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保护的分析与思考(通用11篇)
软件保护的分析与思考 篇1
在刑事诉讼中, 由于每一项权力都存在被滥用的可能, 所以国家的任何权力都必须受到合理的限制。同样, 公民享有的权利并不是绝对的, 在合法的情况下才可以合理地享有。监听是刑事案件技术侦查中极为常见的手段之一。目前在多数国家, 如英、美、德、日等都采用了立法的形式对监听措施的运用做出了较为明确的规定, 其中包含在侦查中监听适用的范围, 监听的程序, 非法监听的权利救济等内容, 目的无不在于控制公权力的滥用以及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保护。国内学者对监听领域的隐私权保护问题虽早有关注, 也对其他国家的相关立法进行过比较与分析, 但笔者认为, 与将重心放在克服立法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相比, 对于我国侦查监听中的隐私权保护的现状与未来, 更为重要的是使立法者和广大公民对公权力主导的刑事诉讼程序下个人隐私权保护的价值理念的重要性形成深刻理解与认识。只有对隐私权价值理念的认同, 立法的出发点才可能明晰, 相关的详细的立法规定才有可能得以施行。
一、我国侦查监听在隐私权保护上存在的缺陷
根据我国目前法律, 有关立法并未明确所谓“技术侦查措施”的具体内容, 而且对诸如监听等不同类型的侦查手段实施的时间、范围、监督等问题更未作出特别的限制性规定。而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 涉及监听问题的司法审判经验明显不足, 且没有专门的法律来保护个人隐私在刑事侦查的过程中不被泄露和滥用, 学术领域相关的理论研究也相对落后。在这样的情况之下, 监听等技术侦查手段通常只需要参照侦查机关内部的规章进行, 并且不需要釆取侦查机关之外的第三方独立审查或进行司法审查, 只需直接由侦查机关的行政负责人审查批准。其中在职务犯罪的侦查中, 滥用监听措施的现象尤为司空见惯。这些对监听的无规制使用正在对越来越多特定或者不特定的个人隐私权造成不同程度的侵害。监听的滥用与公民隐私权保护之间的内在冲突越来越被突显出来。
我国在刑事侦查过程中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保护多表现在人身自由权方面, 在涉及到人身自由的侦查措施的规定上较为详细。反观那些可能涉及侵犯其他权利的行为如监听等, 则只是作为一般的侦查方法, 法律规定过于简单。在基于特殊历史背景所形成的法治观念的影响下, 隐私权保护问题在我国刑事侦查领域的理论与实践中显得十分弱小。在社会大众与学界在为刑事侦查中的各方权力进行激烈讨论与博弈的时候, 隐私权仍未能成为刑事侦查领域的核心权益予以对待。我国立法一直以来没有对监听等秘侦措施作出规定, 究其原因, 一方面是因为我国一直以来的侦查观念是一种以国家为占主导的侦查观, 在我国司法实践中表现出的是关注权力、轻视权利, 关注打击、轻视保护; 另一方面是因为我国有着重实体、轻程序的法律公平公正理念, 故而在侦查司法实践中表现出了对诸如监听等秘密侦查措施的神秘化。近几年来, 随着法律理论和意识的不断进步, 我国不断尝试利用司法解释或修改刑事诉讼法等方式来弥补法律存在的漏洞, 这在整体上对尚不完善的刑事侦查制度体系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仔细分析可以发现, 其中没有对监听侦查的具体规定, 而其中的某些概括性规定即使勉强可称为与隐私权保护有所关联, 但不难看出立法者真正的本意并非隐私权的保护。试问通过侵犯了个人隐私权的监听所取得证据是否是非法证据? 是否可以排除? 犯罪嫌疑人与证人是否能以涉及个人隐私为由拒绝供述或作证? 普通刑事案件中采用监听侦查侵犯了隐私权应当如何处理? 这些问题并没有被给出答案, 可见侦查监听下的隐私权保护在我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只有在立法上, 只有在技术侦查制度上, 合理对监听进行保障与规范, 才能使得侦查机关合理合法地去行使自己权限范围内的权力, 逐步推动我国国家旧有侦查观念的变革, 并进一步达到尽可能的降低监听与隐私权保护之间冲突的目的。
二、我国侦查监听中对隐私权进行保护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通过对域外各国监听立法的分析和比较, 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可供借鉴的权利保护理念和行之有效的立法模式。首先, 任何的立法或是理念革新都需要经历漫长的摸索与调整, 这就要求在进行相关立法前, 作为基础的价值理念必须被认同和坚定。只有充分意识到隐私权保护理念的价值, 才能避免立法效用的流于形式和理念革新的反复不前。刑事诉讼过程是国家与个人力量的对抗, 面对弱势一方的个人, 国家权力的控制应当作为整个刑事诉讼制度中最为重要的基本目标之一。而在侦查监听这一最为常见的刑事侦查措施的过程中, 当隐私权的保护得到了立法者、执法者、司法者们足够的重视, 对整个技术侦查制度乃至刑事诉讼制度都有着标志性的意义。其次, 在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时, 鉴于我国成文法的现状, 我们在对侵犯隐私权的侦查监听应被合理控制的理念进行接受与运用的同时, 还必须把这种借鉴建立在我国“法律保留原则”的基础之上, 将其价值内核立法化, 完善我国现有的刑事侦查立法。最后,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 要结合我国的法治特色和基本国情。我国不具备美国以宪法修正案为依据进行刑事司法的法律条件, 但美国通过宪法修正案判例确立了完整的隐私权抗辩体系和监听立法, 这一做法值得我国刑事诉讼法的改革者们认真借鉴。成文法系的德国也在借鉴美国的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强化对监听活动的宪法规制。二战以后, 日本监听立法的发展也深受美国影响, 在非法监听的证据排除问题上, 美国的相关判例对日本的学术研究以及司法实践的影响都十分明显。对于我国而言, 在隐私权保护中借鉴和吸收国外隐私权保护理念应在不改变法律理念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特点进行合理的中国化创新。在平衡点的选择问题上, 我们应充分考虑法律、社会、政治等基础性要素, 并同时考虑我国的法律、文化、体制等辅助性要素。我国只有在客观判断的基础上找到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设计, 才能避免对他国监听立法的借鉴沦为法律条文的照搬照抄。
( 一) 主观价值理念的坚定和客观可行性的分析
如前所述, 正确的在刑事侦查领域认识隐私权的价值理念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源所在。可以看到, 近年来我国在对侦查监听中的隐私权保护的认识正在发生变化, 逐渐开始抛弃一元的价值追求, 转向多元的价值追求。隐私权是人权的权利组成的重要部分, 对当前形势下我国的刑事诉讼领域有着重要而深刻的意义。从世界范围内看, 在侦查监听中进行隐私权保护是大势所趋。随着多年的经济社会发展, 我国也初步形成了隐私权的观念和一定的法律意识, 与我国学者与公众对于隐私权权利意义的反思, 公众对隐私权的认知开始不断加深, 隐私权保护的价值愈来愈被人们所高频提及。侦查监听作为刑事侦查最为典型和常用的手段, 理应最先对隐私权的保护给予应有尊重和保障。由于受到我国固有法律理念影响, 隐私权保护与侦查监听之间是否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的结论好似被固化, 可在利益诉求与人权理论面前, 立法者必须面对我国侦查监听在权力规制上的缺失。通过前文对域外各国侦查监听立法进程的分析, 与我国现状相似的是, 世界各国在自身法律发展的早期也都曾认为, 侦查监听中隐私权保护的价值是要低于对于犯罪行为的追诉价值的, 尤以英国以及日本为最重。但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与人类对于人权理念的不断强化, 上述提及的一些国家的固有观念也都呈现出被两者并重的理念取代的趋势。这或许也将是我国监听立法发展之路的必经过程。而监听立法相对成熟的美国、德国等国家的法律理论和法律实践都已证明: 对个人隐私权的合理保护, 不仅不会造成犯罪行为无法被发现甚至侦查监听无法进行, 从另一个方面反而一步步推动了社会秩序向更加稳定发展, 并对侦查机关的不当监听行为形成了有效地制约。
( 二) 侦查监听中受保护的隐私权的界限
只有明确侦查监听中的隐私权的边界, 才可以确定侦查监听中的哪些行为会妨害到公民的隐私权, 妨害到哪些公民的隐私权, 从而解决侦查监听中在不影响公民隐私权的情况下如何调查犯罪事实和证据的问题。
在侦查监听中, 隐私权保护中的“隐私”分为“犯罪嫌疑人的隐私”和“他人的隐私”。可以明确的是, 对于“他人隐私”也就是侦查监听中的犯罪嫌疑人外的他人隐私权的保护已经不存在太多争议。大多数情形下, 此类涉及犯罪嫌疑人以外的他人的隐私内容均属于受严格保护的层面, 任何侦查机关都无权进行监听。即使在侦查和破获案件的过程中相关信息必须通过监听才能取得, 在取得后也必须做好严格的保护工作。
对于犯罪嫌疑人的隐私, 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与案件有关的隐私和与案件无关的隐私。对于与案件无关的个人隐私法律理论上当然属于保护范围。但是我国的侦查监听实践中, 这种理想情形常常难以实现或界定。对于归属于这类的隐私内容可以在一定情况下出于合理的原因允许进行监听获取, 但必须建立在侦查人员在获得隐私信息后会合理采取保密措施的条件下。如若不然, 大多数的侦查行为不能得到顺利开展, 同样是不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的。前文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 美国对于此类隐私的规制较为严格。虽然美国的侦查活动并未因此而完全无法进行, 但也的确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压力。我国受社会固有法制文化与理念的影响, 允许此类隐私在一定范围内被监听的做法对于侦查机关更好地开展侦查活动是有一定意义的。不然, 制度制定虽然超前但却无法在实践中去推行, 那么最终反而造成了更不可预计的负面效应。对于与案件有关的犯罪嫌疑人的隐私, 其一直是侦查监听中隐私权保护问题争议的焦点。一般来讲, 侦查理论认为犯罪行为不应该属于隐私, 不应该受到保护, 而在犯罪追诉活动中其更不属隐私内容的一部分。这一理论对我国当前对于沉默权的态度中有着一定的影响。但在隐私权领域, 无论行为是否属于犯罪, 只要是属于犯罪嫌疑人自己不愿提及的内容, 均应视作隐私。当然, 此处的视作隐私与是否属于应该被保护的隐私并完全等同。但无论如何这种隐私权都应该是受到一定的限制的。可以预见的是, 伴随着世界范围内隐私权制度和侦查制度的发展, 我国在这一问题上的传统理念未来必然要逐步发生转变, 最终, 我国对于犯罪嫌疑人隐私权的认识必将提高到一个全新的水平, 并从法律制定上肯定和保护犯罪嫌疑人合法隐私权。而传统的“侦查技术制约”或“犯罪控制优先”的理论势必会面临反思和转变。
参考文献
[1]杨开湘.刑事诉讼与隐私权保护的关系研究[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6.
