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旁CR

2024-09-02

床旁CR(共5篇)

床旁CR 篇1

CR系统即电子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 因其有强大的后处理功能技术, 能将模拟的影像信息转换为数字化影像信息, 加快了数字化信息处理进程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它丰富了医学影像的内容, 实现了数字化。根据CR系统的曝光宽容度大, 图像清晰度高, 后处理功能强等特点。我们对1000例危重病人 (不能随意搬动及手术中急需检查的患者) 运用CR系统进行床旁摄影取得良好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000例患者, 男623例, 女377例, 年龄7~86岁 (平均47岁) 。CR床旁摄影胸片489张, 四肢片265张, 盆腔143张, 脊柱103张。

2.2 设备

采用德国AGFA计算机处理系统 (含登记工作站, CR扫描主机, 影像后处理工作站, 激光胶片打印机, 激光报告打印机) , 美国GE公司R—500型500 mA X线机。

1.3 方法

CR使用的是IP板, 其摄影步骤同传统屏片组合摄影。CR的曝光条件:胸部正位75 kV、侧位90 kV, 均200 mA, 时间正位0.30 s、侧位0.65 s。盆腔前后位70 kV, 200 mA, 0.7 s。脊柱正位80 kV、侧位90 kV, 均200 mA, 正位0.8 s、侧位1.25 s。四肢70 kV, 30 mAs。影像质量评价依据 (医学影像枝术质量标准) 的有关规定, 按影像清晰度、对比度、良好的影像锐利度、照片伪影及诊断要求程度等综合评定分出甲级、 乙级和废片。

2 结果

根据医学影像枝术质量的评片标准:本组1000例CR照片中甲级片960张, 甲片率达96%;乙级片38张, 占3.8%;废片2张, 占0.2%。其中1例为患者体位摆放不恰当, 另1例是曝光条件太高, IP板信息丢失。

3 讨论

3.1 数字化信息是新世纪医疗服务和医疗制度改革的必然需求。在医疗服务的信息化、网络化需求不断增长的今天, 数字化影像将有利于提高医疗诊断质量。CR系统最具备的特点是可为床旁X线摄影提供稳定高质量影像。传统屏胶联合X线床旁摄影片影响图象质量的人为因素众多, 不易控制, 一旦摄影完成, 其影像质量较难改善, 返照率高。CR系统成像解决了这一难题, 从根本上体现出移动数字化成像技术的优越性。

3.2 CR是采用IP板具有移动性, 可以随身带到任何科室为患者做床旁摄影, 再将IP板上的影像信息经激光扫描成为数字信息, 自动传输至CR影像处理工作站进行图像处理之后输出高质量和高清晰度的CR影像。

3.3 在临床工作中, 根据具体病情诊断之需要, 数字化CR影像不同于传统的X线照片, 它是多种处理技术, 如谐调处理, 空间频率处理, 时间减影, 能量减影, 体层伪影抑制, 动态范围控制等。具有多种强大的后处理功能并能一次完成, 如病灶的放大, 影像增强, 边缘增强, 黑白反转, 影像对比, 灰阶与窗位处理, 病灶大小的测量, 局部的放大等, 可使组织结构, 病变形态更容易显出, 更能提高显示病灶的能力, 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3.4 CR摄影条件低, 为传统X线摄影的1/2—2/3, 可使被检者的受照剂量明显下降, CR影像的动态范围较大, 即其曝光系统宽容度较常规系统大, 密度分辨率也远远高于常规的屏胶系统。

