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凡是(精选12篇)
两个凡是 篇1
原标题:正确理解新“两个凡是”, 尊重市场和个体
收录日期:2012年10月28日
2012年10月, 中国政府网公布《国务院关于第六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 旗帜鲜明地提出来, “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能够自主决定, 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 行业组织或者中介机构能够自律管理的事项, 政府都要退出。凡可以采用事后监管和间接管理方式的事项, 一律不设前置审批。”
这新的“两个凡是”提得非常及时。2012年从中国政治经济的大背景来看, 有一重要特点, 即这是我国确立市场经济作为经济体制改革主要目标的整整二十周年。同时, 从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来看, 当前也确实处于一种市场经济和政府统制经济并存的格局, 由于种种原因, 进一步深化改革遇到了障碍, 尤其是国有经济和政府部门改革的滞后, 使中国改革到了一个十字路口。在此关键时刻, 国务院能够旗帜鲜明地提出这新的两个凡是, 意义实为重大, 也非常紧迫。分析这两句话, 尤其是第一个凡是, 其实就包含了两个层面的凡是:一是凡公民能自决的, 政府都要退出;二是凡市场能调节的, 政府都要退出。这里实际上是向人们展示一个信念, 即中国的改革其实是应该从一个完全信赖政府、信赖计划, 不相信市场、不相信公民个人自决的模式转向越来越尊重市场和个体, 越来越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的, 走向趋于符合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要求的道路上来。
一、尊重市场和个体
根据经济学家张维迎的解释:市场经济之所以优越, 足够引起经济发展和社会福祉的增加, 就在于它从人性出发, 认为人是利己的经济人。市场经济不仅承认这种人的本性, 而且从这个本性出发设计了一套机制, 让互不相识的、利己的个人对各自的行为负责, 并实现相互合作, 共同促进社会进步。这种机制就是“看不见的手”, 即价格机制, 并通过企业、企业家、利润这些概念形成一套经济体制。既然我们承认市场经济的合理性, 那么在经济体制方面, 进一步改革的核心问题仍然是建立和健全竞争性的市场体系, 使市场能够在资源配置中充分发挥基础性的作用。因此, 尊重市场和个体是必需的。关于这个问题, 本文强调三点:其一, 应尽量发挥人们自由创业和自主择业的积极性, 鼓励创新, 给民间资本以足够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显然政府应少干预经济。其二, 尊重个体的所有权。要使市场交换能有效地进行, 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必须要有明确的所有权关系。明确所有权, 市场主体能自由处置自己的物品, 并且在所有者的个人经济活动中代价和收益之间建立明确的关系, 即每个经济主体以尽可能少的成本投入得到收益的最大化。这样竞争才能充分, 才能形成有效的经济刺激机制, 这是市场能够有效运转的最大动因。所以, 尊重个体的所有权是发展、完善市场经济所绕不过去的问题。其三, 尊重市场和个体还需要良好的法制制度对市场的游戏规则加以规范和执行, 这显然是政府的责任, 也是当前比较欠缺的。
二、当前市场化进程受阻的主要表现
我们说四年前全球金融危机对其后整个世界经济的影响, 在发达国家明显表现为政府干预的增加以及政府监管的扩大。而在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也包括我们中国, 政府同样是越来越多地卷入经济, 难以自拔。从我国具体情况看, 市场化进程受阻, 主要表现在: (1) 国有经济仍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制高点 (一般称为“经济命脉”) , 国有企业在石油、电信、铁道、金融等重要行业继续处于垄断地位;这种垄断既表现为经济性的垄断, 即国有企业凭借由政府倾斜政策所支撑的巨大经济实力, 足以压制竞争对手;也表现为行政性的垄断, 就是政府利用行政权力保护与自己利益有关的国有企业 (也包括某些本地的非国有企业) , 排除竞争对手或者限制竞争。目前, 社会上对国企议论比较多的是由于垄断所引起的效率低下、竞争不公、分配不公以及民营经济的受限制、受挤压等严重问题。如果国企不做出改变, 不改革, 那么其他市场化改革就是空谈; (2) 各级政府握有支配土地、资金等重要经济资源流向的巨大权力。目前, 各级政府和国有企业控制着过多的经济资源, 特别是土地和资本资源, 并且把其中大部分投入到盈利性的企业中去, 与民争利。这种情况是不正常的; (3) 现代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法制基础尚未建立, 各级官员有着很大的自由裁量权, 通过多种手段对企业的微观经济活动进行频繁的直接干预。如最近媒体所报道的某地方政府对富士康企业大规模招工进行财政补贴一事, 显然地方政府这种行为属直接干预经济, 既不尊重市场经济的公平法则, 也扰乱了劳动力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因此, 从中国的现实情况看, 政府对市场的过度干预仍然是对市场经济平等竞争等原则的主要威胁。所以, 有关方面应该有一个更彻底的、更实际的改革思路。
三、新“二个凡是”应深刻认识, 并切实执行
(一) 根据经济学家吴敬琏的建议, 治本之策是继续推进国有经济有进有退的布局调整。
应当坚持1997年中共十五大决定的方针, 国有经济逐步从一般性的竞争性部门退出。这虽然是老话题, 但在今天国有垄断大企业实力不断增强, 而民营经济和个体经济不断萎缩的复杂局面下, 此提法无疑为各界敲响警钟。尊重市场和个体, 尊重客观经济规律, 大力放手让市场去试, 让公民自己去决定, 哪些是市场真的干不了的, 国民自己真的没法决定的, 需要政府来帮忙的等等, 应由市场来判定。
(二) 政府的反思。
实践证明, 政府必须是一个超然的角色, 理论上讲其利益不可能从某单个企业直接获得, 而应该是来自整体经济的繁荣, 来自一个开放创新、欣欣向荣的健康市场。在当下深化改革的关键时刻应有反思。
反思之一:政府的基本职责就是提供公共品。目前, 在我国有许多公共品供给出现了严重的短缺。例如, 社会保障基金、公租房建设都有很大缺口。这些正是“全民所有”的国有资本用得其所的地方。多年前就有过这样的建议, 应当将万亿元的国有公司股权划拨到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 用以归还国家对老职工的社会保障欠账, “做实”他们的个人账户。
反思之二:政府应该维护一个公平开放的市场秩序, 让企业可以自由竞争, 消费者可以从中受益。搭好台, 自然就有逐利的企业家去拼了命地发展经济, 包括一些所谓的基础建设和公共经济领域, 等等。政府要提供的最重要和唯一的基础设施就是当好裁判, 保护好公民和企业的平等产权, 其他就应大胆放手。“我无事而民自富”。所谓有效政府, 则是政府应当在纳税人的监督之下, 改善政府的管理, 杜绝贪污和浪费, 做到低成本、高效率地为公众提供服务。
反思之三:政府要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 实现依法行政。在目前的中国, 各级政府在配置土地、资金等资源方面拥有过大的权力, 对政府活动边界又往往不够明确, 这样就使一些官员掌握过大的自由裁量权和寻租机会。针对这种情况, 必须在削减各级政府支配经济资源权力的同时, 切实保证所有政府官员在执行自己的职能时严格遵纪守法, 防止他们以国家的名义侵犯公民的基本权益。近年来,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国务院制定了一系列限制政府行政权力的法律法规,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保证这些法律法规得到切实的执行。进一步说, 如何真正把国家的权利体系妥善安置到一个合理的制度框架中, 能够受到法律的有效制约, 这才是改革的深水区。
经验上也证明, 越是政府退一步, 市场就进一步, 越是政府权力少一点, 公民权利多一点, 经济就会越发展, 人们的生活也会越幸福。理解新“两个凡是”也是对中国过去30多年改革经验的总结。国家经济要发展, 人民要幸福, 这是必由之路。
摘要:最近, 国务院旗帜鲜明地提出“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能够自主决定, 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 行业组织或者中介机构能够自律管理的事项, 政府都要退出;凡可以采用事后监管和间接管理方式的事项, 一律不设前置审批。”这为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新“两个凡是”,尊重市场和个体,“公共服务型”政府
参考文献
[1]王晓林.市场经济整体理性与科学发展.经济学家 (成都) , 2009.121.
[2]尚芳.农民工养老保障再成“焦点”[J].中国社会保障, 2010.8.
[3]柯健.建设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太原) , 2009.6.
两个凡是 篇2
1、“两个加强、两个遏制”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加强内部管控、加强外部监管;
遏制违规经营、遏制违法经营。
2、开展“两两”回头看工作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实现保险业什么目标的必然要求?
“十三五”战略目标
3、保监会成立的“两个加强、两个遏制”回头看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分别是?
组长:项俊波主席;
副组长:黄洪副主席。、中国保监会134号文具体文件名称是?
《中国保监会关于开展保险机构“两个加强、两个遏制”回头看工作的通知》(保监稽查[2016]134号)、“两两”回头看工作指导思想是: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坚持一个方针,把握两大目标,落实三项任务,围绕四个线索,突出五大重点。概括起来叫做什么?
“一二三四五”的工作思路
6、“两两”回头看工作坚持的一个方针是什么?
坚持发现问题、揭示风险的方针
7、“两两”回头看工作把握的两大目标是什么?
把握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和性质恶劣的重大案件
8、“两两”回头看工作落实的三项任务是什么?
检查、问责和制度建设
9、“两两”回头看围绕的四个线索是什么?
去年“两两”检查中发现的问题;
中央巡视组反馈的问题;
审计中发现的问题;
公安司法等立案查处的案件。
10、“两两”回头看工作突出的五大重点指什么?
突出重点领域、突出重点机构、突出重大问题、突出重大案件、突出重大风险
11、本次“两两”回头看工作中,将被纳入重点抽查范围的单位是哪些?
有群众举报和消费者投诉较多的;
自查措施不得力、工作走过场的;
内部控制尤其是财务内控薄弱的;
回头看反映无问题的;
省公司认为其它有必要开展重点抽查的。
12、“两个加强、两个遏制”回头看需要重点关注的“五虚问题”是指什么?
虚列费用、虚假承保、虚假退保、虚挂保费、虚假理赔
13、省公司 “两个加强、两个遏制”回头看工作的时间安排是怎样的?
第一阶段:准备部署(2016年8月1日至8月10日);
第二阶段:全面自查(2016年8月11日起至2016年8月31日);
第三阶段:督导检查(2016年9月1日至9月16日);
第四阶段:总结报告(2016年9月16日至9月30日)。
各中心支公司于9月16日前将本公司回头看工作开展情况总结报告及报表报送省公司“两个加强、两个遏制”回头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14、“两个加强、两个遏制”回头看工作,总公司督导抽查省级分公司比例不低于();省分公司督导抽查三级机构比例不低于();三级机构对四级机构的督导检查要()。
1/3;1/2;全覆盖。
15、“两个加强、两个遏制”回头看排查的时间范围是?
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必要时可向上追溯
16、非法集资案件分为哪几种类型?
主导型、参与型、被动型
17、近年来,互联网金融涉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典型案例是哪些?
泛亚、大大集团、e租宝等
18、“两个加强、两个遏制”回头看工作中,跨市场、跨区域、跨行业传递的风险主要关注哪些内容?
互联网高现金价值业务;
保险机构依托互联网跨界开展的业务;
非法经营的互联网保险业务。
19、对检查中发现的隐患和问题,实行“零容忍”,真正做到“四到位”,是指哪四项内容?
整改措施、责任、时限和预案“四到位”
20、省级分公司及以下机构重点排查的风险领域是什么?
