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经济系统(精选12篇)
环境经济系统 篇1
经济发展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历程受到经济自身的发展影响很大。经济发展因素对于经济与环境协调度的贡献大于经济的存量因素, 环境要素中与污染物、废弃物相关的因素贡献较大。经济发展在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中国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度在前十几年经历了先是下降后来上升的历程。
一、生态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的提出背景
在最近20年来, 国际上以及我国国内都逐渐形成了从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而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发展的观念。在现今, 伴随着全球的社会经济的发展迅速地提高, 经济越来越繁荣, 而科学技术上的发展也越来越快, 全世界的人口数量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数量与日俱增, 人们对于物质财富的追求越来越高, 进而到了毫无节制的地步, 以至于出现了自然资源急剧地降低, 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形势越来越严峻, 社会经济的发展的运行能力超出了生态环境系统自身的承受能力, 人类的生存受到了严重的威胁。面临着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问题, 社会经济学家们以及环境学家们都开始意识到我们人类游戏要进行反思, 重新审视我们的这种单纯追求物资财富和经济发展的观念和人们的生产发展的方式, 希望能够找到一种能够更加稳定和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念和发展的方式, 因此, 就出现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战略。国内和国外的众多科学家、社会学家也对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二、经济与环境系统两者协调发展建立指标体系的原则
经济与环境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需要一个指标体系来衡量和权衡, 经济与环境两者的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是指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与环境发展的指标体系的总和。因为经济和环境系统都极其复杂, 有多种因素在其中, 所以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也是复杂和庞大的, 我们要从这些极为复杂和庞大的体系之中选取少量的要素指标来组成体系, 要求这个体系既要全面又要具体细致, 因此, 经济与环境两者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就得遵循以下一些原则:
(一) 针对性原则。
经济与环境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必须同时兼顾到经济和环境两个方面, 协调发展的指标的体系就必须得针对经济和环境两者的特点和两者的性质, 必须兼顾到经济和环境的发展体现在未来的发展的趋势, 以保证选取出来的体系具有可行性和代表性。
(二) 简明性原则。
在现今, 全世界各国对于经济和环境两者协调发展的指标不计其数, 但是为了方便人们对于数据的收集及对其整理, 就要对指标进行精心地选取, 选出的指标必须简单明了, 以便能够最为恰当地反映出来环境和经济两者的变化。
(三) 区域性原则。
每一个区域有它自身与众不同的条件, 还有不同的历史以及文化的背景, 所以区域之间的经济发挥的水平差别较大, 经济发展的方式不一样, 在各个区域之间存在着地域的差别, 每个区域在实施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过程中, 他们的目标就一定存在着差异。所以, 在对于经济和环境两者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的选取中要遵循区域性的原则, 以便能够客观地, 准确地表示和反映出经济和环境两者系统之间的发展的状况。
(四) 动静相结合的原则。
经济和环境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不仅仅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同时也是一个静态的过程, 所以指标体系不但必须有反映经济与环境之间的静态指标, 同时还要有反映经济与环境两者之间的发展趋势动态的指标, 做到动态与静态的结合, 才能够更好地反映出经济和环境两者之间协调发展的整个过程。
三、基于基尼系数的经济和环境两者之间按协调发展的分析
意大利的经济学家基尼在20世纪初提出了一个影响到全世界的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一般被用来衡量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 还有区域之间的经济的协调发展, 它是指将人口的累积百分比与产量的累积百分比联系起来, 通过构建一个洛伦兹曲线来揭示区域的经济发展的差异。基尼系数本身的经济含义是指在所有的居民的收入中, 用来进行表示出不平均分配的那些收入占全部收入的百分比。因此可以同样地将基尼系数应用在经济与环境两者的协调发展中。根据基尼系数的大小来表现出经济与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的程度。我们知道, 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基尼系数主要是讲区域的经济特征值与环境特征值通过洛伦兹曲线来联系起来, 以基尼系数的大小来表示出区域经济与环境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的程度。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根据基尼系数来分解的优点是可以对经济与环境两者之间按照构成的要素来进行分解, 为我们探究经济和环境两者之间协调发展提供了一个切入点。
四、结语
我们知道, 经济发展与环境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具有极其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 经济发展与环境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要实现还是具有相当大的困难, 但绝不等于说经济与环境两者之间协调发展的目标就实现不了, 其关键在于我们必须应该认真寻找出经济与环境两者之间协调发展的各种因素。而对于经济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的评价方法各个城市都有不同的评价方法, 但是至今认未能找出一种比较完善评价方法。
摘要:随着现今人们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和过度追求, 导致了天然资源及不可再生资源的过度消费, 同时也使生态环境遭受到严重的破坏, 所以国家提出的可持续性发展战略就显得尤为重要。现今人们已经在逐渐认识到, 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离不开生态环境系统, 它是建立在生态环境系统的持续能力之上的。经济与环境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但是现今对于经济和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的研究很多都只是从研究领域上进行的, 对于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机制的研究较少, 缺乏有效的定量研究方法。本文针对这一问题简略地讨论了经济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的评价方法。
关键词:社会经济系统,生态环境系统,协调发展,基尼系数
参考文献
[1]、梁志红.山东省经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评价[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25 (2) .
[2]、郭景涛.内蒙古经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评价分析研究[J].北方经济.2008 (10) .
[3]、杨春研, 曾辉.深圳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演进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6 (4) .
环境经济系统 篇2
经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方法研究及应用
摘要:分析了经济-环境系统发展的协调性,提出了经济-环境系统指标体系,建立了评价经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的数学模型,最后以A市为背景进行了实证分析. 作者: 李艳[1]曾珍香[1]武优西[2]李艳双[1] Author: 作者单位: 河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天津,300130河北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学院,天津,300130 期 刊: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ISTICEIPKU Journal: SYSTEMS ENGINEERING――THEORY & PRACTICE 年,卷(期): ,23(5) 分类号: N94 关键词: 经济-环境系统 指标体系 协调发展 协调度 机标分类号: F29 F12 机标关键词: 经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方法研究应用系统指标体系系统发展数学模型实证分析协调性 基金项目: 河北省教育厅博士基金,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河北省教育厅社会科学基金 经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方法研究及应用[期刊论文]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3,23(5)李艳曾珍香武优西李艳双分析了经济-环境系统发展的.协调性,提出了经济-环境系统指标体系,建立了评价经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的数学模型,最后以A市为背景进行了实证分析.
环境经济系统 篇3
摘要:由于环境问题的外部性、公共物品性等特点,使得市场制度在环境保护领域失灵,这就需要依靠政府进行干预来补救,但政府的干预需力求按市场经济规律进行,以避免干预过分不足造成政府失灵。
关键词:环境保护;经济政策;干预
1市场制度环保领域的失灵
1.1环境污染的外部不经济性
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具有外部性,特别是环境损害会造成外部不经济,这致使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对环境损害没有付出相应的代价,却转嫁给社会公众来承担。
1.2环境资源的公共财产特性
环境资源的不可分性是环境公共财产特性的重要原因,此特性必然导致企业滥用环境资源。
1.3环境资源的价值未得到应有重视
1.4环境损害的时间分布不均衡性
可能在相当常的时间内,环境损害的增长是缓慢的,是属于一个量变的范围。但当超过一个阀值后,就会产生质变,恶化程度就会迅速增长,但这时在补救就太迟了。在达到阀值以前,人们不会将即将到来的供给的突然减少计算到与他人讨价还价中,因此在市场上没有一种价格心系会提醒人们节约使用该资源,,但一旦按以前的成本交易,就会将对环境后再生资源的破坏推过阀值。