3.5 CR摄片条件的宽容度大, 即使X线曝光技术条件错误, 也可通过强大的后处理功能进行弥补, 可免除照射不足或过度造成的影像不清晰, 避免重复检查.从而得到高质量图像。

3.6 CR系统的另一大特点是不但能为床旁X线摄影提供稳定的高质量高清晰度影像, 而且还能大大降低重拍率, 减少病人X线受线量及技术人员的工作量, 它改变了传统X线摄影工作程序, 减少了技术人员进暗室处理, 对号归片及胶片归档管理等环节上的繁琐工作, 由电脑操作取代了传统的人力操作, 明显降低了工作强度, 显著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3.7 CR系统可以通过改变曲线斜率来改变影像的对比度, 通过移动曲线的位置改变影像的学学密度, 而获得含有不同信息的照片, 如处理外伤患者同时有肺部挫伤和肋骨骨折, CR系统可以通过后处理的调节同时获得肺部与肋骨的影像, 减少了曝光次数, 显示的信息易为诊断医师阅读、理解, 且质量更能满足临床诊断的要求。为及时救治危重病人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3.8 CR系统的使用可数字化存储, 可并入网络系统, 可节省部分胶片, 也可节约片库占有空间及经费。实现了影像数字化存贮和数据库管理, 有利于查询和比较, 实现了资源共享。

总之, 由于影像技术数字化在不断的演变中, CR系统可作为一种全新的X线成像技术应用于临床, 它能及时、准确地为患者诊断与治疗提供更科学的影像资料, 其卓越的性能与数字化影像特征日益为人们所重视, 真正体现出它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张云亭, 袁津德.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 [M].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42-48.

[2]黄勇.CR系统在床边摄影中的临床应用[J].医用放射技术杂志.2005, 4 (2) .

[3]邝锦锋, 等.CR系统在床边摄影的探讨[J].医用放射技术杂志.2005, 3:26-27.

[4]孙峰, 方方, 等.计算摄影的应用[J], 医学影像学杂志.2005, 15 (11) :1016.

[5]徐跃, 梁碧玲.医学影像设备学[M].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10-120.

床旁CR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设备

X线摄片机为西门子MultimobilⅡ型移动X线机,洗片机为柯达M7B型,胶片为Kodak感兰片;CR设备为科达850型,激光干片机为Kodak8900型,激光片为Kodak干式胶片。

1.2 临床资料

本文随机抽取近年来在我院行床旁胸部X检查的普通屏-胶感兰片和CR床旁片各100例。年龄为15~80岁,其中男性130例占65%;女性70例占35%;对100例不同方法摄取的影像进行比较,针对影像评价的主要3项指标:影像的密度、对比度和清晰度进行鉴定。主要观察密度是否适中,对比度是否良好,清晰度主要表现为肺部纹理较清晰锐利,无模糊影。

2 结果

CR床边摄影的影像密度适中、对比度良好高于普通片,占总片的85%;有55张CR影像片的清晰度低于普通片,占总数的55%,经后处理边缘锐利技术调节可改善其清晰度占25%,但仍有30%的CR片不如普通片清晰,这和大多数报道有些不一样。

3 讨论

3.1 CR与普通的屏/片常规摄影成像方式不同

2种成像方法无论从原理还是从方式上都是不一样的,普通的屏/片常规摄影由于其曝光宽容度小,影像质量对曝光条件的依赖较大。CR的IP(imaging plate)代替了胶片,其原理是X线穿透物体后在IP上形成潜影,经激光扫描仪读取并转换数字信息,由计算机影像处理系统将这些信息转换成数字影像,CR的曝光宽容度比胶片大得多,这是提高床边摄影成功率的重要原因。

3.2 曝光条件的正确选择

正由于以上2种成像方法的特点,普通摄影的技术人员特别注重曝光条件的选择,只有选择合适的条件才能达到诊断要求,过大过小都会产生废片。操作CR的技术人员就不一样了,他们不注重曝光条件的选择,为确保摄片成功,常有宁可条件高些也不能低的理念,所以选择的条件比普通屏片摄影方法要高得多。由于床边X线机功率很有限,因此提高条件只能是增大mAs,也就是延长了曝光时间,这是影像产生模糊的一个重要原因。曝光时间延长造成的影像模糊既有技术原因也有设备的原因。当kVp设置在80以上,mAs应在12左右,曝光时间应在0.2 s(100 mAX机)。但在实际工作中有些摄片技师不去了解患者情况,只知道CR宽容度大,因此曝光所给条件大大高于应该的技术条件,有的曝光时间达到0.6 s,以上这些都能加剧肺纹理的模糊。技师们应根据临床医师提供的患者情况来确定条件,如患者是否有气胸、胸水、肺气肿,是否肺部手术等。