群体性事件风险和声誉风险;
“五虚”问题及整改情况;
跨市场、跨区域、跨行业传递的风险;
重点领域业务经营的合规性;
内控有效性风险。
“两个加强、两个遏制”回头看:银监会排查六业务
中国银监会决定自2016年7月起在全国银行业范围内全面开展“两个加强、两个遏制”回头看工作,并已下发通知。
“两个加强、两个遏制”是银监会于2014年12月布置的“加强内部管控、加强外部监督,遏制违规经营、遏制违法犯罪”专项检查。
此次回头看,银监会要求采取银行业金融机构自查与监管部门检查相结合的方式。银行业金融机构于2016年10月底前完成机构自查,各银监局于2016年11月底前完成监管检查。
“这次回头看是对去年„两个加强、两个遏制‟专项检查的再回访,是在全国范围内的统一行动。”某地方银监人士表示。
抽查比例不低于30%
该次回头看中,银行自查覆盖2016年6月末有余额的各类重点业务,包括存款、信贷、票据、同业、理财、代销等;“上查下”中机构数量原则上不低于30%,业务量原则上不低于本级自查金额的30%。
机构自查的检查范围,包括此前“两个加强、两个遏制”专项检查(包括自查、监管检查、2015年自主开展的回头看工作)和上级党委巡视等发现问题的整改和问责落实情况,各机构在公司治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案件防控以及服务实体经济等情况,存款、信贷、票据、同业、理财等各类重点业务中是否存在新发生的违法违规行为。
其中,针对目前有股份行、城商行股权被转让、质押等情况,特别提及检查股东资质是否符合监管规定,股权转让、质押等管理工作是否到位等。此外,对公司治理检查还包括是否建立完善的信息科技系统,充分利用科技管控、网络技术、大数据等手段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和金融案件。
在监管检查部分,要求各银监局对部分检查项目采取“双随机”抽查方式进行检查。辖内法人机构抽查类型应全覆盖,抽查比例不低于30%。辖内非法人机构中,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大型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邮储银行抽查比例不低于30%;其他机构抽查比例不低于20%。
除检查机构自查部分情况外,监管检查部分提及,特别注重加大对跨市场、跨机构、跨业务领域的检查力度,加大对机构内控有效性的再检查力度。
六项银行类重点业务检查
银监会要求,对重点业务环节的合规经营和风控全面覆盖2016年6月末各类主要业务余额,加大对关键环节和重要岗位的检查力度,重点排查违规经营和违法犯罪高发的存款、信贷、票据、同业、理财和代销等六大业务领域。
2015年末以来,票据风险事件频发,多家大行、股份行乃至农商行卷入其中。在对票据的检查中,银监会要求对开票、承兑、贴现、转贴等各环节均进行重点检查。
检查措施包括,开票、承兑、贴现等环节中贸易背景真实性审查、授信调查和统一授信管理是否到位,票据承兑保证金和贴现资金管理是否到位,票据转贴现和买入返售、卖出回购业务环节中,是否存在为他行“做通道”、“消规模”等行为,是否与同业交易对手准入名单之外的机构开展票据回购业务,是否无背书开展票据买卖。此外,还包括是否与“票据中介”、“资金掮客”等开展票据交易;是否存在公章、印鉴、同业账户等出租、出借行为。
在信贷业务检查方面,除重点检查授信条件是否弱化、大额授信风险、批量为同一商圈多个商户或小微企业贷款外,银监会强调了对“首付贷”的检查,要求检查是否存在个人住房贷款首付资金来自P2P平台、小贷公司、房企或房地产中介等渠道,是否存在融资给第三方用于发放首付款、尾款等,是否存在个人消费贷款、个人经营性贷款、信用卡透支等资金用于支付购房首付款等。此外,要求银行排查债务链、担保圈、互联网金融、民间融资等带来的外部风险传染。
同业业务检查方面,主要检查同业业务专营制等情况,并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对同业业务进行会计核算和资本拨备计提。
“同业检查主要为对应2014年发布的、规范同业业务的„127号文‟和„140号文‟,实际上同业业务经过这两年的整顿已经相对规范。这次检查的重点应该是之前发生风险事件的票据,以及理财。”某股份行人士表示。
在银行理财监管新规正在征求意见的当下,对理财业务的检查上目前仍为传统领域。银监会要求重点检查理财业务事业部改革,以及通过发行理财产品归还贷款;以自营业务承接理财风险资产;理财产品相互交易、调节收益;接受其他金融机构回购或承诺,利用理财资金为他行代持资产;签订“阴阳合同”或抽屉协议等为非保本理财提供保本承诺等情况。
在对代销的检查中,银监会也要求检查是否为代销产品提供直接或间接、显性或隐性担保,包括承诺本金或收益保障。
此外,存款业务重点检查是否存在“存款失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挪用客户资金、存款虚存、存款不入账和异常异地大额存款等。
除银行类业务外,银监会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货币经纪公司的特色业务以及其他金融机构业务提出重点检查内容。
两个凡是 篇3
坚持尚德诚信,在政治纪律、政治规矩上,进一步增强看齐的意识。落实两个会议精神,就要围绕“两个看齐”的方向,深入学习领会习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以德至上、诚实守信。一要忠诚。对党、对组织、对人民、对同志、对审计事业忠诚老实,坚决维护中央的权威,听从中央指挥,不得阳奉阴违、自行其是,不得背离中央的要求另搞一套,不得对党中央大政方针妄加评议、口无遮拦,不得公开发表与党中央精神相违背的言论,不得散布传播政治谣言,不得泄露党和国家的秘密。二要真诚。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把党章作为行动指南,把执行《准则》和《条例》作为道德“高线”、纪律“底线”,在日常工作中恪守党性原则,按制度办事、按原则做人,做到在大是大非上严而又严、在小事小节上慎之又慎,始终把党的政治纪律作为一条必须遵循的“底线”和“红线”,老老实实做人,诚诚恳恳办事。三要坦诚。对人胸怀开阔、心胸坦荡、与人为善、虚怀若谷,善于团结各方面的同志共同干事创业,坚持五湖四海,不搞亲亲疏疏、拉帮结派,不搞以人划线、排斥异己,不封官许愿、笼络人心,不搞团团伙伙、相互关照,不搞人身依附和只对领导个人负责,而不对组织负责。
坚持敬畏意识,在遵纪守法、权力制约上,进一步增强看齐的自觉。落实“两会”精神,就是要围绕“两个”看齐的要求,在遵纪守法中进一步强化权力约束,树立敬畏意识,更好地使审计工作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一要敬畏法纪。要严格遵纪守法,坚决不搞形式主义、好人主义,坚决不搞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坚决不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坚持挺纪在前,经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综合运用批评教育、组织处理、纪律处分等多种方式,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二要敬畏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紧紧围绕公共权力运行轨迹,把握审计权力运行的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着力监督审计宏观政策执行、重大项目决策、公共资金分配、国有资产处置、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等情况,着力揭露和查处权力寻租、贪污贿赂等问题,促进审计更好地为民掌权用权。三要敬畏人民。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心中装有人民,虚心接受人民群众对审计的监督。要围绕惠民政策落实,发挥审计的保障作用,围绕公共权力运行,发挥审计的制约作用,围绕促进改革发展,发挥审计的建设性作用,让人民群众分享到改革发展的更多红利。
坚持突出重点,在经济发展、服务民生上进一步增强看齐的主动。落实“两会”精神,就要围绕“两个”看齐的目标,找准审计监督的切入点,把审计监督的重点放在“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和服务民生上。一是在财政税收政策方面,要重点关注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财政支出进度、对实体经济和中小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执行、项目资金到位、保证重大项目建设等情况;二是在金融政策方面,重点关注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发展、保障重大项目融资等情况;三是在产业政策方面,重点关注养老保险、科技服务以及信息技术、新能源、电子商务、节能环保、文化体育等产业的支持力度情况;四是在民生政策方面,重点关注加大对扶贫、“三农”、民政、社保、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的投入力度情况;五是在监督措施方面,重点关注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推动规范公开行政审批流程压缩和明确审批时限情况,揭示明放暗留、变相审批、弄虚作假行为,营造干部和非公企业的亲清关系。
坚持履职尽责,在引导热点、回应难点上,进一步增强看齐的担当。落实“两会”精神,就要围绕两个看齐的需要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履职尽责,更好地发挥审计经济“卫士”、政府“谋士”、反腐“勇士”的担当作用。一要敢于担当。就是要敢于碰硬,切实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责任“硬着陆”、“硬落实”。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粉身碎骨浑不怕”的志气与魄力,有敢说真话、敢报实情、敢于揭真相的勇气和正气,有自断后路、不畏权力、自甘寂寞的决心与坚守,认真做好审计本职工作。二要善于担当。就是要根据“两会”精神,结合工作实际,抓好审计创新,善于把审计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善于把审计工作融入经济发展新常态;善于把审计工作的定位、目标和举措纳入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全过程。三要勇于担当。就是要把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审计工作结合起来,当好反腐的“利剑”。工作中主动不被动,积极不消极,尽责不懈怠,履职不回避,围绕经济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树立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创新工作思路、调整工作部署、完善工作举措,以客观公正的态度为百姓说话,替组织分忧,确保反腐倡廉目标实现。
两个凡是 篇4
一、“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思想的提出
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 伴随着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发展,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工人运动此起彼伏, 矛头直接指向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及其资本主义私有制, 这不仅表明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日益激化, 而且还表明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从此登上了历史舞台。马克思、恩格斯正是基于对资本主义现实矛盾的科学分析, 怀着为人类的幸福事业而奋斗的崇高理想, 促使他们毫不留情地批判和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罪恶, 最后, 科学地论证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未来趋势, 即社会主义最终代替资本主义, 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这个思想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提出, 它指出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这就是后来被人们称为“两个必然”的理论, 即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随后马克思、恩格斯就投身了欧洲大革命。这场革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民族革命, 无产阶级在欧洲的历史舞台上发挥出重要作用。但是欧洲大革命的主要领导力量和革命主力仍然是新兴的资产阶级, 在他们掌握政权后, 各国资产阶级自由派便开始阻挠群众运动, 在国际反动势力联合绞杀革命力量时, 他们毫不留情地背叛了革命, 致使轰轰烈烈的欧洲大革命失败。但这场失败并没有扼杀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 反而使《共产党宣言》在欧洲大革命的实践中接受检验并得到丰富和发展。所以, 这次工人运动的失败, 使得马克思重新思考现实的资本主义和工人阶级自身的情况。他认为, “两个必然”的实现是需要一定时间和条件的, 因此, 他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又提出了“两个决不会”作为补充, 即:“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 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 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 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前, 是决不会出现的。”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时期,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缓和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还可以通过各种手段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使资本主义焕发生机, 但这些不能扭转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给我们指出了前途是光明的, 只是道路是曲折的, 让我们明确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还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社会主义建设任务仍然艰巨, 要代替资本主义还需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因此, “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对于我们今天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思想的现实意义
科学理论的最大魅力就在于它可以正确指导实践, “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从产生至今的150多年里, 被实践证明依然是正确的, 它们的理论光辉仍然可以照耀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一, 指导我们科学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进入21世纪, 资本主义还在继续稳定中发展, 并且为了进一步缓和和工人阶级的矛盾, 吸取社会主义国家的一些做法, 对生产关系进行了局部调整, 使得资本主义又焕发了一定生机, 尤其是社会保障体系方面的进步, 对失业人员的救济, 对低收入困难家庭的补助, 还有社会保险、养老金等的进一步发展, 这些都改善了中下阶层人们的生活水平, 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因此, 有人就会拿资本主义这些做得好的方面来和社会主义的一些劣势相比较, 从而得出社会主义并不比资本主义优越, 甚至还会说资本主义比社会主义优越。殊不知, 这样的观点只看到了表面现象, 却没有注意到两个主要的深层因素。以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和我国为例, 首先, 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众所周知, 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是经历了几百年的工业化进程才达到了今天的生产力水平, 而我国则是直接由封建社会末期之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经历了列强的瓜分和掠夺、国民党的破坏, 可以说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开始社会主义建设的, 虽然我们的发展速度很快, 但是对于落后的几百年的工业化的生产力水平, 岂是几十年就可以赶得上的, 假设我国和发达资本主义的生产力水平相当, 我国肯定会做得很好, 肯定优于资本主义。其次, 人口因素。我国人口大概占世界人口总数的五分之一, 虽然我国资源、国民生产总值、经济总量等指标在世界上名列前茅, 但是人均数量却少得可怜, 可见不是我国生产力发展不行, 主要是人口负担相对而言要比任何国家都大得多。对于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 我国已经完全解决了人们的温饱问题, 这已经是一个相当大的进步了, 这已经足以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同时, 我国还在进一步逐渐解决社会发展的诸多问题, 如国家对三农的大力扶持, 城乡实行免费的义务教育, 对医保社保的进一步改革, 公租房、廉租房的浮现等等, 我国正在努力解决在发展过程中的种种问题。因此, 要透过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现象来把握资本主义的实质, “这些新变化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 并没有克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也没有改变“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科学性。
第二, “两个必然”是运用唯物史观的方法论证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这就更加坚定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马克思和恩格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的角度科学论证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 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社会, 这是被历史证明了的不可违背的客观规律, 共产主义社会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社会这也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社会主义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经阶段, 因此, 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尤其是对于我国来说, 虽然已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但是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 而这一阶段也不是每个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必须要经历的阶段, 因此, 要完成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建设, 就必须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这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的科学之道, 也正是“两个必然”所预示的历史发展趋势, 使得我们更加坚定了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心和勇气。
第三, “两个决不会”思想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社会主义事业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两个决不会”思想明确告诉我们任何一个社会形态, 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以前, 是决不会灭亡的。当今, 在这个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社会形态并存的时代, 资本主义明显还在相对稳定中繁荣发展, 而相比之下社会主义的建设却有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 尤其是自从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以后, 社会主义事业处于低谷时期, 使得社会主义一直处于劣势地位, 增加了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难度。此外, 在质上, 社会主义国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还远远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属于发展中国家行列;在量上, 社会主义国家数量也为数不多, 由二战后的几十个变成了几个。因此, 可以看出社会主义国家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劣于资本主义, 再加上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剥削、文化渗透等隐性侵略, 使得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风险越来越大。然而, 有一点却是不能改变的, 那就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 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 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 但道路是曲折的。”因此, 我们要正确理解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 它不是阻碍我们前进的绊脚石, 而是警戒我们要注意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要出现的问题, 及时解决, 提高建设社会主义的质, 为共产主义的实现打好坚实牢固的根基。
总之, 只有科学理解“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思想内涵, 才能坚信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历史趋势, 坚定社会主义必然建成, 共产主义必然实现的信念。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3]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发展史研究所.马克思主义史: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6.
