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下滴灌节水技术的应用和意义

2024-06-17

膜下滴灌节水技术的应用和意义(共7篇)

膜下滴灌节水技术的应用和意义 篇1

膜下滴灌节水技术的应用和意义

膜下滴灌技术是一种结合了以色列滴灌技术和国内覆膜技术优点的`新型节水技术.水、肥、农药等通过滴灌带直接作用于作物根系,加上地膜覆盖,棵间蒸发甚微,十分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膜下滴灌技术的推广,将从根本上改变我国传统的农业用水方式,大幅度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作 者:杨国成 作者单位:甘肃亚盛集团,甘肃兰州,730030刊 名:农业科技与信息英文刊名:INFORMATION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年,卷(期):2009“”(21)分类号:S2关键词:膜下滴灌 节水技术 应用 意义

膜下滴灌节水技术的应用和意义 篇2

一、内蒙古地区马铃薯膜下滴灌种植技术应用情况

1. 推广应用情况

膜下滴灌种植技术是一项集节水灌溉、科学施肥、地膜覆盖、机械化作业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业技术。近年来, 内蒙古主推了马铃薯、玉米等作物膜下滴灌种植技术。目前, 乌兰察布市、包头市、阿拉善盟马铃薯膜下滴灌种植技术应用成效显著, 推广面积达2.83万hm2。以乌兰察布地区为例, 乌兰察布市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部, 是一个干旱少雨、水资源十分缺乏的地区。全市年均降雨量仅300 mm, 年蒸发量3000mm。地下水可利用量仅为10亿m3, 而且区域时空分布不均。全市耕地面积67万hm2, 其中水浇地面积14.74万hm2。多年来随着降水量的减少和地下水的无序开采, 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干旱、缺水和无霜期短已成为制约乌兰察布市农业发展的主要瓶颈。2010年, 乌兰察布市实施了2.01万hm2机械化膜下滴灌项目, 作物包括马铃薯、玉米、甜菜、葵花和蔬菜等, 其中马铃薯全程机械化膜下滴灌项目为1.35万hm2, 这一举措为乌兰察布市农机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2. 项目实施过程中呈现出“五个到位”的显著特点

(1) 认识到位 面对多年来干旱少雨的自然现状, 乌兰察布市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农牧民群众进行了深刻反思, 特别是2009年50年不遇的大旱再次给全市284万干部群众敲响了警钟。近年来, 节水设施农业的成功实践使各级政府和群众对节水设施农业尤其是机械化膜下滴灌的优势有了充分的认识。在此基础上, 乌兰察布市委、市政府提出:利用5年左右时间在全市范围内建成人均0.067 hm2设施农田的目标;尝到设施农业甜头的广大农牧民对膜下滴灌同样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

(2) 领导到位 乌兰察布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门会议, 对此项目进行认真研究, 并成立了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农机局, 形成了以市农机局牵头, 农牧业局、水利局、财政局、发改委等市直部门为成员单位的组织保障体系。市农机局各个局长分片包干, 督察到位, 每10 d进行一次全面督察, 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各旗县市区也相应成立了由政府一把手挂帅的领导机构, 涉农部门全面参与, 项目区乡镇党委、政府领导具体负责调整和落实地块。

(3) 技术到位 编写实施方案, 撰写实施标准, 选择实施地块, 选择主栽品种, 进行播前种子处理, 施基肥, 确定播种时间、播种方法, 实施机械化播种, 进行田间管理———护膜护管、中耕除草、及时查苗放苗补苗、灌水、追肥, 进行病虫害防治, 进行适时机械化收获。这一系列作业程序都做到标准化作业。

(4) 管理到位 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来服务膜下滴灌规模化经营, 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注册数量达到41个。实行“五统一分”经营方式, 即统一供种、统一供肥、统一作业、统一销售、统一核算, 分户经营;农田作业实现了全程机械化服务。

