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膜下滴灌

2024-05-28

大田膜下滴灌(精选9篇)

大田膜下滴灌 篇1

灌溉中的滴灌系统, 能很方便地实现自动化控制, 灌水的自动化控制能有效发挥节水灌溉的技术特点, 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对滴灌系统的控制, 根据控制系统运行的方式不同, 一般可分为手动控制、自动控制和智能控制3类。

1 手动控制系统

系统的所有操作均由人工完成, 如水泵启闭, 阀门的开启、关闭, 灌溉时间的长短, 何时灌溉等。这类系统的优点是成本较低, 控制部分技术含量不高, 便于使用和维护, 适合大面积推广;不足之处是使用的方便性较差, 不适宜控制大面积灌溉。

2 智能控制系统

系统不要人直接参与, 通过预先编制好的控制程序和根据反映作物需水的某些参数可以长时间自动启闭水泵和自动按一定的轮灌顺序进行灌溉。人的作用只是调整控制程序和检修控制设备。这种系统中, 除灌水器、管道、管件及水泵、电机外, 还包括中央控制器、自动阀、传感器 (土壤水分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水位传感器和雨量传感器等) 及电线等。该系统优点是自动化控制程度高, 能够根据作物不同生长时期所需的水、肥、农药等及时满足作物生长需要;缺点是工程投资较大, 经济效益不明显。

3 自动控制系统

滴灌自动化系统是由水源、首部控制装置、量测仪表、输配水管网、中央监控计算机、田间控制站、电磁阀、控制电缆及相关的软件系统组成的一套田间自动化灌溉系统。系统中在灌溉区域没有安装传感器, 灌水时间、灌水量和灌溉周期等均是操作人员在系统首部利用电缆线通过灌溉操作触摸屏来控制田间给水栓电磁阀的开启和关闭, 操作人员不需要进入田间。对于大面积的自动控制系统, 由于距离较远, 控制中心和执行机构之间如何更可靠和更经济地实现通讯成为了主要问题。在自动控制系统中, 从控制中心到执行机构的通讯上, 在灌溉领域目前存在着3种自动控制通讯方式:第1种为有线 (传输电信号) 传输;第2种为有线 (传输液力信号) 传输;第3种为无线 (传输无线电信号) 传输。

3.1 有线传输

执行机构为电磁阀或电液联合阀, 通讯载体为电缆线。电缆线控制电磁阀的方式有2种。一是采用接受开关信号的电磁阀门, 即电信号是开启或关闭阀门的命令, 阀门开启或关闭所需要的能量是由电线供给, 这种方式比较省电, 也节省电缆线。二是采用连续通电的方式开启或关闭电磁阀门, 即通电状态阀门一直开启或关闭, 断电后阀门关闭或开启。这种方式控制器是直接控制电磁阀。

电缆线通讯的特点是系统不易受到干扰, 可靠性高, 数据传输量大, 可以进行各项监测数据的传送, 设计和施工操作都比较方便。传统的电缆线控制方式, 需要使用的电缆线用量非常大。目前使用总线技术控制的方式, 电缆线的使用数量已经大为减少, 大大降低了电缆线的投入。

3.2 液力线传输

执行机构为液力阀, 通讯载体为液力线。液力线控制液力阀的方式有2种。一是采用接受开关信号的阀门, 即水力信号是开启或关闭阀门的命令, 阀门开启或关闭所需要的能量是由系统的水压供给。二是采用连续供水力的方式开启或关闭阀门, 即通水状态阀门一直开启或关闭, 断水后阀门关闭或开启。这2种方式中, 液力线和控制中心之间采用中间控制单元RTU, 灌溉系统控制中心与RTU之间的通讯依然采用电缆线的方式, 也有采用无线方式进行通讯的。

液力线通讯的特点是安装工序简单, 劳动强度低, 易于对线路的维护和检测, 经济性一般。这种方式存在一定的缺陷:液力信号传输中, 适用于地势较为平坦的地方, 地形复杂的地方使用不便;而且可靠性一般, 液力传输易受外来因素影响;田间的RTU对执行机构只能发送开关命令, 不能进行监测。

3.3 无线传输

执行机构是液力阀或电磁阀, 通讯载体是无线电信号。无线电控制使用的阀门必须是接受开关信号的阀门, 无线电信号是开启或关闭阀门的命令, 阀门开启和关闭使用的能量一般由蓄电池供给, 需要定期检查蓄电池的容量以保证系统的正常使用。目前常见的有2种方式。一是控制中心直接给电磁阀发送通讯信号。二是与有线方式结合, 控制中心到田间无线RTU采用无线方式, RTU到电磁阀采用有线方式。第1种方式的特点是田间的电缆线使用量大为减少, 需采用专用的无线控制阀门, 这种阀门要安装无线信号发射接收装置和电源, 因此造价较高。第2种方式使用的阀门与前2种方式相同, 田间的线路与前2种相同, 只是减少了控制中心到RTU的的线缆。这种系统的缺点是在我国使用无线电必须向无线电管理部门申请频点, 得到批准方可使用, 且每年需要缴纳一定的费用;数据传输速率较低;受外界的干扰较大, 系统的可靠性较低。比如:相同频率的信号会干扰系统的正常工作, 高大的建筑物和树林也会对无线电信号的传输产生影响, 恶劣天气也会影响无线电信号的传输。目前农八师自动化控制滴灌技术有2种类型, 第1种类型系统中心控制单元到田间设备以无线方式通讯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第2种类型系统中心控制单元到田间设备以总线方式通讯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使用效果根据使用单位反映较好。第1种类型, 即系统中心控制单元到田间设备以无线方式通讯, 田间RTU到电磁阀采用有线方式连接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无线方式通讯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是利用GSM/GPRS通讯网络, 把单片机模块化软件管理, 将滴灌技术及湿度传感器、无线远程摇控、GSM通讯系统、田间智能控制阀、自动控制中央管理系统与项目区农业生产实践经验的有机结合技术。该系统主要由以下部分构成:中央控制器、田间自动控制阀、中心控制计算机、泵站运行监控设备、数传电台等。在系统首部管理房内增设灌溉控制箱、灌溉操作触摸屏、移动式编程器及变频柜等主要电子设备控制田间的灌水。整个系统由4个单元组成, 一是中心单元:计算机、通讯控制器、稳压器;二是首部单元:滴灌控制箱、变频柜、超声波流量仪;三是通讯单元:无线收发设备组成;四是田间控制单元:阀门远程控制器 (RTU) 、连接电缆、电磁阀等。

大田膜下滴灌是一种高效节能省水增产的微灌灌溉技术, 它具有很多突出的优点, 在新疆地区大田膜下种植中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 具有很强的推广优势, 而且很方便实现灌溉的自动化控制, 滴灌自动化系统在经济上合理, 在技术上是可行, 可大面积推广应用。

花生膜下滴灌技术研究 篇2

关键词:花生 覆膜 滴灌 节水 技术

中图分类号:S56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161(2015)02-0065-03

