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下肢动脉闭塞

2024-10-08

急性下肢动脉闭塞(共10篇)

急性下肢动脉闭塞 篇1

急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多种介入技术联合治疗体现出重要价值, 并体现出可行性特征。 急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属于一种急性病, 一旦耽误治疗, 就可能使患者肢体坏死, 因此必须给予患者及时诊疗[1]。对于急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而言, 其传统治疗手段有静脉溶栓、旁路转流手术以及血栓切除手术等, 尽管以上术式都能够帮助患者改善其临床指征, 但是手术创伤普遍偏大, 而且还可能会形成各种并发症, 其治疗效果始终未能得到临床认可[2]。 急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 其治疗重点是帮助患者清除血管中的血栓, 通过对其血管进行疏通, 从而帮助患者顺利恢复血供。 鉴于此, 为了进一步评价急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多种介入技术联合治疗价值, 随机选择2013 年9 月—2015 年9 月接收的45 例急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作本研究重点研究对象, 同时选择45 例急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作对比, 分别开展多种介入技术联合治疗和常规疗法。 通过深入观察和分析所有入选患者预后情况, 同时客观对比其有效率, 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来源与治疗方案

1.1 一般资料

以随机法选择该院2013 年9 月—2015 年9 月接收的45 例急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 (实验组) 。 年龄结构:最大82 岁, 最小56 岁, 中位值 (70±1.57) 岁;病程:最长16 年, 最短0.4 年, 中位值 (5.7±0.26) 年。 同期选择45 例急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 (对照组) 作对照, 年龄结构:最大85 岁, 最小60 岁, 中位值 (73±1.35) 岁; 病程: 最长17 年, 最短0.6 年, 中位值 (6.2 ±1.01) 年。 通过深入分析2 组入选患者的资料, 未呈现出大幅差异 (P>0.05) , 值得进一步对比。

1.2 方法

治疗时, 对照组研究对象选择常规疗法:结合患者临床指征予以抗血小板治疗、降压治疗、血脂调节以及降血糖等方案。

实验组选择多种介入技术联合治疗: (1) 术前7 d起给予患者每天服用300 mg阿司匹林肠溶片 (国药准字H32026317) , 术前3 d起给予患者每天加服75 mg氯吡格雷 (国药准字H20000541) , 术前1 d则需给予患者服用300 mg氯吡格雷[3]。 (2) 给予患者成功穿刺后, 需用型导丝以及单弯导管穿过患者闭塞位置, 再交换导丝, 用直径不一样的球囊对患者病变段进行充分扩张。 (3) 如果患者闭塞位置在髂动脉, 球囊直径建议选择8~10 mm之间;如果患者闭塞位置在小腿, 球囊直径建议选择2~3 mm之间。 (4) 给予患者扩张1~2 min左右, 如果扩张后发现患者血管腔中有碎片、动脉闭塞或者出现活瓣, 还须予以置入支架[4]。

1.3 评定指标

如果患者下肢的跛行症状、 疼痛感以及冷感都有显著改善, 不仅皮肤从青紫色逐渐转变成红润状, 而且皮肤温度也基本恢复至正常状态, 表明效果显著;如果患者下肢的跛行症状、疼痛感以及冷感都有一定改善, 而且皮肤温度以及皮肤颜色也有所缓解, 表明效果一般;如果患者下肢的跛行症状、疼痛感以及冷感都没有任何变化, 表明无效[5]。

1.4 统计方法

本研究所有数据都选择SPSS 20.0 统计学专业分析软件进行分析以及处理, 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并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 (n, %) 表示, 采用 χ2检验, 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对于文章中的一般资料, 选择 (±s) 作代表。客观对比各项临床数据后, 如果2 组之间的数据有明显差距, 且存在着统计学方面的意义, 就选择P<0.05 予以表示。

2 结果

2.1 所有入选患者治疗效果

本研究的所有入选患者中, 实验组入选患者有效率95.56%, 对照组77.78%, 2 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数据见表1。

2.2 所有入选患者各段动脉的踝肱压指数

本研究的所有入选患者中, 实验组入选患者各段动脉的踝肱压指数表现出优势, 2 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数据见表2。

3 讨论

随着国内介入放射技术的的更新, 多种介入技术都被应用至急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中, 包括支架形成手术、导管溶栓方案、球囊扩张成形手术与介入性腔内机械性血栓碎吸手术等, 都可取得显著效果[6]。本次研究以腔内血管介入溶栓手术、 介入性腔内机械性血栓碎吸手术联合治疗为主, 用以清除患者血管腔中的血栓, 帮助患者恢复其血流的同时, 挽救患者肢体。与此同时, 采取腔内小剂量介入溶栓方案治疗散存血栓, 即可彻底、充分地清除血栓, 不仅治疗的周期相对偏短, 而且还能提升患者治愈率, 所以已经得到认可[7]。介入性腔内机械性血栓碎吸手术需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监视下进行, 通过进行血管造影, 帮助医师充分了解患者的血栓范围, 再对患者血栓进行充分吸除, 防止血栓出现大范围残留现象[8]。

本研究的入选患者中, 治疗后发现实验组入选患者有效率95.56%, 对照组77.78%, 2 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这与桑宏飞[9]等人的观点存在相似性。 综上所述, 急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多种介入技术联合治疗效果突出, 在全面分析患者病情状况、临床特征的基础上, 有机联合多种介入技术, 通过相互弥补, 防止出现并发症, 提升患者再通率, 从而进一步提升急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预后水平和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高长乐.对比剂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糖尿病患者肾功能影响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4, 20 (6) :648-651.

[2]闫如虎.阳和汤配合介入治疗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应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4, 12 (5) :449-454.

[3]范利锋.从“湿热瘀毒证”论治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 24 (13) :1404-1406.

[4]段红永.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腔内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华医学杂志, 2013, 93 (13) :1008-1011.

[5]李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介入治疗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河北医学, 2013, 19 (3) :365-367.

[6]聂中林.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经皮血管内成形术治疗的对比[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 33 (21) :5345-5346.

[7]韩冰.雷红冲剂干预下肢动脉病变腔内治疗后血管支架内再狭窄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 34 (2) :153-156.

[8]张宏光.雷公藤多甙干预腔内治疗后血管再狭窄[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5, 21 (3) :252-255.

[9]桑宏飞.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腔内治疗并发急性肢体缺血原因分析及防治[J].中华外科杂志, 2013, 51 (3) :244-246.

一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怎么治疗 篇2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动脉粥样化在下肢的表现,其临床症状主要取决于肢体缺血的发展速度和程度。

早期患者仅感觉患肢皮温降低、怕冷,或轻度麻木,逐渐会出现间歇性跛行期,以及行走小腿易疲劳,会有肌肉痉挛、疼痛,休息后,会有所缓解,进一步发展,即使在休息时也会感到疼痛。发展至动脉闭塞期,会有皮肤温度降低、呈暗紫色,并且容易发生感染并向上发展,严重者可出现全身中毒症状。

与心脑血管硬化相类似,大多数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病人的总胆固醇、甘油三脂、β-脂蛋白均高于正常;此外,糖尿病患者并发这种病的也比较多;吸烟与动脉硬化性闭塞的发生和发展也有很密切的关系。

动脉硬化性闭塞早期患者可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这类病人约有40%-50%伴有高血压,故应同时治疗高血压。可适度使用血管扩张药物:中草药制剂可选用复方丹参、红花等有活血化瘀作用的药,可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0毫升放入500毫升低分子右旋糖酐作静脉滴注,可降低血液黏稠度,对改善微循环,促进侧支循环有一定作用。

