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丁格PICC置管

2024-06-26

赛丁格PICC置管(共7篇)

赛丁格PICC置管 篇1

目前国内PICC置管大多还是采用传统盲穿法, 对于血管条件差的患者, 穿刺失败率高[1], 自2004年始, 美国首次运用床边黑白B超定位及引导下在上臂置入PICC管, 研究表明该方法能使置管成功率达96.9%, 且术后渗血减少, 固定方便, 病人依从性好[2]。我科自2011年起采用超声引导下改良赛丁格技术 (MST) 行PICC置管,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我科拟行PICC置管病例80例, 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 观察组:超声引导下改良赛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40例, 其中男18例, 女22例, 年龄2岁10个月~81岁, 对照组:盲穿组40例, 其中男16例女24例, 年龄27~72岁。

1.2 器械及物品准备

仪器设备: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Site-Rite5型超声扫描仪, 德国贝朗公司生产的单腔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 型号4Fr, (2岁10个月患儿导管型号为3Fr) 。

1.3 操作方法

1.3.1 观察组

操作方法首选贵要静脉[3], 测量穿刺点上方10cm处上臂围径, 以便观察置管肢体有无肿胀, 用超声选择合适置管径路, 确定穿刺点。用75%酒精和0.5%碘伏分别常规消毒穿刺部位三遍, 以穿刺点为中心全臂消毒, 铺无菌巾, 最大限度的无菌遮盖病人, 当钢丝由针芯导入15~20时退去穿刺针, 最后从置管鞘中置入导管[4]。

1.3.2 对照组

术者靠肉眼观察和触摸的方法选择穿刺血管, 按常规方法穿刺[5]。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PICC穿刺成功率和并发症情况比较见表1 (%) 。组别例数穿刺一次成功率穿刺疼痛感机械性静脉炎导管移位或脱出导管相关感染。

与观察组比较, P<0.05

3 讨论

3.1 穿刺成功率高

由于观察组的患者均为外周血管条件较差, 甚至极差的患者, 肘部或手臂没有肉眼可视或可触及的, 传统盲穿法置管的成功率取决于操作者的经验和血管的情况, 加大置管难度和患者痛苦, 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可根据彩色血流图及声像选择最适宜穿刺的静脉, 能使这类患者的PICC置管成为可能, 借助超声引导下改良赛丁格技术, 我们为最小2岁10个月患儿置入3Fr成人导管, 最大81岁高龄患者成功置管。

3.2 减轻疼痛感

由于传统PICC置管使用的穿刺针型号 (成人14~16Ga) 较大, 易损伤静脉;改良塞丁格技术使用的是21Ga穿刺针, 凡常规PICC置管困难的患者都适合, 采用并且穿刺时应用局麻药, 减轻患者疼痛感[6~7]。

3.3 减少机械性静脉炎发生

相关文献研究报道[8~9], 因为该处管径粗直, 同时避开肘关节, 相关并发症如静脉炎、感染和导管堵塞的发生率均降低, 肢体活动对导管摩擦牵拉影响小, 不易造成血管壁损伤, 并且平坦易于固定。在夏季穿上短袖衣后亦能遮盖导管, 比较美观, 尤其以女性病人需求量为多[10]。

3.4 对操作者的要求

必须是PICC专科护士且经过MST专业培训, 掌握一定的血管解剖和影像学知识, 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熟练的穿刺技术, 可增加穿刺成功率。

综上所述, 彩色多普勒超声引改良赛丁格技术PICC置管, 对于外周静脉状况差, 穿刺困难的患者, 具有损伤小、定位准等独特优越性, 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比较床边超声引导下应用改良赛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与传统PICC置管在困难置管中的效果差异。方法:80例拟实施经浅静脉PICC置管的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 (常规盲穿) 和观察组 (超声定位引导穿刺) , 比较两组穿刺置管成功率、疼痛感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超声引导下较传统PICC置管对于困难血管可获得较高的一次性成功率, 减少穿刺的痛苦, 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超声引导下改良赛丁格技术PICC置管, 适合于外周静脉状况差, 穿刺困难的患者,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超声引导,改良赛丁格技术,PICC,护理

参考文献

[1] 马姗, 马容莉, 林静.超声引导和改良塞丁格技术置入PICC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 2010;25 (9) :89~91

[2] GebauerB, Teichgraber UK, Podrabsky P, et al.Ultrasound-and fluoroscopy-guided implanatation of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venous (PICCS) [J].RoPo, 2004;176 (3) :389~391

[3] 韩群霞.改良塞丁格尔技术PICC置管在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 2012;7 (7) :12~13

[4] 胡英芳, 赵洪俊, 杨荣雪.三角定位法超声引导置入PICC在置管困难病人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 2012;26 (22) :2058~2059

[5] 刘春梅.B超引导下应用塞丁格技术行PICC的探讨与分析[J].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3;36 (2) :31~32

[6] Debra J, McPherson DJ.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hers:Whatyou should know[J].Nurs Crit Care, 2008;3 (3) :10~15

[7] 姜珍, 徐旭娟, 谢玉娟, 等.改良赛丁格技术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体会[J].山西医药杂志 (下半月版) , 2011;40 (20) :1019~1020

[8] 黄石群, 胡敏芝, 梁艳芳, 等.PICC穿刺部位对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右江医学, 2007;35 (4) :401~402

[9] RoyerT.Nursedriveninterventionaltechnology.Acostanbenefitperspective[J].JInfusNurs, 2001;24 (5) :326~331

[10] 李天春.彩色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术的应用[J].中国医疗设备, 2013;28 (05) :110~111, 109

赛丁格PICC置管 篇2

关键词: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穿刺点,止血材料

经外周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作为成熟的临床护理操作技术已逐渐被广大医护人员、患者所接受,并广泛应用于临床。PICC置管操作是一项经皮肤的血管介入性操作,从外周静脉穿刺置入,属于护理工作的权限范围,护士在实施这一治疗操作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穿刺成功率及留置时间的长短受多种因素影响[1,2]。