花生膜下滴灌技术是地膜栽培技术与滴灌技术的有机结合,其通过可控管道系统供水,将加压的水经过滤设施滤清后,依次进入输水主管、支管、辅管、毛管(铺设在地膜下方的滴灌带),再由滴灌带上的滴水器一滴一滴地均匀、定时、定量地浸润作物根系发育区,供根系吸收。

1膜下滴灌技术的优点

1.1节约灌溉用水

滴灌仪湿润作物根系生育区,属局部灌溉形式,不会产生深层渗漏和水平流失,而且南于滴水强度小于土壤的入渗速度,因而不会形成径流使土壤板结。在整个输水系统中,灌溉水是在一个全封闭的系统中运行,无渗漏和蒸发,输水效率高。膜下滴灌滴水量很小,能够使土壤中有限的水分循环于土壤与地膜之间,有效减少作物棵间蒸发,节约了灌溉用水。据测试,膜下滴灌的平均用水量是传统灌溉方式的12%,是喷灌的50%,是一般滴灌的70%。

1.2提高肥料利用率

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在灌水时将溶解的肥料注入滴灌管道系统,随灌溉水滴入作物根系附近,达到水肥一体化应用,避免了肥料的浪费。由于肥液集中分布于根系层,防止了肥料的深层流失和地表流失,既提高了肥效,又防止了对地下水的污染。此外,在作物生育期内追施肥料,不需人畜和机械进入田间作业,既节省J-劳力,又能达到较高的施肥均匀度,大大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据测试,膜下滴灌可使肥料的利用率由30%~40%提高到50%~60%。

1.3增加作物产量

膜下滴灌能适时、适量地向作物根区供水供肥,调节棵间的温度和湿度。同时地膜覆盖昼夜温差变化时,膜内结露能改善作物生长的微气候环境,从而为作物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条件,显著提高作物产量据测试,膜下滴灌可使一般低产花生产量提高35%左右。

1.4减少用工投入

由于滴灌仅湿润作物根部附近土壤,其他区域尤其是行间土壤水分较低,可防止杂草生长,减少除草用工。根据土壤质地设计最佳灌溉水量,减少水分向根区外渗漏,不会造成土壤板结,一般不需中耕。滴灌系统可自动控制,实行水肥药一体化,大大降低了施肥、喷药等田间管理的劳动量和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2膜下滴灌系统的组成

膜下滴灌系统一般由水源工程、首部枢纽、输配水管网和灌水器等部分组成。

2.1水源工程

滴灌系统的水源可以是机井、泉水、水库、渠道、江河、湖泊、池塘等,但其水质必须符合灌溉要求滴灌系统的水源工程一般指为从水源取水进行滴灌而修建的拦水、引水、蓄水、提水和沉淀工程,以及相应的输配电工程。对井水来说,则不需要再修建沉淀工程。

2.2首部枢纽

滴灌系统的首部枢纽包括动力设备、水泵、施肥(药)装置、过滤设施、安全保护及量测控制设备,其作用是从水源取水加压并注入肥料(农药),经过滤后按时、按量输送进管网,担负着整个系统的驱动、量测和调控任务,是全系统的控制调配中心。

2.3输配水管网

输配水管网的作用是将首部枢纽处理过的水流按要求输送分配到每个灌水单元和滴头,包括干管、支管、毛管及所需的连接管件和控制、调节设备。由于滴灌系统的大小及管网布置不同,管网的等级划分也有所不同。

2.4灌水器

滴灌系统的水流经各级管道进入毛管(滴灌管或滴灌带),经过滴头流道的消能减压及调节作用,均匀、稳定地滴到作物根部,以满足作物生长对水分的需要。滴灌带一般为黑色,能承受130N的拉力,每隔一定距离有一个出水孔(滴头)。滴头是滴灌系统中最重要的设备,其性能与质量直接影响到滴灌系统工作的可靠性及灌水质量。

3花生膜下滴灌栽培技术

3.1品种选择

膜下滴灌可选择生育期较长、增产潜力较大的高产、稳产、商品性状好的花生品种,如阜花10号、阜花12号、花育20号、花育23号、唐油4号、铁花1号、铁花2号、昌花l号等品种。

3.2选地和轮作倒茬

花生膜下滴灌宜选择地势平坦、灌排方便、耕作层疏松、含钙质和有机质较多的沙质壤土或轻沙壤土,最好是生茬、有灌溉条件、土地连片便于农机作业的地块。前茬作物以粮谷、棉花、薯类、蔬菜等为宜,实行轮作倒茬。

3.3整地

整地是膜下滴灌技术的关键,直接影响到播种质量、覆膜质量和花生的出苗、生长发育。宜在上季作物秋收后至土壤封冻前进行耕翻、旋耕、耙耢、清除残茬杂物等作业。耕翻每隔3a进行一次,深度在30cm以上。整地作业一般先灭茬、后旋耕(深度在20cm左右),随后耙地(镇压)、耢地,达到地表平整、土壤细碎、上虚下实、无坷垃、无残茬的待播状态,为高质量覆膜铺滴灌带创造一个良好的土壤环境。

3.4施足底肥

整地前每公顷施用腐熟农肥6万kg、磷酸二铵225kg、尿素75kg、硫酸钾225kg、生石灰75kg,随旋耕灭茬均匀施于耕作层。

3.5覆膜播种

1)播期。以5日内5cm地温稳定在12℃以上为最佳播期,辽西、辽北、辽中地区一般在5月5-10日,大连、葫芦岛地区在5月1日前后,吉林和黑龙江南部在5月10-20日。

2)大垄一膜一管双行栽培。大垄双行栽培标准为:垄上宽65cm,垄底宽95cm,垄上小行距40cm,垄间大行距55cm,垄间距30cm,垄高10~12cm,膜宽95cm,膜厚0.008mm以上,滴灌带铺设于垄上小行距双垄中间。

nlc202309040109

3)除草剂用量。除草剂可用甲草胺3.00~3。75kg/hm2或乙草胺2.25kg/hm2。在覆膜播种机带的储药筒内加入少量水、再加入除草剂、最后注满水,随播种均匀喷晒在播后的地表。

4)种肥用量。将尿素90kg/hm2、磷酸二铵150kg/hm2、硫酸钾300kg/hm2加入施肥箱,调好排肥量。

5)播种密度。花生播种密度应综合考虑品种、气候、土壤肥力等因素,垄间大行距55cm,垄上小行距40cm,穴距16~17cm。其中,珍珠豆型品种每公顷15.0万~16.5万穴,每穴2粒,每公顷保苗30万~33万株;普通型和中间型直立大花生品种每公顷12.0万~15.0万穴,每穴2粒,每公顷保苗24万~30万株。

6)地膜选择。选用宽度适宜,抗拉伸,耐老化,不碎裂,透明度高,展铺性好,既能保证有效果针人土、又能控制高节位无效果针人土的地膜。一般以膜宽90~95cm,膜厚0.008mm,透光率大于等于70%的地膜为宜。

