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岗岩型

2024-05-15

花岗岩型(共10篇)

花岗岩型 篇1

1 引言

花岗岩是一种岩浆在地表以下凝却形成的火成岩,主要成分是长石和石英。花岗岩不易风化,颜色美观,外观色泽可保持百年以上,由于其硬度高、耐磨损,除了用作高级建筑装饰工程、大厅地面外,还是露天雕刻的首选之材;花岗岩是一种分布非常广的岩石,世界上有许多国家出产花岗岩;中国9%的土地(约80多万平方公里)都是花岗岩岩体[1]。因此花岗岩加工成为了全世界共同研究的课题。本文将主要研究采用小规格(外径105~125㎜)金刚石圆锯片对于花岗岩板材的切割加工,板材的厚度为16~30㎜,切割工具为云石机,切割方式为干切。由于花岗岩质地坚硬致密、强度高、耐磨损,因此加工难度必定较大,而干切更加大了加工难度,为此锯片结合剂配方的选取也就成了关键。目前市场上已有的大多数小规格花岗岩锯片经测试都有一个共同的弱点,即干切较少刀数后继续切割,切速会逐渐变慢,直至难以切割,需二次开刃;虽有个别锯片可实现快速持续切割,但价格昂贵。我国的劳动力成本正逐步上升,对于金刚石工具,尤其小规格锯片而言效率正超越寿命作为首要选择,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新的配方,可以实现小规格花岗岩锯片的持续快速切割,无需二次开刃,同时还可保证锯片的经济性,利于石材加工企业的批量应用及本公司市场销售推广。

在金属结合剂金刚石制品中,国内外用得最多的金属粉是钴,因为钴粉的性能相当优良,既有较高的寿命,又能保证一定的锋利度,同时其烧结性能又好,但是,我国因钴的储量少,大部分钴原料要从国外进口,因此钴粉价格居高不下[2]。要降低成本,减少钴粉用量,最理想的就是利用铁粉。铁与钴有着相似的化学性质,铁与钴的熔点、密度、弹性模量相近,抗拉强度上钴优于铁,但在与金刚石工具有关的性质如线膨胀系数、导热系数上则是铁优于钴[3],更重要的是铁粉价格只有钴粉的2%~2.5%,因此适当的铁代钴用于金刚石工具是完全有可能的。但单质铁粉用于金刚石工具有较多的缺点,如烧结工艺可控范围窄;高温易腐蚀金刚石,降低金刚石强度;易氧化等[4],而将铁粉预合金化可有效削弱这些缺点。因此替代钴粉最好的方法就是采用铁钴基预合金粉末,既可降低Co粉的成本,又可保持与Co相近的性能。

2 试验方法

2.1 结合剂的选取

本研究选用了国内某一粉末公司产的雾化预合金粉末A,其主成分为Fe(65wt%~70wt%)Co(10wt%~15wt%)Cu(15wt%~20wt%)Sn,规格为-200目,其价格几乎仅为钴粉的1/4。除A粉外,加入了CuSn20合金粉(-325目)以降低烧结温度,羰基镍粉(费氏粒度0.5~2.5μ)以提高结合剂强度。经试验采用预合金粉末A用于花岗岩切割的结合剂的最佳质量百分比为A50(CuSn20) 45Ni5,定义为结合剂B。

同时将我公司近几年较为畅销的用于花岗岩切割的单质粉末结合剂配方C作为研究对象,其各成分质量百分比为Cu45Fe25Co12Sn10Ni8,其中Cu、Fe、Co及Sn粉均为-325目,Ni同样为羰基镍粉,费氏粒度0.5~2.5μ。结合剂B和C成本基本相当。

2.2 金刚石的选取

小规格(外径105~125㎜)花岗岩锯片主要以锋利度为主,因此选取了较低的金刚石浓度,10%~15%(工业金刚石浓度)。

由于手持锯对切边效果要求并不严格,因此采用了部分(50wt%)较粗粒度35/40的金刚石,以保证金刚石的出刃高度,提高锯片锋利度;其余为40/50粒度,以保证一定的寿命,将此金刚石配方定义为D。

另一种金刚石配方全部采用40/50粒度金刚石,定义为E。

在本研究中,35/40及40/50粒度均采用山东聊城昌润超硬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CRJ9006型号金刚石。

2.3 锯片的制作

将选取好的结合剂及金刚石按比例配制,在三维混料机中混匀后,利用冷压成型设备与钢基体一起压制成锯片压坯,将压坯置入加压钟罩炉烧结(烧结温度820℃~840℃,压力25MPa)出金刚石锯片半成品,随后经过平片、开刃、抛光、喷漆得到金刚石锯片成品。表1为由本公司按上述方法生产制作的四种花岗岩锯片,唯一区别为配方不同,图1为这四种锯片的成品外观照片。

2.4 安全性能测试

将制得的锯片采用日本中村BESTOOL-KANON电子扭力扳手DTC-N500EX进行扳齿强度测试(如图2),验证结合剂B的安全性。按照2010年7月版金刚石锯片欧洲安全标准EN 13236, 连续边锯片扳齿强度最小值Mb = F × D/2,其中F为力,这儿F = 125 N;D为锯片的外径,单位为m。本文中研究锯片D为0.105m,得出Mb为6.56N·m,即最小扳齿强度为6.56N·m。

2.5 切割性能测试

切割设备为双高云石机,功率1.2千瓦,转速12000r/min。切割对象为“将军红”花岗岩,选取样品的规格为长300mm,厚20mm切割方式为干切。

用秒表记录锯片切割每刀所需时间,用时越短,切速越快。每片切割100刀,每5刀取一平均用时。

2.6 电镜显微分析

通过电镜对切割后的锯片刀头进行形貌显微观察,分析胎体对金刚石的把持,对比金刚石相对于胎体的出露高度,说明锯片切速快慢的原因。

参考文献

[1]花岗岩.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57659.htm?fr=ala0_1_1.

[2]冯祖宾,夏举学,王小军.铁基结合剂金刚石锯片的研制[J].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1997,(98):9-12.

[3]陈芄,吕海波,王四清.石材切割锯片结合剂中铁含量对金刚石把持力的影响[J].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1997,(98):13-16.

[4]肖俊玲,胡国程,丘定辉.金刚石工具铁基结合剂的应用及展望[J].湖南有色金属,2002,(18):29-31.

[5]孙毓超,宋月清.对结合剂中钴的再认识[J].人工晶体学报,2002,(31):608-615.

