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

2024-05-25

凡是(共9篇)

凡是 篇1

摘要:本文以《红楼梦》和《鲁迅全集》为主要研究语料, 通过古今“凡是”的对比, 初步探讨了“凡是”的句法功能和语法化过程。“凡是”是总括性的副词, 它在《红楼梦》中有三种表现形式, 现代汉语“凡是”可以看成是由古代汉语“凡”发展演变过来的。

关键词:“凡是”,句法功能,语法化

一、古今“凡是”词性及表现形式

(一) “凡是”的词性

《现代汉语八百词》 (吕叔湘, 1980) 《现代汉语虚词例释》 (北京大学中文系1955、1957级语言班, 1982) 《汉英虚词词典》 (王还, 1992) 等现有的文献资料来看, “凡是”是副词, 表示在一定范围里没有例外, 只能用在主语前边, 后边常用“都、均、一律、没有不”等。“凡是”是表范围的副词。现代汉语的“凡是”和古代汉语的“凡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的联系体现在语法化过程中;它们的区别则表现在语法功能上。

(二) 在《红楼梦》中“凡是”有三种表现形式

“但凡”“但凡是”“凡是”这三种语言表现形式在《红楼梦》中共出现19处, 其中“但凡是”出现三次, “凡是”出现两次, “但凡”出现十四次。

1 凡是:如

谁知自从在此住了不上一月的光景, 贾宅族中凡有的子侄, 俱已认熟了一半, 凡是那些纨绔气习者, 莫不喜与他来往, 今日会酒, 明日观花, 甚至聚赌嫖娼, 渐渐无所不至, 引诱的薛蟠比当日更坏了十倍。 (《红楼梦》第四回)

2. 但凡:如

宝玉点头叹道:“……但凡宽慰些, 这病也不得一日重似一日。” (《红楼梦》第三十二回)

3. 但凡是:

如我但凡是个男人, 可以出得去, 我必早走了, 立一番事业, 那时自有我一番道理。 (《红楼梦》第五十五回)

“凡是”是总括之词。总括某个范围内的一切。在现代汉语中更体现的琳琳尽致。如:

凡是能够勉强走动的伤兵, 大抵在茶馆, 酒店, 理发铺, 以及人家的檐前或门口闲坐, 讲述战争的故事, 无论哪里, 总有一群人眉飞色舞的在听他。 (《鲁迅全集》)

二、“凡是”的句法功能

“凡是”是限定性的副词, 它所概括的对象在整个范围中既不是全体也不是个体, 而是其中的一部分。如:

S城有一种习惯, 就是凡是小康之家, 到冬天一定用盐来腌一缸白菜, 以供一年之需, 其用意是否和四川的榨菜相同, 我不知道。 (《鲁迅全集》)

(一) “凡是”既可修饰动词、形容词, 也可修饰名词。“凡是”是附体词。

“凡是”所概括的成分通常是名词或者名词性短语, 如:

凡是那些纨绔气习者, 莫不喜与他来往…… (《红楼梦》第四回)

“凡是”不只总括名词性成份, 有时也连接一个小句, 例如

“凡是能够勉强走动的伤兵, 大抵在茶馆, 酒店, 理发铺, 以及人家的檐前或门口闲坐, 讲述战争的故事, 无论那里, 总有一群人眉飞色舞的在听他。 (《鲁迅全集》) 。”

(二) “凡是”句中通常有其他词与其相照应, 如“都、总、也、就”等。

“凡是”在句中通常可以省略, 句子原意不受影响。目前, 语法学界对“凡是”的普遍认识是:“凡是”一般出现在句首约束整个句子, 述语中有“都、全、均”等表示总括意义的副词与其相照应。实际上, 在自然语言中, “凡是”在句中的位置是相对而言的, 它不总是出现在一个句子的句首。有时也出现在一个小句的句首。如:

士隐叹息道:“……凡是情思缠绵的, 那结果就不可问了。” (《红楼梦》第一二零回)

就是跳舞, 肉感等等, 凡是和女性有关的, 都成了罪状。 (《鲁迅全集》)

(三) 在“凡是”句中, “凡是”通常可以省略, 省略后的句子仍然是合格句, 如:

谁知自从在此住了不上一月的光景, 贾宅族中凡有的子侄, 俱已认熟了一半, 凡是那些纨绔气习者, 莫不喜与他来往, 今日会酒, 明日观花, 甚至聚赌嫖娼, 渐渐无所不至, 引诱的薛蟠比当日更坏了十倍。 (《红楼梦》第四回)

(四) “凡是”的句法特征

“凡是”的句法特征是兼有关联功能的限定词, 表现出连接性, 具有连词的特征, 但并不能证明“凡是”是连词。有的“凡是”相当于“只要是”。例如:

我但凡是个男人, 可以出得去, 我必早走了, 立一番事业, 那时自有我一番道理。 (《红楼梦》第五十五回)

凡是“白话文”里面, ……自然淘汰出去, 不能够存在。 (《鲁迅全集》)

三、“凡是”的语法化过程

现代汉语中认为“凡是”是表范围的总括性副词。“凡是”限定为词性成分的现象至迟到魏晋时期已经广泛出现了。“凡是”既可以在形容词前充当焦点标记, 如:

“我们大姑娘不用说, 但凡不好也没这段大福了。” (《红楼梦》第六十五回) ”

也可以在动词短语前充当焦点标记, 如:

“宝玉点头叹道:“好妹妹, 你别哄我。……但凡宽慰些, 这病也不得一日重似一日。” (《红楼梦》第三十二回) ”

放在形容词前表示形容词的总括;放在动词前表示动词的总括。

朱德熙中把“凡”归入范围副词:“我们认为‘光、就、单、凡’一类副词直接在名词前头出现的句子应该看成是省略了‘是’的紧缩形式。”我们可不可以这样认为现代汉语“凡是”就是由古代汉语“凡”发展演变过来的。古代汉语中的“凡”有副词、连词、代词和形容词的词性, 当“凡是”的出现就全合并虚化成副词这一种, 虽然有的时候“凡是”也隐约表现为连词的词性, 但终不能因为这一点就改变“凡是”是总括性副词这一性质。

“凡是”词化的另一条途径就是“凡”在修饰系动词“是”的过程中, 就已形成了定型的搭配, 此后走上了凝固、融合之路。“凡是”是“凡”语法化过程中发展出的一个固定词语。

《红楼梦》和《鲁迅全集》中“凡是”最明显的特点是大都可以比较自由的修饰一个词语、一个短语或者一个句子。如:

我们大姑娘不用说, 但凡不好也没这段大福了。 (《红楼梦》第六十五回)

在中国, 凡是猛人 (这是广州常用的话, 其中可以包括名人, 能人, 阔人三种) , 都有这种的运命。 (《鲁迅全集》)

“凡是”的副词性向连词转化过程中也是它的语法化过程。这里不多介绍。汉语中的“凡是”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类, 它既是句法组成的短语 (凡……是) , 又是词法组合的单词。这都需要我们在以后研究中深入探讨, 更进一步发现及完善规律。

“凡是”的虚化是一个长期的、逐步分化的过程在现代汉语以后的发展过程中, “凡是”很有可能或者必须有其新的表现形式的出现。但是无论怎样变化, 必须遵守语法化的九项原则。这是无需置疑的规律。

四、结语

在汉语中, 表示名词类别的方式虽然是多种多样的, 可以用动词形容词来描述, 也可以用数词来限定, 但如果想要突出并强调类别的唯一性和概括性, 就必须用各种范围副词对相关名词进行限定或概括。“凡是”是总括性的副词, 它在古代汉语中的表现形式为“凡是”“但凡”“但凡是”三种形式。这些词语在现代汉语中也留有痕迹, 这实际上就是语法化理论所说的并存原则。“凡是”的句法功能更能体现其多功能性。

参考文献

[1]陆俭明、马真.《现代汉语虚词散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5.

[2]杨荣祥.《近代汉语副词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

[3]许威汉.《古汉语语法精讲》[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2.

[4]张谊生.《现代汉语副词探索》[M].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4.

[5]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

[6]于根元主编.应用语言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

[7]冯春田.《近代汉语语法问题研究》[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1.

[8]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2.

