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示范

2024-11-27

大田示范(共5篇)

大田示范 篇1

为验证玉米配方施肥的效果, 进行了大田对比示范试验, 以期指导玉米施肥技术, 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09年6~9月在蒙城县范集工业园区张集村进行。试验地地势平坦, 肥力均匀、中等, 能灌能排, 前茬为小麦, 产量7 200kg/hm2左右, 一年二熟, 小麦-玉米轮作。土壤类型为砂姜黑土, 质地为黏壤土, 耕层厚度17cm, 通常地下水位2.4m。试验前土壤有机质19.60g/kg、全氮1.01g/kg、有效磷25.60mg/kg、速效钾195.00mg/kg、p H值6.68。

1.2 试验材料

供试玉米品种为鲁单981号。供试肥料:45% (15-15-15) 复混肥, 安徽省安庆石化公司生产;尿素 (含N 46%) , 安徽省涡阳县生产;磷酸二铵 (含N 18%, 含P2O546%) , 湖北省生产;氯化钾 (含K2O 60%) , 俄罗斯生产。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3个处理, 分别为:习惯施肥处理 (A) ;配方施肥处理 (B) ;不施肥处理 (CK) 。各处理面积分别为400, 200, 60m2, 不设重复。习惯施肥处理完全按照当地习惯进行施肥管理, 氮肥基追比为3∶7, 基施45% (15-15-15) 复混肥600kg/hm2, 玉米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456.75kg/hm2;配方施肥处理基追比为5∶5, 基施尿素250kg/hm2, 磷酸二铵196kg/hm2, 氯化钾300kg/hm2, 在玉米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326kg/hm2;不施肥处理不施任何肥料。习惯施肥与配方施肥处理每1hm2施氮、磷、钾总量相同, 只改变氮肥的基追比例[1,2]。

1.4 试验实施

6月11日整地, 人工施入基肥后播种, 行距60cm, 株距33cm。6月12日喷施封闭除草剂90%乙草胺1次, 6月16日出苗, 6月24日间苗, 每穴留1株, 密度为5.067万株/hm2。6月27日用全能杀防治玉米害虫1次, 7月14日用玉朗净化学除草1次, 7月18日用呋喃丹防治玉米螟, 7月19日在玉米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1次, 8月11日用吡虫啉防治蚜虫1次[3,4], 9月22日收获, 单收、单打, 实收计产。

2 结果与分析

2.1 玉米生物学性状

据田间观察记载, 处理B玉米前期生长健壮, 叶色浓绿, 叶片厚而大, 根系发达, 后期叶片功能期普遍延长[5], 无脱肥早衰现象, 抗倒抗病能力较强, 籽粒饱满, 活棵成熟;处理A玉米前期生长稳健, 中后期叶片轻微发黄;对照 (CK) 玉米植株生长相对较弱, 叶片发黄, 玉米秃尖情况相对较重。

2.2 玉米产量构成因素

由表1可知, 处理A千粒重最高, 为344.7g, 其次为处理B, 对照 (CK) 最低, 为325.4g;处理A、处理B、对照 (CK) 穗粒数分别为439.2, 500.8, 400.3粒, 行粒数分别为30.5, 34.3, 28.8粒, 穗行数分别为14.4, 14.6, 13.9行。

2.3 玉米产量

由表2可知, 处理B产量最高, 为7 760.0kg/hm2, 较对照 (CK) 增加1 993.3kg/hm2, 增产34.6%;较处理A增加1 001.5kg/hm2, 增产14.8%。处理A产量为6 758.5kg/hm2, 居第二位, 较对照 (CK) 增加991.8kg/hm2, 增产17.2%。

3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 配方施肥处理能提高玉米的千粒重、穗行数、行粒数、穗粒数, 有效改善玉米的成产因素[6], 从而提高产量, 因此玉米配方肥是可以大力推广的。

摘要:玉米配方肥大田对比示范结果表明, 配方施肥玉米的田间表现、生物学性状及产量均显著优于常规施肥和不施肥处理, 玉米配方肥是可以大力推广的。

关键词:玉米,配方施肥,生物学性状,产量

参考文献

[1]孙克刚, 孟祥锋, 王英.玉米配方施肥技术要点[J].农资科技, 2002 (5) :12-13.

[2]张海申, 王友华, 王成业, 等.豫南夏玉米配方施肥技术[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4 (6) :18.

[3]张慧, 王锋有, 刘乙俭, 等.不同施肥条件下玉米养分吸收规律及优化配方施肥技术研究[J].杂粮作物, 2008 (2) :118-120.

