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女

2024-06-10

剩女(精选12篇)

剩女 篇1

近几年, 由于电影、电视、报纸等多种媒介的关注与传播, “剩女”这个词开始频繁出现在媒体和公众视野, 成为社会热点话题。作为社会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一个群体, 媒介新闻报道与剩女形象建构之间的关系, 大众传媒塑造的剩女是何种形象, 是否全面而客观等等是我们所要研究的问题。

本文首先采用内容分析的研究方法, 对都市类晚报中有关“剩女”的新闻报道进行系统的、定量的分析, 从而得出大众媒介在“剩女”问题上的关注点以及所持有的评价倾向;其次, 针对大众媒介的普遍认识和看法, 通过分析具有典型性的新闻报道得出媒体塑造的“剩女”形象的特点, 以证明媒介对“剩女”的认识评价是否全面而公允;最终力图得出媒体在建构“剩女”形象中的责任。

一、媒体对“剩女”的形象建构

2006年, 作为新词汇, “剩女”被收录在教育部发布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中。值得注意的是, 相对于传统习语中“剩女”——被别人挑剩的女性, 现代“剩女”一般被解析为拥有高学历、高收入、高智商的现代都市女性, 因种种原因导致婚姻上得不到理想归宿, 而变成“剩女”的大龄女青年。

“剩女”的高学历、高收入、高智商等特征使得其更多的是集中在城市化程度较高, 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 比如北京、上海、广州等。据此, 本次调查选取上述地区的三家都市类晚报——《北京晚报》、《新民晚报》、《羊城晚报》为调查对象。选取理由分别为:《北京晚报》是北京市信誉度最高、公信力最强的报纸之一, 是一份面向广大市民的高度密集覆盖北京市场的强势主流纸质媒体, 深得老百姓的喜爱。《新民晚报》是上海地区创刊时间长, 报纸发行量和报业经济效益连续多年位居全国晚报之首的一份报纸。《羊城晚报》是建国后办起的第一张大型综合性晚报, 是中国新闻传播业的名牌, 受众多为都市年轻读者。因此, 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地, 这三家报纸均具有较高的媒体公信力、影响力, 并且内容极具地域特色, 因此可以作为都市类晚报的代表以供调查。由于三报均实现数字化, 为使样本抽取更为方便精确, 以三报的电子版为样本来源。

本次调查以新闻框架理论为基础, 通过对三家报纸2009年1月1日至2010年1月1日一年内“剩女”报道的分析, 最终确定都市类晚报建构下的剩女形象。由于此次研究涉及媒体对待“剩女”的评价态度, 所以单纯出现“剩女”字样的报道, 虽然不以“剩女”为最主要议题, 但凡是可以作为衡量媒体态度的报道, 也列入考查范围。通过在阿帕比中国报纸资源全文数据库对“剩女”报道的检索, 并排除不相关信息后可以得出一下数据:

据此得知, 关于“剩女”的报道共有161则, 以“剩女”为主体的报道有83则, 单纯出现“剩女”字样的报道共有78则。

结合研究的目的与需要, 在上述报道数量统计的前提下, 本研究的内容分析类目包括: (一) 报道版面; (二) 报道主题; (三) 报道倾向。

(一) 报道版面分布

由于不同的报纸对于版面的设计和规划不同, 因此将报道统分为新闻类、副刊类和专刊类。通过对报道版面分布的统计分析, 可以得出该媒体在报道“剩女”新闻时所运用的新闻体裁, 从而总结出报道的性质。

通过以上图表可得知, 关于剩女的报道多集中在副刊类版面上, 为115则, 其次是新闻类版面, 有38则, 最后是专刊类版面, 为8则。因此, 在“剩女”的问题上, 大部分报道出现在副刊版面, 即以小小说、随笔、杂谈等形式出现, 内容活泼, 文艺和主观色彩较为浓厚;相对而言, 以客观严肃为特征的新闻类报道较少。

(二) 报道主题

可以说, 在任何新闻中, 报道主题是塑造框架的重要变量。以报道内容为划分依据, 将其整合为以下五个事件报道类型, 据此, 对每个报道类型频率和频次的统计可以归纳媒体在涉及“剩女”报道时的内容上侧重点, 进而得出研究对象在该媒体的重要程度以及在记者视角下, 该类媒体对研究对象表现出的整体认识和基本态度。、

由表1可见, 在所有与“剩女”相关的文本中, “剩女”的婚姻爱情观念类文章最多, 达39.75%, 主要是分析女性被“剩”的原因、以劝慰告诫为主;关于“剩女”的影视剧作书籍等信息次之, 占到24.84%;有关剩女的群体活动报道占11.18%, 由“剩女”衍生的新现象类, 达11.8%, 最后有关“剩女”的情感阐述最少, 即以“剩女”的视角来阐述对生活的态度等, 占6.21%。

因此, 可以得出媒体在报道“剩女”时, 侧重点是关于婚姻爱情的一些看法建议, 主要包括通过分析“剩女”的婚恋观而告诫女性要有“正确”的择偶态度。也就是说, 大部分报道多以评论的形式站在“他者”的立场上对“剩女”这一群体进行一种个人化的解读, 比如《城市“剩女”害倒一大片》、《一碗不切实际的“剩女”迷汤》、《董卿, 别挑成了“灭绝师太”》、《未婚大龄女青年搞清楚想要什么好难》、《“剩女”要求太高难嫁出》等。与之相对, 有关“剩女”自我认知与内心情感的报道最少。

(三) 报道倾向

报道倾向是媒体在看待“剩女”这一群体时所采用的基本立场, 它通过剩女在新闻报道中形象定位得以体现。据此, 将其分为正面、中性客观、和负面三种类型, 进而得出媒体在“剩女”问题上的态度。

在对“剩女”在新闻报道中形象定位这一问题上, 根据上述图表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 “剩女”在媒体报道中完全纯负面形象的比例很高, 达到43.48%, 远远超过了22.36%的正面形象比例。其负面形象主要以“恨嫁者”、“物质主义者”等形象出现。相关报道有《抓个男人谈恋爱》、《七成剩女争抢四成有房男》、《八名富豪网上征婚四千佳丽扎堆应征》以及诸多关于如何通过修身美容、穿衣打扮等方式来吸引男人等报道。

其次, 中性客观的评价达34.16%;这一部分报道并无明显的倾向性, 多为传递消息和阐述现象类。如《2万白领逛庙会找对象》、《公园相亲日益红火黑婚介闻风而动》、《失恋诞生一个品牌》等。

最后, 正面形象最少, 只有22.36%的比例。这一部分内容比较积极, 主要以“剩女”积极乐观的心态、颠覆传统的生活理念为主要报道内容, 将“剩女”塑造成为另类时尚独立的新女性。相关报道有《非“唯房论”者的爱情》、《一个人的小窝风情》、《新时代女性乐当“剩女”》等。

二、都市类报纸建构下“剩女”形象的特点

通过研究可以得出, 在媒体的报道中, “剩女”被描绘成一群具有过于自信、眼光挑剔、挑三拣四、恨嫁等特征的女性。大众对剩女的态度更多是探究、劝解、消费, 很少关注“剩女”的内心感受和她们在社会各个领域的贡献。“剩女”的相关报道总是和婚姻情感、修身美容、穿着打扮等联系在一起, 当然, 也有极少一部分“另类”的内容, 比如对工作女性的关注等。但总的来说, 三家媒体对“剩女”的描述还是非常一致的, 即感性的、“身体化”的和情感化的。

具体而言, 都市类晚报在塑造“剩女”形象时存在着片面化, 娱乐化等倾向。即:

(一) 报道内容片面化

媒体对“剩女”的报道大多集中在婚姻爱情情感方面。其中, 更多的是关注“剩女”的生存状态、“剩女”是如何产生的, 以及如何“脱剩”等。对于“剩女”的生存状态, 多报以同情和旁观的态度, 将“剩女“描述为恨嫁又嫁不出去的一群人。较少关注剩女在其他领域的活动, 对“剩女”的生活缺乏较为全面的认知和报道。比如, “剩女“们因其自身的优势和经历而对生活有一种更为深刻的体悟。

媒体在分析“剩女”产生的原因时, 过多强调“剩女”自身比如“条件挑刺”、“高要求”等原因, 忽视了整个社会大环境。诸如2009年8月24日《羊城晚报》上刊登的《城市“剩女”害倒一大片?》一文中, 记者写道:

“剩女”们通常对爱情有着不懈的追求, 婚姻必须建立在爱情之上, 这是前提, 在此前提之下, 她们对物质条件的要求也不含糊——他起码得有房有车吧, 月收入起码不能比我低吧, 得是本地人吧, 还得年龄相当吧。最重要的是, 他得非常爱我, 得非常会疼人, 洗衣做饭任劳任怨, 听从我的指挥。至于长相方面, 不要太矮, 不要太胖, 不能太丑, 合我的眼缘, 带得出去就行了——我的要求不高啊!怎么就碰不到一个“合适的人”呢?

是挺难碰到的。你的每项要求都不算太高, 但面面俱到, 加在一起的要求就让人望而却步。这样的男人不是没有, 可惜不多, 其中大部分已经是别人的老公或男友, 剩下的就更少了。70后的女士还想找这么一个70后的男人, 殊不知, 这样的70后单身男人已经被80后甚至90后女生盯上了, 而大多数男人是更喜欢小女生的, 你的优势在哪里?于是, 你就“剩下”了, 尽管你可能是硕士、博士, 工作体面, 收入丰厚, 可很多男人并不在乎这些。

按照社会学的观点, 剩女是作社会的“发展病”之一。一般来说, 城市越发达, 女性晚婚率会越高, 这是很正常的社会现象。但是“在报道中, 媒体通过对某些问题的报道量加以控制或突出报道某些问题, 影响受众对这些问题的认知, 引导受众对该事件关注度, 让人们对一定的社会事件关注根据报道情况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将社会现实转变成人们的思想”。[1]由于媒体一味地将原因归结为女性在择偶态度上的挑剔, 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误导受众, 从而影响人们对待“剩女”的认知和态度。当然, 也有报道涉及到了社会大环境、婚恋观念等客观原因, 但为数并不多, 并没有引起人们过多的关注。

(二) 报道视角“男性化”

在诸多报道中, 相当一部分是关于教导“剩女”如何修身美容、穿衣打扮以制造女性气质来吸引男性从而达到摆脱单身的目的。相关报道有《娶哪种女人好?》、《光棍节到来剩女大反攻》、《女王的减龄装》、《职场败犬变胜犬:温柔又好“色”》等。

这类报道看似是以女性本位做出的建议;实际上则是男性化视角, 它忽视了女性的主体性, 将女性置放在男性视野下, 不断地利用以上所提到的各种资讯使女性意识到其自身是有缺陷的, 进而利用对女性身体的各种规训“完善”自身使之符合男性“理想的情人”。也就是说, 男性话语仍具有相当大的指导性作用, 它在很大程度上建构了女性的形象。男性在具有传播话语权的空间中尽可能地构建着他们心目的女性形象并将其实现, 媒介在这个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传播作用。因为这一过程隐蔽性极强, 而女性又在这种被建构的领域中不知所措并盲目配合, 使其在有意或无意中满足了男性“看”的欲望。

