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耗现状(精选10篇)
能耗现状 篇1
1 我国能源现状
当今世界,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七大能源中,石油、煤炭和天然气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以来人类越来越依赖的能源,也是当今世界人类消耗的主要能源。专家呼吁石油和天然气能源即将到2050年就消耗枯竭,枯竭后其他能源暂时无法得到广泛地、充分地应用。另外,人类对于能源的过度使用或是工业生产造成浪费、造成大量的碳排放,导致全球气温在不断地逐年攀升,臭氧层遭到破坏,也打破了生态平衡[1]。
面对当前各国之间全球矿产资源竞争加剧、农业现代化逐步加快、工业化水平发展迅速、境外矿产资源的引进和利用成本激增、也增加了难度和风险。中国当前资源的相对短缺,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若是其能源与重要矿产资源受制约,就会影响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会受影响。我们这种资源消费大国,能源和资源供应都依赖于他国进口是不可能也是不现实的,必须加强本国地区的地下能源、海洋能源和重要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立足国内,才能发挥能源的最大有效利用值[2]。
2 我国建筑能耗现状研究
我国在这些要求中对建筑能耗的极限值起步较晚,对建筑围护结构(屋顶、外墙、窗户)等的热工性能要求比较落后,大多时候对于在建筑节能设计要求、设计标准的执行率均很低。在实际的建筑施工过程中即使执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也会造成一部分的建筑和发达国家之间很大差距,因为本身在我国对围护结构的极限值要求就相对较高。在我国的建筑窗户所带来的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3倍,外墙的单位面积所带来的建筑能耗是发达国家的3~5倍,屋顶的单位面积所带来的建筑能耗是发达国家的3~5倍,空调实际的使用能耗和建筑冬季采暖能耗总体就要比发达国家高的多[3]。
通过研究发现,目前我国建筑能耗的现状研究如下:
2.1 北方建筑采暖能耗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发展,北方城镇的采暖面积在逐年增加,建筑能耗也在2004年到2007年之间增加了接近10%左右。冬季采暖能耗占建筑总能耗的最大组成部分,北方城镇冬季采暖能耗也在逐年增加。
2.2 农村建筑采暖能耗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而今天在我们现有的农村人口却占有很大的比例,大约为7.37亿人,占全国总人口数的56%,超过了我国一半的人口。我国农村建筑住宅面积约为240亿平方米,每年的总耗电量在约900亿度/年,经统计,农村建筑能耗社会总能耗约为20%。目前农村的能源消耗特点是煤炭、电力和其他商品的数量中,能耗消耗相对较低,而农村消耗能源主要是烹饪和加热结合在一起的,通过燃烧煤、木柴、秸秆等生物质能源,利用这些能源可以作为日常做饭和冬季取暖。这些主要的生物质能源,包括薪柴和秸秆,尽管能源利用效率很低,但总体来说相对比较节能,但是如果随着不断提高农村的人均收入水平,农村能耗可以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通过种植农作物来提高产量,而使收入水平提高,能源被替代而等到广泛使用,这些生物能源陆续用于被燃煤或是集中供暖,则我国建筑能耗会提高一倍。
2.3 城镇住宅的能耗
由2006年至2010年底,中国城镇住宅的建筑面积大约从401亿平方米增加到2010年的519亿平方米,大约增加了110多亿,而目前我国的房地产开发还呈现着不断上升的状态,土地都被开发商收购而建成了高楼大厦,房地产的价格也在居高不下。随着不断提高的城市化水平,房地产开发面积逐年增加,从2010年的519亿平方米到2020年估算增加达到686亿。电能消耗除了供暖需要外,也包括住宅能耗包含照明、做饭、供热热水使用、家电、空调等,用电量的增加有随着逐年增加现象,所带来的建筑消耗迅速增长,电量消耗折合用电量约为10~30千瓦时/平方米·年,全年供电量中城镇住宅的用电总量约12%。
2.4 一般公共建筑非采暖能耗
随着中国的社会公共事业越来越完善,公共建筑增多是必然趋势,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我国体育综合实力越来越强,就会有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来投入到体育事业中来。在我国,一般公共事业的建筑总面积大约为55亿平方米,约8%的供电量是一般公共建筑用电总量所消耗的。在能源消费的差异中城市和农村地区相差更大,原因是:一方面,中国的城市和农村在能源使用的类型是不一样的,在城市中人们满足需要能源主要是煤、电、气等。此外,在中国,每年中国的城市和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也差异在3倍以上,城市中各类电器的使用和所有权和农村居民差异较大。
在一般公共建筑的能源消耗上我国的消费水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究其原因是当前我国的公共建筑在数量和提供居民服务水平不高,服务范围不广。因此出现在我国随着人民收入增长现象同时伴随着能耗增加,城市居民用电和生活热水的使用率偏高,而节能的水平却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2.5 大型公共建筑建筑能耗
公共建筑包括影剧院、体育馆、礼堂等,公共建筑的定义:当单体建筑面积超过二万平方米,并且为非住宅性质的民用建筑称为大型的公共建筑。在2004年中国公共建筑的建筑能耗占全国建筑总能耗的21.7%。如果这个公共建筑采用中央空调运行时,建筑能耗的单元建筑面积中的能源损失,要比不使用空气调节系统的建筑能耗高出十倍以下,但是是否采用中央空调也和建筑的日常使用情况与使用率有关,而且人类对于热舒适性要求的提高,也是提高公共建筑功能性的必要条件,大型公共建筑面临问题不同于小规模的公共建筑。那么经过大量人员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在我国很多的大型公共建筑能源浪费,日常管理不当这类现象比较多、比较严重,所以说大型公共建筑的节能潜力还是很大的。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能源现状和我国建筑能耗现状不容乐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刻不容缓。
摘要:文章对我国能源现状和建筑能耗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发现能源在逐渐消耗,要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通过研究我国建筑能耗的现状,分析了北方建筑采暖能耗、农村建筑采暖能耗、城镇住宅的能耗、一般公共建筑非采暖能耗、大型公共建筑建筑能耗的特点。
关键词:能源现状,建筑能耗,能耗分析
参考文献
[1]胡锦涛.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R].2012,(9):21-27.
[2]涂逢祥,王庆一.中国建筑节能现状及发展[J].新型建筑材料,2004,(7):40-42.
