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性肾癌

2024-07-25

囊性肾癌(通用4篇)

囊性肾癌 篇1

囊性肾癌泛指那些影像学或手术中发现的具有囊性改变的肾细胞性肾癌, 是一个临床和影像学概念, 发病率很低, 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肾细胞癌。该类型肾癌极易误诊为囊肿而延误治疗时机,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4年12月至2011年12月确诊的13例囊性肾癌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表现, 现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13例, 其中男10例, 女3例, 年龄39~64岁, 平均51.3岁, 肿瘤均为单侧, 左侧8例, 右侧5例, 临床表现为腰痛4例, 血尿2例, 无症状7例 (体检发现) , 13例患者均行B超、CT、IVP检查, B超检查结果:其中3例表现为无回声, 8例表现为混合性回声, 囊壁不光滑, 肾窦回声受压变形, 2例只看到单纯性肾囊肿, 多期增强CT检查结果:11例表现为多呈囊实性改变, 内可见分隔, 囊壁不规则, 边缘可见钙化灶, 增强后分隔强化明显, 囊性部分未见强化, 病灶密度低于正常肾组织, 2例诊断为单纯性肾囊肿, IVP结果:9例见患肾轮廓改变, 但无法诊断为肾囊性变, 4例无异常发现。

1.2 治疗方法

13例患者术前诊断囊性肾癌11例, 诊断肾囊肿2例, 行开放根治性肾切除8例, 开放性肾部分切除术3例, 另外2例术前未诊断肾癌的患者, 行囊肿去顶减压时发现囊壁上有小硬结, 且囊内可见出血坏死病灶, 术后标本病理确诊。

2结果

病理标本共13例, 其中透明细胞癌10例, 颗粒细胞癌3例, 肿瘤分期均为T1MoNo、肿瘤直径均为2.5~6.5 cm。对所有患者均进行了随访, 死亡2例, 存活11例, 存活率84.6%。

3讨论

囊性肾癌是一个临床和影像学概念, 泛指那些影像学或手术中发现的具有囊性改变的肾癌[1], 好发于中老年男性, 约占肾癌总数的4%~10%, Hartman等从病理组织学将囊性肾癌分为4种类型:单房囊性肾癌;肾癌囊性坏死;多房囊性肾癌;单纯性肾囊肿癌变型。

由于囊性肾癌分期分级一般较低, 故出现临床症状较少, 偶有血尿 (2例) , 多为体检时发现, 常误诊为单纯性肾囊肿, 其诊断主要依靠B超、CT等影像学检查。

3.1 诊断

B超检查:有学者认为:超声造影能敏感有效的反映囊性肾肿瘤的血供情况, 提高超声对囊性肾癌的诊断率, 敏感度高于增强CT[2]。本病B超主要表现:肾癌囊性变表现为囊实性肿块, 囊壁厚薄不均匀, 囊壁有结节, 多囊性肾癌表现为肿块内有多个液性暗区, 其间有多回声分隔, 切面图像类似蜂窝状, 囊壁和分隔厚薄不均匀, CT征象:囊性肾癌在CT上一般表现为囊壁厚薄不均, 部分有结节形成, 增强扫描显示囊壁及结节强化明显, 囊性成分不强化, 多囊性肾癌表现为境界清晰的多囊性肿物, 囊性部分为低密度影, 囊腔里也可有混杂的高密度区, 提示出血可能, 囊壁上可有钙化表现, BosnzAK指出单纯囊壁钙不能作为诊断囊性肾癌的依据, 只有当钙化伴强化, 囊壁不规则增厚时才对囊性肾癌的诊断有意义CT薄层增强扫描是早期诊断囊性肾癌的较可靠方法。

3.2 治疗及预后

囊性肾癌通常存在一个完整的囊壁, 且具有低分期分级的病理特性, 浸润转移的机会较小[4], 因此大多预后较好。对术前影像学高度怀疑或不能排除囊性肾癌患者, 经短期随访病灶增多或有增多倾向, 可考虑手术治疗, 根据癌变的大小以及患者的肾功能情况, 可行肾癌根治术或者肾部分切除术 (≤4 cm) , 根据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病理结果决定手术方式。对于肾部分切除的患者的理论基础是囊性肾癌的病理类型以透明细胞癌为主, 组织增生缓慢, 分期分级低, 复发或转移率低, 支持部分切除以减少患者损伤, 但需尽可能的切除整个囊肿部位及周围的一部分正常肾组织。对影像学表现为单纯囊肿者, 应加强随访和监测[3], 以防止癌变可能由于囊性肾癌具有病理分期分级低的特点, 所以术后一般不推荐免疫治疗, 本组13例均未行免疫治疗。

参考文献

[1]李强, 王洪兵, 等.囊性肾癌的诊断与治疗.医药论坛杂志, 2011, 32 (23) :69.

