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环境

2024-10-05

经济危机环境(共11篇)

经济危机环境 篇1

摘要:中国目前在很多地区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通过对天津滨海新区的生态环境分析得出了相关结论;并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对于中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而后本文从环境经济政策角度出发, 通过中国和世界先进国家政策的对比, 给出了相关问题分析和建议。

关键词:生态环境,实证分析,环境政策,先进国家经验

一、引言

中国经济的发展正处在一个腾飞的阶段, 但是由于在20世纪的工业高速发展进程中忽视了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 导致中国环境恶化。21世纪以来, 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法律, 大力保护环境, 成绩斐然。从“九五”计划开始, 国家层面出台了指导性的政策意见, 但很少纳人到地方法规中, 缺乏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体系。

在以往学者对于环境绩效的研究中, 往往只注重整体的发展, 而得出相对乐观的结论, 但缺乏对局部地区的实证分析;而在对环境经济政策的研究中缺乏对于中外政策的异同点分析, 容易以偏概全, 得到不全面的结论和建议。本文的实证分析部分将从整体和局部两个部分对环境经济绩效进行分析;而在环境经济政策部分则通过中国与日本韩国这两个亚洲国家, 以及美洲的美国和欧洲的瑞典进行比较分析, 最终给出相关建议。

二、对于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的实证分析

1.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 本文采用污染物排放量指标, 其中污染排放物又可分为三类:液体污染排放物、气体污染排放物以及固体污染排放物。本文选取了污染物排放量作为环境污染的变量指标, 包括是人均废水排放量, 人均氨氮排放量和人均二氧化硫排放量以及人均化学需氧量。

本文用人均GDP指标来度量经济增长。因为与总量GDP相比, 人均GDP更能反映真实经济发展水平变化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数据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计算而得。

2. 模型构建

本文将环境污染程度作为因变量, 而将经济发展程度作为自变量构建模型。考虑到异方差的问题, 本文模型的变量将采用对数模式。具体模型如下:

通过研究该模型中自变量的系数, 我们可以得到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之间的曲线关系, 从而对于经济环境政策的制定给出相关建议。

3. 回归分析

利用1993年-2013年全国的相关数据, 我们上述模型进行了回归分析, 得到了如下结果:

通过上面的回归结果我们可以看出, 环境污染和经济发展是一个U型的二次关系式。由于三次方的系数显著程度低于5%, 所以认为对于三次方的回归估计不显著, 而另外的两个系数和常数项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此外, DW值为1.46, 证明不存在序列自相关, 而且R值和调整R值均大于95%, 证明了该模型的显著有效性。所以, 我们可以得出环境污染和经济发展的大致关系式为:

4. 结论和建议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是呈现一个“U”型的关系, 说明我们是可以找到一个在经济发展中环境污染的最低值的。如果一味地追求经济的发展, 而忽视或者局部忽视环境污染的控制都是不可行的。所以国家应该积极推行相关环境经济政策, 保证环境和经济的同步和谐统一发展。

三、我国存在的问题和相关建议

虽然我国环境经济政策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但由于市场机开展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补偿、流域跨界污染控制补偿、流域生态环境效益共建共享等试点, 为建立宏观有效的生态补偿政策创造条件。

通过对于以上三个国家环境经济政策的研究, 我们给出了如下三个建议:

第一, 完善环境税收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现在的资源税缺少对水资源、森林资源等资源的税收保护, 征税范围较窄。在对不可再生资源开征的资源税中又存在着税率过低的问题, 不能真正反映资源开发的社会成本。

第二, 完善生态补偿制度。生态补偿政策的构建, 在水资源的保护方面还存在很大缺陷, 所以下一步的重点应该放在典型流域开展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补偿、流域跨界污染控制补偿、流域生态环境效益共建共享等试点, 为建立宏观有效的生态补偿政策创造条件。

第三, 加强对社会公民的环境经济政策普及, 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机构。应该将民间力量作为环境治理的重要力量, 在环境质量与经济系统优化评价中, 要大力提倡和鼓励民间团体关注环境问题, 形成全民环保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陈燕.美国环境经济政策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0 (3) .

[2]刘登娟.瑞典环境经济手段经验借鉴及对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启示[J].华东经济管理, 2013 (5) .

[3]李永东.日本的环境经济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借鉴作用[J].现代日本经济, 2007 (6) .

[4]郭杰忠.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互动关系探析[J].江西社会科学, 2008 (6) .

[5]李军霞.中·韩·日环境经济政策影响因素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 2012.

[6]王西琴.水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决策模型的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 2001 (5) .

[7]王晓宁.基于绩效评估的地方环境保护机构能力分析[J].中国环境科学, 2006 (3) .

[8]陈勋锋.2000-2005年中国的资源环境综合绩效评估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 2007 (12) .

[9]董战峰.“十二五”环境经济政策体系建设路线图[J].环境经济, 2011 (6) .

[10]Ole Kristian Fanchald, Environmental Laxes and Trade Discrimination, Kluwer International Ltd, 1998。

[11]John KHorowitz and Kenneth E.Mc Connell, 2002;Raymond B.Palmquistand V.Kerry Smith, 2002.

经济危机环境 篇2

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环境经济健康发展

循环经济是二十世纪末产生的新理念,并被国际社会认为是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最佳途径,也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我国对此尚处于认识和起步、尝试阶段,因此,在立足本国环境问题及经济、社会发展具体情况和要求的.基础上,有条件、有选择地借鉴国外实践经验,最大限度地实现废弃物的减量化、再利用和无害化,这对于一个资源相对贫乏、整体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的泱泱大国而言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而要达到上述目的,离不开政策及法律的颁行和保障,我国应从宪法、环境保护基本法以及相关专项立法等各层面对循环经济加以确认和规范,并在制度上予以正确的引导和充分的保障.

作 者:黄静 Huang Jing 作者单位:湖南商学院,法学系,长沙,410205刊 名:湖南商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NAN BUSINESS COLLEGE年,卷(期):200512(2)分类号:F062.2 F061.3 X169关键词:循环经济 环境经济 可持续发展 立法 保障

经济危机环境 篇3

生态工业园区通过废物交换、循环利用、清洁生产等手段,寻求物质闭路循环、能量多级利用和废物产生最小化,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而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核心则在于基于循环经济前提下的产业链构建。

循环经济是多种效益的统一

循环经济产业链即生态产业链,是指某一区域范围内的企业以资源为纽带而形成的具有产业衔接关系的新型企业联盟。这种产业链将上一个产业排出的废弃物作为下一个产业的原料,在具有市场、技术或资源关联的产业之间形成链条,实现资源在区域范围内的循环流动和综合利用,以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共赢的目的。

以2010年被授予“浙江省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称号的宁波大榭开发区万华工业园为例。园区内的产业链围绕宁波万华集团为核心,万华集团生产的副产品废盐水经过滤、提纯后供给东港电化做电解原料生产氯、碱;副产品盐酸提供给韩华石化作原料生产PVC;产生的废弃物粉煤灰和煤渣提供给万华建材生产水泥和空心砖;万顺气体对排空的二氧化碳进行回收利用;园区内的供电和供热由林德气体和万华热电负责向区内企业集中供给;万华码头负责为园区企业集中提供生产原料。园区工业经济已形成了“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良性环状循环,实现了公用设施、物流运输、环境保护的“一体化”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环境及经济效益明显

经国家环保总局批准的5家生态工业示范区开发面积133.2平方公里,共有入园工业企业4573家;2011年,这5家生态工业示范区完成工业总产值4021.8亿元,比上年增长19.0%;单位土地产出率为30.2亿元/平方公里,比上年增加2.8亿元/平方公里,增长10.2%,比全省工业园区的单位土地产出率高8.4亿元/平方公里;提供就业岗位51万个,增长2.3%,年平均劳动生产率为78.9万元/人,增长16.4%,比全省工业园区的年平均劳动生产率高11.1万元/人。

资源循环利用能力高

这5家生态工业示范区的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为617.1万吨,比上年增加136.9万吨,增长28.5%,平均综合利用率为83.2%,比全省省级及以上工业园区的平均综合利用率高4.9个百分点,比上年提高4.6个百分点,企业回收利用本企业外的废旧物资221.4万吨,占全省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废旧物资回收量的39.9%,比上年增加37.4万吨,增长20.3%;其中国外进口的废旧物资25.6万吨,占总废旧物资的11.6%。

企业节能降耗效果明显

这5家生态工业示范区内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万元产值综合能源消耗为0.362吨标煤,比上年减少0.017吨标煤,下降4.5%;万元产值电耗为339.5千瓦时,比上年减少31.4千瓦时,下降8.5%;万元产值用水6.42吨,比全省园区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万元产值用水量少17.7吨,比上年减少0.77吨,下降10.7%。

