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疾病

2024-05-22

下肢疾病(共8篇)

下肢疾病 篇1

彩色多普勒超声因其具有无痛、无创、无副作用、可重复、价廉等优点目前已成为诊断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首选方法, 本研究选取87条拟诊断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血管同时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和CT血管成像, 探讨彩色及频谱多普勒技术诊断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价值[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2例患者, 均为我院门诊或住院患者, 男35例, 女17例, 年龄26~82岁, 平均年龄56岁。大部分患者以下肢发凉、发麻、无力、疼痛就诊, 少数患者因间歇性跛行、静息痛、足趾坏疸就诊。所有患者先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后经CT血管成像。

1.2 仪器与方法

ATL HDI 5000型彩色超声诊断仪、GEVoluson 730彩色超声诊断仪, L12-5、SP 6-12宽频线阵探头, 调整仪器设置, 取样角度<60°。患者先取仰卧位, 双下肢外展外旋, 从腹股沟韧带下方扫查股总动脉, 股浅动脉, 如需要再向上扫查髂外动脉, 然后患者俯卧位, 扫查ā动脉, 坐起扫查胫后动脉、足背动脉。二维超声测量管腔内径、观察血管壁是否光滑、管腔内是否有栓子或斑块, 彩色多普勒观察血流充盈情况, 频谱多普勒测量血流峰速、区分频谱类型。

2 结果

见表1。

彩超特征: (1) 动脉硬化和/或闭塞症:发生在大、中动脉, 呈双侧发病。二维超声显示管壁增厚, 不光滑, 管腔内可见强、混合或弱回声斑块,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CDFI) :彩色血流充盈缺损、血流束变细, 狭窄处呈五彩镶嵌样血流, 频谱多谱勒显示狭窄处血流速度增快、狭窄下游呈阻塞样频谱, (频谱单向、频带增宽、舒张期有连续较高速血流) 。 (2) 动脉栓塞:急性栓塞可发生于任何动脉, 栓子多来源于心脏, 常见于房颤脱落的栓子[2]。慢性栓塞多见于动脉硬化所形成的血栓, 二维超声显示管壁光滑, 管腔内可见弱回声栓子, 若病史较长, 栓子回声可增强, 且向远端血管蔓延, CDFI:彩色血流突然中断, 中断处呈五彩镶嵌样血流, 下游无血流充填。病变时间长下游可见侧枝循环形成, 慢性血栓管腔内可见细小血流束。 (3)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发生于中、小动脉及末梢血管, 多动、静脉同时累及, 二维超声显示动脉管壁呈节段性改变, 内膜不均匀弥漫性增厚, 管壁可见颗粒状强回声。CDFI:彩色血流粗细不等, 呈节段性明暗变化, 或呈“串珠样”改变, 频谱显示血流速度减低, 舒张期反向血流消失, 呈单向低速连续性频谱。完全闭塞则远端动脉不能探及血流信号。

3 讨论

下肢动脉病变常是导致截肢的主要原因, 及早诊断治疗非常重要。其主要包括:动脉硬化样改变 (和/或动脉硬化闭塞症) 、动脉栓塞、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彩色多普勒超声因其无痛、无创、无副作用、可重复、价廉等优点, 被称为“无创伤性血管造影”已被广泛应用于下肢动脉性疾病的探察, 可作为首诊选择的辅助检查, 与CT及磁共振血管成像相比, 在本研究中, 具有较高的阳性符合率。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鉴别动脉闭塞的原因, 直观显示血管腔内斑块情况、栓子部位, 但在某些深部大血管病变, 由于受扫查范围限制, 比如髂外及髂总动脉病变, 位置较深, 且受盆腔气体等影响, 显示不清, 不易探察到血管病变的直接征象, 易出现假阴性[3]。CT及磁共振血管成像可以全面观察肢体血管的整体框架, 对深部大血管病变一目了然, 从这一点看, 彩色多普勒超声仍然不能完全取代CT及磁共振血管成像。

超声检查时, 对于髂总及髂外动脉, 因盆腹腔气体干扰影响检查, 因此超声提示股总动脉以上水平狭窄时, 应做CT血管成像。

本研究中一例腘动脉栓塞, 超声漏诊, CT血管成像该腘动脉变异为两条, 超声扫查漏掉有栓子的腘动脉;超声对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诊断, 由于该病阶段累及中小动脉, 因此如果超声扫查不细致, 有可能漏掉发病的节段, 造成漏诊。

摘要:目的 探讨彩色及频谱多普勒技术在诊断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中的价值。方法 对52例87条临床拟诊断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血管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并与CT血管成像对照。结果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可以直观地显示动脉管壁情况、管腔回声及血流充盈情况, 频谱多普勒可以显示血流动力学改变。诊断的准确率, 动脉硬化和闭塞症100%;动脉栓塞92%;血栓闭塞性脉管炎:84%。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是一种敏感、准确、方便的诊断方法。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

参考文献

[1]唐杰, 温朝阳.腹部和外周血管彩色多普勒诊断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2]任卫东, 唐力.血管超声诊断基础与临床[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5.

[3]马文青, 纪东露, 孙勇.超声诊断在下肢动脉病变中的应用[J].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2003, 4 (9) :662-664.

下肢疾病 篇2

【关键词】导管插入术;血栓溶解疗法;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351—01

动脉导管溶栓是治疗合并血栓形成的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治疗方法之一,具有药物作用直接,用药量少,避免麻醉和手术切口等优点,围手术期护理是确保溶栓治疗效果,预防并发症的重要环节。论文采用案例是2006年1月至2013年4月,动脉置管持续溶栓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患者152例。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106例,女46例,年龄18-76岁。其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合并血栓80例,及行动受限38例,伯格氏病34例。临床表现:慢性缺血,表现为间歇性跛行或在此基础上逐渐加重至静息痛和溃疡;慢性缺血基础上逐渐加重,即间歇性跛行基础上数日内进展到静息痛和足坏死;急性缺血,即平时无缺血表现,突发缺血症状,各类病例分布及临床表现见表1。

2 护理

2.1术前护理

入院后进行患肢保护相关知识的指导,避免患肢受冷热刺激,避免损伤,注意修剪趾甲和足部保暖。告知患者不宜用热水袋,取暖器等取暖。以免加重组织缺氧。保持皮肤干燥,穿棉质或者羊毛质地的袜子,不要过紧或过松,保持鞋袜干燥洁净,足部涂凡士林油保持滋润。本组56例下肢皮肤无溃疡,对患者进行行走锻炼指导。下肢皮膚无溃疡者,对患者进行行走锻炼指导,以促进其侧枝循环形成。96例形成溃疡,其中39例患者溃疡表面湿润有渗出液,使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患足20min,2次/d,浸泡结束后用毛巾擦干,趾间用棉签把水吸干;对57例表面干燥或已成为干性坏疽的患足,局部保持干燥避免刺激。