凡是 篇2

尊敬的各位来宾,老师们、同学们:

上午好!

今天是收获的日子,我代表学校向各位毕业生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哺育你们成人的家长、培养你们成长的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四年前的今天,你们刚刚参加完高考,还在憧憬着自己心目中的大学。而今天,大学生活就要结束。这四年感觉很短,却也很长。这长度就在于你们曾经来过、我们一起走过:

——这是一段与青春有关的日子。有人说今天的青春是上一秒红着脸在争吵,下一秒转身就能和好的撒娇任性;也是装乖耍帅、卖萌自拍、不停换风格的年龄资本;还是如同含着炫迈、根本停不下来的无限体能。而在我看来,你们在大学的青春远不止这些:你们的青春吟唱在大学版的《南山南》中,散发在自己撰写的新书墨香里,倒映在美丽的龙湖水面,定格在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南大门的校训石上。

——这是一个与成长相伴的故事。这四年,世界跌宕起伏。乱花迷眼背后折射的依旧是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这四年,祖国高歌猛进。中国故事在世界唱响,国人的荣耀挺立在“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的庄严承诺之上;这四年,学校日新月异。打造一流本科教育形成共识,建设美丽大学校园变成现实。一切的努力正是为了让你们今天的毕业证变得金灿灿、沉甸甸;这四年,你们破茧成蝶。大家勤学善思、挥洒青春,在校园写满奋斗的诗行,支撑这些的恰是你们儿时立下不负此生的质朴梦想。这四年唯一不变的是变化。当然,变化是面子,不变是里子。这里子是学校对每个毕业生深沉的爱。因为这爱,我们知道,就你们对大学的憧憬而言,与你们安放青春的舞台相比,学校还做得不够。也许忽冷忽热不甚合口的饭菜,让你们在地摊小吃前游走彷徨;没有建成更多的固定自习教室,让你们无法如鱼得水地畅闻书香;没有体面的学生活动中心,让你们的青春肆意张扬;并不是每节课都精彩纷呈,让你们有时会黯然神伤;没有如期开放新图书馆,让你们四年来一直仰望……凡此种种,一定会让你们有抱怨、不过瘾、想吐槽。当然,你们对学校的要求,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接受我代表学校表达歉意的同时,也请同学们留一些时间和空间,一起守候学校更快成长、更好绽放!

——这是一抹与记忆为伍的岁月。有人说毕业是兴奋一时、怀念一世的事情。地下阅览室里的挥汗如雨,在那里,大家看到了为抢座占位而上演的“奔跑吧少年”,这奔跑诠释的是青春邂逅知识的力量;一食堂东北角的朗朗书声,在那里,大家读懂了物质食粮与精神食粮的融合,这声音喊出的是知识改变命运的渴望。然而,我们留得住回忆,却留不住时光。如果有时间,再去广场边的长廊坐坐;如果来得及,再去操场打一场酣畅的球,投一个漂亮的3分;如果还允许,再去爬一次中心景观的假山,深情环视一下这个在你们眼里、在大家手中一天天变美的校园;如果不尽兴,再去图书馆漫无目的地坐上一晌,沾染些许书香,体味一下杨绛先生的话语:我们最大的烦恼来自于书读的太少而想的太多。

——这是一场为出发而生的相聚。四年前,开学典礼也许大家还历历在目,而今道别就在眼前;四年前,迎新学长双手的余温好似还停留在行李包带上,可今天你们就要拎起它远航。四年里,你们在这里哭,在这里笑,在这里蹦蹦跳跳,在这里嘻嘻闹闹。今天你们就要出发了,再也不用厌倦请停止答题的命令和没收小抄的冷酷了,但人生的游戏规则是永存的;再也不用担心晚上11点整的门禁了,但生活的禁区何止于此;再也不用感受拥挤的43路了,但竞争道路上的拥挤才刚刚开始;再也不用讨厌晚上的网络游戏限制了,但自由与限制的相对是永恒的。也许,从今天开始,你再回首的时候,这里曾经的处处不顺会变得楚楚动人。

同学们,凡是过去,皆为序章。你现在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从今天起,大学变成了母校,同窗变成了校友,归程变成了启航。在每年六月,我们看得见离别,却难以说再见。然而骏马志在草原,雄鹰终属蓝天。在你们即将驰骋飞翔前,作为师长,愿意把一些人生感悟与同学们分享。

——奋斗是青春最美的礼赞。今天大多年轻人已经习惯了视线水平向下45度的俯视,习惯了拇指在手机屏幕方寸间的游走。但有没有人算过,这俯视也许超过了你抬头看路时间的总和,这游走甚至超越了双脚走过的路程。今后大家的成长不能仅仅依赖于APP,更要把被wifi抓牢的视线投向远方、把被社交软件捆绑的双手腾出来描绘人生。同学们,不奋斗,你的才华如何配上你的任性;不奋斗,你成长的脚步如何赶上父母老去的速度;不奋斗,世界那么大,你靠什么去看看。我想一个人老去的时候,最痛苦的事情,不是失败,而是我本可以。奋斗是你和自己打仗,这场战役的敌人只有一个,那就是昨天的自己。所以成为更好的自己,今天是最早的一天。

——自信是人生最大的尊严。世界上找不到两个完全相同的人,不管你生的如何平凡,长得如何低调,你都是全球限量版,在爱你的人眼里,你都是一件奢侈品。西方的哲人说,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高贵。因此无论今生遭受过多少白眼,受过多少挫折,都要冷艳而高贵地活着。这世界上,总有不如你的人,因而也就必然有比你强的人。因此,自信的定义就在于不盲目骄傲,不刻意渺小,我虽羡慕你,但我还是做我自己,做最好的自己。在此,我希望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毕业生经过一生的打拼后,可以欣慰的说,终于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

——友善是生命最亮的底色。友善是让别人舒服,自己也不苟且;友善是发射自己的光,但不吹熄别人的灯;友善是让人把话说完,自己说话也不给别人添堵。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从来不缺友善之人、友善之魂。像河南最美教师颜志伟、今天来参加典礼的大爱校友王建树,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要友善,就要懂得,每个认真生活的人,都值得被生活温柔以待;要友善,就要知道,没有人强大到不需要任何人的帮助,也没有人弱小到不能给任何人帮助;要友善,就要坚持,不让岁月带走了无邪,善良败给了名利。

——孝敬是中华最好的传统。世上没有什么事情是容易的,如果你觉得容易,那就是有人在替我们承担着那份不易。当你上大学后,大多父母都有一种村上春树的感受:一直以为人是慢慢变老的,其实不是,人是一瞬间变老的。因为忽然不适应了下班后看不到你的空旷;因为自此你们在父母那里,只有冬夏、没有春秋。所以有人说,这世界上只有两件事等不得,一件是尽孝,一件是慈善。要尽孝,就要学会陪伴,因为孤独是生命的常态,所以陪伴才显得格外珍贵;要尽孝就要学会温柔,不把最差的脾气和最糟糕的心情传递给最亲近的人。

以上感悟最通俗地讲,就是再早也要行动、再差也要自信、再强也要友善、再忙也要孝顺。

同学们,今天,学校第一次把毕业典礼的现场设在了外形寓意学位帽的图书馆广场,就是希望大家堂堂正正、挺直脊梁,时刻记得头顶的尊严;第一次把送行设在了迎宾大道的前方,就是要像隆重欢迎你们一样庄重地为你们送行。既是送行,总得有祝愿。我祝愿你们都能在人生的查令十字街84号有一场美丽而动人的邂逅,住进拥有产权的欢乐颂,拥抱稳稳的幸福;祝愿你们不会有“夏洛”的烦恼,每一次流泪都是喜极而泣;祝愿你们不论是行走在南方的艳阳里、还是奔跑在北方的寒冬里,都能春如四季!

