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耗标准(精选10篇)
能耗标准 篇1
2014年4月28日, 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 正式发布了《烧结墙体材料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强制性国家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批准发布公告2014年第8号) , 该标准定于201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自此, 烧结墙体材料行业有了规范企业能源消耗限额的第一部国家标准, 由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西安有限公司主起草的这部标准, 可堪称是砖瓦行业的里程碑。
国务院发布的《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中规定, 到2015年, 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16% (比2005年下降32%) , SO2排放总量减少8%, 《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号, 都要求抓好建材等重点耗能行业和企业节能。对于烧结墙体材料工业, 国务院和有关部委就墙改工作颁布了多项国家和部门的政策法规、行政规章及技术规范, 建立了相互配套的法规体系, 为了达到国家及主管部门对烧结墙体材料行业节能减排的目标, 决定制定《烧结墙体材料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标准。为国家和主管部门出台节能的相关政策和淘汰落后产能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对烧结墙体材料工业能耗进行有效限制, 对生产过程中的各环节的节能提出技术原则, 使烧结墙体材料企业能源管理和节能工作不断向高层次推进。同时可引导烧结墙体材料工业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近两年来, 国家对高能耗行业, 如钢铁、电力和水泥的准入条件和相关生产技术指标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国家对烧结墙体材料工业调控也进一步加强。因国家尚无制定烧结墙体材料“限额”标准, 在制定相关“准入”政策时, 依据的充分性还有缺陷, 以至于出台不了更有力度带针对性的有效性措施。我国现行的行业标准JC/T 713-2007《烧结砖瓦能耗等级定额》是一项推荐性标准, 该标准对烧结砖瓦单位产品的热耗、煤耗、电耗划分了一级、二级、及格三个等级, 而目前建材行业中水泥、玻璃、陶瓷等行业均有相应的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 浙江省于2009年颁布了《烧结砖瓦单位综合能耗限额及计算方法》的地方标准, 广西也颁布了《烧结砖单位产品能耗限额》的地方标准, 这些能耗限额标准中将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限额值划分现有企业、新建或改建企业的不同限定值, 一些标准还列出了综合能耗先进值。这些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对引导地方相应行业调整产业结构, 加强节能减排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烧结墙体材料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的标准制定
在低碳时代到来之际, 在绿色建筑遍地开花的背景下, 节能环保必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新型烧结墙材将抢占制高点, 是未来建筑节能的重要保障。
改革开放30多年来, 烧结墙体材料企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20世纪70年代, 在全国大家办建材的大形势下, 烧结墙体材料工业异军突起, 企业数量快速上升, 20世纪50年代初期全国仅有近千家, 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 最高时达到了12万家。目前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推动下, 烧结墙体材料用原料也已从原来单一的黏土向资源综合利用方向发展:利用页岩、煤矸石、粉煤灰、江河淤泥、各种工业废弃物等。产品从单一的黏土实心砖发展成有多孔砖、空心砖、空心砌块、保温砖、保温空心砌块、复合保温砖、复合保温空心砌块、装饰砖、路面砖及烧结装饰瓦等。
目前, 我国烧结墙体材料企业普遍存在节能观念和意识不强, 节能管理薄弱, 单纯追求数量增长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尚未转变, 而大多数企业只是设法提高产量来追求效益, 主要面临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首先, 我国年生产各类墙体材料约1万亿块 (折普通砖) , 其中近80%的企业分布在广大农村, 因此, 整体能源浪费比较严重, 对节能认识不足, 亟待进一步提高;
其次, 由于前些年“井喷式”发展, 多数企业生产规模小、起步水平低, 能耗高, 浪费严重。经济实力表现出严重不足, 因而制约着企业的节能技术进步;
第三, 我国现还有很大一部分烧结墙体材料企业到目前为止还处于自由生产阶段, 均是在违规运行中, 无人监管, 政策、法规无法落实, 亟待改善;
第四, 企业技术装备落后, 创新能力不强, 先进产能置换落后产能的难度大, 新建项目与节能减排、等量或减量置换落后产能相衔接制度亟待落实;
第五, 烧结产品销售价格偏低, 部分企业仍然出现资金紧张, 出现工程材料压款现象, 企业资金周转缓慢, 企业经济效益受到影响, 无法实施节能改造。
我国的烧结墙体材料行业近十几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科技进步与发展十分瞩目, 一批烧结墙体材料工业发展的技术瓶颈问题已取得重大突破, 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和装备蓬勃发展, 装备生产出JZK70/70-25 (小时生产能力25 000~30 000块) 、JZK 75Y-35型大型挤出机, 还配套研制生产了大破碎机、挤出搅拌机、湿式轮碾机、切、码、运设备和自动上 (下) 架机组系统、自动化机器人码坯系统、自动化机械装卸系统等设备, 而且具有较高的水平。焙烧窑炉也随之研发有3.3 m、4.6 m、6.9 m、9.2 m、9.4m、10.4 m平吊顶宽断面节能隧道窑, 节能技术 (干燥余热利用技术、焙烧窑炉保温技术、电机无功就地补偿技术、电机变频调速技术、内掺燃料均匀供给技术、隧道窑余热利用及发电技术等) 已在行业已开始推广实施。
总之在国家的相关产业政策的引导下, 目前我国烧结墙体材料工业的产业结构、能耗水平以及技术发展水平都有了明显改善。从我们长期对烧结墙体材料企业运行情况的跟踪情况来看, 还有许多中小型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造成能源浪费和能耗偏高, 存在能源消耗控制基本上处于缺乏监管状态。因此, 在这种情况下制定《烧结墙体材料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强制标准, 对烧结墙体材料生产能耗实行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最大限度地降低烧结墙体材料生产的综合能耗。通过标准的实施将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加快淘汰部分高能耗的落后生产线, 抑制高耗能, 进一步提高行业准入门槛, 强化节能、环保等指标约束, 促进烧结墙体材料企业采取措施降低生产能耗, 促进我国烧结墙体材料工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通过制定能耗标准, 使烧结墙体材料行业培育和发展大型骨干企业, 形成一批生产规模大、技术装备先进、节能环保、经济效益好的领军企业;实施龙头带动, 发挥大型优势企业在技术、资金、管理等方面的优势。鼓励建材行业或相关行业的大企业、大集团进入烧结墙体材料行业, 提升产业经营管理水平;促进烧结墙体材料行业生产企业集团化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全面提升。使节约能源、减少污染、能源的再利用成为今后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重点。为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尽到应有的责任。
2 标准主要技术内容
