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住村

2024-06-13

领导住村(精选3篇)

领导住村 篇1

摘要:阳泉市干部下乡住村包村增收的主要做法:市级领导对富裕和低收入村双向包扶;打基础, 抓产业, 增收效果明显;抓住机遇, 招商引资, 转型跨越促增收;同农村工作队帮扶相结合;政府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为包村增收提供有效手段。启示和建议:领导干部包村增收要全面落实好党和政府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各级政府、各级涉农部门都要结合实际, 对领导干部包村增收村 (偏远山区贫困农村) 实行政策倾斜;抓住机遇, 积极学习, 深入调查, 掌握包村增收的主动权;加大对村支两委和村民的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充分发挥各级农村工作队的帮扶作用。

关键词:住村包村,基本情况,主要做法

今年10月中旬, 我们对阳泉市领导干部包村增收工作进行了调研。先后到阳泉市委书记、市长, 市直单位、县 (区) 和乡镇等主要领导包扶点共13个村, 走访了13个村两委班子, 对12个村的221个农户进行了满意度测评。阳泉市推进领导干部下乡住村包村增收活动, 领导重视, 精心组织, 创新思路, 突出重点, 在转变干部作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取得了实效, 有效推进了全市农村经济转型跨越发展。

一、基本情况

阳泉市共有960个行政村, 干部下乡住村活动实现了全覆盖。全市共有353名领导干部在368个村开展了包村增收工作。

截至9月底, 全市3600多名市直机关党员干部主动结对帮扶2400多个困难户, 走访慰问近4000户群众, 收集意见建议1800多条, 化解360多件矛盾纠纷, 办成750多件实事好事;召开村干部、村民代表座谈会近1000次, 举办农村发展大讨论510次, 帮助农村制定发展规划710个, 落实帮扶项目518个, 投入各类帮扶资金3550万元。其中, 蔬菜产业扶持资金380万元, 核桃产业扶持资金650万元, 工矿商贸企业帮扶资金920万元, 扶贫资金300万元, 单位自有帮扶资金和发放慰问金、慰问品价值近1300万元。

二、阳泉市在领导干部包村增收工作中的主要做法和效果

(一) 市级领导干部包扶村是增加而不是调整。

阳泉市17位市级领导干部共包村32个, 其中有15个领导在原来包扶两年且已进入富裕村的基础上新加包了一个低收入村。据调查, 这样做的原因:一是在2009年, 省委省政府办公厅35号明电要求山西干部深入基层促进“三保” (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 , 阳泉市委当时决定市级领导开展“八个一” (两个帮扶、六个联系) 活动, “帮扶一个新农村建设推进村”是其中之一。到今年省委要求开展领导干部包村增收时, 市级领导所帮扶的村才刚刚两年, 各方面的成效已逐步显现。二是阳泉市2010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560元, 3000元以下的只有5个村, 其中最低的为2558元。为了落实省委对领导干部包村增收的要求, 他们从三个农业县区农民人均收入后30名且人口达到300人以上的村中选择了15个村, 作为市级党政班子成员和人大、政协主要负责人的新增包村增收点。市级领导同时包了经济发展“相对较快”村和“相对落后”的村, 实现了双向包扶。在实践中, 通过让两个包村点结成对子, 充分发挥其各自的优势, 用富裕村先进思路启发激励“低收入村”, 用富裕村的发展模式示范引导“低收入村”, 用富裕村的产业支撑辐射带动“低收入村”, 用富裕村的资本优势融资开发“低收入村”, 形成先富带后富、合作促发展的良性互动局面。例如:富裕村的优势产业可以为低收入村的农民提供劳动岗位;富裕村的设施蔬菜等现代农业项目可以租赁给低收入村的农民种植、经营、管理;富裕村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可以将低收入村发展为其种植或养殖基地等。

