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术后

2024-09-05

下肢术后(精选10篇)

下肢术后 篇1

术后镇痛可减轻患者疼痛, 有利于伤口恢复减轻术后并发症, 提高手术成功率等许多优点。本试验对不同方法术后镇痛作对比观察, 研究各自的效果及不良反应,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

160例硬膜外麻醉下骨科下肢手术患者行术后镇痛治疗。男84例, 女76例, 平均年龄42.3 (17~68) 岁;ASAⅠ~Ⅱ级。

1.2 麻醉情况

手术均为下肢单一闭合性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手术时间2~3.5h。硬膜外麻醉取L3-4或L2-3间隙穿刺, 向头侧置管, 置管深度3~4cm。试验量2%利多卡因4 ml, 首次量2%利多卡因与0.75%罗哌卡因1:1混合液12~15ml, 此后每50~60min追加维持量2%利多卡因与0.75%罗哌卡因1:1混合液5~6 ml。于注射首次量后20~25min内开始手术。手术结束时如末次给药已超过30 min, 则追加2%利多卡因与0.75%罗哌卡因1:1混合液2 ml。160例硬外追加局麻药次数为2~3次。

1.3 镇痛方法

分静脉镇痛 (PCIA) 与硬外镇痛 (PCEA) 两种方式, 用药总量E2组为200ml, 其他三组为100ml。持续时间四组均为36~48h。术后即开启使用。

静脉镇痛:VD组 (n=40) 12μg/ml丁丙诺啡+0.004%托烷司琼;VS组 (n=40) 1.2μg/ml舒芬太尼+0.004%托烷司琼。给药模式均为持续2ml/h+PCA 0.5ml/15min。

硬外镇痛:E1组 (n=40) , 0.2%罗哌卡因+3μg/ml丁丙诺啡, 给药模式为持续剂量2 ml/h+PCA 0.5 ml/15min;E2组 (n=40) , E2组 (n=40) 选用0.125%罗哌卡因+1.5μg/ml丁丙诺啡, 给药模式为持续剂量4 ml/h。

1.4 观察与评级

术后随访3d, 观察术后4h、8h、24h、32h及使用完毕时视觉模拟评分[VAS]:0分无痛, 10分最痛;并询问总体镇痛效果:<3分良好, 4~5分为满意, 6~7分效果较差, 7分以上无效。观察使用期间的不良反应及健侧股四头肌肌力。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等。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均数±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O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见表1, 表2)

*与1组比差异显著 (P<0.01)

#与VD组比P<0.05, ##与VD组比P<0.01;*与E2组比P<0.05, **与E2组比P<0.01

3 讨论

术后镇痛能够减轻手术患者术后痛苦, 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罗哌卡因对心脏毒性小, 可产生感觉-运动神经阻滞分离等特性, 低浓度、小剂量硬膜外给药是术后镇痛的良好辅助方式[1]。使用硬外镇痛的四组患者多数都取得了良好的镇痛效果, 但在使用小剂量PCEA组 (E1组) 中, 但仍有近1/4的患者镇痛效果不满意, 主要原因可能与2ml/h的维持量较小有关, 并且镇痛效果与手术部位有较大的关系。手术部位神经支配节段越远离穿刺点, 镇痛效果较差的发生率越大。该组中有近1/3的患者有按压自控开关的行为, 部分患者按压自控开关后疼痛得以缓解或消失。相对应的, E2组镇痛效果明显好于E1组。这与E2组用药剂量较大能够阻滞较广的神经节段有很大关系。佘守章[2]等的研究亦认为4~6m1/h速率是国人术后硬膜外镇痛的量佳方案。

E2组、VD组及VS组镇痛效果较E1组好, 但随之而来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升高。与其他组相比, E2组尿潴留发生率显著升高, 这与硬外神经阻滞节段较广有关。丁丙诺啡引起恶心呕吐的作用表现得也比较明显, VD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仍明显高于其他三组。VS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与E1组E2组相似, 说明1.2μg/ml舒芬太尼作为镇痛剂量是比较合适的。

摘要:目的观察骨科下肢手术不同方法PCA术后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法骨科下肢手术患者160例, 随机分为四组, 各40例。分别以四种方式行术后镇痛:E1组罗哌卡因+丁丙诺啡;E2组罗哌卡因+丁丙诺啡。VD组丁丙诺啡+托烷司琼;VS组舒芬太尼+托烷司琼, 国产一次性镇痛泵给药。术后随访3d观察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镇痛满意度VD组、VS组及E2组优于E1组 (P<0.05) ;尿潴留E2组高于E1组、VD组、VS组;恶心呕吐发生率VD组高于其他三组。结论不同方法的术后镇痛均能提供满意的镇痛效果, 但各自均有不良反应的发生, 在使用中应根据患者情况选择较佳的方法以及个体化给药。

参考文献

[1]Katz JA, Bridenbaugh PO, Knarr DC, et al.Pharmacodynamics and pharamkinetics of epidural ropivacaine in humans.Anesth Analg, 1990, 70:16-21.

[2]佘守章, 许学兵, 肖建斌, 等.罗哌卡因不同速率硬膜外持续输注对吗啡PCA消耗量的影响.中华麻醉学杂志, 2000, 20 (9) :570-571.