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必然导致环境保护的市场失灵,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依靠政府进行干预来补救因市场失灵长生的弊病,因为政府天生就是一种克服外部性和产权不明等问题的制度安排。发达国家从其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历程中总结出的规律也表明:“经济靠市场,环境靠政府”。
2环境保护的经济手段
经济手段在环境保护工作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政府的行为改变几个经济量变,从而改变经济当事人的成本收益计算,最后使他们自动的做出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环境的事情上来。
改进产权制度
就是通过明确产权,为环境资源寻找代言人,激励拥有产权的人们去捍卫自己的利益,最后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以较小的政策投入获得较大的结果。比如对一条河流的保护,可以成立一家环境公司,这家公司的利益,就来自河流生态平衡和环境优美所产生的效益,为了他自己的利益,他就会主动与河边上的那些排放污水的厂家去交涉。实际上,这家公司是在经营环境,将环境价值转变为商业价值。
2.1实行环境资源核算
传统的GDP的指标体系已不能正确反映一个国家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进步程度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相反,对环境资源的无限制消耗却成为GDP增长的助推器。因此,要积极实行环境资源核算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使环境污染的报告问题都可以通过其价值量的形式,在经济指标中得到反映。
2.2足额征收排污费
排污费是建立环境损害的补偿机制,使环境问题的外部不经济内部化的一种手段。通过收费的形式对环境资源予以定价,并将其价格计入企业的生产成本,实现外部成本的内部化,从而改变市场价格信号以劝阻某种有害的环境消费后生产行为,同时也刺激了污染削减技术,其收入还可以为政府治理环境提供资金支持。
2.3财政投入政策
具体来说,包括一下两方面的内容:(1)政府对环境保护的直接投资。政府是环境保护投资的重要来源,增加政府对环境保护的投资是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2)财政补贴。做法对植树造林、生态保护、污染治理等社会经济活动实施相应的财政补贴。
3结语
环境经济系统 篇4
1 指数加成及计量分析法
指数综合加成法也称多变量综合评价方法,其基本思想是运用数理统计将多个指标转化为能够反映综合情况的总指标来评价。具体步骤通常是构建各子系统的指标体系,然后利用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层次分析法等统计方法计算各子系统协调发展指数,按照子系统各自权重计算出综合指数(国内很多学者定义为协调度)。例如:李华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经济(D)、资源(R)、人口(P)、环境(E)子系统的权重(分别为30%、30%、20%、20%),通过建立指标体系计算出各子系统协调水平,构建协调度函数为: C=0.3D+0.2P+0.3R+0.2E[1]。张彩霞通过建立人口、环境、资源、社会、经济子系统的指标体系结构,测量了区域人口环境资源与发展(简称PERD)综合协调度[2]。范士陈将持续发展能力视为城市化承载力、市场架构力和新型工业化充盈力的合力,建立指标体系分别测度承载力、架构力、充盈力的综合发展水平,构筑了持续发展能力的耦合模型:C=αCM+βCN+ζCU,其中α,β,ζ是系数[3]。
计量分析方法层面,张子龙运用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等计量模型,通过分析人均GDP与环境压力指标变量之间在时序维度上的因果关系和相互影响程度,阐述经济与环境系统的耦合关系及其动态特征[4]。王远等以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间的“脱钩”、“复钩”模型和协整理论为基础,依据江苏省1990—2005年能源消费和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开展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关系研究[5]。薛冰以能值分析计算结果为基本依据,采用广义脉冲响应函数、结构分解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宁夏经济发展对环境压力以及生态环境对经济增长的反馈影响[6]。周忠学等通过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法对1988—2004年陕西土地资源利用变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耦合关系进行了分析[7]。
2 变异系数和弹性系数法
变异系数法,也即离散系数协调性测度,主要是运用数理统计中变异系数的概念和性质反映变异程度,从而求得子系统之间协调性指数。杨士弘界定了协调度、发展度、协调发展度的概念,用变异系数法对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定量评价,并根据评价值大小进行了协调度等级分类,其X、Y两系统间协调度及协调发展度计算公式分别为: C={f(X)g(Y)/[f(X)+g(Y)/2]2和undefined,其中T为综合评价指数,α,β为待定权数, T=αf(x)+βg(y)[8]。张晓东将经济与环境协调度定义为:undefined。张福庆等借鉴物理学中容量耦合系数模型,推广得到多个系统耦合度模型Cn={(u1·u2Λum)/[∏(ui+uj)]}1/n,实证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生态耦合度[10]。张青峰等用变异系数法对黄土高原各县域生态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研究,将黄土高原生态经济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分为严重失调发展、轻度失调发展、低水平协调发展、高水平良好协调发展四个阶段[11]。柴莎莎等建立了山西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二者之间的耦合发展度模型[12]。汪波、方丽给出了基于变异系数的另一个协调度公式:C=1-S/Y,其中S为标准差,Y是子系统综合评价值的平均数[13]。张佰瑞构筑了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系统指标体系,测算了“十一五”期间我国31个省级行政单位以及全国与四大区域的协调发展系数[14]。叶敏强、张世英运用空间描述的方法定义了区域经济社会资源环境(ESRE)系统两两之间及四个子系统间的协调度,这一协调度的本质也是对于变异或者距离的刻画,其中X、Y两两子系统的静态协调发展测算为:undefined,式中IX(t)、IY(t)为两子系统发展度,IXY(t)为两子系统发展的平均水平,α1,α2为权值,四个子系统公式为: Iundefined[15]。
弹性系数法的基本思想是用微分法反映序列时间或空间的动态变化。在纵向时间序列的比对维度上,寇晓东等综合考虑系统随时间的动态变化,将系统协调度划分为绝对协调度和相对协调度,其中绝对协调度的计算公式为:undefined,其中cundefined为ti时刻子系统j的有序度,cundefined为初始时刻t0时子系统j的有序度。此方法可用以测度相对于考察基期系统协调度的特征及变化趋势。相对协调度公式为:undefined,cundefined(j=1,2)为t时刻子系统j的有序度,cundefined为t+1时刻子系统j的有序度。此公式反映并比对了系统逐年的协调度特征和变化趋势[16]。横向系统之间比对上,赵涛等将能源、经济、环境(3E)各系统协调度定义为:undefined,其中,undefined表示3E系统整体的发展速度,undefined是3E系统内各子系统的发展速度,i=1,2,3,则3E系统整体协调度为:undefined。叶民强运用弹性分析方法描述两系统之间的协调关系,即undefined,通过描述X系统综合评价值受Y系统综合评价值变化的影响程度来描述X、Y两系统运行中的协调性[15]。
3 模糊及灰色理论法
曾珍香等认为协调发展内涵明确,但外延不清,故协调发展本身属于模糊概念,同时系统的协调发展状况处于从协调到不协调、再到协调的动态变化中,所以,系统的协调发展指数更适合用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度进行描述,计算公式为:Us=expundefined。其中,x'为协调值,x为观察值或实际值,则两子系统相互间的状态协调度可定义为:undefined。μ1与μ2的值越接近,则两子系统相互协调程度越高;相反,μ1与μ2的值差别越大,则两子系统相互协调程度越低[18,19]。刘晶等用模糊数学的方法计算出重庆北碚区作为试验区成立以来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度[20];于瑞峰、齐二石运用模糊数学中贴近度的概念定义协调系数,具体采用相对海明距离(Hamning)来测度协调系数,即:ω(A,B)=1-c[δ(A,B)]a,其中A,B是论域U上的模糊子集,a,c是恰当选取的参数,undefined[21]。
刘艳清根据区域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系统的特征及协调发展的含义,利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建模方法,建立区域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系统发展协调度模型:undefined,其中:N和N0分别表示某区域当年与参考年的总人口,G和G0分别表示当年与参考年的国内生产总值,Mi和Mi0分别表示某资源的开采量与储存量,p和p0分别表示某种污染物当年实际浓度与国家标准允许浓度,mj和mj0为某种不可再生资源的当年消耗量与存储量,a、b、λ等均为权系数,且a+b=1[22]。陈静、曾珍香等通过指标综合发展水平值的计算,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GM(1,N)模型建立了社会、经济、资源、环境之间的动态协调发展模型:undefined,其中,系数b反映各指标对系统协调发展的作用,xundefined是原始数列初值化,xundefined为累加生成数列[23]。张晓东等运用灰色系统GM(1,1)模型对90年代我国省级区域的经济与环境协调度进行了计算,并预测了我国2005—2010年区域协调度[24]。毕其格等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求的灰色关联系数矩阵,得到系统耦合的关联度模型,进而用两系统关联系数的联乘得到耦合度[25]。
4 系统演化及系统动力学方法
乔标等借助于系统论中系统演化的思想来分析复合系统的动态演变及耦合状态,建立两两系统之间的动态耦合模型,其演化方程为:undefined为xi的非线性函数。首先保证运动稳定性,后将其在原点附近按泰勒级数展开,略去高次项,得到近似表达:undefined,由此系统变化过程的一般函数可得:undefined和undefined为对应权重,x,y为系统的元素,则复合系统 R1与R2的演化式:undefined。式中A、B表示内外环境影响下两子系统的演化状态,VA、VB分别为自身与外界条件影响下两子系统的演化速度。因此,两子系统的耦合关系可以通过整个系统的演化速度V来反映, VA、VB的演化轨迹投影在二维平面上形成的VA、VB的夹角α则为耦合度,可通过反正切值求得夹角,并根据α的取值确定整个系统的演化状态与耦合度[26]。王继军等运用近似模型对陕西省纸坊沟流域1938—2008年这70年来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度进行了测度[27]。吕晓等对塔里木河流域农用地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发展进行了评价分析[28]。
系统动力学(SD)是认识和解决复杂巨系统演化与发展问题的综合性、交叉学科,提供了分析研究非线性复杂系统的建模分析方法,真正实现定性与定量、系统思考与主观分析、归纳综合与演绎推理的结合。闫军印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分别建立了经济发展子系统、矿产资源开发子系统、生态环境子系统仿真模型,在此基础上对河北省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经济系统进了了SD仿真实证研究[29]。
