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的经济学思考

2024-07-23

环境保护的经济学思考(精选12篇)

环境保护的经济学思考 篇1

一、逆向选择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在买卖双方掌握信息不对称的市场上,卖方可以利用“隐藏信息”对买方进行欺骗。隐藏信息将导致“逆向选择”,即掌握信息较多的一方利用对方对信息的无知而隐瞒相关信息获取额外利益,使对方遭受损失,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即质量好的产品被挤出市场,而质量差的产品却留在市场。公司和投资者在环保投资、环境受益的信息上同样会因信息不对称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当公司和投资者或政府、社会公众在公司环境绩效状况信息上存在不对称现象时,公司了解自身的环境绩效,但投资者无法知道每个公司的实际环境绩效,只能根据经验知悉全体公司的环境绩效状况分布概率,并推知平均环境绩效状况。即使公司在污染控制、资源节约方面的投入会带来未来收益,但是如果企业不对外披露投资情况,投资者就无从得知企业的实际环保投入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为了保护自身利益,只愿意根据全体企业的平均环保投入状况和平均环境绩效状况来对公司所作的环保贡献进行回报。结果是许多实际环保投入和环境绩效状况高于平均水平的企业得不到应有的高回报,他们就有可能因为所得的回报不能补偿支出而削减在这方面的支出,将资金投向高回报的投资渠道,真正得到回报的公司其实际环境绩效状况往往低于平均水平甚至是那些污染严重、缺少环保设施的企业,反而导致公司盲目扩大生产,带来更多潜在的环境污染、环境破坏问题,由此导致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更大损失。而投资者在得知这一环境绩效状况分布概率变更后,会相应调低自己所愿意付出的回报减少投资,从而使更多相对环境绩效状况较高的公司削减投入,形成恶性循环。这一过程持续下去,最终在均衡的情况下,全体公司在环境保护的投入上只能产生很少的环境绩效,极端时产生负环境绩效,使得人类可持续发展战略陷入破产的境地。这种不合理的社会资源配置机制就是所谓的逆向选择问题,其违背了人类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而进行环境会计研究的目标。

要解决“逆向选择”问题,需要引入信号理论——拥有私人信息的一方可以选择某种信号作为媒介,向不知情的另一方传递关于交易的某种信息,消除信息非对称的状况,从而规避逆向选择风险。因此,要消除逆向选择问题在环保投入中优汰劣胜的不良现象,需要通过环境信息披露来改变信息不对称状况。这种信号发送的行为可以纠正、缓解信息不对称性,纠正投资者对公司机会主义行为的预期,防止市场失灵。为了显示与环境业绩差的公司的区别,树立良好的环境形象,环境业绩好的公司就会主动披露环境会计信息,从而以较小的代价获得所需要的资金及其他资源和支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并争取政府和公众的信任,换取政策的扶持和公众的回报。那些环境绩效中等的公司自然不愿意使自身混同于劣等公司而按两者平均环境绩效状况确定回报,并承担负的外部效应,因此这些公司也会主动披露环境会计信息。从理论上讲,这一良性循环将不断持续下去,直至只剩一家环境绩效状况最差的公司为止。在上述过程中,环境信息披露无疑有助于环境绩效状况相对较好的公司消除市场上由于信息受到阻隔而带来的负外部效应,从而相继确立获取回报能力的相对优势,这将构成公司主动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根本动力。事实上,这种披露减少了政府和公众为获取这种信息而支付的成本,并将直接转化为对拥有较高环境绩效公司的超额收益,提高了企业的透明度,增进企业与投资者、政府监管部门、社会公众等的相互信任,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

二、交易费用观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交易费用即运用市场机制的费用,包括人们在市场上搜寻有关价格信号、为了达到交易进行谈判和签约、监督合约执行等活动所花费的成本。我国很多上市公司没有对环境会计信息进行恰当合理的披露,使得环境会计信息的需求者产生了为使其投资风险最小化而不得不收集环境信息的交易费用。随着新审计准则的出台,上市公司不披露或不充分披露其环境会计信息不仅不能带来预期效益,反而要承担披露不充分或重大错报的风险。因此,随着社会各界对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需要的增加,审计准则对环境信息披露要求的提高,上市公司对环境会计信息进行合理恰当的披露能减少信息需求者因搜寻信息所产生的交易费用,提高整个社会的外部利润。

首先,投资者花费一定的人力、财力收集上市公司相关环保投入和环境绩效信息,造成社会资源浪费、社会经济福利损失,公司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恰好可以避免这一点,公司也会从履行社会责任中受益。其次,委托人为了监督代理人会发生代理契约成本,而监督成本和担保成本最终由代理人承担,从而有可能降低经理的奖金、分红和其他报酬,因此代理人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考虑,就有使代理关系中利益冲突的成本(代理成本)保持最低的动机。代理人为了使代理成本最低化,便会通过环境信息披露向委托方报告。代理成本越高,代理人披露环境信息的动机就越强烈,由此产生了一种代理人向委托人积极进行相关信息披露的激励机制。从企业经营角度来看,充分披露环境信息还依赖于企业完善的环境预防措施和内部控制程序,尽管这会增加企业的防止监控成本,但相对于环境事件爆发所带来的巨大治理成本和企业生产经营风险以及政府、投资者和社会所付出的代价,从整个社会福利最大化来看,应该是最优的。

三、委托代理理论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委托代理关系下,委托人聘用代理人代表他们履行某些服务,包括把若干决策权托付给代理人。在资源所有权与资源经营权分离的背景之下,资源经营管理当局有对受托运用管理的资源进行管理并妥善地向委托人说明和报告职责的完成情况的责任,即环境受托责任——公司作为环境资源的使用者必须对受托运用管理的资源承担起良好的经管之责,并妥善地向委托人说明和报告职责的完成情况。

环境受托责任从需求者的角度分析了公司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动因。环境受托责任的直接关系人包括委托人和受托人,委托代理关系中资源的所有者(委托人)将环境资源交付公司(受托人)使用,并要求公司承担起管好用好并做出报告的责任;公司财务资源的提供者基于投资目的,要求公司在环境方面应该有良好的表现。委托受托关系的建立,客观上产生了对公司环境会计信息的需求。

四、不完全信息博弈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在这里将决策主体的互动关系置于存有不确定性以及信息不对称背景之下,即进行贝叶斯纳什均衡和精炼贝叶斯纳什均衡的博弈分析。每一决策主体除需面对人和随机自然状态所产生的不确定性以及信息不对称的背景之外,还要面对其他决策主体的不确定性行为。每一决策主体的行为选择往往取决于其对其他决策主体所采取行为的合理预期。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博弈主体包括投资者、经营者、债权人、政府和其他与企业利益相关的个体等。可以将环境会计博弈分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合作博弈(主要是指经营者和所有者之间的博弈)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非合作博弈(主要是指经营者与投资者之间的博弈)。仅就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非合作博弈来说,即经理人员与投资者之间的非合作博弈:投资者需要经营者披露真实、充分的环境会计信息来了解企业的环境保护投入和环境绩效的情况,以作出是否对企业进行投资的最终决策;经营者是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者,有独特的信息优势。信息不对称会引起经营者“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即经营者和投资者从其自身利益考虑,环境信息披露与否及其质量应满足自身利益最大化要求。正是由于他们存在不同的利益驱动,围绕企业应当怎样披露环境会计信息这个问题,博弈双方出现了利益冲突,由此产生不同的行为选择。

根据“海萨尼转换”理论,将“不完全信息博弈”转化为“完全但不完美信息博弈”——由自然作出选择,但其他参与人并不知道具体选择是什么,仅知道各种选择的概率分布。在静态不完全信息博弈中,参与人同时行动,无法观察到别人的选择。由于每个参与人仅知道其他参与人的类型的概率分布而不知道真实情况及战略选择,但可以正确预测其他参与人的选择概率,并且据此制定自己的策略,从而最大化自己的期望效用。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贝叶斯纳什均衡分析过程如下。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中,假设经营者有两种策略选择:其一为真实全面披露环境会计信息信息(以T表示),其二为未披露或隐瞒环境会计信息(以F表示)。同时假设投资者亦有两种策略选择:购买公司股票投资(以I表示)或拒绝投资(以R表示),给定他们之间这一博弈的收益支付矩阵如表1、表2所示。

分析对象主要是污染性行业中的企业,假设投资者偏好于环保投入大且环境绩效好的污染性行业企业作投资决策,投资者是否投资取决于对企业环保绩效的判断。假定投资者准确知道对方企业环保投入大、环境绩效良好,就会选择投资,反之则不投资。此时的决策取决于投资者在多大程度上相信对方企业环保投入大且环境绩效良好。表1、表2分别列出了两种情况下的支付矩阵。假设不论对方企业环保投入和环境绩效如何,只要其经营者真实全面地披露相关环境信息,得到投资者认可并进行投资,则企业经营者就得到100;但投资一个环境绩效好的企业使投资者得100,投资环境绩效差的企业使投资者损失100。在经营者真实披露相关环境信息且投资者拒绝投资时,经营者损失60。

现在假设投资者认为对方企业环境投入大且环境绩效较好的污染性企业占全部该污染性行业的概率为x。经营者清楚x是多少,那么经营者披露相关环境会计信息时,投资者的期望效用为100x+(-100)(1-x),投资者不投资时经营者的期望效用为0。当x>1/2时,贝叶斯纳什均衡是:经营者真实披露环境信息,投资者投资;当x<1/2时,贝叶斯纳什均衡是:经营者隐瞒环境信息,投资者不投资,因为经营者知道信息披露成本很大并有可能丧失潜在竞争优势。

下面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分析。如果先行动者知道自己的行为有传递信息的作用,便会有意识地选择某种行为来揭示或掩盖自己的真实面目。这个模型中,假设投资者是否投资取决于对方企业的环保投入和环境绩效。同时,企业的环保投入和环境绩效可能高可能低,经营者知道但投资者不知道;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本身不改进企业的环保投入和环境绩效,却可以传递有关这种能力的信息,原因在于环境信息披露成本很高,而具有高环保投入和高环境绩效的企业进行环境信息披露的相对成本和带来的潜在竞争优势的丧失程度相对于低环保投入和环境绩效的企业要低很多。这样,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就成为具有较高环保投入和环境绩效的象征,尽管能够充分披露环境信息的企业未必都是环保投入和环境绩效高的企业,但高环保投入和高环境绩效的企业要把自己与低环保投入和低环境绩效的企业区分开,就会自愿地进行环境信息披露。偏好环保的投资者会因此而偏好环境信息披露充分的企业进行投资。

环境会计信息还具有公共品的特征,公共品是指一种个人消费而不影响他人消费的物品。现在来讨论不完全信息下公共产品即环境会计信息的自愿披露问题。假设两个参与人为两家同属于某污染性行业中的企业,他们需要同时决定是否提供环境会计信息这种公共产品,每家企业面临的是0—1决策问题,即提供(ai=1)或不提供(ai=0),如果至少有一家企业提供,每家得到的支付设为R;如果没有企业提供,每家得到0支付。每个参与企业I提供环境会计信息成本是C,这个博弈的支付矩阵见表3。

设两家参与企业都是R的支付(期望效用或期望报酬)市场共有信息,但各自信息提供成本C1,C2只有企业自己知道,但其概率分布为共有信息。用符号描述,假定C1和C2具有相同的独立定义在上的分布函数P(·),其中是共有信息。这个博弈中的纯战略ai(Ci)是从[C,C]到{0,1}上的一个函数,其中0表示不提供,1表示提供。参与企业i的支付函数为。比如,如果企业1提供,企业2不提供,企业1的支付是;如果企业1不提供,企业2提供,企业1的支付是