对重症患者可进行手术治疗。当出现间歇性跛行,或有严重静息痛、足趾溃疡及坏疽时,经动脉造影证实血管管径小于正常的50%时,需手术治疗。一般可选用较简单且危险性较小的手术方式,如采用人造血管或自体大隐静脉作旁路移植术,在闭塞动脉的近远端作桥式端一侧吻合,以重建动脉血流。近年来,国内外均已开展经皮管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特别是髂动脉短段狭窄,尤为见效。

慢性前列腺炎与早泄有关吗

我性生活中有射精过早问题,检查还发现患有前列腺炎。有人说前列腺炎可以引起早泄,请问该怎么办。清华大学玉泉医院主任医师马晓年

有些书上会说到早泄与慢性前列腺炎有关,可根据我的临床经验,“早泄与慢性前列腺炎基本无关。”因为在丰富的临床案例中找不到这样的典型情况:比如说平时性交5分钟射精,得了前列腺炎就变短早泄了,吃了消炎药又恢复了,前列腺炎复发又变短了成早泄了,如此反反复复。此外,尽管慢性前列腺炎的抗生素治疗可减轻下尿道症状,可几乎没有什么发表的资料提示同时平行地改善了早泄和其他性功能障碍的症状。也就是说慢性前列腺炎会引起早泄的说法缺乏依据,我也询问过许多正规的男科医生同行,回答也说没有见过或很难见到。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人对早泄会过分拿慢性前列腺炎说事,给予过度治疗,而事实上这样并不可能解决或改善射精过快的问题,过度诊断和过度治疗对病人是不利的,比如药物会有副作用,还有耐药问题等。

早泄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不少早泄的病因很难找到。病人应找正规医院有经验的医生治疗,同时应有良好心态、理性对待,不可乱求医、随意采用不科学的治疗方法,否则会带来更多的问题。

脂肪酸有“饱和”和“不饱和”的区别

预防心脑血管病提到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可我还没有理解,请予以解释。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医师施水泉

脂肪酸是脂类的关键成分,也是人体主要能量来源之一。脂肪酸有“饱和”、“不饱和”的区别,后者在化学结构中有一个或者多个“氢键”还没有饱和。

人的膳食中,饱和脂肪酸多存在于动物脂肪及乳脂中,这些食物也富含胆固醇,故进食较多的饱和脂肪酸也必然进食较多的胆固醇。简单地说,饱和脂肪酸就是硬脂酸(十八烷酸)、软脂酸(十六烷酸)为主的脂肪酸,这两种脂肪酸在常温下都是白色固体状。因此,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油脂也是白色固体状,比如牛油、羊油和猪油,都是含有大量饱和脂肪酸的油脂。

不饱和脂肪酸就是含有油酸(十八碳烯酸)、亚油酸(十八碳二烯酸)、亚麻酸(十八碳三烯酸)的脂肪酸。这些不饱和脂肪酸常温下都是液体透明状,所以,富含这些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比如各种植物油(菜籽油、茶籽油、大豆油、橄榄油),常温下也都是透明液体状。

相对来说,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植物油对身体更健康些,能够软化血管、疏通血栓。但不饱和脂肪酸也有很高的热量,吃得过多会造成热量过剩,引起肥胖和其他慢性病。并且,有些不饱和脂肪酸过多,容易在人体内被氧化成过氧化脂,在体内积存引起脑血栓、心肌梗死和肿瘤等病症。饱和脂肪酸更容易加剧血管硬化,但饱和脂肪酸也不是完全有害,正确的做法是两者都要兼顾,不能偏重。对于本身就有高血压、高血脂的患者,应该以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为主!

乳腺增生与情绪有关

看到很多报道说,现在患乳腺增生的人多,有人说这会癌变,感觉有点害怕,请问该怎么预防?

乳腺增生是指乳腺上皮和纤维组织增生,可认为良性乳腺增生和“癌前病变”的增生之间,有很多不确定性,主要因为:两者发病因素相似,都可由内分泌失调引起,雌激素水平过高会引起这两种疾病:两者表现相似,都以肿块为主,可呈多发状。另外,乳腺增生与乳癌可以同时发生,少部分乳腺增生是乳癌前身,一般只有重度非典型增生和部分囊性增生病可能是乳癌的癌前病变。

目前患乳腺增生的人确实很多,虽然癌变的概率只有1%~2%,但乳腺癌也呈高发趋势,做好预防很有必要。导致乳腺增生的一大原因是精神压力太大,人体内分泌失谪。女人老是闷闷不乐,就可能得,所以乳腺增生可以说是个情绪病。用中医的理论讲,这种状况是因为人处于心情郁闷、气血不畅、肝气郁结的状态。肝经过乳房,情志不调、肝气不舒、气血不畅容易导致乳腺癌:情绪变化影响内分泌功能,造成内分泌失调,引起细胞分裂失控,出现癌变:长期情绪低落、精神上受到重大刺激等不良因素会抑制卵巢排卵,使大脑功能紊乱,免疫力下降,易患癌,消极情绪不仅会助长癌症,恶劣的情绪还会间接影响治疗。

预防乳腺增生和乳腺癌首先要从健康生活方式做起。重视心理平衡、调节情绪:适当运动、合理膳食,防止肥胖,还应重视的是乳腺增生和乳腺癌都与内分泌失调有关,注意不要摄入过多雌激素,如不要选用含雌激素的保健品,有些妇女更年期综合征比较严重,采用激素替代疗法应请有经验医生诊治、处方。此外还应学会自我检查,并定期请专科医生进行乳房体检,发现问题及时采取适当的治疗。

急性下肢动脉闭塞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急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 其中男20例, 女10例, 年龄36~85岁, 平均 (64.85±15.68) 岁, 患肢闭塞部位:髂动脉10例 (12条患肢) , 股动脉9例 (10条患肢) , 髂动脉伴股动脉5例 (6条患肢) , 动脉以下6例 (7条患肢) , 共35条患肢, 闭塞长度2~17 cm, 平均 (8.50±3.21) cm, 另选取2011年1-12月笔者所在医院30例急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作为对照组, 其中男20例, 女10例, 年龄38~81岁, 平均 (67.30±12.78) 岁, 患肢闭塞部位:髂动脉10例 (11条患肢) , 股动脉9例 (10条患肢) , 髂动脉伴股动脉9例 (9条患肢) , 动脉以下2例 (2条患肢) , 共32条患肢, 闭塞长度3~15cm, 平均 (8.78±4.05) cm。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闭塞部分等基本资料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皮温检查方法

采用北京中慧天诚科技有限公司ZH9336数字皮温计, 在室温下让患者去仰卧位, 双下肢平放。10 min后用皮温计对患者的患肢进行测量, 每个测量点重复检测3次取其平均值。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行“三分期”法护理, 具体如下。

1.3.1 护理分期

将所有患者病程分为三期进行护理:Ⅰ期:患者软组织张力升高至30 mm Hg (舒张压与筋膜室内压之差) , 此期软组织血供减少, 但未出现神经、肌肉缺血的现象;Ⅱ期:濒临缺血性肌肉挛缩, 即缺血早期, 若及时恢复血供, 可不出现或出现小量肌肉坏死, 但不影响机体功能;Ⅲ期:缺血性肌肉挛缩, 即短时间内或严重的不完全缺血, 恢复血供后大部分肌肉坏死, 严重影响患者功能。分期护理的目的在于可及时配合医生阻止Ⅰ期转入Ⅱ期, 使相关患者可尽早进入后续的手术治疗, 早期康复, 减少并发症。