(三) 报道风格娱乐化

结合对取样范围内的报道的全面阅读获得的经验, 在个别事件的报道和一般化的对“剩女”形象的塑造中, 都存在着对“剩女”娱乐化的倾向与操作, 充满了怜悯、否定、调侃与讽刺的意味。

报纸上的“剩女”往往与“挑三拣四”、“挑剔”、“愁嫁”、“老姑婆”等词联系在一起, 在个别报道中, 还出现了“认命娶个剩女吧”、“不幸沦为剩女”、“千万别成剩女”、“高不成低不就”等语句, 讽刺、调侃指向十足。将这一群体置于公共视野中, 接受受众的品头论足。诸如在《娶哪种女人好》中:

得, 你就认命吧, 干脆娶个剩女。可和剩女相亲, 她们一上来就直奔主题:“亲, 咱们什么时候结婚?”唉, 实际是实际了, 可你又会觉得没了浪漫, 像是饿了需要吃饭。

在《董卿, 别挑成了“灭绝师太”》中, 记者写道:

前面挑花了眼, 后面被人家挑花了眼, 这就是很多剩女的命运。如果一个女人在奔四的年龄还在剩女中徘徊, 先变成宅女, 然后变成白发魔女, 继而就有变成灭绝师太的可能。

根据社会性别视角来看, 媒体具有一种矛盾的特性:一方面, 她必然是对性别刻板形象的再现, 是一种无意识的复制;另一方面, 媒体作为一种创作的手段, 它也有意识的追求创新。所以它对性别模式中的前卫现象的关注、宽容和接受又往往走在大众文化的前面。[2]在都市类晚报对“剩女”的报道中, 媒体的两种特性呈现一种失衡的局面, 即相对于“剩女”这一群体所代表的前卫时尚意义, 媒体在不断地复制和强化刻板印象中的女性生活, 即女性在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是结婚、成家和生孩子, 是认知客体、他者。而在“剩女”所承载的婚姻爱情新观念、追求幸福的勇气等方面并没有给予同等的关注和正确的对待。可见, 都市类晚报中的“剩女”形象构建是曲解了的“剩女”形象。

三、“剩女”形象被曲解的深层原因

“剩女”的产生有很多深层次的社会原因, 同时也是对传统婚姻观念的一个挑战。但是媒体的过度关注与失衡报道致使“剩女”形象娱乐化, 完全抹杀了这一群体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使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与理解, 对受众造成一定的误导。这种现象值得媒体及其从业人员反思。事实上, 对“剩女”的曲解是社会性别不平等的一个体现, 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一) 传统的女性社会角色定位和婚姻观念的影响

“社会学理论认为:‘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行为模式, 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3]任何一种角色总是与一系列的行为模式相联系。传统女性的社会角色总是离不开“贤妻良母”、“相夫教子”等。这主要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扎根在中国哲学、宗教、伦理和政治思想中, 形成民族心理结构中固有的“男主外, 女主内”的传统模式”。[4]因此她们远离社会公共领域, 基本上没有独立的经济能力和经济来源, 以照顾丈夫和养育子女为主要职责。“女大当嫁”是传统婚姻观念的真实写照。在这种社会制度下, 女性完全处在受支配的地位上, 一直是男性的附属品。人们对待“剩女”的怜悯心态、拯救心态或否定心态都源于传统的婚姻爱情观念。

现如今, 社会的日益发展令越来越多的女性意识到自我价值, 逐渐摆脱了对男性的经济依附而产生的对婚姻的需求, 因此结婚年龄普遍有所推迟。婚姻对于她们来说是更多的情感的慰藉, 而不仅仅是完成“传宗接代”的使命。虽然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角色较之以往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如职场女性的出现即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但是, 社会给予女性自主选择角色的空间仍然还比较狭窄, 并未取得和男性相等的地位和机会。也就是说, 女性的社会角色定位并未发生根本性转变。

所以, 当以“高学历、高智商、高收入”为特征的“剩女”出现时, 人们往往会以传统的女性社会角色定位为标准对其进行评判。这就是为什么“剩女”报道集中在婚姻情感题材的原因, 同时也是“剩女”形象被曲解的原因。

(二) 消费时代里媒体的“选择”

根据日本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和传播学家清水几太郎的观点, 现代社会是一个“拷贝支配”的社会。由于环境的扩大和社会生活的间接化, 人们与大多数的重要的“实物”不可能保持实际的接触, 人们更多的是依靠传媒的第二手信息——“拷贝”来了解它们。而传媒在制作和提供“拷贝”的过程中, 为了获取利润, 争取大多数受众, 传媒必须满足广泛的受众“需求”。对此, 清水几太郎认为“这种最普遍的兴趣也就是存在于人的本能中的‘原始兴趣’即性爱、犯罪、冲突、猎奇等”。[5]因此, 就不难得出, 在关于“剩女”的相关报道中媒体采取一种娱乐调侃、消极否定的态度无非就是为了迎合受众的“猎奇”心理, 提高发行量, 最终达到赚取利润的目的。

在这个泛娱乐化的时代, 媒体任意消解着“剩女”, 满足人们的消费心理, 吸引更多的受众, 赢取更高的商业利益。这种消解的后果便是形成了媒介中女性形象的刻板印象。刻板印象是人们对某个群体形成的过分简单化、滞后于现实变化的以及概括性的看法。大众媒介最大的个性就是机械复制, 而大众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又使得复制的内容具有同质化、泛滥化的倾向, 对女性形象刻板印象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这就造成了现在媒介下剩女形象的单调化、娱乐化、调侃化。

四、都市媒体如何平衡“剩女”群体的报道

剩女问题是一个长期的社会问题。媒介作为社会整合的纽带, 加强社会各阶层的交流、理解和融合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胡锦涛在2009年世界媒体峰会开幕式上指出, 媒体要切实承担社会责任, 促进新闻信息真实、准确、全面、客观传播。正因为新闻媒体具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力, 对人们行为的引导是鲜明、具体、立体化的。所以, 在改变“剩女”形象上, 媒体的作用和地位是独一无二的。

在今后的相关报道中, 媒介应该多给予他们正面的关注, 促进更加多元、真实、均衡、全面地表现女性形象, 从而提高女性社会地位, 促进女性的全面、健康发展加强受众对他们的理解与赏识。

首先, 建议改变“剩女”这一带有贬义的称呼, 不要刻意强调其特殊性。同时, 提高媒介工作者对社会性别理念的认知和敏感度, 正视其存在的合理性, 摒弃“看客”心态。

其次, 媒体应促成社会性别角色的平等, 为女性争取更平等的社会地位。具体体现在平衡有关“剩女”相关报道, 避免将焦点主要集中在婚姻情感等方面, 多关注其在政治、经济、历史、管理等各个方面的角色和作用, 避免造成报道的片面性, 误导受众的认知。应该认识到, “剩女”作为一群具有高学历、高智商的新时期女性, 他们突破了传统女性的角色定位, 其在社会各个领域里也取得了相当卓越的成绩。都市媒体要时刻谨记自己的责任, 树立正确的女性形象, 对这一群体给与更多的赏识, 切实改变女性的大众形象, 从而影响受众, 为女性争取其自身合法利益和地位做出努力。而不应该只一味地迎合受众, 追求报道的刺激性与娱乐性, 使女性报道更多的具有实用性价值。

摘要:“剩女”如今已成为时尚流行的热点名词, 成为大众谈论家庭、性别、婚姻的焦点话题。本文运用大众传播学框架分析理论, 选取了中国三份不同都市类报纸中剩女报道为样本, 对其进行定量定性的分析, 分析中国三份都市类晚报对“剩女”这一群体的形象建构。

关键词:剩女,都市类晚报,形象,建构

参考文献

[1]王雷, 申从芳.框架理论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J].东南传播, 2009 (5) :137-138.

[2]沈奕斐.被建构的女性:当代社会性别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3]韦彬.中国电视广告中的女性角色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 2005:9.

[4]王晓丹.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与女性社会角色的变迁[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07 (1) :67—70.

[5]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123.

剩女 篇2

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未知的,第二个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如何才能找到这个好男人并嫁之呢?有些好事者还真的提供了方法和场所,比如,到某些高档场所守株待兔,多参加各类男性云集的商务聚会,多交一些人脉资源丰富的朋友„„方法看来都不错,值得一试。

那疑问又来了:谁才能去到这些场所、实施这些方法?通过这些场所与方式找到的好男人,究竟是更愿意与一个摆明了想找长期饭票的女性交往,还是愿意与一个充满人格魅力的独立女性交往?

我们是听灰姑娘的故事长大的,我们希望天上掉下来一双水晶鞋,穿上就能参加皇宫舞会并被王子疯狂爱上。可是拜托,5岁时你当这个故事是真的,难道二三十年后还以此为人生方向?

我们的答案不在童话里,却在残酷的现实生活中:只有那些自身拥有丰富资源、能把自己的工作与生活打理得更好的女性,才能在这个社会上拥有更广泛的资源、接触更多的优秀男性,同时也更具备吸引优秀异性的可能性。

一个不想干好却一门心思想嫁好的女生,是懒惰的、投机的、虚荣的,想付出最少而获得最多,就是一个“贪”字。一位摆明了要贪男权社会便宜的女生,我不认为有多少好男人会真心实意爱上你。如果你生得国色天香,当然可以另当别论,色利智昏这事古今有之,仗着你的好容貌你可以赌一把,只要拿出一辈子的幸福当赌注,没人会拦你。我想提醒你的是,就算范冰冰,比你美吧?人家工作起来那也是玩命的。

干好自己的事吧。刚出校门的,努力找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别再做那种工作找不到却找到好老公的春秋大梦;有工作的,脚踏实地好好工作,别痴心妄想自己是误入尘世的小公主,就等着白马王子前来搭救。

哪有那么多富二代?富二代又有多大几率来搭救你?你未来的另一半,可能正在隔壁公司不情不愿当小弟,干的活比你还粗笨,也正在做着被富二代姐姐看上的好梦呢。等你们都梦醒来,哪天在楼下茶餐厅遇见了、搭讪了、发现有共同话题了、开始恋爱了、共同为未来奋斗了、创造属于你们的幸福生活了„„这才是你应得的好男人,这样才叫做真正的嫁得好。

或者,你干得实在好,年年晋升,机会越来越多,世面越见越大,气场越来越强,路过的好男人忍不住多看你一眼,再看你一眼„„有机会见到的优秀男人越多、被你散发出的自信与魅力吸引的男性越多,嫁得好的几率也越大。

好妹妹,一天24小时,千万别用24小时来谋求如何嫁个好男人。8小时想嫁人足矣,还有8小时睡觉,保护你的健康与美丽容颜,剩下8小时,请一定努力工作。马克思说了,咱向往的共产主义,就是劳动将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而并非生存需要,那咱就自动把好好工作当成生活需要吧,一份你用心去做的工作,可以肯定自身价值、创造更多财富、换取更多社会资源和更自由的生存空间,提升你的安全感甚至个人魅力,好处无穷啊!

