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黄嘌呤

2024-06-01

次黄嘌呤(共9篇)

次黄嘌呤 篇1

肌苷是一生物发酵产品,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心脏病、肝病、白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视神经萎缩、中心性视网膜炎,能预防及解除由血防药物引起的对心脏或肝脏的不良反应。肌苷在酸性及高温条件下容易分解为次黄嘌呤等有关物质,同时在生产中易引入鸟苷杂质。肌苷注射液质量标准收载于《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1],药典中未规定对这2种有关物质进行定量检查。曾有文献报道肌苷及其制剂中有关物质的研究[2,3,4],但仅对次黄嘌呤进行检查,未见报道对鸟苷进行研究。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肌苷注射液中次黄嘌呤和鸟苷2种有关物质进行同时测定。报道如下。

1 仪器与试药

Varian高效液相色谱仪,C18柱(资生堂公司),甲醇为色谱醇,水为高纯水。次黄嘌呤(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为:140661-200903,含量为99.6%),鸟苷(东京仁成工业株式会社,含量为98.0%),肌苷注射液为不同厂家抽检药品。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和系统适用性实验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填充剂,流动相为甲醇—水(10∶90),流速:1.0ml/min,柱温:室温,检测波长:248nm,进样量:10μl。次黄嘌呤和肌苷对照品的色谱图见图1,肌苷注射液的色谱图见图2。次黄嘌呤、肌苷、鸟苷在上述色谱条件下均达到基线分离。

2.2 线性关系考察

精密称取2种对照品适量,加水制成含次黄嘌呤和鸟苷10μg/ml的对照品溶液;分别精密吸取上述溶液0.5、5、10、20、50ml置100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制成0.05、0.5、1、2、5μg/ml的溶液。按色谱分析条件进行进样分析,以对照品浓度(C,μg/ml)对峰面积(A)进行线性回归,次黄嘌呤的线性回归方程为A=590605C+126517,r=0.9999;鸟苷的线性回归方程为A=427189C-100430,r=0.9998,结果表明次黄嘌呤和鸟苷在0.05~5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2.3 回收率实验

取肌苷注射液(含次黄嘌呤1.06μg/ml,鸟苷1.55μg/ml),分别按次黄嘌呤和鸟苷的80%、100%、120%加入对照品溶液,每个浓度平行3份,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成加样回收供试品液,进样10μl,测定。结果次黄嘌呤低、中、高3个加入量的回收率(n=3)分别为99.06%、97.93%、100.03%;RSD分别为1.02%、1.56%、1.03%,平均回收率为99.01%(n=9)。鸟苷低、中、高3个加入量的回收率(n=3)分别为98.23%、97.66%、101.83%;RSD分别为1.25%、1.09%、1.77%,平均回收率为99.24%(n=9)。

2.4 重复性实验

取2.2项下1μg/ml溶液,连续进样6次,测定峰面积,次黄嘌呤和鸟苷的RSD分别为1.03%和1.10%。

2.5 最低检测限

配制不同浓度的对照品溶液,分别进样10μl,以S/N≥3,计算次黄嘌呤和鸟苷的最低检测限为8.5ng和14.2ng,以S/N≥10,计算次黄嘌呤和鸟苷的定量限为25.5ng和42.6ng。

2.6 稳定性实验

取2.2项下1μg/ml溶液,室温放置,于0、1、2d分别进样。测得峰面积RSD=2.5%。结果表明样品溶液在2d内稳定性良好。

2.7 样品测定

取肌苷注射液加水制成含肌苷0.5mg/ml溶液,进样10μl,以外标法计算次黄嘌呤和鸟苷的含量。见表1。

3 小结

该方法具有分析方法简便快捷、结果准确可靠等特点,对全面评价药物质量有重要意义。从10批肌苷注射液的有关物质测定结果看,次黄嘌呤和鸟苷含量均<1.0%,与药典规定肌苷注射液有关物质不得超过2.0%相符。经考察鸟苷一般在原料中均含有,故可从原料生产中进行控制。

摘要: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肌苷注射液中次黄嘌呤和鸟苷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Shiseido Superiorex ODS色谱柱(4.6mm×250mm,5μm);以甲醇-水(10∶90)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48nm。结果 次黄嘌呤的线性范围为0.05~5μg/ml,r=0.9999,最低检测限为8.5ng;鸟苷的线性范围为0.05~5μg/ml,r=0.9998,最低检测限为14.2ng。结论 次黄嘌呤及鸟苷杂质峰与肌苷峰能达到有效分离,而且操作方法简便、准确、稳定,专属性强。该方法可用于肌苷注射液有关物质的检查。

关键词:肌苷注射液,高效液相色谱法,有关物质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M].2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278.

[2]刘以民.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肌苷注射液中有关物质[J].医药导报杂志,2006,25(11):12021.

[3]刘林,陈蔚江,李金屏.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肌苷中有关物质的降解产物[J].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03,25(3):67-68.

[4]张利,郭毅新.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肌苷片和肌苷注射液中的有关物质[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02,23(2):81-82.

次黄嘌呤 篇2

槲皮素与黄嘌呤氧化酶相互作用的紫外光谱性质研究

目的:研究了槲皮素与黄嘌呤氧化酶相互作用的`紫外光谱性质及孵育时间对酶抑制性的影响.方法:紫外光谱法.结果:槲皮素与黄嘌呤氧化酶相互作用导致了槲皮素的紫外光谱的Ⅱ带红移,吸收峰升高;Ⅰ带兰移,吸收峰下降.另外,随着两者孵育时间的增加,紫外光谱吸收峰下降.结论:槲皮素对黄嘌呤氧化酶有抑制性,并随着抑制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作 者:刘海燕 胡玲 葛丽亚 李秀娥 武冬梅 LIU Hai-yan HU Ling GE Li-ya LI Xiu-e WU Dong-mei  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化学与药学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7 刊 名:黑龙江医药科学 英文刊名:HEILONGJIANG MEDICINE AND PHARMACY 年,卷(期):2009 32(3) 分类号:Q55 关键词:槲皮素   黄嘌呤氧化酶   紫外光谱  

多喝水少嘌呤,预防“第四高” 篇3

痛风为最常见表现 据哈医大一院内分泌科主任詹晓蓉教授介绍,痛风是高尿酸血症最常见的表现,是体内尿酸过多、尿酸盐结晶在关节处沉淀的结果。它与一般关节炎的区别在于,不仅疼痛,还伴有患处红肿、发热。痛风疼起来毫无征兆,突如其来。起初一年只发生两三次,每次只持续几天,疼痛部位仅仅限于大脚趾关节。当高尿酸得不到控制时,疼痛发作会越来越频繁,症状越来越严重,逐渐波及指、趾、腕、踝、膝关节等全身关节,尿酸结晶不断沉积,慢慢地形成了结石一样的痛风石。痛风石逐渐增多,体积增大,关节就会永久性畸形。

