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为

2024-07-01

可为(共12篇)

可为 篇1

公共关系作为协调政府与社会关系的重要管理机制,其目的就是通过对社会环境关系的管理,为政府创造适合发展的和谐的社会生态环境。政府公共关系是指政府为了争取公众对政府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在公众中塑造良好形象,运用传播沟通手段处理和协调与公众的关系,以便更好地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一系列活动。

政府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它代表国家行使行政权,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进行管理,为社会正常有序的运作提供保障。行政权是一种公共权力,它来源于公众,又为公众服务对公众负责。政府的这个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政府开展公共关系的必要性。

开展政府公关是实现人民知情权的需要。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我国政府是人民政府。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有权知道自己政府的所作所为,这就是人民的“知情权”。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政府应该将自己置于人民群众监督之下,及时地将自己的所作所为向人民群众公开,让人民群众充分了解自己。

开展政府公关是实现人民参与政权管理的需要。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广泛享有参政议政的权利。政府的一切决策应该建立在广泛征求公众意见的基础上,以公众的利益为出发点,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此,政府应该通过各种渠道,与人民群众进行双向沟通,及时了解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以此作为行政决策的基点和依据,这是宪法对各级政府的要求。

开展政府公关是转换政府职能的需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建立,行政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政府职能也必须相应转变。政府要从社会经济活动的直接参与者,转变为社会经济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协调者。为促进政府职能由“管理”向“服务”的转变,开展政府公共关系尤为重要。

开展政府公关是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开放是当今世界潮流。要开放就要面对以什么样的形象出现在世界上的问题,就要面对让世界如何更好地了解中国的问题。毫无疑问,我们需要在世界范围内塑造良好的形象和被世界广泛的了解。在这方面,政府公共关系大有可为,它可以从整体上策划政府的形象并进行广泛的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

可为 篇2

巩义一高 郑俊彩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这“吼声”里是对民族解放的呐喊,是对吾辈必将“有为”的呼唤。党的百年征程里,无数先烈就是这样怒吼着,把血肉筑成长城,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一抔黄土埋忠骨,浩气长存励后人,我辈青年,生逢锦时,处在大有可为之时代,也定要大有作为。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青年该学他们,铁肩担道义,穷年忧黎元。

“一个青年学生的爱国,真有如一个青年姑娘初恋时那样的真纯入迷。”觉醒年代的他们真是如此。你看,青年毛泽东怀抱《新青年》在雨中奔跑,旁人急着回家避雨,只有一个他逆向行走,仿佛是要走出一个精神文明、体魄野蛮的新中国;你听,国难当头,共和将死,羁留于日本的留学生们回望神州,仰天悲愤而喊出的那句“救国、倒袁”是怎样响彻天宇?当代青年若想“有为”,也该像他们一样把家国放在心中,将责任扛在肩头,在属于我们的时代里,迸发出我们的力量!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青年该学他们,月缺不改光,剑折不改刚。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抗战年代里这样的英雄不胜枚举。无论是被赞为“冰天雪地里与敌周旋7年多的不怕困苦艰难奋斗之模范”的杨靖宇将军,还是诗曰“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的赵一曼女士,还是如他们一样在战争中、屠刀下更加奋勇、抗战到底的万千烈士,环境险恶打不垮,敌人炮火吓不退,自是中华好儿女,江河血迹史千秋。我辈青年如想“有为”,也要像他们一样粉身碎骨浑不怕,只为心中有理想,用我们的勇武和刚强奋斗不止!

“地耸苍龙势抱云,天教青共众材分”——青年该学他们,一片苍梧意,氤氲生栋梁。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建设年代多的是这样的壮志儿女。你看那大千世界、浩瀚长空,全纳入赤子心胸,惊世两弹、冲霄一星,尽凝铸中华豪情的钱学森;再看那一心为民,把扶贫路当“长征路”,扎根百色大山,用美好青春诠释初心使命的黄文秀,他们何以成为栋梁?又何以感动中国?只因他们把小我的才学熔铸在大我的需要里,为强国,为脱贫,把自己烧成砖、砌成瓦、长成栋梁。青年们,踵武前贤,让我们“有为”;后浪们,接力奔涌,让我们“大有作为”!

“低碳”,处处可为 篇3

其实,指出“女性爱美让全球变暖”,是为了鼓励人们过“低碳”生活,如果女性减少使用化妆品,就可以减少温室气体,为保护环境做出贡献。

从“碳足迹”谈起

“低碳”生活首先源自“碳足迹”,它表示一个人或者一个团体的碳耗费量,是测量某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因每日消耗能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影响的一种指标。

无论是个人还是群体的“碳足迹”,都可以分为“第一碳足迹”和“第二碳足迹”。“第一碳足迹”是因使用化石能源而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一个经常坐飞机出行的人会有较多的“第一碳足迹”,因为飞机飞行会消耗大量燃油,排出大量二氧化碳。“第二碳足迹”是因使用各种产品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消费一瓶普通的瓶装水,会因它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而带来“第二碳足迹”。女性消费化妆品除了会有氟利昂排放增加温室气体外,还有化妆品的包装、运输等增多的“第二碳足迹”,因而会增加环境负担,甚至间接破坏环境。

所以,“低碳”生活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减低碳足迹的行为方式,即在生活和生产中少排放二氧化碳。例如,通过一个专门设计的“碳足迹计算器”来测算,你用了100°电,就等于排放了大约78.5 kg二氧化碳;你自驾车消耗了100 L汽油,也就等于排放了270 kg二氧化碳。“碳足迹”越大,说明你对全球变暖所要负的责任越大。“碳足迹”越小,说明你进入了“低碳”生活,对环境的保护做出的贡献也大。

当然,人类的“低碳”生活并不只是体现在个人生活上,而是处处体现,尤其是人类的生产活动。人类的活动是造成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这一点在国际政府间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中已得到确认。可以说,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在直接和间接地加速全球变暖,只是我们对此并不在意而已。所以,所谓的“低碳”生活还包括降低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所有温室气体,而不仅仅是二氧化碳。

温室气体是指大气层中易吸收红外线的气体,主要包括水汽、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臭氧、氟利昂或氯氟烃类化合物。人类的衣食住行无一不在产生和制造温室气体,如工业生产、使用石化燃料等,甚至连我们吃的粮食也是温室气体的重大来源之一。

例如,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气体排放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第二大重要来源,排放量介于电热生产和尾气之间。中国是一个水稻生产大国,而水稻生产排出的温室气体可能并不被人们所知。水稻生长期间,植株及稻田会释放出大量氧化亚氮, 1 kg相当于296 kg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量。全球农业生产中,氧化亚氮的排放占全球氧化亚氮总排放量的84%。

尽管农作物生产和使用化石燃料会排放大量温室气体而危及环境,但却不能因噎废食去禁止使用化石燃料,更不能禁止农业生产,相反,只能从其他方面来加以改善。例如,在我国种植氮素高效利用水稻,不但可以减少氧化亚氮排放对环境的破坏,还可以节约资源和资金。同理,研发和使用生物燃料也可以节约资源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个人生活“低碳”选择

就个人而言,每个人可以从自我做起,从生活中的细节做起,也就可以为减少全球变暖做出贡献。例如,少开一天车,少吃一顿肉食大餐,少用一次性筷子,少用白炽灯,少开一盏灯等等,都是在为减缓全球变暖做贡献。具体到化妆品而言,也有两种方法。其一,像冰箱生产禁止加氟利昂一样,寻找化妆品原料的替代品,减少或替代化妆品中的氟利昂;其次,无论是女性还是男性,减少化妆品的使用,就像每个月少开一次车一样,在不太重要或非正式场合,就没有必要浓妆艳抹,素面朝天或许更好。

