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系统的保护和恢复

2024-09-25

软件系统的保护和恢复(通用11篇)

软件系统的保护和恢复 篇1

在软件系统的参与下, 计算机变得越来越高效, 在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但是基于计算机的运行环境, 其会在一定程度上对软件系统产生影响, 从而对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能产生影响, 使其面临着失效编程、安全漏洞的风险。此时可以为其制定有效的保护及恢复技术, 不仅能够为软件系统的营造创造良好的环境, 而且还能提高计算机的运行效率。

一、计算机软件的分类

在计算机中, 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是其中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中软件系统多是在硬件系统上进行运行的一种程序。如果计算机中未安装软件系统则被定义为裸机。实际上, 计算机软件系统一般可以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种, 各部分的具体特点如表1所示。

二、计算机软件系统保护及恢复技术概述

通常情况下, 计算机软件系统具备兼容性和多功能程序的特点, 可以更好的满足多个用户使用需求。在计算机运行过程中, 软件系统一般源于计算机的初始编程, 具有比较基础的特性。例如:软件系统主要负责对计算机的维护、管控, 从而保障各程序和资源处于安全环境内, 并对计算机的运行能力给予了有效的改进和优化, 同时支持软件操作, 例如windows系统;对于应用层次的软件系统可以根据用户的指定命令来开展相关程序的运行, 其一般具有较强的专业性, 而且涉及领域比较广, 例如Flash、统计软件等应用软件。在计算机运行过程中, 常用的软件系统保护及恢复技术包括数据备份技术、数据恢复技术、还原技术、PE工具箱、一键Ghost等。而Ghost技术在计算机运行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是并不能对病毒起到很好的防范效果。因此加大了对软件系统保护及恢复技术的改进和完善, 研发出了一系列保护及恢复技术, 如CMOS保护、雨过天晴软件系统保护、闪电恢复软件等, 他们能够实现对计算机软件系统的全面保护, 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三、计算机软件系统保护和恢复常用技术介绍

(一) 保护卡的保护功能

在计算机软件系统中, 保护卡中央芯片仅是一块小型的芯片, 其内部总体容量达到了4M左右, 可以实现对相关数据的有效保护。实际上, 保护卡有ISA和PCI两种插槽类型, ISA经常会出现地址冲突, 因此需要人为对其地址进行修改。而PCI可以实现自动分配地址, 能够避免与不同设备间的冲突。通常情况下, 保护卡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假写原理, 其一般在计算机通电之后就开始将硬件全面初始化, 并开展了与之对应的BIOS自检测, 检测完成之后就可以加载保护重要芯片程序, 从而实现启动就可以转化为操作系统。但是在启动操作系统的过程中一般会导致相关数据的遗失, 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对于首次安装保护卡的计算机, 其会全面扫描整个数据硬盘中的相关数据, 并将一些较为重要的数据信息存储于虚拟硬盘中, 但是增加了用户修改硬盘里面数据的难度。当计算机再次启动后, 就可以使硬盘中的数据恢复到工作状态, 从而实现了对软件系统的有效保护。

(二) Ghost软件保护

Ghost软件保护具有强大的数据修复和恢复功能, 因此在计算机软件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实际上, Ghost软件能够实现对硬盘的有效分区, 并把相关数据按照一定的规范和标准压缩存放在硬盘分区内。Ghost软件保护还可以有效的实现格式化、自动分区, 进行容量的自我调整, 从而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同时, Ghost软件不仅对多命令操作模式给予了有效的支持, 而且还可以对多系统多任务工作模式给予兼容, 如NETS、FAT32等文件系统。此外, Ghost软件还可以有效的恢复计算机单机系统, 实现计算机初始化配置。只要安装好一台计算机, 并对数据进行有效的备份, 随后即使出现软件系统故障, 解决故障后只需将数据备份文件恢复, 就可以避免资源的浪费, 达到了对计算机软件系统的有效保护和数据信息的恢复。

(三) 在计算机软件系统中数据恢复技术的应用

在计算机运行过程中, 数据恢复技术可以有效的解决物理故障、用户误删等诱发的系统问题, 其极易诱发数据的大面积丢失, 尤其是误删操作, 其无法借助软件系统来实现数据的有效恢复, 此时就需要借助数据恢复技术来实现对相关数据的有效保护。数据恢复技术实际上是软件系统的存储介质, 对软件系统的保护及恢复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数据恢复技术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 (1) 分区表。该分区一般是通过链表来实现, 对于链表诱发的数据丢失, 一般可以按照链表的路径, 来进行相关数据的查找, 并给予恢复; (2) 目录/数据区的协作。其一般可以借助DIR、FTA来对被损坏文件的位置给予有效的确定, 从而实现文件的快速恢复, 使文件恢复到保护状态; (3) 引导扇区。借助DOS规则来实现对破坏数据的主分区和扩展区进行有效的规划, 同时借助扇区内容, 还可以构成引导程序, 加快速数据的有效恢复。

四、计算机软件系统保护及恢复技术的未来发展前景

过去世界上一些知名的计算机生产商并未对软件系统保护及恢复给予过多的关注, 导致文件和数据丢失现象时有发生, 而且丢失后又无法及时、有效的恢复,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计算机行业的发展。目前, 计算机软件系统保护及恢复技术已经引起了国内外相关专家的普遍关注, 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致力于相关技术的研发, 具有非常广泛的未来发展前景。

(一) 提高计算机硬件系统对保护功能的支持。

如今, 方正科技、联想集团联合保护卡生产企业进行保护及恢复技术的研究, 并致力于研发出适合自身产品特点的保护卡。这还仅仅是一个开始,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可以把保护卡看作标准配置安装到计算机主板上。假如将软件系统保护程序加入到BIOS系统中, 这样一旦启动计算机硬件检测, 就可以使其保护功能随之启动。实际上, CMOS可以一分为二, 分别用于存储不允许操作系统修改的参数和允许操作系统修改的参数, 这样可以实现对软件系统数据参数的有效保护。此外, 将大容量快闪芯片增加到主板上, 用于存储硬盘中相关文件信息, 但是要想更好的实现这一愿景, 就需要硬件厂商的大力支持。

(二) 采用主机/终端机系统。

通常是将一台高性能的主机与多台哑终端进行有效的连接, 而终端连接仅包括通讯设备和输入输出设备, 并且一系列的存储和运算操作都是在主机中完成。上世纪8O年代, VAX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其主机就是选择了分时操作系统, 并且对主机的所有访问都会受到终端权限的控制, 有效的提高了其安全性能。由于受主机存储容量、运行速度、网络带宽等因素的限制, 导致此类技术并未获得长久的发展。如今, 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硬件性能的发展, 使主机/终端机系统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和优化, 如IBM等几家公司致力于对主机/终端机系统的进一步研发, 并计划将大容量磁盘阵列、多处理器系统、多端口高带宽通讯系统等引入到新一代主机上, 以确保软件系统的安全运行。

五、结语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 软件系统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为了确保软件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 一般需要完善软件系统的保护及修复技术, 这样不仅可以实现对软件系统中相关数据的有效保护, 而且还能实现数据的高效、高质量恢复, 提高计算机软件系统的运行价值。

软件系统的保护和恢复 篇2

这段倒霉的经历发生在某个长假的最后一天。平时双休和节假日的时候,父母喜欢到外面游玩一番,还特意买了个相机方便留念,拍回来的照片则由我负责转存到电脑里,可以随时打开欣赏。随着日积月累,如今照片量已经有好几个G之多了。谁知那天家里招待亲戚,把电脑让给亲戚的孩子看动画片,结果晚上去关电脑的时候发现桌面变样了,简单恢复之后又看了下各分区里的文件,发现各种副本文件、文件缺失,包括存下的那些照片也少了很多……

哦卖糕的,这哥们儿在我电脑上都搞了啥啊。。。总算,从回收站里的恢复出一部分,可以剩下那些回天乏力,除非借助专业的数据恢复服务,算了,就当自己倒霉吧。无奈中摆弄着电脑,突然想起了被我关闭掉的Win7系统保护功能,心中不禁懊悔,若不是为了挤出那一点点空间而关闭了系统保护,这次也不会丢失那些文件。虽然心情比较郁闷,但是为了防止今后再次悲剧,还是先打开Win7系统保护再说,

打开控制面板,进入“系统与安全”--“系统”,点击窗口左侧的“系统保护”选项。 在“保护设置”这里列出了当前所有驱动器分区的保护设置,可以看到除了系统分区外,其他都被关闭了,如果当初没有贪图那一点点空间,也就不会有那些损失了。赶快把其他分区的保护都打开吧。

逐个选中显示为关闭的分区,点击下方的“配置”。对于非操作系统所在分区,选择第二项即可,之后调节下方的滑块,用存放系统保护下的文件副本,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调整,一般5%-10%就差不多了,只要够保存一两个关键的还原点即可。