污水处理能力较强

这5家生态工业示范区共处理污水10.4亿吨,占全省工业园区污水处理量的75.9%,比上年增长6.1%。其中:园区内企业排放的污水处理量为7.1亿吨,园区内污水处理率达98.4%,比全省园区平均污水处理率高5.5个百分点。

高速发展带来一系列问题

工业园区的发展主要是适应于加快经济发展的要求而实施的重要举措,但由于过分强调发展速度,带来了资源利用效率低、环境污染严重、产业布局不合理、结构松散等一系列问题,特别是产业链缺失问题较为突出。

园区的规划不足,“生物种”企业缺失

老工业园区在形成过程中,定位不明确,入园企业门槛低,在园区规划设计上没有明确的生物种企业,基本上是根据地域集聚和产业的特点,由企业自发地形成初级产业链,这些产业链分布零散,产业链结构较短,在专业化集群中没有依托集群建立相应的服务体系,园区内产业上下游发展不平衡。2011年,园区内利用废旧物资和下脚料生产的静脉企业(即循环经济产业链中的企业)共购进废物439.5万吨,其中,从园区内购进废物110.1万吨,近75%的废物都是靠外部进口的。

科技创新力量薄弱,产业链改造难度大

统计调查数据显示,全省110家省级及省级以上工业园区中的静脉企业年工业总产值在10亿元以上的只有7家,5~10亿之间的只有9家,1~5亿之间的也只有63家,全省还没有大规模的静脉产业园区,绝大多数相关企业经营规模较小,没有条件和能力引进或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在全省4328家大中型企业中,有科研机构1983家,占45.8%,有研发活动1867个,占43.1%,均不足半数,企业创新能力较弱,缺乏产业链的改造和提升科技的支撑。

补链企业和支撑企业发育不全

补链企业和支撑企业在生态产业链的运行体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补链企业可以弥补生态产业链条上的缺环,最终形成能源、水和材料流动的闭环系统,支撑企业能为生态产业链运行提供基础条件。但是浙江部分开发区产业定位不够清晰,要素利用效率有待提高。在项目引进上带有较大的盲目性,用地安排上随意性较大,缺乏明确的空间布局和产业定位,产业集聚程度较低,土地利用效率不高,忽略了对园区生态运行体系的在各类型企业的链接和整合,以及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导致上下游产业脱节、产业结构不够合理。

加强政策引导,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一个国家或地区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的成长,既取决于经济资源禀赋和现有的经济条件,也取决于适宜的产业政策;既需要完善的市场体系,也需要完善的政府政策措施的正确引导。

大力发展主导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要加强对产业发展的市场前景分析,坚持用政策、规划和服务进行产业导向,进一步挖掘发挥当地的比较优势、巩固、提升现有主导产业的规模经济水平,增强产业聚集效应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特别是要重视产业结构优化,要加快发展低能耗、低排放的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要加快产业重组,通过规模经济和企业集聚促进产业生态链和循环经济网络的形成,使微观企业之间形成共生系统,尽量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积极建立产品信息平台,完善服务支撑体系

应建立权威性的产品市场信息网络、及时准确地向企业提供价格、生产、库存以及市场需求等方面信息,大力开展循环经济的管理咨询服务,加强社会中介、信息平台、投融资等社会服务体系建设,为保障园区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发展提供有效的社会支撑服务体系。园区要建立健全技术创新服务体系,提高资源节约水平、资源利用水平、资源再生水平和废物无害化水平。

加强制度创新,完善循环经济评价体系

由于环境资源的公共物品性质、环境资源产权的非存在性和环境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外部不经济性,使产业的生态化存在制度性障碍。因此, 必须加强制度创新, 通过制度创新鼓励与引导园区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构建和升级。可以在相关职能部门设立园区循环经济管理机构,以循环经济产业链构建为核心,制定分阶段的园区生态化改造计划,同时,要建立循环经济产业链评价认定制度,完善评价体系。

(作者单位:浙江省统计局)

经济危机环境下企业机遇解读 篇4

在云南福贡县马吉乡, 对400名7到13岁的小学生而言, “走路上学”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一直以来, 他们每天都靠一根尼龙绳、一个自制的滑轮, 从200米的钢索上滑过日夜奔腾的怒江, 去对面的学校开始一天的学习。这个故事是电影《走路上学》的故事原版。

《走路上学》中, 7岁的傈僳族孩子瓦娃对姐姐娜香每天能溜索过江读书十分羡慕。而妈妈却坚持要瓦娃等到在城里打工的爸爸回来后带着才可以溜索。可是爸爸总也不回, 瓦娃抵抗不住对未知世界的诱惑, 独自偷偷溜索过江了, 看到了心仪已久的学校!没想到, 这个溜索过江的秘密竟然被第一次来家访的聂老师戳破了。是聂老师送来的那双红雨鞋把瓦娃留在了家里。他答应妈妈和姐姐:有了这双鞋, 就不再偷着溜索。第二天一早, 懂事的瓦娃又将这双漂亮雨鞋还给了姐姐。日子就这样平静地过着。谁也想不到, 因为赶着给弟弟送一双新鞋回来, 姐姐娜香失手从溜索上坠落江中……

放映开始, 当第一个画面呈现在我眼前时, 我已经判断出这将是一部美丽而忧伤的电影。该片掌镜师为已故台湾名导杨德昌御用摄影师, 电影不见过分煽情的情节与镜头;不见过分说教的对白;不见呼天抢地的悲恸……一开始只以一个7岁孩童的视角, 对姐弟俩生活化的细节徐徐展开, 予人以唯美感人的触动。随着剧情的推进, 观影者却处处感受得到弥漫全片的不动声色的悲伤。《走路上学》着力渲染的正是这样一种在艰难生存环境下人们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以及贫苦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向往。

无论从编剧、导演、摄影还是演员表演都堪称是一部很单纯很感人很有穿透力的电影, 同时又美的让人心碎, 让人难过。影片放映中间, 观众席不停地传出难以压抑的哭声。

影片开映前, 彭臣握我的手说:“在影视圈我最佩服姜文, 在广告界, 最佩服你叶茂中, 因为你干得有尊严。而广告业是个没尊严的行业, 所以我要退出, 我要去电影学院再学一学, 时间不多了, 我要去拍电影。”听他激动的讲完, 我感慨万千, 我敬佩他对生命尊严的保护。放弃广告职业的理由千万, 像他这样为尊严而选择放弃的却不多, 更多的放弃是混不好。

彭氏两兄弟之前专事拍广告, 这也是他们的首部电影, 开映前两兄弟和主演曹曦文上台和观众见面, 彭臣讲这是两个四十多岁老男人的一个电影梦, 今天终于圆梦。照理说, 广告导演出身的他们, 当然很懂商业, 但却做了一个非商业的电影, 这就是他们对梦想最纯洁的呼应。影片投了1000万, 都是兄弟俩一支广告片一支广告片赚来的, 可谓血汗钱。

选择有效媒体, 降低客户传播成本

由于今年经济形势比较“寒冷”, 很多营销策划和广告公司都抱怨客户预算少了, 自己的业务流量小了, 利润薄了甚至亏损了等等。我的体会却正好相反, 客户今年不但没有削减的, 而且还增加了。因为原来出口型企业现在要做内销市场, 过去他们是不做的。我接到至少有五六个这样的客户。

这一类的企业有三个特点:第一, 没有营销团队, 因为它完全没有做过国内市场, 只是替别人加工, 它属于生产型企业。第二个, 没有渠道, 没有代理商队伍。第三个, 没有品牌, 这类的企业在去年的时候我们采用了一个非常好用的方法来帮助他们, 就是做电视购物。电视购物实际上正好解决了企业第一个没有团队的问题, 因为他并不需要你有团队, 第二个没有品牌, 电视购物帮你做品牌。第三个没有渠道, 电视购物帮你卖东西。

国内广告业对于电视购物的关注度不高, 但我们很关注电视购物。2007年美国的电视购物销售额是3280亿美金, 占全美国零售总额的10%。这一数字在韩国是8%, 在中国只占0.12%左右, 所以我认为电视购物未来在中国会特别有市场, 有机会。现在我们拿出很大一部分精力到电视购物的策划上。传统媒体当中有很多有力量的东西, 直到今天都没有被完全的释放出来。新媒体本身并不是完全替代传统的媒体, 它是传统媒体的补充, 呈现多元化, 让我们有更多的手段实现我们品牌的梦想。新媒体本身带有一定的概念性在里面。

实际上在我们浏览数据的时候经常发现一些很无厘头的事情, 比如一个“权威机构”说, A数据是某某销售额名列第一, 而另一个“权威机构”的数据却让你大为惊讶, 因为同样是A, 在这里销售额不仅不出色还可能是倒数……