采用超声引导下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穿刺,保证穿刺成功,有效控制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该技术将PICC穿刺点上移近10 cm,从肘下上移至肘上,使导管避免了肘部关节弯曲,在上臂穿刺点部位无菌贴膜易于固定。肘上血管内径略粗与肘下血管内径,PICC导管在肘上血管内易处漂浮状态, 减少导管对血管内膜的刺激,从而有效减少置管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改良塞丁格技术使原塞丁格技术中扩张器改变为扩张器、插管鞘组件,便于从外周血管置入插管鞘从而送入PICC导管[3]。在沿导丝送入PICC导管前需用解剖刀开皮0.5 cm左右,对皮肤穿刺点造成一定损伤,术后局部不予缝合,仅使用敷料机械包扎待其自然愈合。因而许多患者置管术后穿刺点局部常存在渗血现象,尤为常见置管后48 h内穿刺部位渗血。有的患者置管后甚至出现穿刺点出血量多, 伤口不易愈合。穿刺部位渗血增加伤口换药次数及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机会,同时也给患者带来不良的心理刺激[1,2]。为了有效控制PICC穿刺点局部渗血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本文对运用不同材料对改良式赛丁格PICC置入后穿刺点压迫止血作用的观察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上海市胸科医院以PICC置管进行化疗的997例肺癌住院患者,其中男性568例,女性429例,年龄20~82岁,平均年龄 (48.8±16.8)岁。纳入标准:1一次穿刺成功的PICC置管患者;2血常规、血糖、凝血功能相关指标正常;3住院治疗患者;经患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 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B、C三组,其中,A组330例、B组333例、C组334例。三组患者年龄、 性别、穿刺血管、穿刺次数、穿刺工具、血液化验相关指标等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PICC穿刺及局部压迫止血方法

PICC置管均由4名具有PICC置管资质,1 000例以上置管病例数,置管经验丰富的PICC专职护士操作,导管材料均采用美国巴德生产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规格为4F;穿刺方法为超声引导下改良赛丁格穿刺技术(MST)[4]。操作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有关PICC的操作规则。置管成功后,局部予2%葡萄糖酸氯已定醇皮肤消毒液消毒待干后,A组采用自制纱布垫(3 cm×3 cm,厚1 cm)按压穿刺点;B组采用二次对折四层(2.5 cm×2.5 cm)藻酸钙伤口敷料按压穿刺点;C组采用二次对折四层(2.5 cm×2.5 cm)藻酸钙伤口敷料加纱布垫(3 cm×3 cm,厚1 cm)按压穿刺点, 三组均予敷料外贴透明贴膜(10 cm×12 cm)。因根据玻璃管法测定正常人凝血时间为4~12 min[5],故由置管护士以右手大拇指在包扎好的敷料外局部按压穿刺点15 min。嘱患者穿刺肢制动30 min,24 h内限制上肢用力,避免穿刺肢肘关节的屈伸运动,24 h后穿刺侧手部每天三~四次使用弹力球,嘱患者穿刺侧手臂可自由活动,提物重量小于5 kg,避免手臂360o旋转等过度运动。

1.2.2穿刺部位渗血观察及处理

按照2013-11-1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无菌纱布敷料至少每2 d更换一次,若穿刺部位渗液、渗血时应及时跟换敷料。PICC置管术后第1、2小时由病区参与课题组护士观察穿刺部位渗血并作记录。如果敷料上可见血迹,立即更换敷料。2 h后每间隔2 h观察1次;置管48 h后到PICC门诊常规局部换药,观察渗血情况,换药后穿刺点仅使用透明敷料固定,观察48 h后穿刺部位渗血情况,嘱患者有渗血及时告知病房课题组护士并予更换敷贴,记录;无渗血者每7 d到PICC门诊进行PICC导管的常规维护。置管期间必须保持敷料内清洁干燥无渗血。

1.3观察指标

1.3.1三组患者48h内穿刺点渗血情况比较

渗血情况观察:无渗血:敷料表面无肉眼渗血;轻度渗血:敷料表面可见渗血或渗血面积直径<0.5 cm;中度渗血:敷料表面可见渗血或渗血面积在0.5~1 cm; 重度渗血:敷料表面可见渗血或渗血[6],面积>1 cm2。

根据20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有关敷料的更换、穿刺点及周围皮肤完整性观察。中度以上渗血或有活动性出血的患者需要立即给予局部伤口更换敷料[7]或在医嘱下给予相应止血处理。

1.3.2置管后7d内PICC导管维护费用

局部穿刺点压迫止血期间,按照我院统一收费标准,比较三组患者置管7 d内换药次数及使用耗材费用总额。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三组间的渗血分级、换药次数比较采用Kruskai-Wallis检验及t检验;三组换药费用比较采用F检验。

2结果

2.1三组患者PICC置管48h内局部渗血情况(表1)

1 A组与B组比较 P>0.05 2 C组与B组和A组比较P<0.05

三组患者PICC置管48 h内局部渗血情况,C组与A组和B组比较,P<0.05;A组与B组比较,P>0.05.

2.2三组患者48 h内换药次数(表2):

三组患者PICC置管48 h内换药次数的比较,C组与A组和B组比较,P<0.05;A组与B组比较,P>0.05。

2.3三组患者导管维护费用比较

PICC置管7天内,A组平均换药费用为99.0元(52~104元),B组平均换药费用为120.0元(46~138元),C组平均换药费为28.0元(20~112元)。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3 A组与B组比较 P>0.05 4 C组与B组和A组比较P<0.05

3讨论

3.1PICC穿刺点护理的重要性

置管操作采用超声引导下M S T技术行P I C C穿刺,极大提高置管成功率,控制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6]。但置管术中赛丁格技术操作对于穿刺部位的创伤,穿刺部位均有不同程度的渗血,尤其老年、 肘上臂皮肤松弛等患者,如穿刺部位加压包扎不够, 置管后局部渗血、出血比例会更高。血液是细菌最好的培养基,如护理措施不当,极易引起局部伤口感染。如穿刺处渗血,需反复换药,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无血污染。预防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避免PICC导管非计划性拔管,从而保证患者置管安全及静脉通路的有效使用。

穿刺处渗血增加穿刺点感染机会及患者医疗费用等负担。部分患者出现中度以上的渗血,48 h内需换药4~6次,才能止住渗血,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和护理人员的工作量。置管后穿刺点的愈合直接关系到PICC置管术后相关感染、血栓、静脉炎等并发症。

3.2三组患者PICC穿刺点压迫止血的比较及分析

本项目结果显示,PICC置管后穿刺点使用纱布垫加藻酸盐敷料止血效果,比使用藻酸盐敷料、纱布垫压迫止血效果更佳。与王兆霞[8]、朱云芳[9]等的报道一致。这可能与藻酸盐敷料的成分结合纱布垫的物理性加压止血作用有关。藻酸盐敷料与伤口渗液中的钠离子结合形成凝胶,粘于出血处;在创面处形成湿性环境,加快血管再生,加速创口愈合。藻酸盐敷料富含钙离子释放到伤口处,起止血作用。由于藻酸盐敷料目前止血性能而言效果仍不理想[10]。为此我们在临床中藻酸盐敷料结合自制纱布垫压迫止血。通过物理压迫止血结合藻酸钙敷料,减少穿刺点渗血,促进伤口愈合。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C组334例患者,48 h内51例无穿刺点渗血,而A组300例、B组333例患者均有轻度到重度渗血,止血效果显著优于A、B组患者。