如果按照完全信息情况分析,当企业1选择提供,企业2在比较提供的期望效用值R-C2和不提供的期望效用值R后,一定会选择较高的R,即不提供;当企业1选择不提供,企业2比较提供的期望效用值R-C2和不提供的期望效用值0后,一定会选择较高的R-C2,即提供。依此类推,我们可以得到贝叶斯均衡点,即要么只有企业1提供,要么只有企业2提供。但在不完全信息情况下,结果将大不相同,我们需要考虑“信息不完美”的概率,因此不完全信息下的公共产品供给区域会小于完全信息下公共产品供给区域。

具体来看,设不完全信息下的贝叶斯均衡是一组战略组合,使得对于每一个i和每一个可能的Ci,战略ai*(·)可以最大化参与企业i的期望效用函数(下标j表示在i选定某家企业时的另一家企业)。令Zj=Prob(aj*(Cj)=1)为均衡状态下参与企业j提供的概率。在最大化效用下,只有当参与企业i预期参与企业j不提供时,企业i才会考虑自己是否提供。因为企业j不提供的概率为(1-Zj),企业i提供的预期收益将是R(1-Zj);又由表3所示,企业i在提供时的期望效用为R-Ci,因此只有当Ci<R(1-Zj)时参与企业i才会提供,用符号表示就是:如果;如果;临界点即为Ci*使得当时企业i才会提供;同样也存在一个临界点Cj使得当时企业j才会提供。因为都必须满足方程。假定存在唯一的C*,则下列条件一定成立:

此外,环境会计信息作为公共品还具有外部性和“搭便车”现象。外部性是指某些经济主体在其生产、消费过程中不以市场为媒介对其他经济主体所产生的附加效应。从环境会计学的角度来看,外部性是指一家公司披露环境会计信息能传导影响其他公司的现象,外部性使得会计信息的私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发生背离。而“搭便车”则是指经济主体从外部性中所获取的利益。就环境会计信息而言,一个投资者使用年度报告中的环境会计信息并不损害其他投资者的使用,因此公共物品的提供者存在收费上的困难,我们无法阻止一套年报在许多用户之间流通,这就是所谓的“搭便车”现象。这就要求政府通过立法或制定会计准则等形式进行干预。由此看来,外部性与“搭便车”也从一个层面上解释了公司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必要性。

综上所述,公司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发生,经济学尤其是信息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为披露环境会计信息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环境会计作为一门较新的学科,其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将经济学中的基本思想应用于其中,不仅可以拓展环境信息披露的相关研究,而且还有助于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行为的改进,为进一步优化环境信息披露实践提供新的思路。

摘要: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出发。探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理论动因。重点将逆向选择、交易费用观、委托代理理论及不完全信息博弈思想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相结合。阐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及必要性。为优化环境信息披露实战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环境会计信息,信息不对称,不完全信息博弈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2]罗颖: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机制形成的研究[D].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2006.

[3]耿建新、焦若静: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初探[J].会计研究,2002(1).

[4]朱丹、刘星:会计信息披露的动因:历史回顾与总结[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2(2).

环境保护的经济学思考 篇2

体制改革研究。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哲学思考

王 春1 ,胡启南2

(11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871;21中共江西省委党校,江西南昌 330003)

摘 要:马克思哲学自然观是辩证的唯物主义自然观,它内在要求人类实现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其唯物辩证法中涉及的本质和现象的范畴促使人类对自然环境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究和分析。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也向人们证实了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相互作用的无所不在,要求人们坚持不断创新的精神,在新的时期制定新的发展战略。它关于物质世界辩证联系和发展的对立统一规律,在唤起人们对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视时,时刻提醒人们对次要矛盾的兼顾和解决。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协提供了哲学的指导依据。

一 引言出于各种经济发展的需求,现代技术由于轻率和不加思考地应用科学知识或技术设施,已经损坏了环境并降低了它的可居性。尽管自然界早已发出许多警告,但仍未能引起人们的注意。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给人类生存环境带来的破坏在深度及广度上日益迅速地加强,人们才开始去探寻一个平衡与自我更新的环境。在这一重要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今天人们解决环境危机、协调环境与经济发展提供了学理的指导和支持。

一 透过现象看本质: 认识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人类福利的重要性马克思认为,历史发展的前提既包括了个人的肉体组织、生理特征,受肉体组织所制约的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也包括了各种自然条件,如地质条件、地理条件、气候条件等等。“自然界是先在于人类本身的”,“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类本身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没有自然界就没有人本身[ 1 ]。作为自然存在物,人类永远不可能摆脱对外部自然界的依赖关系。人类的各项活动都需要自然资本的支持,树木的光合作用、大气阻挡有害辐射的功能、水的循环等等无一不保障着人类生存的延续,维持着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这些丰富的物质现象可以说明,人类与自然资本是相互依存,紧密相连的。可以说,自然界的优先地位一方面是表现在自然界对于人类及其意识的优先性以及人的生存对自然界的本源依赖上。人类福利是由自然资本的物流、人流和信息流、制造业资本及人力资本结合在一起产生的,而自然资本对人类产生的福利是效率最高、消耗最少的。自然界表现出的以上种种丰富的物质现象说明了其本质的问题,即“自然资本的总的优越性对人类福利是至关重要的。零自然资本意味着零人类福利。因为总的来说用纯粹的‘非自然’资本来代替自然资本是不可行的。制造业资本和人力资本都需要依靠自然资本来构建”[ 2 ]。因此,保护、维持自然资本存量是至关重要的。人类依托地球上的自然资源繁衍至今,在这一过程中各类自然资本及生态系统服务数量和质量都在发生变化。随着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人类对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对自然资本的索取开始变成掠夺。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以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为先导,人们更加变本加厉地开采地球资源,同时排放出大量的未经处理的废物,严重破坏了地球生态系统原始资本的质量,并威胁着原始资本的存量。人类无节制地耗用自然资源终究只会是自取灭亡。所以,人类在寻求发展的同时应该考虑到地球自然资本的存量,适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使其能保持质与量的稳定,能够实现持续的存在以供给人类福利。

二 把握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性

用联系的观点分析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世界上的人和事物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同周围的其他事物联系着[ 1 ]。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正是处在这种相互联系的关系中并互相作用。经济的发展总是伴随着能源的消耗。而能源的消耗,不但关系到地球资

源总量减少的问题,更会引起环境的污染。为了满足人口和工业发展需求,人们在提供这些生产、生活资料的过程中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也就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加大。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可以描述为一条倒U型曲线:在经济发展初期,环境的破坏程度较低。随着经济的加速发展,各种行为对环境造成的破坏程度在加剧,环境不断恶化。当工业化程度达到高潮时,环境的污染程度也会随之到达峰值。之后,随着后工业化时代的到来,人们将意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并付出巨大的代价用于环境治理,这时,环境问题就会得到相应的改善。正如资本主义国家所走过的“先发展后治理”的道路所彰示的,为了经济增长所采取的漠视环境的策略虽然在短期内可以达到一定的效果,但从长期来看,环境问题因为累积所产生的质变到量变的过程必然对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阻碍作用,而这时人们就必须花费更多的物力和财力进行环境治理,在这种情况下,经济的发展就必然会受到牵制。回首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特别是工业革命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这100多年来,由于少了系统完整地规划,人们在生产成本中不考虑废弃物所造成的“外部不经济性”,致使环境遭受污染。一个非常普遍的例子:工业废水未经处理或只经过相当粗略的处理就排进江河中,使得在日后花费更多的投入来净化河道。这种废物的处理方式不仅从资金上考虑不经济,而且从生态体系的角度上看更是不明智和愚蠢的。同时,废物中的大量有害物质在生物圈中随着营养级的递增而不断富集,在污染环境的同时,也威胁着人类自身的健康。现在,对能源的利用问题也集中在这一点上,以目前关注较多的核能为例,在利用核能的时候,一旦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对人类遗传造成无法恢复的损伤。在1986年苏联境内发生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漏事故中,大量带有放射性的物质被释放到大气中,并蔓延至1 600千米以外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住在核电站附近的13.5万居民被迫撤离。在这次惨案中有80人当场死亡, 2 000人受伤致残,直接经济损失80亿卢布。瑞典东部沿海地区的核辐射剂量超过正常情况的100倍,而这些核辐射剂量可导致10年中10万居民患肺癌或骨癌而死亡。核辐射污染了水源,使苏联和欧洲国家的畜牧业遭到极大损失,乌克兰地区10%的小麦受到影响[ 3 ]。在今天,由于当年核泄漏事件产生的余波还在不断地发生,有专家预测切尔诺贝利事故的后果将延续100年。当人们把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割裂开来看待时,就会陷入一个不断恶化的状况,即人们自以为省去检测或处理有害物质的过程可以减少生产成本,但却忽视了这些废物对生存环境产生的负效应要以更大的倍数增加物力、人力的投入,对经济发展产生反作用。因此,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性要求我们在了解个别事物时要注意把握它同周围有关事物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我们在分析问题时,要把握联系的复杂多样性,要特别注意避免只看到直接联系而忽视间接联系的片面观点。当U型模式已充分印证于当今发达国家的发展过程中时,中国则要吸取经验,不应重走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在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应广泛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力求工业设计、制造以及管理的最优化。同时,通过对各种生活和消费过程进行数字化、智能化的实时监控和调节,以达到降低各种资源消耗的目的[ 4 ]。通过这些方法使这条曲线可以相对平缓,虽然在这些过程中会付出较高的代价,但从长远角度看,也是值得的,因为环境保护工作的合理落实是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的。

三 社会发展是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尊重自然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都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历史唯物主义的决定论是一种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的实践活动为基础的决定论,它认为,历史主体通过实践能够认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人的选择活动和能动性的发挥开辟广阔的领域,使人的实践活动日益合乎客观规律,更加自觉地创造自己的历史。反之,如果否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盲目夸大人的意识能动性,就只能在理论上陷入历史唯心主义,在实践中就会遭受挫败和失败,受到客观规律的无情惩罚[ 1 ]。自然界的先在性突出要求人类的一切生产实践活动都必须遵循自然界及其物质的固有规律。即便是进入实践领域中的自然及其物质,虽然打上人的能动性烙印,但是,不管人类以怎样的方式应对自然界,自然界仍然保持着人的意志无法改变的固有属性,是不会失去其本身固有的本质规律性的。因此,人类的劳动实践不能随心所欲,而是受自然