7)播种。采用播种覆膜联合机械,实行作畦、施种肥、播种、覆土、镇压、喷洒除草剂、铺滴灌管、覆膜等作业一次完成。

3.6安装滴灌设备

播种前首部工程要安装到位,滴灌带随播种时铺设,播种后立即接通主管路和分管路。滴灌设备安装好后,使用时打开阀门,调至适当的压力,即可将水分送到花生根区自行灌溉。

3.7田间管理技术

1)苗期管理。播种后,如土壤墒情能保证出苗,则不需浇水;如墒情差,不能保证出苗,则应在播种后进行滴灌,用水量为15~75t/hm2。

2)开花下针期管理。此时花生进入盛花期(7月15日),生长旺盛,需水量大,应根据土壤墒情保证水分供应,一般滴灌配额为75~150L/hm2。

3)结荚期管理。结荚期多数时间降水能满足花生需求,如遇干旱可滴灌,用水量为150~450t/hm2。同时随水追肥,每公顷追施尿素48kg、磷酸二氢钾45kg、硝酸钙30kg。

4)饱果成熟期管理。这一时期花生水分消耗减少,遇土壤墒情不足可滴灌,用水量为75~225t/hm2。随水追施尿素37.5kg/hm2、磷酸二氢钾15.0kg/hm2、硝酸钙22.5kg/hm2。

4结语

膜下滴灌技术使传统的大水漫灌转向浸润式灌溉,水流经滴孔直达作物根系,加之地膜覆盖,大大减少了作物棵间蒸发,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为作物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同时,由单一浇水转向水肥一体供给,使作物对水、肥、药的利用更直接,效率更高。

参考文献

[1]胡宝忱,李绍会.花生膜下滴灌节水高产栽培技术[J].园艺与种苗,2013(5):6-8.

[2]刘小武,李高华,赵双玲.膜下滴灌花生栽培技术[Jl.新疆农垦科技,2012(4):12-13.

[3]范丽娟,索长利,花生膜下滴灌机械化栽培技术[J].新疆农机化,2013(3):25-26.

[4)刘彦忠,花生膜下滴灌栽培技术[J].农村科技,2013(8):9-10.

StudyontheTechniqueofDripIrrigationunderFilmforPeanut

LIChunyun

Abstract:Thetechniqueofdripirrigationunderfilmforpeanutisanewcultivationmodeofincreasingyield.Thearticleanalyzestheadvantagesofthistechnique,introducesthecompositionofthesystem,expoundsthekeypointsofthetechniqueaccordingtorelativeproesssofpeallutproduction,andprovidesatheoreticalreferenceandtechniquesupportforthehealthydevelopmentofpeanutindustry.

Keywords:peanut;film;dripirrigation;watersaving;technique

大田膜下滴灌 篇3

关键词:滴灌,系统设计参数,取值方法

我国自1974年首次从墨西哥引进滴灌技术, 迄今已走向成熟、快速发展的轨道。大田膜下滴灌就是将滴灌系统的末级毛管 (灌水器) 在拖拉机的索引下通过改装后的播种铺膜铺管联合机在膜下与地膜、种子同时一次作业铺设完成后, 将毛管入口与相应的支管 (铺管) 干管及配套设备连接组成一体的供水系统, 由泵将有压力的水, 通过干管、支管 (辅管) 送到毛管, 毛管上的灌水器将水变成细小的水滴, 在作物根系范围内进行局部灌溉。大田膜下滴灌技术在新疆被广泛推广应用, 技术比较成熟, 在多年的工程实践中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和试验资料。相信伴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发展要求, 大田膜下滴灌技术的应用会更加普及。

1 滴灌系统设计参数取值

对于一个具体的滴灌系统其条田位置尺寸、土壤条件、气象条件、种植作物种类和种植模式、水源条件等基本资料是确定的, 已知的。滴灌系统设计参数取值是以这些已知条件为根据的。滴灌系统的设计参数主要包括作物生育期内个阶段的系统灌水定额、灌水周期、一次灌水延续时间等。

1.1 滴头的选择-滴头流量和滴头间距的确定。

滴头的选择是滴灌系统设计首要工作, 也是关键性工作, 选择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投资和灌水质量。滴头选择主要依据作物种类和作物种植模式、土壤性质等因素综合考虑。不同作物对灌水的要求不同, 相同作物不同的种植模式对灌水的要求也不同。如条播作物, 要求带状湿润土壤, 湿润比大, 而对于果树及高大的树木, 其株行距大需要绕树湿润土壤, 作物不同的株行距种植模式对滴头流量、间距要求也不同。土壤质地对滴灌入渗的影响很大, 对于砂土宜选择较大流量的滴头以增大水分的横向扩散范围。对于粘性土壤宜选择流量小的滴头以免造成地面径流。对于大田滴灌种植的棉花等条播作物, 选用沿毛管滴头间距较小的滴灌带 (管) 较多。根据试验资料或类似工程经验可以选定适合既定作物种植模式和土壤条件的滴头。当前滴灌中普遍采用的滴头流量和滴头间距范围见表1。

1.2 土壤湿润比的确定。

土壤湿润比是指被湿润土体与计划湿润层总土体体积的比值。湿润比的大小取决于作物、滴头间距及流量、灌水量、毛管间距、土壤理化特性等因素。在滴灌工程规划设计时, 湿润比以地面一下20cm~30cm处的平均湿润面积与作物种植面积的百分比近似的表示。对于大田棉花膜下滴灌可以通过下式计算土壤湿润比:

式中:p-滴灌设计土壤湿润比, %;

Sw-滴头湿润带宽度, m;根据具体体土壤条件和选择的滴头类型可以参考类似工程 (试验) 经验或做简易滴灌试验确定。

SL-滴灌带 (管) 间距, m;根据作物种植要求和滴头湿润带宽度确定, 应使作物都分布在滴灌带 (管) 的湿润范围内。

根据滴灌带 (管) 的布置间距和选定滴头条件下的滴头湿润带宽度可以计算出湿润比。在滴头湿润宽度一定情况下通过调整滴灌带 (管) 间距使湿润比在《微灌工程技术规范》 (以下简称规范) 3.0.2条的规定的范围内。

1.3 作物设计灌溉强度。

作物设计灌溉强度为设计耗水强度减去有效降雨量, 再减去根层土壤或地下水补给得水量。对于干旱地区设计灌溉强度即为设计耗水强度。

根据规范3.0.3条, 设计耗水强度应采用设计年灌溉季节月平均耗水强度峰值, 并由当地试验资料确定, 在无资料时由表3.0.3选取。在缺乏实际试验资料的地方, 也可以利用气象资料采用彭曼法加以推算。