3.3三组患者穿刺处压迫止血经济成本比较

结果表明,自制纱布垫加藻酸盐敷料比藻酸盐敷料、纱布压迫止血经济成本更低。C组有1例患者48 h内换药五次才达到止血,可能与患者术后没有认真按照术后健康宣教要求而过度活动有关。A组患者和B组患者术后局部止血效果欠佳可能与单用纱布压迫止血或藻酸盐敷料的止血作用的效果不佳有关。单独使用纱布对有创口的伤口进行加压或单用藻酸盐敷料使用,临床止血效果不够理想,需频繁换药有关。

3.4加强PICC置管患者的术后宣教至关重要

PICC置管术后必须加强对患者的宣教,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我们通过口头宣教,结合发放自制的PICC宣教手册,PICC热线电话。PICC微信公众平台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宣教。但是由于患者的依从性及文化程度差异,对PICC置管后穿刺点渗血的恐惧心理。1例病人要求反复换药;1例病人因为术后过度活动导致局部渗血多而增加换药次数。因此,加强术后的健康宣教是保证置管患者安全的重要环节。

4小结

赛丁格PICC置管 篇3

为规范操作, 降低B超引导下改良赛丁格PICC置管后穿刺点出血的发生率, 我科组织了品管圈活动, 通过共同观察、探讨, 将护理操作规范化、标准化, 细化了B超引导下改良赛丁格PICC置管的流程, 降低了穿刺点出血的发生率, 现将实践经验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5年4月于我科行B超引导下改良赛丁格PICC置管的患者共33例, 其中, 男性9例, 女性24例, 年龄为36~93岁, 平均 (57.1±0.7) 岁;2015年5月至2015年6月于我科行B超引导下改良赛丁格PICC置管的患者共44例, 其中, 男性9例, 女性35例, 年龄为24~77岁, 平均 (59.0±0.9) 岁,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基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所有患者均自愿参加, 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品管圈具体实施措施如下。

(1) 成立品管圈小组及确定圈名。2015年3月通过自愿报名的方式, 共10名护理人员报名并组成品管圈小组, 第次圈会投票选出1名圈长, 护理部副主任担任圈辅导员。确定圈名和圈徽, 圈名为“同心圈”, 圈徽中间的心代表着患者对我们无限的期望和信任, 外圈的红心代表我们科护士同心协力, 为患者提供热心、耐心、细心的服务, 以实现护患合作, 战胜病魔。

(2) 主题选定。品管圈小组在2015年3月召开第2次圈会, 针对提高PICC置管的成功率、降低PICC置管后静脉炎的发生率、降低B超引导下改良赛丁格PICC置管后穿刺点出血的发生率、降低携带PICC导管患者血栓的发生率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加权投票的方式, 确定了以降低“B超引导下改良赛丁格PICC置管后穿刺点出血的发生率”为我们这期圈活动的主题, 活动具体实施时间为2015年4月至2015年6月, 品管圈小组分工:2人负责收集数据;2人负责汇总原因;2人负责宣传策划及会议记录;3人负责培训及监督考核;圈长负责审核和统计。

(3) 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 (1) 现状调查。制定穿刺点出血观察登记表, 观察本病区2015年4月33例行B超引导下改良赛丁格PICC置管后2、6、24 h穿刺点出血情况, 按照渗血面积≥1 cm或<1 cm进行统计。调查发现, 33例置管患者中, 共有13例渗血面积≥1 cm, 归纳为6方面的问题, 包括按压效果不佳5例, 占38.5%;扩皮过大3例, 占23.0%;点压时间过短2例, 占15.4%;经验不足、活动过度、血象不正常各1例, 各占7.7%。前3项问题合计10例, 占76.9%, 根据80/20原理[6], 将其作为本次活动的改善重点。 (2) 原因分析。圈员应用头脑风暴法从人、机、料、法、环5方面进行原因分析并绘制鱼骨图, 分析出21个末端因素, 综合考虑措施的可行性、安全性、主动性、效果性并进行主要因素论证, 最终确定的主要因素有:部分流程未规范、操作不规范、评估不全面。

(4) 目标值设定。圈能力设定为80%, 目标值=现状值- (现状值×累计百分比×圈能力) =39.4%- (39.4%×76.9%×80.0%) =15.2%。

(5) 实施改进措施。 (1) 计划。查阅B超引导下改良赛丁格PICC置管后穿刺点出血的相关教材、文献, 总结相关知识, 针对B超引导下改良赛丁格PICC置管的特点, 对置管流程进行完善、细化, 从穿刺点按压的时机、方法、时间、切皮的角度、方法等制定明确的规定。 (2) 实施。2015年4月底按计划给PICC置管护士进行置管时穿刺点处理方法的培训, 将我科6名置管护士分为3组, 分别由获得PICC置管资质4年以上的护士对新置管者进行手把手地操作指导。 (3) 检查。2015年5月对PICC置管护士进行相关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的考核。 (4) 评价。置管护士对相关内容的掌握情况较前有明显的提高, 培训内容落实并应用于临床实践, 效果显著。 (5) 患者评估。置管前对患者心理、生理做充分的评估, 对置管过程中需要患者配合的内容, 给予演示。

1.3 评价方法

(1) 有形成果。品管圈目标达成率、进步率及品管圈活动前、后穿刺点出血发生率的比较。开展品管圈活动后行B超引导下改良赛丁格PICC置管的患者, 按实施前的方法和标准检查与统计穿刺点出血情况, 计算目标达成率和进步率。目标达成率= (改善前-改善后) / (目标值-改善前) ×100%;进步率= (改善后-改善前) /改善前×100%。 (2) 无形成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10名圈员对8个方面的能力进行自评, 每项1~5分, 总分40分, 每项取6人的平均分, 评分越高, 表示能力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n/%描述, 用χ2检验, 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有形成果

B超引导下改良赛丁格PICC置管后穿刺点出血发生率由活动前的39.4%降至活动后的11.4%, 目标达成率为115.5%, 进步率为71.1%。与传统方法比较, 新方法对降低B超引导下改良赛丁格PICC置管后穿刺点出血发生率效果明显,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8.272, P=0.004<0.05, 表1) 。

2.2 无形成果

品管圈活动前、后, 护理人员在工作积极性、责任感、和谐程度、沟通配合、愉悦感、凝聚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品管手法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如图1所示。

3 讨论

3.1 品管圈活动降低了B超引导下改良赛丁格PICC置管后穿刺点出血发生率

B超引导下改良赛丁格PICC置管后穿刺点伤口较大, 穿刺点出血发生率较高, 因此对置管的质量要求更高。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 对可能造成B超引导下改良赛丁格PICC置管后穿刺点出血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观察和分析, 制定了针对性的处理方案, 完善了置管的流程, 针对各置管护士进行了全面的培训及严格的考核。结果显示, 通过品管圈活动, 降低了B超引导下改良赛丁格PICC置管后穿刺点出血的发生率, 更好地解决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2 品管圈活动提高了团队的凝聚力及协作力