1.3.2 围手术期护理

(1) 术前护理。向患者及其家属耐心讲解动脉成形术、筋膜室切开减压、溶栓抗凝等手术目的、效果和安全性, 同时介绍手术成功的案例, 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密切留意患者的生命体征, 监测患者心电图、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同时保证手术室清洁, 以免手术过程中出现感染。 (2) 术后护理。充分理解患者患肢疼痛程度, 对患者采用VAS疼痛评分[6]进行评定, 积极评估患者疼痛的性质, 遵照医生嘱咐给予适当的镇静、镇痛药物, 尽量分散患者的注意力, 降低疼痛程度。同时密切观察患肢的肿胀程度, 定时测量并记录患者下肢周径, 动态评估下肢局部张力变化。根据其肿胀的程度决定是否用药及用量大小。由于患者均为急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合症患者, 均需要使用抗凝药物, 防止血栓形成。护理人员在抗凝期间做好患肢局部观察, 如患处皮肤颜色、温度及足背动脉搏动等。而对于采用切开减压手术的伤口, 应尽量避免增加患者换药的次数, 同时使用适量的抗生素预防伤口感染, 但避免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形式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的形式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下肢周径变化

两组患者护理前的下肢周径在髌上、髌下及踝上3个点的测量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护理后, 观察组患者的下肢周径在髌上、髌下及踝上3个点的测量值明显低于护理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而对照组护理前后基本无变化 (P>0.05) , 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患处皮肤温度变化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患处皮肤护理前后温差<1℃明显低于对照组, 而温差>2.5℃则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见表2。

*与护理前及对照组比较, P<0.05

条 (%)

2.3 两组疼痛评分比较

两组护理前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护理后的疼痛评分为 (2.23±0.74) 分,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5.95±2.31) 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见表3。

2.4 两组出院时下肢功能情况比较

观察组出院时下肢功能情况较对照组理想, 其中观察组恢复至术前水平共有18例, 恢复率为60.00%,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6.67%, 且截肢率仅为3.33%, 也低于对照组的13.33%,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而两组足下垂及死亡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4。

例 (%)

3 讨论

缺血后骨筋膜室综合征大多由急性缺血肢体再灌注引致, 多见于旁路手术、取栓术及溶栓术后, 发生率为12%~21%[4]。骨筋膜室综合征临床上主要分为濒临缺血性肌挛缩期、缺血性肌挛缩期和坏疽期, 且骨筋膜室综合征的病情发展迅速, 后果严重[5]。而手术减压的最佳时机在濒临缺血性肌挛缩期, 一旦错过手术的最佳时机, 患者手术后将出现不可逆的组织坏死及严重的功能障碍[7]。因此, 护理人员在应对急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时应细心留意病情的变化, 做到尽早发现, 及时处理, 切勿错过手术的最佳时机。

传统的观点认为, 增加抬高患者患肢的频率及增加患肢局部温度可促进静脉回流, 减轻水肿, 但此方法只会进一步降低组织内血液的灌注程度, 加重组织缺血[8]。同时增加温度只会增加局部组织耗氧量, 反而会加重组织的损伤。因此护理人员在面对急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时, 应充分了解患肢的肿胀程度, 依据不同程度的肿胀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9]。轻度肿胀可短暂抬高患肢, 避免因供血不足导致组织缺血加重。中度肿胀时, 应严密观察, 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重度肿胀可采取甘露醇脱水治疗[10]。本研究中护理后, 观察组患者的下肢周径在髌上、髌下及踝上3个点的测量值明显低于护理前, 而对照组护理前后基本无变化, 这提示了观察组的肿胀缓解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符合上述观点。且本研究中观察组护理后温度上升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进一步说明了采取“三分期”护理可有利于患者下肢动脉血流的恢复。另外, 本研究中观察组护理的疼痛改善情况及下肢功能恢复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 其原因可能为: (1) 患者入院后, 积极对急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宣教工作使患者积极的配合治疗。 (2) 护理人员对于患者病情给予足够的重视, 积极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温度、表面张力等, 做好记录, 及时与医生沟通, 从根本上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早期干预和处理。 (3) 患者切开减压术后的护理中, 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 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4) 护理人员对急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的相关知识有全方位的了解, 在遇到相关患者时做到心中有数, 及早诊断, 提前做好预防措施, 早期干预。

综上所述, “三分期”法护理可有效缓解急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下肢疼痛、肿胀情况, 且有助于术后患者下肢功能恢复, 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和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三分期”护理法对急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骨筋膜室综合症患者的影响。方法:2012年12月笔者所在科对急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实施“三分期”法, 即强调护理协作、早期护理干预与药物治疗相结合。现选取笔者所在医院实施“三分期”法护理后收治的急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 同时另选取2011年1-12月实施常规护理的30例急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作为对照组,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肿胀、温差、疼痛和下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实施护理后, 观察组患者的下肢周径在髌上、髌下及踝上3个点的测量值明显低于护理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而对照组护理前后基本无变化 (P>0.05) 。观察组患者患处皮肤护理前后温差>2.5℃则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而观察组护理后的疼痛评分为 (2.23±0.74) 分,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5.95±2.31) 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观察组出院时下肢功能情况较对照组理想, 其中观察组恢复至术前水平共有18例, 恢复率为60.00%,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6.67%, 且截肢率仅为3.33%, 也低于对照组的13.33%,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三分期”法护理可有效缓解急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下肢疼痛、肿胀情况, 且有助于术后患者下肢功能恢复, 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和研究。

关键词:急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骨筋膜室综合征,护理

参考文献

[1]Nordanstig J, Smidfelt K, Langenskild M, et al.Nationwide experience of cardio-and cerebrovascular complications during infrainguinal endovascular intervention for 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 and acute limb ischaemia[J].Eur J Vasc Endovasc Surg, 2013, 45 (3) :270-274.

[2]Mc Queen M M, Duckworth A D, Aitken S A, et al.The estimated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compartment pressure monitoring for acute compartment syndrome[J].J Bone Joint Surg Am, 2013, 95 (8) :673-677.

[3]孟晓明, 汪建中, 贾宝洋.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后出现重要脏器并发症的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 33 (8) :1949-1950.

[4]Mc Goldrick N P, Green C, Connolly P.Gluteal compartment syndrome following bone marrow biopsy:a case report[J].Acta Orthop Belg, 2012, 78 (4) :548-551.

[5]Berzofsky C, Shin E, Mashkevich G.Leg compartment syndrome after fibula free flap[J].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2013, 148 (1) :172-173.

[6]刘洪, 栗力, 魏成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治疗后再闭塞的处理[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13, 28 (1) :42-44.

[7]Rosenthal R, Tenenbaum S, Thien R, et al.Sequelae of underdiagnosed foot compartment syndrome after calcaneal fractures[J].J Foot Ankle Surg, 2013, 52 (2) :158-161.

[8]李英莎, 赵志钢, 何洪波, 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3, 35 (8) :789-792.

[9]Waterman B R, Laughlin M, Kilcoyne K, et al.Surgical treatment of chronic exertional compartment syndrome of the leg:failure rates and postoperative disability in an active patient population[J].J Bone Joint Surg Am, 2013, 95 (7) :592-596.