[4]庄福龄.简明马克思主义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
[5]叶庆丰“.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的论断及其当代意义[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03, (7) .
[6]欧亚平.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思想及现实意义[J].理论前沿, 2004, (8) .
[7]仲兆华.试论“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论断对认识当今社会的意义[J].理论探讨, 2005, (1) .
两个凡是 篇5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牢记“两个务必”做到“两个提高”》。
重温中国历史,我们看到王朝的更迭、社会的变迁,无不验证“忧伤兴国、逸豫亡身”的名言,无不揭示了“滋生骄逸之端,必践危亡之地”至理,无不印证“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古训。
我们的党正在历史的昭示下,始终保质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作风,领导全国人民夺取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凝聚着我们党对历史教训的深刻总结。半个世记来,“两个务必”深深教育了几代共产党人,使绝大多数党员干部经受住了执政的考验,使党的事业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改革开放,我们的党领导人民取得了辉煌成就,经济社会,人民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党也面临着国内的严竣挑战,有的党员干部可能经受不住执政和开放的考验,可能发生追求金钱、色等消极~现象,正因如此,江泽民同志告诫全党:“我们已经走出了一条光明大道,但前面的路并不都是平坦的,还会有各种困难和风险,包括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来自国内和来处国外的,经济生活中的和社会政治生活中的”2001年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进一步提出:“我们必须围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个基本问题,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十六大党不仅重申了这一问题,而且进行了深刻的总结,将其纳入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之中。可以说“两个提高”即是新中国成立后党的建设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使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
面对现实产,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对党和国家建设起到推动作用,同时也给新形势下牢记“两个务必、做到两个提高”带来严竣的考验。
思想观念的变化,使部分党员的理想信念受到了冲击,发生了动摇,认为艰苦奋斗是战争年代,物质条件困难时期的事,和平年代,物质丰富的年代再提艰苦奋斗过时了,太土气,房了住宽一点,车子坐好一点,吃喝消费高档一点是小事,还有些人认为自己能力强、贡献大、理应得到高回报,提倡艰苦奋斗,克制个人欲望,那就太吃亏了。
权钱交益的巨大利益,使我们的领导干部成为某些追逐者的进攻对象,他们用“送出一只鸡,牵回一头牛”的交换原则,千方百计“钻内打洞”以钱换权,使一些放松警惕的领导干部滑向违法乱纪,腐化堕落的泥坑。
利益分配方式的多样性与利益分配格局中的缺陷,给善于投机钻营的人带来了“暴富”的机会,少数“暴富者”贪图享受使部分抵不着诱惑、逃不出迷惑的领导干部,由于一念之差,转成为人民的罪人,阶下的囚犯。
由此可见,党中央反复强调要牢记“两个务必”做到“两个提高”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两个凡是 篇6
摘 要 “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是马克思在考察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得出的重要理论。正确认识二者的关系对于我们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长期性、艰巨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两个必然” “两个绝不会” 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
1848年2月,马克思恩科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1]的结论,即“两个必然”。1859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又提出了“两个决不会”,即“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之前,是决不会出现的”[2]。“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两个重要命题,都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二者存在内在的高度统一,是辨证统一的关系。深刻认识二者的关系,对于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发展,坚定共产主义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
正确认识“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对于我们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坚定共产主义必然实现的信念具有重要意义。
1.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树立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心。过去,在“两个必然”的实现问题上,存在着一种盲目乐观的错误观点,认为资本主义马上就要灭亡,明天就可以进入社会主义。这种错误的观点不仅导致工作上的许多失误,甚至当社会主义遇到挫折时,人们就丧失了社会主义的信心,对“两个必然”的实现产生了怀疑。纵观人类历史社会发展的进程,我们可以看出,任何社会形态的更替,无论从奴隶制到封建制度,还是从封建制度到资本主义制度,都经历了错综复杂、曲折漫长的过程。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一种先进的社会制度代替另一种落后的剥削制度,创造比资本主义社会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消灭阶级和阶级压迫,这必然是一个长期、艰苦和复杂的过程。其次,只有当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不能容纳生产力发展时,资本主义的外壳才会被撑破,才会被一种新的生产关系所代替。而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还显示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容纳的空间,它向社会主义转变会触及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必然会遭到阻挠和反抗,因而,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必然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过程。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内在关系,对于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替代关系,坚定共产主义的必然胜利,同时又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复杂和艰巨的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马克思和恩科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说过:“资产阶级除非对生产工具,从而对生产关系,从而对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进行革命,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3]。从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确立到现在,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就是资本主义适应形势的变化而不断地进行自我调节的历史。在这一过程中,资本主义发生了许多新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特点。特别是二战后,由于第二次产业革命的迅速发展,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自我调节、改良和改善,使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生产力、科学技术获得了新的很大的发展,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也得到暂时的缓和,这些无疑延缓了资本主义的灭亡,延长了资本主义的寿命;在另一方面,由于当代资本主义的这些新变化,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并没有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反而使之在新的基础上积累和加剧,也没有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因而也就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由于自身的矛盾发展而最终为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客观必然性,这就为“两个必然”理论提供了科学的依据。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既显示了社会主义在全世界最终胜利的客观历史趋势,表明现代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创造的文明前提日趋“完备”;也反映了资本主义还有一定的生命力。俄国十月革命前夕,列宁曾指出:“国家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最完备的物质基础,是社会主义的入口。”“社会主义现在已经在现代资本主义的一切窗口出现,在这个最新资本主义的基础上没前进一步的每一重大措施中,社会主义都直接和实际地显示出来”。但是,这种必然性的实现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也就证实了马克思的“两个决不会”的科学论断。
3.有助于我們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几千年的人类社会发展史表明,每一次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无不经过曲折反复的斗争;每一个新生的社会制度,无不有一个从不成熟到逐渐成熟、从不完善到逐渐完善扥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的甚至要经历反复、多次的复辟、危机和失败,而后才能站住脚。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是用公有制代替私有制,是要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并且要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基础上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因此就不能一帆风顺、一蹴而就。社会主义只有在斗争中发展。20世纪八九十年代,社会主义的发展遇到了最大、最严重的挫折,即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这一度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了低潮。但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这只是一种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并不等于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失败。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前去古人的伟大事业。马克思、恩科斯在创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时,只是为社会主义实践提供了一般的原则和方法,而不可能提供现成的答案和固定的发展模式。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只能在摸索中前进、曲折中发展。