(5) 落实到位 抓项目地块落实, 抓全面规划设计, 抓水源落实, 抓施工。多次召开现场会, 以此推动项目实施。在具体规划上坚持水源充足、地块平整的原则, 充分利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以农机补贴为龙头, 整合农业、水利、林业、扶贫、抗旱等专项资金, 采取分级负担的办法来解决项目资金的落实问题。农机购置补贴每0.067 hm2补贴350元, 其中旗县财政每0.067 hm2补贴150元, 农民负担为50元/0.067 hm2, 其余全部由市级财政解决。另外, 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30%的基础上, 市级财政再次累加补贴10%, 旗县财政累加补贴5%。如四子王旗政府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 对项目区所有购置的马铃薯种植机械在国家补贴的基础上, 每台再补贴1 000元, 对项目建设中农民自筹的50元/0.067 hm2给予减免, 全部由旗财政负担解决。化德县将农民自筹的50元/0.067 hm2项目建设资金, 全部用于地膜、种子的统一购置, 无偿返还农民;为了提高机械化种植的标准化程度, 项目区实行统一种植, 补助机械作业费10元/0.067 hm2;同时对农民购置21.96~36.3 k W的动力机械在国家补贴30%的基础上, 累加补贴30%, 购置配套机具累加补贴20%。以上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实施, 有力地推动了机械化节水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效益分析

从乌兰察布市农机局获得的一组效益数据来看, 机械化膜下滴灌技术综合效益十分显著。

1. 增产效益

乌兰察布市1.35万hm2膜下滴灌马铃薯总产量达4.46亿kg, 平均产量2 220 kg/0.067 hm2, 每0.067 hm2平均纯收入2 670元, 总收入5.36亿元。

2. 节本效益

以马铃薯种植为例, 膜下滴灌种植马铃薯比喷灌圈种植马铃薯每0.067 hm2节本216元, 比漫灌种植马铃薯每0.067 hm2节本1 183元。

(1) 节水效果显著 传统漫灌每0.067 hm2耗水300~400 t, 喷灌每0.067 hm2耗水150~200 t, 而膜下滴灌每0.067 hm2只需耗水80~110 t。

(2) 节肥效果明显 采用膜下滴灌技术, 水、药、肥并施, 从单一浇水向浇营养液转变。膜下滴灌可使肥料的利用率由30%~40%, 提高到60%~70%。传统的漫灌种植马铃薯每0.067 hm2用肥150~200 kg, 喷灌种植马铃薯每0.067hm2用肥100~150 kg, 而膜下滴灌每0.067 hm2只需60~100 kg。化肥按2元/kg计算, 滴灌比漫灌每0.067 hm2节支180元, 比喷灌种植每0.067 hm2节支80元。

(3) 用工费用低 滴灌比大水漫灌每0.067 hm2可省工5个左右, 有效地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

(4) 节电 采用膜下滴灌技术, 1次每0.067 hm2耗电15 k W·h, 喷灌1次是35 k W·h, 漫灌1次为65 k W·h, 按照1 k W·h电费需0.56元计算, 每0.067 hm2滴灌比喷灌、漫灌分别节电11.2元和28元。

三、今后的工作方向

膜下滴灌节水技术的应用和意义 篇3

情况汇报

县远程教育中心:

按照县委组织部电教中心通知要求,XXX乡党委高度重视,统筹安排,及时通知乡中心电教站及5个通宽带村远程教育站点于X月XX日18:00(北京时间)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通过远程教育网络集中收看了“棉花膜下滴灌栽培技术”讲座,并安排工作人员深入到XXX村、XXX村、XXX村、XXX村和XXX村现场指导远程教育站点收看情况,听取党员干部群众对远教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据统计,全乡700余名党员干部群众通过远程教育网集中收看了“棉花膜下滴灌栽培技术”讲座。当前正值棉花备耕播种的黄金季节,农技专家根据农时,就棉花滴灌栽培讲述管理技术,受到了农民群众的好评。收看后,大家纷纷表示这次“农技专家讲座”办的很好、很及时,真正把农业技术送到了家门口,老百姓看的懂、接受快,希望以后多组织类似的活动,真正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作用,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群众长期得实惠。