1.4 设计灌水周期。

膜下滴灌的灌溉水量一部分被作物吸收利用, 一部分在重力作用下渗漏到土壤深层不能被作物利用而产生渗漏损失二者是同时发生的。滴灌设计应使水量尽量被作物吸收利用, 减少产生深层渗漏。从提高田间灌溉水利用效率的角度考虑滴灌周期越短越好。但周期短会频繁的开关阀门, 增加管理劳动强度。根据多年工程运行实践, 一般以3~6天一个灌水周期比较适宜。

1.5 设计灌水定额。

在已知设计作物设计灌溉强度、设计灌水周期、湿润比的条件下可以采用下式计算设计灌水定额:

式中:m-设计灌水定额, mm。

T-设计灌水周期, d。

Ia-作物设计灌溉强度, mm/d。

p-湿润比, %。其它参数意义同前。

1.6 一次灌水延续时间。

滴灌的一次灌水延续时间与作物设计灌溉强度、灌水周期、计划计划湿润土层深度、湿润比和滴头流量、间距以及滴灌带铺设间距有关。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t-一次灌水延续时间, h。

Ia-作物设计灌溉强度, mm。

Se-滴头间距, m。

SL-滴灌带铺设间距, m。

η-灌溉水利用系数, 按规范取0.9。

qd-滴头流量, L/h。其它参数意义同前。

灌水时间根据目前实践经验, 一般在灌水高峰期一个轮管组灌水延续时间在3~10小时较适宜;时间长, 滴灌带的利用率高, 水的利用率低。

1.7 轮灌组数。

滴灌系统工作制度由随机、续灌、轮灌灌溉3种配水方式。随机供水灌溉只适用于一个系统多个承包户、种植多种作物的形式。全系统续灌要求系统内全部管道同时供水, 对设计灌区内所有作物同时灌水, 因而系统流量大增加工程投资, 供水时间短设备利用率低, 只适用于较小的滴灌系统。大田滴灌系统一般采用轮灌配水方式, 其灌水方式是以同时开启数条 (对) 毛管为一个基本灌水单元, 运行时他们按轮灌分组依次轮流受水;对于基本灌水单元上游的各级管道一般是上以级管道向下一级管道配水时下一级管道轮流受水。

按作物需水要求, 滴灌系统划分的轮灌组数目如下:

式中:N-允许的轮灌组最大数目, 取整数;

C-系统日工作小时数, h/d。其它参数意义同前。

实践证明, 轮灌组过多, 会造成各农户的用水矛盾, 按按上式计算的N值为允许的最多轮灌组数目, 设计时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确定合理的轮灌组数目。

2 应用实例

2.1 工程设计应用。

新疆某地一大田棉花膜下滴灌系统, 棉花种植模式为 (30+60) ×10 (即窄行行距为30cm, 宽行行距为60cm, 株距为10cm) , 土壤为砂壤土。根据近几年对大田棉花膜下滴灌生产实际的观测和调查结果, 滴灌带宜一管两行布置, 即滴灌带间距为0.9m, 滴头流量选为1.8L/h, 滴头间距为0.3m。根据试验滴灌带湿润宽度为0.52m, 设计灌溉强度为4.5mm/d, 设计灌水周期为6d。系统日工作小时数为20h/天, 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9。经计算系统一次灌水延续时间为4.5h/组, 可划分为26个轮灌组。见表2。

2.2 工程运行管理应用。

滴灌系统设计、建设完成后, 其滴头流量、间距、滴灌带布置间距就固定了。然而作物在生育期的不同生育阶段其需水量时不同的, 具体的数据我们可以根据试验资料或按彭曼法计算得到。在不改变轮灌组划分方式 (因为若改变轮灌组划分方式则给运行管理带来诸多不便) 的情况下采用此方法可以很容易的计算一个滴灌系统的作物在不同生育阶段 (不同设计灌溉强度、不同设计灌水周期) 的一次灌水时间, 给滴灌系统运行管理提供方便。见表3。

3 结论

滴灌系统的工程特性就是尽可能的根据作物生长需要作到按需供水, 是从传统的水浇地到水浇作物的根本转变, 达到真正节水的目的。本本介绍的滴灌系统设计方法是从作物需水角度考虑的, 规范中的设计方法是从土壤的蓄水能力考虑的。在计算作物生育期不同阶段的系统设计参数时规范上的影响因素较多 (如土壤容重、计划湿润层厚度、适宜土壤含水率上、下限等, 此计算方法则不需要这些参数) , 不如此方法方便快捷。二者在具体计算过程中都考虑了土壤、作物、管理等因素对滴灌系统设计参数取值的影响, 在计算成果上是一致的, 在工程实践中可以可结合当地实际对比使用。

因为即便是同一滴灌系统也可以选择不同的滴头类型, 所以不管用那种方法计算的滴灌系统设计参数都不是唯一的, 都有多个方案可供选择。在具体工程实践中应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通过做方案比较择优选用。

参考文献

[1]水利部农水研究所主编.微灌工程技术规范 (SL103-95) [S].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1995.[1]水利部农水研究所主编.微灌工程技术规范 (SL103-95) [S].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1995.

番茄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 篇4

关键词:番茄;膜下滴灌;高产栽培

中图分类号:S641.2;S626 文献标识码:A DOI编号:10.14025/j.cnki.jlny.2016.10.067

1 栽培技术

1.1 育苗

1.1.1 种子选择、处理 在番茄栽培中,种子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秧苗生长情况,因此必须挑选出品种纯正、成熟饱满、不染病虫的优质种子。完成种子挑选以后,将其放进温水(55℃)中持续搅动,当温水的温度处于30℃时,需停止搅拌,将种子浸泡其中,6~8小时后,将种子捞出并清洗干净。此外,也可以在6~8小时后,掺入10%Na3PO4溶液,继续浸泡15~20分钟,再将种子捞出清洗干净。

1.1.2 催芽 处理完成以后的种子,需将水分控干,然后使用干净的湿纱布包裹起来,放置于28℃~30℃的环境进行催芽,当超过70%的种子均出芽后,可以开始播种工作。

1.1.3 育苗设施、基质 采取营养钵育苗的方法,基质则是使用60%肥沃大田土+40%腐熟厩肥,将其拍细过筛。营养土中应掺入西洋复合肥与50%多菌灵,用量分别是2公斤/立方米、80克/立方米,混匀。

1.1.4 播种 严格按照定植期、育苗设施以及适宜苗龄,确定播种时间。

1.1.5 苗期管理 加强温度控制,出苗前,白天、夜间的温度应分别控制在25℃~28℃、25℃~28℃;幼苗期,白天、夜间的温度应分别控制在22℃~25℃、16℃~18℃;分苗后,3~5天内禁止通风;缓苗后,白天、夜间的温度应分别控制在25℃~30℃、18℃以上。

1.2 整地施肥

合理施肥,腐熟优质有机肥的用量应控制在5000~7000公斤/亩,西洋复合肥、普钙的用量分别为50公斤/亩、100公斤/亩。完成施肥后,需做好深耕、耙平,做成高畦,间距需控制在1.1米,畦面宽度则为0.5米。