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 篇2

【关键词】骨科,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430-02

深静脉血栓(DVT)是骨科手术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形成血栓导致静脉管腔阻塞,继而引起静脉回流障碍等一系列临床表现的病症,常发生于小腿深静脉处,称为下肢深静脉血栓。此并发症轻则留下后遗症给患者带来身心痛苦,重则引起肺脑栓塞危及患者生命。随着近年来骨科手术患者的增多,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比例也在逐年增高。如何对该疾病患者进行正确及时的治疗与护理成为了骨科医护人员关注的焦点。本文选自我院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32例,术后护理效果理想,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自我院2011年9月-2014年1月患者32例,其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24-76岁,平均年龄56岁。全膝关节置换术10例,中股骨头置换术8例,骨盆骨折术7例,全髋关节置换术5例,胫腓骨骨折外固定2例。血栓发生在左下肢19例,发生在右下肢13例。患者臨床表现为肢体肿胀疼痛、皮肤发绀、温度升高、腓肠肌压痛等。所有患者均经下肢深静脉造影确诊。

32例患者经综合护理治疗后,肿胀消退,疼痛减轻,皮肤温度正常,效果良好,无1例脑肺栓塞等并发症的出现,患者较为满意。

2 护理措施

2.1 一般护理

术后经常观察并记录患者的肿胀程度、皮肤温度和末梢循环色泽变化等,如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采取相应措施或通知医师,及时进行治疗。保持病房内的干净整洁,定期对病房进行消毒并注意通风,使室温维持在22-25℃,湿度在50-60%,话语动作轻柔,给患者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对于患者的疼痛护理人员可在病房里播放轻音乐或帮助患者读书来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减轻病人的疼痛。另外,还要保持病人的皮肤整洁,做到床单被褥平整干净无褶皱,减少对皮肤的刺激并防止感染。

2.2 心理护理

骨科患者发生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后,觉得自己又多了一项疾病,常常表现出烦躁、恐惧、不安、紧张等悲观心理,担心自己会丧失生活和工作能力,给家人带来生活和经济负担而不愿意治疗。身体上的疼痛加上心理上的压力很不利于病情的好转,护理人员应耐心地为患者解释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原因、危害及治疗流程,使患者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多给患者讲述该病的成功案例,操作过程中动作轻、快、准、稳,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对医护人员的信赖。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及时掌握患者的心理特点,关心体贴病人,并鼓励其家属及朋友前来陪伴,减少患者的孤独感,使患者感到温暖。

2.3 体位护理

血栓形成的1-2周之内要使患者严格卧床休息,使患肢高度高于心脏水平20-30cm,同时膝关节微屈15°,避免腘窝处受压,避免患者膝下垫枕,以促进患者的静脉血液回流,防止患肢处淤血,减轻患者的疼痛和肿胀。在患者起床活动时,要穿弹力袜或用弹力绷带,可以增加静脉回流量并防止下肢水肿的继续发展。禁止对患肢进行按摩、热敷、剧烈的动作或突然改变患者的体位,防止拴子脱落引起肺脑栓塞,同时促进血液的回流,有利于肿胀的消退。可在患肢局部敷湿浓度为50%,温度为30-50℃的硫酸镁溶液,进一步促进肿胀的消退和疼痛的减轻。

2.4 饮食护理

饮食也在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应要求多食用清淡、低脂、高纤维、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如粗粮、水果和蔬菜等,禁忌生冷辛辣食物,避免血液粘稠而淤滞。同时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减少患者的咳嗽、打喷嚏次数,防止因腹压过大而影响下肢静脉回流。禁止患者及其家属吸烟饮酒,避免尼古丁和乙醇等引起静脉血管收缩而引起血液粘稠。

2.5 并发症预防

出血和肺脑栓塞是主要并发症。护理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肢伤口有无渗血现象、有无血尿和便血现象,并定期监测凝血时间、尿常规等,防止出血的发生,出现异常应立即报告,及时处理。定期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减少患者的搬动,避免剧烈咳嗽防止肺脑栓塞的形成,若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心悸、胸闷胸痛等现象,应立即报告医师。

2.6 康复锻炼和出院指导

尽早对患者作康复锻炼,并告知患者锻炼是主动为主,被动为辅。不能下床时鼓励患者做下肢、足和趾的锻炼,以便于能够早日下床活动。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由少到多进行循序渐进的锻炼。出院前嘱咐患者按时按量用药,禁止康复活动量过大,并要求患者定期到门诊复查,若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就医。

3 讨论

骨科患者发生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多种原因造成的结果,血液高凝状态、血管内膜损伤和静脉淤滞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最关键因素,医护人员可通过减少手术时间、增加患者术后活动量等方法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对于术后已经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护理人员应给患者心理上的安慰,正确安置患者的体位,提醒患者注意饮食,并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和出院指导,使患者以最佳的心理和身体状态应对疾病的挑战,有利于病人的痊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谈晓芳,徐群.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观察与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 8.[2] 邱贵兴,戴克戎等. 中国骨科大手术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专家建议[J].中华骨科杂志,2005,25(10): 16-17

[3] 邱贵兴,杨庆铭,余楠生等. 低分子肝素预防髋、膝关节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多中心研究[J]. 中华骨科杂志,2006(12): 819-822.

[4] 王永媛.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J]. 现代护理,,2009,,24(1): 148.