无症状,小心肾损害 有一部分病人的尿酸结晶会在肾盂、输尿管或在肾小管及肾间质沉淀,形成肾结石。如果病情进一步发展,会出现水肿、少尿、蛋白尿、夜尿增多、高血压、贫血等肾功能受损害的表现,最后发展为肾衰竭,甚至导致尿毒症(大量服用止痛药也会提高肾衰竭的危险)。

多喝水、减少嘌呤摄入量 人们应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控制好尿酸水平。

首先,要多喝水。每天喝8~10杯开水,足够的尿液量有助于尿酸排泄,可降低尿中的尿酸浓度,预防尿道结石。

其次,饮食上要多吃含嘌呤少的食品,如蔬菜、牛奶、水果、坚果和海藻等。少吃肉类、豆腐等。尽量不吃动物内脏、海鲜等。

第三,要少喝酒,少喝汽水。这是因为酒精和果糖会与尿酸抢夺被排出体外的机会。

此外,还要保持正常体重,避免体重急剧下降,因为这会破坏肌肉组织及短暂性地提高尿酸浓度。

名词解释

高尿酸血症 尿酸是人体内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是个相对恒定的值,约2/3经尿排泄,约1/3由肠道排出,或在肠道内被细菌分解。但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特别是富含蛋白质和嘌呤的食物的摄入增加,人群中高尿酸血症发生率逐年递增。当尿酸生成增多或尿酸排出减少时,均可引起血中尿酸盐浓度增高。血尿酸值超过420mol/L时,即可确定为高尿酸血症。

据《家庭医生报》

次黄嘌呤 篇4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动物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6只(青岛市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中心提供),体质量(230±20)g。

1.2主要仪器与试剂OLMPUS AU2700Beckman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OLMPUS公司),JEM-1200EX透射电镜(日本JEOL公司)。腺嘌呤V900471-25G(美国Sigma公司),鸟嘌呤V900473-25G(美国Sigma公司),酵母浸膏(北京双旋微生物培养基制品厂,批号20140320)。ALT、AST、UA试剂盒(上海科华诊断用品有限公司)。

1.3方法

1.3.1实验分组及动物模型制备雄性Wistar大鼠36只,按体重随机分为六组,每组6只。环境温度保持在15~24℃,相对湿度45%~55%,昼夜各12 h。实验动物给予普通大鼠颗粒饲料,自由取食。A组为空白对照组。B、C、D、E、F组每天给予酵母浸膏15 g/(kg·d)灌胃,持续7 d,制备高尿酸血症模型[10,11,12]。B组为造模对照组,每天给予实验组同体积的淀粉糊(浓度40 g/L)灌胃。C组腺嘌呤组,给予腺嘌呤20 mg/(kg·d)与混合淀粉糊灌胃。D组腺嘌呤淀粉糊组,给予腺嘌呤10 mg/(kg·d)与混合淀粉糊灌胃。E组腺嘌呤鸟嘌呤组,给予腺嘌呤10 mg/(kg·d)与鸟嘌呤10 mg/(kg·d)混合淀粉糊灌胃。F组鸟嘌呤组,给予鸟嘌呤20 mg/(kg·d)与混合淀粉糊灌胃。实验持续14 d,末次灌胃后12 h进行剪尾采血,分离血清。并取肝脏组织,低温下将组织修成1 mm×1 mm×2 mm大小长条形,浸泡于体积分数为2.5%戊二醛中保存。

1.3.2透射电镜观察将肝组织样品切至1 mm×1 mm×1 mm大小,至于2.5%戊二醛固定4 h;0.1 mol/L磷酸缓冲液漂洗3次,10 min/次;1%锇酸固定1 h,p H 7.3;0.1 mol/L磷酸缓冲液漂洗3次,10 min/次;丙酮脱水,在30%、50%、70%、80%、90%丙酮中依次脱水10 min,100%丙酮脱水3次,10 min/次;丙酮溶液,环氧树脂(EPON812)包埋剂混合液(2∶1)浸透0.5 h;丙酮溶液,环氧树脂(EPON812)包埋剂混合液(1∶2)浸透1.5 h;将样品移到EPON812包埋剂中,温箱固化。37、45、60℃24 h超薄切片机(Ultracue E)切片,厚度为1~10μm,将切下的片子转移到干净的滴有蒸馏水的载玻片上,加温,切片展平,干燥后经甲苯胺蓝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定位。超薄切片机(Ultracue E)切片至厚度50~70 nm;醋酸双氧铀染色15 min后,彻底水洗3次;柠檬酸铅染色15 min后彻底水洗3次;透视电镜下观察。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HSD检验法,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各组大鼠血清尿酸值变化B~F组初始与造模后的血尿酸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造模成功,见表1。

2.2各组大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血尿酸比较C~F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值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组血尿酸值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E组大鼠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血尿酸水平均高于F组,见表2。

2.3各组大鼠肝脏透射电镜观察情况A组肝脏细胞细胞核结构完整,细胞核核膜边界清晰完整,线粒体结构正常,粗面内质网形态正常,有少量脂滴分布(图1)。B组肝脏细胞核结构正常,细胞器形态结构均正常(图2)。C组溶酶体、脂滴明显增多,分散在细胞核周围,并有深色颗粒物质(图3)。D组溶酶体数量略有增多,脂滴增多,开始进入溶酶体(图4)。E组溶酶体增多,脂滴增多,出现深色颗粒状物质(图5)。F组胆小管中有少量深色颗粒状物质(图6)。

3讨论

高尿酸血症是一种嘌呤代谢紊乱症状,并且是痛风的前兆表现。它指的是血液中尿酸浓度高出正常范围的一种机体状态[13]。本实验通过连续灌胃酵母浸膏溶液,造模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10,11,12],造模后大鼠体重较重,饮食饮水正常。经检验,造模后血检血尿酸值与初始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均值,造模后血尿酸值明显增高。

实验中,分组施加处理因素后,大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各组均值比较,结果表明,腺嘌呤致使大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水平显著升高,其作用高于同等剂量的鸟嘌呤。腺嘌呤鸟嘌呤混合作用时,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水平低于腺嘌呤淀粉糊组,不能排除鸟嘌呤与腺嘌呤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可能性。大鼠血尿酸结果显示,鸟嘌呤对实验中大鼠的血尿酸水平的影响小于腺嘌呤,对比可见腺嘌呤对血尿酸水平有明显作用。