1.3 定植

在进行番茄苗的定植时,以晚霜后、地温超过10℃为宜,通常在4月下旬~5月上旬进行。在开展定植时,需事先做好整地工作,一次性完成滴灌带的铺设与地膜的覆盖。在定植的前一天晚上需滴水,以确保膜下的土壤充分湿润,在定植的过程中,需同时栽苗、滴水。对于长势存在差异的番茄苗,需分开进行定植,定植深度应控制在营养块上表面和畦面齐平或略深。在完成栽苗工作后,应稍微镇压土地,一周后再滴一次缓苗水。

2 田间管理

2.1 蹲苗

早熟品种具有长势弱、结果早的特点,因此在前期必须重视枝叶生长问题,控制好蹲苗时间;中晚熟品种具有长势强的特点,在开花坐果阶段需重视控水工作,等到第一穗果实达到小枣规格、侧枝开始坐果,可结束蹲苗。

2.2 滴水肥

在果实膨大阶段,必须注意天气预报,结合土质实际情况,将滴水周期控制在5~6天/次,避免土壤出现骤干骤湿的问题,有效减小裂果、病果出现率;在采收阶段,必须控制好灌水量,采收前7天禁止灌水,完成采收工作后,需及时补水,从而确保后期果实正常生长。通过膜下滴灌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化肥的随水滴施,需根据番茄各个生长阶段对养分的不同需求,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的,科学供应。通过此种施肥方法,化肥可以经由滴灌系统直接进到番茄根区,利用率大大提高。

2.8 防止落花

在番茄的栽培中,落花现象十分常见,其对于产量的影响较小。造成番茄落花的因素十分多,例如:水分与光照不足、温度低、根系发育不佳、开花期骤遇高温等。当田间超过一半的植株第一穗花,均开放了2~3朵花时,可在晨间喷洒30~50毫升/公斤的番茄灵,频率控制在5~6天/次,如此连续3次即可,注意若是温度较高,可适当降低浓度,温度较低则相反。

2.4 植株调整

一是在绑蔓的过程中,需要将果穗放在架内叶荫处,防止果实出现灼伤问题;二是在进行整枝时,采取单干整枝的方法,也就是仅仅将主轴保留下来,其余叶腋内生长出的侧枝全部去除;三是当打杈侧枝的长度达到4~7厘米,则需在晴天中午进行打杈;四是在摘心拉秧前45~50克,应在顶部果穗上,留下两片叶摘心;五是需做好疏花疏果,将畸形花、果摘除,需注意的是过多的小果也需要去除,通常大果型,保持3~4果/穗,中果型4~6果/穗。

3 病虫害防治

3.1 防治关键

在开展病虫害的防治时,应根据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防治方法:苗期。苗期病虫害防治的关键在于猝倒病的防治,其他仅需兼治;大田期。大田期病虫害防治的关键在于晚疫病的防治,注意加强监测。

3.2 合理用药

在选用病虫害防治药剂时,应加强药物用量与安全间隔期的控制,具体用药技术如下:

一是猝倒病、立枯病的防治,可喷洒以下3种药剂:800倍72.2%霜霉威水剂的溶液;3000倍95%恶霜灵可湿性粉剂的溶液;600倍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的溶液。

二是茎基腐病的防治,初期可喷洒以下2种药剂:3000倍95%恶霜灵可湿性粉剂的溶液;1200倍20%甲基立枯磷乳油的溶液。此外,也可以在植株基部涂抹上200倍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的溶液。

三是早疫病的防治,初期可喷洒以下4种药剂:600倍5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的溶液;600倍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的溶液;600倍68.75%噁酮锰锌水分散粒剂的溶液;600倍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的溶液。

四是晚疫病的防治,初期可喷洒以下5种药剂:600倍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的溶液;1500倍52.5%恶酮霜脲氰水分散粒剂的溶液;600~700倍69%锰锌·烯酰可湿性粉剂的溶液;600倍72.2%霜霉威水剂的溶液;500~600倍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的溶液。上述药剂还可兼冶绵疫病。

五是灰霉病的防治,初期可喷洒1500倍25%嘧菌酯悬浮剂的溶液,频率控制在15~20天/次,连续进行2~3次即可。

六是细菌性病害的防治,可喷洒1000倍53.8%氢氧化铜2000干悬浮剂的溶液。

七是病毒病的防治,可喷洒以下3种药剂:800~1000倍1.5%植病灵乳剂的溶液;500倍20%病毒A可湿性粉剂倍液;200~250倍2%宁南霉素水剂。喷洒频率控制在5~7天/次。

八是蚜虫、烟粉虱的防治,可喷洒以下4种药剂:2000倍10%吡虫啉可湿性粉的溶液;2000倍1.5%除虫菊素水乳剂的溶液;1000倍25%噻虫嗪的溶液;500倍吡虫啉·茚虫威的溶液。

九是棉蛉虫、烟青虫的防治,可喷洒1000倍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的溶液。

4 采收

番茄从开花到果实完全成熟基本需要经历一个半月左右,为了后续果实能够健康发育,需要及时摘除成熟的果实。尽量在晴天采摘,如果在雨天采摘,雨水的冲刷不但会对枝叶造成损害,还有利于病毒的传播。

5 结语

膜下滴灌技术简介 篇5

大田作物膜下滴灌是将覆膜种植技术与滴灌技术两者互相结合的新型灌溉技术。它将有压水源通过滴灌管道系统变成细小的水滴在作物根系范围内进行局部节水灌溉;同时,由于覆膜可大大减少作物的棵间蒸发,使得作物根系在滴头附近集中发育,使水、肥作用更直接,效率更高。膜下滴灌还可在根系范围内形成一个低盐区,加之地膜覆盖使棵间蒸发甚微,盐分水易返回地面,在盐碱地上也可获得较高产量。

二、技术要点

1.采用膜下滴灌技术需要对水源进行加压和净化处理,需要配置相应的机械、设备、管材等。内镶式滴灌带和管上补偿式滴灌管为目前国内研制和生产出的产品,可广泛应用于膜下滴灌.产品质量及使用效果与国外同类产品相同。

2.大田作物膜下滴灌系统的结构为:水源~水泵~离心式砂石过滤器~网式过滤器~主干管~分干管~支管~毛管~灌水器。膜下滴灌系统在田间的组成形式是:使用改装后的播种机,在拖拉机牵引下,将系统的末级毛管与覆膜、种子三者同时一次作业铺设完成。然后将末级毛管再与相匝的支、干(分干)管及设备相连接,组成膜下滴灌网络,水通过毛管上的灌水器在膜下均匀地为作物供水。

