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静脉疾病

2024-12-09

下肢静脉疾病(共10篇)

下肢静脉疾病 篇1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 e e pVein Thrombosis,DVT ),是指血液非正常地在深静脉内凝结,属于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血流缓慢、静脉壁损伤和高凝状态是三大致病因素。静脉血栓栓塞症是常见的血管疾病之一,由于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其误诊、漏诊率较高。现已成为导致人群死亡的重要原因。据估计其发生率处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脑卒中之后,是第三大常见的血管疾病。将给患者及其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准确评价此疾病经济负担,将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量化,对于开展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有关DVT疾病经济负担的研究较少。本文通过调查和分析以下患者的费用和具体支出,了解国内一线城市DVT诊疗项目和药品的实际费用情况;运用流行病学和卫生经济学的方法具体评价此种疾病经济负担,为科学使用和管理医疗服务项目以及制定医疗保险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1 资料来源

本次对北京、上海、广州三市2006-2012年各50例患者进行系统问卷调查,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和费用支出,了解其治疗现状,经济负担,包括患者的疾病经济负担、医疗保险部门支出等。经数据筛查,本研究共采集132例患者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表1是所调查对象人口社会学的一般情况。

由表1看出,性别、地区、年龄所选取的样本数都较均衡,同时选择中国的三个一线城市的综合性医院作为研究地点,相对其他地区医院诊疗收费等更规范,对建立标准化治疗和准确测算患者经济负担更具价值。

2 分析方法

问卷采用Epidata双录入,运用SPSS16.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1 疾病经济负担指标

疾病经济负担是指某个区域某年度所有病伤或某种病伤造成的经济支出和损失的统计指标。

直接经济负担:包括患者门诊费用、检查费用、用药费用、患者年营养费用、家庭陪护费用和前去医院就诊花费的交通费用,将其全部转化为患者年治疗费用。例如:检查费用:根据患者日常检查频率及医院检查项目单价,计算每位患者的年检查费用。

间接经济负担:指根据请假、因病早退等误工情况与患者当前月收入计算患者的间接费用。

2.2 患者经济负担多因素分析

选取患者患病年费用作为应变量,患者的年龄、性别、医疗保险类别、地区、个人收入、并发症情况等变量作为自变量,采用一般线性模型进行回归分析。

3 结果

3.1 疾病经济负担

整体情况。表2数据所示,患者的年人均直接医疗费用为7960元,直接非医疗费用为655元,间接费用为1034元,总费用为9649元。其中直接医疗费用所占比例最大(82%),而药费是最主要的单项支出,占总费用的41%。由此可见,药费支出是患者最主要的经济负担。

是否出现并发症。表3数据显示,132例患者中共有60例患者出现综合症,年费用中位数为8948.29元,费用支出远高于未出现的患者,因此切实做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减少综合症的发生,可以大幅度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各类医疗保险的支出。表4可看出,公费医疗的报销比例(91%)是最高的,直接医疗费用(12535元)及医保支出(11389元)远高于其他医保类型患者。而新农合的报销比例仅为34%,直接医疗费用和医保支出分别为7490元和2579元,明显低于其他类型患者尤其是公费医疗的患者。

3.2 多因素分析结果

表5显示,患者所在城市、医疗保险情况变量纳入后,其P值均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患者的费用发生受到地区因素、患者目前医疗保障形式的影响。

同时,患者因素对疾病经济负担影响的具体趋势是:在医疗保险恒定情况下,不同地区患者总费用情况如下:广州>北京>上海。在同一地区,不同医保患者总费用情况如下:公费医疗>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自费病人>商业医疗保险。也证明了,在控制社会人口学因素后,医疗保险方式与相关医疗费用支出有很大关系。

4 结论

近年 , 国外也有 相关研究 :Merli等对美国患者住院费用进行分析发现,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的为3056美元,使用普通肝素抗凝的为3476美元;Levy等的研究表明,欧洲患者的年总费用为2800-8300欧元。

本文中患者的年人均疾病经济负担为9648元,比上述国外的疾病经济负担要低,但考虑人均GDP等因素,我国患者的疾病经济负担还是较沉重的。年人均直接医疗费用为7960元,占总费用82%,而药费是最主要的单项支出,为3946元,占直接医疗费用的49.57%。所调查的三地都是医疗水平较高的地方,相关诊疗流程和收费标准都较规范,所以反映的各项目收费具有代表性,根据《2011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数据显示,药费占门诊病人总费用的51%,而本研究药费支出占总费用的41%,和全国平均情况相符。

综上,本研究结果表明,患者的药费支出是患者的主要疾病经济负担,医疗保险和个人分别承担其药费支出,给社会和个人带来较大负担。其中,新农合患者报销比例低,疾病经济负担相对较大。

参考文献

[1]Cushman,M.Epidemiology and risk factors for venous thrombosis.Semin Hematol,2007,44:62-69.

[2]Cohen AT,Agnelli G,Anderson FA,et al.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in Europe.The number of VTE events and associated morbidity and mortality.Thromb Haemost,2007,98:756-764.

[3]康丽君.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J].科技成果,2009(8):23-43.

[4]Moeller S,Oioberge S,Brown GNDT[J].2002(17):2071-2076.

[5]范桂高.一些国家疾病间接经济损失比较[J].国外医学卫生经济分册,1998,15(2):59-62.

[6]Caprini JA,Economic burden of long-term complications of deep vein thrombosis after total hip replacement surgery in the United States.Value in Health.2003 Jan-Feb;6(1):59-74.

[7]Tilleul P,Lafuma A,Colin X,et al.Estimated annual costs of prophylaxis and treatment of venous thromboembolic events associated with major orthopedic surgery in France[J].Clinical&Applied Thrombosis/Hemostasis,2006;12(4):473-484.

[8]Levy E,Gabriel S,Dinet J,et al.Assessing the total cost of management of a patient with deep vein thrombosis(DVT)in France and Italy[J].Value Health,2001;4(2):102.

