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的经济环境

2024-06-01

变化的经济环境(共12篇)

变化的经济环境 篇1

当前, 世情、国情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更加错综复杂。如何把握我国经济发展的环境变化, 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我国过去30年的快速发展, 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当前, 世情、国情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更加错综复杂。如何把握我国经济发展的环境变化, 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一) 由于世界经济调整及不同板块此消彼长变化等原因, 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趋于复杂严峻

总体来看, 未来10年我国仍处于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 但由于世界经济调整及不同板块此消彼长变化、与主要发达国家力量对比及景气周期差异等原因, 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趋于复杂严峻。

首先, 世界经济进入长期复杂严峻的低速调整期。不仅国际金融危机持续时间和影响超出预期, 危机后的世界经济中长期趋势可能也远比预期的复杂和困难。欧美发达国家债务危机持续发酵, 去杠杆化将导致消费需求减缓, 难以摆脱增长乏力局面。新兴经济体虽增长前景要好于发达国家, 但并不可能摆脱发达国家的影响, 世界经济总体进入到低速调整期。全球经济不得不进行发展模式、结构和动力机制等新一轮调整。由于短期内难以在一些关键技术和产业方面有所突破, 世界经济将在中期内缺乏新的增长点, 我国将面临输入性通胀压力等多方面的冲击。

其次, 经济全球化进程放缓而国际竞争加剧。随着原有新兴经济体产业持续升级和后续新兴经济体的相继崛起, 全球化进程将由原来以收入效应为主的双赢阶段, 推进到替代效应凸显的利益分化阶段。发达国家作为全球化的领导者, 其成本—收益格局开始变化, 来自新兴国家的产业替代放大了发达国家内部的贫富差距等严重社会问题, 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趋强, 从而全球化进程将趋于放缓, 新兴经济体之间的竞争也将加剧。在技术资本密集型产品和领导密集型产品出口方面, 我国将同时面临发达国家和后起新兴经济体的双重夹击与挑战。

此外, 世界经济格局及我国与主要发达国家关系将发生重大变化。在可以预见的未来, 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之间“差速增长”将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为显著的特征。新兴经济体在全球经济中的份额将不断上升, 预计2020年左右将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世界经济格局变化必将引起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再调整。作为最大且增长最快的新兴经济体, 我国在世界经济版图上的位置将发生重大根本性变化。一方面, 随着我国对世界经济拉动作用持续增大, 各国与我国合作需求趋于增加;但另一方面, 我国与主要国家以及其他新兴经济体的竞争有可能加剧。主要国家尤其是处于领导地位的美国, 对我国的基本态度可能发生重大变化, 上世纪80年代日美贸易摩擦的情形, 有可能在更大范围内再现于我国和美国之间。加上中、美经济周期不同, 相对优势的此消彼长, 将导致外部环境对我国出现不利的变化。

(二) 未来10年我国仍处于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 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 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

从国内看, 未来10年, 我国经济规模及市场容量巨大、地区间产业梯次升级空间广阔、储蓄率高、基础设施完善等有利于发展的因素仍会继续存在, 发展能力提升的空间仍然很大。但阻碍发展的因素也在累积, 经济增长的技术支撑脆弱, 资源约束凸显, 环境不堪重负等等。这些障碍如果不能成功破解, 将会影响我国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

第一, 要素供给增长速度放慢但供给质量有所提高。未来10年, 要素供给增长将明显放慢, 导致经济增长减速。一是随着生育率持续下降和老龄化步伐加快, 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将下降, 劳动力增长减速并转为下降。二是储蓄率将出现下降的趋势。受人口年龄结构与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调整, 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以及信贷政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预计未来10年储蓄率将下降。三是劳动力再配置进程接近尾声。一方面,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减少, 转移难度加大;另一方面, 二次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也在减弱。虽然要素供给增长速度放慢, 但要素供给质量将有所提高。其一是人力资本积累速度加快, 劳动力整体素质提高。其二是研发投入增长迅速。其三是资本存量质量上升, 建设了一大批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重大装备和重要基础设施, 为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二, 要素禀赋关系与成本上升将改变原有的比较优势。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高速增长, 主要基于劳动力相对于资本大量剩余这一基本要素禀赋关系。但随着资本存量在高投资带动下迅速积累, 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幅减少, 以及人口和劳动力增长的放慢, 劳动与资本的关系将发生逆转。这种要素禀赋关系变化, 将对建立在劳动力比较优势上的原有增长模式构成强烈冲击, 加上人民币汇率升值等因素的叠加, 将直接影响我国经济比较优势的转变。

第三, 资源、环境压力更大。相对其他国家, 我国经济增长的资源使用强度较高。从未来发展趋势看, 我国作为后发国家由国际市场保证资源供给的难度进一步上升。如果现行资源利用方式没有重大转变, 今后我国主要矿产资源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 对经济增长的制约将明显上升。尤其在国际环境趋于复杂多变的背景下, 海外资源供应将成为我国持续稳定发展的一个掣肘因素。而资源供给和产品销售的双重对外依赖, 将加大我国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我国经济发展的环境约束凸显也是不争的事实, 加上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责任, 原有发展模式的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此外, 在经济增长速度逐步减缓的同时, 我国在高速发展期积累的社会矛盾有可能进一步显现。比如, 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不足, 公共服务水平较低, 且有限的公共服务在城乡间、地区间差距较大等等。

(三) 统筹兼顾, 改革创新, 在关键领域改革上迈出实质性步伐

考虑到未来我国经济发展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变化及未来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与挑战, 需要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与任务:一要增强发展的公平与效益;二要挖掘经济增长潜力, 重构增长动力;三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降低环境污染;四要促进对外平衡, 扩大国际影响。为此需要在以下几大重点问题上进行突破。

一、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相辅相成, 发展重心必须兼顾经济与社会, 将公平正义的理念贯彻于各项经济政策之中, 推动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一是要大力加强以改善民生为主的社会建设, 大幅度提高教育、就业、医疗卫生、住房保障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的数量和质量, 使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二是要强化环境保护、城市交通等经济发展环境的问责制度, 弱化经济增长速度的绩效考核。三是要破除阻碍地区间、城乡间生产要素特别是人口流动的障碍, 如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城乡间及区域间大致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等。四是要鼓励各类公益型非政府组织的建立, 为其提供广阔的活动空间。

二、依靠创新驱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未来10年是我国由工业化中期向后期的过渡阶段, 必然要求以加快技术创新来推动工业的转型升级。首先, 应主要解决创新的主体、动力、领域和平台等问题, 应将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 将市场竞争作为创新的动力源泉, 特别是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其次, 应遵循产业创新的规律, 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 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在技术进步方式上采取技术创新与技术引进“双轮驱动”, 实现“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创新开发——提高国际竞争力”的良性循环。二是形成技术创新的政府和市场“双向引导”, 通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激励企业技术创新, 解决技术创新领域内的市场失灵和系统失灵。三是实现二产和三产创新的融合发展。四是以硬设施和软环境的建设推动创造有利的技术创新内部条件, 营造崇尚创新的良好氛围。

三、以促进消费为重点扩大内需。无论是从应对当前挑战的实际需要看, 还是从长远发展的根本目的看, 都必须把扩大消费特别是居民消费放到扩大内需更加突出的位置。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 应完善促进消费的政策措施, 完善鼓励居民合理消费的财税、信贷等政策, 着力改善消费环境, 培育新的消费热点, 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四、稳步推进城镇化。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在于城镇化。目前, 我国城镇化仍然滞后于工业化发展, 向现代化国家迈进的过程必然要求加快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城镇化, 必须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维护农民权益、严格保护耕地的基础上进行, 要大幅度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积极提高城市综合管理和服务水平, 从而实现我国城镇化质量的战略性提升。

五、破除资源环境约束, 实现可持续发展。当前, 资源环境问题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越来越明显, 自然资源利用率低下, 环境问题呈现不断恶化趋势。要破解我国资源环境约束, 实现可持续发展, 应将战略重点放在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制度安排和政策保障方面。需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同时入手, 提高资源保障能力和环境承载力, 减少资源的低效率利用及对环境的损害。一要提高资源的持续供应保障能力, 二要完善高效利用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激励与约束制度, 三要促进形成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 四要健全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支持体系。

六、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未来10年我国经济地位将持续上升, 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 不断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 扩大和深化同各方利益的汇合点, 完善更加适应发展开放型经济要求的体制机制, 有效防范风险, 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

总之, 未来10年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具有关键意义的历史阶段,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需要健全的体制机制作保障。因此, 我们要坚持既定的改革方向, 更加注重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 明确改革的优先顺序和重点任务, 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和经济转型的体制机制, 形成有激励有约束的制度安排。具体而言, 要在关键领域改革上迈出实质性步伐, 使各项制度更加完善。比如, 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 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营造各类所有制企业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体制环境;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减少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加快财税体制改革, 焕发经济主体转变发展方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增强金融市场功能;完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 促进结构调整、资源节约和生态环保等等。

我国经济规模及市场容量巨大、地区间产业梯次升级空间广阔、储蓄率高、基础设施完善等有利于发展的因素仍会继续存在, 发展能力提升的空间仍然很大。

总之, 未来10年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具有关键意义的历史阶段,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需要健全的体制机制作保障。因此, 我们要坚持既定的改革方向, 更加注重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 明确改革的优先顺序和重点任务, 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和经济转型的体制机制, 形成有激励有约束的制度安排。

变化的经济环境 篇2

未来资源、环境、社会经济与全球变化

在综述国内外全球变化工作的基础上,分析了未来CO2加倍、全球变暖对农业与森林、陆地自然生态系统、海平面与海岸带、水资源、能源与人类健康的影响.分析表明:全球变化对上述各方面均会有一定的.影响,其中有些影响是有利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而有些影响是不利的.

作 者:周清波 徐斌 王秀山 Zhou Qingbo Xu Bin Wang Xiushan 作者单位:国家遥感中心农业应用部,中国农科院资源区划所,北京,100081刊 名: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INA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REGIONAL PLANNING年,卷(期):21(1)分类号:F0关键词:全球变化 资源 环境 社会经济 影响分析

变化的经济环境 篇3

关键词:回族;与时俱进;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28—0042—02

一、沈阳回族经济生活变迁

沈阳市有回族6万多人,占全省回族总数的1 / 4。沈河区是市内回族主要聚居的地方,俗称“回回营”。全区回族人口20 000多。新城子区、苏家屯区和辽中、新民两县的街镇,亦皆有回族聚居。农村则多居住于新民县的大红旗、大民屯;辽中县的老达房和郊区的白塔堡、平罗堡、沙岭、老边、新台子、刘后地等地。

(一)新中国建国以前经济状况

如前所述沈阳地区现居回族大部分为明初迁来,当时大都是富户或者官僚地主。后来才渐渐败落,成为农民和商人。从清代开始,回族的社会政治地位降低。回族经济发展受到严格的限制。只有为政府服务的回族官员,地位比较高,受到优待。辛亥革命以后,封建军阀和国民党反动统治集团,对回族人民实行更残酷的民族压迫和封建剥削,使回族商业经济非但不能得到恢复和发展,反而长期陷于停滞和衰落的状况。再加上战乱非常,农业劳动也不能正常进行。各地回族人民多从事运输业、小商业、牛羊屠宰等行业养家糊口。这种情况从在回族人民中流传的一些谚语中可以知道其大致情形:“回回两把刀,一把卖牛肉,一把卖切糕”;“回回三大行,羊肉、馒头、贩果粮”。这些谚语,正是对新中国成立前回族人民商业经济状况的生动描写。

据宣统二年(1910年)统计,沈阳回族中,小商贩、杂业、雇佣劳动者的人口,共1 704人,占回族职业人口的89%,工厂中的工人只有51人,占回族就业总数的2.6%,知识界32人。