3.膜下滴灌系统的设计,应按照标准SL103~95《微灌工程技术规范》执行。

三、适用范围

大田膜下滴灌技术适用于经济价值较高的蔬菜、花卉、果园和其他大田经济作物。目前,主要使用在棉花、甜菜、加工用蕃茄及蔬菜等作物上。

四、预期效益

膜下滴灌系统设计 篇6

膜下滴灌是将覆膜种植与滴灌相结合的一种灌溉技术 [1,2],是一种结合了以色列滴灌技术和国内覆膜技术优点的新型节水技术。这种技术是通过可控管道系统供水,将加压的水经过过滤设施滤“清”后,与水溶性肥料充分融合,形成肥水溶液,进入输水干管-支管-毛管,再由毛管上的滴水器一滴一滴地均匀、定时、定量地浸润作物根系发育区,供根系吸收。

1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黑龙江省某农场66.67hm2小麦膜下滴管实验工程,引进先进的农业生物技术,与小型灌溉工程相结合,建设生态型灌溉工程。从生产技术手段和使用方式两方面对当地的农业生产进行改进。根据农艺要求可知,小麦行间距为10cm,当地土壤湿润比为60%,滴灌设计灌溉补充强度为4mm/d。设计中,灌溉水利用系数η=0.9[3],每个滴头流量为2.1L/h,一根毛管负责8行小麦滴灌,幅宽0.8m

2 滴灌系统的设计

2.1 最大净灌水定额

设计净灌水定额计算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和美国水土保持局建议方法,取最大净灌水定额[4]为

mmax=0.1×Y×Ζ×Ρ×Δθη

式中 Y—土壤容重,取Y =1.42g/cm3;

Z—设计湿润深度,取Z =0.45m;

P—土壤湿润比,取P =60%;

Δθ—土壤含水率上下限差,取Δθ=0.75。

经计算,最大净灌水定额mmax=31.95mm

2.2 毛灌水定额

毛灌水定额计算公式为m毛=mmax/η,计算得小麦灌水定额m毛=35.5mm

2.3 设计灌水周期的确定

设计灌水周期为

Τ=mmaxEa×η

式中 T—灌水周期(h/d);

Ea—作物日耗水强度,本设计取Ea=4mm/d

经计算,灌水周期T=31.954×0.9=7.188d,取T=8d

2.4 一次灌水延续时间的确定

一次灌水延续的时间为

t0.8=msesqd=31.95×0.8×0.32.1=3.7(h)

式中 t0.8—幅宽为0.8m时一次灌水延续时间;

se—幅宽,取se=0.8m;

s—滴头间距,取s=0.3m

以每天20h计算,轮灌组数N=20×8÷3.7 =43.2组。根据实际情况,取轮灌组数目N=14组。

3 毛管极限长度计算及水头差的分配

3.1 允许的水头偏差

灌水小区流量偏差取qv=20% ,灌水小区允许的最大和最小水头偏差分别为

hmax=(1+0.65qv)1xha=(1+0.65×0.2)10.5×10

=12.77(m)

hmin=(1-0.35qv)1xha=(1-0.35×0.2)10.5×10

=8.65(m)

ΔHs=hmax-hmin=12.77-8.65=4.12(m)

毛管的允许水头差为

Δh毛=0.55ΔHs=0.55×4.12=2.26(m)

落水小区的允许水头差为

Δh=0.45ΔHs=0.45×4.12=1.84(m)

若毛管选用D16PE管,计算毛管极限长度为

L毛=ΙΝΤ(5.446ΔhD4.75ΚSqd1.75)0.364×S=ΙΝΤ(5.446×2.26×164.751.2×0.3×2.11.75)×0.3

=81.68(m)≈81.7(m)

3.2 毛管极限孔数及轮灌组流量计算毛管极限孔数计算公式为Nm=INT{(5.466[Δh2]d4.75)/(kSq1.75d)}0.364

经计算,毛管极限孔数Nm=272个,毛管极限孔数计算见表1所示。轮灌组每条支管上有20条25mm分支管,每条分支管上有62条毛管,每条分支管流量为12053 L/h,流量计算表见表2所示。在实际生产中,取毛管长度为50m,所以滴头为166个,经计算,每条毛管流量为348.6 L/h,取350 L/h

4 管道水力计算

管网的水力计算是滴灌系统设计的中心内容,它的任务是在满足水量和均匀度的前提下,确定管网布置中各级(段)管道的直径、长度及系统扬程,进而选择水泵型号。

4.1 毛管水力计算

毛管水力计算的任务是根据灌水器的流量和规定的允许流量偏差,计算毛管的最大允许长度和实际使用长度,并按实际使用长度计算毛管的进口水头。毛管实际水头损失为

ΔΗ=1.2×8.4×104×Q1.75D1.75×L×F

=0.566(m)

经计算,毛管进水口为

h毛进口=hmin+ΔH毛实际+△ZAB

=8.65+0.566=9.216(m)

4.2 分支管水力计算

分支管在滴灌的系统中起配水和输水的双重作用,按分支管顺序对轮灌区进行轮灌,将干管压力降低,转换为毛管的工作压力。分支管设计的依据是配输水能力和均匀度两个因素,配输水能力是指分支管按设计的各灌区配水量配送到各轮灌区;均匀度意味着分支管分段长度必须在允许的压力偏差内,分支管设计的标准是每条分支管内任一点的水头h支i须大于或等于毛管进口要求的工作水头h0,以确保支管上每条毛管的滴头有足够的流量和压力,使滴灌小区灌水均匀。

分支管控制流量为12503L/h,长50m。如果分支管采用D40PPR管,分支管水头损失为

ΔΗ=1.05×8.4×104×Q1.75D1.75×L×F

=1.05×8.4×104×(12503/1000)1.75404.75×50×0.380=3.278(m)

H分支=3.278m<ΔH分支实际=3.554m,满足要求,则分支管进口水头为

h分支进口=h毛进口+ΔH分支+△ZBC

=9.216+3.278+0=12.494(m)

4.3 支管水力计算

支管控制流量为12053L/h,长1000m。如果支管采用D75PE黑管,支管水头损失为

ΔΗ=1.05×9.48×104×Q1.77D4.77×L×F=1.05×9.48×104×(12503/1000)1.77754.77×

1000×0.38=3.76(m)

支管进口水头损失为3.76m,根据地形高差显示,满足自流灌溉的要求,则支管进口水头为

h支管进口=h分支进口+ΔH支管+△ZCD

=12.494+3.76+0=16.256(m)

4.4 干管水力计算

干管的控制流量最大为175042L/h,长为700m,如果干管采用D125PVC管,则干管的水头损失为

ΔΗ=1.05×9.48×104×Q1.77D4.77×L=1.05×9.48×104×(175042/1000)1.771254.77×700

=64.74(m)

则干管的进口水头为

h干管进口=h支管进口+ΔH干管+△ZDE

=16.256+64.74+0=81(m)

4.5 局部阻力计算及水泵的选择

管道的局部水头损失按沿程水头损失的10%折算,则hj=0.10×81=8.1(m)。

考虑到过滤器等设备的损失,附加损失为7m H2O,则水泵扬程可定为H=81+8.1+7=96.1(m)。根据水量平衡计算及水力计算结果,选潜水泵为250QJ100—198/11的潜水泵。