因而出现错误、失败甚至是倒退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曲折,都改变不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的:“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消弱了,但人们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4]。当代中国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找到可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中华民族为了实现自身的伟大复兴而做出的重大抉择,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总结,也将是中华民族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4.有助于我们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马克思、恩科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时,是以高度社会化的资本主义生产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前提的。但是,革命的实践超越了马克思、恩科斯当年的预期。社会主义革命不是并不是在生产社会化程度最高的资本主义国家首先实现的,而是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俄国、中国和其他国家实现。由于受到生产力发展状况、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这些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必然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中国共产党坚持和继承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经过几十年的实践探索逐渐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建设理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特别强调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合发展生产力。进入新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深刻理解“两个必然”、“两个决不会”科学论断,正确认识二者现实与未来、量变与质变的统一、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我们就会更加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坚信“两个必然”的科学性。同时,又会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长期性、艰巨性,防止盲目乐观和悲观失望两种错误倾向,正确认识当代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科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科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两个凡是 篇7
2014年, 豪迈集团公司实现产值30亿元, 净利润7.2亿元, 纳税3.5亿元, 职工薪酬福利和股东收益各7亿元。在速度与效益、生产与分配、按劳分配与按股分红等方面, 都实现了高速、高效、协调、统筹发展。
这一年, 豪迈集团共创造社会财富超过16亿元;这一年, 豪迈集团提供就业岗位4000多个, 员工队伍过万。
追溯豪迈公司20年的发展历程, 以年均超过50%的速度高速成长, 生产效率年均提升约10%, 现在的主营产品净利率达30%, 而且职工收入、股东收入、纳税实现协调增长。公司已成为世界轮胎模具制造基地、世界气门芯生产基地, 还成为我国最先进风洞的制造者、高效节能换热器标准的制定者、“中国橡胶模具及制造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盟主。与此同时, 豪迈公司连续4次登上美国福布斯“中国潜力企业榜”, 2010年位列第10名。他们的上市公司——豪迈科技, 2014年在福布斯“中国上市潜力企业100强”中, 位列第40名。
而今, 在世界经济普遍下行的情况下, 豪迈集团为何能够取得如此耀眼的业绩?尽管可以摆出很多——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国际合作等等, 豪迈人都做得很好。可是, 我们在豪迈调研的过程中, 大家更多地感受到一种氛围, 一种文化的氛围。豪迈人所构建的共同价值观, 孕育产生了巨大的向心力、凝聚力、创造力。
豪迈文化的要义
豪迈公司董事长张恭运认为, 做企业就是做平台, 我们就是要“把企业办成让每一个员工实现自我价值并奉献社会的理想平台”。在这个平台上, 企业要逐渐形成三个共同体, 即利益共同体、事业共同体、精神共同体。三个共同体不是后者否定前者, 而是互相依存、循序渐进, 不断上升到新的层次。让员工从产生利益满足感, 到生成事业成就感, 再到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 构建起豪迈团队精神。
合伙合作, 诚信为基
豪迈像华为一样推崇合伙人制度。他们认为, 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 办企业就是以人为中心的各类要素的整合, 无非就是我以资本, 你以技术, 他以劳动来进行合作。因此, 迈入豪迈大门的每一个人, 接受的是合伙合作的理念, 脱开了民营企业雇佣被雇佣、剥削被剥削关系的困扰。他们对合伙合作给出了四个条件:一是必须平等;二是必须自愿;三是必须诚信;四是必须互有价值, 企业认为员工能为企业创造价值, 员工认为在企业能够实现自我价值。
四个条件中, 诚信是基础和前提。无论你有多大本事, 不管能给企业带来多大利益, 只要不讲诚信, 就拒绝合作。豪迈人的诚信, 首先表现为企业作为“法人伙伴”诚实对待员工。不克扣工资、加班费, 按时缴纳“五险”, 按时发放住房、交通等各种补贴, 离职时可以拿到直到离开时刻的报酬。1995年, 公司成立的第一年, 企业在“三无”状态下艰难度日, 全年亏损18万元, 在员工已经放假的农历“小年”, 张恭运和另一位股东骑着全厂唯一的摩托车, 拿着刚刚筹来的钱, 挨家挨户给员工送工资和奖金。
其次, 员工与企业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讲诚信。入职豪迈第一课先学诚信, 公司发展史上的虚报账3元钱的“烧鸡事件”“虚报加班事件”“误发奖金事件”, 作为范例屡被提及, 人人知晓。在接下来的工作生活中, 一旦发生类似事件, 哪怕是普遍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 在豪迈就被当成“违背信仰、苦兄害弟”的大事、要紧事, 组织起来进行主管大辩论、员工大讨论, 通报、甚至辞退, 一旦辞退将不得再次入职豪迈。
再次, 公司只与诚信的上下游客户合作。豪迈本着合伙合作的理念对待上下游客户, 关注客户需求, 追求共赢。坚决反对“店大欺客”或“客大欺店”, 合作中特别注重双方要“重合同, 守信用”。
豪迈公司对诚信信念的坚守, 使人际关系变得轻松简单, 让“少琢磨些人, 多琢磨些事”成为公司氛围。内化于心的信念还大大降低了企业的制度成本。例如, 遍布公司各个场所的诚信超市自动投币、无人值守, 加班时间自己报, 根据需要自己选择出差所乘交通工具和入住的酒店, 电话和私车公用的费用自己报, 收到回扣或主动上交财务或退回或冲抵货款, 收到礼品自觉上交礼品库等。前几年, 公司为江苏无锡一家供货商派遣一名技术员培训员工, 这家企业出于感谢而请他吃了一顿饭, 这人盛情难却, 饭后悄悄跑到书店买了几套培训用的专业书籍送给培训对象。这种“慎独”的道德境界令无锡供货商惊诧不已, 在工厂里挂起了“豪迈精神激励我们不断攀登”的标语, 成为公司忠实的合作伙伴之一。良好的声誉令许多国际高端客户纷至沓来。目前, 豪迈拥有法国米其林、日本普利司通、美国GE、德国西门子等20多家世界500强客户。虽然公司80%以上的产品是为客户配套, 但在这种“配角”的地位上, 他们成就了多项世界隐形冠军, 尽享诚信合作的丰硕成果。
人合资合, 恒产恒心
时下在一些民营企业中, 资本与劳动的分离所产生的离心力愈益明显, 劳动关系越来越紧张, 有的甚至劳资双方处在一种缺乏信任的“冷战”状态。而豪迈公司从开始创办就致力于促进资本与劳动的融合。张恭运认为, 在资本、技术、土地、劳动力等诸多生产要素中, 人的因素最重要。因为人的潜力是无穷的, 无论人的学识和创造力, 还是人的忠诚与激情都可能与日俱增, 而增长的动力应该是建立在共同的利益追求和事业追求之上。因此, 优秀人力资源入股形成的“资合人合”的经营价值远远大于单纯的“资合”经营, 优秀员工的认股权使其具有了相应的价值评价。实践证明, 豪迈吸收优秀员工入股, 通过“资合”实现“人合”, 最终达到的是“心合”。
豪迈公司发起之初, 就由张恭运与3名合伙人共同出资。到2000年, 公司经营状况有了很大改善, 公司敞开大门吸收员工入股。在个人自愿并经员工评议的基础上, 当年股东人数达到46人, 占到员工总数的60%, 体现“资合人合”理念的员工持股机制在豪迈正式确立。截止到2013年年底, 集团在册员工6000多人, 股东已近千人。目前, 已经形成董事长占35%, 管理层占50%, 基层员工占15%的股权结构。
为保证员工持股的正向激励, 避免出现食利阶层, 豪迈有一套完善的股东退出机制。每2年组织一次全员参与的股东资格及认股评议活动, 将“不合格股东”弹劾出股东队伍;继承、退休、病退股东持有的股份, 只按财务年度分配现金, 其股本不再增长;较大股权的股东不再拥有认股权, 以让出更多的机会给小股东和新股东。
近千名“资本员工”如今手里捧着“铁饭碗”, 养家轻松自如;公司里藏着“小金库”, 养老高枕无忧。当年的初中生、农民工王钦峰通过不断创新, 连续多年获得较高的认股权, 现已成为公司的第八大股东, 其股权市值已近亿元。王钦峰还成为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人大代表, 走进全国人大会议这样的最高政治殿堂。2011年, 莫言曾到公司采访过, 他深情地写到, “王钦峰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而这种梦想如果符合人类社会的基本道德, 那这个社会就是健康的, 反之则是病态的”。豪迈为来自于社会最底层的人提供了上升和发展的通道, 我们在公司还遇到了像于海洋、徐华山、邓辉、张大志等在基础教育中掉队的初中生、技校生, 他们的潜质却在豪迈得到了充分的开发, 成为了一颗颗耀眼的明星。我们不禁感叹:豪迈是初中生的天堂吗?当然, 那些毕业于名牌大学、能力超群的时代骄子, 更是如鱼得水, 大展才华。这就是豪迈的独特之处。它是利益共同体, 更是事业共同体、精神共同体。正像王钦峰所说的, 婚姻中找对了人, 可以有幸福的家庭, 事业中找对了平台, 才能成功, 才能实现自我价值。
目前, 员工入股已经成为一种身份和价值的“标签”, 拥有入股资格及其认股权的多少已经成为豪迈员工工作能力的标志, 也成为不少青年向父母亲朋证实自己价值的依据, 甚至成为未婚青年谈婚论嫁的品行参考。
尊重劳动, 关爱员工
张恭运在大学里读过蒋学模编的《政治经济学》, 他深知一切人类文明成果都是劳动创造的, 资本只有在劳动的作用下才能增值。因此, 豪迈公司尊重劳动达到了劳动至上的地步。
尊重劳动者的自主选择权。豪迈认为合伙合作的前提是自愿平等, “强扭的瓜不甜”。因此, 入职豪迈不会被收取限制离职的押金, 不会被扣押工资、奖金。如果员工有更好的出路和选择, 公司还会用欢送会的形式送其高就。现在劳动力自由流动本来是正常的, 但在豪迈, 员工的年流动率仅3%, 股东离职率仅1%。在“用工荒”的背景下, 豪迈去年招收员工4000多人, 录取比例为5 : 1。
豪迈按照高于当地同行业工资10%—15%确定员工工资水平, 并建立3个月一次上调的工资增长机制。工资由基础工资、工龄工资、岗位浮动工资构成;适于计件的岗位, 浮动工资在70%以内;非计件岗位的浮动工资不低于25%, 而且工资以能力为主, 不以级别为限。
豪迈的奖励名目繁多, 除了创新奖、标兵奖、先进奖、新人之星奖等, 还有培训、旅游、父母体检等各种各样的精神奖。
豪迈于2000年在高密市的民营企业当中第一个缴纳社会保险, 并逐步完善了各种保险, 今年又开始实行带薪休假制度。豪迈的幼儿园、小学、初中及职工公寓、经济适用房, 为员工提供了配套舒适的生活服务, 而免费早餐、廉价自助午晚餐、免费体检、生日蛋糕、节日礼品以及婚恋网站、联谊相亲等为员工带来的人文关爱, 让这一群合作伙伴“工作着、学习着、进步着, 创造着、收获着、快乐着”。
豪迈高度重视人力资本的“保值增值”, 把人的发展当作企业发展的根本, 把企业发展的最终目的落脚于人的发展。公司办起职业学校和培训中心, 建立起了以理念培训、技能培训、常识培训为主要内容的全方位培训体系, 每年对新入职员工、优秀员工、主管、骨干、班组长等不同层级进行不同形式、持续不间断的分类培训。董事长及公司高管亲执教鞭, 带领大家“干什么, 学什么, 悟什么”, 心交神往, 教学相长。
豪迈文化的软实力
豪迈通过科学合理的薪酬分配体系和“资合人合”的股权机制, 使公司与员工“利益均沾、风险共担”, 员工对企业产生了认同感和归属感, 进而形成了“我的公司我做主”的主人翁意识。
在豪迈, 班组长、主管等“领导层”的产生, 要经候选人报名、车间面试、一线员工投票、竞选演讲, 现场接受提问等严格的民主程序产生, 然后再由班组长或主管挑选自己的合作伙伴。合作合伙关系确立后, 并不意味着一劳永逸, 每年公司都会举行一次全员评议, 员工与员工, 员工与主管、管理人员之间都要进行互评, 这使得领导和下属、师傅和徒弟都想成为对方眼中喜欢的伙伴, 并为此自我要求、自我约束、自我改造;专门的短信平台、公开的高管手机, 让每一位员工都拥有畅通的诉求表达渠道。
豪迈集团通用的规章制度稀少, 任何涉及员工利益的奖金和福利分配、条件改善、培训机会、荣誉称号的分配制度和评选办法都由员工决定。所有工作流程、操作规范的制订和修改都由员工自行确定。这种员工自己参与制定的制度规范, 最大限度地吸收了员工的意见建议, 回应了各方诉求, 保证了制度正义, 减少了员工对制度的抵制和反感, 也就提高了制度的执行力。