商品经济时代, 有些数据的基础不是市场现实表现, 是钱的能量表现而已。

我想说的是, 很多传统媒体的价值其实被低估了, 大家会觉得这个新媒体真的很好, 老的媒体就不行。我觉得新的媒体一定有好的, 但是它还没有经历过历练, 你还很难判断哪个新媒体的真正的价值在什么地方, 它适合为你做什么样的推广。比如互联网媒体, 为什么那么多的汽车在上面做广告, 因为汽车需要深度传播, 电视广告的深度传播的能力很弱, 互联网就比它强。一些浅度传播的东西搁上面没有什么用。

不是人数多说什么什么好, 就一定是正确的, 比如坐船出海, 假如人都站在一侧就不是什么好事。毛泽东讲:凡是敌人反对的, 我们都支持, 凡是敌人支持的, 我们都反对。

所以,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策划人要力求自己对市场清醒的认识, 而非人云亦云, 用“经济危机”这样的理由来解释自己营销咨询不到位有偏差, 这是对这个行业整体智慧的一种污染。

很多人将电视购物当笑话来看, 笑话是最讨人喜欢的, 人笑多了就会傻, 笑傻了就掏钱, 我们策划过一个跑步机以前叫万年青后来被我们改成WNQ, 我们把它的颜色换掉了, 价格提高一倍, 原来黑色换成红色的, 建议他们上电视购物, 现在卖得很好。为什么我关注电视购物?因为我是务实的人, 原本是出口型的企业现在要做国内市场, 连人都没有, 怎么做?去年我们策划的一个床垫品牌通过东方电视台的电视购物卖了八千多万, 一个企业有八千多万很好赚了, 然后全国招商, 做一些媒体的投放啊, 硬广告投放啊, 它就能一步一步做起来的。

对企业而言并没增加传播成本, 可是销量上去了, 动一下脑筋, 换一下思路, 再对托付你的企业多一点责任心, 才能帮企业的。

另外还有一个媒体也被人忽略了, 但我认为很好, 这个媒体就是广播。广播的优势是什么呢?人眼睛闭上的时候听到的东西特别入心。眼睛看、耳朵听, 看完之后就忘记了, 我经常就是出去看电影, 看完之后不记得自己刚才看过什么电影了, 完全不记得, 广播不同, 闭着眼睛听到心里去了, 广播购物也厉害。这是我的观点。

好的策略一句话就可以说清楚

客户要企划案还是你要企划案?客户要的是方案。

我们的策略经常一句话, 整个提案一句话, 然后我们大家来讨论。那种把提案报告做得很漂亮, 幻灯做得很漂亮, 然后用非常好的口才在那讲, 声音很大, 这个就是骗子, 好的策略一句话就可以说清楚, 接着做创意, 然后拍片子发布。

这样的好处在哪?

1.客户不累, 一个提案15分钟讲完了, 不要让人家坐那, 做企业家很辛苦。

2.执行的时候很容易, 因为讲的时候很简单, 执行起来一定很容易。我们公司做创意, 所有人给我看的创意就是写在名片的后面, 一共这么大, 写清楚, 而且字不能太小, 因为我眼睛不好。如果你能写进去意思全到了, 这个创意肯定好, 写的天花乱坠, 充斥大篇幅描述性语言的企划案大多是华而不实的。

BEYOND乐队的《农民》, 其中有一段:“不看人家又盖起高楼, 不怨苍天偏爱谁更多, 用我一颗真心一双手, 换来平安自在的生活。每个人头上一片天, 每个人心中一块田, 到底是丰收还是荒年, 问感觉不要看金钱。”这就是佐证, 佐证“要学会关心消费者, 而不要代替消费者去思考。能感动我们自己的, 才能感动别人。”这是曾经采访过我的一位记者今年根据她对我的了解, 今年写的又一篇报道《大时代营销标记———叶茂中》中的一段。歌是我喜欢唱了十几年的, 话是我在很多场合都说过并重复多次的。

到现在我依然强调, 不要替消费者思考, 你需要提供给客户的服务是给他帮助的, 而不是忽悠, 拿了人家的钱, 却不替人家卖货, 然后把经济危机当成借口表白不是自己公司能力有问题, 而是经济大环境不好……

实际上, 你站在“大环境不好”这样的借口对面想想, 就是经济大环境不好, 企业销售业绩降低才来找策划公司提供服务, 希望通过你的帮助让疲软的销售业绩坚挺起来, 否则, 人家找你来做什么?凭什么给你钱?

回到文初的电影, 《走路上学》宣泄了两兄弟对无耻商业社会和丑恶广告人生的坏情绪。两个中年男人仅剩的纯真童心在这部电影中爆炸性的体现出来。这部电影展示了两兄弟商业之外的才华。可惜彭臣放弃广告, 是广告业的一个损失, 为尊严放弃什么都是值得的, 广告业被一帮烂人干得毫无尊严, 彭臣的退出是给了这个行业一个巴掌, 清脆、响亮, 值得我们每一个从业者警醒。

经济危机环境 篇5

关键词:经济手段 大气污染 环境管理

0 引言

目前,我国正处于从传统向现代加速转型的历史时期,经济持续增长,市场化改革程度加深,由此也导致对自然资源的开发程度加大,污染物排放量急剧增长。2008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指出,全国城市空气污染依然严重。随着环境压力的不断增加,传统的大气环境管理体制在市场经济面前日显僵化、缺乏效率。对此,国务院明确指出:“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市场机制在我国经济生活中的调节作用越来越强,企业经营机制也在逐步发生变化,因此,各级政府应更多地运用经济手段来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1 应用经济手段的必要性

20世纪初,英国经济学家庇古提出环境问题的经济手段。他提出将由工厂自由排放污染造成的外部成本,以政府征税的方式(即通常所说的庇古税)而使其企业内部化的设想。一般认为,当某种手段可以影响污染者行为的成本与收益估算时,这种手段可称之为“经济”手段。具体表现为在污染者和公众之间出现财政支付转移或产生一个新的实际市场,如各种税收和收费、财政补贴、排污许可证交易市场等。

2 环境经济手段分类

2.1 OECD的分类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环境经济手段应用指南》中曾经将环境经济手段分为3类:环境收费或税收、许可证制度和押金—退款制度。

2.2 庇古手段和科斯手段 按照环境经济手段的实施主体的不同,可分为庇古手段和科斯手段。所谓庇古手段是指侧重于通过“看得见的手”——政府干预来保护环境,如排污收费、税收、金融财政、押金制度等。所谓科斯手段是指侧重于通过“看不见的手”——市场机制来保护环境,如建立市场、明晰产权、排污权交易制度等。

2.3 曲格平等国内专家的分类 曲格平将世界各国应用在环境管理上的经济手段划分为7种,见表1。

3 使用情况介绍

世界各国(包括我国)在大气环境管理中应用的经济手段种类繁多,以下就一些常用手段分类介绍。

3.1 收费制度 西欧国家比较广泛地使用排污收费和使用者收费制度。德国于1904年在鲁尔重工业区率先实行了排污收费制度。波兰对火电厂排放的SO2实行总量收费,收费标准分段执行以区分达标和不达标的排放行为,体现了对企业达标排放的刺激作用和在达标的前提下继续降低污染物排放的鼓励作用。

我国部分地区的火电厂,从1993年开始,按排放总量交纳SO2排污费。在我国2000年9月1日施行的《大气污染防治法》第14条规定:“国家实行按照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征收排污费的制度,根据加强大气污染防治的要求和国家的经济、技术条件合理制定排污费的征收标准。” 据此,我国正在继续完善现行的排污收费制度。目前提出的改革方案主要内容包括排污收费标准体系、排污费资金使用与管理政策等方面。

3.2 税收手段 几乎所有的OECD成员国都对含铅汽油征收消费税,或者对化石燃料征收碳税,并有丹麦等4个国家征收硫税。当然,OECD成员国征收硫税并不完全是控制SO2排放,也是为了增加税收。征收硫税又分为按SO2排放量和按燃料含硫量2种方式。就管理而言,前者要求复杂的监管体系,后者则简便得多,在燃料批发和销售过程中进行检测和征收就可以了。目前我国在“两控区”征收的SO2排污费,已接近为一种污染附加税。

3.3 建立市场 建立市场主要包括可交易的排污许可证(排污权)和环境股票等。美国最早在火电厂SO2污染控制中应用排污权交易,在西欧目前只有德国实行排污权交易。美国1990年的《清洁大气法》修正案提出了“酸雨计划”,同时确定在全国范围内推行SO2排污权交易。美国的实践表明污染权交易比超标罚款更易保证排污总量目标的实现。1993年,我国国家环保局选择了太原市等6个城市进行大气排污交易试点工作,要求新企业投资治理老企业,也就是“以新带老”。