《烧结墙体材料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国家强制标准是国家新修订的《节能法》的重要配套内容。标准强调了烧结墙材企业单位产品综合能耗, 提出了三级能耗指标, 即能耗限额先进值、能耗限额准入值和能耗限额限定值。其中“能耗限额限定值”是对现有企业提出的最低要求, 未能达到此值要求的生产线将被强行整改或停产。该能耗标准的颁布实施, 为烧结墙材企业进行节能升级改造, 淘汰落后工艺, 节能降耗等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措施和政策手段, 也将为烧结墙材企业提高能效水平提供了依据。
国家强制标准的主要内容及第4条技术要求如下:
本标准的第4.1条和第4.2条为强制性的, 其余为推荐性的。
本标准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提出。
2.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烧结墙体材料单位产品能源消耗 (能源消耗以下简称能耗) 限额的技术要求、统计范围和计算方法、修正办法。
本标准适用于生产烧结多孔砖和多孔砌块、烧结空心砖和空心砌块、烧结保温砖和保温砌块、烧结实心制品的能耗计算、考核, 以及对新建项目的能耗控制。
2.2 技术要求
2.2.1 烧结墙体材料单位产品能耗限定值
现有的烧结墙体材料产品生产企业单位产品能耗限定值应符合表1的规定。
注:a烧结实心制品包括烧结装饰砖、烧结路面砖、烧结瓦及烧结普通砖。
2.2.2 烧结墙体材料单位产品能耗准入值
新建烧结墙体材料产品生产企业的单位产品能耗准入值应符合表2的规定。
注:a烧结实心制品包括烧结装饰砖、烧结路面砖、烧结瓦及烧结普通砖。
2.2.3 烧结墙体材料单位产品能耗先进值
先进烧结墙体材料产品生产企业的单位产品能耗先进值应符合表3的规定。
注:a烧结实心制品包括烧结装饰砖、烧结路面砖、烧结瓦及烧结普通砖。
2.3 统计范围和计算方法
2.3.1 统计范围
2.3.1. 1 烧结墙体材料综合能耗统计范围
烧结墙体材料综合能耗统计范围包括从原料制备到成品堆放的全部生产过程中各种能源消耗量, 不包括生活能源消耗。
2.3.1. 2 统计方法
对统计期内消耗的能源数量和产品产量进行测算统计时, 配备符合GB 17167要求的能源计量器具, 不得重计或漏计, 具体在统计中各种能源折标煤进行计算, 各种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和耗能工质平均折算热量见附录A。
计算方法:产品综合能耗的计算应符合GB/T 2589的规定。
2.3.2 烧结墙体材料产品综合能耗的计算
烧结墙体材料产品统计综合能耗应按式 (1) 计算:
式中E—统计期内用于烧结墙体材料产品生产所消耗的各种能源总和, kgce;
Ea—统计期内用于烧结墙体材料产品生产所消耗的燃煤量折算为标准煤, kgce;
Eb—统计期内用于烧结墙体材料产品生产所消耗的电力折算为标准煤, kgce;
Ec—统计期内用于烧结墙体材料产品生产所消耗的燃气折算为标准煤, kgce;
Ed—统计期内用于烧结墙体材料产品生产所消耗的燃油折算为标准煤, kgce。
2.3.3 烧结墙体材料单位产品综合能耗的计算
烧结墙体材料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应按式 (2) 计算:
式中Ez—统计期内烧结墙体材料单位产品综合能耗, kgce/t;
E—统计期内烧结墙体材料综合能耗, kgce;
P—统计期内生产符合GB 13544、GB 13545、GB5101、GB 26538、GB/T 26001、GB/T 21149标准的合格产品产量, t。
2.4 修正办法
2.4.1 硬质原料破碎修正
产品采用需要破碎的硬质原料的生产工艺, 综合能耗修正按式 (3) 计算:
式中EC—综合能耗修正值
η—需要破碎原料占产品原料的比例。
2.4.2 海拔高度修正
烧结墙体材料生产企业所在地海拔超过1 000 m时进行海拔修正, 综合能耗修正按式 (4) 计算:
式中P0—海平面环境大气压, Pa;
PH—当地环境大气压, Pa。
2.4.3 烧成温度修正
产品最高烧成温度在1 080℃以上时, 综合能耗修正按式 (5) 计算:
式中T—烧结墙体材料产品烧成温度, ℃。
2.4.4 修正方法
凡具备上述修正条件的企业, 综合能耗按修正后的值判定。
3 关于能耗限额值、能耗计算及修正办法的说明
《烧结墙体材料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标准是新制定的, 能耗限额分为现有烧结墙体材料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限定值、新建烧结墙体材料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准入值和烧结墙体材料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先进值三个等级。烧结墙体材料企业单位产品能耗限额限定值、准入值和先进值指标都针对国内烧结墙体材料生产情况, 具体单位产品能耗限定值是按照烧结墙体材料企业生产的产品种类为四类, 烧结多孔砖和多孔砌块、烧结空心砖和空心砌块、烧结保温砖保温砌块、烧结实心制品。其中烧结实心制品包括烧结装饰砖、烧结路面砖、烧结瓦制品及烧结普通砖。另外作为产品来说还可按照强度等级、原料种类及产品的吸水率来分类。烧结墙体材料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出以发展发展能适应建筑工业化需要的复合、多功能、绿色、智能及装配式产品为重点, 大力发展集保温与装饰于一体、承重与保温于一体的承重、非承重墙体材料产品、烧结装饰砖和砌块、复合保温砖和砌块、大型自保温砌块等自保温墙体材料, 因此, 以产品种类分类更为合理。
另外, 还应按照国家的墙改政策和各地的墙改政策在全国范围内淘汰部分企业, 如淘汰耗能高的小立窑、地沟窑、开口窑及不符合规定的轮窑、采用自然干燥生产、规模在年产1500万块以下占地面积大的小企业等, 这些企业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的能耗计算、考核。
3.1 烧结墙体材料单位产品能耗限定值
最近几年我国烧结墙材企业对于生产过程中的能耗成本控制越来越重视, 在国家政策趋势与各地行业主管部门的引导和企业的积极参与下, 烧结墙材企业大力采取各种措施降低生产能耗, 企业的生产管理水平也得到很大的进步, 企业生产线的能耗与前几年相比明显下降。因此, 我们将能耗限额值设立三个值, 其中烧结墙体材料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值的确定是在调查和测试了国内多个生产企业的情况后、根据实际调研情况和测算制定的, 由于本标准实施后将根据标准中的指标淘汰能耗较高的烧结墙材企业, 因此指标定的较严, 以达到预期淘汰落后生产线的目的。烧结墙体材料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值的确定能淘汰国内一大批生产线达不到限额值的要求, 在经过一定的技术改造后生产线仍达不到限额值的企业, 具体限额值指标见表1。
3.2 新建烧结墙体材料单位产品能源消耗准入值
近几年来我国烧结墙材工业工艺及装备技术水平和企业生产管理水平取得了一些进步, 新建烧结墙材生产线的能耗明显下降。根据最近几年采用最新技术投产的生产线实际运行情况以及目前国内各种规模的生产线设计的能耗指标, 我们确定了新建烧结墙体材料单位产品能源消耗准入值, 保证采用比较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装备才能达到要求, 该指标的确定是在目前只有少数较先进企业能达到该指标要求, 其指标具体见表2。
3.3 烧结墙体材料单位产品能源消耗先进值
经过最近几年来烧结墙材工业生产及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 部分烧结墙体材料生产企业的能耗指标到达国际先进水平, 先进值的确定, 国内已有个别较先进的企业能够达到该指标, 其具体指标见表3。
3.4 综合能耗的统计范围
烧结墙体材料综合能耗的统计范围包括从原料制备到成品堆放的全部生产过程中各种能源消耗量, 不包括生活能源消耗。
烧结墙体材料煤耗统计或检测范围包括从原燃材料进入生产厂区开始, 到产品出厂的整个生产过程消耗的煤量, 包括原材料处理、成型、坯体加热处理和产品干燥、焙烧的煤耗等, 当采用废弃物作 (如污泥等) 为原料时, 烘干废弃物消耗的煤量不计入产品煤耗, 采用工业废弃物作为替代燃料时, 废弃物带入的热量应折算成标煤计入烧成煤耗。
烧结墙体材料电耗统计范围包括从原燃材料进入生产厂区开始, 到产品出厂的整个生产过程消耗的电量, 包括原材料破碎、输送的电耗, 产品包装的电耗等。采用废弃物作 (如污泥等) 为原料时, 烘干废弃物消耗的电量不计入产品电耗。
可以看出, 对于烧结墙体材料综合能耗及电耗的统计范围, 标准对于废弃物二次回收利用的企业单位是鼓励的, 其目的意义在于鼓励烧结墙体材料这类高能耗、高损耗的企业进行能源二次利用, 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贯彻国家提出的低碳环保理念。
3.5 标准能耗计算方法
3.5.1 烧结墙体材料产品综合能耗的计算
对于烧结墙体材料产品综合能耗的计算, 按照能源计算公式ΣE=Ea+Eb+Ec+Ed进行计算, 其中∑E为综合能耗, 即统计期内用于烧结墙体材料产品生产所消耗的各种能源, 用标准煤表示, ∑E即为产品统计期内综合能耗, Ea、Eb、Ec、Ed分别代表产品在统计期内的煤耗、电耗、气耗、油耗, 在工作组对大量的生产企业进行调查统计后, 得出烧结墙材生产用于机械等方面的油耗和气耗等其他消耗之和普遍在电耗的26%~30%左右, 因此我们在综合能耗中将这部分消耗直接按电耗的30%折算计入, 方便在测试期内无法统计出油耗、气耗的企业考核。