配置完成后,切记还要点击上图中“立即为启用系统保护的驱动器创建还原点”后的“创建”命令,否则没有还原点的话,系统保护还是一纸空文。

进过一番设置后,几个分区上的数据安全系数大大提高了,即使误删也可以找回来,方法是:右键点击要恢复的文件夹或者是整个分区,选择“以前的版本”标签,这里会看到最近的一个还原点时间,选中它然后点击“还原”就可以恢复到之前的内容了。

SDH传送网的保护和恢复策略 篇3

关键词:生存性(Survivability);保(Protection);恢复(Recovery);自愈环(Self-healing Ring);数字交叉连接设备(DXC)

中图分类号:TN9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2.01.007

文章编号:1672-0407(2012)01-020-03收稿日期:2011-09-3

一、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社会对通信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对通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社会各行各业都离不开信息,要求通信网络能及时准确地传递信息,而网络传输的信息越来越多,传输信号的速率也越来越快,一旦网络出现故障将对整个社会造成极大的损坏,因此如何提高网络的生存性是迫切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近年来,光通信事业飞速发展,SDH体制在传输网中广泛应用,SDH传送网的分层概念,以及网络的拓扑概念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网络的有效性、可靠性、生存性和经济性。嫩江传输网经过几年的大力建设,完成了高速环网以及高品质传输网等重大工程,特别是高品质传输网DXC设备的引入,使得中国联通在SDH传送网保护的实现上具备了两个原理不同的技术:网络保护和网络恢复。

二、网络保护和网络恢复概念

网络保护:网络保护通常是利用预留的容量,为失效通道提供备用通路,使受影响的业务从备用通路到达目的地。因为这种方式每种可能发生的故障中受影响的业务都有默认的备用传输通路,所以在故障发生后,直接按预定方案操作,恢复受影响业务的时间很快,它是一种静态的保护方式。采用这种技术的网络结构有线型和环型两种,其中SDH的环网,因为具有较完善的保护功能和较灵活的组网方式,是SDH网络结构中应用较广的一种,它有一个专用名称——自愈环(SHR:Self-healing Ring)。

网络恢复:网络恢复通常是利用网络的冗余容量,依据特定的算法,为受故障影响的业务重新分配到达目的地的通路。这种方式与故障时网络当前的时隙分配,业务容量有关,其为受故障影响的业务寻找新路由的过程,是一种动态的过程。恢复受影响业务的时间较慢。这种技术主要用在数字交叉连接设备(DXC)上。

保护和恢复概念的区别:保护是利用传送节点预先安排的容量,用一定的备用容量去保护一定的主用容量,备用资源无法在网络大范围内共享;恢复是可以利用节点间的任何可用容量来恢复业务,当链路或节点失效时,网络可以用重新选择路由的算法,广泛调用网络中的任何可用容量来恢复业务。

三、SDH传送网的保护

SDH保护分为子网连接保护(SNCP)和路径保护。路径保护包括线性的复用段保护、环网的复用段保护、环网的通道保护。目前采用的主要保护方法是线性复用段保护1十1、复用段共享保护环(MSSPRING)、子网连接保护。

(一)线性复用段保护

线性复用段保护是一种专用或共用的保护机制,它保护复用段层并适用于点到点的物理网络。一个复用段保护可用于保护几个工作复用段,但不能对节点故障提供保护,它可按单向或双向方式操作,此外复用段保护在备用状态时还可用来开通无需保护的额外业务。线性复用段保护采用APS(自动保护倒换)协议。

实际应用:适用于两点间业务量大且比较重要的情况。如两个长途枢纽楼间的长长中继系统。

(二)复用段共享保护环

复用段共享保护环的工作通道传送业务,其保护通道则留作业务信号的保护之用,复用段共享保护环需要使用APS协议,其保护倒换时间为50ms,分为二纤双向复用段共享保护环和四纤双向复用段共享保护环两种保护方式。四纤环可以抗多点失效。

复用段共享保护环多用于STM-16和STM-64干线网以及中继网。它的主要优点是:在业务量呈均匀分布的情况下有些容量可重复利用,这种情况下,同样的保护容量适用于不同的故障情况,故复用段共享保护环保护方式能提供高容量使用效率。另一方面,复用段共享保护环只能用于环形网络拓扑结构,而且节点数最多不能超过16个。

实际应用:嫩江联通高速环网SDH系统大多采用二纤双向复用段共享保护环,因二纤环无抗多点失效的能力,因此需要集中控制管理,特别是在有多点光缆割接情况下。

(三)通道保护环

通道保护环的业务保护是以通道为基础的,是否进行保护倒换要根据出、入环的通道信号质量的优劣来决定。通道保护环一般采用1+1保护方式,即工作通道与保护通道在发送端永久性地桥接在—起,接收端则从中选取质量好的信号作为工作信号。不需要使用APS协议,其保护倒换时间小于50ms。常用的通道保护环有二纤单向通道保护环和二纤双向通道保护环两种。

通道保护环与复用段保护环的重要区别:通道保护环的桥接和倒换动作发生于相关通道的两个端节点。而复用段保护环的桥接和倒换动作发生于失效跨距段的端节点。

实际应用:适用于业务容量低,大部分业务量汇集在一两个节点的用户接入网部分。

对上述三种典型的自愈环特性的简要比较如表1所示。

(四)子网连接保护(SNCP)

子网连接保护是指对某一子网连接预先安排专用的保护路由,这样一旦子网发生故障,专用保护路由便取代子网担当在整个网络中的传送任务。其保护结构为1+1方式。SNCP是通过在业务的接收端对业务发送端双发过来的两个业务源实行检测选收来实现保护的功能,因此双发选收是SNCP的特点,和通道保护相似。SNCP和通道保护的区别:从具体实现上看,通道保护在收端选收业务时,由支路板完成选收判断的动作,而SNCP保护则是在交叉板上完成选收判断的动作。因此SNCP可以对线路上的业务进行保护,而通道保护只能保护下到本地的支路上的业务。

子网连接保护是一种专用的保护机理。它可用于任何物理结构(网状网、环或混合结构)及分层网中的任何通道层。它可用于保护通道的一部分或者整个的端到端通道。它支持的业务类型相当齐全,既可以支持VC3等低阶业务,也可以支持VC4等高阶业务。子网连接保护不需要在一个复用段中对所有的VC采用。在网络中的配置保护连接方面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并且SNCP保护是以单个业务作为基本单位的,各SNCP保护业务的逻辑、状态之间相互独立,独立性强。

四、SDH传送网的恢复

实现网络恢复的前提有3个:一是网络中要有DXC作为网络节点设备,传送业务依靠DXC设备的调度和管理;二是网络中要有一定的备用资源;三是网络管理系统要具备网络恢复功能。中国电信以DXC设备组建的传输网具备了实现网络恢复的3个前提条件。

网络故障情况多种多样,这里简单概括为链路失效和节点失效两种情况。链路失效可进一步分为单条链路失效和多条链路同时失效。单条链路失效情况下可利用网络上的备用资源采用恢复算法加以恢复。多条链路同时失效情况将视多条链路在网络中的优先级区别处理,如有必要优先级高的失效链路可以抢占优先级低的在用链路。节点失效情况下在该点上下的业务将无法用现有网络资源恢复,经由该节点转界的业务可以通过其他节点和链路疏通。

下面给出了自愈环与DXC的简要特性比较如表2所示。

高品质传输网可包含4种电路:

(1)不恢复:不进行重新路由和恢复,如备用冗余电路。

(2)恢复:可快速寻找替代路由加以恢复,恢复时间<1s。

(3)SNCP(等效传统SNCP+恢复):首选传统的SNCP保护方式,即主用路由失效,备用路由完好,执行倒换,恢复时间<50ms;次选恢复方式,即主用、备用路由同时失效,或主用失效倒换至备用路由后,主用路由尚未恢复备用路由又失效,采用恢复方式重新路由,恢复时间<1s。

(4)PRC(保护和恢复):始终保证有一条完好的备用路由,因此能够避免多次或同时发生的故障,并保证恢复时间始终<50ms,也是最高电路等级。

高品质传输网是一个保护和恢复相结合的自愈网络,大大提高了传输网络的生存性和灵活性,满足了对重要客户的特别保护需要。

五、结束语

软件系统的保护和恢复 篇4

1 计算机软件系统的保护现状

1.1 系统软件非授权访问状况难以有效杜绝

对于系统软件进行授权访问是保护系统软件的有效方式, 既能够避免用户对系统软件的误操作, 又能够使软件系统免于受到远程控制程序的攻击。但是, 现有的软件系统难以杜绝对系统软件的非授权访问。首先, 系统的硬件保护不够健全。系统的硬件保护是指在硬件设置中, 设置对系统的写保护, 使非授权用户不能够对系统进行访问和修改, 以保障系统的安全。但是, 这种保障难以真正地保护系统的安全, 在增加或者删除硬盘以及重装系统时, 都不需要进行相应的授权就能够对系统软件进行修改, 这使得系统的硬件保护形同虚设。其次, 对用系统访问的用户授权不明确。对于系统软件的访问应该设置为只有有管理权限的人才能够进行相应的访问, 其他使用者需要经过管理员的授权或者直接设置不能够访问等。但是, 现有的对系统访问的用户授权不明确, 在非设置的情况下, 非管理员用户也能够进行系统访问, 从而将整个系统置于极大的风险之中。

