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塞山怀古》

2024-07-06

《西塞山怀古》(精选11篇)

《西塞山怀古》 篇1

《念奴娇·赤壁怀古》选自《东坡乐府》。这首词是1082年 (元丰五年) 7月47岁的苏轼被贬官为黄州团练副使时游赤壁所作。《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选自《稼轩长短句》, 是1204年 (嘉泰四年) 秋天南宋杰出的爱国词人辛弃疾所作。这两首词都是宋代豪放词派的代表作品, 在作品题材、写作目的和写作手法上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真是“同是怀古别样情”。相同之处有:

第一, 这两首词都是以怀古为题, 抒发作者的胸襟抱负。《赤壁怀古》通过对年轻有为、雄姿英发、指挥若定的风流儒将周郎的赞颂, 抒发了作者年将半百而功业无成的感慨。《京口北固亭怀古》通过对历史上叱咤风云的孙权、刘裕等英雄的向往以及对刘义隆的谴责, 有力地抨击了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 偏安一隅, 不思收复失地的行径, 表明了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收复中原的决心。

第二, 两首词都用了托物起兴的手法。《赤壁怀古》的作者来到黄州赤鼻矶, 面对滚滚东流的长江, 感慨万端, 不禁想到像流水一样一去不返的“千古风流人物”, 进而想到曾在赤壁大破曹军的周督都。《京口北固亭怀古》的作者登临北固亭, 放眼四望, 只见江山依旧, 物是人非, 自然忆起了曾在京口这个地方建功立业但早已作古的英雄人物孙权和刘裕。

第三, 这两首词都把写景、咏史、议论、抒情融为一体, 气势奔放, 一泻千里。如《赤壁怀古》里的“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和《京口北固亭怀古》里的“想当年, 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等句, 既给我们勾勒出一幅栩栩如生的征战场景, 又是在叙述垂范史册的历史事件, 同时也饱含了作者对英雄人物的仰慕、赞颂之情。

不同之处有:

第一, 怀古目的不同。《赤壁怀古》作者怀古的目的是为了伤己, 借对周瑜的仰慕, 抒发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 排遣自己的苦闷心情;而《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怀古的目的是为了讽今, 借对孙权、刘裕等英雄业绩的怀念向往以及对刘义隆草率出师的否定, 达到了对南宋统治者指责抨击的目的, 表明了自己抗金的主张和收复中原的决心。从怀古的目的来说, 《京口北固亭怀古》要比《赤壁怀古》的品位高得多。

第二, 格调不同。虽说这两首词都是豪放派的力作, 都给人以雄浑、高亢、奔放之感, 但《赤壁怀古》“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流露出作者无可奈何的感叹, 格调低沉, 思想消极, 不能不说是白璧微瑕;而《京口北固亭怀古》以雄浑、高亢、奔放的格调统摄全词, 即使自己不被重用, 深受苦闷折磨也不消沉, 仍以廉颇自比, 充分表现了作者的爱国热忱。

第三, 联想抒情的方式不同。《赤壁怀古》是顺向联想, 逆向抒情。作者面对滔滔东流的长江之水, 顺向联想到一去不复返的“千古风流人物”, 由此又想到雄姿英发的周瑜。这些都是为了从相反的方向抒发自己年近半百而功业无成的感慨。而《京口北周亭怀古》则是逆向联想, 顺向抒情。作者面对依旧的“千古江山”, 逆向联想到曾在京口建功立业却早已作古、无处寻找的孙权、刘裕等英雄人物;接着又以孙权、刘裕为参照, 逆向联想到刘义隆草率出师“仓皇北顾”, 中原大地惨遭异族践踏的国耻, 借对刘义隆的否定, 指责和抨击了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偏安一隅、饱食终日、不思收复失地的无耻行径, 表明了自己的抗金主张。

《西塞山怀古》 篇2

摘 要:瞿蜕园、朱金城《李白集校注》收集的一千多首诗歌中,怀古诗大约有20多首。虽然在数量上看不是很多,但却很大程度上促进怀古诗“怀古伤世”之风的形成,具有代表性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李白开元、天宝、上元时期怀古诗的创作来论述其怀古诗“怀古伤世”的风气。

关键词:李白 怀古诗 “怀古伤世” 风格

根据瞿蜕园、朱金城《李白集校注》对李白诗的统计,在其一千多首诗作中, 怀古诗大约有20多首。虽然数量不是很多,但却引领了怀古诗中“怀古伤世”之风,对后世怀古诗创作有很重要的影响,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

一、李白开元年间的怀古诗创作

开元年间,正是唐玄宗统治前期,他重用贤能,大力发展经济,对唐朝的吏治、宗教、外交、文化等方面都做了改革,整个唐朝呈现出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景象,大唐进入了鼎盛时期。

虽然当时社会形势很好,国家繁荣昌盛,但对李白个人而言还是惆怅的,这是对他个人情况而言的,他一生的抱负不是在诗歌上而是在政治上。在唐代,如果想在政治上得到施展最普遍的途经就是科举,寒窗苦读终有一日能金榜题名进入入仕的初级阶段。但是这条路既窄又慢,就算侥幸得中,也是先从县尉、校书郎之类的小官做起,一点一点向上爬。像李白这种生性豪迈、放荡不羁的的鲜明个性显然不能安于用科举获得功名,于是便选择漫游另谋出路。李白选择漫游东南,一是向往东南的秀丽山水,而二是为了他实现一飞冲天的人生理想。也就在此期间,他游历许多地方,观看很多人文遗迹,从而引发了他的怀古情怀,如:

月夜金陵怀古[1]

苍苍金陵月,空悬帝王州。天文列宿在,霸业大江流。

绿水绝驰道,青松摧古丘。台倾鳷鹊观,宫没凤凰楼。

别殿悲清暑,芳园罢乐游。一闻歌玉树,萧瑟后庭秋。

这是开元十四年李白去金陵所作,诗人目睹六朝故都金陵,面前的金陵已没有以前的繁华景象,在月亮映射下的金陵城更添一丝苍凉。“苍苍金陵月,空悬帝王州。”金陵城上的月亮发出苍白色的月光照着这个空空的古都,这座古都曾经帝王城啊,当时是多么繁华,现在只有月亮悬在城池上空。“天文列宿在,霸业大江流。”故城旧址、天上星宿都依然在,可惜曾经国家的千秋霸业却好像随着大江流逝了。“绿水绝驰道,青松摧古丘。”如今的城池道路已经被水阻断了,都城也都被青松覆盖,一派萧条的景象,让人觉得凄凉无比。“一闻歌玉树,萧瑟后庭秋。”诗人满腹的伤世情怀,原来多么繁华昌盛的金陵城,如今却是这副萧条凄凉牧模样,让人怎能不感伤。“苍苍”、“空悬”、“萧瑟”等词语烘托出金陵的凄凉气氛。这首诗“以景结情”通过对金陵这个六朝古都的描绘反映诗人的感伤,引发“怀古伤世”的情怀,从而发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金陵白杨十字巷[2]

白杨十字巷,北夹湖沟道。不见吴时人,空生唐年草。

天地有反覆,宫城尽倾倒。六帝余古丘,樵苏泣遗老。

这首诗也是开元年间的作品,同样是李白在金陵所作。写的是金陵的白杨十字巷,通过对白杨十字巷的描写抒发诗人“怀古伤世”的情怀。诗中“不见吴时人,空生唐年草。”这已经不是从前的白杨十字巷了,现在的白杨十字巷“吴时人”已经不见了,永远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现在只有当朝生长的野草。一个“空”字突出了巷子的凄凉,已经没有人烟,空生一片野草。“天地有反覆,宫城尽倾倒。”现在的巷子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宫殿城墙都已经坍塌,一片颓废。“六帝余古丘,樵苏泣遗老。”这句诗中更能反映出这条巷子的萧条景象,繁华不在。面对六朝皇帝留下的遗址,一个老樵夫在哭泣,感伤前世已不在,世道已变迁。整首诗都是伤感之情,让人看了不禁产生伤世之情。

夜泊牛渚怀古[3]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这首诗是李白漫游江南时期所作。李白在诗题下注“此地即谢尚闻袁宏咏史处。”相传“袁宏少时贫困,曾帮工船上运租至此。时为镇西牛渚的谢尚在清风朗月中泛舟,恰逢袁宏咏诵自己所作的《咏史诗》。谢尚听后叹美不已,便邀袁宏一叙,知道天亮,十分相投。自此袁宏声名日盛。”[4]“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夜泊牛渚,月白江清,天空没有一片云彩。“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坐船望着天上的明月,回忆起谢将军,这里的谢将军指的就是东晋时期镇西牛渚的将军谢尚。“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我”还可以在这江面之上超凡脱俗的吟咏诗歌,可惜谢将军已听不见。这里李白以袁宏自比,痛惜自己没有像袁宏一、谢尚那样爱才的人来赏识自己。“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这两句是触景生情,既然没人欣赏自己,还是在明晨挂上船帆离去吧。诗人仰望秋月,吊古伤今,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知音难求之情。诗中无限感慨,目睹牛渚的景物不禁产生伤世之情,不堪愁思。诗人感伤自己无人赏识,抱负得不到施展,如今依旧漂泊,满腹伤感。

二、李白天宝年间的怀古诗创作

盛唐的天宝年间,同样也是唐朝的鼎盛时期。在唐玄宗前期的英明统治之下唐朝的国力达到顶点。此时他因宠爱杨贵妃日益沉醉于酒色之中,不再是那个励精图治的英明君主,繁荣的社会表面下也隐伏着种种危机,但在强大的国势之下,这些危机还没有完全显现出来。

在这个时期,李白南北漫游,留下了大量的优秀诗作。同时也达到了他怀古诗创作的一个高峰期。从数量上看,他的怀古诗在这个期间也是最多的。

越中览古[5]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乡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这首诗是李白在天宝元年游越地时所作。越中是越国的国都会稽,这首诗运用的是勾践灭吴这一历史事件。“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这三句充分写出了越王勾践灭吴以后的雄伟盛状,一副大业完成称霸群雄的气势。和他一起出生入死将士们荣归故里穿的都是鲜艳华美的衣裳。美丽的宫女穿着华丽的服装就像花朵一样开满整个富丽堂皇的宫殿。而仅仅最后一句就与前三句作成鲜明对比,“只今惟有鹧鸪飞”,如今,越中已没当时的繁华景象,只有鹧鸪鸟飞来飞去,也只能听见鹧鸪的哀鸣。诗人慨叹世事多变,荣华富贵也只是过眼云烟,到最后落得残败景象,不由生出哀伤之感,借用越中这一遗迹追怀到越王勾践当时的雄伟盛世,最后又从古回到今,看到如今的衰败不由得伤世。

登广武古战场怀古[6]