3.3 掌握曝光时机

床边摄影的患者大多数是危重患者,呼吸屏气自控力低,有的甚至在呼吸机的帮助下呼吸,这也是模糊影像产生的又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影像不锐利,被人们似乎理解的理由。其其呼吸规律,用较短的曝光时间在呼吸机呼气时按动手闸预热准备键,吸气接近末期即饱满时迅速按手发闸曝光。对无呼吸机的重患者,也可以由家属在其吸气末期,捏住患者鼻子或嘴部(时间仅2 s)帮助控制呼吸迅速曝光。

3.4 设备因素

设备上主要是IP的性能影响曝光量的采集,有的公司宣称其IP产品有效曝光次数达万次以上,但实际在30 000次性能就退化,曝光量大幅增加,曝光时间随之大幅延长,因此影像的模糊度也随之下降。

参考文献

[1]张家能.CR在急诊床旁摄影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医学学刊,2009(6):107-108.

[2]武力.CR系统在窗旁胸部摄影中的应用[J].美国中华健康卫生杂志,2005(1):53-54.

[3]曾小涛,郭元星.CR在新生儿胸部床旁摄影中的应用价值[J].医疗卫生装备,2009,30(2):38.

床旁CR 篇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1年5月—2012年5月间新生儿CCU患儿的116例床旁CR胸片, 其中男67例, 女49例;年龄1~3 d;早产儿79例, 足月儿35例, 过期产儿2例;单胎113例, 双胎2例, 三胞胎1例;顺产87例, 剖宫产29例;生后1 h内出现症状56例, 2~6 h出现症状42例, 12h内出现症状2例;主要表现为呼吸急促, 呼气性呻吟, 呈进行性加重, 出现三凹征、鼻翼煽动及紫绀等;心肺听诊:呼吸音减低62例, 肺部湿罗音34例, 2例心脏听诊有杂音, 心肺听诊无异常18例。

1.2仪器与设备

岛津移动式X光机, AGFA CR系统, 10×12 IP板, AGFA5503干式激光相机, 10×12胶片。

1.3方法

该组患儿均摄取仰卧位胸片, 头部用沙袋固定, 上下肢压迫固定, 非投照部位进行防护遮盖。曝光条件:55~60 KV, 1.8~2.2 mAs, 距离80~100 cm。

2结果

该组116例患儿中, 阴性15例, 阳性病例有: (1)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75例, 胸片表现: (1) 两侧肺野透亮度减低75例, 其中“磨玻璃”样改变54例, 白肺21例; (2) 两侧肺野细颗粒影54例, 分布于两下肺野19例, 分布于全肺野35例; (3) 支气管充气征51例。胸片分级:Ⅰ级12例, Ⅱ级24例 (图1) , Ⅲ级18例, Ⅳ21例 (图2) 。 (2) 吸入性肺炎13例, 其中羊水吸入4例 (图3) , 胎粪吸入9例 (图4) , 胸片表现:两下肺斑片影5例, 全肺粗颗粒状及斑片状影8例。湿肺综合征11例, 胸片表现:肺纹理均增粗模糊, 肺野透亮度减低3例, 两下肺野片状阴影8例, 合并水平裂增厚及肋膈角变钝5例。 (3) 先天性心脏病2例, 胸片均表现为心影增大, 占据大部肺野。

根据床旁CR胸片提供的结果, 指导临床调整治疗方案,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均给予猪肺表面活性物质 (固尔苏) 及吸氧或机械通气, 12 h后复查床旁胸片均明显改善。吸入性肺炎患儿给予消炎、叩背、吸痰及左侧卧位, 经复查患儿症状及肺部炎症均明显好转。