[4]肖世盛, 赵玉清, 席海军, 等.朝阳地区玉米测土配方施肥的效果[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8 (3) :36, 51.

[5]安景文, 汪仁, 包红静, 等.不同肥料配方一次性施肥对玉米产量的养分吸收的影响[J].土壤通报, 2008 (4) :874-877.

大田示范 篇2

大田

作者:诗经朝代:先秦 大田多稼,既种既戒。

既备乃事,以我覃耜。

m载南亩,播厥百谷。

既庭且硕,曾孙是若。

既方既o,既坚既好,不稂不莠。

去其螟,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

田祖有神,秉畀炎火。

有{萋萋,兴云祁祁。

雨我公田,遂及我私。

彼有不获稚,此有不敛}。

彼有遗秉,此有滞穗,伊寡妇之利。

曾孙来止,以其妇子。

@彼南亩,田至喜。

来方祀,以其U黑,与其黍稷。

大田示范 篇3

1材料与方法

1.1基本地情况

试验设在山东省嘉祥县大张楼镇新营村佳杨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供试土壤为潮土,面积3 600m2,肥力中等,灌溉方便,前茬作物为小麦,品种为济麦22,产量为550.8kg/667m2。播种前采取土样,测定土壤养分基础为:速效氮77mg/kg、速效磷18.9kg/mg、速效钾107mg/kg、有机质13.4g/kg。

1.2供试材料

试验肥料用山东农大肥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生物有机缓控释肥料(29N-5P2O5-8K2O≥42%),山东农大肥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普通复混肥料(27N-6P2O5-10K2O≥43%)。

1.3供试品种

郑单958,种植采用80-30-2高产栽培模式,即玉米行距80cm,穴距30cm,每穴2株,试验设计密度5 550株/667m2。

1.4试验设计

试验为大田示范,设置对照面积667m2(3.2m×208.5m),北侧沟边留保护行2m,在小喇叭口期追施山东农大肥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普通复混肥料(27N-6P2O5-10K2O≥43%)50kg/667m2;设置示范面积2 668m2(12.8m×208.5m),采用山东农大肥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普通复混肥料(27N-6P2O5-10K2O≥43%)50kg/667m2种肥同播。

1.5试验管理

试验于2015年6月12日播种,生物有机缓控释肥示范区种肥同播,对照区7月20日追肥。6月17日出苗,调查密度对照区4 562株/667m2,示范区4 731株/667m2。6月13日喷施苗前除草剂,6月24日用小白龙浇小水一次。7月20日喷杀虫剂。9月18日测产调查株高,茎粗等生理指标。9月28日成熟收获。

2结果与分析

2.1两种肥料对主要生理性状的影响

每个处理选取有代表性区域,连续取10株测量株高、茎粗、穗位等数据,结果见表1。通过表1,可以看出示范区株高平均值为240.8cm,对照区的平均值为226.4cm,使用农大生物有机缓控释肥料,植株高度增加6.36%。玉米的茎粗有所降低,差异为1.25%。玉米的穗位示范区平均值为101.5cm,对照区为96.8cm,提高了4.86%。其原因可能是使用生物有机缓控释肥后,肥料释放减慢,添加了活化有机质成分,改善玉米根际环境,肥料利用率提高,植株生长旺盛,整体的生物产量也相应的提高,为产量的提高提供了生理基础。

2.2两种肥料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去除每处理边行5m,每处理随机选取3个有代表性的点,取10m,测产,折算亩产量。从表2可以看出,示范区平均穗粒数为543.4粒,对照区平均穗粒数为512.3粒,较对照区多6.06%。这说明施用生物有机缓释肥的示范区由于供肥充足,形成的籽粒多,通过调查发现一株双穗且都能正常授粉成熟的有一定比例。由于植株生长过程中病虫害、农事操作、植株之间的竞争等造成收获期的密度比苗期的调查密度降低了,成熟期示范区密度平均值为4 529.3株/667m2,对照区的密度平均值为4 445.3株/667m2,示范区比对照区多1.89%,这对产量的比较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按照玉米产量测定办法,理论产量见表2。表2的结果显示,取样的三个点理论产量示范区都比对照区产量高,平均值示范区为688.5kg/667m2,对照区为636.4kg/667m2,较对照区增产8.19%。农户收获后晒干卖出时,实际示范区单产为672kg/667m2,对照区单产为603kg/667m2。

注:千粒重按照329g,测产理论产量(kg/667m2)=亩株数×穗粒数×千粒重×0.85×10-6。

利用DPS7.05版统计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见表3:通过对产量进行统计分析,示范区和对照区产量方差齐性检验结果,F=1.183,p=0.916,说明两组数据方差差异不显著。两组产量数据方差齐性,均值差异检验t=2.079,自由度df=4时,p=0.106。说明施用生物有机缓释肥能起到一定的增产作用,但是增产效果达不到显著水平。

