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的保护形式

2024-10-09

电力系统的保护形式(精选8篇)

电力系统的保护形式 篇1

在化工生产的过程中, 如果不能保证相关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 不能及时对其进行维修和护理, 那么就很有可能导致设备出现故障, 这将会严重的影响到生产的安全性。如果设备故障出现在生产过程中, 就很容易导致生产事故或人身安全事故。此外, 化工设备的状态是否良好将会对企业的成本产生直接的影响, 只有将设备的维修护理工作做好, 才能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

一、常见的化工设备损坏形式

1、高、低温损坏

过高的温度将会使金属的结构产生变化, 金属的强度将会在高温下逐渐减弱, 设备也会因此而出现永久性的变形及彻底的损坏, 此外, 高温还会导致氢腐蚀、蠕变以及热膨胀。而过低的温度, 将会导致设备内部的水分或化学药剂出现冻结的情况, 并因此致使容器、管道和线路的破损, 其中最易受损的就是间断操作的设备和消防水线以及排放水线。

2、冲蚀损坏与腐蚀损坏

腐蚀就是金属表面和其周围的介质间产生了化学作用, 导致金属被破坏的一种现象。而某些存储在生产装置内的化学产品及原料因为其具有腐蚀性, 而同设备本身的金属产生反应, 而一些液体材料则会在输送时对材料产生冲蚀。此外在某些生产过程中, 冲蚀与腐蚀会一同发生。化工设备因来自原料、化学剂、自然环境等的腐蚀而损坏, 是非常普遍的情况, 当腐蚀出现后, 化工设备无论是外形、色泽还是性能都会被损坏, 而相关的资源也会因此被浪费掉, 企业也会因此受到很大的损失。

3、超压损坏与超负荷损坏

导致设备劣化与失效的主要原因就是超负荷与超压。在一般情况下, 因为设备上有专门泄放的安全阀, 输液泵在压力上也有最大值限制, 所以只是超压一般不会导致设备的损坏。然而如果设备本身就有凹陷、腐蚀、或裂纹等问题, 就很容易使设备出现损坏。即使设备自身没有问题, 如过压力超过了一定限度也会发生设备爆炸。

4、脆性断裂损坏

在化工厂内能导致金属材料脆性断裂的原因有很多, 断裂一般都是在没有任何警示的情况下出现的, 并且会快速的扩展到相邻的部分。一般能够引起脆性断裂的原因有, 搬运不当致使设备撞到坚硬物体上并引起变形、自然灾害如地震、强风以及地基下沉等。

5、疲劳损坏

疲劳损坏一般多会出现与往复运动部件以及转动机械上, 而发生在管路与压力容器上的疲劳损坏往往是最为严重的, 这是由温度与周期变换所带来的压力而造成的。通常情况下, 疲劳损坏在最初的发展是非常缓慢的, 它一般是由金属表面的裂纹扩展开来的, 发展到后期损坏的速度则会越来越快。

6、运转故障与泄露

运转故障指的就是在工程的过程中, 因为加料和加载的不均匀, 导致整个转子失去了平衡性, 轴承因此受到损坏, 磨损的速度也因此加快。而不均匀的润滑也会让噪声变得更大, 振动也会因此而加剧, 最终结果就是设备的损坏。泄露一般是出现在管路和化工设备的密封点处, 主要是由压力、温度和腐蚀等长时间的作用而导致的。

二、设备的维护与保养

1、设备的使用

在生产过程中, 必须要保证设备使用的合理性, 既要防止闲置不用, 同时也不能滥用设备。在生产过程中, 对设备的使用要遵循以下几条规则:第一, 按照操作规范使用, 确保操作的规范性与安全性;第二, 让设备时刻处于清洁状态, 按要求定期作润滑处理;第三, 严格执行设备的交接制度;第四, 做好相关工具、附件的管理工作;第五, 发现异常, 及时停工、上报、检查并处理。

在设备的使用上需要注意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对设备的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操作人员的使用水平将会直接影响到设备的状态。所以, 我们不但要在上岗前对操作人员进行生产工艺上的培训, 还要对其进行设备使用以及相关安全知识方面的培训, 保证操作人员能够做到了解设备性能、了解操作规范、了解工艺流程, 并且会使用、保养、检查和修理, 只有满足这些条件才能正式上岗。

第二, 建立起专门的管理制度。各个部门要按照不同设备的性能特点, 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严谨、易学的制度。其中应该包括操作规范、定期检查维护要求、工艺流程以及责任制等内容。

第三, 要将设备的性能充分发挥出来。首先要按照生产的工艺流程与特点, 对设备进行科学的配备。按照设备的性能与结构, 合理的布置生产任务, 是设备时刻保持满负荷却不超负荷的工作状态, 并向设备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对设备进行必要的防潮、防腐、防护、降温等护理, 同时要设置相关的测量与控制装置。

第四, 对设备的腐蚀和磨损规律进行观察与总结, 以此为正常的设备维修提供依据。此外, 要对非正常磨损和腐蚀的原因进行深入研究, 为今后设备的使用与管理提供有用的信息。

2、设备的维护与保养

设备的保养与维护指的就是严格按照操作要求使用设备, 并仔细的观察设备的状态, 随时对设备的状态进行调整, 确保设备能够正常的运作, 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并延长其使用寿命。维护与保养的主要要求与内容为:定期清洁、按要求润滑、随时调整状态、做防腐处理等。

设备的保养与维护的类型一般使用的是三级保养, 分别为日常保养、一级保养和二级保养。日常保养一般是由操作人员负责的, 主要是在上班前后对设备进行检查、润滑、清扫、擦拭, 在工作时严格按照要求操作。一级保养是由操作人员为主, 维修人员进行辅助, 定期对设备的重点部位进行拆卸检查、疏通、清洁和调整。二级保养则是由维修人员为主, 操作人员进行辅助, 对设备进行整体分解检查与修理, 即人们常说的大修。

3、设备的维修

对设备的修理其实是在补偿设备物质的磨损, 主要形式有日常修理、预防修理、改善修理、事后修理以及生产修理。最常用的是将预防修理和时候修理结合在一起的生产修理, 事后修理用在一般设备上, 预防修理用在重点设备上。在进行修理时要对设备的性能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拆卸的顺序要按照要求进行, 修理时要做到调试正常、清理彻底、装配完整以及磨合到位。

对设备进行修理时, 首先要了解设备的性能特点与结构形式, 明白它的工作原理。有结构安装说明书的设备, 要弄懂说明书, 要明白每一个部分的形状、结构和作用。对没有接触过的设备, 不能盲目的进行维修拆卸, 要结合同类设备的修理情况、构造原则等, 有了切实的把握才能开始进行维修。在拆卸时要将各部件按拆卸的顺序整理好, 不能胡乱堆放, 以免安装时顺序混乱。对那些要求特殊的部分应该将标记做好, 要注意调整设备间隙, 在装配完后一定要对设备进行调试, 以免在生产时无法使用。并且在每次装配维修后都要进行彻底的检查, 以防有所疏漏。

总结:

综上所述, 一个化工企业的兴衰往往就是由化工设备的整体状况而决定的。因为设备在日常中的过度使用, 导致其出现各种形式的损坏, 而要想延长化工设备的寿命, 就要有计划的在日常的使用过程中, 用科学的方法对其进行维修与护理, 并经常性的对其状态进行检测, 一旦发现问题就要及时解决, 使其能在企业的发展中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摘要:化工设备对于一个化工企业来说, 使其在生产过程中所必不可少的装置, 是非常重要的技术物质支持。因此对化工设备的管理、使用和维修护理工作, 在化工企业的管理中是最为重要的, 化工设备的状态是影响化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以对化工设备进行维修护理的实际经验为基础, 对化工设备的特点进行了分析, 同时也介绍了对化工设备进行维修保养的要求, 以及化工设备的损坏形式。

关键词:化工设备,损坏形式,维护保养

参考文献

[1]张华昌.浅谈化工设备的损坏形式与防护[J].科技风, 2012 (15) .