[2]蒋君, 陈亚青, 周永昌.囊性肾癌的超声造影与增强CT对照研究.中华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2008, 7 (24) :10.

[3]孙星慧, 郑凯.囊性肾癌的诊治.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11, 26 (12) :945.

[4]陆鹏.囊性肾癌29例诊治分析.实用癌症杂志, 2012, 27 (1) :70.

管状囊性肾癌2例临床病理报告 篇2

1病例资料

病例1:患者男性,69岁,因“出现无痛性肉眼血尿9个月”于2009年8月18日入我院治疗,无特殊感染及手术史。经B超检查显示:左肾见一大小约6.2 cm×3.8 cm的占位性病变,左侧输尿管结石及左肾积水。行左肾切除术。术后肾脏标本巨检示:左肾中上极被膜下见一囊实性肿块,大小5.5 cm×3.0 cm,部分囊壁外实性区呈灰黄细乳头状,质地中等,肿瘤界限欠清。镜下显示:肿瘤周围无明显包膜,见大小不一囊腔,部分区囊腔呈网格状,部分腔内见嗜伊红样分泌物,肿瘤细胞形态多样,从扁平细胞至高柱状鞋钉样细胞围成腺管结构,部分肿瘤细胞形成乳头结构(图1),细胞明显异型,肿瘤细胞和肾盂尿路上皮间无移行。肿瘤细胞境界不清,细胞浆弱嗜伊红,核圆或椭圆形,核浆比大,核染色质粗颗粒状,部分细胞可见核仁,Fuhrman分级Ⅱ~Ⅲ级。免疫组化结果显示:VIM、PAX-8、P53、P504S均阳性表达,CD10、CK7、CD34、TFE-3、WT-1、HCK、P63均为阴性,KI67约8%阳性。随访时间为36个月,术后未行任何辅助治疗,患者于术后36个月发生全身广泛转移而病死。

病例2:患者男性,26岁,因“反复发作肉眼血尿4个月”于2011年9月7号入我院。无特殊感染及手术史。超声检查诊断右肾占位性疾病,左肾囊肿,双肾多发结石。PET-CT显示:右肾见一大小约11.2 cm×8.4 cm软组织肿块,代谢异常增高,考虑恶性肿瘤伴纵隔气管右旁及右肾静脉旁淋巴结转移。血液生化检查中肾功能:肌酐120μmol/L,尿素氮4.89 mmol/L。行右侧肾脏切除术。巨检显示:肾切面见一大小10 cm×8 cm灰白色肿块,占据肾脏大部分,形成2个囊腔,均直径3 cm,凸向肾盂,肾盂黏膜光滑。镜下见肿块与周围肾组织境界不清,交叉生长。部分肿块组织突入肾盂,位于尿路上皮下,但未见二者移行区。肿瘤为大小不一致小囊腔结节状排列(图2),结节间隔为增生胶原纤维,囊内无明显分泌物。脉管内见癌栓。肿瘤细胞胞浆较少,嗜伊红,核浆比大,见明显嗜酸性核仁,Fuhrman分级为Ⅲ级,可见核分裂相,细胞中-重度异型。免疫组化结果显示,VIM、PAX-8、P53、P504S阳性表达,KI67增殖指数约5%,CD10、CK7、CD34、TFE-3、WT-1、HCK、P63均为阴性。随访时间39个月,随访期间该患者在术后半年内在当地医院行3次化疗,具体时间及化疗药物不详。于术后39个月发生多发转移而病死。