个人在尽力减低自己“碳足迹”方面还有许多可以采纳的方式。例如,减少不必要的家电消耗,出行多乘公共汽车,购买商品时要首选当地产品,甚至用餐做菜时选择适当烹饪方式来减少“碳足迹”。以土豆为例,用烤箱烘烤土豆产生的二氧化碳比用锅煮的要多,而用锅煮产生的二氧化碳又比用微波炉做产生的多。所以,用微波炉做土豆就是一种更好的“低碳”生活。甚至吃牛肉也要比吃猪肉排放的碳多,因此应减少吃牛肉。

另外,棉布衣服与化纤衣服、爬楼梯与坐电梯、走路与开车等等,都是前者是“低碳”生活,后者是“高碳”生活。例如,生产化纤衣服要消费更多的石油和能源,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所以应当选择棉布衣服。个人的“低碳”生活还有下面一些简易的计算和选择。

在家居用电上,根据发电过程中碳排放的平均值计算,二氧化碳排放量(kg)=耗电度数×0.785。据此可以计算个人的碳排放量。当然,使用风电或水电等清洁能源产生的碳排放比使用热电低。

在交通出行方面,需要根据车辆耗油情况将距离转化为耗油量才能计算碳排放量,小排放量汽车在相同距离碳排放量较少。此时,二氧化碳排放量(kg)=油耗升数×2.7。从这个公式来看,无论是政府管理还是生产厂商,抑或是个人消费,都应大力推广小排量节能环保型汽车。

乘坐飞机的碳排放量是基于飞机上乘客的平均排放量。由于公务舱和头等舱占有更大空间,因此排放应高于经济舱。200 km以内短途旅行二氧化碳排放量(kg)=飞行千米数×0.275;200 km~1 000 km中途旅行二氧化碳排放量(kg)=

55+0.105×(飞行千米数-200);1 000 km以上长途旅行二氧化碳排放量(kg)=飞行千米数×0.139。据此可以看出,外出公务和旅行最好乘坐地面公共交通工具。

从家用燃气来看,天然气的二氧化碳排放量(kg)=天然气使用度数ד碳强度系数”0.19。使用液化石油气的二氧化碳排放量(kg)=液化石油气使用度数ד碳强度系数”0.21。所以,使用天然气和节约燃气是“低碳”生活的一部分。

至于家用自来水,生产1 t自来水要消耗电能0.67°~1.15°。根据耗电的平均值,二氧化碳排放量(kg)=自来水使用吨数×0.91。所以,节约用水也是“低碳”生活的一部分。

“高碳”生活应补偿

尽管“低碳”生活是我们提倡的,但是,由于工作需要或其他原因,人们在生活中不时会进入“高碳”生活。这时就应当对自己的“高碳”生活进行补偿,这种补偿就是所谓的“碳中和”。

人们可以计算自己日常活动(生产)直接或间接制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如果过高,则可以通过植树等方式把这些排放量吸收掉,或者计算抵消这些二氧化碳所需的经济成本,然后个人付款给专门企业或机构,由他们通过植树或其他环保项目抵消大气中相应的二氧化碳量,以达到降低温室效应的目的。

因此,“碳中和”就是人们对自己高碳生活的补偿,是人们对地球变暖的现实进行反思后的自省、自律和自觉的补救行动。例如,一家3口如果一年用电3 000 kW,就排放了2.36 t二氧化碳,那么需要种22棵树才能抵消。种植树木补偿是以一棵树一年能吸收111 kg二氧化碳来计算,因此需种植的树木数(棵)=二氧化碳排放量(kg)/111。当然,种树的补偿既可以是全家自己动手种树,也可以付款给园林机构,请他们种植22棵树来补偿。当然,现在这只是一种自觉行为,不具强制性。

而且,你如果在生活中不得不乘飞机出行,则可以通过计算出行一次会有多少碳排放量,然后考虑在以后的生活中补偿。例如,在线旅行服务网站——携程网推出的“碳中和”服务就是在顾客预订机票时,网站根据飞行里程计算出乘客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给出相应的补偿项目,例如植树等。

节能创业,大有可为 篇4

○钻研进取, 做科技创新人才

胡大为刻苦努力, 天赋加上辛勤的钻研使他在学术方面已颇有成果。本科至研究生阶段, 共发表论文27篇, 申请实用新型专利2项 (2项均已授权) , 申请发明专利4项。论文被三大索引收录7篇。其中他提出的分形理论处理混凝土回弹数据的方法、高分子链人工干预产生位错挂接纳米材料方法、化学干预煤炭催化燃烧技术, 在建筑、节能减排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胡大为取得的成果和他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得到了广州日报等媒体的关注。广州日报以大篇幅报道他的事迹。硕士和博士期间更获得了很多奖项, 其中包括:2008年10月获得中华环保基金委员会——上海大众“2008绿动未来”创意类优胜奖;“广州日报”大学生风云人物——“最佳学术风云人物”;“陶氏化学奖”;“南粤优秀研究生”;华南理工大学2006、2007“优秀硕士研究生一等奖”“感动华园十大人物”等等。

○节省出的发明

本科大三那年, 在对日常生活的细致观察中, 胡大为萌生出一个念头:能否研究出一种催化剂用于降低煤炭的着火点、降低煤炭燃烧内耗, 从而减少环境污染呢?于是他开始不断地做实验, 两年多过去了, 一共做了3000多次实验, 但想要的结果一直没出来。为了寻找最合适的催化剂材料, 胡大为也试验了千百种材料, 最终他从家乡一种高热量的植物果实中得到灵感, 实验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在后来的一段日子里, 他平均每天做10次实验, 前后配备了200多种样品, 最终得到了一系列高效、安全、便宜的煤炭燃烧催化节煤剂, 提出了“化学干预煤炭催化燃烧”的概念, 目前该技术形成的节煤产品——“掘能”牌化学干预煤炭催化燃烧节煤剂, 是目前国内外唯一能够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检测出节能效果的产品。从目前的应用情况来看, 催化节煤剂能够节煤5%—30%, 同时具有一定的减排效果 (NOx和SOx减排量10~30%) , 对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该项技术在国内尚属罕见, 在国际上也是十分先进的。2008年10月, 胡大为的发明获得了中华环保基金委员会2008绿动未来创意类优胜奖。2010年5月“化学干预煤炭催化燃烧节煤技术”荣获第38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奖, 华南理工大学共四项成果获此奖。2010年5月获得广东大学生科技学术节之第七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优秀创业素质奖, 2012年获得“广州市创业先进个人”奖励。

○学而优则创, 创业中服务社会

为了更好的为社会服务及应用化学干预煤炭催化节煤技术, 2009年9月份, 胡大为和团队组建了一家科技公司, 名为广州市芬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注册于华南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内, 经营环保节能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 并推广催化节煤剂的应用。目前, 公司产品已在黑龙江、辽宁、河南、青海、吉林等地推广应用, 成立了白云分公司、东北分公司等分支机构。去年我国消耗煤炭共计30多亿吨, 催化节煤剂最低可节煤5~10%, 每吨煤按800块钱算, 每年约可节约几十上百个亿, 而且煤价在不断的上升中, 经济效益相当可观, 环保效益也不可估量。

创业近三年来, 胡大为及团队持续地研发技术, 不辞辛劳在全国各地奔波, 联系各种燃煤企业实际试用, 总结成果, 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如今, 公司已有就业人员六十余人, 预计2013年公司总部可达产值千万元, 市场终端产值更是高达几千万元。公司带动了一大批有志于在节能减排领域奋斗事业的人员。同时, 也得到了很多应用化学干预煤炭催化燃烧节煤技术的火力发电厂、水泥厂的认可, 目前公司产品已经在天瑞水泥集团、北方水泥集团等大型水泥集团长期应用, 并且在华润电力进行了长时间的试用, 实现了节煤10g/kWh的效果。稳稳当当地做事, 实实在在地节能。他们认为, 通过高新技术的应用, 在不增加额外管理费用的情况下, 节省下来的成本就是纯利润!