剩女别和剩女做朋友 篇3

一位朋友在去年春天结束了长达十年的婚姻,非常无奈非常被迫地想找到下一个接手的人。可惜,一年多过去了,她连场恋爱都没谈。看她的微博,无不是与剩女或文艺女青年的互动,有几分悲伤亦有几分励志。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离婚女人喜欢与离婚女人做朋友,恨嫁女愿意与恨嫁女聊天,无它,一来有共同语言,二来情绪相合,最最重要的是,对方的存在有利于缓解自己的忧心——原来还有许多人与我一样,我不孤单。表面上,这是一种积极的情绪,实际上却纵容了软弱与拖沓。女人很容易因为暂时的安心而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情混日子。

世界之大,想找同样命运的人永远不难。关键是,你是敝帚自珍呢,还是想要改变命运?如果想要改变命运,却整天与无数Loser混在一起,为没握紧的初恋悔青肠子,抱怨好男人都是别人的老公,把相亲遇到的男人当成一个又一个笑话,那又怎能得到命运的垂青?

女人之间,存在伪友谊,尤其在恨嫁的单身女人中间。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对剩女朋友,每日吃喝玩乐相依为命,有时还结伴去相亲,最快乐的事是把相亲时遇到的男人说成猪。后来,A开始恋爱,当她深夜带着男友回来,发现B披头散发地等在她家门口,说自己心情不好,需要喝酒。于是A只好打发了男友,陪 B喝酒。如此三番五次,A的准老公让B给搅和没了。忽然,某日,B却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结婚了。

处境类似之人更容易形成竞争。表面上,大家都会说,祝你早日找到真命天子,私底下,却是谁都害怕自己是最后落单的那一个。在这种心态下,即使不是存心,彼此也会成为对方寻找真爱的绊脚石。

有人会说,你真的偏激,其实我们在一起也经常规划找个好男人地老天荒。然而,语焉不详地谈论前途,永远是一句空话。就像一个年轻人,从没有认真学习,不花时间精力考取证照,却说:“我一定要努力过上好日子。”不切实际的预期比没有预期更可怕,因为它总在欺骗你,让你有借口继续一种舒服的却与目标愈发背离的生活。你们成天叫嚷着要恋爱要结婚,却在行动上建立一个令男人闻风丧胆的小圈子,你们无数次表示会找到一个男人携手一生一世,却在心理上严重怀疑地老天荒的可能。那么真的会有一个苹果,掉在你的头顶上吗?

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与什么样的人在一起,你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去亲近那些已经过上这样的生活的人。这样做需要很大的勇气。

起初,你可能会时常受到幸福的刺激,顾影自怜,你甚至会感觉自己优势尽失,一无是处。一旦你们真正成为朋友,你能看到爱情婚姻的和谐,甚至能学到过上这样生活的途径。你也会意识到任何美丽都是有代价的,你那位“幸福”的朋友其实也有诸多意想不到的烦恼,而这些,是你过去没有预先考虑的。

“剩女”的择偶困境及对策研究 篇4

一、“剩女”概念的界定

“剩女”一词最初产生于高度自由化和民主化的网络空间, 是坊间流传的对大龄未婚女青年的称呼, 是一种非正规的网络语言。“剩女”顾名思义, 剩下来的, 残次的, 有在婚姻市场被男性挑剩下来的, 没人要的意味。从字面意义上来考量, 人们难免对它所指向的群体抱有一种先验态度和立场———“剩”下来的就是不好的。这一词语背后掩盖的是以男权意识为主导的大众媒体利用其文化权力与话语资源, 对游离在社会主流婚恋价值观之外的女性的惩罚: 她们不够低下、温柔、顺从和年轻, 作为婚姻对象并没有多少资本, 却让男人感到压力。因此, 要用“剩”这个字来向这一群体表明, 无论教育程度多高、职业多么出色, 只要不受男人青睐就是人生战场上的“败犬”[1]。

2007 年8 月, 教育部和国家语言工作委员会将“剩女”一词收录在《中国语言生活词汇报告 ( 2006) 》中, 成为一个正规的语言, 其解释是: 现代都市女性, 她们绝大部分拥有高学历、高收入、高智商、长相也无可挑剔, 因她们择偶要求比较高, 导致在婚姻上得不到理想归宿的大龄女青年[2]。“剩女”已成为国内近年来的高频词汇, 有渐变成学术热点之势。但对这一新词汇, 学术界并未作出明确且统一的概念。目前, 学术界讨论的“剩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一是年龄大都在28 岁以上; 二是学历在本科或者以上、有体面的工作、稳定的收入、综合素质较高; 三是独身并且未结过婚的女性, 普遍具有结婚意愿, 通常没有固定的男朋友; 四是未必失婚, 可能是想享受自由, 不愿被生活琐事牵绊而主动选择单身, 也可能是想结婚奈何没有合适的对象而被动“剩”下; 五是独身状态是暂时的, 有些女性现在是“剩女”, 一旦结婚了, 这种状态就立即结束。

二、“剩女”形成的心理学和社会学原因

( 一) 心理学中的自我服务偏差

自我服务偏差是指: 人们倾向于把成功归因于自己的努力而否定自己对失败负有责任, 使我们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得失。随着高等教育体制的转变, 大众化教育局面的形成为女性文化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高学历成为女性拥有良好的工作机会及薪金待遇的“敲门砖”。再加上女性性格上的优势, 使女性能够在事业上与男人一较高下, 经济更加独立, 摆脱了对男性的依附, 女性自然不必再单纯地为解决温饱问题而盲目地进入婚姻。此时, 女性所拥有的文化知识、可观的收入和社会地位等资本, 为她们追求爱情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和精神保障。但是, 她们容易凭借着自身的资本 ( 名牌大学毕业、收入高、工作出色、等) 高估自己从而形成自我服务偏差, 用自己所具有的资本作为换取物质和爱的手段, 导致自己“剩”在了婚姻之外。举例说明, 一个实际上只有五分的女人, 借着自己拥有的社会地位、高学历、相貌等资本, 高估自己, 觉得自己应该有七分, 所以, 她想找一个同样七分的男人。然而, 这个七分的男人很清楚对面的女人实际上只有五分, 他拒绝了这个女人, 这个女人就成为了“剩女”, 以此类推。

( 二) 社会学中的择偶梯度理论

择偶梯度理论是指: 男女两性在择偶时, 男性倾向于向“下”找, 即他们会挑选社会地位、收入水平、综合素质低于自己的女性, 为的是能够掌控家庭内部的决定权; 而女性则往往倾向于向“上”找, 即她们大多要求男方的受教育程度、社会阶层及经济收入高过自己, 为的是能有个依靠,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男高女低”的婚配模式, 这是由我国传统文化中严格的性别等级规范决定的, 在家庭生活中, 男子承担着养家的责任; 女子无需养家, 除了年轻漂亮、温柔贤惠、照顾老幼外, 不需要有多高的才能。这种“男往下、女往上”的两性择偶标准的差异, 必然在择偶互动博弈中形成社会学中常提及的“错位配对法则”。举例说明, 如果我们根据男女两性各自的社会阶层、职业地位和薪金收入等的差异, 将他 ( 她) 们分为A、B、C、D从高到低的四大类, 然后再依据“择偶梯度”理论将他们配对, 则必然会形成这样的婚配模式———A男配B女、B男配C女、C男配D女, 最后被“剩”下来的就是站在金字塔尖的A女以及各方面素质低劣的D男[3]。

三、“剩女”的困境

( 一) 择偶自由与自由择偶

新中国成立后, 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和西方女权运动的影响, 使女性经济获得了独立, 思想得到了解放, 女性在婚姻上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而“剩女”们却发现她们享有的只是“择偶自由”权, 是指她们可以选择是否结婚、与谁结婚、什么时间结婚, 即法律上的婚姻自由权。这种权利, 对于封建社会中“女大当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择偶心理, 已经有所突破。但是, 她们却不享有“自由择偶”权, 是指她们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理想与愿望选择自己喜欢的人作为结婚对象, 婚姻是具有社会属性的, 要受父母、朋友、经济、文化和风俗的制约, 正如马克思所言: “男女之间的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直接的自然的必然的关系…… 通过这种关系就可以衡量人的教养程度。”[4]

无论中国社会如何现代化, 思想多么开放, 作为一种社会范畴的主流婚恋价值观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中国传统的婚恋择偶观已深深植根于社会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中, 并内化为人们的择偶标准和态度, 从而使得“男高女低”的婚配模式仍然主导着青年男女的择偶观。于是, “优质女”的婚配目标仅为“优质男”或“更优质男”, 而“优质男”或“更优质男”则并不完全选择“优质女”。与“男高女低”择偶观相伴而生的“男主外, 女主内”的传统家庭模式, 决定了“温良恭俭让型”的女性才会是他们最为理想的配偶。因此, 他们重视的是女性年轻、漂亮的外表和对家庭的牺牲程度, 而非一定是女性自以为傲的高学历、高收入。

( 二) “爱情”与“面包”

自从人类从母系氏族社会转变成父系氏族社会之后, 为适应父权制家庭的稳定, 维护父权利益的需要, 根据“男尊女卑”、“女位正乎内”的原则, 由儒家礼教制定了针对女性的“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行为规范, 在长达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 女性一直处于被压迫、被奴役的状态。新中国解放之后, 党和政府为了维护妇女的权益, 提倡男女平等, 女性有了同男性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

但是, 事情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样美好, 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 女性在人类社会中一直处在进退两难的境地。一方面, 女性为了摆脱在经济、爱情中的低等地位, 不断强大各方面的社会资本来保障自己的独立和自由的权利, 因此, 她们去追求高学历, 努力让自己经济独立来换取在爱情上的自由。但是, 另一方面, 国家九年义务教育的推行和大众化教育局面的形成, 不可避免地延长了受教育的时间, 等到大学毕业, 已经23 或24 岁了, 女硕士、女博士更是毕业就迈入了“剩女”的行列。快节奏的生活、激烈的社会竞争和父辈寄予的期望又使得现代大学生渴求工作的稳定。“先奋斗后结婚”的信念不可避免地推迟着拥有高学历、高收入的现代女性的结婚年龄。这漫长的求学、求职路蹉跎了她们的青春和美貌, 等她们取得一切可以称为物质上的成功时却发现她们并不能取得爱情上的主动权。

( 三) 事业和家庭

“剩女”拥有的高学历, 不一定会带来成功的事业和幸福的婚姻。一方面, 从招聘的性别歧视看, 企业会优先招聘男性, 没有结婚和生育孩子的女性被排挤在工作之外, 到由于生育和养育后代导致的职业中断和失业等, 都严重阻碍了女性的职业发展, 这种就业障碍加剧了女性对男性和家庭的依赖。随着社会性观念的开放、道德底线的更新, 必须借助婚姻才能实现的性需求, 不再依赖于婚姻, 使婚姻替代形式的增多和离婚率的上升, 更增加了女性对婚姻和家庭的不安全感。在事业和家庭双重不安全的压力之下, 使得“剩女”在择偶时慎之又慎, 举棋不定。另一方面, 由于受传统的“男主外, 女主内”性别角色定位使男性可以兼有事业和家庭, 而女性却不能, 女性在事业上的成功则必然要付出婚姻和家庭。出现这种情况, 最根本的原因在于: 我们并没有把女性在家庭中的贡献即传宗接代、家务劳动、奉养父母的价值作为对她们重要的评价, 无工资制的家务劳动、传宗接代、奉养父母, 被看作是女性天生应该要承担的责任。女性要想获得尊重和认可, 就必须把自己纳入到和男性统一的社会评价体系之中, 即拥有高学历、丰裕的财富、体面的职业、至高的社会地位和强大的能力等。这使得她们既要应付同男性的竞争压力又要承担起家庭延续的责任, 她们在担负着双重压力的情况下定然不能兼顾, 不是因为事业而放弃家庭, 就是有了家庭失去了事业。