[2]马克昌.比较刑法原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2.
[3][美]阿丽塔·L·艾伦, 理查德·C·托克音顿.美国隐私法一学说、判例与立法[M].冯建妹, 石宏, 郝倩, 刘相文, 许开辰等译.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2004.
[4][德]托马斯·魏根特.德国刑事诉讼程序[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
[5][日]田口守一.刑事诉讼法[M].刘迪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0.
[6]王立志.英国刑法对隐私权的保护及其评析[J].新疆财经大学学报, 2009 (4) .
[7]陈瑞华.法治视野下的证人保护[J].法学, 2002 (3) .
软件保护的分析与思考 篇2
关键词: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思考;实践
前言:现阶段,从整体层面上来说,对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的重视度不足,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思想观念陈旧、发展时间较短是产生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同时,软件产品比较特殊,管理内容较多,如何进行有效的工程管理已经成为工程人员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软件工程概述
软件工程涉及计算机、管理学、数学等多想学科内容,在传统工程的基础上,着重改善质量、减小成本投入、优化算法,主要包含模型构建、计算、规范设计和编制、成本评估、权衡评判、成本管理等内容。软件工程管理可全程监控、持续评估,全面掌握具体情况,进而科学评估软件绩效。一方面,通过软件工程管理,可得到综合性的动态信息,有助于软件开发。另一方面,软件工程管理影响预算使用情况、开发进展、工作效率以及成品质量[1]。
二、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内容
计算机软件开发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自动化水平不高,在实际开发过程中,人是主要活动主体,对研发人员的管理是工程管理的主要内容。软件工程建设模式选定、标准以及语言选择等内容。
(一)人员管理
人员是工程管理中的活动主体,主要从事项目设计、实施和反馈等工作,要求工作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和协作精神。结合工作人员的个人能力以及品质,合理安排工作,实现工作人员价值最大化。另外,还应构建科学的激励体制,增强员工的认同感。
(二)组织机构管理
组织机构的设置情况直接决定着管理工作的落实情况,对于管理体制缺少合理性的团队而言,组织机构仅仅是管理人员的集合体,职责划分不明确,职能行使存在较多问题。软件工程具有较高的专业性,这对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另外,软件的合理使用和收益获取是软件开发的根本目标,应赋予组织机构一定的营销宣传职能[2]。
(三)用户管理
用户作为软件工程的主要服务对象,他们是评判软件合理性以及管理工作有效性的主要尺度。软件工程属于一种新兴领域,近年来,取得了可喜的发展成绩。市场化加剧了行业内部竞争,逐渐形成了退出体制,为有效应对该挑战,应掌握市场需求,以市场为发展方向,开发出更加实用的软件系统,这要求软件开发企业应有效落实用户管理工作,在庞大的用户群体中深入挖掘信息,广泛搜集,及时反馈,适当改进。
三、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以及开发方法
(一)工程管理方法
1.构建完整的管理体系
在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软件工程作为新型学科,尚未形成完成的规范体系,而规范体系是工程管理活动的主要依据,因此,应构建完整的管理体系。在软件开发环节,注重人员管理,充分利用开发人员的才能,有效调动工作积极性,加强创新,实现协调发展。同时,还应注重管理培训,特别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有效结合工作实践。另外,还应编制合理的制度规范,保证有据可依,奖惩分明,确保工程管理的正常开展。
2.增强团队管理
团队是工程管理正常开展的基础保障,增强团队管理,有助于工程目标的实现[3]。首先,应加强工作人员内部的交流、合作,形成沟通意识,有效合作;其次,针对不同岗位,合理分工,依据具体的工程情况,科学分配,确保职责和任务清晰,全面落实每一个工作人员的职责,保证工程管理的正常开展;最后,最大限度地调动工作积极性,使其将全部精力均投入到软件开发和管理中,增强团队凝聚力,统一协调。
3.注重风险和进度管理
首先,结合实际开发情况,构建健全的风险管理体制,牢固树立风险意识,认真学习与风险管理相关的知识,准确辨别风险,并实施量化分析,采取有效的风险防控方法,递交合理的风险报告;其次,定期防控和辨识风险。在计算机软件工程中,全程贯穿风险管理,以便及时应对各种风险,尽量降低风险损失。规避、缓解是较为常用的风险处理手段;最后,做好进度管理,提升工程效率,有效管控开发成本。参照工程开发的实际情况,编制合理、可行的进度表,动态监测项目进展,切实保证软件开发工程的稳步开展。
4.完善工程管理方案
构建软件工程管理平台,它不仅能严格控制项目成本、开发进度等内容,还能优化人力资源分配,以免因人员变动引发项目开发延延迟或者暂停的现象,在软件研发公司和需求者之间实现双赢。
(二)开发方法
在软件工程开发中主要包含SASA法、面向对象开发法等,在实际开发过程中最为常用的就是面向对象开发法,它也是计算机领域中的研究重点,它在九十年代占据着主导地位。面向对象的定义以及应用范围完全超出了设计和开发,范围更加广阔,例如数据可系统、CAD等,此种开发方法拉近了和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满足人类正常的逻辑思维,便于维护,主要被应用在繁琐、大规模的系统中,程序合理。此种方法还可下分为OMT、COAD等,其中OMT属于一种现代开发方法,依照现实世界中的具体对象建模,并以此为基础,通过分析模式,实施语言设计,全面理解需求,进而开发出便于维护的软件系统,此种方法切实保障了所开发软件的可行性和高效性;COAD借鉴以往开发经验,并有效融合面向对象的概念,针对结构、属性等提出了针对性的认定原则。
四、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实践
(一)软件分解
大型软件是工程管理中的主要对象,在大型软件中主要由若干系统协同开发构成。为此,应合理分解软件,将其划分成若干子系统,进而为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便利。不同的开发团队负责不同的子系统开发工作,分别进行。
(二)软件规模基准化
将软件分解成不同的子系统后,为构建联合的管理基准,通过功能点分析法来预估软件规模,只要输入不同子系统的功能,便可输出相应的功能点数。
(三)设立群组成员权重
软件工程管理需要较多的人员,各个成员分别发挥不同的作用,由此可知,软件工程管理制值也存在一定的差别,应科学计算管理成员的权重,一般将工作经验、学历和角色作为主要的权重评判指标,参照评判指标,科学计算权重值[4]。
(四)成本管理
首先,全面搜集成本信息,严格监控。待计算出软件成本估计值后,可以此为依据,管控成本。因此,待软件活动启动时,应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全面搜集所有子系统中隐藏的成本信息,严格监控,在此之后,管理者便能围绕软件系统的成本绩效进行有效管控,进而系统把控成本动态。其次,评判成本绩效,通常差异分析法是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差异分析法科学预估成本和时程差异,进而有效掌控相应绩效。
(五)实施创新活动
在软件工程管理工作中,参照运行现状和决策方案,采取有效的整改动作是最后一个环节,例如,待出现成本超出预算的现象时,可调整执行情况不良的子系统,也可以重新分配,同时,还应面向团队成员及时与状态、决策相关的信息。若状态满足预期,则应实施全面监控,直至完成开发工作。
结语:目前,在社会生产、生活中随处可见计算机软件,它可显著提升管理效率,并能提高工作质量,为人类生产、生活带来了较大的便利,我们应继续探索,不断改进,增加软件的操作性和可行性,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生活。
参考文献:
[1]王必恒,陶勇.基于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的思考及实践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2):46-46.
[2]王必恒,陶勇.基于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的思考及实践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31):46.
[3]曹高成.关于如何创新和完善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的探讨[J].电脑迷,2014,(5):20-20.
软件保护的分析与思考 篇3
古树名木, 一般是指在人类历史过程中保存下来的年代久远或具有重要科研、历史、文化价值的树木。2001年《全国古树名木普查建档技术规定》给古树名木的分级制定了较具体的标准, 即古树分为国家一、二、三级, 其中一级古树树龄500年以上, 二级树龄300~499年, 三级树龄100~299年;国家级名木不受年龄限制, 不分级。
但是, 由于各地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法律制度的健全程度差异较大, 对于其古树名木的关注度和保护力度有很大区别, 许多相对落后的地方并没有出台具体的、适用于本地区的古树名木管理办法, 城乡之间形成了较明显的反差。
2 城乡古树名木保护现状分析
2.1 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现状
近年来, 生态问题在全球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1992年《全球21世纪议程》提出, 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下, 我国国家建设部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倡导“园林城市”。随着城市园林化的逐步推进, 古树名木作为园林绿化和“生态城市”的重要因素之一, 也渐渐受到了重视和保护。
我国在古树名木保护方面形成了多方面、多层次的法律体系, 在城市范围内颁布实施了专门的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许多城市也制订了适合本地区古树名木管理条例, 如北京、天津、洛阳等, 使得城市中的古树名木得到较好的保护。
2.2 农村古树名木保护现状
2.2.1 农村古树资源丰富, 现状不容乐观。
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 与外界沟通较少, 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古树名木的生存起到了积极作用。从古树名木生长的位置分布看, 全国的古树名木主要分布在农村。据古树名木普查中28个省 (区、市) 统计, 农村古树名木占总数的94.4%。
虽然数量众多, 但农村古树名木的保护情况并不乐观。据统计, 移植大树的死亡率超过70%, 即使3至5年确定成活, 也大多在几年、十几年内变成缺乏生机的老树, 逐步丧失生态功能, 不仅严重破坏原生地的生态系统, 还会在城市中形成绿色弱势群体, 不利于生态城市的建设。
与法制体系相对完善的城市相比, 农村在古树名木保护方面的法规、规章更加不健全。
2.2.2 城镇化进程中的古树名木保护。
随着城镇化的一步步推进, 古树名木等一系列被打上时代烙印的“文物”经历了由破坏到保护的艰难历程, 近年来的城市绿化中兴起了“大树进城”之风。对于这一现象要从两方面看待, 但不可否认的是某些以破坏农村古树周边原有生态环境为代价, 将古树“移”进城市的方法不可取, 这样不仅对移栽两地的生态环境不利, 而且可能因管理不善而造成古树的死亡。
另外, 在农村向城市发展的过程中, 很多地区忽略对古树名木资源的保护, 造成资源的浪费。事实上, 古树名木对于新城镇的价值不仅体现在上文提到的几个方面, 对新兴城镇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以及市容市貌的建设也具有很大的意义。
3 古树名木保护的建议
针对我国城乡古树名木保护不平衡的现状, 可以借鉴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的经验, 针对农村提出几项建议。
3.1 完善法规规章, 制定各地保护条例
农村政府部门应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 完善各地独立的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并积极推动国家对古树名木的立法工作, 使得古树名木的保护有法可依。
3.2 政府加大养护管理力度, 增加技术投入
政府出资或以募捐的而形式, 在拥有大面积古树名木的地区建立农村古树名木生态园等形式的集中养护, 使其兼有保护监管和宣传展示的功能, 增加古树名木养护技术上的资金投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地区旅游产业的收入, 带动农村经济和生态双向发展。
3.3 落实古树名木保护奖惩制度, 做到权、责统一
真正实行古树名木保护责任到人, 对保护成绩突出的人给予表彰和资金奖励, 奖励的资金可以继续用于古树名木的养护, 形成良性循环。加大对非法采挖、倒卖古树名木行为的惩治力度。
3.4 建立古树名木即时更新档案, 普及生态保护知识
政府相关部门做好古树名木资料的更新汇总工作, 依据《全国古树名木普查建档技术规定》对地区古树名木建立即时档案。对古树名木的权属、保护方法、经费来源等作出明确记录;对古树名木的位置、树龄、生长势、立地条件等实现动态管理;加强古树名木周边的小环境治理, 为其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对古树病虫害等问题及时发现、及时修补和防治;对非法破坏古树名木或其生境的行为及时制止。
可将档案向村民公开, 让村民了解本地区古树名木现状, 增强村民对古树名木的保护意识。
参考文献
[1] 赉丽.城市园林绿地规划[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13
苏州市耕地保护工作的借鉴与思考 篇4
摘要:
关键词: 苏州市耕地保护现状
苏州坐落于富庶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中心,太湖之滨,长江南岸的入海口处,京杭大运河、京沪铁路和多条高速公路贯穿全境。经纬:市中心位于东经119°55′-121°20′、北纬30°47′-32°2′。
苏州地处温带,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1100毫米,年均温15.7℃,1月均温2.5℃。7月均温28℃。苏州境内河港交错,湖荡密布,长江及京杭运河贯穿市区之北。苏州地区河网密布,市区是江南水乡的中心和全国河流最密集的地区,周围是全国著名的水稻高产区,农业发达,有“水乡泽国”、“天下粮仓”、“鱼米之乡”之称。有宋以来有“苏湖熟,天下足”的美誉。