(二)新中国建国以后经济状况

1.建国初期。解放初期,在沈阳2.6万多回族人民中,职工只占人口的 13%;而小商贩却占 74%。回族经济具有鲜明的双重文化特色,现代在城镇居住的回族,大多数继承了阿拉伯人擅长和热衷于经商的传统,对小手工业有着天然的敏感和操作能力。在农村的回族也比当地的汉族更有经济头脑和经济运作能力,他们几乎都有一技之长。如新民县、辽中县一带的回族,在“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期间,周围的汉族只能守着公社的田地与大家一起挣“工分”,而生活在他们中的回族女性却在家里做鞋子、做咸菜、加工冰棒或用母鸡孵小鸡,悄悄拿去汉族村中买;回族男性则用从父辈身上继承下来的小五金加工技术,在自己家庭作坊中生产马匹用的马钉、马掌及各类刀具、农具,这些产品一部分在当地回汉乡亲家中无声的交换、买卖,另一部分悄悄拿到县上或其他省区进行销售或换粮票、布票。当时,在汉族还没有零花钱的时候,回族已经开始了原始的初级积累。正因为如此,改革开放初期,许多回族就有一定的资金用于集资办厂或做生意,甚至跑广州、深圳、海南做大宗贸易。

2.改革开放以后回族社区经济状况。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社会制度有了很大改变。经济环境宽松,社会生产活动多样化,田地包产到户,相关政策有所改革,经济繁荣起来。回族风俗习惯,在县区农村也受到了尊重。城镇都设有回族饭店、回族食品、牛羊肉供应点。农民家庭饲养牛羊受到鼓励,专业户有所增多。

为保证回族生活需要,政府拨款45万元,扩建和整修了回族商店的肉食、糕点加工场所和副食营业室,购置了肉食冷冻、糕点加工等设备,又特拨了回族习用的茶叶、牛皮鞋、白布、服饰等民族商品。此外,政府还拨款84万元,改建了已具有三十多年历史的回族食品厂的厂房,由原先的平房改建为2 170平方米的四层大楼,添置了蛋糕、面包等生产联动线以及糖果车间所需的压片机、切块机等多种设备。

政府还在回族聚居的中心,兴办了回族农贸市场。这个市场的建立,不但方便了回族群众,还补充了国营市场的不足。市场中小饮食业的兴起,使失传多年的具有回族风味的王家饺子、林家包子、杨家大饼、金家馅饼以及饨肉、抻面、肉火勺、馄饨、羊汤、片粉、烧麦等,都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沈阳市的新民县的大红旗、大民屯;辽中县的老达房和郊区的白塔堡、平罗堡、沙岭、老边、新台子、刘后地几个村庄产业包括农业(粮食蔬菜)、工业企业、商业、建筑业等。而且从事副业的农户占很大比例,纯粹从事农业的户数很少。回族人的视野不只限于小本经营的农商结合生产方式,而是向着非农产业发展。即使有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他们也不是只靠种粮食来养家糊口。

这些村庄的副业有养殖业、牲畜贩卖、牛羊屠宰、货物运输、渔业、林业等。每个社区都有自己的经济特色:运输业、牛羊饲养以及温室蔬菜种植;建筑材料、机械零件加工、经济林业和食品加工业,大红旗、大民屯因为紧靠国道,交通方便,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开始有人经营牛羊贩卖、货物运输、汽车修理等个体经营产业。当时经营这几个行业的人都获利颇丰。

牛羊肉贩卖和加工是回族传统经营的行业。辽中县的回族原来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商户很多,其经营规模很小,主要面向附近的回族消费者。现在牛羊肉销售渠道增加了,不再限于本地,销路指向城镇或者附近大城市。

运输业开始是由几家农户合伙经营,现在转向运输大户个人经营。运输的货物主要是煤炭、蔬菜、建筑材料(砖、沙石料、水泥等)。经营中出现了问题,业主就要想办法解决,他们的经营观念就会发生变化,比如换个经营项目、扩大规模等,而前一种情况发生的更多。

饲养牛羊对于回族农民来说是传统的经营项目。最近几年沈阳附近地区出现了奶制品厂和规模很大的奶牛养殖厂,这给很多人有经济头脑的人提供了新的商机—圈养奶牛。辽中县的老达房和郊区的白塔堡近几年饲养奶牛的户数大增。饲养奶牛可以将鲜奶交往附近的奶制品加工厂,也可以直接向大型奶牛养殖厂卖奶牛牛犊。

蔬菜生产是地区特色产业。沈阳附近地区回族主要种植反季节蔬菜。菜农在秋冬季建造温室,种植黄瓜、西红柿等蔬菜。产品可以在市场上直接卖给消费者,也可以出售给蔬菜批发商,再运到附近各个零售点和城镇地区。虽然修建温室、施肥、除虫、采摘、运输贩卖都需要大量体力劳动,但是不少人看到了市场,每年都经营蔬菜种植和贩卖。

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以上几个社区农民经济生产水平都有很大改善,同时农业和副业的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商业的繁荣。这体现在社区集市的增多上。集市是人们购买生活品不可缺少的地方。本次田野工作调查的几个社区或者有自己的集市,或者紧靠集市。

二、沈阳回族经济发展变迁原因分析

1.沈阳回族经济发展能够因地制宜。生活在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回族有不同的经济生产方式。交通便利的回族社区能够利用地缘的优势扩大产业规模或者开拓新的产业,比如大红旗、大民屯回族传统的牲畜贩卖在扩大规模,同时有人开拓了新的产业—运输业、蔬菜种植等。

2.回族社区经济发展能够与时俱进。从这个方面来看大红旗、大民屯是个典型。改革开放以来,首先产生“暴发户”的行业是传统的牛羊肉加工和贩卖,因此不少人立刻加入了这一行业。几年以后从事这一行业的人逐渐增多,人们又把眼光投向新的行业—运输业。然后蔬菜种植成了热门行业,再往后奶牛养殖业兴起。

3.经营理念的更新。以前,回族受生活习惯及经营万式影响,其副业局限于牲畜饲养、加工以及小规模的生活用品贩卖等几个传统领域。如今随着他们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对外交流的增加,其经营理念发生了很大变化。

在作者调查过程中,认为生活习惯对产业经营活动(到外地联系业务、和汉族客户谈生意等)影响很重要的人比例很小。人们把注意点集中到经营的问题上。约1/3的企业经营者认为,技术水平不高是经营不利的主要因素。从问卷可以看出回族在产业运营过程中已经认识到企业运转需要先进的技术。这说明回族经济开始摆脱传统模式,现代的企业经营理念成为回族经济发展的推动因素。

从调查资料来看,随着经营理念的更新,现在也有不少年轻的回族企业家,逐渐进入更广阔的国内市场、甚至国际市场。

三、结论

沈阳回族经济发展变迁是回族社会适应周围环境及社会发展的结果。但是回族又是一个富有民族个性的共同体,在与时俱进、适应社会环境变化的同时,也不会完全丧失自己的个性。正是回族的这种求同存异、积极进取的民族个性,使回族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而存在而且不断发展。在建立和谐社会的今天,回族必将以新的风采融入现代社会发展的洪流,为时代的进步作出她应有的贡献。

Keeps Pace With the Times, the Adaptation Social Environment Change to Promote the National Economy to Develop

——Shenyang Hui Tribe Economic Development Vicissitude

WANG Xiu-ying

(Shenyang Engineering college histor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Shenyang110136, China)

Abstract: The special groups which the Hui tribe from date of birth is not hereditary land, not inherited family, not is the continuation of a language outside immigration which and the indigenous people unifies, therefore they understood “survival of the fittest” the truth, tempered the mature psychological quality which endured humiliation, keeps pace with the times according to the circumstance, this article Shenyang Hui tribe economic development vicissitude has only researched the Hui tribe this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变化的经济环境 篇4

IASB对于碳会计的规定是, 碳排放权的获取方式可以是无偿所得也可以是有价购买;在确认选择上是确认为资产, 但是无偿所得碳排放权本身要承担一定的义务, 因此这部分确认为负债, 在入账时选择总额法。IASB对于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没有具体要求。

美国在获取方式上选择三个方式都可以, 企业不仅可以免费获得, 还可以自行购买, 要是做得很好, 对环境改善作出贡献还会有奖励。在确认上选择的是存货和金融资产。选择存货是根据FERC (联邦能源调整委员会) 出台的排污交易会计处理文件 (CER18) 。规定中写到, 若排放权是可交易的, 可以将其记录到存货。虽然这种可交易排放许可权并不具备存货所要求的实体形态, 但作为存货有形存在就类似于银行的存单, 可以像银行存单存处获取。交易性金融资产的选择依据的是美国产权法, 这部法律规定“可交易排放权有金融衍生工具的地位, 并且允许交易性金融资产作为有价证券的方式在银行存储。”

欧盟各国在确认碳排放权的归属虽然应时下要求要参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但是排污权交易至今还没有统一标准, 在理论界与实务界存在着很大的争议。以法国为例, 法国的企业组织MEDEF (法国企业运动联盟) 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基础上, 结合自身实际提出观点:可交易排放许可证要按存货处理, 因为若是按其他的将无法反应可交易排放许可证权。

日本的企业会计基准委员会 (ASBJ) 在2004年发表了《ASBJ15排污交易会计处理》, 经过2006年的修订后, 以《京都议定书》为依据, 将排污权按无形固定资产入账, 但是已交易为目的的排污权要按金融产品会计基准处理。

在上述纵向的对比, 我们得出, 在国际会计准则不断完善的情况下, 各国的研究发展也很迅速, 并且研究问题更加具有针对性;在大方向不变的情况下制定符合本国经济发展的会计准则;在实际操作方面更加的规范化, 包括资产负债的确认、计量和披露等多个细节方面。

接下来我们从横向在不同会计方面对各国进行对比。

在获取方式上, IASB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规定有政府配给和从政府购买两种获取方式可以得到碳排放权, 欧洲各国一般在确定会计处理方面的条文都是以IASB制定的文件为参考, 所以在欧洲各国确定的碳会计的获取方式时也按照IASB的条文规定, 碳会计有上述两种方法获取。

二、我国路径选择——基于国际经验的分析

之前对我国碳会计的发展现状的描述, 可见我国虽然在理论和实际操作中都取得了进展, 但是和FASB、IASB等权威机构逐渐成熟的碳会计规范相比还是处于起步阶段。笔者认为构建我国的碳会计体系是当前迫切需要进行的。我们可以在外国发展基础上选择中国特色发展道路。

(一) 建立我国的碳会计体系

我们在建立碳会计体系实践中应该与与IASB和FASB趋同。虽然要趋同, 但是并不是要我们局限在当前出台的会计准则或者国际上发布的文件, 也不是遥遥无期的坐等相关政策的出台。这样制定的我国的碳会计准则会像IFRIC一样存在先天缺陷, 不能执行下去

(二) 学习借鉴国外碳会计准则, 处理好“拿来”与“自主”之间的关系

国际上对于碳会计的研究在很早前就开始进行, 理论体系和准则制定也比较完善。在我国对外国的成果进行借鉴是, 我们处理好“拿来”与“自主”这两个的关系非常重要。原因是根据对我国当前实际分析得出, 我国市场发展不足, 企业运行机制也存在先天的缺陷。我们要在总结国外先进经验, “拿来”他们经验中的精品, 同时还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 “自主”选择适合我国当前形势的东西。如图1所示关系

(三) 政府部门制定相应政策保证会计规范的实施

在制定好的会计准则的实际操作中, 政府管理部门的政策宽松度适度会让其有效实施。除此之外, 由于在处理同一个事项时各个准则或规范不能达成一致, 企业在处理工作中会得出不一样的结果影响工作。因此, 已制定或者将要制定的环境会计准则要相互协调。同时要对政府的职能进行转变, 建立健全财政和税收方面的规定, 还有激励和监控的制度。 (