凡是基本训练必须“到位” 篇3

“到位”这个词在体育训练中使用的频率很高。我记得汉城(今叫首尔)奥运会中,宋世雄解说某国体操运动员的表演:“你看他们的姿势那么优美,他们的每一个动作都是那么到位。”从训练的角度看,基本训练是很单调而枯燥的。就以体操来说,每一个项目的每一个动作都要重复成千上万次才能达到要求,要臻于完美,那更要经年累月地、不间断地、到位地训练。

下面我再举两个实例。

1. 南京夫子庙小学五(4)班的李烨旻小朋友在2005年6月参加了亚洲小龙人杯书画大赛,获得了“特金奖”。他是从3岁半学习书法的,也经过从“苦”到“乐”的磨炼。他说:“上书法课时,我先从基本笔画入手,光是一‘横’,我就练了上百张纸。练完了基本笔画就可以练字了。练的第一个字是‘千’,我练了许多遍,都不满意。我生气了,把笔一扔不想再练了。这时,妈妈在一旁说:‘只要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实现你的理想。’我想,对呀,这点苦算什么,我又拿起笔练了起来,写了好几页纸,终于写好了‘千’字。慢慢地我喜欢上了书法。”

这位小朋友自己喜欢写写画画,家长才送他去学书法的。他取得的成绩说明,把某一方面的兴趣变成了爱好,乃至成为特长,非经过“到位”的训练不可。不到位的训练是兴趣的“杀手”。

2. 南京第一中学有位吴老师,由于自己字写得不好,在旧社会想当个文书也不行。因此,他要求自己上小学的女儿,写字一定要按课本中田字格中的示范字训练,写得不像不行。经过长时间严格的督促和“到位”的练习,他女儿作业本上的字个个像模像样。这也说明“到位”的训练才能出成绩。

现在,很多人评说大学生的字写得不大像样。我想,我们小学生的书写是否按课本中田字格中的示范字进行“到位”的训练了?这个问题值得老师们研究。

凡是 篇4

收录日期:2012年10月28日

2012年10月, 中国政府网公布《国务院关于第六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 旗帜鲜明地提出来, “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能够自主决定, 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 行业组织或者中介机构能够自律管理的事项, 政府都要退出。凡可以采用事后监管和间接管理方式的事项, 一律不设前置审批。”

这新的“两个凡是”提得非常及时。2012年从中国政治经济的大背景来看, 有一重要特点, 即这是我国确立市场经济作为经济体制改革主要目标的整整二十周年。同时, 从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来看, 当前也确实处于一种市场经济和政府统制经济并存的格局, 由于种种原因, 进一步深化改革遇到了障碍, 尤其是国有经济和政府部门改革的滞后, 使中国改革到了一个十字路口。在此关键时刻, 国务院能够旗帜鲜明地提出这新的两个凡是, 意义实为重大, 也非常紧迫。分析这两句话, 尤其是第一个凡是, 其实就包含了两个层面的凡是:一是凡公民能自决的, 政府都要退出;二是凡市场能调节的, 政府都要退出。这里实际上是向人们展示一个信念, 即中国的改革其实是应该从一个完全信赖政府、信赖计划, 不相信市场、不相信公民个人自决的模式转向越来越尊重市场和个体, 越来越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的, 走向趋于符合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要求的道路上来。

一、尊重市场和个体

根据经济学家张维迎的解释:市场经济之所以优越, 足够引起经济发展和社会福祉的增加, 就在于它从人性出发, 认为人是利己的经济人。市场经济不仅承认这种人的本性, 而且从这个本性出发设计了一套机制, 让互不相识的、利己的个人对各自的行为负责, 并实现相互合作, 共同促进社会进步。这种机制就是“看不见的手”, 即价格机制, 并通过企业、企业家、利润这些概念形成一套经济体制。既然我们承认市场经济的合理性, 那么在经济体制方面, 进一步改革的核心问题仍然是建立和健全竞争性的市场体系, 使市场能够在资源配置中充分发挥基础性的作用。因此, 尊重市场和个体是必需的。关于这个问题, 本文强调三点:其一, 应尽量发挥人们自由创业和自主择业的积极性, 鼓励创新, 给民间资本以足够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显然政府应少干预经济。其二, 尊重个体的所有权。要使市场交换能有效地进行, 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必须要有明确的所有权关系。明确所有权, 市场主体能自由处置自己的物品, 并且在所有者的个人经济活动中代价和收益之间建立明确的关系, 即每个经济主体以尽可能少的成本投入得到收益的最大化。这样竞争才能充分, 才能形成有效的经济刺激机制, 这是市场能够有效运转的最大动因。所以, 尊重个体的所有权是发展、完善市场经济所绕不过去的问题。其三, 尊重市场和个体还需要良好的法制制度对市场的游戏规则加以规范和执行, 这显然是政府的责任, 也是当前比较欠缺的。

二、当前市场化进程受阻的主要表现

我们说四年前全球金融危机对其后整个世界经济的影响, 在发达国家明显表现为政府干预的增加以及政府监管的扩大。而在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也包括我们中国, 政府同样是越来越多地卷入经济, 难以自拔。从我国具体情况看, 市场化进程受阻, 主要表现在: (1) 国有经济仍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制高点 (一般称为“经济命脉”) , 国有企业在石油、电信、铁道、金融等重要行业继续处于垄断地位;这种垄断既表现为经济性的垄断, 即国有企业凭借由政府倾斜政策所支撑的巨大经济实力, 足以压制竞争对手;也表现为行政性的垄断, 就是政府利用行政权力保护与自己利益有关的国有企业 (也包括某些本地的非国有企业) , 排除竞争对手或者限制竞争。目前, 社会上对国企议论比较多的是由于垄断所引起的效率低下、竞争不公、分配不公以及民营经济的受限制、受挤压等严重问题。如果国企不做出改变, 不改革, 那么其他市场化改革就是空谈; (2) 各级政府握有支配土地、资金等重要经济资源流向的巨大权力。目前, 各级政府和国有企业控制着过多的经济资源, 特别是土地和资本资源, 并且把其中大部分投入到盈利性的企业中去, 与民争利。这种情况是不正常的; (3) 现代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法制基础尚未建立, 各级官员有着很大的自由裁量权, 通过多种手段对企业的微观经济活动进行频繁的直接干预。如最近媒体所报道的某地方政府对富士康企业大规模招工进行财政补贴一事, 显然地方政府这种行为属直接干预经济, 既不尊重市场经济的公平法则, 也扰乱了劳动力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因此, 从中国的现实情况看, 政府对市场的过度干预仍然是对市场经济平等竞争等原则的主要威胁。所以, 有关方面应该有一个更彻底的、更实际的改革思路。

三、新“二个凡是”应深刻认识, 并切实执行

(一) 根据经济学家吴敬琏的建议, 治本之策是继续推进国有经济有进有退的布局调整。

应当坚持1997年中共十五大决定的方针, 国有经济逐步从一般性的竞争性部门退出。这虽然是老话题, 但在今天国有垄断大企业实力不断增强, 而民营经济和个体经济不断萎缩的复杂局面下, 此提法无疑为各界敲响警钟。尊重市场和个体, 尊重客观经济规律, 大力放手让市场去试, 让公民自己去决定, 哪些是市场真的干不了的, 国民自己真的没法决定的, 需要政府来帮忙的等等, 应由市场来判定。

(二) 政府的反思。

实践证明, 政府必须是一个超然的角色, 理论上讲其利益不可能从某单个企业直接获得, 而应该是来自整体经济的繁荣, 来自一个开放创新、欣欣向荣的健康市场。在当下深化改革的关键时刻应有反思。

反思之一:政府的基本职责就是提供公共品。目前, 在我国有许多公共品供给出现了严重的短缺。例如, 社会保障基金、公租房建设都有很大缺口。这些正是“全民所有”的国有资本用得其所的地方。多年前就有过这样的建议, 应当将万亿元的国有公司股权划拨到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 用以归还国家对老职工的社会保障欠账, “做实”他们的个人账户。

反思之二:政府应该维护一个公平开放的市场秩序, 让企业可以自由竞争, 消费者可以从中受益。搭好台, 自然就有逐利的企业家去拼了命地发展经济, 包括一些所谓的基础建设和公共经济领域, 等等。政府要提供的最重要和唯一的基础设施就是当好裁判, 保护好公民和企业的平等产权, 其他就应大胆放手。“我无事而民自富”。所谓有效政府, 则是政府应当在纳税人的监督之下, 改善政府的管理, 杜绝贪污和浪费, 做到低成本、高效率地为公众提供服务。