秦鹿奔野草,逐之若飞蓬。项王气盖世,紫电明双瞳。呼吸八千人,横行起江东。赤精斩白帝,叱咤入关中。两龙不并跃,五纬与天同。楚灭无英图,汉兴有成功。按剑清八极,归酣歌大风。伊昔临广武,连兵决雌雄。分我一杯羹,太皇乃汝翁。战争有古迹,壁垒颓层穹。猛虎啸洞壑,饥鹰鸣秋空。翔云列晓阵,杀气赫长虹。拨乱属豪圣,俗儒安可通。沉湎呼竖子,狂言非至公。抚掌黄河曲,嗤嗤阮嗣宗。

这是李白东游梁园途经广武凭吊古迹有感而作。广武“古城名。故址在今河南荥阳东北广武山上,有东西二城,相距约二百步,中隔广武涧。楚、汉相争时,刘邦屯西城,项羽屯东城对峙。”[7]诗人登上广武这个刘邦项羽当年的古战场,想到当年的楚汉之争。诗中描写了刘邦的叱诧风云,“楚灭无英图,汉兴有成功。”项羽的失败是因为没有英明的谋略,赞扬刘邦指挥成功,最终赢得天下。前面是对刘邦的赞扬,有战斗指挥思想,赢得天下,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但后面“拨乱属豪圣,俗儒安可通?”又对刘邦的治国方略表示轻蔑和批判,治理国家用那些低俗的儒子怎么能行得通?“嗤嗤阮嗣宗”阮嗣宗即阮籍,当时为了躲避残酷的党争,经常用醉酒来保全自己,李白用“嗤嗤”两个字表示对他的讥讽和嘲笑。整首诗贯穿李白一贯的恢宏气势,战争场面描写很生动。

苏台览古[8]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这首诗是李白天宝年间在游苏台是感兴所作。苏台《李白集校注》云:“在吴县西南三十里横山西北簏姑苏山上”[8],“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旧苑”、“荒台”,开篇就给人以荒凉的感觉,只有杨柳、菱这些植物茂盛地生长,毫无人气。“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现在能见证以前吴王宫里人声鼎沸,熙熙攘攘繁华景象的只有这西江上的月亮了。诗人感伤前代的繁华早已成过眼云烟,如今只有荒凉的苏台孤零零的在这见证后世,感叹世事无常,顿生伤感之意。作者触景伤怀,看到眼前的残败景象不禁感伤。

三、李白上元年间的怀古诗创作

上元年间“安史之乱”已经爆发,大唐国威每况愈下。此时的李白也到了晚年,一直在江南一带漂泊,回想自己一生的政治抱负都没有得到施展,又经历过流放,他感伤无比,“怀古伤世”的情怀更加严重。

登金陵凤凰台[10]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这首诗可谓是李白怀古诗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名篇,该诗可能是李白在江南漂泊南游金陵时所作。凤凰台“相传南朝刘宋元嘉年间有凤凰集于此山,所以筑台名凤凰台,山也被称为凤凰山。”[10]诗人登上凤凰台浏览胜迹,触动了内心的那一片伤感悲叹之情,不禁写下这样一首诗。“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登上凤凰台,由此而思刘宋时凤凰来至的故事,凤去台空象征着六朝的繁华已经烟消云散,不禁产生悲切之情。“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国时期孙吴建都金陵后所修建的宫殿现在被野花野草掩盖,道路都被遮挡住了;“晋代衣冠”代指当时的豪门望族,现在也都成了一座座古墓。当年豪华的宫殿,富足的人们已经变成一片荒凉的遗迹,满眼凄凉。“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从凤凰台上望三山,因云雾遮挡好像有一半坐落在青天之外,长江水被中间的白鹭洲分为两支。“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浮云遮挡了太阳,这里指的是奸人谄媚蒙蔽君王而耽误了国家的前途,诗人还心怀长安,回不了朝廷,尽不了忠,心里忧愁无比。这首诗既对六朝的兴衰不甚伤感,同时又为自己人生经历的坎坷不平,对自己政治理想不得实现感到愤懑,既是对六朝衰败的伤世,也是对自己的伤世。

金陵凤凰台置酒[12]

置酒延落景,金陵凤凰台。长波写万古,心与云俱开。借问往昔时,凤凰为谁来。凤凰去已久,正当今日迥。明君越义轩,天老坐三台。豪士无所用,弹絃醉金罍。东风吹山花,安可不尽杯?六帝没幽草,深宫冥绿苔。置酒勿复道,歌钟但想催。

这首诗也同样是在金陵凤凰台所作,诗人在凤凰台上一边看着六朝的衰败景象一边饮着酒,心中无限伤感,想到自己人到晚年理想还没有得到实现就只能借酒浇愁,再看到凤凰台的凄凉场景愁绪更上心头。“豪士无所用,弹絃醉金罍。”豪士是李白的自拟,一辈子都没有被重用,都没有被朝廷任用,那就只有借用酒来麻醉自己了,一醉方休。“东风吹山花,安可不尽杯?”风吹着山上的野花,“我”看着这样的景色怎么能不喝得淋漓尽致呢?一定要喝个痛快。“六帝没幽草,深宫冥绿苔。”六朝古都已经被幽幽野草掩住,曾经歌舞升平的宫殿现在长满了绿苔。曾经多么昌盛繁华的都城,现在空空如也,只有野草和青苔陪伴,何等凄凉,让人怎能不感伤?全诗都是感伤的情怀,既是对世事无常的感伤,也是对诗人自己一生不幸的感伤。

李白通过游览历史古迹古物联想到现实,再由这些景物联想到自己的境遇,抒发心中的感伤之情。他的怀古诗中无不充满了“怀古伤世”的情怀,也深深地影响到了后世诗人怀古诗的创作,引领了一代风气,李白愧为盛唐最伟大的诗人之一。

注释:

[1][2][3][5][6][8][9][11]瞿蜕园,朱金城:《李白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1696页,第1310页,第1314页,第1292页,第1258页,第1291页,第1234页,第1181页。

[4][7][10]刘开扬,周维扬,陈子键:《李白诗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18页,第71页,第79页。

参考文献:

[1]詹锳.李白诗文系年[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2]赵昌平.李白诗选评[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3]裴斐.李白十论[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

[4]师长泰.唐诗艺术技巧[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

《西塞山怀古》 篇3

唐诗宋词, 中国古典文苑中的两株最璀璨夺目的奇葩, 以其美轮美奂, 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世人的崇高推崇与广泛传颂。唐诗有李白、杜甫这两座令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诗歌“高峰”;宋词也出现了苏轼、辛弃疾这两座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词里“大山”, 可谓后先辉映, 共灿文苑。

词兴于隋唐, 盛于两宋, 即使明清也词人辈出。它由最初的依附于音乐的瓦栏唱词, 擢升为文情并茂的独立文体;由当初的娱宾遣兴的文字游戏, 提高到表现家国命运的时代华章;由原来的专写男女恋情、离合悲愁, 转为抒写人生万物和慷慨豪爽, 其中, 苏轼和辛弃疾是其伟大旗手。本文就最能代表两人词作风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对两人的生平、思想及创作作一扼要分析。

苏轼 (1037——1101) 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 眉山 (今属四川) 人。仁宗嘉祜二年 (1057) 进士, 嘉祜六年授凤翔府节度使判官厅公事, 由此开始了他一生坎坷的仕宦生涯。

苏轼的入仕, 恰北宋中叶, “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为上”, 范仲淹、欧阳修的“庆历新政”刚失败, 王安石变法正“胎动腹中”, 政治危机、社会危机暴露, 阶级矛盾尖锐。苏轼在政治上属保守派, 他呼吁改革, 要求变法, 但取温和态度, 所谓“德相因则事易成, 事有渐则民不惊”。 (《辩试馆职策问札子》) 熙宁三年 (1070) , 苏轼与老师欧阳修等因反对王安石新法, 卷入上

及各种炫技来显示出激动的内心和高昂炽热的情感。在《我愿生活在美梦中》的前奏部分中就明显显示了这一特点。在一个属七和弦上发挥了花腔的优势, 抒发了主人公的激动、羞涩、天真的情绪和欢快雀跃般的内心。进入主题后, 在一种抒情、欢快的节奏配合下, 主题旋律充分发挥, 以作曲家的抒情特长, 细腻的捕捉到人物的内心世界。B段不断出现的大跳和半音阶上下行的锲入, 使主题材料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再次将副部的和声色彩更加完整。但是演唱这些有一定难度的花腔部分还是需要女高音有着很扎实的功底和不间断的花腔训练, 方可准确把握该曲的演唱。要演唱好该曲, 绝不仅仅是处理好某一个高音或是某一个乐句, 而是要从谱面上精读细研, 既揣摩语言的准确度, 又要根据作曲家的创作意图, 灵活的把握音乐的轻柔缓急, 更要注意音色、情绪的控制等等。只有在亲身的实践中, 才能充分体会到古诺塑造的女高音的独特魅力。故在《我愿生活在美梦中》这首小咏叹调中, 既需要找准适合人物角色的音色, 又把握圆舞曲的欢快、轻盈、流畅, 抒情性与戏剧性相得益彰的体现在作品和演唱中。笔者认为, 该咏叹调, 不宜唱得太重, 否则声音会听起来“太老气”;但也不可过轻, 否则没有音色和底气;气息一定要顺畅、深吸……因此, 女高音在演绎这首作品时, 心灵的感受度和情感的自然流露和表达, 投入角色和情境地感受作品, 会给歌者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朱丽叶的女高音咏叹调《我愿生活在美梦中》 (第一幕) 是该剧最具代表性的优秀唱段, 无论是在创作技法上还是在声乐演唱及研究上都具有很高的代表性。作曲上旋律高雅、和旋迷人;配器精细准确;声乐技巧上运用了丰富的颤音和花腔, 充分发挥了花腔女高音和戏剧女高音的特色;宣叙调、咏叹调以及独唱、层政治冲突。他主动请求外放, 先后到杭、密、徐、湖州任职。元丰二年 (1079) , 在湖州任上突捕下狱, 罪名是以诗“谤讪”朝廷,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乌台诗案”。出狱后, 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这是一个闲职, 相当于待罪发落。神宗去世, 哲宗即位, 高太后垂帘听政, 起用司马旧党, 苏轼被召还朝, 供舍人、翰林学士等职。又因不满当政尽废新法, 于元祐四年 (1089) 再次外放, 辗转于杭、颖、扬、定州。元祐八年, 哲宗亲政, 新党再度主政, 苏轼再迁岭南的惠州、海南的琼州, 直到元符三年 (1100) 徽宗即位, 才遇赦北还, 次年病死于常州。

这就是苏轼, 中国文学史上一个世界级的伟大诗人。我想起另外一位大诗人屈原, 他二度流放, “行吟泽畔, 形容枯槁, 颜色憔悴”, 最后投汩罗江, 给后人留下千年惋叹。“乌台诗案”, 苏轼被长途押解, 犹如一路示众, 途经太湖、长江时他都想投水, 只因看守“尽职”而未成——幸好未成, 否则, 中国文学便没有了苏轼!余秋雨先生说:“江湖淹没的将是一大截特别明丽的中华文明。”我们真的好庆幸!