花岗岩型 篇2

供方(甲方):_________________

需方(乙方):_________________

甲乙双方经充分协商,签订本合同:_________________

一、货物种类、规格、单价、数量及交货时间:_________________

种类 厚度 规格 磨边 数量 单价 金额 花岗石磨边

芝麻白花岗石 1.5-1.8 600*600 800㎡ 75元 60000元

芝麻白花岗石 1.5-1.8 600*200 200*8 200㎡ 75元 15000元 1600元

合计(人民币)柒万陆仟陆佰元整(¥76600元)

乙方提前2-3天通知甲方并提供要货清单,甲方应遵守乙方要求的交货时间,如遇特殊情况不能准时交货,可提前共同协商。

二、收货方式:_________________

甲方收到货后立即付清全部货款(不含发票)。

三、合同未尽事项,可由双方约定后签订补充协议,或在销货清单上注明,补充协议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效力。

四、其它约定事项:_________________

1、本合同自签订、盖章之日起生效。

2、本合同自供应完,货款结清后自行解除。

3、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4、定金:_________________30000元(大写:_________________叁万元整)

供方(章):_________________需方(章):_________________

委托代理人签字:_________________委托代理人签字:_________________

账号:_______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_____电话:_________________

泰山花岗岩 篇3

传说,泰山是盘古逝世后变成的。远远望去,泰山如同一位高大威武的巨人,静默地伫立着,仰望辽远蔚蓝的天空,俯瞰广阔富饶的大地。从未有人目睹此庞然大物是如何拔地而起,又如何演变成今日的面貌。我不禁惊服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扇子崖之西是巍峨的傲徕峰,“近看与岱齐,远看在山腰”。轻盈的白雾环绕于山顶,为傲徕峰平添了朦胧绰约的风姿和神秘肃穆的气息。山木郁郁葱葱,深绿色的树叶与傲徕峰的险峻深邃相辅相成。山的表面并不平整光洁,大块的岩石突兀着,仿佛是堆砌而成,而石块又组合得尤为自然,方形的,圆形的,它们的搭配,在刻意与随意之间,恰到好处。

沿着山石,汩汩流下清冽的山泉,泉水蜿蜒。走近岩石,仔细观看,棕黄色的花岗岩居多。岩石上,清晰可见仿佛流动的花纹。白色的岩纹似乎从岩石深处喷薄而出,像藤蔓般蔓延到岩石上,又像是心灵手巧的画师精心描画了它们。有的岩石纹路粗犷豪迈,宛如国画中的“泼墨”;有的花岗岩上纹理极稀疏,恰似“留白”,令我观赏得如痴如醉。黄色岩石中也夹杂灰色的花岗岩,它们的纹理愈发清晰,远看连成一片的岩石,仿佛涌动着波涛的深蓝色的大海。岩石缝隙间,不知名的野草探出头,宛若为冰冷岩石妆点。

抚摸着坚硬的花岗岩,思绪已飞向远古时代。我仿佛看到地壳下沸腾翻滚的岩浆,那是花岗岩最初的模样。岩浆被禁锢在阴暗的地底,饱受煎熬,但它不屈不挠。终于,热血沸腾的岩浆冲破地壳,冲出地面,见到天日。它见了世面,增了阅历,曾经的冲动与热情,曾经的磨折与历练,凝结成稳重与坚实,风吹日晒磨灭不了,地动山摇恐吓不了,花岗岩一如既往地坚挺,构成泰山这雄奇的画卷。

渐渐地远离泰山。我不舍地回望,心中敬意无限。

点评

泰山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甚多,而作者将眼光聚焦于泰山花岗岩,视角独特。作者细致描写花岗岩之美,不仅绘其色,摹其形,而且想象其艰难的形成过程,揭示其沉稳、坚实成就了今天泰山的独特之美。古往今来,以泰山为写作对象的文章不胜枚举,而此文另辟蹊径,难能可贵。

【作者系北京市十一中学校学生,指导并置评:雷其坤】

花岗岩型 篇4

当前我国处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 矿产资源需求是制约国民发展主要因素, 充分、合理和有效利用矿产资源是经济可持续发展基础, 而我国保有矿产资源不足现状十分严峻, 在新的形势下, 特别定寻找新类型钨迫在眉睫。广西是华南钨矿成矿带重要组成部分, 桂北是广西钨矿主要产区, 钨矿资源较丰富, 已探明大型矿床2处、中型矿床3处和小型矿床13处。主要分布于桂北全州、资源、兴安、灌江、恭城、富川、钟山、贺州一带, 其次为武呜、罗城和博白等。

在地质构造上, 主要分布在桂东北凹陷区和大瑶山凸起区东侧的姑婆山、花山、都庞岭和海洋山;桂北台隆区的越城岭、猫儿山及元宝山。

钨矿成矿期主要为燕山期, 其次为加里东晚期、印支期、华力西期和雪峰期。矿床空间分布与花岗岩关系密切, 主要矿床类型为矽卡岩型矿床、石英脉型矿床、蚀变岩-花岗岩复合型矿床。

2 典型矿床特征

根据对桂北钨矿床研究, 在石英脉型钨矿下“全州大西江江家式”钨矿体, 预估钨资源量大型以上。

2.1 区域地质背景

广西全州大西江钨矿位于江南古陆南端的东南缘, 南岭东西向复杂构造带与华夏系和新华夏系构造的交汇部位, 东部属桂林弧形褶断带沉积岩区;西部属越城岭褶断带花岗岩, 属桂北钨、锡、铜、铅、锌、锑等多金属矿成矿区。

区域出露地层有中-上泥盆统、下石炭统和更新统望高组。泥盆系出露中、上统, 呈角度不整合于前泥盆系之上, 主要为信都组、唐家湾组、桂林组、东村组和额头村组。石炭系整合在泥盆系之上, 主要为尧云岭组、英塘组、黄金组、寺门组和罗城组。更新统望高组为河流二级阶地, 局部包括少部分三级阶地。

区域构造由基底和盖层两个构造层组成, 基底由寒武系和奥陶系组成, 盖层为泥盆系、石炭系。基底构造层褶皱强烈, 轴向北东, 因岩体侵入、断层破坏、盖层覆盖而残缺不全。盖层构造层褶皱由两个向斜和一个背斜组成, 近南北展布, 核部为下石炭统黄金组。区域主要断层为白石断裂, 走向由北西→近南北→北东转变, 倾向南西→近西→北西转变, 倾角60~70°。

区域岩浆岩主要出露越城岭花岗岩和侏罗纪花岗岩。越城岭岩体呈岩基产出, 岩性为中粒斑状堇青黑云二长花岗岩, 侵入的最新地层为奥陶系, 外接触带围岩具较强角岩化, 盖层为泥盆系, 泥盆系与越城岭岩体为沉积不整接触。侏罗纪侵入岩呈岩株、岩脉产出, 岩性为细粒黑云二长花岗岩, 侵入于越城岭花岗岩中, 据同类岩体同位素年龄值157~186Ma, 形成于侏罗纪。

矿区区域矿产属桂北成矿区越城岭东部成矿带, 内生矿床有金、钨、锡、铜、铅、锌、锑、黄铁等, 矿床成因类型有热液裂隙充填型、热液交代型。其中, 钨、锡、铜矿化以石英脉型为主, 产于越城岭岩体中粒斑状堇青黑云二长花岗岩中的断裂、裂隙和侏罗纪花岗岩的内、外接触带及岩体中。

2.2 矿区地质及矿床特征

2.2.1 矿区地质

1) 矿区地层。矿区出露矿区主要出露中泥盆统信都组、唐家湾组, 上泥盆统桂林组、东村组和额头村组, 属浅海碳酸岩相沉积 (见图1) 。

2) 矿区构造。矿区褶皱、断层构造和石英脉较发育, 为矿区多金属成矿提供了容矿场所, 主要褶皱为南北向的大西江向斜, 核部由中泥盆统信都组-下石炭统英塘组构成。走向北近南, 倾向95~100°, 倾角32~58°。矿区位于向斜的西翼。

断层主要有东西向F1、F2和北东向F3三条断层, F1、F2断层产于中粒斑状堇青黑云二长花岗岩体和中-细粒黑云二长花岗岩体中, 走向近东西, 倾向近北, 倾角50~65°, 蚀变较强, 主要有硅化、黄铜矿化、黄铁矿化, 重晶石化、萤石化、绿泥石化, 并见有钨、锡、铜矿化。F3断层分布于下石炭统英塘组, 断线方向与地层走向一致, 总体走向为NNE向, 倾向NWW, 倾角75°~82°, 断层沿走向、倾向均具膨胀、收缩反倾等地质现象, 断面呈波纹状, 岩石很破碎, 石英细网脉极发育, 蚀变较普遍, 主要为硅化、绿泥石化和糜棱岩化。