3讨论

床旁CR摄影技术是传统X线技术与现代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数字化影像技术, 可对图像进行窗宽、窗位等多种后处理技术调节, 不仅降低了床旁X线摄影的条件及新生儿辐射剂量, 而且还提高了图像质量。在新生儿床旁摄影中, 患儿大多数是阳性患者, 经常有吸入综合征、肺透明膜病变等, 就是在CR系统正常的曝光条件下, 也不一定能很好显示以上病变的特征, 但经空间频率处理后能够得到很好的显示[1]。

床旁CR胸部摄影为临床提供了及时、准确可靠的影像诊断依据, 床旁CR胸片发现异常, 可为临床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提供有力依据, 本组病例根据床旁CR胸片诊断新生儿肺透明膜病75例, 临床调整治疗方案, 给予固尔苏及机械通气等处理, 12 h后复查胸片, 症状及肺部病变明显好转。

在充分认识床旁CR胸部摄影在新生儿CCU中重要应用价值的同时, 也应了解床旁CR胸部摄影的局限性, CCU患儿为仰卧前后位投照, 照片的距离和角度不同于后前位胸片, 患儿不能控制呼吸, 存在曝光时间较长、监护设施的干扰及散射等不足, 此外, 床旁摄片应注意散射线累及邻近患儿。应清楚认识床旁摄片的这些限制[2]。因此要求儿科设置专门投照室, 并对患儿做好射线防护。通过对图像进行数字化后处理, 本组病例中, 100%的摄片能满足诊断要求。

综上所述, 床旁CR摄影方便、快捷、诊断准确, 尤其对于CCU中的危重患儿, 及时投照, 对临床医生调整诊治方案具有重要作用, 从而能更好的减少其死亡率, 提高生存率。因此床旁CR胸部摄影在新生儿CCU中的应用有重要临床价值, 应作为常规检查之一。

摘要:目的 探讨床旁计算机X线摄影 (Computer Radiography, CR) 在新生儿CCU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116例新生儿CCU患儿的116例床旁CR胸片表现, 并加以总结。结果 全部床旁CR胸片均符合临床诊断要求, 其中新生儿肺透明膜病75例, 吸入性肺炎13例, 湿肺综合征11例, 先天性心脏病2例, 阴性15例。结论 床旁CR胸部摄影在新生儿CCU患儿疾病诊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应作为常规检查之一。

关键词:新生儿,床旁CR摄影,胸部,CCU

参考文献

[1]邱模良, 郑彩霞.CR系统在新生儿床边胸部摄影中的价值[J].中国医药科学, 2011, 1 (19) :135.

床旁CR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所收治的危急重症患者当中选取11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为危急重症患者;所有患者均行胸部床旁摄影检查。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55例。对照组中, 男35例, 女20例, 年龄1~70岁, 平均年龄 (41.3±9.7) 岁;观察组中, 男34例, 女21例, 年龄1~72岁, 平均年龄 (42.3±10.1) 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X线平片进行胸部床旁摄影。观察组采用CR胸部床旁摄影:选择CR系统处理机和移动式床边X线机对患者进行胸部床旁摄影。使胸部卧位电压保持在50~55 k V, 电流在30 m A, 投照时间0.4~0.6 s, 焦片距离100~120 cm。最后由3名专业技师和2名主任或副主任医师对两组的影像片进行审阅。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1.3.1观察指标

以图像的质量、诊断符合率为观察指标。

1.3.2图像质量评价标准[2]

甲级:灵敏度高, 对极弱信号都能够有效捕捉, 线性条件好, 空间分辨率高;乙级:灵敏度、空间分辨率较高, 能够较清晰、细致的显示影像层析;废片:灵敏度、空间分辨率低, 不能清晰的显示影像层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计数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图像质量比较

