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肿胀疼痛

2024-11-27

下肢肿胀疼痛(通用4篇)

下肢肿胀疼痛 篇1

骨折术后因局部血管通透性增加,静脉回流受阻、炎症反应发生等刺激骨折部位,可产生肢体肿胀疼痛等临床表现。如不积极采取措施进行缓解和治疗,可对术后骨折的愈合产生一定影响。研究表明,出自《伤科大成》[1]的活血止痛汤在止痛消肿、活血化瘀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因而逐渐被用于骨折术后综合治疗方案中,并获得了一定成效。对此,我院采用活血止痛汤对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疼痛患者进行治疗,进一步验证了活血止痛汤缓解肢体肿胀疼痛、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和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疼痛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对此次研究知情同意,并排除患有精神、血液系统及脏器功能不全等疾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中,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龄20~78岁,平均年龄(45.2±3.8)岁;骨折类型:闭合性患者26例,开放性患者14例;骨折部位:肱骨骨折6例,尺挠骨骨折12例,股骨骨折22例。对照组中,男性30例,女性10例;年龄20~79岁,平均年龄(45.9±3.4)岁;骨折类型:闭合性患者25例,开放性患者15例;骨折部位:肱骨骨折8例,尺挠骨骨折11例,股骨骨折2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术后3天静脉滴注生理盐水100mL+头孢唑肟1.0g,2次/天;同时结合按摩等物理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活血止痛汤进行治疗,方剂组成:五灵脂、秦艽各3g,牛膝、三七、乳香、没药各6g,落得打9g,桃仁、红花、川芎各10g,当归12g。失眠者加用夜交藤6g;大便不畅者加用火麻仁12g、酸枣仁6g;肝气郁结者加用柴胡6g、陈皮3g。水煎服300mL,100mL/次,分3次服用。

1.3指标观察

1记录两组患者的肿胀和疼痛缓解时间、骨痂生长时间及住院时间,对各项临床指标进行比较。2比较两组患者肿胀程度的改善情况[2],肿胀轻微,皮纹正常存在为I度;肿胀明显,皮纹消失,无水泡为Ⅱ度;肿胀皮肤硬紧,有水泡,无骨筋膜室综合征为Ⅲ度。改善有效率=(I度+Ⅱ度)例数/总例数×100%。

1.4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文献标准[3]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显效:患者肿胀、疼痛症状明显消失,术后3周X线片显示骨痂形成良好;有效:患者肿胀、疼痛症状有所改善,术后10天内临床表现逐渐消失,术后6周X线片显示骨痂形成;无效:肿胀、疼痛症状无明显好转,且有加重趋势,术后7周X线片显示骨痂生长。总有效=显效+有效。

1.5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疼痛和肿胀缓解时间、骨痂生长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肿胀程度改善情况比较

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肿胀程度改善有效率为87.5%,高于对照组的6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n)

(d)

(n)

3讨论

骨折患者术后易出现肢体疼痛肿胀情况,对患者疾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可产生严重影响。西医多采取抗炎、止痛、止血等对症措施进行治疗,但临床疗效并不理想。而中医理论通过长时间的实践证实,其在治疗骨折患者术后疼痛、肿胀等症状方面获得一定成效,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中医学方法已经成为临床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中医学认为骨折术后肿胀疼痛的发生机制是[4]:伤后气机失调,气血瘀积,阻塞经络,不通则痛;或离经之血,血瘀、气滞尽瘀滞于肌肤,形成肿胀,病情严重者可造成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直指附遗方论》指出[5]:“盖气为血帅也,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故认为治疗术后肢体肿胀疼痛,需治血和治气兼顾,用药则以活血化瘀、利水消肿、促进血液循环为主要原则。通过对机体血液循环的改善,促进渗出水肿吸收、代谢产物清除,逐渐消除神经末梢受到的刺激作用,从而起到缓解疼痛的治疗效果。我院根据这一治疗原则,采用活血止痛汤加减治疗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疼痛,旨在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利水消肿、改善微循环,从而促进骨痂生长,加快患者健康的有效恢复。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72.5%;观察组患者疼痛和肿胀缓解时间、骨痂生长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其肿胀程度改善有效率为87.5%,高于对照组的67.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各项临床指标及肿胀程度改善情况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进一步提示活血止痛汤对术后肢体肿胀疼痛的改善具有明显效果。活血止痛汤具有理气止痛、活血化瘀、利水消肿之功效[6],方中桃仁、川芎、三七、当归等具有活血的作用,其中三七和当归对血虚引起的疼痛具有明显效果;红花具有逐瘀破血、加强消肿之功效;川芎具有祛瘀止痛、促进血液循环之功效;桃仁、乳香、没药共行消肿止痛之功效;牛膝兼顾强筋健骨、补肝益肾之功效。诸药配伍具有行气活血、祛瘀通络及消肿止痛的作用,可有效促进骨痂生成、骨折愈合。同时,结合患者具体的症状和体征,采用中医辨证施治法加减药物,可进一步改善临床症状,并促进疗效显著提升。