反思之三:政府要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 实现依法行政。在目前的中国, 各级政府在配置土地、资金等资源方面拥有过大的权力, 对政府活动边界又往往不够明确, 这样就使一些官员掌握过大的自由裁量权和寻租机会。针对这种情况, 必须在削减各级政府支配经济资源权力的同时, 切实保证所有政府官员在执行自己的职能时严格遵纪守法, 防止他们以国家的名义侵犯公民的基本权益。近年来,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国务院制定了一系列限制政府行政权力的法律法规,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保证这些法律法规得到切实的执行。进一步说, 如何真正把国家的权利体系妥善安置到一个合理的制度框架中, 能够受到法律的有效制约, 这才是改革的深水区。

经验上也证明, 越是政府退一步, 市场就进一步, 越是政府权力少一点, 公民权利多一点, 经济就会越发展, 人们的生活也会越幸福。理解新“两个凡是”也是对中国过去30多年改革经验的总结。国家经济要发展, 人民要幸福, 这是必由之路。

摘要:最近, 国务院旗帜鲜明地提出“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能够自主决定, 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 行业组织或者中介机构能够自律管理的事项, 政府都要退出;凡可以采用事后监管和间接管理方式的事项, 一律不设前置审批。”这为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新“两个凡是”,尊重市场和个体,“公共服务型”政府

参考文献

[1]王晓林.市场经济整体理性与科学发展.经济学家 (成都) , 2009.121.

[2]尚芳.农民工养老保障再成“焦点”[J].中国社会保障, 2010.8.

《弟子规》之凡是人 皆须爱 篇5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这是总共二十一条里面的第一条,这句是总说,凡是人我们都要对他有仁爱之心,这叫泛爱。泛是广泛,爱是博爱,这个爱是无私的爱、没有条件的爱,只要他是人我就爱,只要他是“天同覆,地同载”的我就爱,这种爱心是一体的观念,我们前面有提过好多次,宇宙万物就是一体,这叫道。老子说的这个道是生养万物,是天地之始,是万物之根。道是什么?道就表现在爱,整个宇宙是一体,我们就要爱它。为什么?因为爱整个宇宙就是爱自己,那当然宇宙里的一切众生都是我们爱的对象。在这地球上看到所有的人我们都爱,看到所有的物,不管是有生命的物,还是没生命的物,动物、植物是有生命的,我们要爱,山河大地那些土石、各种矿产、自然环境,我们都要爱,爱心没有边际的。

这种爱的原点在哪里?原点在父子的亲爱。五伦关系里面讲“父子有亲”,父子有亲就是爱的原点。为什么?因为父母和子女的那种爱是天性的爱,所谓天性的爱就是本来的爱、本性的爱。所以父母爱儿女没有条件,可以为儿女做出一切的牺牲。我们看到很多报导,父母为了救儿女,不惜献上自己的肾,献上自己的肝,甚至献上自己的生命,而儿女爱父母也本来是这样的。我们看到最近一则报导,美国一个六岁的小女孩,跟她母亲有一次在街上遇到了歹徒,歹徒对她开枪,结果这个六岁的女儿扑上前去,用身体挡住了歹徒的枪口,歹徒在这女孩身上开了六枪,她用身体保护她的母亲,最后送到医院,真的苍天都怜悯这种孝心的人,就把这个女儿救活过来。你看看当这个女儿救她的母亲的时候那种孝心,没有经过思考的,就是她本性的自然流露,她那个动作没有经过研究分析,我该不该上去跟歹徒搏斗?我要不要保护我的母亲?没有这些比较分别,一个念头都没有就上前。当一个人一个念头都没有的那个状态就是本性显露的状态,所以她的那个爱心是本性本善的全体起用。我们从父母跟子女之间的那种亲爱可以看到这就是天性,能把这个父子有亲的爱扩大,不仅是爱我们父母,不仅爱我们子女,而爱一切人,爱长者如同爱父母,爱幼者如同爱自己的儿女一样,这就是博爱,这也是本性本善的起用。如果再扩大,不仅是人,一切生命我都爱,动物我也爱,乃至地上的昆虫蚂蚁我也爱,所谓昆虫草木犹不可伤,包括植物、树木花草、森林我们也爱。如果我们不爱,任意的去糟蹋,任意的去砍伐,就会破坏自然生态,那也会尝到自己种下的苦果。对自然的山河大地,江河湖海,一切自然界的现象我们都爱,对地球我们很爱,保护地球、爱护地球,爱护自然资源,不破坏生态,这样人也能跟地球环境和谐相处。和谐从哪里来的?从爱心来的。

真正的大爱,圣人之爱是什么?爱整个宇宙一切万事万物。我们做不到像圣人那种境界,我们就从地球上做起,从人做起,对一切人我们要学会爱人。什么叫爱?你看“爱”字,正体字里面,爱是“受”字中间有个“心”字,从心从受,也就是说用心去感受别人的需要,这就叫爱。看到别人有需要,我们立即去帮助他,这是爱心的流露。古人讲“君子成人之美”,这就是一种爱,这种爱一定是无私的爱,如果是有私心的、有所图的爱,这就不是真爱。比如是我希望别人回报我才去爱人、我才对人好,那种不是真爱,那叫交易。我对他好换他对我好,这不是等于做买卖吗?爱心是无条件的。父母爱子女无条件,对子女无有所求,本来就该这样,这是爱,子女对父母也是这样,我本来就要对父母孝顺孝敬,没有条件的。我们对任何人也要用这种无条件的爱心。

当我们有私欲的时候爱心就被蒙蔽,本性本善就显发不出来。比如说我们看见领导就想到我要讨好领导,好让领导对我重视,让我升官、让我涨工资,你看你心里已经有了私心杂念,这个时候对领导的那种热诚已经不是爱的表现,那是一种功利的追求,那就不叫爱。又比如说一个男青年对一个女青年看到之后被她的姿色所迷,就要追求这个女的,然后心里想着“希望她嫁给我,希望得到她”,这是内心里已经有私欲,这种爱是真的吗?他真正的爱心被他的私欲给蒙蔽。我们要学会对人无条件的奉献,这是恢复我们自己的本性本善。我记得我在美国留学的时候,有一次大学里面组织了一次献血活动,美国很多医院血库比较紧缺,需要人去义务献血,就来到校园里面征募。我当时也就跑去义务献血,有些人就会提到说,你怎么给美国人献血?要知道人都是一样的,我们对美国人、对欧洲人、对任何人都要有平等的爱心,想到《弟子规》“凡是人,皆须爱”,我们也要去把我们爱的鲜血奉献出去。虽然我当时很穷,没办法用其它东西奉献,还有一股热血,所以在美国我记得两次献血。我们要有一种大的心量,对一切人平等的爱敬。

在媒体里面刊载了一个感人的例子,这是一位到西藏去服务的领导干部叫孔繁森,他是八十年代被调到西藏去工作的,做一个地区的地委书记。他是个汉人,到西藏去服务藏民,这位孔书记到了寒冷的西藏地区,冬天很寒冷,常常去养老院探望老人。虽然他是书记,但是一点架子都没有,到了老人院去看老人,发现老人的鞋子破了,他马上弯下腰脱下老人的鞋子,把老人的脚抱到自己的怀里,用自己的体温去温暖老人的双脚。有一次他在雪地里走,当时零下三十多度,发现有个藏族的老阿妈看到自己的小羊羔,就把自己身上的衣服脱下来裹在这个小羊羔身上,孔繁森看到了以后,冰天雪地老人家穿得这么单薄会冻坏的,想都没想就把自己身上的毛衣毛裤脱下来给老阿妈穿上,而自己忍受那种寒冷。还有一次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因为得了肺病,很多浓痰堵在他的喉咙里,孔书记就拿着一根吸管插到老人家的喉咙,自己用嘴在另一头把那个痰吸到自己口里,帮这个老人转危为安,救活了他一命。最后因为他劳累过度,这位孔书记就英年早逝,殉职了,他崇高的`道德质量为现代人写出了“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的楷模。

苗阜凡是过去 皆为序曲 篇6

苗阜本人比电视上看起来瘦得多,只是脸的确的是方的,因而吃了大亏,让观众有了错觉:他的搭档王声是个清秀书生,苗阜则是个粗壮大汉。事实上,身为一位身高在平均水准之上的成年男性,苗阜的体重足以让女人汗颜。问他是不是天生不易长胖的体质,他带点无奈地笑:“也会长胖的,只不过近几年并没有什么机会长肉。”

苗阜说,大年初一在家跟许久没见的父亲喝酒,老人家高兴,特意开了瓶珍藏20年的茅台。父子俩闲话家常,看着电视里各个地方台春晚上苗阜演出的相声,周围隐约传来的鞭炮声透着节日的温馨,一切静好。谁知大年初二一早醒来,世界完全变了样子。原本一个礼拜最多有三五条陌生人评论的微博,忽然多出十几万条评论、转发、私信和点赞。然后是北京电视台春晚的导演打来电话:“苗儿啊,这是怎么着了?记者都大年初二就上班了?我一大早净忙着接记者电话了,全是找你的!”