本实验通过观察大鼠肝脏细胞超微结构,发现造模后的高尿酸血症大鼠,在灌胃不同浓度的腺嘌呤、鸟嘌呤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单纯施加鸟嘌呤的大鼠,超微结构改变较轻,与正常大鼠肝脏形态较为接近。结合血清检测指标,可以看出鸟嘌呤对高尿酸血症大鼠的肝脏损害较轻。实验中,C、D、E三组大鼠分别施加了不同程度的腺嘌呤,三组大鼠的透射电镜切片可看到较为清晰的结构改变。结合血清检测可以看出,腺嘌呤对高尿酸血症大鼠的肝脏有一定的毒性作用。主要表现在溶酶体不同程度的增多,脂滴进入溶酶体,并引起溶酶体破裂。胆小管处有深色颗粒状物质沉积。其中C组腺嘌呤组的腺嘌呤施加量最多,肝脏超微结构的改变也最为明显。

腺嘌呤是一种含氮杂环嘌呤类化合物,在体内代谢的最终产物为尿酸[14,15]。大鼠进行腺嘌呤灌胃后,磷酸核糖焦磷酸和/或谷酰胺增加,谷酰胺磷酸核糖焦磷酸转移酶及黄嘌呤氧化酶活性亦增加,促进尿酸合成,进一步加重高尿酸血症大鼠尿酸代谢负荷[16,17,18],致使实验组大鼠肝肾损伤。另外,腺嘌呤在体内代谢时,黄嘌呤氧化酶介导的氧自由基生成增加,亦可引发肝脏损伤[19,20]。以往研究发现腺嘌呤对大鼠肾脏的影响较为明显[14,16,17],本实验中研究肝脏超微结构变化,亦有相似之处。有关腺嘌呤与鸟嘌呤之间的具体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建议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的饮食指导中,控制嘌呤摄入总量的基础上,控制腺嘌呤的摄入量。对痛风患者的并发症及其他慢性症状的控制有较好的作用。

摘要:目的:观察腺嘌呤、鸟嘌呤作用高尿酸血症大鼠肝脏时,肝脏功能变化情况及透射电镜下肝脏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选用实验用雄性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B组(造模对照组)、C组(腺嘌呤组)、D组(腺嘌呤淀粉糊组)、E组(腺嘌呤、鸟嘌呤组)、F组(鸟嘌呤组),每组6只。B、C、D、E、F组连续给予酵母浸膏溶液15 g/(kg·d)灌胃7 d,诱导高尿酸血症代谢模型。造模成功后,B组给予淀粉糊灌胃,C组给予20 mg/(kg·d)腺嘌呤淀粉糊混合液灌胃,D组给予10 mg/(kg·d)腺嘌呤淀粉糊混合液灌胃,E组10 mg/(kg·d)腺嘌呤混合10 mg/(kg·d)鸟嘌呤淀粉悬液灌胃,F组给予20 mg/(kg·d)鸟嘌呤淀粉糊混合液灌胃。持续14 d后,测定各组大鼠血清ALT、AST、UA,并作肝脏组织电镜切片观察肝脏损伤情况。结果:(1)电镜下观察C组溶酶体明显增多,分散在细胞核周围,并有深色颗粒物质。D组溶酶体数量略有增多,脂滴增多,开始进入溶酶体。E组溶酶体增多,脂滴增多,出现深色颗粒状物质。F组胆小管中有少量深色颗粒状物质。(2)CF组大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水平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E组血尿酸值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E组大鼠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血尿酸水平均高于F组。结论:腺嘌呤、鸟嘌呤对高尿酸血症大鼠的肝脏均有损害,腺嘌呤损害作用较大。腺嘌呤致使大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水平显著升高,其作用高于同等剂量的鸟嘌呤。腺嘌呤对大鼠血尿酸水平有明显作用。

314例别嘌呤醇药疹的临床分析 篇5

1 材料与方法

通过中国医院知识数据库 (CHKD) , 以“别嘌呤醇and药疹and临床分析”为关键词, 对2000年1月至2011年12月发表的中文文章进行检索, 提取其中有关别嘌呤醇药疹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汇总分析。

文献纳入标准:时间:2000年1月至2011年12月;质量:县级以上正规医院在公开刊物发表的病例分析文章;内容无重复;数据无错误。个案报道因无法明确其重复性或代表性, 故未不纳入。

分析方法:对各小样本数据进行合并后重新计算, 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 计量资料行t检验。P值定为0.05。

2 结果

共检索得到符合标准的15篇文章, 合计314例别嘌呤醇药疹患者的资料。其中有4篇共38例专门分析别嘌呤醇所致的重症药疹, 另外11篇共176例则包括了各型重症与非重症别嘌噙醇药疹。

2.1 一般资料

314例患者的就诊时间范围为1988年至2010年5月。其中男性236例, 女性78例, 男女比为3∶1。年龄为4.5~89岁, 平均58.65岁。

2.2 药疹类型及重症药疹所占的比例

据上述文献报道, 别嘌呤醇药疹可分为重症药疹与非重症药疹两类。其中非重症药疹包括:红斑发疹型、多形红斑型及紫癜型;重症药疹包括:重症多形红斑型 (SJS) 、剥脱性皮炎型 (ED) 及大疱性表皮松解型 (TEN) 。近年来新分出的药物超敏综合征型 (DHS) 在大多数文献均未独立分析。各类药疹所占的比例详见表1。

注:上述数据是根据资料完整的10篇文献共249例汇总计算而得

从表1可以看出, 在别嘌呤醇药疹中, 重症药疹的发生率达52.61%, 其中发生率最高的为ED型, SJS型与TEN型则比例相近。在非重症药疹中, 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红斑发疹型、多形红斑型与紫癜型。

2.3 潜伏期

潜伏期最短者1d, 最长者达150d, 平均值为29.70d。另据4篇专门分析别嘌呤醇重症药疹的文献计算, 其平均潜伏期为23.51d, 较上述潜伏期总体平均值短, 二者在统计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 。

2.4 临床表现

别嘌呤醇药疹患者出现发热的比率为81.52%。在重症型患者中, 发热的比例则为100%。其他发生率较高的症状包括:关节肿痛、粘膜损害、浅表淋巴结肿大等, 因报道资料不全, 本文未作统计学处理。

别嘌呤醇药疹患者中, 外周血白细胞 (WBC) 数目异常者占51.81%, 其中WBC增高的占48.55%, 下降的占3.26%。肝功能损害者占57.38%, 肾功能损害占47.13%。其他常见的实验室异常包括:心电图异常、尿血及尿蛋白、血嗜酸细胞增高等, 但因报道资料不全, 未作分析。

另据4篇专门分析别嘌呤醇重症药疹文献提供的数据, 38例重症药疹患者中, 肝功能异常者占55.26%, 肾功能异常者占44.74%, 嗜酸粒细胞增多者占54.84%。