5 数据包络分析法
樊华通过确定评价单元、选取输入输出指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的C2R模型,以子系统s1的各指标作为输入、子系统s2的各指标作为输出,计算出s1对s2的协调度;同理以s2子系统的各指标作为输入,s1子系统的各指标作为输出,测出s2对s1的协调度;后用隶属度公式计算出两系统相互之间的协调度[30]。穆东定义系统间或系统内部要素间的“协同有效”为DEA评价中的技术有效,发展有效为规模有效,系统“协同发展的综合效度”则为DEA评价单元的综合有效,且进一步指出系统A对系统B的协同度即是DEA规划式中分母为系统A的输入,分子为系统B的输出,A系统对B、C系统的协同度是分子用B、C系统的输出组合表示,分母为系统A的输入,A、B、C三系统协同度he(A、B,C)是以B、C间的协同度he(B,C)为权重对he(A/B,C)进行加权平均得到(发展效度类同)[31]。柯健等选取了反映环境投入、资源投入的输入指标和反映经济状况的输出指标,利用DEA理论及最优分割聚类法横向评价了2003年我国各地区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状况[32]。武玉英等综合选取了反映能源、环境、经济、社会系统的输入输出指标对北京1994—2003年10年间的协调发展能力进行了评价[33]。
6 结构方程模型法
王继军等认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潜变量与潜变量、潜变量与可测变量及可测变量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结构方程模型的建立很好地描述了这一复杂关系,选定了耦合关系研究的5个潜变量及12个可测变量,通过建立测量方程、结构方程模型,运用AMOS7.0探讨了陕北黄土丘陵区及其各个区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耦合关系及差异[34]。苏鑫等基于2008年吴起县农户调查资料,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吴起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关系进行了分析[35]。
7 小结
国内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耦合协调的测度研究为推进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系统的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指导,但也有待完善之处。首先,对两两系统之间的耦合度、协调度研究较多,对多系统研究较少,即使考虑了多个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在实际操作中也往往以两两系统间的研究进行替代;其次,存在概念的简单置换及研究方法的重叠,比如将协调度、关联度测量方法直接用于耦合度测度,缺乏认真比对与分析。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需要对经济学、管理学、系统科学领域耦合以及协同发展的机理、模型进行梳理,寻求更加翔实、科学的耦合、协调、协同研究方法。
摘要:实现生态、环境、经济系统的耦合与协调是应对资源约束、环境恶化等问题的重要路径。针对我国生态、环境、经济系统耦合协调测度方法进行综述,将其分为指数加成及计量分析法、变异系数和弹性系数法、模糊与灰色理论法、系统演化及系统动力学方法、数据包络分析法、结构方程模型法等类别,并指出当前研究有待完善之处。
环境经济系统 篇5
从环境经济到环境管理-从经济学角度分析环境污染的原因和环境管理的依据
摘要:文章结合实例从经济学角度对产生环境污染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治理污染的环境管理建议.作 者:庄华 作者单位: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环境工程事业部 期 刊:城市建设 Journal:CHENGSHI JIANSHE YU SHANGYE WANGDIAN 年,卷(期):, “”(15) 分类号:X3 关键词:环境污染 经济学分析 污染治理 环境管理
外部环境影响香港经济 篇6
外围因素的负面作用自2011年下半年起已日趋严重。在欧美危机的冲击下,香港经济结束了两年来持续向上的走势,开始向下调整。2011年第三季度GDP升幅仅4.3%,为两年来最低点。
分部门看,外部需求快速滑落,货物出口和服务输出增长明显减速,成为2011年底香港经济放缓的最重要因素。内部投资的增长也有所下降,机器、设备、电脑软件领域的私人投资和公共部门的楼宇建造开支,是提振投资的积极因素;但以房地产建筑为主体的私人部门楼宇及建造开支则持续收缩。
本地消费是2011年香港经济的主要支撑。就业改善、收入增加及日益增大的财富效应推动消费需求出现了十多年来罕见的盛况。2011年前三季度私人消费开支达到本世纪以来的最高水平。
第四季度的GDP增速预期仍会继续下行,但由于2011年上半年经济增长表现尚佳,全年的经济增速预计将达到5.2%的较快水平。
2012年,香港的经济形势将更加明显地受制于全球经济放缓,尤其受到欧美危机的影响,外部需求进一步下调,对香港经济的拉动作用会进一步减弱。
按实际升幅计算,2012年香港货物出口只能维持3%左右的增长,上半年甚至可能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货物运输和相关商务活动也会受到拖累,但由于来港旅游购物将保持旺盛,本地旅游服务输出将维持两位数的快速增长,从而使整体服务输出增速徘徊在5.5%左右。
需要注意的是,2012年外部环境变化将显著影响香港内部经济活动,从而制约香港内部经济表现。
其一,资金外流和外来购买力减少将使高企不下的房价加快向下调整,预计2012年房屋买卖成交量将从2011年的10.8万宗减少至9万宗,私人住宅价格也可能下跌10%左右,加上股市在主权债务危机冲击下将会激烈波动,财富效应对香港内需的带动力将会减弱。
其二,外需放缓在2011年末就已开始影响本地就业市场,尤其是外贸进出口、货物运输、商贸及金融服务等领域更加明显。2012年这一影响会继续加大,失业率将回升至3.5%以上,这对内部消费需求将形成制约。预计私人消费需求将从2011年的8.6%下降到6%左右。
占香港投资总额超过75%的私人部门投资也将受到影响,其中私人楼宅和建造开支,以及机器、设备、电脑软件开支预期走低。但由于政府基建工程开支仍维持较高水平,估计2012年本地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将增长4.8%。
2012年,香港的通胀水平仍将主要取决于食品和租金价格的未来走势,这两大项目为香港通胀提供了七成以上的推动力。目前,私人住宅租金已从金融危机时的低位急升48%。虽然近期房租涨势有所放缓,但由于房租调整对通胀的影响较为滞后,因而房租仍将是带动2012年香港通胀上升的主要因素。食品价格对通胀的影响则是立竿见影,去年12月的内地食品价格下调将带动香港通胀见顶回落。
观察外部因素可以发现,欧债危机导致美元汇率走强,将有利于减轻香港的输入性通胀压力,但仍然不可忽视全球流动性泛滥可能造成的影响。
此外,2011年底交通、电力和煤电申请加价,其幅度超过通胀率,这也是构成通胀上行压力的因素。预计2012年香港基本通胀率仍将维持在5%左右。
对于2012年的香港经济前景,可以做出两个设想。较好的情况是,欧盟各国在达成建立财政联盟的共识之后,进一步推出有效的短期措施解决到期债务问题;各国政府真正采取约束预算开支等有力措施化解危机,并得到民众的理解支持。香港经济在内地经济和内部需求的带动下,仍可维持3.5%左右的增速。
最坏的情况是欧债危机失控,欧元区被迫解体,加上地缘政治危机演变成军事冲突,将带来比金融海啸更激烈的冲击,香港经济也不免再次面临危险。
不论出现哪一种状况,香港都需要优化经济结构,提升主要优势产业的竞争力,积极化危机为新的发展契机。
作者为中银香港发展规划部高级经济研究员
环境经济系统 篇7
1 电力系统环境保护现状分析
作为电力行业发展的关键部分, 其环境保护的复杂度较高, 需要加强资源配置、经济投入、工艺优化等方面的处理, 保障整体操作过程的科学合理性。电力系统一般贯穿各行业的全过程, 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为此, 实现电力系统的环境保护对时间、空间等变化趋势而言意义重大。
最新的尾气排放标准SO2≤400mg/m3, 氮氧化物和粉尘的指标都是≤120mg/m3。部分电厂 (华能高碑店、华电永利) 采用4层SCR催化剂。改造后系统脱硝效率可以提升至85~90%, 采用现有技术可以满足超净排放NOx<50mg/Nm3要求。对于改造机组, 多采用增加一座吸收塔的方式, 改进后系统脱硫效率达到98~99%, 可满足超净排放SO2<35mg/Nm3的指标要求。
此外, 国家能源局、发改委针对机组超低排放标准进行了分析, 对不同容量的燃煤机组改造提出了不同要求。具备条件的, 要求实施超低排放改造的机组, 包括30万千瓦及以上燃煤发电机组、10万千瓦及以上自备燃煤发电机组, 暂不含W型火焰锅炉和循环流化床锅炉, 力争2020年前完成改造5.8亿千瓦;对于不具备改造条件的机组, 要求安装高效脱硫脱硝除尘设施, 实施达标排放治理, 计划改造机组容量约1.1亿千瓦;对经整改仍不符合能耗、环保、质量、安全等要求的小火电机组, 由地方政府予以淘汰关停, 优先淘汰改造后仍不符合能效、环保等标准的30万千瓦以下机组, 特别是运行满20年的纯凝机组和运行满25年的抽凝热电机组。
2 电力系统环境保护评价内容
2.1 经济性内容
环境经济学提高了资源的重要性认知, 保证大众可充分认识到资源的有限性、其使用价值重大增加了其应用处理能力。为了实现资源高效利用, 需要充分加强电力行业中环境特殊性、不可再生性的考虑, 促进电能的高效应用, 避免对环境更多的负面影响, 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长期稳定局面。
2.2 电力、环保综合规划分析
环保规划作为现代电力系统的必要部分, 对其范围需要进合理划分, 以便包括时间范围、空间地域范围两方面。环境规划中需要考虑电力行业、环境规范的内容, 保证电力生产排放物质的合理控制, 如氮氧化物、硫化物的排放等。保证电力系统在规划限制范围内实现长期稳定发展, 结合最新环保理念、并充分借助新技术的应用, 提高环保效果, 必要时可开发新能源、清洁能源, 带动环保工作的科学落实。
2.3 电力系统评价原则分析
根据经济学要求, 电力环保的评价标准分析如下:将自然环境定义为一种资源, 从价值、后期影响等进行衡量分析, 评价其可控能力、潜在价值, 电力行业的发展无法避免环境的破坏, 需要充分遵循环境法规限制内容的处理, 加强奖惩制度的落实, 促进规章制度的科学落实, 提高电力工程的科学性、合理性、可持续发展性。
3 电力系统环境保护规划分析
3.1 能源结构方面分析
国内电力行业的发展中, 火力发电的比例较高, 对环境破坏作用强、危害大, 需要充分加强传统旧机组的淘汰, 降低能耗过高的火力发电设备应用状况。借助超临界环保机组等新设备提高发电效率、降低煤耗率。再者, 国内水电资源丰富, 但是利用效果差, 未充分实现科学开发, 需要加强水电建设在未来工业方面的应用, 保证生态环境的顺利开展, 可充分提高水电在电力系统的应用比例, 实现降低环境破坏率的目的。
国内煤炭燃料的应用过多, 增加了氮硫化物的排放, 需要充分加强新能源发电的应用, 结合当地环境特点建立核电站、水电站等实现能源的均衡利用, 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如国家能源局最新要求规定:到2020年各燃煤发电企业需承担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配额, 与火电发电量的比重应在15%以上、实现配额途径:自建项目或者购买可再生能源电力绿色证书;对于未完成非水可再生能源配额要求的燃煤发电企业取消其发电业务许可证。
3.2 电力的科学规划分析
工程经验表明, 电力系统中, 工艺技术落后会导致环境影响作用明显, 增加了后期治理、维护的经济投入。国内工业区、居民区一般相邻较近, 电力系统的负面作用对当地居民的负面影响极大, 需要充分加强科学规划、新技术、新设备的投入处理, 保证电力系统、环境规划、经济效益、居民环境的均衡管理, 实现社会经济效益的长期稳定发展。为此, 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充分合理的进行电力规划、经济评价控制, 避免环境破坏后的处理, 尽量在前期进行预防控制。
参考文献
[1]董晓天, 严正, 冯冬涵, 等.大规模风电接入的电力系统低碳经济调度[J].现代电力, 2012 (5) :42-48.