苏州市隶属于两个省一级的自然地理区:沿江三角洲平原地区和太湖平原地区,分属于4个二级自然区:沿江平原沙洲区、苏锡平原区、太湖及湖滨丘陵区、阳澄淀泖低地区。地貌特征以平缓平原为上,全市的地势低平,自西向东缓慢倾斜,平原的海拔高度3~4米,阳澄湖和吴江一带仅2米左右。
市共辖6个市辖区,其中行政区5个:姑苏区(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虎丘区(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吴中区、相城区、吴江区[13],国际开发区1个:中国—新加坡苏州工业园区;代管4个县级市:昆山市(从2012年10月1日起开始江苏省直管市的试点[14]但行政区划仍属于苏州市)、常熟市、张家港市、太仓市。主要做法与经验
2.1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苏州市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工作。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占用土地是不可避免的,同时考虑到人口增长的因素,必须坚决守住基本农田这条红线。要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新上工业项目一般不要占用耕地,不能搞“零地价”招商引资;城市建设用地要认真执行土地利用计划,严格控制占地规模,控制增量,盘活存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集约化程度。
各区、市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加强宣传教育,将日常的法制教育与集中宣传相结合,以“4.22地球日”、“6.25”全国土地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为契机,开展集中宣传活动。通过宣传教育,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依法管地、依法用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自觉性。
2.2 明确责任,层层落实
为切实做好市耕地保护工作,完成耕地保护责任目标任务,苏州市成立了耕地保护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市委农办、农林、统计、国土等部门为成员,主要负责对耕地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监督指导各区、市耕地保护工作,检查考核各区、市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落实情况。
根据国务院、省关于建立健全各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制度,切实加强耕地保护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制订了苏州市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将上级下达给我市的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耕地保有量分解落实到各区、镇,作为各区、镇耕地保护责任的考核目标,并细化、量化了考核办法,将考核目标与主要领导工作业绩考核相挂钩,奖优惩劣。同时为将考核工作落到实处,市政府与区政府、市国土资源局与各分局(所)之间层层签订了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与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签订率达到100%,使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得到显著加强。
2.3 完善基础业务,强化基本农田保护
基本农田保护台账,是基本农田保护的基础。凡是有基本农田保护任务的乡镇,都建立基本农田保护统计台帐,反映基本农田保护情况的文、图、表齐全,档案资料完整;基本农田做到七个定:定面积、定位置、定地类、定质量、定保护标志、定保护责任人、定保护措施,为抓好基本农田的长效管理打好基础。
为巩固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成果,及时了解基本农田保护情况,制止非法占用或破坏基本农田的违法行为,建立基本农田动态监测网络,专门在基层建立并落实了一支动态监测员队伍。每个保护片块都有明确的保护责任人和动态监测员。保护责任人和动态监测员对所负责保护片块的基本农田,要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巡回检查,及时反馈基本农田保护信息,逐步建立了基本农田保护信息的快速反应机制,使基本农田经常处于良好的保护状态。2.4 加强规划计划调控,严格用途管制
在土地利用和管理上,苏州市坚持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依法严格土地管理,合理安排各业用地,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土地用途安排项目用地。在农用地管制方面,遵守耕地保护和农用地管制的各项要求,严格执行土地利用计划,把耕地保护和农用地管制依法落到实处。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规划重要性的认识,特别是各级政府和政府部门的领导要自觉执行规划,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2)严格执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严格规划审查,确保所有建设项目用地必须符合规划,再办理相关用地手续。在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阶段或建设项目单独选址报批审查中,严把建设用地预审关。凡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没有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不得通过项目用地预审。
(3)依法修改规划,对于一些不符合规划的交通、能源、水利等国家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严格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划修改的规定程序修改规划,做到规划修改方案必须经依法批准后实施。
(4)土地利用报批严格按照上级下达的新增建设用地计划进行操作,实施计划的全程台帐化管理,及时、准确、真实地反映计划使用情况,并将计划台帐逐级上报,确保按计划用地。
2.5 先补后占,确保耕地占补平衡
自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调整耕地占补平衡补充耕地项目库项目竣工验收方法的通知》(苏国土资发[2007]172号)下发以来,城市分批次建设用地涉及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的,应使用“先补后占”的方式进行占补,根据省厅建库文件要求,建立了耕地占补平衡补充耕地项目库,为确保新增耕地在地类和面积上过得硬,对整理前的地类及面积,逐个项目逐个图斑地进行了核查,对不符合规定的予以了剔除,对破图斑的地块要求进行宗地面积测量。建库后,要求各地抓住夏收夏种的有利时机抓紧项目的实施,并及时进行了督促检查,项目竣工后,我们及时申请上级验收。
经验收合格的耕地,已全部用于新增建设占用耕地的“占一补一”,所有建设用地项目与补充耕地项目实行了挂钩管理。在建设用地项目报批拟定补充耕地方案时,就将补充耕地任务落实到了具体的补充耕地项目上,并建立了补充耕地项目的台账,做到了补一笔核一笔。由于苏州市耕地后备资源匮乏,建设项目用地单位主要以缴纳耕地开垦费的形式补充耕地,缴费标准为13元/平方米。收缴的耕地开垦费扣除2%的规费后全额拨付给占补平衡项目库项目所在地方政府(村委会)。
每年的新增耕地项目库经验收合格后,在统一的土地利用标准分幅图上标明项目图斑位置,同时将项目库有关资料及时提交给地籍部门,进行登记变更。
2.6 加大资金投入,重视耕地质量建设
苏州市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江苏省《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积极争取、运用部分土地出让金用于耕地质量建设,市专门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和建设基金,投入的资金主要用于基本农田保护区内中低产田改造、土地整理、地力培肥、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等方面。(1)建成基本农田质量监测网络并投入运行。为搞好基本农田质量监测工作,苏州市农业部门积极与国土、财政部门沟通,联合下发了《关于下达2005年苏州市基本农田保护区耕地质量监测补助经费的通知》,投入专项资金,将基本农田保护不仅仅落实在保护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上,而且还落实到基本农田的质量建设上,真正将基本农田保护好。目前苏州市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已建成耕地质量监测点108个,监测所需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已全部完成,目前正按照工作技术方案开展监测和检测工作。
(2)耕地质量调查与评价工作即将全面完成。2003年以来苏州所辖各县(市)陆续开展了耕地质量调查与评价工作。通过精心组织、认真实施,吴江、张家港、常熟、太仓四县(市)已完成耕地地力调查与评价工作,形成了耕地质量调查工作报告、技术报告、专题报告、耕地质量数据库与耕地质量管理信息系统,为实现该区域耕地质量管理提供了基础平台和科学依据。昆山市耕地质量调查即将启动实施,全市耕地质量调查与评价工作即将全面完成。(3)高产稳产基本农田建设初见成效。近年来,苏州市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提高耕地产出水平,推广绿肥种植、秸秆还田技术,加大对使用有机肥料的支持力度,培肥基本农田地力;大力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退化耕地修复等技术,提升基本农田地力等级;加大对基本农田保护区农田基础建设的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基本农田质量。“十五”期间,苏州土肥站共完成国家和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以及市、县级的整理项目8个,建立高产稳产基本农田示范基地3个,实施面积达2000多亩,有力促进了全市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2.6 建设土地执法监察机制建设,提高土地执法质量
坚持事前巡查、事中监督、事后查处的工作方法,加强动态巡查,及时发现并制止非法占地行为。为保障基本农田执法监察工作落到实处,制订了基本农田执法监察动态巡查责任制、动态巡查信息统计制度、工作考核奖惩制度等相应规章制度。
苏州市建设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共同监管的新机制,与市监察局共同建立了土地违法案件定期通报制度,与市公安局共同设立了国土公安联合执法办公室,市公安局向国土部门派驻警务室。全市国土系统都建立了土地执法监察机构和队伍,健全了日常巡查制度,定期开展耕地保护情况巡察,及时发现和查处破坏耕地行为。基层还普遍设立了村级土地监察员,聘请村组有经验、责任心强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村组干部为土地监察员,负责督察本行政村的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情况。3 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城市建设与耕地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 由于全市的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速,土地供求矛管日益突出。目前,全市规划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指标偏紧,且区域间指标分布不均衡。建设用地指标偏紧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规划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指标的有限与全市经济高速发展对供地需求总量无限的矛盾十分突出;另一方面土地利用计划“地根”紧缩与历年来批而未用、批多用少、土地闲置和一部分区域产业分布欠科学合理,二地利用效益的投资密度、强度与土地资源节约利用、集约化水平低问题并存。
3.2 耕地保有量基数偏大,多数靠异地调剂指标
耕地保有量指标是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三大重要指标中的一个基础性指标,是其它二项指标划定的依据。《土地管理法》规定了行政区域内耕地总量必须实行动态平衡,即非农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应当补充质量相当的耕地的“占一补一”制度。而我市特定的区域经济优势与后备补充耕地资源匮乏并存,在加速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使得全市耕地总量减少较快,虽然全市加大了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力度,但新增耕地数量难以平衡耕地减少数量,两者之间的缺口势必也愈来愈大。按目前全市可利用后各耕地资源现状,并考虑生态保护因素,设想通过本区域内新开垦耕地来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可能性已不大。随着我市土地可利用后备资源总量减少、复垦难度加大与建设占用耕地不断增加,绝大部分建设占用耕地只能靠异地调剂指标来补充平衡。
3.3 耕地保护信息化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信息化是耕地保护的重要抓手,虽然目前苏州市已建立了基本农田保护台账,完善了基本农田图表册信息,但其信息化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思考与建议