变化的经济环境 篇5

摘要:低碳经济从提出开始不断给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带来新的变化。在低碳经济环境下,国际贸易的规则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本文从国际贸易规则的形成入手,阐述了霸权国家直接提供、发达国家间合作提供和国际组织提供三种方式。本文分析概括了低碳经济带给国际贸易规则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拓宽规则制定相关领域、发达国家自由贸易供给减少和环保成规则框架主导三个方面。最后针对这些变化,本文提出了积极参与WTO相关规则制定、关注区域性贸易协定中相关规则的发展趋势和参与制定低碳领域国际标准等措施。

关键词:低碳经济;国际贸易;变化;对策

自步入21世纪以来,全球经济高速发展,国际贸易活动频繁。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气候变暖和环境恶化让人们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在丹麦哥本哈根会议上提出的低碳经济这一理念得到了全世界的广泛认同。节能减排成为影响世界各国经济决策的重要因素。

一、国际贸易规则的形成方式

众所周知,规则的制定是为了对行为主体进行行为上的约束或者激励。国际贸易规则就是为了对国际范围内的贸易活动主体在行为上进行约束和激励。国际贸易规则约束的对象包括国家、企业、国际组织和个人。这些行为主体在从事国际贸易活动时需要共同遵循国际贸易的规则[1]。从理论上来说,国际贸易规则的形成方式有以下三种。

(1)霸权国家直接提供。相关理论认为,霸权国家为了维持国际体系的稳定性和对体系内国家实行统治,需要提供相对应的国际机制,其中就包括了国际贸易规则。霸权国家提供国际贸易规则一方面会考虑体系内国家的共同利益和价值观念,另一方面会考虑如何实现体系内居支配地位国家的利益最大化。以这种方式形成的国际贸易规则会造成弱小国家的利益被霸权国家牺牲或忽视。

(2)发达国家间合作提供。在各发达国家之间共同合作进行的国际贸易项目上,因涉及各自的.利益和权利,会由贸易双方或者多方通过协商洽谈来建立规则。制定规则的成本以及从规则中获得的利益由参与多方共同承担和享有。

(3)国际组织提供。目前提供国际贸易规则的主要国际组织是世界贸易组织(WTO)。目前它是国际贸易规则的重要制定者和执行者。1994年国际贸易组织(WTO)取代其前身关贸总协定在摩洛哥正式成立,现在已拥有160个成员,全球贸易总额的97%均是其成员方贸易产生。我国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为其成员[2]。世界贸易组织的许多重大决策主要采用协商的办法而非投票的形式做出,其最重要的决策机制是非正式磋商。在目前的政治经济格局下,发达国家在决策的程序、内容和结果上占有很大的支配空间,抹杀了许多发展中国家平等的发言权。

二、低碳经济给国际贸易规则带来的变化

(1)国际贸易规则涉及的领域不断拓展。在低碳经济环境下,“碳关税”等新的国际贸易壁垒应运而生。碳关税主要是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国或本地区产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对不进行产品碳排放计量的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如钢铁、铝、水泥和一些化工品等征收的关税。

(2)发达国家对自由贸易的供给不断减少。在低碳经济的环境下,发达国家可能会以发展低碳经济为借口,从无条件互惠原则和非歧视原则上退缩,减少其对自由贸易的供给。随着发展中国家的迅速崛起,国际体系失衡,为应对新兴国家的挑战和恢复国际体系的平衡,霸权国家会通过削弱或打击新兴挑战者、减少国际义务和把残存霸权体系作为资源等途径来挽救衰落中的霸权服务。

(3)环境保护主导国际贸易规则的框架。许多国家加速把环境与贸易挂钩,成立环境保护与国际贸易机构,进行全球管理和协调。世界贸易组织在成立后不久就正式把环境保护和稀有资源保护作为其主要目标之一,并在之后多次进行贸易与环境议题的贸易谈判[3]。

三、针对变化我国发展的对策

(1)积极参与WTO多边贸易规则的制定。我国要积极参与世界贸易组织对于低碳经济相关规则的谈判和制定。比如环境产品清单,我国应从基本的国情现状出发,一方面努力将我国极具竞争力的环境产品和服务列入清单内,另一方面要防止环境多功能产品以低碳产品的名义被加入到自由贸易行列进入我国市场而影响我国的贸易利益。我国也要重点关注新能源领域和与技术性贸易壁垒相关的国际贸易规则变化趋势,通过促进WTO制定合理的规则使我国避免新能源等贸易的摩擦,进而使我国的对外贸易更好地发展。

(2)关注区域性贸易协定中低碳相关规则的发展趋势。如今,区域性和双边自贸协定发展迅速,并且越来越多地吸收与环境相关的问题,如气候、能源等作为其重要的内容。我国要积极关注各协定中低碳经济相关政策的发展趋势,特别要重点关注欧美国家参加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预测未来环境相关国际贸易规则的发展方向。另外,我国也要积极利用区域性和双边自贸协定与协定成员统一低碳领域的相关标准和做法,协调贸易伙伴之间在规则制定中的立场,逐步提高我国的低碳竞争力,扩大我国低碳市场的同时也为改善全球环境做出贡献。

(3)积极参与低碳领域国际标准的制定。低碳领域作为新的领域,目前还没有官方的标准,世界各国都还在探索当中[4]。低碳领域国际标准的制定实质上是各参与方的利益博弈,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利益,因此对标准制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沟通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目前我国在低碳领域标准制定方面缺乏相应的人才,可以通过逐步开放国内标准制定来鼓励企业和专业人员积极参与,在实践中培养优秀的人才队伍;另外国家也可以设立专项基金,为相关人员提供到国际标准制定机构学习和工作的机会,增加标准制定队伍的实力,从而在国际标准的制定中为我国争取到更多的利益。综上所述,低碳经济在国际贸易中的发展已经不仅仅是环境问题和经济问题,也渐渐成为政治问题,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参考因素之一。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规则带来了新的影响和变化,其中既有机遇也有挑战,中国要牢牢抓住发展的机遇,积极面对新的挑战,发展经济增强国家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舒.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中国的对策[J].当代经济,2011(,17):64-65.

[2]袁嫣.浅析低碳经济视角下的国际贸易发展[J].中国商贸,2012,(31):214-215.

[3]孙丛.浅析低碳经济视角下的国际贸易发展[J].赤子,,(10):181-181.

媒体环境变化下的企业传播 篇6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 企业传播 传播规律

随着数字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的超速发展,三网融合在2010年正式推行试点工程,进一步加快了媒介融合的步伐,媒介生态环境在新世纪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媒体如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借助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向集多种媒体于一身的“全媒体”方向发展,电子报、电子杂志、手机报、新闻网站、网络电台、网络电视、数字广播电视、移动电视等已融入了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在媒介融合的发展态势下,传播的主体、对象和方式更加复杂。传播主体由精英姿态向平民大众回归,传播对象的性别、种族、年龄、受教育程度等直接影响传播效果,传播方式由单向传播向双向、多向传播演变。

企业传播,主要是指以企业组织为基础的法人代表机构,针对一定的目标受众,以提高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为目的,一般借助大众传播媒介,对企业产品、企业形象、企业品牌所做的个性化信息推广活动。依据传播范围可分为对内和对外传播;依据传播途径,可以分为自主传播和大众传播;依据传播手段,可包括广告、促销、公关、人际传播等。在现代高度发展的信息社会,企业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一个企业的生命力。由于各类企业面临国内和国外市场的双重夹击,企业之间的竞争趋于白热化,而媒体拥有强大的传播功能,企业和媒体合作才能实现双赢。新媒体环境使企业传播更加方便自由快捷,企业需要转变传统的传播思维和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转变传播理念:从企业宣传到企业传播

对于企业传播和企业宣传这两个概念的模糊。传播是人类通过符号和媒介交流信息、以期发生相应变化的活动。亦即通过信息的传递,对受者施加影响的互动活动,目的是与他人建立一种共同的意识。宣传是传播活动的一种,但它强调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信息流动,而非传受双方的平等交流。长期以来,企业做得更多的是宣传活动,比如利用广告或公关的形式对企业资讯进行宣传,劝服人们去购买自己的产品,处于一个浅层次的告知认识层面。而企业传播不仅需要广而告之,让消费者知道自己产品的优势,更要上升到情感价值层面,让消费者从情感上接受、从价值上认同该企业的产品,促进和鼓励消费者的持续消费行为,才能达到传播的目的和效果。所以,企业往往花了高额的广告、公关费用,却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很多企业在做宣传时也没有分析自身的优势和劣势,盲目地、不厌其烦地反复申述自己产品如何优良,却没有横向比较与同类产品相比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企业宣传容易催生同质化竞争,产品得不到消费者的认同而使传播归于失败。

对企业宣传和企业传播概念的混淆还明显表现在对外传播上。企业的对外传播往往注重广告宣传,没有树立独特的企业形象,而海外消费者由于不同的文化习俗、生活方式,单纯的广告宣传对他们的影响不大,同时缺乏对国外宣传媒体的了解,往往收效甚微。因此,在媒介融合的新媒体环境下,转变传播理念,革新传播方式,变点对面的单向传播为点对点双向或多向传播尤其重要。在对外传播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融入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与国外媒體的联系与互动,突破舆论壁垒,充分考虑他国的政治法律制度、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增强传播的有效性。企业传播应是一种参与式传播,需要全方位的介入与组织参与,传受双方共同决定传播信息的价值,就会取得优良的传播效果。

突出传播内容:从产品资讯到企业文化形象

在新媒体环境格局下,媒体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企业形象和媒体定位契合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企业传播的内容也更容易为媒体传播,从而实现媒企的双赢。而企业传播中一贯重视的是产品资讯的宣传,企业品牌、文化形象不清、商品过剩的现状使消费者很难认同单纯的产品宣传信息。为此,在输出产品资讯的同时,着重突出企业的文化形象传播,使传播内容在比较中趋于个性化,就能使传播效果到达情感甚至行动的高级层面。海尔集团的“海尔,真诚到永远”这一企业文化就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可,也得到了媒体的宣传。那么,企业文化传播应从那几方面入手呢?

其一,进行企业品牌传播。多媒体的大量应用,新媒体的层出不穷,带来了现代媒体的繁荣,无论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知名企业还是无名企业,都可以通过互联网等新媒体传播信息,造成鱼龙混杂的复杂局面,使消费者迷失在泛滥的产品信息中,企业的品牌影响力将能聚焦繁忙的现代人的目光。因此,企业运用大众传播媒体输出富有个性的品牌形象,针对不同的传播对象如政府、供应商、金融机构、一般大众群体进行分层传播,使企业的品牌形象贴近它们的需求能为它们所接受,使产品信息、品牌、文化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升级传播,综合运用多种传播手段,在传播过程中不断调整传播目标。这样持续强化企业品牌传播,适时扭转品牌传播中出现的负面形象,才能保持企业文化的稳定性。

其二,营造良好的企业传播环境。企业传播环境包括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内部传播环境主要是企业内部成员之间的人际传播,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程度取决于内部传播的有效性。企业管理者应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通过定期或不定期会议、开展主题活动、保持企业局域网通畅、推出企业报、企业杂志等手段加强成员之间的联系,增强凝聚力。企业外部环境主要是指该企业所处的社会大环境,新媒体环境属于其中一种。企业要获得媒体的关注,不仅要有过硬的产品质量,还要有良好的企业形象,通过优秀的企业文化去吸引媒体,比如通过策划一些具有时效性、趣味性、重要性、接近性和显著性的企业话题主动吸引新闻媒体的关注,从而达到强强联合,媒企双赢的效果。