作文训练,大有可为 篇5

高考作文命题令人耳目一新,同时为今后的作文训练提出了新的课题。面对新课题,有两种反应:一种是认识到作文训练要不断创新,一种是慨叹“越教越不知怎么教了”。其实,高考考生作文的总体状况已经回答我们:过去的作文训练有成绩,今后的作文训练要创新。“新”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而来的。很多语文教育家早就对作文训练发表了许多精辟的见解,只要我们认真学习,落在实处,并勇于开拓进取,那么,作文训练是大有可为的。

以调动写作积极性为训练的先导

高考作文为什么涌现出那么多佳作?与作文命题激发了考生的表达欲,调动起考生们的生活积累和知识积累有很大关系。由此可见,激发和调动,既是好命题的第一要素,也是具体作文训练的最好引导。叶圣陶老先生说:“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同说话一样,胸中有积蓄,不吐不快。”可以说,人人都有表达的欲望,就看我们怎样把它激发出来。出好作文题,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激发和调动手段。要想出好作文题,必须有新眼光,新意识,也必须使作文题符合以下要求:第一,贴近学生实际,使学生能够“根据经验,说起来就头头是道,没有废话,没有瞎七搭八的无聊话”(叶圣陶);第二、能够使学生感兴趣,调动他们施展身手、领异标新的积极性;第三,给学生广阔的发挥空间,“不但不阻遏他们,并且多方诱导他们,是他们尽量那拿出来”(叶圣陶)。不要用过多的限制条件把学生“框死”。

当然,写作积极性的调动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在具体作文训练中,抓好命题设计,让命题发挥激发和调动的功能,无疑是首要的一环。

以提高创造能力为训练的核心

创造活动的两个认识支柱是想象和思维,想象渗入思维,才能有完整的创造性思维。想象的发展,有助于创造思维的发展。高考作文命题把想象力作为考查创造思维的重要尺度,大大增强了考查的力度和效度。

想象力的训练和考查由来已久。从训练方面说,作文大多离不开想象。从考查方面说,仅90年代,就有通过想象描写玫瑰园的两个小姑娘(90年),根据“圆”的想象作文(91年),根据对垃圾的不同态度写记叙文(92年),根据寓言诗“鸟的评说”写一个对话片断(95年),还有97、98的小作文,都需要借助想象才能完成。今年带有科幻色彩的想象作文,是更能激发想象力,因而更为典型的想象作文。它是众多尝试之一,而不是唯一的方式。因此,我们不必照此一哄而上,而要通过多种方式,采用多种手段,如:“提示想象和联想式”“补写式”“扩写式”“观图说想式”等等训练方法,使学生做到想象大胆而合理,联想丰富而恰当,就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创造性思维,是创造性活动的另一认识支柱。培养创造思维能力,同样是作文训练的核心内容。今年高考,一大批思维活跃、创造思维能力较强的考生在作文考查中脱颖而出,而一些在思维上和写作上钻不出“套子”的考生吃了苦头。这就从正反两个方面告诉我们,“相当的思维能力”是“写得好的先决条件”(张志公)。思维需要训练,训练需要可操作性。其中重要的几点是:(一)开放性的题目(二)开放性的思路(三)开放性的评判。这里重点说说第二点。我们要在作文指导中,着重培养学生的立体思维,尤其是辐散思维能力。举“台阶的联想”一题为例,要引导学生掌握辐散思维的途径和方法。如从不同角度认识同一事物,认识同一对象的不同部分,联系社会的不同方面等等,便可得到多种立意。如:“要循序渐进”“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不断跃向新高度”“成功的路是不平坦的”“陡者级之,战胜困难前进”“从零做起,永不止步”“打好基础,扎实提高”“赞人梯精神”“团结奋斗,跃向高峰”等等。我们只有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培养学生的立体思维能力,才能使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在关键时刻产生一个“飞跃”。

培养基本写作能力为训练的基点

从高考作文8个易丢分点(没按要求拟题、大段复述原材料、另立话题、偏离题意、想象不丰富不合理、思想意识欠健康、病句和错别字较多、文字量不合要求)来看,考生丢分主要丢在基本写作能力上。这就启示我们:作文训练要“多练基本功”(老舍)。基本功训练应主要抓好以下三点:(一)表达训练。从某种意义上说,“作文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吕叔湘),语言表达能力是其中最基本、最稳定的能力,而“语言是需要锻炼的”(叶圣陶)。(二)观察训练。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三)积累训练。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和读书读报中积累材料,养成“有所积蓄,须尽量用文字发表”(叶圣陶)的习惯。

只要我们善于引导,抓住核心,落实基点,就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作文训练,确实是大有可为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中 曹 阳

万物皆可为师 篇6

古鲁微闭双目,沉思片刻,缓缓答道:“在我的一生中,曾有过无数个老师。即使给我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我也难以将他们一一说出来。不过,真正让我受益终生的,是这三位老师。

“我的第一位老师是一个乞丐。有一次,我在山中迷了路,眼看天色已晚,不知何处可以容身。黑夜中,遇见了他。我向他请教,我到什么地方可以借宿一夜。他对我说:这里是荒郊野外,方圆几里都没有人家。如果你愿意和一个乞丐住在一起的话,你就跟我走。于是,我就跟了他去,一待就是一个月。每天早上,我随他一起上路乞讨。他的生活漂泊不定,常常食不果腹、居无定所。可他总是非常快乐,从未有过失望。每天晚上睡觉前,他总是对我说:感谢上天的眷顾,相信明天会更好。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都在坚持冥思苦修。我的生活就像他一样,时常陷入困顿之中,绝望、伤心,甚至让我想放弃自己的功课。每每在这样的时候,我都会想起他,想起他每天晚上对我说的那句话:感谢上天的眷顾,相信明天会更好。

“我的第二位老师是一条狗。有一天,我因为口渴来到河边,碰巧,它也来河边喝水。它朝水中望去,突然发现水里也有一条狗——它自己的倒影。它感到非常恐慌,于是狂吠著跳进了水里,立刻,水中的那条狗不见了。由此我感悟到这是上天给我的一个启示:尽管你会感到害怕,可你一定要跳到水里去。

“我的第三位老师是一个小孩。一天傍晚,我在小镇上遇见他。他的手里捧着一根点燃的蜡烛,要到寺庙里去敬献他的蜡烛。

“我对小男孩说:这蜡烛是你自己点的吗?小孩回答:是的,先生。我又问他:蜡烛点燃之后就会发出光,而在未燃之前,蜡烛不会发光。你能告诉我,这光是从哪里来的吗?小男孩咯咯地笑着,并不急着回答,而是一口气吹灭了蜡烛,然后问我:你看,我现在把蜡烛吹灭了。你能告诉我,那蜡烛的光跑到哪里去了吗?