低倍镜下见肿瘤呈多房囊性,可见局灶乳头结构

大小不一微囊状结构,肿瘤细胞可见明显核仁

2讨论

Mac Lennan等[11]于1997年首次描述13例具有管囊结构的肾细胞肿瘤,大体表现为实性、囊性或囊实性肿块,肿块边界清楚,较少出血坏死,较少侵出肾外,以纤维间隔与相邻肾组织分隔,细胞核级别低,很少核分裂相,所有患者均有黏液产生,表达AE1/AE3和/或Cam 5.2,随访12~114个月(平均62个月),12例患者未见转移,1例患者46个月后病死与原发肿瘤形态一致的转移癌,该病例首次诊断为良性。Mac Lennan等[11]认为这组患者疾病是肾集合管癌的一类低度恶性亚型。Osunkoya等[12]2009年比较7例管状囊性癌与8例集合管癌的分子表达特点,发现管状囊性癌的VIM、P53、P504S表达均强于集合管癌,结果提示管状囊性肾癌不同于集合管癌。Amin等[13]于2009年研究管状囊性肾癌的电镜特点,结果显示肿瘤细胞兼有近端小管和中间管的特点,细胞有大量具有刷状缘的微绒毛,胞浆内有大量线粒体,认为管状囊性肾癌临床、免疫表型和超微结构更接近近端小管和中间管特点,因此此种管状囊性肾癌完全不同于集合管癌的亚型,应将管状囊性肾癌视为一种独立类型低度恶性肾脏肿瘤。Zhou等[14]于2009年报道了20例部分或完全表现为管状囊性癌形态的肾肿瘤,其中4例完全没有乳头成分,10例与乳头状癌或乳头状腺瘤相邻,4例肿瘤中管囊结构和乳头状成分完全混杂生长,在管囊结构和乳头结构上的肿瘤细胞形态完全一样。通过多色FISH检测7、17、Y染色体缺失。9例全部检测3条染色体,其中6例具有7、17号染色三体,Y染色体缺失。这些形态和分子检测结果提示管状囊性癌和乳头状癌十分相似。但徐静等[5]检测1例管状囊性癌7号及17号染色体,均无异常。可能需要进一步肿瘤基因分子学特征来揭示两肿瘤间的关系。

从临床预后来看,Mac Lennan等[11]提出管状囊性肾癌是集合管癌的一类低度恶性亚型,但也发现1例患者在原发肿瘤误判为良性46个月后死于与原发肿瘤形态一致的转移癌。Yang等[15]于2008年报道13例管状囊性肾癌,1例转移到肾门淋巴结,3例伴发乳头状癌,2例伴发乳头状腺瘤。Hora等[16]于2010年报道5例,2例肿瘤转移,其中1例死亡。本研究2例患者仅生存3年多。这些不良预后结果提示需慎重对待管状囊性肾癌的恶性程度评估。建议对管状囊性肾癌患者应长期密切随访,以获得更全面的患者预后资料。

鉴别诊断:(1)囊性肾瘤:属于良性肿瘤,必须与本研究管状囊性肾癌鉴别。囊性肾瘤常发生于年幼婴儿,也可见于任何年龄,男女发病比例为1∶8。常因肾内囊肿及囊肿而致的肾盂输尿管梗阻而被确诊。肿瘤大体为肾实质内界限清楚的肿块,切面多房囊状,囊肿直径多为1~3 mm,部分区域囊腔大而显著,囊壁薄,囊内面平滑,无乳头状突起,巨检无明显实性区域;镜下囊内壁衬附柱状、立方状或扁平状小管上皮,细胞可呈“鞋钉状”,肿瘤上皮细胞胞质多不透亮,也有研究发现可见少量透亮肿瘤细胞[13],细胞形态温和,无异型。囊肿间质为纤细梭形细胞,似卵巢样间质,可表达雌激素及孕激素受体。(2)混合性上皮和间质肿瘤[13,17](曾用名:肾盂囊性错构瘤、成人中胚层细胞肾瘤):男女发病比例为1∶6,巨检与多囊性肾瘤相似,实性区域较囊性肾瘤更明显,囊腔大小更不一致,但巨检可见囊腔间明显实性区域;镜下亦可见肿瘤成分由多囊和小管构成,内衬扁平、立方或柱状上皮,胞质淡伊红或透亮。间质为增生梭形细胞和黏液样变区及胶原纤维,细胞较囊性肾瘤间质细胞粗大,胞质丰富,常表达肌源性抗体SMA/DES,也可表达雌、孕激素受体。囊性肾瘤与混合性上皮间质肿瘤有相似的临床特征、相似的病理巨检及镜下特点、相似的分子特征,可能为同一种肿瘤的不同形态表现。管状囊性肾癌为恶性肿瘤,肿瘤上皮细胞异型更明显,核仁明显可见。管状囊性肾癌间质细胞不表达雌、孕激素受体亦可有助于鉴别诊断。(3)多房囊性肾细胞癌[18]:巨检与囊性肾瘤相似,无明显实性区域,镜下见多房囊腔,囊内壁衬覆透明细胞,肿瘤细胞核小,核仁不明显,Fuhrman分级常为Ⅰ~Ⅱ级,没有“鞋钉样“细胞,免疫表型与普通透明细胞癌相同。(4)转移性腺样囊性癌[19]:罕见,我院也曾诊断2例涎腺腺样囊性癌复发转移至肾脏病例。肿瘤组织由腺上皮和肌上皮两种细胞构成,呈条索状、腺囊状或筛网状排列,囊腔内充以嗜碱性黏液样物质,腺上皮细胞CD117阳性,肌上皮细胞actin、p63、34BE12阳性。