1.2 软件系统之间存在冲突

软件系统之间存在冲突主要表现为应用软件和系统软件之间的冲突, 应用软件和应用软件之间的冲突, 这种冲突导致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都难以正常运行, 在个别情况下还会造成整个系统的瘫痪以及文件的丢失等状况, 严重地影响着用户对于软件系统的正常使用以及用户的信息安全。软件系统之间的冲突主要是由于软件的开发者不同, 所以难以做到完全兼容, 在同时运行的过程中会出现调用同一个DLL或者是同一段物理地址的状况, 导致软件系统之间存在冲突, 很容易造成系统瘫痪、死机等现象。

2 计算机软件系统的保护及恢复技术

2.1 对用户的使用权进行限制

对用户的使用权限进行限制能够从源头上防止软件系统被误删和恶意篡改, 因此, 我们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对用户的使用权限或者说软件系统修改权限进行控制。对用户使用权限进行控制可以采用注册控制的方法。在用户修改软件系统时, 要求用户先进行注册, 注册采用的是唯一的注册码, 只有输入正确这个注册码之后, 用户才能够激活相关的权限。如果注册码输入不对超过相应次数, 系统修改权限将被锁死, 需要向管理员申请解锁或者是在系统的官网进行重新申请才能够使用。这样, 能够有效防止注册码被破解。注册码必须是唯一的。注册码的唯一性体现在, 注册码与唯一的硬件相绑定, 用户只能够在安装了某软件系统的唯一的计算机上使用这个注册码, 在别的计算机上, 不管这个注册码有没有被使用过, 都不能够使用。这样, 能够阻挡一些远程攻击对用户软件系统进行的损害。

2.2 系统保护卡对系统的保护

系统保护卡发展的历史较为长久, 是一种安装在硬件上的小型芯片, 这种芯片带有存储功能, 能够将对系统的写入和操作等变成临时操作, 一旦开关机等对系统进行的操作就变得失效。这是一种对系统进行保护的非常有效的办法。但是, 早期的系统保护卡在使用的过程中, 不能够阻止对磁盘进行删改或者进行磁盘格式化, 所以对软件系统的保护功能相对较弱。同时, 这种系统保护卡在软件遭到破坏之后, 无法对其进行恢复, 也使得其发展受到了限制。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一些新型的系统保护卡被研发出来, 这种卡片具有网络引导程序功能以及系统程序保护功能, 很受用户欢迎。因此, 用户可以在日常的使用过程中采用这种系统保护卡来实现对软件系统有效地保护。

2.3 计算机软件系统的恢复

在计算机软件系统恢复过程中, 一般使用Ghost来进行系统恢复。在系统的使用过程中, 如果安装了Ghost软件, 就可以定期对系统进行备份, 这样, 一旦系统出现了损坏等, 就可以使用Ghost软件来进行系统恢复, 系统就能够回到之前保存的水平, 即方便又高效。而如果没有安装Ghost软件, 也可以通过在电脑与电脑之间进行系统拷贝来完成系统的恢复和保护。而在机房范围内, 如果所有的计算机系统都受到损害, 可以在一台计算机上进行程序安装, 然后再拷贝到其他电脑之上, 避免逐个安装浪费时间。

3 结语

综上所述, 计算机软件系统的保护是当前复杂的网络环境中保障用户正常使用计算机和保障用户信息安全和财产安全的重要手段。因此, 我们一定要认识到计算机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 并且对这些问题予以足够的重视, 进而探索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以保护计算机软件系统的安全, 给用户构建一个安全的网络使用环境。而在计算机软件系统被破坏之后, 我们需要采用相关的恢复技术来进行恢复, 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并且最高效地恢复用户对计算机的正常使用。

参考文献

[1]王丽萍.计算机软件系统的保护及恢复技术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应用, 2012 (09) .

[2]陈俊睿.提高计算机软件系统维护效率的几点探索[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 (17) .

软件系统的保护和恢复 篇5

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办公室关于实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承诺制度的通知

(湘国土资办发〔2007〕147号)

各市州国土资源局、厅机关各处室局、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资质单位:

为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防治矿山地质灾害,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督促采矿权人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履行保护矿山地质环境的义务,经研究,决定在全省实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承诺制度,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请开采矿产资源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提交保护矿山生态环境、防治矿山地质灾害、认真作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的书面承诺书(以下简称承诺书),并在采矿过程中和闭坑前切实履行承诺。

二、承诺书应当在开展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后,由采矿权人连同评估报告、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方案一并提交。未提交承诺书的,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不予认定。承诺书一式三份,一份留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报告认定机关,一份连同评估报告认定书交采矿登记管理机关,一份交矿山所在地县级国土资源部门。

三、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对辖区内矿山企业履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承诺的情况进行检查,对在开采矿产资源的过程中造成地质环境破坏的,要督促其及时采取恢复或者治理措施,认真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

四、采矿权人不认真履行承诺书,造成矿山地质环境破坏又不及时恢复治理的,矿山所在地的县级国土资源部门应当责令限期恢复治理;对矿山关闭后仍不恢复治理或恢复治理达不到验收标准的,备用金不予返还,其本金及利息上交财政,由国土资源部门组织治理,所需资金从备用金及利息中抵扣,不足部分依法向采矿权人追缴。

附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承诺书(式样)(略)

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办公室

二○○七年九月四日

软件系统的保护和恢复 篇6

【摘要】通过采用新版本的电力电子与电磁暂态计算程序(EMTPE),在东北电网作必要等值的基础上,对500kV输电线路的潜供电流和恢复电压问题进行研究,通过确定中性点小电抗选择,以达到合理抑制潜供电流及恢复电压。

【关键词】潜供电流;恢复电压;中性点小电抗

1、前言

当线路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时,接地相两侧断路器跳开后,其它两相仍在运行,由于相间电容和相间互感耦合,接地点仍流过一定的电流,这就是潜供电流;接地点的电流过零时故障相的电压称为恢复电压。当潜供电流和恢复电压数值较大时,会使故障处的电弧不易熄灭,单相重合闸的时间就会延长。为了采用快速自动重合闸,并确定重合闸的动作时间,需要计算线路的潜供电流和恢复电压的大小,并研究减小它的措施。本工程计算采用新版本的电力电子与电磁暂态计算程序(EMTPE),以阜新~鹤乡500kV输电线路为例对线路的潜供电流和恢复电压进行计算研究。

2、潜供电流和恢复电压

由健全相产生的潜供电流和恢复电压与线路上有无并联电抗器、线路长度、线路参数、故障点的位置等有关系。一般來说,线路较短时,潜供电流较小,熄弧时间短,单相重合闸动作时间也短,能够满足系统稳定的要求;线路较长时,潜供电流较大,熄弧时间长,单相重合闸动作时间也长,可能会不满足系统稳定的要求。然而,当线路较长时,线路上往往装设并联电抗器,如果选择适当的小电抗装在其中性点上,可以使得并联电抗器和中性点小电抗有效地补偿相间电容,大大减小潜供电流的静电分量,从而有效地限制线路的潜供电流。

本次计算中分别选取400Ω~800Ω作为阜新~鹤乡I回线路阜新侧的高压并联电抗器中性点小电抗阻值、800Ω~1200Ω作为阜新~鹤乡II回线路鹤乡侧的高压并联电抗器中性点小电抗阻值,对阜新变~鹤乡变双回线路进行潜供电流和恢复电压进行计算。

a)阜鹤I回线路

表2.1-1给出了500kV阜新~鹤乡同塔双回线路阜鹤I回线路单相接地短路时潜供电流和恢复电压的计算结果。当阜鹤II回线路运行时,阜鹤I回线路故障相上的潜供电流有效值最高为11.95A,恢复电压有效值最高为63.46kV,中性点小电抗上的最高工频过电压有效值为46.67kV。当阜鹤II回线路检修停运时,阜鹤I回线路故障相上的潜供电流有效值最高为12.80A,恢复电压有效值最高为78.41kV,中性点小电抗上的最高工频过电压有效值为60.46kV。当阜鹤II回线路备用时,阜鹤I回线路故障相上的潜供电流有效值最高为20.21A,恢复电压有效值最高为146.69kV,中性点小电抗上的最高工频过电压有效值为69.98kV。由计算结果可知,选择阻值为400Ω~800Ω的中性点小电抗,均可以达到合理抑制潜供电流及恢复电压的效果。

b)阜鹤II回线路

表2.1-2给出了500kV阜新~鹤乡同塔双回线路阜鹤II回线路单相接地短路时潜供电流和恢复电压的计算结果。当阜鹤I回线路运行时,阜鹤II回线路故障相上的潜供电流有效值最高为7.11A,恢复电压有效值最高为26.83kV,中性点小电抗上的最高工频过电压有效值为60.16kV。当阜鹤I回线路检修停运时,阜鹤II回线路故障相上的潜供电流有效值最高为11.61A,恢复电压有效值最高为43.81kV,中性点小电抗上的最高工频过电压有效值为65.33kV。当阜鹤I回线路备用时,阜鹤II回线路故障相上的潜供电流有效值最高为23.12A,恢复电压有效值最高为102.45kV,中性点小电抗上的最高工频过电压有效值为75.17kV。由计算结果可知,选择阻值为800Ω~1200Ω的中性点小电抗,均可以达到合理抑制潜供电流及恢复电压的效果。

4、结论

当阜新~鹤乡I回线路阜新侧的高压并联电抗器中性点小电抗阻值范围选取400Ω~800Ω、阜新~鹤乡II回线路鹤乡侧的高压并联电抗器中性点小电抗阻值范围选取800Ω~1200Ω时,均可以达到合理抑制潜供电流及恢复电压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电力工业部.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20-1997.