“小男孩的回答瞬间粉碎了我的自以为是,让我自视渊博的学问顿时化为乌有。那一刻,我真切感受到自己的无知浅薄、愚蠢迟钝。

“其实,人无常师,我也没有固定的老师,可这并不意味着我没有去学习—世间万物,如天上的云朵、地上的树木,万物皆可为我师,只要你愿意去学习。

农村电商大有可为 篇7

但是在广大的农村, 在世世代代黄土地上耕作的农民心目中, 市场到底离他们有多远呢?电商时代到来了, 他们能乘着电商东风彻底改变自己的生产观念吗?

数据显示, 2013年农村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84.6%, 高出城镇5个百分点;截至去年12月, 我国网民中农村人口占比28.6%, 规模达到了1.77亿人, 农村网民规模13.5%的增长速度也高于城镇8%的增长速度;2014年农村网购市场总量已经达到1800亿元以上, 预计2016年将突破4600亿元。

数据表明, 农民网购的增长趋势十分明显, 但是在新一轮由电商发动的商业革命中, 农民不能仅仅作为推动电商发展的消费者形象出现!无论是政策的制定者、落实者还是推动者, 在看到农村电商消费市场美好前景的同时, 还得考虑另一个问题, 就是如何帮助9亿农民中的近2亿网民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彻底改变农业发展的传统模式, 而不是只把他们当成电商产品的消费对象。

当务之急是要积极引导农民利用互联网思维改变传统的生产、流通和消费观念。比如国内外通行的订单农业, 农户与科研机构、农户与种子生产单位、农户与农业龙头企业、农户与专业批发市场、农户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与经纪人等的合作也必须引入电商模式。作为政策的制定者和落实者来说, 必须把农业产业化和电商化紧密结合, 高起点指导农民根据市场变化科学地组织生产, 合理地促进流通。作为电商企业来说, 目光不能只盯着农民口袋中的钱, 还要盯着农民地里的作物, 特别是对于那些财大气粗的电商新贵来说, 电商下乡不能只停留在那些好听的刷墙广告语上, 还要实实在在地走村串巷, 实地调研, 手把手指导农户上网开店销售自己的优质产品。

农村的渠道资源与城市相比并不少, 邮政网点、供销社系统、城乡公交线路等基本框架还在, 农民勤劳依旧, 无非是人群和村落的集中度较差, 物流配送不方便, 这多少会影响供应链各端的效率和效益。但是, 本着真正服务“三农”的心态, 即便是微利甚至负利又何妨?何况农村依然是一片广阔的天地, 在那里, 电商一定是大有可为的。

起始于三十多年前的改革开放盘活了农村的劳动力, 今天, 人口的红利能否在电商革命的洪流中再次焕发青春?那就要看相关各方如何以更高的姿态更公益的行动来推动农村的电商革命了。曾经持续火爆的造城运动催生了一座又一座新城, 农民被赶进城里后却失去了土地;“美丽乡村”行动扮靓了村庄却无法全面解决农民的致富问题;“家电下乡”好看的外衣曾经让一些厂家和商家赚足了眼球和钱袋子, 但却并没有给农民带去更多的实惠。

养殖蚯蚓大有可为 篇8

一、经济价值

1. 改良、肥沃土壤

蚯蚓吞食土壤, 排出蚓粪, 蚓粪颗粒均匀、无味、卫生, 保水透气功能比一般土壤高3倍;氮、磷、钾含量较高, 含17种氨基酸, 有机质含量40.2%, 有益菌20~20000万个/克;蚓粪肥效高, 抑制有害菌生长繁殖能力强, 能提高土温、保水、保肥, 大大提高农作物产量。蚓粪养花, 可显著延长花期且更鲜艳。蚓粪节省了农药、化肥, 集营养、防病、促进植物生长于一体, 是生产有机食品的最佳肥料。在美国, 蚯蚓生物肥料售价比一般化肥高2~3倍。

2. 新型动物性蛋白质饲料

蚯蚓蛋白质含量60.4%, 氨基酸含量高, 为畜禽和鱼类生长发育所必需。蚯蚓蛋白中亮氨酸含量最高, 其次是精氨酸和赖氨酸等, 精氨酸含量为鱼蛋白的3倍, 色氨酸含量为动物血粉蛋白的4倍、为牛肝的7倍。蚓体粗脂肪含量、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 饱和脂肪酸含量很低, 利于满足动物对必需脂肪酸的需要。蚓体还含有胡萝卜素和维生素A、B、E, 可有效弥补饲料中维生素不足。蚓体中大量微量元素及多种活性成分, 能促进动物生长, 增强免疫力。蚓粉完全可代替鱼粉作为饲料中的蛋白来源。

畜禽和鱼均喜食含蚓粉的饲料, 含蚓粉的混合饲料喂养幼畜、禽或鱼苗, 生长快、色泽光洁, 发育健壮, 死亡率低。每头猪每天喂0.1~0.2公斤蚯蚓, 每天可增重0.25~0.5公斤而且猪肉嫩、鲜、无异味, 肉品质明显提高;用蚯蚓喂蛋鸭, 可使鸭蛋平均增重10克左右。

3. 处理畜禽粪便

我国养猪业日排粪量291万吨, 养鸡日排粪量3.8亿公斤。由于缺乏相应的处理技术和设施, 大量畜禽粪便直接排放河道或堆放在田头, 污染严重。利用蚯蚓处理畜禽粪是治理污染的重要途径。利用畜禽粪便等有机废弃物养殖蚯蚓, 不仅防治污染, 维护自然生态平衡, 保护生态环境, 同时又变废为宝, 得到生产有机食品所必须的无化学制品污染的生物肥料, 一举多得。

4. 食用

经济发达国家已兴起开发蚯蚓保健食品热, 年贸易额约20亿美元, 且每年以20%~25%的速度递增。蚯蚓食品可烹、炒、炸、煎, 味道鲜美。精制蚯蚓已被用于焙制饼干、面包和肉类代用品;蚯蚓肉和牛肉混合制成的汉堡包, 售价比一般汉堡包贵15%。日本是目前蚯蚓最大消费国, 也是最大进口国, 日本食品工业运用现代技术开发研制出蚯蚓粉保健食品, 经测定含有多种营养成分, 蛋白质58.5%、脂肪6.3%、亚油酸110毫克、维生素B1 1.3毫克、维生素B2 3.3毫克, 具有调节身体疲劳, 降低血液胆固醇浓度, 预防低血压、神经痛和便泌等功效。

5. 药用

蚯蚓入药历史久远, 但在我国人工养殖蚯蚓入药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医药学家经多年努力, 从人工养殖的蚯蚓中, 提取“蚓激酶”入药, 目前世界上有十多个国家开展蚓激酶的提取研究。日本宫崎医科大学美原恒教授发现蚯蚓有一种特殊酵素, 可起溶解血栓作用。蚯蚓作中药, 有治疗哮喘病, 解热、麻醉、持续降压、催产等作用, 还能医治黄疸、伤寒、利排尿、解痉挛、涂丹毒、治外伤炎症和牙龈溃疡等。