5 喷灌管网布置

此地块长1000m,宽700m,设计方案共计需要700m干管1根,1000m支管14根,50m毛管17500根,50m分支管140根。 毛管间距0.8m, 支管间距100m。干管管材选用DN125mmPVC管材。支管垂直于干管,两边布置,便于双向控制,支管选用DN75mmPE黑管。分支管选用DN40mmPPR管。毛管布置考虑小麦的种植特点和种植模式,选用某公司一次成型薄壁滴灌带,DN16mmPPR管,壁厚0.31mm。滴头额定工作压力为10mH2O,额定流量2.1L/h,流态指数0.607,滴头间距0.3m,采用单行直线布置,滴灌带沿作物行布置。首部枢纽装置布置在水泵的旁边,便于操作与管理。为冲洗管道的淤积物和冬季到来之前排干管中的积水,在分干管的末端(较低处)布置了排水井。管网布置简图见图1所示。

6 结论

本文通过计算得到了各级管道的直径和长度,进行了滴灌管网系统的布置,计算结果为农场的膜下滴灌系统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对其它农场的滴灌系统具有参考价值。

摘要:为黑龙江省某国营农场面积约66.67hm2小麦种植区进行膜下滴灌系统设计。首先,介绍了工程概况;其次,计算了滴灌设计的耗水强度、灌水定额和灌水周期,确定了一次灌水延续时间、滴灌的轮灌制度、毛管的极限长度和水头差分配,确立了各级管道的直径和长度,并进行了滴灌管网系统的布置,推算了各级管道的流量,进行了管网的水力计算;最终选择了水泵的型号。膜下滴灌系统为实际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帮助。实践表明,膜下滴灌系统较传统种植方式节水灌溉,平衡施肥,可大幅度提高产量。

关键词:膜下滴灌,灌溉制度,水力计算

参考文献

[1]串志强,盛枉,赵成义,等.膜下滴灌条件下绿洲棉田土壤水分运动数值模拟[J].干旱区地理,2008(5):673-679.

[2]蔡焕杰,邵光成,张振华.荒漠气候区膜下滴灌棉花需水量和灌溉制度的试验研究[J].水利学报,2002(11):119-123.

[3]王素霞.谈大田膜下滴灌系统设计主要参数取值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9):57-58.

玉米膜下滴灌节水栽培 篇7

⒈品种选择

选用审定推广的具有亩产900~1000公斤以上潜力的高产、优质、适应性强的优良耐密品种, 注意当地无霜期和品种生育期。

⒉整地

以深松为主, 采用松、翻、耙、旋相结合的土壤耕作制, 注意保墒提墒, 创造良好的耕层结构。在宜耕期结合施肥及时整地。土块必须小于5厘米, 秸秆必须旋碎, 否则影响播种和覆膜。

⒊平衡施肥

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土壤供肥能力、气候栽培条件、目标产量等因素进行施肥, 做到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的合理搭配。一般农家肥的施用量为:每亩施用含有机质8%以上的农家肥2~3立方米做底肥, 结合整地时一次性施入。一般化肥的施用量为:磷酸二铵每亩10~20公斤做口肥投到种子附近, 以不烧苗为准;一次性免追高氮肥40公斤投到两垄中间。在作物生长中后期看苗情再以尿素20~30公斤做为追肥进行冲施。

⒋种子处理

所选种子纯度不低于98%, 净度不低于98%, 发芽率不低于90%, 含水量不高于15%。播前15天进行1次发芽试验, 以便确定播种量。经过精选的种子, 在播种前5~7天进行晒种2~3天。没有种子包衣的种子用虫黑消等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 药种比1∶50, 包衣后阴干半小时后播种。

⒌合理密植

采取大垄双行膜下滴灌栽培模式, 覆膜后5~10厘米地温稳定10度, 出苗或放苗后能躲过最后一次的冻害, 及时抢墒、补墒播种。干旱严重地区可提前几天播种, 躲过与其他裸地等雨种植的冲突, 时间在4月10~20日播种。垄上株距28~35厘米, 垄间行距70~80厘米。根据各地区地力条件, 达到紧凑型品种亩保苗4200~4500株;半紧凑型和平展型品种亩保苗3700~4200株。播种做到深浅一致, 覆土均匀, 播深3厘米。

⒍覆膜管理

采用播种、施肥、铺设滴灌毛管、喷洒除草剂、覆膜、镇压一条龙种植方式进行播种, 除草剂每亩用60%乙草胺50毫升加2, 4D-丁酯20毫升土壤处理, 防治膜下杂草。苗后及时补种补栽、及时放苗、及时除蘖。

⒎灌溉追肥

必须及时灌水, 要以少灌、勤灌为主, 保证玉米对水分的需求, 每次水位深度不要超过作物所需的一个“湿润峰”的位置, 否则会造成作物脱肥, 特别是从大喇叭口期到开花期注意灌水。视玉米生长情况及时确定追肥数量, 结合灌水随水追肥。

⒏病虫鼠害防治

玉米中后期会有一定数量的玉米螟发生, 因本地区没有条件采用生物防治, 只有结合人工抓或撒适量的甲拌磷颗粒进行防治。

⒐促熟收获

玉米蜡熟后期玉米籽粒硬盖时, 进行站秆扒皮晾晒, 降低玉米水分, 促进玉米早熟。玉米完熟后再行收获。收获后清除秸秆, 拣净地膜。

⒑滴灌毛管回收

膜下滴灌技术及其潜力分析 篇8

一、膜下滴灌技术及其特点

1. 膜下滴灌技术

膜下滴灌技术就是把滴水器铺于地表, 农膜覆盖其上的滴灌技术和农膜覆盖技术有机结合的高效节水增产增效技术。其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与滴水器配套的首部设施、供水管网、管件等组成的滴灌系统;二是在膜下滴灌条件下的各种作物增产增效栽培技术和管理运行方案。

2. 膜下滴灌技术的特点

(1) “三节三抑”

“三节三抑”即节水、节肥、节约农药, 抑盐、抑病虫害、抑杂草生长。地膜覆盖大大减少了地表蒸发, 滴灌系统又是管道输水, 局部灌溉, 无深层渗漏, 与沟灌相比节水50%左右, 与喷灌相比节水30%左右, 由于采用膜下滴灌技术随水施肥, 可使达到相同目标产量下肥料投放减少30%以上。

膜下滴灌可使滴圆点形成的湿润峰外围形成盐分积累区, 湿润峰内形成脱盐区有利于作物生长。在0~100厘米土层平均含盐率2.2%的重盐碱地上, 经过3年连续膜下滴灌植棉, 土壤耕作层盐分降至0.35%。

农药随管道经滴头隐蔽施药, 避免农药因日光照射而变质、挥发。

(2) “五高”

“五高”即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提高土地利用率, 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提高劳动生产率, 提高农民 (工) 收入。采用膜下滴灌技术, 可溶性化肥随水直接施入作物根系范围, 使氮肥综合利用率从30%~40%提高到47%~54%, 磷肥利用率从12%~20%提高到18.73%~26.33%。使目标产量下, 肥料投放减少30%以上。