本期话题:下肢静脉曲张 篇2

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疾病,系指下肢浅静脉系统处于伸长、蜿蜒而曲张状态。明代《外科正宗》载:“筋瘤者,坚而色紫,垒垒青筋,盘曲甚者,结若蚯蚓”,即为静脉曲张。临床工作中,很多病人对此病认识不足,对治疗顾虑重重,下面我回答几个具有代表性的问题。

1. 大夫,我腿上的血管长得像蚯蚓似的,弯弯曲曲,越来越重,特别难看,是怎么回事?

这就是较典型的下肢静脉曲张,小腿上突出于皮肤下、弯弯曲曲像蚯蚓似的血管就是曲张的浅表静脉。

下肢静脉系统分为深静脉系统和浅静脉系统,深静脉系统指位于体表看不到的腿部肌肉深层,浅静脉系统就是我们可以看到的腿部浅表血管。

我们知道,血管是人体内的运输通道,由于心脏不停的跳动,动脉血管将富有氧气和营养的血液源源不断地送往全身各处,静脉血管就将体内经过释放氧气和营养后的血液回流入心脏。

下肢静脉系统负责回收腿部的血液,为了使血液向上流且不倒流,下肢静脉内有许多类似我国农村水车的隔板样的瓣膜,如果瓣膜损坏,腿部的血回流受影响,就会出现静脉曲张或腿肿。

先天性静脉壁薄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及浅静脉内压力增高是引起浅静脉曲张的主要原因,下肢静脉曲张分为单纯性和继发性两类,前者系指浅静脉本身的病变,不伴有深静脉病变;后者系指深静脉血栓形成或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后果。我们常说的静脉曲张指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

2. 我有静脉曲张,现在没有觉得有什么不舒服的,它到底有什么危害?

静脉曲张除了影响腿的美观外,发病初期,患者多有酸胀不适和疼痛;后期受损静脉隆起,扩张迂曲,以小腿大隐静脉为重。

除了凸现的青筋外,静脉曲张还会令小腿颜色变深和疼痛,严重的会令皮肤表面发炎、溃烂、出血、足部水肿和夜间抽筋。病程长者常有皮肤萎缩、脱屑、瘙痒、色素沉着、皮肤和皮下组织硬结,甚至湿疹和溃疡形成,有时可并发出血及血栓性静脉炎。

3. 我是一名教师,有同事患下肢静脉曲张,影响腿的美观,夏天连裙子都不敢穿,您能告诉我哪些人易患静脉曲张吗?

1)经常站立工作者如教师、售货员、礼仪小姐以及需要长久站立的工作人员,由于重力作用,使血液压力较大地作用于静脉瓣,时间长了就使静脉瓣功能受损。

2)妊娠妇女妊娠时子宫增大,压迫髂静脉,引起静脉内压力增高,而发生静脉曲张;同时,妊娠期盆腔内血流量增加,影响下肢血液回流,亦为发病因素之一。

3)盆腔肿瘤患者盆腔内肿瘤和肿大的淋巴结压迫髂静脉,引起下肢静脉压增高,易于发生静脉曲张。

4)老年人及先天性静脉壁软弱者老年人静脉壁开始退化,瓣膜功能亦减弱;先天性静脉壁软弱者,静脉缺乏弹性,易于松弛,静脉内压增大时,管腔扩张,引起静脉瓣闭锁不全,血液向下倒流,静脉压增高,于是静脉先扩大,继而延长弯曲成为静脉结节。

4. 我每天站立的时间都很长,如何预防下肢静脉曲张产生?

长期从事体力劳动或站立工作的人,最好能经常穿弹力袜保护。有下肢静脉曲张家族史者,最好能在青少年时期就注意适当锻炼身体,以增强全身体质,加强静脉管壁。

防止静脉曲张的措施包括:1)消除可能增加腹压的因素,如慢性咳嗽、便秘等;2)改善劳动条件,减轻劳动强度;3)避免过度肥胖,增加双脚压力;4)睡觉时将脚微微垫高,帮助血液流到心脏;5)坐下时把下肢稍微抬高,促进血液循环;6)避免长时间站立或长期呆坐,平常多散步,舒展筋骨。

5. 大夫,我有下肢静脉曲张,不很重,现在不想手术,吃药能吃好吗?

吃药是不能治愈静脉曲张的,内服药和外敷药几乎不起作用,如果不愿手术,最好穿医用弹力袜。

对于妊娠期妇女、早期轻度静脉曲张患者以及全身情况差、难以耐受手术的患者,医用弹力袜除了能改善静脉曲张的症状,减缓静脉曲张的发展外,还能防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弹力袜并不能根治静脉曲张,但它作为一种对抗疗法,可防止曲张加重,并作为其他疗法的辅助疗法。一般使用压力为20~30mmHg。如静脉曲张没有发展到大腿,通常膝关节以下使用弹力袜即可获得较满意的疗效。

6. 大夫,我有下肢静脉曲张,不想开刀,我听说打针能治好这个病,可以吗?

你所说的打针是曲张静脉硬化剂注射疗法。它适用于:1)浅的小静脉扩张,静脉蜘蛛痔;2)术后残留曲张静脉的处理;3)作为不愿手术或因手术耐受力差不宜手术的辅助疗法。它是利用硬化剂对静脉内膜产生化学刺激,使血栓形成、血管壁内膜粘连纤维化而堵塞管腔。

它的缺点是复发率高,已很少单独使用。注射疗法的并发症有曲张静脉不萎缩、注射液外渗、形成持久性痛性血栓、过敏反应、深静脉血栓形成等。

如果你静脉曲张已经很重,单纯硬化剂注射疗法不仅不可能治好你的病,还可能产生一些较严重的并发症,还是手术为好。

7. 大夫,你开刀把我的血管切了,会不会以后腿上的血液不流通了?

你的担心是有道理的,但手术切除的是病变的浅静脉,下肢还有一套深静脉系统,肉眼是看不见的,它能使灌注到腿上的血液回流到心脏。如果深静脉不通畅,曲张的浅静脉是不能切除的。因此,术后鼓励病人要下床活动,以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

8. 大夫,我看有的病人手术后,腿上的疤痕特别多,有办法使术后的腿美观一点吗?