3.5.2 烧结墙体材料单位产品综合能耗的计算
对于烧结墙体材料单位产品综合能耗的计算, 按照公式进行计算, 即用∑E (综合能耗) 除以P (合格产品产量) 即可得出Ez (统计期内单位产品综合能耗) , 要注意P为统计期内生产符合GB13544、GB13545、GB5101、GB 26538、GB/T 26001、GB/T 21149标准规定的合格产品产量, 单位为吨。
3.6 烧结墙体材料单位产品能耗限额修正办法
3.6.1 硬质原料破碎修正
当烧结墙体材料产品采用需要破碎加工的硬质原料的企业, 因为在生产过程中可能要用到破碎机、球磨机等设备进行粉碎加工, 对于电耗受破碎率影响会更大些, 因此, 标准对其进行修正:综合能耗修正值=综合能耗+1.2×破碎率, 其中破碎率即需要破碎原料占产品原料的比例。
3.6.2 海拔高度修正
烧结墙体材料生产企业所在地海拔超过1 000 m时进行海拔修正, 煤耗修正下式计算:
式中P0—海平面环境大气压, 其值取101 325 Pa;
PH—当地环境大气压, P。
3.6.3 烧成温度修正
对于某些烧结墙体材料产品如装饰砖、路面砖等由于其产品性能要求需要在高温下烧制的, 标准设立了烧成温度修正, 当最高烧成温度在1 080℃以上时, 修正公式为
公式主要是考虑不同烧成温度对能耗的消耗不同, 烧成温度越高能源消耗越大, 现举例如下:
某企业主要生产烧结装饰砖, 其最高烧成温度达到1 300℃, 按修正系数计算公式可算出修正系数为1.33, 其标煤耗修订值=48.5×1.33=64.5 kgce/t, 即这家企业只要达到修订值即满足能耗限额。
如另有一家企业生产烧结路面砖, 其烧成温度达到1 100℃, 正系数公式9可计算出修正系数仅为1.12, 其标煤耗修订值=48.5×1.12=54.32 kgce/t, 相比第一种烧成温度达1300℃的产品修正, 其修正系数要小很多, 其主要因为烧成温度低于第一种产品, 说明温度修正公式反映出烧成温度与温度修正系数的关系, 温度越高, 修正系数越大。
3.7 企业生产能耗检测和考核
标准中能耗限额指标应为年度统计值或检测值, 因此在标准的实施过程中, 国家和地方主管部门必须在烧结墙体材料工业内建立能源报表的有关制度, 要求生产企业定期提交烧结墙体材料产品质量、生产电耗、煤耗等方面的报表, 并定期对部分烧结墙体材料生产企业的能源消耗情况及产品质量进行抽查, 对提交假数据的企业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
此外, 有关地方墙体材料工业主管部门可以委托具有计量检测认证资质的检测机构对烧结墙体材料企业的能耗进行检测和计算, 根据检测的结果对烧结墙体材料企业的能耗进行考核。
对于能耗指标达不到标准中规定的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指标的企业, 国家和地方墙体材料工业主管部门应要求企业在一定期限内对生产线采取技改等整改措施, 降低生产能耗, 对于连续两年达不到标准中规定的限额指标要求的生产线, 主管部门可以要求企业停产整改。
4 烧结墙材能耗面临新门槛企业应及早准备
为促进我们企业开辟节能思路;促进行业升级与进步, 2015年1月1日《烧结墙体材料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强制性国家标准 (以下简称“能耗标准”) 正式实施, 该标准是烧结墙材行业第一次设置能耗限额, 被定义为强制性标准, “能耗标准”将对我国烧结墙材业产生重大的影响, 将全面提高我国烧结墙材行业的能耗要求。而且作为烧结墙材行业的能耗准入门槛, 预计新“能耗标准”标准实施后, 将有一批达不到能耗标准的烧结墙材企业被淘汰。烧结墙企业应及早准备。
“能耗标准”有利于中国烧结墙材产品市场的发展。推出新标准恰逢我国着手解决一些城市日益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和国家《绿色建筑行动方案》贯彻落实之际。人们把大气污染的恶化归罪于工业企业数量的增加, 最近北京市就出台了关停200多个工业企业的规定, 其中就包括烧结墙材生产企业。新标准的实施将抬高烧结墙材生产企业的门槛, 带动墙材行业转型升级。
5 标准实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目前, “节能减排”正在变成一场全民运动, 降低消耗、保护环境已成为各行各业的共识, 通过标准的实施, 以淘汰的落后产能, 新建隧道窑生产线可最大限度地降低隧道窑热能损失, 提高隧道窑的热效率, 与淘汰落后生产线相比较, 节能20%以上, 按每万块产品最少节能200 kg标准煤计算, 估计每年至少节约320万t标准煤 (按新改建产能1 600亿块生产线考虑) , 同时能节省大量电能, CO2排放量也会大幅度降低, 社会效益显著。
我国现有烧结墙体材料生产企业6万~7万家, 年产约1万亿块 (折普通砖) , 分布在广大的乡镇, 这些落后企业绝大多数装备落后, 还有使用小轮窑, 地沟窑、开口窑甚至土窑。这种技术结构造成能源消耗高, 污染严重, 煤耗和电耗费用已占到企业生产成本的一半以上。落后的产业结构和传统的经营理念, 单纯追求经济效益, 不顾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标准实施的前几年, 按最保守估计至少每年新建2000座大型隧道窑生产线, 年产烧结砖1600亿块, 以平均新建每条生产线费用为3000万元计, 则需要投入资金600亿元以上。此外部分规模以上的生产线由于投产时间不长, 生产工艺和装备技术较落后, 导致能耗偏高, 需进行相应技术改造, 估计这部分生产线数量为上万家。以平均每条生产线节能技改费用为500万元计, 则需要投入资金500亿元以上。
烧结墙体材料工业虽然算不上一个大行业, 但产量巨大, 分布广泛, 因此在能源消耗总量、减少CO2气体排放方面的影响和作用不可小视。烧结墙体材料工业又与能源、资源、环境和土地问题密切相关, 能耗准入值一定要成为我国各级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审批、核准烧结墙体材料工业项目项目和备案的强制性门槛。全国烧结墙体材料企业数以万计需要改造升级, 需要规模化、集约化、集团化的大型集团型的现代化企业, 为促进烧结墙体材料工业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 有利于节约能源和技术进步, 最大限度地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使我国墙体材料生产技术有一较大的发展, 并可为节能减排作出较大的贡献。
《烧结墙体材料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强制性国家标准出台背景很简单, 就是因为我们国家的工业企业能耗太高, 我们烧结墙材行业的能耗更高, 目前我国每百万美元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近2倍, 烧结墙材行业属于资源型、高耗能和高污染行业, 烧结墙材行业作为耗能大户, 已经成为我国宏观调控的重点行业。每生产1t烧结墙材, 平均耗电约15 k Wh, 55 kg标煤, 原料和燃料成本约占烧结墙材制品的40%以上, 此外, 还对空气造成严重污染。由于我国节能减排形势严峻, 因此, 为解决我国烧结墙材行业能耗严重的问题, 实施《烧结墙体材料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强制性国家标准, 国家及有关部门要求抓紧落实和实施, 《烧结墙体材料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强制性国家标准将对我国烧结墙材业产生重大的影响, 新标准将全面提高我国烧结墙材行业的能耗要求。
摘要:由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西安有限公司主起草的《烧结墙体材料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强制性国家标准已批准发布, 定于201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标准是烧结墙材行业第一次设置能耗限额, 被定义为强制性标准, “能耗标准”将对我国烧结墙材业产生重大的影响。为此介绍了标准的制定、标准的主要内容及第4条技术要求、能耗限额值、能耗计算及修正办法的编制说明等。新“能耗标准”实施后, 将全面提高我国烧结墙材行业的能耗要求, 遏制低水平重复建设, 卡住高能耗, 淘汰落后工艺装备和低劣产品, 促进技术先进的优质墙材产品发展, 将带动和提升行业的整体水平, 引领行业的转型升级。
关键词:烧结墙材,能耗标准,能耗限额
低能耗增长 篇2
经济增长充满不确定性,如果能把发电量作为取代GDP的经济增长指标,那将是再好不过了。可事情往往并非这么简单。我们面临的第一个难题,便是由中国经济能效变化而产生的结构性障碍。此外,循环性问题,是横在我们面前的另一道更大的鸿沟。
人们通常认为,中国经济的下滑是由出口导向的轻工业所引起的,但是事实刚好相反,中国经济减速,其实是由能耗密度高的重工业所引起的。因此,最近发电量的下降,更多地表明了中国经济下滑的类型,而非下滑的规模。
发电量挂钩GDP?