XXXXXXXXXXXXXX委员会

膜下滴灌节水技术的应用和意义 篇4

一、滴灌技术及其发展

滴灌是通过安装在毛管上的滴头、孔口或滴灌带灌水器, 将水一滴一滴均匀而又缓慢地滴入作物根区的土壤中的灌水方法。灌水是仅滴头下土壤得到了水分, 灌后延作物种植形成一个一个湿润源, 其余部分是干燥的。由于滴头流量小, 滴水缓慢入渗, 仅滴头下的土壤水分处于饱和状态, 其他部位的土壤处于非饱和状态。土壤水分主要借助毛管张力作用湿润土壤。滴灌不破坏土壤结构, 土壤内部水、肥、气、热能经常保持在适宜于植物生长的良好状态, 蒸发损失小, 不产生地面径流, 几乎没有深层渗漏, 是一种省水的灌水方法。据测试, 滴灌比地面灌溉节水30%~50%, 较喷灌节水15%~25%。

㈠国内滴灌技术的发展概况

20世纪70年代中期, 我国从墨西哥引进了现代滴灌技术。滴灌特别适用于树木或其他高大植物, 果园和葡萄园已经大量使用滴灌, 大约90%的灌水量可以被植物利用。近二十年, 微灌面积平均每年都以33%的速度增长, 发展中国家的微灌发展速度惊人[2]。

㈡膜下滴灌技术

膜下滴灌技术是工程节水—滴灌技术和农艺技术—覆膜种植技术的有机结合形成一种新型田间灌溉方法, 兼有地膜栽培技术和先进的滴灌技术的优点, 既能根据作物根系分布进行局部灌溉, 较好地保持土壤良好结构, 防止水分深层渗漏和地面径流损失, 又可以利用地膜的保温、保墒作用, 最大限度地减少地面蒸发, 提高作物对水肥的利用率。

㈢膜下滴灌的优点

膜下滴灌具有显著的淋盐、节水、节肥、增产的优点。滴灌带铺设在膜下, 不仅减少了水分的棵间蒸发, 而且水滴进入土壤后使盐分溶解, 并向滴头四周迁移, 一直把盐分淋洗到湿润锋的边缘。而作物根区即湿润锋中心部分则形成了一个有利于作物生长的淡化脱盐区。膜下滴灌不但能使可溶性肥料随水滴施入土壤, 而且还可以定时定量地满足植株的水肥要求, 水肥直接灌到作物主根区, 作物主根区上有地膜覆盖, 下有湿润锋, 杜绝了水分深层渗漏和地表径流;同时覆膜技术的应用, 不但节水而且抑制了盐化的动力, 同时所灌入土壤的水量, 绝大部分被作物蒸腾所消耗, 田间深层渗漏量很少, 具有明显的节水效果和显著的压盐作用, 水肥基本上在这个相对封闭的空间运移, 这种可控性使水、肥、盐、光、热、气优化耦合, 并使作物的光能利用率趋于最大, 达到淋盐丰产、提高质量的目的。另外, 膜下滴灌还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劳动强度低和抑制杂草孳生等优点。其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节约田间劳动力, 机耕、播种、铺滴灌带、铺膜等程序可一次全部完成;二是提高土地利用率;三是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马铃薯覆膜栽培的历史

马铃薯的老家, 在南美洲安第斯山山区, 明朝末年传入我国, 距今已有400余年。由于马铃薯适应性强, 喜冷凉的气候条件, 抗灾、早熟、高产且易于种植, 更重要的是它既能做粮又能做菜, 营养价值高。因此, 在我国马铃薯发展很快, 已经扎根于全国东西南北各地。我国于1978年自日本引进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以来, 发展迅速, 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 我国的地膜覆盖种植面积已居世界首位[3]。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在马铃薯上发展也很迅速, 其具有明显的增湿、保墒效果, 还能够保肥、保全苗、抑制杂草生长、减少虫害、促进马铃薯生长发育、早熟和增产[4]。

三、马铃薯膜下滴灌的节水机理

滴灌作为一种节水措施, 已有不少研究, 近年来, 把地膜覆盖和滴灌两项技术结合在一起的膜下滴灌已被证明是有效的增产和节水技术, 而且在棉花等作物上得到了应用[5,6], 然而在马铃薯生产中尚未进行节水和生产效率等方面的深入研究。由于马铃薯不同于棉花等作物, 块茎生长要求相对低温和通气良好等环境, 因此不能简单将在棉花、小麦上的试验结果直接应用到马铃薯。因此有必要系统研究膜下滴灌马铃薯的生长发育、产量形成规律以及水分利用效率, 进而为马铃薯生产中推广膜下滴灌技术提供依据。