急性下肢动脉闭塞 篇4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ower extremity atherosclerotic occlusive disease ,LEAOD),是临床常见的血管外科疾病,发病率逐渐增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可危及生命。因常伴有冠心病、高血压、脑血管病、糖尿病等,是目前世界上死亡率、致残率最高的疾病。目前,介入技术是临床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首选。介入治疗具有方便、直观、创伤小、恢复快、可重复治疗等优点,既能明确诊断动脉狭窄或闭塞的部位、范围及程度,又能同时进行治疗,有效解除患者痛苦,避免截肢或降低截肢平面,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我科2012年8月至2013年2月行介入治疗动脉硬化闭塞性下肢缺血患者38例,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38例,男26例,女12例,年龄56-82岁,平均71.6岁。38例患者中合并高血压者26例,糖尿病17例,高脂血症者15例,冠心病12例,脑梗死5例。有吸烟史者21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间歇性跛行, 病程2周至3 年不等。

1.2 治疗方法

病人取仰卧位,根据CTA或MRA选择同侧逆行穿刺股动脉或对侧逆行穿刺股动脉或肱动脉穿刺。置入鞘管后入超滑导丝,使导丝顺利越过狭窄或闭塞段,后交换超硬导丝,采用不同直径的球囊扩张病变段。对于球囊扩张成形术后再狭窄;残留狭窄大于管腔30%或压力梯度在5mmHg以上;血管腔内广泛性碎片、活瓣形成或假性动脉瘤和动脉闭塞等考虑置入相应长度和直径的支架。如支架置入后仍有狭窄大于20%,则辅以球囊再次扩张。

1.3 治疗结果

38例患者经介入治疗后患肢皮温明显升高,间歇性跛行消失或跛行距离延长,静息痛消失或明显减轻。1例因肢端坏疽合并感染行左小腿中下1/3截肢术。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本组38例患者平均年龄大,长期受肢体缺血疼痛的困扰,临床上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悲观易怒,情绪波动大。护士在护理中首先要做到患者十知道,即床号、姓名、年龄、护理、饮食、病情、治疗、家庭情况、经济状况、文化程度,结合患者情况给予心理干预。因介入治疗术中出现血管破裂或动脉夹层及术后并发症的风险较大,所以应根据患者的理解能力和承受能力向其讲解疾病和治疗知识,让患者认识疾病,使其能够以平和的心态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

2.1.2 术前准备:了解患者有无介入治疗禁忌证。近期有重要器官严重病变者,如心绞痛、脑血管意外、肝肾功能衰竭等,不宜行手术治疗。术前患肢皮肤应保持清洁干燥,避免外伤,注意保暖。糖尿病患者应予以糖尿病饮食,严格控制血糖。护士配合医生做好术前检查,包括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凝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及影像学检查:超声、MRA 等。检查下肢动脉是否搏动及强度,观察皮肤温度、颜色、感觉情况。做好皮试、备皮、术前禁食水,指导患者练習床上大小便。吸烟者绝对禁烟。术前晚为患者提供舒适睡眠环境。

2.2 术后护理

2.2.1 生命体征监测:术后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给予心电血压监测、指氧饱和度监测、氧气吸入。陈宗云认为行介入治疗术后,生命体征可每小时记录1次[2]。并且要密切观察患者面部表情, 倾听患者对疼痛的表述,注意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发现并报告异常情况。心电监护期间保留静脉留置针,保证在紧急状态下可以顺利给药。本组患者中有3例术后收缩压持续在170-190mmHg,遵医嘱给予5%葡萄糖溶液250ml+硝酸甘油20mg+胰岛素4u静脉点滴,根据血压调节静点速度使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以后遵医嘱改为口服降压药。

2.2.2患肢护理:术后注意观察患肢皮温、颜色、动脉搏动及强度,并与术前所观察相比较。患者采取平卧位,患肢自然伸直,术侧肢体制动24小时,穿刺点绷带加压包扎或沙袋压迫24小时,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和皮下血肿。本组1例患者术后烦躁不能平卧,2小时后自行坐起致使穿刺部位出血,发现后及时按压出血部位,通知医生,更换敷料,重新包扎,延长压迫时间。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术侧肢体制动的必要性,指导患者轴型翻身、更换体位。必要时遵医嘱给予地西泮10mg肌注。

2.2.3 术后抗凝治疗监测:患者行介入治疗后必须进行抗凝及长期的抗血小板聚集治疗,以防止血管再狭窄。遵医嘱按时给药,用药期间严密观察患者有无皮肤及口腔粘膜出血倾向,监测凝血功能。嘱患者或家属在静脉输液拔针后、肌肉或皮下注射后延长穿刺点的按压时间。

2.3 出院指导

告知患者遵医嘱继续服用波立维,拜阿司匹林等药物,服药期间注意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定时复查凝血功能。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在正常范围。告知患者忌酒,绝对禁烟,因吸烟可导致小血管痉挛加重缺血[3]。坚持适量运动,避免剧烈运动。进食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适量纤维素饮食,禁食生冷、辛辣等刺激性及不易消化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服用缓泻剂。如发现异常及时复诊。

参考文献:

[1] 彭云.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的进展[J].医学教育探索,2009, 8 (9) :1179-1180.

[2] 陈宗云.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的观察与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3,24(10):1165.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护理 篇5

1 临床资料

本组26例患者系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6月收治, 经临床诊断为下肢动脉硬化, 26例患者治疗方法主要行下肢血管搭桥治疗。对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

2 结果

26例患者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和健康教育无一例发生出血、腹部手术并发症、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

3 护理方法

3.1 术前护理

3.1.1 心理护理:

指端疼痛和坏死常使患者产生抑郁心理, 医护人员应主动的与患者交谈, 了解患者的心理需要, 同情患者, 通过与患者的交流, 缓解患者入院治疗的的紧张及担心的心理, 通过对患进行疾病知识的讲解, 让患者对其所患疾病有一个客观的理解, 通过关心、鼓励、支持的方法, 让患者对治疗有信心, 积极配合各项临床治疗。

3.1.2 足部护理:

告知患者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站或坐) 不变, 以免影响血液循环。坐时应避免将一条腿搁在另一条腿膝盖上, 防治动静脉受压, 阻碍血流。保持足部清洁、干燥, 每天用温水洗脚, 皮肤瘙痒时, 可涂拭止痒药膏, 应避免用手抓痒, 加强创面换药, 可选用敏感的抗生素湿敷, 并遵医嘱应用抗感染药物。

3.2 术后护理

3.2.1 协助患者摆舒服安全体位

术后平卧或床头抬高15°行下肢静脉搭桥的患者应保持患肢呈伸直状态, 以防止人工血管扭曲, 造成血栓形成。术后绝对卧床1周。

3.2.2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伤口情况

(1) 遵医嘱监测生命体征及伤口情况, 记录24h尿量, 保持体液平衡。 (2) 观察术后肢体肿胀情况, 慢性缺血的肢体在血运重建以后, 常出现肢体肿胀。术后抬高患之, 给患者穿中等压力的弹力袜, 一般肢体肿胀可在几周内消失。 (3) 观察患肢远端的皮肤温度、色泽、感觉和脉搏强度, 以判断血管通畅度。若动脉重建术后出现肢体肿胀, 剧烈疼痛、麻木、皮肤颜色发紫、皮温降低, 应考虑重建部位的血管发生痉挛后继发性血栓形成或栓塞, 应及时报告医师, 协助处理或做好再次手术的准备工作。 (4) 注意保持伤口引流管通畅, 观察引流液性状、质量, 维持有效引流。

3.2.3 加强基础护理

保持卧床患者的清洁卫生, 每天定时做晨晚间护理, 口腔、会阴护理每天2次。

3.2.4 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1) 出血:是术后早期最常见的并发症, 应密切观察出血倾向。 (2) 腹部手术并发症:观察有无腹痛、腹胀、呕吐, 以及排便、排气停止, 必要时给予相应的处理。 (3) 吻合口狭窄:是主-髂动脉旁路手术难以避免的远期并发症。指导患者进低脂饮食, 继续治疗原发疾病, 定期复查。

3.3 健康教育

(1) 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告知患者吸烟的危害, 指导患者绝对戒烟。同时生活中注意不要暴饮暴食, 注意足部的保暖, 尽量穿宽松的鞋子和袜子, 注意个人卫生, 及时更换鞋袜, 减少对肢体的压迫和摩擦, 每日坚持进行锻炼, 提高身体素质, 体重较大的患者注意减肥。 (2) 饮食应清淡, 日常饮食结构进行调整, 以高营养、高蛋白的的食物为主, 减少高脂肪食物的使用, 多食水果、蔬菜、豆类食品、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禁食高糖、不易消化及刺激性食物, 如浓茶和咖啡。 (3) 坚持适当的肢体锻炼。鼓励患者主动锻炼;抬腿→床边做→床边站→场边活动→室内活动, 不能主动锻炼的可以被动锻炼 (用绷带通过足底带动腿部运动) 。 (4)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由于其疾病的特殊性, 容易复发,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应积极治疗原发病, 减少周围血管病性足部坏疽的发生, 注意按时服药, 定期门诊复查。