采访时,苗阜不时掏出手机给记者看,他的微博上随时都有新消息提醒,“留言实在太多,能看到的我都尽量回,但挂一漏万,要想真的——回复完,可能一天24小时都得交代在微博上了。”

大概3年前,苗阜接受西安当地媒体采访时,曾被问到这样一个问题:“想过有一天会红吗?”那时的他还不大懂得穿衣打扮,随意的黑西装,黑袜子,黑皮鞋,没打领带,透着些似有若无的拘谨,略微想了两秒回答道:“可能不会吧,不大敢想。”

如今,走红来到门前,穿工装靴、牛仔裤和黑色大衣的苗阜,积淀出的不只是着装的品位,还有沉稳的心态。“的确很懵了一段时间,最激动的时候是大年初二和初八,如今也慢慢平静下来了。”

初八是青曲社甲午年开箱(戏曲界术语,指春节后第一次演出)的前一天,正为演出做准备的苗阜得到来自中央电视台的通知,希望他跟王声能参加正月十五播出的央视元宵晚会。“说实话,最初对去不去很犹豫。只有几天时间,不可能拿出比《满腹经纶》更精彩的节目,演不好反而糟糕。但央视总导演亲自打电话,而且的确想在更大的平台上推广西北相声,所以明知仓促,还是勉力一博。”

元宵晚会上,苗阜和王声表演的相声《学富五车》被放在倒数第二的位置,也就是压轴,乃一场演出中最重要的地位。“真的有受宠若惊的感觉。到了央视后,给我们安排的化妆间跟别人都不一样,贵宾厅,就是以前赵本山老师用的那间。”

一夜成名后,有了粉丝,有了尊重,却丢了体重,丢了青春年少的脸庞。看苗阜、王声5年前的演出视频,会惊叹于那时他们的稚嫩与灵动。如今你只能从苗阜身上看到无数重担,它们化成一个接一个响不停的电话,一根接一根不离手的香烟,一张张机票,一个个舞台和这城与那城间匆匆的脚步与身影,统统压在他的肩上。摄影记者给他拍照时,他略带自嘲地说:“我的背就是挺不直呢。”苗阜的作息时间:6:00a.m.-2:00a m.左右,三餐不定,一般早午饭一起吃,晚饭基本在演出结束大慨晚上11点后,睡眠严重不足

采访的时间是下午6点,问苗阜,是否耽误他吃晚饭?他一摇头:“不吃不吃,晚上演出完了一起吃。”习以为常的样子。而事实上,他曾经有两次在演出前晕倒,送进医院急救。心脏瓣膜萎缩、急性脱水休克,这些光听起来都吓人一身冷汗的名词,他用一句“其实也没多大危险”,轻轻带过。

苗阜不爱运动,坦言:“我对跟运动有关的任何东西都不喜欢,而且身体协调性极差。也想跟人学学身段,好用到相声表演里。但一是时间实在有限,二是恐怕也很难练出来。在局里演一个舞蹈小品,练跳舞练了3个月。”苗阜并不是个全职相声演员,他的正职是西安铁路局小品创作表演示范基地编导,日常工作包括创作文艺作品剧本,兼表演。如今成名,单位非常支持他的相声演出,但日常工作推不掉,该编的剧本还得编,该演的小品还得上。为了维持身体健康,他每天唯一做的跟运动相关的事,就是走路,用手机里的软件记录,每天一万步以上。

搭档王声喜欢看推理小说,苗阜则爱好历史、人文、诗词类书籍。“有朋友来西安玩,都是我当导游,说个历史典故什么的都不是问题。”这些爱好统统被用进相声里。“我跟王声俩人这种子母哏(对口相声的表现方式之一,指相声表演时,两个演员所承担的任务基本相同)的表演风格,也是在演出中逐渐形成的。王声知识储备大,看的书多,我把看到的历史典故随便一发挥,他再用他的知识拉回来,就形成了包袱。《满腹经纶》里精卫填海那段,就是这样一点点砸出来的。”

为了包袱,苗阜连“女性领域”都没放过。“我有个朋友开美容院,拉着我说了很多化妆护肤品的牌子。我完全不懂,但是记下了名字,后来就把这些加进了相声段子里。”事实上这些努力都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来听相声的女观众特别多。“有人甚至给我提意见:‘你们青曲社为什么都是女观众?’我说:‘我又不是开(男)澡堂的,为什么不能来女的?’”

仿佛是某位相声大师曾经说过:“当你发现场子里女性观众多了,那你的场子就离火不远了。”

苗阜的朋友圈:今天录制了自己的第一张相声专辑、青曲社尚勤店装修完毕、去成郜参加全国小剧场研讨会、飞北京参加喜剧幽默大赛……

大数据时代,朋友圈即生活,至少是一半生活。苗阜的朋友圈里,几乎没有私人生活的东西,能见到的处处与相声相关。“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喜欢相声,只能说是缘分吧,从小就特别喜欢。”苗阜对相声的热爱,可以从他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话里的每个重音中听出来。

他如何与小学同学王声相遇,一拍即合,决定搭档说相声,创建青曲社,一步步将这个民间相声社团从茶楼驻场班子,发展到如今在西安有两家自己的园子,如此这般,几乎每一家采访过他的媒体都会描述。这种先抑后扬的手法适用于每一位成功人士的传记,但放在相声这门曾经兴盛一时、风头无两,如今乏人问津的传统艺术上,特别让人鼻酸。

苗阜对每一家媒体的回答都一样:“我并不觉得特别艰辛,都过去了。重要的是未来,做更多振兴西北相声的事,让相声真正兴旺起来。这样,即使有一天我和王声不在了,即使没有青曲社了,只要西北相声兴旺,相声这门艺术还在发展,我也是开心的。”每次说到青曲社,说到相声,苗阜的眼神里都饱含让人难以躲避的光芒,灼人,恳切,那种真诚不只来自心灵,简直发自骨髓,占据他身体里每一个细胞。

苗阜说,青曲社走到今天并不是个偶然。社里实行集体管理制。“一个人可以走得更快,但一群人能走得更远。”青曲社从几年前就开始不挂水单(演出节目单),因为不想突出个人,而是突出集体。同时经济制度透明,社里挣了多少钱,怎么花的,每个人都知道,苗阜和王声也跟大家一样拿工资。

在管理制度上的坚持,让性格稍有些;中动,很讲江湖义气的苗阜少走了不少弯路。“今年青曲社会出国演出,但在今年之前,我们连陕西省都没出过。”苗阜曾经几番眼见青曲社发展态势良好,想冒进,但都被集体管理制度给“摁”了回来。“这样很好,他们能摁住我,照着我们原来定好的发展计划一步一步走。”

对于未来,苗阜心中丘壑早成。他和社团成员一直希望开办一所曲艺学校,培养更多接班人才。而青曲文化传媒也在筹备当中,未来会开设影视部,签约演员,拍电视剧,那又是另一摊事业了。

在苗阜勾画的蓝图里,前面的路又高又远,如今这样的走红,不过千里之行迈出的第一步。大幕徐徐拉开,请静待好戏登场。

凡是 篇7

一、当代中国对西方文化“凡是”的主要表现及其原因

个人在生活价值观、社会在风气舆论以及国家在探索道路上的西方化是当代中国对西方文化“凡是”的主要表现, 而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屈辱历史则是其发生的主要原因。