品管圈活动中, 所有圈员共同参与, 在小组会议上可畅所欲言, 圈员享有更高的自主权、参与权、发言权, 提高了科室人员的团队协作精神, 增强了护理人员对工作的满足感。无形成果的取得, 使护理人员充分发挥了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创造性, 实现了护理工作的持续改进, 使护理工作形成了良性循环。

4 小结

通过品管圈活动对B超引导下改良赛丁格PICC置管过程进行监管, 可为患者提供更全面、安全、有效的护理服务。在护理实践中, 形成了规范化、程序化的护理操作, 降低了B超引导下改良赛丁格PICC置管后穿刺点出血的发生率, 有效地杜绝了临床护理中的隐患, 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及护士的工作量, 减少了因为穿刺点出血造成的医疗费用支出, 提高了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同时也提升了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参考文献

[1]石晶, 程青虹, 王子迎.品管圈在国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现状[J].农垦医学, 2011, 5 (33) :458-460.

[2]乔爱珍, 苏迅.外周中心静脉导管技术与管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2:17.

[3]KIMHJ, YUNJ, KIMHJ, et al.Safety and effectiveness of central venous catheterization in patients with cancer: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J].J Korean Med Sci, 2010, 25 (12) :1748-1753.

[4]LENG TK, LEECM, TAICJ, et al.A retrospective study on the longterm placement of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 and the importance of nursing care and education[J].Cancer Nurs, 2011, 34 (1) :E25-30.

[5]何晓燕.早期护理干预在减少PICC穿刺点渗血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 11 (11) :2582.

赛丁格PICC置管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1~8月,在本院住院,血管条件差符合PICC置管的患者200例,对照组98例其中男48例,女50例,年龄20~79岁,平均年龄(56±3.5)岁;病种结构为乳腺肿瘤28例、肺癌20例、血液肿瘤16例、直肠癌13例、中枢神经系统疾病10例,肝癌6例、其它5例。观察组102例,其中男47例,女55例,年龄18~84岁,平均年龄(58±4.7)岁;病种为乳腺肿瘤30例、肺癌23例、血液肿瘤10例、直肠癌9例、中枢神经系统疾病12例,肝癌9例、其他6例、重症肝炎3例。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种、出凝血时间、血小板及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及肝功能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和观察组均采用美国巴德三向瓣膜式4Fr单腔PICC导管,在2011年1~4月,采用肉眼观察或不借任何仪器通过手触摸(即盲穿法),用改良塞丁格技术(M ST)行PICC置管98例,其中肘部穿刺置管75例,上臂穿刺置管23例;2011年5~8月,通过Site R ite 5 B超引导下采用M ST行PICC置管102例,全部为上臂穿刺置管。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时间均为置管后1个月。

1.3 观察指标

1.3.1 一次性穿刺成功率

是指一针见血后,成功将导线送入,并进行皮肤扩张,将PICC导管送到预定的长度;穿刺针第一次未入静脉退至皮下再行穿刺或更换穿刺部位均认为一次性穿刺失败。

1.3.2 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包括肢体肿胀、机械性静脉炎、导管相关性感染、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发生率。

1.4 统计分析

本研究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比较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机械性静脉炎、导管相关性感染、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以及肢体肿胀发生率。

2 结果

附表显示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机械性静脉炎及导管相关性感染(局部感染)与对照组相比差有统计学意义;而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及肢体肿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注:1)P<0.05;2)P<0.01

3 讨论

3.1 B超引导下M S T-P IC C置管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提高的原因分析

影响M ST-PICC一次性置管成功的因素主要有患者血管的条件、操作者的技术、心理以及PICC导管器材、置管时间与地点等[4]。本组病例中B超引导下M ST-PICC置管一次性成功率明显高于盲穿对照组,为94.12%,且高于张娜(77.6%)[5]和郭丽娟的报道(89.47%)[6]。其主要是因为PICC置管首选贵要静脉,次选头静脉和正中静脉,对多次化疗患者可供选择的血管非常有限。置管前置管者应对患者病情、血管、治疗方案及配合情况进行全面正确的评估,选择合适的置管静脉、PICC管及置管方法。B超引导M ST-PICC置管通过B超仪探头对目标血管进行精确的定位、评估和横断面的测量,对穿刺导管针进行实时引导,大大提高了一次性穿刺的成功率。盲穿法M ST-PICC置管的重要条件是有看得见或可以触摸到可穿刺的血管。操作者如果对患者血管评估不足,普通法行PICC置管穿刺不成功后继而借助M ST进行PICC置管,此时因血管被穿次后引起损伤反应,出现渗出、肿胀,第二次穿刺时血管隐约可见或者只能凭借手触摸定位血管位置和深浅,有时完全凭借解剖知识进行血管定位穿刺,因而降低了一次性穿刺的成功率。本研究对照组中有10例这样的情况,但观察组仍然有6例在第一次穿刺时失败。原因是见回血后,穿刺针在撤离B超探头上导针器时移位或者年龄大的患者上臂肌肉松驰,穿刺前血管固定不妥,穿刺时血管移位。值得注意的是B超引导下穿刺针见回血后,先不要急于撤除B超探头,而是将控制B超探头的大拇指迅速前移固定导针器上的穿刺针不动,左手将导丝送入穿刺针后,右手再将B超探头和导针器一起移开,此时左手顺势慢慢将穿刺针角度放下,再将导线送入适当的长度,这样能有效避免移除B超探头和导针器的过程中穿刺针的移位;对年龄大、上臂皮肤松弛者,穿刺前在穿刺的上臂下垫小枕,穿刺时助手将血管固定在肱骨上,能有效避免穿刺过程中的移位。送入皮肤扩张期器时,可以将压迫带扎上,使血管充盈,便于皮肤扩张器顺利进入血管,从而提高M ST-PICC一次性穿刺的成功率。