[2]刘应波.论化工设备的损坏形式与保护[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2 (01) .

[3]罗俊民, 王爱杰, 程宁, 姜巍.化工设备的润滑保养[J].化工设备与管道, 2009 (03) .

[4]付春辉.催化裂化装置衬里随坏情况分析及对策[J].石油化工设备技术, 2010 (05) .

电力系统的保护形式 篇2

教育部:严禁任何形式的就业歧视 保护毕业生权益

作者:

来源:《云南教育·视界(综合)》2013年第05期

据教育部网站报道 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发出了《关于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地、各高校积极主动地采取有效措施,加大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力度,严禁任何形式的就业歧视,保护毕业生合法权益。

针对当前高校毕业生求职过程中遭遇的就业歧视问题,《通知》强调,各地、各高校在组织校园招聘活动时,要加强对用人单位资质、招聘信息的核查,营造公平就业环境。

凡是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举办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招聘活动,要做到“三个严禁”:严禁发布含有限定985高校、211高校等字样的招聘信息,严禁发布违反国家规定的有关性别、户籍、学历等歧视性条款的需求信息,严禁发布虚假和欺诈等非法就业信息,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就业歧视。

要加强对毕业生的法制教育,提高毕业生维权意识,积极创造条件,主动为毕业生提供求职、签约等方面的就业权益保障服务,切实维护毕业生的合法权益。

保护长城 概念更重于形式 篇3

怀柔封堵“野”长城

近日,北京市怀柔区已将黄花城长城主要登城券门和通往箭扣长城的路口全部封堵或安装防护网,17个出入口共用铁丝4150米。黄花城长城每个券门用一块高2.4米、宽1.2的竹胶板封堵。箭扣长城的五个路口都用铁丝编成的铁蒺藜拉网封住,铁蒺藜之间的宽度为20~30厘米。在当地政府对野长城拉网保护的同时,对黄花城长城的分期修缮也正在进行,二期修缮工程预计今年10月份竣工。这两处野长城何时解封,还要看相关部门旅游开发和文物保护的总体规划。

户外探险观察员评论:

阳光初起,几个准备徒步箭扣长城的背包客被一道铁丝网挡了去路。他们被告知这里已全部装上防护网,一场对于长城的修缮工作正在进行。长城历来为酷爱徒步者所青睐,几年前一群志同道合者就共建了一个“长城小站”的网站。但是对于长城的保护,这些人也是矛盾的,在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长城的同时,又希望不要有太多的人去打扰长城。现在,随着长城保护呼声的日渐高涨,这些户外人会发现他们能在离城市较近的野长城徒步已变得越来越不可能。而那些荒弃于山野间的长城,有些已变得模糊,甚至破败到不堪一踏。

上世纪80年代初,长城开始走上被保护之路。金山岭、八达岭、司马台,从山海关到嘉峪关,崇山峻岭间,长城依然融于荒野,但是它们中的大多数被修葺一新之后作为一个风景区,成了荒野中热闹的景点。再次踏上长城的灰砖,二十年的光阴过去了,以新的材料建起的墙砖上都布满了青苔,只是与经过更漫长岁月的旧墙相比,它们还是新得有些耀眼。

真正的户外人所热爱的环境是自由的、天然的并且有着属于自然的文化内涵。长城切合着这种追求。这二十年间,很多中外徒步探险者从山海关一直徒步到嘉峪关,从海边一直走到了沙漠戈壁,成就了个人神话。现任中国长城学会秘书长的董耀会先生,1984年5月至1985年9月,他与另外两人一起,从山海关出发,历时508天,徒步到达长城的终点—嘉峪关,完成了中国人首次徒步考察长城的壮举。因为徒步长城而了解长城,使得他由一个工人而成为长城文化的宣扬与保护者。摄影师李少白先生出版了一本《看不见的长城》的画册,在这本画册中收录了很多他徒步寻找到的深藏在荒野中的长城,这些长城极少有户外人踏足。

保护野长城,是不是围起来就算是真正的保护了呢?现在长城是太过著名,敢拆的人不多了,即使是荒弃在山野间的长城,以现在人们所接受的信息,少有人再胆敢去破坏。而那些跟着小旗去旅游的人,除了扔点瓜子皮、丢几个水瓶子,也没什么精力和兴趣跑野长城上去转游。还有对长城有兴趣的就是那些所谓的文物贩子。据说,长城上的文字砖屡屡被盗,而且就发生在早就围起来的保护区内。其实真正对长城有兴趣的应该就算是徒步的背包客和摄影爱好者,他们乐于在野长城上徒步、扎营,以户外的方式感受长城。而这群人早就打出了:“除了记忆什么也别带走,除了脚印什么也不要留下”的经典警语。理论上讲,他们是最值得信赖的长城保护者。虽然,从某种意义上说,铁丝网的建立也许正是为了防止这些热爱它的旅行者的进入。

可以说,对于肯走上野长城的人而言,围与不围不是保护的前提。重要的是长城需要怎样的保护,什么样的保护是属于长城所能承担的。现在不妨得出一个结论:保护长城,概念更重于形式。而这概念的发布者,不仅要做长城的诊断者,成为它的保护者,也一定要真的了解长城、知道长城,为长城的未来负责,否则,所有的一切都不过是形式。

人终将逝去,而长城将永存。保护长城,任重而道远。

野生动物保护教育的主要教育形式 篇4

1972年, 随着Sommer[4]首次讨论了动物园的教育职能, 保护教育逐渐成为了很多国际动物园的重要工作内容, 其意义不仅在于科普相关保护知识, 而是将教育目的定位在唤起公众的保护意识及保护行为上, 激发他们在野生动物保护中的参与度。近10年, 我国的动物园也逐渐引入了保护教育理念, 将教育与保护、科研、娱乐共同列为现代动物园的4大功能[3]。2013年, 我国住房城乡建设部在《动物园发展纲要》中也明确指出:动物园“中心任务是开展野生动物综合保护和科学研究, 并对公众进行科普教育和环境保护宣传”, 要实现我国动物园机构保护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发, 实现现代动物园的科学转型[5]。但现阶段, 我国的野生动物保护教育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 因此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及著名案例, 总结了保护教育工作的主要教育形式, 旨在为今后相关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1保护教育的主要形式