㈠有效杜绝深层渗漏损失, 提高田间水利用率

常规灌溉时, 当水进入农田湿润土壤后, 一部分作为毛管水留在土壤中形成土壤的有效水分, 供作物生长需要, 如灌水量过多, 超出田间持水率的部分在重力作用下入渗成为无效的深层渗漏水。经实际测定, 采取沟灌时, 耕层40厘米以下的渗漏水占灌溉水的35%~50%, 而膜下滴灌的水分多集中在4O厘米以上土层, 一般没有深层渗漏现象。

膜下滴灌利用毛管将水直接送到作物根部, 施水量的大小可通过调节工作压力和灌水器的间距, 灌水均匀度可达90%以上, 比常规灌水提高10%以上, 减少了地面灌水上部渗透过深的无效消耗。滴灌在灌水定额较小时, 也能对作物普遍施水, 克服了常规灌在灌水定额较小时, 无法保证灌水均匀和对作物普遍施水的现象。

㈡有效地抑制田间无效水分的蒸发

抑制土壤水分蒸发, 保墒效果好。采用膜下滴灌可改变对作物生长不利的气候因素, 滴入膜下土体中的水分, 仅消耗于植株的蒸腾, 抑制了土壤水分的蒸发, 保墒效果明显。

㈢有效抑制了杂草的繁衍, 减少了杂草的耗水

膜下滴灌, 通过系统过滤后, 随水而来的杂草种子无法进入田间, 避免了杂草丛生。在整个生育期株间被地膜覆盖, 膜内温度高, 使原有杂草种子和杂草无法生长, 减少了杂草的耗水。

㈣控制土壤次生盐渍化, 减少生育期压盐用水量较低。

滴灌以频繁小流量灌水方式使作物根区土壤经常保持在较高含水量状况之下, 同时在地膜覆盖下, 土壤水的毛细管运动和土壤蒸发减弱, 盐分随上升水流积聚地表的几率较少;即使有盐分积累也仅在湿润区边缘, 对作物生长的危害不大, 无须增加太多灌水定额压盐。其原因是滴灌以频繁、小流量灌水方式使作物根区土壤经常保持在较高的含水率状态。同时随着土壤水的毛细管运动和土壤蒸发, 盐分积累在湿润区的边缘。在灌溉水向下入渗过程中, 很快把盐分带入湿润区低部, 湿润区中部由于经常保持较高的湿度, 因而盐分浓度

摘要:本文阐述了滴灌的发展历程、优点和我国马铃薯覆膜栽培的历史。在对马铃薯膜下滴灌主要研究进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揭示了马铃薯膜下滴灌的节水机理, 认为膜下滴灌可有效杜绝深层渗漏损失, 提高田间水利用率, 有效抑制田间无效水分的蒸发, 控制土壤次生盐渍化, 减少生育期压盐用水量。

关键词:滴灌,马铃薯,节水机理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农村水利司.中国节水灌溉[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9.

[2]沈蓓蓓, 龙振华, 贺荣兵.滴灌在农业现代化中的战略地位与发展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1, ⑾.

[3]缴锡云.覆膜灌溉理论与技术要素要素试验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4]于雪梅, 王建馨.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11, ⑴.

[5]王玉明.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马铃薯膜下滴灌效益分析[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0, (3) .

玉米膜下滴灌节水栽培 篇5

⒈品种选择

选用审定推广的具有亩产900~1000公斤以上潜力的高产、优质、适应性强的优良耐密品种, 注意当地无霜期和品种生育期。

⒉整地

以深松为主, 采用松、翻、耙、旋相结合的土壤耕作制, 注意保墒提墒, 创造良好的耕层结构。在宜耕期结合施肥及时整地。土块必须小于5厘米, 秸秆必须旋碎, 否则影响播种和覆膜。

⒊平衡施肥

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土壤供肥能力、气候栽培条件、目标产量等因素进行施肥, 做到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的合理搭配。一般农家肥的施用量为:每亩施用含有机质8%以上的农家肥2~3立方米做底肥, 结合整地时一次性施入。一般化肥的施用量为:磷酸二铵每亩10~20公斤做口肥投到种子附近, 以不烧苗为准;一次性免追高氮肥40公斤投到两垄中间。在作物生长中后期看苗情再以尿素20~30公斤做为追肥进行冲施。