3) 矿区岩浆岩。矿区岩浆岩出露于矿区中西部, 主要为志留纪中粒斑状堇青黑云二长花岗岩 (越城岭花岗岩体) ;其次为侏罗纪细粒黑云二长花岗岩。志留纪中粒斑状堇青黑云二长花岗岩呈浅灰色, 全晶质, 块状构造;中粒花岗结构、似斑状结构, 由斑晶和基质组成。斑晶为钾长石, 呈半自形, 晶径一般8×30mm, 含量10%左右。基质由长石、石英、黑云母、堇青石组成, 粒径2~4mm。其中长石呈白色, 半自形柱板状, 含量斜长石18~30%、钾长石23~46%;石英为无色, 半透明、不规则、它形, 含量30%左右;黑云母呈半自形柱板 (片) 状, 含量8~10%;堇青石呈灰黑色, 柱状, 含量1%以下。侏罗纪细粒黑云二长花岗岩呈灰白色, 块状构造。全晶质, 细粒花岗结构, 由长石、石英、黑云母、白云母组成, 粒径0.5~1.5mm。其中, 斜长石含量占约29%, 钾长石含量占约30%, 石英含量占约30%, 黑云母、白云母含量各占1~5%和2~5%左右, 是钨矿赋矿主体。

2.2.2 矿体特征

矿区共发现16个矿体, 按矿体形态可为脉状和似层状 (或透镜体) 两类, 脉状矿体 (Ⅰ-1→Ⅰ-9) 产于侏罗纪细粒黑云二长花岗岩与志留纪中粒斑状堇青黑云二长花岗岩接触带附近, 硅化带、云英岩脉和断裂控制, 岩石具硅化、黄铁矿化和云英岩化, 并充填后期不规则石英小脉。似层状或透镜体矿体 (Ⅰ-10→Ⅰ-16) 产于侏罗纪细粒黑云二长花岗岩与中, 呈孤形似层状展布, 总体走向为南东→北东。矿体的上、下盘围岩为花岗岩, 并具硅化、黄铁矿化、云英岩化、电气石化。

广西全州大西江钨矿床特征与赣南钨矿“五层楼+地下室”找矿模型完全可以类比, 同时与广西恭城“栗木式”锡矿床可类比, 本文认为矿区为“蚀变岩+花岗岩型” (即“全州大西江江家式”) 钨矿, 通对矿区区域成矿背景、矿区地质及矿床特征等研究, 认为矿床区远景资源量为大型以上。

2.2.3 矿石的物质成份

矿石是多次硅化、绢云母化、萤石化、钨矿化等热液蚀变叠加动力变质作用的产物, 岩性、结构构造、矿物成份都较为简单, 主要的金属矿物有白钨矿、黑钨矿、黄铁矿、褐铁矿, 主要的脉石矿物有石英、绢云母、钾长石、斜长石。

2.2.4 矿石的结构、构造

矿石中由于各种矿物分布的不均匀性, 以及蚀变、动力作用的影响, 从而构成矿石的团状及脉状穿插构造、块状构造、无定向构造、斑点状构造、星散浸染状构造。矿石具他形-半自形及自形粒状变晶结构, 显微鳞片变晶结构, 交代及交代残留结构, 角砾结构, 假像结构, 碎裂结构, 变余花岗结构。

3“蚀变岩+花岗岩型”钨矿成矿模式

我国地质专家在十九世纪八十年总结了“五层楼”钨矿成矿模式, 对钨矿找矿起到划时代的作用, 根据其理论找到较多“大-中型钨”矿床。笔在桂北石英脉型钨矿床开采中发展石英脉下部有蚀变岩型钨矿床, 该矿床可与赣南地区八仙脑钨矿类比:蚀变为绿泥石化、绢云英化和硅化, 并在矿脉中发现油脂光泽较弱的低温梳状石英和低温白铁矿, 矿石构造中发现条带状构造和角砾状构。

在广西全州大西江江家矿区钨矿详查时在侏罗纪 (燕山期) 细粒黑云二长花岗岩发现“栗木式”岩浆岩型似层状矿体。

根据上述客观事实, 笔者大胆提出了“五楼层”深部有“似层状岩浆岩型”钨矿体, 综合桂北钨矿分布并提出桂北钨矿垂向由浅至深找矿模式为“石英型 (A) →蚀变岩型 (B) →花岗 (斑) 岩型 (C) ” (即“全州大西江江家式”) 矿床 (见图2) 。

4 找矿方向及找矿远景

4.1 找矿方向

4.1.1 构造找矿方向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993年《广西区域矿产总结》构造单元划分, 钨矿找矿重点区为桂北台隆九万大山穹褶带、龙胜褶断带和越城岭断褶带;桂中凹陷罗城褶断带;桂东北凹陷海洋山断褶带;大瑶山凸起桂林弧形断褶带;云开台隆和西大明山隆起。

4.1.2 花岗岩时期找矿方向

根据华南钨矿主要与燕山期花岗岩关系密切, 已探明钨矿占总量56.13%;其次为加里期花岗岩, 已探明钨矿占总量10.4%。因此桂北钨矿找矿主攻燕山期花岗岩或隐伏花岗岩区, 其次为加里期花岗岩区;主攻地段为岩体凸起的接触带。

4.2 找矿远景

根据研究龙胜褶断带牛塘界矿床的深部和外围;西大明山隆起大明山矿床的外围;姑婆山珊瑚钨锡矿床的深部和外围;越城岭断褶带大西江地区等, 均具备寻找大型-超大型钨矿地质条件, 是钨矿找矿远景区。

参考文献

[1]毛景文.桂北地区火成岩系和锡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M].1988.

[2]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广西区域成矿研究报告[M].内部, 2004.

[3]翟裕生等.长江中下游地区铁铜矿床类型、形成条件和成矿演化[J].地球科学, 1983.

[4]唐朝霞等.桂北大型九逢式中低温锡矿床成矿模式[J].技术与市场, 2011.

[5]范永香, 阳正熙, 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3.

[6]郭福详.华南大地构造演化的几点认识, 广西地质, 1994.

[7]陈毓川, 朱裕生等.中国矿床成矿模式[M].北京:地质出版社, 1993.

[8]Hutch inson R.W块状硫化物金属矿床[J].国外地质科技, 1982.

[9]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广西区域矿产总结[M].内部1993.