[2]曹荣江.“电力系统潜供电弧自灭特性的模拟研究”.电力科学研究院,1994.11.

[3]宋杲等.1000kV特高压交流同塔双回输电线路潜供电弧及其控制研究.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2008.12.

[4][美]J.G.安德生等.345千伏及以上超高压输电线路设计参考手册.电力工业出版社,1981.

作者简介

软件系统的保护和恢复 篇7

在当前信息时代, 计算机的使用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较多的便利, 但计算机软件系统的使用一直是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特别是当前计算机软件系统保护和恢复技术也取得了较快的进步, 技术越来越完善, 这也有效的提高了计算机使用的安全性。

1 计算机软件系统及其保护现状

1.1 计算机软件系统

计算机软件系统是能够满足用户多次和重复使用需求的程序, 计算机软件系统通过包括两种, 即应用软件和系统软件, 其在计算机上能够正常的运行。

应用软件可以解决用户的某些特定问题, 其软件和程序具有具体的应用用途, 与一些应用和特定争议地区的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关联性。而且应用软件无法独立运行, 需要在系统软件支持下才能保持正常的运行状态。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具有一定的区别, 其主要对计算机各项资源进行监管和维护, 能够使用户准备程序的时间减少, 提高计算机运行程序的效率。所以计算机上的系统软件是计算机高效、快速运行的重要保障。在计算机系统软件中包括了较多的种类, 而这其中以操作系统最为关键和重要, 操作系统有效的将计算机和用户之间联系起来, 架起了计算机和用户之间的桥梁。

1.2 计算机软件系统保护与恢复技术的现状

目前使用计算机的用户数量越来越大, 给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难度, 特别是当前计算机软件系统非授权修改、黑客及病毒等情况较为常见, 这就需要我们要做好计算机软件系统的保护和恢复工作。但在当前大部分计算机中并没有采取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 只是简单的采取一些措施来对软件系统进行保护, 这就导致计算机运行的安全性和平稳性得不到保障。

2 计算机软件系统的保护

2.1 计算机软件系统保护种类和特点

在对计算机软件系统进行保护过程中, 需要以安全性作为系统保护和恢复的前提, 通过重定向的读写中断使得传统硬盘读写变成假写模式来实现对电脑软件系统的保护。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计算机软件系统保护和恢复技术取得了较快的发展, 其兼容性和快速性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升, 这就使计算机软件保护不光能够在DOS系统下进行工作, 而且具有非常好的兼容性, 可以在多种操作系统进行工作。

在计算机系统数据恢复技术中, 保护卡的应用有效的确保了恢复技术的进一步完善, 而且使计算机保护的范围进一步扩大, 有效的避免了软件和硬件系统之间冲突的发生, 同时还可以对系统中断进行重新设置, 实现终端服务的再分配。保护卡的应用, 有效的打破了功能保护单一性的制约, 使多功能保护成为当前计算机软件系统保护的主流发展趋势。

2.2 计算机软件保护卡的工作原理

计算机软件保护卡具有较多的种类, 而且生产的厂商也较多, 但当前计算机软件系统保护卡都是以假定原理为主。即在计算机电源接通后, 首先会对硬件进行初始化, 同时BIOS自检, 然后才会对软件保护卡的芯片程序进行加载, 这些步骤全部完成后, 才能进一步对操作系统进行启动。所以在操作系统启动时, 计算机则已经得到了较好的保护。而且在计算机首次对系统保护进行启动时, 软件保护卡会全面扫描计算机硬盘里原来的数据, 同时将这些信息在虚拟硬盘中进行存储, 当保护生效后, 计算机用户如果再对虚拟硬盘中的数据进行修改, 则这些修改操作则不会被执行, 但这些修改会加在虚拟硬盘的数据中。在用户重新启动计算后, 这些修改内容则会消失, 而硬盘的状态和数据则还是会恢复到修改前的状态。

3 计算机软件系统的保护及恢复技术

计算机软件系统的保护和恢复技术具有密切的关系, 当保护出现漏洞时, 恢复技术则会及时进行补充, 从而有效的确保计算机安全、高效的运行。当前计算机软件系统的保护和恢复技术都是采用的硬盘克隆技术, 不同于简单的备份工具, 不仅在电脑里对具体文件内容进行记录, 同时对于电脑硬盘主引导及分区表等重要信息也进行了记录。所以一旦电脑软件系统受到破坏, 则能够有效的对其进行恢复。特别是硬盘克隆软件的存在, 可以对文件系统格式不一致而产生的兼容问题进行了有效的避免, 其能够逐区对相关数据开展备份工作。当前在计算机系统恢复软件中, 最为常用的软件是Ghost软件。

3.1 Ghost软件的功能和特点

Ghost软件属于系统恢复软件, 其具有强大的功能性, 受到用户的普遍青睐。在应用Ghost软件时, 可以操作整个硬盘或是硬盘中的分区, 对于硬盘中的存在的信息, 可以在Ghost软件应用中将其压缩成映像文件, 同时将其存储在硬盘中的某个分区里。在需要时, 可以将所备份的文件进行还原, 将其在对应的硬盘中进行恢复, 从而确保计算机系统能够正常运行。Ghost软件在具体使用过程中, 不仅可以自动进行分区, 而且能够对格式化和容量进行必要的调整, 能够有效的提高计算机维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而且对多种文件系统都具有较好的支持性。在使用Ghost软件过程中, 当其对硬盘映像进行复制时, 则会自动格式化磁盘, 同时进行自动分区, 并进而扩展目标磁盘, 对DOS分区进行压缩。而且Ghost软件还对多个命令行参数具有较好的支持作用, 能够有效的减少维护人员的工作量。

3.2 Ghost软件的系统恢复方法

在Ghost软件应用过程中, 其可以将压缩好的映像文件存放在计算机的其他分区里, 这样一旦系统出现故障后, 可以对映像文件进行及时恢复, 使其复原到对应的系统盘中, 从而确保电脑能够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 避免了重装系统的麻烦, 具有较好的方便性和快捷性。

由于Ghost软件具有较好的单机系统恢复功能, 其应用越来越广泛, 目前在学校及网吧等地方Ghost软件也具有较好的应用性。由于计算机房内各台计算机的配置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这样当多台机器出现故障时, 运用Ghost软件对操作系统和相关的软件进行备份后再恢复就具有较好的便利性, 有效的避免了多台机器重装系统的麻烦。有效的提高了计算机维护的工作效率, 避免了资源浪费现象的发生。但在利用Ghost软件对系统进行恢复过程中, 需要将备份文件建立好系统分区, 建立文件共享服务器, 在系统恢复后重新启动计算机, 确保计算机能够正常运行。

4 结束语

在当前我国日常工作和生活中, 计算机已完全普及, 这就对计算机运行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计算机软件系统的保护和恢复技术在确保计算机安全运行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所以需要有效的掌握计算机软件系统的保护和恢复技术, 而且在加大研究和探索的力度, 确保计算机工作效率的提升, 使其更好为用户服务。

摘要:在当前我国工作和生活中, 计算机已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推动社会的进步和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计算机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 软件作为计算机的核心, 其运行的安全对于计算机的安全使用至关重要。文中从计算机软件系统及其保护现状入手, 分析了计算机软件系统的保护, 并进一步对计算机软件系统的保护及恢复技术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计算机,软件系统,保护,恢复技术

参考文献

[1]王丽萍.计算机软件系统的保护及恢复技术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12, 9.

[2]陈俊睿.提高计算机软件系统维护效率的几点探索[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 17.