界的客观规律制约的,人的主体能动性的发挥是在遵循自然界基本规律的前提下进行的。违背客观规律,不仅不能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实现物质变换,反而会破坏生态系统,受到自然界的“报复”。“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 5 ]。现实中,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使得这个世界上大部分的人只看到一种发展模式,即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模式,而这一模式只表现了人的方面,使得人类自我极大的膨胀,征服自然感日益加强。人类善良的本能与天性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商品经济下的明确信条:人是排他的神,取得支配权,享有主宰地球的权力。金钱成了衡量一切的准绳,不能用金钱衡量的东西便被贬为不重要。以金钱为基础的模式,排除了经济模式之外却又是人类生存最重要保证的因素。经济模式残酷无情地朝着对生命越来越多的剥削、丑化与抑制的方向去发展。人们看到了木材的价值,却忽视了树木净化空气、保持水土的生态功能。殊不知大片森林砍伐后环境恶化会对人类自身带来多大的灾难,殊不知自然资本的总的优越性对人类福利是至关重要的。在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城市不断扩张,交通条件的改善使得原本是人们以期寻找到乐土的、几十年前还是荒凉、贫瘠的乡村地区也开始渐渐遭到人为破坏,如今,我们已很难再找到完全没有经过人工化的土地,现在的乡村差不多都已经被现代建筑所包围。农田被占,更多的土地被拿来充当增长人口及欲望的收容所。艰难恶劣的工业环境为了养活人口及膨胀的私欲,开始大量索取自然的资本并威胁着其原始的存量。于是近年来,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路面坍塌的事件发生了并还在增多,森林砍伐过量,过度放牧导致的水土流失,沙尘暴现象严重了,三废源源不断地排放,所有有人的地方都被笼罩于阴霾之下。在美国新泽西海岸的规划中,虽然植物学家和生态学家对相关原则是熟知的,但这丝毫没有对建设起任何作用。他们在沙丘上建起了住宅,毁掉了草地,不加控制地抽取地下水,填平了海湾边岸。于是,在强烈风暴的冲击下, 2400幢房屋被摧毁,数人死亡,多人受伤[ 6 ]。对自然的不重视、对利益的贪婪加上无政府状态把新泽西海岸搞得一塌糊涂。正如恩格斯所讲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能够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人类只有认识自然规律,遵循自然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自然才会向着有利于人类社会的方向发展。人在现实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必须摒弃传统的人统治、征服自然的观念,应该意识到尊重自然就是尊重人类自身,关注自然就是关注人类自身。如麦克哈格在其著作《设计结合自然》中所说:“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不是一个为人类表演的舞台提供一个装饰性的背景,或者为了改善一下肮脏的城市,而是需要把自然作为生命的源泉,社会的环境、悔人的老师、神圣的场所来维护,尤其是需要不断地再发现自然界其本身的还未被我们掌握的规律,寻求根源。”

四 坚持发展的观点:审时度势,深化认识,为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制定新的政世界上纷繁复杂的事物是运动发展的,永恒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点。整个世界包括我们的精神活动,没有人和东西是不动的和不变的,而是一切都在运动、变化、生成或消逝

[ 1 ]。这就要求我们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环保护与经济发展的问题。我们认为,这一发展的观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1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程度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等各个社会发展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人们对自然的利用只停留在一个相对狭窄的空间和阶段,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矛盾并不突出。但是,随着人类科学知识的丰富,改造世界的能力也大大提高,人们的每一步举措对自然来说都是影响深刻的,人类成为了不仅是思想上,更是真正地在行动和后果上对地球家园至关重要的因素。特别是进入工业社会以来,经济发展过程中对资源的消耗超越了以往,加之“人口大爆炸”时期的到来,人们开始对自然资源进行史无前例地疯狂攫取,其广度和深度都是大大超越以往的。这时,环境的生态承载力就受到了威胁,环境的严重破坏将其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推向了高潮。立足当今,在时空尺度上,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矛盾是愈演愈烈的。因此,当代人就不能再仅仅以前人的眼光、态度和方法对待这一问题,而应该审时度势,深入调查研究当今环境状况,结合经济发展情况对

其进行治理、改善,减缓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21经济发展与自然保护政策的制定人类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无疑应该把人类利益作为发展的目标,但也应同时尊重自然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要把人们的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把人类的内在尺度和客观世界的外在尺度统一起来。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不应只看到短期的经济效益,更应该看到长远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既要照顾现在人们对社会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也要为子孙后代着想,制定积极的政策保护环境,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唯有如此,才能获得长远的发展。在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于1987年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第一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运用发展的观点,可持续发展强调了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认为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这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

五 坚持正确的矛盾分析方法:抓住主要矛盾,兼顾次要矛盾在许多矛盾构成的矛盾体系里,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要矛盾规定、制约着次要矛盾,次要矛盾也影响、反作用于主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区别不是一成不变的,两者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处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抓主要矛盾时,对次要矛盾也不能忽视,并且还要注意到主要矛盾、次要矛盾的相互转化,不失时机地转移工作重点。我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其他各种社会矛盾的顺利解决创造有利的条件。当然,我们在集中力量抓经济建设的同时,还要注意解决好其他社会矛盾,这就包含了环境问题。所以,我们不能一味以子孙需求而闲置资源停止发展,也不能一味追求眼前利益而破坏环境,而是需要一个统筹的思想,抓住核心问题,同时也要兼顾全面。

六 结语

知识经济环境下图书馆建设的思考 篇3

【关键词】知识经济;图书馆;建设;思考

知识经济时代产生了一系列新的信息、传递手段和认识工具,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知识经济的出现,对图书馆的建设与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在知识经济环境下,加强图书馆资源建设,加强数字化建设,深入开展信息化特色服务以及图书管理人员素质能力的培养,将为实现我国新的经济发展战略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一、知识经济环境下传统图书馆服务的创新

知识经济的核心特征在于创新性。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动力源泉。知识经济的创新即对知识和信息不断进行优化和组合、产生新的知识。而传统图书馆对外界信息尤其是实效性强的信息获取和利用却比较迟缓,导致了信息流通不畅。知识经济环境下的图书馆必须改变这种状况,通过创造性思维与组织过程,提供一个全新信息符号,创造一整套新的服务内容。

知识经济的典型特征是网络化。传统图书馆的馆藏以印刷型文献资料为主体,还有一些视听型、缩微型、机读型等非书本资料,图书馆的读者服务活动就是围绕这些文献资源开展的。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信息资源将成为未来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主体,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内容将逐步由传统印刷本馆藏的提供向电子信息资源存取方向拓展。为此,图书馆必须改变传统的服务方式,改变传统的馆藏模式为数字化馆藏模式,既节省了时间、资金、资源,又实现了高速度、大容量,大大提高了服务效率。

知识经济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它的发展取决于知识的占有,人才资源的作用将更加明显。它所需要的人才是具有多学科知识的,不仅要具备熟练的信息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应具备较强的应变能力、创新能力、分析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即图书馆员应是多功能、全方位的开拓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但是,目前大多数馆员知识结构单一,专业技能水平低下。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图书馆应及时调整和优化知识结构,培养新一代的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使他们尽早转化成为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二、知识经济环境下图书馆管理理念的创新

要树立科学观念,走科学与民主相结合的决策之路,要具有社会意识和超前意识,用发展的眼光审视图书馆的现在和未来。这种思想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对内开放,把图书馆管理的设想、计划、方案通报给全体职工,让他们积极参与图书馆管理,树立强烈的责任感;二是对外开放,拓宽图书馆的发展空间,吸收国内外管理科学的成果,重视图书馆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文献共享。

要树立创新观念,图书馆的现代化要求其管理者树立创新意识,不墨守成规,要敢于改革传统的方法。在观念上讲创新,在服务中求创新,在管理中抓创新,在为读者提供信息中搞创新。图书馆员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图书馆信息工作具有竞争的活力。根据图书馆发展的客观规律,针对社会各界对文献信息的大量需求,选好突破口,提高服务质量。

大力倡导图书馆精神。图书馆精神是图书馆管理活动中的一种无形的、重要的激励因素,它能激发图书馆员的进取心、责任感、事业心、求知欲与献身精神,而且具有持久效应。在图书馆管理中,我们应大力倡导图书馆精神。

三、创新服务方式,扩大服务范围

图书馆管理创新是对图书馆的各类资本的聚集、选择、整合、开发和使用,对文献资源、馆舍与设备、事业经费和预算外资金、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本等的有效管理和运作的创新图书馆的管理创新关键是要改变服务方式,即建立电子化、网络化的信息服务方式,不仅实现馆内资源的电子化、数字化,还要形成用户利用电脑便可远端即取即用与立即传播等超越时空的特性。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不同的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和安排,在自己认为合适的时间在网上利用图书馆,而不必受图书馆开放时间的限制。现在随着图书馆网络技术的发展,跨地区、跨国界的馆际互借也较以往更为方便、更为迅速。这种服务空间障碍的克服,将使全世界的图书馆成为一个互相联系、资源共享的系统。这一切从读者方面来说是节省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从图书馆方面来说是大大提高了服务效率。

四、加强图书馆人力资源建设

目前我国图书馆人力资源的现状:一是队伍结构不合理。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缺乏通晓理论、了解政策、掌握高科技、熟悉业务、善于开拓创新、敢于竞争的优秀人才,单一型、操作型的人员多,高层次、高素质的复合型、管理创新型人才少;二是人员分布不均匀。从地理上来看,我国东部地区专业人才过于密集,中西部地区专业人才十分缺乏。从部门来看,上层的图书馆人才趋于“饱和.,而基层的图书馆则处于人才“饥渴’状态;三是整体素质还较低。在我国的各类型图书馆中存在着大量的安置人员,对图书馆人员的整体素质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四是高层次人才短缺。在图书馆界,既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有与时俱进的现代管理思想,又懂得营销、善于营销的人才实在是太少了。基于信息营销的人力资源建设,其实质在于培养能为信息找用户,能创造并满足用户信息需求的素质全面、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同时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使整个团队的价值得到最佳体现。因此,图书馆有必要形成适合图书馆开展信息营销的营销型人力资源队伍。图书馆营销型人力资源建设要经历岗位设置、招聘、调配、培训、考核、激励等过程,同时还要具备一些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人员素质要求、培训内容和激励方式三个方面。对图书馆人员来讲,要热爱图书馆事业,有事业心和敬业精神,热心为广大读者服务;具有一定的图书馆学科知识,包括信息组织、信息检索、信息描述、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具备图书馆业务技能,包括认识能力、学习能力、管理能力、表达能力、交往能力等;具有一定的业务及科研能力;在网络经济和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图书馆人员还应具备与其工作相应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技能。

参考文献:

[1]姚立新.新形势下我国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4.

[2]许燕.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相关问题研究[J].图书馆论坛,2005,(01).

[3]张欣.中小学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思考[J].图书馆论坛,2005,(03).

[4]彭仁耀.网络环境下科学专业图书馆传统馆藏的建设探讨[J].全国新书目,2007,(10).

环境激素污染的经济学冷思考 篇4

一、导致环境激素污染的产业因素

经济学亘古不变的定律是需要决定供给。全球人造合成类化学物质供给已达10万种,并以每年约1%的速度在增加。其中已被发现含环境激素的合成化学物质有300多种,常见的70多种广泛存在于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过程,使用塑料、农药化肥、胶粘剂、涂料、洗涤品、药物、食品和化妆品等产品所使用合成类化学添加剂、制品和废弃物之中。由于市场的趋利性和环保市场失灵,导致环境激素污染危害越来越恶化。

我国化学工业的发展速度很快,其中化工染料产量居全球第一,农药、含饲料添加剂配合饲料产量居全球第二,涂料产量居全球第六等等,但产品的总体水平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以精细化工产业为例,除了政策导向和市场化运营等方面的因素外,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内容。

产品研发及“三废”综合利用能力不足。缺乏专门从事高科技精细化工研发的机构,新产品科研开发滞后,不仅影响了企业和产品的生存能力,也影响了企业和产品的高市场竞争力。有污染添加剂替代产品研发进展迟缓,成果市场化转化很低。产品门类相对较少、档次低、结构较为单一,产品涉及的领域狭窄,高科技和环保含量低、质量差、未形成系列化,基本上仍属于通用性品种。具有高科技水平的产品廖廖无几,导致许多高科技环保产品仍需从国外进口。能源消耗和有污染物质残留高、环境效益低。由于企业技术和工艺水平限制,有些小企业仍在使用明令淘汰的技术装备,以低成本投入换取利益最大化的无序竞争,导致市场竞争过度,影响了全行业的健康和有序发展。有污染物质随生产过程和产品流入环境造成污染危害。企业集中度不高,技术和装备水平落后。全国1万多家精细化工企业多小而分散,难以形成区域性规模效应。低水平重复建设造成产能大量过剩,加之条块分割所产生的地方主义,给低价劣质产品流入市场创造了机会。技术和装备平均水平,比发达国家落后15~20年。在工艺、生产技术,产品后处理、自动化控制等方面,仍还停留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水平,许多作坊式小企业生产,还在靠手工操作和人工控制。