人们广泛引用发电量来证明,中国经济的减速比官方GDP数据所显示的还要快。电力不可以储备,因而其消耗并不受存货变化的影响。发电量一直是一个不太引人关注的指标——直到最近,人们才更加认为发电量能够更真实地反映出经济情况。
也许正因为如此,中国的发电量急剧下降,似乎是对经济复苏的说法打上了一个否定的叉号。中国的发电量,由2008年初的增长20%跌至年底的同比下降6%,之后虽有所反弹,但在3月至4月间又再次下跌。
这种看法有一定依据,但可能比人们预想的程度要轻得多。发电量与GDP增长之间,并不存在一对一的关系。事实上,最近几年中国的发电量一直不断放大这一关系:上世纪90年代后期的发电量,较GDP下降得更为凶猛,而在2003年至2007年又比经济增长得更快。
不幸的是,这种看法仅能博得暂时关注,并无多大实际意义。毕竟,这只是说明GDP扭曲已不是什么新玩意,好年景的经济增长速度比政府公布的两位数增长更快而已。
一个不同的解释,主要围绕能效变化而展开。2003年单位GDP能耗下降趋势戛然而止的事实反映了这一点。诚然,这种说法可能只是为了掩盖糟糕的GDP数据而已,但如果真是这样,其本身又变得自相矛盾。
毕竟,面对2003年至2005年间单位GDP能耗上升的态势,中国官方承诺要扭转这一趋势,即到2010年把能效提高20%。发电量的急剧下挫,帮助中国在2008年四季度超额完成这一目标,但这也仅仅只在四季度实现而已。若从全年数据来看,我们估计能效仅仅提高了1.5%而已。
高能耗重工业下滑
中国设定的绿色目标,并不足以解释2008年末发电量和GDP中间的巨大落差。但如果我们把中国循环性下滑结合起来看,那便可以大致解释得通了。特别是最近几个月,中国下滑最厉害的并非出口主力军的轻工业,而是重工业。
轻工业附加值的增长速度,从2007年中期的16%下降至2008年12月的9.5%。但金属行业的附加值从2007年增长20.3%,狂跌至2008年四季度的下降4%,这与发电量的变化趋势类似。
这一变化对中国而言十分重要,因为重工业是显而易见的能源消耗大户。钢铁和类似行业产出的下降,对电力产生重大影响。2007年之前的六年,中国总的电力消耗上涨了130%,其中金属行业的电力消耗更是飙升了225%。所以说,2001年至2007年,金属行业占到了中国能源消耗增幅的40%。
虽然轻工业只消耗了很少的电力,但其在推动工业总产出上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2001年至2007年,金属行业的产出提高了16%。这一数值,与其能耗增幅贡献率40%相比,可谓是小巫见大巫。
但是,工业产出与能耗之间的关系并不稳定,并不能像GDP那样显示出2003年至2005年能效的恶化情况。但无论如何,这些数值都表明,总体工业产出的增长,比如增长5.7%,与能耗下降4.8%是不矛盾的。
中国能效提高和由重工业引起的经济下滑的事实,还带来了进口组成的变化。近几年,中国已经成为成品金属的净出口国,不仅出口钢铁,还出口铝等耗能更多的产品。这一历史在今年被改写。
2009年前四个月,中国钢铁净出口量仅为2008年同期出口价值的20%。铝业方面,今年中国从净出口国变成了净进口国。中国现在依赖世界其他国家来提供高能耗的铝,也就是中国经济不再出口电力,而是从其他国家进口电力。这改善了国内能效,同时也改变了GDP增长与发电量之间的关系。
经济的“真正”指标
我们比较喜欢的“真正”经济指标并不是电力,而是在建面积的大小。这不仅因为在建面积是一个数量,还因为房地产业对经济绩效极为重要。1月和2月,在建面积出人意料地增长起来。由于新起的楼盘并不多,这似乎并不是开发商对今年住房销售情况上涨而做出的反应。
看起来,这种情况更像是银行贷款给整个经济注入了营运资金,促进了钢铁生产,从而带动发电量增加。当然,这种存货的增长总是暂时性的,所以4月发电量的再次下滑,便不值得大惊小怪了。
建设的数值,可能更适合体现在重工业方面,而非整个经济的发展。如果要找出能更好地反映经济实力的指标,工业产出可能是最有用的。毕竟,官方衡量GDP的方法是基于产出方面的增长,并且近几年中国经济增长的活力主要来自工业而非第三产业。由于出口可能继续疲软,如果引发这一次经济下滑的重工业没有恢复,工业产出增长率很难能够重新反弹到两位数的水平。
因此,虽然中国能耗并不能反映经济下滑的规模,但如果经济恢复,肯定会带来发电量的极大提高。■
北京轻型货车能耗限额标准发布 篇3
由北京市交通委组织北京市交通行业节能减排中心起草的北京市地方标准《轻型货运车辆能耗限额》 (DB11/T1110-2014) , 完成编制, 通过审查, 正式发布, 并于2015年3月1日起开始实施。标准规定了轻型货运车辆的能源消耗限额和测量方法;适用于燃用汽油或柴油且最大允许总质量不大于3500kg的轻型营运货车。
北京市营运货车约为20万辆, 30%的货运车辆属于3.5吨以下车型。标准的发布实施有助于推动于3.5吨以下货运车辆能耗的统一管理, 对限制高能耗车辆进入北京市货运市场、降低营运货车的燃料消耗、促进实现北京市“十二五”交通运输节能减排目标起到积极作用, 并将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下一步, 市交通委将按照《北京市地方标准管理办法》和《北京市交通委员会交通标准化工作规则》的有关规定, 组织相关单位和部门做好标准的宣贯工作, 积极推动标准的顺利实施。
电梯能耗检测方法探讨 篇4
【关键词】电梯;能耗;测量;模型
最新的研究资料显示,建筑能耗约占全球总能耗的40%,而电梯的能耗占建筑总能耗的约3%至8%,可以说占据了为数不小的比例。且随着建筑总量的持续增长,有急剧上扬的趋势。随着电梯行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我国节能减排政策的不断落实,我国节能电梯产量占电梯总产量的比例不断增大。为配合国家有关建筑物节能政策的实施,各地方政府纷纷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对老旧且能耗高的电梯进行大修或改造计划。需更换的电梯,通过更换或技术改造替换成节能电梯。由此可见,国家对电梯的节能非常的重视,不断的降低电梯的能耗使用率,预计未来时间里电梯能效检测的需求也将迅速增长。
1、电梯能耗分析
构成电梯的能耗部分有:驱动主机的能耗、曳引系统的能耗、门机系统的能耗、控制和显示系统的能耗、电梯轿厢内照明和通风系统的能耗以及电梯内其它电气设备的能耗。电梯的能耗主要集中在曳引驱动装置上,占总能耗的70%以上,但是电梯的能耗与普通电动机的能耗存在很大区别。电梯通常配有对重装置,当电梯上行的时候,电梯的能耗随着载荷的增加而增加:当电梯下行的时候,电梯的能耗随着载荷的增加反而减小。电梯的能耗随着行程的增加而变大。
对于具有能量回馈功能的电梯,在电梯轻载上行和重载下行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将电容中储存的直流电能轻易地转换成交流电能并且及时输送电网。可以节省15%~45%的耗电量,且速度越高、载重越大,省电的效果越好。对于特定电梯,具体工况下的能耗主要是由载荷、速度、行程和运行次数等决定。如果隔层服务方式的电梯的可服务搂层的数量为n.那么行程种类的数量可以达到n(n-1)。同时,电梯的载荷也随着乘客的数量而变化,乘客的数量也不确定。电梯能耗测量的难点在于电梯运行过程的多样性和载荷的随机性
2、测量法
根据电梯在具体工况下的运行特点将能耗分为启动能耗、匀速运行能耗、制动能耗,开关门能耗、待机能耗(不包括轿厢内的能耗)和轿厢内的能耗(照明、风扇或空调、显示装置等)。对上述各部分能耗的测量的相加即为电梯的总能耗。
电梯启动能耗、匀速运行能耗和制动能耗主要与载菏、运行方向、开始楼层和目标楼层有关,是动态的一个过程,是电梯能耗测量的难点。为了全面反映电梯的能耗情况,首先建立启动能耗、匀速运行能耗、制动能耗与载荷之间的相关联系,简化载荷的测量的次数。采用均分的原则,将测量的载荷选择为:额定载荷的0%、25%、50%、75%和100%。之后建立启动能耗与开始楼层以及制动能耗与目标楼层的相关联系、开始楼层和目标楼层位置不同和载荷变化量的相关联系.从而简化测量行程的数量。
电梯开关门的能耗主要与开关门的时间长短和次数有关。电梯停靠在某一确定层站,手动操作使电梯门机系完成至少5次开关门动作,并记录动作的时间。为了清晰分辨开关门的动作,相邻2次开关门之间至少间隔8s。
对于某一测量电梯,其休眠状态、待机功率和轿厢内照明装置和通风系统的功率比较稳定。使电梯停靠在某层站,记录10Min左右的能耗数据,即电梯待机和体眠的能耗数据。由于电梯轿厢内照明装置和通风系统是通过单独的电路连接单相交流电源,所以这部分能耗可以进行单独数据测量。