环境经济系统 篇8
1 3E复合系统的特征
3E复合系统是属于三个属性的环境、经济、能源子系统在相互的联系、作用、渗透下形成了存在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动态复杂系统。该系统的协调性指的是能源、经济、环境各系统在发展中达到和谐共生的状态,以合理经济关系为纽带,高效利用能源并且充分地保护了环境。
和谐3E系统的主要特点是整体性、动态性、自律组织性。整体性是指3E复合系统并非简单的组合能源、环境、经济等系统,任何一个子系统的发展都会被其他系统所影响。动态性是指这一系统是动态的并不是静置的,借助多种经济规律,持续自低转高,由混乱变为协调。自律组织性是指复合系统结构中各组成均存在协调能力,协调3E复合系统还有自我调节作用,不仅但具备自身的协整性,还有着独立整合的能动性能,有力推动了3E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
2 我国3E复合系统的协调性
2.1 选择序参变量
基于科学性和实用性原则,本文选择的序参变量一共有三类。能源系统:万元GDP能耗、煤炭在总的能耗中的占比;环境系统:万元产值下废水和二氧化硫排放;经济子系统,GDP增长的速度。
依据脱钩模式,针对能源和环境系统各序参变量上下限进行取值。3E复合系统理想化发展状态为脱钩,在这一模式的基础上不管GDP怎样增长,能源消耗和环境负荷均不上升,达到能源、环境、经济的协调发展。公式为:,g是GDP年增长率,t为单位GDP能耗及环境负荷年下降率的临界值。如果tk=t,则能耗和环境负荷及经济增长为脱钩;如果tk<t,能耗和环境负荷必将在GDP增长内出现降低,且差值更大,能耗和环境负荷会更快下降;如果tk>t能耗与环境负荷随着GDP增长而上升,且两者差值越大,能耗和环境负荷上升速度就越快。
能源与环境子系统各序参变量下限值为中国当年的脱钩发展模式,上限是统计数据的最大值,煤炭和总能耗内比重下限值需要参考世界水平;GDP增速序参变量则代表着当年的协调发展程度。
2.2 子系统序参变量有序度
本文所使用的原始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内相关数据,调整和计算得出能源和环境数据相关数据,将原始数据代入上文的公式,算出能源、环境、经济三个子系统各自的序参变量的有序度。最终得出,在能源子系统内我国在1999年至2016年,万元GDP能耗序参变量的有序度在逐渐提升。对能源子系统来讲,煤炭占总能耗内的比重长期小于序参变量的有序度,这是由于我国能源结构比较单一。近年来我国环境子系统的万元产值废水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序参变量有序度较为稳定,且相对值比较大,这是因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持续加大了治理环境的力度。
2.3 3E复合系统的协调度
从1991-2007年的3E符合系统发展的协调度的计算结果中得知,我国3E复合系统协调性发展的趋势如图1所示。
在图1内可知,近15年中国3E复合系统协调度均为正值,且在前协调向协调发展,但是近几年协调演化趋势放缓,甚至存在不协调发展的现象。主要是因为我国近几年能源消耗量涨速较快,但石油涨价后,导致煤炭消耗占比提高,能源子系统协调度降低。
3 针对3E复合系统的调控策略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提升,能源已经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最大因素。要实现持续发展必须保证能源、环境、经济三者的安全,积极高效发展经济、节约资源,形成环境友好社会等,在维持经济的增长中还要保证提升能源利用率、优化能源结构、节能并发展新型替代性能源,建立能源的清洁化使用机制,提升环境资源配置效率,促进低能耗第三产业及技术密集产业发展。针对环境可以制定对能源展开合理利用的强制政策,制定十分严格的污染物排放及能耗指标,针对环境和能效标志认证体系,制定对应的优惠政策,使我国向着环境友好型以及能源节约型社会持续发展。
4 结语
本文在对我国的能源经济环境系统展开实证研究后得知,我国的3E系统在朝着更加协调的方向发展,但是偶尔还会存在速度放缓和波动的情况。对此,本文提出了积极的调控措施,希望可以进一步提高我国3E复合系统的协调性。
参考文献
[1]陈黎明,王颖,田建芳.中国省域能源-经济-环境系统协调性实证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5(1).
环境经济系统 篇9
因此建设具有广电特色而又经济、实用的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对广电机房的各种环境设备实现全方位的统一集中监控管理,实时监控、监测各种环境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指标,并通过美观友好的监控画面显示出来,在发现异常时立即通过网络、现场声光报警以及手机短信或语音电话系统等实现自动远程报警,以确保系统的可靠运行。这将大大减轻机房维护人员负担、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实现机房的科学管理。
1. 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原理
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是随着信息化、数字化浪潮一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也是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对运行广电网络核心设备的机房提出了更高的维护和管理需求,这就必然需要智能化管理手段和措施的引入;其次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同时带动了相关的传感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以及嵌入式技术的兴起与成熟,这也为智能化控制理论在机房管理领域中的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在广电机房中应用的核心目标是通过各类传感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信息技术等组成的监控体系将机房内运行的各类设备以及设备运行的环境有机的结合在一个统一的管理平台上,对可能影响设备稳定运行的各项参数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并进行记录和分析,辅助机房管理人员对机房进行整体管控,从而达到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减轻人员管理强度、优化保护建设投资的目的。
2. 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的主要功能
机房动力环境监控通过对机房内可监控设备和机房环境实现机房运行全程、全时的监控,其主要实现的功能是对机房运行的各项关键参数进行采集和监测,例如环境温湿度、供电电压及电流、空调运行状态、配电开关及浪涌保护器工作状态等等,并将异常情况以声光告警、短信报警、语音及邮件通知等各种方式提示机房管理人员,机房管理人通过以上信息对可能出现的异常状况进行判断,并凭借管理经验通过监控系统进行手动控制和参数调整,使机房始终处于安全、可控之下,保证各业务系统的可靠运行。一个完善的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
(1) 高、低压配置系统:监视各主要开关状态及实时监视电压、电流、频率、有功功率、功率因素等参数,发现异常及时告警,以确保供电安全。
(2) U PS系统:对U PS各模块的工作状态及各种参数如U PS的输入/输出电压、电流、频率、功率因素、逆变器状态、电池状态、旁路状态、报警状态等进行实时监测并及时告警。
(3) 空调系统:监控空调压缩机状态、风机状态、加热器状态、加湿器状态、报警状态等,发现异常及时告警。同时对空调进行智能控制,可以根据现场温度情况自动联动控制空调的开启、关闭,在机房核心设备正常运行的温差范围内做到尽可能节电。
(4) 温湿度监测:精确测量机房的温湿度参数并与指定阈值进行比对,超过范围自动报警,并可与空调系统自动联动控制。
(5) 漏水监测:对机房漏水情况实现进行监测并及时告警。
(6) 门禁系统:通过门禁系统控制并记录各机房的人员进出情况,并存档以备调用备查。
(7) 视频监控:24小时视频实时监控各机房关键部位,监控机房内工作人员的相关操作、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机房人员的出入情况,从而有效地保障机房内设备的安全运行。
(8) 其他系统:根据机房实际情况的不同,机房动力环境系统还可以加入保安、消防、发电机、服务器、交换机、网络等相关业务系统的监测功能,并在发现异常时及时告警。
3. 盐城广电数字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的实现
(1)建设原则及工程目标。
为适应科学管理的要求,提高机房管理的效率,保证安全播出与安全运营的要求,盐城广电数字机房本着“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经济适用”的建设原则,根据实际运行的需求,开展了具有广电特色的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的建设。一期工程的范围包括中心机房及市区的4个无人值守分机房,各分机房现场的监控数据传送到本地监控主机,各本地监控主机再通过城域网将数据传输到中心机房的监控管理中心,由监控中心管理服务器来集中管理监控数据,以实现对全部现场数据安全、实时、完整存储和控制的要求。监控中心与各机房的监控单元以TCP/IP协议方式进行数据传输,数据传输的通道采用干线M STP以太通道。监控中心管理软件可以实时显示各机房各监控单元传回的监控对象的监测值。可以直观的浏览机房的基本情况及监控对象的当前监控量。监控中心可以随时发送对指定监控站监控对象的遥控和遥调指令,完成对监控对象的遥控和遥调。可以按指定条件查询指定监控对象的历史监测数据,并可以图形方式显示指定监控对象的指定时间段的变化量曲线图。
(2)监控对象及实现方式。
根据信息采集的方式,盐城广电数字机房内的被监控对象分为了智能设备与非智能设备两大类。智能设备本身即具有数据采集和处理能力,并带有智能接口,可以与动力环境监控系统通过协商一致的接口通讯协议进行交互通信,实现对这些智能设备的监控,这类设备包括A PC、U PS、中恒直流电源系统、海洛斯精密空调等。非智能设备本身则不具备数据采集、处理能力,需要增加传感器、变送器和采集器来完成数据的采集与上报。
如果从功能上来分,被监控对象可分为动力和环境两大类。动力类包括高压配电、低压配电、U PS、中恒直流电源系统、电池组等。环境类则包括空调、门禁、温度、湿度、漏水等。
(1) 供配电监测。对于现代机房环境来说,最重要部分就是电源,电是广电机房运转的基础,也是动力环境监控系图3分机房运行监控画面统的重点。在实际工程中,我们采用智能电量仪对供配电状态进行处理,变换为电平信号,再输入到智能采集模块转换为数据信息,送往现场监控主机,以实现对供配电的监控。监控范围包括监视各回路的开关状态、电压、电流、功率、频率等。通过对供配电系统的监控,可诊断出主、辅两路供电系统三相电源的断相、跳闸、接触不良、保险熔断、欠压、过压及三相电压不平衡等故障,实时检测在用交流三相电源的输出电流和零序电流,并对安装设备的机柜电源空开的开关状态进行实时检测,一旦发现上述故障或严重过流、空开开关关闭等异常,将马上上报到监控中心通知值班人员,以便值班人员第一时间进行处理。运行监控示意图如下:
(2) 温湿度监测。在广电数字机房中,设备对温、湿度等运行环境的要求非常严格,所以我们根据各机房实际面积,按照合理的配备原则,在不同部位加装了温湿度传感器,以实时检测机房内的温、湿度,智能温湿度传感器通过智能通讯接口,把检测到的温湿度值实时传送到监控主机中统一监控。对需要重点保障的骨干传输设备、数字电视设备局部则再增布设监控点,一旦温湿度超过预设之阈值范围,传感器将马上上报到监控中心通知值班人员,以便值班人员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3) 漏水检测。机房是一个用电集中的地方,设备众多,强电、弱电、地线、电缆纵横交错,且部分机房为无人值守,如果不慎发生漏水而不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后果将不堪设想。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机房内空调的冷凝水管是布置在机房的静电地板下面,因此我们围绕机房的冷凝水管及机房对外窗口、门口等可能遭水入侵的位置,布置漏水感应绳,监控机房内有无漏水事件发生,确保各设备不受水浸的危害。一旦发生漏水事件,漏水感应绳通过控制器将信号送往监控主机,系统在第一时间报警,监控界面自动切换到漏水监测画面上,发出语音报警及时通知有关人员排除漏水故障。漏水点在界面上准确的显示,便于机房管理人员及时排除故障。