(3) “一减一降”

“一减一降”即减少机耕作业, 降低机耕成本, 节省机力费20%左右。

二、膜下滴灌技术潜力分析

1. 节水潜力分析

膜下滴灌还可抑制强烈的棵间土面蒸发, 在集成非充分灌溉技术后, 还可抑制奢侈蒸腾, 从而降低了田间作物需水量。

膜下滴灌节水潜力的开发可分三步:第一步, 全面推广覆盖微灌工程和建设山区水库, 因为全面推广滴灌后要连续均匀供水。第二步, 干支渠管道化, 建设平原水库工程。第三步, 建设冲积扇上的滞洪坝和绿洲打井工程, 保证多年灌溉均匀供水, 并推广非充分灌溉技术。

2. 抑盐增产潜力分析

膜下滴灌对耕层土壤有抑盐作用, 表现为: (1) 抑制了强烈的棵间水分蒸发, 这是耕层土壤盐化的动力, 同时抑制了耕层下垫盐分向耕层运移, 使含盐的浅层地下水上不来, 与传统大水压盐是完全不同的; (2) 每次滴灌在覆膜下形成湿润峰, 湿润峰的中部有一个脱盐区; (3) 杜绝了深层渗漏, 连续膜下滴灌可降低浅层含盐的地下水位到安全深度, 即可根治耕层盐化。

3. 生态农业建设潜力分析

膜下滴灌节水抑盐, 为绿洲生态农业建设提供了前提。扩大灌溉面积种树种草, 进行农田生态建设, 首先要建设绿洲三级林网:边界防风林带, 路林片林和田间林网, 把风沙危害减少到最小程度。同时要种草, 实行草田轮作, 不仅可增加绿洲农田生物多样性 (植物、土壤微生物、昆虫、野生动物和家畜) , 而且提高了耕层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另外, 发展草业、农区畜牧业, 还能有效减缓山区畜牧业的压力, 便于山区退耕退牧还草还林, 涵养绿洲山区水库。膜下滴灌对促进绿洲生态农业建设的潜力是相当大的。

三、小结

膜下滴灌技术全面推广后, 可驱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飞跃, 可把徘徊低效的传统农业逐步建成高效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同时, 膜下滴灌技术也是第二产业 (节水灌溉产品生产企业) 、第三产业 (节水灌溉科技设计服务部门) 、第一产业 (农业) 协同带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最终实现传统农业的产业创新, 进一步协同带动、建设涉农产业集群, 这对实现农业现代化, 彻底解决“三农”难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摘要:本文分析了膜下滴灌技术及其特点, 并对膜下滴灌技术在节水, 抑盐增产, 生态农业建设方面的潜力进行了深入分析。这为绿洲现代农业潜力的充分发挥提供了理论支持, 并对“三农”难题的解决及节水型社会的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膜下滴灌,潜力分析,驱动,现代农业

参考文献

[1]严以绥.膜下滴灌系统规划设计与应用[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3, (1) .

[2]马富裕, 严以绥.棉花膜下滴灌技术理论与实践[M].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 2002, (5) .

[3]王庆, 郭德发.大田膜下滴灌的优势及对棉花增产的作用[J].节水灌溉, 2004, (1) :31~32.

[4]戴婷婷, 张展羽, 邵光成.膜下滴灌技术及其发展趋势分析[J].节水灌溉, 2007, (2) :43~47.

[5]汪希成, 汤莉, 严以绥.膜下滴灌棉花生产的经济效益分析与评价[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4, 22 (2) :112~117.

大田膜下滴灌 篇9

灌区设计灌溉面积12.5万亩, 现状耕地面积5.3007万亩, 申请灌水面积10.8023万亩。灌区辖甘浚镇的17个行政村148个生产合作社和肃南县白银乡、红石窝乡的部分村社及康乐林场, 共有农户6168户, 农业人口2.25万人。

二、灌溉试验概况

1 试验的目的

通过农作物生育期灌水量测定和物候观测, 完成试验区作物产量、效益调查测算, 分析大田玉米河水滴灌工程的社会、经济、生态及节水效益。

2 试验、对比区布设

试验区布设在甘浚镇星光村二社, 该社共有45户150口人, 现有耕地面积547.5亩, 申请灌水面积730亩。

对比区布设在相同自然条件、灌溉水源、耕作技术、作物种类的星光一社典型农户地块。

3滴灌工程概况

甘浚镇星光村河水滴灌工程是2013年度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 也是甘浚灌区2013年度实施的重点高新节水工程, 受益甘浚镇星光村二社, 项目区控制耕地803亩, 实灌面积610亩, 全部为高新滴灌节水工程。

三、观测试验的具体情况

1 试验区基本情况

2 灌溉试验的设计方案

为了达到试验预期效果和目的, 拟定了相同条件下试验区、对比区的灌水时间、灌水次数、灌水定额。

3 试验方法及步骤

1播种前农业措施调查

②播种期农业措施观测

3农作物生育期农业措施观测

说明:试验区施肥全部通过施肥罐统一投放, 因此各地块追施肥料数量相同。

四、试验成果分析

1 灌溉定额分析

根据测算, 大田玉米河水滴灌在作物全生育期灌水10次, 每次间隔时间7天, 灌溉持续时间7~9天, 综合灌溉定额为305m3/亩;同比河水漫灌平均灌水5次, 间隔时间20~24天, 综合灌溉定额为379.5m3/亩。滴灌比漫灌每亩节水74.5m3, 整个工程控制区年节水4.54万m3。

2 经济效益分析

作物产量、产值:根据测算, 河水滴灌区比漫灌区每亩产量高27kg, 产值高24.3元;单方水效益产量高1.2kg, 产值高1.08元。

3 社会效益分析

由于安装了滴灌设施, 节省了星光二社群众以前灌水花用的劳力。该社平时灌水都在2昼夜左右, 平均每户花用2个工日, 玉米生育期一般灌水5次, 每户用工10个, 现在灌水农户基本不用操心。

五、存在的问题

主要是该项目控制区地处渠系下游, 灌溉水源有时得不到保证。

六、结论与建议

大田玉米河水滴灌工程不论是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都非常显著, 而且节水非常明显, 在干旱缺水地区可以大量推广。

建议:一是玉米由于水源问题, 河水滴灌工程项目不宜在远离引水口的下游地区推广实施。二是尽量安排在已进行过土地平整的项目上, 更能达到节水的效果。

摘要:为了切实加强以科技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逐步探索大田玉米河水滴灌技术的灌溉制度, 不断提高水利管理水平, 提升农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增加农民收入, 促进灌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在甘浚灌区进行了玉米河水滴灌工程试验, 以便积累该技术在灌区推广运行的经验。

关键词:大田玉米,河水滴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上一篇:中医毕业论文下一篇:车牌字符分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