综上所述,中医活血止痛汤在改善骨折患者术后肢体肿胀疼痛方面具有明显效果,骨折术后运用活血止痛汤,可促进患者骨痂快速生长,骨折尽早愈合,其临床疗效安全可靠,值得骨科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桂友,任蕾蕾.CPM锻练合用活血止痛汤对髌骨骨折术后功能康复影响[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2,34(3):117-118.

[2]胡建华,梅一南,何建忠,等.用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联合活血止痛汤对不同年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4,15(17):284-285,286.

[3]高建宇.活血止痛汤治疗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疼痛的效果观察[J].现代养生B,2014(22):68-68.

[4]高中伟.活血止痛汤治疗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疼痛的临床效果观察[J].医药与保健,2014(6):70-70,71.

[5]范明.探讨活血止痛汤治疗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疼痛的疗效[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6):3562-3562.

[6]吴礼茶.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疼痛采用活血止痛汤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J].医学信息,2015(19):263-263.

下肢肿胀疼痛 篇2

滑膜炎:关节囊的内层,有一层很薄的组织,即滑膜.在正常情况下,滑膜能分泌很少量的液体,主要作用是使关节面在磨动时更滑润,好比机器里加润滑油一样.当关节内部存在某种刺激物的时候,不论是细菌性,物理性或是化学性的刺激物,滑膜就会首先发生反应,引起充血和水肿,并且渗出液体,使关节囊膨胀,表现出关节肿胀.久而久之,便成了慢性滑膜炎.

所以说滑膜炎是由于微循环受阻不通产生的充血肿胀和积水,尽量减少抽水注射频率,过多的抽水注射会刺激滑膜下结缔组织组纤维增生,以及滑膜组织老化等,使滑膜组织再生与修复能力显著降低,再治疗就比较麻烦.

下肢肿胀疼痛 篇3

1 临床资料

2007-12~2009-11我院共收治老年下肢骨折手术 (切复内固定或假体置换) 病人45例, 男25例, 女20例, 年龄65~88岁, 其中股骨颈骨折18例, 股骨粗隆间骨折15例, 股骨干骨折6例, 胫腓骨骨折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 两组病人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 (手术和抗感染) ,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威利坦片 (德国威玛舒培博士药厂) 每次2片, 每日3次, 共治疗2周。

2.2 肿胀程度评定标准[3]

根据皮肤肿胀程度分为:无, 局部皮肤无肿胀;I°, 较正常皮肤肿胀, 但皮纹尚存在;Ⅱ°, 肿胀较明显, 皮纹消失, 但无水泡;Ⅲ°, 肿胀很明显, 皮肤硬紧, 出现水泡, 但无骨筋膜室综合征。

2.3 疼痛分级

采用数字疼痛分级法 (NRS) [4]。无 (0分) ;轻度 (1~3分) ;中度 (4~6分) ;重度 (7~10分) 。

2.4 观察指标

观察各组术后3天肢体局部肿胀情况、疼痛程度及术后7天肿胀消退情况。

2.5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 进行χ2检验。

3 结果

3.1 两组术后3天肢体局部疼痛情况比较 见表1。

与对照组比较*P<0.05 (下同)

3.2 两组术后3天、7天肢体局部肿胀情况比较 见表2。

4 讨论

4.1 老年人下肢骨折现状

老年人因肌力严重衰退, 下肢无力, 走路不稳, 且由于视觉、听觉功能下降, 精神系统及运动系统综合反应能力降低, 再加上骨质疏松等原因极易发生骨折。而在老年骨折患者中, 下肢骨折约占70%。骨折后长期卧床会导致老年人发生诸多的并发症, 如压疮、肺炎、泌尿系统感染及下肢静脉栓塞等。因此老年人下肢骨折采用手术治疗也越来越多, 极易导致肢体肿胀、疼痛等。