2.3经济效益分析

玉米按收购价格1.92元/kg,生物有机缓控释肥3.1元/kg,普通复混肥2.98元/kg,种肥同播按照20元/667m2,单播种子15元/667m2,单独追肥20元/667m2计,施用农大生物有机缓控释肥的示范区比施用普通肥料的对照区增产52.1kg/667m2,折合100.5元/667m2,节省追肥开支15元/667m2,累计增收节支达109.5元/667m2。

3总结

大田示范 篇4

对引进杂交棉新品种进行大田对比试验, 鉴定杂交棉在本地的适应性和丰产性。通过对不同品种杂交棉生育期性状的调查, 掌握不同品种生育期特点, 为农三师44团选择优质、高效的杂交棉品种栽培试验、示范及推广提供依据。

2试验内容

观察品种特征特性、适应性, 记载田间调查, 考察经济性状。

3供试品种

供试品种共10个, 分别为958、255、178、冀3268F1、赣杂、中57、鲁研棉25、中41、新陆中27、天杂GC101, 其中新陆中27、中41为对照品种。

4试验设计

试验示范地在同一地块, 土壤肥力中等, 前茬为棉花。采用随机排列, 不设重复, 严格按照大田地统一管理, 种植面积6 400 m2。其中:958的种植面积为1 200 m2、255为1 200 m2、178为1 200 m2、冀3268F1为600 m2、赣杂为400 m2、中57为400 m2、鲁研棉25为400 m2、新陆中27为400 m2、中41为400 m2、天杂GC101为200 m2。

5试验地点

农三师44团四监区西果园。

6田间管理

6.1播种

精量播种, 整地质量按“墒、平、松、碎、净、齐”要求进行。播前严格清理播种箱, 每换一个品种前严格清理播种箱, 严防混杂。

试验田播种时间、方法、深浅一致。从播前准备到播种结束, 严格播种质量, 实现4月苗, 力争达到早苗、全苗、匀苗、壮苗、齐苗。

6.2试验调查

选择5个点, 在棉花各生育期进行调查并记载棉花生长发育情况, 每个试验示范小区连续调查20株, 分别调查棉花株高、真叶数、果枝台数、蕾数、铃数和脱落铃数。

对棉花各生育期及性状进行定点、定株调查。

6.3田间管理措施

试验田于4月14日播种, 杂交棉需肥水量较大。需肥量比常规棉多20%~30%, 一般每667 m2施基肥量为磷肥20~25 kg、尿素20~30 kg、钾肥10~15 kg。

全生育期滴水10~12次, 滴水坚持推迟头水、见花灌水的原则。

每667 m2用缩节胺8~10 g, 其中初花期1~2 g、盛花期2~3 g、打顶后5~8 g。棉花株高一般控制在65~75 cm。7月15日打顶结束。

由于2015年气候反常, 受条件影响, 棉花播种至出苗期间气温较往年偏低8~10℃, 造成棉花出苗、现蕾、开花至吐絮都较往年要晚。

由表2可以看出:958、178在各生育期生长速度快, 果枝台数比对照新陆中27、中41多3.5~2.4台、2.5~1.4台;其次是鲁研棉25、冀3268F1和赣杂、赣杂、178果枝始节位较高, 均比对照中41、新陆中27高。958棉蓟马危害株率和黄萎病指数比对照中41、新陆中27低0.6~1.6, 该品种耐病能力强。

由表3可以看出:赣杂丰产性较好, 籽棉单产达493.2 kg/667 m2, 比对照中41、新陆中27高90.8~23.8 kg/667 m2。新陆中27皮棉单产达179 kg/667 m2以上, 可推广种植;其次是255、冀3268F1、中57和天杂GC10。958和中41两个品种丰产性略差, 皮棉单产均在150 kg/667 m2左右, 鲁研棉25、178两个品种丰产性较差, 皮棉单产均在140 kg/667 m2以下, 不宜推广种植。

7品种综述

7.1 958特征特性

全生育期约136 d左右。株型松散, 叶片中等大小、深绿色, 铃卵圆形, 单铃重约5.4 g。高抗枯黄萎病, 抗棉铃虫。

7.2 255特征特性

生育期约138 d。植株塔形, 叶片中等大小, 色深绿, 铃卵圆形, 单铃重约5.8 g。长势整齐, 结铃性强, 吐絮畅, 丰产性和抗病性较好。

7.3 178特征特性

生育期约136 d。株型较松散、塔形, 叶片较大, 不早衰, 生长势强。结铃性强, 铃卵圆形, 吐絮畅、色洁白, 铃重约5.2 g。抗枯萎病、黄萎病, 抗棉铃虫。