1.1单向式的信息宣传

这类教育方式是保护教育中最为传统, 也是目前我国最为主流的一类保护教育方式, 主要包括含有动物信息和保护状况的动物说明牌、特定保护内容的展板、宣传折页、视频展示等。它们主要通过文字、图片以及一定的音频、视频等方式, 向游客传递各种知识信息[6,7]。其优点是知识性强、内容直观、覆盖面广, 游客可以不受时间限制并反复的阅读观看。不足之处则是缺乏互动性, 游客无法获得生动的讲解及回答, 较难激发起足够的兴趣、激发出游客的共鸣[7,8]。

考虑到以上不足之处, 动物园等科普教育机构也在改进展示方法, 如设计可翻动的问题板, 一面为保护问题, 另一面为答案;或是尽量简化文字, 更多以图片、漫画等形式展示保护内容, 增强知识传递的趣味性及有效性。还有的动物园将保护信息设计为挑战游戏, 例如美国的布鲁克菲尔德动物园设计了一条体验通道, 游客需要连续选择落脚的石头以通过一片沼泽。每一块石头上都刻着一个不同的日常行为, 游客通过最后的落脚结果, 可以了解自己的日常行为对环境以及野生灵长类动物造成的影响后果。结果显示, 这种方法明显增加了游客相关的保护知识, 并有效地影响了参与游客的保护理念及保护行为, 并且后续调查结果显示4~6个月后这一保护教育的影响力仍在持续[9]。

1.2互动式的体验项目

互动式的体验项目是现今保护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种方式[3]。其中既包括围绕所饲养物种定时定点开展的动物讲解工作, 如通过讲述动物行为、动物故事等引入动物保护的内容。也包括一些配合各个环境纪念日, 如爱鸟周、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等特别开展的专题活动。还包含各种主题讲座及专题夏令营[3,10,11]。

这类活动最主要的特点就是由保护教育工作者围绕一定主题进行现场的口头讲述, 并与游客有效互动。他们主要以园内饲养的各类野生动物为载体, 结合保护教育的原则和动物保护信息, 从保护情感、保护知识、保护行为三个方面对游客加以引导, 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11,12]。例如, 在关于大猩猩的保护教育活动中, 通过向公众讲述园内大猩猩的故事, 让游客对特定的动物个体产生感情 (保护情感) , 再引导其了解大猩猩原有栖息地的信息, 并进一步了解野生大猩猩现在面临的生存困境。手机芯片中必须的钶钽金属矿石开采活动已经对大猩猩的种群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保护知识) , 最后告诉游客可以通过减少手机更换频率和增加手机回收, 减少钶钽金属矿的开采, 帮助保护大猩猩 (保护行为) [13]。

与单向式的信息宣传相比, 互动项目的优点在于可以有效引起游客的兴趣、感召力强, 印象深刻, 游客可以与教育工作人员面对面的即时沟通, 了解更多信息。多项研究均指出, 参与讲解互动项目后, 游客的知识构成、情感认知均显著提升, 参与过活动的人会更加主动关注了解野生动物保护[11,14]。但其也有不足之处, 如互动活动往往在某一特定时间进行, 受众面相对较窄。参与游客的年龄梯度和知识构成存在差异, 可能引起教育效果的不同, 并且易受教育人员自身素质和教育方式的影响等[10]。

1.3拓展型校内课堂教育

保护教育的形式不仅局限在动物园等迁地保护机构内, 也存在于社会及校园中。“生物课堂”、“科普课堂”是保护教育的一类主要的拓展形式, 也是我国及国际动物园都在努力开拓的工作。《全国动物园发展纲要》中也提出将保护教育纳入国家公民素质教育和中小学义务教育体系, 更表明了这类教育形式的重要性[5,14]。

专项课堂可以充分结合大中小学生不同的生物学基础, 选择或趣味性强或科学性强的教学活动。该类活动最大的特征之一为受众年龄结构统一, 非常适宜有针对性的选择系统性的知识普及活动, 也便于保护理念的整体传达和接受[2]。与此同时, “科普进校园”还具有良好的隐性效益。首先, 由于中小学生处于对知识的渴求阶段, 也处于将所学知识主动向家长及同龄朋友讲述的兴趣阶段, 因此参与过科普课堂后, 他们会无形中将很多科普及保护知识传递给更多人, 并直接带动自己、家长及同龄朋友更多参与保护教育活动。其次, 对动物保护产生兴趣的大中小学生均是保护教育志愿者工作者的重要力量。再者, 长期合作学校也会更加主动关注及组织与动物保护相关的其他活动。

1.4展馆设计展示的隐性教育

一个经过精心设计的动物场馆也是保护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现代动物园已经开始逐渐摈弃传统的“牢笼”式动物展示, 而是更注重展示动物的自然生境和自然行为。以动物原始栖息环境、动物地理学、生物多样性等为理念建设的“自然化”场馆以非常直观的形式将游客带入自然的人之中, 而动物在其中展示的自然行为也更容易激发游客的观赏兴趣, 引导他们更为深入地了解动物及其自然生境[15,16]。研究结果显示, 游客在生态化的场馆参观停留时间明显更长, 同时也更为主动的关注野生动物保护信息及保护工作[16]。因此, 一个场馆自身的隐性教育功能不应被动物园等迁地保护机构所忽略。如果野生动物只能在铁栅栏水泥地的环境中无聊躺卧或刻板的来回行走, 极易让游客对动物园等开展的保护教育工作产生质疑, 减少游客对教育的接受和信任度。

2多种教育形式的系统整合

现今, 对于开展保护教育的机构, 各种教育形式并不是单一存在, 而是多种形式的有效结合及系统开展。以自然化的动物展示为载体, 通过重点性的文字、图片宣传, 并有针对性的定时开展互动讲解项目, 同时将其中的精华部分融入大中小学校的课程教育中, 将整个教育工作形成一个良性系统。如瑞士苏黎世动物园在2003年开放的“马苏阿拉雨林” (Masoala Rainforest) 展示创造了一个具有实际意义的生态系统, 让许多动物物种自由地共栖于一个巨大的森林居所, 而这个动物群落正代表了马达加斯加的马苏阿拉国家公园中一片独特的生态区域, 同时展厅中还附有与动物保护相关的专题展板及人工讲解说明, 为游客提供更多相关的保护信息。之后的调查发现, 由于参观该动物展示而促使前往马苏阿拉和其他地区进行生态观光的瑞士旅行者呈指数速度增长, 为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经济支持[15]。

在所有的保护教育形式中, 互动体验仍然是其中最主要的构成形式, 同时也是最具有特色的工作。多项研究结果均明确显示, 这类教育形式可以最为有效地传递保护信息、增强游客的保护意识及行为, 同时教育的长效影响也最为持久[9,10,11,13,16]。因此在保护教育中, 应最为注重互动体验项目的设计, 并将其作为核心工作开展。