在豪迈, 职工的任职、转岗、提升、去留都由员工本着合伙合作的理念通过民主评议做出抉择。对他人的评议就是对自己的检点, 每一次权利的行使都是对自己精神的洗礼, 也助推了公司文化理念的落地。
如果说, 豪迈员工对现实的关注表现为像管自家的事情一样管理公司的事情, 那么, 豪迈员工关注企业的未来, 就表现在积极创新创造上。“改善就是创新, 全员皆能创新”给了员工创新的信心。凡是阻碍工作高效运行的地方就是创新点;凡是将工作质量或者是效率提高的行动就是创新;凡是提出创新想法并能够调动公司资源完成的人就是创新者。创新在豪迈成为“人人可做、时时可做、事事可做、处处可做”的事情。而公司“鼓励创新, 宽容失败”的氛围给了大家创新的勇气。张恭运强调, 创新失败的成本是可以控制的, 而创新成功后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工程师许倍强发明的爆胎稳向系统, 获得国内外多项发明专利, 公司投入300多万元, 因陷入“逻辑真空”而被束之高阁, 公司却奖励他一部68万元的汽车。王钦峰入职豪迈20年来, 公司安排他辗转了16个岗位, 接触了车、铣、刨、磨多项操作技术, 先后创出了10项专利成果, 最终成就了潍坊市首个“工人院士”。
企业家是企业文化的缔造者, 企业员工对企业价值观的认同, 首先是对企业家价值观的认同。张恭运在引领豪迈发展中所表现出的境界和胸怀, 令人感佩。他在各个厂区的办公室是四面透明的接待室或小型会议室, 将自己在办公室的一举一动展现在“阳光”之下;他主张在公司内淡化层级观念, 他与所有大股东及高管无公司配车, 无司机, 无秘书, 无单独办公室和专用会议室, 无特殊福利, 出差待遇与普通员工无异;他朴实无华, 长年累月着豪迈工装, 甚至在一次公司组织的旅游中一新员工竟然问:“师傅您是哪个车间的?”1994年, 年仅32岁的张恭运已经是国企的副厂长, 有技术特长、有管理经验、有创新精神、待遇也算优厚, 他选择“下海”就是梦想成就一番事业。公司创立之初, 员工没人愿意入股, 张恭运和另外3名合伙人共同出资, 自己坚持不控股而自觉接受股东约束。当公司不断壮大、前景看好时, 他却积极推动员工持股, 特别在企业行将上市的关头, 他没有关闭职工入股的大门, 更没有让员工退股, 反而不断减少自已的持股比例。他奉行着一种合作共赢的精神, 秉持着对社会的一种责任, 苦苦思索办企业的终极目的是什么?最终选择将企业办成员工实现自我价值奉献社会的理想平台。
豪迈人展现的团队精神, 也有让人不可思议之处。豪迈经验确有令人高不可攀的感觉。但是, 仔细想一想, 豪迈的理念没有高大上, 无非就是诚信、合伙合作、彼此带来价值等再朴素不过的人之伦理, 是“对常识的遵从、敬畏和坚守”, 豪迈的做法正是“把作为人应该做的正确的事情, 以正确的方式贯彻到底”。这本来是人性本质的回归, 体现了物质与精神、个人与企业、企业与社会的有机统一。只要遵循人的本性, 坚守人的本性, 就完全可以做到。当然, 豪迈也不是一步到位, 经历了一个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的过程。学习豪迈经验, 还要结合自己企业的实际, 体现自己的特点, 形成自己的特色。
两个凡是 篇8
一、对十年“报网互动”的反思
作为一份较早主动接触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的县市报, 乐清日报一直强调“报网互动”。2003年开通了乐清日报电子版;2005年创办了乐清日报手机报;2006年开通了乐清日报数字报;2006年开通了QQ报料热线, 还和本地民间网站合作, 创办了“乐清日报民情工作室论坛”;并多次在报纸版面上借鉴、尝试博客、微博、QQ聊天、BBS等多种新媒体形式, 开辟了多个专栏。近两三年来更是加大了全媒体构架和发展的力度, 相继开通了官方微博、微信等传播平台, 旗下的中国乐清网多次改版。
这些尝试, 给报纸带来的好处是明显的:一是强化了新媒体意识, 几乎每一位采编人员都深刻体会到了新媒体的先进性和发展速度, 认识到新媒体必然取代传统媒体。二是积累了新媒体经验, 大多数采编人员初步掌握了各种新媒体平台使用技术, 积累了和新媒体受众打交道的经验。三是锻炼了新媒体队伍, 建立了一支20多人的新媒体制作和运营团队。
这些尝试, 在当时的条件下, 无疑有一定的前瞻性。但现在站在媒体融合发展的时间节点看, 也有一些问题值得反思。避免这些问题的再度出现, 对于今后的发展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是要避免重“报”轻“网”。以往的“报网互动”, 虽然强调“互动”, 但往往更多地着眼于报纸传播, 即立足报纸, 在网络上传播报纸内容。例如, 电子版、数字版、网络论坛等形式, 虽然提高了报纸在网络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在网民中发掘了一批报纸的潜在读者, 但或是无法准确掌握受众数据, 或是未能对受众数据进行有效的整理利用, 对新媒体发展的促进效果不明显。因此, 必须明确:“网”不是为“报”服务的, 以“网”为基础的新媒体是发展方向、是最终取代“报”的新生力量, 而不是“报”的附庸。既要通过新媒体传播为报纸开辟新的发行空间, 更要同时为新媒体积累起稳固、忠实的受众群体。
二是要避免重“用”轻“体”。博客、微博、QQ聊天等形式, 在网络上有较强的交互性, 但在报纸版面上将各种评论、讨论以界面形式呈现, 实际上只是呈现了交流结果而非交流过程, 因报纸的特质决定, 仍然是单向传播。因此, 以往的这些尝试, 主要还是着眼于报道形式上的创新, 是“用”, 而不是传播形式上的创新, 不是“体”。因此, 在今后的转型发展过程中, 报纸既要注意借鉴新媒体形式, 创新报道形式, 提供更鲜活的报道内容, 并在最大程度上实现报纸与读者的互动, 更要利用报纸自身优势, 通过在报纸版面上展现新媒体内容, 推广、扶持新媒体, 使报纸和新媒体相互促进发展。
二、县市报可资利用的优势
在传统报业市场上, 县市报在报纸规模、影响力、队伍素质等方面都难以和省级、市级报纸抗衡;而在面对如雨后春笋般的新媒体时, 县市报又面临资金、体制等方面的难题。但是, 县市报的融合发展是一个必然趋势, 并无退路, 同时, 县市报仍然有很多优势可资利用。
(一) 内容生产优势
内容生产是媒体最核心的基础。县市报基本上是当地唯一的、专业的本地原创文字内容提供者, 这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媒体的一切运营都是附着在信息传播之上的。虽然新媒体的发展也带来了信息传播的社会化、个人化, 但不论到什么时候, 不论传播的方式怎么变, 受众对资讯的需求是永远存在的, 而且, 信息爆炸的时代受众面对的是大量碎片化的信息, 需要有人进行专业化的信息采集和整理。只要这种需求存在, 只要内容生产这个县市报的核心竞争力优势存在, 我们一定能找到办法把他们结合起来。因此, 内容生产的优势不仅不能丢, 反而要加强, 特别是要通过一定方式防止竞争对手对我们原创内容的无偿利用。
(二) 用户资源优势
用户资源是媒体最宝贵的财富。县市报往往是当地发行量最大、覆盖面最广的平面媒体, 如乐清日报发行量达5万多份, 远远超过其他任何报纸在乐清的发行量。在当地的多年深耕, 也使县市报对读者有一定的黏性。对用户数据进行充分的分析利用, 可望为县市报新媒体的迅速推广提供一个捷径。
(三) 品牌影响力
品牌影响力是媒体的无形资产。县市报在当地都有政府背景, 有很强的权威性和公信力。近年来, 不少县市报纷纷开展多元化经营, 介入当地会展策划、户外广告、教育培训、图书销售等和文化创意产业, 这既是对自身品牌影响力的充分利用, 更进一步提升了品牌形象, 也是县市报转型发展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优势。
三、县市报转型发展的路径
县市报发展, 最终将从传统的纸质报业市场, 转到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媒体市场。对手不仅仅是其他各级传统媒体创办的新媒体, 还有各类来自民间、原先被排除在传统报业市场之外的社会化新媒体。因此, 要充分考虑自身特质, 充分利用自身优势, 在不放松报纸发展的同时, 不遗余力地将新媒体作为报纸今后的替代品来培育, 并将优势体现于其与对手的竞争, 尽快完成全媒体布局, 以更加从容的姿态面对媒体市场的颠覆性变化。
(一) 加强内容生产, 整合品牌, 扶持新媒体产品发展
传统报业最核心的功能就是传播, 自报纸诞生以来, 如何采集、筛选、加工、传播新闻完全由媒体垄断。新媒体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一点。但是, “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更需要有人对大量纷繁的信息进行整理和深加工, 这是媒体的价值所在和存在意义。纽约时报董事长阿瑟·苏菲伯格曾表示:“在信息和观点无处不在的情况下, 我们对内容品质的承诺比以往更加重要。”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 为民间资本突破体制障碍进入媒体市场提供了可能。但在内容生产方面人手不足、缺乏资源和经验, 是民间各类新媒体的软肋。县市报作为当地最重要的原创内容提供者, 要进一步加强内容生产, 源源不断地为自己的新媒体提供大量受众欢迎的基础性内容, 从而使自己的新媒体在竞争中同样保持内容生产方面的优势。
此外, 要利用报纸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报纸和新媒体共用一个品牌, 在新媒体推广过程中突出报纸品牌, 缩短新媒体知名度的培育时间;在报纸版面上大力宣传自己的新媒体, 引导读者关注、点击、下载, 缩短市场培育期, 降低推广成本, 培育新媒体的第一批忠诚用户, 为新媒体市场上的竞争赢得先机。这同时也是为了让受众跟着我们的品牌走, 熟悉我们的新媒体, 为从报纸到新媒体的用户迁移预热。
(二) 构建树状流程, 定向传播, 精准投放内容和广告
新媒体时代是一个分众传播的时代。这种分众传播, 体现在传播内容、传播对象、传播渠道三个方面, 不同的传播内容需要不同的传播渠道, 不同的传播对象需要不同的传播内容, 不同的传播渠道又对应不同的传播对象。一张报纸“包打天下”的局面已被彻底改变, 以往单一的文字+照片的传播形式, 更是被文字+视频、文字+音频、文字+音频+视频+图片+图表等多种传播手段和形式所替代。
县市报往往规模较小, 人手不足, 难以针对不同传播渠道分设不同采编团队 (事实上也无此必要) , 这就要求我们彻底重构报纸采访、编辑、出版、传播的整个流程, 实现“一次采访, 多次、多维、多向、多渠道传播”。即在统一平台上不间断采集信息, 然后针对不同受众群体, 即时对信息进行不同形式、内容的编辑加工, “分发”至各传播渠道, 形成一个树状的采编流程, 信息采集是树干, 信息加工和传播是树枝。这样, 既最大程度地节约人力, 又最大限度地保证采集到的信息被完全开发利用。
与此同时, 对用户数据进行详细分析, 了解受众群体的阅读喜好, 有针对性地发放信息和相关广告, 提供符合其需要的经营服务。在这一过程中, 广告经营流程同样需要重构, 广告经营部门把更多的精力投向用户数据分析, 从而为全体报纸读者提供同样的广告, 向区别受众群体、有针对性地随内容精准投放广告转变, 即将经营附着于不同的“树枝”。
(三) 拓展传播渠道, 小步快跑, 重点布局移动互联
在传统报业市场上, 报纸的广告收入往往是报社最大的赢利点。但互联网的兴起, 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垄断地位, 改变了媒体生态, 瓜分了广告市场。同时,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 新媒体的更新换代速度提高, 单一产品生存周期有缩短的趋势, 留给我们的市场培育期越来越短。这种变化和分众传播的趋势, 都使得县市报今后的每一个新媒体产品都面对着特定的受众群体, 而且可能往往难有稳定、可预期的经营收入和媒体寿命。因此, 在经营上不太可能会有一个目前的报纸广告收入、相对稳定的“重大支柱”, 不再“众星拱月”, 而是“各显神通”。因此, 在树状流程 (包括采编流程和广告经营流程) 构建完成之后, 要继续拓展传播渠道, 尽可能分散经营风险, 在至少保证经营总量不减的前提下, 提高广告用户对新媒体的认同度, 赢利重点逐步从报纸向新媒体迁移, 并分散至各新媒体渠道。同时更敏锐地紧盯新媒体技术发展变化, 力争抢抓先机, 形成若干个“小巨人”。
此外, 要特别关注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数据显示, 截至2014年6月, 中国网民规模达6.32亿, 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27亿, 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提升至83.4%。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为代表的移动互联技术, 将完全颠覆我们的生活方式。作为县市报, 我们没有能力创造移动服务平台级产品。但以移动性、社交性、公众参与的公开性为特征, 基于移动服务平台的信息传播, 有可能为我们带来新一轮发展机遇。我们与对手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 各种基于互联网乃至移动互联的新媒体技术和新媒体平台层出不穷、迅猛发展, 传统纸质报的前景不容乐观。作为中国最基层的报纸, 县市报面临着日趋激烈的传统报业市场竞争。本文拟以乐清日报为例, 谈在严峻的形势面前县市报的生存发展, 如何尽快打通两个途径、完成两个迁移。即通过理念转变和流程再造, 在内容生产方面, 打通从报纸到新媒体的传播途径, 完成受众从报纸到新媒体的迁移;在媒体经营方面, 打通从报纸到新媒体的经营途径, 完成赢利重点从报纸到新媒体的迁移。
关键词:新媒体,县市报,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辛.新媒体时代:报业前景与突破[J].中国记者, 2011 (04) .
[2]易雯, 沈亚林.网站——地市报新的增长点[J].中国报业, 2011 (09) .
[3]覃进, 向芳.新媒体时代的舆论特征与产业前景[J].中国报业, 2011 (09) .
[4]周怀宗.喻国明当报纸遭遇“微革命”[J].新闻前哨, 2011 (04) .
[5]陈洪标.促干群良性互动在群众工作上有所作为——《今日桐乡》探索新型县市报发展之路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记者, 2013 (03) .