结果表明,SO2排污交易试点具有很强的行政色彩,排污量的买卖都是在政府部门的参与下进行的,没有形成真正的交易市场。如太原市的有关实施办法规定:一切新增、扩建、改建和技术改造项目,新增或超过许可排污量的,均实行环境补偿,缴纳大气环境补偿费。企业之间的排污权交易变成了企业向政府购买排污权。

3.4 金融、财政手段 金融手段和财政手段包括各类贷款、拨款、环境基金、专项基金等,如全球环境基金。1999年末全球环境基金就为我国提供了961.7万美元的赠款。在英国,大气特别保护区内的燃料更换与设备改造,国家大多给予一定的补贴。如在伦敦,凡是把燃煤改为天然气(或煤气)或改用电的,国家补贴70%的改造费用。在我国,中国人民银行1995年颁发24号文件,要求所有建设项目贷款申请必须符合环保法律法规的规定。银行在审批项目上有了否决权。然而,由于没有相关的配套措施,这项很好的环境经济政策执行效果却并不理想。

3.5 责任补偿 1973年6月,日本颁布《公害健康危害补偿法》,通过法律手段对受害者进行认定,并需补偿。我国最新的《大气污染防治法》第62条规定:“造成大气污染危害的单位,有责任排除危害,并对直接遭受损失的单位或者个人赔偿损失。”

4 经济手段在我国大气环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前景

现阶段,我国在运用经济刺激手段保护大气环境的实践中,主要遇到以下3个问题:

4.1 政府环保职能部门的行政管理能力欠缺,公众对市场运行机制、环境经济手段不熟悉。

4.2 市场发育不健全,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经济刺激功能不强。

4.3 具体制度设计中的问题。以环境税为例,由于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征收体系过于繁琐,缺乏有效的监测与评价,征收未能与实际排污直接联系,刺激功能不强。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发展,面对大气环境的严峻压力,在大气环境管理中积极利用市场经济手段已是势在必行。这不仅能够有效引导企业和公众的生产、消费行为,促进企事业单位防治大气污染,而且能减少环保行政管理的复杂性,筹得公共环保基金,形成适应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管理体制。

5 建议

5.1 面向市场经济,今后我国要继续运用和强化经济手段来保护、改善大气环境。

5.2 我国已初步改革了收费制度,今后要继续完善收费标准、属性、资金使用和管理政策。

5.3 从我国目前大气环境污染状况和企业实际情况来看,实施税收、金融、财政等经济手段以扶持环境无害产业和环保产业非常必要。今后要逐步引入污染税或环境税,可以考虑把一部分排污费改为在原料和产品环节征收污染附加税。

5.4 在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区域,可逐步开展排污权交易。目前可以提倡在邻近的、情况类似的企业或新老企业之间实行联合治污。

参考文献:

[1]OECD.环境管理中的经济手段.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9.

[2]王金南.环境经济学:理论·方法·政策.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 43~96.

民营经济未来的经济环境 篇6

经济增长背景下, 企业竞争充分, 为企业改造升级、优化结构、提高产业素质, 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契机。

在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影响下, 中国民营经济如何面对出口订单下滑、内需增长乏力、融资周转艰难等问题, 在复苏与调整时期, 民营经济如何健康发展, 需要更深层次的探讨。

主持人单忠东 (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首先请各位一起来回顾并探讨一下在2009年的宏观经济背景下, 民营经济的发展境况如何, 是否正如众家所说是一个漂亮的V字型?

钱颖一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 :至于是什么形, 漂亮不漂亮, 历史会更好的说明。我想说一条, 2009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情况“超出预期”。不仅超出了国际上的判断, 也超出了中国人自己的判断。在半年前几乎没有一个人会说是V型, 或者是类似这样的复苏。

张立群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 :我认为2009年是我们国家经济经受到空前严峻的考验却交出了圆满答卷的一年。这一年我们不仅在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冲击下成功“保八”, 而且为中长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民营经济也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 并且同时面临着新的挑战。在这样一个时间点上看, 2009年在国家经济发展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

李稻葵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金融危机中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主导政策和措施, 实现V型反弹。可以说, 为应对经济危机, 2009年的钟摆朝向了政府一边。而到了2010年, 以至于未来2~3年, 钟摆一定会朝着民营经济发展摆回来。

突破瓶颈

单忠东:看来大家的观点基本一致, 给出了相对乐观的分析。我们取得的成绩确实超过了预期。但是在2009年交出经济超过预期这份值得骄傲的问卷之后, 或者说同时, 有没有遗留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在2010新财年解决?

钱颖一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 :我认为最重要的问题在我们的脑子里, 我们的思维方式需要转变。比如讲到短期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经济政策的时候, 经济学家有一套分析模型:需求、投资、政府支出、进出口……所有这些都是对需求起作用, 在短期内是对的, 因为供给、产能过剩。但在长期却完全不是这样。真正支持一个国家持续增长的因素不是这个框架, 而是资本、劳动力、人力资本、技术创新、制度环境。只有这几个变量才是供给, 而在这些变量里面, 民营经济的分量非常重。

在中国, 民营经济对制度环境尤其是竞争环境来说特别重要。国有企业和政府企业在近几年确实有了很大改进, 但它既是制度和规则的制定者, 又是制度和规则下的竞争者的双重身份使得市场很难形成健康竞争。谁能来做到这一点?我认为只有和国家与政府分离所有权的民营经济。而这恰恰是一个国家经济实现可持续增长最重要的方面之一。

徐风云 (锐丰音响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过去的2009年我一直有个困惑。在国家出台刺激政策以后, 很多地级政府在大规模的政策上出现了历史性的倒退。举例来说, 现在国内很多地市一级的政府在招投标当中大量引用的一句话是, “要求国际领先, 世界一流”。后来事实证明这句话要求的原来是产品百分百原装进口。好像在很大一部分人的眼中, 世界一流和国际领先就是要把中国所有的产品全部排除到外面去, 只有进口的才是一流的。而且很可笑的是, 很多地方百分之百标注国外进口的产品是我让别人贴牌生产的, 他的技术标准还不如我的高。所以说我们不要特殊的政策, 只要一个公平的机会。

单忠东:这就提到了不公平待遇的问题, 就是政府不正视民营企业的能力偏见。还有一个具体体现是我们有些政府对民营企业提高要求, 让民企无法参与竞争, 而这些要求甚至外企都做不到。

李稻葵:不公平待遇是客观存在的, 有深刻的制度上的原因。因为传统来讲, 国企的本质就是政府的延伸, 而政府跟民营企业就有一种天然的隔阂。打个比方, 政府内部信息的传递是不流畅的, 需要把它变成一个硬信息才能传递, 软信息传递不了。而很多民营企业的产品质量很难上升为硬信息。所以一旦宏观经济里面政府的作用大了, 投资多了, 一些对民营企业的不公平待遇自然而然就多了。

然而, 实际上迫于在经济运行中的压力, 我们的政策制定者们现在一点都不乐观。他们担心的是经济结构如果不转型的话, 我们长期平稳快速发展的前景将受到损害, 将不能实现。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然依靠民营经济, 只不过现在需要的是民营企业家抓住机遇。

计划经济VS市场经济

单忠东:确实有一种议论说是政府有干预经济的强烈趋势, 然而很多专家、学者和企业家都强烈赞成民营企业向市场化发展, 如此就产生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不同意见。怎样看待这个现象?

张立群:2009年中国的经济发展之所以取得重大成就, 我认为有两个支持因素, 第一个是政府的宏观调控, 为支持经济增长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第二个就是中国经济自身所具备的一系列的有利条件, 包括潜力巨大的国内消费市场、充裕的支持经济增长的资金和劳动力以及技术等方面。假如只有政府的政策的刺激而没有这一系列的保障条件, 中国经济2009年“保八”是很难实现的。因此, 一方面我们要看到政府政策的作用, 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中国独特的经济发展条件。

在这个基础上, 2009年的经济成就也需要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 市场力量正处在很快的恢复之中。从需求角度来说, 居民家庭的消费结构升级, 汽车市场、住房市场等超出预期的恢复, 这种恢复带动了汽车工业、房地产投资和建筑业超出预期的加快恢复。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 国内需求增长的进一步保持需要由政府推动向市场推动进一步转变。

有两个方面需要注意:首先是政府支持投资增长的政策应该逐步的收敛。去年12月份中央发出一个很明确的信号, 即今年在财政政策方面重点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主要保证在建项目的资金需要, 对于新开工的政府项目要从严控制。这就意味着今年在政府投资方面有一个趋于收敛的变化。然后是加快来自于市场和企业的投资增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支持非公经济发展, 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多方面的政策措施, 意义正在于此。

2010年的投资增长应该是从一个比较高的水平回到一个相对比较平稳的水平。这个增长是可持续的, 而且内在效益可能会进一步提高。从总需求来看, 外部需求可能会出现一些变化, 比如从2009年的负增长16%转变到正增长10%左右。从投资增长和外贸出口的增长综合起来看, 如果消费保持和去年大体相当的比较平稳的增长, 2010总需求的增长应该比2009年有一个温和的提高, 比如说达到9.5%左右。

在这样一个经济增长背景下, 企业的竞争会比较充分, 对于企业改造升级、优化经济结构、通过竞争提高产业素质来推进发展方式的转变, 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契机。这对于民营经济发展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怎样应对困难, 把握机遇, 实现民营经济第二轮长期繁荣, 是现在我们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展望新财年

单忠东:看来民营企业肩膀上的任务很重, 担任着我国经济是否可持续发展的问题。那么在座的嘉宾对今年或未来几年的经济形势是乐观还是不乐观?或者说悲观?