3.2 B超引导下M S T-P IC C置管机械性静脉炎和导管相关性感染率降低的原因分析

机械性静脉炎是PICC置管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机械性机械性静脉炎一般发生在术后2~10 d[5],常发生在置管后24~72 h[6]。常见的易发因素有反复穿刺、导管型号与血管不匹配、导管未端未到达理想的位置、导管漂移与脱出等[7]。表1中显示观察组机械性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为0,对照组发生率为6.12%,此结果低于周薇[8]、郭丽娟(8.8%)[6]、张娜等(8.9%)[5]报道的普通PICC置管组,但高于刘为红等(1.25%)[9]报道的M ST-PICC上臂置管组。因为盲穿法M ST-PICC置管,使用的是20 G的穿刺针,比普通PICC置管用的穿刺针(14 G)小,对血管壁的损伤减轻;但本组盲穿M ST-PICC置管中只有23.47%选择上臂静脉置管,其他均为肘部血管穿刺,手臂屈伸运动时,导管在穿刺点来回向内或向外滑动,导管的滑动与血管内膜产生的机械性的摩擦,损伤血管内膜,容易发生机械性静脉炎[5];同时,导管的反复性、经常性的内外滑动,也容易将穿刺点周围皮肤中的细菌沿着导管从体外段带入体内段,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几率随之增高[10]。本研究中对照组中有7例发生穿刺点局部感染(7.14%),观察组无1例感染,此结果高于刘为红等[9]报道的M ST-PICC上臂置管的观察组,低于其M ST-PICC肘部置管对照组(12.5%)。应用超声引导下行M ST-PICC置管术,穿刺点全部选择在上臂离肘窝8~10 cm处,有效避开了关节的位置,避免了由于肘关节的运动导致的导管内外滑动;且超声仪器能清晰显示血管的横断面及管径大小和血管走向、静脉瓣位置,引导穿刺者避开静脉瓣选择合适的穿刺点和与血管相匹配的导管;且穿刺位置较平整,固定方便、牢固,导管不容易进入或脱出血管,穿刺点周围区域的无菌环境保持良好,因而降低了机械性静脉炎和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

3.3 M S T-P IC C置管后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分析

血栓形成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血管损伤;血流异常,主要包括血粘度升高,血流方式异常(层流转为湍流、涡流);血液成分的改变,白细胞、凝血因子升高,血小板、抗凝蛋白含量与活性、抗纤溶系统活性降低;上述诸多因素又互为因果关系,血管损伤,尤其是血管内皮细胞(V EC)损伤是血栓形成的首要原因[11]。M ST-PICC置管,一般采用20~21 G的穿刺针和微插管鞘套件进行穿刺置管,比普通PICC置管的穿刺针(14~16号)细小,对血管、组织的损伤较小,但不可避免损伤V EC。本组对照组病例中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形成2例,观察组为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血栓形成率(2.04%)低于郭丽娟[6]、刘为红[9]等报道的PICC常规置管组(分别为16.4%、7.5%),高于刘为红的M ST-PICC观察组。可能的原因有本研究对照组中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81.63%,10例是PICC常规方法置管失败后转盲穿法M ST-PICC置管,血管壁因多次穿刺而损伤;且恶性肿瘤占84.7%,血液中血小板增加,血小板的聚集功能增强;肿瘤细胞的恶性程度越高,肿瘤细胞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能力越强,血栓形成的概率增高[7],尤其是肺癌和晚期肿瘤患者。PICC静脉血栓多发生在置管后14~53 d[12]。本研究中对照组有2例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患者均为肺癌晚期,且分别出现在PICC置管术后第3周和第4周。由于发现及时,给予迅速的、有效的抗凝和溶栓治疗,成功溶栓。但应注意严密观察PICC置管术后患者的臂围,有无酸、麻、肿胀、肢体疼痛及皮肤颜色与温度的改变。如果患者感觉置管侧肢体、腋窝、肩臂部酸胀、疼痛时,要高度重视,警惕静脉血栓的隐匿症状,以便及时发现导管性静脉血栓形成。可疑血栓形成时,应立即报告医生,进行血管彩色B超检查,进一步确诊;确定血栓形成时,不建议立即拔除PICC导管,以免拔管过程或之后,血栓脱落移位,栓塞肺动脉,脑动脉[13];应遵医嘱进行抗凝和溶栓治疗,同时暂停PICC通路的静脉治疗,抬高患侧肢体并制动,禁止对患侧肢体按摩,选择适当时机会酌情拔管。

3.4 M S T-P IC C置管后肢体肿胀疼痛的原因分析

由于PICC导管的异物刺激以及血液循环障碍可引起肢体肿胀、疼痛。一般在穿刺后3~5 d出现,常表现为该侧肢体上臂肿胀,增粗,并伴有疼痛,局部出现硬结等症状[8]。本组病例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有2例置管后晨查房发现置管侧肢体肿胀,均为静脉回流障碍所致。2例均表现为置管侧整过肢体肿胀,臂围增加2~3 cm,皮肤发亮但颜色无明显改变;主诉发麻,轻度胀痛,无静脉途径的压痛和条束状或硬结改变,生命体征平稳,无其他不适。肿胀原因分析,1例是直肠癌术后5 d右侧肘部M ST-PICC置管术后第6 d,术后留置骶前引流管,患者72岁,晚上自觉睡眠体位不适,由左侧卧位改为右侧卧位,压迫了置管则腋静脉,导致静脉回流受阻;另一例患者置管前非常害怕手术,且性格固执、偏激,置管后护士向其反复宣教可以适当活动置管手臂,捏捏皮球,但不要提拉重物、做过度伸展和上举等活动,避免穿刺点出血。患者担心活动会将导管移位和出血,整过晚上手臂一动不动平放在身旁,结果因缺乏上臂肌肉主动收缩运动,导致置管上肢静脉回流障碍,肢体水肿。前者立即调整左侧卧位,避免置管侧肢体继续受压,抬高患肢,并暂停PICC输液,1 h后肿胀明显改善,3 h后肿胀完全消退;后者接受了护士建议,进行适度的主动运动,肿胀很快消退。

观察组1例,男,69岁,左侧肺癌晚期,住院接受化疗。行左上臂贵要静脉B超引导下M ST-PICC置管后36 h,开始出现置管侧肢体轻度肿胀,给予抬高患肢,50%硫酸镁溶液持续外敷,继续PICC进行化疗,48 h后左侧肢体肿胀加重,且蔓延到锁骨上窝,请静脉组专家会诊。患者置管前做过肺部CT,有肺部感染,但CT未发现锁骨上淋巴结转移,颈部B超结果未出来。科室置管护士报告,患者管床医生置管前已经进行了全面评估,查看了所有检查报告单,并在置管同意书上签字把关。B超置管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置管非常顺利,一针见血,第一次送管至20 cm处受阻,抬高床头,肢体稍外展后,顺利置入;置管后患者从未压迫过置管侧肢体。查患者肢体肿胀明显,皮肤颜色无明显改变,置管贵要静脉路径触及轻压痛但无条束状改变,体温由入院时39℃经过治疗后最近3 d波动在37.5~38.0℃,血常规白细胞7.0×109/L,X线照片结果显示PICC导管尖端位置无改变,基本排除机械性静脉炎和输液渗漏;但患者为肺癌老年患者,血液凝滞,不排除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形成。急诊彩色B超,贵要静脉、腋静脉及锁骨下静脉血流流畅,无静脉血栓形成,肢体肿胀无法解释!再次检查锁骨上窝靠近胸锁关节处有一3cm×4 cm的肿块,肢体肿胀因肿块压迫所致。抬高床头,停止使用PICC导管输液,外用复方七叶草甙软膏和地塞米松外敷[14,15],每小时一次,24 h后肿胀明显减轻,72 h后消退。值得注意的是PICC置管前的全面评估非常重要。置管护士应掌握第一手资料,包括病情、病史、检查、检验结果、治疗方案及药物性质等,肺癌患者常规做颈部B超,排除无锁骨上转移肿块方可置管。