2.2疼痛的护理

疼痛是下肢缺血性疾病的典型临床表现,但下肢动脉缺血性疼痛对镇痛药反应不明显,产生机制尚不清楚。本组89例患者有68例患者疼痛超过5分时,给与硫酸吗啡控释片30mg口服或多端吉贴剂2.5mg粘贴于患肢局部后,疼痛有所减轻,给药前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告知此类药物服用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本组有52例患者在给药后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表现在,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烦躁不安,情绪异常,幻觉等不良反应,及时告知医生,并请家属24h陪伴。

2.3术后护理

药物灌注方法为当班护士根据医嘱将溶栓,抗凝,扩血管或抗炎药物从鞘管或溶栓导管推注入动脉。给药方法包括持续输注法和脉冲喷射法两种。持续输注法是通过微量注射泵或加压输液袋将溶栓药物匀速,持续地经溶栓导管推注到患者局部病变处。脉冲喷射法是通过三通将溶栓导管与注射器,输液袋加压的溶栓药物相连接,用注射器抽取溶栓药物,以脉冲喷射法将药物快速推注病变处。根据病情需要,也可在持续滴注的基础上间歇附加脉冲喷射。这种技术可使小滴的药物经由强力注射进入栓子使栓子破碎,增加千元酶原激活药的作用面积。在药物总容量较少时采用微量注射泵给药,药物总容量较多时采用加压输液袋给药。注意准确调整输液速度。

2.4溶栓导管的护理

患者术后返回病房,由于溶栓导管和动脉鞘关进直接插在大动脉内,管道外径较粗置管时间较长且持续滴注抗凝药物,容易发生移位堕落出血阻塞和细菌污染等问题,需要采取严密的护理措施,保证患者安全和治疗效果。

2.4.1 妥善连接防止脱落

导管或鞘管脱落,以及导管与输液管三通接头注射器的连接部位脱落可导致大出血。所有管道连接有可能采取螺纹接头拧紧,或者中间桥接一个安全接头,每小时检查导管与输液管道连接是否可靠,夜间加强观察。

2.4.2 妥善固定防止移位

使用透明敷帖妥善固定溶栓导管,对于汗较多不易固定患者用自粘绷带进行外固定,告知患者之管溶栓期间保持术侧肢体伸直制动,防止术肢移动造成导管移位。

2.4.3 无菌操作防止污染

因患者置管时间较长,容易因细菌污染而发生导管相关感染。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定时更换贴膜并消毒导管。特别注意避免将弯漏的导管向血管内插入。

2.4.4 防止导管打折与阻塞。

患者使用的溶栓导管直径较细,且导管内部有一根金属丝,用以增加溶栓时药液喷射的压力。导管打折或钢丝周围血栓形成可致溶栓导管不通畅延误治疗。

3 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

3.1 过度灌注综合征

随着血供改善,患者出现肢体肿胀,发热,疼痛等再灌注显像。缺血再灌注严重者会形成骨筋膜室综合征,并损害心肺肾功能。及时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持续观察患肢的局部变化,出现张力过高缺血加重少尿胸闷等情况及时告示医生。

3.2蓝趾综合征

初次向栓子内注入大量溶栓药物可造成凝血块碎片,引起远端栓塞。应加强对患肢溶栓后观察,尤其是肢体颜色温度感觉肿胀等情况,并将患者术前术后进行对比。

3.3出血

由于置管部位为动脉切使用溶栓和抗凝药,易发生出血,每日应细致观察有无出血症状,每日晨送检凝血四项。穿刺点周围雪中,应及时通知医生,重新加压包扎,通过测量血中直径动态评估血肿的大小。腹膜后隐匿出血是置管溶栓术后最危险的并发症,应及时测量血压并处理,避免严重后果。同时对患者大小便,皮肤黏膜颜色及意识的观察。

下肢疾病 篇3

老年性的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损伤,由于粉碎性骨折的类型和老年性的骨质疏松的局部特点,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传统的治疗常常选择下肢骨牵引的保守治疗,但带来了全身体质状况的下降,骨折的不愈合和畸形愈合,褥疮形成以及呼吸道、泌尿系统的感染和血管的栓塞等并发症。导致生活质量下降, 因此已经从临床淘汰。近几年来各种不同的固定理念以及不同的固定方式的出现,极大提高了老年性转子间骨折的愈合率,降低了手术后的致残率。但无论是髓内固定、髓外固定还是人工关节置换,都有着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每种方式都有自己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需要根据病人骨折类型和条件,选择合适的固定方法,才能极大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老年性膝关节退变是临床上经常遇到的疾病,严重影响着老年朋友的行走和生活质量。老年患者对于膝关节的退变往往存在两种误区,一种认为是正常的老年性退变, 听之任之,不愿意接受任何建议和治疗,另一种是对治疗的期望值要求过高,希望手术治疗能解决一切问题。我们认为这两种方式都不太科学。老年性膝关节退变是一种新陈代谢的结果,医生通过对患者的膝关节进行正确的评估,采取积极的手术干预措施,可以延缓膝关节退变的进程,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如何对处在不同程度,不同状态的膝关节退变进行正确的评估, 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是非常重要的。关于老年性膝关节畸形的矫正,做截骨手术缓解疼痛在老年患者需要非常慎重,治疗效果不是很确定。关节镜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退变一直存在着争议。临床上轻度和中度的膝关节退变,关节镜的治疗创伤小,恢复快,缓解膝关节疼痛的治疗效果是比较满意的。对于一些单一关节面的退变,比如髌股关节炎以及内侧或者外侧的胫股关节炎可以选择单一的关节面置换,但手术适应证需要严格掌握才能有好的效果。对于严重的重度膝关节退变,膝关节置换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膝关节置换治疗已经成为治疗严重膝关节退变的黄金标准。

老年性的踝关节退变,尽管发生率低于膝关节退变,但还是非常影响老年朋友的日常生活。以往大多数骨科医生对踝关节的退变束手无策,因为手术治疗踝关节的骨性关节炎效果不好,只能嘱咐患者休息,使用止疼药等对症处理改善症状。近几年,随着人们对踝关节骨性关节炎疾病的认识逐渐提高,以及医疗器具的发展,对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手术干预效果有了极大的改善,目前关节镜下治疗踝关节的退变已经得到大多数学者的认可, 但手术的适应证需要严格掌握。关于“沉降理论”还不成熟,需要理论和实践的验证。踝关节置换治疗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效果不确定, 出现并发症比较多,早期治疗效果也不确定,主要是设计假体的理念和材料上存在着一定问题,因此在选择上需要慎重。踝关节融合手术是治疗严重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最终手术,尽管治疗效果确定,但却是个致残的手 术,所以选择 一定要谨慎。