陈荣华 (太阳雨太阳能集团总经理) :2010年我认为将会有一个惯性的增长, 到2011年开始就会出现比较大的麻烦。因为今年整个经济的发展90%来自于投资的贡献, 2010年还会有一个惯性的滞后的效应拉动经济保持增长。然而所有的危机后重建需要各种因素的组合才能完成, 如果没有解决根本问题, 如果不实施一种新的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 猛药施完以后就会产生负面效果, 效益保持不了多长时间。

钱颖一:2009年的民营经济确实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是从现实来看, 在2010年或者今后2~3年, 民营经济的发展却不容乐观, 而这恰恰是去年国家在经济政策各方面的成功所带来的后遗症。去年的情况比较特殊。从经济学角度讲, 中国甚至全世界范围在短期内需要刺激经济, 所以政府的各项经济政策力度很大是应该的。但是如果我们从中误读, 以为政府在经济中万能的话, 这就会对今后的经济特别是民营经济的发展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我们应该借成功的势头来推进民营经济, 而不要因为成功走入误区。

国际经济环境与我国对外经济战略 篇7

我国与国际经济环境相容的方面

虽然国际经济秩序存在不合理之处, 但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的格局客观上要求国际经济往来尽可能建立在公平合理的基础上。经济全球化为我国经济提供了市场以及资本、技术等稀缺要素, 各种要素组合形成生产力, 在短期内显著提高了我国经济发展水平。

国际贸易。我国出口长期保持快速增长, 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同时, 出口结构不断优化, 附加值不断提高, 传统劳动力比较优势得到发挥, 新的比较优势不断形成。进口快速增长, 大量国内短缺的技术设备、中间产品以及能源矿产资源产品输入, 支持了国内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

国际投资。引进外资对我国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国外资本、技术、市场与我国劳动力优势相结合, 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制造能力, 有效提高了我国在全球分工格局中的地位, 拉动了经济增长, 缓解了国内就业压力。

国际金融。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以来, 在国际金融领域并无一个成文的、规制性的制度体系, 开放竞争是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基本特征。美元的地位并非法律授予, 包括人民币在内的各种货币都可以通过竞争提高国际地位。国际货币体系并不排斥汇率管制和汇率干预, 各国拥有较为完整的汇率主权, 可以根据自身实际灵活调节资本项目开放。在金融市场开放方面, 我国实行金融审慎监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外资金融机构市场份额的过度膨胀。

国际合作。发达经济体主导国际合作的能力大大下降。多边合作框架基本稳定, 各种区域及双边合作蓬勃发展。我国可以在相对稳定的国际合作框架下, 继续采取类似增加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投票权的方式, 追求在多边机构中权力份额的逐步提高, 同时在双边区域合作领域寻求更大突破。

我国与国际经济环境存在矛盾的方面

我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后来参与者, 有着特殊的历史文化和现实国情, 在一些方面与目前的国际经济环境存在矛盾。在发展方向方面, 我国更多是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 很少能够按照本国利益改变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方向。在利益分配方面, 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国家是最大赢家, 它们一方面通过传统贸易和投资渠道获取可观的经济利益, 另一方面通过对国际金融领域的控制, 以表面上合理、文明的方式攫取财富。

国际贸易领域的歧视和盘剥依然存在。一些国家视我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 在高技术产品、军工产品出口方面对我国实施严格限制。国际能源矿产资源产品贸易存在的寡头垄断局面, 严重损害我国贸易利益。在我国具有竞争优势的商品出口领域, 贸易纠纷不断, 一些跨国公司通过对供应链的控制左右价格。

资本流入与流出之间存在明显利差。以美国为首的发达经济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中国高额贸易顺差局面, 主要原因在于我国通过生产环节积累起来的外汇资产经过投资渠道回流到发达经济体。在此过程中, 发达经济体投资我国的资产收益率远高于我国外汇储备对发达国家主权债务的投资收益率, 发达国家就此实现“体内损失体外补”。随着欧美国家债务危机的发展深化, 各种债务硬性违约和通货贬值等软性违约的发生在所难免, 我国通过生产环节积累起来的财富存在通过金融渠道流失的风险。

对外直接资本输出受到诸多限制。对外资本输出是抑制进口能源矿产资源产品价格大幅波动、避免外汇资产实际价值损失、改变中外经济关系格局的关键环节。有关国家恰恰在这一领域对我国实施各种限制。其策略是:限制主权财富基金的活动;加强对来自中国的投资并购的审核;吸引中国资本以间接投资方式被纳入其资本集团;制造“新殖民主义”国际舆论, 甚至通过战争手段改变国际关系格局, 破坏中国资本在发展中国家的竞争优势。

国际金融领域权力重新分配进程过于迟缓。按照目前我国在IMF等机构份额增加的节奏, 在可预见的未来, 我国不可能获得与国家经济实力相对应的权力。发达国家不断要求中国承担义务, 如购买IMF债券、加入欧洲金融稳定基金等, 但不打算在权力框架方面作出实质性让步。

围绕气候变化等议题试图让我国承担超过我国发展阶段的责任。发达国家以及一些国外非政府组织避而不谈传统工业化国家在碳排放存量方面的历史责任, 要求我国承担过多义务。与此同时, 又在风能、太阳能等节能环保产品贸易领域设置新的贸易壁垒, 试图阻碍我国相关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

实施互利共赢战略的对策与路径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 判断外部经济环境是否适合的基本依据是看其是否有利于国内经济发展。对于对外经济交往中的某些重大失衡, 如果其在一定时期有利于提高我国绝大多数人口的生活水平, 有利于解决国内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 则应在一定范围内承受。

国际贸易领域。我国应积极提倡自由贸易, 尽量利用国际治理方面的现有安排维护我国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应该享有的利益和权利。着力倡议消除能源矿产资源产品贸易领域的国际垄断, 推动这一领域贸易的市场化和自由化, 通过长期贸易协议锁定供货关系;通过逆周期市场操作建立更大规模储备;将资本输出与原料输入更紧密地结合起来, 通过控制所有权保证获得权, 减少价格波动风险。

国际直接投资领域。稳定现有利用外资政策基本框架, 发挥国内区域间要素成本差异优势, 引导外资存量在境内实现梯度转移, 尽可能延长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生命周期。在增量外资方面, 实现利用外资重点从量到质的转变, 引导制造业外商投资结构升级, 积极稳妥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 提高服务业对外开放水平, 建立健全基于国民待遇的内外资法律法规体系, 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同时, 积极扩大对外直接投资, 鼓励金融机构支持境外投资项目。

国际金融领域。支持以特别提款权为样板创设超主权储备货币。积极推进人民币的区域化国际化, 采取货币互换承诺等手段支持中小国家货币与人民币挂钩。与IMF、世界银行等机构开展更为广泛深入的合作, 扩大我国持有的股权。大力推进各种类型的对外直接和间接融资。建立一到两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官方国际开发性金融机构。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 支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可持续发展。支持全球主要金融中心开展人民币离岸业务。继续完善审慎金融监管, 有效管理境内外资金融机构。

国际合作领域。在全球多边机制中, 尊重联合国系统的传统机构。区域性合作应成为我国参与构建国际经济秩序的重点:一方面, 采取积极进取的态度, 不排斥新的倡议;另一方面, 坚持我国在相关机制中拥有与经济实力相称的地位, 反对某些国家“搭好架子、再邀请中国参加”的做法。

宏观经济政策的国际协调。全球主要经济板块之间的宏观政策协调不会取得值得关注的进展。我国应围绕对外经济失衡的焦点问题, 根据具体需要自主确定解决进程。综合采取多种政策工具, 争取“十二五”期间自主实现经常项目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实现资本项目国际收支逆差, 逐步降低官方持有的外汇储备。明确主张主要经济体遵守类似马约的赤字率、债务负担率等财政纪律, 主要货币发行国遵守货币纪律和货币政策规则, 防范发达国家通过软违约方式掠夺我国存量财富的风险。抓住发达国家债务危机契机, 要求债务国向债权国提供更为宽松的投资环境、贸易环境, 建立基于实际购买力或实际资产的债务抵押担保机制。大幅提升财政稳健、货币稳健的国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