4 讨论

在周围血管,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断扩大并继发血栓形成, 可引起动脉官腔狭窄、闭塞, 使肢体出现慢性或急性缺血症状, 称为动脉硬闭塞症。好发于腹主动脉下端, 髂动脉及股-腘动脉。中老年人常见临床表现为患肢发冷、麻木、疼痛、间歇性跛行, 动脉搏动消失, 肢体组织营养障碍, 趾或足发生溃疡或坏疽[2]。本病起病急骤, 发病后肢体甚至生命均受到威胁, 早期诊断和正确治疗, 合理护理至关重要。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和健康教育对患者的疾病和恢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并推广。

摘要:目的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临床特点、治疗经验、护理措施和随访结果。方法 收集2011年3月至2012年6月共26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 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治疗方法主要行下肢血管搭桥治疗。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和健康教育无一例发生出血、腹部手术并发症、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结论 行下肢血管搭桥疗法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理想的治疗方法, 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和健康教育对患者的疾病和恢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并推广。

关键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围手术期,护理,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孙敏娟.主动脉壁内血肿患者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 28 (1) :29-30.

急性下肢动脉闭塞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12例, 男7例, 女5例, 年龄40岁~63岁, 平均年龄52岁。足部溃烂2例;并发症:冠心病3例, 高血压3例, 糖尿病4例。

1.2 方法

采用中心静脉导管, 在介入造影下, 穿刺健侧股动脉, 置鞘, 将其插入患者髂外或髂总动脉, 在导丝的引导下, 将溶栓导管插入栓子近端内, 固定导管, 将尿激酶30万U加N S 50 m L缓慢导入, 连用5 d~7d.

2 结果

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复查:显效7例, 占57%, 有效3例, 占26%, 无效2例, 占17%.

3 护理

3.1 心理护理

了解患者的心理、生活状况, 宣传讲解卫生知识, 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和悲观情绪。护理人员要向患者讲解疾病及并发症的发病及发展情况, 从而使其有正确的认识。多与患者谈心, 通过诱导、鼓励、安慰, 等方法帮助患者解除焦虑, 消除心理压力,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1]。

3.2 溶栓护理

动脉内溶栓是血栓栓塞治疗的有效途径, 溶栓药物直接作用于栓子局部, 血栓局部药物浓度高, 溶栓效果好。

术前:做好常规检查, 如血常规、凝血四项等, 做好出血的防治。

术中:出血是动脉溶栓的常见并发症, 最常见的是穿刺部位渗血和血肿形成, 要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及四肢活动情况, 密切监测凝血功能各项指标。必要时终止溶栓。

术后护理: (1) 穿刺后在穿刺部位加压, 有效防止穿刺部位出血, 同时还应注意皮肤颜色, 黏膜有无出血点, 有无牙龈出血、鼻衄等。 (2) 保证导管通畅和清洁, 留置导管通畅是溶栓成功的关键。防止导管移位、折叠、堵塞, 并注意穿刺口及导管的清洁, 防止感染。 (3) 注意观察患者皮肤颜色、温度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做好病情观察, 监测生命体征变化。

3.3 饮食护理

给予低盐、高蛋白、富含维生素、低脂流质饮食, 保证患者良好的食欲和足够的营养, 多喝水, 常吃粗纤维素食物, 可以减少肠内胆固醇的吸收, 进一步减少血中脂肪含量。

3.4 严格戒烟

大量临床资料表明吸烟是肢体缺血性疾病的主要发病因素, 所以严格戒烟应作为下肢动脉闭塞症的临床治疗护理与调护的重要内容。应该向患者强调, 绝对戒烟是遏制病情恶化的重要措施。

3.5 生化监测

准确记录出入液量, 定时测血生化, 维持水电解质酸解平衡。

3.6 止痛

指导患者采用放松技术, 如音乐治疗, 缓慢呼吸, 积极进行有效细致的心理咨询, 向患者宣传心理、生理与病情相互转化的关系, 必要时给予止痛剂。

3.7 控制感染

(1) 严格消毒隔离, 早晚病区通风各30 m in, 每天空气消毒1次, 保持室温18~22℃, 相对湿度为50%~60%. (2) 口腔护理每天1次, 帮助患者漱口, 保持口腔清洁, 预防感染。 (3) 做好皮肤护理,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及时用生理盐水清洁足部溃烂及水疱处。用0.5%碘伏擦拭, 用注射器抽去水疱内液体, 并分开趾间待干, 清理创面给予碘伏消毒, 无菌干敷料保护。保持床铺清洁、平整, 注意更换体位, 预防压疮[2]。

3.8 患肢护理

3.8.1 适当保暖

保暖可增加血液循环, 缓解疼痛, 改变症状, 避免刺激、压伤等, 一旦发生创伤或足部感染时, 应及时治疗, 防止病情发展。严重供血不足的患肢禁用热水袋, 以免增加组织代谢, 加重组织缺氧症状。

3.8.2 功能锻炼

缺血性肢体严重坏死, 制动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手段。缺血肢体宜平放, 保暖, 避免加压限制活动, 以利于侧支循环建立。侧支循环建立后, 可逐渐增加活动量, 使侧支循环更加丰富。指导患者先平卧, 抬高患肢45°, 维持1 m in~2 m in, 然后坐起, 两下肢下垂于床边, 屈伸足部并做髂部旋转, 持续2 m in~5 m in, 再平卧休息2 m in, 如此重复数次, 循环渐进增加活动数次和力度[3]。

4 讨论

通过我科12例患者的护理, 我们体会到: (1) 在诊断过程中细致周密的护理措施至关重要, 术前充分评估, 术中仔细观察, 术后科学护理, 避免伤口感染, 是预防并发症发生, 促进肢体康复的重要因素。 (2) 饮食指导、功能锻炼是促使患者康复的关键。 (3) 对患肢的肿胀、疼痛、溃烂坏死等应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近年来, 下肢动脉闭塞症的发病率在逐年升高, 本组病例通过动脉内介入溶栓并给予恰当的护理, 疗效显著, 说明对下肢动脉闭塞症的护理措施是行之有效的,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高敏, 徐兰惠.高血压病人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 2008, 23 (6) :558-560.

[2]林秀丽, 周雷, 叶江滨, 等.二型糖尿病患者并发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护理[J].中国实用医学杂志, 2009, 5 (6) :24-25.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介入治疗 篇7

1 临床表现

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取决于病变的部位、范围以及侧枝循环建立的情况。小腿跛行是股浅动脉病变的典型表现, 而主髂动脉狭窄则表现为臀部、大腿的跛行。动脉狭窄闭塞的位置可通过股、腘、足背等部位动脉触诊来初步判断, 血管狭窄有时可闻及血管杂音。动脉狭窄性病变形成急性血栓或者血栓栓塞时,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可出现肢体急性缺血表现, 为"5P"征, 即无脉 (Pulselessness) 、疼痛 (Pain) 、苍白 (Ppallor) 、感觉异常 (Paresthesia) 、运动障碍 (Parealysis) 。

2 常用的血管检查技术

近年来有较多的无创检查方法可供选择, 其中踝肱指数 (ABI) 最为简单、有效、易重复。DSA在术前的诊断价值逐渐被这些方法所代替[2]。

2.1 ABI

踝肱指数 (ABI) 踝部收缩压合臂部收缩压之比称为踝肱指数。ABI可反映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程度。正常人为1.0~1.3, 低于0.90即有诊断价值。轻度缺血ABI:0.70~0.90, 中度缺血ABI:0.40~0.70, 重度缺血ABI<0.40。