下肢疾病 篇4

我国有关DVT疾病经济负担的研究较少。本文通过调查和分析以下患者的费用和具体支出,了解国内一线城市DVT诊疗项目和药品的实际费用情况;运用流行病学和卫生经济学的方法具体评价此种疾病经济负担,为科学使用和管理医疗服务项目以及制定医疗保险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1 资料来源

本次对北京、上海、广州三市2006-2012年各50例患者进行系统问卷调查,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和费用支出,了解其治疗现状,经济负担,包括患者的疾病经济负担、医疗保险部门支出等。经数据筛查,本研究共采集132例患者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表1是所调查对象人口社会学的一般情况。

由表1看出,性别、地区、年龄所选取的样本数都较均衡,同时选择中国的三个一线城市的综合性医院作为研究地点,相对其他地区医院诊疗收费等更规范,对建立标准化治疗和准确测算患者经济负担更具价值。

2 分析方法

问卷采用Epidata双录入,运用SPSS16.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1 疾病经济负担指标

疾病经济负担是指某个区域某年度所有病伤或某种病伤造成的经济支出和损失的统计指标。

直接经济负担:包括患者门诊费用、检查费用、用药费用、患者年营养费用、家庭陪护费用和前去医院就诊花费的交通费用,将其全部转化为患者年治疗费用。例如:检查费用:根据患者日常检查频率及医院检查项目单价,计算每位患者的年检查费用。

间接经济负担:指根据请假、因病早退等误工情况与患者当前月收入计算患者的间接费用。

2.2 患者经济负担多因素分析

选取患者患病年费用作为应变量,患者的年龄、性别、医疗保险类别、地区、个人收入、并发症情况等变量作为自变量,采用一般线性模型进行回归分析。

3 结果

3.1 疾病经济负担

整体情况。表2数据所示,患者的年人均直接医疗费用为7960元,直接非医疗费用为655元,间接费用为1034元,总费用为9649元。其中直接医疗费用所占比例最大(82%),而药费是最主要的单项支出,占总费用的41%。由此可见,药费支出是患者最主要的经济负担。

是否出现并发症。表3数据显示,132例患者中共有60例患者出现综合症,年费用中位数为8948.29元,费用支出远高于未出现的患者,因此切实做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减少综合症的发生,可以大幅度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各类医疗保险的支出。表4可看出,公费医疗的报销比例(91%)是最高的,直接医疗费用(12535元)及医保支出(11389元)远高于其他医保类型患者。而新农合的报销比例仅为34%,直接医疗费用和医保支出分别为7490元和2579元,明显低于其他类型患者尤其是公费医疗的患者。

3.2 多因素分析结果

表5显示,患者所在城市、医疗保险情况变量纳入后,其P值均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患者的费用发生受到地区因素、患者目前医疗保障形式的影响。

同时,患者因素对疾病经济负担影响的具体趋势是:在医疗保险恒定情况下,不同地区患者总费用情况如下:广州>北京>上海。在同一地区,不同医保患者总费用情况如下:公费医疗>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自费病人>商业医疗保险。也证明了,在控制社会人口学因素后,医疗保险方式与相关医疗费用支出有很大关系。

4 结论

近年 , 国外也有 相关研究 :Merli等对美国患者住院费用进行分析发现,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的为3056美元,使用普通肝素抗凝的为3476美元;Levy等的研究表明,欧洲患者的年总费用为2800-8300欧元。

本文中患者的年人均疾病经济负担为9648元,比上述国外的疾病经济负担要低,但考虑人均GDP等因素,我国患者的疾病经济负担还是较沉重的。年人均直接医疗费用为7960元,占总费用82%,而药费是最主要的单项支出,为3946元,占直接医疗费用的49.57%。所调查的三地都是医疗水平较高的地方,相关诊疗流程和收费标准都较规范,所以反映的各项目收费具有代表性,根据《2011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数据显示,药费占门诊病人总费用的51%,而本研究药费支出占总费用的41%,和全国平均情况相符。

综上,本研究结果表明,患者的药费支出是患者的主要疾病经济负担,医疗保险和个人分别承担其药费支出,给社会和个人带来较大负担。其中,新农合患者报销比例低,疾病经济负担相对较大。

参考文献

[1]Cushman,M.Epidemiology and risk factors for venous thrombosis.Semin Hematol,2007,44:62-69.

[2]Cohen AT,Agnelli G,Anderson FA,et al.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in Europe.The number of VTE events and associated morbidity and mortality.Thromb Haemost,2007,98:756-764.

[3]康丽君.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J].科技成果,2009(8):23-43.

[4]Moeller S,Oioberge S,Brown GNDT[J].2002(17):2071-2076.

[5]范桂高.一些国家疾病间接经济损失比较[J].国外医学卫生经济分册,1998,15(2):59-62.

[6]Caprini JA,Economic burden of long-term complications of deep vein thrombosis after total hip replacement surgery in the United States.Value in Health.2003 Jan-Feb;6(1):59-74.

[7]Tilleul P,Lafuma A,Colin X,et al.Estimated annual costs of prophylaxis and treatment of venous thromboembolic events associated with major orthopedic surgery in France[J].Clinical&Applied Thrombosis/Hemostasis,2006;12(4):473-484.

下肢疾病 篇5

1 病因病机

《素问·痹论》认为“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是对本病病机的最早阐述。人体气血运行“如环无端”,“血脉营卫,周流不息”,“以营四末,内注五脏六腑”。刘素钦教授认为本病虽发于局部,但根源于整体,缘于心脾肾阳气渐虚,痰瘀湿阻滞,瘀久化热,而成毒腐溃之症[2]。曾垂义等[3]认为饮食失宜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病因,本虚为肝脾肾三脏失调,以脾为主。痰浊血瘀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表现。虽其侧重点不同,但其基本病机可归为本虚标实,脏腑亏虚,痰浊血瘀阻于脉络。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发病主要由于过食肥甘厚味,使脏腑输化不及,或先天禀赋不足,脏腑功能失调,无以“阳化气,阴成形”,均可导致膏脂过多,渗入血中。主要表现为痰浊为患,痰浊存于血脉每致血瘀,痰瘀互结,胶着脉道。痰瘀阻脉是本病的基本病机。血脉痹阻使营血回流受阻,进而影响营卫气血、津液的正常运行,造成水湿泛溢,聚而为湿,与瘀血互结发为本病;瘀滞即成,则陈者当去而不能去,新者当生而不能生,血愈虚而愈瘀,愈瘀而愈虚,互为因果,交相为患。其病位在脉,正气亏虚为本,痰饮、湿浊、瘀血阻滞为标。