花岗岩石材技术标准 篇5

本标准规定了天然花岗石建筑板材(以下简称板材)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饰用的天然花岗石板材。其他用途的天然花岗石板材也可以参照采用。

产品分类

2.1分类

2.1.1按形状分

a普型板材(N):正方形或长方型的板材;

b异型板材(S):其他形状的板材。

3.1.2按表面加工程度分

a.细面板材(RB):表面平整、光滑的板材;

b.镜面板材(PL):表面平整、具有镜面光泽的板材;

c.粗面板材(RU):表面平整、粗糙,具有较规则加工条纹的机刨板、剁斧板、锤击板、烧毛板等。

2.2等级

按板材的规格尺寸允许偏差、平面度允许极限公差,角度允许极限公差、外观质量分为优等品(A)、一等品(B)、合格品(C)三个等级。

2.3命名与标记

2.3.1板材命名顺序:荒料产地地名、花纹色调特征名称,花岗石(G)。

2.3.2板材标记顺序:命名、分类、规格尺寸、待级、标准号。

技术要求

3.1规格尺寸允许偏差

3.1.2异型板材规格尺寸允许偏差由供需双方商定。

3.1.3异型板材规格尺寸小于或等于15mm,同一块板材上的厚度允许极差为1.5mm;板材厚度大于15mm时,同一块板材上的厚度允许极差为3.0mm。

3.2平面度允许极限公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

3.3角度允许极限公差

3.3.1普型板材的角度允许极限公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

3.3.2拼缝板材正面与侧面的夹角不得大于90度。

3.3.3异型板材角度允许极限公差由供需双方商定。

3.4外观质量

3.4.1同一批板材的色调花纹应基本调和。

3.4.2板材正面的外观缺陷应符合表4规定。

3.4.3板材允许粘接和修补。粘接或修补后不影响板材的装饰质量和物理性能。

3.5物理性能

3.5.1镜面光泽度

3.5.1.1 板材的抛光面应具有镜面光泽,能清晰地反映出景物。

3.5.1.2镜面板材的板材镜面光泽度值应不低于75光泽单位。或按供需双方协议样板执行。

3.5.2体积密度不小于2.50g/cm立方厘米

3.5.3吸水率不大于1.0%。

3.5.4干燥压缩强度不小于60.0MPa。

3.5.5弯路强度不小于8.0MPa。试验方法

4.1规格尺寸

用刻度值为1mm的钢直尺测量板材的长度和宽度;用读数值为0.1mm的游标卡尺测量板材的厚度。

长度、宽度分别测量3条直线。厚度测量4条边的中点。分别用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来表示长宽、宽度、厚度的尺寸偏差。用同块板材上厚度偏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差值表示块板材上的厚度极差。读数准确至0.2mm。

4.2平面度

将直线度公差这0.1mm的钢平尺贴放在被检平面的两条对角线上,用塞尺测量尺面与板面间的间隙。被检面对角线长度大于1000mm时,用长度为1000m的钢平尺沿对角线分段检测。

以最大间隙的塞尺片读数表示板材的平面度极限公差。读数准确至0.05mm。

4.3角度

内角垂直度公差为0.13mm,用内角边长为450mm*400mm的90度角尺。将角尺长边紧贴板材的长边,短边紧靠板材短边,用塞尺测量板材与角尺短边之间的间隙。当被检角大于90度时,测量点在距根部400mm处。当角尺长边大于板材长边时,用上述方法测量板材的两对角;当角尺的长边小于板材长边时,用上述方法测量板材的四个角。

以最大间隙的塞尺片读数表示板材的角度极限公差,读数准确至0.05mm

4.4外观质量

4.4.1花纹色调

将选定的协议板与被检板材同时平放在地上,距1.5m处目测。

4.4.2缺陷:将平尺紧靠有缺陷的部份,用刻度值为1mm的钢直尺测量缺陷的长度、宽度,坑窝在距离1.5m处上目测。

4.5镜面光泽度按GB9966.5的规定在板材产品上进行。

4.6体积密度、吸水率按GB9966.3的规定进行。

4.7干燥压缩强度按GB9966.1的规定进行。

4.8弯曲强度按GB9966.2的规定进行。

检验规则

5.1出厂检验

5.1.1检验项目:规格尺寸偏差、平面度极限公差、角度极限公差、外观质量、镜面光泽度。

5.1.2组批:同一品种、等级、规格的板材以200平方米为一批;不足200平方米的按单一工程部位为一批。

5.1.3抽样:规格尺寸、平面度、角度、外观质量的检验从同一批板材中随机抽取2%,数量不足10块的,抽10块。镜面光泽度的检验从以上抽取的板材中取5块进行。

5.1.4判定:单块板材的所有检验结果均符合技术要求中相应等到级时,判为该等级。同一批板材中:优等品不得有超过5%的一等品;一等品中不得有超过10%的合格品,合格品中不得有超过10%的不合格品。

检验结果不符上述要求时,应该加倍抽样检验。如仍不符合要求,则判定该批板材的质量不符合该等级。

5.2型式检验

5.2.1检验项目:技术要求中的全部项目。

5.2.2.有下列情况之一时,进行型式检验:

a.新建厂投产时;

b.荒料或生产工艺有较大改变时;

c.正常生产时每年进行一资次;

d.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

5.2.3组批:同出厂检验。

5.2.4抽样:规格尺寸、平面度、角度、外观质量、镜面光泽度的抽样同出厂检验;体积密度、吸水率、干燥压缩强度、弯曲强度的检验从生产同批板材的荒料中的不同块体上按GB9966.1-9966.3的规定抽样。

5.2.5判定:体积密度、吸水率、干燥压缩强度、弯曲强度的试验结果中,有一项不符4.5.2-4.5.5规定时,则判该批板材为不合格品。其他项目检验结果的判别定同出厂检验

花岗岩型 篇6

额尔古纳地区上护林盆地为中生界断陷盆地, 具二层结构特征。盆地盖层主要为晚中生代火山沉积岩层, 划分为塔木兰沟组 (J3t) 、木瑞组 (J3m) 和上库力组 (J3s) 。塔木兰沟组在盆地内仅有小面积出露;上库力组在整个盆地中均可见到, 而木瑞组主要见于盆地南部。此外在盆地东部还见有小面积下白垩统伊列克得组 (K1y) 出露。基底岩性以海西期中粗粒块状、伟晶状黑云母花岗岩及燕山期细晶状花岗岩为主, 加里东期花岗岩残留体面积较小, 在盆地南部还可见古生代变质岩残留体。经过长期地质活动, 既有交代成因又有侵入形成的复杂花岗岩基低。

盆地内发育北东向、北北东向、北西向、近南北向、近东西向五组断裂 (图1) , 其中北东向、北北东向地壳断裂控制着盆地基底隆坳、火山岩带和晚期拉伸裂陷带的总体展布, 与北西向断裂的交汇构造结点控制着盆地火山喷发中心、火山通道、次火山岩体和破火山口凹地。

经常多次的火山喷发与热液活动, 它不仅使新生矿物与原矿物体积发生变化, 也使岩石的空隙度及微裂隙发生了改变, 岩石更容易破碎, 一方面为成矿热液的运移和矿质沉淀提供必要的通道和容矿空间, 另一方面蚀变后的岩石铀含量增加, 产生预富集。铀异常点主要见于盆地的边缘, 以花岗岩型为主, 也有少量的铀异常点产于火山岩盖层中。

注:1-第四系;2-上白垩统伊列克得组;3-上侏罗统上库力组上岩段;4-上侏罗统上库力组下岩段;5-上侏罗统木瑞组;6-侏罗纪花岗岩;7-石炭纪花岗岩;8-实测、推测断层及编号;9-花岗岩型铀矿化点及编号;10-火山岩型铀矿化点及编号

2 上护林盆地铀成矿条件

2.1 岩性条件

不同时期的花岗岩分布上护林盆地边缘, 大面积出露石炭系中粗粒花岗岩和侏罗系中细粒花岗岩, 其次还有少量石英斑岩, 正长斑岩、闪长岩等浅成侵入岩。中粗粒花岗岩多呈岩基或岩株出露于盆地边缘, 为侵入-重熔型花岗岩。岩石呈浅红-灰色、浅灰色, 中粗粒结构, 块状构造。矿物成分主要为钾长石 (50%) 、石英 (30%) , 其次为斜长石和云母。此类岩石的硅、钾交代特征明显, 常见交代花岗变晶结构、交代巨斑结构和交代残余结构、交代条纹结构、交代蠕英结构。岩石的化学成分具有明显的富硅、富钾和贫铁、镁、钙特征。岩石放射性强度为20~25γ。

