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共同(精选4篇)
两个共同 篇1
同课异构是当前比较普遍而有效的教研活动之一。但当下的同课异构多为同“题”异构 (也就是一个课题, 让不同的教师进行设计与执教) 。为了进一步提升同课异构活动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我们探索着往前推进了一步, 进行了同“的”异构 (即在同目标下异构) 的探究。这一课, 我们把教学目标定为:
1.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试验过程, 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学习运用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用侧面描写来烘托人物的写法。
我们以为, 有效教学至少要关注三个问题:一是“我们要到哪里去”, 即教学目标。因是同“的”异构, 二者的教学目标一致。二是“我们怎么到那里去”, 即途径与方法。这两份教学设计的取向是不同的。设计 (一) 以“事件”为取向, 抓住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进行研读, 并站在“怎么写”的角度, 以“典型事例”为经、“侧面描写”为纬, 探究文本“用典型事件表现人物, 用侧面描写烘托人物”的写法。设计 (二) 以“人物”为取向, 紧扣文章中的关键词“怀疑”与“信奉”展开教学, 以“对比”为经、“事件”为纬, 探究文本“用典型事件表现人物, 用侧面描写烘托人物”的写法。第三个问题是“我们到了那里没有”, 也就是“达标”没有。教学目标既是教学的出发点, 也是教学的归宿点。看一堂课是否有效, 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看教学是否“达标”。针对目标1, 设计 (一) 以伽利略的“求证”和“公开试验”为着力点, 在对比理解、推敲语言等方面下工夫, 以达成目标;设计 (二) 以伽利略的“想”和“做”为着力点, 在推演伽利略的想法、咀嚼“反复”“许多次”等上下工夫, 以达成目标。针对目标2, 设计 (一) 选择了“结论”与“启示”两处着力, 予以达成;设计 (二) 在“结论”和“人们怎么说”等处着力, 予以达成。针对目标3, 两份设计都进行了很好的尝试。设计 (一) 通过抓“典型事例”带动“侧面描写”的方式, 很好地达成了“初步学习运用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用侧面描写来烘托人物的写法”这一目标;设计 (二) 通过抓“对比”带动“典型事例”的方式, 亦很好地达成了这一目标。
更为难得的是, 两份设计都选择了“通过文本内容学习语文知识, 进而通过训练提高言语能力”的方式, 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在探究文本“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写”的过程中, 相机落实了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对人文内涵的领悟、对表达方法的学习等, 实现了文本内容与形式的有机融合,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促进了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发展。
异构, 应指向共同的教学目标达成, 应突出“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 应追求语文教学及其研究的多样化!
两个共同 篇2
尊敬的各位领导:
首先,我代表xx镇党委、政府对各位领导莅临我镇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自两个共同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我镇以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为目标,按照“顾大局、讲团结、创特色、促发展”的要求,加强组织领导,靠实工作责任,全面落实两个共同创建工作的各项任务,着力提高全镇各民族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不断推动全镇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现将我镇两个共同创建工作开展情况简要汇报如下,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一、两个共同创建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靠实工作责任