四、“剩女”现象的应对之策

( 一) 恪守婚姻守恒法则

世界万物, 凡事讲求一个“恒”字, 婚姻自然也不例外。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中写道:“你的行动, 要把你自己人身中的人性, 和其他人人身中的人性, 在任何时候都同样看作是目的, 永远不能只看作是手段。”[5]依据康德人是最高目的的目的论思想分析: “剩女”拥有的高学历、高收入、社会地位等社会资本能使她们获得经济的独立和人本身的自由, 但却不能成为她们谋取幸福、谋取婚姻的手段。不是说, 你拥有比其他女性多的社会资本 ( 名校毕业、稳定的收入、社会地位和能力等) 就能让“高分男”或“优质男”爱你。婚姻是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之上的。正如恩格斯所言: “只有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才是合乎道德的。”在这个过程中, “剩女”们首先应该正确的认识自己和对方, 明确自己的优劣势, 对自己进行正确评估。其次, 放平心态, 遵循互补守恒原则找到属于自己的心灵伴侣。女性要善于发现男性身上的闪光点, 适当放宽择偶标准, 毕竟在多数情况下适合自己的不一定是“优质男”, 而是那些懂得疼爱和照顾人的、踏实本分有上进心的男性。

( 二) 树立正确的婚恋观

“剩女”生活在城市, 受城市生活的熏陶, 在学业和事业上有着明确的目标, 对经济的独立和自由有着强烈的渴望, 并且经过自己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 她们所取得的这些成绩对她们的婚姻而言, 并无任何益处。受择偶梯度理论的影响, 即经济实力、社会地位、文化水平、综合能力高于自己是女性嫁人的“硬性”条件, 而年轻、貌美、生育能力好、持家能力强 ( 最好学历、收入各方面均低于自己) 的女性才是男性择偶的最佳选择。因此, 我们要打破传统的“男高女低”的择偶观, 树立正确的两性平等的婚恋观。“剩女”要清醒地认识到, 拥有合适的年龄、英俊的相貌、显赫的家世、富足的物质生活的异性毕竟是凤毛麟角, 即使有这样的“优质男”, “剩女”所拥有的社会资本对他们而言并不具有吸引力, “温良恭俭让型”的女性才是他们渴望的结婚对象, 而男性要改变原有的择偶标准, 实现从非理性的“下娶”向理性的“平娶”甚至“上娶”的转化。

摘要:许多大城市中, 生活着这样一群女性, 她们名校毕业、有着体面的工作、稳定的收入、综合素质较高, 但过了“黄金年龄”还没有找到合适的结婚对象, 被媒体戏称为“剩女”。从“剩女”的择偶心理视角看, 自我服务偏差和择偶梯度理论可能可以解释“剩女”现象产生的原因。“剩女”们要想突破重围, 走入婚姻的殿堂, 则必须要严格恪守婚姻守恒法则并树立正确的婚恋观。

关键词:“剩女”,自我服务偏差,择偶梯度理论

参考文献

[1]荣欣.“剩女”的媒介形象呈现分析[J].新闻世界, 2011 (01) :134.

[2]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 (2006) [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7:36-48.

[3]杨超.“剩女”现象产生原因的理性分析与感性思考[J].佳木斯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03) :81.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 1957:119.

婚姻问题专家谈剩女 篇5

已婚男

http://.cn2012年03月07日07:58汉网-武汉晨报精品女

35岁的Anna在一家知名外企工作,部门负责人,有车有房。她还做得一手好菜,外貌也颇拿得出手,典型出得厅堂下得厨房,可就是没遇到合适对象。总有人说,那是你要求太高了,总希望有白马王子才嫁。她觉得委屈,有时想屈就,人家还未必领情。

她说,以前还愿意相亲,有一次遇到一个印象不错的男士,对方也很坦诚,说以后担心居住问题,她说不介意男方一起住自己的房子。男方就有些不自然起来,此后没再主动联系过她。后来她就吸取教训,约会时打的而不开车。可终究还是会聊到经济状况,对方往往就没了自信,甚至有男士坦言:你太能干了,我怕以后掐不住!找老婆,还是找个比自己弱点的好。

而她也从最初的自信变成了现在的怀疑:难道优秀也是错?自己不是非富人不嫁,可连自信都没有的男人,那以后肯定也不会幸福。

有房有车,约会男士不敢“高攀”

高知女

外企白领

文艺女

28岁的小菲是个爱幻想的女文青,爱好读书和画漫画,大学毕业后就当了自由职业者,认识的自然也多是一些满脑子有理想的同龄人。父母一直劝她现实点,找个有稳定工作各方面不错的男友。

有了这些分歧,在谈朋友方面,小菲和父母之间的冲突就一直没断——有的小菲自己觉得不错,可父母对家境和工作不满意;父母托人介绍的对象,小菲象征性地出席一下就说没感觉„„

就这么蹉跎着,年纪渐渐大了。春节过后不久,父母就正式下了最后通牒:今年再不找个合适的人结婚,就别回家来了。

重精神交流,父母多现实考量

“反正也拖到这个地步了,再等等也无妨。”这是很多大龄剩女的心态,在她们看来,最急切的“二十七八岁”已经过去了,眼看着奔三了,急也没用,干脆“一条心”找个自己喜欢的。

29岁剩女小陈的妈妈急得头发都白了好多根,“她跟我说要一见钟情,要有心动的感觉„„我这到哪去物色啊?”女儿还动不动就放狠话:“难道我找个不喜欢的,结了再离?”

闺蜜却很了解小陈的心思:“小陈是剩女中最难搞定的类型,相信感觉,尤其重视细节。”

她举了几个例子,小陈有一次去相亲,就因为人家衬衫里面穿了一件高领秋衣,其他的条件统统不考虑了,“没有品位,没有相同的审美观,无法沟通”。另外一个则是因为“一个男人居然小指甲留那么长,很娘很恶心”,还有的“对服务员都很粗鲁,一定是个没什么教养的人,不可以接受”。

对种种细节的挑剔,让小陈相亲无数,但就没有一个入她法眼的。她也苦恼地对记者说:“没办法,我真的不能容忍这些毛病。”

重视细节,总挑剔男方没“品位”

感情受挫女

一场漫长恋爱拖成大龄,走不出情感困境

像周芬这样的大龄女青年,往往是有苦难言的。一年前还以为自己马上就能当新娘了,但一年后男友就劈腿了。“不知不觉和他谈了5年恋爱,他跑了,我突然发现,我被剩下了。”周芬特别磨不开面子去到处求人宣告自己已经成了剩女,急需他人“介绍对象”。“自己好像还没有从失恋的阴影里走出来,不知道怎么重新开始。”她也尝试去接触异性朋友,当对方问她为何单身时,她直接说出原因,对方却一副不相信的样子。

被一场无疾而终的恋爱,拖成了大龄青年,也是许多单身女的无奈。“突然变成了剩女,不知道如何开始寻觅幸福,一下子迷茫了。”在悲戚的情绪里反复回味失恋,对目前难以恋爱的状态表示失望,这种心态十分影响周芬的生活。青春时节痴迷考博,高知女成“剩斗士”

38岁的蔚然是采访中年龄最大的一位剩女,也是学历最高的,其个性和经历也是“独一无二”。

她在武昌一所高校任教,她最好的青春年华,都奉献给了考博,但却次次未中。从小到大,都是知识分子的父母就要求她以学业为重,这让她从小就只知读书,而不知男女间爱情为何物。虽然也对异性动过心,但她根本不通人情世故,使她至今未谈过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恋爱。

2011年3月,蔚然给记者打电话,说自己在网上喜欢上一个名校的副教授,见过几面后,她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爱意,就不顾自己当时脚正受伤,拄着双拐到男方办公室扫地。这种让人哭笑不得的求爱方式,结果可想而知。

她苦恼地说,她的学生说她“不像个老师,讲课都不抬头,声音也很小没有霸气,穿得像个农妇”。

制图 彭翠琳

社会各界说

(根据采访对象要求,文中部分人物为化名。)

婚姻问题专家——

宁等“绩优股” 别碰已婚男

“剩女潮”会不会对围城内女人的婚姻有威胁?

武汉市妇联婚姻家庭辅导团专家丁晓莉根据多年来的一线咨询经验指出,“剩女”现在越来越多,但已婚男人一般不敢将其列为第三者的考虑对象。因为她们多是对婚姻或者情感有一定渴望的,而现代的男人处理情感问题“不主动,不负责,不拒绝”。他们在选择婚外情时,宁可选择那些年龄偏小的女性,可以不必负婚姻的责任,避免更深的纠缠。这也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剩女”成为情感真空地带的一个原因。

她也奉劝“剩女”们,宁可坚守找到你想要的“绩优股”,也不要去碰已婚男。武汉市妇联宣传科陈欣透露,妇联长期以来专注妇女儿童的维权,但主要关注在婚姻家庭内的。而“剩女”是近年来在婚姻家庭外的一个社会现象,近年来还没有特别地关注和服务。本月内,市妇联将设妇女儿童中心“幸福家园”服务,将对大龄未婚女性的心理疏导、婚恋渠道等提供有效温暖的一站式服务。

心理学家——

“抱大的一代” 缺乏独立能力

湖北省心理咨询师协会副秘书长、武汉大学教授陆健认为,除了婚恋观的开放、社会宽容度的增加、女性选择的多元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剩女的主力军70、80后是“抱大的一代”。这批人是第一代独生子女,从小在家长的呵护溺爱甚至包办代替下长大,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父母处理的。

而偏偏恋爱这种事父母代替不了,在成长中,她们缺乏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与经验,所以只有眼睁睁被剩下。无论她们剩下的理由是因为宅、因为性格、因为特立独行,还是因为“高学历,高收入,高年龄”,但最基本的原因就是那些无论主动还是被动剩下来的人,都是和社会有一定距离的,接纳度不够高。

这些有中国特色的“剩女”也造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相亲会,很多父母出征代子女相亲。他们觉得孩子到了年龄不结婚被“剩”下,是自己的责任。

普爱医院分院心理咨询科心理医生魏琳说,在她接诊的400多个案中,尚无一例是“剩女”来求助的,反而“剩男”家长倒是有几个。由于性别传统,男方家长可以更直接地表达出自己的焦虑,女方家长则必须掩藏得更深一些。另一方面,男性“剩”下直接关系到传宗接代,女性相对来说这种压力较小一些。