《两个兄弟》教学 篇9
两个兄弟
作者:列夫·托尔斯泰(俄)
两个兄弟一起出去玩,中午的时候,他们躺在一片树林里小睡了一会。醒过来时,他们才发现身边有一块石头,石头上写有字,他们就去分辨写的是什么内容。
“发现这块石头的人,”他们读道,“请在太阳升起时向森林里直走,在森林里他会发现一条河,游到河的对岸,他会发现一只母熊和几只小熊。他把那些小熊从母熊身边抱走,抱着它们向山顶上跑,不要回头看。到山顶上,他会看到一座房子,在那座房子里,他会找到幸福和快乐。”
哥哥说:“我才不会到森林里去找小熊呢。我劝你也不要去。第一,没有人知道这石头上写的是不是真的——说不定是有人写着玩的,甚至有可能我们把其中的字认错了。第二,如果这是真的,到森林里的时候天都已经黑了,不仅找不到那条河,还会迷路。就算真的找到了那条河,万一河面很宽,水流湍急,也游不过去。第三,即便我们游过去了,也很难从母熊身边把小熊抱走。母熊会抓住我们,在我们找到幸福和快乐之前就把我们撕成碎片,这样一切努力都白费了。第四,即使我们能抱走小熊,也无法一口气抱着它们跑到山顶上。最重要的一点是,石头上并没有写在山顶上的那所房子里能找到怎样的幸福和快乐。”
弟弟没有听从哥哥的建议,他说:“于我看,你的想法是错的。人们不会平白无故地在这块石头上写这些字,而且,我们也不可能认错这些字。我还有几个去尝试的理由:首先,这件事情很有吸引力,我感觉很好奇,迫切想知道答案;再说如果不去尝试,后来的人读到这些文字,照着做了,我们就失去了本来属于自己的机会;另外,我们是男子汉,就应该勇敢地挑战自己,经过一番努力,实现自己的愿望;最后我要表明自己的观点,我不想让别人认为我是一个胆小的人。
哥哥说:“谚语说得好,‘刻意去寻找大快乐的人可能会连小快乐都得不到’,‘一鸟在手,胜过两鸟在林’。我们现在什么也不缺,挺好的。”
弟弟说:“我听说‘怕狼就不要进林子’,还听说‘不移开挡路的石头,水就无法流动’。”
于是弟弟就动身去了,哥哥留了下来。
进入森林不久,弟弟看见了那条河,他就游过去。在河的对岸,他看到了熟睡的母熊和她身边的两只小熊,他抱起两只小熊就头也不回地往山顶上跑。当他到山顶上那所房子的前面时,里面就有人迎出来,让他上了一辆马车,马车很快就到了一座城里,人们让他当那里的国王。他在那里统治了五年时间,到第六年有一个更强大的人发动叛乱,他下台了,被赶了出来。
被赶出来的弟弟变成了一个流浪者。有一天他到了哥哥的房子前。哥哥住在一个村庄里,不穷也不富。两个兄弟见了面都很高兴,他们开始说起在树林里的那块石头边分手后的遭遇。
哥哥说:“你看到了吧,我说的没错。我在这里过着平稳而安宁的生活,而你呢,你虽然当过国王,但也遭受过太多苦难,不值得。”
弟弟回答:“我不后悔进入森林和爬上山顶。尽管我现在很不如意,但我的生活有值得回忆的东西。而你的生活太平淡了,你连可做回忆的东西都没有。”
选文缘由
大约是在五六年前的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我去学校的分部参加教研活动,说是台湾一位热心的学者——一位白发苍苍的长者正在热心地为全体教师推荐各种儿童读物。得知这位长者是台北某大学的一位教授,来大陆是义务到各个学校推荐儿童读物及推广阅读策略的,心里不由升腾起敬佩之情。听着亲切、柔软的台语,看着儒雅、轩昂的气度,甚是仰慕。
教授请所有在场的听众参与互动,要求大家准备好一张纸,听他读一段话,边听边画,话语结束,画亦完毕。教授说道:“请在太阳升起时向森林里直走,在森林里他会发现一条河,游到河的对岸,他会发现一只母熊和几只小熊。他把那些小熊从母熊身边抱走,抱着它们向山顶上跑,不要回头看。到山顶上,他会看到一座房子,在那座房子里,他会找到幸福和快乐。”
我努力听着,手里的笔迅速在纸上画着。一分钟后,教授查看我们画的内容。大家画的内容和数量不一。我着着实实做了一回“差生”,文字中涉及到的10种事物,我只画出“太阳、森林、小熊、房子”4种。我盘算着:这种阅读方式别具一格,学生一定喜欢,我也可以在班里尝试。找什么样的阅读材料合适呢?凭记忆我在百度搜索教授说的“太阳升起时向森林里直走”一句话,搜到了,是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可叹,自己竟然没有读过。我把这篇名为《两个兄弟》的童话故事下载。浏览故事,被情节打动——性格不同、追求不同的两个兄弟,命运迥然相异。尤其是文章最后的一段“我不后悔进入森林和爬上山顶。尽管我现在很不如意,然而我的生活有值得回忆的东西,可你连可做回忆的东西都没有”触动了我的心灵,引发我的深思:对生活应该充满激情,应该为幸福而斗争,哪怕是碰得头破血流也不能不思进取、碌碌无为地终其一生。再读哥哥的话语平淡中含有哲理:每个人因为各自生活经历的不同,对生活的理解以及由此产生的生活观念、生活方式千差万别,甚至大相径庭。我们不要把自己的生活观念和方式强加于人,不要要求别人都像自己一样,要多理解和尊重别人的生活。细细阅读,发现语言表达也有特别值得学习之处:陈述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有理有据,呈现逻辑之美。正值自己所执教的是五年级,人教版第三单元课文“语言的魅力”主题的学习刚开始,何不把这篇课文纳入到这一单元学习中?学习九岁杨氏之子风趣不失委婉的语言,学习晏子凛然正气护国尊严的语言,学习杰奎琳迫在眉睫、性命攸关之际机智的语言……再补充学习陈述观点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有理有据的表达方式的内容,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品质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用好这个“例子”,既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又提供一个平台,引导学生对人生态度有自己的个性化认识——尊重他人的生活选择,尊重他人的生活方式,尊重他人的生活状态。
课例呈现
一、情趣导入
师:大家都爱上语文课,因为吉老师的语文课会变花样。今天变出什么来了呢?我们请来一位大作家,外国人,浓密的胡须使人难以看清他的内心世界。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是谁?
(出示图画和人物)
生:托尔斯泰。
师:认识吗?
生:认识。三年级学过他的一篇文章《七颗钻石》。
师:记忆真好。今天我们学习他的另一篇童话故事。
生:《两个兄弟》。
师:这是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二、品创故事
(一)听后简画和复述
师:请竖起耳朵倾听开头写的是什么。老师读如下内容:
两个兄弟一起出去玩,中午的时候,他们躺在一片树林里小睡了一会。醒过来时,他们才发现身边有一块石头,石头上写有字,他们就去分辨写的是什么内容。
生:开头写的是两个兄弟在树林里发现一块石头上写有字。
师:你概括得很好,是用“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的方法”来概括的。(板书:石头上有字)石头上到底写了什么呢?请一位同学朗读。你稍微读得慢一点,大家听后,抓住最主要的信息,把听到的内容简单画下来。
“发现这块石头的人,”学生读道,“请在太阳升起时向森林里直走,在森林里他会发现一条河,游到河的对岸,他会发现一只母熊和几只小熊。他把那些小熊从母熊身边抱走,抱着它们向山顶上跑,不要回头看。到山顶上,他会看到一座房子,在那座房子里,他会找到幸福和快乐。”
(学生画简笔画,时间一分钟。全班交流。)
师:你画了哪几个关键的事物?
生:我画的是一个人、一条小河、母熊和小熊、还有两座山和一座房子。
师:好,你画了6种。你呢?
生:我画了一片树林、一条河、一只母熊和两只小熊、跑上山、快乐幸福。
师:关于“快乐幸福”你是怎么画的?
生:我是写的“快乐幸福”四个字。
师:你的“幸福快乐”是怎么画的?
生:我画的是个笑脸。
师:你的呢?
生:我画的是太阳。
师:你是怎么画幸福的?
生:我画了一颗心。
师:哦。心里装的是幸福。
师:这段文字中涉及到有——
(课件出示,生齐读:森林、太阳、一条河、一头母熊和两只小熊、山、房子、幸福和快乐)
师:画了4种事物的举手!(很多)画了6种的举手!画了8种的举手!
师:(走到一位学生身边)抱小熊你是怎么画的?
生:我在大圈旁边圈了两个小圈。
生:我是用箭头代替的。
师:看来在一分钟之内画这么多东西很不容易。好,下面请根据你所画的东西复述你所听到的内容,有问题吗?
生:(信心十足地)没问题!
师:好!自己先试着说说。
(生练习说,师指名说,表扬说得好的。)
师:说得真好!我们把作者写的原文读一读。
(生齐读)
(二)听后扮演角色说话
师:请大家继续听。(师读文中弟弟看到石头上的字后说的话)现在,请你们同桌两个人各选一个角色——哥哥或弟弟。
(生选择各自喜欢的角色)
师:选好后,哥哥要有充分的理由说“不去”,弟弟要有充分的理由说“去”。现在请大家各自陈述自己的想法。
(生各抒己见,互相说服。)
师:最近我们学的是语言魅力单元,要想让你的语言有魅力,你的理由要非常充分,而且说的时候思路要清晰——俗话说,有思路才能有出路——别人听的时候就会清楚明白。好,现在有请“哥哥”发言。
生:哥哥说,“弟弟,我不去!因为石头上的话可能是坏人吸引我们去上当的。”
师:这是一条理由,用的是“因为”来说的。你说。
生:弟弟,我不去。这不仅是很久以前留下来的,而且进入森林里我们会迷路的。
师:好,你说了两个方面,用“不仅……而且……”来梳理自己的思路。
生:首先我不会游泳,所以过不了河;其次,我怕熊会吃我;还有我想欣赏山上的风景,所以不想去。
生:弟弟,我不去。原因有两个:第一,你知道,神话故事里那些贪心的人想不劳而获都不会有好下场;第二,幸福要靠自己的双手来创造,这样得到的幸福才会让自己安心。
师:我发现大家发言的时候层次都特别清楚。请你来发言。
生:弟弟,我不去。即使我们来到河边看到了小熊,也很难把小熊抱走,因为母熊会玩命地跟在后面追。(生笑)
师:大家和作家一起参与编故事了。好,你来说。
生:首先,天如果一直下雨怎么办呢?其次,如果我们迷路了呢?游着过河的时候万一被淹死呢?还有抱小熊的时候万一被母熊吃掉了呢?爬山很累的,抱小熊爬到山顶累得半死还会幸福吗?
师:你说的内容也很有条理。我们来看看作家是怎么写这个故事的,他的条理更清楚,表述比我们更严谨。(课件出示)
哥哥说:“我才不会到森林里去找小熊呢。我劝你也不要去。第一,没有人知道这石头上写的是不是真的——说不定是有人写着玩的,甚至有可能我们把其中的字认错了。第二,如果这是真的,到森林里的时候天都已经黑了,不仅找不到那条河,还会迷路。就算真的找到了那条河,万一河面很宽,水流湍急,也游不过去。第三,即便我们游过去了,也很难从母熊身边把小熊抱走。母熊会抓住我们,在我们找到幸福和快乐之前就把我们撕成碎片,这样一切努力都白费了。第四,即使我们能抱走小熊,也无法一口气抱着它们跑到山顶上。最重要的一点是,石头上并没有写在山顶上的那所房子里能找到怎样的幸福和快乐。”
师:有比较就有鉴别,比较后,你感觉托尔斯泰的语言表达好在哪儿?