试析经济发展环境对经济的影响 篇8

环境问题是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 把经济发展同环境提升结合起来并提出经济发展环境进行研究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因此, 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财力、物力、人力资源等经济发展硬环境的支撑, 更需要相关软环境的支持。经济环境指企业营销活动所面临的外部社会条件, 其运行状况及发展趋势会直接或间接地对企业营销活动产生影响。所谓经济发展软环境是相对其硬环境而言的, 概括地说硬环境是物质的、有形的、看得见摸得着的;软环境是非物质的、无形的, 如经济开放程度、市场体系、管理水平、法律意识、居民素质等。下边就谈谈经济发展硬环境、经济发展软环境对经济的影响。

二、经济发展环境与经济的关系

以2008年9月15日雷曼兄弟投资银行宣布进入破产保护为拐点, 美国次贷危机迅速演变成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在国际金融危机出现的时候, 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也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影响。国际市场的发展, 使得欧美发达国家出现经济危机的时候, 他们对中国商品的进口需要大幅度萎缩, 这直接影响到了中国商品的出口, 给中国的一些以出口为主的企业造成了直接的创伤。与此同时, 这些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首创的企业又影响和波及到了内地的一些企业, 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 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影响。这些影响, 也直接或间接地重创了国内金融市场的信心。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影响的特点是:波及范围是从沿海经济发达省份逐渐波及内陆省份;沿海经济发达省份影响程度相对强于内陆省份。在分析经济环境与经济关系的时候, 可以从经济发展的软环境和经济发展的硬环境两个方面来分析。

1. 经济发展硬环境与经济的关系

硬环境主要包括自然资源及地理条件、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物质条件。良好的经济发展硬环境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必需的原料和能源, 并容纳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废料, 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是促进经济发展硬环境的前提条件。只有保护好经济发展的硬环境资源, 才能促使经济长久发展。客观事实说明, 那种以盲目扩大投资规模、乱铺摊子为基础的经济增长, 其增长速度越快, 经济发展的硬环境资源浪费就越大,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就越严重, 发展的持续能力就越低。我国是人均占有资源十分匮乏的国家, 我国只有遵循经济发展硬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和谐统一、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路, 才能保证我们国家的长期、稳定发展。

2. 经济发展软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软环境主要包括社会政治及管理体制、政府服务效率、法律、社会安全和社会文化观念等环境和氛围。在硬环境旗鼓相当的条件下, 城市间乃至国家间的竞争最终是软环境的竞争。软环境的提高和改善, 对于经济环境的提高和改善具有重要的作用, 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 经济发展对软环境的需求也越来越强大。经济发展软环境是一个地区市场发育程度和政府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优化软环境, 是加快经济发展、提高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在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下, 优化软环境是促进各地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之举。要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参与国际国内竞争与合作, 各地都要重视软环境建设。当前, 某些地区经济发展软环境不好, 仍然是制约当地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软环境建设的当务之急是创造规范严明的法制环境、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和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

三、从软硬环境方面促进中国经济环境的改善

纵观我国国内外的经济形势, 当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竞争就是经济发展环境的竞争。无论是经济发展的软环境还是经济发展的硬环境, 都需要进行改善和提高, 以促进中国经济的改善, 提高经济的发展水平。

1. 加强经济发展硬环境

(1) 树立科学发展观, 调整产业结构,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为特征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 因其粗放经营和盲目开发造成经济发展硬资源的浪费以及失衡, 限制着生产力的发展, 实践证明这种外延式的经济发展方式不可取, 我们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 调整产业结构,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所谓新型工业化道路, 就是科技含量高, 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道路。要在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进程中, 不断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提升产业层次, 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进一步提高发展循环经济的质量和效益, 实现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中, 要以提高经济发展硬环境资源利用效率为目标, 降低污染物排放强度, 优化产业结构, 继续淘汰和关闭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设备和企业, 用高新技术和生态技术改造能耗高、污染重的传统产业, 大力发展节能、降耗、减污的高新技术产业。

(2) 运用市场机制协调经济发展硬环境与经济发展。运用市场价格实现经济发展硬资源的合理配置是有效的经济发展硬环境的管理方法。首先, 通过对资源核算、计价、并有偿使用的方法, 把生产过程的经济发展硬环境代价纳入成本, 有利于经济发展硬环境的提升和经济发展硬环境资源的节约。其次, 市场机制可激发技术进步, 开发新技术、新工艺, 有利于提高经济发展硬环境资源的使用效率, 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依靠科技发展“绿色产业”, 通过环境标志认证, 可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并打破“绿色贸易壁垒”, 有利于实现经济发展硬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提升。

(3) 依靠科技进步夯实经济发展硬环境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也是解决经济发展与经济发展硬环境协调提升的重要途径。依靠科技进步研究开发无废、少废、节水、节能的新技术、新工艺, 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

(4) 健全和完善法规体系, 保障经济发展硬环境的提升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施。环境法制、法规的建设是经济发展硬环境提升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法律保障。环境法规作为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手段, 通过对行为主体的规范可预防或控制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发生, 同时也是对以经济发展硬环境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经济发展硬环境的提升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化和制度化。

2. 加强经济发展软环境

改善经济发展的软环境是提高经济发展环境, 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的举措。在当今形势下, 各个地方的政策优势在招商引资的竞争中失去优势之后, 竞争的焦点就在经济发展环境的软环境上。无论是经济发展中的信用环境、法制环境、还是政府的服务方面, 都需要加大重视, 提高经济发展过程中软环境的水平。从某种意义上说, 经济能否发展取决于经济发展软环境的优劣, 谁能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软环境, 谁就能赢得发展主动权。营造良好的企业发展软环境, 是提高经济发展的重要策略。

(1) 加强诚信的经济环境建设。诚信自古以来, 都是一个重要的为人做事的原则,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 诚信对于商业环境的发展来说, 显得更为重要。经济发展环境要改善, 必须加强信用的建设。在诚信的环境建设中, 政府应当首先树立起诚信的形象, 加强政府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整合力。另外, 政府在处理当地的经济事务中, 也应该以诚信为主, 建设一个诚信的经济环境。

(2) 建立服务效能型政府。政府的职能转变是现代市场的要求, 也是经济发展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 建设服务效能型的政府是改善经济软环境的举措之一。通过深化机关的效能建设, 充分改善经济软环境的综合服务, 权力全面地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

(3) 强化效能监督, 加快依法行政进程。环境改善重在规范, 要进一步加大效能监督力度, 切实规范政府行为、企业行为, 做到政府依法行政, 政法部门依法办事, 企业依法经营, 社会依法管理。在经济软环境的建设中, 政府的监督效能非常重要, 只有提高政府的监督效能, 加快依法行政进程, 才能建设良好的经济软环境。在加强效能监督的时候, 政府应该提高对企业执法行为的公正性和公平性, 接受法律和群众以及新闻的监督, 创造出良好的经济发展软环境。

四、为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经济环境的对策

当今世界经济形势依然复杂多变, 金融市场仍在持续的动荡中。与此同时, 我国经济的压力也比较大, 经济运行仍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在我国的经济环境中, 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 从根本上遏制经济下滑的不良趋势, 必须改变国内经济发展的环境, 促进经济的发展。

在我国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经济环境的对策中, 国家围绕改善民生、稳定金融、启动消费、减轻企业税负等方面, 先后出台了系列政策措施。目前, 中国政府正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扩大内需应对金融危机。这些金融政策的出台, 有利于把握新的经济发展机遇, 实现平稳的经济增长。如2008年11月以后,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金融促进经济发展政策措施。九项金融促进经济发展政策措施是继央行大幅下调“双率”后, 国家短期内又一次发力金融领域提振经济的重大举措。九项金融举措其本质核心在于扩大贷款规模, 从多个环节进一步解决当前经济困境中的“资金供求问题”, 这些环节包括资金流向过程中的“价格、数量、渠道和方向”等多个方面, 其最终目标是促使资金按照最优化的方式配置到实体经济中, 进而促进经济增长。这些措施的颁布和实施, 有利经济环境的改善进一步具体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促进货币信贷稳定增长, 促进人们对于经济发展的信心重拾, 改善当前的经济环境, 这些都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另外, 在10月12日公布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 对于农业的扶持政策的调整, 也对民生的发展和农业生产发展的提高起到一定的作用。这些, 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我国经济发展的环境, 有利于在经济危机的情况下维护良好的社会经济发展。

五、结语

总之, 在经济危机面前, 提高经济发展的环境对促进经济发展有着良好的作用和效果。经济发展软环境依赖一定的经济发展硬环境而存在, 经济发展硬环境功能的实现需要经济发展软环境的支持。经济发展硬环境的到位可以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完成, 而经济发展软环境的营造却需要长时间的不懈努力。