1、个人:生活之中价值取向的西方化

古代中国传统的个人生活建立在以孝道为根基的道德和礼仪之上, 中国古人在这种行为准则的指导下较好地处理了自己的人际关系, 人们在生活中以道义相交、以礼仪相待、以道德为事物认知与评价的根本方式和标准, 由此建立了最朴实的人际关系、诞生了最纯真的生活状态。但在近代以来西学东渐的社会历史背景下, 这种关系和状态显然被西方文化打破了。今天人们的生活显然背离了传统美德, 以功利为导向的西方价值取向在个人生活中极大地占据了人们的内心和头脑, 人们潜意识里对事物的认识和评判已经极度利益化却对偏离传统道德准则茫然不知, 而这种状况又随着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个人物质生活的极大发展在西方物质文化的染污下进一步恶化, 由此形成了个人在生活价值观取向上对西方文化的“凡是”。

2、社会:风气舆论大众引导的西方化

近代中华民族的衰落无可避免地带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断层和中国传统教育的断代, 这种断层和断代致使中国国民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遭到了灾难性的打击, 而这种打击又进一步造成了引导中国社会的传统思想价值体系的崩塌。中国社会价值观信仰的巨大真空在西学东渐思潮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给了西方文化的侵蚀以可乘之机, 时至今日, 社会大众不再像过去那样追求精神上的怡然、道德上的良知以及身心上的和谐, 而是在立足个人主义之上的西方文化的影响下追求感官上的刺激与娱乐上的享受并在这种基础上形成了资本主义社会势利化、功利化的大风气, 大众传媒的商业化操作和迎合跟风式的传播更是恶化了这一畸形但大众又不以为然的西式风气, 导致了社会在引导大众的舆论风气上对西方文化的“凡是”。

3、国家:民族复兴道路探索的西方化

子曰:为政以德, 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古代中国一直遵循着圣贤政治和王道邦交的治国大道, 历史上, 立足于仁政民本与道德教化的理政方略始终都是中华民族强盛繁荣的核心关键。但在近代, 中国传统国家形态在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较量中落败的残酷事实强烈地刺激了中国精英及其影响之下的中国民众, 致使他们对于传统的治国之道产生了非理性的偏激误解, 再加上西学东渐趋势的影响, 中国在探索民族复兴的道路时痛苦地抓住了末叶又全然不知地抛弃了根源。荀卿云:法者, 治之端也;君子者, 法之原也。然当下中国却在国家建设上下意识地拼命建立趋向西方所谓“自由先进”的制度体制, 忽略了制度背后的根本道德支撑, 使得国家在探索民族复兴的道路上形成了对西方文化的“凡是”。

二、第四次解放思想, 打破西方文化“凡是”的必要性

个人要有智慧地建立人生的幸福、社会要有道德地建设文明风尚以正确引导大众、国家要有自信地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必须要进行第四次解放思想, 打破我们对西方文化的“凡是”。

1、个人:有智慧地经营幸福人生的需求

当代中国的经济水平和物质生活都远在古代中国之上, 但是人们的幸福感相较于过去朴实无华的生活状态却大幅下滑, 这种下滑突出地表现为当代人的现代烦恼。现代烦恼之所以出现, 既有现代生活所带来的一些客观变化, 更深层次的原因就在于西方文化中功利导向的价值观自近代以来对以道德礼仪为支撑的中国国民精神以及国民性的极大削弱, 它让人们在对民族文化信心丧失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了立足于功利之上的生活追求, 并在这种道德的堕落中无知觉地将基于传统美德之上的事物认知与评价方法彻底遗忘。对利益的贪婪追求除了带来自身修养的下降之外必然会引起与他人的矛盾争执, 这种状况进一步恶化便是人际关系的不和谐和基于这种不和谐基础上的现代烦恼, 而人们对利益的长久追求更会在精神生活上带来空虚、焦躁的不安全感, 进而导致人们生活幸福感的下降。因此, 我们要在现代社会生活中追求幸福就必须要有智慧地去经营人生, 而拥有智慧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进行第四次解放思想、打破我们在生活价值观上对西方文化利益价值观潜意识里的“凡是”, 唯有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重新认识和真正理解中国传统道德价值观所蕴含道义相交、以礼相待与德行为本的幸福人生经营的智慧真谛并将之贯彻落实到我们的生活之中以解决我们的现代烦恼。

2、社会:有道德地建设文明风尚的需求

虽然中国社会思想价值体系与精神信仰追求的巨大真空尚未被西方文化彻底填补, 但伴随着对外开放的逐步深入和中国融入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程度的加深, 中国社会思想价值体系的构建一直在西方文明与传统文明的激烈碰撞中左右徘徊, 正是这种徘徊让西方文化中基于“个人主义”和“自由民主”的思想价值体系对中国社会的舆论风气产生了更多的不良影响, 对享乐刺激、功利竞争的追求深深地盘踞在了社会大众的心中。直至今天, 在引导社会大众方面西方思想展现出了更多的进攻性和主动性, 虽然优秀传统思想由于其过去在中国社会的长期存在而仍旧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发挥着重大作用, 但在西化倾向多一些、传统倾向少一些的社会总趋势下其已经处于守势。这种形势无疑冲击了古代中国社会留传至今的道德节制和文明礼仪的社会风气, 而大众传媒在商业化的操作下更是淡忘了自身所具有的巨大的道德教化功能。当中国社会的舆论风气被西方物质文化强烈影响以致于无法有道德地引导社会大众时中国社会在认知与评价事物时将无法坚定地坚持传统美德的准则故而容易被利益所蒙蔽、所左右,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也将无从谈起。为了给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精神道德的强劲支撑就必须要有道德地建设起社会主义文明风尚, 而前提则是进行第四次解放思想、打破中国社会舆论和风气在引导大众时对西方文化尤其是对西方物质文明的“凡是”。

3、国家:有自信地探索中国道路的需求

近代之后, 从洋务运动到太平天国革命, 从戊戌变法维新到辛亥革命再到新文化运动, 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国精英阶层探索国家道路经历了学习西方科技到学习西方制度再到学习西方思想文化的过程, 每一次的探索都意味着对西方文化学习的进一步深入, 而每一次的深入都无不撼动着中国精英和中国国民对中国传统治国之道的信心并在这种信心撼动之下有形无形地加深着他们对自身民族文化的误解。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中国共产党主要依靠马克思主义以革命战争的方式实现民族独立, 社会主义建设阶段, 党主要在立足中国经济物质领域国情的基础上探索社会主义道路, 在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一精神文明领域始终未能寻找到真正行之有效的融合方式。信心的削弱、文化的误解以及融合的欠缺使得中国人民始终无法以民族文化为根基与支撑自信地探索中国道路, 这也不难解释中国发展道路探索中出现的建立所谓更加“自由民主”的“先进”制度体制而忽视制度背后道德根本因素支撑的西方化倾向。如果不能立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自信地探索中国道路, 我们在前进的过程中就会容易被西方文化所左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将会失去强大的精神思想保障, 因此, 中国必须进行第四次解放思想, 打破国家在探索民族复兴道路上对西方文化的“凡是”。

三、第四次解放思想, 打破西方文化“凡是”的路径

要完成第四次解放思想、打破西方文化的“凡是”, 首先党和政府要做好领导者、其次社会舆论要当好指引者、最后需要每个人民百姓成为捍卫者。

1、有所作为:党和政府做好领路人

在中国这种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现实国情极度复杂的社会主义大国开展第四次解放思想运动没有党和政府强而有力的领导是无法成功的, 因此, 党和政府必须有所作为, 集中力量资源做好这场运动的领路人。首先, 在精神思想领域, 党和政府要集中全国的精英力量站在民族文化为民族国家之根本的角度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当代的重新审视、反思与研究, 不仅要明确相对于西方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今天对国家的巨大价值和根本优势, 更要清楚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在此前提下, 党和政府通过组织学习实践活动在国家领导层面确立优秀民族文化对治国理政的指导地位。其次, 在此基础上从教育入手, 通过学校、党政宣传机构以及各行业领域的教育方式开展传统美德教育实践活动, 进而在全国上下确立道德与礼仪对言行的引导, 恢复国家民族文化的自信心, 形成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为基础且二者相融合的以德治国的国家建设道路。最后, 党和政府还必须要改革国家制度体制, 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贯彻落实和实践发扬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与制度激励。最终, 在国家层面上打破中国对西方文化的“凡是”。