你所说的是传统术式,但由于其创口多、住院时间长、手术复杂等缺点,已被先进的微创技术取代。

目前主要的微创手术有:

1)激光治疗。即把激光光纤置入静脉内,借助激光的高热作用使大隐静脉内膜纤维化,使静脉闭塞,达到阻断血液倒流的目的。手术快捷、安全、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美观,适用于症状相对轻的患者。

2)大隐静脉主干剥脱,曲张静脉TRIVEX系统刨除术。先于大腿根部和踝内侧行小切口,找到大隐静脉主干,插入剥脱器,将主干剥脱;然后用TRIVEX旋切器将静脉曲张团块旋切吸出,患肢弹力绷带加压包扎10天后伤口拆线,再穿弹力袜3个月。该技术手术切口小、术后感染及血栓等并发症发病率低,患者术后第一天即可下床活动,通常1~3天即可出院,对重度的患者特别适用。

9. 我父亲有静脉曲张,还出现小腿溃烂,好几个月也长不好,还能治好吗?

长期静脉曲张的患者静脉壁薄弱,静脉压较高,加之局部血供不足导致肌肉、脂肪组织萎缩,曲张之静脉凸现于皮下,轻度损伤即会发生溃疡,且易损伤静脉壁。此外,由于静脉淤血导致组织水肿加重,进而发生皮肤湿疹性变化,引起皮肤瘙痒,患者会不由自主地搔抓,加重湿疹样改变,出现糜烂及溃疡。

下肢静脉疾病 篇3

1 CVI发病机制与血管重塑

目前对于CVI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其发病原因与年龄、性别、遗传、缺氧、MMPs等多种因素相关[4,5,6]。血管重塑学说认为其发病基础为曲张静脉的静脉压升高、静脉瓣功能改变及血管重塑。总结近年来对CVI的发病机制的认识主要有:①静脉高压高动力传导作用,机械-分子理论学说[7];②从纯机械理论转移到复杂的分子假设(血管壁、瓣膜及MMPs的研究模型)[8];③静脉高血流动力学和管壁及瓣膜的改变[9];④静脉壁缺氧,诱发炎症细胞浸润和静脉重塑反应[10];⑤结缔组织和平滑肌细胞(smooth muscle cell,SMC)紊乱致血管壁薄弱与内膜改变[11];⑥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与功能障碍[12];⑦MMPs和TIMP的表达异常[13];⑧静脉曲张与多种趋化因子表达增加[14]。静脉血管重塑理论自20世纪初成为研究热点,该理论认为,当静脉压增高、血液淤滞、组织缺氧时,静脉血中的白细胞可被激活,释放蛋白水解酶与自由基,首先损害内皮细胞,受损的内皮细胞可合成舒张因子,其使静脉壁易于扩张,合成NO增加,致血管平滑肌收缩力降低,血管管壁重塑的最终结果是造成了血管管壁薄弱,使静脉血液大量淤滞,对内皮细胞造成进一步损害,重复了血管管壁重塑的整个过程,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形成静脉曲张。

2 MMPs、TIMPs与CVI

研究表明[15],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SMC)受MMPs影响,其参与机体的血管生长、发生、伤口愈合、锻炼及妊娠等生理和病理过程。MMPs在CVI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MMPs通过调节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合成和降解,降解血管管壁细胞外基质结构骨架,进而影响血管重塑。在曲张静脉中,由于MMPs活性及平衡受到破坏,基质胶原代谢紊乱,纤维组织浸润、局部肌肉层变薄、内膜和中层血管平滑肌细胞减少,使内膜明显增生,弹力纤维稀少,正常的弹力/胶原网络格局散在消失,并且肌肉/胶原和弹力/胶原比值均降低,从而使静脉管壁在正常压力和压力增高时,都发生管壁张力大幅度减退,最终引起管壁扩张[16]。

MMPs在正常的生理进程或病理状态下细胞外基质的清除中起重要作用[17]。在正常成人的组织中通常是低水平表达,但在一些正常或病理性重建的过程中表达上调。目前已发现的MMPs家族成员至少有26种,按底物不同可分为胶原酶(MMP-1、MMP-8、MMP-13)、明胶酶(MMP-2、MMP-9)、间质溶素(MMP-3、MMP-10、MMP-11)、膜型金属蛋白酶(MMP-14、MMP-15、MMP-16、MMP-17)、基质溶酶(MMP-7、MMP-26)和其他类型(MMP-12、19、MMP-20、MMP-22、MMP-23)。

2.1 MMP-1

MMP-1可降解多种胶原明胶及蛋白多糖,其主要影响机体的组织生长和重构期间的表达。Ishikawa等[18]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却得出相反的结果,他们的研究表明病变血管中MMP-1的表达与正常组相比显著降低。马玉亮等[19]进行MMP-1、MMP-13、TIMP-1在下肢静脉曲张血管中的表达及意义的研究中发现,MMP-1可在正常大隐静脉、曲张大隐静脉中表达,但曲张大隐静脉阳性率明显升高;MMP-13只在曲张静脉中表达;TIMP-1也可在正常大隐静脉、曲张大隐静脉中表达,但曲张大隐静脉中阳性率较高。笔者既往研究结果表明[20],MMP-1在两组静脉壁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中均可检测到,实验组MMP-1表达强度和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2.2 MMP-2

MMP-2是分布最广泛的MMPs,在明胶的水解和胶原的清除中起重要作用。Saito等[21]发现,在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患者中MMPs的合成调控同时存在于转录和转录后过程中。患者溃疡后较溃疡前活化MMP-2表达增高,转化生长因子β调节紊乱,导致静脉结构改变。而Parra等[22]采集正常口径静脉曲张血管壁和正常大隐静脉进行研究,免疫印迹结果显示MMP-2免疫活性蛋白含量在静脉曲张静脉壁中减少,TIMP-1在曲张静脉壁中明显增加。笔者既往研究结果表明[23],MMP-2在两组静脉壁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中均可检测到,实验组MMP-2表达强度和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TIMP-2在两组的表达没有统计学意义。