为保证两个共同创建工作的顺利启动,我镇重点围绕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发展和惠民政策落实等工作深入开展了调研活动,通过座谈交流、问卷调查等方式,深入群众之中了解社情民意,广泛征求了群众的意见建议,组织成立了由镇主要镇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xx镇两个共同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细化了工作任务,靠实了工作责任。
(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
我镇召开了两个共同创建工作动员大会,传达了市委关于创建工作的各类文件精神,组织干部群众学习了党在民族工作上的各项方针和政策,并开展了各类宣传活动。制作了两个共同创建大型宣传版面6块,主题宣传牌坊门1座,悬挂横幅20余条,举办黑板报16期。深入开展了“三个离不开”和“四个表率”活动;组织全镇宗教界人士开展了以宗教法律法规、宗教政策为主的2期培训班;组织开展了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宣传了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对20多种教职人员信息表进行了详细的登记,并对宗教场所进行拍照存档,使宗教场所管理更趋规范;组织骨干力量深入宗教活动场所,向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进行宣传,为两个共同创建工作营造了的浓厚氛围。
(三)创新载体,切实开展创建工作
一是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下工夫。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向市委、市政府争取到了投资超过千万元的xx镇整镇推进和xx村整村推进项目,结合两个共同创建工作,筛选上报了村社道路硬化、干支渠道衬砌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并不断加大支柱产业的发展力度,狠抓了劳务输转、家政服务和农家休闲园等支柱产业的发展,夯实了两个共同创建工作的硬件基础。二是在维护社会稳定上下功夫。我镇始终牢牢把握两个共同的主题,加强和改进民族宗教工作方式,积极化解各类社会矛盾,不断凝聚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合力,努力营造社会和谐稳定的局面。目前,我镇及时处理各类矛盾纠纷和信访案件85起,得到了各族群众的欢迎和拥护,夯实了
新品种、新模式的推广引用为抓手,进一步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促进特色产业布局专业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全力打造“一园区两基地”,即:xx镇设施农业产业园区,千亩拱棚蔬菜基地和农家乐休闲旅游产业基地。逐步把工业化的经营理念、管理方法、组织形成和生产方式渗透到培育特色产业的全过程,使生产经营的每个环节都规范化、标准化。积极引导广大农民调整种植业结构,从传统的粮食作物种植向精细蔬菜种植转变,增加农民在土地经营上的收入。镇村及各联系单位干部充分发扬“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的工作作风,带头学习拱棚蔬菜种植技术并大力推广,帮助群众搭建了蔬菜拱棚520亩;组织开展了2期以拱棚蔬菜种植、病虫害防治为主的科技培训,参训270人次。
(二)整镇推进和整村推进进展情况
今年,我镇被确定为整镇推进镇,xx村被确定为整村推进村。我镇将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重点实施村社道路硬化、渠道衬砌、抗旱机井、提水灌站、农村危旧房改造、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目前,我镇整镇推进和xx村整村推进实施方案正在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建议,逐步修订完善。通过多方调研、实地查看,在充分考察、学习的基础上,联系甘肃省设计院设计了“xx村东乡族民俗文化村寨”整体规划图、鸟瞰图和文化村寨居民建筑设计图。向市相关单位上报了4.8公里的渠道衬砌、2.8公里的村社道路硬化等项目。向市住建局上报了400户农村危房改造项目,目前,住建局与我镇干部正在实地调查登记、建档造册。