7.4冀3268F1特征特性

生育期140 d。植株塔形, Ⅱ型果枝, 叶片中等大小, 色深绿, 铃卵圆形, 单铃重约5.6 g。中熟品种, 出苗好, 长势整齐, 结铃性强, 吐絮畅、絮白, 丰产性和抗病性均较好。

7.5赣杂特征特性

生育期136 d。株型大, 具备生长势强、挂果多、后劲足、不早衰等特性, 单铃重约5.7 g。对棉铃虫、红铃虫等具有抗性, 具有稳产、丰产和抗虫害等特性。

7.6中57特征特性

生育期约133 d。株型较为松散, 茎秆稍软, 叶片较大、深绿色, 铃卵圆形、铃嘴尖、铃壳薄, 单铃重约6.3 g。高抗枯黄萎病, 耐黄萎病, 抗棉铃虫。

7.7鲁研棉25特征特性

属转基因抗虫杂交一代种, 全生育期136 d。植株塔形, 较松散, 茎秆茸毛多, 叶片中等大小、深绿, 皱褶明显, 铃卵圆形、铃尖较钝, 单铃重约5.3 g。高抗枯萎病, 耐黄萎病, 高抗棉铃虫。

7.8中41特征特性

生育期135 d左右, 中熟偏早。株型筒型, 松紧适中, 叶片大小中等, 叶色中绿, 茎叶茸毛稀少, 棉铃卵圆形、嘴尖、铃壳薄, 铃重5.2 g。吐絮畅而集中, 色泽洁白有丝光, 出苗性能好, 苗壮, 前期生长发育快, 开花结铃集中, 后期长势一般, 不易早衰。

7.9新陆中27特征特性

植株筒形, 稍紧凑, 苗蕾期长势强劲。Ⅱ-Ⅲ式果枝, 叶片中等偏小, 叶色深且叶片上举, 茎秆和叶片茸毛较多, 茎秆较细, 棉铃中等大小, 单铃重约6 g左右。吐絮早且集中, 含絮力好, 色泽白。全生育期146 d左右。耐肥水, 抗病性能强。

7.10天杂GC101特征特性

转基因抗虫杂交棉, 生育期136 d, 中熟。株型较松散、塔形、大棵型, 叶片较大, 叶片绿色较深, 叶功能期长, 不早衰。生长势强, 杂种优势明显, 结铃性强, 内围铃较多, 铃卵圆形, 吐絮畅、色洁白, 铃重约5.5 g。高抗枯萎病, 抗黄萎病, 高抗棉铃虫。

8结果分析

由对比试验可知, 赣杂生育期136 d左右, 中熟偏早, 植株塔形、较紧凑, 具备生长势强、挂果多、后劲足、不早衰等特性, 抗棉枯萎病, 耐黄萎病, 抗倒伏能力强, 耐旱性能强, 具有一定的抗虫性。对棉铃虫、红铃虫等具有抗性, 具有稳产、丰产和抗虫害等特性。产量表现:籽棉单产达493.2 kg/667 m2, 比对照中41、新陆中27高90.8~23.8 kg/667 m2, 具备推广价值, 可以大面积推广种植。

新陆中27生育期146 d左右, 属中晚熟品种, 植株筒形, 稍紧凑, 苗蕾期长势强劲。Ⅱ-Ⅲ式果枝, 叶片中等偏小, 叶色深且叶片上举, 茎秆和叶片茸毛较多, 茎秆较细, 棉铃中等大小。吐絮早且集中, 含絮力好, 色泽白, 耐肥水, 抗病性能强。产量表现:籽棉单产469.4 kg/667 m2, 皮棉单产达179.3 kg/667 m2, 比中41籽棉单产高67 kg/667 m2, 比皮棉单产高26.4 kg/667 m2, 具备推广价值, 可以大面积推广种植。

大田示范 篇5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供试作物为双季晚稻, 品种为丰优299。供试肥料为南京禾丰生物化学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含氨基酸微量元素型水溶肥料 (氨基酸100 g/L、微量元素≥20 g/L, 农肥证登记号:农肥 (2007) 准字0863号) 。示范试验地点为潜山县梅城镇彭岭村。供试土壤:水稻土土类, 砂泥田土种, 含有机质21.6 g/kg、全氮1.29 g/kg、碱解氮147 mg/kg、有效磷12.5 mg/kg、速效钾62 mg/kg、有效锌1.62 mg/kg、有效硼0.32 mg/kg、有效铜1.85 mg/kg、有效铁56.3 mg/kg、有效锰27.1 mg/kg, p H值为5.0。试验田前茬作物为早稻, 种植水稻多年。