赛丁格PICC置管 篇5

关键词:改良型塞丁格穿刺技术,PICC置管

PICC置管技术由于降低药物的局部不良反应等优势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现已发展成为一种临床常用技术, 它为患者提供了一条无痛性输液通道, 其局限性是患者必须有可视或可触及的血管, 对一些血管条件差、肥胖、血管脆性大、血管纤细或看不见的患者一针穿刺, 置管成功低[1,2]。非超生下改良型塞丁格穿刺技术是近几年流行起来的新型技术, 它可以使用套管针、导丝、扩张器和插管鞘等工具进行PICC置管, 它可以成功置管传统方法无法或者很难成功的患者。为比较传统PICC置管技术与改良型塞丁格穿刺技术的临床治疗效果, 本研究将两组患者在非超声下分别实行传统穿刺技术及改良型塞丁格穿刺技术,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置管后的一针穿刺成功率、置管成功率及其并发症的发生率, 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0例需行PICC置管的患者, 其中血管条件差、血管脆性大、血管纤细或看不见7例, 肥胖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各30例, 其中血管条件差、血管脆性大、血管纤细或看不见、肥胖的患者10例全部归入试验组。试验组男5例, 女25例, 年龄27~82岁, 平均 (54.3±15.9) 岁。对照组男7例, 女23例, 年龄23~85岁, 平均 (57.8±13.5) 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用物及术前准备

用物准备:PICC套件、PICC手术穿刺包、MST套件、导针器套件及常规用物。术前准备:手术工作人员必须穿戴无菌手套和无菌衣, 消毒, 铺无菌孔巾, 将患者平卧, 手臂外展与身体呈90°。

1.2.2 对照组

先选定一条可视性较强的血管, 用套管针穿刺已选择的血管, 眼睛注视针头, 静待片刻, 看见回血之后拔出穿刺针针头, 将剩余穿刺针入导丝, 且沿导丝入导入鞘及扩皮器扩皮, 看见穿刺针完全入血管之后, 将导丝、扩皮器都撤去, 将导管经过导入鞘置入血管。术后处理:无菌纱布覆盖穿刺点再用无菌透明贴固定。

1.2.3 观察组

同对照组一样先选定一条血管, 将套管针置入导管孔, 导管孔即导管器中可分离的部分, 方向沿原来的斜面方向, 缓慢地经皮肤、皮下组织穿刺已选择的血管, 穿刺完毕之后, 左手固定套管针, 右手将导丝入穿刺针, 待导丝进入血管之后, 减小斜面角度, 右手再松止血带并且叮嘱患者松开拳头, 继续推送导丝, 一直到体外导丝保留有12~16 cm, 将套管针撤去, 导丝保持不动, 然后将0.15~0.25 ml 2%的利多卡因注射于导丝右边0.3 cm处皮下, 沿导丝将扩张器和插管鞘送入, 刚开始扩张器和插管鞘与血管走向一致, 之后一边旋转扩张器和插管鞘组件一边持续向前推进, 到一定程度之后, 分离扩张器和插管鞘, 左手固定插管鞘, 右手将扩张器和导丝撤去, 之后在插管鞘内缓慢、匀速置入导管至原来就计算好的长度, 在插管鞘尾端压迫止血, 固定好导管之后, 撕裂插管鞘。术后处理:无菌纱布垫穿刺点下方, 无菌透明贴膜覆盖穿刺点上方。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分析两组患者置管后的临床表现, 包括一针穿刺成功率、一针置管成功率及其并发症发生率, 并发症包括穿刺点出血、静脉炎、血栓、穿刺点感染。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组一针穿刺成功率、一针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 穿刺点出血、静脉炎、血栓、穿刺点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1。

例 (%)

3 讨论

非超声下改良型塞丁格穿刺技术是如今飞速发展的一项PICC置管技术。改良型塞丁格穿刺技术是由瑞典医生塞丁格发明的, 是用小号的套管针穿刺血管, 成功后撤去针芯, 将导丝沿套管送入, 之后拔出套管, 将扩张器/插管器组件沿导丝送入, 之后拔出导丝及扩张器, 留下插管鞘, 将PICC管沿插管鞘置入到预测量长度[3]。传统PICC置管法是用较粗的套管针穿刺, 有着对血管损伤极大且患者所受的痛苦较大的缺点。相比较而言, 改良型塞丁格穿刺法置管精准性强, 穿刺时间短, 穿刺、置管成功率高, 穿刺时疼痛感轻且对组织及血管损伤小, 从而最大程度地减轻了患者穿刺的痛苦, 且操作简单、安全, 患者易接受, 尤其是对一些血管条件差、肥胖、血管脆性大、血管纤细或看不见的患者[4]。改良型塞丁格穿刺技术的优势具体表现在以下两点。 (1) 改良型技术具有高成功率。试验组一针穿刺成功率为96.7%, 对照组为83.3%, 试验组一针穿刺成功率为100%, 对照组为86.7%, 试验组穿刺, 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 可知改良型技术的成功率明显高于传统技术。 (2) 改良型技术具有低并发症发生率。试验组除2例穿刺点出血外, 静脉炎、血栓、穿刺点感染均未发生, 对照组穿刺点出血5例, 静脉炎4例, 血栓3例, 穿刺点感染5例。由此可见, 改良型技术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技术。有关报道表明血栓发生率与血管直径, 血管内膜损伤程度有关, 传统法一般选用管径较细的肘上静脉, 且其进针后容易穿透血管后反复穿刺血管, 损伤血管内膜, 有利于血小板沉积聚集, 形成血栓, 而改良法选用相对粗直的肘上贵要静脉, 且容易掌握力度, 减少血管内膜损伤[5,6]。血管内膜损伤又容易引起静脉炎。

综上所述, 非超声下改良型塞丁格穿刺技术在应用于PICC置管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操作简单、安全, 穿刺成功率高, 并发症低, 保障了需要中长期输液的患者能顺利完成静脉治疗。此技术必定会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具有推广实施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敏.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在肿瘤患者[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2, 33 (17) :2319-2320.