中,我们将认真贯彻省、州、市党代会精神,学习借鉴其他单位的好经验、好做法,把两个共同创建工作贯穿全镇工作始终,继续加大力度实施整镇推进和整村推进项目,继续开展好各类综合治理行动,继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重点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在各名族团结奋斗上实现新突破;继续培育壮大特色产业,打造民族文化村寨,全面促进我镇农业产业结构全面转型升级,全力破解影响和制约我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难题,在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上实现新突破。
两个共同 篇3
房地产调控一般是指国家运用土地、财政、税收、信贷等经济杠杆, 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 调节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 干预房地产市场运行状态的各项政策措施及实施过程的总和, 调控目的是为了稳定房价, 促进产业平稳健康发展。按照这样的理解, 我们可以把2003年8月国务院下发《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作为这一轮房地产调控的开端。8年中, 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下发房地产调控文件9个。学习研究这些文件, 可以看到以下特点:
第一, 调控范围是商品住房。不管文件用词是“房地产”还是“住房”, 具体政策内容不涉及非住宅, 因此房地产调控实质上是“住房调控”。
第二, 是否属于普通商品住房常作为调控政策界限。有关市场供应比例及供应重点、信贷、税收等的差别化政策, 往往以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或者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为政策界限。如:国办发 (2006) 37号文件规定了“90/70政策”;国发 (2010) 10号文件规定了“对购买首套自住房且套型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上的家庭, 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30%;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 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50%, 贷款利率不得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的政策。总体上看, 调控政策的指向仍然覆盖整个商品住房市场, 但往往将是否属于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或者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住房, 作为适用宽严不同、优惠不同的调控政策的界限。
第三, 具体规定过有关普通商品住房的面积标准。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意见的通知》 (国办发[2005]26号) 明确规定, 享受优惠政策的中小套型、中低价位普通住房应同时满足“住宅小区建筑容积率在1以上、单套建筑面积在120平方米以下、实际成交价格低于同级别土地上住房平均交易价格1.2倍以下。允许单套建筑面积和价格标准适当浮动, 但向上浮动的比例不得超过上述标准的20%”的条件。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意见的通知》 (国办发[2006]37号) 明确规定, “十一五”时期, 要重点发展普通商品住房。新开工的商品住房建设, 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住房 (含经济适用住房) 面积所占比重, 必须达到开发建设总面积的70%以上。这些规定及相应实践, 是划分普通商品住房和高端商品住房, 制订相关政策的基础。
二、以往房地产调控政策遇到的困难
2003年以来的房地产调控取得了预期成效。通过2003年至2007年的房地产调控, 改善了供应结构, 遏制了投资投机, 规范了市场秩序, 加强了住房保障;通过2008年四季度至2009年底的房地产调控, 促进了房地产投资, 活跃了房地产市场, 为保增长、保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通过2010年初以来的房地产调控, 进一步落实了政府责任, 遏制了不合理的购房需求, 房地产市场正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积极转变。但是, 取得上述成效很不容易, 期间遭遇了困难、经历了曲折。主要表现在:
第一, 各级政府调控难。2003年以来, 国家连续实施房地产调控, 几乎每年下发文件、召开会议、开展督查, 其时间之长、决心之大、力度之猛, 为各行各业所少见。但是, 政府调控依然遇到了困难。一是在与宏观经济协调方面。房地产市场发展有自身的周期, 一般包括上升、过热、回落、整理等阶段。由于投资数额大、生产周期长、预售制度等特点, 房地产业发展周期与宏观经济周期、其他行业周期不可能完全同步。因此, 在某些特殊时期, 房地产调控不得不中断行业本身需要的产业政策, 向适应宏观经济总要求的调控政策转变。这种政策转向累积的矛盾, 往往加重了下一阶段的调控任务。2009年下半年发生的市场过热、房价上涨过快的问题, 与2008年底房地产市场本身尚未调整到位、为了宏观经济需要实施刺激政策有一定的关系。二是在调控手段、政策力度把握方面。政府调控期望的结果是市场平稳、价格平稳, 即使发生波动, 也应当保持在一定幅度之内, 大起大落各方面都“伤不起”。所以, 调控政策出台和实施均小心翼翼。在调控手段上, 一般先采取土地供应、信贷、税收等间接手段, 不得已才使用限购、限贷等行政手段 (如2010年初到年底逐渐趋紧的政策变化) ;在政策力度上, 先温和、保持灵活性, 最后作出严厉、硬性的规定 (如首付、利率提高的信贷政策变化) 。三是在落实责任方面。房地产调控往往先通过政策引导, 期待开发企业、购房者、银行机构等自觉遵守、执行, 促使市场朝预期方向转变。在政策效果不明显, 或者市场可能出现反复、已经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可能丧失的时候, 采取严格措施落实责任。例如, 今年年初以来, 就采取房价控制目标责任、建立强化约谈制度等措施, 落实各级政府责任。
第二, 企业决策经营难。在房地产调控的大背景下, 参与市场的各方主体的投资决策和经营行为变得十分纠结。对开发企业来说, 就遇到了以下困难。一是在投资决策方面。按照传统方法进行产品定位、价格预测和投资分析的开发企业 (以本地企业为代表) 往往在土地招投标中落败, 使企业难以保持理性。而认为房地产项目具有稳定收益甚至超额收益的企业 (以上市公司为代表) 虽然一时胆大竞得土地, 但在调控政策随时趋紧的情况下, 也常常面临高位入市被套的风险。“地王”项目运作成功又助长了更多的资金涌入房地产业。可以说, 在调控的大背景下, 决定何时拿地入市、何时实行产业扩张, 投资分析仅仅作为参考, 多数依靠资金实力是否雄厚, 而有的就完全看能否踏准调控的节拍。二是在产品定位方面。受调控政策影响, 有的开发项目启动以后一直举棋不定, 有的被迫中途调整品种结构, 有的想方设法钻政策空子。在2006年国家出台“90/70”政策但尚未实施限购的情况下, 个别楼盘推出的“双拼房”, 就是钻了政策空子。在2011年初出台限购政策以后, 又有一些企业转向开发商业地产、酒店式公寓等产品。在目前房价出现稳中略降趋势的时候, 为了不引起老客户不满, 有的企业将全装修改为毛坯房, 有的企业将住宅项目改作商住项目。三是在销售经营方面。开发项目分几期开盘、何时开盘、如何定价, 均需反复斟酌掂量。在房价看涨阶段, 开盘过早、定价过低, 不但“企业赚零头炒家赚大头”, 而且容易踏错节拍。囤地、捂盘惜售等违法违规现象之所以屡禁不绝, 原因就在于此。在房价看跌阶段, 新盘若定价过高, 无人问津等于不开, 结果有的楼盘已建到“现房”还不能决定何时申领预售证;而很多老盘又纠结于政策何时松绑、市场何时转暖、要否降价、降幅多少等问题。除开发企业外, 在房地产调控的大背景下, 购房人、存量房业主甚至银行等市场参与者均或多或少遇到了两难问题。
第三, 住房保障完成难。总体上说, 国发 (2007) 24号文件下发以来, 住房保障取得了巨大成就, 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大幅缓解, 但是, 从制度层面分析, 住房保障工作也遇到较大困难。一是住房保障任务过重。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全年全国商品住房新开工129468万平方米、竣工75961万平方米。全年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开工590万套、基本建成370万套。如果商品住房按100平方米/套、保障性住房按70平方米/套计算, 那么商品住房与保障性住房的新开工面积比为75.8:24.2, 新开工套数比为68.7:31.3;竣工面积比为74.6:25.4, 竣工套数比为67.3:32.3。简单地说, 2010年全国保障性住房至少占到住房建设总量的1/4。这就意味着, 当年1/4的新增住房建设用地将不产生土地出让金收入, 同时全社会1/4的住房建设资金将由政府为主筹集。因此, 单就建设任务来说, 各地城市政府均难以持续地承受如此沉重的住房保障任务。二是住房保障范围过宽。国发 (2007) 24号文件规定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两种保障方式, 责任主体、资金来源均比较清楚。近年来, 保障性住房外延扩大到包括棚户区 (旧住宅区) 改造、两限房、公共租赁住房等种类, 资金渠道包含财政性资金、社会机构投资、保障对象及其所在单位出资。