⒋种子处理

所选种子纯度不低于98%, 净度不低于98%, 发芽率不低于90%, 含水量不高于15%。播前15天进行1次发芽试验, 以便确定播种量。经过精选的种子, 在播种前5~7天进行晒种2~3天。没有种子包衣的种子用虫黑消等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 药种比1∶50, 包衣后阴干半小时后播种。

⒌合理密植

采取大垄双行膜下滴灌栽培模式, 覆膜后5~10厘米地温稳定10度, 出苗或放苗后能躲过最后一次的冻害, 及时抢墒、补墒播种。干旱严重地区可提前几天播种, 躲过与其他裸地等雨种植的冲突, 时间在4月10~20日播种。垄上株距28~35厘米, 垄间行距70~80厘米。根据各地区地力条件, 达到紧凑型品种亩保苗4200~4500株;半紧凑型和平展型品种亩保苗3700~4200株。播种做到深浅一致, 覆土均匀, 播深3厘米。

⒍覆膜管理

采用播种、施肥、铺设滴灌毛管、喷洒除草剂、覆膜、镇压一条龙种植方式进行播种, 除草剂每亩用60%乙草胺50毫升加2, 4D-丁酯20毫升土壤处理, 防治膜下杂草。苗后及时补种补栽、及时放苗、及时除蘖。

⒎灌溉追肥

必须及时灌水, 要以少灌、勤灌为主, 保证玉米对水分的需求, 每次水位深度不要超过作物所需的一个“湿润峰”的位置, 否则会造成作物脱肥, 特别是从大喇叭口期到开花期注意灌水。视玉米生长情况及时确定追肥数量, 结合灌水随水追肥。

⒏病虫鼠害防治

玉米中后期会有一定数量的玉米螟发生, 因本地区没有条件采用生物防治, 只有结合人工抓或撒适量的甲拌磷颗粒进行防治。

⒐促熟收获

玉米蜡熟后期玉米籽粒硬盖时, 进行站秆扒皮晾晒, 降低玉米水分, 促进玉米早熟。玉米完熟后再行收获。收获后清除秸秆, 拣净地膜。

⒑滴灌毛管回收

我国膜下滴灌技术发展与应用现状 篇6

膜下滴灌技术是将滴灌技术和地膜覆盖技术有效结合的一项农业技术。它的应用可以有效节约水源、肥料、人力成本等, 并能够改良土壤环境。其工作原理是借助滴灌系统把一滴滴的水分供应给农作物根部的土壤。它可以在保持土壤团粒结构、防止水分流失的基础上, 通过地膜覆盖技术, 降低水分蒸发速度, 促进植物根部对水分和肥料的直接利用, 提升了资源利用率。同时, 在滴灌的作用下, 植物会在根系范围内形成一个低盐碱区域, 起到保持盐碱的功效, 为植物的根部培养创造良好的营养环境, 实现土壤结构的改良。

滴灌技术是当前世界上最为先进的一项灌溉技术, 同时, 覆膜技术也是目前应用效果和成本效果最好的一种栽培手段。膜下滴灌技术是以上2种技术的有效结合, 其将2项技术的特点进行合理的互补和深化。它的应用和推广不但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灌溉手段, 提升了用水、用肥的效率, 还从本质上促进了农业生产模式的升级, 提升了土壤的生态活力, 解放了农业劳动生产力。

1 膜下滴灌技术的特点

经过多年的应用和实践, 膜下滴灌技术已经呈现出很多的技术优势, 并在实践中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促进了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节省灌溉用水

滴灌技术的本质就是直接作用于需要吸收水分的植物根系区域, 是一种局部灌溉的模式。因为滴水的强度低于土壤渗透的强度, 所以不会导致土壤内部径流板结。同时, 膜下滴灌用水量非常少, 可以促进水分在地膜和土壤之间循环, 降低了水分的蒸发速度。地膜的覆盖可以提升农作物对无效降雨的利用效率。通过相关专家的测试表明, 传统的灌溉用水是膜下滴灌用水量的8.3倍, 喷灌用水量是膜下滴灌用水量的2.0倍, 滴灌用水量是膜下滴灌用水量的1.4倍。可以看出, 膜下滴灌可以大幅降低灌溉用水量[1]。