下肢术后 篇3

1 临床资料

笔者所在科自2003年1月至2005年6月收治骨科下肢骨折患者102例,由于用拐不当致骨折成角畸形5例,内固定器折断、螺丝滑脱3例,骨不愈合1例,2005年6月至2008年6月共收治下肢骨折患者160例,其中男98例,女62例,年龄13~71岁,经注重拐杖应用的宣教,无1例因用拐不当造成并发症。

2 拐杖应用的宣教

2.1 拐杖的选择

拐杖是下肢骨折患者离床活动的支撑工具,嘱患者及亲友选择质量好、扶手牢固、高度可调减、拐头有防滑装置的轻便拐杖,通常铝合金制品最佳。在宣教的过程中,科室备用一副拐杖,用来讲解各部位的功能及意义和调试高低的方法,以保证患者应用拐杖的安全。

2.2 扶拐行走的原则与时机

扶拐行走是下肢骨折患者功能锻炼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扶拐下地的时机很重要,下地过早过晚都会对骨折的愈合及康复造成不良影响。下地时机最好选择在骨痂形成期。此期局部疼痛消失,肿胀消退,软组织已修复,骨折断端已初步稳定,内外骨痂已开始形成,特别是患者经过几周的床上锻炼,肌肉收缩有力,当踝关节背伸、患肢抬高足不发颤时,即可以让患者开始离床扶拐练习步行。

2.3 扶拐的方法

扶拐的方法对骨折的愈合很重要,因此护理人员应现场示范扶拐的方法。拐杖的高度应根据患者的身高调适,一般高度是患者双手扶拐,拐顶距离腋窝5~10 cm,与肩同宽。因为扶拐的力在双手而不是靠腋窝支撑身体,否则容易造成臂丛神经麻痹,一旦发生,虽经休息可以恢复,但会影响患者的情绪及功能锻炼的进程。

2.4 扶拐的步法

扶拐的步法是宣教的重点,为达到安全自由步行锻炼的目的,单纯的讲解患者不能理解和掌握,同时也有顾虑,为此护理人员应当示范扶拐步法的动作要领,直至患者掌握。对于儿童还应教会家长。扶拐行走时首先嘱患者站好姿势,使双足与双拐头呈等腰三角形,先迈患肢,足尖不可超越双拐头连线,站平稳后,双手撑拐同时健肢向前迈移30 cm左右,站稳后抬患肢,同时提拐向前移动同等距离,足与拐头同时落地,但足尖仍然落于双拐头连线内,如此逐步前移。患者初次下床扶拐走路时应有护士现场指导并保护,有的患者步幅过大,重心后移,易摔倒,及时调整使患者在锻炼过程中充满信心,对于儿童特殊的心理特点,在使用拐杖的过程中要有医护人员或亲属的监护,以克服随意性和盲目性。

2.5 拐杖的使用原则

2.5.1 双拐的使用原则

所有下肢骨折患者在骨痂形成期后开始床下锻炼均应扶双拐,不负重或轻负重行走。如果骨折部在股骨中上段,扶拐行走时患肢应保持外展30°,股骨下段及小腿骨折扶拐行走时,患肢应保持中立位。步幅不宜过大,速度不宜过快,每分钟不超过25步,双下股骨骨折离床活动应在骨折达到临床愈合期,一般在8周左右[1],而且下地活动最好有外固定保护。

2.5.2 单拐的使用原则

在下股骨折临床愈合期后,可由双拐改用单拐行走锻炼。其原则是:股骨干中上段,股骨下段或小腿骨折有轻度向外成角者,应先去患侧拐杖,以保持在行走时患肢外展。纠正和防止成角加大,这是因为股骨中上段骨折有一向外成角倾向,其他情况应先去健侧拐杖。

2.6 弃拐

下肢骨折患者用拐是暂时的,骨折愈合后应该及时弃拐。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部分患者弃拐过早,导致骨折畸形,甚至钢板弯曲或折断影响患者的康复,甚至需要再次手术。也有部分患者对骨折愈合存有顾虑,不敢弃拐,时间久了,可以造成双下肢力不平衡而不利于患肢的康复。弃拐的原则是骨折部达到骨性愈合。

摘要:为使下肢骨折患者在骨痂形成期后,离床步行锻炼时正确使用拐杖,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顺利康复,通过临床宣教,使患者掌握拐杖的选择,扶拐行走的原则与时机,正确扶拐方法 ,扶拐的步法,双单拐的使用原则及弃拐的注意点。160例患者接受宣教后,无1例因拐杖使用不当发生并发症。

关键词:教育,骨折,康复

参考文献

下肢术后 篇4

【关键词】 老年;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50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546-01

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骨科高龄患者数量越来越多,因为老年人的机体免疫功能减退并且多伴有其他脏器的疾病,对麻醉以及手术创伤的耐受性差[1]。老年患者接受骨科治疗,其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要显著高于中青年的患者。近年来随着手术技术的发展,相关并发症有下降趋势,但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仍然较高,而且是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本文就老年骨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1 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概况

1.1 深静脉血栓(DVT)的概念 深静脉血栓是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阻塞静脉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造成不同程度的慢性静脉功能不全,全身主干静脉均可发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骨折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在受伤后需要较长时间卧床,因高龄和吸烟等不良习惯及内科疾病,常易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

1.2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 术后早期一侧肢体的突然肿胀、疼痛压痛、浅静脉扩张,呈进行性加重,皮肤颜色变紫色,皮肤温度升高。一般认为,DVT的三大致病原因主要为静脉血流滞缓,血液高凝状态和静脉内膜损伤3种因素[2]。

1.2.1 血流缓慢 下肢静脉血液的回流靠胸腔负压、小腿肌肉的收缩及静脉瓣的功能防止血液倒流来维持。造成血流缓慢的原因常见于:手术时间过长、术后切口处加压包扎、长时间卧床,术中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等,均能影响下肢静脉回流,导致下肢血流缓慢。

1.2.2 血液高凝状态 术前较长时间的肢体制动和疼痛可能是血液凝固状态增高的原因,同时也加重血液瘀滞,手术创伤本身可致血小板凝聚力增强,且术后凝血酶原释放,以及术中出血、输血等。

1.3 老年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 高龄、股骨颈骨折和手术是DVT的主要高危因素[3]。

1.3.1 股骨颈骨折 股骨颈骨折患者遭受创伤和手术的双重打击,同时要经历术前一段时间的制动,可造成静脉壁损伤和静脉血流瘀滞。股骨颈骨折患者具有较高的血液凝固状态。因此,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前就存在DVT的三大基本因素:静脉壁损伤、静脉回流瘀滞和血液高凝状态。