2.2 彩超

不仅能提供血流动力学功能定位, 也能提供形态上的定性数据。特别是在术后随访中最常用的检查方法, 但对检查的操作者的技术的要求较高。

2.3 MRA

无创是外周动脉疾病常用的术前影像学评估方法, 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达96.7%和95.8%。由于不需要含碘的造影剂, 特别对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有较大优势。但MRA会对动脉病变过高的显示较严重的狭窄。

2.4 CTA

无创, 是目前动脉疾病最常用的术前影像学评估方法, 多数单位术前不做DSA, 而是根据CTA或者MRA图像来测量病变的部位、直径、长度等参数, 决定治疗方案。但也存在造影剂的肾毒性和动脉严重钙化影响图像质量。

2.5 DSA

是诊断动脉疾病的“金标准”, 但由于是一种创伤性检查, 且对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用受到限制, 术前不作为常规检查项目, 主要是在介入治疗实施中进行DSA, 最终确定动脉病变的部位、直径、长度及侧支循环情况, 作为选择球囊、支架的依据, 且术中引导血管介入操作。

3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解剖分类

根据病变累及的范围,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可分为3型 (1) Ⅰ型主-髂动脉型:约占10%, 病变累及腹主动脉分叉段及髂总动脉。典型的临床表现为Leriche综合症, 即间歇性跛行和性功能障碍。 (2) Ⅱ型主 ̄髂 ̄股型:约占25%, 病变广泛累及腹主动脉、髂动脉及股动脉近段, 通常腘动脉及远侧动脉保持通畅。 (3) Ⅲ型:约占65%, 腹主动脉末端病变伴有股、腘动脉和小腿动脉病变, 呈现多平面狭窄或闭塞, 此型患者的病变比其它两型发展迅速, 多出现较严重的缺血症状[3]。

4 TASCII分型

目前, 国际上比较公认的TASCII分型 (TASCII) 是规范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治疗方法选择的指南性文件[4]。

5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介入治疗指征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介入指征: (1) Fontaine分期中Ⅱ期以上临床症状; (2) DSA证实病变细致程度>70%; (3) 静息状态下跨狭窄压差>10mmHg, 或者患侧动脉直接注射硝酸甘油100~200ug跨狭窄压差>10~20mmHg。

6 常用的介入治疗方法

6.1 入路的选择

合理的介入手术入路是治疗成功和安全的必要条件, 尽可能选择路径短的入路以便于操作和控制[5,6,7]。髂动脉狭窄病变多选择同侧股动脉, 单侧髂动脉闭塞多选择对策股动脉或肱动脉。双侧髂动脉闭塞选择肱动脉入路6.2闭塞段的开通开通闭塞段是整个手术成功的关键, 常采用多种方法联合应用。导丝导管配合在正侧位双向透视技术以及利用“路径图”引导下耐心开通;对于病变钙化严重, 导丝导管开通困难者, 可以选用超声消融或其他机械装置辅助开通出一条狭细的“隧道”;对于长段闭塞, 利用内膜下成形术能有效通过闭塞病变。

6.3 动脉插管溶栓

动脉插管溶栓作为血管介入的基础治疗方法, 可使继发于动脉狭窄或闭塞的血栓溶解, 利于开通病变, 即使溶栓后影像学无明显改善, 导丝也容易通过开通闭塞病变[8]。

6.4 PTA

PTA前, 球囊选择较为关键, 球囊的直径和长度分别较病变两端的直径大1mm或者稍长宜。扩张时, 球囊位于病变段中心, 如果病变段长度大于球囊, 则先将球囊置放在狭窄段一端, 在逐步移位, 但每次移位扩张前后应有部分重叠。如果病变段严重狭窄, 选用小直径球囊预扩张后, 再应用相应直径的球囊。近年来, 药物洗脱球囊和冷冻球囊血管成形术也开始应用临床, 极大地提高了PTA的效果[9,10]。

6.5 支架植入

目前常用的支架分为两大类:球囊扩张支架和自膨式支架。对于双侧髂动脉闭塞累及腹主动脉远端分叉者, PTA和支架置入应用“Kissing”技术, 即两侧同时球囊扩张、同时释放支架。对于膝下动脉PTA后严重的影响血流的内膜撕裂部位, 可采用长时间、低压球囊扩张常常有明显改善。近年来, 为了预防术后再狭窄, 提高支架的通畅率, 药物洗脱支架 (Drug eluting stents, DES) 已经在临床得到初步应用, 结果显示药物洗脱支架的再狭窄率低于裸支架[11,12,13]。

6.6 内膜下成形术

1990年Bolia等首次报道内膜下成形术技术[14]。使用专用内膜下腔穿刺重回真腔系统, 可以增加内膜下腔重人真腔的成功率, 例如Pioneer导管Outback导管。另外Frontrunner导管的应用也有利于开通开通闭塞段[15,16]。

6.7 机械性装置的辅助应用

目前已经应用于临床的机械性装置包括机械性粥样斑块切除术、激光血管成形术、超声消融术等。机械性粥样斑块切除术:在导丝导管技术引导下进入血管腔, 微型切割刀片以机械切割的方式将动脉内膜粥样硬化斑块清除。如Silverhawk系统Straub旋切系统。这些装置可独立用于动脉狭窄的治疗, 但多数情况下是与PTA或血管支架联合应用, 以提高血管的远期通常率[17]。超声消融术:根据不同组织对超声频谱不同的敏感性, 应用高能量低频率的超声, 选择性地消融血栓、斑块和助溶血栓, 使病变血管再通, 在此基础上, 再配合PTA、支架置入术[18]。激光血管成形术:是利用激光的高能量消融粥样斑块, 或者是在完全闭塞的血管腔内打开一条通道, 再通过PTA或者血管支架置入术来治疗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此技术由于成功率不够理想、并发症较多, 目前临床较少运用[19]。

7 治疗策略和疗效分析

主髂动脉病变, 大约1/3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病变会影响主髂段血管。经典上认为TASC A型和B型的局限性病变更适合介入治疗, 而C型D型等复杂性病变或完全闭塞病变更适合外科搭桥术。近年来, PTA和支架置入已经成为髂动脉病变的首先治疗方式[20]。Sharafuddin等报道66例主髂动脉狭窄、闭塞病变行支架置入结果:主-髂动脉报道 (TASC) A型和B型病变为19例40条肢体, C型和D型病变为47例78条肢体。技术成功率94%, 随访时间 (37±27) 个月, 9例发生再狭窄, 其中8例经介入治疗解除 (球囊扩张4例, 再置入支架3例, 溶栓治疗和支架置入1例) , 1例因为发生主动脉闭塞行主双股动脉动脉旁路术, 4年一期和辅助一期通畅率分别为81%和94%[21]。以往对于股腘动脉长段闭塞性病变的治疗主要依靠外科旁路术, 介入治疗由于微创优势,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对于高龄、外科治疗有风险的病例, PTA+支架置入可作为股浅动脉的首选治疗方式。但股腘动脉段存在特殊的生物力学因素, 已经有关于置入股腘动脉支架破裂的报道, 因此有学者建议该区域支架应用应慎重[22]。

目前膝下动脉PTA治疗已经大量取代外科手术[23]。膝下动脉病变PTA的临床意义更主要在于缓解静息痛、促进溃疡愈合从而保存肢体, 而治疗后的长期通畅率只能作为第二位的治疗目标。尽管术后再狭窄率高, 但是再狭窄是一个逐渐的过程, 随着狭窄的形成, 侧支循环也逐渐建立, 这也是保肢率大于血管通畅率的关键。Dorros等报道了胫腓动脉成形术治疗重症肢体缺血患者的5年随访结果:284例患者, 270例 (95%) 有效, 随访5年, 91%的肢体得以保留[24]。