在北宋中叶多年的政治斗争和权力倾轧中, 苏轼扮演的是一种奇怪的角色。无论是新党上台还是旧党执政, 他都不讨好。他总是书生意气坚持己见, “尽言无隐”、“不顾身害”, 不肯像他人做圆滑世故的官僚。现实是残酷的, 然历史又是公正的。在永无休止的打击和谪贬中, 苏轼清楚地看到了政治斗争和权力倾轧中的阴暗、卑劣、险恶、权谋、机诈。尤其是“乌台诗案”——那一出卑鄙的文字狱, 使他经历了生死轮回。因而, 在

重唱、合唱的对比、结合与运用, 细腻的心理刻画以及诗一般的抒情语言, 使朱丽叶以及剧中人物的音乐形象和艺术特征更加鲜明、准确和突出。因此, 在演唱这首作品之前, 必须熟读乐谱, 分析和研究作曲家的创作特征和作曲技法, 明白作曲家真正的创作意图, 了解作曲家的音乐语言和主题旋律, 熟知该曲在全剧中的位置和作用, 了解剧中人物关系等, 还要多听、看、读相关音像和图书资料, 熟悉伴奏音型和和声织体, 在优美的旋律和伴奏中去感受一个真实而又平凡的朱丽叶的内心情感世界。只有熟悉了莎翁和古诺笔下的朱丽叶的形象特征之后, 才能够进一步根据自身的演唱实力进行作品的准确把握和“二度创作”。

古诺生活在一种激烈的社会变革、一种很激进的思想和非常保守的思想的一个中间地带, 象征这一种古典与浪漫的斗争和妥协。而他是法国动荡时期的一种高档文化的代表, 是时代和历史环境下的产物, 他的创作风格反应和代表了一种人文主义的思潮和理想化追求。因此他的创作风格在他的那个时代是非常的受欢迎和大众易于接受的。他是个属于本国文化的音乐家, 保留和发挥了法国的传统音乐, 比如:芭蕾等是法国歌剧的典型特征, 虽然为符合大众很显得累赘, 但是符合大众的口味。与其它作曲家不同的是, 他的创作中, 没有异国题材, 而其它伟大的音乐家比才、威尔第、普契尼、莫扎特等, 都采用过异国题材, 因为在西方人看来, 东方文化是神秘的、不可知但有想象的世界, 他们代表的是一种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文化和思想。比才是一种双向的完美的结合, 很健全。既有戏剧又有音乐, 既有冲突, 又有抒情, “真”和“美”的体现十分充分, 所以《卡门》成为一部成功的“一流作品”。但是古诺的那个时代和那个历史背景, 人们更喜欢和选择古诺的歌剧而未必接受得了比才的风格。

黄州, 在赤壁, 他对人生顿然大悟大彻;无论是艺术, 还是人生, 都获得了一次蒸馏与升华, 从此进入澄澈透明空灵之境。千古绝唱《念奴娇·赤壁怀古》, 就在此种背景下喷薄而出了。

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 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这首词作于元丰五年 (1082) 黄州任上。当时苏轼在黄州的生活状态到底怎么样呢?我们可用他写给友人李端叙的一封信来回答:“得罪以来, 深自闭塞, 扁舟草履, 放浪山水间, 与樵渔杂处, 往往为醉人所推骂, 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好友, 无一字见及, 有书与之亦不答, 自幸庶几免矣。”

在给好友李常的信中说:“吾侪虽老且穷, 而道理贯心肝, 忠义填骨髓, 直须谈笑于死生之际。……虽怀坎颤于时, 辽事有可尊主泽民者, 馒忘躯为之, 祸福得丧, 付与造物。”

由此可知, 到黄州的苏轼是觉悟的苏轼, 是蒸馏与升华后的苏轼。

词一开篇就置上下几千年、绵亘数千里的宏大背景中展开, 将江山、历史、人物一笔推出。笔力之雄健, 概括之强劲, 气势之充盈, 而又十分自然, 此等笔力、才情, 千载而下, 难出其右者。亘古华夏, 多娇江山, 英雄纷出, 尤其是那“羽扇纶巾”、“雄姿英发”的周郎, 内结连理, 外托君臣, 以三十四岁飒爽年纪, 被委以大任, 统帅三军, 击破强敌, 建不世功业, 这叫人何等的钦羡和追慕啊!而早年提出过“丰财”、“强兵”、“择吏”等建议的词人, 如今早过不惑, “尘满面, 鬓如霜”、“早生华发”, 可功名安在哉?“心似已灰之木, 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自嘲诗》) 至此, 词人由历史人物联想到自己风波人生、未酬壮志, 似乎油然而生无穷悲与愤。然此苏轼非彼苏轼, 此苏轼已涅磐再生、脱胎换骨。“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 他以自嘲轻淡的口吻告诉自己不应该为往事陈迹而多愁善感才是。结句“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将适才引发的一缕人生短暂、功名虚幻、壮志未酬等感叹引向天地永恒, 消解在时空的浩渺苍茫里。读罢此诗, 掩卷细思, 电视剧《三国演义》杨洪基那苍凉沉郁的主题曲与白浪滔滔的画面, 顿觉充盈弥漫开来……

辛弃疾 (1140——1207) 字幼安, 号稼轩, 历城 (今山东济南) 人。辛弃疾生活的时代, 正是北方沦陷、南宋小王朝偏安一隅、不思收复、屈辱苟活的年代。他早年亲眼目睹了汉人在女真人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与痛苦, 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绍兴三十一年 (1161) , 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北方人民亦不堪金人严苛重榨, 奋起反抗, 纷纷起义。时年二十一岁的辛弃疾趁势聚集了二千人的队伍, 并加入到另一支声势更浩大的义军耿京部, 任掌书记。绍兴三十二年金人因内乱北退, 辛弃疾奉命南下与朝廷联络;北归, 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 于是他亲率五十骑突袭敌营, 生擒之, 带回建康交朝廷处决。他的勇敢和果断, 使其名重一时, “壮声英概, 懦士为之兴起, 圣天子一见三叹息。” (洪迈《稼轩记》) 高宗任命他为江阴签判, 时年方二十三岁。

燕赵有奇士, 惜嗟无用时。高宗朝, 是投降派秦桧把持朝局。孝宗初立, 面对危局和举国同仇敌忾气, 于1163年任命张浚督师北伐。然张大败.不久孝宗消沮退缩。时北方金世宗完颜雍亦加强内治, 于是南北处于相对和平对峙状态。故一代爱国志士“报国欲死无战场” (陆游《水泷头》) , 只得抱恨而疾。

千古江山,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 寻常巷陌, 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 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 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 望中犹记, 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 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 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

这阙《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于宁宗开禧元年 (1205) 。宁宗嘉泰三年 (1203) , 已经六十四岁、赋闲在家十多年的词人, 突然被召任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起用他的是当时执掌大权的韩胄。其时蒙古已在金人后方崛起, 金政权已显衰败。韩想于此机会伐金, 立一场大功, 巩固地位。嘉泰四年辛弃疾任镇江知府, 镇江正濒临前线。莫道桑林晚, 正是夕阳浓!“男儿到死心如铁, 看试手, 补天裂” (《贺新郎》) 。赋闲多年的把“栏干拍遍” (《水龙吟》) 的老将军, 精神焕发、豪情壮志地一方面积极备战, 一方面上疏宁宗和韩, 阐发他对金用兵的建议与看法, 结果遭来忌恨, 于开禧元年 (1205) 被调离镇江, 重回故宅闲居。

辛弃疾不是一般的文人, 义端说他如“青兕”, 陈亮说他如“真虎”, 姜夔说他是“前身诸葛”。他青年时代便“登高望远, 指画河山”, 著有《美芹十论) 》、《九议》等。他是个有才有略的英雄人物。淳熙七年便 (1180) 在湖南创置飞虎军, “雄镇一方, 为江上诸军之冠”。刘过说:“中原事, 纵匈奴未灭, 毕竟男儿。”谢枋得评价:“公有英雄之才, 忠义之心, 刚大之气。”词人从1162年 (22岁) 在山东起义, 到今1205年 (65岁) , 怀着一腔报国热忱与壮志归南, 一呆就是四十三年。其间数度被排斥打击, 致使他那最后施展抱负、图谋大业的机会与愿望也化为泡影, 文人加英雄的他怎能不忧愤扼腕啊!词一开头, 就从镇江的历史人物——孙权和刘裕说起。孙权, 以不到三分之一的天下, 打垮来自北方强大的侵略者;刘裕, 京口起兵, 讨桓玄, 平叛乱。他们驰骋疆场, 弄潮时代, 是何等的风流英雄!在这, 词人借他们, 既表达了他对古代英雄人物的仰慕, 也隐约传达出自己渴望抗敌救国心情。下片以刘义隆好大喜功, 打无准备之仗, 结果一败涂地, 隐指当朝对金用兵须做好充分准备, 切忌草率, 蹈前人覆辙。实事是, 韩于开禧二年北伐, 大败而归, 次年被诛, 正中词人“赢得仓皇北顾”预言。结尾引廉颇事, 再次表达出词人老骥伏枥、犹有可为的壮烈情怀。

词于苏轼手中创造出一种豪放阔大、雄朗高旷的风格, 如海雨天风, 横放杰出, 独具一格, 一扫婉约的柔媚纤巧, 为宋词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到辛弃疾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扬光大, 并增添了英雄豪杰气概, 显得更加深沉、浪漫、高昂。

苏词和辛词都以境界阔大、感情豪爽开朗著称。但毕竟二人所处的时代不同, 政治文化环境不同, 所经历的生活道路也不同, 因而区别也是明显的。

苏轼, 他作为士大夫集团的成员, 抱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地参与国家的政治活动与文化建设, 并坚持自己的观点, 不惜与当权派发生冲突。当他的这种独立不屈的精神和人格受到节制、阻碍、行不通, 并屡遭迫害时, 便从精神上寻找出路, 求得解脱。苏轼是真正意义上的传统文人, 而且才情横溢, 学识丰富, 儒、道、释皆通, 因而在挫辱后, 远儒近道, 能以旷达的胸襟与超越时空观来体验人生, 表现哲理式的感悟, 并以这种参透人生的感悟使情感从冲动归于深沉的平静。晚年的苏轼, 是深井, 是大海。

辛弃疾, 尽管他大多时间身在仕途, 但严格说来, 他还不属封建士大夫阶层。此点, 与苏轼不同。他是从沦陷区来南的游子, 他始终把洗雪国耻、收复失地作为自己毕生事业, 并在文学创作中写出了时代的期望和失望, 民族的热情与愤慨。作为一个英雄豪杰, 他总是以炽热的感情与崇高的理想来拥抱人生, 他的作品更多地表现英雄的感情与英雄的悲愤。这种不甘沉沦、不甘平庸的英雄本色, 伴随了辛弃疾的一生, 永远闪耀在他的词中。它奏出的是宋代、宋词的最强音。