(1)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建议区政府以目前开展的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为契机,以部省级重点建设工程为突破口,积级调整利益机制,合理落实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市政府应根据区域功能定位、经济布局及城镇化格局,合理落实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的划定,逐步建立“工业反哺农业”的耕地保护,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激励机制,对因从事农业生产,履行保护耕地职能,而使其合法经济权益受到明显损害的地区或经济主体进行一定的经济补偿或提供新的发展机会,为本区域保护与发展优势互补提供必要的平台。
(2)因地制宜,开源节流。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因地制宜,高起点、高标准制定各镇区的村镇规划。通过对零散农村居民点合理归并整理和对废弃工矿地及25度以下的荒坡地适度开发复垦,既增加耕地面积,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经济收入,又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空间,缓解土地资源供需矛盾。原则上本区所取得的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只用于保证区政府重点、实事工程项目补充耕地需要。其它建设项目所需的占补平衡指标,建议市政府领导牵头,带领相关部门与苏北有关地区洽谈易地调剂指标事宜,充分发挥资源与资金互补优势,并不断增加地区相互间的交流与沟通,以达到长期友好合作、互补共寻的目标,以实现全区的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
(3)内涵挖潜,节约集约。全市要大力营造节约、集约用地的社会氛围,切实转变经(发展模武,从原来以外延扩张、粗放经营为主向内涵挖潜、集约高效为主的转变,从建设用地以增量为主向以盘活存量为主的改变,上级下达的土地利用计划只重点保障区级重点建设项目及开发区建设项目,镇(街道)的用地指标则通过盘活存量指标途径解决,以实现土地有限、发展无限的规划目标。
(4)积级开展土地整理工作。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改造中、低产田,整治闲散地和废弃地,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
(5)提高耕地保护信息化管理水平。建议以现有土地利用动态管理信息系统和土地利用规划系统为基础,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时空数据库技术以及3S技术,结合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基本农田保护数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以及基本农田管理台账,逐步建立和实施基本农田保护信息管理和动态监测系统,实现基本农田信息及时有效的采集、处理、上报、反馈,准确地反映基本农田现状和利用变化情况,为基本农田占用、补划、执法监察、统计分析等提供依据。
软件保护的分析与思考 篇5
摘要:针对当前高职《软件工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实用的角度出发,针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改革,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增加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软件工程 高职教育 教学改革
0 引言
高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软件开发、维护和销售,很少一部分从事理论研究工作。而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重视理论而忽略了实践,学生的实践缺乏系统的、有指导的专业训练。这样的学生到工作岗位以后,用人单位要花一到两年的时间进行岗前培训,他们才能适应岗位的要求。这种教育与企业需求脱节,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在经济危机条件下,更多的企业不愿意接纳应届毕业生,充当培训者的角色。目前,缺少适应企业需求,工程能力强的计算机人才。《软件工程》是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中唯一涉及工程规范与管理的专业必修课,它像粘合剂一样,将人、理论、技能、工具等结合生产出软件产品[1]。《软件工程》这门课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系统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理论,树立工程化的思想、标准化意识。但是在以往的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教学效果不明显,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学生毕业后工作期间软件开发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所以针对《软件工程》教学的改革是尤为迫切的。
1 高职教学中的问题
1.1 教学内容陈旧 软件工程作为一门迅速发展的新兴学科,新的技术方法和工具不断涌现,绝大多数的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都开设《软件工程》为必修课。但是,现有的高职高专的专业教材内容过于老化,主要讲解的还是结构化软件开发方法,缺少较详实的目前先进的、具体的企业使用的面向对象软件开发方法的介绍。因此,有必要更新教学内容,并以此为基础对软件工程的教学方法进行全面、系统的改革。
1.2 教学方法单一 当前《软件工程》课程教学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不到调动,导致知识理解不到位,不能把软件工程所涉及的前驱课程都联系起来,所以知识遗忘快。
1.3 理论教学多,实践教学少 现在教师往往把重点放在讲解一些基本概念、方法和原则,而将涉及训练实践简化或省略,背离了软件工程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学生在学完该门课程之后,往往不能真正的理解比较抽象的软件工程的基本思想和原理,更不知道如何用软件工程的方法来开发和维护软件。
2 改进方法
由于软件工程综合性、实践性强的特点,在加之高职院校培训的学生要有很强操作能力,所以要求该课程的教学中不但重视关键概念、重点难点内容的讲解,而且还要适当的加入案例教学,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在理论教学完成之后,增加课程设计的实践环节,锻炼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
2.1 教学内容的丰富 为了让学生进入工作岗位能很快的适应,所以在教学内容的结构上进行调整,把软件行业一致认可的、目前比较流行的软件工程的热点技术或概念、建模语言和工具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并且作为教学内容的核心。在教学过程中以面向对象方法为基础,以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Java或C#作为工具,着重统一建模语言UML及建模工具Rational Rose的讲解。
2.2 教师素质的提高 根据软件工程这门课的特点,要求教师不但要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而且还要有具体的软件开发的工作经验。教师要把软件工程所涉及的所有前驱课程中的知识点融和在软件工程教学中,教师还要关注软件工程业界发展动态,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做以适当的介绍。学校一定要适当的给软件工程老师提供一些到企业学习的机会,这样课程的内容才会变得鲜活起来,课堂教学才会更贴近学生毕业后的工作环境。
2.3 教学方法的改革
2.3.1 重视基本概念的讲解 软件工程中一些重要概念是很抽象的难于理解的,但这些概念的理解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教师一定要把基本概念讲清讲透,让学生消化理解。教师在授课时还应该补充介绍一些热点的技术或概念,如XP(极限编程)、RUP(统一软件开发过程)、CMMI(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等。让学生对其有所了解,掌握进一步学习的途径和方法。
2.3.2 适当的案例教学 通过讲授,让学生系统的掌握整个知识体系。运用适当的案例教学,使学生感觉到软件工程的实用性所在,从而提高自主扩展知识面和建构自己的新知识的欲望。在学生动手动脑参与案例分析得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
2.4 认真组织课程设计,培养实际开发能力。课程设计能使学生对整门课程中的方法、技术、工具等有一个系统的梳理,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可以增加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可以掌握项目开发的每个阶段中文档的书写规范等。在课程设计阶段,可以增加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这在实际的软件开发中都是至关重要的,因而课程设计是软件工程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软件行业分工越来越细、一个团队内也有各种角色。课程设计阶段小组成员分别担任项目经理、系统分析员、程序员、测试员等角色,在项目的不同阶段,学生担任的角色可以变换[3]。从项目可行性报告开始,进行系统需求分析、设计、实现与测试等各环节,每个阶段应递交相应的软件开发文档。各小组之间交叉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和不足,逐步进行改进和完善。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和各组之间进行阶段性汇报的同时,会提出一些比较实际的问题,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逐步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
2.5 教学评价改革 由于软件工程是一种实践性课程。检验其教学效果的唯一手段不是学生的卷面成绩,而是学生能否在真正的软件开发活动中贯彻软件工程概念,正确使用软件工程方法提高软件质量。所以在教学评价部分我们把学生的成绩分成三个部分,即卷面成绩、课程设计小组成绩和课程设计个人成绩。其中卷面成绩重点考核学生对重要的软件工程概念和软件开发方法的掌握程度。试卷中题目是由一部分概念选择题和实例分析题组成,这样既可以避免学生死记硬背的通过考试,又可以检验课堂教学教学的效果。
在课程设计结束时,每个小组提交软件产品和各阶段规范的软件开发文档。每个学生提交自己在整个项目开发过程中所完成任务的总结。课程设计答辩中,老师针对每个学生实际负责的工作进行提问,老师根据项目的完成情况和每个学生的工作情况给出课程设计的小组成绩和个人成绩。之所以把课程设计成绩细分为两部分,是因为这样评分不但可以增加团队的凝聚力,还可以防止滥竽充数现象发生。
3 小结
高职软件工程教学中应该根据当前社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灵活的调整教学内容,适当采用案例教学模式,加强课程设计的实际应用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增强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汤庸.结构化与面向对象软件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2]杨业娟.张帆.浅析案例教学法在高职.软件工程.课程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2008(01)中旬刊:32.
软件保护的分析与思考 篇6
Mathematica是美国Wolfram Research公司开发的数学软件,他的应用涉及科研、工程以及商务等领域。它可以做符号计算和数值计算问题,如能做多项式的计算、因式分解、展开等;做各种有理式计算、求多项式、有理式方程和超越方程的精确解和近似解,做数值的或一般代数式的向量、矩阵的各种计算,求极限、导数、积分,做幂级数展开,求解某些微分方程等;可以做任意位数的整数或分子分母为任意大整数的有理数的精确计算,做具有任意位精度的数值(实、复数值)的计算。Mathematica还可以很方便地画出用各种方式表示的一元和二元函数的图形,通过图形,可以立即形象地掌握函数的某些特性,而这些特性一般很难从函数的符号表达式中看清楚。Mathematica的出现,大大增强了数学的应用范畴,对学生使用数学工具解决应用问题提供了有效帮助。
1 Mathematica的计算功能和图形功能,为抽象的数学概念打开了一个可视化的窗口,使之直观
在教学中通过实验的手段,帮助学生掌握Mathematica软件的功能应用,让他们体验这些基本概念的形成过程,达到完成数学课学习任务的目的,也为用数学奠定良好的“学数学”基础。Mathematica具有较强的绘图功能,几乎可以做出所有常见的一元、二元函数的图像,还可以制作多幅画面连续放像的动画函数图形。例如:求函数在某点的导数,从几何图上看,它是割线的极限位置,如何表现呢?通过下面的实验程序,不但可看到切线是割线的极限位置,还可看到动画演示效果,使数学概念由抽象变得具体。
实验程序:
通过上面的程序,可直观地观察割线运动过程和变化趋势(运行后双击其中任一幅图形即可看到动画效果)。
2 Mathematica方便的符号和数值处理能力使计算不再是问题,而且过去不能解决的某些问题及数学模型,由于Mathematica的辅助,得以快捷解决
例如线性规划中的某些问题,由于约束条件多,若用笔计算,有时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有了Mathematica的帮助,可以用它来解决成千上万个约束条件和变量的大规模线性规划问题。线性规划是人们用于科学管理的一种数学方法,它能密切联系多领域的实际问题。学生通过学习软件应用方法,针对生产和生活中的具体案例,运用所学过的数学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在软件包的帮助下完成对建立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的求解。
3 Mathematica的应用切实提高了学生的思维素质
Mathematica的应用可以化静为动,扩大可视观察空间。其鲜艳的色彩、活泼的形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调动他们学习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数学学习不再是沉闷的逻辑推理和枯燥的数学演算,以达到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的目的。
下面的游戏小例,便可运用数学的方法,在Mathematica的帮助下得以解决。
有3对夫妻要乘坐一条小船从河的南岸前往北岸,该船至多可载2人,条件是任一女性不能在其丈夫不在的场的情况下,单独与另外的男子在一起,问如何安排这3对夫妻过河?