(二) 打基础, 抓产业, 增收效果明显。

阳泉市委书记白云在2009年开始包扶平定县岔口乡甘泉井村, 该村是一个地下没资源、地上无企业的纯农业村。全村140户、450人, 1000多亩耕地。立地条件差、交通不便利一直制约着该村经济发展。2008年该村的人均纯收入4700多元, 2009年打了一眼800米的深井, 周边5个村的吃水问题得到解决, 硬化了通村道路。村里结合实际发展产业, 建起了日光温室大棚, 种植了核桃经济林, 绿化了荒山。目前户均一亩蔬菜大棚、人均两亩核桃。全村80%左右的村民参与, 村里组织专业护林队, 待核桃挂果后再由村民自己经营, 同时村集体也有了核桃基地。在2010年, 人均收入达到6250元。村容村貌都有了极大改善, 体育设施和公园建设先进超前, 也印证了该村墙上标语“思路有多远, 发展有多远”。和甘泉井村同一个乡的富家岭村 (人均纯收入4174元) 是今年白云新增加的包村增收点, 目前已制定出规划准备打井, 发展养羊和种植核桃树。

(三) 抓住机遇, 招商引资, 转型跨越促发展。

郊区李家庄乡汉河沟村, 全村331户、1358口人, 是原郊区区委书记、现阳泉市副市长赵峰的包扶村 (2007年开始联系的村) 村支书兼村委主任宋晓文是一位退伍军人, 充满自豪地向我们讲述着村从2001年起的三个五年规划, 2001年-2005年是解决温饱, 2006年-2010年是新农村建设, 现在正在进行的是第三个五年规划转型跨越。他2001年开始担任村干部, 当时村民每户头上顶着2万元的银行欠款。2007年, 村里抓住国道307复线开工建设机遇, 创新思路, 沿李荫路、307复线沿线打造经济平台, 对外招商引资, 引进了两家年利润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 把有利的地理位置和区位优势转化为优越的创业环境。2010年, 村里把煤矿关闭后的资金通过对外合作, 共同创办了资金达5000万元的阳泉郊区首家小额贷款公司———盈诚小额贷款公司, 并开工建设一期300亩蔬菜大棚, 为村民增收开辟了新渠道。2010年, 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6500元, 村民在住房、养老、医疗、教育等方面都得到了极大满足。

(四) 领导包村增收工作同农村工作队帮扶相结合。

阳泉市各市直机关确定农村工作队的帮扶村为各单位一把手的包村增收点, 加大、加快各项帮扶措施的实施力度和推进速度, 全面实现边远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许多定点扶贫单位围绕包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 给政策、给资金、给技术、有针对性地进行帮扶。市规划局充分利用自身优势, 组织规划人员对局领导包村增收点———平定县东回镇木槽村进行村容村貌整体规划, 并积极争取到10万元对该村河沟进行治理。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在石窑掌村实施“三个一百”工程, 帮助村民建设一百亩经济林、一百亩小杂粮基地和确保一百户村民实现饮水安全, 帮助村民解决了茴子白、小杂粮等农产品的销售问题, 并为该村安装了路灯, 家家户户安装了垃圾桶, 为村民创造了良好地生产和生活环境。

(五) 政府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为包村增收提供有效手段。

阳泉市从确定符合自身发展实际的产业政策入手, 采取政府扶、企业帮的形式, 加大财政对农业产业的资金扶持和补贴力度。一是组织了工矿商贸企业帮扶新农村产业开发。由帮扶新农村建设重点村转向帮扶边远贫困村。今年62家工矿商贸企业与112个村结成了帮扶对子, 每村安排资金10万元, 重点帮助结对村确立新型主导产业和增收致富新路子, 目前已到位帮扶资金820万元。二是市级每年拿出1000万元, 设立推进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专项基金, 对列入“513”工程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重点扶持。三是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的若干意见》, 连续实施“3+2”农业产业化富民工程, 推动具有阳泉特色的核桃、蔬菜、畜牧、生态林业和小杂粮等优势产业的大发展。全市计划到2015年, 核桃、蔬菜、畜牧三大主导产业要为全市农民提供人均纯收入2800元, 成为增收翻番的决定因素。其中:市级每年安排预算1000万元到蔬菜基地建设上, 目前涉及包村增收点的资金已有380万元到位;在畜牧业发展方面也按市区县分级对各种养殖进行了分类补贴或者以奖代补;市级每年安排预算3000万元发展核桃经济, 目前涉及包村增收点的资金已有650万元到位。农民种植核桃所用苗木享受财政补助。