其三,培养企业传播的优秀人才。仅仅依靠媒体的大众传播手段往往是不够的,企业传播需要媒体的监控、调整,也需要培养企业传播的优秀人才,该类人才需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能和政府、媒体和公众进行有效的双向沟通。企业在推行整合营销传播(IMC)的过程中,应着力培育集经营管理、营销和传播职能为一体的企业传播新主体——企业营销传播管理者。新旧媒体的更替和融合,使营销传播的整合成为可能,企业营销传播管理者针对企业的各种利害关系者,整合运用各种媒体,能够将各传播职能进行集中化管理,使企业文化信息传播贯彻一致,从而修正传播偏差,减少利益冲突,优化传播手段。

选择传播媒介: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

以CCTV品牌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和各大卫视形成大较量的大媒体格局,媒体的制播分离和跨区域整合等大事件必然影响企业传播,新旧媒体的变化要求企业对媒体进行创新利用,不仅要利用媒体做代言,而且要适时选择恰当的传播媒介,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下利用有说服力的数据资料、专业性权威报告、节日产品营销和热点大事策划等方式分期制定传播主线,利用传统媒体的同时,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革新企业传播的媒介渠道,根据不同的传播对象、信息内容选择传播媒介,为此,要合理利用传统媒介也要重视新媒体的运用。

对传统媒体的有效运用。传统媒体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企业通过在这些传统媒体上发布广告来宣传自己的产品。其实,企业和公关公司与媒体进行合作的常规方式除了广告还有新闻稿。首先,在企业制定的一年的传播主线中,必然有对企业重大新闻的策划,除了企业公关部门自身的宣传外,能否得到广泛的传播,决定权还在媒体。因此,与媒体通联,通过新闻稿的形式在报刊杂志等传统媒体上把企业信息发布出去,才能产生广泛的影响。其次是适当利用影视软广告。影视剧中植入广告已久被大众所病诟,但适当地植入广告却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企业可与媒体联手合拍定制剧,在定制剧中宣传自己的品牌形象,如2010年某洗发露广告植入的电视剧《无懈可击之美女如云》就开辟了独家定制剧先河,从片名到剧情都贯穿了该品牌的价值理念,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大中型企业投拍宣传本企业文化的电视纪录片,也能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最后,企业与电视联手,进行电视招聘。电视媒体在网络时代仍然是人们接受信息的主要来源,利用好电视的价值将有利于企业传播。2010年以《非诚勿扰》、《我们约会吧》等相亲节目带动的电视娱乐如火如荼,其制作与传播模式也刺激了电视招聘节目的兴起。近来,由江苏卫视和中国教育频道联合打造,在中国教育电视台一频道播出的《职来职往》被称为职场版《非诚勿扰》,企业通过参与电视娱乐真人秀的方式间接地传播了企业文化,扩大了企业的影响力。此外,让企业名人参与各种电视访谈、演讲、娱乐活动,通过企业管理者个人魅力的展示来塑造企业形象等,也是企业传播的一种方式。

对新媒体的重视。随着宽带的普及,网络媒体的迅猛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就是网络。网络具有大众性、匿名性、便利性、主体多元性和交互性的优点,使各企业纷纷建立自己的企业网站,兴办电子期刊,以扩大企业传播面。但遗憾的是,很多企业网站的信息量有限,检索不方便,信息更新的速度较慢,互动不充分,使很多网民无法及时快捷地了解企业信息。因此,建立和维护企业的BBS论坛就很必要,企业可以通过论坛了解到受众的信息,并作出及时的回应。特别是在危机处理中,通过网络意见领袖的舆论导向作用,使危机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在发生企业危机时,还可通过网络征集意见,阅读论坛言论,在网络主页上的醒目位置发表公开声明等来消除危机。完善多媒体新闻稿,是促进企业传播的又一方式。在企业网站上,通过设计配备图像、声音、视频、文字等完备的多媒体新闻稿,使稿件信息丰富形式灵活,给点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继网络聊天室和博客之后,微博开始兴盛起来。不少地方政府领导人通过微博向网民问候致意,征集意见等,受到网民的热情追捧。企业不妨借鉴此做法,以企业集团或管理者或员工的名义注册微博,利用微博来进行商业推广传播,及时地获取各方信息,同时又快捷方便地传递了自己的最新信息。

重视反馈信息:从传者本位到受众本位

反馈是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新媒体环境下,重视受众的反馈信息,就是一个从传者本位转向受众本位的过程,强调在传播过程中受众的能动作用,与意见领袖建立亲和关系,在传播过程中应充分重视舆情调查,并建立反映民情的机制。

然而,身处信息爆炸的时代,互联网的普及应用,网络上的受众反馈信息五花八门,真假难辨,有时又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得到较为客观的反馈信息,因此区分受众的类型显得必要。笔者根据受众的情感态度,把他们分成三类。一是冷漠型受众。这类受众具备很强的专业知识或拥有一定的权威,对企业传播行为持较为苛刻的批评态度,如部分专家、学者、从业者和当权者的意见。二是狂热型受众。这类受众对一切企业传播持仰视、赞赏的肯定态度,如追捧某个企业品牌的发烧友、粉丝等。此二者占反馈受众的少数。三是冷静型受众。此类受众采取平视的态度看待大众传播行为,能够做出正确及时的判断,提供真性反馈,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且占大多数,如大部分传播学者、相关专家和绝大多数普通大众的意见。由此可见,区分各类受众的反馈信息,进行分析整合显得非常必要。

区分受众后,企业就应该考虑如何赢得大多数冷静型受众的欢心。企业传播中若能运用新媒体手段带给客户差异化体验,或许能产生不一样的传播效果。如一些大型商场出现了一种采用电子香味系统的多媒体香水宣传广告。该传播方式的独特之处在于通过图片、声音和香味等为消费者营造了一种新的“体验”,让消费者从视觉、听觉、味觉和触觉全方位感受产品的信息,带给消费者以新奇感,从而增加了对产品信息的了解,该专柜的传播效果就比一般的营业员解说更具效力。所以,在新媒体环境下,综合运用多种媒介手段,创新传播方式,将会收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总之,企业和媒体应建立一种“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的新型“竞合关系”。坚持产品质量第一,同时注重产品包装,扩大宣傳,注意传播创新,重视反馈信息,赢得最广泛的受众。同时注意和某一媒体合作的稳定性和灵活性,持续传送企业新闻时,要让媒体形成连续追踪报道,以增加媒企粘合力。在新商业文明和新的媒介生态环境下,企业也应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不能被媒体所污染,要勇于拥抱新媒体环境带来的变化!

注释

[1] 邵培仁:《传播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58页

[2]谢红霞,胡斌红:《中国新公关》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第93-94页

[3]李彬:传播学引论.新华出版社.2003年,第234页

[4]施拉姆:《传播学概论》,陈亮等译,新华出版社,1984年,1 第6页

[5]【美】约翰·费斯克:《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李彬译,新华出版社2004年,第105页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区域经济环境变化与中小企业发展 篇7

我国经济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已初步建立起以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为代表的经济发展环境, 这种以区域经济模块式为特点的发展方式, 不仅有利于促进地区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而且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国家经济的深入发展和整体国民经济长期发展要求, 特别是在应对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之下, 伴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发展战略的改变, 区域经济环境也在发生着变化。

1 我国现阶段区域经济环境变化的特点

1.1 区域经济发展差别拉大

纵观我国经济改革开放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 我国的经济发展是从区域经济的发展开始的, 区域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基础构成, 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已经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发展战略。目前, 我国先后建立起以长三角地区经济、珠三角地区经济、中部地区经济、京津冀都市圈的环渤海经济区、东北地区经济、西部经济大开发等比较大的区域经济, 而且还建立了深圳特区、上海浦东开发区、天津滨海新区等具有经济引导作用的区域经济。但是也应该看到, 区域经济作为社会经济的基础构成, 由于地理、资源、人文、历史、基础设施等一些原因的影响和制约, 经济发展状况是很不均衡的, 客观上形成了区域经济的特色与差别。这些特色和差别比较集中地反映在经济基础环境、经济结构布局、经济发展方式以及经济发展策略等方面, 势必会影响着产业结构的发展。这种差别不仅仅会形成一种区域经济的发展优势, 同时也会吸引大量不同投资者的介入, 形成区域特点的生产经营企业群体来推动企业经济的发展。

1.2 区域经济市场在不断扩大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扩大和我国整体经济发展的要求, 这种以地域为特点的区域经济也逐渐走向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市场概念的变化, 不仅使我们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同时也意味着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区域间的协作和横向联合, 形成互利共赢协调发展。这不仅符合市场经济规律, 而且有利于经济流向和规模经济的发展, 使更多的企业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区域经济市场的扩大不仅仅只反映这些形成区域的经济范畴, 还包括与之相联系的构成区域的经济或者称之为过渡区域经济, 这些地方的经济发展同样具有巨大的潜力, 亟待我们开发利用。

1.3 区域经济特色发展格局仍将成为主流

就前面所提到的六大区域经济来看, 每个区域经济都有各自的特色, 其发展规划和进程也各不相同, 如何保持每个区域经济的特色和优势, 并且做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将是每个区域经济体面临的一个共同的问题。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和经验, 这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一是高新技术的发展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高新技术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产生一大批以高新技术为代表的新兴产业, 推动了产业的发展。这种以高新技术为代表的产业也随着科技兴国战略的延伸, 逐步遍布所有经济区域。二是特色区域经济增长使许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聚集在了这些地区, 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劳动力, 随着区域经济走向均衡化、一体化, 这种形态也不会发生根本改变。三是人才的流动越来越广泛, 会有更多不满足现状和有抱负的人才将流向新的经济发展地区。

1.4 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发生变化

我国的经济改革发展总的规划中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既有长期战略也有中短期策略, 从东部沿海到中西部地区发展实行了不同时期, 不同区域的不同政策, 对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发展战略的转移, 今后的一个时期, 中西部的发展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也会向中西部经济发展倾斜, 无疑这将为众多企业, 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市场。

2 区域经济变化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有利的发展环境

众所周知,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这不仅因为中小企业的产值占有相当大的份额, 还因为中小企业是解决就业最大的市场, 更为重要的是中小企业的经济发展状况不仅是国家经济状况的表现, 还是国家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展现, 因此, 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更好更优惠的经济环境是国家十分重视的问题。我们党和国家非常重视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应当看到, 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极不稳定, 特别是中小企业在组织、机制、经营导向、科学管理、人员素质等方面的先天不足, 使得企业在应对经济环境变化时弱不惊风, 一有风吹草动便会受到冲击, 甚至破产倒闭。这充分说明我国的中小企业在对经济环境的认识上, 在应对经济环境变化的能力上, 在对经济环境机遇的把握上明显存在缺陷, 也是束缚中小企业发展亟待要解决的问题。

中小企业是我国市场主体中重要组成部分, 区域经济市场也主要依靠中小企业的发展来繁荣, 如果没有大量的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就很难发挥作用, 区域经济也很难得到发展。

近两年以来, 我们虽然遭受了国际经济危机的打击和影响, 但我国的国民经济并没有因此遭受重创, 党和国家据此做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由外向型经济向内向型经济转变的重大战略举措。09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 2010年的经济工作主要任务要以扩大内需, 特别是增加居民消费需求为重点, 以稳步推进城镇化为依托, 优化产业结构, 努力使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国家制定的“十二五”计划也成为实现经济发展向中西部转移;区域经济实现协调发展的关键时期。我国制定的4万亿投资计划项目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和东北区域, 这些经济政策战略的变化不仅为中小企业指出发展方向, 也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有利的发展环境。

3 中小企业如何利用区域经济环境变化来发展

我国现阶段的中小企业大都以区域经济为依托得以生存和发展, 这必然离不开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的良好环境。虽然区域经济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发展的环境基础, 但中小企业还需要依靠自身的改革和与区域经济环境的有效结合来实现企业生存发展的目标, 这里关键是要解决好几个方面的根本问题。