3小结与展望

以野生动物保护为主题开展的教育工作是动物园等迁地保护机构中非常重要且最具特色的工作内容, 并且已成为衡量一个野生动物迁地保护机构整体水平的重要指标。借助面向广大公众这一优势, 动物园等机构肩负着面向全社会普及野生动物保护相关知识、呼唤公众参与到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中、调动每一个个人的保护力量这一重任, 这也是我国野生动物保护事业发展的最有效助力。结合自身的野生动物资源开展丰富多样且互动性强的保护教育将是未来意义非凡的工作内容, 将产生长效的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

浅议合同形式与法律保护 篇5

企业要有条不紊地开展营销活动, 就要对合同的知识认识并掌握, 对合同的发展要仔细了解。然而, 在经营活动中, 对合同的认识和了解程度目前仍有待提高和加强。

一、合同形式与法律保护

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构成协议内容的意思表示必须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所谓的合同形式, 又称合同的方式, 是指表现当事人之间订立合同内容的方式, 即当事人采用何种形式来表现所订立合同的内容。

(一) 合同形式的种类与选择

1999年3月15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 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的, 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因此, 根据承载意思表示的具体方式的不同, 可以将合同形式划分为口头形式、书面形式和其他形式。口头形式合同是指当事人以口头语言的方式所达成的协议、订立合同的形式。口头形式合同包括当面交谈、电话联系等形式。口头形式可以在法律应当采用的合同形式时采用。书面形式合同是指当事人以文字表达达成协议、签订的合同。《合同法》第十一条规定:“书面形式是指合同书、信件以及数据电文 (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 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此外, 合同形式还有默示形式、推定形式和视听形式等多种。本文只对口头形式与书面形式的合同加以论述。

(二) 法律保护的要义与特点

法律保护是指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受法律的保护。承担义务的一方必须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 应履行义务的一方如不履行义务, 则应承担违约责任的法律后果。《合同法》第一条规定:“为了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维护社会经济秩序, 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制定本法。”也就是说, 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是合同法的立法目的, 合同法保护合法权益人的合法权益, 利用《合同法》维护自身权益是法律保护的种类之一。

(三) 合同的效力与具体表现

《合同法》第八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 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 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依法成立的合同, 受法律保护。”本条规定的是合同的效力之一——合同对当事人的法律约束力。合同的效力也称合同的法律效力, 是指合同依法成立当事人之间产生的法律约束力。也就是说, 合同具有法律所赋予的约束力。合同具有法律约束力意味着合同能够对合同当事人甚至第三人产生约束力。合同产生法律效力以后, 与合同有必然联系的第三人, 比如订立合同当事人以外的合同的受益人、相关的保证人与合同一方当事人串通损害享受权利一方当事人利益的第三人等也受合同的约束, 对其也产生一定的法律约束力。合同对当事人的约束力具体体现在权利和义务两个方面。从权利方面来说, 合同当事人根据法律和合同的规定所产生的权利依法受到法律的保护, 具体包括要求和接受债务人发行债务的权利以及在一方不发生合同时而获得补救的权利、诉请强制执行的权利等。当事人因不当行使这些权利而获得的一定利益, 也受到法律的保护。从义务方面来说, 合同对当事人的约束力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当事人根据合同所产生的义务具有法律的强制性。当事人拒绝履行和不适当履行义务或随意变更和解除合同, 都是对法律的违背, 都是违约行为。二是如果当事人违反合同义务则应当承担违约责任。也就是说, 如果当事人不履行其应负的义务, 将要借助国家强制力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因为, 法律责任乃是合同义务的保障, 失去了法律责任, 合同将很难产生真正的约束力。

二、法律保护的实践与总结

(一) 法律保护与合同形式的关系

合同一旦产生法律上的约束力即受法律保护, 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对于合同当事人进行非法干涉。合同一经生效, 合同当事人即享有合同中所约定的权利和承担合同中所约定的应当履行的义务。合同属于双方的民事法律行为, 双方的民事法律行为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是否受法律保护, 还要看是否符合《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根据《民法通则》第五十五条的规定, 合同应当具备下列三个条件:行为人具有相应地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合同一旦生效, 法律保护依法生效的合同。保护合同当事人合权益的法律有《合同法》、《民法通则》、《刑事法》等。合同当事人是参与合同关系, 享有合同权利或者承担合同义务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合同当事人为实现自己的经济目的而订立合同, 法律保障其合法的意图得以实现。然而法律讲究的是证据, 在事实理由充分正确的情况下, 只有证据确凿, 才可以受到法律保护, 使自己的权利得到实现。由于合同的口头形式与书面形式的特点不同, 使其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的程度亦不同。

(二) 口头形式合同与法律保护的利弊透析

以口头形式订立合同, 当事人在绝大多数场合下是直接通过交谈订立合同, 不借助纸、笔等物质条件, 所以在发生争议时, 当事人双方的陈述就将会不一致。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在没有事实证据的情况下, 不易分清当事人之间的责任与状况, 合法权益人的合法权益就不能够得到充分维护, 也就是说, 以口头形式订立的合同很难受到法律的充分保护, 合法权益人的利益将可能受到损害。

试举一例:苍南县人造革塑料厂的主要产品有PVC压延人造革系列——塑膜、人造革、尼丝纺革、PVC透明光膜等。董吕薇是人造革塑料厂的客户, 她结识了人造革塑料厂业务员张忠和, 自称正打算前往浙江购买人造革及塑膜, 与张忠和一起前往人造革塑料厂参观后, 遂决定购买该厂产品。2004年5月28日与第二门市部签订了口头形式合同, 要求第二门市部在2004年6月23日前把1万米的红色人造革、1万米的绿色人造革与2万吨的白色塑膜发至江西省南昌市永义路23号永新实业公司, 并且随即签了一张8万元的支票作为订货金, 货到验证后签发另外20万元的转账汇票。2004年6月15日第二门市部把货发出。2004年7月末仍未收到董吕薇的转账汇票, 门市部多次打电话都未有人接听, 于是决定让张忠和上门要货款。张忠和按地址找到后, 经多方了解发现永丰实业公司早已解散, 而且公司职员名单中并无董吕薇其人, 于是发现此次交易是诈骗交易, 而所剩的20万元货款也就毫无下落了。

由此可见, 企业在选择口头形式签订合同时要对客户的财务状况、生产运行状况、信用状况等多方面进行了解, 而且要掌握最新的情况, 要权衡其利弊, 以趋利避害, 要综合考虑客户各方面的条件是否适合采用口头形式合同, 只有这样才能减少无谓的纷争和麻烦, 使企业的利益得以维护。

(三) 书面形式与法律保护的实例解析

以书面形式签订的合同, 一旦发生纠纷时, 有据可查, 方便举证, 有利于当事人主张权利, 也便于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进行依法审判或仲裁, 来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利。苍南县金都农村服务社就充分利用了书面形式合同的这一特征使其合法权益得到法律的充分保护。苍南县金都农村服务社是按股份集资而成的以追逐利润为目标的金融企业, 它与银行一样经营的是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 它按国家规定的利率进行经营。

金都农村服务社运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抓住人都不愿意上法院的心态。有一部分人有一种不愿意上法庭的心态, 当当事人在未履行义务, 一接到被告通知书, 就会自觉履行自己的义务, 从而使得合法权益当事人的权利得以维护。2.利用法院调解双方纠纷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得以维护。以书面形式签订的合同, 一旦利益受到损害, 可以起诉, 法院可以经过调解使双方履行义务。3.利用法院审判, 使合法权益得以维护。