2、勇于担当:社会舆论当好指引人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 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 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是故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社会精神信仰与思想价值体系的巨大真空必须要在基于中华民族文化的根本前提下根据当代中国的具体国情和时代变化予以填补。作为在中国社会拥有主要影响力的大众传媒则必须要勇于担当, 主动承担起净化社会风气、构建基于中国传统美德之上的思想价值体系、恢复中国民族精神信仰以及建设以德为先、以德为本的良好社会风尚的第四次解放思想的重大责任, 当好中国社会舆论的指引人, 指引社会大众在事物认知方式与评价准则上树立以道德和礼仪为底线尺度的价值观念, 在言行方面破除他们潜意识里对西方文化中基于个人主义之上的所谓的“自由民主、人权平等”的竞争式利益价值观的迷信, 消除中国社会在西方物质文明和功利主义不良影响下的社会浮躁与精神空虚, 培养以道德为根基的积极向上、健康充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价值体系。为此, 社会媒体必须在党和政府支持民族文化制度方针的指引下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以传统美德为根本原则、以弘扬和光大民族文化为核心任务来开展传播活动、进行媒体运作, 从而在社会层面上打破中国对西方文化的“凡是”。

3、身体力行:人民百姓成为捍卫人

荀卿云:“道虽迩, 不行不至;事虽小, 不为不成。其为人也多暇日者, 其出入不远矣。”马克思在论述唯物史观下的生产力量时也谈到:力量只有在这些个人的交往和相互联系中才是真正的力量。事实上不仅仅是物质力量, 正如荀子所言, 精神道德的力量也需要在人们的相互交往和联系中得到实践贯彻才能够真正产生。是故第四次解放思想运动必须要每个人身体力行、以自身的实际行动成为中华优秀民族文化的捍卫者, 对西方文化的“凡是”才能够破除。正如恩格斯在批判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和德国古典哲学时所说:构成历史的真正的最后动力的动力, 是使广大群众、使整个整个的民族, 并且在每一民族中间又是使整个整个阶级行动起来的动机。所以, 唯有每个人都遵从国家复兴优秀传统文化的政策倡议、响应社会舆论发扬民族文化的号召, 在生活和工作上努力学习和认真落实传统美德与文明礼仪, 学会以道德的智慧和准则去认知和评价事物以及用自身的点滴行动去捍卫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价值观在当代中国的基础地位, 中国才能够真正形成人民百姓的力量动机并进一步形成历史的动力, 最终, 个人在获得幸福生活的同时也将会完成第四次解放思想的任务并在个人层面上打破中国对西方文化的“凡是”。

四、小结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 必须知道自己是谁, 是从哪里来, 要到哪里去, 想明白了、想对了, 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 我们走自己的路, 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 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 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 我们要虚心学习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但我们不能数典忘祖, 不能照抄照搬别国的发展模式, 也决不会接受任何外国颐指气使的说教。即使西方文化有着众多值得借鉴的优秀成分, 但结合中国的历史国情, 我们仍旧要以自己的优秀民族文化作为治国理政的基础而非陷入对西方文化的“凡是”中。中国下一轮的意识形态潮流应该是再次解放思想、打破西方文化的“凡是”、复兴民族文化的潮流, 这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需要, 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线装国学馆编委会, 编著.四书五经第一卷[M].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 2011, 12, 1:20.

[2][清]王先谦, 撰.沈啸寰, 王星贤, 整理.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 2012, 3, 1:226, 33.

[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14, 10, 1:164, 171, 163-164, 171.

[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 9, 3:208.

凡是 篇8

“从今年起, 凡是符合条件的, 都可以申报相应级别的职称”

记者:“方案”中明确了将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体系。新的职称档次为:三级教师 (员级) 、二级教师 (助理级) 、一级教师 (中级) 、高级教师 (副高级) 和正高级教师 (正高级) 。这是否意味着从今年起, 中小学教师都可以评正高级了?

赵菱菱:此前中学、小学 (幼儿园) 教师系列是分设的, 中学教师系列可评的最高职称是中学高级教师 (副高级) , 小学 (幼儿园) 教师系列可评的最高职称是小学高级教师 (中级) , 统一后新设置的中小学教师系列可评的最高职称为正高级教师。从今年起, 凡是符合条件的, 都可以申报相应级别的职称。可以说, 改革后的职称体系极大地拓宽了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发展通道, 特别是对我省近27万小学 (幼儿园) 教师来说尤为重要, 他们以前的职称是中级到顶, 现在不但可以评副高了, 以后履职期满并达到申报条件了还可以评正高。具体到个人的话, 大家可以对照“方案”中的《云南省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条件》, 看看自己符合哪一等级的申报条件, 然后根据规定程序申报相应级别的职称。

“今年是实施改革的第一年, 小学 (幼儿园) 高级教师的评聘由两厅下达评审名额的方式进行”

记者:《云南省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办法》第十六条提到:小学 (幼儿园) 高级教师按照两厅 (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云南省教育厅) 下达的评审数额进行等额申报推荐, 其他各级职称根据原核定的岗位总量, 在空缺岗位数额内等额申报推荐。小学 (幼儿园) 副高的评审, 两厅为什么要单独下达评审数额?今年下达的数额是多少?

赵菱菱:原来的中学教师职称系列中就有副高级别, 并且都经人社部门批准过岗位设置方案, 所以中学教师评聘副高在原核定的岗位数额内申报就可以了。而小学 (幼儿园) 之前的最高职称只到中级, 今年评副高是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第一年, 是首次进行。“方案”中明确:小学 (幼儿园) 高级教师的评聘分两步实施:第一步首次评聘, 按下达评审名额的方式进行, 即试点州 (市) 继续按照小学高级教师资格总数的3%、其他州 (市) 和省直学校 (单位) 按照小学高级教师资格总数的10%, 下达评审名额, 申报评审后聘任;第二步, 2017年起, 实行常态化岗位设置管理, 在核定的岗位数额内评聘。

至于具体的评审名额, 按照“方案”中的工作进度, 两厅会在7月份内以正式文件形式下达。届时各州市人社局和教育局, 会根据本地教师队伍的实际情况分配名额, 下达到区县;区县再下达到具体的学校和单位, 这样逐级下达后, 完成今年小学 (幼儿园) 副高级教师的申报推荐。

记者:有部分教师特别提到:今年乡镇小学教师评高级是否不受岗位数额的限制?

赵菱菱:提出问题的老师应该是关注到了省委2014年一号文件中“在乡 (镇) 及以下单位专业技术工作岗位取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 可不受单位岗位职数限制聘任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这一条。刚才我们已经提到, 今年是改革的第一年, 小学 (幼儿园) 教师是第一次评副高, “方案”中已明确规定:首次评聘以下达评审名额的方式进行。待进入常态化后, 乡镇小学 (幼儿园) 教师评聘高级教师也可不受岗位数额的限制。

“我省适当放宽了基层教师职称评审的学历要求”

记者:在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师水平评价基本标准条件》中, 评高级教师的最低学历要求是大专学历, 而《云南省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条件》中评高级的最低学历要求是中等师范学校学历, 这是怎么回事?

赵菱菱:《中小学教师水平评价基本标准条件》中对高级教师的最低学历要求的确是大专学历, 但基于我省是边疆少数民族省份的实际, 依据《教师法》《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和省委1号文件的相关精神, 我省适当放宽了对学历的要求。针对小学 (幼儿园) 教师, 放宽到了中等师范学校学历。而且还分了类别:在州市级以上学校 (单位) 工作的, 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后从事教学工作满25年, 并在小学 (幼儿园) 一级教师岗位履职满5年, 可以申报副高;在县及县以下学校 (单位) 工作的, 只要具有中等师范学校学历, 从事教学工作满20年, 并在小学 (幼儿园) 一级教师岗位履职满5年, 就可以申报副高。也就是说, 对州市级以上, 教学工作满25年是从毕业后计算;对县及县以下, 不论中师学历何时取得, 只要教学工作满20年即可。可见, 政策对基层教师做了明显的倾斜, 但需要强调的是“中等师范学校学历”, 这是依据《教师法》做出的明确界定。

“职称评审, 重业绩, 轻论文”

记者:在《云南省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条件》中, 在评审一级以上职称时, 对教学研究论文的发表做了不同程度的要求, 这是否意味着, 在职称评审中, 公开发表教学研究论文虽不作刚性要求, 但仍将作为评审的重要参考?