三、以往房地产调控政策遇到困难的原因分析
第一, 政府调控难, 原因在于要尊重市场的作用。由于一方面我们要逼退投机投资资金、保护正常投资、保护自住及改善性住房消费积极性, 另一方面又要尊重市场的作用, 因此在实施房地产调控中, 在选择措施、把握政策力度、明确责任主体等方面均需反复拿捏, 由于我们要做到两者兼顾, 所以使得调控十分困难、十分吃力。可以说, 只要我们仍将房地产业作为当前我国社会对资本最开放、最活跃的行业, 不从基本制度、政策层面对其作出必要的规制, 房地产调控必定还会十分困难, 必定还会是今后全社会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
第二, 企业决策经营难, 原因在于要担当社会责任。2003年以来, 在房地产业迅速发展的同时, 企业决策经营环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表面看是由于政府部门不断加强政策调控, 实质上是从一个侧面反映房地产业发展应当担当更多、更复杂的社会责任。一是从经济角度看, 房地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部分, 其发展速度、增长方式势必影响国民经济全局, 一定程度上还与其他产业的投资和发展相关。房地产业发展还依赖于建设用地供应, 而土地供应有严格的管制制度。因此, 房地产业不能是完全竞争性的产业, 它必须受到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的规制。二是从社会角度看, 房产已成为家庭财富的主要形态。由于房产的直观形象, 房产很容易成为全社会关注劳资、分配、保障问题时的争议对象。同时, 住房是大众生活必需品。在政府部门越来越走向决策公开、信息透明的大背景下, 房价不会因为“法定的自由定价制度”而离开公众关注的视线。因此, 房产已经不是简单的商品, 也不是普通的小额的生活必需品, 它必须担当经济社会发展、房地产业发展带来的更多、更复杂的社会责任。
第三, 住房保障任务重, 原因之一在于调控政策尚未取得预期成效。一是由于自2003年以来房价总体呈上涨态势, 使得部分原来有能力通过房地产市场解决住房问题的城镇中等收入家庭买不起住房, 客观上累积了一定的住房保障任务。加大住房保障力度, 在许多地方其实就是偿还前几年房价过快上涨加剧住房问题的旧帐。二是由于房价的过快上涨, 住房问题成为社会问题, 在调控政策尚未取得预期成效的情况下, 社会舆论更趋激烈。推进住房保障, 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 客观上可以分散原来全部挤在商品住房领域的部分中等偏下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更重要的是, 通过发布住房保障规划, 缓解住房供求矛盾, 稳定公众预期, 从而稳定住房价格。因此, 在调控政策尚未取得预期成效的情况下, 推进住房保障必然是房地产调控不可或缺的措施之一。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调控政策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其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在理论上认为商品住房具有经济、社会双重属性, 而在实践中又把“整个商品住房”作为调控对象。只要仍坚持这样的理念和做法, 那么, 在各级政府实施调控中必须会遇到资本的反作用力;房地产企业在正常决策经营中必然会受到调控政策的各种“干扰”;在调控政策未取得预期效果的情况下, 住房保障任务必然加码。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出路, 在于重新认识两类商品住房的属性差别, 将普通商品住房和高端商品住房严格区分开来, 并制订实施不同的政策制度。
四、构建完善两套商品住房政策制度
1. 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购房需求
住房的基本功能是居住, 但住房也时常成为奢侈消费、投资炒作的对象。目前, 社会购房需求呈现多样化的特征, 至少可分以下几类:一是居住性购房, 包括无房户或者仅有一套小面积住房的居民家庭, 购买首套住房或者购买第二套改善性住房, 购房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居住问题。二是奢侈性消费, 包括有了一套甚至一套以上大面积住房的家庭, 仍要购买别墅、排屋或者超大面积高档公寓, 购房目的主要是为了追求舒适奢侈消费。三是炒房, 与居住、奢侈性消费不同, 购房纯粹出于投资炒作。四是保值购房, 目的是为了不使现有资金缩水、寻找比存银行更好的保值增值渠道。