社会学家——

“剩女”标签是一种不尊重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教授梅正罡认为,给这一群人贴上“剩”这个标签,不够尊重也不公平。在世界范围内看,初婚年龄渐渐提高也是目前的一个趋势,说明大家更慎重地选择爱情对待婚姻。但长远来看,剩女剩男增多,弊大于利,自然界讲究阴阳平衡之道,婚姻仍是主流生活方式,若长期单身游离脱离社会规范,易产生心理问题。

我国的传统是,女士从二十五六开始,男士在二十七八岁开始,就要面临结婚的压力,但错过年龄的人群实际上在增多,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80后为主,生活自主性更强,自我意识觉醒,在选择上更自由。二是传统上的男女婚差年龄影响,普遍认同男大女小的组合,占主流的中间层级就容易找到合适的对象,而少数优质男女选择范围就有限,剩下就不奇怪了。

目前一些交友网站和电视相亲节目确实给一部分人提供了相互认识的渠道,但不宜夸大作用,把一个完全私人化的行为演变成群众运动,引来大量围观,俨然交易,这很容易让人忽视内在的感情实质。新时期下,过去那种单位组织的交友活动仍旧很有效,至少保证了一定的安全性。

情感问题专家——

适当调整择偶标准

大型婚恋交友网站、世纪佳缘情感专家龚海燕说,现在的剩女通常是一些工作体面、收入颇丰、学历较高的 “三高”人群。她们往往忙于事业或者学业而错过了择偶的黄金季节,又或者因为“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而一剩再剩。同时,她们的眼光高,不愿意凑合。另外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都市里年轻人购房购车的生活压力较大,导致一部分人在择偶时希望另一半能够解决一些现实的物质需求,一个人的财力在择偶要求中被突出,也导致了很多人难以找到合适的对象。有些人难以抗拒来自父母和社会的压力,在择偶时既急切又盲目。有些人已经长期一个人生活,导致一个人已经成为了一个完整的圆,别人其实很难走入到她们的生活或者内心世界。一部分人已经真的认为即使找不到另一半,一个人生活也是挺好的,因此更加不愿意调整择偶标准。

“剩女”的“脱剩”宝典 篇6

眼看就要奔三了,老妈看我一副怡然自得、对男性爱理不理、对相亲逃之夭夭的臭德行,恨不得跟在我屁股后面拿鞭子抽我,可我一直觉得,眼缘,彼此第一眼看着顺眼,舒服;心缘,男女双方已经不再为了熟悉异性发泄过剩荷尔蒙而凑临时的床搭子,彼此认识到自己内心的需要,并且这种需求双方一拍即合,这样的婚姻方能成。

眼缘倒见过几个,但心缘就难了——所以,我就这么主动被剩下来了。

涉及工作的方方面面,我都要高效,速战速决。嗯,生活也是一样,包括购物。谁能在各大商场浩如烟海的时装中,迅速挑出最适合我的那一款?我急需找个能陪我逛街的时尚买手——很快,万能的淘宝给了我答案,在一个时尚买手的淘宝店,我找到了店主——蒋淘淘,男,27岁,毕业于美术学院服装设计系,除了经营时装,更是专业时尚买手,时薪50元。时尚买手,买女装,当然要靠男人的眼光喽,还有一点就是,这个家伙虽然眼睛不大,但照片上看着干净、舒服。

第一次见面。在商场门口,蒋淘淘墨绿衬衣黑色马甲黑色休闲裤,白皙干净的脸,温和谦卑的笑。嗯,这人看着还不错。可不经意间,看他飞速扫我一眼然后眉头微皱的样子,这是?果然,不出十分钟,这个外表干净只会发出无害笑容的男人,就暴露了他恶毒的真面目,他问:你有35岁了吗?

呃——我额头冒冷汗,拳头攥紧,他再出言不逊,我就给他一顿暴揍,也不枉我跆拳道蓝带的敏捷身手。

这个姜黄色不适合你,让你习惯熬夜的脸色更憔悴,这拘谨的样式更适合35岁以上的人穿。这个手袋虽然很贵,但劝你还是放回家当收藏品吧,跟你的脸色气质都不搭……他边走边说,几乎不再看我一眼,只有找到适合我的衣服时,才飞速看我一眼,然后将衣服一指,让我去试。

生平第一次被人毫不留情地打击,我气得浑身冒火。但两个小时下来,我不得不佩服这人的独到眼光:我整个人被他打造得焕然一新,不但精致,而且容光焕发,不再是一个加班控的伪35岁大婶了。除此之外,他还细心询问了我自有的其他服装,叮嘱了我新衣和旧衣的风格搭配。此次消费100块。

第二次消费此男。朋友生日聚会。给最铁的闺密挑礼物。然后,本王顺带拐骗他陪我参加聚会——闺密非常喜欢他挑的礼物,聚会上,他被普遍误会成为本王的新晋男友。我注意到,闺密们的追捧,让他有点小飘飘然。得知他的买手身份后,闺密们纷纷流露出了消费此人的贪婪念头。不知为什么,我看着心里有点小酸。此次消费200块。为酬谢他额外附赠我独到的快乐,主动请他吃哈根达斯,最后他埋单,消费135块。

第三次我要去机场接重要客户,电话询问他服装装扮,他故意把通话时间拖得很长——通话时长23分钟,这家伙,难道是想多骗我点咨询费?事后证明,他打了折,去掉零头,此次消费20元。

第四次见面……是晚上,我一个人在公司加班,上吐下泻……天色已晚,而我坐到车驾驶座上,几乎无法开车。手忙脚乱、鬼使神差地,电话拨给了蒋淘淘。蒋淘淘明知我打错了,还管闲事地问了我电话原因,并且飞快赶过来,临时当起了代驾,将我送进医院后,他跑前跑后,负责拿药,搀扶病人,照顾病人,又当起了护工。此次消费……该账单依然保留,消费数目不详。

不知何时,这个爱钱又抠门的蒋淘淘时常会钻进我的脑海,会在我的心里,小猫一样抓我痒痒。

所以,为了“止痒”,我开始主动给他打电话,但电话绝不多聊,五分钟之内必定主动挂断,内容从脚指甲油和鞋子的配色、什么颜色的唇膏到汽车座套的颜色、风格,新家装修的风格讨论……按照积少成多、零存整取多次消费一次性埋单的原则,我负责消费,他负责记账。

再后来——他开始主动给我打电话。因为我的工作和策划营销相关,他邀请我参观了他的工作室,说他正在筹备自己的服装设计工作室,请求我帮忙给做一套合理的策划方案。

No problem——蒋淘淘,你现在是在消费我吧?

呃,对,对,对,我们好商量,你可以从你消费过我的账单里抵消。

蒋淘淘,你是不是很满意我的方案?

嗯,是。

那我的方案很贵,你是不是应该多陪陪我?

嗯,是。

陪我吃饭,陪我逛街,陪我购物,陪我回家见见我爸妈。

嗯,是。

结局你们猜到了吗?此刻,我和蒋淘淘一起,坐在我家的餐桌前,接受爸爸妈妈还有舅舅姑姑的审阅,这些家长的脸上全都一副松了一口气的满意神情,甚至我的老妈还在厨房里偷偷给我打起了OK的手势。

有点不满意的是蒋淘淘:我觉得……我是不是被你骗了?我陪了你這么多,可似乎永远也还不完欠你的钱。

本王:嗯,你可以按揭,按揭期限最短三十年——假如一次性买断的话,终生免费!

蒋淘淘松了一口气,趴在我耳边说:有便宜谁不占?那就终生买断吧!

至此,本王“脱剩”成功!

剩女 篇7

关键词:“剩女”,议程设置,媒介编码,网络文化

一、“剩女”的定义

何为“剩女”?百度百科对此给出的界定是:“指已经过了社会一般认为的适婚年龄,但仍然未结婚的女性,广义上是指27岁或以上的单身女性,拥有高学历、高收入和出众的长相。”性别与传播研究学者刘利群、张敬婕表示:“泛指已经超过传统观念认为的‘适婚年龄’而依然是单身状态的女性。”

从语义学角度而言,“单身”是一个中性词汇。而“剩”这一带贬义的词汇代替了“单身”的命名,表明了对适龄女性未婚、不婚的负面评价,暗指“剩女”处于“缺乏魅力、无人问津”的状态。

二、从议题设置(Agenda Setting)看媒介建构“剩女”

议题设定理论属于传播学效果理论的分支,最早由美国学者Mc Combs和Shaw提出。媒介所报道的议题并非会直接改变受众对这一议题的态度,但会在潜移默化中让受众觉得媒介所报道的议题才是最重要的议题,而报道的顺序也会影响受众对其重要性的判断。

中国官方出版《中国语言状况报告》增加了汉语新词“剩女”,新闻媒体报道“剩女”相关新闻呈爆炸式增长,新媒体攻击“剩女”,女性自嘲等,从这些现状可以看出,关于“剩女”难嫁的议题,“官方舆论场”和“大众舆论场”有一致的态度。

在中国的性别议题中,“剩女”这个词被持续聚焦,通过反复出现,不断放大问题。事实上关于性别的议题还有许多:拐卖妇女、打工妹、农村留守妇女、同妻等,这些社会现象同样值得被媒介关注,但百度新闻的搜索结果中,上述问题的新闻数量分别为“46,500”、“23,800”、“255,000”、“2,400”,远不及“剩女”话题拥有的588,000搜索量。

总而言之,媒介在选择性地设置和传播性别议题的过程中,仍沿用了具有性别盲点和性别偏见的选择标准。相对“剩女”而言,这些议题长期处于被遮蔽与被压抑的状态。虽然“剩女”议题被媒体聚焦,但并不意味着媒介中的性别平等状况得到了改变,也不意味着女性在媒体上得到了均衡和全面被呈现的机会。

三、媒介编码的刻板“剩女”形象vs“多元”的现实

美国新闻学者Walter Lippman在他的代表作《公众舆论》里提出了两个重要概念,一个是刻板印象,一个是拟态环境。在公众对“剩女”认知和了解的过程中,大众媒介即在不断加强其刻板印象和创造拟态环境。

(一)影视剧“剩女”形象

以“剩女”为题材的电影,如《胜者为王》、《撒娇女人最好命》中呈现的“剩女”正是大众媒介努力刻画的典范。这些女性有以下特质:感情空白、高学历、高收入、高年龄、等待“Mr.right”、不孝等。如《剩者为王》里由舒淇扮演的盛如曦,人物设定为35岁,有姿色,事业能力强,却因没有恋爱而成为母亲口中的不孝顺女,因此遭受着周围压力,只能偷偷抹眼泪来缓解内心的伤感,类似的女性形象在其他同类型的影视中皆可以找到变形。

(二)电视节目之《非诚勿扰》

除了将“剩女”形象呈现为单一的美貌和“三高”群体,电视节目也在极尽其能地物化和类型化“剩女”。

在电视界风云8年的相亲节目《非诚勿扰》,是个拥有稳定收视率的节目,每一期为女嘉宾在舞台等待男嘉宾登场,在互动环节中女嘉宾将对男嘉宾进行选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非诚勿扰”几乎成了相亲的代名词,表面上看节目似乎扭转了男性选择女性的传统,让女人在舞台上有了对男性品头论足甚至恶语攻击的机会。但事实上这种改变只停留在表面,从节目的走向看,节目组反而是将舞台上的女嘉宾分成了恨嫁、拜金、挑剔、清纯、知性等脸谱化的类型,男嘉宾作为主观视角和摄影机一起注视站在舞台上的女性,一群女性仍旧被男嘉宾和观众双重凝视并消费。