2 辨证论治及分期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重要特点,历来重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针对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本虚标实的病机特点,历代医家根据不同的疾病特点及临床表现予以不同的重点治疗。张苍[4]把本病辨证为气虚血瘀证和热毒瘀阻证。气虚血瘀证,益气活血,治本为主,防变为要,以黄芪桂枝五物汤合当归芍药散加减,同时重视兼补脾胃;热毒瘀阻证,解毒治标,清热为急,方用四妙勇安汤加减,同时不排除手术。其治疗充分体现中医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临床优势。陶树贵[5]将本病分为脉络阴寒,脉络血瘀,脉络瘀热,脉络热毒症,分别施以温阳活血通脉,益气活血通脉,养阴活血通脉,清热解毒,活血通脉,在辨证治疗中侧重祛除脉络血管中瘀热毒邪。魏汉林等[6]认为本病可分为脾胃亏虚,痰浊瘀阻型,脾肾阳虚,痰瘀阻脉型,阳虚脉闭型,治以扶正温阳通脉,健脾化痰、活血通脉,健脾温阳、化痰祛湿、活血通脉。辨证治疗中补益脾胃正气与祛瘀化痰通络并重。各位医家辨证分型及治疗重点各有不同,辨证上张苍侧重以“瘀”为主,治疗上以益气活血和解毒祛瘀为要。陶树贵注重以“脉”为要清除脉络中寒、热、瘀等阻滞。魏汉林则以扶正祛邪并重。虽辨证论治各有侧重,但祛邪以活血祛瘀、清除热毒、祛痰化浊、散寒通络为主要方法,补虚分别以补益脾胃之气、温阳益气、养阴扶正为重点。

根据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临床表现特点,严张仁等[7]总结喻文球将本病临床分为局部缺血期、营养障碍期、瘀热互结三期,分别施以温阳散寒通络、活血通络、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治疗,为中医药对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分期治疗提供指导。郝宏[8]总结于世家教授益气活血是治疗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根本,故在治疗中大剂量应用黄芪、水蛭的益气活血之品。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辨病分期治疗中由于各期的基本病机不同故治疗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早期多为寒凝血脉、阻滞血液,故治疗中多以温阳散寒通络为主,中期以血脉凝滞为主,血液运行失调,故以活血通脉为主,后期由于瘀血日久,日久化热成腐,故以清热解毒,化瘀祛腐通络为主。基本治疗以扶正祛邪,调补固摄脏腑正气,祛除痰瘀血等病理产物为主。

3 临床研究

3.1 中药内服剂型的临床应用

中医药的现代研究表明中医的温阳化痰祛湿、活血化瘀的药物或经方可明显具有降脂、抗凝、扩张血管等作用。王伏声等[9]基于“脾肾阳虚为本,瘀痰痹阻为标”的病机,除注重局部血管病变和凝血功能异常外,将心脏—血管视为统一的功能整体,以扶阳通脉饮治疗下肢动脉闭塞,以黄芪、附子以扶助心脾肾之阳气,当归、丹参、鸡血藤开气血化生之源,使血得气帅而行,瘀因血行而祛,痰因脾运而化。杨学丽等[10]自拟祛湿化瘀方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以希莶草、虎杖、茵陈、泽泻、丹参等为主,以化湿祛瘀为治则,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谢吟灵等[11]观察活脉方对下肢动脉硬化患者股动脉内一中膜厚度和中医临床症状的影响,发现活脉方可调节脂代谢、对抗慢性炎症,从而有效改善股动脉增厚,达到了多途径、多靶点干预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郑大伟[12]通过临床研究表明补阳还五汤能扩张周围肌性血管,改善血液动力学,促进侧枝循环建立,增加肢体远端血供。降低血脂,改善血脂成份作用。能够影响血脂的分布、运转及清除,改善脂蛋白代谢,对于防止动脉硬化的发生起重要作用。益气温阳活血在动脉硬化防治中具有明显疗效。血府逐瘀汤为益气活血的经典方剂,赵启凤等[13]研究表明其具有抗炎、扩张血管、增加动脉血流量、降低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胆固醇、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和预防血栓形成等作用。靳建旭等[14]以当归活血汤加减治疗老年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近期疗效总有效率95%,远期疗效优良率94.4%。中药方剂充分发挥中医整体论治的特点,针对不同的证型特点进行辨证施治,并兼顾自身整体情况,阳虚寒凝为主,以黄芪、附子温阳益气,辅以丹参、当归等活血通络。痰瘀阻滞为主,以希莶草、虎杖、茵陈化湿清热,辅以丹参活血。以气虚血瘀为主时,以黄芪扶正,枳壳行气,当归活血,以益气行气祛瘀治疗。根据不同配伍特点,以活血祛斑为治疗目的,益气温阳等方法顾扶正气,调节全身脏腑机能。

周益伟等[15]采用参芪降糖颗粒(人参、黄芪、麦冬、生地黄、五味子等)治疗,以达益气养阴、活血通脏之效,参芪降糖颗粒具有改善动脉内膜增生,减少斑块厚度及稳定斑块的作用。曾燕静等[16]研究发现由温胆汤化裁而得温胆片治疗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可改善下肢动脉供血,也可以减少股动脉及胭动脉、阻力指数、脉动指数,增加其动脉血流量。中药成药具有普遍疗效基础上,具有服药方便特点,值得推广和应用。

单味中药也可促进血管循环,具有抗凝作用,在治疗中发挥一定作用。韩建勤等[17]在严格控制血糖,运用阿司匹林、前列腺素扩血管的基础上,治疗组加服雷公藤生粉末,比较自觉症状改善情况和下肢血管病变性质评分,结果显示治疗组疗效显著。张明发等[18]研究表明中药苍术明显延长凝血时间,具有一定的抗凝血作用。故应进一步加大对单味中药的临床药理研究,发掘更多,疗效更佳,作用更为明确的中药,为本病的治疗提供更多选择。

3.2 中医特色疗法研究

中医药在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治疗中除汤药、针剂外,在外洗,针灸等方面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取得了明显的疗效。董明霞等[19]以温经散寒、活血止痛为法,自拟大通洗剂外洗治疗本病,总有效率12.5%。两组疗效比较P<0.01,治疗组总有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周金凤等[20]取命门、足三里、三阴交、解溪、太溪、太冲穴以温阳通络针刺法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总有效率达88.9%。杨明丽等[21]以中药内服、外洗法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症,取得温经通络止痛的效果。中医药外洗及针灸治疗安全方便,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3.3 中医注射剂研究