参考文献

[1].游国恩《中国文学史》,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64;

[2].辛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6;

[3].于非《中国古代文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8;

[4].贺兴辉《宋词鉴赏辞典》, 北京燕山出版社, 1987;

[5].《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书》第四册, 人民教育版, 2000;

西塞山怀古阅读答案 篇4

刘禹锡

王濬②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③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④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注】①唐穆宗长庆年间,藩镇势力又有所抬头。长庆四年,刘禹锡由夔州刺史调任和州刺史,沿江东下经过西塞山,有感而发,乃作此诗。②王濬:晋益州刺史。晋武帝谋伐吴,派王濬造大船,出巴蜀,沿长江而下伐吴。③千寻铁锁:东吴末帝孙皓命人用大铁索横于江面,以拦截晋船,终失败。④四海为家:指国家统一。

阅读题目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下”“收”两字对举,一方势如破竹,一方闻风丧胆,强弱、高下立判。

B.颔联直写战事及结果,纵有长江天险和千寻铁链,也改变不了东吴灭亡的结局。

C.颈联“人世几回”“山形依旧”对比强烈,人世的悲恨相续衬出山川的冷漠无情。

D.末句写六朝覆灭的遗迹,以破败的故垒和萧瑟的芦苇作结,借景抒情,余味深长。

16.从全诗看,作者写这首诗的用意有哪些?(6分)

参考答案

15.(3分)C(应为“山川的冷漠无情衬出人世的悲恨相续”。)

北固山怀古 篇5

对于北固山,我向往已久,当年刘备和孙权在此试剑遛马;辛弃疾曾写下“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的名句;而米芾则留下了《多景楼诗贴》……当我到达后才发现,逶迤突兀的北固山比我想象中的更厚重,更有韵味。它宛如一条昂首、翘尾、拱背的巨龙,雄踞在扬子江畔,见证了千年的历史更替和兴衰荣辱。

北固山因其横枕大江,石壁嵯峨,山势险固而得名。在古代,北固山就为游人所乐道。梁武帝萧衍游览北固山时,看到江山景色非常壮观,就兴致勃勃地挥毫留下“天下第一江山”的题字。李白在《永王东巡歌》的诗中写道:“丹陽北固是吴关,画出楼台云水问;千岩烽火连沧海,两岸旌旗绕碧山。”这首诗既描绘了北固山的旖旎风光,又道出了北固山的险要地势。

三国时,孙权利用这里易守难攻的地理形势,在此筑铁瓮城,故在三国时代北固山就被誉为“京口第一山”。山上的亭台楼阁等名胜古迹,均可让人感受到浓厚的三国文化:恨石是孙权和刘备暗中相争、刀砍剑劈的试剑石;祭江亭是孙夫人投江自尽之处;相婿楼是“吴国太佛寺看新郎,刘皇叔洞房续佳偶”的故事发生地。北固山也因此成为人们寻访三国遗迹的向往之地,留下了许多千古传诵的名作。

游览北固山,巍然屹立在山巅的甘露寺是不能不去的地方。甘露寺的寺匾为张飞亲笔题写,三个大字神定气足、潇洒飘逸。甘露寺是古代著名的古刹之一,其建筑特点采用“以寺镇山”的手法,故有飞阁凌空之势,形成了“夺冠山”的特色。由于《三国演义》的传说,佛教文化已被淡化,只有清晖亭旁的铁塔,还在提醒着人们这里曾有过兴盛的佛教文化。

甘露寺的背后就是满目风光的北同楼,北固楼又称多景楼、相婿楼等,是古代“万里长江三大名楼”之一。登上多景楼,极目远眺,山光水色,奇景多姿,颇有凌空飞翔之感,多景楼也因此吸引了欧阳修、苏东坡、沈括、陈亮、陆游等诸多文人雅士的目光。最让人称道的是书法大家米芾。他不仅为多景楼题写了“天下江山第一楼”的匾额,而且写下了笔力雄伟、神采奕奕的《多景楼诗贴》,后人曾评价该贴“运笔松放,结构飘逸,如仙人舞袖,为米芾绝妙之作”。

多景楼的东面是北固亭,又名祭江亭。北固亭之所以名扬千古,在于它不仅见证了一段凄怆的爱情绝唱,更见证了一位词人的爱国情怀。相传三国时孙刘联姻后,孙夫人听说刘备病死在白帝城,悲痛欲绝,便登上此亭,设奠望西遥祭,后投江自尽。她的纵身一跃,使得北固山的英雄气概中又平添了几分巾帼红颜的柔情。一代词人辛弃疾出访镇江,也多次登临北固山。遥望沦陷的北国失地,他写下了几乎所有的中国文人都会背诵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北固山因此成为传唱千古的文化符号。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构想 篇6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选自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历史的回声”专题中的一篇文章。本专题中的“千古江山”板块阅读教学的内容是宋词。宋代是词的鼎盛时期, 因其美妙的韵律与优美的意境深受读者的青睐。这个模块选了苏轼、辛弃疾两位词人的作品。他们是宋词发展史上的代表人物, 他们是宋词豪放派的代表, 他们的词代表了宋词最高的艺术价值与美学理念。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欣赏这些词作, 使之能初步感知宋词的特点与美感。

这首词是苏轼在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时夜游赤壁的感怀之作, 教学时主要让学生体会赤壁壮阔的意境、周瑜从容的儒将风度与词人壮志难酬的苦闷、洒酒祭月的达观。

二.设计思想

中国古典文学浩如烟海、博大精深,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百花园中的一朵艳丽奇葩。教师通过讲解这些经典词作, 让学生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价值与文学内涵。高中语文新课程越来越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我深感传承文化的重任。现根据自己教学古典诗歌的一点体会, 结合宋词教学, 借助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 让学生感悟宋词的美学价值;教师通过讲解这些经典词作, 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学生通过课堂与课外迁移练习, 提高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目标

1.通过赏析词中的“穿”、“拍”、“卷”等关键词语, 体会赤壁壮阔的场景。

2.通过赏析词中壮阔的意境与作者复杂的内心世界, 品味本词的意境美与人情美, 让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3.体会苏轼旷达豪放的胸襟, 初步感受苏轼豪放的词风, 培养学生乐观的情怀。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体会这首词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感受赤壁雄奇壮阔的景象。

难点:体会苏轼在词中所抒发的复杂情感。

五.教学过程设计

1.设计情景, 导入课文。

古人云:仁者爱山, 智者乐水。古代的文人雅士投身自然, 抒发情怀。被贬黄州的苏东坡曾夜游赤壁, 写下脍炙人口的名篇《赤壁赋》, 当他来到历经沧桑的赤壁矶, 感慨万千, 高唱大江东去, 书写了一曲千古绝唱《念奴娇·赤壁怀古》。今天我们来学习这首词, 共同来感受赤壁磅礴的气势, 感悟东坡居士的复杂情感。

2.配乐朗读, 感受气势。

(1) 三国时代虽然离我们很遥远, 但我们用心去聆听苏轼为我们描绘的滚滚长江惊涛拍岸的场景时, 我们仿佛回到了赤壁之战的烽火硝烟中, 感受到长江的广阔意境。

(2) 教师展示配有滚滚长江的视频画面及配乐朗读, 把学生带入雄奇壮阔、气势非凡的场景之中, 让学生初步感受赤壁壮阔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

3.集体朗读, 感受豪放。

(1) 同学们刚听完震撼人心的音画朗读, 也许情难自已, 下面就让我们饱含深情地集体朗读一遍。

(2) 在学生直观感受了该词的壮阔意境之后, 再集体朗读去感受词的气势, 从而进入鉴赏的氛围。

4.自由朗读, 领悟美感。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 领悟美感, 并思考如下问题:

(1) 思考:题为“赤壁怀古”。本首词描绘了哪些赤壁景观, 这些景观有何特点?

归纳:这首词描绘了赤壁江水、故垒、乱石、惊涛、浪花的壮阔意境, 写出了赤壁气势宏大、险奇壮阔的特点。

(2) 讨论:词的上片, 你认为哪几个词用得好?为什么?

归纳:“穿”、“拍”、“卷”三个词用得好, “穿”字写出了崖石参差交错直插云霄之势;“拍”、“卷”字写出了波涛汹涌, 如怒如惊马, 有雷霆万钧之力。寥寥数笔就生动准确地描摹出赤壁山势之险要高峻, 水势之汹涌澎湃, 写出了“赤壁”古战场的雄伟、壮丽、波澜壮阔的景象, 为下文追怀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渲染了环境气氛。

(3) 思考:锦绣河山必然产生、哺育和吸引无数的英雄人物, 而三国时期正是英雄辈出的时代, 在诸多英雄人物中, 作者为何要选择周瑜作为歌咏的对象?你认为周瑜的身上体现了哪些美的特质与人生价值?

归纳:“小乔初嫁”是美人衬英雄, 写出了周瑜婚姻美满、英俊潇洒、少年得志、功成名就。在作者心目中周瑜是一位踌躇满志、叱咤风云的儒将, 在周瑜身上寄托着作者的人生理想, 抒发了自己对英雄业绩的仰慕之情, 引发自己未能建立功业的感慨。

4.默读探究, 探讨情感。

读诗如品茶, 只有用心去咀嚼, 才能品出其中的真味。接下来请同学们再默读这首词, 去体会词人的内心复杂的情感。

(1) 思考:离开朝廷被贬黄州的作者面对滚滚东去的长江水, 站在沧桑的赤壁矶前, 会产生哪些情怀?

归纳: (引出背景) 47岁的苏东坡此时自觉不但毫无建树, 反而被贬黄州。面对此景, 感慨万千, 怀古思今, 自然引发年岁渐老, 功业未成的人生感伤。

(2) 讨论:苏轼所游的是湖北黄州赤壁, 而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发生地是在湖北蒲圻。那么苏轼知不知道他所见到的赤壁并非真正历史的赤壁?如果他知道, 为何还要这样感怀?