观察组拍片图像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两组比较, P<0.05

2.2 两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诊断符合率比较

根据胸部床旁摄影得出, 对照组中有28例为肺部炎症, 11例为胸腔积液, 7例为肺结核, 3例为气管插管, 6例为风湿性心脏病 (风心病) 伴心功能不全。而根据病理证实 (肺部炎症、肺结核只有漏诊, 无误诊;胸腔积液、气管插管、风心病伴心功能不全仅有误诊, 无漏诊) , 对照组中有34例为肺部炎症, 临床诊断符合率为89.1%;7例为胸腔积液, 临床诊断符合率为92.7%;10例为肺结核, 临床诊断符合率为94.5%;1例为气管插管, 临床诊断符合率为96.4%;3例为风心病伴心功能不全, 临床诊断符合率为94.5%。观察组中根据胸部床旁摄影得出, 有30例为肺部炎症, 10例为胸腔积液, 5例为肺结核, 2例为气管插管, 8例为风心病伴心功能不全。而根据临床诊断及病理证实 (肺部炎症、风心病伴心功能不全仅有漏诊, 无误诊;胸腔积液仅有误诊, 无漏诊) , 对照组中有31例为肺部炎症, 临床诊断符合率为98.2%;8例为胸腔积液, 临床诊断符合率为96.4%;5例为肺结核, 临床诊断符合率为100.0%;2例为气管插管, 临床诊断符合率为100.0%;9例为风心病伴心功能不全, 临床诊断符合率为98.2%。观察组各项临床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3 讨论

CR技术主要通过一个可以反复读取的成像板 (IP板) 来替代传统的胶片或增感屏, 在曝光后, IP板上生成潜影。然后将IP板放入CR扫描仪, 用激光束对IP板进行扫描, 读取信息, 经模/数转换后生成数字影像[3]。相比于传统的X线摄影检查, 计算机X线摄影 (CR) 能够使常规X线摄影的模拟信息直接转换成数字信息, 提高图像的分辨率、清晰度。在使用CR给患者进行X线拍摄时所用剂量要比传统X线摄影的剂量要小, 且IP板能够灵活的放置, 从而方便行动不便的危急重患者。

采用CR对危急重症患者进行胸部床旁摄影, 能够根据所需图像对比度、宽容度、锐利度等进行适当调整, 且图像的任意角度可反转及旋转, 能够对病变的角度及大小进行调整[4], 从而可以清晰的显示骨折线, 气管、血管等纵隔结构以及结石、气腹及肠腔积液等病变。此外, CR系统还具有众多影像后处理技术, 只需曝光一次就能对不同部位的影像进行检查, 从而减少了检查的次数, 为抢救赢得了更多的时间。

综上所述, CR胸部床旁摄影具有很好的清晰度, 图片质量高, 能够为抢救室医生提供高质量的影像资料, 提高临床诊断符合率及抢救成功率,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计算机X线摄影 (CR) 在危急重症患者胸部床旁摄影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110例危急重症患者, 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5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X线平片进行胸部床旁摄影, 观察组采用CR胸部床旁摄影, 对比分析两组的拍片质量及临床诊断率。结果 观察组甲级片52例 (94.5%) , 明显多于对照组的38例 (69.1%)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各项临床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CR胸部床旁摄影具有很好的清晰度, 图片质量高, 能够为抢救室医生提供高质量的影像资料, 提高临床诊断符合率及抢救成功率,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计算机X线摄影,危急重症患者,胸部,床旁摄影

参考文献

[1]冯靖涛, 张遣, 贾俐聪.CR在危急重症患者胸部床旁摄影的临床应用.影像技术, 2011, 2 (2) :52-54.

[2]李鸣鸣.CR在危急重症患者胸部床旁摄影临床应用探析.中国伤残医学, 2014, 22 (2) :179-180.

[3]郭成明, 赵首清, 郝文丽.CR在危急重症患者胸部床旁摄影的临床应用及分析.中外健康文摘, 2012, 9 (42) :215.