1.3.2 手术因素 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及术后应用镇痛泵,均可导致周围静脉扩张,特别是全身麻醉,下肢肌肉暂时性完全失去收缩功能,导致血流缓慢、静脉淤血,促使血栓形成。

2 老年骨科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

2.1 术前预防

2.1.1 术前宣教 入院后责任护士应详细了解患者基础疾病情况,老年患者应进行综合性评估检查,以评估其身体状态,对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患者治疗前积极控制血压、血糖及应用调脂治疗,以改善血管内皮细胞[4]。

2.1.2 心理护理 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术前及术后的预防宣传,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谈心,了解患者的心理,向患者解释疾病形成的原因,治疗和护理,使患者增强治疗疾病的信心,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

2.2 体位护理 术后卧床休息,麻醉清醒后6h,可指导患者抬高上身15°,抬高患肢20-30°,膝关节可屈曲5°,促进静脉回流,缓解患肢的肿胀和疼痛,减轻血液瘀滞。

2.3 物理预防

2.3.1 间隙充气压力泵 应用间隙压力充气泵分别对踝部,小腿和大腿产生45mmhg,30mmhg和20mmhg的压力,使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增加240%,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此方法在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中应用起来很方便,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2.3.2 足踝环转运动 足踝环转运动可有效预防老年髋部术后DVT形成。相关资料表明强化足踝环转运动有效促进下肢静脉回流,预防DVT的发生,又不导致手术关节的直接活动,不会增加关节脱位的风险,方法简便易行,经济,不需要辅助器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3.3 弹力绷带 弹力绷带在改变具有血栓形成条件的患者凝血反应平衡方面获得了理想效果,尤其是仰卧位的患者使用弹力绷带效果更明显。使用弹力绷带时注意观察患肢骨突部位皮肤受压情况,协助患者进行下肢的向心性按摩,抬高患肢,可加速肢体静脉回流,是预防DVT很好的辅助方法。

2.4 药物预防

2.4.1 低剂量肝素 低剂量肝素可抑制各种凝血因子和凝血酶的活性,高危人群经低剂量肝素治疗后DVT的发生率明显下降,预防性低剂量肝素治疗时,凝血时间无明显改变,因此并不增加全身出血倾向及术中术后出血,低剂量肝素皮下注射用药(5000IU,1/12h,共5天)对预防血栓十分有效。

2.4.2 低分子肝素 低分子肝素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抗凝药物,其抗凝作用优于普通肝素。术前应用低分子肝素可以有效预防术后DVT的发生,同时对已发生DVT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3 小 結

综上诉述,高龄、股骨颈骨折、手术是老年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一旦发生将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命,近年来受到医务人员的重视。为了有效预防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全面综合地评估患者做好健康教育和指导工作,采用物理性、药物性和综合性的预防措施才能有效降低老年骨科下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提高老年骨科病人的临床治愈率和生活满意率。

参考文献

[1] 朱格化,张洪.老年骨科病人手术风险因素评估[J].现代医药卫生,2010,(14):2175-2177.

[2] 梁小花,陈容,侯婷婷.妇科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20例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04,2(6):692-693.

[3] 玉辉,刘景臣,张力,等.原发病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27(10):960-961.

下肢骨折术后如何预防深静脉血栓 篇5

血栓形成后可向主干静脉的近端和远端滋长蔓延, 其后在纤维蛋白溶解酶的作用下, 血栓可溶解消散, 有时崩解断裂的血栓可成为栓子, 随血流肺动脉引起肺栓塞。

1 临床资料

本科2013年2月~2014年4月收治的病例中选择下肢骨折患者168例, 其中小腿骨折74例, 大腿骨折68例, 多发骨折26例。男118例, 女50例, 平均年龄46.6岁。

2 结果

发生深静脉血栓5例, 经系统用药后治愈。

3 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具体护理措施

3.1 术前

对于术后的预防尤为重要, 术前的护理是基础, 会为术后的机体抗病能力打下健康基础。因为有一部分老年患者本身就患有某种疾病, 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 这些疾病会由于创伤等刺激而进一步加重, 继而导致身体素质进一步下降, 抵抗力降低, 进而导致并发症极易发生。所以要了解患者的健康水平、病史、营养状况。在饮食等方面加以指导, 为术后的治疗及护理打下基础。

3.2 术后

(1) 促进血液循环:术后早期指导患者主动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 踝关节的屈伸及足趾关节的活动, 4次/d、每次10个循序渐进, 逐渐增加次数, 以不疲劳为主。被动按摩:特别是小腿肌肉, 可以向心型被动按摩, 促进静脉回流。要注意避免膝下垫枕和过度屈髋, 以免影响小腿静脉回流[2]。病情允许下整个下肢抬高, 促进下肢静脉回流。 (2) 给患者一个安静、舒适、整洁的环境, 舒适的床铺, 皮肤护理, 保持事宜的温湿度, 以利于静脉回流。注意保暖, 室温应保持在25℃。 (3) 宜进食少盐、清淡、富含纤维素的食物, 忌食油腻、辛辣食物, 应吃新鲜蔬菜瓜果及黑木耳等降低血液黏稠度的食物。尽量保证日间饮水量, 可以降低其血液黏稠程度, 保持大便通畅。 (4) 密切观察患肢的皮温、皮色、肿胀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观察患肢血液循环, 有无局部受压等情况, 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定时按摩、翻身, 防止压疮的发生。 (5) 避免在下肢同一静脉反复穿刺, 尽量避免在患肢静脉穿刺输液及静脉注射刺激性药物[3]。 (6) 避免尼古丁刺激血管引起收缩, 导致血流减慢, 诱发及加重深血栓形成的危险。 (7) 血液高凝状态是引起静脉血栓的基本因素之一, 所以术后遵医嘱给予低分子量肝素钠5000 IU 1次/d, 皮下注射, 以加强抗凝治疗, 此药用药时间一般不少于7~15 d[4]。还可以同时促进下肢循环的扩血管药物, 如丹参川芎嗪等。 (8) 心理护理:下肢骨折术后的患者, 心理护理尤为重要。患者的配合和充分的信任是开展心理护理的前提, 护士应在术前用充实的理论知识和娴熟的操作技巧充分取得患者信任, 术后在患者心情烦躁、焦虑、患肢手术切口疼痛肿胀时才会接受护理人员一些宣教知识, 听从护理人员的指导去主动被动的练习, 否则术后功能练习预防血栓的护理活动将无法进行[5]。即使有充分地信任, 依据患者的个性、文化程度、个人素养也将会为护理设立障碍, 护士必须有耐心、爱心、不厌其烦、反复强调重要性, 包括向家属反复宣教取得配合, 亲自动手、动作轻柔, 下肢骨折预防血栓的护理越早实施越好。