1.2 提高肥料利用率

在实施膜下滴灌技术时, 肥料可以有效地溶解在水滴中被根系土壤充分吸收, 提升肥料的利用效率。据相关测试表明, 膜下滴灌技术与传统的施肥相比, 可以将肥料的利用率提升至55%左右。

1.3 提升农作物产量

膜下滴灌技术可以在合适的时候为植物的根系提供适量的肥料和水分, 调节农作物间的湿度和温度。在夜晚和白天出现温差时, 还可以在膜内结露, 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较好的气候环境, 提升农作物的生长效果。据一项调查表明:膜下滴灌技术可以分别帮助蔬菜、西瓜增产40%、25%。

1.4 降低劳动量

使用膜下灌溉技术, 农作物行间是没有水分灌溉的, 这样就降低了田地里杂草的数量, 减轻了除草的劳动量。同时, 使用膜下滴灌技术不会让土壤板结, 降低了松土的劳动量。另外, 膜下滴灌系统可以实现自动化和机械化, 降低了人工灌水的劳动强度。

1.5 增收节支

一方面, 膜下滴灌技术可以大幅提升农作物种植的经济价值。在棉花种植的田地里实施膜下滴灌技术后, 可以实现增产1 000 kg/hm2, 按照棉花的市场均价6.3元/kg来算, 这样可以增加6 300元/hm2的收入。另一方面, 从成本上来考虑, 在传统的灌溉模式条件下, 田地需要耗费350元/hm2的柴油费、耗费约4个工人和38 h的劳动时间。而使用机械膜下滴灌技术, 只需要耗费50元的电费、1个工人和36 h的劳动时间。无论是能源成本、时间成本还是人力成本都得到了大幅减少[2,3]。

1.6 降低病虫害

膜下滴灌技术的应用, 不会破坏健康的土壤结构, 可以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能, 提升土壤的生态性能。同时, 这项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降低虫害、病害、降低田间的杂草量, 防止病虫害的进一步蔓延。与传统的灌溉方式相比, 可以较好地保持土壤温度和湿度, 有效防止植物烂根, 延长农作物的生命周期。

2 膜下滴灌技术存在的问题

2.1 配套技术不完善

从膜下滴灌技术应用较为广泛的地区来看, 目前这项技术在提高肥料利用率、节约灌溉用水量和提升农作物产量等方面与传统灌溉方式相比具有很大的优势。并且随着实践和研究的不断深入, 相关的技术也在不断的成熟和完善。但是, 不同的农作物具有不同的生长条件和植物特征, 这就要求相应的滴灌技术也要具有很强的配套性。目前, 我国膜下滴灌配套技术还不够完善, 技术的多元化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如烟草种植需要的配套技术要点, 棉花种植的要点等, 这些细化的配套技术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化。

2.2 技术应用的灵活性有待增强

膜下滴灌技术在植物种植的淋盐、提升肥料利用率和节约水源等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是在对肥料、水分和盐的定量以及相关的研究上, 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在不同的自然状况下, 不同的农作物对不同的营养成分需求是不同的, 生物规律也会因为外界环境的不同而出现变化。但是我国在这些方面的研究还不够。

2.3 技术应用的广度有待扩大

要想提升膜下滴灌技术的应用价值, 提升农作物生产的效率和产量, 不但需要加强这项技术的应用, 还需要扩大其应用的视野和广度。在农作物种植和养护的全过程中, 还需要加强其他技术应用环节上的工作。比如在种子的选取上, 要选择生长性能较好, 抗病虫害较强的品种。在一些干旱地区, 还要选择抗旱能力强的品种。膜下滴灌技术能否有效应用, 不但与滴灌技术相关, 还与农作物的各种特性和生长环境有关。只有统筹兼顾, 才能最大限度提升技术的使用效率[4]。