(1) 要解决好融资问题。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由来已久, 至今没有真正得以解决, 主要原因在于中小企业信任度受到质疑, 虽然, 国家银行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下也出台了一系列适合不同类型企业融资需求特点的信贷政策, 但对中小企业风险控制的基本政策并没有改变,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并没有得到缓解。因此, 中小企业在充分利用现有经济优惠政策, 争取政府的扶持的基础上, 仍需主动寻求自己的融资之路。新的经济发展地区, 国家往往都会给定一些优惠政策, 特别是金融政策。利用这些政策, 各级政府、各类金融机构可与中小企业建立良好的投融资机制, 这是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例如贴息政策就是政府对中小企业实实在在的支持, 建立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长效机制。此外, 在区域经济范围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科技创新基金等方式, 或者建立以服务中小企业发展为主要内容的“中小企业担保服务中心”, 也能够较好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2) 坚决走科技兴业、创新发展之路。区域经济受“金融海啸”冲击之后的环境变化不仅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契机, 同时使区域经济的科学化程度也得到进一步提高。中小企业要认清目标, 把握好发展契机, 坚持科学化发展, 不断争取实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知识创新、服务创新, 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3) 把握市场。由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变化, 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做了调整, 使区域经济市场也发生了大的变化, 特别是扩大内需政策的制定, 中国城镇化发展目标, 使国内市场一下变大, 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经济结构调整使产业优化升级, 第三产业将成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力军。中小企业大都集中在第三产业, 恰好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发展机会, 要坚持与区域经济特色发展相适应, 不断提升自己。

(4) 要解决好人力资源的问题。知识经济的到来, 使全社会对知识的重视程度达到了一个空前绝后的高度, 人才问题也成为社会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中小企业被公认是人才方面的弱势群体, 自然与中小企业传统观念和惯性思维分不开的, 这极不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国家经济发展策略的改变会吸引大批人才流向新的经济发展区域, 中小企业应转变观念, 突破传统束缚, 提供优越的环境条件, 让更多的有知识、有文化、有能力, 有精神的人才参加到中小企业之中, 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管理才能, 促进企业的科学进步和发展。

(5) 在进一步解决好发展方式转变基础上, 还要把组织结构调整做好。经验告诉我们, 走缔结战略联盟, 聚集发展之路是有广阔前途的, 通过东西部合作, 产业有序转移, 建立与大企业产业链经济联系等实现特色优势、资源整合, 来达到共同持续发展的目标。

随着国家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发展、惠民生任务的进一步落实, 区域经济环境的变化不仅为中小企业提供发展的条件, 也为各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提出了要求, 只要我们积极做好有利工作, 就一定能够使区域经济和中小企业共同受益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安虎森.新区域经济学[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8.

[2]吴敬华, 祝尔娟, 臧学英, 王欣, 张玉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趋势与总体战略[M].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7.

[3]刘晓午.经济危机为纠正扭曲的中国区域经济格局带来契机[N].中国经营报, 2009, 4.

变化的经济环境 篇8

当今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和完善,资源配置中市场的基础作用日益加强,宏观调控体制不断完善。二十一世纪后,我国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和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经济增长方式逐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到2020年,建立起比较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电信企业面临的内外经济环境

朗讯、SK等世界电信巨头为了迎合未来企业竞争的需要,纷纷对各自企业做了结构的战略型大调整。不断开放的电信市场,越来越低的进入壁垒,为世界电信巨头入驻我国的市场提供了优越的条件。面对各大巨头的挑战,中国电信企业为了自己长足的发展,需要完善自身体制,提高自身竞争力。根据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和《全球基础电信协议》,我国将要进一步开放电信的国内市场,同时电信的国外市场将会进一步得到扩展,这种形势将影响电信企业的财务管理,这就要求我们在遵守国内经济法律法规的同时还要遵循国际税法的相关要求。如今,开放的利率和宽松的外汇管制,使得金融自由化变成一种潮流,大量的外资和金融机构涌入中国市场,企业的金融风险增加,如何防范金融风险也变成电信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

在国内,电信与VOIP、互联网和广电的竞争也愈演愈烈,3G、4G的发展使竞争逐渐趋向白热化状态。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电信,不但在满足社会各层面通讯需求方面需要大量的建设资金,而且由于电信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的加快,用于更新技术设备的资金也供不应求。20世纪以来,国家就电信业资金困难的现状做过几次调整,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下调了总体电信资费的水平,但并未能彻底解决融资困难的问题,电信企业的资金收拢效益仍处于微弱的水平。移动通信的抽离和电信一体化市管县方式财务核算的实施,致使电信企业的负债率高额攀升。在市场拓展层面,由于多媒体业务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投入和产出的比例失调,所以收益不明显;在人力资源层面,电信企业在计划经济的长期影响下,公司员工严重缺乏竞争意识、经营意识、自主管理意识,在资金运营和财务管理上极不重视。电信企业应加强金融知识的了解,有意识的培养相关方面的管理人才。

二、在财务管理上电信企业存在的弊端

(一)电信企业资金周转速度快,周转期短,但回收资金的任务较重

电信企业根据业务的不同所给予的时间限期也不同,主要采用的是短期收费的业务形式。例如:固定电话,主要采取按月缴费形式;拨号上网的用户收取的网络费用,主要采取的是按小时收费的形式。在这些业务形式下,资金可以实现短期回笼,但是电信企业广泛的业务,使得资金回收任务相当繁重。电信设立了许多营业点以及缴费点,但其存在很多的中间环节,所以对项目管理,市场解析,工作效率等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二)电信企业复杂的财务关系

电信企业的财务治理主要包括两大类机制:一是内部财务管理机制,主要是董事会、经理层等各管理层及其相关人员间的财务关系和与之相应的财务治理结构;二是外部财务管理机制,中介机构等外部因素对企业的调查与监督,以及由此而做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审计报告。如兼并、强强联合等都涉及到外部财务管理。

(三)企业的投入较大

电信企业应该摒弃以前计划经济下以规模扩张为主的发展模式,加强对企业成本的合理管理,逐渐建立以利润扩张为核心大的发展模式。由于电信技术归于高科技,更新速度快,发展迅速,所以电信企业在人员和装备上的投资相当大。过去电信企业在科研方面的投入较低,而如今处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电信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必须加大企业对科研的投入,提升科研人员的薪资。巨额的投入和微薄的收益矛盾是当今电信企业必须解决的主要矛盾。

(四)电信运营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素质需要与时俱进

电信企业由于受计划经济的长期影响,相关的管理人员专业知识极其贫乏,对新时期的企业制度也不了解,这些人为因素也制约了电信企业的财务管理的创新。

三、现代电信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

财务管理是对企业资金的运行进行决策、计划和使用的综合性管理,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存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是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近年来,各大企业为了提高竞争力,在财务管理方面都做了创新。许多成功的案例和经验可供电信企业参考。

(一)适应入世后资本市场的需求

我国的移动、联通和电信三大电信企业都已成功入世。广阔、充足的资本市场为电信企业的革新提供了充裕的资金,但同时,由于上市公司严格的监管程序,要求电信企业建立相应的现代财务管理结构,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二)精细化的财务管理

包括两个方面:精细化的财务内容以及精细化的财务手段。在财务内容上应用全面型代替分析型;在财务手段上应高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时监察企业的运作,整合销售等层面的财务数据,形成全方位的数据信息库。精细化的财务管理要做到精益求精,对每个生产领域都要监督管理到,真正做到财务管理的无死角。

(三)可执行性

很多企业在财务管理创新方面只停留在理论层面,没有考虑到具体的操作可行性,最终导致失败,所以电信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要立足实践,要考虑到人员操作方面的可执行性。

四、宏观经济环境和体制下的电信企业的财务管理对策

(一)提升市场分析的职能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电信企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要想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就要求财务人员实时的对企业的市场前景做出准确的预测和规划,对企业的融资、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的经济活动进行评估预测,为可能出现的经济风险做出预算和准备。

(二)效仿英美国家设立审计委员会

企业中审计委员会的独立设立,可以对企业进行合理的监督,有效的保护了企业的利益。例如:英国上市公司要求:所有上市公司必须在董事会下设立审计委员会。该委员会履行的职责包括:审核外部审计的范围和结果,审核外部审计的成本效益,审核外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审核外部审计人员提供的非审计业务的相关事项;审核公司的临时财务信息和财务报告,审核公司的内部审计报告和内部审计功能,审核公司董事会得到内部控制声明,在董事会的要求下参加公司重大问题的讨论等等。我国的电信企业也应该像其他国家的上市企业一样设立负责监管的审计委员会,促进电信企业财务管理的发展和完善。

(三)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

在新环境下,电信企业应该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指导他们学习现代财管知识和金融管理知识,提高他们遵循市场规律,提高资本运作的能力,确保电信企业健康、平稳、可持续的发展。

(四)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建立财务信息管理系统

会计电算化是现在很多企业在财务管理上运用的管理手段,但其无法实现财务信息与其他信息的共享。因此,各大企业应将互联网和财务管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实现财务核算、分析、监察等方面与市场分析、资源的共享。

(五)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应调动所有员工积极参与到财务管理中

财务管理对企业的经营有很大的影响,这就要求公司员工要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遵守相关规定,在法律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财务管理;其次,要提高管理的水平,运用先进的管理手段进行合理的理财,协调好企业的收支平衡。

已经处于前沿的发展行业的电信业,需要一些新的理念和思路的出现。创新和完善电信运营商的财管模式,有利于推进电信企业财务管理的规范与信息化,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能够增强其在内外部复杂的环境中所遇到的风险。

摘要:在宏观经济环境和经济体制的变化下,电信企业的运营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内外形势。由于电信业的飞速发展,各大运营商之间的商战愈演愈烈,他们纷纷进行管理创新,以提高自己在同行中的竞争力。电信企业的财务管理被视为各大运营商管理创新的关键,在新形势下,财务管理应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本文先对目前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体制进行分析,然后提出电信企业在新形势下财务管理面对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关键词: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经济体制,电信企业财务管理

参考文献

[1]曾相.中国经济并未遇十字路口[J].现代工商;2011年12期

[2]郑华.浅析电信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1年11期

网络环境下传播理论的变化 篇9

传受关系的变化

从“魔弹论”到有限效果论, 到后来的宏观理论 (虽然后来在传播信息过程中加入了反馈) , 这些理论都是以传播者是大众传播媒介且占主导地位为背景的。在传统媒体中, 受众只能从媒体安排的信息中被动地选择, 信息是从传播者那里推向受众的。而在网络时代, 受众可以自由选择、发布信息, 提供被选信息的源头, 信息是由受众从信息堆里拉出来的。传播者也不再局限于大众传媒, 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一条新闻的发布者, 受众此时也成了新的传播者, 他们通过发帖、自建群体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愿。网络上, 传者与受者的地位是平等的, 它改变了原先“以传播者为中心”的传播模式, 把受众的主动性充分地发挥释放, 使传播者和受众处于平等的地位, 双方互为信息传播的主体。

“把关人”理论的变化

有人说“把关人”的理论过时了, 因为在网络的海量信息里, 受众可以直接获取信息, 而不需要媒体的把关了。可事实并非如此。

“把关”有两种层面:微观和宏观。微观意义上的“把关”是指各个网络运营商、门户网站对自己站点内容的过滤;宏观意义上的“把关”是指网站对信息内容的控制。从微观上讲, 网络的“把关人”依然存在, 因为网络是一个鱼龙混杂的地方, 网媒作为一个新闻信息发布机构必须为广大人民服务, 必须确保人民的利益, 还要防止虚假信息的传播, 避免影响网站的声誉。所以, 网站必须对其内容进行监控。但是, 网络毕竟有人人可以发布信息的特点, 人们可以通过发帖、使用代理服务器等方法进行信息的传播。可能有些信息在传播过程中会受到屏蔽, 但是这些信息毕竟已经传播,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把关人”的作用有了减弱。