[2]毛美芬, 蒋安婷, 奚爱芬.B超引导下塞丁格技术在置管困难患者行PICC中的应用价值[J].海南医学, 2013, 24 (6) :885-886.

[3]董明芬, 韩艳萍, 陈娜, 等.应用改良塞丁格技术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2013, 20 (1) :23-25.

[4]章洁, 马珊, 林静.两种不同穿刺方法对高龄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 20 (26) :3330-3331.

[5]卢敏, 王红梅, 杜敏, 等.超声引导下应用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J].现代临床护理, 2010, 9 (6) :29-30.

赛丁格PICC置管 篇6

关键词:超声引导下塞丁格PICC,置管人员,规范化培训与管理

国际共识认为PICC是目前唯一一项有有资质护理人员独立进行操作完成的的有创技术,在操作中的所产生的并发症不容小觑。如导管断裂、导管移位、静脉炎等情况都会对PICC的临床应用及推广有影响[1]。因此为了减少并发症和延长导管的使用时间,在医院内制定严格规范的培训是必要的。

为此,本科2008年8月开展PICC以来,严格执行PICC人员的培训与管理,取得了良好效果。2013年4月我科又从取得PICC置管资质的护理人员中进行超声引导下塞丁格PICC置管的规范化培训与管理,开展超声引导下的塞丁格PICC置管,有效提高了PICC置管成功率和留置时间,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患者舒适度与满意度均得到了提高。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超声引导下塞丁格PICC置管术培训人员的资格确认

置管操作是高风险的护理项目,参照美国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标准,实施先培养后使用的管理原则[2]。我们培训的超声引导下塞丁格PICC置管术人员,必须是取得PICC置管资质的护理人员,且目前仍然在临床一线从事PICC置管的工作者,从中挑选两位人员进行培训。

2.置管材料的准备

准备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导管型号为4Fr;超声仪;赛丁格。

3. 培训模式和方式

3.1 师资:

由外省超声引导下塞丁格PICC置管术老师和美国巴德公司的培训专员共同担任,其对超声仪的性能、操作方法及超声下的血管认定等非常熟悉,且教学能力强。PICC置管资格认定领导小组由以上人员担任。

3.2 超声引导下血管的定位

由培训老师用超声仪在护理人员手臂上进行教学,直至学员基本能准确的对血管进行定位。

3.3 超声引导下操作培训

学员们练习的每一个超声引导下操作步骤由老师在旁观察、指导,纠正操作中的不足,达到学员对超声引导下操作过程比较熟练后方可进行实践操作。

3.4 实践操作

在患者身上进行超声引导下塞丁格PICC置管,首先应征得患者的知情同意取得患者的配合,我们准备了两位顺应性和血管条件都好的患者,一位患者由培训老师进行临床实践操作的演示,同时配备一名学员做培训老师的助手。另一位患者由培训老师指导助手对患者进行穿刺,使学员在这个实践操作过程中有深刻的体会。操作结束后,培训老师对学员的操作步骤进行逐一点评,使学员进一步认识操作中的不足,针对不足加强训练,提高操作技术。

4. 超声引导下塞丁格PICC置管后的效果

4.1 患者舒适度得到提高

经超声引导下的塞丁格PICC置管的规范化培训与管理后,置管患者的舒适度得到提高。缪景霞等[3]的研究表明,PICC置管影响了患者的的舒适度,因为在其穿刺和留置的过程中,患者可能出现疼痛、神经的损伤又或者会感染等情况产生,与此同时,PICC置管过程中对患者的日常生活、睡眠和精神状态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超声引导下塞丁格PICC置管术是通过超声引导清晰定位,导针器可引导穿刺针顺利的进入靶向血管,由传统的盲穿飞跃到可直视血管穿刺,穿刺部位从传统的肘下或肘关节移至肘上,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患者便于活动及更容易留置,患者的舒适度得到了提高。

4.2 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保证了护理质量

实施超声引导下的塞丁格PICC置管的规范化培训与管理后,严格按照规范统一流程进行操作,保证了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同时做好置管全过程健康教育的指导,患者的依从性得到提高,使患者在PICC导管的围置管期参与维护,降低了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延长了PICC留置时间,减少了患者费用,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同时减轻护理工作量,从而使护士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专注于新的知识,有利于护理专业的发展,才能更好更有效的为患者服务。

5.体会

PICC置管术要求护士不仅要提高置管技术还要有过硬的护理安全意识,才能在操作过程中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和紧急事件,来确有效通道和置管的顺利完成。因此,不仅要有技术,还要技术和服务相结合,才能有效的提高服务质量。就目前情况来说,90%~95%的住院病人需要静脉输液治疗[4]。而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可有效保护外周血管,降低外周静脉炎和渗出发生率。

我科2013年4月至2015年2月实行超声引导下塞丁格PICC置管术人员的规范化培训与管理以来,共成功置管136例,非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229例,两种置管均未出现一例严重并发症,但一次性置管成功率超声引导下塞丁格PICC置管(90.4%)高于非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81.2%),超声引导下塞丁格PICC置管并发症低于非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如机械性静脉炎,超声引导下塞丁格PICC置管为3.7%,非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9.6%。通过对超声引导下塞丁格PICC置管术人员的规范化培训与管理以及维护及并发症等会诊工作的开展,满足了临床科室及患者的需要,同时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

综上所述,护理人员的专业培养是医院护理工作发展的重点方向,超声引导下塞丁格PICC置管术人员的规范化培训与管理,对于PICC置管及维护起着重要作用,提高护理人员置管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延长导管留置时间,不仅满足了在给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临床需要,在很大程度上也提高了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的评价,提高了护理质量,也激励了护士对新知识的学习,从而更好的为患者服务。同时也促进了静脉输液治疗向专业化、程序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照莉,阮健,蔡华荣.流程管理在PICC管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1,24(3):214-215.

[2]朱建英,张玲玲,韩文军,等.静脉输液安全管理的方法及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2011,43(2):153-155.

[3]缪景霞,周瑾,钟奕,等.PICC不同穿刺部位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J].护理学报,2010,17(1B):63-64.