居住性购房是居民家庭为了满足生活、学习、工作的需要而购房, 具有鲜明的民生特质。奢侈性消费购房和炒房, 与民生无关。保值性购房介于两者之间, 实际上如果能在一个时期内保持供应稳定、价格稳定, 大部分保值性购房将转化为后来的居住性购房;反之, 在房价过快上涨的阶段, 保值性购房需求也将加入到炒房队伍中。因此, 可以把多样化的购房需求简单地分成两类, 即:居住性购房需求和其他购房需求。
2. 建立两个商品住房市场
应建立两个商品住房市场:一个是普通商品住房市场, 满足居住性购房需要;一个是高端商品住房市场, 满足其他购房需求。两个市场的供应品种、价格和购买对象, 实行严格的区别政策。在品种上, 前者仅供应普通商品住房, 一般为标准面积 (如120平方米) 以下的普通公寓;后者可以包括符合土地、规划要求的所有住房产品, 即别墅、排屋、标准面积 (如120平方米) 以上的公寓等。在价格上, 前者以商品价为基础, 实行政府调控;后者由市场供需调节, 实行市场定价。在购买对象上, 前者的购买对象应当限定在无房户或者仅拥有一套标准面积 (如90平方米) 以下住房的城市居民家庭, 而后者的购买对象可以不受限制。
3. 实行两套商品住房运行制度
在住房供应上, 普通商品住房由政府部门通过制订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 择优选择企业进行开发建设, 确保市场供应;而高端商品住房主要由开发主体根据市场形势自主决策和组织建设。在市场准入上, 普通商品住房的建设单位, 应当符合房地产开发资质要求, 以提高开发主体的专业性和稳定性;而高端商品住房仍可允许国内外个人、企业和其他组织通过受让土地、设立项目公司的方式开发经营。在土地价格和土地取得方式上, 普通商品住房应当牢固树立地价服从、服务于住房价格控制的总体目标, 土地出让采取“限房价竞地价”、以限定房价为基本条件的招标等方式;而高端商品住房用地可以采用“招拍挂”等竞价性的出让方式。在税收和信贷政策上, 实行差别化政策, 对普通商品住房的开发和购买给予税收和信贷方面的支持、优惠;对高端商品住房的开发和消费, 根据国家税收和金融政策, 按照公平合理和风险原则执行。在市场监管上, 对普通商品住房市场进行现房销售、一次性开盘、综合验收等试点工作, 继续坚持透明售房、预售销售方案备案等监管制度;而对高端商品住房市场, 严格执行法律、法规规定制度, 不实行临时性、试点性监管措施。
概括地说, 对普通商品住房市场实行有计划的商品住房制度, 突出住房的民生属性和社会属性, 加强政府调控和指导, 通过稳定供应、稳定价格, 确保城市居民家庭的居住性购房需求。对高端商品住房市场则实行完全市场制度, 突出住房的市场属性和经济属性, 以法律法规和国家财政政策为基本依据, 提高制度规则的公开性和预先性, 尽量减少临时性的行政干扰, 努力发挥市场自我调节功能, 满足其他购房需求。
五、构建完善两套商品住房政策制度的积极意义
第一, 弥补了理论上存在的缺陷。在商品住房领域, 我们一直坚持商品住房既有经济属性又有社会属性, 住房问题既是经济问题又是民生问题的观念, 往往就整个商品住房研究讨论其功能性质, 制订实施调控措施也往往针对整个商品住房市场。对于调控政策, 不少专家学者质疑其是否符合市场化原则, 而舆论又反过来质疑调控的实际效果。将商品住房分为普通住房和高端住房, 普通住房突出社会属性, 高端住房突出经济属性。普通住房市场加强调控管治力度, 高端住房市场则充分发挥市场自我调节作用。将该管的牢牢管住, 将该放的彻底放开, 有助于解决对调控效果和调控是否符合市场化的质疑。
第二, 克服了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将商品住房分为普通住房和高端住房以后, 由于实行住房价格控制目标、市场准入限制、地价监管、税收信贷政策支持优惠、市场监管等5项制度, 同时限定面积标准、申购对象, 政府对普通住房市场供求和价格的调控将不再遇到阻力。高档住房市场的开发经营将完全遵循市场规则, 经营的预见性、正确性、稳定性将大大提高。普通住房将解决相当一部分中等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 降低了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压力;同时建立完善普通商品住房政策体系以后, 可以将限价房、危旧房改造等建设形式纳入其中, 进一步规范了住房保障形式, 明确了政策内涵。总之, 将以往商品住房与保障性住房两分法改为高档商品住房、普通商品住房、保障性住房三分法以后, 政府调控的困难、市场主体的困惑、住房保障的压力均将得以解决。
第三, 拓展了行业发展的空间。当前, 在一些地区, 房地产业在经济全局中占比过重, 土地出让金和房地产业税收在地方财政中占比过大, 当前市场呈现稳中略降的态势, 在这样的形势下, 如果市场过快回落, 必将对经济社会产生比2008年更大的冲击。如何避免出现过快回落?或者从更长远角度讲, 如何避免“一放就乱、一管就死”恶性循环?划分普通住房和高端住房两个市场, 实施不同的政策, 是一条积极有效又现实可行的出路。
六、构建完善两套商品住房政策制度的关键环节