2.5 平均住院时间

总住院时间为5~120d, 平均住院时间为32.61d。关于重症别嘌呤药疹的平均住院时间资料不全, 未能独立进行分析。

2.6 治愈率、病死率及死因分析

10篇别嘌呤醇药疹文献所报道的276例患者中, 治愈233例, 占84.42%, 死亡18例, 占6.52%;病情有反复或放弃出院的有25例, 占9.06%。4篇重症别嘌噙醇药疹文献报道38例患者中, 治愈31例, 占81.58%, 死亡5例, 占13.16%。

合计314例患者中共死亡23例, 最常见于ED、TEN类型的重症药疹, 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肾功能衰竭, 共11例, 占47.83%;其次是各类感染死亡8例, 包括肺部感染5例, 败血症1例, 胆道感染腹膜炎1例, 占34.78%。其他的死因还包括:心力衰竭1例、肝功能衰竭1例、呼吸衰竭1例、血小板减少颅内出血1例。

3 讨论

别嘌呤醇 (allopurinol) 在体内对黄嘌呤氧化酶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常用来治疗痛风, 以控制高尿酸血症。由于近年来人们饮食结构与生活习惯的改变, 服用别嘌呤醇的患者亦随之增多。

药疹是别嘌呤醇常见的不良反应, 发生率为3%~9%。在本研究中, 别嘌呤醇引起药疹的患者中, 平均年龄为58.65岁, 男性明显高于女性, 这一结果可能与痛风的发病特点有关。痛风多发于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后的女性, 此年龄段服用别嘌呤醇患者相对较多, 故出现药疹的比例也较高。

别嘌呤醇药疹的潜伏期一般较长, 平均达29.70余d, 最长者可达150d。别嘌呤醇重症药疹的平均潜伏期为23.51d, 这提示重症型药疹的发病要相对更急一些。别嘌呤醇药疹平均住院时间为32.61d, 较普通药疹及其他药物所致的重症药疹均更长。

别嘌呤醇药疹的类型多种多样, 总体分为非重症型和重症型两类, 需要重视的是, 别嘌呤醇药疹中重症型的发生率高达52.61%, 以ED最为多见, 其次是SJS及TEN。重症型别嘌呤醇药疹的病死率也显著高于非重症型。最常见的死因是肾功能衰竭, 这与普通重症药疹死因有所不同, 后者通常是感染致死亡占第一位。究其原因, 可能是由于别嘌呤醇药疹患者自身患病前即存在高尿酸血症、肾功能受损, 药疹发生后肾功能进一步受损而急剧恶化所致[2]。

除皮疹外, 发热是别嘌呤药疹最常见的临床表现, 发生率达81.52%。其他症状包括关节肿痛、粘膜损害、浅表淋巴结肿大等。实验室检查异常包括血白细胞数目异常、肝肾功能损害等。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 在未区分重症与非重症的病例汇总中, 肝、肾功能异常者分别占57.38%与47.13%, 在全部为重症型药疹的病例汇总中, 肝、肾功能异常者分别占55.26与44.74%。这一结果提示:无论是重症型或非重症型别嘌呤醇药疹, 都很容易导致肝、肾功能损害。

值得指出的是, 在专门报道的38例重症别嘌呤药疹中, 嗜酸粒细胞增多者占54.84%。由于本研究纳入文献在发表时多数尚未注意到药物超敏综合征 (DHS) 这一新的药疹类型, 故难以断定上述别嘌呤药疹中有多少符合DHS诊断标准。本文仅根据皮损表现进行分型, 以后的临床分析文章可能要注意这一问题[3]。

总之, 别嘌呤醇药疹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 潜伏期长, 重症型发生率高, 可引起严重的皮肤损害和内脏器官功能障碍, 进而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病死率增高, 值得高度重视[4]。临床医生在应用别嘌呤醇的过程中, 应严密关注患者的用药反应, 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别嘌呤醇药疹的治疗措施与普通药疹基本相同, 包括立即停用致敏药物、皮质激素及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等[5]。对于已经发生系统损害的患者更应积极治疗, 着重维持其器官功能, 预防继发感染, 以改善预后。

摘要:目的 探讨国人因别嘌呤醇所致药疹的临床特点及转归。方法 通过中国医院知识数据库 (CHKD) , 以“别嘌呤醇and药疹and临床分析”为关键词, 对2000年1月至2011年12月发表的中文文章进行检索, 提取其中有关别嘌呤醇药疹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共15项临床研究中的314例患者进入本研究, 其中男236例, 女78例。平均发病年龄为58.65岁, 平均潜伏期为29.70d。别嘌呤醇药疹中, 重症药疹的发生率为52.61%, 以剥脱性皮炎型发生率为最高。临床表现中发热发生率为81.52%, 血白细胞数目异常占51.81%, 肝功能损害占57.38%, 肾功能损害占47.13%。别嘌呤醇药疹的治愈率为84.42%, 病死率为6.52%。最常见的死因是肾功能衰竭, 占47.83%;其次是各种感染, 占34.78%。平均住院时间为32.61d。结论 我国别嘌呤醇药疹的发病以中老年为主, 男性多见, 临床表现可多种多样, 潜伏期长, 重症比例大, 病程及住院时间长, 病死率高, 在临床工作中应予以高度重视。

关键词:别嘌呤醇,药疹,临床分析,汇总分析

参考文献

[1]袁景桃, 李俊杰, 林绍华, 等.别嘌呤醇致重症药疹的临床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 2009, 7 (5) :537-538.

[2]沈平, 林元龙.17例别嘌呤醇所致药疹合并肾损害回顾性临床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0, l4 (23) :109.

[3]Lee HY, Ariyasinghe JT, Thirumoothy T.Allopurinol hypersens-itivity8yl'ldrome:a preventable severe cutaneous adverse reaction[J].Singapore Med, 2008, 49 (5) :384-387.

[4]牛红喜, 白希奎, 拱远平.重症药疹的研究进展[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7, 23 (12) :1079-1081.