从《中国剩女调查》一书中可以看到,27岁以上的单身女性并非都是“三高”人群,她们生活状况多元多样,而未婚的理由也并非挑剔、拜金。作者走访了8座城市的年纪在27岁以上的43位女性,这些女性提出的未婚理由呈现出多元的趋势:照顾亲人无暇考虑结婚、想继续学业暂无结婚打算、喜欢同性打算向家里出柜、不想太早结婚、没想清楚到底要不要结婚。

从这43位女性的回答可以看出,“剩女”单身的理由应该是多元的状态,并非是媒体不断强调和放大的恨嫁、拜金、挑剔和物质。受众眼中“剩女”的形象全由媒介编码,通过媒介发声的权利大多掌握在男性手中,因此,“剩女”现象仍旧是男权社会塑造、训规女性的新方法。单身女性群体机会少有机会在大众媒介上曝光,她们也缺少平等看待她们的听众。例如,罗爱萍的《中国剩女调查》在国内引起的反响就极小,主流的声音仍旧是将“剩女”问题化。

“剩女”应该是随着中国都市化和经济的发展,教育改善以及进步观念出现的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世界范围内,女性的晚婚晚育和终身单身都应是一种趋势,也是女性的自由与权力。“剩女”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并非现实真相,而是由大众媒介建构起来假象。如何在主流价值观解构此种女性“樊笼”,才是真正的问题。

参考文献

[1]Cynthia Carter.新闻、性别与权力[M].台北市:韦伯,1999:70-100.

[2]罗爱萍,王蜂,江宇.中国剩女调查[M].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2011:10-40.

剩女 篇8

关键词:“剩女”现象,社会文化,婚姻危机,自我建构

“男大当婚, 女大当嫁”是中国延续了数几千年的传统的婚姻观念, 然而进入新世纪以来, 事情却悄然发生了变化。一些大龄女青年拥有高学历、高收入, 但却在婚姻市场处于弱势地位。她们中许多人不仅面临婚姻危机, 也要面对自我建构的困境。

一、“剩女”的界定和婚姻危机的成因

“剩女”是教育部2007年公布的171个汉语新词之一, 也被称为“3S女郎”———Single (单身) 、Seventies (大多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 Stuck (被卡住了) , 她们的共同特征是高学历、高收入、高年龄, 有若干的女性知己。从字面上看, “剩”这个词有因质或量等原因不被看好, 显得多余而被迫留下的意味。然而2009年中国内地出生人口性别比已经达到了119.45, 男多女少和大龄未婚女青年主要出现在城市的现实表明“剩女”出现只是一种相对过剩, 并不是因为自身条件差而无人问津。“剩女”面临的婚姻危机既有她们年龄、性格等自身原因, 也源于社会文化、传统观念带来的制约和压力。

“剩女”面临的婚姻危机首先来源于年龄的劣势。《2010中国人婚恋状况调查报告》显示, 有59.9%的男性和62.4%的女性都认为女性最佳的结婚年龄在25~27岁, 有约三成男性希望找20~24岁的女性。对于这些超过27岁的所谓“剩女”, 只有不到8%的男性选择其为理想的结婚对象。除了年龄的因素外, “剩女”的婚姻危机还和她们的择偶标准有关。“剩女”的择偶标准可以概括为“有条件”、“有感觉”, 即收入、地位等外在条件与自己相匹配, 且能与她们沟通交流顺畅、有共同语言。然而在中国, “男高女低”的“择偶梯度”是一个普遍存在的择偶倾向。随着社会的公平和开放, 越来越多的女性在事业上做出了成绩, “男强女弱”的现象也逐渐发生了改变, 能够达到“剩女”们择偶标准的男性并不多。对于许多成功的职业女性来说, 她们并不愿意“屈嫁”给一个社会经济地位比自己弱的男性, 也并不认同在家庭中“相夫教子”才能实现自我价值的传统观念。而社会转型时期不断扩大的贫富差距、现代家庭展现出的脆弱和问题也使“剩女”在择偶时日趋谨慎。家庭和事业上的两难选择使对婚姻有所期待的“剩女”陷入了进退维谷的窘境。

二、“剩女”自我建构困境的成因

库利的“镜中我”理论认为, 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是其他人对于自己看法的反映, 人们总是在想象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之中形成了自我的观念。媒体和参照群体是“剩女”获得社会对自己看法的主要来源, 而媒体对“剩女”的娱乐化、标签化, “剩女”与参照群体相比显得“与众不同”导致“剩女”陷入了自我建构的困境。

媒体对“剩女”的报道和评论并非总是处于客观公正的立场上, 且在描述“剩女”时存在娱乐化的倾向。有人将“剩女”划分为不同级别, 如25~28周岁之间, 为初级“剩女”, 称为“剩斗士”;28~32周岁之间, 为中级“剩女”, 别号“必剩客”;32~35周岁之间, 为高级“剩女”, 尊称为“斗战剩佛”;到了35周岁往上, 那就是特级“剩女”, 当尊之为“齐天大剩”。如果说对“剩女”级别的划分还具有调侃意味, 那么对于“剩女”未婚的原因媒体则大多具有刻板印象。《“剩女”要求太高难嫁出》、《“剩女”无房不嫁, “房男”奇货可居》、《让我受不了的几种“剩女”》这类报道则给“剩女”贴上了“挑剔、物质、恨嫁”的标签。媒体普遍认为, “世上本无剩女, 挑剔的多了, 也就剩下了解决剩女问题的方式就是让女性迎合男性的择偶标准由此可见, 媒体对“剩女”的报道存在片面性和歪曲性, 学者的研究也证明, “剩女”在媒体报道中形象完全负面的占43.48%, 中性的占34.16%, 而正面的形象仅占22.36%。媒体给大龄未婚女青年贴上“剩女”的标签, 把她们单身的原因归结于她们“挑剔、强势、爱无能”等性格因素实际是一种污名, 它使“剩女”拥有一种感觉到丢脸的“受损身份”, 人们对“剩女”或怜悯, 或拯救, 或否定, 这也给“剩女”和她们的家庭带来了压力。

“剩女”与参照群体相比显得“与众不同”也使“剩女”陷入自我建构困境。由于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往往是通过参照群体获得的, 参照群体能够影响人们的态度和行为, 因此尽管人们希望自己富有个性、与众不同, 但人们在潜意识里都会遵循群体的标准。作为“剩女”参照群体的同学、同事大多已经结婚生子, “剩女”的单身就显得另类, 她们不愿接受自己令人不快的与众不同, 也不愿放弃自己对婚姻家庭的理想、对生活质量的追求。是坚持自己的观点和选择, 还是与社会和参照群体保持一致, “剩女”在面临婚姻危机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社会的要求与自我实现的冲突。

三、结语

“剩女”是转型时期出现的现象, 它有特殊的意义。就个人而言, “剩女”未嫁反映出了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追求生活质量、个性和自我意识的觉醒, 也反映出人们在社会转型时期面对不断扩大的社会差异和不断增加的社会风险时所面临的理想与现实、情感与物质之间的冲突。就社会而言, “剩女”现象的出现反映出社会转型时期社会风险增加、社会交往空间减少、人与人之间因缺乏信任导致的情感异化。尽管女性的社会价值得到了肯定, 有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 但社会对女性仍然不够宽容, 女性的社会角色并未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剩女”的婚姻危机和自我建构的困境是个人和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 我们应对“剩女”单身的原因区别看待。有些女性认可自己做“剩女”的状态, 我们应尊重她们的选择, 给她们宽容的空间而不是对她们横加指责;对于那些被迫“剩下”的女性来说, 我们应鼓励她们树立正确的婚恋观、调整心态, 积极主动面对婚恋问题。婚姻是一个开放的市场, 每个人都是丰富和独特的, 主流的幸福观不能代替个人的选择。对于女性而言, 通过努力赢得平等与尊重, 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过上幸福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M].商务印书馆, 2007.

[2]倪晓峰.中国大陆婚姻状况变迁及婚姻挤压问题分析[J].南方人口, 2008, (1) .

[3]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 (第三版) [M].中国人民大学, 2008.

[4]左雪松, 夏道玉.建构女性与女性建构——建构主义视阈中“剩女”危机引发的社会学思考[J].妇女研究论丛, 2008, (9) .

[5]刘丽超.被曲解的“剩女”——都市类晚报下“剩女”形象建构[J].东南传播, 2010, (9) .

剩女 篇9

“剩女”泛指那些已经超过传统观念认为的“适婚年龄”而依然处于单身状态的女性。作为一个挑战传统观念而存在的群体, “剩女”现象在经过大众传媒选择、包装、报道、产出的过程中, 不断被放大, 甚至成为社会热点中经久不衰的议题。2007年, 教育部在其官网发布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中, “剩女”一词成功步入2006年度171条汉语新词的行列, 成为取代“三高” (高智商、高学历、高收入) 单身女性的新提法。性别行为通过语言、文化符号等形式来表达、互动, 从而形成一定的社会标准。从语义学来看, “剩女”中的“剩”所体现的含义为“他人弃之, 不取”, 因此在感情色彩上, “剩”这个字带有相当的贬义色彩。纵观同龄、同等社会地位的男性, 则被贴上“金龟婿”、“钻石王老五”、“潜力股”等富有褒义色彩的新标签。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了男权社会统治下, 对于两性不公平的待遇。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中国传统婚恋文化的刻板制约

在传统文化中, 对男性和女性的界定主要依靠于“社会印象”, 这样的“社会印象”在无形中固化了男女之间的区别, 无论是从行为还是穿着、言谈等来看都有着特定的社会交往模式。这些从社会文化中衍生, 又成为制约社会文化的一部分, 因此在文化的传承中, 也形成了独特的刻板模式。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 儒家思想中所体现的君臣、父子、夫妻的关系秩序时刻体现在中国传统社会官僚体系和日常生活中。女性服从于男性的顺从气质是维护社会权力关系的重要基础。在日常生活中“三从四德”的礼教规范, 对于女性的言谈、举止、服饰、容貌和思想观念都有着严格的约束力, 通过繁琐的规范把女性至于男性的统治之下, 其最终目的就是要维护男性统治合法化、权力化的社会秩序。

在这样的社会秩序中, 女性没有自主追求自由的权利, 《礼记·丧服·子夏传》中所提到的“妇人, 从人者也。幼从父兄, 嫁从夫, 夫死从子”就是最真实的写照。中国古代的女子, 从出生开始, 就必须遵循所谓的“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 凡到20岁还未出嫁的女子则被称为“失实”, 即现代意义上“过时”的意思。女子到了适婚年龄还未出嫁, 不仅会让父母、家族蒙羞, 政府每年还会对其征收高额的税款, 以示惩罚, 针对顽劣不婚者, 甚至还要进行所谓的“官配”。因此, 在重重压力之下, 中国历史上的“剩女”现象是不多见的。