这是一个有趣的智力游戏问题,应用穷举法和逻辑推理不难得到答案。这个问题可以看作是一个多步决策问题,利用向量表示状态,定义一种向量运算,化为状态转移的“计算”问题来解决。
编程时,先定义10个允许状态向量和5个允许决策向量,注意到每步计算结果保证状态是允许的。还要保证每一状态不重复以保证渡河的次数尽量少。当问题无解时,退出计算过程并显示“No Result”。具体如下:
程序执行结果,经过11步计算,已出现状态(0,0)[=(3,3)-北岸的状态]。
若将5个允许决策或10个允许状态的编号顺序进行调整,可以得到不同的结果。
在Mathematica软件实验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教会学生辩证地认识其作用和意义,使其不断在形成创新意识、拓展创新能力的同时,逐步提高他们自觉运用数学思想方法的程度,促进其思维素质升华。
总之,Mathematica软件为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应用问题提供了帮助,它规避了繁杂的数学公式、定理的推导证明,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运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有助于教学手段的改革。
摘要:Mathematica软件在教学中体现出的可视性,缩短了学生与数学的距离,提高了学生应用数学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数学实验,Mathematica
参考文献
[1]王正东主编.数学软件与数学实验.科学出版社,2004年.
[2]李继玲等.数学实验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软件保护的分析与思考 篇7
1 软件需求分析任务分析。
1.1 软件工程概述
IEEE将软件工程定义为能够系统的、规范的、可度量化的工程方法运用到软件开发、运行以及维护等全过程中去的方法。软件工程由方法、工具以及过程三部分组成, 所谓方法就是指完成软件工程项目的一种技术手段, 是支持整个软件生命周期的手段。而软件开发的方法必须遵循一定的方法和步骤, 软件开发模型是软件开发过程的一种概括。现代软件开发模型可以分为以软件需求确定为基本条件的瀑布模型、处于软件开发初期, 却只能提供基本去修采用的迭代式、渐进式开发模型以及以形式化开发方法为前提的变换模型三种类型。
1.2 软件需求分析的任务
所谓软件需求分析就是指客户对目标软件产品在功能、行为、性能以及设计约束上的期望, 软件需求分析就是对这些问题或者涉及到的信息、功能建立模型, 将客户的需求进一步精确化、完全化。软件需求分析的主要任务就是借助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对目标系统进行逻辑模型建立, 并解决需求的具体问题。
1.3 软件需求分析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 软件需求分析对软件产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软件的开发必须满足客户的要求, 客户的要求必须由软件分析来挖掘, 并根据客户的需求来完善软件的性能、功能以及设计。此外, 软件需求分析更是对软件的后期开发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可以让软件项目人员明确好开发的方向并加以实施, 通过合理的软件需求分析, 才能更好的将软件的功能、性能总体概括出来成为具体的规格说明, 为软件开发指明方向。
2 提高软件需求分析质量的控制要点分析
2.1 软件开发成本的控制
软件开发也是决定软件开发质量的重要因素, 包括管理成本、人力成本、设备成本以及环境等成本内容。在软件开发的时间过程中, 软件开发项目的风险是产生需求变化最主要的原因。对于软件需求者来说, 软件开发和需求分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如果超过了预期的时间, 很可能带来开发成本的上升。因此, 为了控制软件开发的成本, 提高软件成品的质量, 则需要在软件需求确定、人员正确分配的基础上探索新的方法, 创造新的标准化流程。
2.2 软件需求分析的流程改造
尽管人们对软件需求分析工作的重要性有所认识, 但在这方面的研究还少。事实上, 软件需求分析可以分为软件开发和软件管理两大环节, 且都是为人服务的。所以软件需求分析有三大重点要素, 分别是界面、说明和函数关系。改变传统的软件工程理论生产顺序, 将验收标准与操作使用手册提前制定, 这样一来, 既彻底明确了用户和开发者之间的责任, 使得软件开发的目标更加明确, 又能将需求分析与后续的开发阶段进行分离, 以减少用户在开发过程中投入的人力、降低软件开发对专业人员的依赖。更是为后期的外包创造了条件, 且降低了对需求分析人员的高要求。
2.3 人员分配策略分析
实际上, 人员分配策略对于软件开发成本的影响非常明显, 高质量的人才对于成本的要求就越高, 而合适的人员才能发挥最佳的作用后, 有效降低开发成本, 两者是互相作用的。针对人员分配中存在的问题, 加以改进, 以确定更适应的需求方法, 从需求分析阶段起就应针对性的进行人员分配策略改造, 在保证软件开发质量的基础下, 降低总体开发成本。与此同时, 按照现有的软件需求来确定软件工程理论进行软件生产, 最终交付合格的产品, 不仅减少了需求分析的人力成本, 更提高了软件生产的效率。
3 结语
总的来说, 软件需求分析是软件开发整个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完善的软件需求分析不仅是降低软件开发成本的重要措施, 更是促进软件产品获得更大经济收益的手段。显然, 提高软件需求分析质量是顺利进行软件开发工作的必要策略。
参考文献
[1]杨毅, 杨杰.一种提高软件需求分析质量的方法[J].计算机系统应用, 2014 (05) :16-20.
[2]王兰.提高软件需求分析质量的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3, 23:5270-5272.
[3]邓蓉蓉.基于敏捷建模方法的软件需求分析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 2009.
软件保护的分析与思考 篇8
图 2 清末民田区、沙田区空间划分示意
引言
沙湾古镇的保护与更新历史悠久, 在新中国成立前, 主要依赖于当地居民自发组织修缮古镇中一些重要的公共建筑, 其中不乏各历史时期的相关记载。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 由当地各级政府出资对古镇中一些重要的历史建筑单体进行了保护与修缮。直至2003 年末, 才由华南理工大学历史环境保护与更新研究所正式编制了古镇整体的、系统的历史保护规划, 并陆续进行了保护规划的局部修编及相关的保护与更新工作。现今, 华南理工大学历史环境保护与更新研究所已主持开展沙湾古镇的保护与更新工作近十年时间, 期间在2005 年, 沙湾古镇被国家文物局、建设部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本文为过去十年的工作思想、经验、问题等相关方面的总结。
1 沙湾古镇的核心价值
1.1 集中反映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镇变迁史
在唐宋以前, 沙湾古镇所在地还是以青萝嶂为中心的海岛。2)“大约在宋代的时候, 青萝嶂的西面和北面都已冲积成陆, 北江河口大致应在沙湾与顺德大良之间。于是, 以青萝嶂为中心的这个古代的海岛, 由西北面的冲积平原与大陆连接起来, 成为一块突出在冲积平原上的台地 (图1) 。”[1]至迟于南宋末年, 沙湾古镇已经有了固定的居民。3)率先于此定居的人们主要集中在地势相对较高的山脚下, 4)随着这块冲击平原不断向东南自然发展, 并结合人工围垦, 古镇在清中叶以前已基本形成了“一居三坊十三里”5)的主要空间格局。6)沙湾古镇由岛冲击成陆, 之后伴随着迁入居民的人工围垦, 这种村镇发展模式基本反映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村镇形成、发展的一般模式。古镇从南宋末至今800 多年的历史发展脉络仍保存较清晰, 且空间内容丰富, 是研究珠江三角洲城镇变迁史的典型代表之一。
1.2 传统空间格局及传统空间肌理保存较完整
在800 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沙湾古镇逐渐形成了多层次的空间格局。既有反映不同社会文化属性、不同空间形态与肌理的“民田——沙田”空间格局, 又有体现宗族文化的宗族空间格局与体现岭南沿海地区传统水乡特征的山水空间格局, 及反映私营经济繁荣发展的商业空间格局等。
具体而言, 古镇“民田——沙田”空间格局是以自然冲积成陆与人工围垦为形成背景, 而古镇几大宗族垄断土地所有权与加强宗族空间防卫是导致“民田——沙田”空间格局形成的关键因素。“民田——沙田”空间格局由具有明确分界线的民田区与沙田区组成;民田区主要为几大宗族聚族而居的集中居住区, 区域内以较整齐的里坊划分、石街石巷、长期性建筑为主要特征;沙田区为民田区之外, 佃农逐耕而居、依涌而住的零散居住区, 区域内无里坊划分, 以基围壆或水路交通、临时性建筑为主要特征 (图2) 。古镇宗族空间格局体现了各大宗族之间分区而居, 各自具有较为明确的宗族领地, 且宗族领地内一般排斥他族成员居住, 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团结宗族力量、促进共同发展 (图3) 。古镇传统山水空间格局既满足了居民的生存需求7) , 又体现了中国人择居的传统“风水”思想8) (图4) 。古镇商业空间格局主要指古镇传统的“三街六市”9) ;其中“三街”都是富户聚居、广厦连绵的名街, “六市”则百业并陈。
图 3 清末五大宗族空间划分示意
图 4 沙湾古镇传统山水空间格局推测图
图 5 沙湾古镇鸟瞰
在“土地改革”以后, 虽然沙湾古镇的完整性遭受了一定的破坏, 但相对整个广东地区的其它古村镇, 沙湾古镇传统空间格局及传统空间肌理仍保存较为完整 (图5) 。
1.3 岭南民间建筑文化的博物馆
沙湾古镇约有7hm2的古建筑群, 10)距今区域内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 处,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 处, 市级登记文物7 处, 区级登记文物39 处, 共49 处。11)沙湾古镇建筑类型丰富, 主要包括:民居、祠堂、佛寺、道观、石桥、塔、商铺、古墓等;其中, 尤以大量精致的宗祠最为显著。12)在建筑工艺制品上, 沙湾古镇保存了大量的砖雕、木雕、石雕、灰塑、壁画等艺术精品, 艺术风格具有浓郁的岭南广府地区特色。
1.4 民间文化宝库
沙湾古镇素有“文化之乡”的美誉, 是广东音乐发源地之一, 传统的建筑技艺、沙湾飘色、沙湾美食、醒狮等民间文化在海内外均享有盛名, 已被国家文物局、建设部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及被国家文化部评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等荣誉。距今, 沙湾古镇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 项, 省级2 项, 市级2 项, 区级2 项;[2]另有,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3 人, 市级1 人, 区级3 人。[3]