2.4 器材的成本较高

在膜下滴灌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中, 很多地区都发现这项技术的成本投入较高, 成本投入包含2个部分, 一部分是滴灌器材的成本, 另一部分是技术的使用成本, 其中器材成本占据了总成本的绝大部分。目前, 膜下滴灌的器材价格较高, 使用寿命较短, 限制了这项技术的广泛应用。在很多较为落后的地区, 这项技术的应用可谓是难上加难。因此, 关于膜下滴灌器材的研究就显得很关键, 如何实现器材生产的规范化和规模化, 以及生产出适应不同地区需要的器材, 是当前技术研究的一大课题。

2.5 应用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膜下滴灌技术目前已经在应用中取得一定的效果, 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较, 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在技术的具体应用中, 各个地区还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没有将本地区客观发展实际和农作物生产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很多地方认为滴灌技术在别的地方可以用, 就在本地区进行大规模应用。这种盲目性不仅会给农业项目的投资带来较大的风险, 还有可能给农业种植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3 膜下滴灌技术推广措施

目前, 膜下滴灌技术已经在一些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全国来看, 越来越多的地区也开始使用膜下滴灌技术来代替传统的灌溉手段。从总体来看, 膜下滴灌技术已经在全国十几个省推广应用, 有效提升了这些地区的农业发展前景。

3.1 加大研究投入

我国最早的滴灌技术是从以色列引入的, 在我国的科研工作者多年的努力下, 国外对该技术的垄断已被打破。我国将这项技术和膜下栽培技术相融合, 研究出更具竞争优势的技术。但不可否认, 我国对膜下滴灌技术的配套研究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无论是器材的研究和量产, 还是对营养定性和定量的研究等都和国外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 要想尽快的提升这项技术的应用广度和深度, 需要国家给予更大的资金和政策的支持。我国可以通过建立专项研究团队、设立专项研究资金等方式, 加大对这项技术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力度[4]。

3.2 健全技术服务机制

技术的应用推广就需要有相配套的技术服务和支持人员, 以帮助技术直接使用者的技术实践工作。技术服务人员通过对农户进行培训、技术指导等方式, 以提升这项技术的实际应用水平。这就需要相关部门要加强技术服务队伍的建设, 将技术推广到农户家, 帮助农户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只有真正提升这项技术的应用水平, 才能实现其增产节支的目的。

3.3 实施科学的推广和应用机制

针对技术推广存在盲目、不科学的问题, 相关部门需要进一步明确技术推广的规范, 建立健全膜下滴灌推广和应用的机制。在进行推广时, 当地农业主管部门要将这项技术和本地区的发展实际相结合, 杜绝盲目跟风的现象。同时, 在具体的应用中, 农业部门还要加强对这项技术应用监管的力度, 纠正不科学的使用行为, 提升技术应用水平。

参考文献

[1]朱景武.玉米膜下滴灌发展的关注焦点及对策研究[J].吉林水利, 2013, 12 (3) :12-14.

[2]王立新.膜下滴灌技术应用分析与研究[J].水利科技与经济, 2013, 12 (2) :77-78.

[3]陈颖.膜下滴灌技术的推广与应用[J].吉林农业, 2013, 12 (2) :159.

膜下滴灌节水技术的应用和意义 篇7

1 滴灌节水技术的重要性

宁夏地处于半干旱区,地势平坦,平原干旱缺水。目前,随着气候逐渐转暖,造林和树木养护灌溉用水量呈明显下滑趋势。随着工业、生活等用水需求的提升,新增水资源开发潜力明显降低。就目前来说,生态环境和治沙造林时需要大量水资源,特别是干旱、沙地等地区,但是因受地理条件等多方面限制,林地出现干旱、缺水等现象,导致树木因缺水而逐渐干枯,失去养分直至死亡。所以,为了避免出现这类情况,需要针对当前林业存在的问题,研究并制定合理解决方案。通过多年来对干旱地区开展相关研究,人们逐渐发现滴灌节水技术能有效解决治沙造林中出现的问题,滴灌节水技术不仅能提高树木的成活率,还能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使当地沙漠化现象有所好转,将当地的土质由沙逐渐转变为肥沃的土壤。此外,部分采用传统灌溉的植物会因恶劣的自然环境的影响而枯萎,滴灌节水技术可以使这些枯萎植物重新生长,进而满足治沙造林和林业发展的基本要求[1,2]。