(4) 精密空调监测。通过机房内布设的精密空调自带的智能通讯接口及通讯协议,系统可实时、全面诊断空调运行状况,监控空调各部件运行状态与参数,并可通过软件在系统上或通过网络远程修改空调设置参数,实现空调的远程开关机。系统一旦监测到有报警或参数越限,将自动切换到相关的运行画面,并伴随有报警声音及相关处理提示。空调机组即使有微小的故障,也可以通过系统检测出来,以采取步骤防止空调机组进一步损坏,对严重的故障,可按用户要求加设电话语音报警。对重要参数,可作曲线记录,用户可通过曲线记录直观地看到空调机组的运行品质。
(5) U PS及中恒直流电源系统的监测。通过2台U PS主机、2台中恒直流电源系统提供的智能通讯接口及通讯协议,可实时地监视U PS及中恒直流电源系统整流器、逆变器、电池、旁路、负载等各部分的运行状态与参数。系统可全面诊断U PS及中恒直流电源系统运行状况,实时监视U PS及中恒直流电源系统的各种参数。
(6) 视频监控及报警。为达到对机房的整体监控管理,我们通过机房内安装多台摄像机的方式实现图像视频实时监控机房,摄像机监控的区域是机房内的设备摆放区及机房出入口,通过这些区域的摄像机监控机房内工作人员的相关操作、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机房人员的出入情况,从而有效地保障机房内设备的安全运行。值班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的显示器实时监视各摄像机的监控画面,需要进行相关图像资料查询时,可以通过查询功能实现。
(7) 门禁控制。机房各出入口的严格有效控制是保障机房设备、数据信息安全,防止破坏、泄露的重点。我们在各机房的出入口及机房设备入口设置门禁控制点,对进出机房的人员实行身份登记,符合相应条件的人员可以进出机房,同时系统加以存储记录,备事后查询。门禁控制方式采用常用的IC卡识别或卡加密码双重识别方式,最大限度保证了机房内设备、数据信息的安全性。由于机房的出入口属于对重点控制区域,故门禁控制系统全部采用双向控制的方式,即进出机房都需要验证登记。
(8) 传输设备监控及报警。在数字机房内,还有部分用于省———市、市———县节目、数据交换用的波分设备、M STP设备等,它们虽然都有自己的网管系统,但由于网管系统或位于省中心或位于其他机房,加上值班人员的技术水平并不能保证熟练和正确地使用复杂的网管系统,因此借鉴对供配电中开关量监控的方法,通过对这些设备机柜上方外置运行状态灯是否开关的监控,可以实现对这些设备(如华为O SN 6800/3500/2500等)的监控,一旦这些设备在运行出现严重的异常告警,其相应的告警灯将被设备本身点亮,这时负责监控这些告警灯状态的动力监控设备也将被触发,并向中心监控管理系统报告、通过中心监控管理系统以声、光、电或其他形式通知值班人员,以便值班人员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4. 系统特点
建成并投入使用后的盐城广电数字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在近一年的运行过程,充分发挥了机房动力、环境“第一哨”的作用,多次在第一时间监测到分机房市电停电、U PS负载过高、局部漏水等有可能影响到机房安全播出、安全运行的隐患,以及由于光缆中断、业务端异常等引起的传输网严重故障告警,并在第一时间以声音、告警灯、屏显、短信等形式通知值班人员及维护人员、提醒他们及时处理,很好地保证播出的安全、网络运行的安全,充分满足我们对机房环境监控管理需求。
同时建成后的盐城广电数字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还有如下特点:
(1) “集中管理、分散控制”。“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的实现方式不但满足了对分散机房的集中统一管理的需要,更满足了对现场数据安全、实时、完整的存储和控制的要求。系统设计有三级结构,监控中心中心能查看、监控、切换全部各机房的实时监测数据,每个独立机房可形成一套完整的监控系统本地站,由监控管理中心对各监控本地站实施二次集中监控管理,实现管理者对所有机房及机房内设备环境系统的远程集中联网监控管理。
(2) 事件并发处理,实时响应速度快。整个系统采用事件驱动型的IP网络收发方式,由现场监控前端主动发送,异常时发送U D P包报告数据,中心处理接收到的数据包,反应快,监控点增加后变化不明显。这彻底克服了传统串行通信、轮讯方式下只能在轮训到的时候才能告警及点越多、反应越慢、容易产生报警延时及漏报的现象。
(3) 使用标准的、开放的协议便于集成以及系统扩容。盐城广电数字机房的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的组网结构完全基于TCP/IP网络通信协议,搭建了基于IP的监控平台,数据采集也使用标准的M O D BU S协议,使得增添监控节点或是增加监控信息非常方便,可实现即插即用的系统集成以及系统扩容,并可根据自身的需求和投资预算进行项目的投资,一次投资,终身受益。
(4) 模块化设计,稳定可靠。系统监控主机与采集模块之间采用国际上先进的FCS现场总线控制技术,所有监控、监测均以模块化方式放在工业现场,而且所有的信号通过分布式智能I/O模块在现场被转换成标准数字信号,只需一根电缆(两线或四线)就可把所有的现场子站连接起来,进而把现场信号非常简捷地传送到控制室监控设备上,降低了成本,又便于安装和维护,同时数字化的数据传输使系统具有很高的传输速率和很强的抗干扰能力,使数据采集与信号传输更精确更迅速。
(5) 可灵活设置报警的条件、具有三级告警机制。该系统可按报警类别的不同对每种监控量进行设置,也可根据需要对相关告警量的门限值设置进行调整,使报警的管理更有效、灵活。同时考虑到监测点数量多、监控设备和监测量的种类多,系统设置了三级告警机制,可根据告警情况的严重性设置其级别,便于管理人员在同时出现不同设备不同级别的报警时可以有重点、有先后的进行处理,首先处理最严重的告警。例如,U PS报警类型级别一定是级别最高的三级报警设置,因为机房对供电要求最高。
(6) 用户界面直观,软件组态灵活。系统提供多达数百种组态工具,用户可自行定义实时数据的显示格式,所有图形都进行了矢量处理,可任意对画面放大缩小,对不同分辨率的显示器自动适应。同时系统内置二次开发平台,可以通过内置的集成开发环境进行二次开发,所有的二次开发模块与系统平台可实现真正的无缝集成。
目前建成的盐城广电数字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其功能及监控的范围还仅限于保障机房正常运转而必须的电源、温湿度、空调、漏水等方面,下一步我们计划将其监测功能进一步向以下方面延伸,实现能管尽管,最终向综合网络管理系统过渡并完全整合到综合网管系统中去:
(1) 网络设备的监控。通过TCP/IP网络及相应的管理接口,实现对交换机、路由器、服务器各种软、硬件运行状态的监控(例如:CPU使用率、内存、磁盘空间、程序是否运行、TCP/IP服务、数据库会话、数据库查询、W indows服务是否运行等)。
(2) 网络连通性监控。通过TCP/IP网络及Ping (Packet Internet G rope,因特网包探索器) 等实用网络工具,测试并监控网络之间的连通性。
(3) 节目播出监控。与现有的安全播出监控系统对接,接收并处理由其传送过来的节目播出监控信息,在发现异常时及时告警。
环境经济系统 篇10
一、环境经济系统自我调节机制
生态环境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组合在一起便构成了环境经济系统。社会环境系统的运行需要从生态环境系统获取社会经济系统得以维持运行的资源。然后在社会经济系统中产生的废弃物又排放到生态环境系统中。环境经济系统要想实现自我的调节, 是需要满足一下几个条件的。第一, 人类需要具有历史阶段性, 即在某一个历史阶段会有一定需求水平;第二, 在某一个需求水平, 人们的需求都能被满足;第三, 没有政府干预。基于这三个条件, 可以得出结论,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在达到很高水平时, 由于受到人们需求被满足, 思想水平降低至较低水平, 人们没有进取精神、创新意识, 此时经济增长率为零。社会财富不在增长, 人们对社会中已积累的财富的消耗开始, 同时, 生态环境系统开始逐渐恢复至原来水平。之后, 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开始。当经济持续发展到一定程度时, 那时在社会上的财富积累已经足够多, 有丰富的物质和精神产品, 这其中受科学技术进步的影响是很大的。一方面, 假设人的需求具有历史阶段性, 即在一定历史时期, 人们的需求是有上限的, 而且人们的需求会被完全满足。因而, 此时社会中的人们不再想着创造更多财富, 而是倾向于享受财富。加之, 此时的社会环境相对平稳, 而又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构建了大量的社会制度、规则, 总之, 在人们的成长环境中顺境占据大部分, 可以认为逆境在大多数人身上为零。由于逆境的减少, 使得人的思想水平开始下降, 思想水平的下降意味着人的思想认识能力降低, 具体表现在人的思想开始变得保守、愚昧, 不思进取, 缺乏创新的精神。在人的需求被全部满足和由于人的思想水平下降导致人缺乏进取、创新精神的条件下, 经济增长率为零, 社会财富不再增加, 即人们所处的社会经济系统不再需要生态环境系统的资源供给, 因而, 生态环境系统可以获得一个较长时期的恢复期, 在这里有一个假设条件即政府不能干预。这样一来, 生态环境系统就开始了自我恢复, 直至恢复到其以前的水平, 这就是环境经济系统的自我调节机制。这种自我调节是建立在上文中所讲的三个条件基础上的, 而这个三个条件与事实不符, 因而环境生态与社会经济系统的这种自我调节机能就很难实现。如果有一天, 当经济已发展到很高程度时, 政府不再干预经济, 不为经济制定增长目标, 人们也能够控制自己的需求的话, 环境经济系统的这种自我调节机能就会发生作用, 最终会使生态环境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保持平衡。
二、资本主义社会中环境经济系统的自我调节———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经济社会是比较特殊的, 它自身是无法实现环境经济系统的自我调节。但是, 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却可以达到环境经济系统自我调节的目的。资本主义经济中时常发生的周期性经济危机的成因, 很多人都略知一二。在资本主义经济中, 人的需求被承认, 需求无限性被合理化, 因而, 追逐利润成为企业家经营企业的主要动机。企业作为经济主体的一大部分, 从生态环境系统中获取资源, 然后对其生产、加工, 最终得到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通过双方彼此之间的交易, 实现商品的销售。这一过程从表面看起来完美无缺, 其实问题出在收入分配环节, 企业家凭借其企业家才能获取高额利润, 也就是巨额财富, 生产者也就是工人仅获得维持自己生存的财富, 生产出来的产品越来越多, 而企业家在社会中毕竟是少数, 他们无法消费市场上绝大部分商品, 而工人想要市场上能够满足他们需要的商品却没有购买的能力, 这就导致商品被大量堆积, 很多易腐蚀, 易烂的商品被企业销毁, 这就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 而工人却生活在温饱线上, 他们没有能力去购买这些可能是自己生产出来的商品。随着商品的大量堆积, 企业的成本越来越高, 同时,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使资源的耗费速度提高, 资源量越来越少, 其价格也在进一步上升, 工人就更支付不起了。可能在经济刚起步阶段, 他们还有能力去购买一些耐用品, 到后来, 随着商品价格的上涨, 其工资却一成不变。由于工人缺乏购买力, 企业生产的产品卖不出去, 企业也就没有了收益, 导致其经营的资金链条断裂, 大量企业开始破产倒闭, 使得市场变得萎靡不振。这就发生了所谓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可以看到这种危机若没有政府的干预, 经济危机能够达到生态环境系统的自我修复目的, 最终使社会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达到平衡状态。从本质看, 经济危机并不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环境经济系统自我调节机制的一种表现, 而是由于资本主义经济中在收入分配环节出现的差距导致的社会购买力下降、需求不足, 进而引发的经济危机, 事实上不是环境经济系统自我调节的表现而机缘巧合的却达到了环境经济系统自我平衡调节的目的, 所以说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经济环境系统的自我调节具有特殊性, 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环境经济系统的自我调节, 却达到了环境经济系统自我调节的真正目的, 前提是没有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因而, 建议政府对已经发生的经济危机不做过多干预, 让其起到对环境经济系统的平衡调节作用。