而侏罗系中细粒花岗岩呈似脉状和不规则的小岩株产出, 长度由几百米到几公里不等。岩石粒度小, 其基质多为细粒-微粒结构, 斑晶为黄色、白色、浅红色长石, 粒径2~3mm。岩石放射性强度为20~24γ。

2.2 放射性物理场特征

放射性地球物理测量资料显示上护林盆地各岩性铀、钍、钾含量统计显示, 上库力组的铀含量相对比较高, 木瑞组相对较底, Cγ、Jγ花岗岩铀含量及照射量率均较高。 (见表1)

2.3 主要控矿构造条件

该盆地构造活动较复杂, 不同走向的深大断裂诸多, 但控制花岗岩型铀矿的断裂大致有三条, 其中以NE向得尔布干断裂为主要的控矿构造, 是穿切地壳到达地幔的断裂构造。F16及F3为NE-NNE走向的次级断裂, 为铀的成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盆地内铀异常点成矿期活动定位于线性断裂与火山岩弧线构造复合部位、主干断裂引张部位、断裂交叉部位、断裂旁侧的次级断裂和裂隙密集带发育部位 (见图2) 。

2.3.1 得尔布干断裂

从盆地南东部通过, 呈北东向展布, 倾向南东, 倾角50°左右。北东起金河以北, 向南西经呼伦湖进入蒙古境内, 长度大于500km, 宽10~20km, 为切穿地壳至上地幔的区域性深大断裂。断裂始于加里东期, 形成于燕山期, 控制着加里东期及华力西期褶皱带和中生代火山岩的分布。断裂带地表通过处呈负地形, 岩石强烈破碎, 不同期次花岗岩广泛侵入, 沿断裂构成一条多金属、铀及煤成矿带。

2.3.2 F16北东向破碎带

位于盆地南缘, 分布在花岗岩突起的边部, 地貌上表现为低洼平缓地形, 长约15km, 宽度大于2km, 走向65°。构造带中岩石破碎, 局部形成构造角砾岩, 并遭受强烈粘土化、硅化、水云母化等热液蚀变作用, 及伴有一定的黄铁矿化, 黄铜矿化, 莹石矿化。沿断裂发育正长斑岩脉、石英斑岩脉, 并见有近南北向和北西向次级断裂。

2.3.3 F3北北东向断裂构造带

断裂位于盆地西部, 北段呈北北东向 (15~40°) , 南段逐渐转为近南北向, 长度大于20km, 宽约500m左右。断裂通过处多呈负地形, 岩石破碎强烈, 形成破碎带, 带中岩石发育硅化、粘土化等蚀变, 中段见有伽玛异。

2.4 铀矿化特征

上护林盆地花岗岩型铀矿化以“交点型”为主, 矿体严格受NE-NNE向断裂控制, 含矿岩石主要为花岗岩、产于强粘土化蚀变的硅化带中。与铀矿化有关的热液蚀变主要是硅化、萤石化、水云母化, 其次为蒙脱石化、高岭石化和黄铁矿化等。地表沿岩石裂隙见铀的次生矿物钙铀云母沿裂隙中呈细脉状或薄膜状分布 (见图3) 。经地表样品分析, 铀含量变化较大, 介于3.71~564×10-6, 钍含量为5.38~52.15×10-6, 表明此矿床矿化不均, 也是构造裂隙控矿的佐证之一。

图3左边为地表含铀云母花岗岩, 右边为偏光显微镜下的照片

3典型钻孔实例分析

综合以上信息, 上护林盆地花岗岩具有良好的铀成矿条件和找矿潜力。给该区施工了大量的钻探量, 效果均较明显, 现已ZKS11 (位置见图2) 为典型实例进行分析。

ZHS11钻孔揭露表明 (见图4) , 孔内所见岩性均为灰白色、浅肉红色中细粒花岗岩, 岩石蚀变强烈, 黄铁矿化、水云母化、钾长石化、硅化极其发育, 其次为莹石矿化、高龄土化, 多见与铀的异常部位, 与铀的成矿密切相关。

岩石因受断裂构造的控制, 局部裂隙发育, 岩石破碎, 成角砾状, 裂隙中偶见硅质细脉、水云母细脉及灰黑色的铁锰质细脉充填, 在脉内及脉的两侧见有大量的立方体状、浸染状亮黄色黄铁矿富集, 孔内见到多处铀异常, 有两处为工业铀矿段, 矿石品位较富, 矿体厚度较大, 为典型的构造控矿的花岗岩型铀矿。矿化部位岩石破碎, 见大量的黄铁矿、紫红色莹石、高龄土及水云母, 莹石呈片状、细脉状。

该钻孔从岩心及矿心的裂隙轴心夹角量取来看, 矿体属于陡倾角, 约70°-80°左右, 而且有向下相交的趋势, 意味着有更大、更深的铀矿体叠加产出。

4 上护林找矿新思路

通过找矿成果分析, 可以认为上护林盆地花岗岩中铀的形成与断裂构造分不开的, 属于典型的构造控矿的花岗岩型铀矿: (1) 盆地花岗岩型铀异常点大多聚集在构造复合部位、旁侧的次级断裂和裂隙密集带部位, 意味着铀矿的成矿规律与构造密切相关。 (2) 得尔布干深大断裂控制着加里东期及华力西期褶皱带和中生代火山岩的分布, 断裂通过处岩石破碎, 有不同期次的花岗岩侵入, 沿断裂构成一条多金属、铀及煤成矿带, 以致在找铀的基础上, 也应重视多金属的找矿工作。

注:1、中细粒花岗岩;2、铀异常段;3、铀工业段;4、钻孔及其编号;

参考文献

[1]内蒙古额尔古纳市三河-恩和地区火山岩型铀矿地质调查2009年度成果报告.核工业二0八大队[S].

[2]周玉龙, 高琰.矿田居隆庵地区铀成矿条件及资源潜力[J].铀矿地质, 2010.5.

花岗岩型 篇7

大平掌铜多金属矿床位于普洱市约270°方向,平距约40 km。大平掌铜多金属矿地处 “三江”成矿带南段,兰坪—思茅盆地内,是重要的富铜多金属矿床之一。矿区出露的地层自下而上有志留系、三叠系、侏罗系及第四系。

第一段(S2+3d1):出露于矿区西侧,面积约0.35 km2,呈狭窄长条状分布,受F2断层和花岗闪长斑岩侵入影响,未见底。主要岩性为浅灰-灰白色石英角斑岩、角斑岩及其火山碎屑岩夹灰绿色细碧岩。第二段(S2+3d2):出露于矿区中部,该岩性段以中酸性熔岩为主,即浅灰-灰绿色英安岩为主,岩石中斜长石及石英斑晶发育较好,熔蚀结构普遍,可见气孔构造和部分主要由绿帘石、绿泥石及碳酸盐组成的杏仁构造。第三段(S2+3d3):分布于矿区东侧,产状50°∠47°。岩性以酸性熔岩及其火山碎屑岩为主,夹中基性熔岩、凝灰岩和薄层沉积岩。第四段(S2+3d4):分布于矿区东部,面积11 km2,产状50°∠30°—50°。

三叠统主要分布在矿区东、西两侧及南部的凉水箐一带。下坡头组(T2x):为一套滨海-浅海相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大水井山组(T2d):呈北北西-南南东向展布,为一套浅海相碳酸盐岩建造,岩性为浅灰色灰岩夹泥岩,与下伏中三叠统下坡头组为整合接触。臭水组(T2c):岩性为灰色钙质泥岩、粉砂质泥岩与灰岩、泥质灰岩互层,与下伏大水井山组整合接触。

