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麦大枣汤(共5篇)
甘麦大枣汤 篇1
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压力的增加,更年期综合征越来越早地出现在人们的身上,有研究显示41~60岁更年期女性80%以上会出现或多或少、程度不同的各种症状[1],其中又有73.3%的女性会有潮热汗出[2],给诸多女性带来了无尽的困扰,甚至对更年期女性的心情、工作、社会交往、家庭生活造成较大影响。更年期综合征是女性进入更年期后最常见的疾病,及时了解更年期综合征症状,并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对女性顺利度过更年期有很大的帮助。更年期血管舒缩综合征,系指因雌激素匮乏、植物神经功能障碍,所引起以阵发性发作的烘热、潮红、自汗和心悸为特征的症候群。更年期潮热发作时,患者会感到自胸部向颈项及面部扩散的阵阵热浪,同时上述部位皮肤有弥散性或片状发红,出汗后热量由皮肤蒸发而散出后,又有畏寒感。更年期潮热症状常常在夜间发生,以致引发盗汗,扰乱睡眠,导致很多更年期女性失眠,本人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发现甘麦大枣汤对女性更年期潮热汗出具有很好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门诊45~60岁女性,且有明显汗出潮热症状,一日发作数次至数十次,月经先后不定期或已闭经的更年期患者53例进行观察。
1.2 治疗方法
方用甘麦大枣汤:炙甘草12 g,浮小麦30 g,大枣7枚。方法是上三味加水适量,小火煎煮,取煎液二次,混匀,早晚温服。本方有养心安神、补牌和中之功。主治脏躁,即更年期综合征。临床应用需随症加减,如心烦、潮热汗出较轻者,可单服甘麦大枣汤,若伴失眠健忘、眠后多梦、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手足心热、心烦不宁,甚至情志异常者则应滋肾宁心安神止汗,方用甘麦大枣汤加生地、丹皮、山萸肉、生山药、茯苓、黄连、酸枣仁、合欢花等;若伴心烦易怒、胸闷胁胀、善太息者,宜疏肝理气、宁心止汗,方用甘麦大枣汤加柴胡、生白芍、当归、薄荷、郁金、瓜蒌、陈皮、川楝子等;若伴心悸乏力、精神倦怠、形寒肢冷、腰膝酸软、失眠健忘、面浮肢肿等则应以温补肾阳、宁心止汗为法,方用甘麦大枣汤酌加山萸肉、仙茅、仙灵脾、熟地、炒山药、枸杞子、杜仲、肉桂等,服药15 d为一疗程。
1.3 疗效判定
潮热汗出消失为治愈;潮热汗出明显减轻,发作次数明显减少为显效;只有潮热,汗出减轻,发作次数减少不明显,或虽发作次数减少,但潮热汗出减轻不明显者为好转;潮热汗出症状无变化者为无效。治愈、显效、好转例数占所有观察病例的比率为总有效率。
2 典型病例
病例1:唐某,女,48岁。初诊于2009年4月15日。自述近一月时感面部烘热、潮热汗出、汗出较多、一日数十次发作,伴心烦易怒、口苦咽干、善太息、入眠困难、纳食尚可、月经先期、量或多或少、经前两乳胀痛,舌边尖红苔薄白,脉弦细尺沉,笔者辨证属肝气不舒、心肝火旺,治以疏肝理气、清心敛汗,方用甘麦大枣汤合逍遥散加减:浮小麦30 g、生白芍15 g、柴胡6 g、当归20 g、茯苓15 g、生白术15 g、淡竹叶10 g、郁金10 g、川楝子6 g、夜交藤15 g、焦三仙各15 g、生甘草10 g、大枣7枚共5剂,嘱患者水煎400 ml,分两次晨起空腹温服,入夜睡前一个半小时温服。5 d后复诊述:药后汗出心烦略减,仍感口苦咽干,入眠困难,舌边尖红减轻,脉仍弦细尺沉,继续予前方加炒栀子15 g、炒枣仁20 g继服5剂,5 d后再诊诸证均减,二诊方再服5剂后诸证基本消失,嘱患者每日以浮小麦30 g、生甘草10 g、大枣7枚,煎汤送服加味逍遥丸至诸证完全消失。
病例2:陈某,女,51岁。初诊于2011年3月20日。自述月经先后不定期一年余,末次月经为2010年12月,近半年感面部烘热、潮热汗出,夜间为甚,伴心烦不宁、心悸失眠、眠后多梦、头晕耳鸣、腰酸困、纳可、大便略干、舌略红苔薄白,脉细略数尺沉,笔者辩证为肾阴不足、心肾不交,治以滋肾宁心、安神敛汗,方用甘麦大枣汤合左归饮加减:浮小麦30 g、生地15 g、山萸肉10 g、茯苓15 g、丹皮15 g、生山药15 g、女贞子15 g、枸杞子15 g、远志10 g、炒枣仁20 g、玄参10 g、生甘草10 g、大枣7枚,5剂后复诊烘热汗出减轻,心悸失眠、头晕耳鸣略好转,仍感腰酸困,苔脉同前,予前方加焦杜仲10 g继服5剂,三诊诸证均减,上方继服5剂后,诸证基本消失。
3 结果
53例女性更年期潮热汗出患者经单服甘麦大枣汤15 d,或根据辨证服加味甘麦大枣汤15 d,治愈12例,显效29例,好转8例,总有效率为92.45%。