二、发展绿色化工产业主要对策

1. 提高化工产业发展水平,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广清洁生产,加大环境科技创新力度,尽快研发不产生环境激素的原材料替代品。

加强环境激素污染防治,加强环境激素污染危害及其预防的相关研究;在政策和法律层面加强产业和环境监督管理。

2. 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

落实科学发展观,将推行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工艺列入优先发展项目。调整和优化产业、产品结构,使资源得到科学配置,淘汰落后高能耗和污染产能,进行现代化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推动传统企业的经济转型。产业政策和金融支持向优势企业予以倾斜。支持有发展潜力和特色的企业,向高新领域化工产业转型;通过优势互补和强强联合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形成有中国特色的优势企业和产品;通过开发和引进先进技术和装备,带动企业升级和产品换代。

3. 推进高科技和企业管理创新。

推进先进技术、装备、产品和的研究应用,促进高科技产品研发产、学、研相结合,集高科技人才和技术优势,支持有条件的骨干企业创建研发中心,加快产业经济技术一体化和现代化管理创新进程;加强国际技术与经济合作,加速引进国外环保高新技术成果和消化吸收;积极承接国际高科技产业转移,加强与跨国公司的合作与交流,低成本地引进、吸收和消化当代先进科学技术、制造技术和管理理念,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扩大资源节约、无污染和有害物质替代性产品等环保实用新型适用技术、产品研发和创新成果市场化。提升企业的综合素质和产品质量,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并存。

4. 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扩大企业规模化集约化。

健全市场规则和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强化政策和制度宏观导向,保证市场有序化规范公平、有序地运行,为产业发展创造平等竞争环境。将精细化工产业纳入WPO保护产业序列。对将国外高科技和设备实现国产化的企业,减免进口关税和产品增值税,对出口创汇企业相应减免所得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通过投资公司进行资本运营,扩大企业债券或发行股票进行市场融资限制,采取降低贷款利率等优惠广泛吸引社会投资,鼓励利用外资特别是国际多边组织的资金。建立规模化集约化大格局,组建一批与国际接轨的跨国股份公司形成规模效益,增强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和抗风险能力。

5.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设置市场准入的高科技和环保限制。

政府应根据资源条件和环境容量,建立环境补偿机制,由污染者对其污染后果进行相应经济补偿,弥补由于外部不经济所带来的社会福利损失。严格总量控制新开办各类传统精细化工领域的生产企业。对在产业布局和环保等方面问题突出、无力改造的企业予以关停,绝不允许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立足。与国际接轨,禁止生产用聚氯乙烯制造的塑料玩具,并对供3岁以下儿童使用的奶嘴、与口直接接触的玩具及其他儿童用品,所含邻苯二甲酸酯的剂量进行严格限制。此外,加强环境宣传和环境科普教育,提高企业职工和公众的环境意识,增强环境保护能力的自觉性。

三、环境激素污染危害及其日常预防

1. 环境激素污染危害。

环境激素是继有毒、致癌物质以外的第三类损害物质,它本身不是激素,却能像激素那样影响、干扰生物体内分泌功能,从而导致生物体内分泌失调,诱发多种不良反应或病变,含有环境激素的化工源头产品产生量不断增加,而且在其生产、使用和废弃物过程,导致环境激素广泛分布于生产、生活和自然环境,通过食物链、使用等多种途径又回流到环境。如此工业性增加和生物循环往复,会形成越来越严重的污染恶性循环。企业的外部不经济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污染损失。特别是对生物体的不良影响是隐性、缓慢的,往往被人们所忽略,给生物健康成长带来不良影响。

影响机体发育、生殖功能、胎儿安全,诱发性儿童肥胖和性早熟,增加心血管和糖尿病等疾病的患病几率。长期接触用不良材料制造的塑料杯、奶瓶、餐具等的用品和玩具,会使体内活跃基因发生变化,使某些基因转化为导致发胖的基因,特别是在婴儿到儿童成长阶段,出现肥胖的可能性会大为增加;儿童体内正常激素受到了外来环境激素的干扰,使某些器官、组织和细胞,不能按原本应该遵从的任意性生理规律按部就班地成长发育,而是拔苗助长的异常疯长,年龄10岁左右的性早熟发生率女孩比同龄男孩高1.6倍左右。环境因素会唤醒体内肥胖和性早熟的基因,长期摄入环境激素类物质,这种因素几乎不可避免。此外,还会引起动物产生变异,“阴盛阳哀”导致动物世界出现雌性化危机。

2. 日常生活中预防环境激素污染的简易办法。

环境保护的经济学思考 篇5

水资源保护引起的水资源产权经济学思考

传统观点认为,政府运用罚款、补贴、管制等方法是防止或消除水资源污染外部不经济效应的`最佳政策选择.但这几种方法并不是最为有效的政策选择,应建立以水权为核心的水权制度,通过市场机制实现水资源的有效保护.

作 者:黄万华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四川,成都,610065 刊 名: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BEIJING AGRICULTURE VOCATIONAL COLLEGE 年,卷(期): 16(1) 分类号:F303 关键词:水资源保护   水资源所有权   水权   外部不经济效应   市场机制  

环境保护的经济学思考 篇6

摘要: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近年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成为国民经济发展新的重要增长点。因此,完善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制环境,便是当前一项重要的课题和迫切的任务。本文从司法、执法、市场法制环境建设等几个等方面,对完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法制环境提出几点建议,以期给相关的理论研究人员和实际工作者提供参考,引起更多的同志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的关注。

关键词:非公有制经济 法制环境

0 引言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近十几年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目前已上升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开封市为例,2008年以来,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成为该市国民经济发展新的重要增长点。根据有关报表显示,前十一月,全市非公经济实现销售收入首次突破600亿,达到622亿元,同比增长46.8%;完成总产值632亿元,上缴税金95555万元,利润总额578407万元,同比分别增长43.6%、55.6%和57.6%。预计到年底,全市非公经济可完成总产值690亿元,实缴税金10.3亿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42.6%、44.2%和42.9%,年底预计实现增加值273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56.8%,比去年增加2.1个百分点,扛起开封市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同时,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为一大批人提供了就业岗位,推进了市场繁荣。

1 法制环境是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环境的核心内容

市场经济是交易经济,在市场交易中,作为交易主体的供方和需求方,如果能够自主决策、公平竞争、自主负责,则市场交易才会有效率,无论是供方还是需求方,都能够实现自身效应的最大化,从整个社会来看,社会资源的配置才会有效率。这也就是说,市场经济必须是一个秩序经济和规范经济,从法制角度看,市场经济就是一个法制经济。非公有制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主体,其自身的发展壮大除自身的努力外,必须有一个好的发展环境。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政务环境、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法制环境和市场环境。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各级、各部门的行政执法逐步规范,非公有制法制环境已经有了相当大的改观,对非公有制经济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不断加大,但由于涉及非公有制经济的法制建设相对滞后等原因,仍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2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法制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立法方面的不完善。一是在我国正在建立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有关非公有制经济的利益和权益保护的法律还相当零散,缺少一个以稳定的规章制度为基础的管理体系,有关维权的制度也不成系统,缺乏统一性。有些法律法规之间相互冲突,缺乏权威性,甚至出现“依法侵权”的现象。二是对公、私财产的法律保护不一致。

2.2 司法方面存在不公正。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公有制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民有、私有财产无所谓的思想影响的存在,在执法中也难以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金融方面,公有制企业欠银行的钱到期未还,会找出各种原因和理由,甚至会有领导同志出来说话;而非公有制企业欠银行的钱,就可能被定成“诈骗罪”。

2.3 政府侵权时有发生,非公有制企业感到无能为力。一是一些握有实权的部门不依法办事,工作人员缺乏依法行政的理念,遇到事情,首先想到的不是法,而是权。二是一些地方政府不守信用。政府是市场竞争规则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市场经济是不允许随意改变规则的,随意改变规则是对财产权的最大侵犯。三是一些地方政府违法行政现象时有发生。受利益驱动,个别地方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与民争利”,运用行政特权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侵犯民间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2.4 非公有制企业法律意识淡薄。一是部分非公有制企业存在不懂法、违规操作的现象。二是部分非公有制企业存在不信法的意识。由于立法、司法和执法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使得一些非公有制企业产生了对政策的依赖心理和对法律权威的不恰当理解,有的认为法律是统治的工具而不是维权的武器,因此对法律持怀疑和观望态度。当其权益受到侵犯时,他们更愿意上访而不愿意诉讼,更愿意找党委和政府而不愿意找法院,更愿意找媒体曝光,而不愿意找律师咨询。这就导致非公有制企业不能正确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权利。

3 进一步改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法制环境的建议

3.1 加快对私人产权保护的法律立法。加快对私人产权保护的法律立法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基本前提,丧失了这个

前提,无论怎样大谈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只能是一句空话。对于我国目前面临的私人产权保护的法律现状,当务之急是修改完善宪法,把私人财产的保护写进宪法,从根本大法上明确一切合法的私人产权和公有产权一样受到法律的保护,同时,要尽快通过、颁布实施《物权法》,使私人财产权利的保护有法可依。

3.2 进一步完善非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改革现行非公有制经济的法律调整模式,尽快规范和理顺企业立法,结合有关法律的修订,把不同所有制的企业统一置于一个完整的法律框架内,按企业组织形式进行规范和调整,缩小所有制上的差别,确保非公有制企业与公有制企业处于平等的法律地位。制定相应的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具体实施细则,以限制公权的随意使用,规范执法行为。

3.3 实现政府职能设置、办事程序的法制化。要使非公有制企业得到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必须依赖于公平司法和执法。要真正实现公平的司法和执法,首要的是要转变政府的职能,这就必须要求政府职能实现法律化设置,依法变动,保障政府职能设置的法制化和相对稳定性;要实现政府办事程序的法律化,杜绝政府行为的随意性和个人性等现象的发生;要实现政务信息公开制度的法制化,避免信息披露的随意性和封锁信息等现象的发生。

3.4 实现司法、执法和监督制度的法制化。要形成法制化的市场竞争环境,必须实现司法过程、执法过程和监督制度的法制化,也就是说,司法行为、执法行为和监督行为本身要有法可依,依法办事。因此,当务之急是要加强执法程序、监督机构的设置和人员的组成、监督程序等方面的法制化建设,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行政执法水平。

3.5 加强市场法制环境建设。企业作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经济实体,有些素质较差的非公有制企业主就会不择手段地追求私利,必然会带来外部的不经济,就会造成假冒伪劣产品盛行,从而带来市场经济运行的无序化。因此,要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必须实现规范和保护相结合,既要从法律公平、公正的高度放宽国内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领域,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贷款难、用地难等问题;彻底清理市场壁垒,实现一视同仁。

环境保护的经济学思考 篇7

一、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关系的认识误区

(一) 普遍认识。

如何解决经济发展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已成为全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关注的问题。大家有一个普遍一致的看法, 认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属于鱼与熊掌的问题, 两者不可兼得。如中国农业大学信息学院的张晓东博士对经济发展和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 根据20世纪90年代的数据对我国近期 (2005年至2010年) 的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度进行预测, 预测结果显示, 按照90年代的经济发展模式, 我国未来10a的经济和环境的关系仍然呈现出“U”型特征, 即经济的增长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并且事实上也是这样, 近几十年, 世界上的经济已得到持续稳定的快速发展, 环境破坏问题也日益严重, 据联合国开发署、环境署、世界银行、世界资源研究所, 175位专家参加完成的《世界资源报告2000~2001, 人与生态系统, 正遭破坏的生命之网》中, 对全球五种重要的生态系统作出的研究结果表明:全世界70%的农田退化, 地力枯竭;50%的湿地已经在20世纪消失;2/3的渔业已经濒临或超过持续生产的极限;至少1/3的人面临缺水, 其中13亿人没有健康饮用水;世界上10%~15%的物种将在未来的30年灭绝;80%的森林正遭砍伐。如果各国政府和公民对此不予以足够的重视, 生态系统退化的速度还将加快。由此可见, 经济快速发展已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的负面影响, 人们正在慢慢咀嚼着自己酿下的苦果。以至于不得不发出这样的呼声:地球只有一个, 请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它们两者难道真的就是天敌, 势不两立吗?我们该怎么办呢, 难道我们就只有要么牺牲环境, 发展经济;要么牺牲经济, 保护环境, 回到原始社会中吗?这两种选择是大家都不想要的。那么有没有一种两全其美的方案呢?