三、启示与建议

(一) 领导干部包村增收要全面落实好党和政府在农村的各项政策。

据不完全统计, 截至9月底, 阳泉市市级惠农政策直接到达包村增收点的资金就达1000多万元。中央、省、市、县 (区) 都从多个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当地产业发展的支农惠农政策, 我省2011年新实施的十项强农惠农补贴政策中就有很多项直接和我们在当前包村增收工作所实施的项目有关, 对包村增收产业的选择、引导和实施都提供了有利条件。我们要切实落实好党的各项农村政策, 促进农民增收。

(二) 抓住机遇, 积极学习, 深入调查, 掌握包村增收的主动权。

山西转型跨越发展和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必然会给农村带来新的和更多更大的发展机遇, 我们包村领导需要学习和全面掌握有关新技术、新品种、新产业等能使农民增收的信息, 在做好调查, 深入了解村情、民情, 找准持续发展产业, 在工作中有效地对农民提供信息和技术帮助, 使农民充分享受有关资金、技术等帮助, 形成合力, 取得实效。

(三) 各级政府、各级涉农部门都要结合

实际, 对领导干部包村增收村 (偏远山区贫困农村) 实行政策倾斜。一是领导干部所包村都是我省偏远山区发展相对滞后的村, 而在全省转型跨越发展的新形势下, 这些村已经远远落在后面, 需要超常发展。二是因为领导干部包村增收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持, 需要多个五年规划持续推进。三是各级领导所处的位置和资源的不同, 没有政策和相应有效手段的支持, 包村增收的力度和效果都将是不平衡的。

(四) 要加大对村支两委和村民的宣传

教育培训工作。山村百姓能否尽快脱贫, 自信心非常重要。目前一些村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等、靠、要惰性, 要采取各种方式加大宣传力度, 动员和教育、鼓励大家增强自信心, 激发村干部、村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真正变“要我干”为“我要干”。同时要紧密配合各村项目工程适时进行科技培训, 充分发挥各种积极因素, 例如大学生村官、转业军人和各行各业的能人等。

(五) 充分发挥各级农村工作队的帮扶作用。

阳泉市确定各市直农村工作队的帮扶村为各相应单位一把手的包村增收点, 通过干部下乡住村领导包村增收活动的开展, 加大、加快各项帮扶措施的实施力度和推进速度, 对全面实现边远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 我省、市和县各级定点扶贫农村工作队也都在协助领导干部包村增收工作中做了大量工作, 需要在今后进一步清理定点扶贫、下乡住村领导干部包村增收活动的关系, 形成合力。

领导住村 篇2

开展干部下乡住村联户活动情况报告 根据大宁县委办公室的有关干部下乡住村联户活动安排部署,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转变干部工作作风,加快推进我县“十二五”时期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先行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我县联社结合县委办公室相关文件及《县直机关干部下乡住村联户活动情况一览表》,组织开展干部下乡住村联户活动。现将活动开展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所包村委基本情况

我县联社副主任曹取明具体负责下乡住村联户情况。包村赤奴村基本情况:赤奴村位于大宁县城西,距现场12公里,属垣面地区,由赤奴、瓦关岭、郭家腰、房家山、前岭、后岭、阳湾7个自然村组成。村委会设在赤奴村。全村共有农户76户,人口270人。共有耕地面积2618.10亩,退耕还林1546.33亩,目前实际耕种面积1071.77亩。人均耕地3.97亩。据调查,该村在种植业方面主要以玉米为主。养殖业方面:共有存栏小尾寒羊827只,每年可出栏261只,实现差值11.3万元;并且全部为散养户。

二、具体工作情况

(一)创先争优,帮建一个坚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 根据《中共大宁县委办公室关于印发《关于在全县开展

1干部下乡驻村联户活动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大委办【2011】9号)和中共大宁县委办公室关于深入推进干部下乡住村开展领导干部包村增收活动的通知(大委办发【2011】48号)文件的要求,我联社结合自己的实际制定了《大宁县农村信用社关于开展干部下乡住村联户活动的实施方案》。在实施方案中明确了具体包村农户及在规定时间内需要解决的问题。

以“争两先创五好当先锋活动”为载体,着力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于2011年12月19日,指导赤奴村委顺利完成了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此次选举共选出村支书1名曹建峰,村委委员李修善,支部委员曹红旗,同时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白雪丽等年轻干部的重用,进一步配强领导班子,帮助农村干部按制度办事,按程序办事,民主办事,指导村委领导班子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增强凝聚力。