赛丁格PICC置管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3 年7 月至2014 年11 月经我院病理学诊断证实为单侧乳腺癌并于术后行化疗的患者200 例为研究对象, 其中行PICC置管进行新辅助化疗的有56 例, 术前均进行常规检查, 所有临床分期在Ⅱ期以上的乳腺癌患者, 穿刺位置均为贵要静脉或者肘正中静脉, 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6 例, 行传统的置管方式进行置管, 年龄24~67 岁, 平均 (38.6±3.7) 岁;观察组30 例, 行常规的PICC穿刺术失败或血管条件不适合穿刺, 不符合常规盲穿的条件, 在B超实时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进行置管, 年龄25~66 岁, 平均 (37.1±4.5) 岁。两组患者在年龄、穿刺位置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可以进行比较。

1.2 方法

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该技术是将原塞丁格技术增加了扩张器和血管鞘组件, 导丝与血管鞘交换, 通过血管鞘送入PICC导管。选择合适的穿刺静脉 (贵要静脉或者肘正中静脉) , B超定位, 做好标记, 测量方法及建立无菌区如同对照组。通过B超探头实时引导下用穿刺针进行静脉穿刺, 通过穿刺针送入导丝, 拔出穿刺针, 使用解剖刀做皮肤切开, 扩大穿刺口部位, 插管器 (可撕裂型) 组件沿导丝送入, 同时拔出导丝及扩张器, 留下插管鞘, 通过插管鞘植入PICC导管到预测量的长度。导管使用0.9% 氯化钠注射液冲管, 穿刺位置进行消毒后同时对其加压包扎[3]。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留置导管时间、一次穿刺的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的情况。

1.4 疗效判定标准

(1) 穿刺点出血:即置管后穿刺点出现局部渗血的情况。 (2) 透明敷料过敏:敷料的覆盖区域皮肤出现红斑、红点、结痴以及渗液并同时伴有痒感。 (3) 导管脱出:即置管后置管时的长度小于体外露出部分导管的长度。 (4) 导管堵塞:注射器在推注液体时出现大小不等的阻力、输液速度降低。 (5) 静脉炎:当局部有不同程度的发红, 肿胀, 疼痛时便可确定静脉炎的发生。 (6) 感染:穿刺部位红、疼痛、肿胀、出现脓性分泌物。

1.5 统计学方法

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采用SPSS17.00 对数据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用 χ2检验, 计量资料用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以及留置时间的比较, 见表1。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见表2。

3 护理

3.1 评估患者

评估患者的病情以及治疗方案, 其中包含用药名称、次数、时间、浓度等。掌握患者既往史, 如过敏史、置管史、放化疗史、血栓史、手术外伤史、心脏病, 糖尿病、是否安装心脏起搏器、高血压等。评估患者各项生化及检验指标, 如血常规、凝血全套等。待患者穿刺后, 观察其皮肤有无肿胀、破损、感染[4]。

3.2 评估患者心理状态

详细向患者解释在B超引导作用下PICC置管的意义、目的、作用、方法以及并发症。指导患者配合术中的各项工作。为缓解患者因手术产生的紧张情绪, 应耐心倾听患者的疑问并作出解答。

3.3 血管评估

该静脉的直径显示在彩超纵切上, 平行分布的高回声血管壁则显示在屏幕上, 在肘窝上2 横指的位置沿血管的走行分布探查血管的分叉位置、深度以及走行方向, 测量血管有无异常畸形、是否有血栓、有无阻塞、血管充盈的情况及血管壁的弹性, 穿刺位置应避开分支静脉和静脉瓣, 最后确定以及标记好置管静脉。

3.4 穿刺点的选择

患者以平卧位的姿势, 手臂外展并与躯干呈90°, 取上臂肘窝上4 横指的上方位置合适静脉实施穿刺, 一般选择贵要静脉作为主要的穿刺和置管静脉。

3.5 测量臂围以及置管长度

以肘窝以上10 cm为中心, 围绕臂水平一周的长度作为臂围。患者以平卧位的姿势, 上肢外展与躯干呈90°, PICC导管放置的长度为以穿刺部位为起点, 右胸锁关节以下到第3 肋间为终点。

3.6 穿刺血管的护理

正确掌握穿刺的技巧以及选择合适的穿刺点, 留置及拔出导管后应用无菌纱布至少压迫5 min, 但如果发生了血肿、渗血的情况, 可通过不拔管, 局部替换敷料的方法, 达到压迫止血的目的, 并使患者避免过度的肢体活动。

3.7 穿刺后的护理

导管置管后的护理及预防并发症, 置管后规范化维护, 其中包含更换肝素冒、更换敷料、冲封管等, 严格的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出现问题后仔细分析原因, 及时给予相应处理, 可以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导管放置后并发症的发生。

3.8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对患者术中、术后的配合及预后有着直接的影响, 与术后导管能使用多久、导管是否顺利放置、并发症的发生等密切相关。为让患者术中配合、放松以及明白术后注意事项, 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我们向患者发放了相关使用手册[5]。

4 讨论

PICC指的是经通过外周静脉将中心静脉导管放置的一种技术, 在临床应用中被长期应用于间歇性的治疗过程中以及肿瘤患者长期的静脉输液。研究及调查发现, PICC不仅具有经济实用和操作安全的特点, 还具有创伤性小和留置时间长的优点。传统的PICC置管技术, 因其穿刺针较粗的原因, 必须在患者血管条件较好时才能对其顺利的实施穿刺;因其血管条件较差所造成的较低的穿刺成功率的患者, 反复的穿刺不仅会使患者更加痛苦, 并且发生静脉炎、导管脱出、血栓、出血和皮下淤血等不适症状可能性也随之增加。由此次研究及结果可知, 对照组一次置管成功率、留置时间均小于观察组 (P<0.05) ;对照组患者发生透明敷料过敏2 例, 穿刺点出血3 例, 感染2 例, 穿刺点静脉炎2 例, 导管堵塞2 例, 通过积极的治疗处理后均得到好转。观察组患者穿刺点感染1 例, 透明敷料过敏1 例, 对照组患者发生并发症大于观察组, 差异有统计学上的意义。

综上所述, 采用B超实时引导下改良的塞丁格技术使肿瘤患者利用PICC置管的效果显著, 有较高的一次穿刺成功率, 有较长的留置导管时间, 且并发症的发生几率较低, 有较高的安全性, 因此这种方法可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在乳腺癌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收集2013年7月至2014年11月病理学诊断证实为单侧乳腺癌并于术后行化疗的患者200例。结果:对照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73.1%, 留置时间 (100±20) d;观察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96.6%, 留置时间 (140±40) d,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在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为乳腺癌患者进行PICC置管的疗效显著, 一次穿刺成功率较高, 留置导管的时间较长, 发生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 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B超,改良塞丁格技术,乳腺癌,PICC置管

参考文献

[1]胡攀, 胡君娥.彩超引导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在乳腺癌患者PICC置管中的应用[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医学 (下旬) , 2014, 11 (5) :66-68.

[2]邓秋媚.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在肿瘤化疗病人中的应用及护理[J].微创医学杂志, 2009, 4 (1) :8748.

[3]宋淑芬, 宋意, 余晓佳, 等.提高乳腺癌患者PICC置管舒适度的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杂志, 2009, 7 (8) :896-897.

[4]王建荣.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指南与实施细则[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9:23.

【赛丁格PICC置管】推荐阅读:

上一篇:整容下一篇:修订编制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