4.2 患肢肿胀原因

肿胀是骨折早期及骨折术后常见的临床表现, 其主要原因:①由于小血管破裂导致出血及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血管内液外渗到组织间隙所致。②由于疼痛, 肌肉反射性痉挛等造成静脉回流障碍, 使血管壁扩张通透性增加, 造成组织间水肿。③手术对组织及其他血管的损伤可激活内、外源性凝血系统, 使血中凝血因子增多, 血液凝固性增高。④术后需患肢制动, 或者由于惧怕疼痛, 不敢活动;影响了血液循环, 使血液成分滞留于血管壁。而老年人除了以上这些原因外, 还由于普遍伴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血管壁退行性改变等, 致使血液黏稠度增加、血小板与白细胞黏附性增高, 血流缓慢。因此老年人的这些病理改变如不及时纠正, 更容易影响伤口愈合, 重者可造成局部皮肤供血进一步障碍, 使伤口皮缘坏死, 继而增加伤口感染的可能性, 影响损伤组织的修复, 影响骨折的愈合[5], 甚至造成骨筋膜室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及时消肿十分重要。

4.3 威利坦作用机理

威利坦为马栗种子干燥提取物, 有抗感染、抗肿胀、改善静脉循环障碍等药理作用。①刺激前列腺素F2α的合成, 收缩小血管, 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 抑制炎性渗出;②抑制溶酶体酶、透明质酸酶的活性, 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和脆性, 并能保护血管壁的弹力纤维, 恢复静脉壁正常的弹性和强度, 保护血管壁;③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作用, 可抑制多种原因引起的脱脂过氧化, 阻止细胞和周围组织受到炎症性损害;④增加静脉血管壁紧张度, 提高静脉血回流速度, 增加淋巴液回流, 减轻局部水肿[4]。

威利坦的有效成分为七叶素, 在欧洲用于治疗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 (CVI) 已有20年的历史, 国内也有应用其治疗四肢创伤早期肿胀的报道且安全有效[4]。但治疗老年人下肢骨折术后软组织肿胀情况少见报道。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应用威利坦治疗老年患者下肢骨折术后的局部肿胀及疼痛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西医常规治疗组, 疗效确切,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Koester MC, Spindler KP.Pharmacologic agents in fracture healing.Clin Sport Med, 2006, 25 (1) :63.

[2]廖前德, 钟达, 陈刚.骨折治疗体系的回顾与展望.中国医师杂志, 2006, 8 (4) :571.

[3]张利远, 张芸.β-七叶皂甙钠治疗创伤后肢体肿胀的临床研究.中国急救医学, 2000, 20 (9) :517.

[4]刘斌, 石福新, 耿广德.威利坦缓释片治疗四肢创伤早期肿胀168例疗效观察.中国全科医学, 2005, 8 (23) :1968.

下肢肿胀疼痛 篇4

1 临床资料

选取2011年7月-2012年6月在本科住院下肢骨折或手术后肢体肿胀患者80例, 男56例, 女24例, 年龄20~86岁, 平均年龄54岁。其中股骨粗隆间骨折16例, 髋关节置换术后20例, 膝关节置换术后18例, 胫腓骨骨折36例。两组患者疾病的种类、性别、年龄、手术方式、文化程度、病情严重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2 方法

2.1 护理方法

(1)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主要是卧床休息、抬高患肢、早期冰敷患处、踝泵功能锻炼。 (2)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选用四子散装入布袋, 在微波炉加热至60~70℃, 取出四子散奄包抖动至温度均匀后, 以手感不烫为宜, 在患肢涌泉穴来回移动, 使药力和热力同时自体表毛窍透入经络、血脉[1]。

2.2 观察效果指标

责任护士每日定时测量双下肢同一部位的周径、皮肤温度、皮肤紧张度、皮纹、有无张力性水泡, 患肢血运、足背动脉搏动等。

3 结果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四子散热熨涌泉穴缓解下肢肢体肿胀, 1个疗程后肢体肿胀明显减轻或消失, 患肢血运好, 足背动脉搏动明显[2]。见表1。