2 沙湾古镇与国内外其它著名古镇的主要区别
2.1 历史风貌完整度欠缺
虽沙湾古镇相对珠三角地区的其它古村镇保存较完整, 但相对国内外其它著名古村镇历史风貌的完整度水平仍有较明显的差距, 建国后兴建了许多干扰传统风貌的现代民居建筑。
2.2 作为区域的文化标杆尚有欠缺
目前, 沙湾古镇相对国内外其它著名古村镇的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还较为落后, 资源利用及在整个岭南地区的影响力尚有欠缺, 仍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2.3 原真的文化生态保存基本完好
至今, 沙湾古镇作为原居民生活性社区的本质依然没有改变, 并没有因为过度的旅游开发导致古镇过度商业化, 原真的文化生态、生活形态保存基本完好, 这对于沙湾古镇场所精神与文化意义的延续至关重要。
3 保护与更新的思路与策略
3.1 尊重与保护古镇传统空间格局的整体性及其空间肌理的原真性
尊重与保护古镇传统空间格局的整体性及其空间肌理的原真性, 前提需要深入探究古镇中复杂的、模糊的 (常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遭受破坏) 、多层次的传统空间格局及其空间肌理, 并在理解它们的意义与价值的基础下, 提出相应的保护策略与方法。
如理清古镇传统山水空间格局, 能为古镇保护、控制、协调的范围划定提供可靠依据。古镇传统山水空间格局是古镇原始选址的依据及生存、发展的基本外在条件, 它是体现古镇原真性、整体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 应在理清古镇传统山水空间格局的基础上, 了解古镇与周边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和各自的空间肌理, 之后再根据现状及其它相关因素划定核心保护区、适当范围的建设控制地带及环境协调区。
又如, 理清古镇“民田——沙田”空间格局, 可知民田区与沙田区具有明确的空间界限划分, 其各自的空间肌理 (如:空间布置、建筑样式等诸多方面) 截然不同, 因此, 在制定保护与更新的策略与方法时应尊重与保护两个区域各自的原真性与相对的整体性, 反映二者在场所精神、空间肌理等方面上的特征差异。
再如, 古镇传统宗族空间格局主要由何、黎、王、李、赵五大宗族各自聚族而居组成, 并形成了各自的宗族领地, 且同姓宗族领地内又有更进一步的空间划分。各自的宗族领地主要以巷道、里坊门、社坛等元素进行划分, 并形成了一定的特征差异。如果在保护与更新的过程中忽视宗族空间各自的整体性及上述空间肌理, 则不利于宗族文化遗产或文化意义的保护。正如《巴拉宪章》对“保护”的定义解释到:“意指为保留一个地点的文化意义而采取的所有照管行动。”[4]
此外, 存续古镇原真性的风土形态 (包括:空间形态、生活形态) 、文化意义, 离不开传统商业空间格局的整体性保护及其空间肌理的原真性保护。如古镇重要的飘色艺术民俗活动“北帝诞- 迎神赛会”, 整个活动都需围绕着传统商业空间格局展开。
3.2 尊重与保护古镇历史轨迹的完整性
沙湾古镇至今仍保留了宋元时期少量的、残存的文化遗产, 并保存了明、清、民国及新中国成立初期大量的、较完整的文化遗产。在选择各历史时期的文化遗产作为保护对象时, “主要看它在历史信息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不能把它孤立地评价, 或者只从某一个片面如古老、美观、高档、精致等去评价。”[5]例如, 沙湾古镇中保存了一面多个历史时期积淀下的残墙, 虽看似残破、粗糙, 但它却是古镇建筑历史发展的有利见证之一 (图6) 。古镇各历史时期有价值的文化遗产正是反映古镇变迁、变化特征的有利线索, 因此, 在保护过程中应杜绝盲目地追求古镇现存主流历史建筑风格的千遍一律。此外, 还应强调历史轨迹合理的、真实的继承与发展的动态过程, 甚至可以将一些具有传统韵味、又体现时代特征及适合现代居民生活的现代建筑纳入保护范畴。
3.3 强调历史环境的保护与更新并举
在保护存续古镇原真性的风土形态与文化意义的控制要素之下, 积极引导当地居民参与部分历史、科学、艺术价值不大的传统建筑更新活动。古镇风土形态与文化意义的整体性、原真性保护, 并不需要将古镇所有的传统元素都进行保护, 因为, 不是所有的传统元素都具有保护价值, 而保护的对象应是古镇传统空间格局、空间肌理、历史轨迹等整体系统中存续古镇原真性的风土形态与文化意义的控制要素。其它元素 (主要指历史、科学、艺术价值不大, 又宜提升使用功能的传统建筑) , 可通过研究古镇传统文化、空间肌理、其它高密度与低层社区的先进经验等, 谨慎地更新创造既具有传统韵味又体现时代特征及适合现代居民生活的新民居样板, 并借此提升当地居民对传统建筑价值的认识, 避免因对其价值的认识不足, 而导致其被盲目地拆毁与重建, 以及引导当地居民逐步形成自发的、合理的、良性的传统建筑保护与更新行为。
至今沙湾古镇仍主要作为原居民的生活性社区, 在保护的同时离不开合理的、必要的传统建筑更新, 因为, 当地人有权利享受现代化带来的生活便利, 若只讲究保护, 不重视更新, 最终将丧失古镇风土形态与文化意义的持续发展活力及当地居民对古镇保护的支持。
图 6 沙湾古墙
3.4 积极整治不良因素与恢复部分消失的重要历史场景
在经历了“土地改革”、“文革”、珠三角地区快速城镇化发展后, 沙湾古镇的历史风貌遭受了一定的破坏, 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本土的场所精神与文化意义的丧失;因此, 对古镇进行适当的整治与恢复必不可少, 关键取决于这些措施是否有利于提升本土的场所精神与文化意义。整治的对象主要是影响古镇传统风貌的现代建筑, 恢复的对象主要是古镇中部分消失的重要历史场景。例如沙湾古镇久负盛名的“六市”之首“安宁市”, 在“大跃进”时期, 为腾空地发展生产, 盲目地拆除了其中心区的几座地标性茶楼, 现今在原重要的历史场景所在地选择性地重建了几座仿古形式的茶楼, 它们既有历史景观补偿作用, 又能适应古镇原真的生活形态, 此处历史的“真实”的意义远大于现实的“真实”, 何乐而不为?关于恢复古镇中一些消失的重要历史场景, 只要古镇的历史风土形态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 且基本按照原来的“法式”操作, 就不能否认它的成绩。[6]
但同时也应该反对:为追求一层皮似的历史风貌统一, 简单的、盲目的进行整片的仿古改造与仿古恢复建设。这不仅忽视了现代文化遗产的价值, 而且混淆、破坏了古镇的原真性。
3.5 做好建筑的登录、分级、分类别及制定相应的保护与更新的策略
对古镇进行专项调查, 通过综合分析研究、反复论证相关对象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后, 最终确定出 (推荐) 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与传统风貌协调的建筑及干扰传统风貌的建筑这几个级别与类别, 并做好登录工作, 及制定相应的保护与更新的策略。 (表1) “这种普查要反复进行, 一是为了防止可能的遗漏, 二是为了适应对乡土建筑价值的认识可能发生的变化。”[7]
图 7 沙湾古镇旅游线路 与旅游节点的规划
3.6适当地开发旅游
结合存续古镇原真性的风土形态与文化意义的控制要素, 集约资源, 努力打造几条重要的旅游路线和几个重要的旅游节点 (图7) 。古镇适当的旅游开发, 对外既能发挥文化遗产的观光审美、休闲娱乐、教育等价值;对内又可以借助旅游收入持续地保护与改善当地环境, 并为当地村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加收入来源, 以及利于他们形成自我的古镇保护意识。古镇的未来应该既是生活性的社区, 也是旅游区;二者之间并不矛盾, 游人乐于看到古镇原生态的真实性生活, 当地人又可借助旅游开发来保持古镇的发展活力。
4 沙湾古镇保护与发展现存的主要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4.1 保护资金的困难
目前沙湾古镇的保护资金主要来源于当地政府, 缺乏民间的多元化投资, 在旅游收入不理想的前提下, 导致当地政府现阶段急于收益, 这都给古镇的保护与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如当地有关部门原希望采用围蔽收费方式来提高旅游收入, 缓解保护资金困难, 但结果却适得其反, 最终这种收费方式被取消。13)因此, 在沙湾古镇旅游影响力还不足时, 不宜简单地依赖增加旅游收费来解决保护资金困难的问题, 政府部门应继续投入资金, 并致力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古镇的保护与发展。
4.2 缺乏当地居民的参与
古镇的保护与发展由政府强力主导, 缺乏当地居民的参与。如上述沙湾古镇采取围蔽收费一事, 当地许多居民并不赞同。14)然而, 国内外一些优秀的古村落保护与发展实例, 正是因为有了当地居民的参与才取得巨大成功。如世界文化遗产日本白川乡, 正是由白川乡荻町地区的全体居民在1971 年自发组织成立了“白川乡荻町部落自然环境保护会”, 这个组织在白川乡“文化遗产化”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8]“在此之后, 经过村民及各方力量的努力, 白川乡荻町地区于1995 年被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9]因此, 未来沙湾古镇的保护与发展应更积极地鼓励当地居民参与, 正如《华盛顿宪章》所述:“居民的参与对保护计划的成功起着重大的作用, 应加以鼓励。历史城镇和城区的保护首先关系到他们周围的居民。”[10]
4.3 缺乏整合与利用周边资源共同发展
现今沙湾古镇的资源利用主要集中在古镇小范围内单纯的人文景观观光领域, 而在整合与利用周边其它资源开发旅游等方面则尤为不足, 导致沙湾古镇的大部分游客为“日归型”, 即当天来回, 其中的大部分又属于“路过客”, 即逗留时间短、消费低, 这也是导致沙湾古镇旅游收入欠佳的主要因素之一。然而, 沙湾古镇周边拥有山林、河流、农田、水塘等丰富的自然资源, 非常适合大都市人群休闲旅游。因此, 宜借鉴日本白川乡的保护开发经验, 增加适当的配套旅游设施把这些自然资源转换成旅游资源, 比如开展风景观赏、野外摄影、垂钓、茅草收割等活动;以此促进“日归型”的“路过客”向“体验型”与“滞在型”游客转变。[11]
结语
沙湾古镇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积淀了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资文化遗产, 如保存了较完整的传统空间格局、传统空间肌理、历史轨迹及原真的文化生态等, 但较国内外其它著名古村镇的历史风貌完整度、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资源利用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 沙湾古镇的保护与更新应尊重与保护古镇传统空间格局的整体性及其空间肌理的原真性、历史轨迹的完整性, 强调历史环境的保护与更新并举, 积极整治不良因素与恢复部分消失的重要历史场景, 认真做好建筑的登录、分级、分类别及制定相应的保护与更新的策略, 以及适当地开发旅游。针对沙湾古镇保护与发展现存的主要问题, 指出未来古镇的保护与发展应致力吸引多元化的民间投资, 积极鼓励当地居民参与古镇的保护与更新的过程, 以及整合与利用周边资源共同发展。