(二) 逻辑错误。

首先, 我们不必急于去做这样的选择, 而来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从前面的普遍认识中发现经济发展势必会带来环境破坏, 认为它们之间是一种必然的关系。细细回味, 发现这种普遍认识存在一种逻辑错误, 它们之间应该是一种可能性的问题, 而不是一种必然性的问题, 把可能性误认为是必然性。逻辑学告诉我们:如果此事发生, 则彼事一定会发生, 谓之必然性;如果此事发生, 彼事既可以发生, 也可以不发生, 谓之可能性。其实, 经济发展只是可能会带来环境破坏, 只是人类的进步把这种可能性变成了事实, 以至于大家把它作为了一种必然性的东西来看待了。认为经济发展肯定会带来环境破坏, 两者是势不两立, 此消彼长, 我们只能择其一。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大家对待经济发展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存在一种普遍误区, 犯了逻辑错误, 把可能性当成了必然性。而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 必然性和可能性之间存在一种实质性的区别, 它们之间有着辩证的关系。

(三) 辩证关系。

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说过:必然性是指在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合乎规律的、一定要发生的、确定不移的趋势。可能性是指事物中所包含的、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所以, 必然性是已经实现了的可能性, 是根据和条件很充分, 在现在的条件下就可以实现的可能;可能性是现有条件和根据还不很具备, 未必能实现, 另外, 还有多种可能, 特别是两种相反的可能——好的可能和坏的可能、胜利的可能和失败的可能, 并且要区分可能性的量, 即概率的大小。因此, 经济发展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可能性的问题, 有了经济发展这一条件, 不一定就会引起环境破坏, 还必需其他的一些条件, 如政府的态度、世人的观念和企业的做法等等。并且, 如果让其他的一些条件变成一种积极的方式, 加上经济发展这一个大条件, 还有可能变成一种好的可能性, 也就是说经济发展可以促使环境的保护, 如绿色环保、生态平衡、人和自然的和平健康共处等等, 因为经济发展了, 就为环境保护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和牢固的后盾, 再辅以发达的科技, 就为环境保护提供了技术支持, 这样, 就可以使环境保护朝着理想的方向发展, 把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建设得更美好。另外, 只有环境搞好了, 经济发展才能够持续。由此, 经济发展和环境两者之间是一种辩证关系, 经济发展为环境的保护提供了物质基础, 而环境保护好了又能使经济更快、更好地持续发展。

二、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关系对政府工作的启示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 只要措施得力、方法正确、政府重视, 可以让可能性往好的可能性转化, 使不好的可能性的量的概率为零, 使好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 使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这两者变成鱼与熊掌可兼得。也就是说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能够协调, 并且相互促进。这样, 如何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应该成为各级领导、企业家及每一位公民深思的问题。下面主要从政府的角度来分析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关系所带来的启示。

首先, 要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中国现行的有关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政策总的精神是经济导向, 优先考虑经济发展问题。在实践中, 当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发生矛盾时往往选择牺牲环境发展经济的道路, 实际工作中出现“重经济, 轻环保”的现象就是这种选择的真实反映, 到目前为止, 我国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导致许多环保领域成为被动治理的境地。反观发达国家, 早已走上以预防为主的阶段。故必须充分认识到偏重于环保的趋势, 把环境保护扎扎实实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其次, 强化政府的环境管理职能并实行统一管理。时下, 我国对环境保护方面的政策法规, 在实施过程中, 往往被地方政府和企业大打折扣, 如我国政府早在20世纪80年代, 就在制订和实施环境管理制度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是“三同时”制度, 即所有新建、改建、扩建项目, 其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的制度。但具体实施起来就有点变味了, 出现上述情况, 必须有赖于政府真正发挥出环境管理职能, 政府必须以监督、防止环境污染发生为主要管理职能。以前, 环境保护的主要责任在于地方政府, 而地方政府因为缺乏保护环境的积极性, 再加上受经济利益驱动, 往往无法尽到自己的责任, 环境作为一种公共物品, 只能由政府来提供, 而我国各级地方政府都直接参与经济活动, 发展是主要职责, 经济的增长速度也是考察各级政府官员的主要指标, 这就使得各级政府往往倾向于为了经济发展而容忍、袒护、甚至支持经济发展中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 有些地方政府为了经济发展还直接从事一些破坏环境的活动。因此必须由中央政府统一管理全国环境, 打破按行政区域设置环境行政管理部门的格局, 根据不同环境的特点、环境管理的实际需要设置环境管理部门, 并且实行中央垂直领导;在中央政府设立统一的国家环境管理委员会, 统一管理全国的环境;赋予环保部门独立的环境执法权, 减少来自地方的不当干预, 从权力机制上保证环保部门可以毫无后顾之忧地开展环境执法活动。

再次, 构建绿色GNP和实施绿色管理。当前, 环境项目未被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资源价格未充分体现资源的补偿租金——即自然成本, 传统会计核算也未将环境成本列入企业产品成本, 未将企业所应承担的环保社会责任纳入负债, 因而许多企业的环境成本外部化, 并且一些企业为了降低产品成本费用, 达到以较低的价格吸引更多消费者的目的, 仍然排污或浪费资源。此外, 许多环境问题的暴露都具有滞后性, 依靠市场机制解决环境问题也具有滞后性, 为了减少污染后所造成的环境代价延期支付, 为此, 政府应推动绿色会计发展, 构建绿色GNP体系, 将经济现象、社会现象和环境成本纳入建立资源更新的有偿使用制度与经济补偿机制, 使环境保护成本内部化, 并力争实现收益化。包括政府制定环境标准并对违规企业给予处罚, 政府对污染物的排放征税以使企业将外部成本内部化, 并刺激企业不断寻求低成本的污染治理技术以减少排污费的积极性。政府向企业发放可交易的排污许可证, 使其根据许可证向特定地点排放特定数量的污染物。美国经验显示, 可交易的排污许可证具有可观的甚至巨大的成本节约作用, 同时, 排污权交易是一种事前控制污染的方法。

最后, 政府应该支持环境保护。中国政府应该从各方面, 特别是资金方面支持人们探索科学可行的环保机制, 开发先进环保技术, 积极开展国际环境技术交流与合作, 鼓励组建民间环保团体, 支持它们开展各种有益于环保的活动, 协助政府做好环保工作。

摘要:随着经济日益发展, 环境污染问题也变得越来越严峻了。很多人认为经济发展和环境问题是鱼与熊掌的问题, 两者不可兼得。但是, 这种认识存在着一种逻辑错误, 把可能性的问题变成了必然性问题。其实, 只要我们正确处理, 政府发挥出自己应有的责任, 一定能够使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 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互促进, 达到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

关键词:经济发展,生态环境,辩证关系,政府工作,启示

参考文献

[1].张晓东, 朱德海.中国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度预测分析.资源科学, 2003, 25 (2)

[2].杨小妍, 李凤英.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2, 3

[3].孙洪庆.我国绿色营销的困境与对策.现代财经, 2002, 1

[4].刘大椿等.科学技术哲学新视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年5月第1版

[5].中央财经大学逻辑教研室编.逻辑学新教程.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1年第1版

完善我国环境经济政策的思考 篇8

环境经济政策是指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 运用价格、税收、财政、信贷、收费、保险等经济手段, 调节或影响市场主体的行为, 以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一种市场化的政策手段。与环境管理经济手段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及条例规定, 构成了环境经济政策体系。主要的环境经济政策包括旨在改变任意和无偿开发利用资源的环境政策, 如推动合理开发、节约资源及保护环境的环境资源核算政策;排污者付费、超标排污罚款和收费标准高于污染治理成本的排污收费政策;鼓励削减污染物排放量和排污权交易的政策等。目标是将市场主体经济活动带来的外部不经济性降到最低限度直至彻底消除。

1. 环境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

根据经济学理论, 环境问题是企业外部不经济的产物, 因此, 要解决企业的污染问题, 也就须将这种外部不经济转化为企业内部的成本, 迫使企业在生产时考虑到环境因素。环境经济政策主要基于两类理论:第一类是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观点, 即“科斯手段”。认为环境问题主要是市场产权界定不清, 因此要明晰产权, 包括所有权、使用权和开发权。应建立环境产权市场, 例如可交易的许可证制度与排放配额等。第二类是基于福利经济学观点, 即“庇古手段”。认为通过征收税费的办法就可以把环境污染成本转化为企业的内部成本, 迫使企业治理污染。其中有征收污染税或污染费, 由此又衍生出其他一些手段, 如罚款、金融、财政、资金赔偿等。但国际上真正成功的使用的只有环境税收、环境收费、超标罚款、绿色金融、财政补偿与排污权交易。前者侧重通过“看不见的手”——市场机制本身来解决环境问题, 具体包括明确产权、建立市场等措施。后者通过“看得见的手”——政府干预来解决环境问题, 具体包括税收、收费、债券和押金等制度。这种市场化的方式有利于于降低环保的成本, 提高环保的效率和效果。

2. 环境经济政策时提高环保绩效的长效机制

保护环境的政策主要有:直接管制和经济手段。直接管制是依靠国家或地区制定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行政条例, 对环境污染进行直接的控制, 如环境标准等。直接管制在治理污染, 保护环境方面效果最为显著, 但是直接管制在治理污染方面缺乏经济效率和管理效率, 因为企业没有为降低污染而进行创新的激励, 企业只要达到国家规定的污染标准, 就没有进一步降低污染的激励, 哪怕其降低污染的成本很小。此外, 管制需要政府对排污企业进行严格监管, 行政成本高。此外根据斯蒂格利茨的“俘虏理论”, 管制者很可能被企业“收买”, 出现腐败行为。

而经济手段在环境管理中可以克服直接管制手段的不足, 其在降低环境保护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减少政府补贴、扩大财政收入以及提高公众环境意识诸多方面, 具有行政命令手段所不具备的显著优点, 故为世界上很多国家所采用。比起直接的行政管制, 经济手段在防止污染、保护生态方面具有优势: (1) 经济效率优势。经济手段通过内化企业环境成本, 促使企业生产和个人消费时考虑到环境成本, 它通过税收、收费、补贴、信贷等经济手段实现对经济的间接调控。通过确定和改变市场游戏规则来影响污染者的经济利益, 调动污染者治污的积极性, 让污染者也来承担改善环境的责任。 (2) 体现了社会公平。如, “污染者付费”原则, 即谁污染, 谁承担责任, 体现了社会公平;再如, 生态补偿机制, 遭受到环境污染带来的损失, 应得到补偿, 享受到环境保护带来的收益, 则应付费, 不能无偿的消费环保带来的好处。 (3) 可以实现环境治理的模式从“终端治理”向“全程监控”的转变。这种转变使得某些类型的经济手段, 如产品收费、注册管理费、清洁技术开发的补贴和押金制度等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从而有效的避免了先污染后治理的弊端。