急性下肢动脉闭塞 篇8

关键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趋势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主要是由于下肢动脉发生粥样硬化进而累及下肢动脉狭窄甚至闭塞,出现不同程度的缺血性疾病。其不是一种单纯性疾病,是全身性动脉粥样硬化在患者肢体的局部表现,常伴有脑动脉病变和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1]。由此,对该疾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不仅仅注重下肢血管的病变情况,更要注重全身性伴随症的诊治。传统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案具有创伤性大、并发症多且严重等众多劣势,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患者对医疗服务的需求。由此,介入治疗应运而生,在临床上广泛的应用,国内外将支架置入术和动脉血管成形术作为临床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主要救治方法[2,3]。

1 临床特征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和病变的部位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和病变的范围以及侧支建立情况有着一定的关系[4]。股浅动脉病变的最典型临床变现为小腿跛行,主髂动脉狭窄患者则表现为大腿和臀部跛行。临床初步诊断主要通过触诊患者股、腘、足背等部位的动脉,当动脉狭窄或者闭塞时可闻及血管杂音。当动脉狭窄患者形成急性血栓或者血栓栓塞时,表现为肢体急性缺血“5P”征即疼痛、无脉、苍白、运动障碍、感觉异常[5,6]。

2 临床常用的检查技术概述

传统诊断的方法主要为术前DSA检查,其为一种创伤性诊断方法,一度成为临床诊断动脉疾病的“金标准”,但是检查限制条件相对较多,目前主要应用于介入治疗过程中对病变部位相关情况的定性,作为术中选择支架还是球囊的重要依据,引导血管介入操作[7,8]。随着影像学检查技术不断研究更新,众多的无创检查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ABI即踝肱指数简单有效且易重复等优势受到广发的医师和患者的认可。彩超既能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功能进行精准定位还能提供形态定性的数据,常用术后随访过程中,该项检查对操作者的技能要求极高。MRA是一种目前常用的无创外周动脉疾病影像学检查方法,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极高,不需要应用造影剂,对于肾功不全患者诊断具有极大的优势,但是其对患者的病情诊断不精准,结果往往偏高。CTA作为一种无创检查方法,其使用造影剂会影响检查图像的质量。ABI即踝肱指数简单有效且易重复等优势受到广泛医师和患者的认可。ABI即踝部收缩压和臂部收缩压之比,可以明确的反映患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严重程度,正常值:1.0~1.3,<0.90则有诊断价值[9,10]。下肢缺血严重程度判断标准[11]:轻度(0.70~0.90)、中度(0.40~0.70)、重度(<0.40)。

3 临床分型

3.1 解剖分型

临床解剖分型主要依据患者病变累及的范围进行分型[12],其中Ⅰ型为主-髂动脉:累及髂总动脉以及腹主动脉分叉段,发病率约为10%,临床主要表现为Leriche综合征即间歇性跛行以及性功能障碍;Ⅱ型为主-髂-股动脉型:病变广泛累及髂动脉、腹主动脉、股动脉近段,腘动脉以及远侧的动脉无狭窄或者阻塞,发病率约为25%;Ⅲ型:患者腹主动脉末端病变且伴有小腿动脉以及股、腘动脉病变,多平面狭窄或者闭塞,患者病情进展较快,伴有严重的缺血症状,发病率约为65%。

3.2 TASCⅡ分型

目前国际上TASCⅡ分型是在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选择治疗方法的最规范最权威的指南性标准[13]。

4 介入治疗患者指征

介入治疗是目前公认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治疗的最佳方式,但是不是每位患者均能采用介入方式进行治疗,介入治疗患者指征[14]:DSA证实患者病变的细致程度至少70%;患者表现为Fontaine分期Ⅱ以上的相关临床症状;静息跨狭窄压差>10 mm Hg,患者侧动脉直接注射100~200μg硝酸甘油后跨狭窄压差>10~20 mm Hg。

5 介入治疗方法概述

5.1 合理选择手术入路

患者进行介入治疗手术成功且安全的必要条件即为对手术入路的合理选择,入路的选择以便于控制和操作为宜。髂动脉多选择同侧股动脉、单侧髂动脉多选对侧肱动脉或者股动脉,双侧则选择肱动脉作为手术入路[15]。

5.2 动脉插管溶栓治疗

血管介入治疗的基础方法为动脉插管溶栓,可以溶解继发于动脉狭窄甚至闭塞部位的血栓,有助于开通病变部位,即使在进行溶栓治疗后影像学检查结果无明显的改善,但是导丝极易通过病变部位。

5.3 开通闭塞段

手术成功的关键是有效地开通动脉闭塞段,临床常采用多种方法联合开通法进行。正侧位双向透视技术中导管和导丝配合以及使用“路径图”指引耐心将闭塞段开通;对于病变部位钙化严重或者导丝导管开通较困难患者则选择超声消融或者其他的装置进行辅助[16],开通一条细小的“隧道”通路;对于长段闭塞患者,则选用内膜下成形术。

5.4 PTA

PTA前,结合患者临床检查资料合理选择球囊是最关键的步骤,其直径和长度以稍长病变两端的直径或者大1 mm为最宜。扩张时,将球囊置于病变段的中心,如果球囊长度小于病变段长,则将其放置于狭窄段的一端,逐步移位过程中,每次操作前后均保证有部分重叠。对于动脉狭窄较严重患者,使用直径较小的球囊进行扩张后再使用相宜球囊。近年来,冷冻球囊和药物洗脱球囊血管成形术逐渐应用于临床治疗过程,极大程度的提高了PTA的治疗效果[17]。

5.5 支架植入

目前自膨式和球囊扩张支架式应用最为广泛的两种支架,采用“Kissing”技术进行PTA以及支架植入治疗双侧髂动脉闭塞累及腹主动脉远端分叉患者,使用球囊对双侧进行同时扩张,释放支架;对于膝下动脉PTA后对血流的内膜撕裂部位存在严重影响患者,则采用低压长时间球囊扩张,能极大程度的改善。近年来,为了预防术后患者再次发生狭窄,有效地提高支架的通畅率,逐渐应用药物洗脱支架(DES),相关研究结果显示,DES术后狭窄发病率明显低于裸支架[18]。

5.6 内膜下成形术

随着Bolia首次关于内膜下成形术技术的报道后,使用专用的内膜下腔穿刺重回真腔系统如Outback导管、Pioneer导管,能有效地增加内膜下腔重入真腔的成功率,另外Frontrunner导管的广泛应用也能有效地提高闭塞段的开通率[19]。

5.7 辅助机械应用

随着介入治疗的广泛应用,对治疗技术的不断研究,目前主要应用于临床的机械性装置主要有激光血管成形术、机械性粥样斑块切除术、超声消融术等。激光血管成形术主要是利用高能量激光将粥样斑块消融,对完全闭塞的血管在其腔内开辟一条隧道,再采用PTA或者支架植入进行治疗,该技术目前成功率较低,术后并发症多且严重,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目的,由此极少应用于临床治疗。机械性粥样斑块切除术在导丝导管技术的引导下卫星切割刀片进入血管腔后将动脉内膜粥样硬化斑块以机械切除的方式清除,主要的方式有Silverhawk系统Straub旋切系统,这些装置可以独立应用于临床治疗动脉狭窄,但是一般情况下联合PTA或者支架植入进行治疗,已达到提高血管远期通畅率的效果。超声消融主要是应用低频率高能量的超声根据患者不同组织进行选择性的消融斑块、血栓,开通闭塞血管,再配合PTA以及支架植入治疗,能达到较好的疗效[6]。