归纳:从上片的“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一句可以看出, 苏轼知道这并非历史上的赤壁, 至少他对此有怀疑, 但文学与历史毕竟不同, 文学的真实不等于历史的真实。当他站在波涛汹涌的长江边, 感受到天地的浩大与自身的渺小, 再联想到当时的处境, 已经情难自已, 故此以景为依托, 咏史抒怀。“人道是”表现了苏轼的一种不确定感。经过“乌台诗案”之后, 苏轼不仅仅对“赤壁”不确定, 对千秋功业、对人生都产生了一种不确定感, 幻灭感。

(3) 讨论:整首词除了表达作者壮志难酬的感慨, 还有无其他情感?你认为该首词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归纳:苏轼是一位深受儒、道、佛三家思想影响的文人, 思想情感是复杂的。既有儒家“济苍生、报效国家”的积极进取精神, 又有道家、佛家“齐生死、等是非”的虚无思想。这首词中壮丽江山、英雄业绩, 既激起了他的豪放奋进之情, 也加深了他的思想矛盾。“人生如梦”的感慨是词人壮志未酬的无奈情绪的流露, 所以苏轼在时空交织的宏大背景上抒发了人生失意的幽愤和惆怅, “洒酒入江, 以酒祭月”的豪举又表现作者在理想与现实巨大反差的痛苦之中解脱出来, 让万古愁怀随江而去, 从而体现了诗人超越与旷达的胸怀。因此, “人生如梦”反过来也可以激发我们对人生的追求, 这也是《赤壁怀古》的理趣所在。所以豪放旷达是这首词的感情基调。

5.课内迁移, 比较阅读。

同一诗人, 同一时代, 相同的人生境遇, 作品中所表现出的思想情感和艺术形式往往是相同的。下面请同学们思考苏轼《定风波》与《念奴娇》在意趣上是否也是一脉相承的?你又从中领悟到了什么哲理?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 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 同行皆狼狈, 余独不觉。已而遂晴, 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归纳:《定风波》写于苏轼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从“乌台诗案”到待罪黄州, 苏轼心灵的创伤难以言表。痛定思痛, 他开始重新寻找自己的人生方向, 佛教经典和老庄哲学中沉静旷达、荣辱得失不系于心的境界, 帮助苏轼摆脱内心的痛苦, 使他看淡了功名利禄穷达祸福。“也无风雨也无晴”体现了新生之后的苏轼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超然物外、忧乐两忘的旷达胸怀。

6.诵读课文, 深情结束。

让我们一起来再次诵读《念奴娇·赤壁怀古》, 再次感受赤壁壮阔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 体会激扬豪放的情感基调。 (在诵读中结束课文)

7.课后作业, 拓展提高。

《亭口北固亭怀古》的教学要点 篇7

《京口北固亭怀古》是苏教版必修二中的一篇文章, 由于辛弃疾词擅长用典, 所以初入高中的一年级学生学习起来感觉困难, 很难读懂这首词。笔者在教这首词时尝试用了这种方法 , 将全词内 容概括为 一、二、三、四、五。

一位老将:词尾“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这是这首词最大难点。学生不明白为何要如此结尾。在上课的时候 , 我用PPT展示廉颇 的个人资料:廉颇是“一饭斗米, 肉十斤, 披甲上马”的老将, 在赵国, 他不仅是一位“以勇气闻于诸侯”的猛将, 而且在秦赵长期相持的斗争中, 他更是一位能攻能守、猛勇而不孟浪, 持重而非畏缩, 为秦国所惧服的老臣宿将, 后秦用离间计, 赵国弃廉颇不用而起用“纸上谈兵”的赵括, 才招致长平惨败, 赵国四十万大军被坑杀, 国势遂急转直下, 不可收拾。国难思良将, 赵王想重新启用廉颇, 又由于受到了奸佞小人的蒙蔽, 终弃廉颇未用, 遂使赵国灭亡。再结合词人辛弃疾的四十三年来的身世遭遇, 特别是不久之后他被权臣韩侂胄一脚踢开。在这里辛弃疾以廉颇自况。学生们自然体会出词人作词时的处境和心情, 就会更深刻地理解他内心的忧愤之深广。个人的荣辱得失问题是小, 江山社稷的安危为大呀!

二个小名:在这首词中出现了两位帝王的小名, “人道寄奴曾住”, 寄奴是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小名。词人写刘裕出身贫贱, 却建功立业, 表现了“事在人为”的道理;更表现了词人对英雄的敬仰。在当时韩侂胄急于北伐的现实中, 辛弃疾对刘裕的歌颂不仅仅是仰慕他的英雄业绩, 还会有如果碰到刘裕这样的明君, 他的正确战略意图就能被朝廷采用的意思。另一个帝王的小名佛狸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 词人运用当年拓跋焘攻破王玄谟军队后在瓜步山建立佛狸祠的典故, 写南宋臣民在异族入侵的庙堂下迎神祭祀, 真是“商女不知亡国恨”, 安于异族统治, 不谋求迅速“还我河山”, 着实令人痛心!

三座名山:这首词是辛弃疾登上北固山时亲书的。北固山是镇江有名的三山之一, 另两山是金山、焦山。金山以金山寺天下闻名, 白蛇、许仙的传说更是增添了金山的神秘色彩。焦山上的定慧寺也由《西游记》中唐僧出生后落难而被定慧寺和尚发现收留抚养长大而后在此寺出家而名满天下。这些美丽的传说使镇江三山更增一层灵气。这时, 我通过PPT向学生展示镇江三山两寺的风景画, 并向学生简要介绍这些美丽的传说。让学生们在欣赏我们祖国壮丽的河山时, 内心油然而生保卫我们祖国大好河山的爱国情感。

四个帝王:在这首词中提到了历史上的四个帝王。除了上文中已提到的两位帝王外, 还有三国时东吴的孙权和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儿子宋文帝刘义隆。孙权、刘裕、拓跋焘都是皇帝中的英雄。他们在世时叱咤风云、建功立业, 俱是历史上的风流人物。刘义隆草率出师北伐, 却落得向北回望, 仓皇败还。词人运用这一典故, 委婉地表达了自己对当权者轻率出师北伐的劝阻意图。

五个典故:用典高手辛弃疾在本词中成功运用了五个典故, 孙权、刘裕、刘义隆、拓跋焘、廉颇。通过上面的一、二、三、四, 学生已经知道、明晓了这五个典故及其在本文中的作用, 这个时候在课堂上学生争相发言甚至是侃侃而谈了。高潮处让人兴奋不已。诚如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所说:“课堂教学中有了高潮, 就有了意境, 有了激情, 有了力度, 有了波澜。”

至此, 我给学生讲解全词内容:年已66岁高龄的辛弃疾登上京口北固亭赞扬在京口建立霸业的孙权和率军北伐、气吞胡虏的刘裕。表示要像他们一样金戈铁马为国立功。接着借讽刺刘义隆表明自己坚决主张抗金但反对冒进误国的立场和态度。最后还借廉颇自况, 抒发未能实现自己怀抱的感慨!尤其是词中的这些典故, 体现了辛词好用典的特点, 也可窥见“词论”的风格。

通过一二三四五, 原来晦涩难懂的辛词变得简单、有趣了。学生课后高兴地对我说:“记住一位老将, 两个小名, 三座名山, 四个帝王, 五个典故, 这首词就好懂了!”

西塞罗的平等思想评析 篇8

一、西塞罗平等思想的形成基础

平等思想是古希腊文明的重要理论组成部分。柏拉图对于平等问题的论证是与自由联系在一起的, 但是柏拉图认为, 老百姓像当权者, 当权者像老百姓, 父亲与儿子平起平坐, 男人与女人平等, 奴隶与主人同样平等, 此外, “外来的依附者也认为自己和本国公民平等, 公民也自认和依附者平等;外国人和本国人彼此也没有什么区别”[1], 这种平等自由的社会是“僭主政治所由发生的一个健壮有力的根”。亚里士多德把平等与正义联系起来, 认为正义的真实含义就是平等, 是某些事物的平等观念, “在同类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中, 大家就应享有平等的权利;凡不合乎正义 (违反平等原则) 的政体一定难以久长。”[2]显然, 这里亚里士多德已经把平等作为权利来对待, 并与“城邦”政治联系起来, 具有深刻的理论内涵。但是, 由于他把奴隶视为“一宗有生命的财产”, 并不归于人的类别之中, 显然这一论证的实际内涵终归是不完整的和有重大欠缺的。西塞罗继承了亚里士多德将正义和平等相联系的理论基础, 这构成了其政治哲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但是对于平等颇具辩证思维的哲学思考, 西塞罗基于其务实精神, 对此并没有加以深化。斯多葛派关于平等思想的阐述对西塞罗的影响最大, 西塞罗本人就是中期斯多葛派巴内修的学生。斯多葛派认为, 人类世界不应当因其正义体系不同而建立不同的城邦国家, 而是应当建立一个所有的人都在神圣的理性指引下和谐共处的“世界国家”, 在其中, 基于理性和自然的必然要求, 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 因性别、阶级或者种族、国籍的不同而对人进行歧视是非正义的, 是与自然法背道而驰的。

西塞罗时代, 正值罗马由共和国制向帝国制过渡的时期, 内战不断, 罗马城邦制度面临着严重的危机。世袭土地贵族和新兴的高利贷贵族之间的矛盾, 奴隶主与奴隶之间的矛盾, 罗马宗主国与附属国、行省等之间的矛盾, 都十分激烈。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 西塞罗的平等思想, 对于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 无疑是一种良方。他也承认, 自己只是想以自己的政治家的智慧和法学家的经验, 来给罗马提供一种政治法律的百科全书, 来促进共和国的发展, 因为这时候的共和国, “尽管它仍然像一幅美丽的图画, 然而, 其色彩却因年代久远而正在褪色”[3], 在晚期的著作《论责任》中, 更叹息道, “在罗马, 只是那些城墙仍然矗立着——甚至这些城墙恐怕迟早也会被毁——而我们的共和国已经一去不复返了。”[4]西塞罗企图加以维护的共和国制度, 最终却是演变为罗马帝制。但是其自然法理论尤其是平等思想却产生了如此重大的历史影响, 以至于成为罗马帝国的政治哲学基础, 想必西塞罗也是难以料到的。

二、自然、理性与平等

西塞罗的平等思想, 是其自然法理论的一个核心部分。这一平等思想是建立理性主义的自然法基础之上的, 具有浓厚的理性主义色彩。梅因在回顾自然法的历史发展过程时, 明确指出:“我以为人类根本平等的学理, 毫无疑问是来自‘自然法’的一种推定。‘人类一律平等’是大量法律命题之一, 它随着时代的进步已成为一个政治上的命题。”[5]

(一) 人与神的关系。

在西塞罗的理论中, 人与神的关系问题是一个重要理论前提, 也是平等观念论证过程的一个起点。理性是神圣的, 它在人和神之中都是存在的, 人和神的第一个共有就是理性。而真正的法律是与自然相一致的正确的理性, 是普遍存在的、永恒的、不变的。正确的理性就是法, 所以就有理由相信人和神一样共同拥有法;进一步说, 那些分享法的也一定分享着正义。既然人和神之间共同分享着正确的理性、正义和法, 就应当视为一个共同体的成员。整个宇宙就是一个共同体, 神和人都是这一共同体的成员。西塞罗明确指出, “宇宙似乎就是诸神和人的共同的家园、共有的城市。只有他们才具有理性的力量, 才能根据公正和法律生活。”[6]更进一步, 西塞罗还论证人与神之间存在着血缘关系, 或者说有共同祖先和共同起源。人类承认神, 是因为人类以一种方式记得和承认自己产生的来源。最后, 他还阐明美德是完善和发展到最高点的自然, 美德同样存在于人和神之中, 而且是类似的。