4 讨论
更年期综合征现代中医教科书将其归之于“经断前后诸证”[3],古人虽无“经断前后诸证”或“更年期综合征”的病名,但在“脏躁”等病中有相关记载。中医认为妇人七七肾气渐衰,天癸将竭,冲任二脉亏虚,精血不足,“肾为先天之本”,为真阴真阳之所在,故肾虚可导致阴阳失调,又必影响心肝肾等诸脏之功能,心肾关系密切,均属少阴经脉,特别是在肾阴虚的影响下,出现心肾不交之证,肾属水,心属火,肾水不足,不能上济心火,心火内藏,汗乃心之液,故火盛则迫液外泄而出,且以头面部为主[4]。本人总结多年临床实践,以《金匮要略》甘麦大枣汤治疗女性更年期潮热汗出,其中浮小麦甘能益气。凉可除热,入心经,益气除热止汗是其所长,盖汗为心之液,养心退热,津不为火扰,则自汗盗汗可止,又可治疗骨蒸虚热。甘草能泻火解肌肤之热,解毒补气、降低药物毒性及补强药效等作用;大枣又能补血,调和脾胃,因此是治疗女性更年期潮热汗出症状较为简单有效的方法,临床随证加减得当可获满意疗效。且甘麦大枣汤治疗更年期女性潮热汗出具有副作用极小,口感好,易于为患者接受的优点。
参考文献
[1]万霞芳.潮热汗出与更年期综合症的相关性分析[J].社区卫生保健,2011,10(2):25-26.
[2]聂广宁,王小云,杨洪霞.3343例妇女更年期症状与绝经时段的相关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1,38(7):24-25.
[3]杨洪波,冯丽萍.甘麦巴芪汤治疗女性更年期焦虑症78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1,18(2):56-57.
[4]王玮瑾.中医治疗更年期综合症[J].中国医疗前沿,2008,2(17):45-46.
爱出汗的人应常服甘麦大枣汤 篇2
中医认为,气虚是指由于人体元气不足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此病患者除了可表现为易出汗外,还可伴有身体虚弱、面色苍白、食欲不振、呼吸短促、四肢乏力、精神萎靡、胸闷气短、头晕等症状。夏季,阳气旺盛,正是此类患者进行调补的最佳时机。下面就推荐一款具有调补气虚作用的食疗方——甘麦大枣汤。
此汤的做法是:取浮小麦30克,甘草3~5克,大枣10枚,冰糖适量。将浮小麦和甘草洗净。将大枣去核。将浮小麦、甘草和大枣一起入锅加适量的清水炖煮30分钟,然后加入冰糖即成,可吃枣喝汤,每日服一剂。
甘麦大枣汤出自张仲景的《金匮要略》。方中的浮小麦味甘、性凉,可入心经,具有除虚热、止汗的功效。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的功效。大枣具有补虚益气、养血安神的功效。冰糖具有补中益气、和胃润肺的功效。将上述食材合用,具有补虚益气、除热止汗、安心凝神的功效,非常适合伴有爱出汗、全身乏力、易疲劳等症状的气虚患者经常食用。
甘麦大枣汤 篇3
1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参照2006年修订的罗马Ⅲ标准.①具有以下症状≥1项:餐后饱胀、早饱感、上腹痛、上腹烧灼感 (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 近3个月症状符合诊断标准) ;②无可以解释上述症状的结构性疾病的证据 (包括胃镜检查) 。
1.2 纳入标准
①符合罗马Ⅲ标准;②年龄18~60岁;③签署进入研究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①在试验前4周内服用影响胃肠道功能的药物;②合并消化性溃疡等器质性疾病者:③年龄≤17岁或≥61岁;④合并心、脑、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分裂症患者;⑤妊娠或准备妊娠妇女, 哺乳期妇女;⑥过敏体质或对多种药物过敏者;⑦未按规定用药, 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
1.4 一般资料
共入选2008-02~2010-08符合罗马Ⅲ诊断标准患者110例, 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5例, 男25例, 女30例;年龄19~60岁, 平均36.55岁;病程6个月~12年, 平均 (5.56±2.84) 年。对照组55例, 男24例, 女31例;年龄18~60岁, 平均37.50岁;病程6个月~11年, 平均 (5.67±2.91) 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2方法
2.1 治疗用药