(二)转变观念,组织开展两次党员民主生活会

于7月14日和12月14日组织所包村庄党员干部召开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先行发展为目标,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等为主要内容开展民主座谈会。主要针对所包村庄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规划大讨论,重点解决发展过程中的难题,突出发展产业,调动党员群众干事创业的积极性。通过民主生活会的召开,加快所包村委发展步伐。

(三)理清思路,制定一个切合实际的发展规划

我联社包村领导干部三人每月10日前,在所包联村赤奴村住三天,通过与联系的农户同吃同住同劳动,真正了解群众、真情联系群众、真正帮助群众,富有成效地开展这项工作。重点了解他们生活中确实需要解决的问题,对急需解决的问题在民情日记上进行详细记载,帮助所住村查找分析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理清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科学制定了2011—2015年我县联社下乡住村帮扶点的五年规划,从根本上保证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实现翻番。在规划中突出发展主导产业,力争形成“一村一品”特色养殖产业,加快发展步伐。

(四)重点突出,帮助农户上了一批好的致富项目

通过广泛联系群众,接触群众,对走访过程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对领导汇报进行一一解决,积极为农民群众送技术、送人才、送信息,努力使集体经济有大的发展,农民收入不断提高。今年共对郭家腰村张晋臣等农户嫁接核桃764亩进行了信贷资金支持,对所包村庄进行街巷硬化5.1公里,重点支持承包养殖场的张庆伟、王海潮、肖万里三人每人发放30万元贷款用于扩大养殖规模。

(五)联系农户,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实际问题

根据我县联社制定的下乡住村实施方案,经联社研究决定委派:曹取明、贺建平、许华锋三人参加下乡活动,重点联系

了张晋臣、曹建峰、赵飞3个贫困户,给予他们两人每人2万元信贷支持,帮助他们扩大养殖场,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户发展中的难点问题,引导他们早日脱贫致富。

(六)认真总结,认真撰写调查报告

通过下乡住村联户实践锻炼,进一步转变干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同时,我县联社根据下乡住村实际开展情况,认真撰写了《关于对曲峨镇赤奴村的调查报告》,报告从所包村的基本情况、目前实际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三方面进行详细编写,为联社领导正确决策提供了依据。

三、取得的成效

通过开展干部下乡住村联户活动,增强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进一步加深了与群众的感情,学会了做群众工作的方法;增强求真务实的作风,克服形式主义,真正扑下身子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带领农民发展新的产业,创新致富门路。截至目前,我联社放宽贷款条件,向赤奴村农户发放贷款90余万元,有效支持该村农户扩大养殖规模。通过信贷支持,该村养殖户提高了对养殖场的科技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了养的产量和质量,稳定了农民收入。

住村工作三年规 篇3

(2014年—2016年)

为认真贯彻落实区、州、县关于各级干部深入基层“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工作要求和更好的践行群众路线,围绕住村工作组六大任务,结合中葛根村实际,帮助中葛根村理清发展思路,找准发展路子,经过调研,在充分征求上级领导、村“两委”及群众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中葛根村基本情况

中葛根村位于中葛根河西岸,距半截沟镇13.5公里,全村行政面积165平方公里。全村总人口3124人、847户;其中汉族2729人、679户,回族253人、120户,哈萨克族130人、45户;常住人口640户、2768人。2013年集体收入450000元,2013年人均纯收入12200元。全村耕地面积45000亩,人均耕地面积10亩;村组机动地1500亩;退耕地造林6400亩;海棠果为主经济林4100亩(海棠果2800亩)。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麦、玉米、油葵、红花、土豆、打瓜等。中葛根的土质比较适合种植红豆草,这提供大力发展畜牧业的有利条件。村里有一条贯穿南北的村通油路,南接林区公路,北接半截沟镇公路,总长25公里。村委会两位成员有7人组成,全村有18个村民小组,现有十户长33名,村党总支管辖三个党支部,党员91名,团员230名。

二、发展现状

中葛根村位于半截沟镇政府西北部,地势属于丘陵和平原区,农田主要分布在中葛根河两岸,中部和北部地势相对平坦,是半截沟镇农作物种植基地之一,该村发展现代化农业和畜牧业具有一定的地理优势,但水资源不能完全满足灌溉需要,该问题一定的约束该村的经济发展,影响村民生产积极性。近几年中葛根村大力发展海棠果基地建设、大面积种植红豆草、发展畜牧业、招商引资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三、具体规划