[3]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2012[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能耗现状 篇2
第一条为了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和《江西省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和要求,加强对公共机构的节能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我院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我院是集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成果推广为一体的省级综合性水利水电科研机构,能耗定额所涉及的资源种类主要包括:电、水、汽油、柴油。
第三条根据近5年院能耗状况,以及省管局统一制定下发的能耗统计台账和实际发生的能耗费用原始票据为依据,科学确定本各种能源资源的能耗总量、人均能耗、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和车辆百公里油耗等能耗定额,可浮动1%左右。
第四条要不断完善节电、节水、节油、节气和节约办公用品耗费等能源定额管理制度,每季度节能办工作人员要在单位明显位置公示办公用品耗费和车辆用油等能耗数据,自觉接受监督。
第五条每年能耗定额量的修订,应在考核定额的基础上,对影响能源消耗的主要因素进行科学分析,并用数量关系表示其影响程度,进行合理修订。
能耗现状 篇3
【关键词】建筑能耗;中央空调;节能措施
能源是确保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提高我国居民生活质量的前提条件。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建筑能耗所占总能耗的比重越来越大,而空调能耗又占据了建筑能耗的大部分。由于我国能源日益紧张,国家和人民的节能意识逐渐加强,因此,最大限度地降低中央空调能耗势在必行。
一、建筑能耗现状
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但是人均资源短缺,为此,国家颁布并实施了节能政策。按照国际惯例,建筑能耗主要是指民用建筑在采暖、空调、照明、电梯方面的能耗。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建筑能耗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之前的采暖区主要集中在陇海线以北,现在南方一些地区的居民在冬天也采取了电力取暖措施。由于空調的普及率上升,居民家用电气的种类增加,我国虽然加大了能源进口量,但还是存在能源紧缺的情况。
建筑节能是节能领域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建筑技术未来发展的新方向。据统计,世界平均建筑能耗大约占总能耗的五分之二,其中民居能耗又占据了建筑能耗的大半部分。而我国建筑能耗随着住宅建筑的增多,年增长率达到10%以上。虽然我国采暖空调标准与国际水平还有很大差距,但是单位面积能耗却是西方国家的3倍多。中央空调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但也增加了能源消耗。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各类公共建筑大量兴建,给中央空调能耗的增长提供了条件,使我国能源供应不足的现象更加严重,直接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节约公共建筑中央空调能耗迫在眉睫。
二、节能措施
根据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中央空调能耗主要由空调冷热源、水或空气输送系统、空调机组及末端设备三部分组成。冷热源能耗在这三部分能耗中的比重最大,约占总能耗的50%左右,是空调节能面对的主要内容,另外两个部分也是中央空调实现节能目标的重要因素。
(一)冷热源的节能措施
1、降低冷负荷
冷热负荷是制冷制热电器规格型号选择的依据,是空调系统最基本的数据。建筑冷热负荷的减少,一方面可以减小供热锅炉、空调箱等电器的型号,降低成本投资,另一方面设备型号的减小能够使配电功率和耗电量降低,运行费用下降。鉴于此,建筑节能最基础且有效的措施就是减少冷热负荷。
虽然我国针对控制空调冷负荷方面颁布了一些文件,但是建筑形式逐渐多样化,建筑设计方还不能把外墙、窗户等纳入到最初的设计方案内,导致空调计算缺乏前提条件。因此,很多设计人员都进行估算,但很容易使冷热源主机长时间工作在低负荷、低效率的环境中,增加了能耗。为了节约能耗,设计人员应该利用冷指标进行计算,把建筑外围护结构面积的冷负荷指标以及灯光、设备负荷综合在一起计算,取最大值。这种方式不仅计算准确,而且还能节省能源消耗。
2、冷热水机组的设计和选择
冷热水机组的全年负荷情况是对其进行设计和选择的基础,我国已经做出了相关规定,要求机组台数不应该过多,要与有关的运行调节要求相符。对冷热机组进行配置时,在遵守国家规定的前提下,还应避免一些情况的发生。首先,机组台数不能过少或者过多,台数过少,很容易产生负荷适应性和可靠性降低的问题,而台数过多会使单机容量降低、故障点增加。其次,避免不正确地使用多机头机组的方式,减少故障点,降低启动电流。再次,不要一味地使用等容量机组,虽然等容量机组能简化机房布置,但是会出现机组负荷适应性差的问题。
(二)水输送系统节能措施
1、空调水泵的节能方式
大多数中央空调使用开式冷却水系统,这一系统中冷却水泵除了要克服流动阻力外,还要为冷却水向高位的输送提供能量。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取消冷却水池,把水管直接与冷却水泵入口连接,开式冷却水系统就变成了闭式冷却水系统,冷却水泵无需再为冷却水的水位差提供能量,只需要为冷却水提供克服流动阻力的能量。因此,水泵所消耗的能量大大降低。
2、减少阀门使用,清洁过滤器
空调系统中比较重要的阻力部件当属阀门和过滤器,在对空调的运行进行管理时,要经常对过滤器给予清洗,避免被沉淀杂质堵塞增加水流的阻力。阀门的主要职能就是调节和平衡各支路阻力,确保各个支路的水流量充足。但是阀门的阻力加大了水泵的扬程和能耗,所以要降低使用阀门调节阻力的频率。
(三)空调机组及末端设备的节能措施
由于我国对单位功率的制冷和热量标准做出了相应的规定,所以大部分空调采用的末端装置是FC。一些企业忽视产品质量,技术环节薄弱,在对设备的末端装置进行设计时,一味地加大风机和电机以达到冷热量指标,造成能耗功率大幅度上升。针对这种情况,国家应该尽早对产品能耗指标作出规定,以利于节能产品的设计和生产。
结语
总而言之,能源对我国未来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在能源稀缺的情况下,节能就显得至关重要。由于中央空调能耗比较大,所以要从中央空调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上对其进行改进,使其既节能又环保,这应成为中央空调未来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张维雄.冷水机组变流量的性能[J].暖通空调,2000(06).
[2]王韩栋.中央空调冷冻水泵变频调速运行特性研究[J].制冷,2003(02).