床旁CR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8年4月-2011年5月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科病房和重症监护室内住院的1251例新生儿床旁胸部X线摄片的图像, 其中男713例, 女538例, 年龄 (10.7±0.7) d。CR是AGFA公司25.0单通道CR机, 含有各种规格尺寸的影像板;打印机为AGFA激光相机, 采用GE公司AMX-4移动X线机进行拍照。

1.2 摄片方法及注意事项

摄影前准备:摄影前认真检查机器各项参数是否准确、性能是否完好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摄片时最好必须要有临床医师监督, 帮助医师及家属配合固定患儿的四肢、头部等, 尽量使得患儿胸部相对固定, 以确保照片质量。影像板 (imaging plate, IP) 的选择:CR空间分辨率有限, IP板规格相差较大而新生儿胸部体积较小, 应尽量选择较小的、规格合适的IP板, 最好不用过大的IP板拍摄。设置曝光参数时应适当增加KV值, 尽可能降低m AS, 以减小患儿的射线吸收量。体位的选择与曝光:新生儿一般处于仰卧前后位, 胸部置于IP板的正中, 胶片距离为1米, 务必将中心线对准患儿胸部乳腺部位, 且应与胸部垂直。由于曝光时机对摄像的质量影响较大, 应在患儿哭闹间歇期或深吸气时曝光。对于多次摄片的患儿, 胶片的尺寸必须选择合适且相对固定, 以便临床医师多次对比病情。将IP曝光后置于CR阅读器进行激光扫描, 获得数字图像, 激光胶片打印成像。

1.3 CR图像质量评价

评价人员共5人组成:影像科主任医师1名、影像诊断医师1名、临床科室儿科医师1名、主管技师2名。判断标准:①清晰度好、达到诊断要求, 曝光指数在1.8~2.2之间;②图像无运动伪影 (含身体移动和呼吸运动) ;③照射野完整, 肺与纵隔等主要观察区无异物遮挡且均完整的显示于片内;④CR标记排列整齐:序号、日期完整, 无错号, 左右标记明。甲级片符合以上4个标准, 乙级片为符合以上3个标准者, 丙级片为符合以上2个标准者, 丁级片为符合以上1个标准者, 废片为不符合以上任何一个标准者。随后我们按照下列标准:①清晰度不高;②有运动伪影;③照射野不完整;④标记有误对甲级片以外的图像进行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 χ2检验等分析胶片质量。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我院儿科病房和重症监护室内2008年4月-2011年5月的1251例新生儿床旁胸部X线摄片的图像, 按照上述CR图像质量标准, 评价结果是:甲级片1033例 (82.6%) , 乙级片199例 (15.9%) , 丙级片17例 (1.4%) , 丁级片2例 (0.1%) , 废片为0 (0%) , 详见表1。由此可见, 近年来通过IP数字化读取、编辑并用激光打印机打印图像质量有显著的提高, 甲级片率高至82.6%。进一步探讨图像质量不高原因, 详细分析218例CR图像质量较差的四种情况的构成比, 发现清晰度不高的图像占61.0% (133例) , 由于放射科工作人员标记失误的图像占8.7% (19例) , 详见表2, χ2检验统计结果显示:新生儿床旁胸部CR胶片质量失误与患儿性别无关 (χ2=1.41, P>0.05) 。