软件系统的保护和恢复 篇8

自动识别技术由于可以减少时间和人力, 已被用于对光纤接入网络的在线监测和失败检测。目前, 光纤到户 (FTT'H) 已成为最热门的PON的应用技术实施对象之一, FTT'H+EPON (光纤到户+无源光网络) 技术具备了许多优势。如大容量, 针对最终用户可提供三重播放业务 (数据、语音和视频) 。在另一方面, 无源光网络 (PON) 技术被认为是最好的光纤接入网络技术, 可以提供更高的带宽和灵活的客户数量。针对设备故障和光纤断裂所采取的保护措施是为客户提供不间断服务的关键。

2、瞬断保护结构

许多保护切换研究集中在ONU的本身切换, 有些则集中在与IAN仿真。针对无源光网络 (PONs) 中分布式光纤故障的自动保护切换 (APS) 机制, 主要基于监测PON中客户 (ONU) 之间的分布式光纤所承载的通信量。在这里, 局域网数据用来监测分布式光纤的状态, 并切换到保护路径。这种切换是对于每一个ONU单独进行操作的, 该保护服务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来运行, 并不影响对其他ONU的操作。

本文探讨3种光纤接入网络结构, 即点对点结构、主动星形结构和被动星型结构。PON中的传输都是在位于局端 (或者远程终端) 的OLT与放置在用户端或者其所在的建筑中的ONU之间进行。OLT是一种主动性设备, 它相当于接入网与城域骨干网络之间的分界点。树形结构更适合人口密集的城市区域, 而总线型结构更适合农村地区。

3、智能切换保护机制

智能切换保护机制 (SDPA) 通过使用2×l和2×2光开关设备来重新路由信号, 对故障发生的工作线路进行保护。这条路由取决于恢复机制, 它根据故障的类型进行激活。两个光开关的分配在ONU和分离器之间的传输线之上。第一个光学开关利用切换保护线上的信号来保护本地传输线路, 或者切换到传输线附近的保护线路。第二光开关 (在直接断裂端) 将保护线上的信号在被送到ONU之前切换回原有路径。当连接专用路径保护, 工作路径和端对端备份路径的连接一经建立, 资源便被下发。FTTH-PON接入网在故障条件下的保护机制见图1。箭头代表了专用保护的保护机制。在FTTH接入网络, 当工作线有故障发生时的专门保护机制:当发生在工作线的故障被检测到后, 保护机制将被激活, 并转换成保护线方向的光信号。箭头显示了专门的保护作为保护机制。在线性保护的FTTH-PON机制中, 每一个ONU都通过两根光纤连接到分光器输出端。接人控制系统 (ACS) 通过两个光开关来控制工作线和保护线通过路由访问控制系统。

3.1 情况1

图1描述的是检测到工作线故障, 保护机制将被激活, 并转换保护线信号方向的光信号。箭头显示了专用保护的保护机制。

3.2 情况2

图2显示了在工作线和保护线同时发生故障时共享的保护方案。共享的保障方案将被激活, 如蓝色箭头所示, 光信号将被转移到相邻的线路保护中。

4、用户保护设备 (CPD)

具备多功能性的接人控制系统 (ACS) 的FTTH-EPON网络具有提供可持续业务的能力, 因此更加经济有效。在此基础之上, 本文介绍一种客户智能设备保护装置 (CPD) 。该设备可在客户端位置快速恢复网络连接, 从而给整体网络增值。在工作中任何工作线发生故障时, 保护机制将使用邻居线路, 为工作线提供替代线路。ACS的信号监测部分负责传感故障以及故障发生的位置, 激活信号由ACS的激活部分产生。激活信号会触发这个设备中的微处理指令去激活设备内部的切换机制。切换机制是指上一节中两种故障情况。

CPD包括光开关模块和负责切换控制的微控制器。该设备采用光开关模块来切换极化电压+5V和-5V, 对应两条光切换路径。正如FTTH-EPON的恢复机制所要求的, CPD设备有3个输人和2个输出。光开关通过降低成本带给FTTH网络巨大的价值。使用光开关的一大优势就是改善工作运行方式, 设备可以自己执行安装和服务激活测量测试。如果客户失去服务, 它是找到故障点位置和尽快恢复故障点功能的关键。光开关可以减少处理时间, 把恢复时间从几小时减少到几分钟。因此, 开关速度对于保护切换很重要。一个PIC18F97J60微控制器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 Chandler, AZ) 由于其与以太网集成性。以及MAC层和PHY层模块的全功能性被选中。另外, PIC18F97J6O功耗低。具有可编程快闪记忆体, 成本低。微控制器可以被嵌套在一个SOCKET中.当设定“on”和“off”状态时可以清除以及重新编程。此外, 5V稳压和接13电路电容允许使用稳压直流电源或9V电池作为电源。

5、结语

客户保护装置 (CPD) 基于智能退出保护机制.应用于FTTH-PON网络的保护和恢复。智能退出保护机制 (SDPS) 能确保数据流持续不断, 当网络故障发生时可及时进行直接恢复操作。基于树形交换光网络的保护机制, 能够根据接人网故障发生的具体类型和位置切换光信号到保护线上。可编程的CPD是一个简单、安全、灵活、实际的解决方案, 可以提高FTTH-EPON网络的摄终用户生存能力和安全。

摘要:本文作者主要对如何使用自动保护和恢复切换技术来保证使用无源光网络的用户之间的内部通信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仅供参考。

软件系统的保护和恢复 篇9

随着技术和经济的发展, 对供电的质量、连续性和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在保证供电连续性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在电力系统中被广泛采用。国内外对它的研究也比较深入。但目前广泛运行的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 无论采用电磁式、整流式、晶体管、集成电路甚至微机等任何手段来实现, 都只能实现当工作电源消失时将备用电源自动投入并只能动作1次。工作电源恢复正常供电后必须人为转向操作, 以调整到原始运行方式, 在此之后备用自投装置才能重新复位, 并且也必须人为进行, 即装置本身不具备自适应功能, 无法真正满足综合自动化的要求, 并使无人值班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意义。

2 本方案的构成

本方案除包括常规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的全部功能外, 还具有自动转入逆向运行使电力系统在条件满足时自动恢复到原有运行方式下运行的功能。装置投入运行后, 能够自动识别和判断所处电力系统的运行方式, 自适应地进行装置本身运行方式的自动转换:

正向方式——以常规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方式运行;

逆向方式——以系统自动恢复装置方式运行;

退出方式——系统既不满足装置正向运行条件也不满足装置逆向运行条件。

上述过程自动实现, 无需人为干预。即当需要它起备用自投作用时, 以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出现和工作, 可完全取代传统的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而当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动作后或电力系统的运行方式发生变化后满足装置的逆向运行条件时, 则能自动识别其变化并自动进入闻向运行方式, 以系统自动恢复装置出现, 并在所处的电力系统符合条件时将电力系统自动恢复到原有运行方式 (一般为原设计的运行方式) 下运行。当装置所处的电力系统不具备2种正常工作条件时, 装置将自动退出运行并发出相应信号。由于装置可自适应地进行本身运行方式的自动转换, 并且有可互联成系统的通讯网络接口, 可方便 实现三遥, 无需任何人为干预, 因此满足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需要, 也使无人值班真正具有了意义。

3 本方案考虑的几个问题

为使本方案构成的装置可靠、灵敏、快速并且有广泛的通用性, 我们对如下几个问题进行了着重研究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1) 电力系统常见的几种备用方式下方案的适应性和通用性;

(2) 已有PT及不增加PT反而要减少PT的可能性及可行性;

(3) 怎样简单而有效地实现传统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具有的功能;

(4) 在不增加PT反而要减少PT的情况下, 如何有效实现装置的逆向自动恢复功能;

(5) 减少PT后可能给系统带来的问题及相应的措施;

(6) 装置抗干扰性能;

(7) 装置本身与其它装置可能的扩充、互联和升级;

(8) 装置与整个变电站综合 (配网) 自动化系统的有效衔接。

4 本方案的运行方式分析

4.1 备自投的基本方式和动作判据

通常情况下有2种最基本而常用的备自投方式:一种方式是2个工作电源互为备用, 称为暗备用, 也叫母联备自投;另一种方式是正常情况下备用电源不工作, 称为明备用, 也叫线路备自投。为简单起见, 我们仅就这2种备用方式, 并且以暗备用方式为重点进行讨论。

备自投通常采用失压或失压加欠流判据。本方案构成的系列装置除具备常规备自投功能外, 还具有系统自动恢复功能。仍采用失压或失压加欠流判据。为了能够实现系统自动恢复, 本方案构成的系列装置在有无电压判断上除有传统的PT采集电压外, 还引入了带电显示器接点模式。通过带电显示器接点的状态可判断出相关设备 (进线或母线等) 的带电状况。装置中如不用电流, 电流端可以悬空。

4.2 备用电源自投自复装置工作原理

(1) 正向运行, 即传统的备自投运行条件:

①UB1>U1Y, UB2>U2Y, 即2段母线电压正常;