此外,特定测量的电梯的电压总谐波畸变率和电流总谐波畸变率主要与曳引装置的负载大小有关,即与电梯的载荷情况有关。需要分别测量电梯在额定载荷的。0%、25%、50%、75%和100%下,全程上行、全程下行的电流和电压的畸变情况。
现在也可利用新的电能质量分析仪来进行采集测量数据,方便实用,其仪器主要由现场测试仪器和数据处理软件两部分组成,测试仪主要有谐波、波形、功率和电能、告警、截屏、波形捕捉等工作模式,含有 4个电流、5个电压接口,故可测量单相、两相、三相三线、三相四线、三相五线的各相电流电压、启动电流、功率、累计功能、谐波影响等,还可以测量回馈电能的电能质量,如电 压波动、闪变、不平衡度、高达50次谐波等,模式形式的多样性,有利于电梯能量回馈质量与数量的测量。
3、模型法
当测量具体一台电梯设备的能耗时,轿厢按空载、轻载、半载、重载、满载等工况运行,分别测试轿厢运送载荷重量、移动的垂直距离、耗电量。测试所需要的时间比较长,测试的工作情况复杂。比如,对一台 8层的垂直客梯,轿厢分别放0%、25%、50%、75%、100%的额定载荷,测量工况竟多达几百种。所以,从中择优选取几个简单具有代表性的工况,测量其电梯能耗,可简化测试程序。
基于動态测量的电梯能耗模型的原理分析情况如下:
1)曳引和驱动系统的能耗模型,可以从简化测量的电梯动态能耗数据中分析求取,简化了电梯能耗测量的过程和时间。在进行能耗仿真模拟时,根据曳引系统的各个输出参数,确定驱动系统的能耗大小。
2)单次开关门能耗、待机能耗、空调照明通风等能耗特性,根据电梯电路线路连接和工作状况,从动态能耗数据中分离,也可单独测量。能耗仿真时,根据电梯所处任一状态,可确定该部分能耗。这部分能耗和曳引驱动系统的能耗一起构成了电梯系统的总能耗。
3)电梯的运行速度参数可以手动设置,也可以采用理想电梯速度曲线。对实际测量的电梯,可以测量电梯某个行程的速度曲线。该曲线能大致反映出这台电梯的速度控制情况。因而,采用该速度曲线进行能耗仿真测试,其仿真结果可以与实际测量的结果进行比较,验证电梯能耗模型的准确性,进而也可进一步修正曲线和模型。
4)在模型启动运行前,先进行电梯的初始状态的设置,如提升高度,所停楼层、初始载荷等。然后,根据电梯速度曲线参数、楼层参数、客流分布及调度信息,计算电梯某一段时间内的速度、加速度、所在高度等信息。这些数据用来判断电梯的状态,同时将它们参数调入曳引驱动系统的模型中,从而计算测量出曳引机所处的状态。
4、结束语
计算法从驱动类型、运行速度、电梯的使用状况等简单的估算电梯的各部门能耗,没有考虑到电梯的运行曲线,结构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模型法可以考虑到各个因数,并且可以进行仿真模拟测试,节约时间,但是模型的建立比较复杂,不同载荷下推算多因数的电梯效率,误差会比较大。
能耗标准 篇5
我国的能源结构特点是“富煤、贫油、少气”, 这就决定了我国经济发展依赖的一次能源仍以煤炭为主[1],约占70%左右[2], 且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 煤炭作为主体能源的地位不会改变[3](如图1所示)。 如果按照2014年全国石油产量2.1亿吨,可以推算, 2014年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为59.6%[1,4]。因此,在国际局势复杂多变的形势下,采用新型煤化工技术将我国丰富的煤炭资源转化成高品质的油品和化工产品,对缓解我国石油、天然气等优质能源供求矛盾,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1],也是实现我国石油替代和能源多元化战略、降低对进口石油依存度的重要和有效途径之一[5]。
然而,新型煤化工技术的发展面临着能源消耗、 资源消耗和环境保护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其发展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6,7]。目前,我国煤化工发展进入了关键时期,挑战与机遇并存[8]。行业发展到现阶段,需要建立新型煤化工的能源、资源和排放等综合标准化体系,避免出现“一窝蜂”投资新型煤化工产业的现象,造成资源浪费、产能过剩等问题;同时,规范行业发展,使得新型煤化工技术发展“有秩有序”。而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类标准是新型煤化工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标准概况
我国于1991年制定并颁布了GB/T12723《产品单位产量能源消耗定额编制通则》,标准由国家计委、国家技术监督局标准司提出,由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能源管理分委员会归口。 并于2008年和2013年进行了修订,目前现行的标准为GB/T12723-2013《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编制通则》。本标准规定了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的原则与依据、编制的内容与方法以及能耗数据统计的范围、节能管理与措施。适用于国家、地区、行业及企业单位产品能耗限额的编制与管理。
2007年起,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陆续颁布了22个行业的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标准,包括水泥、 粗钢、常规燃煤发电机组、合成氨和焦炭等。
为落实国务院《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加快重要节能标准制修订工作,有效发挥标准的引导和推动作用,201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启动实施“百项能效标准推进工程”(以下简称“百项”)。“百项”以强制性节能标准为重点,基本建成与我国相关节能政策、法规及制度相协调、结构合理、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的节能标准体系。“百项”中进一步强化了能耗限额标准的强制性属性,明确了该类标准中“限定值”“准入值”和“先进值”三项指标的用途和制定原则。其中:限定值指标是淘汰20%~30%落后生产能力的强制性要求,用于支撑淘汰高耗能生产工艺和技术;准入值指标是对新建企业、工艺的强制性要求,用于支撑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与审查;先进值指标代表了国际或国内先进水平,用于支撑能效对标、先进工艺和技术推广及优惠鼓励政策。
截至目前,“百项”已组织有关单位编制、发布了包括水泥、煤炭开采、轮胎、稀土、化工产品等高耗能行业能耗限额现行标准84项(如图2所示)。
以上标准对提高新建项目能效准入门槛、淘汰落后产能、推广高效节能产品、促进节能技术进步、 提升能源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3我国新型煤化工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技术标准现状
3.1相关标准化归口组织
在新型煤化工专业领域,目前全国煤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煤化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及能源行业煤制燃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三个全国性和行业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承担了新型煤化工技术标准的归口管理工作。全国煤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2)成立于1986年,主要负责全国煤炭领域的基础、管理、分类、分级、术语、煤炭检测方法、检验规则、煤质管理、洗选加工、工业用煤炭产品质量、煤化工转化利用技术、煤矿节能、煤层气、 煤矸石与矿井水资源化、水煤浆、活性炭、蓝炭等煤加工制品、现代煤质仪器等专业领域的标准化工作。全国煤化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能源行业煤制燃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别成立于2009年和2011年,由于成立时间不长,其与新型煤化工相关的标准化工作启动时间也不长。