生:先把自己的态度说明白——不能去,接着分几个方面说明不能去的原因,很有条理。
生:他的表达很有顺序。还有他的表达和石头上的内容联系紧密。
生:他的表述环环相扣。如果第一个不成立,其他的也不成立。也就是说,弟弟如果克服不了其中的任何一个困难,那么其他的也是空谈。
师:真有才气。你们看,在这段话中有“如果……不仅……还……即便……就算……”就是这样环环相扣。
生:他的表述很有层次,内容是递进的,最后还总结了一下。
(师板书:
不去不是真的……
就算……即便……
虚无的……)
师:层层推理,层层递进,理由极为充分。弟弟的话语也一定是这样的。请作”弟弟”的同学说一说自己的理由。
(出示原文,生自由交流。)
弟弟没有听从哥哥的建议,他说:“于我看,你的想法是错的。人们不会平白无故地在这块石头上写这些字,而且,我们也不可能认错这些字。我还有几个去尝试的理由:首先,这件事情很有吸引力,我感觉很好奇,迫切想知道答案;再说如果不去尝试,后来的人读到这些文字,照着做了,我们就失去了本来属于自己的机会;另外,我们是男子汉,就应该勇敢地挑战自己,经过一番努力,实现自己的愿望;最后我要表明自己的观点,我不想让别人认为我是一个胆小的人。
师:弟弟的话语又有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呢?
生:先反驳哥哥的话语,然后说明自己的理由……
(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有意思失去机会经过努力不胆小)
(三)听后记忆复述谚语
师:哥哥和弟弟都用谚语来验证自己的观点:看谁的记忆力最好,想办法记住两句话。
哥哥说:“谚语说得好,‘刻意去寻找大快乐的人可能会连小快乐都得不到’,‘一鸟在手,胜过两鸟在林’。我们现在什么也不缺,挺好的。”
弟弟说:“我听说‘怕狼就不要进林子’,还听说‘不移开挡路的石头,水就无法流动’。”
(学生复述)
(四)书写结尾,表达个性化认识
师:通过读,你发现哥哥和弟弟的性格——
生:不一样。
师:有什么样的区别?
生:哥哥做事比较稳重,弟弟喜欢尝试。
生:哥哥比较保守,懦弱;弟弟敢于闯一闯,挑战自己。
生:哥哥做事总做好最坏的打算;弟弟呢,比较好奇,喜欢探索。
生:哥哥是个老实本分的人。
生:我觉得他们各有自己的长处。哥哥虽然比较保守,但安全些;弟弟敢于冒险,所以承担的风险就比较大。
师:我们继续往下听。(师读如下内容)
他上了一辆马车,马车很快就到了一座城里,人们让他当那里的国王。他在那里统治了五年时间,到第六年有一个更强大的人发动叛乱,他下台了,被赶了出来。
被赶出来的弟弟变成了一个流浪者。有一天他到了哥哥的房子前。哥哥住在一个村庄里,不穷也不富。两个兄弟见了面都很高兴,他们开始说起在树林里的那块石头边分手后的遭遇。
哥哥说:“你看到了吧,我说的没错。我在这里过着平稳而安宁的生活,而你呢,你虽然当过国王,但也遭受过太多苦难,不值得。”
弟弟回答:“我不后悔进入森林和爬上山顶。尽管我现在很不如意,但我的生活有值得回忆的东西。而你的生活太平淡了,你连可做回忆的东西都没有。”
师:现在自由选择,关于人生道路的选择,你同意谁的观点?现在先动笔把你的思路整理出来,可以写一段文字,也可以列个提纲。
(生思考,写发言提纲或者一段话语。师提示要观点鲜明,表达有序。)
师:谁先读?其他同学可以将别人发言的内容吸收过来。
生:我同意哥哥的说法,作国王虽然表面上很快乐,其实心中也担惊受怕;做一个老百姓,虽然不富裕,但是很快乐,这种快乐是发自内心的一种快乐。
生:我比较欣赏弟弟,因为他的生活虽然起起落落,但是只有经历了风雨才能看见彩虹。我们的生活也一样,没有一帆风顺的事,所以,人生才会有意思。
师:不确定才更有意思。
生;我同意弟弟的观点。因为弟弟虽然被赶了回来,但弟弟曾经奋斗过,有美好的回忆,这回忆将陪伴他的一生。
生:我也同意弟弟的观点。如果一生中只过着平淡的生活,即使没有危险,我们也没有快乐、幸福的回忆;即使我们以前冒过险,但是,我有着幸福、快乐的回忆。
师:你们的观点都很明确,也学着说话有条理,也有说服力。你呢?
生:兄弟两个人的生活方式我都很欣赏,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成熟稳重的人会选择平淡一生,而勇敢的人会去闯荡。如果要是我,会选择弟弟的生活方式,虽然可能会有一些困难,但是在克服困难中也会成长。
师:好,很好!她是尊重别人的选择,也有自己的选择。我们可以不喜欢别人,但要尊重别人。
生:我同意弟弟的观点。虽然弟弟现在过得不好,但是,弟弟有过美好的回忆,有过让他忘不了的时刻,有过奋斗的经历。
生:我比较同意哥哥的观点。虽然弟弟有了回忆,但现实并不是那么美好。如果一味沉醉在回忆中,还不如像哥哥那样快乐、安详地去生活。其次,弟弟虽然经历了风雨,但是并没有见到多少彩虹,回来之后依然只能过着平淡的生活,并没有那么富裕。
师:改一个词,把“安详”改为“安逸”。
师:刚才好像还有同学写到哥哥的生活方式。
生:我同意的是哥哥的观点。尽管没有什么刻骨铭心的回忆,但是,安稳的生活就是最大的幸福。
师:好。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可以自己去选择,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要尊重别人的选择。
生:我愿意选择弟弟的生活方式,但我更愿意把他们中和一下,敢于尝试和冒险虽然很好,但应该有计划才好。
生:我选择弟弟的生活方式。第一,他虽然现在一无所有,但他可以继续奋斗;第二,他虽然遭受了磨难,却有成功的美好辉煌的回忆;第三,虽然过的是不平稳的生活,但却可以在奋斗中增长见识。
师:毕竟弟弟还年轻,他只经历了六年就回来了,他的人生道路还很长。
生:我选择弟弟的生活方式。我觉得虽然弟弟经历了很多苦难,但也为年老的时候增加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生:我也选择弟弟的生活方式。人的一生如果没有经历过什么大事,生活就不太有价值。轰轰烈烈的人生才会留下美好的回忆。而且我觉得当过国王,有一定的经验,没准儿还能创造更大的业绩。
师:还有谁想发言?机会等待着你们。
生:我喜欢哥哥的生活方式。我觉得生活中不一定需要刻骨铭心的回忆,只要你自己愿意,什么都不缺,没有什么烦恼,就是幸福和快乐。
师: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和选择都不一样。
生:我选择哥哥的生活方式。虽然哥哥的生活不穷也不富,但他生活得快乐幸福,没有忧愁。弟弟虽然当过国王,但现在变成流浪汉,一无所有,可能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所以我选择哥哥的生活方式。
(课堂上学生七嘴八舌,各抒己见。)
师:时间还允许,再听听这位同学的看法。
生1:我认为人就不应该过平凡的生活,这样的话生活如同一杯白开水。
生2:我不同意。我认为如果一个人总是害怕失败的话,那就永远不会成功;如果你不去尝试,你也不会取得成就。再说,你们很多人认为弟弟成了流浪汉,没有翻身的机会,我却认为即使一个人一无所有,只要他有目标,去努力奋斗,这一辈子就有价值。
(热烈的掌声)
生3:我认为一个人平平淡淡和一个人轰轰烈烈是一样的,他的思想和行为都来自于他的心。白开水一样的生活不一定无味,而像苏打水那样的水虽然有滋有味但不一定比白开水好。当了国王并不能代表你成功了,做一个农夫也并不意味着失败。只要是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都是好的。
三、课堂结束,延伸课外学习
(下课铃响)
师:对不起,下课了。
生:老师,我们开个辩论会吧。
生:我们想读托尔斯泰的其他作品。
师:很好的建议。同学们,觉得托尔斯泰的童话很有味道,那就请课余时间走进《列夫·托尔斯泰童话》。每一则童话,都表明了他自己与众不同的想法,能启迪我们的心志,开阔我们的眼界。(课件演示托尔斯泰的其他作品)课后意犹未尽的同学可以在小组讨论,也可以找老师倾诉。下课!
听课赏析
夏璞
细细品味了吉春亚老师自选文本《两个兄弟》教学,笔者深受启发。现从“怎么选”和“怎么教”两方面表达个人浅见。
一、文本细细选
吉老师的教学引起我的思考:什么样的文本适合选入课堂?《两个兄弟》特色鲜明,以它为例,我想自选文本至少要具备两个特点:
1.力求质美,情理优美,予人启迪。《两个兄弟》是列夫·托尔斯泰的童话作品。托尔斯泰以脍炙人口的长篇小说成为了世界文坛一位顶级文豪,相对鲜为人知的是他还为农民和孩子们写了几部语文方面的教科书,其材料都来自于世界各地的民间创作。经他加工改写后的这些教科书成了俄罗斯人民喜爱的童话寓言作品。我们看到的托尔斯泰不仅仅是道德完善的追求者,还是一位对生活满怀激情的教诲者,他告诉人们对生活应该充满激情,应该为幸福而斗争,哪怕是碰得头破血流也不要不思进取、碌碌无为地终其一生。今天,我们身处价值多元化的时代,文中的哥哥与弟弟做出各自的选择,经历迥异的人生,为我们提供了不同的价值坐标。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道路的权利,每个人也应尊重别人的选择,这也逐渐成为具有普世性的理想与追求。
2.力求典型,集语言学习与人文熏陶于一体,指向学生语言发展。《两个兄弟》一文,与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相得益彰,拓展了教学的宽度。《两个兄弟》具有别样的语言魅力,陈述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有理有据,呈现逻辑之美。从教材形式来看,有文言文、历史故事、剧本、相声。童话体裁的加入,与教材文本共同呈现出多样化的面貌。
二、设计招招鲜
吉老师的课堂情趣盎然,扎实高效,教学智慧俯拾皆是,最鲜明的特点是促进了学生语言与思维的和谐共生、同步发展,仅举三招可见一斑。
1.画一画,助复述
复述是学生在理解内容及其结构联系的基础上对文章内容进行加工和整理,并能动地使用某种记忆策略和方法,口头表达课文内容的言语过程。它需要发声器官与思维活动相结合,是帮助学生大量吸收语言材料并向长期记忆输送的有效途径。复述在语文课上并不新鲜,难就难在如何帮助学生理清内容和内在结构联系。学生复述的一段文字故事性强,涉及事物多,而简笔画简练、概括、直观、迅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表现故事中的众多物象,能为抽象的语言材料提供情景,来帮助学生按故事发展的自然顺序复述。这一环节妙趣横生,不仅为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故事情节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还能激发学生形象思维和想象力,增强形象记忆,活跃课堂气氛,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2.猜一猜,明条理
兄弟俩看到石头上的字后各自说的话,逻辑分明,环环相扣,是表达的范例,极具教学价值。寻找文字背后的言语组织形式,训练学生清晰条理、有理有据地表达是这节课的核心目标。在“猜一猜”这一达成目标的重要环节,吉老师步步引导,无痕点拨,呈现了教学的梯度和学生的发展。
阶梯一:明确观点,展开陈述——“同桌两人各选一个角色——哥哥或弟弟。哥哥要有充分的理由说‘不去’,弟弟要有充分的理由说‘去’。现在请大家各自陈述自己的想法。”
阶梯二:用连接词,体现条理——“这是一条理由,用‘因为’来说。”“你说了两个方面,用‘不仅…而且…’来梳理自己的思路。”
阶梯三:借鉴原文,发现奥秘——“我们来看看作家是怎么写这个故事的。”“有比较就有鉴别,比较后,你感觉托尔斯泰的语言表达好在哪儿?”