明白了这一点, 我们就会发现“把关人”在网络环境下依然存在, 只不过是它的角色发生了一些变化———传统意义上的“把关人”现在变成了“引路人”。以大型门户网站和各类新闻网站为例, 他们对新闻的选择依旧遵循原有的新闻价值选择标准, 并依重要性的不同把新闻依次列于首页和二级页面、三级页面, 传播者退居二线, 通过超链接的方式来“引领”受众去寻找新闻。网络媒体作为“引路人”并不是把信息强硬地“塞”给受众, 而是转变方式为受众提供线索, 使其在自己的意愿下去了解信息、掌握信息。

“议程设置”理论的变化

以往受众只能被动地从媒介所提供的信息中选择所需要的信息, 媒介完全有能力对议题进行选择和排序, 实现议程设置。然而在网络传播中, 由于多元的传播方式、传播权的泛化和信息收发的高度自主, 使得传统媒体中议程设置理论的基础被打破并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议程设置的主体多元化。在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里, 议程设置的主体往往是专业的传统媒介。而在网络传播中的议程设置却是受众议程设置也占了一席之地, 出现了议程设置主体的多元化现象。网民先对网上富有争议的事件进行关注, 并经过热议形成网络舆论, 由于网友的强烈关注使得传统媒体也必须跟进, 以满足受众对事件的知情权, 在允许的情况下敦促有关部门进行解决。

议程设置的议题多元化。在传播者占主体地位的传统媒介中, 媒体所关注和提供给受众所关注的议题是由媒体的自身定位和国家政策决定的。而在网络环境中, 任何可以引起人们兴趣的信息都可以成为关注对象。另外, 由于网络中传播主体的广泛性, 使得受众对于同一个事件展开不同的讨论, 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将议题引向深入, 并衍生出新的议题。

“沉默螺旋”理论的变化

由于网络的匿名性以及传播主体的广泛性, 使得“沉默螺旋”这一理论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时代面临着一定程度上的消解。在传统的传播媒介中, 受众由于反馈渠道的不畅或是趋同心理的影响, 使得“沉默螺旋”理论在这一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 网络传播却对这一理论发起了挑战。

从众心理主要是由于人们认知的失调和对于孤独的惧怕而产生的, 那么在“沉默螺旋”假设中起重要作用的“从众心理”的作用程度也会在网络传播里发生改变, 使从众心理表现得相对弱一些。因为人们可以在网络中积极寻找同盟者来消解孤独感, 避免了在有限的圈子里一旦在意见上孤立就会在其他方面也陷入孤立的尴尬局面。同时在匿名的状态下, 人们由于传播内容与传播者的社会角色相剥离, 这就使得人们变得胆大, 在“自己的意见”和“公众的意见”的矛盾中, 人们也不会感觉到太多的社会压力, 也不用迎合别人的观点, 反而会更加敢于针对新闻信息或者任何事情发表自己的真实看法。“沉默”在网络传播中也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和价值。

每一次技术变革都对人类的传播产生了巨大影响, 并促进着传统传播理论的发展和演进, 这也是麦克卢汉提出“媒介即讯息”的内涵。网络的出现并不仅仅是一种技术上的飞跃, 它也对传播效果理论的变迁有着重大影响。它不仅为传播效果研究提供了新的平台, 而且使得一些传播效果理论在网络媒介环境中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或者是暴露出了它固有的缺陷, 还有一些传播效果理论虽然存在, 但是却改变了它的生存方式。因此任何理论都不是绝对的, 都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 因此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还会出现新的媒体, 并对传统的传播效果理论提出更大、更新的挑战, 这也是新闻传播学最迷人的魅力。

(作者为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09级硕士生)

气候变化的经济分析 篇10

例如, 2008年中国南方大范围冰雪灾害是很典型的例子:民政部救灾司负责人在国新办透露, 截止到1月31日18时, 因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已经达到了537.9亿元。这比截至1月29日的统计326.7亿元, 短短两天内又增加了211.2亿元。在受灾省份里, 湖南、湖北、贵州、广西、江西、安徽这六个省区灾情比较重。①可见, 气候变化的影响已经开始危及人民的生活, 如何应对、如何减缓这种影响正是气候经济学的目的所在。

同时, 气候变化在经济学上提出了独一无二的挑战, 这是迄今为止范围最大、规模最大的市场失灵现象。因此, 经济分析必须是覆盖全球、着眼长期的, 把风险和不确定因素摆在中心, 并考虑发生重大的、非边际化的可能。②

因此, 研究气候变化的经济学是必要且紧迫的。通过研究, 有助于制定相应的短期与长期战略, 减小气候变化对经济的不利影响, 避免在未来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和所要付出的巨大成本, 使政策带来良好的市场信号, 克服市场失灵。

本文从市场失灵的角度切入, 首先通过阐述气候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探讨政府和企业对气候变化所产生的影响做出的反应以及其中的不足, 从而提出应对这种“市场失灵”现象中国应采取的措施。

一、文献综述

气候变化问题是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全球性问题。气候变化是环境问题, 更是发展问题。可是, 在这方面的研究却相对较少, 特别是在气候变化的经济内涵这方面的研究。然而在这些研究中, 由Nicholas Stern主持完成的《斯特恩回顾:气候变化的经济内涵》 () 是其中的突出代表。

这个回顾采用了国际视角, 认为气候变化的原因及后果都是全球性的, 只有采取国际集体行动, 才能在所需规模上做出有实效的、有效率的和公平的回应;回应要求在多个领域中进行更有深度的国际合作, 最明显的是建立碳的价格信号和市场, 刺激科技研究、发展和应用, 推广适应, 发展中国家尤其应该这样做。同时, 该回顾认为采取行动减排是一种避免在现在和未来数十年里产生非常严重后果的风险所需成本的投资, 而要使该投资产生成效就必须让政策带来良好的市场信号, 克服市场失灵, 并把公平和缓解风险作为核心。②可以说, 《斯特恩回顾》的观点代表了现在的主流观点, 并对全球变暖可能造成的经济影响给出了迄今为止最为清晰的蓝图。

与《斯特恩回顾》发表的相同时期, WWF全球能源课题组集中了100多位专家学者的智慧也对气候变化进行了深入研究, 并于2006年公布了《气候变化解决方案:WWF2050展望》的研究报告, 给出了这样的一个结果:以目前的已知可再生能源资源和现有技术足以应对这个挑战, 即在不损害生物多样性的前提下避免全球气温升高2℃, 而且仍然有充足的时间来建立和实施, 但必须在接下来的五年时间内做出必要的决定;显然, 推动这样的转化所必须的经济政策和政府尚未到位, 尽管在某些方面已经呈现了这种景象, 这需要全世界给予紧急关注。③

同样的, 不仅政府和国际有关组织关注气候变化的研究, 部分经济学家也对气候变化给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例如, 德国著名的经济议题观察家Friedhelm Schwarz发表了《气候经济学——影响全球4/5经济活动的决定性因素》一书, 通过对各种实例的研究, 阐明了自己的观点:不论从全球整体, 还是从个别国家的角度看, 气候都深深影响了企业、生产力、股市和人们的一举一动, 许多未来导向的企业也开始重视气候变化整个不争的事实。④

不仅发达国家在关注这方面的问题, 发展中国家也逐渐开始了气候变化的经济研究, 中国当然也不落后。2007年6月国家发改委组织编制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体现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 对气候变化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采取了一系列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政策和措施, 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做出积极的贡献。⑤同时, 在中国公民社会中, 包括自然之友、乐施会、绿色和平、行动援助、地球村、世界自然基金会、绿家园志愿者和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在内的八家机构启动了《中国公民社会应对气候变化:共识与策略》项目。旨在提升中国公民社会对气候变化的关注, 探索立足于中国本土的公民社会立场和策略, 呼吁共同行动来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但我国经济学界对气候经济学的研究仍不够深入, 政府在政策制定方面也并不十分重视气候变化问题, 很多学者甚至还不知道气候经济学的研究。

二、气候变化——迄今为止范围最大、规模最大的市场失灵现象

在《斯特恩回顾》中, 气候变化问题被称为“迄今为止范围最大、规模最大的市场失灵现象”。不过这个讲法实际上是比较含糊的, 因为如何可以理解气候变化是市场失灵现象, 这是很多人还不太清楚的问题, 因此, 笔者在这里想做个简单的分析解释。

1. 市场失灵的概念。

所谓“市场失灵”, 主要是指市场机制在实现资源配置方面存在许多的局限性或缺陷性, 因而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 不能实现预期的社会经济目标。“市场失灵”是主张实行政府干预的强有力的理由。⑥对经济学家而言, 市场失灵这个词汇通常用于无效率状况特别重大时, 或非市场机构较有效率且创造财富的能力较私人选择为佳时。另一方面, 市场失灵也通常被用于描述市场力量无法满足公共利益的状况。

2. 如何理解气候变化是市场失灵现象。

(1) 市场失灵的各种表现。根据之前的市场失灵概念可知, 市场失灵的表现主要有:公共产品、信息不完全、信息不对称、外部效应和分配不公。

公共产品指的是具有共同消费性质的物品。它不具有排他性。这样, 每个社会成员都可以从公共产品中受益, 这就容易产生“免费搭车” (Free-Ride) 问题, 导致公共产品的提供者在成本与收益上发生不对称问题。

市场完全竞争的一个基本假定是信息是完全且对称的。但是现实生活中的情形往往不是这样的, 信息一般是不完全或不对称的, 而且获得信息往往是要付出成本。信息的不完全性不对称性和相应发生的信息成本会影响到市场机制运行的结果, 影响到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

外部效应则是指某一个体在从事经济活动时, 给其他个体造成了消极或积极的影响, 却没有承担应有的责任或者没有取得应有的报酬的情形。

在市场经济竞争机制的优胜劣汰的作用之下, 市场交换过程只能在既定的收入分配格局下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却无法改变原有的收入分配格局, 竞争性的市场可能会带来很不公平的收入分配结果, 造成社会贫富差距过大的状态。⑦

(2) 如何理解气候变化是市场失灵现象。气候变化之所以可以看作是市场失灵现象,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首先, 气候变化问题是具有很强的外部效应的, 而且负外部效应是大于正外部效应的。气候变化问题直接造成人类自然环境的改变, 例如, 在过去100年中, 海平面上升了10到20厘米。在过去50年中, 北极夏季海面浮冰的面积缩小了10%甚至更多, 冰的厚度则减少了40%。极地以外的冰川正在缩减, 影响到山林生态系统和水流。亚洲和非洲的干旱更加频繁剧烈。世界上许多珊瑚礁遭到与海水升温有关的破坏。动植物生存的地理范围和行为有所改变。极端天气情况可能增加等等。⑧但对人类经济发展有更严重的影响。

其次, 全球大气环境资源 (温室气体排放容量资源) 是全球性的公共产品, 各国都不同程度地向大气排放温室气体。正是由于全球大气环境资源不具有排他性, 没有产权的划定, 各国为了经济快速发展, 向大气排放的温室气体量越来越大, 使得气候变化问题越来越严重, 从而反过来对经济发展造成消极影响。

最后, 气候变化对全球各地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 对低纬度地区的影响更为严峻, 而对高纬度地区的影响则是初期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但随着气候变化问题继续严重, 消极影响逐渐大于积极影响, 这就造成了在收入分配问题上的不公平。

因此, 将气候变化理解为市场失灵现象是有利于进行经济上的分析的。

三、气候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 第三次评估报告指出, 近50年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大量排放的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的增温效应所造成的。而有证据显示, 如果再不采取措施, 全球平均温度将在50年内上升2~3摄氏度。这种状况必将对经济发展带来许多严峻的影响, 但同时也会带来许多新的机遇。可见, 经济发展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是“风险与机遇并存”的。