摘要:目的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下肢骨折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加强下肢骨折术后患者的护理, 总结预防静脉血栓的方法 , 可减少静脉血栓的发生, 减轻患者的痛苦, 促进伤口的愈合。方法 分析168例下肢骨折患者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情况。结果 发生深静脉血栓5例, 经系统用药后治愈。结论 下肢骨折术后的患者易形成深静脉血栓, 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有效的预防措施、细致的护理、适当用药是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关键。

关键词:下肢骨折,深静脉血栓,骨科手术,预防,护理

参考文献

[1]裘法祖.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603.

[2]童玛玲.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实用护理杂志, 1997, 13 (12) :637.

[3]吴新民.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外科杂志, 2006, 14 (1) :22.

[4]黄建红.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护理学杂志, 2002, 17 (5) :399-401.

下肢术后 篇6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行下肢静脉曲张手术的61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表现为下肢静脉曲张,按照国际静脉联盟修订后的CEAP [ 临床(Clinical)——病因 (Etiology)——解剖(Anatomy)——病理生理(Pathophysiology)] 分级标准[4],临床分级为2~6级。术前均经下肢血管彩超检查确定深静脉通畅,无深静脉血栓形成,无重度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既往均无下肢血管手术病史及硬化剂注射史,无全身其他无法耐受手术的疾病。排除术前检查提示肝功能异常者、有使用低分子肝素后发生血小板减少病史者及对低分子肝素过敏者。本研究经笔者所在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研究对象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手术均由同一手术专业组医生完成,盲法为单盲。611例患者中,男329例,女282例;年龄25~80岁、平均(55.1±5.6)岁;体质量55~104kg、 平均(69.7±11.3) kg; 体质量指 数23.3~29.2kg/m2、平均(24.9±1.7)kg/m2;2级141例,3级156例,4级162例,5级76例, 6级76例。将患者随机(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研究组288例,对照组323例。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及临床分级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见表1)。

1.2方法患者均在硬膜外麻醉下接受了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分段剥脱术+腔内激光闭合术。对照组患者术后不采用任何抗凝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从术后第1天开始,于腹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万脉舒,国药准字H20063910),1次 / 天,连续4天, 注射剂量均为4100IU/天。停用低分子肝素的条件:非手术部位皮肤黏膜出现出血表现, 血小板降低并低于100×109/L,肝功能指标异常。

1.3观察指标于术后第1天观察包扎敷料有无出血表现;第3天打开弹力绷带换药,并观察切口出血或皮下血肿情况。若有软组织张力增高等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表现,立即行下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明确诊断;若无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表现,于术后第5天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了解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复查肝肾功能及血常规以了解患者有无肝肾功能受损和(或)血小板减少。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比较采用Z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1.5结果研究组发生浸透敷料的出血17例 (5.9%),切口出血或皮下血肿29例(10.1%),血小板减少1例(0.3%),肝功能异常4例 (1.4%),无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对照组发生浸透敷料的出血21例(6.5%),切口出血或皮下血肿31例(9.6%),肝功能异常3例(0.9%),深静脉血栓形成15例(4.6%), 无血小板减少发生;2组均无肾功能异常、 截瘫及围手术期死亡发生。2组患者浸透敷料的出血、切口出血或皮下血肿、血小板减少及肝功能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术后获访598例,随访时间为4~12个月,平均10个月。 其中研究组获访279例,对照组获访319例。 随访期间死于车祸伤1例(对照组),发生下肢静脉曲张复发12例(研究组5例,对照组7例),隐神经损伤14例(研究组7例,对照组7例),无远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例。2组患者下肢静脉曲张复发率、 隐神经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2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在外科手术后较为常见, 其主要原因在于围手术期下肢静脉血流缓慢以及机体的高凝状态。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后可导致肺梗死,甚至危及生命[5,6,7]。近年来, 腔内激光闭合术逐渐得到普及推广,该手术方式的优点是微创、治疗彻底,与传统手术治疗方式相结合可降低复发率,但是其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手术时间[1,2]。一旦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不仅对治疗效果产生影响, 还会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的经济和精神负担,甚至危及生命。因此,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低分子肝素是一种抗凝血酶Ⅲ依赖性抗血栓形成药,临床常用于预防动静脉内血栓形成[7,8,9,10],但是由于担心术后出血等并发症发生,临床上将其用于预防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还存在一定的争议[11,12,13,14]。对于下肢静脉曲张术后是否应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也存在争议[15]。因此,本研究结果有助于解决争议。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且2组患者的切口出血或皮下血肿、血小板减少及肝功能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下肢静脉曲张复发率、隐神经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提示低分子肝素对下肢静脉曲张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良好的预防效果,而且较安全。 但需要强调的是,临床工作中不能完全依赖低分子肝素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应嘱患者尽早下地行走。另外,鉴于曾有关于术前就开始应用低分子肝素、术后出现硬膜外血肿病例的报道[16],因此,笔者不建议于静脉曲张手术前及手术当天就开始使用低分子肝素。