豆芽中的6-苄基腺嘌呤含量测定 篇6

目前,检测6 - BA的方法[2 - 12]有微波辅助提取- 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 电喷雾质谱联用法、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高效液相色谱- 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分级净化结合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法等,试验采用的是高效液相色谱法( GB /T 23381—2009) ,测定食品中6 - 苄基腺嘌呤的含量。

1材料

1. 1样品

农贸市场采购的黄豆芽、绿豆芽,共70个样品( 均为新鲜样品) 。

1. 2主要仪器

高效液相色谱( 型号为LC2010,紫外检测器) , 由岛津公司生产; 电子天平( 型号为FA2004N,感量0. 01 mg,0. 01 g) ,由上海菁海仪器有限公司生产; 捣碎机( 型号为JJ - 2B) ,由金坛市金南仪器制造有限公司生产; 旋转蒸发仪( 型号为RE - 201D) ,由巩义市宇翔仪器有限公司生产; 台式高速离心机( 型号为TG20 - WS) ,由长沙高新开发区湘麓离心机仪器有限公司生产; 微波样品制备系统,微孔滤膜为0. 45 μm,有机相。

1. 3主要试剂

甲醇、色谱纯试剂、试验用水为纯化水、冰乙酸、 6 - 苄基腺嘌呤标准品( 纯度大于99% ) ,均由天津大茂化学试剂厂生产。C18固相萃取柱为6 m L、500 mg, 使用前依次用5 m L甲醇、10 m L水活化。乙酸铵溶液: 称取乙酸铵1. 54 g,用适量水溶解,加入1. 0 m L冰乙酸,加水定容至1 000 m L。

2方法

2. 1高效液相色谱( HPLC) 工作条件

色谱柱为C18,柱温为30 ℃,检测波长为267 nm,流动相为甲醇∶ 0. 02 mol / L乙酸铵溶液= 1∶1,流速为1. 0 m L / min,进样体积为10 μL。

2. 2样品处理及净化

样品处理15 min,以转速不低于4 000 r/min离心10 min,上清液转入50 m L梨形瓶中,再称取经组织捣碎机捣碎的样品约10 g置于50 m L离心管中, 加入20 m L甲醇,用20 m L甲醇超声提取15 min,离心合并上清液,用旋转蒸发仪( 低于60 ℃) 浓缩至近干,去除甲醇,残留液待净化。

样品净化: 将残留液以2 m L/min流速通过预先活化的固相萃取柱,用大约2 m L的水洗涤梨形瓶,洗液过固相萃取柱,再用5 m L水洗涤固相萃取柱,去除杂质后用甲醇洗脱并定容至5. 0 m L,混匀后经0. 45 μm滤膜过滤,作为待测液。

2. 3标准溶液的制备

6 - 苄基腺嘌呤标准贮备液: 准确称取样品0. 010 0 g置于小烧杯中,用少量甲醇溶解,并滴加少量0. 1 mol/L的HCl溶液助溶,待溶解完全后转移至100 m L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

6 - 苄基腺嘌呤标准工作液: 6 - 苄基腺嘌呤标准贮备液1. 0 m L于100 m L容量瓶中,用甲醇稀释并定容。

3结果与分析

3. 1标准曲线

用甲醇逐级稀释6 - 苄基腺嘌呤标准工作液,配成含6 - 苄基腺嘌呤浓度为0,0. 08,0. 16,0. 32, 0. 40,1. 0,2. 0 mg / L。按照色谱条件进样,按照峰面积对浓度回归得线性方程为y = 48. 11x - 0. 05,相关系数( r) = 0. 999 8。

3. 2提取方式的选择

对超声波辅助提取和微波辅助提取2种方式的提取时间及回收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的产率比超声波辅助提取的产率高,微波提取的时间比超声波提取的时间短、方便快捷。

3. 3 6 - 苄基腺嘌呤含量的测定

分别取6 - 苄基腺嘌呤标准工作液和待测液10 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进行测定,结果见表1。

mg·kg- 1

由表1可知,黄豆芽中的6 - 苄基腺嘌呤含量最低的为11号样品,含量为0. 005 44 mg /kg,最高的为8号样品,含量为0. 136 50 mg / kg。黄豆芽5号、17号、22号样品未检出6 - 苄基腺嘌呤,30个黄豆芽样品的含量平均值为0. 049 53 mg /kg,自发黄豆芽中未检出6 - 苄基腺嘌呤。绿豆芽中的6 - 苄基腺嘌呤含量最低的为12号样品,含量为0. 001 21 mg /kg,最高的为30号样品,含量为0. 179 80 mg /kg,绿豆芽4号、10号、19号、25号样品未检出6 - 苄基腺嘌呤, 30个绿豆芽样品的含量平均值为0. 058 04 mg / kg, 自发绿豆芽中未检出6 - 苄基腺嘌呤。

4结论

目前,国家在食品法中明确要求在豆芽生产过程中严禁添加任何添加剂,但是在测试的70个豆芽样品中仍能检测到违禁品6 - 苄基腺嘌呤,只有极少数未检出,不法商家仍然存在。因此,倡议有关部门对豆芽的生产、流通要加强监管,确保人民吃上放心的豆芽。

豆芽是老百姓餐桌上最普通的蔬菜,挑选豆芽有以下方法: 1) 闻。健康的豆芽闻起来很清爽。2) 看。 尽量不要选个头太均匀,而且太粗、太长的,这样的豆芽可能含添加剂; 也不要选没有根须的,没有根须的大多数是使用了无根剂。3) 掐。要将豆芽掐开看水分,健康的豆芽水分比较大。

参考文献

[1]林琳.豆芽中6-苄基腺嘌呤的测定方法研究[J].食品工业,2008(3):65-67.

[2]张洁,王琳琳,刘海燕,等.微波辅助提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蔬菜中6-苄基腺嘌呤[J].分析化学,2010,38(1):147.

[3]李小平,陈晓红,姚浔平,等.HPLC法测定豆芽中6-苄基腺嘌呤残留研究[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5,15(2):149-151.

[4]谢艳丽,谭曜,周雪晴,等.HPLC法测定胡椒材料中6-苄基腺嘌呤残留量[J].食品科技,2011,36(11):291-293.

[5]柳菡,吴斌,殷耀,等.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芽苗类蔬菜及其来源豆类中4种非法添加物的残留量[J].色谱,2013,31(1):22-26.

[6]谢寒冰,林洪,蒋万枫,等.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联用法检测豆芽中残留的6-苄基腺嘌呤[J].山东农业科学,2008(2):92-94.

[7]张萍,郑大威,刘晶,等.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的豆芽6-BA残留快速检测方法[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2,32(5):1266-1269.

[8]谢寒冰,周明莹,赵海峰,等.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同时检测豆芽中的3种外源植物激素残留[J].色谱,2014,32(5):493-497.

[9]吴平谷,谭莹,张晶,等.分级净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豆芽中10种植物生长调节剂[J].分析化学,2014,42(6):866-871.

[10]王春媛,刘俊亭,高利娜,等.GC-MS检测豆芽中6-苄基腺嘌呤[A]//公共安全中的化学问题研究进展(第三卷)[C].北京:中国化学会,2013.