古罗马人信奉多神教, 而且从《十二铜表法》的规定来看, 就早已经显现了罗马古法与宗教的相对分离, 但是法律思想中始终包含着神秘主义的色彩。西塞罗的思想具有相当程度的综合性, 要确定其神学立场是比较困难的, 但是从本质上讲, 西塞罗是一位理性主义的神学家, 他所谓的“神”、“自然”、“理性”、“大自然”等都是指同一个事物, 即自然法。在中世纪, 这一以人与神的关系作为平等思想的前提, 随着哲学与法学成为神学的分枝, 而演变为“在上帝面前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和“原罪的平等”这一神学伦理观。

(二) 人与人的伙伴关系。

从西塞罗来看, 人与神是一个共同体, 分享着正确的理性、正义、法和美德。那么, 人与人之间就通过理性和语言建立起了一种伙伴关系的纽带。这种纽带使人们结合成为一种互助友爱的自然联合体, 也使人远远脱离了兽性。另一方面它还具有一种极其广泛的适应性, 把所有的人和整个人类都一个又一个地联系起来。其实,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伊壁鸠鲁的“社会契约”思想的影子, 但是西塞罗更多地是从法哲学的意义上来加以论证, 而且含有丰富的人本主义色彩。西塞罗认为, 人与人之间没有类的差别, 理性对于人类而言是共同的, “无论我们会怎样界定人, 一个定义就足以运用于全体。”[3]人类的相似性, 不仅清楚地表现在人类的善良倾向上, 也表现在邪恶倾向上。因此, 整个人类是连结为一体的, 了解这一正确的生活原则就能够使人类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基于这一人与人之间的伙伴关系, 西塞罗批判了两种特别流行的思想观念。一种观点认为, 不会为了自己的利益掠夺父母或兄弟的东西, 但是其他公民则另当别论了。西塞罗认为这一观点的实质, 就是毁坏文明社会的整个结构。另外一种观点认为, 应当尊重自己同胞的权利, 但是对于外国人则另当别论。西塞罗认为这一观点破坏人类普遍的友善之情, 而这种情感一旦泯灭, 仁慈、慷慨、善良、公正必然会衰败无疑。更进一步, 他把这一观念上升到更高层次进行批判, “凡是破坏这种人类普遍的友善之情的人, 肯定会被认为是邪恶地反叛不朽的神祗, 因为他们想彻底摧毁神祗在人与人之间所建立的伙伴关系。”[4]塞罗所论证的这一人与人之间的伙伴关系, 显然具有极为重要的人本主义伦理内涵。

(三)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西塞罗认为, 权利的基础和来源是自然法, 是基于正义、理性和大自然的, 而不是基于人们的看法。在《国家篇》中, 他明确指出, “法律是团结市民联合体的纽带, 既然由法律强化的正义对所有人都相同, 那么当公民之中没有平等时, 又能有什么正义使一个公民联合体被拢在一起?如果我们不能平分人们的财富, 并且人们固有能力的平等又不可能的话, 那么至少同一国家的公民的法律权利应当平等。”[3]显然, 西塞罗基于其自然法思想, 这里明确指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一法律的基本原则。在《论义务》一书中, 他进一步指出, “制定宪制的理由与拥立德高望重者为王的理由是相同的。因为人们始终在求索的就是在法律面前享有平等的权利。因为凡是权利, 就应当人人共享, 否则就不能算是权利。”[4]这一法律原则的提出, 是对于从单纯的伦理观念来探索平等原则的一种历史性的突破, 后世以洛克、卢梭等为代表的近代启蒙思想家所倡导的平等思想, 实际上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卢梭将平等原则明确规定为立法体系的两大目标, 并进一步把平等和自由紧密联系在一起;而且对于平等进行了辩证的理论分析, “恰恰因为事物的力量总是倾向于摧毁平等的, 所以立法的力量就应该总是倾向于维持平等。”[7]

但是, 西塞罗所提出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主张, 仅仅是从私法权利的角度加以论证的。从他所论及的国家观中, 西塞罗坚持等级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一个国家中必须有一种最高的和高贵的成分, 某些权力应该授予上层公民, 而某些事物又应该留给民众来判断和欲求。”[3]这样一种宪制, 既提供了某种高度的平等, 又具有了稳定性。西塞罗所谓的理想共和国, 是一种基于君主制和民主制、贵族制的一种混合物。不过, 西塞罗的国家观是建立在一种社会契约论思想基础上的, 他把国家称之为“人民的事业”, 是“很多人依据一项关于正义的协议和一个为了共同利益的伙伴关系而联合起来的一个集合体。”[3]显然, 这一国家观也具有一种明显的时代进步意义。

(四) 两性平等也是西塞罗平等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尚武的古罗马人那里, 妇女的社会地位比在希腊高得多, 但是她们的权利能力在很多方面仍然比男人低。在《国家篇》中, 西塞罗对于《十二铜表法》中的第十一表规定加以抨击, 认为是极其残酷和不公正的。因为该表的第一条规定, 平民与贵族不得结婚。尽管该表在公元前445年已经由《卡奴莱亚法》加以废除, 但是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 由于平民阶层和贵族阶层的不断斗争, 古罗马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平等精神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坚实的社会基础。更进一步, 西塞罗还阐述了妇女继承权的问题。对于《沃科尼亚法》中限制妇女继承权的法律规定, 他评论说, “事实上, 这项专为男子利益而通过的法律, 充满了对妇女的不正义。为什么妇女不应当拥有自己的金钱?为什么维斯太贞女可以有一位法定继承人, 而她的母亲却不可以有?而另一方面, 如果必须限定一个妇女能够拥有的财富的数额, 那么, 假定普布利乌斯克拉苏的女儿是她父亲的唯一的孩子, 法律是否应当允许她拥有一亿塞斯特斯, 而同时甚至不允许我的女儿拥有三百万呢?”[3]由于文献的缺失, 我们现在已经无法得以看到其论证的整个过程, 但是我们也不难看出西塞罗对于平等问题的阐述, 不是仅仅局限于奴隶问题, 更进一步扩展到家庭法领域。显然, 这一论述, 已经突破了古希腊思想家们的那种狭隘的“城邦”视野, 深层次上讲, 这也是将古希腊思想家以来对于人的本质认识的进一步升华。

三、西塞罗理性平等观的影响

西塞罗作为希腊文化的传承人, 并没有建立起一个崭新的哲学体系, 其哲学思想更多是柏拉图学派、亚里士多德学派、斯多葛派的一种混合体。正是在这种意义上讲, 西塞罗的哲学观被称为“折衷主义”式的哲学。但是, 西塞罗作为政治家和法学家, 具有极其强烈的务实精神。平等问题的阐述, 一方面作为其自然法理论的核心部分, 把平等建立于理性主义的自然法基础之上, 具有批判性的色彩。这种批判性质, 是对于社会现实中罗马社会内部与外部诸多矛盾的理论反映, 是对于传统和习俗所安排的不平等秩序的批判, 因而是具有革命性的。另一方面, 这一平等思想, 对于正在形成和发展中的罗马法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罗马法的主体内容是私法, 私法是以平等和自由作为其基础和精神的。西塞罗的人类自然平等思想, 在他生活的当时来讲, 并没有成为现实。但是作为一种理论, 作为一种世界性的人类共同体的理想, 西塞罗的平等思想对于罗马帝国后期奴隶地位的逐步改善和妇女、子女权利的保障与提高, 奠定了一种理论基础。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明确指出, 在罗马帝国后期, 除自由民与奴隶的区别以外, “至少对自由民来说产生了私人的平等, 在这种平等的基础上罗马法发展起来了, 它是我们所知道的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法的最完备的形式。”[8]

(一) 严格地讲, 西塞罗的理性平等思想实际上是摧毁罗马“家父权”制度的一个强大的理论武器。

“家父权”制度是罗马社会和罗马“市民法”的基础和核心, 子女、妻子、奴隶和财产都统一于家父的管领之下, “在整个真正的罗马时代, 罗马私法就是‘家父’或家长的法”[9], 而罗马人也把“家父权”制度夸耀为自己的特有制度。现在来看, 处于“家父权”制度下的家庭组织, 很像一个小型社会, 其中充满着极其的不平等, 而且缺乏基本的人性尊严。黑格尔曾斥责这一制度是罗马法的一大污点, 残酷而又不合伦理, “对于理性的最起码要求都未给予满足”[10]。“家父权”制度的解体经历了一个极为漫长的过程, 但是西塞罗的平等思想对于这一制度解体过程的催化剂, 是促成这一过程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武器。

(二) 不仅如此, 西塞罗的人类自然平等思想对于“万民法”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伴随着罗马共和国后期的扩张, 社会经济状况也发生了变化。如何处理和解决伴随着罗马版图扩大而出现的不同习惯和法律的问题, 以及如何对原有的“市民法”进行改革问题, 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西塞罗的平等思想, 其架构在一元化的理性法、自然法的前提下, 而平等观念则是这一前提下伦理性的结果, 这对于“万民法”最终取代“市民法”和“万民法”的并列体系, 构成一元化的罗马私法体系, 提供了一种法哲学指导。从罗马人的观念来看, 奴隶制度是起源于“万民法”的一种制度, 根据这种制度, 一个人被迫变成了另一个人的财产。显然, 这一制度是与人人平等的自然法观念是相违背的。西塞罗也认为, 当时社会中地位最低下、命运最凄惨的是奴隶。正是在他所倡导的人类自然平等思想及其所蕴涵的重大伦理力量, 对于罗马帝国后期奴隶的地位的提高和改善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还有一个重要方面, 也是容易被人忽视的方面, 就是从罗马法的体系上讲, “万民法”不仅仅包括因战争所带来的奴隶制度, 也包括几乎全部契约, 如买卖、租赁、合伙、寄存、可以实物偿还的借贷以及其它等等, 也都起源于“万民法”。而西塞罗建立在自然法理论基础上的平等思想, 对于促进罗马“万民法”中契约法的发展也起到了促进作用。在法律实践上, 罗马“万民法”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就是逐步摆脱“市民法”上的不平等, 逐步扩大公民权, 实质上就是罗马公民与异邦人法律地位的逐步平等。只有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 商业往来与契约制度才可能得以存在和发展。就此而言, 自然平等思想的影响绝非是可以忽视的重要因素。

(三) 在西塞罗的时代, 罗马已经成为一个世界强国, 地中海就是这一强国的内湖。

此时的罗马国家迫切需要一种理论, 而西塞罗作为希腊文化的传承人, 他所阐述的自然法思想尤其是人类自然平等思想, 正好适应了罗马这一世界国家的现实与长远需要。公元212年卡拉卡拉皇帝颁布政令, 罗马帝国境内的所有自由民都获得了公民权。至此, 西塞罗所倡导的自然平等思想几乎变成了现实, 这不仅突破了古希腊那种狭隘的“城邦”观念, 而且这一思想如同一个最重要的圆箍, 把整个帝国紧密地箍在一起。因此, 西塞罗所阐述的自然平等思想成为后来罗马帝国的政治哲学基础并非偶然。当然, 由于罗马自由民与奴隶之间的对立与斗争依然存在, 这一自然平等就依然是一种相对性的平等。也正是由于奴隶制度的存在, 成为罗马帝国衰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结束语

在西塞罗的自然法理论中, 就潜在着一种神秘主义的色彩。在自然、理性、神、上帝等面前, 人类社会是一个共同体, 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这一前提, 在中世纪的自然法思想领域, 就演变为人在上帝面前是平等的。经过近代的启蒙运动和宗教改革, 平等思想就重新成为近代政治法律问题的核心之一。从一定意义上讲, 西塞罗所阐述的人类平等思想是界定古代与近代政治学说的一个分界线。尽管西塞罗的平等思想有存在着神秘化、超历史和等级区别的种种缺陷, 但是西塞罗却是一个划时代的重要人物, 这不仅仅是是因为经过他的系统化阐述, 把古希腊的自然法思想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更是因为他对于人类自然平等思想的论证, 阐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一法律原则的思想基础, 直接促进了罗马法的发展, 这也成为后来罗马帝国的政治哲学基础。

参考文献

[1][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 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6.340-341.