二、蚯蚓人工养殖

养蚯蚓投资少、效益高、操作简单、用工少、周期短, 是一条切实可行的致富路。养蚯蚓无需饲料投入, 各种垃圾、农作物秸秆、草、菜、树叶和畜禽粪便都可用来养殖蚯蚓。20头牛所产粪便可养一亩蚯蚓, 每亩年产蚯蚓3吨, 蚯蚓粪20吨, 增收8000元。养殖蚯蚓的前景已被越来越多的专家认可, 蚯蚓饲养业和蚯蚓食品加工业将会越来越兴旺。

1. 品种选择

选择体型大, 健壮、活泼、生长快, 繁殖力和环境适力强的个体。目前广泛进行人工养殖的蚯蚓品种有大平二号、北星二号、赤子爱胜等。

2. 养殖场地

忌盐碱地, 壤土为宜, 地块平整, 要通风, 全日接受阳光照射, 但防止直射。环境安静、潮湿、天然食物丰富, 没有污染, 水资源丰富, 交通便利。

3. 蚯蚓养殖床的制作

以用牛粪养殖蚯蚓为例, 新鲜牛粪不需发酵, 每个养殖床的长度根据地块、地形设计, 一般长30~50米、宽0.8~1.2米、高15~20厘米, 养殖床间隔0.8~1米, 作为采收蚯蚓和为蚯蚓添加牛粪的人行道。养殖床制作完后, 将其晾晒5~7天, 然后往上浇水, 以备投放蚓种, 养殖床内湿度60%~70%, 在养殖地块上还要做排水渠。

4. 引蚯蚓种

购买蚯蚓种应尽量避免长途运输, 选择路途较近场家购种, 夏季应早、晚运输, 以免对蚯蚓造成过大应激。

5. 投放蚯蚓种

采取小面积试投法, 即取几平米的养殖床先试投喂养, 观察是否有异常反应, 异常行为包括剧烈翻滚、逃逸, 在床体表面聚堆不进入养殖床内等现象。若出现异常, 首先检测牛粪酸碱度是否适宜, 牛粪是否被喷晒过消毒剂等, 蚯蚓生活适宜的p H值为6~8。若无异常便可将蚓种全部投入。

6. 日常饲养管理

(1) 春、秋两季注意保温。春季气温回升阶段, 往养殖床添加的牛粪要铺盖满整个养殖床表面, 牛粪要细腻, 无大块。避免进风, 保持养殖床内温度。秋季做法与春季相似, 因秋季属气温回落时节, 可适时分期分批添加牛粪, 增厚养殖床, 提高养殖床温度, 夜晚气温降低, 可覆盖农作物秸秆或塑料薄膜, 起到保温作用。夏季气温较高, 养殖床内水分蒸发较快, 应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可种植遮荫作物, 设置遮阳网, 如条件允许, 最好在基料上方设置喷水系统, 每天喷水, 保证养殖床湿度, 温度控制在15~30℃。 (2) 控制湿度。根据养殖床内水分含量, 蒸发程度, 不同季节降雨量, 适时适度给水, 给水过多, 可造成蚯蚓自切。湿度60%~70%为宜, 可用手攥取一团基料, 从手指缝隙有水溢出即可。 (3) 建议人工除草, 也可利用除草剂除草, 在喷洒除草剂3日内不要往养殖床上浇水, 防止蚯蚓中毒。 (4) 北方冬季寒冷, 应将养殖床加厚, 床高50厘米, 加盖塑料薄膜, 再盖上一层稻草帘子, 利于蚯蚓越冬。随时观察基料10厘米深度的温度, 以1~3℃为宜, 若低于0℃, 蚯蚓有可能被冻死。

7. 定时清出卵茧, 提高孵化率

气温15~28℃的季节, 每隔10~15天, 将卵茧从养殖床内清理出来, 放到预先准备好的蚯蚓床上孵化。

8. 采收

利用太阳光光驱采收蚯蚓, 先将宽约0.6~0.7米的塑料薄膜铺在人行道上, 然后将蚯蚓连同基料一同移至塑料薄膜上, 随着太阳光照射, 蚯蚓便会向基料底层移动, 便可逐渐清除上层基料, 最后获得鲜蚯蚓。采收结束后, 把基料回填至养殖床上, 并将养殖床修整好, 添加新鲜的牛粪即可。

9. 防敌害

智慧社区,大有可为 篇9

近日, 以烽火通信、东华软件、碧水源、东方园林、利亚德、综艺股份等十多家上市公司行业龙头企业及金融机构在北京联合发起的“中国智慧城市投资联合体”正式成立, 标志着我国智慧城市投资的最大“联合舰队”扬帆起航。

自2008年“智慧地球”和“智慧城市”概念出现之后, 引发了全球一轮智慧城市建设的热潮。中国紧跟世界步伐, 尤其是十八大以后,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并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进:上海三年内投百亿助建“智慧城市”;青海积极行动, 建设宽带促进信息消费;兰州新区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安徽10个市县区纳入国家智慧城市试点, 新一轮城镇信息建设热潮已经到来。

烽火通信战略与市场部总工程师李铿表示:烽火通信作为智慧城市建设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 依托自主研制的智慧家庭互联平台、云服务平台以及大数据分析平台, 可以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为我国提供智慧社区、智慧园区和智慧家庭建设提供一揽子系统解决方案。日前, 烽火通信首个智慧社区演示展厅已经对外开放, 智慧家居给生活带来的惊喜触手可及。

智慧社区新定义

智慧社区不是一个新概念, 一直以来根据各行业关注的焦点不同, 智慧社区往往更注重的是小区的物业相关系统的数字化以及家电等设备的智能化, 并没有形成一个可持续运营的智慧社区商业模式。随着近年来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 各行业和人群对信息化服务的要求变得越来越广泛和具体。中国目前的智慧社区发展是和整个行业的发展要求紧密相联的。

智慧城市、宽带中国、信息消费等成为国家发展战略;

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开始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角度;

房地产行业对于商业地产和住宅地产的溢价增值的要求也来越强烈;

居民对生活环境已经从满足于基本居住条件, 开始向生活更便捷、更安全、更健康、更丰富多彩的娱乐生活发展。

可见, 智慧社区作为连接智慧城市和智慧家居的一个重要纽带, 已成为社会生活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同时, 智慧社区的范围也得到了极大的扩展, 包含了家居生活、物业管理、社区周边商圈等各方面的信息服务, 如图1所示。

因此, 我们可以这样来定义智慧社区:以宽带网络为基础, 通过信息化和电子商务手段, 连接家庭、物业和周边商圈资源, 为以家庭为主的社区居民提供各种生活服务和公共服务。

按功能模块划分, 智慧社区提供的服务或业务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四大类。

基础网络服务:有线无线通信网、宽带网络接入、弱电强电……

物业管理服务:安防报警、电子巡更、门禁、照明、背景音乐……

智能家居服务:家庭监控、远程控制, 通信娱乐等, 向智慧家庭发展……

便民生活服务: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收费交易、医疗健康、邻里社交……

智慧社区发展现状

智慧社区的发展是一个持续过程, 从80年代末开始, 经过了几个阶段, 包括智能化、数字化、智慧化, 产品与技术从非可视楼宇对讲开始逐步向网络化、信息化、社区服务化方向发展, 服务范围也从楼宇、家居扩展到周边商圈。如图2所示。