理论和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 环境经济政策是迄今为止解决环境问题最有效、最能形成长效机制的办法。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 发达国家就积极应用环境经济政策来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均衡发展, 取得了成功。1972年OECD首次提出了“污染者付费原则”, 在以后的20多年中, 西方发达国家对市场机制和财税政策进行了基于环境考虑的一系列改革。在长期的污染防治实践过程中, 发达国家建立起一整套全方位、多领域的宏观环境经济政策, 能以较低的成本达到有效控制污染的目的。例如, OECD许多成员国针对农药、化肥、含铅汽油、电池、包装材料等许多会产生污染的产品征收产品税, 刺激生产者和消费者转向无污染、少污染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从20世纪90年代起, OECD国家开始绿化其税制体系, 实行绿色税制改革, 以制定可行的、对保护环境有效的政策。同时绿化财政体制, 调整或取消对环境保护不利的财税政策。

二、我国环境经济政策绩效不佳

环境经济政策在国外已经推行多年, 我国也一直在探索。我国环境管理方式已经从过去的单纯的行政管理逐步向行政与经济手段相结合的综合环境管理模式转变, 逐步将环境经济政策体系的构建作为解决环境问题最有效、最能形成长效机制的办法。这对于推动节能减排, 贯彻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我国的环境经济政策在体系的完善性、手段的科学和有效性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 使得环境经济政策的绩效不佳。

1. 我国环境经济政策体系不完善

目前, 我国环境管理还主要以行政方式为主, 真正有效的环境经济政策的工具很少, 至今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独立的政策体系。在我国现行的环境经济政策中, 以排污收费制度最为典型和成熟。近些年来, 环境融资、排污交易、清洁生、生态补偿等环境经济政策也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 由于环保部门行政权力有限, 法律规定的处罚额度太低, 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使得排污收费制度在调控企业经济活动方面起步到应有的作用。更重要的是, 目前在我国, 排污收费在本质上只是环保部门进行环境管理的一种辅助手段, 仅仅属于局部、微观的调控, 远未达到对市场运行机制进行整体宏观调控的作用。而排污权交易、清洁生产、生态补偿机制等, 在我国仍处于试点状态, 尚不能充分发挥其对于环境保护的调控作用。尽管银监会将与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出台绿色信贷政策、央行决定推动将企业环境信息纳入征信系统等, 但总体而言, 这些具有宏观调控作用的环境经济政策目前仍处在探索和启动阶段, 远未形成完备的政策体系。

2. 环境经济政策执行效果不佳

目前, 不仅我国环境经济政策远未形成体系, 而且现有的政策也呈现执行乏力, 效果不佳的状态。导致环境经济政策推行困难, 执行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在于: (1) 环境政策缺乏相应的配套措施。有些环境经济政策虽然有政策性规定, 但是由于没有配套的措施, 也没有与其他部门形成默契配合, 难以起到应有的作用。例如, 中国人民银行早在1995年就制定政策, 要求各级金融机构对“不符合环保规定的项目不贷款”, 可由于没有配套的措施, 这项很好的环境经济政策并没有得以真正实施。直至今年7月, 国家环保总局、央行、银监会这3个公章才第一次盖在同一份文件上, 以绿色信贷机制遏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盲目扩张。 (2) 地方目标和中央政策相背离。中央政府力图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而一些地方政府出于集团乃至个人的利益, 却片面强调GDP增长。

3. 有关环境经济政策的法律不健全

要有效建立起环境经济政策体系并使其充分发挥作用, 首先应将环境经济政策上升到立法的高度, 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各部门分散的行政手段上。加强制度法律建设, 是环境经济政策发挥作用的一个重要基础。近年来, 我国虽然颁布实施了一系列有关环境经济政策的法律法规, 如, 《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森林法》等等, 但政策的法律保障体系还很不完善, 存在不少空白和不规范现象, 这严重影响了环境经济政策的实施绩效。如生态补偿政策, 虽然早在1989年就已开始在一些地方实施, 但是由于没有法律依据, 没有统一的政策框架和实施规划, 这项政策至今仍处在试点阶段。另外, 一些城市正在试行的排污权交易政策也没有相关法律的规范, 存在很大的随意性。

4. 环境经济政策的制定过程的缺乏绩效

环境经济政策是集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修正于一体的一个完整体系。科学合理的环境经济政策, 强有力的执行以及对执行效果的评估和修正, 是环境经济政策取得良好效果保证。哪一环出现了问题, 都会影响到整个环境政策的绩效。而我国环境经济政策的在制定的程序、方式等等方面存在某些不足, 直接导致制定出来的环境经济政策不尽科学合理, 从而使政策效果达不到政府的预期目标。 (1) 我国环境经济政策的制定机关通常涉及到多个部门、多个层次, 这些制定环境经济政策的机构不仅为整体经济和社会利益服务, 而且也有自身的利益要求, 这就难免会出现各自为政、政出多门现象。 (2) 我国环境经济政策的制定过程缺乏系统和详细地研究及缺乏公众参与机制。往往是先由有关的职能部门提出意见, 然后由领导决定, 而没有环境政策利益相关者, 如地方政府、相关部门、企业和个人的参与, 导致现行的环境经济政策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 导致环境公平问题的产生。 (3) 在制定有关环境经济政策时, 总是在环境管理系统内部考虑, 而很少从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转换以及与其它政策相协调等角度进行考虑。在这种情况下, 环境经济政策就只能局限于一些对环境进行管理的微观经济手段, 而很少在经济结构调整、能源发展战略、财政税收和金融以及农业和交通政策中引入有利于环境的经济刺激手段。换言之, 环境经济政策与这些部门政策之间往往难以协调, 同时由于部门经济利益的驱动, 一些部门往往热衷于出台具有资金收入的环境经济政策, 以致出现一些环境经济政策的混乱现象。这些做法, 一方面增加了政策执行成本和管理成本, 另一方面也降低了环境经济政策的经济效率。 (4) 我国环境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缺乏成本——收益分析。发达国家早已将制定的环境经济政策纳入成本——收益的分析, 通过对拟实施和已生效的环境经济政策进行成本-收益分析, 可全面衡量政策对就业、经济增长、环境、生产率等的总影响, 将环境经济政策建立在科学量化分析的基础上, 并以效率原则作为一个重要的评价标准, 可提高政策制定的效率和效果。

三、完善我国的环境经济政策体系, 提高环境经济政策的绩效

针对我国的现实情况, 首先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我国的环境经济政策体系建议。

1. 进一步完善有关环境经济政策, 并推动环境政策法律化

逐步完善、丰富环境经济政策工具, 逐步建立起完整的环境经济政策体系。在解决环境保护问题方面更多地使用价格、税收、财政、信贷、收费、保险等经济手段, 让消耗资源、破坏环境的成本内在化, 进入生产成本。比如将污染许可证交易制度作为防治污染的主要工具, 同时完善污染税费制度, 使之相互配合, 发挥协力。同时, 进一步强化和完善环境保护的立法工作, 尽快推动逐步成熟的环境经济政策进入法律框架系统, 使其成为规范社会经济行为的硬约束, 提高环境政策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2. 加强环境经济政策的配套措施建设

应通过法律规定, 使各部门相关政策与环境经济政策相配套, 发挥政策的协同作用。一是政策之间要配套。比如, 我国要建立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但是一些地方政府却依据其他文件规定, 还在违法占用耕地, 搞开发区的建设。因此, 环境政策之间要配套, 环境政策与其他的政策之间也要配套协调, 否则, 政策之间的冲突会削弱了环境政策的权威和效力。二是措施要具体化, 配套文件要及时。配套的法规应当在法律生效之前就制定完毕。

3. 加强环境经济政策的研究工作

为了保证环境经济政策, 特别是保证有关宏观政策对环境有利, 必须要发挥综合决策的作用。 (1) 制定环境经济政策时引进“公共参与制度”。环境经济政策研究与实施是一项涉及财政、税收、金融、农工商等多部门的工作, 需要各部门之间协调配合, 这是环境经济政策研究与试点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同时环境政策也会对市场、企业、个人等产生重大影响, 在制定政策时应听取和吸收各部门及社会各界的意见, 保证政策制定的公平性和有效性。中央制定的宏观经济政策, 必须要有环保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有效参与, 确保宏观经济政策考虑到环境因素;中央制定的环境政策, 要有地方的参与, 使地方能够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 建立必要的信息沟通和利益协调机制;此外, 政府有关的环境经济的制定, 还要广泛听取利益相关者及社会方面的意见, 取得共识, 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降低未来政策执行成本。 (2) 组建跨学科的研究队伍。环境经济政策研究是跨学科、跨部门的综合政策科学研究。为此, 建议组织以政策研究部门为主、大学研究机构为辅, 同时充分吸收国际经验的研究队伍。同时设立技术顾问组, 主要由有关部门政府等官员以及环境政策专家组成。此外也好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与OECD国家、世界银行、联合国环境署等国际组织的联系, 充分利用其在环保方面的成功经验及资金支持。 (3) 为提高环境经济政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在制定政策时, 引入成本——收益分析方法。通过对拟实施的环境经济政策进行量化的成本-收益分析, 对执行政策可能产生的收益及可能产生的成本进行预测, 可为政府选择科学有效的环境经济政策提供重要参考, 有助于政府筛选出成本最低, 效果最佳的环境政策。

4. 提高环境经济政策的执行效果

为提高环境经济政策的执行力度, (1) 加强监测、监督和执法能力。可考虑将环保总局升级为环境部, 同时加强国家环保总局对地方环保局的监督管理能力。提高环境经济政策的执行效果, 也离不开立法机构和公众的参与和监督, 要充分发挥人大、社会和民众的监督作用。 (2) 公开有关环保环境政策的信息。信息公开有利于强化社会公众对环境政策的监督, 同时也使人们对执行政策的效果有清楚的认识, 提高人们执行政策的自觉性, 降低政府实施规制政策的监督和执行成本。有些环境政策台后, 执行效果不佳, 这虽与人们的法律意识不强有关, 但与人们对执行政策可能带来的收益没有很好了解也有关。如果人们对环境政策可能带来的效益有充分的了解, 无疑会增加人们执行的激励, 降低政府监督成本, 并减少因对违规企业进行处罚造成的效率损失。

摘要:环境经济政策被认为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长效机制, 目前, 我国已开始重视使用环境经济政策来解决环境问题, 但由于种种原因, 我国环境经济政策还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 我国应积极采取措施进一步完善环境经济政策, 提高环境保护的效果。

关键词:环境经济政策,环境保护,绩效

参考文献

[1]潘岳:谈谈环境经济新政策.经济观察报, 2007~9~14

[2]徐琦:继续在环境经济政策上下功夫.中国环境报, 2007~9~11

[3]胡蓓蓓徐利淼中国环境经济政策的评价和建议[J].北方环境, 2003, 4

环境保护的经济学思考 篇9

1.1 树立林业档案意识的作用

档案意识与林业效益有着紧密的关系, 树立了良好的档案意识, 才能做好林业档案工作, 通过对档案的建设和管理, 能够从档案工作中获益。在林业工作中, 一些地方政府通过林业档案建立工作对林业进行有效管理, 利用档案凭证解决了一些土地纠纷问题, 这些都是林业档案建立工作带来的实际效益。