摘要:在现代化建设中, 应该处理好经济发展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才能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环境有软硬之分。本文分析了经济发展硬环境、经济发展软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讨论了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硬环境、经济发展软环境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加强保护经济发展硬环境、经济发展软环境以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分析。

经济危机环境 篇9

关键词: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环境危机,经济学

这些严重现象促进两个相关问题生成, 即导致环境危机的原因以及人类的应对措施。对这两大问题西方主流与非主流经济学界 (Heterodox Economics) 先后提出自身理论与对策建议。西方主流经济理论界高瞻远瞩假设, 环境危机根源是和市场息息相关问题, 主要便是市场缺失以及产权不够明确, 所以主张构建基于资本主导自由市场体系, 具体举措包括碳交易, 碳补偿与碳税等把外部内生化市场解决对策, 还包括地球工程作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改革方案。而西方非正统界学者指出, 环境危机不单由于市场缺位导致, 反倒为市场背后资本导向社会经济所产生恶果。如果只是抱着亡羊补牢的心理对自由市场进行完善, 却并不对其背后社会经济间关系进行整改, 那么环境危机问题并不能从根本化解。由本源对环境危机问题进行治理, 主要是对资本的限制。

一、经济学和环境危机内在逻辑

经济学是对各类稀缺资源可供选取途径中合理配置情况进行研究的一门科学, 换句话讲就是对稀缺资源进行配置从而最大程度对人类欲望给予满足。传统经济研究是由于稀缺资源利用导致利益和效率间发生矛盾的一门科学。稀缺和欲望间存在手段和目的间的关系。因为经济学是对稀缺资源进行配置从而最大程度对人类欲望给予满足, 稀缺与欲望作为其核心内容, 因而本文接下来便由这两点入手:其一, 稀缺:经济学当中, 稀缺主要是指资本资源, 自然和人力。萨缪尔森《经济学》中认为假使没有稀缺经济与社会物品, 可以无限生成各类物品, 那么全部物品将不存在花费, 也就无需对经济学进行研究。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中说过当存在私有产权条件下物质财富才会有价值, 原因是这种财富能够转让与交流, 财货为其所有, 但并非他单有, 还能当作让他人获取物质财富的非物质型财富, 只有这两类财富方为经济学需要研究范畴。由此不难发现只有具备产权, 需要付费才可以使用自然自然方具备稀缺性, 不可以凭借货币直接衡量环境资源因为未存在经济学范畴稀缺性, 便被视作自由取用物品。所以, 环境给人类提供经济价值在经济学方面被视作没有价值, 人类无限制掠夺环境资源凭借经济学用语也不能充分表达。其二, 欲望:欲望指的是人们所需, 为一类缺乏和不满足感觉还有追求满足期望。欲望归属于心理现象范围, 存在两大特点:欲望存在不同层次性。人类需要从低至高, 一般低层次需求得到满足, 而后高层次需要才能得到满足;欲望是存在无限性的, 人类需要层次呈现出多样化, 一类欲望得以满足, 新欲望会相继诞生。这一点放在环境危机上, 人类对经济增长无限欲望, 就会因追逐一时利益而促使环境危机出现, 当欲望不断扩大, 环境危机也就会愈加扩大, 而这也就是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导致环境危机的最大诱因。

二、转变传统经济增长模式, 实现可持续发展

增长极限论和无限论争执, 实际上来自对传统经济增长方式, 也就是高速度, 高污染和高耗费反思。想要克服这种传统模式劣势, 众多学者对未来经济增长方式展开大量有益研讨。首先, 均衡增长理论。《增长的极限》指出传统经济增长方式, 可能致使人类社会崩塌, 对于增长人类可选方案大致有三, 也就是不受限制增长, 自由限制与环境限制等, 但是实际上只有后两种方案行而有效, 此书指出理想方案即为国际均衡增长发展, 这种均衡状态本质概述便是资本与人口保持稳定, 侧重减少或增加其力量也受限于认真进行控制平衡当中。参照全球均衡定义, 梅多斯等共同编写稳定人口与资本世界的模型。他通过该模型得出假使人口不再增长, 工业资本也不再增长, 其它条件维持原样, 结果得到指数也不再增长, 但又因为人口与工业资本还处在较高位置, 资源损耗加大, 其稳定状态也只是暂时的。为确保继续稳定, 他们认为除要控制增长政策以外, 技术政策也极其需要, 所以一个稳定世界模型便能被构筑出来。在该模型中, 采取控制增长政策与相应技术政策, 便可以再次得以均衡, 并且这个时间段将会继续延长。

其次, 有机增长理论。因为《增长的极限》导致外界强烈反应与激烈讨论, 罗马俱乐部在此基础上编写《人类处于转折点》一书, 在书中指出人类面临空前危机, 如人口危机, 能源危机和粮食危机等, 当然这其中自然也包括环境危机, 这就迫使人处于一个重要转折点, 是维持原貌还是重新开疆扩土, 而解决该问题基础便是对增长问题重新审视, 除非对增长地点, 内容, 性质和增长过程了若指掌, 不然此增长亦或不该增长便不仅意义不清晰, 并且其原本意义也将会丧失。为更进一步了解该增长概念多样化与丰富性, 我们便应该对环境中存在各类增长过程进行分析。本文主要探索两类增长过程, 一种无差异性增长, 另一种有机增长。无差异性增长指的是不存在质的改变, 全部为数量增加性增长, 而有机增长指的是不单数量有变化, 还包括质提升性增长。人类现如今面对各类危机, 均为无差异性增长方式, 因此务必终端该追求数量增加与规模扩大增长模式, 需要沿着有机增长方式迈进。

再次, 可持续发展理论。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人们对资源和环境问题, 增长是否存在极限审视的更加客观, 究其本质便是人和自然间关系, 保障人和自然和谐与共。可持续发展观最早诞生于联合国大会, 《人类环境宣言》也是在此时诞生的, 最然还未形成框架条文, 但可持续发展观内容已完全显现。该理论概念最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国际自然保护盟约《世界自然保护战略》中出现, 该文件提出将环境资源保护和经济增长相挂钩,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21世纪议程》与《里约宣言》公布把可持续发展观付诸实际, 对该理论给予充分肯定, 同时将该理论内涵视为全人类追逐目标。人类发展务必和环境、资源相匹配, 放弃传统消费和生产方式, 改变那种挥毫无度, 用环境换经济的错误行为, 促使发展和地球承载相辅相成。伴随可持续发展观人所共识, 国际行动开展, 理论方面争论亦不复存在。伴随工业发展速度加快, 我国环境危机日益凸显, 促使我国国民经济飞跃式发展过程中, 应当要正确处理人和自然间关系, 把握资源、经济和环境间关系, 缓解环境危机给经济增长造成阻碍。为此, 节能减排为常规举措, 根本途径还在于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 由高增长, 高投入, 高消耗过渡到高增长, 高效益, 低损耗, 这是我们国家经济增长未来的必由之路。

三、结语

综上所述, 从1950年监测出全球气候变暖, 环境危机问题便走进经济学界与经济学家视野当中。从七十年代至今, 更加明显环境污染和温室效应等问题, 更加吸引了全球高度重视。西方马克思主义论者, 把气候变化原因归咎为资本积累不断扩大, 指出新型自由主义背景下市场化环境治理, 将会导致社会经济与环境矛盾升级。站在经济学角度对环境危机分析框架进行重构, 不难发现环境危机世界性导致对其进行治理时也要全球联动, 资本主义环境下诞生马克思式运动, 凭借可持续发展战略资本集团加入治理过程中, 是避免全球环境危机的有力手段。本文将经济学当作分析框架, 对学术界有关环境危机应对措施争论进行归纳总结, 可以说是具有一定历史性意义和实践价值的, 也希望有关专家学者可以将此视作踏板, 更进一步加深自己的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1]盖凯程.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中国经济问题, 2012, 02:16-22.

[2]李丽娜.绿色政治与西方经济增长理论变革[J].太原大学学报, 2012, 01:10-13.

[3]刘小兵.生态文明是人类自我拯救的必由之路[J].桂海论丛, 2013, 05:13-20.