1.2 试验设计

按配对设计T测验法设计, 设2个处理, 分别为当地配方施肥+叶面喷施南京禾丰含氨基酸微量元素型水溶肥料 (A) ;以当地配方施肥+叶面喷施与处理A等量等次清水作对照 (CK) 。处理A示范试验面积1.53 hm2, CK面积0.08hm2。示范田集中连片, 在示范田中均匀布置5个配对重复取样考种及田间生育性状观察点。各处理间设隔离行, 防止不同处理间串喷[1,2,3]。

1.3 试验方法

试验田秧苗于2013年6月25日播种, 7月21日移栽, 移栽密度基本一致, 平均密度为18.45万穴/hm2, 大田平均共施纯氮165 kg/hm2、五氧化二磷52.5 kg/hm2、氧化钾120 kg/hm2。

处理A在水稻拔节期、孕穗期、灌浆期分别使用南京禾丰含氨基酸微量元素型水溶肥料1次, 具体时间为8月28日、9月12日、9月30日。每次喷施1 500 m L/hm2, 对水450kg/hm2, 充分溶解混匀后进行叶面喷施, 喷施时间为9:00以前或16:00以后;CK喷施与处理A等量等次清水。使用时间、次数、平均用水量的方法与处理A完全相同[4,5,6]。示范试验期间按正常要求管理, 未遇自然灾害和病虫害。

1.4 调查内容及方法

10月23日, 对示范区5处重复取样考种及田间生育性状观察点测产考种, 10月30日收获, 并将每个配对田块各处理20 m2单打单收单晒, 推算实产。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物学性状

从表1可以看出, 处理A的株高、穗总粒数、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较CK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加, 另外处理A的水稻植株抗衰老现象较明显, 收获时剑叶仍为金黄色, 而CK剑叶为枯黄色。

2.2 产量

从表1可以看出, 处理A产量为7 978.5 kg/hm2, CK产量为7 417.5 kg/hm2。根据表2数据计算得:

当自由度为4时, 查表得t0.05=2.78, t0.01=4.60, 因t=4.670 6>t0.01, 表明处理A与CK产量达极显著差异水平, 叶面喷施南京禾丰含氨基酸微量元素水溶肥料有明显肥效。

(kg/20 m2)

2.3 经济效益

处理A较CK增产561.0 kg/hm2, 稻谷按市价2.4元/kg计算, 新增产值1 346.4元/hm2。南京禾丰含氨基酸微量元素水溶肥料产品按2.5元/100 m L计算, 喷施45次/hm2, 用量4 500 m L/hm2, 肥本112.5元/hm2, 在不考虑用工成本的条件下, 增加纯收入1 234.5元/hm2, 投入产出比为1∶12, 示范试验田块1.53 hm2, 合计增加纯收入1 892.9元, 经济效益明显。

3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 叶面喷施南京禾丰含氨基酸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对水稻有较好的增产效果, 增产561.0 kg/hm2, 增产率7.56%。经生物统计T测验分析, 与清水对照比较, 产量达极显著差异水平, 平均增加纯收益1 234.5元/hm2, 大田示范试验肥效明显。

摘要:南京禾丰含氨基酸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在水稻大田示范中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 叶面喷施南京禾丰含氨基酸微量元素水溶肥料, 对水稻有较好的增产效果, 增产561.0 kg/hm2, 增产率7.56%。经生物统计T测验分析, 与清水对照比较, 产量达极显著差异水平, 平均增加纯收益1 234.5元/hm2, 大田示范试验肥效明显。

关键词:水稻,氨基酸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易珍玉, 刘强, 荣湘民, 等.有机肥对华南双季稻产量及碳氮代谢的影响[J].湖南农业科学, 2012 (2) :30-33.

[2]王元森, 翁义道.水稻钙镁磷硅肥施用效果的试验报告[J].福州农业科技, 1997 (10) :24-29.

[3]李正良, 向泽民, 欧海莲, 等.黄孔炎牌微量元素水溶肥料 (粉剂) 在早稻上施用效果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 2013 (11) :26.

[4]赵淑春.微量元素肥料在水稻栽培上的应用效果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 2013 (13) :20.

[5]杨桂梅.水稻中微量元素 (SiO2) 肥效试验初探[J].中国科技纵横, 2013 (14) :86-87.

上一篇:下肢肿胀疼痛下一篇:生态建筑节能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