现代中医药研究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以活血通络,化湿祛痰化饮为治疗原则,可明显改善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症状。哈尼帕·司马义等[22]以丹红注射液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症,总有效率64%,证实中药活血化瘀能发挥一定的抗血栓作用。邓宝春[23]以灯盏花素治疗闭塞性动脉硬化下肢痛,达到抗凝、祛聚、降脂、活血化瘀、改善下肢血液循环的目的,并收到了满意的效果。刘艳等[24]对44例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糖尿病患者连续静滴刺五加注射液,于治疗前后检查下肢血液动力学情况,发现治疗后下肢动脉管腔增宽,血流峰值速度下降,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减小。王丙龙[25]应用疏血通注射液,通过疗效评定和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纤维蛋白原定量方法观察其治疗效果,治疗总有效率可达95%。陈聪[26]用血栓通联合凯时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结果显示其显效率达81%,实验室指标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信铁锋等[27]采用静滴康脉注射液治疗,总有效率达92%。中药针剂治疗下肢动脉硬化主要发挥其抗凝、改善循环的作用,对本病治疗具有一定的普遍适应性,可作为本病治疗的一项基本方略,但不能突出个体的差异性,更难以突出中医药治疗的整体论治及辨证论治的优势。杨树民等[28]研究表明中药制剂可诱发出血,故作为中药活血化瘀针剂在应用中应密切注意出血情况,。

4 讨论

下肢疾病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7年1月-2011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临床诊断为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44例, 女20例, 平均年龄 (54.8±10.9) 岁, 所有研究对象均签订知情同意书, 并接受CTA检查, 于CTA检查前或后2周内行DSA检查。其中临床诊断为糖尿病性脉管炎32例, 动脉硬化闭塞症20例, 血栓性脉管炎9例, 大动脉炎3例。所有患者经临床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缓解。将检查结果根据接受CT检测技术分为两组:CTA组和DSA组。

1.2 检测仪器

本研究应用多层螺旋CT设备为荷兰的PHILIPS MX8000 IDT 16CT机, 专用高压注射器为VISTRON CT, 应用非离子碘对比剂为碘海醇 (购自江苏扬子江药业, 剂型为350 mg I/ml) 。应用HP xw8000工作站进行图像重建。

1.3 检查方法

所有患者CT扫描范围从肾动脉水平至足底。患者取仰卧位, 采用足先进, 扫描时将患者的脚固定为内翻位置。CT扫描参数为:扫描层厚为1 mm, 重建层厚为1 mm, 准直器宽度0.75 mm, 管球转速为0.5 r/s。扫描条件:电压120 k V, 电流250 m As, 重建函数选用CHEST/STAND。1.4狭窄程度分级评估动脉狭窄评估标准参考Rubin等级分为5级: (1) Ⅰ级:动脉无狭窄, 狭窄程度为0; (2) Ⅱ级:轻度狭窄, 狭窄程度小于50%; (3) Ⅲ级:中度狭窄, 狭窄程度在50%~74%; (4) Ⅳ级:重度狭窄, 狭窄程度在75%~99%; (5) Ⅴ级:闭塞, 狭窄程度为100%。如果某个节段狭窄不止一处, 按狭窄级别最高的定义分类。评价范围包括:下肢动脉血管的连续性、病变的分级、钙化程度及管壁的情况。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狭窄程度分级检出比较

在检测542个节段中, DSA共检测出病变节段共208个, 其中轻度狭窄38个, 中度狭窄36个, 重度狭窄32个, 闭塞102个;而CTA共检测出病变节段共201个, 检出率96.63%, 其中轻度狭窄41个, 中度狭窄34个, 重度狭窄33个, 闭塞93个。CTA组的各种狭窄程度分级节段数与DSA组无明显差异 (P>0.05) , 见表1。

个 (%)

2.2 CTA检查的检出率及其预测率分析

以DSA作为“金标准”, 分析CTA检查的检出率为96.63% (201/208) , 而CTA检查阳性预测率为94.71%, 阴性预测率为98.80% (330/334) , 见表2。

3 讨论

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是一类由多种原发疾病引起的外周动脉严重狭窄甚至闭塞为主要病理病变的脉管系统疾病, 临床发现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大动脉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疾病都会引起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5]。临床上治疗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关键是早期发现, 尽快予以血管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因此, 准确的判断及评价下肢动脉狭窄或闭塞的程度对于术前准备尤为重要, 目前公认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 是诊断血管病变的“金标准”, 在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 有不可替代的作用[6]。其具有能反映血管形态的动态信息、直径细小血管的分辨率高等特点, 然而DSA是有创性检查, 操作的并发症较多, 如远端血管栓塞、穿刺部位血肿、加重下肢缺血症状等;同时DSA显示管壁的结构较差, 难以准确反映动脉内的偏心性斑块病变情况;视野小, 不利于整体系统地观察图像, 因而限制了DSA在临床上的应用[7]。而近年来临床逐渐推广应用CTA作为动脉性疾病诊断的影像学方法, 由于CTA具有无创、操作简便、可获得较完整的靶血管图像信息, 并可使病变范围、部位、程度得以准确显示, 因此, 能为临床判定手术适应证和制定手术方案提供了更便捷有效的影像学资料[8]。然而目前尚无充分的临床研究阐述CTA与DSA对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因此, 本研究以此为研究出发点进行研究。

研究结果显示, CTA与DSA对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不同狭窄程度的检出率是相似的, 无统计学差异, 而以DSA作为“金标准”, 分析CTA的检出率为96.63%, 表明CTA的检出率也较高。因此, 两种检查方法对于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敏感性基本相同。而CTA检查的阳性预测率与阴性预测率分别为94.71%及98.80%, 表明CTA的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诊断准确率高, 且漏诊率较低。因此, 本研究认为CTA对于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诊断和DSA有相同的可靠性, 应为首选,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魏巍巍, 刘翠红, 许维亮, 等.16层螺旋CT在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07, 5 (2) :110-112.

[2]Hristov D, Adler J R, Gibbs I C, et al.Frameless image guided robotic radiosurgery of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 localized on spatially correlated digital subtraction and C-arm CT angiographyimages[J].J Neurointerv Surg, 2010, 2 (3) :252-254.

[3]杨素君, 李华, 赵斗贵, 等.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中的诊断价值[J].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9, 25 (9) :1322-1324.

[4]Saba L, Mallarini G.Differences between MIP and MPR techniques in the carotid artery stenosis degree measurement.Evaluation using multi-detector-row CT angiograph[J].Minerva Cardioangiol, 2008, 56 (1) :21-27.

[5]Hideki O, Kei T, Kazumasa I.MDCT Compared with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for assessment of lower extremity arterial occlusive disease:Importance of Reviewing Cross-Sectional Images [J].AJR, 2004, 156 (182) :201-209.