金融与商务经济环境 篇10

不论遇到了多好的环境,我们都应该告诉自己:这只是追求创业成功的外因。而外因始终只能起到辅助的作用。

但不论在什么时候,我们都必须尽可能地营造和追求适宜于我们的最佳环境。作为创业者,我们内心都充满着必胜的欲望,尽管创业失败的比例居高不下。于是,环境和创业,创业同创业者,成功与失败,就永远在这种博奕中 相持着前进,输赢永远都有。

提供一个这样的关于环境的专题,提供那么多在对环境的整合选择中成了赢家的案例,期望给读者一些启迪,如此而已。

金融支持不足的问题具有普遍性,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目前主要靠风险投资;而考察商务环境主要考察的是税费水平、用地价格、工资水平、生产服务成本等4个方面。

——题记

金融支持对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有着非常大的积极意义。是否形成为中小企业提供从征信、担保、贷款到风险防范和分担的"一条龙式"综合金融支持,真正解决中小企业发展中的信贷瓶颈问题,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应成为创业者考察创业金融支持环境的依据。

而商务环境主要考察的是税费水平、用地价格、工资水平、生产服务成本(如员工生活消费水平、房租、水电煤气费用和交通通讯费用等) 等4个方面。

案例:“上海的金融支持环境相对较为完善”

案例说明

上海众协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集科研、开发与生产为一体的科技型股份制民营企业。在产品研发方面与上海交大紧密合作,在充分研究国内外节电产品的基础上博采众长,开发出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九大系列节电产品,基本可涵盖所有用电领域,可针对各种复杂用电单位提供整体节电改造方案。

案例分析

上海众协科技发展公司的节电产品在市场上很有销路,然而由于缺乏资金,一直无法实施企业扩张计划。但上海众协认为上海的金融支持环境相对于其他城市是比较好的,他们坚信只要产品销路好、市场前景好,总会有风险投资为上海众协注入活力。命运只偏爱有远大目光的人。去年底,国内一家科研投资机构看好"上海众协"的发展前景,注资600万元人民币,双方以股权融资方式进行合作。虽然与海外风险投资商的出手相比,这个数字有些“小儿科”,但对“上海众协”来说,却是雪中送炭。据“上海众协”有关人士预测,今年公司的销售额有望翻一番。

案例启示

上海众协科技发展公司的个案与世界各地的经验和教训证明:创业者创业的成功与风险投资强有力的支撑密不可分。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最终要靠风险投资。

中国的创业活动很少看到创业资本的部分,中国创业的金融支持最主要的来源是自有资金、亲戚朋友投资或其他的私人股权投资。资金问题制约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寻找良好的金融支持,是企业的生存之需。对创业者而言,考察一个地区的金融支持环境就是看当地的实施情况。

此外,在商务环境考察方面,我们主要考察一个城市的税费水平、用地价格、工资水平、生产服务成本等4个方面。以所得税为重点分析上海、深圳、北京3个城市的税收优惠力度。深圳税率为15%,且生产型企业是2免3减半(意思是前两年全部免征后,连续3年减半征收),服务型企业是1免2减半;上海税率为24%(浦东为15%),2免5减半;北京则要在经营期10年以上,减按24%征收,2免3减半,高新技术企业才为15%,3免3减半。如果出口产值比重超过70%,深圳税率降到10%,上海和北京都是减半征收。地方政府由于参与所得税分成,占到40%的比例,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还可以进一步增加优惠力度。对于地方所得税部分,深圳是全部免征;上海为3%,获利后2年免征,出口产值比重超过70%全免,高新技术产业5减3免;北京则对高新技术产业和跨国公司全部免征,对生产型企业经营期达到10年的,5免5减半。

北京用地成本比上海要高,但深圳比北京还要高,排在第一位。深圳对出口型企业,减半征收工业用地的土地使用费,对先进技术企业,减半缴纳工业用地的土地使用费5年;北京对国家级、市级开发区内高新技术企业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按75%征收,且减半缴纳城市基础设施“四源费”和大市政费;上海则对认定为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3年内返还项目用地的土地使用费与出让金,且免收购置生产经营用房的交易手续费与产权登记费,部分房产契税还可返还补贴。

从总体上看,深圳的工资水平最高,其次为上海和北京。由于城市性质不同,不同阶层收入、不同行业的工资水平在三地排序不尽相同。从阶层收入看,深圳普通工人的工资水平最高,其次为上海和北京;而白领薪水,上海最高,其次为深圳和北京。从行业角度看,北京非制造业一般员工、高层经理的平均年薪分别比上海高17%和5%;而上海制造业跨国公司一般工人、专业人员和高级经理的平均年薪分别比北京高25%、18%和9%。

生产服务成本内容比较多,这里主要从水电煤气费、办公楼租金、交通通讯费用、消费水平等方面对3个城市进行比较。 水电煤气费用北京比深圳和上海都要高。写字楼租金北京最高,其次为上海和深圳。交通通讯费主要比较汽车购置费、通勤时间和通讯费。上海的汽车购置费和通讯费最高,其次为北京、深圳。但是要看到,北京交通最为拥堵,通勤时间长,电讯服务行业开放最慢,增加了交通通讯成本,与上海相比,优势并不明显。

消费水平北京最高,北京的生活指数仅在东京、莫斯科、大阪、香港之后,列全球第五,上海名列全球第11位,深圳为第18位。如北京消费倾向高达90%,远高于上海与深圳。

经济危机环境 篇11

关键词:优化,发展,环境,建设

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 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和决定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发展前景和发展后劲。实施围绕衡水湖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需进一步优化衡水的经济发展环境, 以环境促发展。

根据衡水的实际情况, 要有效提升衡水的经济发展环境, 具体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转变职能, 强化服务意识

领导干部和权力部门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为谁执权, 为谁服务”, 立足本单位、本部门, 制定并出台切实可行的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的规章制度与操作流程, 做到一切审批有法可依, 有章可循, 减少人为的行政干预。多到基层走访、调研, 了解并掌握基层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明确并简化审批手续与流程, 予以公开公示, 并由社会各界进行监督。重点做好四个坚持:坚持持续、深入地做好基层调研, 了解基层的需求, 收集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能现场解决的现场解决, 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坚持把基层问题的解决作为一切工作的着眼点, 工作要接地气;坚持从实际出发, 区分不同情况, 不搞一刀切;坚持实事求是, 勇于担当。对于本单位、本部门存在的问题不隐瞒、不回避、不护短, 敢于揭短、暴露问题, 工作重实效, 不搞形式主义、面子工程。

二、优化举措, 提高办事效率

优化发展环境, 增强衡水竞争力, 适应市场经济需要, 必然要求高效行政。通过简化服务流程、缩短办事时限、提高工作效率, 把作风建设与效能建设放在突出位置, 坚持创新行政服务机制, 创优行政服务手段。继续加大行政审批项目的清理力度, 对继续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要实行目录管理, 面向社会公示, 接受监督。精简合并行政审批事项, 整合分散在各部门的各审批服务窗口, 建设集中式的审批大厅与审批管理信息平台相结合的审批运行载体, 各职能部门要集中进厅服务。坚持“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 对引进项目实行归口审批制度, 做到一个窗口对外, 一站式审批, 做到能简则简, 能省则省, 能快则快, 能并则并。通过提供行政审批、投资项目联合办理、公共资源配置交易、效能监察、信息化管理等五个类型的服务平台以及授权审批、联合审批、公共资源配置集中、信息化以及与之相关的五项便民服务, 进一步简化审批流程, 缩短办事时限, 提高工作效率, 倾力打造“流程短、手续简、效率高、服务优、成本低”的行政服务环境, 大力助推衡水经济发展。

三、拓展监督方式, 突出电子监察科技监管

发挥电子监察系统监控作用, 加强对各单位审批行为的动态监管和跟踪判断, 形成竞争、责任、有序、高效的行政审批管理新局面。持续加大明察暗访力度, 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基层网格长、群众代表、志愿者、新闻媒体“六位一体”监督机制作用, 从外部加强对行政审批事项、审批过程的监督和绩效跟踪。积极沟通新闻媒体, 定期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展情况、行政审批工作开展情况向社会公开。

四、强化制约, 建设有序的执法环境

制度健全了, 流程明确了, 如何将制度、措施真正地落实下去, 就需要有一个有序的执法环境来监督落实。衡水是传统的农业地市, 发展衡水经济, 首先要立足于衡水农业基础的实际, 加快推进农业产业机构升级。在此过程中, 各级行政执法部门要从本部门工作出发, 多出谋划策, 设立专门的“绿色通道”, 提高效率, 为农民排忧解难, 简化各项审批手续。涉及到农村、农民的问题, 各级执法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 快速响应, 提高问题办结的时效, 切实维护好农民的利益, 从而有效提升农民的积极性。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 在抓好农业发展的同时, 要结合衡水的实际情况, 积极抢抓机遇, 加快工业发展。各级执法部门要加强横向联合, 积极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投资创业环境, 以环境吸引外来客户安营扎寨, 放心经营。各级执法部门要将监管执法寓于为企业服务之中, 执法和监管做到宽严相济, 更加注重引导和规范。通过净化市场秩序、优化发展环境, 使企业可以心无旁愗地投入到生产经营中去。

衡水经济发展环境的打造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需要持续深入地从体制改革、政策完善、意识提升、服务监督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推进, 从而营造出一个健康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李善同, 刘勇.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经济学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1 (03) .

[2]陈祖海.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再认识[J].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4 (04) .

上一篇:预科教育下一篇: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