3 讨论

X线摄片是一种应用较早、较为广泛的、性价比较高的影像诊断技术。包括三代技术:影像增强器数字X线摄影系统、CR和DR技术。最早的影像增强器数字X线摄影系统有四部分:影像增强器、电荷耦合器件 (charged coupled device, CCD) 或真空摄像管 (pickup tube) 、电视系统和模数转换器件 (A/D) ;此种摄影技术目前主要运用于胃肠或大型血管的造影。DR技术有三种类型:间接数字化成像 (indirect digital radiography, IDR) 、直接数字化成像 (direct digital radiography, DDR) 和线扫描技术, 从患者X线曝光到图像的输出均由设备自动完成, 更为自动、方便[1]。CR数字摄影系统是目前应用最为成熟的数字化X线成像技术, 问世将近40年, 近年来已有很大的改进。IP板是成像链中与图像质量密切相关的而且是非常重要的部件。CR特点是IP板的应用:IP板内含有微量元素铕 (Eu2+) 的钡氟溴化合物 (BFBr Eu2+) 的结晶, 是X线成像链中非常重要的、且与图像质量密切相关的元件。作用原理是:当X线穿过人体曝射后在IP上形成潜影, 随后工作人员将IP板放置激光扫描仪, 经过激光束扫描来读取存储于IP板中的影像信息[2]。IP成像板如今多采用荧光物质作为闪射体、大大提高了图像的细节分辨能力和锐利度[3];CR空间分辨率为4.0~5.0 LP/mm, 扫描像素为10 Pixel/mm, 高质量图像高达4 k, 非常接近X线胶片的清晰度。柯达、富士、柯尼卡等主要厂家均能提供高分辨的IP板。由于新感光材料的出现, 各厂家相继在其结构上做了改进, 目前大多数用针状结构的荧光物质作为闪烁体, 荧光散射现象大大地降低, 灵敏度增加。因而, 所获取的图像的锐利度及细节分辨能力大为提高, 图像质量得到了明显地改善。近年有些厂家推出透明基板的双面读出IP板, 可使NEQ (noise equivalent quanta) 提高40%[4]。如今, 全部商业CR扫描器都应用飞点扫描原理 (用一束紧密聚焦的激光束激发移动存储荧光屏中的潜影) , 每次只激励一个点通过适当的光学收集器就可以捕获从各点发射出的光, 由光电探测器将其转换成模拟电信号, 最后经过取样和量化产生数字图像。图像处理软件也是五花八门, 许多厂家为改善图像质量研发了许多适用不同部位的专用软件, 旨在使每幅图像最优化, 提高细节对比度, 更清晰地显示解剖结构, 便于临床医师阅读和诊断。IP板替代胶片节省成本, 重复使用率高, 实现图像进入网络系统便于数据库管理和资料查询及共享。如今的CR可像DR一样自动生成图像, 盒式读片器轻薄、体积小及成本降低, 可在每个X线摄片室内和床旁X线机安装, 床边摄片后立刻读出图像, 操作方便, 人力和设备成本低于DR。

新生儿特殊的身体结构使其对X线照射极敏感, 接触过量的射线容易损害患儿的健康, 甚至发生各种难以预料的并发症, 也不容易获得患儿家长的配合。床旁胸部X线摄片已成为新生儿重症监护的一种必要的检查手段。由于床旁便携式摄影机容量小、患儿不能够满意的合作, 这就需要我们放射技术人员有高度的耐心、责任心和优良的拍片技术才能获得高质量的图像。新生儿胸部床旁CR片的评价应参考下列标准[5,6]:①总体的投照部位最好包括门齿至上腹部、左右双侧肋膈角;②体侧位:两侧肋骨前端与上下缘重叠, 空曝光区呈深黑色;③体正位时:肺的纹理清晰, 各部位肺纹理能连续被追踪到, 两侧肋骨应长度一致, 即同一椎体水平的两侧肋骨与椎体的结合点至胸膜的距离相等, 膈顶高度应位于第8后肋水平且透过心影能见椎间隙。床旁胸片常规体位是平卧前后位, 必要时应摄水平侧位。本文收集了我院儿科病房和重症监护室新生儿床旁胸部X线摄片无一例废片。由此可见, 近年来通过IP数字化读取、编辑并用激光打印机打印图像质量有显著的提高, 甲级片率高达82.6%。分析一般造成CR图像质量不高的客观原因有:①新生儿身体较为特殊:体短、头大、肺野小, 爱哭闹、头部不易固定, 摄影位置较偏。②新生儿的头部相对较大约为体长的1/4且不能取得患儿的配合, 常有运动伪影, 机器的曝光条件不易掌握, 图像不清晰。在投照过程中, 放射技师与儿科医师及家长必须密切配合, 尽量轻巧地移动患儿时, 可在IP片盒上覆盖一层薄布, 以免片盒表面过凉刺激患儿引起哭闹。采用喂奶等方式尽量安抚患儿, 使其在平静呼吸时瞬间曝光以争取获得良好投照效果。肢体的胡乱运动可造成影像模糊需用小沙袋轻压四肢以达到照片要求。③值得注意的是新生儿头部位置稍不正 (左偏或右偏) 即可引起体位异常, 最终导致照片显示的解剖位置不标准, 达不到临床要求不能诊断甚至形成废片;解决方案是使用枕头加以固定两侧头颅, 尽量限制新生儿头部摆动。