建筑能耗分析方法与现状 篇4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长,能源问题已成为先进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之一。为节约能量,制定合理的建筑能耗法规,需要对系统进行能耗分析。建筑能耗分析对确定空调全年能耗、比较空调系统设计和运行方案、分析空调设备全年利用率、优选设备容量和合理匹配、确定最佳运行制度、预测运行费用、现有建筑物的节能改造都有着重要意义。根据发达国家经验,建筑能耗在中国社会终端总能耗中所占的比例将逐步提高到35%左右,建筑将超越工业等其他行业成为能耗的首位。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中国的能耗及节能状况对中国乃至世界的能源资源及其结构都有着重要影响。
有关建筑节能的评价,国外已经有了一些成熟的规范,并且有相应的模拟软件来评价建筑的节能状况以保证规范的实施,贯彻执行规范是取得建筑节能的有效途径。
在美国,已经有了成熟的能耗分析软件以及规范化的队伍,建筑设计都要进行能耗分析,并且有“节能之星”标准,这个标准实施已经有10年了。它比美国“标准能源法案”要求更加节能30%。通过这套标准的实施,在不增加初投资的前提下可以节省30-50%的能源消耗和50%的建造时间。
面对巨大的建筑能耗,能源完全依赖进口的日本政府早在1979年就颁布了《关于能源合理化使用的法律》,并于1992年和1999年先后修订过两次。为了使所制定的法律得以执行,日本政府制定了许多具体可行的监督措施和必须执行的节能标准。并且于1997年11月就提出了2010年的节能目标,其中要求民用部门节能31%,它们被细分为:建筑节能11%、家电效率的提高节能8%、生活习惯的改善节能6%、住宅节能5%、照明效率的提高和高效率化液晶显示的采用等节能2%。显然,建筑节能的幅度最大,占1/3强[1]。
法国是欧洲第一个制定建筑节能标准的国家,这个标准后来成为欧洲其他各国标准的模式[2]。第一次石油危机发生后的1974年,法国的第一个新建住宅建筑节能法规出台;1976年3月,以总理法令形式颁布了非住宅建筑用热能法规,1977年又对其进行了补充,其适用面覆盖了除体育建筑以外的所有民用建筑、工业或农业建筑;1982年第二个住宅节能法规出台,提出了在1974年基础上再节能25%的指标;从1980年起,为了制定更完善的热能使用法规,开始进行一系列的研究和实验,实行了85新建筑节能远景的研究项目;于1989年完成了更详尽、更完善的建筑热能使用法规,提出再节能25%的要求。目前使用的就是这一法规,其建筑累积节能率为1974年以前的61%[3]。
芬兰建立了一套叫做“能耗认证系统”标准;俄罗斯在莫斯科也实行了一种叫做“能耗护照”的建筑节能规范;西德政府于1976年颁布了《建筑节能法》;英国于1979年颁布了《建筑节能法》。
相比之下,国内建筑节能起步较晚并且所做的工作还相去甚远。直到1986年,我国才由建设部颁布实施了第一部旨在推动建筑节能工作的行业法规《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86),节能率要求30%;1995年12月,建设部又发布了第二个节能标准《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节能率要求50%;1993年又出台了一部规范旅游旅馆建筑节能设计的《旅游旅馆建筑热工与空气调节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93);1998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是指导全国节能的大法,也是中国建筑节能工作的立法依据,对建筑节能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并且近年与美国合作编制了《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节能设计规范》。这必将进一步促进建筑节能事业的发展。
有了这些能耗评价的标准的指导,我们就可以逐步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能耗分析软件并建立合理有效的能耗分析系统。
2 能耗分析方法的发展
建筑能耗分析对建筑设计和空调系统的节能优化,现有建筑的节能改造,空调系统的运行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目前可采用的建筑物能耗分析方法很多,根据所依据的数学模型,可将计算方法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建立在稳定传热理论基础上的静态能耗分析法,另一类是建立在不稳定传热理论基础上的动态能耗模拟法。
2.1 静态能耗分析法
静态能耗分析的方法主要有:度日数法、BIN法、当量峰值小时数法、当量运行小时数法等。静态能耗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是将供暖期或供暖期中的各旬、各月的耗热量按稳态传热理论进行计算,而不考虑各部分围护结构的蓄热效应。由于供暖期较长,温度的日波动周期也较长,围护结构蓄热对整个供暖期耗热量的影响甚微。它适用于只需知道整个建筑物或单位建筑面积在一个供暖期的耗热量,并不需要详细掌握耗热量随时间变化的具体情况。
2.2 动态能耗分析法
动态能耗评估及建筑节能规范和标准的实施需要依靠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来促进。从60年代后期开始,加拿大、美国、日本等对计算方法进行了一些研究,已有部分中间成果出现,如美国Carrier公司的蓄热系数法,加拿大D.G.Stephenson和G.P.Mitalas提出的房间反应系数法和传递函数法等。这些成绩为计算机的精确能耗分析提供了有力的数学理论工具。70年代开始,由于计算机及其技术的广泛应用, 空调领域中越来越多地开展了系统的动态分析、动态模拟研究,70年代中末期开始出现了计算建筑物全年逐时能耗的计算机程序。动态能耗分析法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如下发展过程[4][5,6]:
出现在70年代中期的建筑能耗模拟程序主要有NBSLD (1974美国)、NECAP(美国)、HASP/ACLD/8001(日本),它们可以用来求得建筑物的全年逐时能耗;
美国加州大学劳伦斯贝克利实验室在美国能源部支持下,于1979年编制出以NECAP为负荷程序核心的DOE-2建筑能耗分析程序和BLAST程序,1981年又发展为DOE2.1和BLAST3.0;
日本建筑设备士协会成立了空调设备模拟研究会和标准模拟程序开发委员会,在东京电力株式会社赞助下花费6年时间于1985年完成HASP/ACAD/8501和HASP/ACSS/8502能量模拟程序。
我国于1982年完成了《设计用建筑物冷热负荷计算方法》的课题,开始了我国暖通空调计算方法的变革。1986年,我国在建筑科学研究院空调研究所组织下完成了BDP/HVAC暖通空调设计软件包,它包括以传递函数法和谐波反应系数法为基点的两种负荷计算方法,并可完成全套暖通空调设计计算;1990年,龙惟定教授等人依照上海市科委的科研课题,完成了一套能进行全年建筑能耗分析的负荷模拟程序HRBLAP;清华同方在美国DOE的基础上改编形成了DeST软件;重庆大学田胜元教授利用日本空调学会赠送的动态负荷计算标准程序HASP/ACLD/8001,根据我国现状进行改编形成了VCD-1动态负荷计算程序,并应用于广州某工程进行了能耗分析。这些程序多是基于维护结构对外界气象扰动的时域或频域的动态响应,利用房间反应系数或房间热平衡法,求取建筑物的冷、热负荷。近年来,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又有了新的发展,更加高级的建筑能耗分析专家系统和能量核心系统也将相继开发。
3 能耗分析的目的及意义
中国在经济上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高速发展,国际地位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引起世人的瞩目。然而关系到可持续发展的空调系统的能耗分析工作却远远落在后面,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能耗分析是建筑节能设计的必要环节,对建筑设计和空调系统的节能优化,现有建筑的节能改造,空调系统的运行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超.日本的建筑节能概念与政策.暖通空调.2002年第32卷第6期
[2]北京市赴法建筑节能考察组.法国强烈的建筑节能意识.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1996.1