对照组: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 (商品名:雨田青, 每粒10mg, 珠海润都民彤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 每次10mg, 每日1次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 (商品名:新络纳, 每片5mg, 成都康弘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 每次5mg, 每日3次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合甘麦大枣汤 (二方出自《伤寒杂病论》) , 组成为:厚朴15g、生姜10g、制半夏10g、人参6g、炙甘草6g、小麦30g、大枣10g, 水煎浓缩至300ml, 每日1剂, 分早晚2次服。两组疗程均为4周。
2.2 症状积分方法
症状严重程度以0~3计分。0分, 无症状;1分:轻度, 稍加注意感到有症状;2分;中度, 自觉有症状, 不影响工作;3分;重度, 明显影响生活和工作。
2.3 统计学方法
全部资料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undefined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 采用χ2检验。
3结果
3.1 疗效标准
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2003重庆标准[2]。
3.2 结果
见表1~2。
与对照组比较▲P<0.05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P<0.01
4讨论
FD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了, 一般认为, 可能与胃及十二指肠动力障碍和胃酸分泌异常有关[3]。因而有效地控制胃酸分泌和提高胃肠动力的药物都有助于该病的治疗。雷贝拉唑是H+K+-ATP酶质子泵抑制剂, 具有较高的解离常数值, 能使胃内pH值迅速上升到4.0以上, 抑酸疗效确切, 个体差异小, 与其他药物之间无相互影响, 不良反应少。枸橼酸莫沙必利是选择性的5-HT4受体激动剂, 能激动消化道黏膜下神经丛的5-HT4受体, 促进乙酰胆碱的释放, 从而产生上消化道的促动力作用。两药配伍可作用于FD的病理生理不同环节, 产生协同作用, 常用于FD的治疗, 故本研究以此为对照, 观察中两医结合治疗FD的疗效。
FD属于中医“腹胀”、“胃脘痛”、“痞满”范围。也有学者认为属于“郁证”范畴[4], 究其病因病机多为情志内伤、饮食失节, 导致脾虚气滞, 痰湿阻胃, 心脾受损。因此, 笔者在总结祖国医学对FD病因病机的认识和反复临床实践的基础上, 发掘古方、经方治疗FD的经验, 认为张仲景的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合甘麦大枣汤适合本病。方中厚朴行气消胀除满;生姜半夏燥湿化痰, 和胃消痞;人参、炙甘草益气健脾;炙甘草、小麦、大枣益气养心、解郁安神。治疗结果表明,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36%, 而对照组为80%, 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临床症状改善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均<0.01) , 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FD疗效较好,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Drossman DA.The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 and the RomeⅢprocess.Gastroenterology, 2006, 130 (5) :1377.
[2]张万岱.危北海, 陈治水, 等.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 (草案)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2004, 13 (1) :42.
[3]侯晓华.开展对FD的病理生理研究.中华消化杂志, 2003, 23 (2) :69.