以书面形式签订的合同, 一旦利益受到损害, 经法院调解无效后, 法院可以根据事实依据法律进行判决, 维护合法当事人的利益。

三、法律保护的总结与借鉴

依法成立生效的一切形式的合同都受法律保护。然而由于口头形式签订的合同一旦出现纠纷, 在陈述事实、例举证据和实物时就比较困难, 在法律面前很难有立足点。前面所举的口头形式合同的例子是企业签订口头协议中最常发生的情况。这都是由于口头协议的不完善导致的结果。因此, 要求企业自身在营销活动中对客户的选择要更加仔细, 尤其要注重对外地客户的深入调查。

以书面形式签订的合同就不一样了, 书面形式合同签订时存在很多实物, 一旦发生纠纷, 举证容易, 在法律面前具有一定的说服力。不管是产品的质量、数量有争议还是付款方式、付款期限有争议都可以从合同上清晰明了地看出来。因此一旦发生纠纷, 合法权益就比较容易得以维护。

综上所述, 书面合同可以比口头合同更加有效地利用法律来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因此, 在采用合同形式时, 要认真研究和比较书面形式合同与口头形式合同的优点和缺点, 采用最符合实际交易方式的合同形式, 使自己的利益得到最大程度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黄竹胜, 韦军, 章光政.新旧合同法对照与释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6.

[2]房维谦, 张经.合同法实用讲座[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电力系统的保护形式 篇6

(一) 虚拟财产的定义

谈及什么是虚拟财产, 可以肯定的是虚拟财产已经是法律所保护的财产, 但是对于其具体定义, 学界尚无定论, 主流观点主要有两类, 即广义的虚拟财产和狭义的虚拟财产。广义的虚拟财产主要是着眼于虚拟财产的虚拟性, 认为其是存在于虚拟空间的、非物性的财产形式, 因而其范围也非常广泛, 包括虚拟金币、游戏装备, 甚至于账号ID、邮箱账号等。狭义的虚拟财产则仅指在网络空间中, 游戏玩家通过支付各种形式的费用, 通过自己的各种行为取得、控制、使用的,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具有很大的现实交易可能性的虚拟游戏资源, 主要包括游戏中的货币、装备、宠物等。但是考虑到虚拟财产一词产生于网络游戏中, 并且在广大公众眼中, 网络游戏中的虚拟财产有更大的代表性和认可度, 因而本文讨论的虚拟财产仅仅只狭义的虚拟财产。

(二) 虚拟财产的特征

1. 虚拟财产的虚拟性。

虚拟财产之所以得名就是由于其虚拟性, 这主要体现在其存在上无法脱离其赖以存在的存储介质———电磁存储设备。然而虚拟财产本身与其存储介质的价值又存在很大差异, 存储介质的价值可以忽略不计, 但是虚拟财产有的却价值不菲, 一旦失去了其存储介质, 虚拟财产的价值也就会不复存在。而且虚拟财产的价值往往要通过玩家之间一种虚拟的, 现实中并不存在的社会关系来实现, 这是在运营商虚构的场景中存在的, 这些财产都严重依赖这个虚拟的网络环境, 这都证明了虚拟财产在脱离这个特定的环境就没有了其存在的依据和意义。

2. 虚拟财产的有价值性。

首先, 虚拟财产具有使用价值, 它能够满足某些人的精神需求。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会乐此不彼地在网络游戏中努力获得虚拟财产, 他们能够从中获得荣誉与羡慕等等精神享受, 这和其他用于娱乐的产品的使用价值是一样的。而且虚拟财产不论是在虚拟世界中的玩家之间, 还在虚拟世界与现实之间都可以进行交易, 很明显具有交换价值。在现实中, 很多玩家会用人民币等现实货币购买游戏中的虚拟财产, 并且某些已经成为产业, 明码标价, 例如, 魔兽世界中的金币。在同一个特定服务器中, 这些金币具有稳定的与人民币进行交换的价值, 很多人也以此为职业, 产值不菲。因此笔者认为虚拟财产具有价值性。

3. 虚拟财产具有时空上的有限性。

在时间上, 虚拟财产的存在时间受制于游戏运营商服务器的存在时间, 虚拟财产的产生发生于服务器开始运营之后, 消失与服务器运营的终止。现在存在的任何一款游戏都有其周期性, 没有任何一款游戏能够经久不衰, 在缺少运营商或者玩家任何一方的情况下, 游戏空间都会在时间上终结。运营商可能会因为利润问题结束游戏, 玩家也会因为游戏的更新换代或者失去兴趣而离开游戏, 这都会导致游戏的结束。在空间上, 玩家进行游戏必须在运营商创造的虚拟空间。离开这个虚拟空间玩家的虚拟财产没有任何意义, 而且其记录数据也都存在于这个虚拟的社区中, 因而说它的存在也受到极大的限制。

(三) 虚拟财产归属的争论

围绕虚拟财产的归属, 学界存在不同的观点, 包括智力成果说、无形财产说、权益说等等, 但是本文中笔者只围绕几种法定权利发表看法:

1. 虚拟财产属于物权。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主要是认为虚拟财产的存在形式上是一种电磁记录的数据, 通过玩家的一定付出获得有一定使用价值的劳动成果, 这种劳动成果是记录在电磁数据中的有可能转换成现实财富的。持这种观点的人主要是抓住了物的两个属性, 那就是它是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 并且它和物一样具有一定价值。但是忽略了物权最主要的区分与其他权利的特点, 那就是支配性。在民法理论中很多东西虽然客观存在, 但是无法为人们所直接控制, 像这种物质并不能成为民法中的物权客体。虚拟财产虽然可以通过电磁记录为人们所掌控, 但是这种掌控不同于人们对物权的掌控, 不具有直接的排它的支配性。虚拟财产是存在于网络游戏服务器中的, 玩家对它的支配往往需要游戏运营商的积极配合, 离开运营商玩家所拥有的财产就会化为乌有。对于虚拟财产的任何法律行为都无法摆脱运营商的束缚, 根本无法谈及支配权。

2. 虚拟财产属于知识产权。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虚拟财产是玩家在游戏中通过自己的包括时间、精力、财力上的努力, 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使用价值和现实价值的财产, 在其取得过程中, 往往需要玩家动用自己的智慧, 通过自己一些创造性的方法。玩家的装备和形象等一些东西是不受运营商控制, 仅仅玩家依自己的喜好创造的, 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和创造性。并且基于其电磁存储的特性, 还具有可复制性, 因而有的学者认为其属于知识产权。笔者看来, 虚拟财产三个方面的缺陷阻碍了其被归入知识产权。一是创造性, 知识产权的一个明显特征就在于其创造性, 它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 可以不断地产生财富。笔者认为, 虚拟财产严格意义上不具有创造性, 玩家打出的装备已经是运营商程序中设计好的, 不具有创新性, 只是玩家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这些虚拟财产, 而不是创造出来的。二是知识产权能够不断产生财富, 推动社会进步, 而虚拟财产的价值可能仅仅存在于它本身, 玩家无法通过它创造其他价值。三是知识产权往往是可以通过一定手段物化为其现实载体的, 而虚拟财产只能按其交换价值转化, 并没有现实对应的物质载体。