②IL1

③母线断路器QFB处于断开位置, 即2段母线独立运行;

④两进线断路器QF1和QF2均处于合闸位置, 即2条进线分别独立地向2段母线供电。

(2) 正向动作, 即传统的备自投动作条件:

①装置处于正向运行状态;

②UB1

③IL1

④UB2>U2Y或UB1>U1Y, 即另一段母线电压正常;

⑤无手动 (或遥控) 跳闸和外部闭锁。

(3) 逆向运行, 即原工作电源自动恢复, 系统恢复到原有运行方式的条件:

①UB1>U1Y, UB2>U2Y, 即2段母线电压正常;

②分段断路器QFS处于合闸位置;

③进线断路器QF1 (或QF2) 处于断开位置, 而QF2或 (QF1) 处于合闸位置。

(4) 逆向动作, 即原工作电源自动恢复, 系统恢复到原有运行方式

①装置处于逆向运行状态;

②失电进线电压恢复正常;

③IL1

综上所述, 装置在上电或复位后的运行全程内, 对系统的实际运行状况进行判断, 若系统满足自投 (正向) 运行条件, 经15 s延时, 装置自动进入正向运行方式。这种情况下, 如工作电源消失, 装置将按传统的备用自投工作模式, 跳开失电母线进线断路器, 并在确认进线断路器断开后, 合上分段断路器, 自动投入备用电源, 继续向失电母线供电。这一工作模式对互为备用的电源是双向的。若系统满足自复 (逆向) 运行条件, 经15 s延时, 装置自动进入逆向运行方式。这种情况下, 如失电的工作电源恢复, 装置将以传统备自投工作方式的逆向方式动作, 先跳开分段断路器, 并在确认分段断路器断开后, 投上原失电进线断路器, 自动恢复工作电源, 使系统恢复到原始运行方式。这一工作模式对互为备用的电源也是双向的。若系统既不满足自投 (正向) 运行条件又不满足自复 (逆向) 运行条件, 经2 s延时, 装置将自动退出运行状态。装置的运行方式 (退出、正向运行或逆向运行) 及动作状况等均在就地 (装置本身) 显示并可通过通讯网上传。

5 结论

软件系统的保护和恢复 篇10

1.1 原信息系统概况

上海市电力公司原信息系统数据存储和备份方式存在的问题包括:没有集中的数据备份和恢复系统;数据备份采用人工方式,工作量大、工作效率差;数据的备份没有专用、独立的存储设备;IT环境复杂,系统平台多,操作系统主要为IBM AIX、SUN Solaris、WindowsNT/2000/2003,数据库为Oracle, SQL Server。

上海电力的主要核心业务系统为ERP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 、PMS (生产管理系统) 、CIS (营销管理系统) ,综合数据平台等重要信息系统,这些信息系统均已上线并已实用化运行。其中,ERP的数据量约为331GB, PMS数据量约为46GB, CIS数据量约为1 417GB,综合数据平台的数据量约为301GB,其余系统和重要文件备份约为300 GB,数据中心总数据量将达到约2 395GB (以上数据统计日期截止2008年8月,此数据量已达到海量级别) 。这些系统数据增长量总计约为170 GB/月,年数据增长量约2 040 GB/年,在未来3年内,上海电力数据量至少达到8TB。

同时,造成信息系统数据破坏或丢失的原因包括:

(1)硬件系统故障。硬件系统物理故障如磁盘物理损坏将导致数据不能访问,并进而直接导致应用系统终止或宕机,甚至不能重启;

(2)应用程序或操作系统出错。由于操作系统或应用程序中可能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当碰到某种激发事件时,应用程序会非正常终止或系统崩溃;

(3)人为错误。一些人工的误操作,如删除系统或应用文件,终止系统或应用服务进程,也会导致系统服务的无法访问;

(4)电脑病毒/黑客入侵。由于目前的大多数计算机系统均连接在网络上,若缺少有效的防范机制,很容易遭受病毒的感染或黑客的入侵,轻者数据被损坏,重者可能导致系统瘫痪;

(5)自然灾害。由于一些意外的不可抗拒的因素,如雷击、火灾、洪灾等导致的计算机系统破坏,将会使一般系统的恢复非常困难且耗时,导致业务系统长时间的中断。

1.2 建设必要性

随着国家电网公司SG186工程的深入推进,为满足企业不断增长的业务数据的安全存储,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迫切需要建立企业级的数据集中备份和恢复系统。该系统可为企业目前或将来的信息系统的数据安全存储及可靠运行提供有力、可持续的安全保障。企业级的数据集中备份和恢复系统也是建设企业信息化过程中所必需的基础IT平台。

1.3 建设目标

上海市电力公司希望能够建立一个企业级的海量数据集中备份和恢复系统,实现信息系统灵活的数据备份策略和恢复机制,实现对企业信息系统数据备份的跨平台、自动化、集中化管理,具有高可靠性、高扩展性,满足企业不断增长的需求。

2 系统总体设计

2.1 总体设计思路

随着信息系统业务数据量的不断增大,数据维护的复杂程度不断提高,备份对业务系统的影响越来越大,采用人工备份,出错的可能性大,已经不能保证快速、有效的数据保护,必须采用先进的存储方式来实现数据的集中、统一和自动化的备份。对于上海电力这样的IT应用环境,备份的网络如占用信息系统运行的网络,将极大影响现有信息系统的在线运行,因此备份网络应该和信息系统运行的网络在物理上独立。由于需要备份和恢复海量级数据,备份所需存储设备的读写速度应该尽可能快,应该使用多种的存储介质满足不同信息系统数据备份和恢复的要求。备份软件应能按照不同的业务需求制订灵活的数据备份策略,备份的作业应能实现自动化作业。数据恢复的机制应简单,并使用可靠的技术保证备份数据的安全。

目前数据备份的方法很多,有手工备份、自动备份、LAN备份、LAN Free备份等。不同的备份方法效果不同,主要表现在性能、自动化程度、对现有系统应用的影响程度、可管理化、可扩展性等方面。

2.2 总体架构

在做系统总体设计之前,充分考虑了上海电力现有的企业IT架构和应用环境,根据上海电力信息系统数据备份的实际情况,运用现代的IT架构理念和方法,设计合理的系统架构。上海电力的三大核心业务系统ERP(用户数:3 667,上海电力采用SAP软件)、PMS(用户数:5 757)、CIS(用户数:6 579)已实用化运行,三大核心业务系统的用户总数约为16 000,为保证三大核心业务系统的在线安全运行,能实现对三大系统的数据进行在线备份,因此对备份数据的网络通道上采用SAN (StorageArea Network,存储域网络)技术,确保通过SAN网络实现海量数据的在线备份,不影响IP网络的负载和在线应用,并充分利用SAN的高速通道实现数据的快速备份;由于数据量达到海量级,为保证数据备份的快速性,采用高读写性能的虚拟带库作为第1级存储设备;为保正数据的历史归档及非核心业务系统的数据备份,采用读写速度较快的磁带库作为第2级存储设备;采用满足海量数据备份和恢复管理的高可靠性备份软件,实现数据备份和恢复作业的高度自动化。根据上海电力实际数据的备份需求,最终采用基于SAN的LAN Free技术建设上海电力的数据集中备份和恢复系统。系统总体逻辑架构如图1所示。

数据集中备份和恢复系统主要由备份主机、备份管理软件、备份数据的存储设备(虚拟带库或磁带库)、数据恢复和验证环境(恢复验证主机和磁盘柜)组成。

2.3 企业数据存储方式

企业存储应用的体系结构主要有DAS、NAS和SAN, 3种模式在体系架构的逻辑上有明显的区别。

DAS (Direct Attached

Storage,直接外挂存储) 是将外部数据存储设备(如磁盘阵列、光盘机、磁带机等)直接挂接在服务器内部总线上,数据存储设备是整个服务器结构的一部分,同样服务器也担负着整个网络的数据存储职责。

NAS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网络附加存储) 全面改进了低效的DAS存储方式, 采用独立服务器外专为网络数据存储开发的一种存储设备。NAS服务器中集中连接了所有的网络数据存储设备 (如各种磁盘阵列、磁带、光盘机等) , 存储容量可以较好地扩展。

S A N (S t o r a g e A r e a Network, 存储区域网络) 与NAS则是完全不同, 将存储设备单独通过光纤交换机连接起来, 形成一个光纤通道的网络, 然后这个网络再与企业现有局域网进行连接, 在这种方案中, 起着核心作用的SAN光纤交换机, 采用Fibre Channel (FC, 光纤通道) 协议。在SAN中, 数据以集中的方式进行存储, 加强了数据的可管理性, 实现了多操作系统下的数据共享同一存储池, 降低了总体拥有成本。