下肢术后 篇7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1年1-12月骨科下肢手术患者60例, 年龄在65-90岁, ASAⅡ~ Ⅲ级, 男性23例, 女性37例。 多为行走不慎跌倒或股骨头无菌坏死引起, 其中术前有高血压、冠心病者45例, 兼有糖尿病史12例、慢阻肺者及并发肺部急慢性病者6例 , 以上患者重要脏器功能都有不同程度减退。麻醉前先按8~10ml/ kg/h复方林格液预补, 常规吸氧, 心电监护。麻醉方法选择腰-硬膜外联合麻醉或硬膜外麻醉, 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留置导管。麻醉中均以0.5%左布比卡因维持。术毕先推注负荷量Ⅰ组0.2%罗哌卡因5毫升, Ⅱ组0.2%左布比卡因5毫升接上镇痛泵, 两组配方都为100毫升氯化钠液内加布托啡诺5毫克, 托烷司琼5毫克, 锁定时间15分钟, 持续剂量每小时2毫升, 持续镇痛48小时。

1.2 观察项目与指标

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 计分, 从0~10分表示, 0分为无痛, 1~2分偶有轻微疼痛, 3~4分常有轻微疼痛, 5~6分有明显疼痛但能忍受, 7~8分常有明显疼痛尚能忍受, 9~10分疼痛难以忍受。还有尿潴留、 恶心呕吐 、 血压下降, 心动过速, 双下肢活动度等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CHISS软件,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 轶和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P 值≤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值≤0.01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身高、体重、手术部位及并发疾病均无明显差异性, 术中麻醉效果都满意。尿潴留、 恶心呕吐 、 血压下降, 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较少。

注:VAS评分两组间比较*P值<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注:与Ⅱ组比较°P值<0.05。

注:P值>0.05。

3 讨论

左布比卡因注射液是酰胺类局麻药, 通过提高电兴奋的阈值以减慢神经冲动的传导, 减少动作电位升高的频率来阻断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它是布比卡因的单一异构体, 去掉右旋体, 所以神经和心脏毒性均明显降低[1]。对运动神经影响极少并为非进行性。罗哌卡因也是一种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麻药, 其脂溶性大于其他类局麻药, 对神经和心脏毒性小, 感觉和运动阻滞分离是其特点。越来越多的实践表明, 左布比卡因用于硬膜外镇痛安全有效。安全的镇痛有赖于严密的监测及对疼痛的正确评价。根据病人的情况及手术的大小、部位采取联合的平衡镇痛法, 长效酰胺类局麻药罗哌卡因、左布比卡因近年来在我院临床应用越来越普遍[2]。左布比卡因是将其从消旋混合物中单独提取而制成, 去掉右旋体, 所以神经和心脏的毒性均明显降低, 而高龄患者多合并慢性心、肺、脑等疾病, 心血管储备功能低下, 对麻醉性镇痛药物耐受差, 故在保证镇痛完善的基础上, 尽量减少用药的量和浓度, 掌握好用药指征, 使用对心脏和神经毒性较低的麻醉药尤其重要[3]。而临床实验表明, 左布比卡因注射液在硬膜外麻醉中及术后镇痛确切、可控性好、对代谢及肝肾功能影响小、术后应激反应少[4], 并且达到使下肢活动恢复快, 不增加运动阻滞, 局麻药的神经毒性等不良反应低。它既减轻患者的痛苦, 有利于术后的尽快恢复[5], 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硬膜外镇痛使患者感觉比较舒服, 恶心虚弱感少[6]。本文就二种相同浓度局麻药左布比卡因、罗哌卡因用于骨科老年患者下肢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 (PCEA) 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作一临床观察与比较, 总之0.2%左布比卡因是安全有效的[7], 0.2%罗哌卡因和0.2%左布比卡因硬膜外持续泵注加布托啡诺均能为下肢手术的患者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8,9], 且减少止痛药的用量, 不良反应较少, 不增加运动阻滞[10]。但是同等浓度的左布比卡因效能强于罗哌卡因。

参考文献

[1]杨榕, 梁志鹏, 张蔚青.低浓度罗哌卡因腰麻在高龄患者下肢手术中的可行性研究[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07, 5 (3) :190-192.

[2]Glantz L, Drenger B, Gozal Y.Perioperative myocardial is-chemia in cataract surgery patients:general versus local an-esthesia[J].Anesth Analg, 2000, 91 (6) :1415-1419.

[3]RashigS, FineganBA.The effect of spinal anesthesia on blood transfusinrate in total joint arthroplasty[J].CanJSu-ry, 2006, 49 (6) :391-396.

[4]徐忠臣, 韩南火, 杨建平.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患者下肢手术的临床观察[J].实用临床医学, 2007, 8 (11) :65-66.

[5]刘麟, 徐宝生.左布比卡因与布比卡因用于术后硬膜外镇痛对下肢活动能力的影响观察[J].南通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07, 27 (5) :421-422.

[6]吴维英, 朱业华.罗哌卡因和左布比卡因硬膜外麻醉对血压和心率影响的比较[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1, 33 (3) :295-296.

[7]陈锴, 袁清霞, 胡彬.全子宫切除术后用左布比卡因和布比卡因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的效果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 (1) :48-49.