2.3 MMP-3

MMP-3能作用于糖蛋白、明胶、弹性蛋白和胶原等,致其降解。SansilvestriMorel等[24]发现体外培养的曲张静脉平滑肌细胞中胶原3和纤维连接蛋白退化可能是由于MMPs特别是MMP-3的作用。Kirsch D[25]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发现,曲张静脉患者静脉和皮肤组织中的MMP-3明显多于对照组,说明在不同组织器官中发生组织的重塑。Parra等[22]的研究却认为MMP-3含量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没有显著性。

2.4 MMP-9

MMP-9能降解多种胶原、明胶及弹性纤维。Lim CS[26]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表明,MMP-9集中在血管中膜的平滑肌细胞,在曲张静脉组中MMP-9阳性细胞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在重塑过程中,MMP-9可能由曲张静脉壁产生,并降解弹力蛋白及其他静脉管壁的细胞外成分。Jacob等[27]研究发现MMP-9是血流淤滞的敏感标志物,其与下肢静脉曲张的关系尚待进一步明确。笔者既往研究结果表明[20],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血清中MMP-9含量范围在43.26~88.18ng/ml,均值为(64.29±6.33)ng/ml;试验组患者血清中MMP-9含量范围在102.14~174.59ng/ml,均值为(135.37±9.13)ng/ml,两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5 MMP-13

MMP-13主要能降解胶原的三螺旋区。国内外关于MMP基因在曲张大隐静脉瓣膜区组织中表达的研究较少,结果也不一致。

2.6 TIMPs

TIMPs是基质金属蛋白酶相关性内源性抑制剂,其功能为调节细胞外基质的代谢,使CVI曲张静脉管壁中基质金属蛋白酶含量和功能均发生变化,导致血管平滑肌细胞外基质重塑,促进静脉血管壁结构和功能上的异常改变[28]。至今人们总共发现了四种TIMP,其中TIMP-3为非可溶性蛋白,其他3种均为可溶性的蛋白。除TIMP-1可与pro MMP-9结合,TIMP-2可与pro MMP-2结合外,TIMPs只与活化后的MMPs按1∶1比例相结合,形成一个复合物,阻碍了MMPs与其底物结合而失去作用。

3 结语

下肢静脉疾病 篇4

【关键词】下肢静脉曲张;静脉曲张袜;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0440-01

下肢静脉曲张是指下肢浅表静脉发生扩张、延长、弯曲成团状,晚期可并发慢性溃疡的病变。据统计,长期站立工作者中约有25%~40%的女性、20%的男性患有不同程度的下肢静脉曲张[1]。如教师、售货员等需要长时间站立的人,就容易得下肢静脉曲张,一开始虽说不疼不痒,但如果病情继续发展,就可能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如血栓性静脉炎、湿疹、溃疡、急性出血等。所以,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血管外科刘鹏主任建议,这些人不妨试试静脉曲张袜,以作预防、治疗之用。

静脉曲张袜是一种具有促进静脉血液回流心脏,并能治疗静脉曲张类疾病的医用器械。它有力的作用和分布,在脚踝部建立最高支撑压力,顺着腿部向上逐渐递减,在小腿肚减到最大壓力值的70%-90%,在大腿处减到最大压力值的25%-45%,压力的这种递减变化可使下肢静脉血回流,有效的缓解或改善下肢静脉和静脉瓣膜所承受压力。据调查,手术室护士因长期站立工作,双下肢负重等工作特点,易导致下肢静脉曲张,给工作、生活和健康带来了困扰。使用下肢弹性袜是预防下肢静脉曲张的有效方法之一[2]。

静脉曲张袜的作用:1.恢复下肢静脉手术后的功能。防治静脉曲张的再次复发。2.消除由静脉曲张、下肢静脉血液回流障碍引起的肿胀、酸痛,使变黑硬化的皮肤逐渐转好,溃疡皮肤愈合。使曲张程度转轻的迂曲静脉恢复原状。3.预防长期卧床病人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4.消除妊娠晚期孕妇的下肢水肿,预防妇女生产后的下肢静脉曲张和深静脉血栓形成。5.防治乘飞机旅客的经济舱综合症。 6.对长时间站立、坐位、重体力劳动者可减轻下肢酸胀不适预防下肢静脉曲张。7.长期穿着,对腿部肌肉和脂肪柔和按压,消耗腿部能量、阻止松垂、提升腿线、缩减腿围、保持腿形美观。

当然,它也有一些副作用了。例如1.静脉曲张袜因为对腿部有压力,所以穿上去的时候会比较紧,会对腿部造成不舒服感觉,需要时间适应。 2.静脉曲张袜夏天穿着的时候会比较热。 3.静脉曲张袜刚开始穿的时候瘦腿效果不好,脱下会显原形,只有坚持穿才有效果。

在医学上,静脉曲张袜为一种单纯的为防治静脉曲张所用的医疗器械。然而很多年轻爱美女士则热衷于静脉曲张袜的瘦腿作用,这样就往往会进入一个误区。首先,静脉曲张袜以一种力的作用,对腿部造成相对于丝袜更大的作用力来压迫腿部静脉以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循环的作用,不带有燃脂作用,只是从外表上看使腿部更加有曲线感。

其次,静脉曲张袜一旦穿的时间不科学,长时间穿而没有定期脱下缓解腿部压力,则会给腿部皮肤带来极大损害,因静脉曲张袜比普通丝袜厚度更厚,透气性不强,腿部皮肤呈一种绷紧状态,不能进行很好的有氧呼吸作用,长此以往,则会适得其反,不仅会使爱美女士腿部皮肤变差,还可能促发静脉曲张的形成。最后,静脉曲张袜不适合静脉炎等一些患有皮肤外表溃变患者,因为静脉曲张袜本身最主要功用在于它的压迫性作用来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心脏,防止静脉曲张的成行,如下肢皮肤已经溃变,长期穿则会使溃变皮肤更加严重。

虽然静脉曲张袜对防治下肢静脉曲张有一定的作用,但笔者认为还是要因人而异慎重的选择和使用。

参考文献:

[1] 晋丽君,杨红伟,焦瑞娟;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与防护[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年08期.