甘麦大枣汤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脆性X综合征患者48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男19例, 女5例;年龄17~42 (28.9±3.2) 岁;智力水平:极重度弱智3例, 重度弱智8例, 中度弱智10例, 轻度弱智3例;多动症8例, 攻击性行为或孤癖症9例, 语言行为障碍7例, 有癫痫发作5例。对照组男18例, 女6例;年龄18~40 (26.9±3.5) 岁;智力水平:极重度弱智2例, 重度弱智7例, 中度弱智11例, 轻度弱智4例;多动症9例, 攻击性行为或孤癖症7例, 语言行为障碍5例, 有癫痫发作4例。两组性别、年龄、临床症状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可服用叶酸、维生素E、维生素C、微量元素锌、硒等。智力低下的患者给予营养脑细胞的药物治疗, 如吡拉西坦、茴拉西坦、胞二磷胆碱等可以改善症状。癫痫根据患者发作类型进行正规抗癫痫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加味甘麦大枣汤联合心理护理治疗: (1) 加味甘草大枣汤药用:甘草90g, 小麦30g, 大枣 (去核) 10枚。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配以中药如茯苓、茯神、人参等。每日1剂, 水煎服, 分3次温服。20d为1个疗程, 共治疗3个疗程。 (2) 精神护理和心理疏导:①基础知识宣教:给患者及其家属提供有关疾病的相关知识, 客观地告知患者病情及其预后, 鼓励患者学习康复技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②心理支持:采用集体心理干预结合个体化心理干预方式, 积极开展心理训练及心理咨询;③家庭成员的支持:鼓励家庭成员给予患者足够的生活和心理支持, 协助其建立良好的沟通。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的智力情况及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 进行统计分析。
1.4 疗效评定标准
智力情况参照中国-成人韦氏智力量表 (WAIS-RC) 及专用工具进行测定包括总智商及分类智商中言语智商、操作智商测试[2]。护理满意度采用问卷形式对患者家属进行调查, 结果分为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系统进行统计和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以±s表示, 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智力比较
两组治疗前总智商、言语智商及操作智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治疗后总智商、言语智商及操作智商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两组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3 讨论
脆性X染色体为Xq27处脆性部位的X染色体, 其导致的疾病称为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大量资料表明, 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的发生率约占X连锁智能发育不全的病人的1/2~1/3, 在一般男性群体中, 其检出率为1.8/1000, 其发生率仅次于先天愚型 (唐氏综合征) [3]。其典型特征为中度到重度的智力障碍, 巨睾丸 (50%患者睾丸体积达30~50ml, 正常值为20ml) 、大耳朵、语言障碍。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是对智力有严重危害一种常见疾患, 且近年来发病率有增高趋势[4]。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叶酸配合治疗神经疾病, 叶酸对细胞传代时的脆性位点进行修复, 使得FMR基因表达正常功能的FMRP, 从而改善智力状况;配合治疗神经疾病, 辅以神经康复、营养神经治疗。
文献表明, 中西医结合治疗脆性X综合征疗效满意[4]。中国传统医学认为人的神志活动由五脏气机主宰, 《内经》中提到, 人的精神、神志、思维活动的调节是以心为主的五脏所主[5]。五行中脾胃属土位居人身中央。心肺居上宜降, 肝肾居下宜升, 脾胃在中通连上下, 胃降脾升才可保障精微物质输布到五脏和排泄五脏浊气。由此可见脾胃是五脏气机升降的枢轴。脾胃主受纳, 运化水谷, 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起源, 脾主统血。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是气血, 神依气血滋养而精明。因此气血充足与脾胃功能关系密切, 若运行失常或气血亏虚均致神志失常。《素问》云:“血气者, 人之神[6]。”我院针对脆性X染色体患者采用加味甘麦大枣汤联合常规药物治疗。《绛雪园古方选注》云:“小麦, 苦谷也。经言心病宜食麦者, 以苦补之也。心系急则悲, 甘草、大枣甘以缓其急也, 缓急则云泻心。然立方之义, 苦生甘是生法, 而非制法, 故仍属补心。[7]”小麦性甘凉, 有养肝补心、除烦安神之效;甘草性甘平, 有补养心气、和中缓急之效;大枣性甘温质滋, 有益气和中, 润燥缓急之效。三药合用, 甘润平补, 养心调肝, 共奏养心安神, 和中缓急之功。
脆性X综合征患者虽然表现为智力低下、多动症、攻击性行为或孤癖症、语言行为障碍等, 但和正常人一样具有喜怒哀乐, 并且对外界事物更为敏感。因此在护理过程中, 护理人员除完成常规护理工作外, 同时需进行精神护理和心理疏导, 包括基础知识宣教、心理支持、获取家庭成员的支持。文献表明, 不同层次、多方面的支持可对精神紧张起缓冲作用, 显著降低负性事件对心理状态的影响[8]。因此在治疗脆性X综合征患者时, 来自医务人员及家庭的心理疏通及精神支持至关重要。
本文中观察组治疗后总智商、言语智商及操作智商明显高于对照组, 家属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 充分说明了加味甘麦大枣汤联合精神护理和心理疏导治疗脆性脆性X综合征临床效果显著, 护理满意度高,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曾静, 王和.脆性X综合征的遗传学诊断与产前诊断[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6, 14 (5) :4-6.
[2]史正刚, 韩涛, 张士卿, 等.益智口服液对智能迟缓儿童智力结构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 2005, 9 (12) :220-221.
[3]申贞姬.浅谈老年痴呆患者的精神护理及家庭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 (下旬刊) , 2013, 23 (10) :5962.
[4]Bailey DB, Mesibov GB, Hatton DD, et al.Autistic behavior young boys with frigile X syndrome[J].J Autiam Dev Disord, 1998, 28 (6) :499-508.
[5]翟双庆.再论中焦气机与神志关系[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7, 20 (5) :12-14.