根据中葛根村上述基本情况和制约村发展的主要问题和困难,制定村2012-2014年具体发展规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发展稳定先行的目标要求。立足农牧区可持续发展和长治久安,认真梳理调研成果,挖掘中葛根村资源、地理优势,帮助村找准发展定位,理清发展思路。

(二)预期目标

通过努力,使中葛根村农田水利设施等得到进一步完善;村民观念切实转变,逐步成为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勤劳致富的氛围进一步形成,收入逐年增加,村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维护稳定的基础扎实牢固

(三)规划内容

1.加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①村文化活动中心建设。总占地面积25亩,建筑面积1280平方米,中投资230万元,其中援疆项目资金40万元、自出190万元,分三年付清,2014年8月份竣工;资金来源征收机动地承包费。②道路修复建设。中葛根村内部分居民道路急需修复。计划2014年年底对中葛根四组6公里的居民道路进行修砂石路;资金来源争取自治区住村工作组民生项目资金。③道路和村庄绿化。争取林业项目绿化新建文化室和中心村周围。资金来源争取县林业局提供绿化苗木。④争取和实施土地整理项目、节水灌溉项目等。

2.全面整顿村两委班子。紧紧抓住班子建设这个要点,继续巩固和加强学习型班子建设,通过学习坚定理想信念,增强理论修养,不断提高班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提高基层领导把握大局驾驭复杂局面、解决焦点难点问题的能力,成为抓发展、抓稳定的骨干柱石。积极探索并建立更加科学、更加注重实效的村干部待遇制度,切实改变村干部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状态。3.进一步加强村规民约建设力度。一是根据中葛根村的实际情况,制定公民道德、群众品行等方面的共同约定,在精神文明方面获得大发展;二是从权利、义务等方面制定约束大家的行为规范,使其成为群众遵纪守法的准绳。

4.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树立文明新风。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建

设活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传统美德教育,广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特别是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教育。通过努力,不断树立形成文化生活丰富、家庭和睦、勤俭自强、生存环境舒适的文明新风。

5.努力开展宣教、维稳、党建等强基础工作。深入开展普法教育、科普教育,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富民惠民政策等各项方针政策,宣传在党的领导下,在社会主义道路上新疆所取得的成绩、所得到的幸福,用深入浅出的语言把政策、好处讲透、讲明,让群众明白惠在何处、惠从何来,使他们更加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多民族的祖国大家庭,从而达到使村民自觉让适龄儿童入学、优秀青年入伍等目的。通过组建由村干部、党员组成10人左右护村队等形式,进一步建立健全维稳、有效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工作机制,加强社会管理,努力构筑维护稳定、反对分裂的防控体系;用科学的解决办法和措施,把人民内部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把问题解决在基层。三是仔细研究、认真谋划,加强党建,形成长效机制,使党建工作成效上不断有新突破。通过长效机制的建立健全,确保村党员逐步增加,让村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牢牢掌握反对民族分、非法宗教、裂暴力恐怖等活动。

6.做大做强海棠果基地建设。协助村村委会认真抓好海棠果基地建设,农村防护林体系建设。做好林业技术服务,订购优质苗木。

7.争取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醒目、天山北坡植被恢复项目、经济林基地建设项目、“三北”五期防护林体系建设项目等生态建设项目,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

8.发展种植红豆草。依靠发展林下经济项目大面积种植红豆草,发展畜牧业。

9.其他方面。①抓好国家和省强农惠农政策和措施和落实,协助相关部门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②指导村“两委”班子认真执行各项工作制度,落实各项民主决策制度、民主管理制度和民主监督制度,增强村干部的民主法制意识,提高村民自治水平,规范党务、村务、财务公开,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参与村级事物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③指导帮助抓好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开展好党课和时事政治的教育,做好发展新党员的工作,帮助广大党员更新观念、提高素质,不断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④根据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配合村干部多反映,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和物资,真正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努力为群众排忧解难,切实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

【领导住村】推荐阅读:

吾塔木村住村工作组管理办法05-13

上一篇:黑龙江省金融服务业下一篇:园林花卉栽培应用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