1.2 做好档案基础工作

基层档案管理要求对档案进行规范整理, 科学管理以及完整收集等, 还需要对各种档案划分期限进行有序的编目排列, 方便今后利用。此外, 还要完善档案管理使用工作, 对档案的归档、借阅以及统计等活动建立一定的规章制度来保证活动规范, 还要注意对重点档案的监督管理, 需要对重大档案进行登记, 明确相关责任单位以及责任人, 保证档案资源的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

2 完善林业档案工作机制, 突出服务意识

2.1 做好基层林业单位档案工作

基层林业单位是林业工作的前沿阵地, 也是林业档案建设的主要执行单位。基层林业单位在工作中, 注意对林业基层档案建立工作, 就会给整个基层林业建设和管理创造很多有利条件。此外, 基层林业单位还需要根据地方实际情况, 相应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林业档案, 从而提高地方林业档案馆的竞争力, 地方林业单位可以依据国家档案管理的相关规定, 重视对林业档案的开发和利用, 促进基层林业单位特色档案建设进程。

2.2 扩大档案信息源

林业档案建设过程中, 为了增强和扩展信息搜集功能, 提高林业信息服务效用, 一些林业档案馆作为专业的档案管理中心, 需要积极同社会建立公共的信息渠道, 通过与社会各界的互通联系, 扩大林业档案信息来源。

2.3 档案建设要遵循相关法律法规

在林业档案建设过程中, 在对社会以及市场利益重视的同时, 也不能忽视遵守法律法规以及相关制度。林业档案管理过程中, 档案馆进行档案文件管理和利用时, 对文件管理和使用的权限需要严格遵循相关规定和要求, 在提供档案资料服务时, 需要进行合理、合法的受权, 以及对档案和文件的进馆提供依据、记录等。使用档案以及利用档案进行服务时, 需要注意对现行档案法律、法规的遵守。进行林业档案建设时, 需要遵守法律, 需要依靠法律, 积极进行林业档案建设的探索和创新。

2.4 创立林业档案服务机制, 强化服务意识

在林业档案建设过程中, 需要注重对服务机制的探讨和建立, 促进林业服务细致周到, 通过合情、合理, 合法的工作机制内容, 处理好政府机关行政与林业档案服务机制创新之间的关系。促进档案管理的咨询服务以及技术保护等业务的开展, 加强林业档案管理部门同其它政府建设、管理部门之间的联系, 努力向社会推荐档案服务, 充分的开发和利用林业档案资源, 使林业档案资源获得更好地发展, 获得其应得的社会地位, 实现林业档案资源的价值。

3 推动林业档案信息化建设

3.1 进行档案信息化管理硬件建设

林业档案信息化建设需要充分发挥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的作用, 利用计算机信息网络方便、快捷、准确等优点, 来做好林业档案建设管理工作。在林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硬件建设方面, 需要配备专业的计算机, 还要结合办公自动化, 配备一定的输入、输出设备, 例如, 扫描仪、打印机以及检索机等。

3.2 建立林业信息网

林业档案建设需要进行长远的发展规划, 通过对林业信息网络系统的建立, 加强对林业信息的关注以及搜集, 可以做好对林业动态的监测, 适应林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3.3 重点抓好基层林业档案信息管理中心建设

我国林业基础建设主要集中在县、乡2级基层林业部门工作中, 对林业资料以及林业档案的建设也是地方基层林业工作的重点, 因此, 做好林业信息管理网络系统建设, 需要加强对县级档案信息管理中心的建立。

4 结语

在现阶段的经济发展环境下, 做好林业档案建设十分有必要, 通过林业档案的建立和有效地管理, 可以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对林业档案的建设需要从林业档案基础工作、林业档案工作体制以及林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等多个方面入手, 通过合理有效的档案建设, 促进林业档案建设的发展, 做好我国的林业发展工作。

参考文献

[1]袁国霞.论城建档案工作的发展趋势与对策[J].兰台世界, 2008 (1)

环境保护的经济学思考 篇10

关键词:城市,环境卫生管理,问题,原因,思考

环境卫生可以说是城市的窗口行业, 城市环境卫生做不好, 会给城市容貌带来不良影响, 甚至破坏城市的整体形象。因此各个城市都高度重视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并且投入大量的财力人力, 一方面提高城市生活环境, 另一方面也能够吸引投资, 实现城市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1 城市中环境卫生管理的问题

1.1 管理体制不够健全

从当前情况来说, 城市的环境卫生管理仍然普遍存在着职能交叉、政事不分、干管合一等方面的问题。环境卫生管理机构主要是管理城市主要干道以及广场的卫生保洁工作, 居民小区当中的环境卫生主要由各个小区的物业公司来承担[1]。要是小区缺乏物业公司, 由街道居委会负责。这样一来就容易发生多头办理的问题, 一旦发生问题之后无法尽快得到处理, 环卫管理机构沦为一个承担清脏任务的机构。

1.2 环卫设施经费不足

很多城市的环卫管理机构使用的各种车辆接近报废期限, 但是因为缺乏充裕的资金, 仍然在继续使用当中。近年来虽然一些城市不断增加卫生设施, 不过仍然无法满足工作的要求, 同时这些设备也无法定期进行更新以及升级换代。除此之外, 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方面缺乏处理突发事件的各种设施。随着城市对环境卫生要求标准的日益增加, 环卫作业的工作量越来越多, 这就导致财政经费往往无法满足日常开支。环卫经费方面的问题, 严重影响到环境卫生管理的顺利实施。

1.3 市民卫生意识较差

城市居民在文化程度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区别, 环境卫生的意识也各不相同, 流动销售、占道经营、乱设摊点以及乱扔垃圾等方面的问题仍然广泛存在。人们随地乱扔垃圾, 无视环卫部门提供的垃圾回收设施。除此之外, 破坏环境卫生设施的现象屡见不鲜。

1.4 卫生设施规划落后

随着我国城市化速度的日益加快, 城市的环境卫生管理工作需要做好配套的改进, 不过真正的专项规划设施在很多时候并未得到相应的完善[2]。一方面是垃圾点的布局还需要加以调整, 另一方面是受利益驱动, 城市的规划不够合理科学, 再加上管理执行不够到位, 给卫生环境管理造成很多不便。

2 城市中环境卫生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2.1 观念方面的原因

建国之后我国的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工作通常都是由政府部门或者事业单位来负责的, 这也就意味着这方面的工作主要目的并不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因此带来的经济效益是比较有限的。在这一背景下, 城市经济发展程度比较高的区域有能力做好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但是一些落后地区的环境卫生保护力度薄弱。哪怕政府做了很多思想意识领域的宣传工作, 往往缺乏实际行动, 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除此之外, 政府机构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偏见, 喜欢做一些面子工程, 同时忽略更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环境卫生管理机制可以说是确保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满足要求的重要基础条件, 不过当前的城市卫生管理制度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以及不足, 无法对城市环境卫生实施有效全面的管理。很多单位以及个人只针对眼前利益而忽略长期利益, 只重视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 忽视城市环境卫生工作的重要价值。

2.2 机制方面的原因

控制以及管理城市的环境卫生受到各种机制的影响, 例如竞争机制、市场机制、长效机制以及监督机制等, 不过我国这方面的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的建立健全。当前情况下, 我国城市的环境卫生管理机构同实际负责的部门权限比较模糊, 容易出现职权交叉的问题, 导致管理机构的工作无法顺利进行, 管理的质量比较低。执行机构的竞争机制以及市场机制不够健全, 同时对其实施的监督也较为匮乏。

2.3 体制方面的原因

很多人意识不到城市环境卫生管理问题的重要性。城市环境卫生的保护是一项繁琐复杂的工作。环境卫生管理容易牵涉到各个方面的工作, 比如城市的区域文化宣传、历史建筑保护以及精神文化弘扬等。这表明环境卫生管理的综合性及系统性比较强。因此做好环境卫生工作不仅仅是环保部门的职责, 还需要行政机构以及司法机关大力进行配合以及协作, 坚决执行目标责任制, 确保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高度负责。

2.4 社会方面的原因

当前情况下, 城市居民参与到环境卫生管理中还缺乏畅通的途径。虽然很多城市的政府鼓励居民采取网络或者是电话等不同的方式向相关机构提出要求以及意见, 不过居民往往并不重视这方面的内容。他们没有意识到自身应当揭发破坏城市环境的行为, 从而保护城市环境卫生。

3 城市中环境卫生管理的经济思考

3.1 做好环境卫生管理的协调管理

在城市治理脏乱差环境的过程当中, 并不只是某个特定的机构在负责, 而是由多个相关的机构联合管理, 除了卫生管理机构之外, 还会涉及到社区、城建以及工商等多个不同的管理机构及部门, 在很多时候会出现互相推诿的问题。例如道路路面的保洁分工比较模糊, 职责不够清楚, 车辆乱放但是缺乏专人整治的问题长期存在, 环境卫生管理的效果不够理想。要想彻底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就需要由一个专门的机构负责, 来协调其它有关部门的联系, 最终建立一个综合管理的整体格局。在具体执行的过程当中, 需要彻底清查各种街头市场以及流动摊点, 确保摊位的设置合理科学, 严厉处罚那些违规行为。建筑施工的工地以及建筑材料需要封闭管理, 施工企业需要积极配合环境卫生管理机构处理垃圾。

3.2 加强环卫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需要加大环境卫生设施的投资建设规模, 保证环境管理以及建筑工程之间的同步规划。这样一来一方面能够有效缓解环境卫生管理设施缺乏的问题, 便于同各种生活设施进行同步配套。另一方面还可以防止在建筑建成之后再规划环境卫生设施, 遭遇小区居民反对的问题。除此之外, 还需要根据环境卫生设施的相关规定, 来配套建设各种设施。接近报废期限的车辆需要及时进行更新, 并且要不断购买使用新设备。根据政府的有关规定, 要建设数量足够的封闭式公厕、垃圾池以及果皮箱等。

3.3 转变环境卫生管理机制

各个城市需要切实执行环境卫生的管理制度, 尤其需要落实管理工作的责任制, 确保责任区以及相应的责任人能够真正承担起管理的职责。要转变传统管理体制上面政企合一的落后局面, 实施环卫部门前头管理、环保部门负责监督同时社会化服务并重的管理模式, 积极推动管理手段的现代化以及科学化。除此之外, 还应当最大限度激发城市居民参与到城市环境卫生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对那些忽视甚至违反政府相关规定的单位及个人进行相应的处罚。坚持举办文明卫生创建工作, 从而营造居民关心环境卫生而主动参与到环卫管理当中的氛围。

3.4 提高居民的环境卫生意识

城市的生活垃圾问题是不是能够得到彻底有效的解决, 直接影响到各个单位以及城市居民的切身利益。所以政府需要加大教育宣传的力度, 让人们可以充分意识到垃圾问题带来的严重危害, 这一问题同自身的利益息息相关。城市还需要为环卫工作人员提供培训, 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政策意识以及技术素质, 确保各项方针、政策顺利执行。

综上所述, 当前我国的环境卫生管理取得一定的成果, 不过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需要从多个角度着手加以解决。城市的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内容复杂, 需要从细节着手, 政府引导并且公众参与, 通过技术手段以及经济手段等改变现状, 不断提高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景.基层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企业导报, 2015, 12 (6) :203-205.