在能源基础管理专业领域,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0)承担了能源基础与管理技术标准的归口管理工作。
3.2能耗限额技术标准制定现状
2010年起,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司等多个部门组织,提出并颁布了新型煤化工的能耗限额类强制性标准,包括:GB29436.1-2012《甲醇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第1部分:煤制甲醇》、 GB30178-2013《煤直接液化制油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30179-2013《煤制天然气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和GB30180-2013《煤制烯烃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3.3新型煤化工能耗限额标准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首先,统一了新型煤化工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的统计范围、边界和计算方法。作为新型的高耗能高投资的项目,国家的能源消费统计体系并不完善,甚至尚未涉足。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为指导,导致了现有企业实际生产、新建企业可行性研究等阶段进行能源统计或测算的过程得到的数据没有可比性,因而,不能及时反映出各企业的节能问题。 因此,急需在产业发展初期建立统一的能源消耗量统计和计算方法,为产业发展提供保障。
其次,提出了单位产品能源消耗指标的限定值、 准入值和先进值三个不同等级,对企业不同阶段的能耗指标进行规范,实现限定值指标淘汰落后产能、 准入值指标提高准入门槛、先进值指标引领技术发展方向的目的。由于新型煤化工产业投资大、能源和资源的消耗量高,且处于发展初期,工业示范企业较少,目前各生产企业的工作重点是在如何维持系统的正常连续运行上,对节能方面的问题关注度相对不够。因此,通过执行限定值指标可以评判示范项目运行状况好坏,降低企业实际运行的能源消耗量,加快推进该类型企业的正常稳定运行,指导和促进示范企业尽快步入正轨。同时,为了避免出现“一窝蜂”投资新型煤化工产业的现象,造成资源浪费、产能过剩等问题,通过执行准入值指标提高新建企业的准入门槛,从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指标的角度要求企业选用更先进、更节能、更环保的生产工艺技术,保证新建项目能够达到国内甚至国际领先水平。
第三,初步形成了与新型煤化工产业相关的能耗限额类标准体系,为相关的取水定额、碳排放等相关标准体系的建立提供编制思路和方法以及一定的资料数据,能够实现对新型煤化工产业资源、 能源和排放的同步约束。
4新型煤化工能耗限额技术标准制定
新型煤化工是以煤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固体燃料以及化学品的过程, 其工艺起点是煤炭气化和煤炭液化。“煤炭气化” 是将煤进行不完全燃烧转变为合成气(CO+H2), 以合成气为原料生产氢、氨、醇、油、燃气五大产品, 其中也将煤气化转化为油的工艺称为“煤的间接液化”(如图3所示)。“煤炭液化”是将煤加氢直接生成液态燃料,如汽油、柴油等,通常称为“煤的直接液化”(如图4所示)。
新型煤化工生产是以煤为原料通过复杂的能源转换过程,生产各种不同的化工产品。其复杂性和多变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新型煤化工生产过程是由若干个工序组成,而每个生产工序都是一个能源转换的过程,也存在着热能、耗能工质梯级利用和交叉利用。
其次,厂用电、蒸汽等能源以及氧气、新鲜水等耗能工质的来源差别较大。目前,已经投运的新型煤化工示范企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蒸汽、部分厂用电由厂区热电装置提供,氧气也由厂区空分装置制备; 但是在已经完成可行性研究和能耗评估的新型煤化工工程项目中,蒸汽、电能、氧气等是以部分或全部外购的形式提供,外购比例视企业实际情况而定。
第三,原料煤在气化的过程中,既是合成气中碳元素的提供者,又是维持气化炉正常运行能量的提供者,无法明确区分其燃料属性和原料属性,而原料煤又是新型煤化工生产过程中最主要的耗能点。
第四,新型煤化工产品种类多样,以煤制烯烃 (MTO)为例,通过调整催化剂比例改变乙烯和丙烯的产品比例。同时对聚乙烯和聚丙烯的后续衍生加工过程,不同企业差别较大。
因此,在标准制定的过程中,需要考虑除上述复杂性和多变性对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指标的影响,提高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比性。
4.1能源统计范围和边界
基于新型煤化工生产过程的复杂性,选用“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作为能源消耗量限额指标。以煤化工生产整个过程作为能源消费统计的范围和边界, 只统计输入和输出边界的量(如图5~图8所示)。
4.2主要产品
根据不同生产过程、产品特点和行业规定等依据,确定了各类新型煤化工生产“单位产品”涵盖的范围:煤制甲醇生产中,以“精甲醇”作为“单位产品”;煤制天然气生产中,以“标立方米天然气” 作为“单位产品”;煤制烯烃生产中,能源统计边界仅到乙烯和丙烯为止,不包括产品聚合工序,以乙烯和丙烯的合计产量作为“单位产品”,两项产品的产量直接相加;煤直接液化制油生产中,将产出的“柴油、石脑油和LPG”作为“单位产品”,四项产品产量根据实测热值折算成标准油后相加。
4.3计算公式
新型煤化工生产的综合能耗指煤制烯烃生产过程中输入的各种能源折标准煤合计量减去向外输出的各种产品实物量折标准煤合计量。
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量是指生产单位合格产品的综合能源消耗。为了避免由于外购耗能工质而降低指标的可比性,当企业外购新水、软化水、压缩空气、氧气和氮气等耗能工质时,应在综合能耗中加入耗能工质的能源消耗折算量。
5下一步工作建议
(1)由于标准发布不久,宣传力度和覆盖面不够,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标准颁布信息、制定的目的、重要性、使用方法等相关内容的认知程度。建议标准的第一起草单位和标准归口单位在下一步工作中,面向标准的服务对象,包括生产企业、科研机构、 工程设计和施工单位、管理部门等,加大对标准及其标准说明的宣贯和培训工作力度,使标准的颁布能够发挥最大的功效。
能耗标准 篇6
9项标准如下:
GB 25323-2010再生铅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GB 25324-2010铝电解用石墨质阴极炭块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GB 25325-2010铝电解用预焙阳极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GB 25326-2010铝及铝合金轧、拉制管、棒材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GB 25327-2010氧化铝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GB/T 25328-2010玻璃窑炉节能监测