三、资本主义经济长盛不衰的原因———股份制的发明
当资本主义经济出现贫富差距过大的时候, 这个社会理应来讲是隐含着一种不稳定性的, 而现实是资本主义经济仍在持续增长, 原因有很多。由于收入差距的存在会使一大部分人生活在贫困中, 因而会使逆境在这部分人的成长环境中增多, 这对于提供他们的思想水平有很大帮助。在绝大部分较为贫困的社会成员中, 只有少数人会受益于其思想水平的提高。因为大部分人受缺乏先天个人天赋和不能接受后天良好教育的影响, 他们思想水平的提高会受限。因而, 在绝大部分贫穷的人当中会有极少数人在接受了教育, 受思想水平提升的影响, 逐渐会变为社会精英。我们有理由相信, 这些极少数的社会精英理应也有能力揭竿而起, 推翻这个他们认为不公的社会, 但是他们没有这样做。原因是他们被企业家聘为他们企业的经理。随着经济的发展, 股份制的发明, 使得资本主义社会变得异常安定。社会精英被企业家雇为企业经理, 他们的才能被企业家所用, 他们的工作就是为企业家赚取更多利润。随着经理的个人资本产权被资本化, 即经理可以拥有企业的股份, 从这一刻开始, 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就渐渐会把他们变为下一个企业家。经理的上司即企业家由于已经得到了大量财富, 这些财富可以为其下一代创造更多顺境, 因而顺境在其子孙的成长环境中就占据大部分, 从而使得企业家的下一代的思想水平失去了提升的机会。企业家的子孙在成人后便开始消耗上一代留给他们的财富, 最终由企业家创造的和由其子孙消耗掉的财富就逐渐消亡了。而由企业家聘任的经理们由于通过在企业持有股权而获得大量财富, 使得他们又成为了企业家。这样一来, 大多数的社会精英就开始充当企业家的角色, 实质是在充当经济发展的推动者的角色。他们没有选择推翻自己认为不公的社会, 反而接受了这个社会, 是因为推翻这个社会的成本要远远高于接受这个社会从而给他们带来的利益。可以讲, 股份制的发明在经济上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在政治上维系着社会的稳定, 从某种意义上讲, 其政治意义要远远大于它的经济意义。这也就是资本主义经济长盛不衰的原因, 即潜在的使资本主义社会不稳定的因子—社会精英在股份制下被企业家收买了, 他们又变成了下一个企业家。
摘要:从阐述环境经济系统的自我调节机制出发, 指出环境经济系统在满足三个假设条件下可以实现环境经济系统的自我平衡调节, 在此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环境经济系统的自我调节的特殊性作了阐述, 指出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自我调节即经济危机不是事实上的经济环境系统的自我调节, 而是由于收入分配差距引起的需求不足, 但它却起到了对环境经济系统调节实际效果, 提出政府不要急于对出现的经济危机进行较早干预, 反而可以利用经济危机对环境经济系统的调节作用达到调节环境经济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平衡的目的。最后, 文章阐述了股份制对于维护资本主义经济持续发展和政治稳定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经济,危机,股份制,资本主义,作用
参考文献
[1]王金南.环境经济学:理论·方法·政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4.
[2]夏光.环境经济学在中国的进展与展望[J].中国软科学, 1999 (02) .
[3]夏光.新时期环境经济面临的理论和现实问题[J].环境保护, 1999 (03) .
[4]斯蒂芬·肯特勒.资本循环和生产过剩:对当前世界经济危机的一个马克思主义分析[J].海派经济学, 2007 (18) .
[5]程恩富, 胡乐明.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60年[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 2009 (04) .
环境经济系统 篇11
【关键词】环境成本;环境负债;确认;计量;披露
一、环境会计要素
(1)环境资产。环境资产是指由于过去的与环境相关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并能准确地加以计量,该资源可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或社会利益。(2)环境负债。环境负债是指由过去的与环境有关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环境负债按照赔偿责任是否确定划分,可分为确定环境负债或有环境负债。(3)环境成本。环境成本是指在商品生产活动中,从资源开采、生产、运输、使用、回收到处理,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需的全部费用。按其成因分类可分为:一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直接降低排放污染物的成本,主要包括产生废弃物的处理、再生利用系统的运营、对环境污染大的材料替代、节能设施的运行等成本。二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为预防环境污染而发生的成本。包括环保设备的购置、职工环境保护教育费、环境污染的监测计量、环境管理体系的构建和认证等成本。三是企业有关环保的研究开发成本。如环保产品的设计,对生产工艺、材料采购路线和工厂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等进行研究开发的成本。四是有助于企业周围实施环境保护或提高社会环境保护效益支出的成本。包括企业周边的绿化、对企业所在地区环境活动的赞助、环境信息披露和环境广告等支出。五是其他环保支出。主要包括由于企业生产活动造成的对土壤污染、自然破坏的修复成本及支付的公害诉讼赔偿金、罚金等。如紫金矿业废水泄露造成汀江污染而支付的高额环保费用。(4)环境收益。环境收益是企业在一定的会计期间内进行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所形成的经济利益流入。环境收益应能用货币计量,不能够用货币计量的部分属于环境业绩,而非环境收益。鉴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仅以历史成本考虑企业实际支付的环境成本,并未充分重视潜在环境负债和环境损害成本,已经影响到会计信息质量,不便于为经营决策提供有用信息。因此,环境会计应当以环境成本核算为中心环节,重点考虑环境负债的确认与计量。
二 环境成本与负债的确认
1.环境成本确认。确认环境成本应符合以下条件:能够合理的计量、成本信息的相关性、信息的可靠性。首先,成本信息与环境的相关性。环境成本的发生必须是因环境原因而引起的。这有两种情况:一是为达到环境保护法规所强制实施的环境标准所发生的费用。当前我国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制订了一系列的环境标准,包括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保基础标准、环保方法标准和环保样品标准。企业要达到这些标准要求,必然要发生一些环保设备投资及营运费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污染问题,起到了对环境的保护作用。二是国家在实施经济手段保护环境时企业所发生的成本费用。有些国家实施环境税、征收环境保护基金、对超标准排污企业征收排污费。其次,环境成本的金额能够计量或估计。如采矿企业所产生的矿渣及矿坑污染,每年需支付相应的回填、覆土、绿化的费用就很容易确认和计量;有些需根据会计政策采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在这种情况下,责任企业需要将现实的、潜在的污染赔偿金列为费用或负债。
2.环境负债的确认。环境负债的确认是依据企业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的现实义务。未来的环境支出表现为企业因经营活动或其他事项对环境造成破坏影响而承担的义务或责任。要确认一项环境负债,必须在符合其定义的同时满足以下条件:一是由本企业环境行为造成;二是降低本企业或外部的环境质量;三是企业行为违反环境法规或环境标准;四是损害了他人利益或是环境质量劣于环境标准;五是依法负有清偿义务。确认过程应经过三个过程。(1)判断未来环境支出发生的可能性。事件发生的概率分为以下几个层次;基本确定、很可能、可能、极小可能。当达到基本确定标准时就进入负债的确认程序,否则按或有负债标准进行判断。(2)判断环境负债与现实、未来时间段的相关性。如果是由于过去事项对环境造成影响产生的负债,则可判断其具有负债属性;由企业过去活动引起未来事项而产生的负债,则可判断为契约负债。它指企业承诺未来环境支出而履行的现时义务,如承诺对未来环境损害的健康赔偿成本、环境污染治理成本等。(3)现实负债依据其能否计量做出当期确认与附注揭示的会计处理之分;契约负债依据其能否导致未来损失采取提取环境污染损失准备金的处理方法;对或有负债则可以根据其发生的可能性进行判断。
三、环境成本与负债的计量
一般而言,从历史成本的角度更倾向以可靠性作为信息质量的特征之一,但对于环境会计而言,相关性更能体现社会环境、生态环境和企业经营环境的联系。企业在继续使用可靠性作为会计计量信息质量特征的前提下,应更加看重相关性对环境会计的影响。这主要体现在公允价值运用和后续计量上。公允价值的应用为环境会计理论创新和实务发展提供了依据。公允价值对环境会计计量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向决策者提供更为相关性和可靠性的信息来体现。一般而言,市场定价是最符合公允价值定义的,并且与估计未来现金流量的计量方法相比,可观察到的市场定价更可靠、更容易确定,便于责任双方进行沟通、协商赔偿金额。所以公允价值的应用体现了环境会计核算的内在要求。会计准则明确了某些资产如有生命动物和植物的自身确认和计量问题,公允价值的运用使污染对其造成的损失能够得到有效的计量。采用后续计量对环境资产与负债进行量度,突出体现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相关性。后续计量指企业应在资产负债表日对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进行复核,如有客观证据表明该账面价值不能真实反映当前最佳估计数,应当按照当前最佳估计数对该账面价值做相应调整。对排污企业的环境影响进行后续计量,在一定程度上使排污企业造成的外部环境污染,能得到较为可靠的计量,充分地展示了会计信息质量相关性的特征。或有事项准则针对企业环境污染涉及到未决诉讼等不确定性事项,通过后续计量来核算对环境造成的损益。或有负债的计量应当按照履行相关现时义务所需支出的最佳估计数进行初始计量,然后进行后续计量。最佳估计数的确定需要综合考虑与或有事项有关的风险、不确定性和货币时间价值等因素。对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进行复核,包括:预计负债的种类、形成原因以及经济利益流出的不确定性;预计负债的期初、期末余额和本期变动情况;与预计负债有关的预期补偿和本期已确认的预期补偿金额等。