中侏罗统花开左组(J2h),总体呈北西-南东向展布,下部主要为紫灰色、黄绿色粉砂质泥岩、钙质泥岩、泥岩夹粉砂岩,底部为砂砾岩或砾岩。上部为紫红、灰绿色泥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长石石英砂岩、岩屑砂岩夹灰色泥灰岩、介壳灰岩等。

第四系(Q)为残坡积堆积,沿沟谷和斜坡分布,为泥土、砂、岩石碎块混合物[1]。

2 花岗闪长斑岩及锆石一般特征

区域内花岗闪长斑岩岩体规模较大。侵入于志留系大凹子组火山岩及碎屑岩中,界面清楚,呈不规则状,产状25°-60°。外接触带围岩仅局部具蚀变退色现象,岩体受后期改造及强烈风化作用,原生构造难以识别。节理发育,产状以80°∠55°为主。部分碎裂岩化或初糜棱岩化。花岗闪长斑岩岩石类型为黄褐色泥化高岭土化较强,斑状结构,块状构造,由斑晶和基质组成。斑晶斜长石半自形板状,石英呈它形粒状,正长石半自形板状,具卡式双晶。基质由斜长石、石英组成,斜长石呈它形粒状—板条状,具聚片双晶,表面普遍发生绢云母化。石英呈它形粒状,基质呈细—微粒结构,由斜长石石英组成,基质蚀变作用强烈,普遍硅化、绢云母化。斑晶石英呈它形粒状,溶蚀现象明显,出现溶蚀边呈云雾状,长石蚀变不强。斑晶周围基质以斑晶为生长边呈现梳状结构。长久以来根据火山岩与花岗闪长斑岩体的侵入关系认为花岗闪长斑岩形成时代为印支期,目前应用LA-ICP-MS U-Pb测年法测得花岗闪长斑岩的形成时代为加里东期。为进一步研究侵入岩与火山岩的成岩关系及成岩机制问题对花岗闪长斑岩进行了锆石标型研究。

锆石是一种具有孤立硅氧四面体的岛状硅酸盐矿物,广泛产出于各种类型的岩浆岩中[2]。在岩浆演化过程中,不同来源的岩浆、不同介质溶液体系、不同物理化学条件下生成的锆石,其晶体标型特征均有差异,它包含有丰富的岩石成因的信息,加之锆石的物理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受后期地质作用的影响,更多地保存了原生的特征;锆石是同位素定年研究特别有用的矿物。也包含丰富的岩石成因信息。锆石标型特征与岩石成因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之后又开始在花岗岩的研究中盛行开来。对此J.P.Pupin(1980)[3]作过系统的总结。

挑选锆石的样品取自花岗闪长斑岩体中,编号为DP—103(图2),制成油浸薄片在630倍的显微镜下进行仔细鉴定,统计出晶形好的锆石和滚圆状锆石各占锆石总颗粒的百分比,从晶形完整的锆石中随机选出样品晶体颗粒数为100。同类型的锆石颗粒数。统计过程中,锆石类型的划分原则主要参考Puping意见(图3)。锆石的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见表1。其中,Zr含量变化在44.06%—49.02%之间,平均值为47.64%。

样品DP-103:锆石晶体主要呈短-长柱状,少数为削尖的铅笔头状。淡黄色和无色,透明。柱面发育{110}和{100},,锥面发育{101}和{211}。晶体大小75 μm×66 μm—86 μm×40 μm。长(l)宽(b)之比多数在1∶1-2∶1之间。晶体中包裹体较少,裂隙发育。以G、L4 、 P1、 P2 、P3 、 S7 、S9 、S10 、 S14 亚型为主。

3 锆石的晶形统计及平均指数和标型演

化势的计算

本文采用电镜扫描方法对大平掌锆石晶形进行了鉴别和统计(表3),并参考姚素珠等(1990)[4]的计算方法,计算出锆石的出现频率分布得到相应温度指数(IA )的平均碱度指数( IT)。不同类型锆石的出现频率填入A-T方格图(图5),并按下列方法计算A、T指数的平均值Ι¯AΙ¯Τ。轨迹和方向即演化势见(图4)。

样品DP-103的A、T指数的平均值Ι¯AΙ¯Τ:

Ι¯A=ΙA=100800ΙAΝA=100×0.02+300×0.06+400×0.03+500×0.19+600×0.08+700×0.52=539

Ι¯Τ=ΙΤ=100800ΙΤΝA=200×0.33+300×0.13+400×0.35+500×0.17+600×0.06=342

样品DP-103的各行平均碱度计算如下:

IA 200 =300×0.03 + 500×0.06 + 600×0.03 + 700×0.88 = 678。

IA 300 =300×0.08 + 400×0.08 + 500×0.08 + 600×0.07 + 700×0.77 = 635。

IA 400 =100×0.03 + 300×0.11 + 400×0.03 +

500×0.17 + 600×0.17 + 700×0.49 =

578 IA 500 = 400×0.06 + 500×0.59 + 700×

0.35 = 564。

IA 600 = 100×0.5 + 600×0.5 = 350。

4 讨论

在取得这些结果之后,可以从中了解大平掌花岗闪长斑岩以下成因问题:由统计结果(表2)得出大平掌花岗闪长斑岩的锆石离散性小,群型简单,5种主型,19种亚型。锆石晶形的演化在岩浆结晶过程中是由高温到低温、由富铝到富碱,即从折线的左下端向右上端演化。岩浆结晶缓慢,锆石的晶出时域长,T.E.T演化线也长;相反,如果岩浆快速结晶或锆石从岩浆迅速晶出,T.E.T的线段便比较短,锆石晶形比较单一,无太大的变化。由图3可以看出,样品的锆石标型演化曲线主要分布在图的右上角,晶出时域短,表明锆石在亚碱性中温环境中形成,锆石标型的演化势向右上角收敛,靠近右上角,说明花岗闪长斑岩伴随矿化的可能性大[5]。结合本矿区认为,虽然其有利于矿化的可能较大,但是不是块状硫化物的矿体,若存在矿化可能也在地表上被风化剥蚀。

摘要:运用J.P.Pupin(1980)的锆石标型研究方法,通过对锆石晶形的鉴定和统计来探讨大平掌铜多金属矿花岗闪长斑岩成因信息。结果表明,锆石在亚碱性中温环境种形成,伴随矿化可能性较大。

关键词:锆石标型,花岗斑岩,成因类型,大平掌

参考文献

[1] Pupin J P.Zircon and granite petrology.Contributions to Mineralogyand Petrogy,1981;73(11):1—55

[2]陈珲,李峰,坚润堂,等.云南澜沧老厂花岗斑岩中锆石标型特征及地质意义.岩石矿物学杂志,2010;29(1):41—49

[3]云南省地质矿产局.云南省区域地质志,北京:地质出版社,1990

[4]姚素珠,董宜宝,Pupin J P.川西高原几个花岗岩体的岩浆起源浅探.成都地质学院学报,1990;17(4):33—45

X射线荧光录井识别花岗岩 篇8

X射线是电磁波谱中的某特定波长范围内 (0.005~10nm) 的电磁波。一个稳定的原子结构由原子核及核外电子组成, 其核外电子都以各自特有的能量在各自的固定轨道上运行。当X射线作为高能粒子束轰击介质时, 原子的内层电子 (如K层) 在足够能量的X射线照射下脱离原子的束缚释放出来, 电子的逐放会导致该电子壳层出现相应电子空位。这时处于高能量电子壳层的电子 (如L层) 会跃迁到该低能量电子壳层来填补相应的电子空位。由于不同电子壳层之间存在着能量差距, 这些能量上的差以二次X射线的形式释放出来。