下肢静脉疾病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筛选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28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影像检查、临床症状检查、实验室检查等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并处于急性加重期。其中男166例, 女118例;年龄46~81岁, 平均年龄为 (59.3±2.2) 岁;高血压患者64例, 糖尿病患者81例, 其余患者无慢性、血液性疾病。本次筛选的对象中无恶性肿瘤、既往下肢深静脉血栓病史、手术创伤等。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行下肢深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应用阿洛卡a1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为5~10MHz, 患者取仰卧位于检查床, 充分暴露双下肢, 于腹股沟区起始, 依次向足部方向扫查髂总静脉、髂外静脉、股总静脉, 股深、股浅静脉, 患者改变体位呈侧卧位, 扫查腘静脉、小腿肌间静脉, 同时观察静脉管腔、血管壁、静脉瓣、血流信号有无等情况, 超声探头声束与血流方向的夹角应<60°。

1.3 效果评价标准[3]

探查小腿深静脉, 血管管径稍增粗, 管腔内可见云雾状血流缓慢流动, 探头对小腿深静脉血管加压后, 血管可被压瘪, 血管管径渐粗, 彩色多普勒血流彩束充满血管, 脉冲多普勒显示较低血流频谱, 血流速度较低, 为下肢深静脉淤血;血管增粗, 管腔内部分或全部充满实性回声, 探头加压后血管无形态学变化, 彩色多普勒显示管腔未见血流信号或见细小血流束, 脉冲多普勒显示无或流速较低考虑为下肢深静脉血栓。

1.4 统计学处理

对实验中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所有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进行下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其发病率及下肢发病情况见表1。

由表1见, 双下肢发生深静脉血管淤滞较双下肢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高, 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左侧下肢深静脉血管发生淤滞或深静脉血栓的例数明显比右侧的多, 差距较为明显, 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深静脉血栓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主要并发症, 它会导致肺血栓栓塞, 进一步导致病情加重, 呼吸困难, 最终患者死亡[4]。静脉血栓主要是血液呈高凝状态, 流速较慢, 易于淤滞, 同时对血管壁、血管内膜的损伤较大[5]。而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 血流淤滞是其影响因素, 深静脉血液流速较慢, 黏滞系数较高, 而由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部炎症较复杂, 导致全身血液中激素含量异常;并且由于患者肺部疾病导致机体长期缺氧, 红细胞顺应性下降, 血液黏稠度增加;另外在急性加重期, 患者缺氧情况加重, 血管内皮严重受损, 导致二氧化碳潴留, 引发酸中毒及代谢废物沉积, 进一步加重血管内皮损伤情况, 促进凝血机制反应[6]。这些因素均导致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使静脉血管易发生阻塞和血栓[7]。

在实验中发现单侧深静脉血栓时, 左侧静脉发生血栓的例数要高于右侧, 笔者认为, 这与人体的血管生理解剖学位置存在一定关系, 右髂总静脉压迫左髂总静脉, 并且受到生理弯曲的影响, 左骼内动脉跨左髂总静脉、左髂外静脉前方, 形成小范围压迫, 最终造成了对血液流速、静脉血回流的影响, 若血流进一步减慢, 血液高凝, 便会造成淤滞、血栓, 同时左侧的发病率要高于右侧。而对于双侧的深静脉血栓, 根据实验数据和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 多为单侧下肢静脉血栓导致, 由于早期单侧静脉血栓症状不明显, 患者易于忽视, 从而加重对侧下肢的深静脉血管血栓、淤滞情况, 从而导致双侧下肢深静脉血栓, 因此, 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检查下肢静脉血管的情况, 能够在血栓发生的早期为临床提供信息, 使临床及早进行干预和治疗[8]。

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于检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并且无创伤、无禁忌, 能够清晰地显示患者下肢深静脉的血管内径、管壁结构、血栓的情况, 并且能够根据血流动力学特点、流速、流量等判断血栓性质, 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信息[9]。

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筛选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28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患者进行双下肢深静脉检查,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情况。结果:通过对筛选出的28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检查发现, 55例患者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 61例合并下肢静脉血流淤滞;其中单侧左下肢发病明显较右侧发病率高, 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下肢静脉血流淤滞较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率高, 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作出准确判断, 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下肢深静脉血栓

参考文献

[1]林敏, 魏立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左室舒张功能的超声心动图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 2011, 27 (16) :303-305.

[2]王春莉.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J].中国基层医药, 2011, 18 (9) :1201-1202.

[3]何玉平.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J].基层医学论坛, 2012, 16 (31) :4167-4168.

[4]吴良英.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2, 20 (6) :1024.

[5]张玉艳, 赵军.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J].中国当代医药, 2011, 18 (25) :87.

[6]李杰宾.肺部超声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1, 6 (6) :567-568.

[7]张丹, 席修明, 李唯, 等.急性肺损伤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部超声表现初步观察[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08, 5 (1) :31-34.

[8]王菁, 王晓霞, 周鸿, 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分析[J].成都医学院学报, 2013, 8 (4) :430-431, 437.

下肢静脉疾病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105例患者, 男性63例, 女性42例;年龄35~70岁;左下肢76例, 右下肢29例;发生于大隐静脉的98例, 小隐静脉者7例。105例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患者都有下肢静脉曲张病史多年, 下肢均可触及条索状皮下硬结, 表面皮温高, 压痛明显, 出现下肢静脉炎至入院时间最短10小时, 最长1周。

1.2 治疗方法

本组病例术前均行下肢静脉血管彩超检查, 彩超证实98例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7例小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下肢深静脉通畅。其中10例因左小腿轻度肿胀, 行患肢静脉造影排除深静脉血栓。术前应用一定的抗菌药物及活血消肿药物, 待炎症控制后行大、小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手术方法:硬腰联合麻醉, 患肢常规消毒铺巾: (1) 对于大隐静脉曲张在股部小切口暴露大隐静脉主干, 结扎近心端及属支, 在内踝大隐静脉起始处切口, 结扎远心端静脉, 近心端插入剥脱器上行, 输送至股部, 全程剥脱大隐静脉主干, 如无法全程剥脱大隐静脉主干, 可分段剥脱; (2) 对于小隐静脉曲张则在腘横纹处切小口暴露小隐静脉主干, 结扎近心端, 在外踝小隐静脉起始处切口, 结扎远心端静脉, 近心端插入剥脱器上行剥脱小隐静脉。在血栓明显处切小口, 去除血栓, 同时彻底切除有炎症的曲张静脉。对于小腿轻微静脉曲张有复发的可能处行激光或电凝治疗。术后予以抗菌药物, 同时抬高患肢, 予以活血消肿药物, 对于静脉血栓严重近股静脉处者予以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

