼吸、心率、血压等变化, 并报告医生处理。在对症处理的同时, 护士操作应轻、稳、柔, 尽可能使产妇感觉舒适。对产妇的焦虑程度进行评估, 尽量安慰陪伴病人以减轻其焦虑和恐惧。
2.6 健康教育
①关注DVT高危人群:产后并发DVT的关键在于预防[26]。应关注DVT的主要风险因素如肥胖、多胎、产后出血、输血、合并糖尿病、合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下肢静脉曲张、血栓栓塞史等, 应做好对有上述危险因素产妇的护理。②改变传统的“坐月子”习俗:因传统习俗的影响, 孕产妇过分强调休息及营养, 进食高蛋白、高脂肪、高糖及高刺激性的姜汁等食物, 使血液黏稠度高, 下肢血流缓慢。剖宫产病人因盆腔、子宫切开创伤引起盆腔静脉不同程度的损伤, 这些因素均易并发产后DVT。产后指导病人早期活动、有计划地进行康复操锻炼, 活动中避免久站、久走、久坐及两腿交叉。指导产妇做两小腿腓肠肌等长舒缩活动及踝关节伸屈、旋转活动, 达到增加肌泵及股静脉流速的作用。③早期防治:据报道, 妊娠期及产褥期DVT的发病率较正常时期高6倍[27]。由于左下肢动静脉解剖的特点, 90%的深静脉栓塞发生在左下肢, 所以左下肢有沉重感、活动不便、肿胀、疼痛、皮肤发白、静脉曲张、腓肠肌或腹股沟有压痛等, 应考虑有下肢静脉血栓的可能性。及时报告医生, 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以减轻产妇的痛苦,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3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