[6]郑彩霞.老年病诱发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疏导与精神护理[J].广东医学, 2013, 3 (17) :2745-2747.
[7]覃文才, 洪庚辛, 饶芳.甘麦大枣汤的中枢抑制作用[J].中药药理与临床, 1994, 10 (5) :9-11.
甘麦大枣汤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参考《中国失眠定义、诊断及药物治疗专家共识 (草案) 摘要》[2]的标准, 选择2009年12月至2011年6月期间63例来我院门诊治疗不寐的更年期妇女随机分为两组, 为观察组31例, 对照组32例。观察组31例患者年龄范围34~63岁, 平均年龄 (47.3±3.2) 岁, 病程半年至3.3年;对照组32例患者年龄范围35~66, 平均年龄 (48.3±3.7) 岁, 病程半年至3.7年, 63例患者临床症状皆为:失眠、心悸、头晕、情绪容易激动等。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给其服酸枣仁汤合甘麦大枣汤煎剂, 酸枣仁30g、甘草12g、知母9g、茯苓10g、川芎12g、小麦20g、大枣10枚, 一天一剂, 一剂喝两次早晚各一次, 疗程为1个月, 1个月后观察治疗效果;对照组分期给药安定5mg, 一天一次, 晚上睡前半小时服, 疗程1个月, 1个月后观察其效果。
1.3 观察方法
1个月后患者复诊时通过望、闻、问、切来观察这1个月的用药效果, 主要看其失眠的程度、心悸头晕的严重度及情绪激动的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 本次研究的数据数值资料, 可使用秩和检验分析, 当P<0.05时, 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在随机对照的前提下进行分组, 观察组31例, 对照组32例。观察组年龄范围34~63岁, 平均年龄 (47.3±3.2) 岁, 病程半年至3.3年;对照组30例患者年龄范围35~66岁, 平均年龄 (48.3±3.7) 岁, 病程半年至3.7年, 详见表1。
2.2 观察指标
中医临床疗效参照国际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来评价其临床效果。
2.3 结果
1个月复诊时63例患者未出现药物不适症, 观察组显效例数为24例, 占77.4%, 对照组显效例数为10例, 占31.2%;观察组有效例数为5例, 占16.1%, 对照组有效例数为13例, 占40.6%;观察组无效例数为2例, 占6.5%, 对照组无效例数为8例, 占25%, 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2。
3 讨论
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使得女性的社会地位越来越高, 同时她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状况也倍受关注。为了给她们提供更好的生活质量, 越来越多的医学研究开始关注如何才能使女性能顺利的度过更年期。
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将不寐称为“不得卧”、“目不瞑”[3], 此证是临床常见病证, 对于女性则多见于更年期。《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七七, 任脉虚, 太冲脉衰少, 天癸竭, 地道不通”, 因此女性在更年期的常见体质为气血阴虚[4], 《景岳全书.不寐》曰:“盖寐本乎阴, 神其主也, 神安自寐。神不安则不寐。”由此可见不寐主要是在营阴, 由心神所主[5], 更年期女性由于多气血阴虚, 故容易出现不寐。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有两方均治阴血不足之失眠不安, 一为酸枣仁汤方药组成为:酸枣仁 (炒) 、知母、茯苓、甘草、芎 (即川芎) , 功用:清热除烦, 养血安神, 主治:肝血不足, 虚热内扰, 临床常用来治疗心肝血虚而致虚烦不寐, 其二为甘麦大枣汤方药组成:甘草、小麦、大枣, 功用:养血安神, 和中缓急, 主治:心阴不足, 肝气失和之脏躁, 临床主要用来治疗妇人心阴不足, 肝气失和之脏躁。本研究发现酸枣仁汤与甘麦大枣汤的和用方能为更年期女性不寐证的治疗提供比较好的效果:观察组1个月后显效例数为24例, 占77.4%, 对照组显效例数为10例, 占31.2%;观察组有效例数为5例, 占16.1%, 对照组有效例数为13例, 占40.6%;观察组无效例数为2例, 占6.5%, 对照组无效例数为8例, 占25%, 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这些足以说明酸枣仁汤合甘麦大枣汤在治疗更年期妇女不寐证的效果。
根据上述研究, 中医方药酸枣仁汤合甘麦大枣汤加减方能为更年期女性不寐证的治疗提供比较好的效果,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邓中甲.方剂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3:205-206.
[2]汪洋, 张晓红.中国失眠定义、诊断及药物治疗专家共识 (草案) 摘要[J].中国医学论坛, 2004, 30 (18) :22-25.
[3]周仲英.中医内科学[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7:146.
[4]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7: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