管状囊性肾癌是肾脏少见的恶性肿瘤[20],其形态和分子检测结果提示管状囊性肾癌和乳头状肾癌有明显的关联,该肿瘤亦不同于肾集合管癌。应与肾囊性肾瘤、混合性上皮间质肿瘤、低度恶性多房囊性肾瘤等囊性肾肿瘤鉴别,罕见情况下还需要与涎腺来源转移性腺样囊性癌鉴别诊断。

摘要:本文报道了2例管状囊性肾癌患者,均为男性,因肉眼血尿入院检查发现肾脏肿物,肿物巨检均为囊实性。镜下肿瘤组织成分均由大小不一小管及小囊腔构成,其间见胶原纤维,肿瘤细胞胞浆嗜伊红,核浆比大,可见明显核仁,囊腔内衬扁平细胞至高柱状鞋钉样细胞,Fuhrman分级基本为Ⅲ级。1例伴有乳头成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2例肿瘤均阳性表达VIM、PAX-8、P504S。随访结果显示,2例患者分别于术后36、39个月死亡。结合相关文献复习认为,管状囊性肾癌好发于男性,肿物巨检呈囊实性,镜下见特征性大小不一囊腔和小管,上皮细胞核仁明显,主要应与以多房囊性生长方式为主的肾肿瘤相鉴别。本文2例患者随访结果提示其恶性程度较高。

囊性肾癌CT和MRI影像学诊断 篇3

关键词:囊性肾癌,影像学检查,CT,MR,诊断价值

囊性肾癌 (CRCC) 是指影像学提示呈囊性或囊实混合性改变并经病理证实的肾癌, 属于低度恶性肿瘤, 可发生在任一年龄段, 由于其在病理上肿瘤细胞核分裂和肿瘤分期均较低, 早期发现和及时、有效的治疗, 能够很好地改善患者的预后[1]。CRCC临床分型较多, 需与良性病变进行鉴别, 目前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手段, 而不典型征象的诊断易漏诊、误诊, 如何提高影像学的诊断水平成为临床关注的重点[2]。

2014年10月-2016年2月收治CRCC患者32例, 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总结CT、MRI影像学表现特点,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4年10月-2016年2月收治CRCC患者32例 (共32个病灶) , 经手术病理证实, 其中男18例, 女14例, 年龄28~73岁, 平均 (47.3±4.8) 岁, 平均肿瘤最大直径 (44.5±6.3) mm, 其中透明细胞肾癌17例 (53.1%) , 乳头状肾细胞癌5例 (15.6%) , 多房性囊性肾透明细胞癌3例 (9.4%) , 肾囊肿7例 (21.9%) 。

方法:术前均行常规CT及MRI影像学检查, 所用仪器Light speed VCT 64层螺旋CT机和3.0 T Signa Excite磁共振仪, 具体检查过程: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 嘱患者空腹, 禁食6 h以上, 检查前口服纯净水800 m L左右, 设置平扫参数, 电压120~140 k V, 层厚及间隔5 mm, 螺距和矩阵分别为4/2、512×512, 增强扫描对比剂优维显, 70~90 m L, 采用Ⅲ期扫描, 分别为皮质期、髓质期和分泌期扫描, 对应时间分别25~30 s、60~70 s、3~5 min, 细微病灶延迟期分别为20 s、45 s和90 s;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 检查前4 h禁食, 设置扫描参数, T1WI和T2WI的TR分别为550 ms、4 000 ms、TE分别为8 ms、110 ms, 矩阵分别为353×160、450×192, 增强扫描采用LAVA, 采集动脉期、实质期、平衡期和分泌期图像, 对应时间为10 s、60 s、90 s和180 s[3]。