“剩女”现象在当下成为热点, 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碰撞后, 矛盾丛生、不相融合的表象。一方面, 中国传媒在二元文化结构中寻找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出路;另一方面, 现代社会仍以男权统治为核心的现实无法更改, 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在无法融合后必然出现断层现象, 迫使迷思中的大众传媒不得不重新回归传统的文化, 去寻找暂时的平衡点。这也就是为什么大众传媒在一边弘扬新时代女性主义精神的同时, 又出现了对“剩女”现象非常态化甚至贬低报道事实。

现代社会单身女性的日益增多, 并非中国独有的社会现象。“51%的美国女性独自生活;1/3的德国年轻女性决定不婚;25至29岁的日本女性未婚率为59%;新加坡1000名适婚女性中只有393人结了婚。”可以看出, 上述国家中单身女性所得到的社会谅解要宽泛得多, 性别、婚恋、家庭并没有成为太过敏感的社会话题和社会热点, 妇女们有充分的选择自由。相比之下, 中国的单身女性却要备受传统婚恋文化所带来的价值观的煎熬, 不论其在婚恋态度上是否“主动”或“被动”, 单身的境地必定会给她的社会生活带来尴尬。

二、对女性身体符号消费的强化和扭曲

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阿多诺和马尔库塞在《启蒙辩证法》一书中首创了“文化工业论”的概念。它是指现代大众文化的本质属性不是制造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艺术品, 而是为了制造获取商业利润的商品, 这种制造既是消费主义的产物, 也是意识形态控制的隐蔽手段。与其说大众传媒是“创造”大众文化, 倒不如说它是在“制造”大众文化。鲍曼在《全球化——人类的后果》中指出, 为了使自己最终成为公众注意的焦点, 商品、服务和标志都必须能激起人们的欲望, 它们必须引诱那些可能的消费者, 并使其竞争对手失去诱惑力, 它们一旦做到了这一点, 就必须立即为其欲望目标腾出地盘, 以免全球性的利润追逐和更高利润追逐会逐渐停顿下来。

大众文化实质上就是一种消费文化, 这种文化也催生了消费社会的衍生。在消费社会中, 物质和服务被极大地满足, 人们从生产创造需求变成了消费创造需求和生产, 因此能左右人们消费行为的, 将是消费的欲望与消费过程中或消费背后身份的想象或象征。为了满足不断扩大的消费欲望, 社会不断创造出符号化的消费, 对人们的消费欲望进行满足和进一步鼓励。在消费社会中, 从性别化的视角来看, 性别化的消费占据了主导地位, 尤其是身体消费中还充斥着一些有关身体之美的符号、标准等。不论是电影、广告还是电视剧都充斥着身体消费, 尤其是女性身体消费的例子。这不但加剧了性别划分的刻板印象, 更造成了身体符号消费的泛滥。在这样的消费文化中, “剩女”不是选出来的, 而是造出来的。

综观中国现今的婚恋相亲类节目, 从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山东卫视的《爱情来敲门》到湖南卫视的《我们约会吧》, 无不充斥着媒体对“剩女”的营销。来参加节目的女嘉宾虽然并非都到了传统文化中所谓的“谈婚论嫁”的年龄, 但她们都具备一个共同特点即“对象难找, 目前单身”。为了追求所谓的噱头, 吸引观众的眼球, 在媒体的包装下, 这些单身女性的性格特点被加倍放大, 要么尖酸泼辣、没有安全感, 要么太过优秀却无人问津, 要么择偶标准太高, 典型的不切实际和完美主义, 还甚至以“审丑”的观念颠覆了以往的审美观念。为了迎合所谓的文化包容, 也不乏外国的单身女性走入相亲台, 让观众来一睹外国女性选择交往对象的私人倾向。此外, 在几十分钟的节目时间里, 女嘉宾就要对男嘉宾做出判断和选择, 因此选择的标准必须是在现场能看得到的, 除了介绍男嘉宾的VCR, 女嘉宾评判的标准大多建立在男嘉宾的外形、职业种类和社会地位上。

这类择偶类婚恋节目表面上代表着为单身男女牵线搭桥的红娘身份, 却在不经意间向受众传达了扭曲的消费观, 甚至引发了观众集体的窥视欲望。首先排除一见钟情的可能, 仅靠短短几十分钟的见面就能迅速建立牢靠的感情, 甚至对对方有详细的了解几乎是不可能的。此外, 恋爱是男女之间私密关系的一种交往体现, 将其放大在公众视野下加以炒作, 甚至过分宣扬, 只会引发观众无限的窥私欲的扩大。

性感火辣的身材、张扬的个性、独特的价值观, 以《非诚勿扰》为代表的择偶婚恋类节目造就了一个又一个“剩女”的典型形象, 甚至将单身类女性的最终归属划分为两类, 要么选得如意郎君“嫁得好”, 要么事业有成“干得好”。而所谓的“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 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的物质消费观更得到了媒体的传播, 并迅速成为社会上追随、讨论的热点话题。而这些不仅在潜意识里加固了人们对物质消费、符号消费的欲望, 更将“男性凝视”的观点加以宣扬, 女性成为被观看的玩物和商品, 这也成为男权社会文化中一场窥视女性隐私的集体狂欢。

三、拟态环境的环境化造成“剩女”现象的集体失语

日本学者藤竹晓曾经提出“拟态环境的环境化”概念, 旨在强调大众传媒通过对象征性事件、信息的组合创造了一个不同于客观实际的虚拟社会, 而这样的虚拟社会通过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又在一定程度上对客观现实的客观社会造成影响。因此在大众传媒对“剩女”现象非常态化的报道过程中也对单身女性本身的价值观念造成了影响。

为了摆脱社会赋予的特殊化的目光, 改变尴尬的单身状况, 撕掉贴在身上的负面标签, “剩女”们往往不得不自我掩盖能力、学历、职位、智力等种种优胜于男性的光环, 反而屈从于“降低择偶标准”、“降低自我追求”。这种与电影、电视剧中大肆宣扬大龄剩女最终找到真爱的结局是大相径庭的。在电影《101次求婚》中, 林志玲扮演的大提琴家小薰找了一位与自己身份地位、兴趣爱好相距甚远的装修工作为自己的伴侣, 这样的电影桥段就是为了迎合和设定现阶段大龄单身女性择偶的现状和标准。在《咱们结婚吧》、《败犬女王》、《达子的春天》等电视剧中, 剧情内容不外乎就是优秀的大龄单身女青年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 从此过上了美满幸福的婚姻生活。纵观这类电影和电视剧, 所有女性的幸福最终都归因于遇见了一个价值观不强势甚至迁就自己的男性。从另一个角度来说, 这些女性的幸福还是建立在男性给予的角度上。因此大众传媒最终宣扬的婚恋观还是在男权社会为中心的文化观中徘徊, 女性独立的价值观和诉求看似得到体现, 其实最终还是要臣服于男权。大众传媒如此议程设置后构建的拟态文化不仅对现实社会造成影响, 更造成了在此社会上单身女性的集体失语, 这样的失语现状就如同“沉默的螺旋”, 一边是男权为中心的婚恋文化的大声疾呼, 另一边则是单身女性的集体失语。

四、结语

本文通过探究“剩女”传播现象背后的原因, 旨在进一步解构大众传媒在传播过程中存在的性别偏差和性别歧视的问题, 通过对此类问题的探讨, 不断推动大众传媒和女性之间更和谐的传播环境。

参考文献

[1]刘利群.社会性别视野下的媒介研究[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3.

[2]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 (2006) [R].商务印务馆, 2007.

[3]孙琳琳.不婚无语[J].新周刊, 2010 (15) .

[4]刘利群.社会性别视野下的媒介研究[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3.

剩女 篇10

关键词:剩女,高等教育女性化,传统观念

2009年, 据相关数据显示, 北京“剩女”已突破了50万, 而这仅仅是保守数据。《海峡时报》一篇文章称北京剩女数量已达80万, 创世界之最。

一、“剩女”的定义

教育部2006年发布的《中国语言生活状态报告》, 把“剩女”的定义为:在人口高度密集的城市, 没有走进婚姻状态的适龄或大龄女性。“剩女”普遍具有以下特征:居住在城市, 年龄适婚或偏大, 受教育程度较高, 收入稳定甚至丰厚, 社会地位较高, 具有婚嫁意愿。

二、“剩女”现象的主要原因

1、女性高等教育的发展

近三十年来, 中国对女子的高等教育越来越被重视, 再加上“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 女子的受教育关注的程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女子受到了大学高等教育, 有的攻读了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由于受教育的时间过长, 错过了结婚的最佳年龄, 最后被剩下。

2、社会、经济地位的提高

随着女子受高等教育的人数的增多, 在良好教育的熏陶下, 这些中国女性也在社会中谋求到了较高的经济和社会地位。女企业家、女经理等在社会中越来越多。

3、人际关系资源的分散

这些受高等教育的女性在各地求学、工作这使他们分散于各个地方, 父母和亲人对其婚姻上的关照鞭长莫及。虽然现代社会人的交往频繁, 朋友圈越来越大, 但是其安全性、可靠性都不高。人际关系资源的分散性和不可靠性都大大降低了这些女性的择偶机率。

4、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因素

在中国, “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在当今社会中仍普遍存在。女性倾向于选择社会、经济地位高于自己的男性, 以获得安全感。但受高等教育的女性自身条件好, 比自己条件好的男性又非常有限, 又不愿降低择偶标准, 最后只好剩下。

通过以上因素分析, 女性教育水平的提高, 使其社会、经济地位得到提高, 而中国几千年来传统的婚姻模式仍然根深蒂固, 两者难以调和结果是“剩女”现象关键原因。

三、中国高等教育女性化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实施, 我国女性高等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主要表现在, 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和人数不断增加, 并且有高于男性的趋势。

2005年1—3月, 全国青联、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对大连、天津、长沙、柳州四个城市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 结果显示:青年女性平均受教育的程度略高于青年男性。

全国青联、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大连等四城市7000名青年抽样调查结果

以复旦大学为例, 在2000年人学的新生中, 女生所占的比例己经超过了50%, 在复旦每年奖学金获得者中女生也是占到了60%上, 且高等级的奖学金几乎被女生占了多半个天下。在1999年和2000年, 30名复旦大学特等奖学金获得者中, 就有22名是女生。

女性受教育程度越高, 就越能更好地追求政治、经济、和家庭中的地位, 更期望实现自身价值。与此同时, 男性则可能慢慢被高知女性所取代。因此, 我们必须辨证的看待高等教育趋向于女性化这一社会现象, 建立良好的社会环境。

四、与中国传统择偶观念的冲突

1、在传统婚配模式上

在中国传统社会实行男尊女卑、男下女上的婚配模式。男性倾向于往“下”找, 选择社会地位相当或较低的女性, 以便于利用自己的优势获得家庭的掌控权;而女性则倾向于往“上”找, 往往更多地要求配偶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与自己相当或高于自己, 以便寻找依靠, 排除内心的不安全感。这种传统婚配模式至今仍主导着中国青年的择偶观。而受高等教育的女性, 其在社会中谋求到了较高的社会、经济地位。她们往“上”找的空间比较少, 这大大降低了她们择偶的几率。