[11]张洁.六苄基腺嘌呤质量检测方法的研究及其在蔬菜中残留量的测定[D].长春:吉林大学,2010

次黄嘌呤 篇7

1 材料与方法

1.1 时间与地点

2007年4—8月份, 试验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广西水牛研究所进行。

1.2 试验动物

选用3头体重为 (38.00±0.65) kg的波尔山羊与本地隆林山羊杂交羊进行试验, 经检验体重差异不显著。

1.3 试验日粮

精料组成见表1。

精料营养成分见表2。

粗料象草的营养成分见表3。

1.4 采食量的测定

在试验前1周, 试验羊自由采食, 记录日采食量。将所有羊最低日采食量定为“自由采食量”, 以使试验中所有羊均能采食完供试日粮。经测定自由采食量为0.78 kg。

注:ADF为酸性洗涤纤维, NDF为中性洗涤纤维。

1.5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3×3拉丁方设计, 按相同粗料量 (鲜象草2.5 kg) 和不同精料采食量设为每头牛每天精料采食量0.50 kg (处理A) 、0.34 kg (处理B) 、0.18 kg (处理C) 3组。每个试验期为22 d, 其中过渡期为5 d, 预饲期为12 d, 采样期为5 d。试验设计见表4。

注:1, 2, 3为试验羊号。

1.6 试验羊的饲养管理

试验前进行体内外驱虫、疫苗注射。全期羊都在代谢笼中饲养。每天7:30、12:00、17:00分3次饲喂, 全部供试日粮称重分装, 自由饮水。

1.7 样品采集

每个采样期内均采集饲料 (精料和象草) 样本及全部粪和尿样本, 连续5 d 24 h全收粪、尿。在代谢笼下安装漏粪地板和筛网以分离粪、尿, 用大集尿盆收集尿液。点收尿时在每天2个时间点8:00—9:00和18:00—19:00进行, 准确记录尿量, 尿液处理方法同全收尿样。

1.8 样品测定指标与分析

日粮和粪样中干物质 (DM) 、粗蛋白、有机物 (OM) 和氮含量采用实验室常规方法测定, 具体操作参见《饲料分析及饲料质量检测技术》[3]。

尿中嘌呤衍生物按FAO/IAEA标准测定。

尿中总氮量的测定:吸取5 mL尿液注入凯氏烧瓶中, 加入10 mL浓硫酸和2 mL 10%硫酸铜溶液。烧灼混合液, 直至液体呈淡蓝色或无色, 而后继续烧灼约1 h, 氧化完毕后冷却。

蒸馏和滴定的测定方法参见《饲料分析及饲料质量检测技术》[3]。

1.9 计算公式

甲烷排出体积 (L/d) =[48.129+0.535 3 (NDF/OM百分含量) ]×饲料总有机物 (FOMI, kg/d) 。 可消化有机物采食量 (DOMI, kg/d) =采食量 (FI) ×DM百分含理×OM百分含量×OM消化率。 尿中嘌呤衍生物总排出量 (mmol/d) =尿囊素排出量 (mmol/d) +尿酸排出量 (mmol/d) +黄嘌呤排出量 (mmol/d) +次黄嘌呤排出量 (mmol/d) 。 尿中嘌呤衍生物浓度 (mmol/L) =尿囊素浓度 (mmol/L) +尿酸浓度 (mmol/L) +黄嘌呤浓度 (mmol/L) +次黄嘌呤浓度 (mmol/L) 。

尿囊素、尿酸、黄嘌呤、次黄嘌呤、肌酸酐 (creatinine) 、尿中嘌呤衍生物总排出量 (mmol/d) 为每期5 d全收尿后测出的总平均值。

尿囊素、尿酸、黄嘌呤、次黄嘌呤、肌酸酐、尿中嘌呤衍生物浓度 (mmol/L) 为采样期内5 d每天测定4个点收尿样品平均值的总平均值。

嘌呤肌酸酐指数 (PDC) =PD/C×BW0.75。式中:PD为尿中嘌呤衍生物浓度, C值为尿中嘌呤衍生物排出量除以尿中嘌呤肌酸酐量的比率, BW0.75为代谢体重。采样期5 d, 计算每天每个点收尿样品的嘌呤肌酸酐指数值, 取平均值, 再算总平均值。

1.10 统计分析

利用Excel和DPS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显著性检验和多重比较。

2 结果

2.1 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 (见表5)

注:同列数据肩标字母相同表示差异不显著 (P>0.05) , 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 (P<0.05) 。

从表5可知, 随着采食量的减少, 粪中干物质、有机物和粗蛋白量均呈下降趋势。粪中干物质量处理C与处理A、B有显著差异 (P<0.05) ;粪中有机物量无显著差异 (P>0.05) ;粪中粗蛋白量处理A与处理B、C有显著差异 (P<0.05) ;干物质消化率和有机物消化率处理A、B间差异不显著 (P>0.05) , 处理C与处理A、B差异显著 (P<0.05) 。随着精料采食量的减少, 干物质消化率从73.89%下降到60.47%, 下降了13.42%, 有机物消化率从74.74%下降到62.19%, 下降了12.55%。粗蛋白消化率在各处理间均差异显著 (P<0.05) , 处理B和处理C分别下降了2.25%和12.05%。DOMI在各组间差异显著 (P<0.05) , 从0.46 kg/d下降到0.24 kg/d。

2.2 尿中嘌呤衍生物及肌酸酐排出量及浓度 (见表6)

注:同列数据肩标字母相同表示差异不显著 (P>0.05) , 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 (P<0.05) 。

从表6可以看出, 随精料采食量的降低, 尿中嘌呤衍生物总排出量从12.13 mmol/d降为10.83 mmol/d, 降低了10.72%, 且各组间均达到显著差异水平 (P<0.05) 。以尿囊素变化最为明显, 从处理A的10.18 mmol/d降低到处理C的9.15 mmol/d, 降低了10.12%, 各组间差异显著 (P<0.05) 。尿酸排出也有降低趋势, 其中处理A与处理B、C差异显著 (P<0.05) , 处理B、C间差异不显著 (P>0.05) , 处理C比处理A下降了10.86%。黄嘌呤+次黄嘌呤的含量较尿囊素和尿酸低得多, 但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P>0.05) 。肌酸酐含量不随精料采食量的变化而变化, 在各组间差异不显著 (P>0.05) 且较为稳定, 每千克代谢体重的肌酸酐含量也无显著差异 (P>0.05) , 较为稳定。点收尿中各尿中嘌呤衍生物的浓度变化趋势与总量趋势基本一致。点收尿所得嘌呤肌酸酐指数随进食精料采食量降低而降低, 从25.47 mmol/d下降到23.03 mmol/d, 处理A与处理B、C差异显著 (P<0.05) 。C值在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 (P>0.05) , 这也为点收尿代替全收尿提供了依据。