[6]王维明, 曹晔, 陈彤, 等.MSCTA血管成像在诊断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中的价值[J].宁夏医学杂志, 2010, 32 (1) :56-58.

[7]李天然, 钱根年, 郑青雨, 等.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的临床应用[J].中国CT和MRI杂志, 2005, 3 (3) :34-36.

下肢疾病 篇7

下肢动脉阻塞性疾病 (Peripheral Arterial Occlusive Disease, PAOD) 是动脉系统中的常见病、多发病。长期以来, X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 一直是诊断下肢动脉病的金标准。近年随着多层螺旋CT技术时间分辨率及空间分辨率的飞速提高, 其在下肢动脉疾病方面显示出独特的优势, 逐渐成为诊断血管病变及术后疗效评价的临床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1]。据文献报道, 多排螺旋CT对下肢血管疾病诊断的准确度、敏感度及特异度已经达到了90%以上甚至99%[2,3], 但这些研究并不仅应用最大密度投影 (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 MIP) 重建方法, 还结合了原始轴位图像及其他各种后处理方法, 过程较复杂、重建时间较长, 降低了工作效率, 因此并没有被临床医师广泛接受[4,5]。MIP图像是最接近于DSA的图像形式, 其后处理过程简单、耗时较短、易被临床医生接受, 但双能CT动脉造影MIP重建图像在下肢动脉疾病诊断中的意义如何, 目前鲜见报道。本研究通过与金标准DSA对比, 探讨下肢双能CT血管成像 (CAT) MIP重建在下肢动脉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8年12月~2010年12月临床可疑下肢动脉疾病的36例患者进行下肢动脉CTA检查, 其中男20例, 女16例, 年龄51~73岁, 平均63岁。患者主要表现为下肢疼痛或皮温凉 (2例) 、间歇性跛行 (11例) 、足趾溃疡或坏疽 (21例) 、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2例) 等体征;其中23例有糖尿病史、13例有冠心病和高血压史数年。所有患者2周内均进行了DSA检查, 其中行双侧下肢检查者16例、单侧检查者20例。

1.2 方法

1.2.1 使用设备

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64排双源CT扫描机SOMATOM Definition。

1.2.2 下肢动脉双能 (Dual Energy, DE) CTA检查

使用西门子双源CT扫描机Definition。扫描范围从肾以下腹主动脉至足底。扫描参数:2 mm×14 mm×1.2 mm容积扫描, 螺距1.2, 旋转时间0.5 s, 层厚2 mm, 1.5 mm重叠重建, 管电压140 k V、平均管电流34 m As及管电压80 k V、平均管电流144 m As, 双球管、双能量扫描。先后团注100 m L对比剂 (碘普罗胺370 mg I/m L) 及20 m L生理盐水, 流速为4 m L/s。使用CT值实时监测方法, 当肾动脉开口水平以下腹主动脉内CT值达到110 HU后再延迟11 s启动扫描, 扫描时间约25~35 s。将重建轴位图像传到西门子专用工作站 (syngo 2008C) 上, 采用三维MIP技术进行图像重建, 并结合西门子血管评价软件进行分析。

1.2.3 DSA检查

由介入科医生采用Seldinger穿刺技术经患侧或对侧股动脉穿刺, 顺行或逆行插管至患侧动脉, 采用步进DSA技术对单侧或双侧的股浅动脉至足背动脉进行造影。

1.2.4 DE-CTA与DSA图像分析

DSA图像由1名经验丰富的影像科医生采用盲法进行分析;所有患者CTA原始数据传到西门子工作站, 分别应用传统去骨方法及双能去骨方法进行MIP重建, 后者重建图像包括去除钙化前图像及去除钙化后图像, 记录两种方法图像处理时间, 两种图像分别由2名经验丰富的影像科医生采用盲法进行分析。把研究范围内下肢血管分成7个节段 (股动脉、股深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腓动脉、足背动脉) , 36例患者共52侧、363节段血管 (1例患者由于髋关节置换, 传统去骨方法产生较大伪影而无法评价, 排除在比较范围以内) 。按照国际通行的外周血管狭窄5级法对下肢动脉狭窄程度进行分级[4]:正常、轻度狭窄 (狭窄度<50%) 、中度狭窄 (狭窄度50%~74%) 、重度狭窄 (狭窄度75%~99%) 及闭塞, 对于段中存在的多处狭窄, 取其级别最重的狭窄进行分析。狭窄程度= (狭窄部近心端正常血管直径-狭窄部血管直径) /狭窄部近心端正常血管直径×100%[6]。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分析数据, 首先对DSA与CTA两种重建方法所显示的血管的狭窄程度作一致性对比分析, 计算Kappa值 (用K值表示) , K=0.81~1.0为一致性非常好, K=0.61~0.80为一致性好, K=0.41~0.6为一致性一般, K<0.4为一致性差。以DSA为参照标准, 分别计算CTA诊断大腿部血管、小腿部血管及研究范围内所有下肢动脉闭塞、中度以上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对工作站中3D及DE分析软件进行下肢血管自动去骨的图像处理时间进行配对T检验, 得出两者的平均重建时间、t值及P值, 观察有无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DSA显示正常142节段, 轻度狭窄69节段, 中度狭窄52节段, 重度狭窄39节段, 闭塞61节段。与DSA比较, 双能去骨方法及传统自动去骨方法得到的结果, 见表1。总的及大腿部血管的K值分别为0.913、0.960及0.858、0.933, 一致性非常好;小腿部血管的K值分别为0.876及0.799, 前者一致性非常好, 后者一致性好。以DSA为金标准, 在血管节段基础上, 两种重建方法得到的MIP图像对于中度以上狭窄的全部 (大腿部及小腿部) 血管病变的敏感度分别为96.1%及93.4%、特异度分别为83.3%及68.8%、准确度分别为92.2%及86.1%;大腿部血管病变的敏感度分别为97.9%及96.8%、特异度分别为98.4%及96.7%、准确度分别为98.1%及96.8%;小腿部血管病变的敏感度分别为94.2%及91.9%、特异度分别为77.5%及59.0%、准确度分别为88.9%及81.6%;对于大腿部血管、小腿部血管及全部血管闭塞、重度狭窄、中度狭窄、轻度狭窄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 见表2。

所有病例中, 双能去骨CTA显示假阳性共12个节段, 其中11节段发生于小腿部血管 (尤其是小腿远端血管) 、1节段发生于大腿部血管, 阳性预测值为93.0%、阴性预测值为90.2%;传统自动去骨法显示假阳性19节段, 17节段位于小腿部血管、2节段位于位于大腿部血管, 阳性预测值为87.7%、阴性预测值为81.5% (图1~3) 。