阶梯四:习得方法,迁移运用——“弟弟的话语也一定是这样的。请作‘弟弟’的同学说一说自己的理由。”遵循逻辑的规律,有步骤地分析、推理、判断。
3.写一写,悟哲思
《两个兄弟》蕴含的启迪意义无需赘言,读写链接、随堂练笔是学生领悟情理的展示台。“关于人生道路的选择,你同意谁的观点”的话语本身就透着对学生选择的尊重,与本文内蕴暗合。“观点鲜明,表达有序”的要求,既避免了学生练笔的虚、泛,增强了语言实践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也使学生在写中巩固和发展了观点、理由、条理三者兼具的语言形式和逻辑顺序。
我要感谢两个人 篇10
邓智仁挖墙角以及任志强炮轰是现代城发展史上的关键大事。说它关键, 不光是因为这件事差点断送了现代城, 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件事, 媒体和公众把大量的注意力投向了现代城和我, 使现代城成了著名楼盘, 也使我成了著名人物。可以说, 没有挖人事件和炮轰事件, 就没有我现在的成功。所以, 我要感谢这两个人。
邓智仁挖墙角
1999年8月, 负责销售的总经理说现在大概五十多个销售人员一个都没了, 全都不见了。
而给销售人员们打电话不是关机, 就是不接, 更有甚者就是接了电话, 也很明白的告诉我, “不陪你玩了”。原来, 对面中国第一商城的邓智仁已经将现代城的精英销售人员高薪挖走了, 最高的有拿到23万元的, 最低的拿到18万元。
当晚我就给这些人开了个会, 开始苦口婆心地做工作:大家不要离开现代城, 现代城的前景是光明的。大家现在签的协议, 由公司聘请个律师处理。
然后又把总经理办公会的6个成员都请了过来和他们谈。
凌晨1时多, 我让他们和家里人商量一下, 出去打个电话。结果所有的人都说, 现金已经提到手了, 二三十万的现金已经提到手了。等我做完工作以后, 对面第一商城的董事长、销售总监, 已经把他们接去吃饭了。
最后一共走了23个人, 还是留下来了一部分。
一个大学刚刚毕业的小姑娘, 人家一下给她付上十几万二十几万的现金也是挺有诱惑力的。但实际上对于房地产广告的宣传来说, 这是一个比较小的数字。房地产广告的宣传都是上千万的数字。所以第一商城想, 把这些销售员挖走以后他们马上就开新闻发布会。说我们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已经垮了。他们所有的人全都跑过来了。然后让购买我们房子的人赶紧去退房, 然后来购买第一商城的房子。
于是, 我请三四个媒体的朋友吃饭, 他们说“家丑不外扬, 你的这个事情, 你就不要发消息了, 不就是挖走二十多个人吗?影响也不是很大的。”我想, 他们说得也有道理, 我基本上接受了。
可是当天晚上, 我又得到了一个消息, 那天晚上我给他们做工作, 吃的是肯德基, 而他们被请去饭店吃鱼翅去了。然后还要找来媒体记者, 开新闻发布会, 说现代城已经不行了, 他们的总经理也要跑。
后来我就写了一封信, 这封信的题目叫《现代城的四名副总监被高薪挖跑了》。最后有一段话:“现代城的员工, 无论我们成功还是失败, 无论我们受到竞争对手什么样的打击, 千万不要忘记我们做人的准则, 不要忘记我们的使命, 也不要忘记客户对我们的期盼。”
第二天, 我们就把《北京青年报》、《北京晨报》、《北京晚报》和《精品购物指南》这几家北京有影响的报纸都买了半版的广告。这封信都成功地发出去了。
这个事件, 现代城说是“挖人事件”;媒体一般说“跳槽事件”是比较中立的;被挖走的人也起了个名字, 叫“起义”。
因为我们这个事情在全国的影响比较大, 媒体报道的量也相当大。包括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和北京特快都做了报道。北京特快一共做了四次, 其中有两次节目还获奖了。
事情做完以后, 给现代城带来的最大的收获, 是现代城一下子突现出来了。1999年年底, 全年的销售额达到18.9亿元。在北京我们听到的, 万科全年销售额在3个亿左右, 万通可能4个多亿, 华远可能大一点, 就10个亿。
任志强炮轰现代城
2000年1月8日, SOHO现代城开盘认购。北京的一月正是冷月寒天, 但长安街上却连夜排起了等待购买的长龙。前三天每日销售额都过亿元人民币。在接下来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 SOHO部分销售了五百多套。
2 月20日, 我邀请任志强前来现代城参观SOHO样板间。
任志强回去以后, 洋洋洒洒写了一封万言书《朋友之间的交流———潘总请我看现代城样板间》在媒体上发表。这封信的内容非常丰富, 从概念到技术逐项说开去, 字字锋芒, 招招见血。文章认为, 从概念来讲, SOHO这种物业类型办公不像办公, 居住不像居住, 属于非牛非马的怪胎, 设计上也就是草稿想法。从技术方面看, 采光、通风、安全、隐私、能源样样有问题。总之, 结论很明显:北京的长安街旁边不应该有这种东西, 最好马上炸掉。并且指出, “北京也许是项目的一个优点 (概念) 就可以掩盖十个缺点的城市。”
看完信后, 我给任志强写了回信, 题目叫《创新是需要勇气的———“二道贩子”给“菜农”的回信》。信中除了就任志强提出的问题逐一进行技术方面的答复外, 主题却稍做偏离, 大谈创新问题。并表达了发展商希望能做出优秀的建筑作品, 和中国的电影一样走到国际上获奖的愿望。
2 月26日, 我发了一期客户通讯, 将这两封信率先“捅”向公众。
3月8日, 《北京青年报》和《财经时报》同时以大版面刊登了这两封信, 潘任之争正式被推向社会。这时候, 现代城业主肯定相当关注这次争论, 有个别业主还直接给任志强写信, 加入到争论当中来。一时间, SOHO又一次吸引了大量的注意力。
4 月5日, 《财经时报》发表《SOHO你蒙谁?
》, 文章认为, SOHO其实是并不是时尚, 而是设计怪胎, 发展商宣传SOHO是在误导市场。
4 月7日, 《精品购物指南》发表文章, 指出SOHO
现代城是靠一个简单的概念玩活的, 而“概念是个唬人的东西, 尤其是对接受能力仍处在幼稚时期者来说”, 并严正指出:“SOHO现代城是作为写字楼立项的项目”, 是“在市场危机中摇身而变为住宅”的。
除了媒体, 有人也通过非正常渠道加入了针对SOHO的批判。一份署名“不平”的匿名信被交到现代城客户、媒体和业界同行的手中。作者在信中激动地指出SOHO是“明显违规违法”, 并且有点气急败坏地说:“但问题是:一、为什么北京买家这样不成熟, 甘愿受广告诱惑?二、有关部门为什么袖手旁观, 容许违法违规, 夸张宣传?”
虽然我当时认为觉得有人替自己投钱打广告并不是一件坏事, 但公司还是通过报纸向对方发出了严正的律师函予以警告, 这种行为才被终止。
房子卖完了, 争论也平息了, 我却没歇着, 把这次批判SOHO现代城的重点文章都收集起来, 集结成书, 取名《SOHO现代城批判》, 公开发行出版。在出书时, 我要求策划人员:不要怕潘石屹和任志强受不了, 所有不同的声音都可以说, 所有另类的设计都可以做。别人有意见我去解释, 但要在超越语言限制的情况下, 来讨论人和建筑、人和环境的关系。
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件事, 媒体和公众把大量的注意力投向了现代城和我, 使现代城成了著名楼盘, 也使我成了著名人物。可以说, 没有挖人事件和炮轰事件, 就没有我现在的成功。所以, 我要感谢这两个人。
两个“肾”,不一样 篇11
中医说的“肾”与西医说的肾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中医说的肾虚与西医的肾功能障碍也是两回事,二者决不能混淆,更不能划等号。
中医说的“肾”是五脏之一。中医认为“肾”是先天之本,生命之根,它远远超出了西医所说的肾的范围。中医的肾病除了包括肾实质病变和二便(大小便)异常外,还包括人体许多系统的病变,如骨、齿、髓、脑、发、腰、耳、二阴(前阴、后阴)等病变,都与中医的肾功能有关。
中医肾病多为虚证,因为肾是藏精之脏,精气充溢则无病,有病多数属精气耗伤,所以肾病多数出现虚证。肾藏真阴真阳,又称元阴元阳,是全身各脏阴阳之本源,当其他脏器虚衰时,必然涉及肾脏真阴真阳的亏损,在临床上需辨明是肾阳虚还是肾阴虚,因为二者的治则和方药大不一样。
肾阳虚证,多因年高肾亏,或先天不足,或房劳过度,或素体阳虚,导致肾阳虚衰所致。主要表现为腰膝酸软而痛,畏寒肢冷,尤以下肢为甚;头晕目眩,精神萎靡,面色■白,舌淡苔白,脉沉细。在此基础上,还可出现男子阳痿滑精早泄;女子不孕、白带清稀而多,尿频清长、夜尿频多,大便久泄不止、完谷不化、五更泄泻,全身浮肿、腹部胀满等症。
肾阴虚的原因主要是“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素问·上古天真论》)。肾阴一亏,则产生阴虚内热,甚则阴虚火旺。临床表现为腰膝酸痛、形体消瘦、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咽干颧红、舌红少津、眩晕耳鸣、失眠多梦,男子强阳易举、遗精早泄,女子经少闭经或崩漏。
肾阳虚者应该温补肾阳,代表方为全匮肾气丸、右归饮等。肾阴虚者应该滋补肾阴,代表方有六味地黄丸、左归饮、一贯煎、大补阴丸等。
西医说的肾脏是解剖学的肾,主要功能是排泄水分、代谢产物、毒物药物,保留人体所需的物质,以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此外,肾脏还有内分泌功能,如合成和分泌肾素和红细胞生成素等。
西医学上的肾脏疾病,发展到晚期,会出现肾功能障碍。如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肾病综合征等。诊断有无肾功能障碍需要做肾功能检查。肾功能检查的项目很多,大致分为肾小球功能、肾小管功能、酸碱平衡功能、肾血流量测定等。
正常肾脏有强大的储备能力,故当肾脏损害尚未达到严重程度时,各种试验仍可正常。如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损害,可分为四期:1肾功能不全代偿期;2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3肾功能衰竭期(尿毒症早期);4肾衰终末期(尿毒症晚期)。
西医对肾脏疾病进行诊断时,尿常规检查具有重要意义,对了解肾脏功能也有重要作用,此项检查具有简单、方便、快速等优点。另外,内生肌酐清除率试验(Ccr),可反应肾小球滤过功能,且能粗略估计有效肾单位的数量,干扰因素少,敏感性较高,是目前较好的肾功能试验之一。浓缩稀释试验主要测定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功能。酚红排泌试验(PSP)可大致反应近曲小管的排泌功能。血清尿素氮和肌酐测定,主要反应肾小球滤过功能,但敏感性不高,常用于尿毒症的诊断。
两个禅师的故事 篇12
小偷出来遇到禅师, 禅师说:“我的朋友, 你走大老远的山路来探望我, 总不能让你空手而归呀。夜深了, 带上这件衣服避寒吧!”他把衣服披到小偷身上。小偷低着头溜走了。
禅师望着小偷的背影感慨道:“但愿我能送一轮明月给他, 照亮他下山的路。”
第二天, 禅师睁开眼睛时, 看到他的外衣被整齐地叠好, 放在门口, 禅师高兴地说:“我终于送了他一轮明月!”
另一位禅师叫仙崖大师。他有一个贪玩的学僧, 常常偷偷溜到后院高墙下, 架起一张高脚凳, 翻墙出去玩耍。
仙崖禅师发现后, 没有惊动任何人。一次, 学僧又翻墙出去了, 仙崖禅师随后把凳子移开, 自己坐在墙下。夜深人静, 学僧尽兴归来, 不知墙下凳子已被搬走, 从墙上翻下时, 感觉到脚下的凳子变软了, 下来一看, 原来是踩在仙崖禅师的肩上, 吓得跪在地上不敢言语。仙崖禅师把他拉起来, 轻声细语地说:“夜深露重, 小心着凉, 快去休息吧!”
【两个凡是】推荐阅读:
凡是05-25
凡是都有根据的名言摘抄06-01
两个加强两个遏制自查报告内容09-13
“两个加强、两个遏制”专项检查承诺书10-26
两个着力07-18
两个07-19
两个共同05-21
两个译本05-22
两个基础05-27
两个转化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