[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5.386.

[3][古罗马]西塞罗.国家篇法律篇[M].沈叔平, 苏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9.119, 163-164, 40, 53, 97-98.

[4][古罗马]西塞罗.论老年论友谊论责任[M].徐奕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8.179, 221-222, 185.

[5][英]梅因.古代法[M].沈景一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59.53.

[6][古罗马]西塞罗.论神性[M].石敏敏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106.

[7][法]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70.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三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445.

[9][意]彼德罗·彭梵得.罗马法教科书[M].黄风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5.87.

《西塞山怀古》 篇9

生:﹙齐声﹚但我已飞过。

师:好, 看来同学们对这句话很熟悉。其实, 历史的天空总要留下一些痕迹, 供后人凭吊。你能举例吗?

生1:圆明园, 让我们永记耻辱。

生2:昭君墓, 让我们看到一个女子的不幸和伟大。

生3:杜甫草堂, 让我们看到一代诗圣忧国忧民的情怀。

生4:武候词, 让我们看到诸葛亮鞠躬尽瘁的一生。

师:同学们都说的很好, 咱们今天说历史人物的事迹都是用散文形式, 把刚才大家说的话放在一起就是一个排比句。

﹙学生笑﹚

师:咏史怀古诗, 知道吗?

生:知道。

师:其实, 它跟你们刚才说过的这些句子很相似, 只不过是讲究韵律、平仄、水平更高罢了。

﹙学生笑﹚

师:好, 你们都知道哪些咏史怀古类的诗?

生1:杜牧的《赤壁》。

生2:杜牧的《过华清宫》。

生3:杜甫的《咏怀古迹》。

生4:杜甫的《蜀相》。

生5: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师:很好, 看来同学们知道的怀古诗还真不少。你们能说说怀古诗常用的方法吗?

生1:一般是借写历史人物的事迹, 抒发个人的感慨, 如《蜀相》、《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生2:也有用历史遗迹抨击时政, 抒发对王朝更潜的感慨, 如《过华清宫》。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 其实怀古诗常采用的方法可以概括为:借古讽今, 借古抒怀。

师:今天, 我和同学们一起来鉴赏一首怀古诗, 就是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师:同学们对辛弃疾了解多少?

生1:他是南宋爱国词人。

生2:他是历城人, 也就是山东济南人。

生3:辛弃疾字幼安, 号稼轩, 他的词大多收在《稼轩长短句》里。

生4:辛弃疾生活的南宋时代, 金军南下, 山河飘零, 朝廷苟安。

生5:辛弃疾一生都主张恢复中原, 但却壮志难酬。

师:为什么会这样?

生6:大概是朝廷里投降派太多了。

师:还有一个因素, 辛弃疾率一万余抗金起义军南归, 作为抗金起义的将领, 朝廷对他肯定有所提防吧。

﹙学生点头﹚

师:辛弃疾一生主张收复中原, 却壮志难酬, 于是就把一腔忠烈之气化为慷慨激昂的词。你们学过他这样的词吗?能背一下吗?

生1:学过他的《破阵子》。

﹙学生背诵, 却不熟﹚

生2:“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师:好, 背得很熟, 豪放之气表达得也很到位!这首词梦里写到的战斗生活非常激烈豪迈, 然而现实是怎样的?生:可怜白发生!

师:梦境与现实的落差越大, 越能表现人物感情。

师:同学们了解《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的写作背景吗?

生:这首词写于南宋高宗开禧元年, 当时辛弃疾任镇江知府。

师:对, 当时韩侂胄当权。他想对金用兵来提高自己的威望, 并不是像辛弃疾一样致力于收复, 所以并不积极备战, 辛弃疾认为伐金一定要充分准备, 不能草率从事, 否则会重蹈覆辙, 使北伐陷于失败。在这种情况下, 辛弃疾登临北固亭, 览景抒怀, 写成了这首千古名篇。

师: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下这首词, 感受一下作者的情怀。

﹙学生朗读全词, 教师巡视指导﹚

师:请一位同学朗读一下这首词。

﹙学生朗读, 声音清脆柔婉﹚

师:你们觉得她读的怎么样?

生1:好, 字正腔圆。

生2:我觉得她读得太婉约了。

师:那, 你觉得应该怎样读?

生2:应该读得慷慨激昂一些, 因为这是一首豪放词。

﹙该生朗读全词, 读得慷慨激昂, 赢得一片掌声﹚

师:这位同学读出了这篇作品的风格。请同学们齐声朗读全词。

﹙学生齐声朗读全词﹚

师:同学们注意到没有, 这首词用的典故比较多。

﹙学生点头﹚

师:典故运用得非常成功, 达到了词人以古喻今的目的, 这也是这首词在写作上的一个特色。你能说说都用了哪些典故吗?

生1:孙权曾经在京口建立吴都, 并击退曹操军队的南侵。

师:辛弃疾对孙权怎样评价?

生2:从“千古江山,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可见他对孙权的评价很高。

师:孙权以区区江东之地, 抗衡曹魏、拓宇开疆, 与曹刘形成了三国鼎峙的局面, 孙权确实是一个英雄。你们认为“无觅”一词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

生1:英雄难觅, 有点遗憾。

生2:我觉得作者是在慨叹当时南宋统治集团无孙权那样的英雄人物。

师:说得好, 这就是以古讽今的手法。

师:还写了什么典故?

生1:南宋武帝刘裕在京口起兵, 最后建立政权。

师:词中怎样写他北伐时的英雄气概的?

生2:想当年, 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师:很神气, 很有气魄!

师:你怎样理解“斜阳草树, 寻常巷陌”?

生1:这是刘裕起兵前的生活环境, 这说明出身也很低微。

生2:出身低微并不妨碍他成就英雄业绩。

生3:“英雄不论出身”, 诸葛亮、刘备都是这样的英雄。

生4:还有朱元璋。

生5:毛泽东。

﹙学生纷纷举出自己认为的英雄人物﹚

师:同学们理解得都很深刻, 举例也很好。咱们都是普通人, 只要努力学习和工作, 将来也可以成为英雄的, 对吗?

﹙学生笑、点头﹚

师:如果再来读词的上片, 你觉得应该读出什么样的感情来?

生1:应该读出对孙权和刘裕的赞美。

生2:应该读出对他们英雄业绩的向往。

生3:应该读出“英雄无觅”的遗憾。

师:好, 那么咱们就齐声朗诵全词, 读出你认为该读出的感情。

﹙学生齐读全词, 感情很充沛, 也很丰富。﹚

师:读得很好, 我们在下片中继续找典故。

生1:宋文帝刘义隆草率出师北伐, 全军败还。

生2:作者借此事咏叹近事, 即宋孝宗隆兴元年, 张浚北伐, 在符离兵败的事。

师:运用这一典故有什么用意?

生1:刘义隆兵败的原因是“草率出师北伐”, 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也可以说是辛弃疾的一种担忧。

生2:可能也是对南宋当权者的一种警告。

师:是的, 虽然辛弃疾在镇江知府的任上, 制作军服, 派遣间谍, 搜集情报, 招募壮丁并进行训练, 积极为伐金作准备, 可是韩侂胄一伙当权者却政治腐败, 奢靡淫乐, 这怎不叫人担忧呢?

师:还有更沉痛的事吗?

生1:金主完颜亮南犯遭宋军痛击, 宋却主动与金议和, 错失恢复良机。

生2:拓跋焘建立的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的景象。

师:同学们, 能想得出辛弃疾写下这些文字时的感受吗?

生1:辛弃疾一生主张恢复, 而南宋统治者却懦弱苟安, 错失痛击良机, 他肯定非常遗憾, 也非常愤慨。

生2:他收复中原的壮志难以实现, 肯定非常痛苦。

生3:他看到中原百姓已忘记了异族入侵的耻辱, 肯定非常痛心。

师:是啊, 作为一个爱国词人, 辛弃疾很痛苦, 也很无奈。

(学生脸上现出愤愤不平之气)

师:辛弃疾认为北伐的关键在于用人, 他准备以垂暮之年挑起这副重担, 然而事情并不像他想象的那样, 于是他就发出了感慨———

生:凭谁问, 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

师:同学们看最后这一个典故。

﹙指名一位同学读《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的“廉颇三遗矢”的故事﹚

师:你们谈谈作者用这一典故的目的。

生1:作者以廉颇自况, 抒发了自己老当益壮, 仍不忘为国效力的耿耿忠心。

生2:廉颇之所以不被重用, 主要是因为“郭开”等小人暗中使坏。

师:廉颇个人的遭遇正反映了当时赵国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和斗争, 这和辛弃疾是不是很相似?

﹙生点头﹚

生2:我觉得这一典故还抒发了辛弃疾壮志空怀, 不被重用的愤慨。

师:辛弃疾曾经写过这样的两句诗“只将万字平戎策, 换得东家种地书”, 可以说是写尽他的满腔悲愤与无奈。

师:同学们, 我们来朗读词的下片, 体会作者的复杂感情。

﹙学生齐读一下, 感情渐趋深沉﹚

师:辛弃疾之所以悲愤是因为他爱国。那么, 怎样才算一个爱国诗人?

生1:总是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生2:时时把国家、民族的命运挂在心中。

师:陆游是吗?

生:是。“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梦里都在为国杀敌!

师:岳飞是吗?

生:是。“靖康耻, 犹未雪;臣子恨, 何时灭?待从头, 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一腔复国之情!