3. 虚拟财产属于债权。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网络游戏中, 玩家与运营商是一种债权关系, 玩家在支付点卡等相关费用的同时就意味着他同意运营商所提供的格式条款。玩家在游戏中的所有行为都要遵循运营商创造的游戏环境, 都是按照预先设定好的规则进行的, 这是一种默示的约定。此处的虚拟财产只是玩家与运营商之间债权的标的物之一, 两者的合同关系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玩家支付价款, 运营商提供产品和服务, 并且满足玩家在规则允许情况下获得他应获得的产品的买卖合同与服务合同关系。因而玩家在此过程中都需要运营商的配合, 玩家在游戏中的任何行为都受到运营商的限制, 这与债权关系有很大的相似性。但是, 笔者认为虚拟财产也不属于债权。之所以有人会认为虚拟财产属于债权是将虚拟财产单纯视为运营商服务的一个组成部分, 但是虚拟角色和装备等已经产生就脱离了运营商的服务, 是特定服务造成的结果, 具有了其独立性, 不再是运营商的服务。比如在不触犯运营商创建的规则的情况下, 玩家对虚拟财产可以随意处分, 这就造成虚拟财产的交易中, 玩家具有极大的自由, 连向运营商进行通知的基本义务都没有。在我们肯定虚拟财产的价值性的前提下, 将虚拟财产作为债权合同凭证的观点也存在明显不足, 例如玩家与运营商签订的是完全相同的格式条款, 然而他们得到的却是价值相差极大的装备或者账号, 也就是说在同样的合同条件下, 运营商与不同人所签订的合同造成的给付相差很大, 这明显有违合同的基本原则。

因此, 笔者也认为虚拟财产应该属于一种新型的财产, 虽然各方观点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是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并且学界有人提出要通过对物权, 或者其他权利范围进行扩大解释的方式来讲虚拟财产纳入其中, 但是不论哪个权利体系都是有其缜密的逻辑的, 对于权力范围的扩大可能会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后果, 因此笔者也认为将其新列为其他财产权力进行保护更加合理。况且财产权的产生和发展也是一个过程, 从物权开始, 知识产权、著作权等权力也是伴随着经济发展陆续建立的, 也就是说财产权是在逐步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的, 按照现实情况的要求增加新型财产权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虚拟财产侵权主要形式的法律探讨

在探讨保护虚拟财产的问题之前, 有一个问题是我们必须要了解的, 那就是虚拟财产纠纷的主要形式。只有了解了纠纷的情况、产生纠纷的原因, 我们才能有效地提出保护虚拟财产的相关问题。下面笔者就从虚拟财产的纠纷的主要形式开始阐述有关虚拟财产保护的一些问题。

(一) 虚拟财产被盗引发的所有者与盗窃者、所有者与运营商之间的纠纷

虚拟财产被盗是虚拟财产侵权中一种主要的纠纷来源形式。首先, 虚拟财产盗窃不同于现实中的盗窃案, 它是在运营商提供的环境中产生的, 是在运营商的“营业场所”中发生的, 因而笔者认为, 运营商在没有过错的情况下有一个补充责任, 因为玩家与运营商之间存在一个买卖或者服务合同关系, 玩家支付了点卡或者其他费用, 运营商就要对玩家在这个环境中的行为提供必要的保护措施。在运营商不仅没有提供应有的保护, 甚至存在过错的情况下完全可以依法使其与第三人承担连带责任。这样将民法中的规则直接引用还可以节约立法成本。其次, 虚拟财产盗窃案发生在运营商网络中, 运营商掌握大量的资源, 而被害人往往无法对其遭受的损害进行追踪, 即使能够发现侵权人也无法进行举证, 并且网络侵权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就是账号拥有人和侵权人很可能不是一个人。在这种情况下虚拟财产拥有人往往会面临举证困难的问题, 此时网络运营商应该负有一个必要的辅助义务。

(二) 网络游戏玩家之间交易纠纷

玩家与玩家之间的买卖行为虽然发生在运营商网络中, 但是环境对于双方订立合同的因素影响微乎其微。在这个过程中往往很难对运营商进行归责, 因而其一般不负任何连带责任或者补充责任。玩家之间的交易侵权的主要形式就是诈骗。这完全可以依照合同欺诈的相关法律条款进行规定, 只是此时在强制执行上相较于现实有所区别, 那就是可以通过绕过侵权人, 通过运营商的辅助来完成受害人虚拟财产的恢复与补偿。

(三) 虚拟财产数据丢失引发的纠纷

这种纠纷主要是玩家与运营商之间产生的。运营商在玩家付款创建账号、进行游戏之后, 负有很明显的服务合同关系。玩家为此支付的对价就包括购买运营商为其游戏进行服务, 并提供一些必须的安全义务。对于虚拟世界这个环境来说, 虚拟数据的存储是一种类似于格式条款的义务, 应当是基于公平原则产生的当事人之间的义务。因此, 对于数据的丢失, 运营商应该承担过错责任。由于运营商在此环境中的强势地位, 玩家往往会面临举证困难的问题。为了平衡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在举证责任方面, 玩家只需提供虚拟财产遭受损害的证据, 而对于主张不承担责任的举证责任则由运营商承担, 也就是举证责任倒置。

(四) 运营商停业引起的纠纷

运营商停业引起的纠纷主要就是停业之后玩家虚拟财产的赔偿问题。首先对于运营商的停业可以分为经营不善导致的停业和恶意停业两种。在运营商由于经营不善导致停业的情况下, 运营商对于玩家的损失没有过错, 其倒闭也是单纯的合理的商业风险。如果运营商是处于任何目的的恶意导致游戏停业, 则因其过错责任造成的损失就需要对玩家进行相应的赔偿。

摘要:随着网络游戏的发展, 虚拟财产的价值在逐步显现和提升, 针对虚拟账号、装备、金币等等的侵权行为也越来越多地走进人们的视线。然而想要对这类行为进行法律规制, 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对其法律性质有一个正确的理解与归类, 才能按照其特点加以保护, 文章就在虚拟财产的性质及其界定上略述己见。

关键词:虚拟财产,有限性,价值

参考文献

[1]石先钰, 陶军, 郝连忠.论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N].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5 (04) .

[2]杨立新, 王中合.论网络虚拟财产的物权属性及其基本规则[N].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4 (06) .