四、环境成本的核算
对于企业环境成本核算而言,仅有内部成本核算是远远不够的,由于内部成本核算没有考虑到环境污染问题的外部性、时间性等因素,忽略了外部压力对环境成本核算的影响,难以有效的站在企业经营全过程的高度对环境成本加以确认和计量。因此,在观念上,主张依据生命周期全成本的思想来确定环境成本的计量范围。实务上,倾向于以预防污染发生的成本和以污染后果的清除或损害赔偿的补救成本作为确认与计量基础,因为其较为简便可行。理论上,公允价值和后续计量为确认与计量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支持,增强了以污染造成损害的价值作为确认与计量基础应用的可行性。产品生命周期成本法是指在产品经济有效使用期间,从产品研究开发阶段开始,经过产品规划、设计、制造、售后服务等阶段,按每一阶段累计其发生的成本。在传统成本制度下,企业仅把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费用计入产品成本,而把设计开发和售后阶段的费用计入期间费用。但在环境会计中,要对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内的成本进行环境影响核算,具体到产品成本不仅仅包括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环境支出费用,且包括产品开发、销售直至淘汰整个生命过程的环境支出费用。同时,此项费用发生额度随政府环境立法对企业约束力的增强和公众对环保的日益重视,有不断上升的趋势,所以作为主要污染者的企业对此承担的责任日益加大。在此种外部压力下,可以预见未来企业所承担的潜在成本将会增大。企业对环境的破坏终究要付出成本与代价。因此按产品生命周期法的要求,企业对产品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材料和产生的废弃物进行跟踪检测,就产品的生产、销售、使用(或消耗)过程中发生的环境支出进行全过程的累计。这些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外部环境成本内在化。这种内部化的安排主要体现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普通生产经营成本。这类环境成本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与产品直接有关的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厂房设备折旧成本等。同时,还包括为保护环境而发生的生产工艺支出,建造环保设施支出等。第二,政府约束成本。这类环境成本是指由于遵循政府环境法规而发生的支出。包括排污费、检测监控污染情况的成本,因违反环境法规而缴纳的罚款。第三,或有负债成本。指已对环境造成污染或损害,但污染影响尚未得到充分证实,依靠法律裁决来决定发生某种支出的额度。这包括由于环境污染严重而尚未治理,政府环保部门可能对企业处以的罚款,企业因污染对周围单位或个人的人身或财产造成损害而可能招致的赔付等。生命周期成本法对环境成本核算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明确了外部压力的概念,帮助企业履行那部分由企业经营活动造成的,但尚未承担的环境污染成本或负债,使企业自觉地将外部环境成本内部化,进而满足了对其进行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要求,更好地使企业完善自身的环境成本控制系统,满足了经营决策的需求,并提供给外界真实、可靠的与投资策略相关的信息。
五、环境信息的披露
对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一方面可以借鉴财务报告的思路,进行财务报表内和财务报表外的环境信息披露来揭示环境问题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另一方面可以编制专门的环境报告来提供企业的环境绩效状况。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是财务信息的主要载体,在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时,应将环境问题的财务影响纳入其中,以便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具体方法是在会计报表内增加合适的科目,对与环境有关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指标进行单独的披露。例如,在资产负债表中设置若干单独的项目,以反映环境资产、环境负债;在利润表中增设特别环境项目,反映全部或部分的环境支出和环境收益;在现金流量表中列示环境相关事项,如企业的环境保护投资、环境保护融资等引起的现金流量变化状况等。环境成本的发生大致有两种情况:费用化与资本化。总的来看,对于不会在未来带来经济利益的环境成本,则将其费用化。对于那些符合资产的确认、计量标准的环境成本,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应将其资本化,并在当期及以后各受益期间进行摊销。环境负债确认中,应该考虑有关重大不确定性及可能的后果范围;应披露的内容包括:每一类重大负债项目的性质,清偿时间和条件,当负债的金额或偿还时间很难确定时,应对这一事实加以说明。
将环境有关财务问题披露的范围稍加扩大,在财务报表之外的财务报告中的其它部分进行披露。方式一:增加附表或补充报表。根据需要将环境问题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通过单独编制附表或补充报表的方式加以详细披露。比如,可以单独编制环境资产、环境负债明细表、环境支出明细表或环境收支明细表等进行详细的列示。方式二:在财务报表注释中说明重要会计政策,如环境资产的计价与摊销政策、环境利润的确认政策、环境会计变更事项,包括环境会计方法的变更、报告主体的改变、无法全部或部分地估计环境负债、会计估计的改变等。
参 考 文 献
[1]许家林,孟凡利.环境会计[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2]肖序.建立环境会计的探讨.会计研究[J].2003(11)
[3]许家林,蔡传里.中国环境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J].会计研究.2004(1)
环境经济系统 篇12
一、确立“四个一律、四个公开”原则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正确履行政府职能,必须进一步简政放权,全面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2013年底,围绕落实三中全会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行政审批改革的决策部署,市发改委第一时间行动,连续召开推进审批事项改革专题会议,讨论、争辩、研究、论证,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深化改革、简政放权,力争走在全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前列的工作目标。
在深入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基础上,市发改委结合部门行政审批工作,经过认真研究讨论,短时间内就提出并确立了“四个一律、四个公开”的原则,即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一律取消审批,符合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和国家规定的一律改为备案制,由地方管理更方便、有效的事项一律下放地方和基层管理,按规定保留下来的审批事项一律做到审批事项、审批要件、审批流程、办理时限“四公开”。作为市发改委审批事项改革总的指导原则,“四个一律、四个公开”也为全市发改系统行政审批改革打好了基调、指明了方向。
二、调整取消并大幅度下放市级审批事项
根据全市行政审批改革要求和自治区发改委《关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精神,市发改委由主要领导主持,深入研究、强力推进、扎实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
——合并压缩部门审批事项,将原有的固定资产投资、外商投资、高新技术项目等3类行政审批事项调整合并为1类,即按规定权限审核上报或审批、核准、备案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
——实行房地产项目专项改革,在盟市无取消权限的情况下,经请示自治区发改委并报市政府批准,取消房地产项目核准,一律改为备案制,市区以外的房地产项目审批权全部下放 ;
——实行工业项目专项改革,除按规定由国家和自治区审批的项目以及光伏发电、小型天然气存储设施2项能源类项目外,一律实行备案制审批,并全部下放旗县区办理。
本轮审批制度改革,在年初市政府下发的《关于公布保留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通知》中,全市共下放审批事项68项,市发改委下放9项,为全市最多 ;全市共保留行政审批事项43项,市发改委仅保留1项,为事项最少部门之一 ;除自治区明确实行委托管理、盟市不得再行下放的审批项目外,市发改委在权限范围内取消、下放的审批项目数量可谓全市之最,审批项目下放幅度总体达到80% 以上。与审批事项改革同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和招标审批事项,以及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等审批条件,也一并下放至旗县区发改部门办理。
市发改委取消和下放审批权限后,要求旗县区发改部门迅速对接。到4月下旬,10个旗县区(含高新区)发改部门均已完成业务承接工作,市级调整取消和下放的审批事项均已实现正常运转和办理。
三、全面实施“三集中、四到位”改革
根据市政府关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决策部署,本轮改革的实质性内容,就是实行“三集中、四到位”改革,并要求市直各部门在2014年1月底前完成。
“三集中”是指分散在部门各科室的审批职能、审批事项、审批人员向行政审批科集中,行政审批科向政务大厅集中,行政审批事项向网上审批平台集中 ;“四到位”是指职能调整到位、事项进驻到位、人员选派到位、审批授权到位。在不到1个月的时间内,市发改委将推进改革列为首要工作,精心设计,集中解决,按期全面完成了“三集中、四到位”改革,把分散在各业务处室的审批职能全部剥离出来,抽调精干业务人员,组建行政审批处,整建制进驻市政务服务大厅,做到职能调整、事项进驻、人员选派一次性全部到位,同时依托政务中心网上审批平台,实现了项目审批全部网上办理。2014年1月28日,委领导同行政审批处负责人签订行政审批授权书,规定审批事项再不允许送交或拿回委内办理,除专家论证、现场踏勘、重大事项会议研究等环节外,审批过程一律控制为“受理、审批”两个环节,真正做到了行政审批一站式办理、一个窗口完成。
此后,各旗县区发改部门“三集中、四到位”改革全面推开,但鉴于各自具体情况和条件,目前进展不一,总体仍落后于市级改革进程,距离市政府的改革目标和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
四、出台项目审批办法及配套文件规范
在快速推进的改革中,市发改委在短短2个月时间内,密集出台文件,审批事项改革成为全委工作热点。继1月23日《关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事项改革的通知》、3月18日《关于做好自治区委托管理行政审批项目管理工作的通知》之后,又于3月31日在全市发改系统下发执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办法(试行)》。《审批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具体行政审批事项,清晰界定市级审批权限,不在范围内的项目一律下放旗县区审批 ;详细规定了审批要件、审批流程和审批时限,市本级严格遵守的同时,要求旗县区发改部门参照执行,并且只可简化和压缩,再不许增加和延迟。