1. 气候变化对经济发展的严峻影响。

迄今为止, 人类的经济活动主要还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的, 特别是维系人们生命的农业中的粮食生产, 受着气候条件的极大制约, 丰、歉年往往就是气候变化的直接表现。另外, 气候变化对其他产业的影响也是愈加明显。例如, 在《斯特恩回顾》中就提到, 根据简单的推算法, 到本世纪中期, 仅是极端天气的成本就可能达到世界GDP的0.5%~1%。而这将使得保险成本迅速提高, 同时因其起伏不定影响全球金融市场。并且, 回顾中提到的最终结果, 即把所有情况综合起来, 气候变化造成的损失可能达到并超过全球经济GDP的20%。②

同时, 气候变化的影响在地区上的分布是极为不平均的。这也正是市场失灵的分配不公的表现。从总体上看, 气候变化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的影响会更为明显, 而且当负面影响出现时想扭转就已经太迟了。

(1) 气候变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影响。那么, 为什么说气候变化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的影响会更为明显呢?首先, 目前世界上大部分的发展中国家都处于低纬度地区, 这些国家的平均气温比发达国家地区的平均气温更高, 而且降水量的起伏也更大, 因此, 气候变化会给这些国家带来更高的成本和更低的收益。其次, 发展中国家的主导产业往往是农业, 而农业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就是气候因素, 因此, 气候变化会使得这些地区的农业发展迟缓甚至倒退。最后, 发展中国家本身的经济实力就不强, 资金缺乏, 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明显低于发达国家。

所以, 气候变化很可能会进一步降低发展中国家已经很低的收入以及导致疾病和死亡率的增加。农业收入降低致使大部分人民生活水平的降低, 人民的消费及储蓄都会减少, 从而导致投资的降低;而且还会使得国家税收收入减少, 增加财政开支的需要, GDP最终减少。②

(2) 气候变化对发达国家经济的影响。许多发达国家都处在中高纬度地区, 本身经济实力雄厚, 因此, 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同时, 全球气候变暖在短期内对这些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有一定好处:会促使农业丰收;冬季气温升高, 供暖减少, 死亡率下降;还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但在长期来说, 气候变化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是很不利的:极端天气的“拜访”次数增加;温度上升速度最快, 这也使得基础设施、人类健康、区域经济和生物多样性受到损害。②

2. 气候变化给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

气候变化虽然会给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 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 气候变化还是会给经济发展带来许多新的机遇:气候变化将引领全球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变。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第三次联合国气候风险机构投资人峰会”上曾说过:“你们的与会说明你们认识到气候变化既是一种威胁, 同时也是一次机遇;你们认识到向低碳经济转变的过程将带来新的财源, 并将开辟新的市场。”

在《斯特恩回顾》中, 虽然给出了结论, 即若现在不采取行动, 气候变化将使全球经济GDP的20%蒸发, 但仍然提出了气候变化带来的机遇:近年来实行的允许进行二氧化碳减排交易的计划显示, 有很多机会能够将二氧化碳排放造成的损失降至每吨低于25美元。换句话说, 气体减排对我们是有利的。根据一项数据显示, 如果我们长期坚持向低碳型社会转型, 每年获利可达25000亿美元。向低碳型经济转变也将带来巨大的商机。如果全世界都按照要求的规模行动起来, 估计到2050年低碳技术的市场价值将达到甚至超过5000亿美元。气候变化带来的机遇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

首先, 气候变化政策有助于根除目前的低效率。从企业的角度看, 实施气候变化政策会使得人们开始注意节约资金机会;而从国民经济角度看, 气候变化政策是一种宏观调控工具, 可以改革低效的能源体制, 取消产生扭曲作用的能源补贴。

其次, 气候变化政策还有助于实现其他目标, 例如, 减少由空气污染导致的疾病和死亡, 保护森林, 从而保护生物多样性。这样也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总经济成本。

最后, 国家能源安全目标也可以同步实现。能源安全的保证是能源效率与能源来源的多样化, 以及为发电部门制定的长期政策框架。在这里, 煤就显得异常重要, 而要保证煤的供应, 碳捕捉和碳储存就至关重要了。②

四、目前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所做出的反应

鉴于气候变化对经济发展所可能造成的严重影响与所可能带来的新机遇, 已经意识到这点的国际社会开始做出反应。由于全球气候变化主要是由人为大量排放温室气体引起的, 自然地, 解决气候变化问题最根本的措施也就是减少人为的温室气体排放, 或增加对大气温室气体的吸收或埋存。在过去的近20年时间里, 国际社会开展了积极的行动, 包括由联合国组织谈判制定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区域间政府组织制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政策、民间组织合作研究报告等。例如《京都议定书》的生效、欧洲温室气体排放贸易体系、美国加州通过立法要求加州企业承担减排温室气体的义务、GE公司的“绿色保护计划”等, 而《京都议定书》和欧洲温室气体排放贸易体系是其中的典范。

五、中国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中国作为目前世界上排放二氧化碳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由于对气候经济学研究上的不深入, 缺乏对气候变化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的认识, 使得在制定政策方面不是很注重气候变化的问题, 导致近些年来, 中国在气候变化所造成的一些问题上吃了很多苦头,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2008年南方的冰雪灾害。

国际能源协会 (IEA) 估计, 在2004—2030年间新增排放CO2中, 发展中国家将占到3/4, 而中国将占发展中国家新增排放的39%。因此, 中国应当从发展、公平角度考虑, 积极进行有关气候变化的科学研究, 从政策上进行引导, 探索并推动全球向低碳经济发展, 作为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必由之路, 抓住这个机遇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1. 进行碳定价, 使人们对其行为承担全部社会成本。

从经济学角度上看, 温室气体具有外部性:排放温室气体的人们造成了气候变化, 但他们所造成的结果并不是全部由他们承担, 而是其成本由地球和其子孙一起承担。因此, 要消除这个外部性就应当采取税收、交易等手段对碳进行定价, 使排放温室气体的人们承担自己所造成的全部社会成本。这样就会使人们放弃高碳商品和服务, 用低碳作为替代。利用税收还有一个好处, 就是可以获取稳定的财政收入。另外, 采取交易的方式也是有效的, 例如欧洲温室气体排放机制作为欧洲减排的核心, 不仅使减排成本得到降低, 还增加了收益。②但交易市场还是会有失灵的时候, 因此, 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也是很重要的。

2. 强国际技术合作, 推动一系列低碳高效率产品的开发和应用。

首先, 应加强国际技术合作与转让, 使全球共享技术发展所产生的惠益;其次, 应建立有效的技术合作机制, 促进应对气候变化技术的研发、应用与转让;同时, 消除技术合作中存在的政策、体制、程序、资金以及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障碍, 为技术合作和技术转让提供激励措施, 使技术合作和技术转让在实践中得以顺利进行;应建立国际技术合作基金, 确保广大发展中国家买得起、用得上先进的环境友好型技术。⑤

还应注意到, 虽然目前许多低碳产品的价格偏高, 但经验显示, 技术成本将随着规模的扩大和经验的积累而递减, 如下图, 以电力产业为例:

资料来源:斯特恩回顾:气候变化的经济内涵

3. 排除对提高能源效率的阻碍, 对人们进行宣传、教育和说服工作, 帮助他们了解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培养对气候变化本质及其后果的共识, 对于规范人们的行为、支持国内及国际性行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可以利用图书、报刊、音像等大众传播媒介, 对社会各阶层公众进行气候变化方面的宣传活动, 鼓励和倡导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倡导节约用电、用水, 增长垃圾循环利用和垃圾分类的自觉意识等;在基础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中纳入气候变化普及与教育的内容, 使气候变化教育成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组织有关气候变化的科普学术研讨会;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进一步充实现有气候变化信息网站的内容及功能, 使其真正成为获取信息、交流沟通的一个快速而有效的平台。⑤

注释

1宋蕾.雪灾直接经济损失达537.9亿元[N].第一财经日报, 2008.02.02.

2Nicholas Stern.Stern Review on the Economics of Climate Change[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3Karl Mallon, Greg Bourne, Richard Mott.气候变化解决方案:WWF2050展望[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7

4Friedhelm Schwarz.气候经济学——影响全球4/5经济活动的决定性因素[M], 2006

5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Z].2007.06

6武将, 黄警秋.西方学界关于政府职能的三个争论[J].中国科技信息, 2005 (12)

7邓子基, 邱华炳主编.财政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8World Bank.World Development Report2003: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a Dynamic Economy[R].www.dynamicsustainabledevelopment.org/showsectionch.php?file=TOCDynamicCH.htm

9《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Z].1998

10徐可.与CDM共舞[J].财经, 2006 (21)

1111庄贵阳.欧洲温室气体贸易排放机制[Z].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气象学会气象经济学专业委员会:研究快讯, 2006.06.07

如何看待经济的L型变化 篇11

现在最重要的经济问题就是增长减速,其他问题都是衍生出来的。所以应该首先分析经济减速是如何形成的。最近国际和国内都有很多讨论。

认识减速

国际上各种声音都有,有些人认为中国是周期性的减速,但大部分还是从长期趋势角度来分析的。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有以下几个。

萨默斯认为经济增速不可能长期持续超常,终究要回到均等水平,就是世界平均增长速度(3%)。他预测从2013年到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平均是5%,从2023年到2033年平均是3%,回到均衡。没有给出理由,只是说有这样的规律。

巴罗认为如果具备了若干条件,落后国家增长的速度会更快一些,最终会和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趋同。但是从长期来看,趋同后的增长速度不会超过3%。中国过去大大超过这个速度了,最后也要回到这个速度上来。因此他对中国经济的增速预测也是3%。这个预测已经被证明是错的。上述两个研究都是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说尽管都在讲中国,但是都没讲中国的任何故事。

艾肯格林把所有能够找到数据的国家放在一起,发现了一些减速的规律。他们认为在中国目前收入水平上,任何国家都要减速,减速的幅度可以超过一半。他们在探讨减速的一般规律之外,还包含了一些国别的因素,就是不同的国家可能有自己的因素。

总的来看,这些研究都很细腻,也发现了一些规律,但是都具有“只见森林不见树木”的缺陷,讲的更多的还是森林,而中国是一棵不同寻常的大树,所以其结论对中国来说都不太适用。

国内也有很多研究,北大林毅夫教授的观点比较有代表性,而且在方法论上是最有道理的。他主张中国的问题是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增长乏力造成的。在他看来,中国大陆目前人均GDP相当于美国的20%,这个阶段相当于日本的1951年,新加坡的1967年,中国台湾的1975年和韩国的1977年。在那之后这四个经济体都经历过20年的高速增长,所以他得出了中国经济长期增长潜力8%的结论。这个方法是对的,但是用人均GDP来判断发展阶段可能忽略了中国的一个重要特征,即未富先老。虽然中国人均GDP比较低,但是老龄化程度已经超过了很多其他国家。

2010年,中国从15岁到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数量达到峰值。这个现象发生在日本的时候不是1951年,而是1990年到1995年期间;韩国是2010年到2015年期间,比中国还晚一点;新加坡是2015年到2020年期间。如果按人口转变阶段来看,中国的发展阶段已经大大的不一样了。

抚养比是人口红利的指标。日本的人口抚养比在1970年就基本降到底部,但没有马上上升,而是稳定了20年,从1990年代才开始上升。中国的人口抚养比大体上也是2010年左右降到最低点,新加坡和韩国跟我们都不多。这同样证明了中国是在非常低的人均GDP水平上就开始丧失了人口红利。

从这些角度看,中国可能没有20年8%的增长速度了。优良的人口年龄结构能够导致生产要素供给更好,劳动力充足,人力资本充足,劳动力的转移还能使资源的配置效率提高,有利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储蓄率和资本回报率。人口红利消失意味着所有的因素都会变化。

我们预测了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的变化。2010年潜在增长率大体是10%,从那开始就迅速降到了“十二五”时期的7.6%,从“十三五”开始进入6.2%的阶段。把实际增长率减去潜在增长率,可以得出增长率缺口。如果这个缺口是负数,说明没有把生产能力充分发挥出来。只有在负的经济增长缺口的时候,需求侧的宽松才能导致经济增长。