2 结果

术后105例患者浅静脉曲张消失, 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出现。切口术后10d拆线, 均Ⅰ期愈合。随访102例2~3年, 均无下肢浅静脉曲张及静脉炎复发。

3 讨论

下肢浅静脉曲张形成主要是先天性静脉壁薄弱, 或静脉瓣膜减少和缺失, 静脉壁弹性和收缩力下降, 瓣膜不易完全合拢, 从而出现继发性血液反流;在长期负重、久坐、久站等状况下, 血柱变直, 下肢肌肉收缩挤压作用降低, 因此血液反流, 由上向下, 由深向浅, 下肢静脉扩张、伸长以至迂曲, 逐渐出现下肢静脉曲张[1]。由于静脉曲张的变化及瓣膜关闭不全造成浅静脉血流缓慢及淤滞, 血氧含量下降, 同时在严重静脉曲张时由于下肢皮肤, 尤其是足靴区皮肤长时间承受缺氧的改变而形成静脉淤滞性皮炎, 同样也可使曲张的静脉发生缺氧及病理性改变。在多种因素综合存在下即可导致血栓性浅静脉炎的发生[2]。

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形成后, 局部触及皮下条索状硬结, 出现红肿疼痛等炎症的表现。传统的观点认为患者局部有炎症, 不宜手术, 应在炎症完全控制后再手术。但是由于局部血栓及感染的存在, 抗菌药物在局部不能达到有效血药浓度, 抗菌治疗效果差, 往往得不到彻底的治疗;另外浅静脉血栓逐渐机化自然病程较长, 需要1到数月, 且由于浅静脉曲张的存在, 容易反复发作;如果血栓性静脉炎严重, 血栓有蔓延的趋势, 可能会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的情况, 这将给下肢浅静脉曲张的治疗带来极大的麻烦, 严重时危及生命。流行病学资料表明, 浅静脉血栓性静脉炎与深静脉血栓共存者为6%~55%, 浅静脉血栓侵及深静脉者2.6%~15%, 并发肺栓塞者0%~33%[3]。因此, 对于下肢浅静脉曲张合并血栓性浅静脉炎的病人, 在诊断明确, 无严重的心、肺、肝、肾等疾患的情况下, 积极控制炎症的同时, 及时行手术治疗。主要是切除血栓, 剥脱曲张的静脉及大隐或者小隐静脉主干。术中应当首先高位结扎大隐或者小隐静脉主干, 避免在剥脱器上行时导致浅静脉血栓脱落进入深静脉。对于血栓位置较高, 蔓延至隐股静脉交汇处时, 应当高度重视, 避免盲目钳夹导致静脉血栓脱落造成肺栓塞, 仔细游离大隐静脉主干, 近心端预制阻断带, 纵行切开大隐静脉后用蚊式钳取出或小头吸引器吸出近心端血栓, 见近心端静脉血涌出时, 再收紧阻断带, 双扎近心端。综上所述:下肢浅静脉曲张合并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的患者, 在积极抗菌治疗的同时, 在遵循彻底去除病变静脉和浅静脉血栓的原则下, 及时行外科手术治疗, 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合并血栓性浅静脉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患者105例, 采用下肢大隐或小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及浅静脉切开取栓术。结果 105例患者术后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出现, 随访102例2~3年, 均无下肢浅静脉曲张和静脉炎复发。结论 在积极药物治疗的同时, 外科手术治疗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血栓性浅静脉炎,外科治疗

参考文献

[1]景在平, 赵君.下肢倒流性静脉疾病的病因及分类[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1, 21 (5) :261.

[2]汪忠镐.血管外科学[M].浙江:浙江出版联合集团,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0:8.

下肢骨折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 篇7

1 临床资料

我科2007年1月-2009年1月收治33例下肢骨折后深静脉血栓患者均为诊断明确、资料完整的住院患者。男21例, 女12例, 年龄34岁~76岁, 平均年龄49.5岁, 住院天数10 d~25 d, 均行非手术治疗。患肢胀痛, 广泛性肿胀, 股三角区或小腿有明显压痛, B超显示股静脉和 (或) 静脉内径增宽, 血流信号显示不明显。所有患者均给予患肢下肢抬高、制动, 使用肝素及阿司匹林抗凝、改善循环等治疗, 好转后出院。

2 护理体会

2.1 心理护理

(1) 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安慰患者, 鼓励其说出心中的感受, 告知每项治疗的目的和意义, 使其正确对待疾病, 保持乐观情绪, 积极配合治疗。同时配合社会支持系统共同参与, 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 帮助患者消除或减轻焦虑恐惧和悲观情绪, 勿让其感到孤独, 多沟通交流, 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 (2) 在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 要关心、体贴、同情患者, 动作要稳、准、轻、快, 以增加患者的信赖, 带给患者心理安慰。说话语气要温和, 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要耐心解答, 同时要尊重患者的人格, “以病人为中心”, 满足患者的需要, 多花时间与患者交流, 并随时向患者提供一些必要的信息[1]。

2.2 一般护理

嘱患者卧床休息, 并抬高患肢, 肢体位置高于心脏水平20 cm~30 cm, 同时膝关节微屈15°[2], 肿胀明显时, 可适当使用利尿剂, 以减轻肢体肿胀。当全身症状和局部压痛得到缓解后, 即可进行轻度的活动。在患者起床活动时, 要穿弹力袜或用弹力绷带[3、4], 这对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具有积极的意义。

2.3 病情观察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早期有无下肢肿胀和胀痛, 有无广泛的浅静脉扩张, 小腿营养是否改变。尤其注意患肢皮肤颜色、温度与对侧肢体相比有无改变, 肢体远端动脉搏动有无减弱, 有无压痛的条索状物。因病程如继续发展, 肢体极度肿胀, 对下肢动脉造成压迫以及动脉痉挛, 导致下肢动脉血供障碍, 出现足部动脉搏动消失, 进而小腿和足部出现水疱, 皮肤温度明显降低呈青紫色, 若不及时处理, 可发生静脉性坏疽, 后果将不堪设想。故要严密监测患肢皮肤温度、颜色以及患肢末梢血液循环。