在钻井过程中, 经常会钻遇三大岩类。不同岩类岩石的化学成分特点构成了X射线元素录井进行岩性乃至地层分析的基础。通过对岩屑Mg、Al、Si、P、S、Cl、K、Ca、Ti、Mn、Fe、Ba等12种元素相对含量分析。根据各元素的组合变化, 就能判别岩性, 对特殊岩性进行分析。

花岗岩主要组成矿物为长石、石英、黑白云母等, 石英含量是10%~50%。长石含量约总量之2/3, 分为正长石、斜长石 (碱石灰) 及微斜长石 (钾碱) 。不同品种的矿物成份不尽相同, 还可能有含辉石和角闪石。经过风化、构造作用的形成裂缝、孔洞的花岗岩也可作为良好的油气储集空间。

根据冀东油田多口井的实际应用, 发现钻遇花岗岩, K、Na元素变化比较明显。

根据花岗岩电性特征为高伽玛、高电阻, 这点与常规砂岩不同, 通过模拟伽玛进行识别 (模拟伽玛的依据是:伽玛主要测岩石中K及少量U、Th等微量元素的放射性, 所以岩石中K的含量越高, 放射性越强, 根据沉积岩石学在碎屑岩成岩过程和沉积后的特性可知Si的富集往往是碎屑的表现, 因此通过测得K及Si元素的含量通过趋势化对比及趋势化基值加权便可计算出模拟伽玛值, 通过绘制模拟伽玛曲线可以对岩性进行判断) , 此种方法也是元素录井结合常规录井过程中快而有效的识别花岗岩的方法。

2 实际应用

堡古1井是冀东油田一口以太古界花岗岩潜山为主要目的层的重点风险探井, 卡准潜山界面对下步钻井施工意义非凡。由于花岗岩致密坚硬, 抗风化能力强, 其中的元素很难流失, 因此, 可以从较易溶解流失的K元素与极稳定的Si元素之间的组合关系来区分花岗岩和沉积形成的砂砾岩。如图1所示, 堡古1井4909m以上砂砾岩由于K元素溶解流失, K、Si元素含量差别大, 在元素曲线上表现较大的幅差;4909m以下为花岗岩本体, K元素基本没有流失, 在元素曲线上K、Si基本重合, Na元素含量显著抬升 (花岗岩中的钠长石所致, 钻井取心验证该段花岗岩, 以灰白色为主, 非常见的浅棕红色) 。

通过模拟伽玛测井曲线识别花岗岩, 从图1中可以看出砂岩伽玛曲线与花岗岩伽玛曲线明显不同, 较易识别出花岗岩。

3 结论

X射线荧光录井在冀东油田多口井的现场应用证实, 根据各元素的组合变化, 就能识别出花岗岩, 为卡准潜山提供参考资料, 解决了目前面临的录井难题。

参考文献

[1]王辉云.X射线荧光录井技术在冀东油田应用效果及前景分析

磁法在花岗岩地区的应用 篇9

AMT (音频大地电磁法) 具有着分辨能力强、勘探深度大、观测效率高的特点, 是一种频率域电磁勘探方式, 是寻找隐伏矿、对地质构造进行深入研究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手段。通过高精度磁测资料的获得, 能够在对相关地质问题进行把握的基础上更好地开展目标地区的矿产勘察工作。在本文中, 以我国某地区花岗岩岩体为例, 以高精度磁测以及AMT方式对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以及边界界定工作, 为目标地区的后期工作开展提供基础资料。

2 工作方法

2.1 音频大地电磁法该方式是大地电磁法的一个分支, 其通过大地磁场作为场源, 对地下岩石的典型参数进行测定, 并通过对地电断面变化情况的研究获得目标区域地质构造情况, 为后续找水、找矿工作的开展提供数据基础。场源方面, 该方式主要由雷电活动引起的频率作为场源, 其大小一般在几千赫兹以内, 同大地电磁法相比其勘探深度相对较浅, 勘探深度一般在2km以内。

2.2 高精度磁法该方式是通过对地壳中不同岩石间磁性差异的利用, 通过其引起的磁异常情况对目标区域地下构造进行勘探的一种方式。在本工程中, 我们所使用的设备为GEM公司生产的GSM-19 磁力仪。该设备在实际应用中对探头方向没有严格的要求, 较利于工作开展。

3 物探成果分析

3.1 L1 线从音频大地电磁反演 (图2) , 在结合遥感资料以及地质资料的基础上, 我们可以了解到:在距离剖面400m位置处, 具有一个体积较小的破碎带, 倾角接近40°, 倾向南部发展;在3000m位置, 可以看到其周围具有断裂构造情况;在3700m位置, 具有一处规模较大的石英脉体, 从这里则可以推断, 该构造的存在, 很可能是该区域石英脉体的反映;在1500 至4000m的剖面范围内, 石英闪长岩是地面出露的重要类型, 且具有着较高的破碎程度。

对高精度磁测结果 (图1) 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到:在2300 至3000m段, 磁场强度整体呈现出逐渐降低的情况, 该种情况的存在, 很可能是由于受到该区域大断裂构造影响所导致的;在3000 至5000m段, 石英闪长岩为该区域的主要地表出露岩体类型, 且具有着数量较多的火山岩。从这里可以推断, 该区域在磁场强度方面存在的变化很可能是因地表岩性发生变化所引起的。经遥感解译, 5900m区域为二长花岗岩同石英闪长岩的分界线, 从磁测结果可以了解到, 从5800m开始, 此区域所具有的磁场强度基本趋于平稳, 并因此可以推断该区域则为二长花岗岩同石英闪长岩的分界面;在10000m位置, 磁场具有着较为剧烈的变化情况, 则很可能是由于地表岩性变化所引起的。

3.2 L3 线从音频大地电磁结果 (图4) , 在结合遥感资料以及地质资料的基础上, 我们可以了解到:在该区域1000 至2000m区域, 其存在着数量较多的火山岩残留体, 而在地表区域, 却没有发现明显的构造或者脉体。从这里可以推测, 在该残留体两侧, 可能存在断裂构造, 再加上地表水的汇集, 则共同形成了该区域具有漏斗状的低阻异常;在5700m以及6000m位置, 存在一处规模较大的低阻异常体以及明显构造, 则说明该异常情况的存在是由该构造引起的。

对高精度磁测结果 (图3) 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到:在1800m范围内, 整个区域的磁场强度呈现较为明显的上升区域, 且具有着较为剧烈的变化情况。由于该范围内地表岩石具有着非常复杂的岩性情况, 则可以推断该磁场情况的变化是由不同岩石岩性间存在的差异引起的;在2300m周围, 出现了负磁异常情况, 很可能是由于地下低阻体的存在而引起的;而在3400 至5400m区域, 区域具有着较为剧烈的磁场变化情况, 推断很可能是由该区域存在的地下构造以及火山岩残留体引起的。

4 结束语

在上文中, 我们以某工程实例的方式对磁法在花岗岩地区的应用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通过对结果的分析, 能够有效的对区域地质情况进行分析判断, 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打下基础。

摘要:在地质勘查工作中, 花岗岩是较为常见的一类地质类型。在本文中, 将就磁法在花岗岩地区的应用进行一定的研究。

关键词:磁法,花岗岩地区,应用

参考文献

[1]梁明, 刘占兴, 邓凯.地面高精度磁法测量在甘肃某金矿普查区的应用[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11 (01) :101-103.