电力系统的保护形式 篇7

泸沽湖位于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和四川省盐源县交界处, 属天然淡水湖, 湖面面积约51 km2, 海拔2690 m, 平均水深45 m。湖中有5个全岛、3个半岛和1个海堤连岛, 风景十分秀丽。泸沽湖畔居住的民族主要为摩梭族, 至今仍然保留着母系氏族婚姻制度, 纳西族和普米族也有居住, 具有浓郁的民俗风情。

2 泸沽湖湿地旅游的特点

泸沽湖风景区是以泸沽湖湿地环境为依托, 以湖畔独特的自然风光、村寨生产生活形态、民俗风情、乡村居所等为对象形成的集观光游览、休闲娱乐和度假等功能为一体的旅游目的地。泸沽湖湿地作为景区主体, 在其独特的资源背景下, 拥有属于自己的功能体系。

2.1 泸沽湖湿地独特的自然景观

泸沽湖属永久性淡水湖, 中国最深的淡水湖之一, 湖水清澈蔚蓝, 是世所罕见的至今未被污染的处女湖, 拥有“高原明珠”、“滇西北的一片净土”、“东方第一奇景”等美称。湖岸线曲折多湾, 逶迤伸展。湖边是自然冲积而成的开阔沙滩, 共有17个沙滩、14个海湾, 坐落着落水、里格、浪放等10余个古朴的民族村落, 是休憩游玩的天然场所。湖中散布着5个全岛、3个半岛、1个海堤连岛, 高出水面15~30 m。黑瓦吾岛、里无比岛和里格岛是最具观赏和游览价值的3个景点, 被誉为“泸沽三岛”, 岛上树木葱郁, 是各种珍稀鸟类、水禽的栖息场所。

2.2 泸沽湖湿地浓郁的民俗风情

泸沽湖被摩梭人奉为“母亲湖”, 摩梭语“泸”为山沟, “沽”为里, 意即山沟里的湖。沿岸居住有摩梭人和彝、汉、纳西、藏、普米、白、壮等7个民族。千百年来, 蕴育出了摩梭母性文化、彝族毕摩文化、原始宗教达巴文化等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还有永宁扎美喇嘛寺、元世祖忽必烈南征屯兵遗址日月和等人文景观。摩梭人的母系文化, 具有悠久历史传承, 是现存少有的一种母性文化, 其特殊的家庭结构、氏族集团、“走婚”习俗和建筑风格, 都具有其独特的魅力。

2.3 泸沽湖湿地特色旅游

泸沽湖是全世界摩梭人的发源地、聚集地, 摩梭人拥有丰富多样的摩梭民族民俗文化。有优美动听的摩梭民歌, 千姿百态的民族舞蹈, 绚丽独特的民族服饰, 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 蕴涵着别具一格的民族风味与情趣。长久以来形成的民族村寨里仍保持着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婚姻礼仪等, 有强烈的原生性和神秘性。

2.4 泸沽湖湿地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和谐统一

纳西族崇尚山水, 每年农历3月15日和7月25日, 要以隆重的仪式驾独木舟游湖并登狮子山祭女神。摩梭人的山林圣境, 其基本思想是自然崇拜, 转山节、转海节与狮子山、泸沽湖等自然生态紧密相连, 就是一种直接的表现形式。民族村寨、摩梭木椤房、猪槽船和生殖崇拜以及许多节日传说构成了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和谐的统一, 也构成了区域的自然人文环境。

3 泸沽湖湿地旅游开发形式

3.1 泸沽湖湿地农业观光体验

泸沽湖位于宁蒗县永宁坝子, 是主要产粮区之一, 具有高原田园风光, 所产高原红米被誉为“世界屋脊大米”而名扬四海。盛产虫草、贝母、松茸、白瓜子等珍稀特产。当地人饮食, 仍是以山间泉水、芳草、果仁、五谷杂粮作佐料, 通过人工自酿、自腌、自烤、自煮食用。有名的猪膘肉、苏里玛酒、酸鱼、烤鱼干、牛头饭、猪肠血米等美食佳肴自然独特, 是融情、水、山、林、坝、寺、村为一体的旅游胜地, 可以领略田园之美, 感受田园生活的愉悦和精彩。

3.2 泸沽湖湿地景观观光

泸沽湖, 当地人称“谢纳咪”, 意为大海、母湖。湖中有七岛, 形状各异, 林木苍翠;湖的西北面是雄伟壮丽的格姆山, 是纳西人因崇拜而神化的格姆女神;湖的东南面为15 000亩的草海湿地, 芦苇如墙, 水草茂密, 有37种水生植物, 42种鸟禽, 11种鱼贝类, 生物种类十分丰富, 冬季, 数以万计天鹅、黑颈鹤等珍稀候鸟在此栖息, 是观鸟、摄影的好地方。湖周茂密的原始森林里, 有豹、獐、鹿、岩羊、小熊猫、短尾猴、斑羚羊等珍稀动物, 充满野趣。湖畔阡陌纵横, 田园万顷, 人们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 木摞房舍, 炊烟袅袅, 牧歌阵阵, 渔火点点, 构成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

3.3 泸沽湖湿地娱乐体验

泸沽湖已修通沥青路面的环湖公路, 长约60 km, 沿路可以欣赏泸沽湖湿地的美景、民族村寨和民族风情, 可以乘车、骑自行车、徒步或骑马环湖游览, 也可以乘坐当地独有的猪槽船, 上岛领略别样风光。到了晚上, 可以住到里格、落水典型民风村子里, 看花楼、参加篝火晚会或者在路边的烧烤棚子里喝酒, 吃小银鱼、烤土豆和牛蛙, 体验别样的风土人情。

3.4 泸沽湖湿地休闲度假

在泸沽湖找一户摩梭人家家访, 吃特色菜, 了解当地纯粹的民风民俗, 去湖边酒吧下棋、看书, 感受湿地安逸、秀丽的美景和舒适、悠闲、温馨的居住环境, 一早起来看看日出。躲避城市喧闹、烦躁和压力, 释放自我。

3.5 泸沽湖湿地文化展示

泸沽湖在地理上被分割成许多独立的单元, 摩梭民族就在这狭小封闭的单元里繁衍生息, 他们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和聪明智慧, 创造了日益繁荣的物质生产, 丰富多样的摩梭民族民俗文化。有最原始母系氏族大家庭, 阿夏走婚制度, 民族歌曲, 民族舞蹈 (摩梭锅庄舞) , 民族服饰 (百褶裙) , 民族节日 (转山节, 转海节) , 都烙着历史的印记。

摩梭民俗博物馆坐落于泸沽湖畔落水村, 是中国唯一的反映母系氏族社会民俗的博物馆。展示了摩梭文化及其发展史, 可以让大家很好的了解真实的摩梭文化, 让摩梭传统文化得以很好传承。

3.6 泸沽湖湿地康体养生

在泸沽湖湿地旁有永宁温泉, 当地摩梭人称之为“热水塘”, 属典型高原温泉, 水温37℃, 适宜人体洗浴。水中含有硫化氢, 对风湿性关节炎和一些皮肤病有疗效。每逢农闲时节, 附近摩梭人、普米族居民纷纷前往沐浴, 还在周围野餐歌舞。这里修建了男女浴室, 建起旅馆、商店等设施, 形成特色康体养生之地。

3.7 泸沽湖湿地科普教育

摩梭文化是泸沽湖湿地独有的文化, 加上湿地复杂的生态系统, 每年吸引上百万的游客到泸沽湖来, 泸沽湖湿地具有良好的环境教育功能和自然知识普及功能, 能够最生动地向人们进行有关湿地和湿地保护的教育和宣传。摩梭人的历史遗留的走婚制被外界误读, 并不是无条件的性乱婚, 是在有恋爱基础和双方自愿的情况下才能进行, 并非任何人都可以随意走婚。