赵菱菱:应该说改革后的评审条件, 体现了重业绩轻论文的导向。此外, 还对参评教师做了分类, 按照专任教师、校外教育机构教师和教研人员不同的工作实际, 分别作了不同的要求。专任教师以教育教学业绩为主, 对其他教师则注重教育教学、教研、管理等多方面综合评价。对占绝大多数的专任教师来说, 论文占的比重非常小, 而且只是业绩条件中的“之一”, 纵观整个条件, 只有对申报副高级以上职称的、州市级以上的, 有这个“之一”的选择性的要求。而对校外教育机构和教研人员来说, 教学课时量、教学实践不能与专任教师作同等要求, 教育教学研究成果才是工作业绩的重要体现。总的来说, 无论是哪类人员, 评审条件中都体现了重业绩、轻论文的导向。

“政策向民办学校教师和乡村学校教师倾斜”

记者:民办学校教师评聘高级教师及以下职称为何不受岗位数额或评审数额限制?

赵菱菱:民办学校属于非公经济组织, 人员没有编制数额限制, 故而也没有岗位数额的限制, 教师的聘任也是由学校自主进行的, 因此只要符合条件就可以申报评审。而公办学校首先受编制的限制, 其次受岗位设置方案的限制, 所以在没有空缺岗位数额的情况下, 即使达到了申报条件, 也无法申报评审。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 在政策上向民办学校倾斜照顾的力度很大, 总的原则是大力支持、鼓励民办教育的发展。

凡是 篇9

现任香港巨伟国际集团CEO,广州市雅璇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巨伟健康顾问管理中心首席执行官。长期扎根于传统中医医学,师从萧淑贤教授,同时毕业于SCNU,获得MBA学位,创立“健康顾问管理中心”系统,首次提出永续经营的理论,改革了整个美业的经营模式,是巨伟健康顾问管理中心模式的创始人。他擅长易经儒学、宗教神学、团队组建、市场营销、品牌策划,并精通企业哲学,被业界认为是“营销·医学·哲学”融合一体的思维大师。

财智:您觉得未来微商还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吗?

覃泽龙:要了解中国的生意,中国的生意是很奇怪的,中国人很喜欢把一个东西定义化,就像中国早期,会以地域区分并命名商人的群体,类似于徽商、晋商。在这种习惯下,网络购物兴起之后就出现了电商这个名词,进而出现移动电商,现在有了微信,结合微信,又叫做微商。

我们很容易把将新兴的事物定义为一种商业模式,也很容易就一头扎入新的商业模式。我认为微信里面的微商与朋友圈里面的微商,是截然不同的两件事情,而在朋友圈的“微商”,未来的发展空间不大。因为朋友圈的“微商”是分一级、二级、三级经销商,拿一些类似面膜的产品,通过动员,发展成为下线,把厂家的库存转移到第一级下线的库存,然后转移到第二级下线的库存——这种模式不能称为“微商”,只能说把直销的某些方式、某些经销理念植入到微信朋友圈当中。虽然发展空间不大,但这种模式也不会很快消失,因为国家对第三方支付是认同的,如果国家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出台文件去管理朋友圈这些行为,腾讯公司没有出更好的去规范朋友圈,那么这种行为还是会一直下去。

如果不从我们行业去看微商,从微信这两个字去看微商,那就是另外一个理念的东西了。微信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通过语音联系。微信语音的想法来源于哪里?来源于苹果公司的技术,也就是siri的理念。现在腾讯将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搬到了微信上来,通过公众号、订阅号、服务号、语音、朋友圈等渠道,可以在微信上买机票、吃饭、当面支付等等,让生活更加方便快捷。这样的微商,包涵很广泛的,这种微商的发展空间就会一直持续下去,会有很大的商机。

财智:说到互联网,大家都在说O2O,您是怎么看待的?

覃泽龙:我认为线下的产品,在未来一定会改变人们的消费流程,会影响我们行业的销售流程。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顾客的消费习惯已经改变了,但是我们的销售流程却没有改变,还是老套路,那么你觉得这种模式会不会被淘汰掉?

我们应该想尽一切办法去适应新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流程,把每一个套路融入到消费流程中去,就像医缇雅和莹璇这两个产品,现在人去了解,肯定除了在线下了解,同时还会在线上了解,例如去百度搜索。以前的消费流程是喜欢→购买→物流,现在是喜欢→分享(把医缇雅和莹璇品牌分享到朋友圈)→购买→物流。多了一个分享这样的环节,让身边的朋友知道;买完之后,再次分享,又传播给身边另外一些的朋友,就是这样循环传播。

现在这种消费观念,消费流程改变,让我们必须去适应。我们现在需要考虑的是如何把产品销售与服务做到分享这个环节里面去,例如,设计一个流程,让顾客买完产品就马上上网去分享。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么他就不会在网上分享和传播产品,也就不会有更多的人去购买,就意味着你无法适应新兴的模式。当下确实是只有改变,才能适应社会大潮流的发展,才不会被淘汰。

财智:互联网+时代,您觉得会对行业带来什么影响?未来应该如何发展?

覃泽龙:我一直坚持用一句话去区别互联网对行业的影响:可以被物流取代的,未来一定可以被互联网取代;如果无法被物流取代的,在未来就一定不会被互联网取代。

现在这个行业还没有被取代,就是因为我们还存在服务。服务是无法被互联网取代的,不管时代发展成什么样子,顾客要做面部护理或者是身体护理,不可能把脸塞到屏幕里,所以永远都是靠服务和人手。

互联网多少都会影响我们这类行业,行业内一些想赚快钱又不重视服务的厂家,很快就会被取代。美业应该如何发展?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做生意,不管是互联网、PC端、移动端、APP、电商都能改变任何一个人的生活方式。所以,如果我们这个专业线未来一直不接触互联网是不行的,因为没有人可以抵抗潮流,第一点是我们必须要拥抱潮流,第二点是坚持创新自我,不能随波逐流。

财智:请您总结下,是什么因素让巨伟发展如此之快,如此之平稳?

覃泽龙:我认为巨伟集团,这么多年发展得十分好,是因为巨伟人都坚信一件事:能长成一棵大树,就不会动摇,只有小树才会动。

不管最近超流行的水光针,还是刮起热潮的超声刀,巨伟都不会引入。因为巨伟要在自己最专注的领域里,像大树一样向上生长,而不是像小树左右摇摆。巨伟用心去创造,不放松的就是技术和教育。技术和教育,是我们企业最核心的理念,也是巨伟发展到现在,还能如此平稳最关键的两点依托。巨伟没有模式,没有鸡血,只有回归本真的专业和技术,这也是医缇雅和莹璇品牌十几年如一日的教育。真正好的公司和品牌,不需要你相信,你只需要看到事实和效果就行了。巨伟一直用品质感谢前者,用效果征服后者。

财智:大健康产业,抗衰产业趋势良好,您认为要怎么抓住这个市场机遇?

覃泽龙:我认为产业转型需要一个系统的转型方式,要打好系统拳和组合拳。我们在全国推行一套组合系统,就是巨伟健康中心组合系统,这个系统包涵了店务系统、销售系统、服务系统、诊断系统、分析系统,将组合和系统一起来整合,目前发展状况可以说是很理想的,我相信把这个组合系统拳打好,这个市场机遇就抓住了。

财智:未来一两年的规划可以透露吗?

覃泽龙:未来规划,我们有两大发展方向:第一,医缇雅和莹璇品牌一定要与PC端、移动端等互联网行业接轨,要密切结合;第二,医缇雅和莹璇品牌,仍需要在技术方面,提高质量,加强研发,申请专利。

【凡是】推荐阅读:

两个凡是09-24

凡是都有根据的名言摘抄06-01

上一篇:双师下一篇:文化和文明的异同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