2、在传统婚姻交换上

在传统择偶中, 人们带着一定的资源 (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容貌、个性等) 进入择偶过程, 从而得到他们追求的 (婚姻) 回报。人们根据拥有资源的多少来评估自己, 同样也评估潜在的配偶。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 在社会中的经济、地位都有较好的优势, 但是比自己强的男性往往十分有限。这样, 高知女性就在这个市场上处于劣势。面对“剩女时代”的到来, 我们应该积极面对。

五、方法和建议

1、转变对“剩女”的认识观念“剩女”应该得到社会的认同和理解。它是中国女性独立解放、男女平等在实现过程中的一种社会现象。社会应该给她们创造良好的进入婚姻的机会, 给予她们足够的空间理性选择。男性观念也应过渡到共同主内主外的合理模式, 实现两性共同发展。

2、“剩女”自身观念的转变“剩女”在追求自身价值的同时, 也要从观念放宽择偶要求, 忠实于自己内心感受。现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女性已对传统的人生价值观提出了挑战。如美、英、法国赞成“结婚是个人自由, 所以结婚不结婚都可以”的近九成。中国的高知女性在择偶观念上仍然需要不断解放。

参考文献

[1]龙晓添:《从社会性别视角看”剩女”现象》, 《中国青年研究》, 2009, 10:75-77。

[2]韩娟:《“剩女”现象的社会学解读》, 《法制与社会》, 2009, 04:225。

[3]李敏智:《寻求平等:高校女生社会性别教育探析》,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2009, 09:48-50。

剩女与跪妇 篇11

不管发生什么事,每3个月一定要出来聚餐。这是莉莉和琪琪在大学毕业时的约定。

“哇,你怎么看起来……身材越来越好了?”已婚的莉莉一看到琪琪走来就惊叹。“最近在练瑜伽啦。”琪琪说。

“真羡慕,我很早就想去学瑜伽了。但每天为小孩忙得团团转,连跟婆婆说要出来和朋友吃饭都会有罪恶感,哪有时间啊!你看,我越来越胖。”

“像我们这种‘剩女’,时间多得很,没人要,只好练身材。”琪琪自我解嘲。

“最近工作怎么样了?上回你不是说,正在和A名牌合作一个促销活动吗?”莉莉问。毕业不久,她就结婚,然后做全职太太,因此对职场的事情充满了好奇。

“对啊,还挺成功的。”琪琪说,“只是把我累了个半死。赚了好几千万,又不是我的。还是你比较好啦,一毕业就当贵妇,有男人养。”

“贵妇?是跪着擦地板的跪妇吧?我真的还每天跪着擦地板呢。因为我婆婆就是这样擦的,她坚持只有这样才擦得干净。唉!”莉莉叹了一口气,“我们都是学营销的,还好你能发挥所长,不像我,整天待在家里。”

“至少你很早就把自己推销出去啦。”琪琪说。

“噢,我们家老二长牙了呢,你要不要看看她的照片……”

“好啊。哇……好可爱,怎么有这么可爱的小孩啊。”琪琪不断赞美,“皮肤好嫩,真想咬一口。”

“你想不想生一个?”莉莉问。

“想啊,但是……找不到对象,怎么生?”琪琪摊摊手说,“等你帮我介绍啦。”

一个半小时的午餐很快过去了。最后,琪琪看看表,时间不早了:“我还得回去开会呢。”

这一年,两人都33岁,每一季的聚会,已经信守承诺进行了10年。但她们的共同话题越来越少,不知道能够维持到何时。

莉莉离开咖啡厅之后,满脑子想的是:琪琪那么能干、眼界又高,谁敢娶她呀?而且就算现在结婚也已变成高龄产妇了……而琪琪也觉得莉莉的生活无法想象:已婚妇女真可怜,一点儿自由也没有,世界越来越窄,我可受不了。

然而,她们都明白,必须对对方的状况表示欣羡之意,友谊才可能长存。

(责任编辑/王小艾)

剩女 篇12

“剩女”一词在各类传播媒介中频繁出现, 教育部于2007年8月公布了《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 其中对“剩女”的解释是:高学历、高职位、高收入的一群在婚姻上得不到理想归宿的都市大龄女青年, 她们属于社会精英阶层, 是女性成功的象征群体。1“剩女”同时又被称为“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 或者“3S女”——Single (单身) 、Seventies (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女人) 、Stuck (被卡住) 。

所谓“剩女”, 年龄大概在28岁以上, 有自己的事业, 生活独立, 思想前卫, 内心强大, 但婚姻却是死穴。她们对爱情和婚姻有很高的追求, 不满足于物质上的“门当户对”, 而是追求与异性精神上的相合。“剩女”群体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女性在社会现实中的柔弱状态, 是女性在社会地位、经济实力等方面提升的表现, 也符合女性对自身构建与发展的期望。但不可否认的是再强大的女人也依然生活在男权话语主导的社会中, 社会把能力高, 却被婚姻遗漏的女性群体称为“剩女”, 这实际上抹杀了女人除开家庭责任、婚姻生活之外的全部价值。

立足于“剩女”现实生活状况, 也为了保证收视率, 一系列“剩女”剧在情节架构、人物设置等方面形成了一些固定化的模式, 竭力迎合观众的审美取向。但另一方面, 这些相似的设计将这一题材的电视剧禁锢到了一个程式之内, 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观众的审美疲劳。笔者以2013年三部热播“剩女”剧为例, 总结出以下几点类型化设置。

一、故事结构

纵观《咱们结婚吧》《非缘勿扰》《抹布女也有春天》三部剧, 虽然故事发生的背景、环境、原因各不相同, 主人公遭遇的困境、挑战、不确定因素相互迥然, 但却都陷入了同一个故事框架里, 大致线索如下:

剩女在传统婚恋观念的大环境里, 在强势母亲的逼迫下去相亲, 但结果从来都是一样:相亲未果。所有的相亲对象都是“极品男”, 表演夸张做作, 喜剧性地呈现在观众面前。而真正的白马王子与女主角都是无意间邂逅的欢喜冤家, 经几番巧合、意外、误会、坎坷, 互相产生好感, 最终修成正果, 收获大团圆结局。

此外, 大多数“剩女”剧都采用了“缺位”设计, 将家庭中的某一关键人物抹掉, 再设计一个人物添补这个空白。《咱们结婚吧》《非缘勿扰》和《抹布女也有春天》三部剧中, 女主角的父亲形象都是缺失的, 她们的母亲会遇到一个同龄的男人, 帮助单身母女俩的生活, 为她们形成精神支撑, 扮演父亲的角色。例如中的《咱们结婚吧》李叔、《抹布女也有春天》中的赵叔, 以及《非缘勿扰》里的灿灿爹。“缺位”设计展现了两代人在面对情感时行为和思想方面的差异, 形成鲜明对比, 达到丰富剧情和冲突的效果。

二、人物类型

纵观本文列举的三部剧, 大致可以将剧中主要人物分为以下六类:第一, “剩女”;第二, “剩男”;第三, 单身妈妈;第四, 男性感情骗子、自私前男友;第五, 狠心前女友;第六, 女主角闺蜜和男主角哥们。这六类人物构成了故事的主线和若干副线, 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展现出了“剩女”的情感迷惑, 使剧情得到丰富。

比如“剩女”都是因为自私前男友而受伤, 导致被剩的境地;“剩男”也都曾有一个深深伤害过他们的物质前女友, 导致他们沉浸在前一段情伤中无法自拔;“剩女”妈都是保护欲极强的强势女人, 在婚姻观念上与自己的女儿形成鲜明对立。

三、困境

第一, “剩女”在工作上的困境。今天, 虽然大家普遍承认“剩女”是社会进步、女性地位提升的标志, 但我们依然生活在男权话语主导的社会生活中这一事实不可被忽略。例如《咱们结婚吧》杨桃, 由于单身以及结婚生子可能会给工作单位带来的无形风险而被工作了六年的酒店辞退。此后杨桃面试屡受挫败, 面试者青睐于她的能力, 却都由于大龄单身的原因拒绝了她。虽然社会承认当今女性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最终她们还是被作为“风险”被规避掉了, 她们输给了固有的强大的男权思想, 在这场战役中, 她们本来就毫无胜算的可能。

第二, 男性的理想与生活困境。“剩女”剧中展示的男性理想与生活的困境其实是现实生活中大多数成熟男人都面临的困境——他们没有忘记自己最初的理想, 却迫于生活压力或者囿于已经获得的成就, 始终不能忠于内心, 无法潇洒得放弃拥有的一切。例如《咱们结婚吧》中的果然, 从小的理想是当一名摄影师, 却在母亲的安排下考了师范大学, 成为了公务员, 35年来一直庸庸碌碌。实际上, “剩女”剧中关于男性理想与生活的困境的展示是温柔的, 因为剧中这些人的勇敢与努力最终都得到了支持、肯定与奖赏, 这其实也是给受众一种安慰, 一种激励, 一种支持。

第三, 两代人在思想与情感上的困境。本文列举的三部“剩女”剧都是以家庭群像为单位进行展示, 但这些家庭都是不完整的, 大多数是单身母女两人相依为命, 因此母亲对女儿的保护欲和控制欲都是极强烈的。她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女儿获得幸福, 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帮助她们找到好的归宿, 却忽略了女儿的真实想法和心理诉求, 这就导致了两代人在情感和思想上的激烈碰撞。

四、商业化呈现

三部剧均呈现都市轻喜剧风格, 这与其中明星的表演、经典的台词、恰当的音乐等密不可分。但同时, 这些“剩女”剧的商业气息也十分浓重, 主要体现在植入广告的过度表现上。就《咱们结婚吧》来说, 一部剧中的植入广告多达十几则, 比如百合网、立白洗衣液、御泥坊、湾仔码头等等。品牌植入对品牌营销是一个好的机会, 对媒体的发展壮大也是一个好的机遇, 但电视剧植入广告实则有利有弊, 它会破坏受众在观看时的情感连续性。因此, 对待植入广告一定要把握合适的“度”, 否则将适得其反。

热播电视剧会引起类似题材电视剧的批量生产, “这样, 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检验和经验积累, 电视剧的生产就会表现出明显的类型化特征。类型化既是电视剧市场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 同时也孕育着审美创造上的危机。”2电视剧类型化顺应了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 将电视剧按照标签进行分类, 观众们可以随意选择自己中意的款式。电视剧类型化意味着缺乏创新, 盲目跟风, 这不仅导致电视剧质量的严重下降, 更大大降低了观众对于剧情的期待。未来“剩女”剧究竟该何去何从, 是现今电视剧制作者应该考虑的当务之急。

摘要:近年来, “剩女”话语在人们的生活中已成了热点话题。荧幕上, 以表现“剩女”为中心的电视剧屡见不鲜。为了保证收视率, “剩女”电视剧从故事结构到表现手法都呈现诸多相似之处, 造成了受众的审美疲劳的同时, 也将“剩女”剧无形地禁锢在了一个无法逾越的框架之中。

关键词:“剩女”,“剩女”剧,类型化

注释

11 .余姝.《<我愿意>:讲述一个“剩女”的时代》, 载《出版人》, 2009年第12期.

【剩女】推荐阅读:

上一篇:金融学理论应用毕业论文下一篇:桥梁结构设计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