3.8 泸沽湖湿地保护与开发

粗放式开发和生产过程, 会使得脆弱的湿地生态环境面临生态危机。根据泸沽湖旅游总体规划, 在泸沽湖湿地开发中, 依据生态效益保护优先的原则, 首先要控制污染, 建立湿地生态环境监测体系, 及时监测、预测湿地污染动态, 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量, 健全环境监测网络等。特别在防止草海生态环境破坏的同时, 要注意草海生态系统的退化。

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 湿地环境的超载和过度负荷也有可能导致湿地生态环境的崩溃, 泸沽湖旅游景区湖泊水体清澈, 但由于沿湖排污设施的设置不完善和游客乱扔的垃圾, 沿湖一带已经遭受一定程度的污染。湖中鱼类由于过分猎捕, 种类和数量急剧减少。泸沽湖周围及永宁坝地区, 由于过度放牧、森林火灾、过度砍伐, 山体植被稀少, 可见裸露的土壤和岩石, 冲沟、泥石流时常可见。湿地生态的保护和旅游的开发应当同时进行, 应当受到同等的重视。

4 结语

泸沽湖湿地旅游的开发形式在空间上是相辅相成的, 时间上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单一形式的开发较少, 只是针对不同的目的地开发形式各有侧重。开发的过程中, 需要恰当认识和定位自身资源, 综合规划, 确定多种开发模式间的主次关系, 以及模式间的相互嵌套问题, 确保湿地生态安全。

民族传统文化是泸沽湖湿地的最大特色, 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最佳方式和关键环节就是加强民族村寨的保护。最大限度地有效保护摩梭地区的自然、人文生态环境, 使摩梭的传统文化在开发中得以保护与传承, 老百姓主动自觉地保护、传承民族文化。通过泸沽湖湿地旅游开发形式间的合理匹配, 实现湿地的保护与利用并重的最佳开发。

参考文献

[1]泸沽湖管委会.泸沽湖景区发展战略研究[R].天津: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 2013.

[2]云南城乡规划设计院, 丽江地区旅游局.泸沽湖旅游区总体规划 (修编) [R].丽江:丽江地区旅游局, 2012.

[3]陈烈.最后的母系家园泸沽湖摩梭文化[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9.

[4]郭颖.试论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一以泸沽湖地区为例[J].旅游学刊, 2001 (3) .

电力系统的保护形式 篇8

当前, 我国对于大学生兼职尚未构筑完善的保护机制。研究者们多在兼职学生个人、学校、劳动监管部门等方面挖掘原因并提出措施, 但处于滞后状态的相关法律法规使得前述多种措施难以真正施行。法律法规在各种社会规范显然具有着基础性; 而法律法规变革的迫切性在于我国大学生兼职领域长久出现“失范”[2]态势。笔者认为, 非全日制用工制度与大学生兼职权益保护最为贴近, 应成为保护兼职大学生权益的基本防线。

一、将兼职大学生纳入非全日制用工来保护的法理适用探究

通常情况下, 我国大学生符合学界提出的年龄、智力、行为自由三项判断劳动者资格的三项标准。当大学生向用工方提供劳动并接受其管理支配, 而用工方又向大学生支付劳动报酬, 应该认定此双方之间实际上已经形成了劳动关系[3]。

此外, 非全日制用工形式因与大学生工作性质相近成为接纳其的最佳选择。相对于全日制用工形式而言, 它的工作时间更短、相关手续更简化, 招人解聘更灵活。大学生出卖劳动力的时间有限, 强度有限, 尚欠缺全日制用工形式的连续性和正式性, 故非全日制用工制度更加适合大学生兼职的情形。

关于将大学生兼职情况纳入到劳动法来管理, 我国现有法律规定为其埋下了伏笔。《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没有明文界定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是否包含做兼职的大学生, 但也没有对其给予否认。同时, 依照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与义务, 即只要达到法定劳动年龄、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 而无论是本科高校的学生、还是技术高校的学生都平等的拥有劳动的权利[3]。所以, 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现在正是将蓬勃发展的大学生兼职势头统一归纳于劳动法中非全日制用工制度的时候, 对于其中少量的具有雇佣关系、劳务关系等性质的兼职作为例外情况加以对待[4]。

二、将兼职大学生纳入非全日制用工来保护的实际适用探究

考虑到如果对兼职大学生的保护倾斜过度, 用人单位会慑于形势拒绝为大学生提供兼职岗位, 导致保护初衷化为泡影。所以建议使用非全日制用工制度为从事兼职工作的大学生提供总则性的保护, 微观层面实施具体司法解释或规章。

( 一) 关于工时规定的适用

在现实中, 大学生从事兼职时常会遇到用工方临时要求加班加点, 虽然与双方曾于劳动关系订立之初时的约定相悖, 但大学生处于弱势地位, 最终也不得不与之达成妥协。这时, 大学生的工时标准不妨参照非全日制用工形式, 即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 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用工形式。如此, 有利于大学生在行使劳动权与受教育权中找到平衡点。

( 二) 关于劳动报酬规定的适用

有不少大学生在辛苦完成兼职工作之后, 却被用工方以各种理由或无故拒付、少付劳动报酬。非全日制用工制度中提到“小时计酬标准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 能在法律上为遭到克扣、拖欠工资的兼职大学生提供有力的支持。

( 三) 关于口头协议、不得约定试用期和终止用工方式等规定的适用

在非全日制用工制度当中, 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协议”“不得约定试用期”。这是对劳动者权益保护的体现, 所以也可以应用于大学生兼职的情况。另有“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任何一方都可以随时通知对方终止用工。终止用工, 用人单位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该规定保证了所建立的劳动关系处于一种灵活的状态, 能同时满足劳动者、用人单位对“临时工作”的期望与需求。劳动者不必为繁琐的手续所囿, 用人单位也不因过重的负担而累。

( 四) 关于劳动保护条件的提供和工伤的处理

大学生兼职上岗前, 据情况应分别由学校、中介机构或个人就劳动保护以及工伤赔偿等事项与用工方协商约定。对于未按要求协商劳动事宜的用人单位应适当加大其举证责任。大学生兼职上岗后, 用工方应当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条件。当大学生在外兼职发生工伤事故, 建议立法中能考虑将此类工伤事故借鉴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赔付待遇, 并结合学校为大学生提供的保障方式, 供大学生于二者择一或者向各自按比例求偿。

摘要:现阶段,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 大学生兼职群体不断膨胀, 而与目前的社会保护措施濒于脱节状态, 于是兼职大学生权益受侵现象屡屡发生。本文从法律层面——非全日制用工形式的法律规制出发, 为学生兼职的合法权益保护设置基本防线。

关键词:兼职权益,大学生,非全日制用工,法律保护

参考文献

[1]唐思羽.大学生兼职权益侵害现象调查报告[D].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当代青年研究) , 2007 (11) .

[2]朱海平.社会失范理论的本土化思考[EB/OL].社会学视野网, 2009-11-23.

[3]陈福萍.兼职大学生劳动权益的法律保护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 2012.

上一篇: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下一篇:粘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