——审批事项上,规定市本级审批项目3类13项(包括市本级及以上政府性资金建设项目审批、企业投资项目核准9项及备案3项),自治区发改委委托盟市管理的审批、核准项目16项,以及由自治区或国家发改委审批的审核上报项目。
——审批要件上,按审批、核准、备案3类项目办理要求,明确了报批项目需提交的手续、材料和支撑性文件 ;自治区发改委委托管理项目和由自治区或国家发改委审批的上报类项目,根据所属类别比照提供相应的要件。
——审批流程上,严明凡市发改委审批的项目,均由行政审批处在政务大厅统一办理,均执行“受理—审批—出文”单一流程,要求受理阶段向项目申报单位填发《受理通知单》,明确告知受理人、办件人、办理时限等全部信息,审批出文阶段由行政审批处按“分工预审—合议把关—审签发文”程序,将改革前须出具项目立项、节能审查、招标审批3个文件合并为只出一个批准文件,加盖“包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行政审批专用章”,由窗口在规定时限内向申请单位发文、完成审批。
——审批时限上,严格规定上报类项目2个工作日,审批类、核准类项目5个工作日,备案类项目1个工作日内办结,较国家和自治区发改委规定的项目办理时限均有大幅压缩。
与《审批办法》配套,将立项、节能、招标审批改为三项合一,1个文件出齐3个事项,同时制定出台《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文件规范(试行)》、企业投资项目备案申请样表、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事项审批样表等一整套格式范本,就审批、核准、备案文件以及项目单位申报材料分别制定文件格式模板,并提供旗县区参考,推动全系统改革同步。
各旗县区发改部门在本级政府领导下,以同样的力度和节奏,在充分参照市发改委项目审批办法和规范的基础上,还结合各自实际,加快制定本部门行政审批的实施方案、管理办法或工作规范。到4月底,全市发改系统行政审批工作已基本做到有章可循、照章办事、公开透明,本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后,已快速步入规范化运转的轨道。
五、加强业务培训与审批工作管理
搞好业务培训是行政审批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改革启动之初,市发改委就坚持上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相结合,注重加强全系统行政审批制度和模式的统筹设计与安排。在日常交流研讨基础上, 分别于今年2月初和5月初集中组织全系统行政审批业务培训,其间还应邀深入一半以上旗县区开展上门培训,3至4月又按旗县区发改局长、分管局长、业务科室人员三个批次组织参加了自治区发改委举办的行政审批改革培训班。
为切实提高培训效果,市发改委还积极开展全系统审批事项改革调研活动,在本轮调研之前的3月底到4月下旬,已完成第一轮旗县区专题调研,在其它调研和检查中,也都将行政审批改革列为重要议程,了解改革进展情况的同时,与旗县区的同志共同研究讨论、解读政策、答疑释惑。日常工作中,市发改委向委内各业务处室和行政审批处提出明确要求,建立起与旗县区发改部门行政审批工作的经常性联络机制,实现随时联系和及时有效的沟通与交流。
取消和下放审批权限、实行“三集中、四到位”改革后,加强对行政审批业务的监督管理,就成为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4月底,市发改委决定建立行政审批核查制度,成立由纪检书记任组长,监察室、稽察办以及资深业务处长组成的行政审批核查组,每月对行政审批处办理的审批事项进行核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监督整改。经过5、6月份2次核查,取得较好效果,并已要求各旗县区发改部门比照执行,尽快建立行政审批工作监督检查制度和机制。此外,结合落实自治区发改委关于对取消、下放和委托管理的行政审批事项加强监管的文件要求,市发改委目前正抓紧建立全系统行政审批巡查抽查和项目月调度制度,各旗县区发改部门现已展开相应工作。
通过以上培训、调研、监管等一系列工作,有力地保证了全市发展改革系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积极部署、有条不紊、齐头并进。
六、简政放权初见成效
自包头市发改系统实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市发改委下放审批权限以来(按审批事项改革基本到位的3月份计),截至6月底,全市发改部门共办理项目264个,其中审批62个、核准68个、备案134个。从构成上看,市发改委办理80个,其中审批30个、核准21个、备案29个 ;旗县区发改部门办理184个,其中审批32个、核准47个、备案105个。旗县区审批项目占全市70%以上,其中审批、核准以及投资5000万元以上备案项目,均为此次改革下放的审批权限。
在审批权限方面,旗县区审批项目已占到全市项目近70%,特别是在过去旗县区没有审批类、核准类项目办理权限,备案类权限也仅限于投资5000万元以下项目的前提下,这是改革造成的市与旗县区两级审批项目结构上的质变。旗县区自主权扩大的同时,也势必极大地激发和调动基层加强项目建设、推动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审批时限方面,与国家和自治区的规定相比较,市发改委审批类项目由不作时限要求到限定5个工作日,核准类项目缩短15个工作日,备案类项目缩短4个工作日。实际执行中,得益于新的审批体制和机制优势,市与旗县区办理时限还都有进一步的压缩。尤其是推行房地产项目改核准为备案制、工业项目改为备案管理并全部下放审批权两项重要改革,更是极大地简化了房地产项目和工业项目审批手续,显著简化办理程序、大大提高办理效率的同时,将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的投资热情和市场活力。
规范服务方面,通过审批办法及配套规范的设计和规定,市发改委正在切实做到项目审批制度化、规范化,确保公开透明、廉洁高效。截至6月底,在市发改委已办理的审批项目中,全部在政务大厅由行政审批处按规定程序和时限独立出文办结。旗县区发改部门比照市发改委,正逐步建立起公开、规范、高效、阳光的一整套审批制度和程序体系。
职能转变方面,市发改委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目标,强化发改系统部门服务和工作效能,高效办理审批事项的同时,围绕全市大局和中心工作,加快转变职能,探索建立新的工作体制和机制。发改委在委内做出明确部署,转变工作重心和服务作风,由过去的等人上门、被动审批,变为腾出手来、主动出击,协调上级、深入基层,把项目管理职能向上下游两端延伸,强化前期策划辅导,着力后期服务推动。在简政放权、提高效能进程中,部门项目管理职能不但没有削弱,反而得到了硬化和加强。当前,在全市重大项目谋划、重点项目建设、招商引资、资金争取、北梁攻坚等各方面各领域工作中,发改委及旗县区发改部门都正在投入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实现着更大的作为。
风雨之后见彩虹。以市发改委的行政审批改革为样板,全市发展改革系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已初步形成“包头模式”,开始显现典型示范意义。发改委改革的努力和成果,为全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得到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和赞誉。在自治区发改系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包头市已明显地走在前列。经多次听取汇报并几次组织来包调研,自治区发改委领导高兴地指出,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代开启之际,包头已经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形成了“包头模式”,建议全区各盟市向包头观摩借鉴。
七、问题与建议
发改系统行政审批改革积极推进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小的问题、困难和矛盾,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
一是人力资源支撑方面。发改系统作为政府综合经济部门,除负责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工作之外,还承担着重点项目实施、招商引资、资金争取、物价监管以及经常性的综合协调、专项推动等大量的工作职能,超负荷运转、人员紧张问题久已存在。按照本轮行政审批改革要求,必须选调业务骨干、成立专设机构、授权专人负责,造成多数旗县区发改部门日常工作与审批业务疲于应付,甚至出现难以为继的困难局面。
二是部门协同改革方面。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涉及规划、国土、环保、发改、住建、维稳等若干职能部门,部门间联动机制、支撑关系、运转流程、前置条件等多方面制度和机制设计都直接影响着行政审批的效能和结果。本轮行政审批改革中,市发改委在取消和下放审批权限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旗县区发改部门也积极衔接和落实,但由于有些部门未能同步或协同下放权限,旗县区发改部门还必须时常到市直部门协调手续办理,造成发改系统审批改革的掣肘和梗阻,甚至使个别项目、某些环节的审批改革只能流于名义上的下放。
为切实解决改革进程中的问题和矛盾,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发改系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结合本次专题调查研究情况,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
1. 加快软硬件建设和机构调整改革。以市政务服务中心行政审批大厅为样板,尽快完成旗县区市民大厅建设,配备必要设施并提供必要条件,抓紧投入使用。加快行政审批软件系统、市与旗县区联网平台等软件开发,尽早完成互联网接通和软件安装调试,实现网上办公、网上审批。研究解决旗县区发改部门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问题,考虑行政审批改革需要,适当增加职能科室、人员编制和干部职数,同时给予业务经费保障。
2. 加快推进部门行政审批协同改革。继续深入落实国家、自治区和包头市关于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各项政策措施,在上半年改革取得显著成效的基础上,结合包头实际,大胆探索,勇于突破,敢于创新,全面推进市直各部门审批事项改革,聚焦实现部门间改革的协同和共进,简化部门间的审批关联,进一步提升行政审批的整体效能。
3. 加快推动审批制度改革的深化和完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根本目的和判断标准,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发改系统行政审批改革完成阶段性任务后,应当马上着手,深入研究全市经济运行发展的成绩、形势和走向,分析主要经济指标、重点领域、重点任务的变化情况,研判改革的影响和成效,找出深化和完善改革的路径、节点、突破口,推动全系统改革循着正确的轨道,走向更大的成功。
本次调研充分表明,以市发改委为主导,全市发改系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已经获得重要的阶段性成功,为下一步的改革发展开启了新的局面。站在发改部门行政审批工作的角度,我们完全可以说,项目业主和投资方在包头的事业已经开始进入“结束跑手续、走向市场化”的良好状态,这正是包头全体发改人努力的初衷,是全面深化改革至高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