[2]殷亚飞, 杨庆华, 郑玉生.磁法勘探在南马冢铁矿区寻找磁铁石英岩的应用[J].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1 (04) :255-258.

风化花岗岩边坡稳定性分析 篇10

1 环境地质特征

边坡处于低山丘陵区, 地势开阔, 地形起伏较小, 表覆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 (Q4al+pl) 粉质黏土, 黄褐色, 硬塑, 含少量粗砂和碎石, 厚度1.2~2.0m, 下伏为元古代晋宁期片麻状细粒黑云二长花岗岩 (ηγ23) , 全风化厚度8~10m, 受构造及风化等作用影响, 基岩节理裂隙较发育, 浅层风化成砂砾碎石状, 元古代晋宁期片麻状细粒黑云二长花岗岩 (ηγ23) 强风化厚度15~20m, 黄褐色, 块状结构, 层状构造, 节理裂隙较发育, 岩体呈碎块状~大块状, 锤击声闷, 可轻松击碎, 长石部分风化, 矿物颗粒间粘结破坏, 击碎后呈沙砾状。地下水主要靠大气降水及地表水补给, 以蒸发及地下径流为主要的排泄方式。

2 边坡基本情况

边坡位于某铁路K10+578.00~K11+253.00里程范围内, 铁路线路走向298°, 研究边坡位于线路右侧, 一级边坡高度8.0m, 二级边坡高度1.6~4.5m;设计边坡坡率0~8m为1:1.25, 以上为1:1.50;一二级护坡间设两米宽平台, 边坡均采用六边形空心块内种紫穗槐撒草籽防护, 其中二级边坡深度范围内为强风化层。

3 滑坡变性特征

该边坡于5月20日开挖, 5月28日开挖至边坡坡脚, 6月3日K11+100~K11+117处边坡发生滑塌 (如图一所示) , 现场查看发现滑动带从二级边坡全风化层开始, 滑坡后缘出现约0.5m裂缝, 坡脚下强风化层局部地面略微隆起, 滑坡后缘揭露出全风化花岗岩残存节理, 表面光滑, 走向与线路大致平行, 节理面较光滑, 有泥质充填。

滑坡两翼暴露两条产状为330∠53°和95∠50°的风化残余节理, 节理面有约2mm厚的粘土, 粘土已失水皲裂, 滑坡体由于移动破坏, 土体均由风化节理处断裂, 破坏成块状, 节理面为褐色, 部分有充填物。边坡除滑坡处未发现发育的裂隙。

4 滑坡变形成因分析

滑坡变形的成因可以归为内因、外因两大类, 内因是风化花岗岩物理力学性能下降、节理裂隙的控制作用, 以及节理裂隙中泥质夹层的润滑作用等, 外因则是雨水对边坡的作用, 人工开挖边坡应力释放, 以及暴露时间过长等因素。具体表现为:

4.1 风化花岗岩物理力学性能下降

风化作用减少了岩石中某些原生矿物或增加了某些新生矿物成分, 增大了易于变形的可能性, 同时由于风化作用, 使岩石各颗粒间的联结力遭到破坏, 导致岩石结构发生变化, 使岩石的完整性遭到破坏, 强度大幅度降低, 影响整个边坡的稳定性。该边坡主要是全风化和强风化花岗岩, 风化后强度大大下降, 导致边坡在相对较小的边坡坡率下失稳。

4.2 节理裂隙的控制作用

风化花岗岩边坡中的节理主要是花岗岩的冷凝裂隙和风化作用产生的裂隙, 这些节理裂隙易于发展成为控制边坡稳定的滑动面, 边坡在重力作用下产生下滑的趋势, 下滑推力在土体内传导的过程中由于节理面 (图二) 的存在往往产生应力集中, 产生以节理面和节理面之间薄弱部位构成的潜在滑动面, 该边坡的滑动面就是由三组成簸箕型的节理面控制, 并最终形成以这三组节理面和节理面中的薄弱面共同形成的滑动面。

4.3 节理裂隙中泥质夹层的润滑作用

该边坡是由花岗岩风化后形成的, 在原岩风化之前部分张开的节理裂隙中会有泥质或其他充填物 (图三) , 这些充填物与周围岩石相比物理力学性质弱很多, 形成相对周围岩体比较薄的软弱夹层, 当边坡在重力作用下产生滑动趋势时, 会在两侧形成润滑作用, 当边坡在基岩内沿软弱夹层、或软弱岩层发生位移, 造成边坡滑塌。

4.4 雨水对边坡的作用

水是影响边坡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花岗岩风化后由于雨水的下渗, 基岩裂隙充水, 在一定条件下岩体矿物吸收水, 发生水化作用, 引起矿物体积膨胀从而导致岩体松散、破碎, 岩体的松散进一步导致水化作用想深部发展和扩散, 水的入渗使空隙水压力增加[2], 使基岩中产生倾向坡外的推力, 增大了边坡下滑的推力;此外, 雨水渗入软弱夹层层面, 改变了软弱夹层中的含水量, 使软弱夹层泥化, 降低了抗剪强度, 减弱边坡的抗滑力, 这两种因素共同作用减低了边坡的稳定性。

4.5 人工开挖边坡

边坡在自然情况下是稳定的, 当人工开挖边坡后, 原来边坡处的土被剥离, 由这部分土产生的重力消失, 抵抗边坡下滑得抗滑力减小, 而边坡下滑的推力没有变化, 当边坡的稳定超过临界状态后, 边坡自然向下滑动。

4.6 暴露时间过长

该边坡暴露时间过长而没有采取支护措施, 也是导致失稳的一个因素, 边坡在没有采取支护措施的情况下, 全风化花岗岩自身会有蠕动现象, 蠕动产生的微裂缝正好形成了雨水侵入的路径, 加剧了边坡的失稳过程。

5 处理措施

该边坡变形破坏之后, 现场采取了如下措施:

5.1 在边坡上方开挖截水天沟, 将边坡顶部坑洼处积存的雨水及时排除。

5.2 清除已经滑落的土石, 及时按设计加强支护。

经过半年的观测, 边坡保持稳定, 并且滑塌处两侧没有继续发展的趋势。

6 结论

6.1 全-强风化花岗岩边坡的稳定性具有不同于岩体边坡和均匀土质边坡的工程特征, 在铁路和公路工程中设计和施工时要加强观测并及时支护。

6.2 原岩中的节理面的产状对边坡的稳定性起控制作用, 尤其当主要节理面与边坡方向形成顺层时, 节理裂隙将极有可能发展成为潜在滑动面。

6.3 软弱夹层的存在、雨水是影响边坡稳定的不利因素, 应该在施工时注意观测, 及时发现, 并在开挖后及时采取支护措施。

摘要:风化花岗岩边坡具有不同于岩体边坡和均匀土体边坡的工程地质特征, 风化花岗岩边坡由于保持了原岩中节理面, 顺层边坡在开挖时比均匀土体边坡稳定性更差, 事实表明这类边坡在开挖时应注意观测, 及时采取支护措施。

关键词:风化花岗岩,边坡

参考文献

[1]赵晓彦, 胡厚田, 时延兵.类土质边坡研究初探[J].工程地质学报, 2005 (13 (01) ) :0081-04.

上一篇:程序设计效力下一篇:“四、三、二”模式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