[8]刘志松, 李晓飞.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高龄患者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观察[J].中国药房, 2011, 22 (4) :346-347.

[9]蔡铁良, 高鹏, 唐丽, 等.不同剂量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下肢手术的效果比较[J].解放军医学杂志, 2008, 33 (4) :444-446.

下肢术后 篇8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分析的对象是从2012年10月~2015年1月来我院进行下肢血管手术后并发淋巴瘘的16例患者病历,其中男性13例,女性3例,患者的年龄从32~71岁,平均年龄为(60.28±10.03)岁。患者当中进行股静脉血栓静脉血栓手术的有4例、股动脉血栓手术的有3例、股浅层静脉边摸重建术的有4例、自体大隐静脉倒置股腘动脉高位结扎剥脱术4例、自身大隐静脉移植冠状动脉搭桥手术1例。患者的一般资料没有较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本次分析的16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采用的是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其中西医治疗采用的是阿莫西林或头孢静脉注射的方法,共进行为期7~10d的治疗。如果患者的淋巴瘘渗漏症状较为严重,则需要为患者加用清热利湿解毒汤进行治疗,其基本药房为金银花30g、牛膝20g、苡仁20g、茯苓15g。对患者进行辨证治疗,如果患者具有热重证则需要在药方当中加入黄檗10g、丹皮15g;如果患者具有湿盛证则需要加入萆薢20g、泽泻20g。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为其选择相应的药方,用水煎制300mL,每天服用1剂,分别在早晚各服用一次,以7d为一个疗程,在第一个疗程过去后对患者病情进行检查,如果患者病情好转则无须进行用药[1]。

2 结果

本次分析的16例患者均治愈,治疗的平均时间为(22.91±1.02) d。

3 讨论

在对患者下肢血管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出现并发淋巴瘘的情况比较常见,病情严重时可能会导致患者截肢,为了避免这种伤害,可以为患者在下肢血管手术过程中对其进行预防操作。应强化医生在手术过程中的手术技巧,做到精细化、标准化。在对患者下肢血管进行分离时,应该采用钝性分离方式,避免对患者的组织进行直接剪开或切开,另外还需要对手术周围的血管进行适当的结扎,对淋巴结进行游离和保护,避免手术过程中对淋巴结造成损伤。另外,在手术过程中还可以采用局部注射专利蓝的方法对淋巴结进行染色处理,这样就能够进一步方便医生识别淋巴结,对其进行相应的保护。在对已经并发淋巴瘘的患者进行治疗时,不能单纯应用西医治疗方法,应该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利用中药疏通人体经络,调节内分泌,同时清热解毒,缓解淋巴结的炎症反应,提高人体自身恢复能力,再配合西药就能够较大程度地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为患者节省相应的治疗费用[2]。

摘要:目的:探讨下肢血管手术后并发淋巴瘘的临床预防和治疗效果。方法:从2012年10月2015年1月来我院进行下肢血管手术并出现并发淋巴瘘的患者中选出16例,对其病历进行详细分析,了解其治疗方法和效果,并对预防方法进行探讨。结果:本次研究当中的16例患者均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治疗,西医采用阿莫西林或头孢静脉注射方法治疗,中医则利用清热利湿解毒汤进行治疗,16例患者均治愈,治疗的平均时间为(22.91±1.02)d。结论:在对下肢并发淋巴瘘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应该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另外在对患者下肢血管进行手术的过程中应该规范化手术方法,对淋巴瘘症状进行有效预防。

关键词:下肢血管手术,淋巴瘘,治疗,预防

参考文献

[1]温桂芬,李萍,邓丽,等.下肢血管重建及皮瓣修复糖尿病足的术后处理[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3,26(5):112-113.

腹腔镜术后须防下肢深静脉血栓 篇9

众所周知,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与手术、骨折、分娩、患有癌肿等因素密切相关。这是因为,具备以上因素的患者由于疼痛或其他原因需要长期卧床休息,这样他们的下肢肌肉会处于松弛状态,失去收缩的功能。加之其下肢静脉的血液流动也很缓慢,在血液瘀滞的静脉内可积聚大量的白细胞。这些白细胞在移向内皮细胞和基底膜的过程中能造成血管内膜损伤,并激活凝血过程而引起血栓的形成。由于受到了气腹的影响,实施腹腔镜手术的患者与实施开腹手术的患者相比,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有如下特殊性:①气腹对患者下肢血流的影响很大。人体下腔静脉压的正常值为2—5毫米汞柱。气腹可使患者的腹内压力增加到12—15毫米汞柱,甚至更高。增加的腹内压会使患者的下腔静脉受压,使静脉回流受阻,从而可造成下肢静脉的管腔扩张和股静脉截面积的增加及血流速度减慢。②患者在腹腔镜手术中所采取的体位(如头高脚低位等)也增加了其下肢静脉回流的阻力。③患者下肢静脉管腔的扩张,可能会使其血管发生微撕裂以及胶原纤维暴露,从而可诱发凝血过程。④高碳酸血症甚至酸中毒也有可能使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发生紊乱,从而增加了血栓形成的危险性。⑤受气腹的干扰,患者会出现凝血纤溶指标发生变化以及凝血系统的活性明显增高等情况,这些因素均可引起血栓栓塞性并发症。

综上所述,实施腹腔镜手术的患者有可能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而且与实施常规开腹手术相比发生这种病变的危险性会明显增加。那么,此类患者应如何防治下肢深静脉血栓呢?