GB/T 25329-2010企业节能规划编制通则
GB/T 15318-2010热处理电炉节能监测
GB/T 12455-2010宾馆、饭店合理用电
能耗标准 篇7
根据《计划》, 国家将在钢铁、化工、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陶瓷、电石、铁合金等行业, 开展能耗限额标准执行情况专项监察。 《计划》要求各地区要按照国务院关于化解过剩产能的有关要求以及国家现行能耗限额标准, 对工业企业执行能耗限额标准情况进行专项监察。
《计划》明确, 各地区要按照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的相关规定要求, 对电解铝企业、水泥企业等落实阶梯电价政策情况进行专项监察;对照在用低效电机淘汰路线图、高耗能配电变压器年度淘汰计划,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 对生产和使用企业实施监察, 核查落后设备淘汰情况, 督导企业按要求完成停止生产和淘汰的任务。此外还将开展燃煤工业锅炉能效提升专项监察, 各地区要对照相关规定, 会同有关部门核实锅炉能源利用效率及落后锅炉淘汰任务完成情况。
针对工业企业的日常节能监察工作, 《计划》明确, 将从工业企业贯彻节能法律法规情况、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执行情况、 落后机电设备 (产品) 淘汰情况等三方面进行监察, 促进节能监察工作系统化、规范化, 确保精准、高效。
《计划》要求, 各地区要创新工业节能监察机制, 提升工业节能监察能力, 健全节能监察组织体系, 同时, 加强组织领导, 严格依法行政, 强化舆论引导, 严格监督检查, 确保各项监察工作按期高质量完成, 助推工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
能耗标准 篇8
1工程概况和空调冷源现状
该五星级酒店夏季空调冷源为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 以市政热水为动力驱动。制冷换热机房设在酒店地下二层, 共设置四台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 单台制冷量均为2000kw, 其中两台为酒店高区 (十四层及以上楼层) 供冷, 另两台为酒店低区 (地下二层至十三层) 供冷。
冬季采用市政集中供热系统的高温热水换热供暖。
2供冷季能耗现状
根据业主提供的近三年的年终能耗统计数据 (2013-2015年度) , 结合空调运行时间得出了近三年供冷季空调运行能耗, 总运行能耗以及空调运行能耗在酒店供冷季总运行能耗的比重。
3数据分析
通过对2013-2015年度供冷季空调能耗及总能耗的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3.1 2013年度空调运行费用占总运行费用的46.82﹪;2014年度空调运行费用占总运行费用的42.91﹪;2015年度空调运行费用占总运行费用的40.12﹪;
3.2 2014年空调运行能耗较2013年降低了61.8万元;2015年空调运行能耗较2013年降低了113.7万元。
3.3 2014年供冷季总运行费用较2013年降低了91.6万元;2015年供冷季总运行费用较2013年降低了187.4万元。
3.4 2013年至2015年酒店供冷季总运行费用和空调运行费用都在逐年降低, 说明在年度天气因素影响之外, 酒店的用能管理逐年改善, 为酒店降低运行成本做出了很多工作。但因空调制冷方式等因素影响, 空调总体运行费用占酒店总用能比例与国内同档次节能酒店相比, 仍然偏高, 具有很大的节能潜力。
4星级酒店空调及卫生热水系统节能方向
4.1卫生热水制备
传统卫生热水一般都是通过自建锅炉自产或者通过市政蒸汽换热制备。传统卫生热水制备方式存在耗能大、费用高、污染重等过去无法克服的问题。
通过对众多星级酒店卫生热水系统设计以及用户反馈使用效果看:在工程实践中使用的太阳能+空气源热泵复合卫生热水制备系统能够很好地克服传统卫生热水制备过程中的问题, 同时能够提高卫生热水系统自动化控制程度, 减少人工管理。
4.2空调系统
某些90年代建设运营的酒店, 由于当时的能源政策, 采用了以城市市政蒸汽或高温热水驱动的溴化锂冷水机组, 或采用燃油、燃气驱动的直燃型溴化锂制冷机组。溴化锂制冷机组运行大多20年左右, 出力衰减严重, 达到报废年限, 运行费用居高不下, 建议对空调冷源进行节能改造。
目前星级酒店空调冷源可以根据当地能源现状及具体环境, 选用综合能效比高、环保冷媒、对室外环境影响较小的冷源形式。如地源热泵系统、空气源热泵系统、磁悬浮变频离心式冷水机组、太阳能加电能复合能源空调冷水机组等。
摘要:对山东典型地区五星级酒店近三年 (2013-2015年度) 运营年终能耗数据统计。通过数据分析得出了近三年酒店供冷季总运行能耗和空调运行能耗的变化趋势, 为今后酒店加强用能管理和节能改造工作提供了有力数据支撑。
关键词:五星级酒店,用能管理,空调能耗
参考文献
[1]薛志峰, 将亿.北京市大型公共建筑用能现状与节能潜力分析[J].暖通空调, 2004, 34 (9) :8-10
陶瓷企业能耗计量的探讨 篇9
关键词 陶瓷企业,能耗,计量,主要用能部门,重点能耗设备
1前 言
陶瓷企业作为能耗大户,不仅能源消耗量大,而且能源消耗种类也多。一个年产2000万m2的陶瓷企业,一年可消耗各种能源折合标煤9万吨(每平方米瓷砖综合能耗以4.5kg标煤计[1])。其消耗的能源种类可能包括煤、水煤浆、煤气、柴油、焦油、电等。同时能耗部门多,主要耗能设备数量较大。这不仅增加了计量的难度,同时对能源计量器具的管理和能源统计制度的建设也要求较高。从目前参与的几个陶瓷企业的能源审计结果来看,陶瓷企业的能源计量工作参差不齐,有的企业计量器具的配备率不到50%,能源统计制度的建设与国家标准相比,差距还较大。因此,作为陶瓷企业,在能源审计过程中应首先重视计量工作的重要性,提高计量器具的配备率,完善能源统计管理制度,以上都对促进企业节能降耗有着重要的作用。
2陶瓷企业用能概况
2.1 能耗概况
陶瓷企业的能源主要为煤、水煤浆、油和电,其中部分企业以煤和电为主,通过煤制气和水煤浆为企业提供能源,一般煤(含水煤浆)占总能耗(按标煤计算)的90%左右,电折合标煤量约占总能耗的9%左右;部分企业以油、水煤浆和电为主,其中油(含重油、柴油和燃料油)折标煤量约占总能耗的61%~75%,水煤浆折合标煤量约占总能耗的13%~30%,电折合标煤量约占总能耗的9%~15%。
陶瓷企业主要能耗部门为原料加工车间(球磨工序和喷雾干燥工序)和烧成车间(烧成工序),大概分别占总能耗的24%~35%和60%~70%。重点耗能工序为球磨工序、喷雾干燥工序和烧成工序,分别占总能耗的2%、21%、70%左右。
2.2 主要用能部门
陶瓷企业按照其生产流程划分,一般可将企业分为原料车间、成形车间、施釉车间、烧成车间、抛光磨边车间、制釉车间、动力车间和辅助生产部门。具体划分情况如表1。
按照各部门的能源消耗情况,根据《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可将各部门分为主要次级用能单位和非主要次级用能单位,具体如表2所示。
2.3 主要用能设备
重点耗能设备是指一定时间内耗能量或总功率超过一定标准的耗能设备。对于重点耗能设备的确定,有利于了解企业主要耗能的部位,提高企业节能改造的针对性。
从表3可以看出,陶瓷厂各主要耗能设备基本都属于重点能耗设备,虽然部分设备的功率小于100kW,但是其整个机组的总功率一般都超过100kW。
3计量存在的问题
3.1对计量工作认识不足
许多企业的领导对计量工作有不正确的看法,对计量工作的意义认识不足。大多数人认为计量不会产生经济效益,也有的企业认为增加计量仪表和计量工作人员会增加成本,增大计量过程中的支出,还有的企业认为只需要知道消耗总量就行,不需要知道各个车间(或部门)的消耗情况。
企业对计量工作认识不足主要表现为:
(1)计量专业人员缺失
大多数企业为了节约成本,都没有设立专门的计量人员,大都是设备部门的员工兼职,因此很难做到计量数据统计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导致计量数据不能及时反应生产情况的变化,对生产能耗的系统分析缺乏对照性。
(2)计量仪表不完善