环境保护的经济学分析 篇11

[关键词]环境问题;外部性;解决路径;建议

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生产力不断提高,伴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接踵而至的便是环境危机。公害案件的发生给人类敲响了警钟,人们开始反思经济与环境的关系,认识到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破坏。各界学者从不同角度探讨环境问题,以期从中寻找正确解决环境与经济之间尖锐冲突的有效路径,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

一、环境问题的产生

萨缪尔森提出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是判断物品是否具有公共性的两大标准。公共物品的供给不具有竞争性,是指增加一个人对该物品消费,产品的边际成本不会有任何增加,即成本为零。公共物品消费不具有排他性,是指公共物品的消费权或享有权并不是由某个人所有,而是由整个社会占有[1]。比照公共物品的两大属性可以发现环境资源属于公共物品,环境资源由所有人共享,并不属于某个人所有,另外,一个人享用环境资源的同时不得排斥其他人的享用。

环境资源的这种属性易导致经济学意义上的外部性问题。按照传统福利经济学的观点,外部性是一种经济力量对于另一种经济力量的“非市场性”的附带影响,是经济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2]。也就是说,是外部性在生产过程中,生产者的生产经营活动给交易对象以外的其他人带来的利害影响。正外部性是生产者的活动以非市场交易方式对另外一方产生有利影响,负外部性则是对另一方产生消极影响。

在环境活动中,当某个人或组织做出保护环境的举动时,其付出了成本得到的收益由社会享用;当破坏环境时所得收益由个人享用而成本却可以转嫁给整个社会,也就是说,其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所产生的成本没有计入进行市场交易时的私人成本中。外部性问题的存在导致了市场失灵,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以环境污染为例,污染者污染环境的成本由于外部性转嫁给整个社会,也就不会在其私人成本中体现,边际社会成本大于边际私人成本,污染者从其个人利益出发寻求最优产量组合。根据经济学观点,社会最优产量在社会成本与社会收益均衡时出现,而在上述情况中,污染者个人的最优产量偏离社会的最优产量,势必会出现污染者过度生产的情况。而对于受污染影响的生产者而言,不得不承担因污染者污染带来的损失,即个人成本比最初要增加,例如发电厂要使用清水必须要花费费用去清洁上游造纸厂排放的污水,此时个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这将促使生产者缩小生产,最终导致社会急需物品供给不足,其他物品生产过剩,资源配置效应出现误差,市场失灵出现。成本付出与收益享有的不平衡性加之行为人的经济人假设使得更多人放弃从事保护环境的正外部性活动,使环境破坏和生态恶化愈演愈烈,环境危机最终出现。

二、解决环境问题的不同学术路径及检视

在人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的物质能量交流活动,人类既需要从环境中取得物质和能量,也需要向环境排放物质和能量,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人类在其生产、生活活动中开展的与环境的物质能量交流活动不适当所引起的[3]。经济学学者从不同路径对如何调和利益冲突,解决环境问题,使当前人类活动所造成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控制在一定的生态阀值之内作了探讨。简单说途径有国家与市场两种,具体说来,经济学开出的“处方”有私人谈判、承担损害赔偿的法律后果、直接控制以及征收污染税收或排放物税等[4]。

(一)“政府干预”路径

对于坚持政府干预生产消费活动这一思想进行总结分析,笔者归纳为以下两种方法:

1.20世纪初庇古提出的“庇古税”解决办法。庇古认为通过对污染环境者征收税收可以将其造成的外部性成本加入到个人成本中,从而实现外部成本内部化,最终解决外部性问题,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关于征税的标准,庇古建议为边际社会成本与边际私人成本的差额。如果企业的排污量超过了边际社会成本等于边际社会收益的社会资源最优配置均衡点所允许的范围,国家就会强制其承担一定税收,企业通过比较成本收益,会自觉地控制污染排放量,所以庇古认为通过征税这一途径可以减少污染,实现资源的有效合理利用。

2.20世纪70年代尼斯等人提出的“国家干预“的解决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建立一套严格的排污标准制度,通过国家强制力硬性规定企业排污的最高标准,促进环境质量好转。通过公共权力对于私人权利的硬性限制,排污者考量其间的成本收益,会做出有利于个体企业发展并间接保护环境的举动。

(二)“权力交易”路径

1960年,科斯的《社会成本问题》一文问世,其用制度经济学分析社会问题给后来的研究强有力的启发。科斯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派在如何解决环境问题上提出的观点是在产权明确界定的前提下,通过私人与私人之间的权利交易即市场机制降低外部性,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

科斯定理一论证了在市场交易成本为零时,无论权力的初始界定是怎样的,人们总会通过产权的重组和安排以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最优化,达致帕累托最优状态,此时权利的初始界定是没有任何影响的。但是在市场交易中,成本不可能为零,为了进行市场交易,有必要发现谁希望交易,有必要告诉人们交易的愿望和方式,以及通过讨价还价的谈判缔结契约,督促契约条款的严格履行等等。这些工作的成本常常是很高的,而任何一定比率的成本都足以使许多在无需成本的定价制度中可以进行的交易化为泡影[5]。在交易成本不可能为零的现实世界中,權利的初始界定对经济运行效率就会产生重要影响。赋予工厂可以排污的权利和赋予居民索赔的权利对资源的最后配置将产生实质性的影响,由此引出科斯定理二,即交易成本为正时,产权的初始界定对资源配置具有基础性作用。那么交易成本为正,出现外部不经济时,应如何处理这一问题呢?科斯认为有效的方法是将权利赋予能最有效运用它们的人,通过这一途径可以激励人们去从事对资源配置最有效的行动。总结下来,笔者发现科斯解决外部性问题的途径可归纳为明晰的产权界定和调整。

(三)对两种学术路径的检视

不可否认,无论是公共权力对私人权利的限制还是产权明晰条件下的权利交易对于降低外部性、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均具有极大的作用,但是两者所存在的局限性使得它们发挥的作用只能控制在一定的范围而无法突破藩篱。

1.“政府干预”路径的局限性

(1)庇古所提出的“庇古税”即以税收的征收来达致边际社会成本与边际社会收益的平衡,将外部成本内部化,其理论建构的基础假设是在没有外部性的情况下,边际个人成本等于边际社会成本。个人成本不仅包括为生产某种产品所使用的各生产要素的价值成本还包括为达到交易所付出的交易费用即交易成本。个人成本等于社会成本的假设意味着交易成本为零,而现实世界中交易成本不可能为零,所以可以这样认为,庇古理论隐含的假设条件是没有现实基础支持的。

环境保护的经济学思考 篇12

1 物资采购实行归口管理

实行归口管理是物资采购的基本原则。施工企业尽管有点多、线长、不便管理的特点, 但归口管理的原则必须坚持。物资采购只有归口物资部门, 才能为实现集中批量打下基础。反之, 不实行归口管理, 造成多头采购, 必然形成管理混乱、成本失控的局面。而由于施工企业的物资涉及面广, 采购项目多, 要做好归口管理, 应抓好制度、人员、监督等各方面的各个环节, 明细分工, 责权清晰, 以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管理体制科学管理, 降低人力成本, 减小中间环节以避免混乱。

2 科学分工, 批量采购

科学的采购分工是实现批量采购、降低成本的基础。施工企业消耗的物资品种繁多, 消耗量差别很大, 如何根据消耗物资的数量规模和对工程质量的影响程度, 科学划分采购管理分工非常必要。通过采购分工与贯标认证相结合, 并严格制定采购程序, 做到分工合理、责任明确、流程清晰、规范有序, 既保证了施工生产的需要, 又为集中批量采购创造了条件。

集中批量采购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是实现降低采购价格的前提。物资部门对施工生产起着基础保障作用, 这个作用是通过控制大宗、主要物资的采购供应来实现的。要实现控制, 首先就要集中采购, 只有集中才可能形成批量, 才可能在市场采购中处于十分有利的位置, 才可能争取到生产企业优先、优惠的服务。此外, 集中批量采购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它具备分散采购无法比拟的优势, 实行集中批量采购, 企业内部与流通环节的人接触少, 便于管理。

3 严格验收

采购的物资到货验收时, 采购管理部门开出物资验收单通知仓库, 由计划采购人员、物资审查人员、保管员、验收员组成的验收小组到达现场, 对物资进行入库验收。检查被验收的物资是否有出厂证明、生产许可证、安全标志、产品质量合格证、准用证、材质单;核对被验收物资的合同、计划与到货物资的数量是否相符;查看被验收物资表面是否有破损等。最后, 所有参与验收的人员签字后方可入库。对必须由质量监督部门进行检验的物资, 必须有该单位出具检验报告单方可入库。对手续不全、质量不合格产品拒绝验收入库。

4 管好库存

对企业来说, 库存不是资产, 而是负债。企业要提高经济效益, 就要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管理好自己的库存。在满足生产的前提下, 通过对企业的库存水平进行控制, 力求尽可能降低库存, 提高物资周转率, 以强化企业的竞争力。盘点物资库存是仓库保管员的重要职责, 盘点方法有永续盘点、动态盘点和定期盘点。除此之外, 采用动态盘点和抽查结合的办法, 对有进出的物资品种进行核对, 对无进出的物资每月抽查50%, 使库存状况更加明确。

5 控制周转

周转材料是施工生产所必须的重要物资之一, 其费用是工程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周转材料的利用率, 充分发挥其效能, 有利于节约资金。周转材料加工制作或购置, 要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中确定的数量执行, 施工结束, 不能私自处理。现在市场上有租赁和购置两种, 对于工程量有限、工期短的工程应采取租赁的方式, 对于工程量大、工期长的工程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购入或部分购置方案, 其决策的唯一标准就是在满足施工生产及质量的前提下, 采取最经济的方案。其选择要核算“租”与“购”的临界点。

6 建立物资管理信息平台

6.1 供应商管理系统模块

对供应商进行区域化和部门分类管理, 通过建立供应商信息档案, 提供最新的成本信息, 将供应商的各种基础信息包括供应商的供应能力、信誉度等内容进行录入、修改、查询、打印。

6.2 进货管理系统模块

目的是随时提供订货、验收信息, 保证按要求订货、到货。对于年度定期生产计划可以由本系统生成进货计划, 管理人员按计划决策。各生产部门不定期的临时性进货计划则可以做到:根据实际需要将进货计划的品名、型号、数量等信息填好请购单, 在系统中备案, 所有单据按时间、部门分类汇总, 通过互联网寻求合作伙伴, 向厂家寻求最小批量价格、产品等级、有效期限, 确定运输方式、付款方式。同时, 更新供应商有关信息, 可以直接从网上录入采购明细单, 或从请购单、查询单中导出有关信息, 生成采购单, 并提交给收货部门进行下一步处理。根据现有的库存信息以及供应商的供货时间、运输方式的要求导出进货单, 并提交库存管理部门监督进货情况。根据质检部门提出的退货要求, 与供应商协商, 确认退货。

6.3 库存管理系统模块

目的是通过对反映库存物资运动过程的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和控制, 以确定最佳的库存量。采用计算机出单据的方法, 对出入库的单据自动生成打印。同时, 包括对入库物资数量的清点验收, 登记出、入库货物的运输情况, 对库存物资的管理作好记录, 库存物资数量的清点与统计分析, 积压物资的处理与利用, 库存计划与控制情况。铁路运输企业在物资信息平台的构建上还有很大的差距, 需要逐步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完善。

综上, 当今世界日新月异, 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下, 物资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技术、财务、劳务和运输等多方面的经营活动和经济效益;物资管理的好坏, 在微观上直接影响工程进度和工作质量, 在宏观上影响各种经济技术指标的完成。施工企业必须加强物资管理, 努力降低成本, 加速资金周转, 增强企业盈利, 以促进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辛跃武.现代企业物资管理探讨[J].建厂科技交流, 2008.

[2]阚晓明.大型企业集团物资管理现代化初探[J].市场周刊:新物流, 2005, (12) .

[3]林丽文.关于加强公路施工物资管理的若干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 (15) .

上一篇:新闻信息量下一篇:药剂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