上海电力的IT应用规模已达到超大型企业应用水平,为构建国际一流的IT数据中心和容灾中心,核心业务系统的海量数据存储通道采用SAN网络,在SAN网络的各节点设计上采用了高可靠性的冗余方案。这种基于SAN的LANFree技术方案极大降低了IP网络的负载,既实现了LAN Free,同时高可靠性、高扩展性、高传输速率的平台性能,可满足上海电力的需求。

2.4 备份网络

充分利用上海电力现有的SAN网络构建集中备份和恢复系统,SAN光纤通道传输速率可达4Gb/s,高传输速率和高可靠性的光纤通道满足了海量数据的快速备份。这种方式实现了LAN Free,即备份数据的网络和IT信息系统所用的IP网络为2个物理网络,在进行海量数据在线备份时,不会影响业务系统的在线运行。

同时,一个完善的备份管理软件,需要满足稳定性、兼容性、高性能、自动化、集中化、灵活性等原则。

2.5 备份策略及存储容量

2.5.1 备份策略的内容和方式

备份策略涉及备份时间、备份内容、备份方式。备份的方式可以分为3种:全备份、增量备份、差分备份。备份方式选择的一般规则:对于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可在每次系统更新或安装新软件时做一次全备份;对于一些日常数据更新量大,但总体数据量不是非常大的关键应用数据,可每天在系统使用空闲时段安排全备份;对于日常更新量相对于总体数据量较小,而总体数据量非常大的关键应用数据,可每隔1月或1周安排1次全备份,在此基础上,每隔一个较短的时间间隔做增量备份。

备份方式的选择应根据IT信息系统的实际情况,可以结合这3种方式,灵活应用。上海电力的PMS和ERP数据量相对CIS系统较少,因此PMS和ERP的数据采用每天1次全备份,每天1次增量备份;CIS由于数据量非常大,数据备份时间长,因此数据的备份采用每周1次全备份,每天2次增量备份。

2.5.2 备份窗口

所谓备份窗口,是指每次备份的间隔时间,这主要取决于IT信息系统能够容忍数据的丢失程度、每次备份的数据量和备份速度。

2.5.3 确定介质保存时间

备份过程中要用到大量的存储介质,备份介质的保留时间的长短将决定所需购置和维护的介质量。目前的备份策略都是基于轮换制,即保存有过时数据的介质可重新覆盖使用,轮换频率可根据备份类型和备份的窗口来确定。

2.5.4 计算所需存储介质数量

备份系统所需的介质数量可根据下述流程确定:确定介质容量、计算每个服务器上的数据做全备份所需的介质数量、计算每个服务器上的数据做增量备份所需的介质数量、根据每种介质的保留时间或轮换频率即可计算出所需的介质数目。在计算的总介质数据和容量的基础上,需增加30%的空余容量,以保证每年的备份增长需求。

2.6 虚拟带库 (Virtual Tape Library, VTL) 及2级存储方式

传统的磁带驱动器的读写速度较磁盘慢,不便于对海量数据的快速存储;磁盘具有读写速度快的优点,适用于对响应速度要求高的在线系统,但由于其单位容量价格高,且磁盘寿命短不适合长期保存归档数据。在这种情况下,兼具2者优点的虚拟带库技术应运而生。虚拟带库使用磁盘作为存储介质,使用软件在逻辑上将磁盘存储系统虚拟为传统的磁带库设备,并实现机械手、驱动器的功能,通过磁盘存储系统的RAID、镜像等功能可以从底层保护备份数据。

上海电力的核心业务系统数据量大,为保证数据的在线高速备份,采用虚拟带库作为核心业务系统的数据备份存储设备。虚拟带库的读写速度为600 MB/s及以上,每小时可读写的数据量为2TB,可扩充的最大有效使用容量为70.4TB,这样的配置可满足企业现在及将来的需求;对归档数据及非核心业务系统采用磁带库作为2级存储设备,同时核心业务系统在虚拟带库上的备份数据采用复制技术把备份的复制到磁带库上。磁带库配备4个磁带驱动器,每个磁带驱动器的读写速度为80 MB/s,每单元支持的最大驱动器为24个,每单元最大备份性能288 GB/h,最大本机扩展容量128.8 TB,最大本机扩展性能6.91 TB/h,该物理带库可满足企业现有和将来的需求。

采用2级存储设备方式兼顾了数据读写性能及投资成本,此灵活的设计是上海电力数据集中备份和恢复系统的技术特色之一。

2.7 数据恢复和验证机制

备份好的各类数据,尤其是核心业务系统的数据,必须定期对备份的数据进行验证,以保证和校验备份数据的正确性和一致性。上海电力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一套和核心业务系统数据规模一样的数据恢复测试平台,以定期对备份的数据进行恢复和验证测试,针对不同的IT信息系统可建立不同恢复机制。此恢复平台主要由一台小型机、磁盘柜、各核心业务系统测试数据库、备份管理软件组成。对于ERP系统的数据进行恢复验证测试,可用SAP公司提供的数据库恢复脚本或工具进行数据恢复和验证;对于PMS、CIS,因数据库为Oracle,以Oracle的RMAN工具编制脚本进行恢复和验证。根据上海电力的实际需求,数据恢复和验证的操作频率为每月1次,并对操作进行记录,具体记录内容包括所恢复数据时间戳、数据容量、操作开始时间、操作结束时间、恢复总花费时间等。

2.7.1 SAP系统数据恢复和验证

SAP系统采用的数据库为ORACLE,以下操作在恢复平台上执行,具体操作脚本和步骤(指数据库实例名,$SAPDATA_HOME指SAP数据库的数据文件安装目录,$ORACLE_HOME指数据库系统文件安装目录):

(1)设置异机恢复的客户端名称,在操作系统下执行setenv SAP_CLIENT;

(2)删除相关SAP数据库的数据文件;

(3)恢复back.log,

brrestore-d util_file-b2#NULL-m$SAPDATA_HOME/sapbackup/back.log;

(4)恢复全备最后一个Log文件,在back.log中找最后一个文件名称.,

命令行:brrestore-d util_file-b 2#N U L L-m$SAPDATA_HOME/sapbackup/.;

(5)恢复相关文件:

命令行:brrestore-dutil_file-b2#NULL-m;

命令行1:brrestore-du t i l_f i l e-b 2#N U L L-m$ORACLE_HOME/dbs/init.sap;

命令行2:brrestore-dutil_file-b 2#N U L L-m$ORACLE_HOME/dbs/init.dba;

命令行3:brrestore-dutil_file-b 2#N U L L-m$SAPDATA_HOME/saparch/arch.log;

在arch.log中找最后1个log记录,既.

恢复文件相关文件:

实际命令行:brrestore-d u t i l_f i l e-b 2#N U L L-m$SAPDATA_HOME/saparch/arch.log;

实际命令行:brrestore-du t i l_f i l e-b 2#N U L L-m$SAPDATA_HOME/sapreorg/struct.log;

实际命令行:brrestore-du t i l_f i l e-b 2#N U L L-m$SAPDATA_HOME/sapreorg/reorg.log。

(6) 数据全备恢复, 在back.log中找最后一个文件名称.,

命令行:brrestore-b.-m full;

(7)数据增量恢复,为back.log最后1个ID,为arch.log最后1个ID,

命令行:brrestore-a-;

(8)数据库恢复,在操作系统下执行sqlplus"/as sysdba";

2.7.2 PMS、CIS等采用Oracle数据库的数据恢复

以下操作在恢复平台上执行,具体操作脚本和步骤:

(1)指定数据库,export ORACLE_SID=<数据库实例名>;

(2)恢复controlfile,在备份管理软件的控制界面的恢复窗口,选择源机器及目标机器(恢复平台中的主机) ,选取好最新备份的oracle controlfile,执行“restore”操作,文件恢复到目标机器的相关目录。

(3) mount数据库,在操作系统下执行sqlplus"/as sysdba";

2.7.3 数据恢复和验证记录报告

每月1次对核心业务系统备份的最新数据在测试环境进行恢复及验证,测试环境和生产环境的Oracle安装参数一致,以便于数据库的恢复测试。表1所示为PMS数据库的备份数据恢复及验证记录。

2.8 运维机制

集中备份和恢复平台主要功能为包括:存储介质配置和管理、备份策略配置和管理、在线监控、日志查询。建立完善的集中备份和恢复系统运维机制,是平台可靠运行的有力保障。上海电力建立了专人运维、日检查、周检查、周汇报的运维制度,以确保数据集中备份和恢复平台运行的可靠性和持续性。

3 结语

上海电力通过集中备份和恢复系统,规范了数据备份和恢复工作,保证了IT信息系统数据的安全存储,提高了信息系统数据备份的效率,降低了IT人员的工作量,提升了信息化安全水平。

建立企业级的集中备份和恢复系统,可进一步加强企业数据的安全存储,保障信息系统的可靠运行,最终为企业数据中心的数据安全存储提供持续的安全护航!