通过对企业进行能源审计发现,大多数企业的一级计量都比较完善,基本上可以做到100%,而二级计量和三级计量就参差不齐。大多数企业往往认为用多少并不重要,反正够用就行,只需要保存合理存储量。因此无法准确判断各部分准确的用量。以煤为例,企业都知道购入煤的数量,但很难知道用于煤气发生炉制作水煤气的煤用量是多少,用作水煤浆的煤是多少,因此很难了解煤气发生炉的转化率情况,因此也缺乏对煤气站的合理考核。
(3)计量器具维护不到位
大多数企业部分计量器具的精度存在较大偏差,并且存在计量器具维护不及时和没有定期校正等现象。计量器具维护不到位,不仅会导致计量数据的不准,而且会给企业提供错误的生产数据,难以做到真正指导企业生产的作用。例如,某些企业的水煤浆和燃料油所使用的流量计,几乎没有进行维护和校正,因此导致计量器具名存实亡的现象出现。
(4)数据统计不完善
计量数据统计不完善,主要表现为计量统计表设置不合理,计量周期难以与生产的变化相统一。因此造成计量数据对企业生产的变化缺乏指导意义。尤其是陶瓷企业,产品规格变化多样,而大多数企业都采用月度报表的形式,因此计量统计数据难以及时反映生产的变化情况。
3.2 计量系统布局不合理
由于大多数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不断扩大,用能体系也在不断地扩大,因此建厂时设计的计量系统就无法满足现有的生产要求。在实际生产中,由于用能体系的变化导致原有的计量体系的计量范围也发生了变化,原有的计量系统被破坏,因此导致计量数据不能反映企业各部门或各工序的实际用能情况和损耗情况,也无法准确判断企业各部门存在的能耗漏洞。以图1的示意图为例进行说明:
从上图可以看出,新增动力设备配电线路来源于B车间配电线路,而该设备又往往是给A车间或整个公司提供动力,因此在不增加新增动力设备计量电表的前提下,就无法准确统计B车间的实际用电情况,对于准确判断B车间的能耗和单耗偏差会较大。
3.3 对计量数据缺乏系统的分析
某些陶瓷企业对已获得的计量数据不会或者不善于分析,不能通过计量数据发现问题。完善的计量数据不仅能反映企业各部门能源消耗的数量,而且根据数据的变化情况可以发现企业能耗存在的问题。
3.4 计量设备不能满足要求
计量器具不能满足要求主要表现为:
(1) 计量器具精度不符合要求
计量器具的精度不够,容易造成计量误差,不仅影响企业准确判断实际的用能状况,而且容易对合理控制耗能设备的运行产生一定的偏差。
(2) 计量器具不能满足现有能源的需求
目前大多数陶瓷厂使用的水煤气都处于无计量状态,主要原因是市场上还没有针对水煤气的较为成熟的计量产品。
4如何开展能源计量工作
4.1计量器具的配备要求
4.1.1 计量器具的配备率要求
根据《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企业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率应满足表4的要求。
4.1.2 计量器具准确等级的要求
根据《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企业能源计量器具的准确度应满足表5的要求。
4.2 建立能源流程模型
企业应通过建立能流模型来熟悉企业的能源购入、存储、加工转换和使用等关键控制部位,通过对企业能流模型图的分析,明确合理的用能计量点,避免计量的重复和遗漏,一般企业的能流模型如图2所示。
以水煤气为例,说明水煤气的计量安装位置和作用,如图3。
从上图可以看出,这种计量方式可以清楚知道煤气发生炉的耗煤量和产气量,因此也可以计算出煤气发生炉的产气率,可以及时掌握煤气发生炉的运行情况,为煤气站的考核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对于各用气设备的计量,可以清楚地知道各用气设备的用气量情况,有利于提供准确的消耗数据,及时了解单耗的变化情况。
4.3 选择合适的计量器具
选择合适的计量器具是企业做好计量工作的基础,计量器具应满足计量精度和等级的要求。
4.4 计量器具的维护和校正
计量器具的维护主要包括计量器具的日常维护保养和定期校准工作。日常维护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建立计量器具一览表,明确计量器具的相关参数、使用地点和状态等;建立计量器具档案,统一管理说明书、合格证、检定书、维护记录等。计量器具的校正包括一级校正和二级校正,一级校正工作一般由各地技术监督局负责。
4.5 计量数据的记录和统计
计量数据的记录主要与数据记录的时间和生产变化相结合。对于陶瓷企业而言,由于生产自动化程度较高、连续性强,因此应注意产品质量波动、设备故障频繁和产品规格发生变化等造成的计量数据变化。在日常生产过程中,除了规定的计量数据记录外,还应针对生产变化较大的时间段进行单独的数据记录,通过记录数据了解正常生产和非正常生产的能耗变化情况。 如图4即为某段时间内的单耗变化情况。
波峰和波谷的个数反映了生产变化周期的长短,而波峰或波谷离趋势线距离的大小,反映生产波动性的大小。从上图可以看出,处于A波动区和B波动区时间内单耗变化最大,因此可以通过A波峰时间段的生产情况来分析,找出单耗高的原因,同时也可以利用B波谷时间段的生产情况总结能耗低的原因。因此可以看出,记录时间的确定对指导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4.6 计量数据的分析
通过对计量数据的系统分析,可以达到以下三个目的:
(1) 可以清楚能源是如何消耗的;
(2) 判断能源消耗是否合理;
(3) 如何控制不合理的消耗,或削减消耗。
以某陶瓷厂连续三个月各部门用电情况为例,如图5所示。
从图5可以清楚地知道各部门的电耗情况,通过对比分析,也可以发现某个部门的电耗变化情况。对于出现变化较大的情况,应分析这种变化是否合理。以损耗为例,从图中可以看出,公司电量损耗的比例正在增加,因此需进行分析,找出原因。通过对统计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企业能耗存在的问题,也可以利用数据指导今后开展工作。
4.7 制定能耗定额考核
在做好前面几步工作后,企业可以根据计量统计所获得的数据,结合实际生产情况,考虑制定能耗定额。一般陶瓷企业的能耗定额可分为两个等级,即厂级和车间(部门)级。制定能耗定额考核一般需做好以下工作:
(1) 各部门根据自身情况,确定每年能源消耗考核的周期、次数;
(2) 实际用能量的计量和核算;
(3) 各部门对本部门的单位产品能耗进行统计和核算;
(4) 根据各部门的特点,选定适当的方法对定额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和奖惩。
以电耗为例,各级考核指标如表6所示:
5小 结
能耗计量是陶瓷企业现代化生产和科学管理的重要基础,也是节能最基础的工作。同时计量也是企业能源审计的重要依据,没有计量就没有办法审计,没有计量也就无从谈节能。一个好的能源计量体系,不仅需要完整的计量器具的配备,还需公司领导的重视,需要制度的保障,需要提高员工的素质,需要建立成本控制和员工绩效考核体系。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 17167-2006)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企业能源平衡统计方法》(GB/T 16614-1996)
能耗标准 篇10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领导介绍, 石化企业对于节能减排工作给予了充分重视, 随着这项工作的深入进行, 具体政策陆续出台, 目前企业对节能减排工作重视程度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随着各项节能减排措施的落实, 石油和化学工业上半年主要能耗产品单位产量的综合能耗有比较大的下降。一个具体的体现是在行业的交流会上, 节能减排技术已经是技术交流的中心内容之一。
石化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管理措施, 如内部机构的充实、计量仪表的配套等都有了很大进步。这为节能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也为完成国家发改委《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实施方案》规定的节能目标, 提供了比较可靠的物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