双能自动去骨MIP图像重建时间为 (1.91±0.26) min, 所用时间范围为1.45~2.23 min;传统自动去骨时间为 (2.00±0.21) min, 所用时间范围为1.53~2.38 min, 前者处理时间略低于后者, 两者之间统计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P<0.05, t=2.294) 。

3 讨论

3.1 下肢动脉传统多排螺旋CT及DECT成像方法的比较

传统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 (Multi-Spiral Computed Tomgraphy Angiography, MSCTA) 是一种无创、快速的血管检查技术, 其覆盖范围大、扫描速度快、Z轴分辨率高、各种后处理能力可较好地显示病变血管的形态, 但其去骨功能是基于物质CT值的衰减, 经常造成去骨不全或去骨过度, 且对血管壁明显钙化部分的狭窄程度的估计容易过高, 常需结合轴位等其他图像进行判断, 明显增加了后处理工作量。

DECT采用两个呈90°排列的X线球管同步旋转, 利用不同的曝光条件 (k V及m As) 对同一解剖结构进行成像 (即利用被扫描物体的不同能级下X射线的衰减值的差异性进行成像, 这种差异性也称为能量分辨率) , 分别将数据传至后处理工作站, 工作站DE软件利用两套数据采集系统获得的独立数据通过一定的数学算法进行相减, 从而将骨组织减掉, 将充满对比剂的血管留下, 达到骨与血管的精确分离, 自动化生成去除骨骼和斑块, 只留下血管的能量减影图像[7]。西门子双能软件具有一键去骨功能, 一次操作即可达到去除骨骼和 (或) 血管钙化斑块的效果, 减少了数据后处理时间和医师工作量, 且不受操作者熟练程度的影响, 为临床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3.2 双能MIP重建方法对下肢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

本研究显示, 双能自动去骨方法影像后处理时间略低于传统自动去骨方法, 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表2数据显示, 双能去骨方法得到的大腿部及小腿部血管闭塞、中重度狭窄、轻度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已基本达到了90%以上甚至100%, 只有少部分指标为70%~80%;传统去骨方法得到的各数值皆低于双能去骨方法, 虽然一半以上指标达到了90%以上, 但亦有1/3左右指标与DSA的符合率仅在70%~80%左右, 部分数据指标甚至降低到了50%~60%, 因此, 前者可满足诊断要求, 后者 (尤其是小腿部血管) 与DSA的符合程度明显低于双能方法 (小腿部较大腿部更明显) , 不能满足诊断要求, 必须经常结合原始轴位图像及其他重建方法, 这也是传统去骨方法得到的MIP图像不能为临床医生所广泛接受的因素之一。分析其原因, 前者主要由于双能软件是基于碘剂与骨骼的X线衰减率不同, 得出不同的能谱曲线, 从而达到较精确的血管与骨的分离;后者只是根据骨与碘剂CT值的不同来进行去骨, 经常造成去骨过度或去骨不全。

传统去骨方法假阳性例数 (19例) 高于双能去骨方法 (12例) 。分析其原因, 可能是DECT工作站双能量去骨功能主要是利用两套数据采集系统获得的独立数据通过一定的数学算法进行相减, 从而精确的将骨组织减掉, 将充满对比剂的血管留下。然而由于骨、软组织中含有的对比剂, 三者组成的混合物存在部分容积效应, 且在2组数据中表现出的程度不同, 加之扫描时由于被检体的运动等原因造成的两组数据不能完全重叠[8,9], 因此也可能出现去骨不充分或去骨过度, 尤其是去骨过度, 可导致小腿远端与骨联系比较紧密的血管 (机率为足背动脉>腓动脉最下端>胫后动脉远端) 一起被去掉。另外, 少数患者小腿远端血管对比剂浓度不够高, 有时MIP亦不显影。

传统去骨方法高估血管节段52段, 占总数的14.3%;双能去骨方法高估血管节段27段, 占总数的7.4%。分析其原因, 高估血管节段管壁一般都有比较严重的钙化, 可部分或全部掩盖血管内对比剂, 从而造成高估, 而双能去骨方法可去除大部分明显钙化斑块, 很大程度上排除了引起高估的因素, 明显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但后者对血管壁严重环形钙化有时容易出现误判, 本研究出现1例, 发生在大腿部血管, 原因主要是由于严重环形钙化与骨骼的形态相似, 导致软件在算法上失误, 从而错误地被去掉。

3.3 DECTA下肢动脉成像扫描剂量的探讨

文献报道, 双能量扫描技术并没有增加扫描剂量[10,11], Fink等的研究表明, 胸部双能量CT扫描技术的半有效剂量仅为3.2 m Sv[12]。本研究中为了尽量降低扫描剂量, 采用2 mm×14 mm×1.2 mm容积扫描, 螺距1.2, 即在能满足诊断要求前提下的最大扫描层厚和最大螺距。得到的平均容积总剂量为733 m Gy/m As (范围为622~1023 m Gy/m As) , 平均CTDIVol为6.13 m Gy (4.18~8.57 m Gy) , 得到了较为满意图像的同时又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 减少了对患者的辐射损害。

由于条件限制, 本研究的遗憾之处是没有涉及腹盆部血管 (肾以下腹主动脉、双侧髂动脉) DECTA与DSA之间的对比研究, 有待于以后探讨。

总之, DECTA比之传统多排螺旋CTA, 其去骨时间低于传统自动去骨方法, 其独特的碘骨分离算法去除骨骼更加精确, 且可去除血管壁明显钙化斑块。与金标准DSA比较, MIP图像与DSA图像最为接近, 对血管狭窄率测定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皆较传统去骨方法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提高 (尤其是小腿部血管) , 使得多数时候的诊断无需结合轴位及其他重建图像, 大大节约了后处理时间, 更容易为临床医生所广泛接受, 提高了下肢血管疾病 (尤其是小腿部血管) 诊断的准确性及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Lell MM, Anders K, Uder M, et al.New techniques in CT angiography[J].Radiographics, 2006, 26 (S1) :S45-62.

[2]Albrecht T, Foert E, Holtkamp R, et al.16-MDCT angiography of aortoiliac and lower extremity arteries:comparison with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J].Am J Roentgenol, 2007, 189 (3) :702-711.

[3]Fraioli F, Catalano C, Napoli A, et al.Low-dose multidetectorrow CT angiography of the infra-renal aorta and lower extremity vessels:image quality and diagnostic accuracy in comparison with standard DSA[J].Eur Radiol, 2006, 16 (1) :137-146.

[4]Ota H, Takase K, Igarashi K, et al.MDCT compared with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for assessment of lower extremity arterial occlusive disease:importance of reviewing cross-sectional images[J].AJR Am J Roentgenol, 2004, 182 (1) :201-209.