师:只可惜, 陆游和岳飞跟辛弃疾一样空有一腔报国之志, 却无法实现, 而他们都生活在南宋时期, 这应该是对南宋统治集团的一个极大的讽刺吧。

﹙出示陆游和岳飞的两首词﹚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候, 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 鬓先秋, 泪空流。此生何处?心身在天山, 身老沧州。

小重山

岳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 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 帘外月胧明。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 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 弦断有谁听。

﹙学生自由朗读这两首词﹚

辽阳古城怀古 篇10

远在六七千年前,就有人类在辽阳地区劳动、生息、繁衍。夏商时代,辽阳地区属营州地区,为自然分区,不具有国家行政区的意义。周代时辽阳属幽州,公元前1046年,武王克商,“释箕子之囚,去之朝鲜(即今辽阳地区),因以封之”,箕子带来了中原的文化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当地的生产发展和民族融合。战国时期辽阳属燕国,是辽东郡首府。公元前284年,燕国为防备周边少数民族来犯,派大将秦开率兵到辽东击败东胡部族,并从造阳(今河北易县)到辽东襄平(今辽阳)沿边修筑一道长城,设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东郡。辽东郡治所在襄平,是辽阳地区行政建置之始。

秦汉和西晋时期,辽阳均为中国北方重镇。秦汉时期采用燕国建制,设辽东郡,辖东北大部分领土。西晋时设平州,州府襄平,辖东北五郡,又设护东夷校尉,统辖东北诸属夷,管理至黑龙江流域东北大陆及朝鲜半岛。东汉后期,中原军阀割据,战乱不断,而辽东郡偏安东北,吸引了大批从中原避乱的贤良高士和逃难百姓,使辽阳在经济、文化教育、艺术等诸多方面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据史料记载,当时襄平城内居住人口达30万,工商业及和文化教育极其发达。考古人员在辽阳多处汉魏墓葬中发现了饮宴、百戏和出行、车骑等壁画,场面宏大,气势热烈。在辽阳城区和郊区先后出土大量战国钱币,秦汉时期半两钱、五铢钱和王莽时期的钱币,反映了襄平商业的繁华及在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政治、经济地位。

隋唐时期,辽阳曾是安东都护府首府,辖9个都督府、42个州、100个县,管辖区域面积与西晋时期类同,后为辽州都督府府治所在地。

辽金时期定辽阳为陪都。辽太祖封太子耶律倍为东丹王,以辽阳为东丹国首都,重修辽阳城,其规模“高三丈,幅员三十里”,并修建了北方第一高塔——辽阳白塔。在辽代统治的近200年间,辽阳作为“五京之一”,地位显赫:农业、商业、采矿冶炼业、制陶及其他手工业十分发达,人口又恢复到近30万;文化教育、艺术、宗教、建筑等均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辽金时期是继两汉以后辽阳又一个兴旺发展的时期。

元朝时,元世祖忽必烈在东北地区先后下令设东京路行中书省、东京路总管府(后改为辽阳路),省、路治所均在辽阳,辽阳仍为东北政治、经济、军事中心。??

明朝在辽东废州县,立军卫制,修边墙,实行军垦,使辽东地区城镇林立,农业发达,

工商业得到进一步发展。据记载,明朝时辽阳南北城共有9座城门,城周长近1.2万米,是东北地区最繁华的城市。《辽东志》对以辽阳为中心的辽东地区经济、文化、军事状况做了翔实的记载。

清初天命元年(公元1616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将后金都城由赫图阿拉(今抚顺新宾)迁至辽阳,在太子河东岸新建了东京城作为都城;并于天命九年(公元1624年)将其祖父、父亲、皇后、弟弟、皇子等坟墓迁至傍近东京城的阳鲁山,建成东京陵;后于天命十年(公元1625年),将京城迁往沈阳(盛京),在辽阳设置辽阳府,辖辽东大部地区。辽阳现仍保留努尔哈赤所建都城东京城部分城垣。努尔哈赤迁都沈阳,沈阳成为东北最大的城市,辽阳在东北的地位逐渐被沈阳取代。

历史上,辽阳自古以来都是各方政权经营东北地区的必争之地。当中原政权强大稳定时,辽阳就是中央政权延伸触角的一个关节点;而当中原中央政权统治松懈的末期,辽阳往往成为地方少数民族割据政权的心脏。

博物馆里的国家钱库

2008年,在辽阳市文圣区西二大街的永昌雅居建筑施工工地内,考古队员发掘出了一个存有大量古代货币的地窖。

窖藏中最著名的便是钱币库。钱币库的平面呈圆角长方形,东西长约4米,南北宽约2.6米,深约1.4米;底部用未经加工的不规则青色大石块简单铺垫。在钱币库南壁和北壁上,考古队员发现了木桩的痕迹,而这些木桩与墙壁之间有一层木板,据分析这可能是用来保护钱币的,在钱币堆中也发现了类似的木板,当时钱币应该是被分隔开进行储藏的。

总体来看,这些钱币保存完好,铜钱成串整齐地码放在一起,最外面与土接触的铜钱腐蚀严重,大部分已经粘在一起;码在里面的钱币则保存得较好,是一个完整的钱币库遗址。因为数量非常巨大,所以到现在为止还未能对所有钱币进行一次细致的整理。初步看钱币共有36种之多,钱币中年代最早的是汉代的五铢,最晚的是金代的大定通宝;其中北宋钱币无论在种类还是数量上都占多数,唐代的开元通宝与金代的正隆元宝数量也较多。为了让钱币得到更好保护,考古人员将钱币库用玻璃罩了起来,安置在辽阳市博物馆。

考古队员在发掘中发现,窖藏开口距离地面约4.3米,上面被厚约1.5米的金元时代文化层堆积所履盖,从这个文化层中出土了大量金元时期的遗存物。金元文化层的上面是明清时代文化层,厚约1.2米,再上面就是近现代文化层堆积了。

由于窖藏出土了很多金代的大定通宝,《金史·食货志》记载:“大定十八年(1178年),铸大定通宝……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十二月罢铸。”据此专家分析,现在的辽阳曾是金朝的东京辽阳府所在地,钱库所处的位置正好在辽阳老城区的西南部,可以初步判断该窖藏属金代。有人认为这是一座私人金库,但是结合辽阳的历史发展,更多的专家认为这里可能就是当时金国的国家钱库。

如此大型的钱币窖藏被发现,证明了这里一定是城市遗址。辽阳地区诸多的文物遗址、遗存也都足以说明这一点,如大度子河边的江官屯就是都城的官窑所在地,在辽宁其他地方都找不到这样的窑址。

在辽阳,有传说中的著名道家丁令威驾鹤飞天处,有魏司马懿(晋封皇帝)、隋炀帝杨广、唐太宗李世民、清努尔哈赤4个帝王在同一处攻打辽阳城的古战场遗址以及4位赫赫有名的帝王从同一个地点进入辽阳古城的遗址;在辽阳,有东北地区各种宗教派别的宗教活动建筑遗址和东北地区最大、最悠久的宫殿遗址,有具2300多年历史的世界上最早的青铜古币——襄平布;在辽阳,有对东北亚历史研究具重大价值的、全面反映汉魏时期辽东地区经济文化生活的近20座汉魏墓画,还有具重大考古意义的西汉村落遗址、战国墓等。如今这些文物都已经得到不同程度的保护,向人们展示着辽阳悠久的历史与文化。

《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朗读技法 篇11

一.注意感情

人道东坡“自有横槊气概, 固是英雄本色”。在《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里, 其主体情调豪迈奔放、昂扬奋发。词的开篇“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三句, 抒发了词人浩大的气概, 展现了万里长江滚滚东流, 波浪滔天的雄伟壮阔景象。朗读时, 高峰突起, 语音浑厚, 情感激昂。接下来“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三句, 描写赤壁古战场壮丽、雄奇、险恶的景色。朗读时, 感情激越、雄浑、气势宏大。下阕开头六句, 词人怀古, 羡慕年轻有为的周郎。朗读时应该轻松、愉快、热烈些。词末五句, 抒发了词人对人生的感叹。朗读时感情抑郁、低沉、凝重, 但不是悲凉、哀凄。这里虽然是全词的最低点, 表现了词人深沉的感叹和无可奈何的情绪, 但词人并不是完全的消极颓废、悲观失望, 而是在领悟了人生底蕴后的一种超脱。

二.注意联想和想象

诗词的艺术特点讲究高度的概括, 设置许多艺术空白。学生在朗读时, 就需更多地运用形象思维, 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揣其情、抚其景、思其事, 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读懂诗词字外之意, 才能对诗词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词的上阕“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三句, 写得何等雄浑、开阔、奇伟。朗读时就应展开想象的翅膀, 同词人一起遨游于古战场, 一起感受那惊心动魄的场面。

下阕开头六句, 朗读时不能作简单地模仿, 应展开丰富的联想, 联系词人的政治抱负来品味。这样, 才能读准其中的真意。原来, 苏轼也是胸有雄图的人, 希望能像周郎那样为国家建功立业, 关于这一点, “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 射天狼”就是很好的证明。

三.注意对比

古人说得好, “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 执红牙板, 歌‘杨柳岸, 晓风残月’, 学士词须关西大汉, 铜琵琶, 铁绰板, 唱‘大江东去’。”这说明了苏词与柳词风格明显不同, 朗读时也迥然相异。教学中, 教师可让男女生对该词与《雨霖铃》作分别朗读。前者读得豪迈、奔放, 后者读得悲凄、缠绵。

苏词气势盛大, 奔放不羁, 但他的魅力并不固于此, 一个丰满完整的人格必须兼容豪迈与婉约两种气质。比如他的《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 , 词中描绘了新夜黯淡的环境, 衬托了自己孤独、寂寞的心情。这与《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豪迈气概是截然不同的, 朗读也应该不同, 应以低沉、悲凄的语调为主。

四.注意语调

苏轼的词, 有一种内在的节奏美。时而高昂、热烈;时而凝重、欢快。朗读时, 要注意细心体会。《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 从总体上看, 形成前高后低状。从其中的句子上看, 也有其高低起伏的变化。例如:朗读“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三句时, “大江”、“浪”语调较高, 以显其声势;“东去”、“淘尽”语调较低, 以显江水与历史的流逝;“千古”语调较低, 以引起遐思;“风流人物”语调由半高到高, 以表示赞美和强调。再如:“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这三句的动词“穿空”、“拍岸”、“卷起”要读得高昂、气足, 这是为了突出那雷霆万钧、不可阻挡的气势。

五.注意顿挫

《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 有些地方因感情或其它需要, 须作较长时间的停顿或拖声。例如:朗读“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一句时, 前句“江山”后停顿时间较长, “如画”后宜轻拖, 这样, 用极为舒缓的语调更能使学生体会出词人的爱国热情, 从中受到熏陶, 后句“一时”后停顿时间较长, 一从语法的角度考虑, 二也突出了那个特定的时代。整个这一大句, 朗读时如果很快地一带而过, 就很难体会出“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事实。再有, 下阕开头“遥想”后宜轻拖, 因为一则“遥想”作为领字, 领起后边几句, 二则在此轻拖, 自然而然使读者进入到那个特定的时代, 特定的场景当中。

六.注意重读

上一篇:中国风歌词下一篇:信息技术课程论文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