注:Z=4.267, P<0.05。

4 讨论

4.1中医学认为, 下肢骨折筋脉受损, 筋脉失养, 气血运行受阻。“阳气虚败, 血气湿瘀”为下肢骨折后肢体肿胀的主要病机[3]。祖国医学认为手术损伤后所致的肿胀是筋伤, 脉损、气血淤滞诸多因素加重了肢体血脉不和, 淤阻不通, 则出现肿胀症状[4]。

4.2涌泉穴在人体足底穴位, 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 乃是肾经的原穴。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中说:“肾出于涌泉, 涌泉者足心也”意思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 来源于足下, 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所以, 涌泉穴在人体养生、防病、治病、保健等各方面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 祖国医学早就有“上病取下, 百病治足”之说[5], 因此取涌泉穴为热熨部位。 (1) 中医的经络系统是运行全身气血, 联络脏腑肢节, 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而俞穴是人体脏腑组织气血输注于体表的部位, 它与脏腑经络有着密切的关系, 通过采用四子散热熨涌泉穴, 可以达到对肾、肾经及全身起到由下到上的整体性调节和整体性治疗的目的。 (2) 因为人的足底部含有丰富的末梢神经网以及毛细血管网、毛细淋巴管等器官, 它与人体各个系统、组织、器官有着密切的联系, 通进用四子散热熨涌泉穴可以加强它们之间的联系, 有效地改善局部血管微循环和有节律的运动性, 从而促进了血液、淋巴液在体内的循环, 调整人体的整体代谢过程。

4.3四子散热熨涌泉穴改善下肢肢体肿胀效果明显, 运用苏子有辛温、下气、定喘、温中开郁的作用;莱菔子有长于利气, 散风寒, 外用透皮、行气除胀的作用;白芥子有通经络, 散寒、消肿止痛的作用;吴茱萸取其辛而大热之性, 有温中下气, 除湿解郁, 开腠理, 逐风寒的作用;粗盐具有软坚散结, 引药下行的作用, 4种药物加粗盐相配, 能达到祛风除湿, 温经散寒、调和气血, 行气消肿、活血化淤、通络止痛的作用[6]。

4.4四子散热熨涌泉穴的操作方法:遵医嘱将四子散装入布袋, 放置微波炉中火加热2~3min, 抖动布袋用力揉搓, 待温度均匀时, 即可使用。将药袋置于涌泉穴穴位处, 用力均匀, 来回推熨或回旋运转, 开始时用力要轻, 而速度稍快;随着药袋温度的降低, 用力增强, 同时速度减慢, 然后停留15~20min。

4.5四子散热熨涌泉穴的注意事项:四子散热熨涌泉穴缓解下肢肢体肿胀必须遵医嘱执行。本操作由护士执行, 执行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操作护士必须经过穴位选取培训, 操作前询问患者药物、皮肤过敏史。选穴时检查局部皮肤完整性、颜色、感觉等。在治疗过程中严格掌握温度和热敷的时间, 注意观察局部皮肤反应并询问患者对热敷的感觉[1]。热性病、高热、神昏、谵语、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出血性疾病、感觉障碍等患者, 以及身体大血管处, 皮肤破损处禁用[1]。

四子散热熨涌泉穴操作简单、经济、方便、无痛苦, 消肿疗效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探讨四子散热熨涌泉穴缓解下肢肢体肿胀的效果。方法:将80例下肢肢体肿胀的患者按入院和手术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 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四子散热熨涌泉穴, 2次/d, 5d为1个疗程。结果:两组患者护理5d后, 观察组使用四子散热熨涌泉穴缓解下肢肢体肿胀的消肿效果显著。结论:四子散热烫涌泉穴操作简单、经济、方便、无痛苦, 消肿疗效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肢体肿胀,四子散热熨,涌泉穴,护理

参考文献

[1]张广清, 彭刚艺.护理技术规范[M].广东:广东科技出版社, 2012:100.

[2]管东辉.消肿袋外敷治疗外伤性下肢肿胀40例临床观察[J].山东医药, 2009, 49 (43) :115.

[3]李国衡.骨关节损伤魏氏伤科与中西医结合治疗[M].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0:9.

[4]何林映, 曹惠雄.活血消肿散烫疗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效果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 2011, 11 (9) :209.

[5]王飞.石膏萸黄散外敷涌泉穴治疗小儿肺炎[J].河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02, 14 (1) :48.

上一篇:网络企业风险投资分析下一篇:大田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