6 治疗方法的选择及相关疗效分析

6.1 髂动脉病变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约有1/3患者会影响其主髂段血管,经典治疗方案选择认为TASC分型为A/B型患者宜用介入治疗,C/D型患者宜采用外科搭桥术治疗。随着PTA以及支架植入治疗方式在临床广泛的应用,其已经成为治疗髂动脉病变的最佳的治疗手段,常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案。Sharafuddin研究报道[20]:治疗成功率高达94%,随访期间再狭窄9例,其中8例患者经过介入治疗后解除,1例患者由于主动脉闭塞转型主双股动脉旁路术,4年一期以及辅助一期通畅率为81%和94%。

6.2 股腘动脉长段闭塞性病变

该类患者传统治疗方式主要是外科旁路术治疗,随着介入治疗的应用,其具有微创的优势,目前众多学者均认为对于外科治疗风险高、高龄患者首选治疗方式为介入治疗即PTA联合支架植入。但是由于股腘动脉段具有特殊生物学因素,目前已经有支架破裂的相关报道,由此,部分学者建议在股腘动脉段慎用支架[21]。

6.3 膝下动脉

传统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案已逐渐被PTA取代,膝下动脉病变PTA能有效地缓解患者静息痛,早期促进溃疡的愈合进而保存肢体。但是该术治疗远期通畅率仅仅作为第二治疗目的,术后再狭窄率较高,但是其也是一个渐变的过程,随着狭窄的形成,侧支循环也成功建立,肢体保存率大于血管通畅率是治疗成功的关键。Dorros等研究报道胫腓动脉成形术治疗肢体缺血严重患者为期5年随访结果显示,随访284例患者中有效率高达95%,肢体保存率为91%。

急性下肢动脉闭塞 篇9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青睐“三高”人群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血管外科主任王晓栋副主任医师介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由于周围动脉粥样硬化所导致动脉狭窄甚至闭塞所引起的下肢缺血性疾病,是全身动脉硬化在肢体的局部表现。随着斑块不断增大,动脉管腔逐渐狭窄,管道通畅性受到影响,流向下肢的血流就会减少,狭窄到一定程度甚至完全堵塞时,供应下肢的血流不能满足需要,就会出现下肢缺血症状。

王晓栋主任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一般见于中老年人,“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吸烟”是下肢动脉系统的四大杀手。近几年,随着人口老龄化,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代谢性疾病的高发,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在血管外科门诊,这类患者占30%以上。气温低的季节,发病率相对增高。

“间歇性跛行”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典型症状

王主任介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早期可无明显症状,或仅有足部轻微感觉不适,如畏寒、发凉等。之后逐渐出现“间歇性跛行”症状,这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典型症状,患者李大爷走路停停歇歇就是典型的“间歇性跛行”。

随着病变进一步发展,则出现静息痛,即在患者休息时就存在肢端疼痛,当平卧及夜间休息时容易发生。最终肢体可出现溃疡、坏疽,多由轻微的肢端损伤诱发。最后,患者能耐受的行走距离越来越短,直至完全丧失行走能力。

如何早期发现自己是否患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王主任表示,中老年朋友要尤为注意腿脚怕凉及酸麻痛。如果经常脚发凉,或者走几百米后小腿肚子就疼,就应在早起和晚睡的时候看看自己的脚部皮肤颜色,下肢缺血时脚部皮肤颜色往往是发白的,或者是紫红色。还可以用手指按压在足背上方、脚腕下方两指的地方,摸一摸足背动脉有没有搏动。正常情况下,可以感觉到脉搏跳动。如感觉不到足背动脉,就要警惕下肢动脉硬化。

“三高”人群,或有较长吸烟史的中老年人,尤其不能放松警惕。如果已经出现了“间歇性跛行”,就更要警惕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生。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跟脑梗心梗一样凶险

另外,千万不能把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不当回事,它与冠心病、脑梗死一样都是血管硬化性疾病,只是发生的部位不同。当发生脑梗或心梗时,不及时救治会有生命危险,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要是不及时改善,也将导致严重的并发症,轻则截肢致残,重则因此丧命。

疾病后期,患者下肢动脉甚至可能从硬化狭窄演变为完全闭塞,这时即使在休息时肢体亦处于极度缺血状态,神经末梢产生剧烈的疼痛称“静息痛”,尤以夜间和气温较低时症状严重。同时,皮肤、肌肉组织缺血使其活力逐渐丧失,最终会出现患足特别是脚趾溃疡或者发黑坏疽,坏死部位的反复感染用一般药物常无法控制,产生所谓的“老烂脚”。此时再去医院就诊,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虽能部分改善残余肢体的血流,但已经发生坏死的那部分肢体仍需进行截肢手术。

如果患者同时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代谢性疾病,死亡率很高。有数据显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1年的截肢率达30%,5年的死亡率为10% ~15%;“间歇性跛行”患者5年死亡率为30%;出现静息痛、溃疡坏疽的重症患者,5年死亡率高达70%。

王主任同时表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个渐进性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有效避免截肢等风险,以提高生活质量。

急性下肢动脉闭塞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临床观察选用的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闭塞的患者共50例, 均为前来本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 其中男28例, 女22例, 65~70岁的患者共有26例, 70~75岁的患者共有15例, 75~80岁患者共有9例。在上述50例患者中, 糖尿病病程20年的患者共有38例, <20年病程的患者共有12例。在上述50例患者中, 无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无出血倾向的患者。

将5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 各25例, 两组患者在年龄和性别方面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1.2 方法

将本次观察的50例患者全部给予常规的降压、降糖和调节血脂治疗。在此基础上, 给予试验组进行前列地尔的静脉滴注治疗, 每次10μg, 每天一次;对照组予银杏达莫静脉滴注治疗, 每次20 m L, 每天一次。连续应用15 d后, 对50例患者的恢复评价。

1.3 观察指标

对本次观察的50例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的无痛行走距离测定, 根据患者行走的距离不同来进行疗效的评价。本次观察的指标为:患者行走最大距离在50 m以上, 认为针对患者的治疗有效。患者行走最大距离在25~50 m之间则认为治疗有效, 若患者最大行走距离<25 m则认为针对患者的治疗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采集的所有数据, 运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在糖尿病中, 下肢动脉闭塞的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较为常见, 与其他疾病相比, 发病几率明显大于其他疾病, 吸烟、喝酒、肥胖、高血压等因素是并发下肢动脉闭塞的因素, 同时糖尿病患者并发下肢动脉闭塞也与患者的年龄有很大的关系, 通常情况下, 老年人下肢动脉闭塞的情况较为常见。

引起糖尿病患者出现下肢动脉闭塞的主要原因则是:糖尿病可以改变患者全身额度血流动力, 造成患者下肢的机体代谢产物堆积, 引起患者机体的神经体液调节功能障碍, 最终导致患者下肢的微血管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 引起患者下肢供血减少, 从而造成下肢动脉闭塞[4,5]。

因此在具体的临床治疗中, 除需要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控制血糖和抗感染等治疗外, 还应当防范患者下肢动脉闭塞。前列地尔是一种具有极强的生理活性的药物, 扩血管的效果十分明显, 根据本次临床观察, 我们可以得出, 前列地尔确实具有扩血管, 改善微循环, 提高下肢动脉闭塞治愈率的优点。但由于本次选取的病例较少, 因此肯定结论还需要大量的临床病例数支持。

参考文献

[1]宋宪彝, 临床内分泌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74-75.

[2]刘新民, 实用分泌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7:89-90.

[3]甄永存.Ⅱ型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的研究[J].实用糖尿病杂志, 1999, (6) :56-57.

[4]钱荣立.关于糖尿病的新诊断标准与分型[J].中国糖尿病杂志, 2000, (8) :45-46.

上一篇:温度作用下一篇:儿童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