[3]王子介.法国的建筑节能法规.暖通空调.1995.4
直流电动机能耗制动 篇5
实验目的:
他励直流电动机的制动有三种,能耗制动、反接制动和回馈制动。实验设备及器件:
计算机,一台(MATLAB)。实验内容:
建立仿真模型;通过图形验证。实验要求:
能够正确使用simulink建立仿真模型,并观察分析图形。1.直流电动机能耗制动仿真模型图
图中的模块有电路改变连接控制模块(Vary Connect)和仿真停止控制模块。仿真停止控制模块包括逻辑比较模块(Relation operator)和仿真停止模块(Stop simulation),仿真停止控制部分实现了当转速小于零时将仿真停止的功能,无须等到仿真时间结束,这样使仿真结果符合实际(转速不为负)设计。其他模块包括:直流电动机、信号发生器(Timer)、增益、电阻(RLC branch)、示波器(scope)、信号分离模块(Demux)。
电路改变连接模块:
对其进行封装:调用子系统(subsystem),按上述图连接。然后右键点击edit Mask。如下图设置:
设置完成后;双击子模块出现
模块参数设置:
直流电机模块参数:
直流电源模块参数:
增益模块
能耗现状 篇6
1 我国房屋建筑能源消耗现状
由于我国经济建设与发展相对落后于发达国家, 对能源需要的危机感也是近年才有, 对建筑节能问题重要性的认识才刚刚开始, 导致我国的建筑节能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房屋建设落后的材料、技术和粗放的生产方式导致了资源消耗居高不下。房屋总能耗已占全国能耗的37%。其中房屋建筑用钢量已占全国用钢总量的20%, 房屋水泥消耗量占全国总消耗量的17.6%。尽管我国2/3的城市缺水, 但房屋建筑耗水量还是占到了我国耗水总量的32%。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房屋耗能高出了2倍~3倍, 每平方米房屋建筑耗费钢材55kg, 耗费钢材量高出20%。由于建筑用钢材和水泥的强度较低, 钢材消耗高出10%~25%, 每拌和1立方米混凝土要多消耗80公斤水泥。与发达国家相比, 建筑业用水量高出30%以上, 而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后的回用率仅为发达国家的1/4。建筑用材大量采用水泥硅酸盐材料, 硅酸盐材料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将变成难以循环再利用的废弃物, 给环境造成很大的压力。
我国的建筑面积计算采暖能耗是发达国家的3倍。国内绝大多数采暖地区围护结构的热功能都比气候相近的发达国一家差许多。外墙的传热系数是其至3.5至4.5倍。外窗是2至3倍。屋面和门窗的空气渗透是其3至6倍。在我国, 即使达到节能标准的50%的建筑, 它的采暖耗能每平方米也要12.5公斤, 约为欧洲发达国家的1.5倍。目前我国农村地区, 地处严寒、寒冷及夏热冬冷地区的房屋约有50亿平方米。这些地区的房屋大部分按传统的材料和材料进行建造:外墙采用实心黏土砖围护结构, 门窗用木质或少量单层塑钢门窗, 屋顶比较单薄, 室内大多采用火炉和火坑供暖。由于建筑保温性能恶劣以及采暖效果不佳, 导致农村房屋冬季采暖消耗大量能源, 即造成了能源浪费又污染了环境。
2 降低房屋建筑能源消耗的对策
2.1 节能房屋的原则要求
为了使房屋满足节能要求, 在建造过程主要应包括三个方面原则:建造过程节能;按节能规范设计, 确保使用过程的节能。如果房屋达不到节能要求, 为了保证居住质量, 必然多使用空调或暖气, 增加了住户的经济负担, 浪费了能源, 而且降低了住户的生活质量, 同时也影响了建筑的寿命和对环境造成污染;提高建筑中能源利用率和利用再生能源, 如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等, 这些节能措施的实施, 不仅环保而且成本低, 既能确保居住质量, 又能减轻住户的经济负担, 是积极意义上的节能。
2.2 推广使用房屋建筑新技术
结合西方的先进技术和中国的具体国情, 选用适合我国房屋建设的新技术, 尽量减少能源消耗, 走环境生态友好型的房屋建设路线。
为了降低能耗, 可利用场地自然条件, 合理考虑建筑朝向和楼距, 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和天然采光, 减少使用空调和人工照明。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 采用由高效保温材料制成的复合墙体和屋面及密封保温隔热性能好的门窗, 采取有效的遮阳措施, 并采用用能调控和计量系统。
采用高效建筑供能、用能系统和设备来提高用能效率。合理选择用能设备, 使设备在高效区工作。根据建筑物用能负荷动态变化, 采用合理的调控措施。还可以优化用能系统, 采用能源回收技术。考虑部分空间、部分负荷下运营时的节能措施。有条件时宜采用热、电、冷联供形式,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采用能量回收系统, 如热回收技术。针对不同能源结构, 实现能源梯级利用。
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 广大农村地区推广建设新型节能房屋建筑, 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农村节能房屋以轻钢结构为承重体系, 墙体为轻型高效保温外墙KB板, 门窗采用单框三玻塑钢门窗, 屋面为高效防水保温屋面体系;室内采暖有地火龙采暖、节能吊炕等多套经济适用的采暖形式。
充分利用场地的自然资源条件, 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 如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潮汐能以及通过热泵等先进技术取自自然环境 (如大气、地表水、污水、浅层地下水、土壤等) 的能量。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不应造成对环境和原生态系统的破坏以及对自然资源的污染
2.3 推广使用新型节能建材
临时设施充分利用旧料和现场拆迁回收材料, 使用装配方便、可循环利用的材料。周转材料、循环使用材料和机具应耐用、维护与拆卸方便, 且易于回收和再利用。采用工业化的成品, 减少现场作业与废料。减少建筑垃圾, 充分利用废弃物。大力推广可循环利用的新型建筑体系, 如全钢机构体系、全木结构体系以及其他衍生体系。施工单位应按照国家、行业或地方管理部门对绿色建材做出的法律、法规及评价方法选择建筑材料。就地取材, 充分利用本地资源进行施工, 减少运输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广泛推广应用高性能、低能耗的建筑用材, 如高强度混凝土、高强度钢筋等。为了适应农村房屋建筑功能和节能要求, 应推广使用新型墙体材料。根据农村房屋功能、结构、分散及价格的特点, 应以性能好、强度高、价格低及系列化的轻板装配式材料为主。
结束语
我国正在大力提倡建设节约环保型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作为大量消耗能源和资源的建筑业, 必须发展建造节能房屋。通过产业结构调整, 大力进行墙体改革, 开发节能房屋。各类绿色建材、中水处理回用、雨水收集利用、太阳能、风能和地下热能等洁净能源利用、垃圾处理和废水排放等成熟技术, 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节能房屋作为一种全新的建筑理念和模式, 其推广、普及和实现的过程, 也受到经济发展水平、人们的文化素质以及价值观等多方面条件的制约。因此, 广大建筑业同仁必须在实际工作中, 大力推广节能房屋建筑新技术、新材料, 使人们切身体会到节能房屋带来的好处。
摘要:我国的建筑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差, 采暖用能的2/3白白跑掉。而每年的新建建筑中真正称得上“节能建筑”的还不足1亿平方米, 建筑耗能总量在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中的份额已超过27%, 逐渐接近三成。本文从分析房屋建筑业能源消耗的现状入手, 提出了建造新型节能房屋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节能房屋,能源消耗,对策
参考文献
[1]吴晓艳.公共建筑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与优化管理[D].湖南大学.2006年.
[2]厉美飞.深圳地区高层办公建筑空调负荷与能耗特性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3]郭林文.重庆市公共建筑能耗现状及节能评价分析[D].重庆大学.2005年.