2.4 药物护理

患者行低分子肝素钙、阿司匹林抗凝及改善循环等治疗, 故应严格掌握药物的作用、副作用及使用注意事项。在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时, 不能用于肌肉注射, 只能皮下注射。患者取卧位, 注射部位为前外侧或后外侧腹壁的皮下细胞组织内, 左右交替, 注射针应垂直, 完全插入注射者用拇指和食指捏起的皮肤皱褶内, 注意不要水平插入。在整个注射过程中, 应维持皮肤皱褶的存在。在用药期间, 必须监测血小板计数, 以防止全身及各脏器出血的危险性。静脉使用一般改善微循环药物, 用药期间应密切观察患者反应, 如脉搏、体温、呼吸频率和血压、出血倾向等。一旦出现出血症状应立即停药, 按出血情况和血液丧失情况补充新鲜全血。注意肝素和口服抗凝血药不宜与大剂量的尿激酶同时使用, 以免造成出血危险性增加。

2.5 出院指导

告知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与制动、血液高凝状态的关系十分密切, 因此, 要及早活动下肢, 经常做四肢的主动运动和早期离床活动。另外要定期到门诊复查, 以了解疾病的恢复情况。

3 讨论

静脉血栓多见于下肢骨折, 活动受限容易发病, 如未及时治疗, 将造成程度不一的慢性深静脉功能不全, 影响生活和工作能力, 甚至致残。我科患者主要表现为患肢疼痛、肿胀, 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应主动关心患者的生活和心理需要, 严密观察病情, 给予卧床休息、患肢制动、抗凝溶栓等治疗, 用药过程中, 准确掌握药物的使用方法和用药原则, 并观察用药后的效果和不良反应, 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摘要:目的探讨下肢骨折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非手术治疗期间的护理经验。方法对我科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3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出院患者治愈率为32.5%, 好转率为59.7%。结论为了使疾病达到预期治疗效果, 护理上应重视患肢的护理, 加强用药观察, 做好心理护理及并发症的护理。

关键词:下肢骨折,深静脉血栓形成,非手术治疗观察,护理

参考文献

[1]满力, 姜世昌.心理护理发展现状及展望[J].护理学杂志, 2003, 18 (1) :77

[2]黄红建.下肢深静脉栓塞的预防和护理[J].护理学杂志, 2002, 17 (5) :399~401

[3]罗琼, 蒋玲.下肢深静脉栓塞形成原因分析及护理[J].医学文选, 2005, 24 (5) :805~806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 篇8

参考文献

[1]张柏根, 薛冠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及高危因素[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3, 23 (4) :197-200.

[2]黄志强, 黎鳌, 张肇祥, 主编.外科手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1:133.

下肢肿痛警惕静脉血栓栓塞 篇9

血栓部位不同,表现也不同。下肢静脉栓塞主表现为肿胀、疼痛,同时可能有患肢颜色发紫和皮肤温度升高,这都是血液淤滞导致的。

另外,下肢会有触痛,严重时不碰也会疼,疼痛的程度跟病情严重程度有关。还有患侧张力比较高,患肢会比正常的肢体硬。病情严重的话,会引起相应的动脉供血出现障碍,这时候会有严重的持续性疼痛,甚至会影响肢体的功能和存活。

越是靠近中央(心脏)的血栓栓塞,症状越重,反之,外周(远离心脏)血管血栓栓塞的症状相对较轻。比如下腔静脉有血栓的话,病人可能会有腹水。如果这些血栓脱落,移动到肺里,就会形成肺栓塞。

肺栓塞典型表现为胸痛、咳血、呼吸困难。大概只有20%的病人会出现肺栓塞的症状,必须十分警惕这些表现,因为肺栓塞会导致病人立刻死亡,也就是猝死,这是相当严重的,所以我们也把深静脉血栓叫做“沉默的杀手”。

静脉血栓栓塞的危害

首先就是直接危及生命,也就是上面提到的肺栓塞。在整个引起死亡的血管性疾病中,肺动脉栓塞排在第三位。这是静脉血栓栓塞最大的危害。

还有就是会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在急性期会出现患肢疼痛,度过急性期、进入慢性期后,会出现长期、持续的静脉压力升高,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老烂腿”,患肢反复水肿、皮疹、瘙痒、皮肤发黑甚至出现溃疡,而且溃疡不易愈合,几个月甚至几年都不愈合。

除此之外,静脉栓塞无形中增加了医疗投入。比如肺动脉栓塞,它主要表现为肺动脉高压,病人的呼吸效率降低,要改善呼吸情况,就需要治疗,还要预防肺心病的发生。一种病引起其他疾病,也就增加了医疗投入。

另外,静脉血栓栓塞是医院内发生的非预期死亡第一位的疾病。也就是说,医生、家属、甚至病人自己都觉得病人应该好好的,但是突然之间病情加重导致死亡,就是由于静脉血栓导致肺动脉栓塞,从而引起病人突然死亡。

易患静脉血栓栓塞症人群

谈这个问题之前要先简单了解一下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

一般有三种原因,第一种是血液比较黏,就是我们说的“高凝状态”;第二种是长期不运动导致血液流动缓慢,用老话说就是“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第三种是血管受损,血液的凝血系统被激活,容易形成血栓。

凡是具备这三种危险因素的人,就定义成高发人群。

外伤病人

比如车祸外伤的病人;还有外科手术的病人,这类病人术前要禁食禁水,这时血比较黏,手术时又不能动,正常人水平躺20~30分钟血液出现淤滞状态,这类患者就更是如此。另外,手术本身就有损伤,给术后患者又增加了一道风险。