摘要:随着国家电网公司SG186工程的深入推进, 企业信息化步伐日趋加快, 信息系统的数据量正在呈现爆炸式的增长趋势, 这些不断增长的业务信息系统数据是企业的宝贵财富。传统的数据存储和备份方式对数据的安全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一旦发生不可知的系统故障或人为的误操作都将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如何更好地存储数据且保护数据不致丢失, 一直是IT部门和业务部门关心的问题。为了保证信息系统业务数据的安全, 更有效地实现对海量数据的集中化备份和恢复, 迫切需建立一套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的数据集中备份和恢复系统。

软件系统的保护和恢复 篇11

1设备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我公司加工车间于2003年购置台湾乔福机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JET-40H型立式加工中心, 配置亘隆国际精机股份有限公司CNCT-40JF工作台, 加工中心使用FANUC 18M控制系统, 为5轴 (X、Y、Z、A、C轴) 立式加工控制中心, 连接PC端口为RS232端口。

由于公司人员变动, 交接不全, 造成该台加工中心调试完成后的数据备份丢失。而此次因为操作人员误操作的原因, 致使加工中心所有程序以及参数全部丢失。而能找的到数据备份为设备出厂时候的备份, 虽然大部分参数可以使用, 但对于正常加工, 有个别参数还是得进行调整。

2调试步骤

CNC数据存储卡中存储着以下数据:CNC参数、PMC参数、螺距误差补偿值、定制宏的变量值、刀具补偿值、部件程序 (加工程序、定制宏程序) 。其中CNC参数、PMC参数为加工中心的核心参数, 是加工中心能进行加工动作, 各轴间行动不会出现干涉的保证。

事先需要在控制装置正常运转时将这些数据输出到I/O设备。输入参数软件使用PCIN软件4.2版本, 设置为COM1口, 波特率使用4800, 数据位为7, 停止位为2。

2.1 CNC参数输入

CNC参数作为数控系统中比较重要的参数之一, 一般情况下会选择在最开始阶段传输该参数。其输入状态为选择紧急停止状态, 确认输入数据所需的参数没有错误, 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按数次OFFSETSETTING键, 再按下软键[SETING] (设定) , 出现设定屏幕。确认“PARAMETER WRITE (参数写入) =1”。然后按下SYSTEM键, 选择参数屏幕。使用串口R232传输数据, 所有参数均为系统默认参数, 但注意0103参数, 为传输波特率设定参数。数值对应波特率如表1。

选择好波特率后, 按下继续菜单键, 一般情况下默认传输波特率为9600, 参数0103值输入为11。最后按下[READ]软键, 再按下[EXEC]键, 开始输入参数。等参数的输入结束后, 一度切断电源, 然后再通电。

2.2 PMC参数输入

数控系统中, PMC参数即PLC梯形图, 具备数控系统中逻辑控制、时间控制及计数控制等多项控制功能的参数。其输入状态为选择紧急停止状态, 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 关闭 (KEY4=1) 程序保护键, 按下功能键OFFSETSETTING, 再按下[SETING]软键, 出现设定屏幕。确认“PARAMETER WRITE=1”。

然后, 按下功能键SYSTEM, 再按下[PMC]软键。按下[PMCPRM]软键, 再按下[KEEPRL]软键。将光标对准在“K900/K17”上, 将第一位设为“1”。输入0 000001 0 INPUT。至此, 选定数据输入/输出的屏幕。

最后, 按下返回菜单键, 再按下继续菜单键。按下软键[I/O], 进行有关输入/输出的参数设定。在“CHANNEL”条目处, 键入1 INPUT, 选择输入/输出设备的通道1。在“DEVICE”处, 按下[FDCAS], 选择软盘。在“FUNCTION”处, 输出数据, 按下[READ]软键。按下软键[EXEC], 开始输入PMC参数。

2.3螺距补偿值输入

每台加工中心都为多轴控制, 进行加工, 因为轴的移动精度都是靠丝杠的加工精度控制, 而丝杠的加工由于加工工艺以及加工技术的因素, 不可能做到每根丝杠的螺距完全一样, 那么就只能由数控系统进行精度控制, 从而有的螺距补偿值, 每台加工中心的螺距补偿值一般都不一样, 该值一般都由设备厂家在设备出厂的时候已经调试好。为保证加工中心的精度, 故加工中心的螺距补偿值也是加工中心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参数。

螺距补偿值输入的步骤如下:

首先, 松开紧急停止按钮, 在选择EDIT模式下。与上条目相同地确认设定屏幕的“PARAMETER WRITE=1”。按下功能键PROG, 再按下软键[PRGRM] (程序) , 出现程序内容显示屏幕。再按下软键[ (OPRT) ]、[F SRH]) , 按下3、[EXEC], 选择螺距误差补偿值的文件。

然后, 按数次功能键SYSTEM, 再按下软键[PARAM]、[PITCH], 出现螺距误差值的设定屏幕。按下软键[ (OPRT) ], 再按下键。按下[READ]软键, 再按下[EXEC]键, 开始输入螺距误差补偿值。

等读取结束后, 按功能键OFFSETSETTING 2次, 出现设定屏幕, 将“PARAMETERWRITE”重新设为“0”。

2.4宏程序输入

加工中心使用宏程序为定制宏程序, 且在加工中一般不改动, 在设备投入使用前调试人员将宏程序设为No.9000到No.9999, 这段程序系统中设置了保护命令参数, 且初始是处于保护状态, 直接传输这些宏程序会出现系统报警提示。修改参数NO3202#4就可以隐藏你的9000~~9999程序。

加工中心回复参数后PASSWD值为0, 那么只需要修改NO3202#4的值, 就可以传输No.9000到No.9999的程序段了。具体输入步骤如下:

在确认已经选择EDIT方式的情况下, 关闭 (KEY2=1) 程序保护键, 按下功能键PROG, 再按下软键[PRGRM], 出现程序内容显示屏幕。然后, 按下软键[ (OPRT) ]键, 输入O (O) 程序编号 (比如9000) , 按下[READ]软键, 再按下[EXEC]键, 开始输入定制宏变量值。程序编号指定尚未使用的编号。

输入完成后, 选择机床操作面板的MEMORY方式, 按下循环开始按钮。当执行程序时, 宏变量值即被设定。按下功能键OFFSETSETTING和继续菜单键, 再按下软键[MACRO], 出现定制宏变量的显示屏幕。按下9000软键[NO SRH], 显示出变量编号9000号, 确认定制宏变量值已经正确设定。

2.5加工中心设备调试、校准

在加工中心参数和宏程序都输入系统后, 输入MDI指定后, 加工中心能正常运作。但是还需要调整加工中心各轴的原点, 以及加工原点。该台设备的宏程序工件是依据加工坐标系原点为依据, 所以必须校准工件加工坐标系原点。具体调试步骤如下:

(1) 调整加工中心机械原点位置。在手动模式下, 将加工工作台X、Y轴以及Z轴移动到合适的位置, 修改参数1815#5#4值, 将X、Y、Z轴值修改为1。断电重启系统, 则加工中心原点设置完毕。

(2) 调整加工中心反向间隙。将千分表底座固定在不和轴一起移动的位置, 将表头架在工作台基准位置, 在手轮模式下, 用倍率×10慢慢向一个方向摇动手轮, 记下手轮旋转的数值, 以及确定工作台向一个方向移动。再向相反的方向摇动手轮, 记下工作台反向第一次移动时, 手轮旋转过的数值。然后将该数值×10输入到1851参数相应的轴参数中。

(3) 调整加工中心加工坐标系原点。该台加工中心在当初设计时, 宏程序的编写都是依据加工坐标系为基础编写的, 则加工加工坐标系原点 (也就是相对原点) 数值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参数。

完成以上调试以及调整后, 加工中心基本上具备了工件加工的功能。在加工中心加工工件的过程中, 可能会出现在加工工件圆弧时, 圆弧中心会出现台阶或者出现一圈凹槽。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在加工圆弧时, 移动的X轴在变向时, 系统轴补偿值 (反向间隙补偿值) 不正确, 需要重新调整加工中心或者设备轴的反向间隙值。

3结束语

数控系统的数据备份、传输是作为一个电气维修人员必备的技能, 随着数控技术的发展, 其操作也变得越来越方便, 快捷。熟悉, 并时刻做好接受先进信息技术的准备, 是现在电气工程师需要的能力以及生存的能力。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针对FANUC 18M系统参数数据恢复以及相应数控设备调试步骤。对重要的各个系统参数类型做了比较详细的解释, 以及在调试过程中遇见的部分常见问题做了阐述。能更快的对数控设备初学者及相关系统实际操作经验不足的技术人员掌握该项技术有比较大的意义。

关键词:FANUC,数控,参数,调试,数据恢复

参考文献

[1]杨中力.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M].天津:天津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8.

[2]孙伟.数控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M].北京: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8.

[3]沈兵历承兆.数控系统诊断与维修手册[M].北京: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上一篇:云计算信息化下一篇:当代建筑玻璃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