智慧家居高速发展, 昭示智慧社区新蓝海

根据赛迪顾问的研究, 2012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即已达到31.2亿元, 增长率高达30.42%, 从趋势上看, 呈现持续高增长态势。作为新兴的物联网应用之一, 智慧家居以其前瞻性、跨越性和对生活的巨大提升, 吸引了产业的参与。在物联网、云计算、三网融合的发展环境下, 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充分利用电脑、网络、电信三方面的综合布线技术, 通过家庭管理平台将与家居生活有关的各种子系统有机地结合。可以预见, 智能家居会从高端的用户群慢慢地渗透, 未来三到五年内, 智能家居会有一个比较大的发展。而智能家居是智慧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管中窥豹, 从智能家居规模来看, 智慧社区市场更将是一个新的蓝海。

商品住宅可预期, 智慧社区有基础

城镇化是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 未来若干年, 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将持续高速发展。城镇化趋势最直接的影响将是商品住宅的规模建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俊2013年7月发文称,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 城镇化率从1990年的22%上升至2012年的52.57%, 预计城镇化率2020年将达到60%左右, 2030年将进一步达到66%左右;

住建部:每年城镇新增城镇住宅约6~8亿平方米;

2012武汉市商品住宅累计新增成交13.53万套, 成交面积1336万平方米;

全国截止2012年城市500户以上小区超过5万家, 武汉市区每年新增楼盘100-150个。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到, 商品住宅、新增小区/楼盘的规模及其可预期性, 将是智慧社区的最大目标市场, 为智慧社区的规模发展奠定了基础。

宽带用户规模增长, 智慧社区普及有保障

自2011年以来, 国内三大运营商相继开启了以FTTH为主导模式的大规模接入网建设。2012年“宽带中国战略”提上议程, 宽带普及提速工程全面启动。2013年工信部与相关部委共同推动出台了《关于印发“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的通知》, 首次将宽带网络作为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公共基础设施, 同时, 由住建部、工信部等联合发布两项国家标准, 对光纤入户的实施情况做出了强制性规定 (2013年4月1日起, 所有新建住宅均需实现光纤接入) , FTTH迎来了又一轮的建设高潮。

在“宽带中国”、“三网融合”等政策的推动下, FTTH市场迅速增长, 预测未来几年, FTTH的市场规模将持续保持较快速的上升趋势。而以FTTH为代表的宽带接入的规模建设, 为以网络连接、信息服务为基础的智慧社区的普及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新环境, 造就智慧社区新模式

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为传统经济、传统产业带来新的活力, 商业形态和商业模式都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互联网思维不仅改变了世界, 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在新的环境下, 当前的社区周边商业的发展出现了以下新的趋势。

社区商业发展偏向于多功能综合体;

连锁式经营将成为社区商业的主导方式;

单一功能的零售业态将逐渐淡出;

社区商业朝着电子商务方向发展。

对于以上的变化, 从智慧社区的发展历程来看, 关注的内容已经从设备、系统相关的数字化、智能化, 演变为对生活舒适性、便捷性等服务意识的层面。根据市场调研, 社区服务的提供方式逐渐向着新的模式发展:

线上综合服务平台, 聚合周边商圈, 提高生活便捷性;

线下实体运营, 打造复合型社区服务;

用信息技术打通线上线下, 以人为本, 实现服务一体化。

产业链的逐步完善, 智慧社区合作共赢

在新的市场环境下, 智慧社区已经从单纯的设备制造商、系统集成商主导, 变为各方参与, 互利共赢的局面, 产业链上下游涉及房产开发商、物业/社区运营商、业务提供商、设备提供商、系统集成商、电信运营商等多个角色, 如图5所示。

智慧社区大有可为

校史育人 大有可为 篇10

一、充分认识校史育人的独特优势

“欲知大道, 必先知史”。校史育人的主要内容是以学校丰富的历史及其蕴涵的大学精神教育师生知校、爱校、荣校, 弘扬学校优良传统, 传承大学精神, 完成大学使命。成功的校史教育可以激励师生自我教育、自我实践、自我反思, 自觉接受科学理论和先进思想观念, 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把全校师生员工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研究型财经大学的目标上来。因此, 校史教育必然成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环, 具有着不可替代的教育意义。

1. 校史育人的独有性。

每一所大学都有属于自己的一部发展史, 如个人的成长史一样具有不可替代性或不可复制性, 这就注定了开展校史教育的资源的独有性以及教育效果的独特性。每一所大学都应充分发掘各自的传统、特色和优势, 张扬自己大学精神中的个性, 使其成为自身独有的标识、气质和品格。

2. 校史育人的主流性。

每一所大学的历史首先是育人的历史, 育人是校史的主流, 同时也成为校史的目的。如:北京大学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浙江大学的“求是创新”, 西南财大的“经世济民, 孜孜以求”等, 都从各自的角度彰显着启迪人、教育人和培养人的主流意义和作用。

3. 校史育人的贴近性。

在思想道德观念的形成过程中, 人的感情总是从爱家庭、爱学校、爱故乡, 逐渐过渡到热爱祖国。因为地缘、学缘的关系, 校史育人可以更好地实现贴近师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 使师生感觉可亲、可敬、可感、可学,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针对性和实效性。

西南财经大学校史馆于2007年10月建成开放并由档案馆负责管理维护。2008年8月, 为宣传学校师生在5·12汶川地震中积极抗震救灾的事迹, 在校史馆内新增了抗震救灾展馆部分。校史馆整体风格朴素庄重、典雅大方, 展览面积1200平方米, 拥有展柜20余个, 展板近百张, 陈列领导题词、教学科研成果、证书文件、奖杯奖牌等各类实物上千件, 安装了学校光华、柳林两校区的1:450沙盘模型和历届校友信息及毕业照多媒体查询展示系统, 以多样化的展览方式, 多角度、多层面展示学校建校以来的风雨历程和丰硕业绩。建成开放以来累计接待师生和来宾2万余人次, 成为师生知校、爱校、荣校的重要课堂和宣传展示学校的重要窗口。

二、着力挖掘校史育人的巨大价值

当前, 在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的背景下, 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比以往更加频繁,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深入挖掘和传承创新我校校史中的以“经世济民, 孜孜以求”西财精神为核心的优良文化传统,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是我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在要求。

1. 着力挖掘校史中的爱国主义精神等理想信念价值。

在时代的变迁中勇于承担社会职责, 与国家民族同命运是西财的优良传统和理想信念。1925年6月3日, 在反帝爱国的“五卅运动”中, 数百名脱离美国教会学校上海圣约翰大学的爱国师生发起组建了光华大学。首任校长张寿镛先生创办光华大学的中心思想是从帝国主义手中收回教育权。他认为, 要使国家尽善尽美, 必须植根于大本大原, 而这个大本大原就是教育, 教育为百年树人之大计。光华大学的校名取自“日月光华, 旦复旦兮”, 象征着复兴中华, 反抗帝国主义宰割和奴役的爱国主义和革命精神。光华精神就此成为西财精神的发端。与中国其他高校一样, 西财的成长壮大, 与国家的荣辱, 与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理想紧紧相联。从光华大学到成都分部再到四川财经学院, 一代代西财师生对国家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 铸就了强烈的爱国主义主旋律。通过让师生从学校发展的过程认识中华民族的沧桑历史, 让师生认识学校走过的不平凡的足迹和积累的财富, 特别是从张寿镛、谢霖等无数前辈学人的感人言行事迹中, 找到前进的精神动力, 坚定理想信念。