观察指标:观察病灶的CT及MRI平扫表现, 包括钙化、坏死、实性结节等情况, 对比分析CT及MRI平扫、增强的图像表现差异;参照Bosniak分级标准, 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其中单纯囊肿、病灶无钙化、囊内信号均匀、增强扫描无强化, 且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晰, 为Ⅰ级;可见细线样钙化, 分隔厚度<1.0 mm, 增强扫描无强化, 为Ⅱ级;可见不规则条点状钙化, 高密度囊肿, 信号不均匀, 为Ⅲ级;可见实性部分结节, 囊内分隔不规则, 为Ⅳ级[4]。

统计学方法:利用SPSS 16.5软件包对收录数据进行定性分析, 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果

影像学表现分析:本组32例患者, 多无明显症状表现, 经CT及MRI影像学检查, 肿块多呈圆形或类圆形, 以单个囊腔为主, 部分可见分房分隔, 分隔厚薄不均匀, 其中CT显示壁结节9例, MRI显示壁结节13例, 结节大小0.3~1.5 cm;病灶囊内多呈低信号, 略低于正常肾脏, 分隔轻中度强化患者, 增强扫描后未见囊内絮状影。

与病理诊断对照:根据Bosniak分级标准, 32个病灶经CT平扫及增强扫描为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分别为15个、9个、5个、3个, 诊断符合率93.8%, 见表1。

经MRI平扫及增强扫描为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分别为14个、11个、5个、2个, 诊断符合率96.9%, 见表2。

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 CT和MRI影像学诊断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两种检查方式之间比较, 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判定Ⅲ级的诊断中, CT和MRI影像学检出符合率分别为60.0%、80.0%, 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两种检方式之间比较, 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讨论

CRCC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 目前对于该类病症的术前诊断仍以CT及MRI扫描为主, 囊液密度、囊壁分隔厚薄、钙化、实性结节等增强扫描表现是影像学诊断观察的重点[5]。本组研究中, 经病理确诊的32例CRCC患者, 多无典型性症状表现, 经CT及MRI增强扫描可见不规则分隔、钙化及壁结节表现, 与病理诊断结果对照, CT平扫及增强扫描和经MRI平扫及增强扫描, 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3.8%、96.9%,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提示借助CT和MRI影像学对CRCC进行定性诊断, 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参考依据;但是在Bosniak分级中的Ⅲ级判定中, CT和MRI诊断符合率分别为60.0%、80.0%,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对此有必要进行穿刺活检, 其中MRI诊断符合率相对较高, 提高在病灶细节检查及不典型症状表现诊断中, MRI的应用价值相对较高。

综上所述, 囊性肾癌影像表现特征缺乏典型性, 行CT及MRI均是临床辅助CRCC诊断的常用影像学检查手段, 均能较为准确地反映病灶的形态学特征, 相对而言, MRI的敏感度较高, 在病灶定性诊断中更具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孟庆楷.囊性肾癌的超声、CT及MR影像学诊断[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1, 10 (3) :197-199.

[2]李新海, 张国安, 李红伟.囊性肾癌的MSCT与MRI诊断及鉴别诊断[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4, 11 (2) :122-124.

[3]蔡庆国.多房囊性肾瘤的CT、MRI表现[J].中国CT和MRI杂志, 2014, 15 (7) :63-65.

[4]陈俊, 陆艳艳, 陈宏伟, 等.含囊性成分的肾脏肿瘤的综合影像学诊断与鉴别[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2, 12 (4) :564-566.