[4]王丽娟.寒冷地区办公建筑节能设计参数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能耗现状 篇7
关键词:建筑节能,农村,能耗,节能技术,中国
1 我国农村建筑能耗现状
我国农村现有人口约7.37亿, 占全国总人口的56%。农村居住面积约为2 300万hm2, 占全国居住总面积的60%。其中农村建筑能耗占全国建筑总能耗的37%。据清华大学的调查结果显示, 2006—2008年我国北方地区农村平均建筑能耗为27.4 kg ce/ (m2·a) , 南方地区为12.1 kg ce/ (m2·a) 。由于北方地区农村能源消耗中供暖能耗偏高, 所以北方地区农村每年每平米建筑能耗为南方地区的2倍以上[1]。
北方农村住宅的采暖能耗, 占北方农村总能耗的60%以上。除气候条件寒冷外, 北方农村建筑物性能, 特别是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与气密性较差, 而建筑采用的采暖方式 (土暖气、火炉等) 落后, 燃料以煤为主, 能量利用率低。为了节省采暖能耗, 相当多的农户全家集中到一两间卧室中生活以减少采暖用能, 并且房间温度也只维持在10℃左右。多数农村住宅冬季采暖室温最低在8℃, 最高不超过16℃, 平均温度在12℃左右。但即便如此, 采暖能耗仍然较高, 新疆、北京和山西等地的户均年煤耗量超过3 t。南方农村住宅采暖方式则较为多样, 对生物质能的利用也比较广泛。长江流域地区相对使用最广泛的采暖方式是炭火炉, 以木炭为主要燃料[2]。
农村的炊事用能往往与采暖结合在一起。由于秸秆、薪柴等生物质在农村是免费能源, 尽管能源利用效率低下, 但其仍然是农村的主要炊事用能来源。在湖南、湖北、四川、江西等生物质资源丰富的省份, 生物质能作为农户炊事主要燃料的比例过半。
相对采暖而言, 农村夏季室内降温能耗极低。由于目前农村夏季降温方式以开窗通风为主, 辅以电风扇, 极少安装空调。因此, 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农村, 夏季降温能耗占生活能耗比例很小。而其他家用电器在农村家庭中的使用, 受经济水平所限, 目前并不多, 但有极大的增长空间。对于照明, 虽然农村家庭优先采取自然采光, 有助于节约能源;但是由于各种原因, 目前农村建筑照明设施中白炽灯的使用率远高于城市, 造成照明效率低, 2006年度农村照明总耗电量约360亿k W·h[3]。
然而农村居室内环境污染现象比较普遍, 居室内生物性、物理性、化学性污染不同程度存在。其原因主要是: (1) 建筑物性能, 功能房间布局的不合理, 不利于污染物及时排空; (2) 技术系统。煤炭、秸秆和薪柴的低效、直接燃烧等, 并缺乏科学的通风排烟措施; (3) 行为模式。人员有在室内吸烟等不良生活卫生习惯, 以及随便散养家禽等。
20世纪80年代, 我国农村使用薪柴和秸秆等生物质能的比例还能占到80%以上, 而现在由于农村居民居住面积和收入水平的逐年增加, 有能力购买一定数量的商品能源, 使薪柴和秸秆等非商品能源逐渐被取代, 2006年生物质能仅占农村能耗的39%。其中, 北方地区各省商品能占生活用能的比例普遍较高, 其中北京、天津、山西、新疆使用商品能的比例均已超过90%;南方地区只有上海农村使用商品能的比例超过90%。如果商品能耗取代非商品能耗的趋势在农村进一步发展, 将会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沉重的压力, 应该引起相关部门和广大能源领域工作者的足够重视[4]。
2 国内外农村建筑能耗对比分析
发达国家一般城镇化率已达80%以上, 农村人口比例很小, 约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十几。但是农村使用的能源几乎全部都是商品能源。仅就能耗状况而言, 无论是人均建筑能耗、还是面积平均建筑能耗, 韩国农村能耗与城市能耗水平十分接近。
统计显示, 中国仍有60%左右的农村人口, 并且中国的农村商品能耗明显低于城市能耗;而与韩国气候相近的中国北方农村商品能耗, 平均水平也远低于韩国农村能耗水平。但计入生物质能耗, 则中国的农村商品能耗明显接近城市能耗水平;北方农村能耗水平与韩国农村能耗水平的差距也明显缩小[5]。
针对目前中国农村的实际情况, 建筑节能的重点工作应该放在以下2个方面: (1) 改善农村建筑围护结构性能, 并因地制宜地发展采暖技术, 以减少农村采暖能耗; (2) 通过技术创新, 促进与鼓励生物质能源在农村的广泛利用, 并辅以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控制盲目使用商品能源, 甚至完全替代非商品能源。否则, 在当前能源紧张情况下, 将对中国能源供应产生更大的压力。
3 农村建筑节能的主要任务
长期以来, 农村地区特别是寒冷地区的广大农村, 能源供应不足。农村住宅仍使用火炕、火墙和火炉等分散式采暖方式, 热效率只有15%左右。同时, 由于住宅设计不合理, 不仅导致采暖耗能浪费严重, 而且有些住宅采暖甚至存在安全隐患。
我国的建筑能耗是同等气候条件下发达国家的3~4倍, 其中农村居住建筑能耗是同等气候条件发达国家的5倍以上。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建筑构造技术落后, 能源利用率偏低。由于受经济条件制约, 我国农村无法大范围推广低能耗生态住宅, 所以研究和探索一种前期投入少、回报周期短的低能耗生态住宅十分必要。 (2) 缺少节能意识。传统思想认为我国地大物博, 受其影响, 多数农民没有意识到我国乃至全世界的能源危机, 从而忽视农村建筑中的节能问题。 (3) 缺乏相关的技术规范, 村镇住宅基本都为自行设计。 (4) 作为农村主要生活燃料的薪柴和秸秆, 其热效率一般仅为10%左右, 即使采用节能灶, 利用率也不到30%, 不仅损失和浪费大量热量和资源, 而且对环境造成污染。 (5) 节能技术缺乏。农民在房屋建设过程中未采取节能措施, 围护结构单薄, 外墙过厚, 屋顶未采用保温隔热措施, 门窗材料多为玻璃, 且窗墙面积过大, 再加上平房建筑在同等保温条件下自身能耗比城市多层建筑多10%~30%, 致使农村居住建筑的保温隔热性能无法保障[6,7]。
解决办法: (1) 改善农村住宅, 降低采暖负荷; (2) 因地制宜, 改变传统采暖方式; (3) 优化农村用能结构, 实现可持续发展; (4) 加强适宜新技术在农村的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 (2004—2009) [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0.
[2]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2008—2009年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3]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小城镇和村庄建设发展报告 (2008年) [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 2009.
[4]刘李峰.我国农民住房建设:发展历程与前景展望[J].城市发展研究, 2010, 17 (1) :128-133.
[5]周拥军.社会主义新农村住宅建设初探[J].山西建筑, 2007, 33 (4) :33-34.
[6]卢健松, 姜敏.1979—2009年农村住宅的变化——以湖南的调研为例[J].建筑学报, 2009 (2) :74-78.