3 小结与讨论

(1) 试验结果表明, 随着精料采食量的减少, 各种营养物质采食量显著降低;干物质消化率、有机物消化率、粗蛋白消化率均显著下降;日排出粪氮、尿氮和日沉积氮也显著下降。此结果与Perez J F等[2]以牛为试验动物的研究结果相似, 但与陈友慷以绵羊为试验动物所得的结果不同。

(2) 本试验结果表明, 尿中嘌呤衍生物总排出量随精料采食量的降低而显著降低, 其中尿囊素降低程度明显高于尿酸。这与Gonda H L等[4]的研究结果相同。肌酸酐及黄嘌呤+次黄嘌呤浓度在处理B、C间差异不显著, 尿囊素及尿中嘌呤衍生物总量的浓度均差异极显著。由于肌酸酐排出量在各处理间较稳定, 而尿中嘌呤衍生物总排出量在各处理间差异显著, 所以嘌呤肌酸酐指数的比率均随精料采食量的上升下降;而C值在3个组间较稳定, 没有显著差异。精料采食量的增加会加快瘤胃排空率, 减少原虫对细菌的吞食和自身分解, 提高了微生物离开瘤胃的速度, 提高了微生物蛋白质合成效率, 因此尿中嘌呤衍生物排出量也随之升高。

(3) 肌酸酐简称肌酐, 是尿中非蛋白氮物质, 由体内磷酸肌酸脱磷酸产生, 通过肌酸酐可以反映肌酸代谢以及与肌酸代谢有关的疾病情况。尿肌酸酐排出量相当恒定, 一般不受食物蛋白质含量及尿量的影响。在本试验中间, 肌酸酐排出量未受精料水平的影响, 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P>0.05) , 每千克代谢体重的肌酸酐含量为0.46~0.48 mmol/d, 与Makkar H P S所述的0.46~0.52 mmol范围一致。

综上分析, 本试验是在山羊采食相同粗料量、不同精料情况下进行的, 结果表明, 随着精料采食量的增加饲料的利用率有了明显改善, 可消化有机物、瘤胃降解蛋白和瘤胃微生物蛋白均显著增加, 尿中嘌呤衍生物排出量也随之增加。

参考文献

[1]郭辉, 杨膺白, 李丽莉, 等, 瘤胃微生物蛋白质测定方法研究进展[J].中国奶牛, 2007, 148 (10) :23-25.

[2]PEREZ J F, BALCELLS J A, CEBRIAN.Excretion of endogenousand exogenous purine derivatives in sheep:effect of increased con-centrate intake[J].Br J Nutr, 1998, 79 (3) :237-240.

[3]杨胜.饲料分析与饲料质量检测技术[M].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1993.

次黄嘌呤 篇8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整群选取大庆市第五医院收治的81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经临床症状、X射线和血尿酸等指标检查确诊,均处于痛风间歇期,并且尿酸水平大于420μmol/L。对所有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41例,男33例,女8例,年龄28~53岁,平均年龄(46.23±5.73)岁;治疗组40例,男32例,女8例,年龄31~56岁,平均年龄(46.78±6.07)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见表1。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服药期间限制进食动物内脏、海鲜等高嘌呤食物,忌烟酒及辛辣食物,同时停止服用其他治疗痛风的药物。对照组单独给予别嘌呤醇(国药准字H31020334)口服,50 mg/次,1次/d,若无不良反应,可每周递增50 mg,达到正常水平时不再增量,但每日服用量不可超过600 mg。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丙磺舒(国药准字H20058786)治疗,250 mg/次,2次/d,若无不良反应,1周后可增至500 mg/次。两组均治疗60 d,治疗结束后对比临床疗效。

1.3评估标准

通过检测治疗后患者血尿酸水平变化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主要标准包括血尿酸下降值、降低百分率和总有效率。显著:治疗后血尿酸值降低百分率>25%或者血尿酸水平<420μmol/L;有效:治疗后血尿酸值降低百分率>15%但血尿酸水平仍>420μmol/L;无效:治疗后血尿酸值降低百分率<15%且血尿酸水平仍>420μmol/L。总有效率(%)=(显著例数+有效例数)/组内总例数。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疗效对比

经过60 d的治疗,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8.04%,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2尿酸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血尿酸水平均有下降,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治疗组患者血尿酸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3讨论

痛风性关节炎的病因主要是由于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周围而引起的病损和炎症反应,主要临床症状为患者血尿酸增高、患病关节处红肿痛,关节变形,运动功能障碍等[2]。当患者处于痛风缓解期时,虽然没有上述临床症状,但高血尿酸症依旧是一个潜在的巨大威胁,一旦诱因出现便有复发急性关节炎的可能[3]。因此,决不能因为没有任何症状而忽略痛风缓解期的治疗,在这一时期,应将治疗重点放在降低血尿酸水平上。

血尿酸水平的升高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外源性尿酸吸收过多以及内源性尿酸生成过量[3],另一方面是患者体内尿酸排泄受阻,有研究表明80%~85%的痛风患者发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尿酸排泄过少。患者通过控制饮食可以减少外源性尿酸的摄入,而内源性尿酸生成过量是由于自身嘌呤代谢发生异常,它与尿酸排泄受阻一样都需要通过药物治疗。针对血尿酸升高的成因将血尿酸控制药物分为两类,一类是抑制尿酸生成药物,其代表药物为别嘌呤醇,它是次黄嘌呤的同分异构体,能够抑制黄嘌呤氧化酶发挥其作用,使黄嘌呤和次黄嘌呤不能利用该酶转化为尿酸,已达到降低尿酸的目的[4]。另一类是促尿酸排泄药物,主要作用是抑制肾近曲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作用,包括丙磺舒、苯磺唑酮、苯溴马隆等。丙磺舒是苯甲酸衍生物,为白色结晶性粉末,脂容性大,易吸收,能够在痛风缓解期控制高血尿酸症,其联合用药也被越来越多的进行临床研究[5,6,7]。