摘要:广州番禺沙湾古镇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是研究珠江三角洲地区古村镇保护与更新的典型代表之一。通过全面评估沙湾古镇的核心价值、个性化特征等方面, 针对性地提出以整体性、原真性为核心的保护与更新的思路与策略, 并指出了沙湾古镇保护与发展现存的主要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研究的成果可直接服务于沙湾古镇的保护与更新工作。
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的问题与思考 篇9
一、历史街区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一) 发展与保护的矛盾
如何协调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是城市历史街区保护最突出的矛盾。时代发展引发的人类生活内容以及城市功能形态的转变正是历史街区保护问题产生的根源。一方面昔日繁华的城市中心难以适应如今高速发展的时代步伐;另一方面蕴含在历史街区建筑甚至砖瓦中的传统文化却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历史街区保护规划正是在两者的斗争中不断前进。
(二) 物质与情感的矛盾
这些历史街区蕴含几代人的情感寄托, 报刊杂志充斥了海量的对传统街区的追忆, 不断唤起人们对历史街区所蕴含的美好历史的向往。然而当有人真正走进并关注还生活在历史街区中的民众时, 你会发现拥挤不堪的居所、卫生条件极差的公共厕所, 甚至时刻担心一场暴雨引发的城市内涝, 这或许就是残酷的现实与美好的往日情怀之间的矛盾。
(三) 方法与现实的矛盾
我国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及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使得蕴含不同时期、不同地域文化的历史街区呈现独特的特色;同时由于历史街区所处的环境不一及保存程度的不同, 使历史街区呈现不同的情况。我们需要针对各历史街区的具体情况研究更具针对性的保护方法与措施, 体现历史街区的差异, 以实现更有效的保护。
二、历史街区保护的问题根源
(一) 经济根源
经济发展轨迹是城市规划历史街区保护领域的种种矛盾产生的最重要的经济根源。西方经济发展轨迹一般是渐进式的, 各个时代的经济发展轨迹在城市建设中都能得到反映, 而历史街区保护的理论正是在这种经济模式和城市建设契合度比较高的建设实践中提炼出的。中国更多呈现的是追赶西方发达国家跨越式的经济发展轨迹, 这映射在城市建设领域就体现为城市的历史脉络被割裂;而其中的历史印记——历史街区由于随意的开发, 被侵蚀或被人为地孤立成为城市孤岛。
(二) 文化根源
东西方哲学最显著的差异体现在对物质观的争辩, 在城市历史街区保护规划问题上, 西方侧重物质遗产的保护理论与其城市生活相契合, 而中国理论界更关注对城市脉络的梳理以及对于记载传承方式的关注的倾向。在历史街区保护应用领域, 这种文化态度上的差异直接孕育了现实矛盾。
三、我国历史街区保护法规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现已形成以《文物保护法》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为核心的历史街区保护法规体系, 而《环境保护法》、《旅游条例》等相关法律和行政规章也涉及到了历史街区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的问题。这些法律法规对保护历史街区提供了法律的依据, 但是仍然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 缺乏专门用于历史街区的技术标准规范
我国很多省份制定了城市的规划技术管理规定或规程, 但是缺乏对历史街区规划技术的专门研究。一般性的技术标准规程由于不能满足历史街区保护的特殊要求, 所以很多控制性的指标只能由设计单位在规划编制中确定。而从现在的建筑规划教育来看, 各大专院校都侧重于设计技术层面的训练和西方现代建筑规划理论的介绍, 而少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与普及, 导致规划设计单位的设计师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保护意识和保护方法的欠缺, 增加了规划设计方案的随意性和不可操作性, 这不利于历史街区的保护。
(二) 与土地政策、资金政策的衔接不够
当今, 一方面我国招、拍、挂土地出让制度的推行, 土地价格不断上涨的趋势明显, 房地产开发商为了追逐利润、消化高昂的土地成本, 不得不提高土地开发密度或建筑的容积率, 成为破坏历史街区的主要经济动因;另一方面随着政府部门管理开支的增加, 土地财政成为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以维持政府的正常运转。再加上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政绩观, 促使政府部门妥协于房地产开发商主导的规划设计方案。而现有的与历史街区保护相关的法规未能体现这方面的因素, 因此缺乏了可操作性。
(三) 对公众参与的规定缺乏对居民的强制性
在现有的规划法规中, 对公众参与的规定, 倾向于强制政府、设计单位走向民众, 而缺乏强制民众走向规划, 从而影响了公众参与的实现。公众参与历史街区保护既是公民的一项权利, 又是一项义务, 历史街区保护也离不开居民参与。但是, 现在大多数规划设计方案的形成被看作是政府的事、是设计单位的事、是开发商的事, 居民参与的程度很低。有的人甚至不愿向设计调查人员提供自己所了解的信息, 甚至提供不准确的信息, 导致公众参与难以奏效, 难以达到集思广益。一方面原因是, 很大一部分政府官员、技术人员认为规划设计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 一般的普通民众素质不高, 根本不懂专业知识, 很难展开交流, 或者把规划方案看成是表达个人才能的手段, 而不愿与他人沟通, 从而降低公众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 居民参与的意识还不高。由此可见, 公众参与是政府、设计单位、房地产开发商、居民之间多方互动的过程, 必须从多方面激励措施入手, 尤其是从激励居民参与的一方入手。
四、城市历史街区的生命体特征
(一) 时间轴
从城市有机体视角下观察城市会发现, 城市都是时间长河中的微小片段构成, 今天国内历史街区的研究容易把关注点置于保护上而缺乏更新的研究, 缺乏对历史街区的生长和衰败的清晰认识, 文化价值相对较低的被新的时代印记所取代是城市的正常代谢过程。只有把城市中历史街区保护问题置于时间的维度中进行考察才能更好地进行城市保护。
(二) 城市空间
今天国内学术界对待历史街区保护方法更倾向于另建新城与旧城平行发展的模式, 针对建国初期关于北京城市建设策略的批判, 已经不仅仅停留在学术讨论甚至渗透到主流媒体, 这也从侧面说明了这种趋势。然而从城市有机论视角来考察却呈现另一番景象, 城市是发展的生命有机体, 其具有自己的空间发展轨迹。其发展过程中有过多人为因素介入, 放弃对其本身城市空间形态文脉的关注, 转而关注所谓的功能合理以及简单追求物质遗留, 并在过程中把承载全部情感、人类活动的活生生的城市简化为保护完好、具有高度历史价值的旅游目的地, 就这一点而言, 此做法正好和其规划初衷所倡导的趋势相违背。
(三) 城市细胞
在城市中个体和组织正是构成有机体的一个个细胞, 正是这种细胞间相互作用实现了城市的不断代谢。所有的保护工作所针对的是隐藏在对象后所积淀的文化价值, 绝非对物质形态的固化遗存, 生活在其中的人作为文化的创造者及传承者, 更应该是保护工作的核心, 然而生活在历史街区中的人们的生活状态让人不容乐观。受物质条件限制, 历史街区中承担的各种机能逐渐随着细胞的流转而转移, 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固化丧失城市机能, 很多的历史街区演变成为了城市贫民窟, 生活在其中的人成为社会遗弃的人群, 城市有机体视角下历史街区保护的核心正是对生活在其中的人的关注。
五、思考
(一) 与时代的关系
要正确认识到时代变迁是引发历史街区保护矛盾的根源, 在保护过程中强调分析, 针对不同类型寻求不同策略。探寻历史街区发展源动力, 寻求新的社会因素的介入。北京798艺术区或许是对此最好的注脚, 旧的工业发展因素消亡了, 机缘巧合下新的艺术资源的注入为地区重新焕发活力。
(二) 与自然的关系
人居环境的建设可以追溯到整个人类进化以及迁徙历程, 人类对于生存环境的选择受制于当时的生产水平, 反映了人类改造自然寻求理想人居环境的历程。中国古代城市营建往往首先根据“风水理论”对地理、水文、气候等自然条件进行综合勘查分析评价后进行选址, 虽然风水有迷信的成分, 但它蕴涵着人与自然协调关系的准则, 选择利于人生存的地理环境质量评价体系, 以指导择地建宅的“民间智慧”, 渗透其中的正是今天所倡导的“自然承载力”的概念。
(三) 与文化的关系
软件保护的分析与思考 篇10
[关键词] 中国 世界遗产 保护与开发 战略思考
一、中国世界遗产开发利用现状
世界遗产是祖先和大自然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自从1985年签署《世界遗产公约》以来,在短短的20多年时间里 ,现已拥有35处世界遗产,其中包括25处世界文化遗产、6处世界自然遗产、4处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此外还有非物质文化遗产4项。中国的世界遗产总数仅次于意大利、西班牙两国,名列世界第三位。此外,中国目前还有100多处遗产地,现已列入世界遗产预备清单。
世界遗产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品牌,它在为遗产地带来巨大商机的同时,也为遗产地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应,因而它以一种超乎寻常的强大吸引力,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二、中国世界遗产保护与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景区内人工化、商业化、城市化现象较为严重
许多遗产地在开发建设时,缺乏科学的分析论证,缺乏整体的规划方案,缺乏适时有效的监督管理,致使一些经营者以满足游客的需求为由,新建、乱建、扩建了许多遗产地内本不应该出现的饮食、住宿、娱乐、购物等场所。这一方面与保护世界遗产《公约》的原真性原则不符;另一方面也会使游客的旅游质量下降,造成人满为患的现象。
2.外部环境质量差,缺乏有效的治理措施
在传统的遗产资源开发中,人们关注的往往是遗产资源本身的开发与保护,而对遗产资源的外部环境却很少重视。许多遗产地外围环境脏乱差现象非常普遍,从而严重影响了游客的旅游感知,同时也不利于遗产地资源特色的发挥,甚至造成一定的视觉污染。这种不和谐的景象,现在已经成为遗产地发展的重要障碍。我们可以试想,如果遗产周边环境得不到科学、合理和有效的保护,遗产资源的核心价值势必会受到影响。如果果真是这样,我们又怎么能谈得上遗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呢?