1医患双方都要提高对腹腔镜术后可能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认识,这是避免对该病变误诊或漏诊的关键。

2在为患者建立气腹的过程中应从低流量开始,尽量做到不快速充气,将患者的腹压控制在10—13毫米汞柱之间,并通过在术中使患者保持间歇性的低腹压及使用下肢加压装置来降低其发生静脉血栓的危险。

3在手术中尽可能不让患者处于头高脚低的体位,以减轻其静脉血液的瘀滞状态,从而降低其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

4术后出现下肢肿胀、发热、疼痛的患者,应及时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等必要的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

5患者术后一旦被明确患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应立即绝对卧床休息,抬高患肢(使其与床面呈20~30度角)。另外,还可局部外敷芒硝、大黄,并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待其下肢的肿胀消退后再穿上合适的弹力袜,以维持疗效。

6可在术后的第1天(术后约20个小时)为患者皮下注射速避凝100单位,千克(体重),每日可注射1次,注射10—12天为一个疗程。还可考虑让患者加用麦角胺、肝素等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

7目前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主要可采取手术取栓、下肢静脉滤器置入、全身给药溶栓、介入溶栓、腔内支架成形术等方法。其中,为患者进行溶栓治疗的时间越早越好,尤其在血栓形成5天内进行溶栓疗效最好。

下肢术后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6年1月—2011年1月收治1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 男9例, 女6例, 年龄38岁~72岁, 平均年龄55岁。3例脑血管病合并糖尿病行走不便引发股骨颈骨折, 12例因创伤骨折。左下肢10例 (66.7%) , 右下肢5例 (33.3%) 。主要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患肢肢体肿胀, 疼痛及压痛, 站立时肢体胀痛加重, 活动受限, 皮温高, 全部经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

1.2 方法

急性期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 L加尿激酶30~60 U于患肢静脉滴注, 20~30滴/min, 低分子肝素钙0.4 m L皮下注射。同时监测血常规、凝血4项, 再根据各项指标调整上述药物剂量;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 L加入液体静脉滴注, 1次/d, 并遵医嘱口服阿司匹林、潘生丁[1]。

2 结果

本组15例患者中, 9例患肢肿胀基本消退, 5例痊愈, 1例显效。

3 护理

3.1 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是护理程序中的重要内容, 对患者的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肢体突然失去功能, 生活不能自理, 加上对病情的不了解, 会产生孤独、抑郁、悲观、焦虑等负性心理, 对生活失去信心。作为医护工作者, 不但要对其家属做好宣教工作, 更要耐心地与患者进行沟通, 在语言和行动上要热情主动, 根据病情安排一些适宜的活动, 如看电视、下棋、听音乐等, 使患者感到生活的充实与美好, 尽早恢复功能锻练及康复治疗。鼓励患者从事力所能及的活动, 坚定其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勇气。

3.2 局部护理

在溶栓治疗过程中, 应严密观察足背部静脉回流, 肢体色泽、皮肤温度及肿胀情况。肢端血液循环差, 静脉回流障碍多表现为患肢严重肿胀, 皮肤温度较健侧低, 甚至冰冷。如有动脉回流受阻, 肢端皮肤为苍白;如静脉回流受阻, 肢端皮肤呈青紫色。局部疼痛时, 告知患者不能局部按摩、挤压, 以免栓子脱落而引起其他部位栓塞。一定要有专人护理, 可做适宜的活动, 肢体按治疗要求摆放或固定。

3.3 加强适应的运动

术后即可给予肌肉锻炼或踝关节被动运动, 然后逐渐过渡到患者主动进行, 由屈内翻、伸外翻组合而成的“环转”运动[1]。1周后, 在护理人员指导下进行肢体舒缩功能肌锻炼, 若病情许可下床活动时, 应穿弹力袜或弹力绷带, 以促进下肢静脉回流, 避免血栓再次形成延伸而可能并发肺栓塞。

3.4 出院前健康教育

指导患者采取适合自己的锻炼方法, 避免剧烈活动, 讲解休息与活动的关系。指导患者生活规律, 学会控制情绪, 注意饮食禁忌。将携带药物的使用方法、就诊的症状、复诊时间均填在出院指导卡上, 与医院保持联系的方法等一并交给患者。

4 讨论

此病因手术使血流缓慢, 创伤引起血管壁损伤和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三大因素所致[2], 多好发于下肢, 血栓一旦脱落可致肺栓塞而威胁生命, 早期治疗不当, 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甚至可造成肢体残疾。因此应该充分分析深静脉血栓的病因, 从而加强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深静脉血栓的病因分析: (1) 年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证实, 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 80岁患者较30岁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可以增加30倍[3], 这与其合并较多的其他危险因素有关。因老年人血脂高、血黏度增高及血管粥样硬化, 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易并发深静脉血栓。 (2) 手术。手术持续的时间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有关, 手术持续时间越长, 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越高;手术使机体处于应激状态, 引起较多的生理反应, 可使血液黏稠度增高, 手术患者纤维蛋白原增多, 血小板的聚集性增强, 血液易发生凝固, 形成血栓;手术时间长, 麻醉药物及术后止血药的应用, 使血小板相对增多, 黏附性增强, 加之长期卧床休息, 肢体活动少, 使血流减慢, 血液淤积而促使深静脉血栓发生。

综上所述, 有符合以上条件的患者, 要及时检查, 必要时可借深静脉造影超声波等明确诊断, 术后应加强小腿肌肉静态收缩和踝关节的主、被动活动, 必要时也可用腓肠肌电刺激疗法, 促进血液回流, 防止因血流缓慢和凝滞而形成血栓。术后应鼓励患者早日下床活动, 必要时可应用小量肝素或低分子右旋糖酐祛聚疗法预防, 切忌做按摩、理疗等, 以免使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 早期治疗, 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1]王庆.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9, 25 (4) :39-40.

[2]张柏根, 薛冠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及高危因素[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3, 23 (4) :197-200.

上一篇:新时期教师的多重角色下一篇:基于学习策略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