2. 着力挖掘校史中的团结包容等凝聚激励价值。

西财校史由一代代师生共同奋斗凝聚而成, 此过程造就出全体师生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群体意识。1952年, 成华大学受文组建为四川财经学院, 先后融汇了西南地区16所财经院校及综合大学的财经系科, 成为建国初期全国高等院校分区布局的4所财经高校之一。这一次海纳百川、名师云集的合并过程如果没有专家教授们坦诚、从容、深度的融合, 是很难成功实现的。就当下而言, 我们正在努力追求的海内外人才、新老体制人才的交融互动、和谐共长的局面, 应当也可以从前辈们留下的精神遗产中去追寻新的启迪, 从而使师生员工都迸发出强烈的向心力、归属感, 自觉地为学校的发展壮大贡献力量。

3. 着力挖掘校史中的自强大爱等情感陶冶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情感交流与共鸣的过程, 校史教育通过特定的校园文化氛围和精神环境使生活在其中的师生无形中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方面对学校传统产生认同, 从而实现对自我精神、心灵的塑造。光华大学及其成都分部的白手起家, 四川财经学院在历经磨难停办后的复校, 西南财经大学于2000年从行属院校划转教育部加入“国家队”竞争, 无不体现了当时师生们自强自信、艰苦奋斗的精神境界和求索实践。2008年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 西财师生展示出的大爱精神进一步丰富了西财精神的内涵, 砥砺了“大气为人, 大智谋事, 大爱行天下”的西财青年品格。正是学校近一个世纪积淀的浓厚文化氛围之中包含的价值观、道德观、荣辱观、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等, 潜移默化地陶冶着生活在其中的西财师生。学校在关键时刻抢抓机遇, 杰出校友的奋斗故事和成功感言, 优秀教师的人格风范和等身著作, 正是这样丰富、细腻的校史教育激起师生强烈的爱校情感, 并在此基础上树立起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

三、勇于担当校史育人的重要使命

1. 加强校史育人的内容编研。

聘请一批了解学校历史, 关心学校发展的老领导、老同志担任校史顾问。制订科学合理的校史编研选题规划。组织稳定的研究骨干队伍, 同时吸收对校史感兴趣、有热情的学生和校友积极参与校史编研。特别重要的是要抢救挖掘学校各前身院校和重要历史阶段的领导人、知名教师、优秀校友等亲历者、见证者的文字或口述材料, 征集其档案、图片等各类校史实物。坚持全面再现的原则, 完整地展现学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 全面地反映学校教学、科研、管理与服务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状况。坚持突出重点的原则, 充分关注师生的业绩和优良传统, 关注教学和科研, 开展对校园风物文化、重要活动、杰出人物等的专题研究。编辑《西南财经大学年鉴》, 扎实积累校史素材。产出一批校史编研成果。

2. 丰富校史育人的载体形式。

以校史馆为主阵地, 将校史教育作为新生入学教育和新教工岗前培训的重要内容。组织开展实践性校史育人活动。如:招募培训校史馆学生讲解员、组织社团研读各类校史书籍、举办校史征文比赛、校史校情知识竞赛。不断拓展新的校史育人载体。如:编辑校史研究通讯、开设校史文化讲座、印发校史知识手册、开展校史主题教育活动、在校报开辟校史文化专栏等等。利用校庆庆典活动开展校史育人活动, 展母校今昔风采。动员全校师生学习校史、了解校情、认同西财文化底蕴。

3. 构建校史育人的校园景观。

校史是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传承载体, 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和魅力之所在。在校园环境和人文景观建设中充分考虑校史景观建设, 是大学校园延续历史、传承文化的必然选择。特别是学校特色建筑、历史遗迹、杰出人物雕塑、校训石碑等各类形式的校史景观作为反映学校文化、体现学校精神的高水平的“化人之物”, 能够以其历史穿透力和文化厚重感, 给人以真的启迪、善的感召和美的享受, 往往具有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校史馆应当积极策划和参与打造学校历史名人塑像、用学校名人和有纪念意义的事件命名校园道路楼宇、建造校史长廊、复制重建前身院校特色建筑或者标志性校门等等, 反映学校的历史底蕴, 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 达到良好的环境育人的效果。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 育人为本, 切实加强学生思想政治道德教育, 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使命。校史教育作为育人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要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按照“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要求, 以弘扬西财精神、提升校园文化为主旨, 以高质量的校史编研成果为基础, 以大开放的校史馆为阵地, 不断丰富校史育人的载体, 为所当为, 有所作为, 切实强化校史育人的实效, 努力为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创建特色鲜明高水平研究型财经大学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柳礼泉.高校德育视野下的校史校情教育[J].高校理论战线, 2011 (3) .

[2]程珂.高校校史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世纪桥, 2011 (13) .

“表面”文章大有可为 篇11

荷叶的拒水表面上布满“小包”,它们紧紧地挨在一起,形成了一个针对于叶面的“保护层”。你可以将那些“小包”想象成无数撑开的“雨伞”,“雨伞”的下面形成了一层极薄的“气垫”。当雨滴落下时,“气垫”中的空气并没有排出去。由于“小包”间的距离非常小,空气让雨滴无法穿过缝隙进入到真正的叶面上,因此雨水便只能在“小包”上面滚来滚去了。滚落的雨滴带走了叶面上的灰尘,还冲走了各种细菌。大自然是创造的大师,它的智慧真是令人无限神往,它的作品更是令人无比羡慕。

一种表面,一个梦想

科学家试图使用人工生产的材料模仿荷叶的表面,他们发明了一种“超级排斥表面”,并用一个组合的拉丁词为其命名,即由“一切”和“憎恶”两个词组成,原本的意思是“憎恶一切”。在材料科学家看来,“憎恶一切”的意思就是排斥所有的液体,包括水和油,还有血、咖啡和酒精等等。拥有这种“排斥一切”的表面是人们的梦想。

材料学家们已经研制出了几种不同版本的“超级排斥表面”。例如,他们尝试用非常细的不锈钢丝制成密集的丝网,它很像家里用的纱窗,但编织要细密得多,一片成人拇指指甲大小的样品上分布着超过1200个细小的网格。科学家们在丝网上喷一层极薄的化学纤维涂层,从而在网格中形成了一个个小气囊。任何液体接触到这些气囊时,都只能在气囊上流动,而不能触碰到真正的固体表面,这样一来,它就和荷叶的表面很相像了。

假若把这种表面附在面料上缝制衣服,那么穿上这种衣服就不仅仅能够保持干净,它还是绝妙的防护服。化学家和医生可以用它防护酸类液体、血液和其他危险液体的伤害。

表面的多种行为

科学家认为,假若能让材料表面有选择地排斥,那么这些材料可以发挥的作用将更大。比如,他们就研制了一种专门对付油污染的表面,有了这种表面,清理湖泊、江河和海洋中的油污就容易得多了。要构建这种表面,科学家们同样需要一个极细的金属丝网,然后在丝网上涂一层化学物质,不同的是,这种物质能排斥油,但对水却是吸收的。假若你把油和水泼向这种表面,那么水会穿过表面,而油则被挡在外面。在测试中,人们使用这种表面制成的织物清除水中的油污,结果水中99%的油污都被清除掉了。

科学家还发现,让表面展示一种“混合”的行为还能满足人们的更多需求。一个突出的实例是镜子和其他玻璃物品的表面,这些表面很容易被雾化而变得模糊不清,这是因为当潮湿的空气遇到了冰冷的玻璃,例如照相机的镜头、镜子等,空气中的水分会很快被冰冷的表面所凝结,这些凝结的水滴散射光线从而使玻璃变得不透明了。