2 滴灌节水技术在治沙造林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2.1 滴灌节水设备不够完善

目前,地下水位呈现下降的趋势,工业生产等用水量逐渐增加,因此为解决治沙造林存在的问题,只能利用滴灌节水技术改善目前的情况,滴灌节水技术不仅能合理提高水的利用效率,还能解决治沙造林存在的问题。通过目前形式来看,由于滴灌节水技术设备较为落后,且资金投入力度较差,滴灌节水设备无法发挥最大的功能,不能根本解决治沙造林中存在的问题。同时,由于地下水质较差,水的碱性较大,会对管道产生腐蚀并且缩短管道的使用寿命[3]。

2.2 综合性较差

在治沙造林工程中,对滴灌节水技术投入成本较多,导致其使用效率降低。在施工单位改善治沙造林中出现的问题时,采用的技术只能解决单一问题,并不能将全部问题统一进行处理解决,这是因为存在投入资金过多、成本较大、解决问题效果并不明显等现象,缺乏和其他技术相互融合的能力,造成资金浪费。

2.3 技术利用不熟练

滴灌节水技术主要通过各种节水措施来缓解干旱现象,可以有效缓解当前干旱形势,但是前期准备不足或者缺乏造林经验,直接导致在工程实施阶段所采用配套设施不完善。在实施治沙造林过程中,因为土地不够平整,所以实施单位维修时会产生较高的维修费用,且效果并不理想。

3 滴灌节水技术在治沙造林中应用的建议

3.1 因地制宜,引入先进的技术

在目前滴灌节水技术中,喷水技术和微灌技术占据比例较低,与其他绿化较为发达城市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在绿化城市中,应大力推广滴灌节水的技术,在灌溉树木过程中,让水能通过深埋在地下的灌水器慢慢深入到附近土壤,再利用毛细管作用原理或者重力原理扩散到林木的根层部分进行灌溉。由于灌溉树木时水分保持良好,且对土壤结构破坏程度较轻,因此滴灌节水技术的节水效果相比其他节水技术效果更好,并且对农田建设和管理均能适用,尤其适合干旱等严重缺水的地区。

3.2 滴灌节水,造林工程

近几年,农业生产中秉承国家倡导的“绿化造林”改革理念,加大力度推广滴灌节水技术,并且取得较大成效。但是与造林发达城镇比较,在滴灌节水工程中各项标准、管理水平、节水技术、规模、技术体系等方面仍有较大差距。因此,在面对治沙造林中的问题时,要冷静分析当下局势,通过实际情况采用最合适的节水技术,大力改善目前治沙造林存在的问题。

3.3 使用滴灌节水技术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要严格控制灌水时间。要时刻关注树木成长情况,要在没有树木受到严重缺水的前提下实施灌水,不能等到树木已经缺水时才开始灌水,要清楚了解树木在成长时期的缺水量和土壤含水需求。其次,要对灌水量实施控制。在树木生的过程中,为了保证树木水分充足,要经常进行浇水。实践证明,树木生长并不需要大量水分,有的树木虽然处在缺水状态下,仍然能使根茎深埋在土地中,通过控制树木枝叶成长、修剪少量枝叶等方式,帮助树木提高自身抵御干旱的程度。最后,在对树木实施灌水时,要按照树木种类、特点、气候条件、品种等方面制定灌水方案。耐旱树种可以减少灌水量,如沙枣树、杏树、沙棘树等;耐旱较差的树种可以加大灌水量,如柳树、杨树等。

4 结语

随着目前灵武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用水的需求量也逐渐提高。就目前情况来说,灌溉树木用水需求量直接影响树林发展、林业生态和林业民生化的发展,所以为了解决当前灵武市治沙造林出现的问题,结合灵武当地的实际情况,需要大力推广滴灌节水技术,以此达到节水灌溉的目的,实现生态良性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多勤.滴灌节水技术在治沙造林中的发展与思考[J].甘肃林业,2016(2):40-41.

[2]王树勇.滴灌在治沙造林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农业信息,2014(5):195.

上一篇:新生入队仪式学生发言与新生军训代表演讲稿下一篇:我的快乐生活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