如果认为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是10%,而现在的增长速度是6%到7%,会得出负的增长率缺口,就会认为增长率缺口是源于周期性、需求侧的因素,就会期待政策刺激和V字型的反转。事实上,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已经降下来了。经济减速是因为潜在增长率下降,而不是因为需求不足。

刺激不起的潜在增长率

从生产函数的角度来看,导致潜在增长率下降的问题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个问题是劳动力的短缺导致工资上涨。与任何商品一样,数量出现短缺,价格就上涨。在一定时间内,工资的上涨可以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去弥补,但是如果劳动力短缺过于严重,工资上涨得过快,劳动生产率跟不上,就会导致单位劳动成本的提高。

第二个问题是新成长劳动力和人力资本逐渐下降。新成长劳动力包括毕业未升学和辍学的,是每年能够真正到劳动力市场找工作的人。这部分人代表着人力资本的增量。从2014年到2020年,这个指标的增长率是负1.3%。

第三个问题是大量的资本替代劳动,导致资本劳动比的上升,结果是资本回报率下降。

第四个问题是资源重配效率空间缩小,传统模式的城镇化即将减速。过去经济增长既靠生产要素的积累,也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而在中国,接近一半的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来自于劳动力从生产率低的部门转移到生产率高的部门。这种情况很可能也会越来越弱,甚至会逆转。真正的农民工增量就是16岁到19岁的农村人口,这部分人口在2014年达到峰值,从去年开始减少。农民工的增长速度一定会大幅度的减慢,甚至近于零。这意味着急风暴雨式的劳动力转移实现的资源重新配置也即将结束,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速度也会大幅度的减慢。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红利

很多人对于供给侧改革进度不满意,这有以下两个原因。

第一,并不是每个人都真信改革能带来红利。改革红利看不见、摸不着,至少不敢说哪一项改革对应着哪部分红利。实行需求侧的刺激,可以计算财政开支增加多少或者银行发放多少货币对应着GDP增速提高多少百分点。但是供给侧改革做不到这么确定。

第二,改革要靠全社会努力。改革成本可以确定由谁来承担,但改革红利不是由某一个城市排他性获得的,而是造福经济整体。由于改革成本的分担和红利的分享还没有界定清楚,因此产生了改革的激励不相容问题,造成改革难以推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眼于劳动参与率、生育率、人力资本、企业成本、全要素生产率,以达到提高潜在增长率。提高劳动参与率主要指的不是延长退休年龄,而是让农民工继续转移,在城市待下去。提高生育率、推动教育和培训有利于未来的增长。更重要、更长期的增长潜力来自于全要素生产率。

但是用不同的方法推进改革的节奏不一样,会带来不同的效果。根据权威人士的说法,就算不刺激,经济也跌不到哪儿去,到2050年中国经济增速才会降到世界平均值,在这之前还是高于世界平均值的。但是不能因此不改革。通过改革,经济增速就可以更高,到2050年还在世界平均值以上。

新媒体环境下的话语变化 篇12

一、符号的塑造与解码

符号分为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 作为文化的表现和传递通道, 起到了传承文化、传递信息的作用。不同的符号具有不同的功能, 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具有更加全面的符号系统, 文字、声音、图片、影像等等都可以在互联网终端进行呈现。符号一多, 传递与解读也有了新的变化。

现在, 由于新媒体的大量普及, 社交媒体的广泛使用, 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更多是一种非面对面的形式。由于使用媒介作为交流互动的介质, 于是媒介的属性就对于符号的塑造与解读有着非常大的影响。麦克卢汉说“媒介即信息”, 表明媒介所代表的符号对于人们理解信息有着直接的影响。

新的媒介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快速将一个信息扩散出去, 并且扩散出去的信息可以是由一段小的视频、音频、文字、图片等符号组成, 形式非常的多样, 引起人们关注的速度更快。同时, 每个人都拥有麦克风, 可以随时随地参与到话题的讨论和信息的传递中来, 沟通不受身份、阶级、地域的限制。原本可能需要传统媒体的帮助才有话题, 现在反倒是新媒体提供素材。随着大量APP的出现并彼此分享后, 各种元素进行了很好的融合, 传播变得更加方便快捷。

很显然, 对于符号不仅仅只有创造这一层含义, 能指的同时还牵涉到一个所指的问题。霍尔在电视话语的制码与解码中, 提到了当代文化符号中著名的三种解码理论:霸权式解码、协商式解码和对抗式解码。对于信息的解读, 在新媒体的环境下, 也有着新的定义。新媒体以多对多的形式, 形成了“裂变式”的传播, 人人都可以发声, 那么对于一条信息就会有多种解读, 不似以往有着单一的传播路径和一致的看法。

在央视曝光东莞色情服务行业的这一事件中就有体现, 主流报道与新媒体解读恰恰相反。先是由个别大V发微博“声援”东莞, 认为东莞作为一个“性都”, 这样的打压, 改变了当地老百姓原本的生活模式。随着事态的进一步发酵, 微博评论开始偏向同情东莞。人们对于信息的解读还会看信息传递的通道, 所以媒体自身的形象对于人们的解读有很大的影响。微博是一个自媒体平台, 信息量大, 虽说真假也难辨, 但是人们对这一新媒体的忠实程度还是比较高。

再者, 这些社交传播工具为公共事件的讨论和传播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缩小了人们之间距离的同时, 也加大了对社会事件的负面情绪。传统媒体原先的议程设置不再一呼百应, 而是收效甚微, 相反新媒体上的草根或者个人的呼声却声浪极大波及很远。这表现出新媒体环境下符号的能指与所指之间不仅仅只是简单的对应关系了, 多种渠道发声的同时相应的削弱了传统媒体的呼声。

二、新媒体推进了语言的多元发展

新媒体的出现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热点事件频出, 让新型的社交传播媒介成为更大的发声平台。微信自2011年出现以来, 发展势头十分强劲。在社交方面, 不断地提高自身技术, 多种功能日益受到人们的追捧, 拥有着庞大的用户群。在此基础之上, 大量的微信公众号开始出现, 免费订阅, 推送图文结合的文章。随着客户端的更新与改进, 使得符号的解码有着更加多元化的视角, 可看性更强。

现在, 每当某一社会事件、热点现象出现以后, 在网络上就会迅速有网友写出段子, 作者也被称之为段子手。也由于微博简短便于传播的特点, 在微博上类似的段子显得更多见一些。“神最右”、“评论有亮点”等等, 这样的话语在微博中出现得也比较多。这些段子一般便于记忆, 传播迅速并且容易被人们接受。同时, 段子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带有趣味性, 可以给予人乐趣。在新媒体的环境下, 段子不再像以前一样只是有文字的表现形式, 还有“声音段子”, 还包括由同一个主题或表达同一个中心观点的“图片段子”, 以及由热门话题创作的“视频段子”等。[1]

段子手一直都存在, 在新媒体尚未发展起来的时候, 段子手的能力更多发挥在了短信上, 连用的排比, 整齐的格式, 体现出了文案的功底。在新媒体的背景下, 段子手开始走上“台前”。编辑段子更加有时效性, 结构也更加的活泼。便于传播, 有些草根在身份说明中, 就明确地写明是段子手。他们是自媒体时代有特点的代表, 在新媒体的环境下, 通过数条热辣点评, 甚至略粗俗的话语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成为对某一事件带有娱乐性质的热评。

除此之外, 新媒体营销也成为一个比较新鲜的领域。事件发生只需一条微博, 发酵只要几个小时, 甚至会形成特定的话语格式, 在极短的时间里被人们广泛传播, 如“伊利体”。对此, 人民网认为不过是网民面对生活压力的自我戏谑和调侃罢了。微信公众账号利用软文做广告的形式开始流行, 从头看到结尾才知道作者用意何在, 让人直呼万万没想到。

微小说也开始悄然红火起来。美国作家马特·斯特瓦特将自己的小说发表在了微博上, 成为第一本“微博小说”, 并出版成实体书。一个前所未有的以媒体为舞台的微博“文坛”或许就此诞生。[2]这样的方式呈现的还是一种比较传统的文学模式, 小说形式依旧存在, 内容也比较丰富。但近几年, 微博中出现的文学样式越来越短小精悍, “微小说大赛”、“三行体情书”等都以其精、短、小的独特创作意识和表达内容成为文学自身独特的审美意味。140个字足够讲述一个完整故事, 有时甚至还有令人惊异的结尾。但由于篇幅的限制, 文章的内容大多呈现出的是一种片段化和碎片化的文本特征, 然而并不影响人们对于故事完整性的理解。

消费社会与快消文化并存的当下, 人们开始变得浮躁, 微博短短几行字就可以陈述一件事, 微信推送一篇文章就可以概述一件事的古往今来。人们读图的能力在提升, 看字的兴趣在下降, 碎片化呈现是当下快节奏的审美方式和生活方式。

三、拟人际传播中的话语交往

在新媒体的环境下, 大众对于明星的行为有着一种或近或远的关系。在微博这样的自媒体平台上, 媒介人物意识不到个体受众的存在, 类似这样的明星与粉丝之间是一种单边交流的关系, 呈现出一种“准社会互动关系”。准社会互动关系是建立在受众与媒介公众人物的持续互动基础之上的。例如, 受众喜欢某一位明星, 受众每看到一次有该明星的电视节目, 就如同与该明星见了一次面。随着这种见面次数的增加, 受众会产生一种与该明星是好朋友的感觉, 为了保持这份友谊, 会追捧该明星的其他节目, 甚至在其“落难”时, 也会“挺身而出, 为其争辩”。台湾明星柯震东吸毒被抓, 一时间舆论哗然, 众粉丝纷纷力挺表示原谅。人们出于对明星的喜爱, 对压力的缓解, 对娱乐的消遣等原因, 追捧明星。但这更多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而借助媒介工具进行的一种单向互动。

不仅仅是对于明星受众有着这样的行为, 在新媒体社交网站上, 人际交往的圈子开始扩大, 我们通过一些技术手段, 将网络空间中未知的社会资源私有化, 在陌生人之中开始发掘新的朋友, 扩大圈子。也正是这样的新媒体改变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方式, 拉近了我们与陌生人之间的距离, 但同时也改变了与熟人之间面对面交往的方式。这样的交往更多的是一种文字、表情、符号的传播, 也由于没有面对面传递的直接,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 传播质量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网络技术赋予了网络人际传播虚拟和真实的双重特点, 并且在传播方式上有着新的变化, 涉及的人群也在扩大。在这样的虚拟空间中, 人际交流有着新的特点, 但是初衷并没有改变。我们使用这些新媒体, 主要还是为了传递与接收信息。

四、结语

在新媒体中, 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着新的变化, 网络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同时在微博、微信的新语境下, 人际交往也发生着变化。信息传播呈现出新的特点, 催生新的样式, 也推动着新话语形式的出现。

参考文献

[1]刘君兰.微博段子手营销对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 2014.

[2]张丹凤.“微”时代正在编织文学现象——微博文学[D].兰州:西北民族大学, 2012.

[3]袁曦临.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分类体系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 2011.

[4]陆正兰.回应霍尔:建立第四种解码方式[J].南京社会科学, 2011 (2) .

[5]臧丽娜, 李欣.新媒体对鲍德里亚符号文化的解构[J].当代传播, 2013 (5) .

[6]张丹凤.“微”时代正在编织文学现象——微博文学[D].兰州:西北民族大学, 2012.

[7]杨庆国, 陈敬良.网络红人形象传播及其符号互动模式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 2012 (7) .

[8]郭小霞.浅谈新媒体时代跨文化传播符号的塑造与解读[J].新闻知识, 2013 (9) .

[9]蒲青.虚拟社区潜水者的准社会互动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 2011.

上一篇:畜牧下一篇:装饰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