我们进一步分析探讨了CR图像质量失误的原因, 发现本组病例CR图像质量失误的四种情况的构成比最大的是图像清晰度不高 (61.0%) , 照射野不完整的构成比是21.2%, 由于放射科工作人员标记失误的图像占8.7%。目前IP板规格差异较大, 部分CR的空间分辨率较低, 如 (14×17) 英寸规格的空间分辨率是2.5k×2 k; (10×12) 英寸规格的空间分辨率为2.5 k×2 k; (8×10) 英寸规格的空间分辨率为2.4 k×1.8 k, 因此尽可能选择适合尺寸的IP拍至关重要。

总结放射科技师在新生儿拍片时候需要的注意事项[7,8]:①尽量减少辐射次数和辐射剂量, 众所周知, 辐射对人类特别是胚胎、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明显有害, 因此如何尽量减少新生儿辐射量是我们医务工作者面临的一大难题。我们不仅要加强胸部的防护, 也要防护非检查部位如性腺与眼部晶状体的防护, 性腺边界5 cm以内即应屏蔽;摄影时应尽量缩短曝光时间, 设置曝光参数时适当增加KV值, 尽量降低m AS以减小X线对患儿的损害。②选择合理的曝光时机, 熟练各种操作, 耐心检查图像标记是否完整、体位标记是否正确, 胶片的尺寸必须选择合适且相对固定, 以便临床医师多次对比病情。

总之, 新生儿床旁胸部CR摄片难度比一般较高, 图像达不到预期诊断要求原因较多。放射技师不仅要提高自身职业素质、获得较高的摄影技术, 同时应加强新生儿身体的射线防护减少辐射对患儿的危害。

参考文献

[1]唐建, 蒋力培, 邓双成, 等.医用X线成像系统的数字化进展[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8, 24 (增刊) :4-7.

[2]Kornrer M, Weber CH, Wirth S, et a1.Advances in digital radiography:physical principles and system overview.Radiographics, 2007, 27:675-686.

[3]Neitzel U.Status and prospects of digital detector technology for CR and DR.Radiation Protection Dosimetry, 2005, 114:32-38.

[4]赵磊.X线摄影数字化CR与DR.医疗装备, 2006, 12:89-90.

[5]Compagnone G, Baleni MC, Pagan L, et a1.Comparison of radiation doses to patients undergoing standard radiographic examinations with conventional screen-film radiography, computed radiography and direct digital radiography.Br J Radiol, 2006, 79:899-904.

[6]王斌, 周珉.新生儿床旁胸片质量探讨 (附78张床旁胸片报告) [J].放射学实践, 2000, 15 (3) :172.

[7]Monnin P, Gutierrez D, Bulling S, et a1.Performance comparison of an active matrix flat panel imager, computed radiography system, and a screen-film system at four standard radiation qualities.Med Phys, 2005, 32:343-350.

【床旁CR】推荐阅读:

上一篇:增值服务软件下一篇:Session机制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