肿瘤病人

肿瘤病人也是高危人群,他们血栓的发生率比较高,出现并发症和复发机会也比别人高。肿瘤病人一旦确诊血栓,生命周期也会变短,比没有血栓的肿瘤病人短。

孕妇、产妇

还有一类高危人群,就是孕妇和刚生完孩子的产妇,这类女性容易形成血栓,而且是影响妈妈和孩子两个人。

长期不动的人

这也是高危人群,比如长期坐长途车或者飞机的人,这个病还有一个名字叫“经济舱综合征”,就是由此而来。现在有一群必须重视这个疾病的人,就是长期泡网吧的人,有些小孩子连续打三天三夜游戏,突然站起来就猝死了,这很有可能是因为静脉血栓导致肺动脉栓塞,引起的死亡。

易栓症人群

上面讲的都是各种各样外在因素导致的高危人群,医学上也把这些因素称为“获得性”危险因素,往往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变可以得以纠正。还有一些人是先天性遗传了高凝状态,医学上叫易栓症,比如抗磷脂抗体综合征,C蛋白缺乏、S蛋白缺乏、抗凝血酸酶缺乏等等,这些也称为“遗传性”高危因素。

筛查可做超声 CT静脉造影可确诊

怀疑自己得了静脉血栓栓塞,应该去医院做哪些检查?

比起检查,更重要的是要去看哪些科室。首先最好是看血管外科医生,但有些医院可能没有血管外科,这样的情况去看普通外科或者基本外科也可以。刚才提到肺栓塞会引起非预期死亡,医院非常重视,所以有些医院有血栓防治协作组。这个协作组由血管外科、血液科、呼吸科等各个学科的医生共同组成和参与,所以说看血液科和呼吸科也可以。

检查方面,医生通过询问病史和做体格检查会有一个初步判断,如果怀疑病人有血栓存在,通常会先给病人做超声检查,抽血查凝血功能和D-二聚体。D-二聚体如果正常,可以排除血栓存在,但升高并不意味着一定是血栓引起的,也可能是其他原因。

有一项血液检查是抽动脉血看血气分析,检测是否有血氧的降低,如果降低可能存在肺栓塞。如果上述这些检查还不能排除肺动脉栓塞,就要做CT静脉造影。CT静脉造影可以同时检查下肢静脉和肺动脉,这就可以确诊深静脉和肺动脉是否有血栓。

还有一个核医学的检查方法,就是VTVQ,它通过比较肺灌注和肺通气的影像,来判断是否有肺栓塞。

这其中比较有效的方法是超声和CT静脉造影,这两种检查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都在95%以上,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两个指标。在医学上,诊断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所谓“金标准”仍被认为是直接的静脉和肺动脉造影。但医学影像学发展至今,CT血管造影基本可以取代直接的静脉造影和肺动脉造影。通常情况下,因为超声是无创的检查,操作比较方便,而且更经济,所以开始筛查时以超声为主,怀疑有肺动脉栓塞时再做CT静脉造影。

高危人群如何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

这是一个最关键的问题,能不得病是最好的。对于高危人群,尤其是外伤手术的住院病人,一定要注意物理预防和药物预防。

物理预防中,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穿弹力袜,医院还有循环压力驱动泵和足底静脉泵之类的可以预防静脉血栓的仪器。

另一项就是药物预防,应用抗凝血的药物降低血液的黏稠度,预防血栓的形成。

除了物理和药物的方法,最直接有效的就是通过运动来预防静脉血栓。

对于很多经常坐办公室的人,比如银行职员,或者某些特殊人群,比如经常玩电脑游戏、打麻将、坐长途车和飞机的人,都应该定时动一动。

时间上可以参考学生课间休息的安排,小学生是45分钟一堂课,大学生最多也就是2小时一堂课,也就是说最多2小时就要活动一下。

上下肢静脉输液效果研究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4月—2008年6月使用静脉输液治疗的住院病人, 按入院次序随机抽取80例, 分成两组, 每组40例。上肢静脉组 (单日入院) , 男18例, 女22例;下肢静脉组 (双日入院) , 男20例, 女20例。全部病人所用药物均为广谱抗生素和能量药物, 渗透压240 mOsm/L~340 mOsm/L, 无刺激性。排除在1周内治愈或自动出院及个别原因拒绝治疗的病人。

1.2 方法

1.2.1 血管选择

选用相对粗直、有弹性、血流丰富、避开关节、易于固定的血管。

1.2.2 输液器选择

选用7号针头的一次性输液器。

1.2.3 评价指标

根据WHO静脉炎的分级标准[1], 0级为无痛;Ⅰ级为不痛, 但局部发红;Ⅱ级为轻度疼痛, 局部发红;Ⅲ级为中度疼痛, 局部轻度肿胀、灼热;Ⅳ级为重度顽固性疼痛, 中度、重度肿胀。对两组病人静脉输液并发症 (静脉炎、堵塞、 外渗、脱出) 及保留天数进行比较。

2 结果 (见表1)

3 讨论

下肢静脉输液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外渗和静脉炎。从出现并发症的多少判断, 使用上肢静脉输液效果较好, 下肢静脉效果不理想。

使用上肢静脉输液, 血管内压力相对较低, 针头易固定, 不易移动。使用下肢静脉输液, 血管内压力相对较高, 静脉瓣较多, 针头易滑动, 不易固定。在使用上肢静脉输液过程中, 护理工作的重点应注意保护血管, 妥善固定, 加强巡视, 发现异常及时给予相应处理。在使用下肢静脉输液过程中应强调陪护, 输液过程中在床上大小便, 可穿松紧适度的袜子, 给予环形包扎, 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活动, 以防针头脱出。

在静脉输液过程中, 要求护士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娴熟的穿刺技术和良好的护患沟通技巧及爱伤观念, 同时更应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任何能引起组织损伤的因素都可引起炎症, 目前尚缺乏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静脉炎的方法[2,3]。因此, 在输液过程中要加强巡视, 严密观察局部皮肤颜色, 根据病人年龄及病情需要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同时, 上肢静脉输液药物能更快进入循环, 尽可能选上肢静脉输液, 有利于减轻病人痛苦, 更有利于治疗。

参考文献

[1]汤钊猷.现代肿瘤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3:419-428.

[2]邓明珠, 彭优玲, 吴小安, 等.用京万红软膏防治静脉炎的体会[J].中华护理杂志, 1991, 26 (11) :507.

上一篇:培训仿真下一篇:环境经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