囊性肾癌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6年6月至2011年11月前来我院诊治的患者共64例。对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64例患者中有38例诊断为囊性小肾癌作为A组, 男性25例, 女性13例, 年龄为36~68岁, 平均年龄为 (47±3) 岁。初步诊断被误诊为囊性小肾癌的复杂肾囊肿患者12例, 易被误诊为囊性小肾癌的复杂性肾囊肿患者14例, 本院为更好的研究将本26例患者共同纳入B组, 男性16例, 女性10例, 年龄为39~72岁, 平均年龄为 (45±6) 岁。2组患者均有血尿、不同程度的腰、腹酸痛。两组患者的年龄等基本情况在统计学上无统计意义 (P>0.05) 。

1.2 临床方法

指导患者在进行CT扫描前禁食至少8h, 口服阳性对比剂或水1000mL左右, 进行扫描。采用西门子PLUS 4螺旋CT扫描仪, 平扫 (扫描层厚5mm、重建层厚1mm) 发现细小囊性病灶的基础上以病灶为中心±20mm范围进行肾脏皮质期、实质期以及肾盂期靶扫 (扫描层厚1mm、重建层厚1mm) , 另在实质后期全肾扫描 (扫描层厚5mm, 重建层厚5mm) 减少漏诊率, 增强使用造影剂为碘海醇, 注射速度为3mL/s。

1.3 临床鉴别标准

本次鉴别标准主要是在囊壁增厚情况、壁结节显示情况、囊内分隔的显示情况以及病灶肾实质内部与肾椎体的形态情况进行鉴别。囊壁在1mm以上的为囊壁增厚、囊内分隔为高密度实质成分、囊壁局部增厚较邻近囊壁100%增厚为结节、病灶肾实质与肾椎体外形一致, 均为阳性, 否则为阴性。

2 结果

对患者进行平扫结果为两组患者的病灶部位均为低密度占位, 并且体积较小。具体见表1。

对以上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进行χ2检验, 囊壁增厚情况P=0.234>0.05, 两组无统计学差异, 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壁结节显示情况P=0.033<0.05, 两组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囊内分隔为高密度实质成分进行组间比较P=0.241>0.05, 无统计学意义;病灶肾实质内部与肾椎体的形态情况组间比较P=0.016<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囊性小肾癌由于肿瘤直径在3mm以下, 较小, 囊壁不会出现明显增厚, 肾囊肿CT检查囊壁很薄, 两种疾病的囊壁增厚情况不明显检测出。囊性小肾癌与复杂肾囊肿CT平扫多数表现为低密度结节状病变, 所以囊内分隔阳性率较低, 本次试验也加以证实在囊壁增厚方面以及囊间隔情况方面囊性小肾癌组与复杂肾囊肿两组间在统计学上无统计差异。在临床诊断上, 此两项仅供进行辅助性确诊, 对两种疾病的判断不可靠。

在本次研究中, 发现病灶肾实质内部与肾椎体的形态情况与壁结节显示情况两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经分析可能是在囊性小肾癌患者中, 囊性肾癌细胞进行浸润性生长, 即使病灶部位很小也不会出现病灶肾实质与肾椎体外形一致的情况, 因为生长的细胞通过生长使得肾椎体变形, 难与病灶部位的肾实体保持一致。而复杂性肾囊肿则不同, 肾囊肿不具有生长的特性, 肾实体是否与肾椎体保持一致则主要取决于囊肿的病变部位。在两组数据的统计中发现, 在此检验项目上具有统计学差异。由于囊性小肾癌患者具有肿瘤本身的生长特性, 所以在囊壁局部增厚较邻近囊壁100%增厚具有明显特征, 两组间在结节的显示方面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综上所述, 囊性小肾癌与复杂肾囊肿症状相似, 均有囊性病变, 在CT检查中难以正确判断, 但是囊性小肾癌具有肿瘤的生长繁殖特性, 与复杂肾囊肿仍然存在差异。在囊壁的结节处以及病灶部位与肾椎体的形态是否一致方面为两种疾病的确诊提供了帮助。

参考文献

[1]戴志龙, 刘咏, 侯建明, 等.螺旋CT扫描在小肾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附14例报告) [J].临床军医杂志, 2009, 27 (4) :681-683.

[2]曾清华, 张春红, 张宇.螺旋CT多期扫描在诊断小肾癌中的应用[J].放射学实践, 2005, 20 (3) :237-239.

[3]宋强, 汪秀玲, 胡春峰.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小肾癌的诊断及分型[J].CT理论与应用研究, 2011, 20 (3) :252-255.

[4]祝安惠, 王继琛, 王鹤, 等.多层螺旋CT结合Bosniak分级在肾囊性肿物诊断中的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8, 27 (10) :1356-1360.

【囊性肾癌】推荐阅读:

囊性肾癌的诊断与治疗06-14

腹腔镜肾癌根治术07-22

上一篇:超前注浆下一篇: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