能耗现状 篇8
1 福州地区智能建筑能耗现状
1.1 调研的智能建筑概况
本次调研的建筑主要为政府机构办公建筑,现代大型智能建筑在使用功能上逐渐趋于多元化,其中有集办公、酒店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功能建筑。这类建筑通常面积大、功能多、有的甚至形成一个较大的建筑群,其能耗特点也更加复杂。表1为调研的6栋智能建筑的基本情况, 其中A、B为政府机构办公与商业办公复合建筑, C、D、E、F都为政府机构办公建筑。
1.2 逐月耗电量
图1为6栋调研建筑2006年的逐月用电量趋势图。6栋建筑的逐月用电量变化趋势虽然存在一些共同点,但并不完全相似。共同点是用电量最大的月份都集中在6~9月,正是夏季空调供冷期。其中单月用电量最大的都是福州月平均温度最高的7月份。在逐月用电量变化曲线上, A、B、D三栋建筑由于本身建筑面积相对较大, 相应的逐月用电量也比较大。
调研的6栋智能建筑都以电力为主要供应能源, 因此采用单位面积年耗电量EUI (Energy Use Intensity) 对其能耗进行分析。EUI等于大楼一年总耗电量除以建筑物总面积, 单位是KWh/m2.a。具体调研的6栋智能建筑单位面积年耗电量如图2所示。
调研的智能建筑能耗密度高, 6栋建筑之间单位面积年耗电量相差很大。其中A大楼为171.9 KWh/m2.a、B大楼为131.8 KWh/m2.a、C大楼为194.7 KWh/m2.a、D大楼为175.6 KWh/m2.a、E大楼为62 KWh/m2.a、F大楼为67.5 KWh/m2.a。C建筑单位面积年耗电量达到194.7KWh/m2.a, 而E建筑是62KWh/m2.a, 两者之间相差了3倍多。究其原因, 主要是因为建筑物本身特性和使用功能不同, C建筑为大型政府机构办公大楼, 设有对外办公大厅, 业务繁忙, 人流量大, 而且大楼内舒适度要求较高, 这增加了大量能耗;再则是由于建筑本身的设计, 该建筑采用了大面积的玻璃幕墙, 在夏季时存在大量太阳辐射, 导致单位面积年耗电量比其他建筑高。
6栋智能建筑的单位面积年耗电量平均值为133.9 KWh/m2.a,这是对福州地区6栋智能建筑能耗调研得出的结论,是否可以代表福州市智能建筑(政府机构)的能耗情况?文献[2]建议利用统计学理论进行分析,根据统计学原理,我们估计福州市政府机构办公建筑单位面积年耗电量指标的置信区间,进行计算前先设政府机构办公建筑单位面积年耗电指标服从正态分布,这在概率论中是合理的。
由前面已知的平均单位面积年耗电量可得子样平均值=133.9。
而子样平均值标准差:
取置信概率为0.90,自由度=5,得:
查文献[3]对应于概率及自由度的数值表可得=1.476,由此可得置信区间为:
代入计算数据可得:[133.9-1.476×23.4, 133.9+1.476×23.4],即[99.4, 168.4]。
由上面推导可知,在置信度为90%时,福州市智能建筑(政府机构办公楼)的单位面积年耗电量在99.4~168.4 KWh/m2.a之间。
1.3 智能建筑能耗系统的构成
根据智能建筑运行设备的功能特性,我们将能耗系统分为三大类:暖通空调系统、照明系统、动力插座系统。智能建筑的使用是“以人为本”,不同气候条件、不同使用功能及不同的工作生活方式,使得各能耗系统的构成比例也不一样。根据文献[4]的调查,在大型办公建筑的总用电能耗中,暖通空调占40%~60%,照明用电占20%~40%,电梯、办公和其他设备用电占10%~30%。其中照明、动力设备等能耗是基本稳定的,而暖通空调系统的能耗由于季节性变化的关系,在夏季制冷和冬季采暖期能耗明显上升。
1.4 能耗计量水平
为统计并讨论能耗计量现状,我们结合能源管理的需要把能耗计量水平划分为如下几个档次:
(1)能统计全楼的能源消耗量,但不能按照各个设备子系统分开,记为“档次1”。
(2)建筑能耗可以按照各子系统分开(暖通空调、照明系统、动力插座系统),记为“档次2”。
(3)建筑能耗不仅能按照各设备子系统分开,而且在各子系统内部可根据重要环节分开。如暖通空调能耗可以按照各环节(冷热源、输配系统等)分开,记为“档次3”。
调研的6个智能建筑样本,能耗计量水平普遍偏低。6个样本中没有一个样本能达到“档次2”的计量水平,几乎全部为“档次1”的水平,有的还是勉强达到“档次1”。
2 调研的智能建筑能耗系统存在的问题
2.1 暖通空调、照明及动力插座系统
分析现场调查情况,发现目前政府机构办公楼普遍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能耗问题,这其中既有建筑设计方面的问题,也有管理和意识上的问题。本文研究的重点是智能建筑运行设备的能耗问题,对建筑本体设计及围护结构暂不做深入分析。
(1)设备选型方面:调查中发现,智能建筑集中空调系统普遍存在着设计容量过大的问题。究其原因,是因为暖通空调设计者为了增加设计的安全系数,通常以最不利条件设计空调的容量,造成空调系统的设计容量过大。这不仅增加了设备投资,还造成制冷主机经常处于低负荷运行状态,和名牌上标注的额定参数有较大差距,大量浪费能源。
(2)冷热源:部分大楼存在着开空调同时开门窗的现象,开窗换气量大,导致全热负荷无谓过高,这必然会增加空调能耗。
(3)水系统:普遍存在“小温差,大流量”的现象,6栋智能建筑的冷冻水供回水温差一般小于3℃,温差过小必然降低了水泵的输送效率。在调研中还发现水系统存在“跑冒滴漏”现象,主要原因是由于空调系统安装时施工质量有问题,使得水系统随时间的推移出现漏水现象。
(4)照明系统:调查中发现,办公人员上班开灯下班关灯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无论是否需要灯光照明都是如此。在无人的办公室或会议室灯光常亮着;在自然光很亮的办公室及公共场所,灯光也常亮着;卫生间的灯光更是有24小时常亮的现象。照明和空调系统两者的能耗是相耦合的,因此在满足照度要求的前提下,应该合理减少灯光照明开启的时间。
(5)动力插座系统:动力设备的运行能耗相对稳定,如电梯的运行。主要存在的问题在于办公插座设备的使用:办公人员的电脑从上班起就开启;当办公人员外出或开会时,在允许关掉电脑的情况下,电脑仍开着。办公室电脑待机增加了空调负荷,同时也增加了运行能耗。
调研的智能建筑主要供应能源是电能,随着电力供需矛盾和电网峰谷矛盾的日益突出,福州市已开始执行峰谷电价,并且还将逐渐增加峰谷电价差。同时,福州市开始引入天然气用以缓解电力供应方面的矛盾。这种用电矛盾和政策性调整势必会影响智能建筑的能源选择及其节能管理。
2.2 能耗监测与运行管理
调研的智能建筑虽然都配有BA系统,但其自控水平普遍不高。BA系统对于能耗设备的监控程度,只提供现场管理员判别系统是否正常运行,无法及时对各项设备的运行做处理,对于节能运行的帮助有限。在能耗监测方面,调研的建筑基本上是一块总电表计量能耗,供电局提供的数据或者人工抄表数据缺乏实时性,对开展节能运行所需的各能耗子系统的实际状况难以了解,能耗不合理的部分也无法量化分析。特别是节能改造过程中,由于节能改造可能只针对某个子系统展开,只有实行能耗分项计量,得到这个子系统改造前后的实际用能量,才能准确计算节能量。
智能建筑的能耗系统情况复杂,暖通空调、照明和动力插座系统三者的性质不同。暖通空调系统的用电量主要取决于设备性能、运行方式和物业管理水平,在能耗总量中占最大部分,且随季节变化最明显,对其管理水平进行改进是节能的有效手段;而照明和动力插座系统的用电则很大程度上与建筑使用者的节能意识有关。