该研究主要观察丙磺舒联合别嘌呤醇对缓解期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患者在治疗后尿酸水平均有显著下降,对照组由治疗前的(680.24±78.53)μmol/L下降到(380.43±52.14)μmol/L,治疗组由治疗前的(684.37±75.42)μmol/L下降到(313.49±45.75)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相较于对照组治疗后(380.43±52.14)μmol/L的尿酸水平,治疗组(313.49±45.75)μmol/L的尿酸下降水平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95%的治疗总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78.04%的总有效率(P<0.05)。研究发现,由于丙磺舒能够促进尿酸排泄,而别嘌呤醇可以抑制内源性尿酸合成,二者联合使用可以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发挥更有效的治疗作用。这一结果与蒋健晖[8]等的研究结果一致,都证明了促尿酸排泄药物与别嘌呤醇联合使用能够提高治疗效果,但麦佩珊[9]结果显示单独使用苯溴马隆(总有效率93.3%)、别嘌呤醇(总有效率86.7%)以及二者联合用药(总有效率96.7%)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我们的研究结果不同,我们分析造成结果不同的原因可能与患者个人体质以及别嘌呤醇联合用药的不同有关。总之,相较于单独使用别嘌呤醇,联合使用丙磺舒和别嘌呤醇能够更好的降低痛风稳定期患者血尿酸水平,提高患者疗效,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摘要:目的探讨丙磺舒联合别嘌呤醇在痛风间歇期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整群选取大庆市第五医院2014年1月—2015年9月收治的81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均处于痛风间歇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进行治疗,观察组的41例患者单独采用别嘌呤醇进行治疗,治疗组的40例患者应用丙磺舒联合别嘌呤醇进行治疗,并比较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和血尿酸值。结果 经治疗,对照组总有效率78.04%,治疗组总有效率9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血尿酸水平由(680.24±78.53)μmol/L下降到(380.43±52.14)μmol/L,治疗组血尿酸水平由(684.37±75.42)μmol/L下降到(313.49±45.75)μmol/L,两组患者血尿酸水平均有下降,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治疗组血尿酸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丙磺舒联合别嘌呤醇进行治疗,疗效明显,充分降低了血尿酸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丙磺舒,别嘌呤醇,痛风间歇期

参考文献

[1]魏晓楠.非诺贝特和苯溴马隆联合治疗高尿酸血症的有效性对比观察[J].中外医疗,2013,32(7):108,110.

[2]周荣珍.秋水仙碱加别嘌醇治疗痛风性关节炎80例临床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3,34(27):5597-5598.

[3]辛雅雯,曾正英,陈国良.痛风治疗药物及其研究进展[J].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12,22(5):416-423.

[4]陈渊,李可大.痛风性关节炎诊疗简况[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5(6):176-179.

[5]胡瑜,陈浩凡.复方阿莫西林/丙磺舒胶囊在家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观察[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9):1178-1181,1193.

[6]王宇帅,宋幸辉,周佳立,等.丙磺舒对头孢噻呋的有利作用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3(23):87.

[7]吴显,李频,王友群.别嘌醇,丙磺舒以及两者联用对马兜铃酸肝肾损害保护作用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3,9(12):6-8.

[8]蒋健晖,徐戟,王焕霞,等.苯溴马隆和别嘌呤醇治疗高尿酸血症的比较[J].山西医药杂志,2010,39(8下半月):759-760.

次黄嘌呤 篇9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5月间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并发有高尿酸血症的96例患者。其中, 男52例, 女44例, 年龄58~89岁, 平均 (76.4±3.7) 岁;扩张性心肌病的患者20例, 心力衰竭合并有冠心病的患者40例, 心力衰竭合并有高血压病是患者19例, 心力衰竭合并有心脏瓣膜病的患者12例, 心力衰竭合并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患者5例。

1.2 临床方法

治疗组的患者采用别嘌呤醇进行治疗, 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治疗, 每组各48例,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血清尿酸水平、药物治疗状况等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给予常规治疗, 包括去除诱因、吸氧、限盐、利尿等。别嘌呤醇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每次给予别嘌呤醇100mg, 每天3次;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

1.3 疗效观察

治疗前及接受治疗后的临床表现, (1) 心功能NYHA分级情况; (2) 采用超声心动图对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进行测定, 并准确记录; (3) 对患者的血清尿酸浓度进行检测; (4) 密切观察患者肝肾功能、心电图及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的资料进行统计。计量以 (χ—±s) 表示, 用t检验进行两组的比较。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用χ2检验,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血清尿酸水平情况变化

患者进行3个月的治疗后, 其血清尿酸的水平均得到了改善, 治疗组的尿酸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比较具有显著差异,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其结果详见表1。

注: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 *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 #P<0.05

2.2 左心室功能的变化情况

治疗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明显升高, 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得到显著降低, 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其比较结果详见表2。

3 讨论

血尿酸水平可作为判断心力衰竭预后的一项指标。心力衰竭患者伴有高尿酸血症的机制在于: (1) 心力衰竭患者并发有低氧血症, 无氧代谢逐渐增加, 三磷酸腺苷的生成明显减少, ATP的快速耗竭, 导致腺嘌呤发生降解, 使尿酸、肌苷及黄嘌呤逐渐增多[2]; (2) 心力衰竭时组织灌注不足, 机体缺血、缺氧, 抑制了肾小管对尿酸的分泌, 使尿酸清除减少; (3) 心力衰竭同时, 黄嘌呤氧化活性上调, 尿酸增加; (4) 心力衰竭时交感神经兴奋, 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等因素也可使尿酸水平升高。高尿酸血症反过来也通过以下作用参与了心力衰竭的发生与发展过程:增加氧化应激, 损伤内皮细胞, 促使平滑肌细胞凋亡, 激活炎性细胞因子, 诱导心肌细胞凋亡, 促进心脏重构。

别嘌呤醇改善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主要是通过抑制心肌重构及其他机制来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本研究结果显示, 随着心功能的恶化, 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增加而且尿酸水平增高。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及左室射血分数明显升高, 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明显降低, 随着心力衰竭得到控制, 血尿酸水平明显下降, 这与心力衰竭患者的低氧血症及肾脏血流动力学得到改善有关。心力衰竭患者随心功能升级心力衰竭加重, 血清尿酸值升高, 提示血清尿酸浓度与心功能恶化程度相关。测定血清尿酸水平可判断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 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尿酸水平升高是心脏扩大、心脏射血功能下降及心功能恶化的一项预测指标, 提示临床上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同时, 应进行尿酸监测。

摘要:目的 探讨别嘌呤醇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伴高尿酸血症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6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前者采用标准抗心力衰竭治疗, 后者在标准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加用别嘌呤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结果 心功能Ⅳ级血尿酸水平、高尿酸血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心功能Ⅱ级、Ⅲ级 (均P<0.05) 。与对照组比较, 别嘌呤醇组血尿酸水平下降 (P<0.05) , 左室射血分数明显升高, 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明显降低。结论 别嘌呤醇治疗能降低血清尿酸水平, 抑制氧化应激, 显着改善高尿酸血症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和预后。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别嘌呤醇,高尿酸血症

参考文献

[1]Anker SD, Doehner W, Rauchhaus M, et al.Uric acid and survivalin chronic heart failure[J].Circulation, 2003, 107 (4) :1991-1997.

【次黄嘌呤】推荐阅读:

上一篇:社科下一篇:汉语广告语篇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