3.市场意识淡漠,管理保护欠佳
随着旅游发展的全球化,旅游需求的个性化和多样化趋势日渐突出。可以说靠单一的市场供给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旅游市场的需求,因此我们必须对遗产类旅游资源进行深层次的开发和加工,以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求。在许多遗产地,由于地方政府对市场需求状况缺乏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完全没有顾及到遗产资源本身的特性而盲目建设,严重破坏了遗产资源原有的自然风貌和历史风格,甚至还将本地区遗产资源原有的一些独特之处也抹杀掉了。这可以说是非常令人痛心的事。就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管理不善,保护意识不强造成的。
三、中国世界遗产保护与开发的理论思考
1.建立遗产资源的层次性开发理论模式
旅游开发是一种长期行为,而不是短期行为,所以说遗产资源的开发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了使遗产资源能够长久地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我们在开发时必须坚持旅游开发的时序性,实行阶段性开发,将暂时不具备开发条件的资源先保护起来,留给后人开发,等以后条件成熟了再逐次进行梯度开发。依照地理学的圈层理论,遗产资源的开发应该是一种有层次、有序的开发利用过程,这样才能有利于保护重点资源,实现留有“余地”。因此,在将遗产资源地开发为旅游景区时,一定要注意划分出不同的层次地带。这不仅是我国古代名山保护利用的传统,也是现代国外国家公园保护利用的基本原则。
2.逐步构建世界遗产旅游与社区参与旅游的协调机制
所谓社区旅游,就是在遗产所在地的社区所参与的旅游活动。其旅游对象不仅仅是指世界遗产本身,而且还包括融入遗产的社区及外围环境。它不仅可以让旅客观赏到原汁原味的遗产景观,而且还可以让游客充分地体验到遗产地的风土人情,从而满足了游客多元化的旅游需求,所以说社区旅游大大扩大了遗产旅游的内涵。它不仅留住了游客,延长了游客滞留时间,给遗产地带来了更多的实惠,同时也促使旅游企业对遗产的开发行为由遗产地扩大到到社区,从而降低了对遗产开发的压力,使遗产资源得到了更为有效的保护。例如,平遥古城在开发过程中就充分注意到了遗产旅游与社区参与旅游的有机结合。他们在旅游开发中,充分调动起了社区居民的参与热情,使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到景区的建设和保护当中。当地居民不仅开始讲普通话,学说外语,而且一些开发商还不断开发建设民俗宾馆、客栈。这样让游客到了遗产地之后,一方面可以目睹遗产的风采;另一方面还可以住民俗客栈,充分体验遗产地的文化。总之,社区参与旅游开发,不仅减轻了遗产地旅游的压力,而且解决了社区居民的就业问题,促进了遗产地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大大地改善了遗产地的旅游环境。所以说逐步构建世界遗产与社区相结合的社区旅游,是一条保护世界遗产的有效途径。
3.通过实施收费制度,推行世界遗产绿色管理
通过实施收费制度,来调整各方面的经济利益关系,是促进遗产地资源与外部环境获得有效保护的一种重要方式。其概括起来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对污染物的排放者征收排污费;第二,对可能会破坏遗产地环境和资源的旅游活动加重收费;第三,对世界遗产地的旅游生产者和消费者征收补偿费,收入用于补偿或恢复开发利用过程中对社会环境造成的破坏。例如,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峨眉山的开发和管理,就应适当地采取一定的收费制度。凡是进入景区的游客,必须缴纳一定限度的环境保护费;对进入景区的交通工具可征收一定的排污费;对在开发过程中给景区造成视觉污染的单位要加大惩罚力度,征收重税,并令其限期拆除,所征收的费用用于遗产的保护和管理,以解决遗产保护资金匮乏的问题,做到以遗产养遗产。此外,在遗产地进行任何项目的投资和决策都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仔细研究投资项目对遗产资源有没有不利影响,坚决杜绝有害遗产地环境质量的项目上马,以加强对遗产地环境的保护。
参考文献:
[1]邓明艳:世界遗产资源保护性开发模式新思考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3
[2]陈向红:中国世界遗产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探析资源与人居环境,2004.5
对环境建设与保护的思考 篇11
一、世界环境的现状
人类借助科技的发展, 社会大大的进步了。但是人类也因对地球资源的掠夺性使用, 而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根据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技术革新所作出的预测显示, 到2050年, 人类将消耗掉地球上的180%~220%的生物生长能力。
(一) 大气污染
由于工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森林的砍伐等原因, 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甲烷、氯氟烃等温室气体的含量上升, 从而产生大气污染。大气污染直接导致了全球气候变暖、平流层臭氧层变薄、陆地和海洋生物受到污染、产生酸雨, 这一系列的问题加剧了地球的创伤。
(二) 水资源危机
据世界卫生组织 (WHO) 调查, 世界上有70%的人喝不到安全卫生的饮用水。现在世界上每年有1500万5岁以下的儿童死亡, 死亡原因大多与饮水有关。世界上每天有2.5万人由于饮用污染的水而得病或由于缺水而死亡。
(三) 土地荒漠化
土地荒漠化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环境与社会经济问题。全球荒漠化面积已近40亿公顷, 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4, 已影响到全世界1/6的人口, 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而且, 全球荒漠化扩展的速度也在持续增长。亚洲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影响的人口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遭受荒漠化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依次是中国、阿富汗、蒙古、巴基斯坦和印度。
(四) 海洋资源破坏和污染
海洋被誉为“国防的前线、贸易的通道、资源的宝库、云雨的故乡、生命的摇篮”。然而, 她正受到严重的污染。海洋污染常见的主要有原油污染、漂浮物污染和有机化合物污染及其引起的赤潮、黑潮。海洋污染直接导致海洋环境的恶化, 生物品种的减少。近几十年来, 人类对海洋生物资源的过度利用和对海洋日趋严重的污染, 使全球范围内的海洋生产力和海洋环境质量出现明显退化。同时, 人类活动产生的大部分废物和污染物最终都进入了海洋, 引起沿海环境改变, 使动物的栖息和繁殖地遭到破坏。
(五) 生物多样性锐减
在地球上大约1000万—3000万的物种中, 只有140万已经被命名或被简单地描述过。但当前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损失的速度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快, 比如鸟类和哺乳动物现在的灭绝速度可能是它们在未受干扰的自然界中的100倍—1000倍。大面积的砍伐森林, 过度捕猎野生生物, 工业化和城市化造成的污染、植被破坏是造成生物多样性锐减的原因。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将逐步瓦解人类生存的基础。
二、我国环境的现状
我国的环境状况是怎样的呢?比较普遍的认识是:我国的环保工作是有成绩的, 经过治理, 局部有所改善, 整体还在恶化, 原因是治理赶不上污染和破坏。因而, 我国是世界上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的国家之一。在我国, 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首要问题。我国目前的环境现状绝对不容乐观。
(一) 空气质量明显下降
《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 我国城市空气质量污染状况十分严重, 经过近几年的治理, 城市的污染状况有所好转, 但总体上依然严重, 全国空气质量达标城市到2001年底仅占1/3。造成我国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烧煤和汽车尾气, 其中烧煤是最根本原因。我国的能源结构是以煤为核心的, 这样的能源结构在现在以及以后相当长的时期内都很难改变。而且, 随着我们经济的发展, 我国对能源的需求将越来越大, 中国煤炭的消耗会随之大幅度提高, 由此带来的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二氧化碳等污染气体的排放将进一步增加。
(二) 水体污染十分严重
在我国, 水体污染十分严重。水体污染给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有效耕地面积减少, 农产品质量下降;渔业生产严重受损;水资源供应更为紧张, 严重威胁到城乡居民的饮水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健康。
(三) 土壤状况不断恶化
在我国, 人均土地面积只有0.771公顷, 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3;人均耕地面积才0.106公顷, 为世界人均水平的43%。不仅如此, 我国耕地的总体质量还不好, 全国大于陡坡的耕地有近600万公顷, 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的耕地只占40%, 中低产田占总耕地面积的79%, 更有许多耕地面临严重的水土流失、沙漠化、盐碱化、风蚀、海蚀。
(四) 植被状况令人担忧
我国历史上曾是多林国家, 可是由于人们不注意环境保护, 对森林滥砍滥伐, 加上近代史上的多年战乱, 使我国在20世纪40年代成了世界上的少林国, 森林资源锐减。植被覆盖率低的另一个表现是草场退化, 我国84.4%的草地分布在西部地区, 面积约3.31亿公顷, 由于不合理的利用, 草原的生态系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草地退化面积不断扩大。在西北地区草场退化形成的沙漠逐渐扩展, 荒漠化日益严重, 导致沙尘暴频繁发生。
(五) 自然灾害严重
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海啸、台风、洪涝灾害、干旱、地面沉降、海岸线退化, 病虫害、酸雨等多数自然灾害是自然环境恶化的直接结果。在我国, 自然灾害集中表现为干旱、洪涝和病虫害三个方面。
三、对策
(一) 明确环境保护为基本国策之一, 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
近些年来, 我国从自身的发展和其他国家的经验中, 已逐步认识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确立了环境保护为基本国策的方针, 走上了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轨道, 建立了与自己的基本国情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经济承受能力能允许的环境保护战略、政策和制度体系, 制定了适合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二) 建立环境管理体制和法律机制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 在全国范围内初步建立起了环境保护部门监督管理, 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环境管理体系以及响应的环境监测、监理、统计、科研、宣传、教育体系。同时, 国家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 进一步规范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机制。环保已经从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向着利用法律手段转移。
(三) 开发新能源替代旧能源
新能源资源潜力大, 环境污染低, 可永续利用, 是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能源。国家加大对替代能源的研究与开发, 国家制定有利于新能源发展的政策法规, 提出推进节能降耗工作的整改措施, 倡导优化能源结构, 实施能源开发与节约并重的方针。同时, 注重节能, 建立和完善节能项目管理、投资效益评估、环境影响评价等制度, 使节能项目的节能效益得到及时的体现, 确保节能项目的持续进行。
(四) 依据科技进步, 深化环境治理
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生产力发展速度和水平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对环境保护的建设来讲也是如此, 离开科技进步不仅难以实现改善环境质量的目标, 就是做到控制环境污染的发展也是很困难的。只有以先进的科学防治技术为基础, 通过实施严格的法律监督才能实现控制污染、改善环境的目标。
(五) 加大世界范围内的环境交流
环境的建设与保护不单单是一个国家的事情, 它需要全世界一起联合起来。我国积极开展环境外交, 参与各项重大的国际环境事务, 在国际环境与发展领域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签署并批准了《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会议》、《生物多样化公约》等多项国际环境公约。
四、小结
环境保护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们自已的切身利益, 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恶劣的环境已经影响到我们的正常生活, 危及到大家的健康甚至生命, 所以环境的建设和保护已经成为当代社会亟需思考的问题。
摘要:当前, 环境问题已成为全世界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之一。从全球范围看, 环境在日趋恶化, 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正日趋恶化, 亟需我们认真应对出现的问题和思考今后环境建设与保护的方式和方法。
关键词:世界环境,现状,思考与对策
参考文献
[1]吴常华.世界环境污染资料[J].兰州学刊, 1981, (3) .
【软件保护的分析与思考】推荐阅读:
软件的破解与保护07-29
县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的调查与思考10-28
通榆河响水段饮用水源保护的实践与思考09-10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哲学思考09-15
对阿荣旗环境保护现状的调查与思考10-23
分析上网行为管理软件与硬件的差别所在08-03
设计与分析软件09-22
计算机软件的保护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