由于智能建筑实际运行能耗与使用功能、服务标准、设备运行台数、设备效率等诸多因素相关,因此只有建立能耗监测与分项计量系统,实现建筑物各能耗环节的分项计量,对采集的能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才能真正掌握各类用能系统的实际能耗状况,进而开展能耗诊断,明确节能潜力。
3 结束语
本文从福州市的气象条件入手,指出福州市的气候条件使智能建筑的运行能耗在夏季明显增加。利用统计学原理,分析了调研的6栋智能建筑单位面积年耗电量,得到置信度为90%时,其耗电量在99.4~168.4KWh/m2.a之间。在调查中发现目前智能建筑的能耗计量水平普遍偏低,从暖通空调、照明和动力插座系统来分析智能建筑的能耗构成,对能耗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最后指出,只有建立能耗监测与分项计量系统,进而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才能更好的实现节能运行。
参考文献
[1]郭林文.重庆市公共建筑能耗现状及节能评价分析:[硕士学位论文].重庆大学, 2005
[2]梁珍, 赵加宁, 郭骏.高层办公建筑能耗调查与节能潜力分析, 节能技术, 2001. (19) 1:12~17
[3]王明慈, 沈恒范.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3
[4]薛志峰, 江亿.北京市大型公共建筑用能现状与节能潜力分析.暖通空调, 2004.34 (9) :8~10
能耗现状 篇9
一、设计阶段的通风系统要求
车辆在车库内启动和停车的过程中, 会产生有害气体, 对人体的健康和安全不利。有害气体来源于曲轴箱及排气系统, 主要包括一氧化碳 (CO) 、氮氧化物 (NOx) 等有害物质。汽车在地下停车场内的启动、加速过程均为怠速运转, 在此状态下, CO、HC、NOx三种有害物散发量的比例大约为7:1.5:0.2, 可见CO是主要的污染物质。根据TT36-7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只要提供充足的新鲜空气, 将空气中的CO浓度稀释到《标准》规定的范围以下, 其他污染物质均能满足环境控制的要求。因此, 一般地下车库以CO浓度作为空气环境的评价和控制指标。
目前, 我国尚无针对医院建筑地下车库的CO浓度允许限制的规定, 可以参考《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和《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制》中分别对CO的允许浓度的规定。前者规定CO的1h平均限值为10mg/m3, 后者规定8h平均允许浓度为20mg/m3, 短时间为30mg/m3。除了车库运行管理人员外, 一般车主在地下车库的逗留时间不长, 所以地下车库的环境可按照《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制》中规定的短时间CO的浓度要求来进行控制。
然而, 在车库实际的通风系统设计过程中很少去校核车库内CO浓度是否达到标准规定的允许浓度要求。目前通风系统设计中多采用换气次数的方法确定通风量。《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暖通空调·动力) 》中规定对于汽车出入频繁的停车库, 机械排风量按照换气次数6次/h来设计, 对于出入一般的建筑停车库按5次/h设计, 对于汽车出入频率较低的住宅类建筑, 可按4次/h设计。《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规定采用换气次数法计算车库通风量时, 排风量按换气次数不小于6次/h, 送风量按5次/h计算。另外, 地下车库还必须设置排烟系统, 根据《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中关于风机的排烟量的规定, 排烟量是换气次数不小于6次/h, 该数值与排风量相近, 因此一般地下停车库普通采用机械排烟与排风合用的形式。
二、运行阶段的环控方式
(一) 定风量通风
通常地下车库采用定风量通风系统, 即按照6次/h设计换气次数来确定地下车库的平时通风量。通常情况下, 车库中车辆进出数量是随着时间而变化, 且绝大多数时间内进入的车辆数量会远远小于最大设计车辆数。采用定风量通风运行方式的车库风机, 一般在工作时段甚至是全天都不间断运行, 属于最不节能的一种运行方式。因此, 通风量也应当随时段而改变。
(二) 简单变风量通风
简单变风量采取间歇控制——根据不同时段出入地下车库的车辆数目的变化, 确定开启或关闭风机的台数, 当车辆出入频繁时, 增加风机运行台数, 反之则减少风机运行台数。双速风机则用以控制风机风量。两种方法的控制策略相对简单, 操作性强, 但难以很好地挖掘最大的节能潜力。
(三) 风量通风
根据文献的计算分析, 地下车库非峰值时间的排风量仅为采用换气次数确定的排风量的1/7左右, 而峰值时段很短, 仅在10%左右的时间, 其余90%左右的时间只需要较小的排风量即可满足室内对污染物浓度的要求。可见, 随室内污染物浓度水平而控制通风系统风机的运行, 完全可以取得良好的节能效果。
此外, 根据有关研究, 虽然汽车尾气中有多种污染物质, 但只要对CO进行了有效稀释控制, 其他有害成份危害较小。因此, 可以用CO浓度作为指标来衡量地下车库内的空气环境, 并根据CO水平, 实时控制通风机的风量。
控制通风机风量可以采用控制风阀开度和采用变频技术两种方式。然而, 从节能运行的角度来看, 阀门调节风量的节能程度非常有限, 仅有5%左右;采用变频技术, 风机实际能耗可近似认为与风量成正比 (取决于风机类型等因素) , 节能效果显著。此外, 通过变频减少通风量可以降低风机产生的噪声, 对改善地下停车库的声环境更为有效;采用变频技术可实现风机的软启动, 降低启动电流时对风机设备的冲击, 延长风机的使用寿命。综上, 地下室车库应优先采用风机变频技术。
通风机转速应依据车库所需风量而定, 上、下班高峰时段, 车库所需通风量较大, 通风机以较大转速运行, 而在其他时间里, 车库进入的车辆较少, 风机以较低转速运行。同时, 为了防止风机因CO浓度变化频繁, 变频风机需采用一定的抗干扰措施。在通风系统兼作排烟用时, 应慎用变频技术, 必须采用可靠措施以确保火灾发生时机械排烟系统能够自动转换为最大风量运行模式。
三、节能运行策略及建议
通过调研地下车库的运行了解到, 目前很多地下车库的管理人员技术水平不高, 节能管理的意识和积极性不足, 能耗管理缺乏监督和奖惩措施。主要体现在, 车库的通风机采用全天运行模式, 多台通风机轮流开启运行, 一方面无法根据实际车辆进入情况进行节能运行, 另一方面在高峰时刻, 车库内的CO等污染物质的浓度存在超标的危险。
因此, 根据车库中车辆的进入及停放特点, 应采用分时控制或浓度控制的方式。分时控制操作, 简单无需投入改造成本, 只要根据车库的实际情况确定需要的最大通风量和最小通风量, 再根据车流的特点, 设计出逐时的风机启停表, 通过人工或加装时间继电控制器便可实现。浓度控制是根据车库内的CO浓度而控制送排风系统的运行, 只需加装变频装置即可, 而浓度控制更已成为地下停车库通风系统运行的一种较好的优化控制方式, 值得推荐。