[5]郑秀风, 胡志海, 贺文.影响下肢动脉血管成像因素分析[J].中国医疗设备, 2010, 25 (3) :124-125, 128.

[6]Hiatt WR.Medical treatment of 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 and claudication[J].N Engl J Med, 2001, 344 (1) :1608.

[7]Flohr TG, McCollough CH, Bruder H, et al.First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a dual-source CT (DSCT) system[J].Eur Radiol, 2006, 16 (2) :256-268.

[8]Meyer BC, Werncke T, Hopfenmüller W, et al.Dual energy CT of peripheral arteries:effect of automatic bone and plaque removal on image quality and grading of stenoses[J].Eur J Radiol, 2008, 68 (3) :414-422.

[9]Tran DN, Straka M, Roos JE, et al.Dual-energy CT discrimination of iodine and calcium:experimental results and implications for lower extremity CT angiography[J].Academic Radiology, 2009, 16 (2) :160-171.

[10]Johnson TR, Krauss B, Sedlmair M, et al.Material differentiation by dual energy CT:initial experience[J].Eur Radio, 2007, 17 (6) :1510-1517.

[11]Johnson TR, Nikolaou K, Wintersperger BJ, et al.Dualsource CT cardiac imaging:initial experience[J].Eur Radio, 2006, l6 (7) :1409-1415.

下肢疾病 篇8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6例患者, 其中男34例, 女22例, 年龄45~92 (72±0.5) 岁。其中动脉硬化闭塞症 (ASO) 11例,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TAO) 18例, 糖尿病足 (DF) 27例;右下肢35例, 左下肢21例, 所有病例病程均超过1年, 均经保守治疗无效, 自主症状呈进行性加重。

1.2 方法

(1) 骨髓动员及术前准备:术前准备5~7d, 常规行高压氧治疗1次/d, 30min/次。常规患者保暖, 室温27~28℃, 从第1天开始给予人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CSF) 150ug皮下注射, 1次/d, 连续3~5 d, 同时给予低分子肝素钠针6250皮下注射, 1次/d, 使外周血WBC 2.5~4.0×10/L时开始手术。 (2) 骨髓造血干细胞提取:常规选择持续硬膜外麻醉, 于双侧髂前上棘抽取自体骨髓200ml, 通过抗凝、沉淀、离心、分离, 提取单个核细胞制成50ml细胞悬浊液备用。 (3) 移植:常规采用肌肉注射+腔内注射。提取40ml, 沿患侧下肢动脉血管走行方向行肌肉注射, 两点间距2cm, 每次注射1ml, 足靴处两点间距1cm, 每次注射1ml;再提取另外10ml, 用球囊导管阻断下肢动脉闭塞处远端血液3min后, 注射于下肢缺血动脉的动脉腔内。

1.3 观察指标

(1) 动脉造影 (DSA) 检查。依据患者新生侧枝血管情况, 将其分为:无新生侧枝血管为0分, 少许新生侧枝血管为1分, 中量新生侧枝血管为2分, 丰富新生侧枝血管为3分。 (2) 患肢皮肤溃疡和紫钳深度和面积, 对患者坏疽发生范围进行标记和测量, 以此为评分依据。 (3) 静息状态下踝肱指数 (ABI) 。 (4) 发生间歇跛行症状的患者, 需对其跛行距离和步行时间进行测定。

2 结果

本组病例于术后1w出院, 随访时间2个月, 随访期间每周复诊1次, 复诊时询问患者的冷感、痛觉及跛行距离, 测量皮温及踝肱指数 (ABI) , 2个月后行DSA检查。发现所有患者一般在1个月后的冷感和痛觉都有不同程度的缓解, 跛行距离延长, 测量皮温都有升高趋势, 踝肱指数升高, DSA检查提示新生毛细血管网明显增多, 丰富, 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的溃疡面逐渐缩小。所有56例患者患肢麻木和疼痛症状均有所缓解或完全消失 (100%) , 28例患者静息疼痛症状明显改善或完全消失 (50%) , 5例患者跛行距离由50cm提高至1000cm以上 (8.9%) , 39例患者溃疡面积有所缩小或完全愈合 (69.6%) , 11例患者ABI提高到0.1以上 (19.6%) 。

3 讨论

下肢缺血性疾病以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ASO)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TAO) 、糖尿病足 (DF) 为主, 在临床治疗中普通药物治疗, 疗效较差, 尤其是晚期下肢缺血性疾病患者, 因疼痛、麻木发冷, 行走困难等临床症状严重, 导致患者被迫接受截肢 (趾) 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心理造成严重影响。虽然国内外许多专家和学者采用血管旁路手术和血管腔内介入治疗, 但疗效仍较差, 近年来, 移植手术不断发展, 利用骨髓分离出造血干细胞, 血管内皮祖细胞等, 并利用其横向分化或定向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 将其移植于缺血的下肢, 可促进血管再生[1]。因此, 行自体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目前已取得一定的疗效。本组56例患者经自体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 肢冷感、麻木、疼痛, 皮温及肢体缺血坏死情况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我们在选择行自体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病例时遵循的原则是: (1) 药物治疗疗效不佳而临床症状明显者。 (2) DSA检查主、髂、股动脉无闭塞者。 (3) 无骨髓异常增生倾向, 凝血功能正常者。 (4) 心肺肝肾功能监测无衰竭, 不愿意接受腔内介入或下肢血管旁路手术者。目前干细胞移植的方法主要有动、静脉注射和肌肉注射, 下肢缺血性疾病多采用局部肌肉注射的方法, 但此3种方法都存在不足之处, 本研究采用肌肉内注射机动脉腔内注射的联合移植[2], 疗效显著。对于下肢缺血性疾病患者行自体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 无论是肌肉内注射及下肢动脉腔内移植, 近、中期疗效确切, 能改善患肢症状和ABI, 并可促进溃疡面愈合[3], 远期疗效因随访时间有限, 有待进一步观察。总之, 自体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具有创伤小的特点, 是一种简单、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4]。但是, 作为一种常规的临床治疗, 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提高。因移植干细胞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疗效, 如何获得高纯度、高质量的干细胞是能否移植成功的关键。随着基础及临床研究的不断进展, 自体骨髓造血干细胞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将拥有广阔而美好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杨盛家, 陈兵, 罗涛, 等.大鼠后肢急性缺血横型的构建与评估[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09, 18 (6) :581-582.

[2]朱朝军.中华中医药学会周围血管病分会25年会暨第四届学术大会.2011.

[3]王茂华, 金星, 吴学君, 等.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11, 14 (3) :227-228.

上一篇:解疑释惑下一篇:柔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