科学家们一直想设计一种表面以吸收掉玻璃上的水滴,他们研制了一种和“超级排斥表面”相对立的材料——“超级吸收表面”,这种表面能将水滴平铺到玻璃上,使水滴变成一层“水面”,这样一来,由于玻璃上的水在任何地方都一样厚,光线的散射便不会发生了。然而,即使这样,也依然存在问题。假若气温处在0℃以下,水层便会结冰,冰上还是会结霜。事实上,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所以“超级吸收表面”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为了彻底解决玻璃起雾的问题,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材料科学家迈克尔·鲁布纳和他的同事们想到了一个更妙的办法,那就是做一个组合的表面,它吸收水蒸气,却排斥水滴。空气中的湿气可以经过组合表面的外层,但一旦穿过外层,它们便被内层所捕捉,黏附在了内层上,而内层也只是将水分子暂时“固定”住,它的奥妙在于气体水分子在内层无法聚在一起,它们因此就不能混合和结冰。与此同时,外层虽不排斥水蒸气,却能排斥液态水,因而雨滴之类若落在了这个涂层上便只能滚落下来。

在测试中,鲁布纳和他的研究团队将一些小块的玻璃放在零下20℃的环境中冷冻1小时,然后再将玻璃放到一个温暖而潮湿的环境中,结果是,没有组合表面的玻璃很快便“起毛”了,但有组合表面的玻璃依然如故,表面清洁和透明。

给巨轮穿上“空气外套”

解决玻璃“起毛”的问题是很多人的梦想。摄影镜头、望远镜的镜面常因被这种雾气笼罩而让人不胜其烦。不过在目前,这种表面也有缺点,那就是它太脆弱,容易损坏,所以暂时还无法在汽车的挡风玻璃上发挥作用。也许下一代技术能打造出更结实的组合表面,到那时,这种表面的用处就更大了。

“超级排斥表面”的出现使一些科学家有了越来越多的想法,于是有人想到了更大的家伙——船。在浩瀚的海洋上,巨轮的航行非常耗费能源,它们在水中破浪前进必须克服巨大的阻力。当巨大的船体划过水流时,水和船体的摩擦对巨轮形成了强大的拖曳作用,假若有办法减少这种作用,船便会行驶得更快,能量也会消耗得更少。克服拖曳的关键在于减少摩擦,其中的一种方法是在船体的水线以下制造一个空气层,这就好比给巨轮穿上一件“空气外套”,在这种情况下,船实际上行进在空气中,而不是在水中。

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夏洛蒂·巴尔比耶研究小组决定设计一种能捕获空气的表面,然后给这种表面涂上一种拒水的化学涂层。为了便于测试,这些科学家先在一些铝制的圆盘上做文章,他们在圆盘上刻上细槽,这样的细槽在大型的船体上代表流水的通道,流水流过通道能有效地减少拖曳的力量。接下来,科学家们使用酸性物质在通道内部和通道之间腐蚀出一些更小的结构,它们是一些气孔,气孔之外又套上一层有拒水作用的高分子聚合物,事实上,这种表面和前述的其他科学家们研制的拒水表面是类似的。

为了测试这种表面的效果,科学家们将圆盘放到水下,使用一种类似电唱机的装置让圆盘高速旋转。测试的数据显示,沟槽的深度和气孔的大小对减少拖曳力是有影响的,这种影响还会随着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巴尔比耶认为,假若使用这种表面技术并且处理得当,一艘长300米的油轮便可以在航行中减少44%的拖曳力。

可以预测,表面科技的应用可以是非常广泛的。科学家们正在设法将表面科技推广到几乎所有的领域。例如,人们设想使用一种表面的涂层以除去输电线上冻结的冰层,在暴风雪的天气里,这种冰层会给人们带来很大的麻烦。同样地,类似的涂层还能减少船体上的藻类,使船舶行进得更省力。至于其他日常的方面,例如不沾污物的衣服,不起雾的镜子、眼镜、车灯等等更是不胜枚举。正因为如此,“超级排斥表面”才对科学家们具有“超级魔力”。

小题也大有可为 篇12

已知A, B, C是△ABC的三个内 角 , 向量) , n = (cos A, sin A) , 且m·n = 1, 求角A.

这是一道容易题, 并非难题, 也可以说属“小”题.以下是这道练习讲评的课堂实录.

师:由条件可以得到什么结果?

生 (齐声) :. (这一步没有问题, 也确实不应该有问题! )

师:接下来应该怎么进行呢?

生1:根据同角关系式sin2A + cos2A = 1, 我用解方程组来做:

由 (1) , 得

把 (3) 代入 (2) , 得

师:同学们有其他不同的解法吗?

生2:我的解法和生1差不多, 但答案不一样, 我是这样做的:

把 (4) 代入 (1) , 得

解得cos A =1/2 (其中cos A = -1应舍去 ) . 又0 < A < π, 所以A =π/3.

师:出问题了! 同学们思考一下. (但一波未平, 一波又起)

生3:他们的解法太麻烦了! 我们刚学过) , 我是这样做的:

师:很好, 简洁明了! 同学们, 三种解法, 两种不同结果, 应该如何选择呢? 生3的解法无懈可击, 生1、生2的解法似乎也不无道理, 问题出在哪呢? 由于0 < A < π, 是不是求出sin A的值 (生1) 与cos A的值 (生2) 对答案有所影响呢 ? (因为课前认为此题并不难, 没有做太多的考虑.现在看来, 必须临时做一做“救火队员”了.在学生思考的同时, 我试着把方程组做了修改) 同学们, 老师把方程组做了改动, 请同学们按以上三种解法做一做:

解方程组:

师:下面请三名同学说一下他的解法.

生4: (按生1的解法) 由 (5) , 得

把 (7) 代入 (6) , 得

解得sin A = 1 (其中sin A = -1/2应舍去) . 又0 < A < π, 所以A =π/2.

生5: (按生2的解法) 由 (5) , 得

师:我们看到, 生1与生4、生2与生5的解法所得的解的个数又不同了, 生3与生6的解法还是可靠的! 似乎与求出的是sin A的值还是cos A的值没有关系.那么生1与生4、生2与生5的解法到底问题出在哪, 他们的解法有什么共同点呢?

生7:我注意到, 他们的解法都是采用解二元二次方程组的代入消元法, 代入后相当于对第一个方程两边进行了平方, 难道会产生增根?

师:很好! 同学们不妨对生1、生5的解检验一下, 看是否果真如此?

生8:我检验过, 生1、生5的解法确实会产生增根.

师:生2、生4的解法与生1、生5的解法并无本质上的差别, 为什么他们的解法不会产生增根?

生9:应该也会, 只不过在解的过程中, 碰巧得到cos A =-1和sin A = -1/2, 把它舍去了.因此生2、生4的解法同样需要验根步骤, 这样才会无懈可击.

师:非常好! 但老师还有一个问题:解二元二次方程组时, 验根并不是解题的必要步骤, 为什么这两个方程组需要验根呢?

生10:这两个方程组并不是二元二次方程组.

师:正确, 原方程组不是标准的二元二次方程组. (差不多可以收尾了) 我们可以将sin A, cos A看作未知数, 这样这两个方程组就可以看成二元二次方程组了. (生11的回答, 让同学们的思维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可为】推荐阅读:

上一篇:清华简下一篇:设备可视化点检管理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