摘要:根据我国医院建筑地下停车库的通风系统和设备的运行实际情况以及环境要求, 阐述了地下停车场节能改造的方向和技术措施, 对地下停车库能耗系统的实际运行管理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医院建筑地下停车库,使用率,通风系统,节能
参考文献
[1]陈刚.地下车库通风量的确定与控制[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2002, 32 (1) :113-116
[2]刘翠玲.医院停车场问题再探讨[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2013 (11)
能耗现状 篇10
建筑能源审计是我国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建筑能源审计有助于国家监管部门研究制定能耗公示、用能标准、能耗定额和超定额加价等制度,并进一步在公共建筑领域推广能源服务和合同能源管理等节能改造机制。
2014年西安市节能技术服务中心对西安市70多家宾馆饭店的能耗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并选取其中数据比较完整的15家作为样本进行研究分析,希望为西安市宾馆饭店的能源审计工作及在线监测工作提供参考及前期探索。
1 研究概况
1.1 气候概况
西安市位于关中平原中部,属暖温带温暖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西安地区在全国建筑热工设计分区图上位于寒冷地区,年平均相对湿度在70%左右。从气象资料可以看出,西安市虽然地处寒冷地区,但由于受大陆季风影响,温度的季节变化明显,夏热冬冷的气候特征十分突出,夏季炎热多雨,伏旱突出,年极端最高气温可达43.14℃。
1.2 调查概况
调查对象为西安市市区的15栋宾馆饭店建筑,调查的内容为2014年建筑的所有能源消耗。
西安作为著名旅游城市,其宾馆酒店数量较多,建筑能耗与酒店入住率、所具有的房间功能以及所提供的室内舒适度有一定关系。此外,酒店类建筑用户使用时间较长,几乎为全年全天24小时不间断使用,用能设备也较多,与其它公建相比除采暖空调、照明、办公用能外,还有炊事、家用电器和其它生活辅助设备,这样的用能特点导致其建筑能耗较大。据了解,2014年西安市宾馆饭店的营业收入均有一定幅度的下滑,能源成本占营业收入比例提高(一般在8%~10%,2014年基本在10%左右),单位营业收入能耗增加,在此背景下,宾馆饭店更加重视节能降耗工作,尤其是如何降低公共区域的基础能耗。
2 能耗统计
2.1 建筑能耗信息
根据表1的调查统计结果,西安市的宾馆饭店建筑能源消耗主要包括电能、天然气和热力,其中以电能为主,主要用于照明、电梯、采暖空调设备的运行,以及餐厅、客房内其它电器设备;其次为天然气,主要用于餐厅、热水的供应,以及冬季采暖等;个别建筑由于采暖采用市政供暖存在热力消耗。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电力消耗占到宾馆饭店总能耗的60%以上,天然气消耗占到20%以上,热力消耗为10%~20%。
调查的15栋宾馆饭店,其建筑面积大部分为2万m2的大型公共建筑,酒店的冷热源方式多样,供热方式主要有燃气锅炉和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机组,有个别建筑采用市政供暖;供冷方式主要是空调机组供冷和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机组供冷两种。在2014年中,年耗能最大为62.53kgce/(m2·a),最小为30.06kgce/(m2·a),平均为41kgce/(m2·a)。
2.2 分项能耗分析
如图1所示,酒店单位面积用电量相差较大,年耗电量最大为121.69k Wh/(m2·a),最小为55.47k Wh/(m2·a),平均为79.15k Wh/(m2·a)这种差异其一与酒店的规模、客房入住率以及酒店能源管理方式有很大的关系;其二也受酒店具体用能形式的影响。
除此之外,酒店逐月用电走势曲线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冬季采暖和夏季供冷消耗的能源均为电能,用电高峰集中在11月至次年3月,次高峰为6~8月;第二类冬季采暖消耗能源为天然气,夏季供冷消耗能源为电能,冷热源分别为空调机组与燃气锅炉,其用电高峰为6~8月,次高峰在11月至次年3月;第三类其冬季采暖和夏季供冷所消耗的一次能源主要为天然气,采用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机组提供冷热源,每月用电量都比较平稳。
3 调研中发现的问题
3.1 建筑用能情况复杂
随着建筑行业和相关技术的发展,建筑的用能情况日趋复杂化。仅以冬季采暖为例,样本建筑中采暖用能方式就有市政集中供暖、直燃型溴化锂机组、自建锅炉房供暖、水源热泵供暖等多种形式,有些建筑中甚至出现几种供暖形式并用,相互补充的情况,使得建筑用能情况的调查更为复杂。
3.2 分项统计难度大
目前西安市绝大多数的宾馆饭店建筑并没有安装分项计量系统,因而很难获得精确的分项能耗数据。样本建筑中只有1家给出了空调用电、照明用电及其他用电的分项电量,这给样本建筑的分项统计分析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3.3 入住率低
宾馆饭店建筑能耗包括建筑基本运营能耗和客人入住后使用的能耗,因此宾馆饭店建筑能耗水平与入住率息息相关。2014年整体宾馆饭店行业遇冷,入住率下降,营业收入有一定幅度的下滑,给调查研究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3.4 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低
《西安市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第四十四条:鼓励新建民用建筑和既有民用建筑节能改造项目选择应用适合的可再生能源。第四十六条:鼓励发展再生水源热泵、污水源热泵、土壤源热泵等热泵系统替代常规能源。
在调查的所有宾馆饭店建筑样本中,只有1家宾馆利用了太阳能热水,占到总的调查样本比例的4%。未见样本建筑中采用太阳能光电系统和浅层地热系统,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较低,有待进一步提高。
3.5 统计方法不成熟
在调查分析中发现,目前国内各个城市能耗统计方法不够成熟。例如,部分城市统计数据类型单一、最终表达形式以及能源转换的系数等不尽相同,导致能耗数据在进行比对时,可比性略显不足,阻碍了能耗统计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所以为了深入展开能耗统计工作,还需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加强对统计方法的研究与推广。
4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