第一, 抓住时机。今年下半年以来, 房地产市场正朝着调控的预期目标发展。投资保持适度增长, 销售明显降温, 价格稳中略降。多数房地产企业特别是近两年新加入的房地产企业, 资金压力不断加大。市场正处在深刻的、实质性的调整变化之中, 舆论上出现放松“限购”政策的声音。这是政策把握的关键时刻, 政策过紧、持续过长, 对经济和社会产生严重影响;政策放松过快、过宽, 又容易引发报复性反弹。在这个时候, 将普通住房市场与高档住房市场分开, 放开一头又管住一头, 不仅是当前的应对措施, 也是长远的行业发展政策。
第二, 注重立法。建立完善普通住房市场和高档住房市场制度, 必须注重立法。用立法形式, 明确告知社会全体成员高档住房市场和普通住房市场不同的制度、规则和政策, 各自的品质、定价办法和购买对象, 并保持较长时间的政策稳定。增加政策的公开性、预见性, 临时性的行政干预措施要在法律框架内有所作为, 这样才能使参与市场的企业和个人能够对未来作出明确规划。
第三, 加强宣传。媒体特别是新媒体对公众的引导作用巨大, 社会舆情对决策的影响力逐步显现。多年来, 有关调控、房价、保障等政策事项, 参与群众广泛, 各方面的建议、意见不一。在此情况下, 对相关政策、制度、对每户家庭的具体影响、政策实施的总体效果等必须作大力的宣传解释, 最大限度地凝聚共识, 有利于相关政策制度落实到位。
两个共同 篇4
作者:陈俊德
文章来源:中共阿克塞县委办公室
点击数:138
更新时间:2015/9/15
一、活动进展情况
自全省“三个共同、两个提升”活动开展以来,阿克塞县及早谋划,精心组织,紧扣“学习政策法规,提升管理水平,加强队伍建设”的活动主题,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活动取得明显实效。
1、高度重视,落实责任。根据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开展“三个共同、两个提升”活动要求,我县及时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开展“三个共同、两个提升”活动的实施意见》。认真落实省、市委对宗教工作的“四个纳入”要求。切实保证宗教工作抓紧抓实,形成了全社会都关心支持宗教工作的良好局面。
2、加强宗教界人士培训培养。充分利用今年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和法制宣传日等契机,深入开展了宗教政策法规“六进”活动,增强了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律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建立健全了统战部门牵头抓总的宗教界人士联系培养、考察选拔和综合评价考核机制,完善各级党政领导联系宗教界代表人士制度,健全完善了宗教界人士数据库。今年6月期间,我县在西北民族大学举办了由全县各部门各单位民族宗教工作人员为成员的“全县统战及民族宗教干部培训研讨班”,集中学习了中央统战工作和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省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中央关于新形势下统战及民族宗教工作的理论方针及相关政策及民族宗教法律法规,实地参观革命圣地延安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强化了宗教界人士的政策法规意识。通过学习宣传教育,统一了民族宗教工作人员的思想,为进一步开展好活动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3、提升宗教工作科学化水平。组织召开了宗教界人士、宗教场所负责人及教职人员、信教群众代表20多人参加的征求意见座谈会,就宗教工作部门如何完善管理、提高服务征求了意见建议,对提出的问题做到即知即改。健全完善了宗教界人士日常教育管理制度、指导宗教活动场所结合实际,完善了民主议事、财务公示、消防安全等规章制度,提高了宗教活动场所自我管理、民主管理的水平。抓好《宗教事务条例》和《甘肃省宗教事务条例》的贯彻落实,进一步落实场所“七证一户”办理工作,加强对宗教事务的依法管理,树立“理解、信任、包容、自信”的理念,努力解决宗教领域突出问题;重视发挥宗教团体的职能作用,着力推动宗教界加强自身建设,发挥宗教界的积极作用,努力促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进一步提高宗教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及时部署“宗教政策法规学习月”活动,对活动进行广泛动员,全面安排。动员全县宗教人士和宗教活动场所结合实际,以不同形式参与到“宗教政策法规学习月”活动中来,做学习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知识的典范。并在县电视台开设宣传专栏,用哈汉双语详细解读了《宗教事务条例》、《甘肃省宗教事务管理条例》。
4、加强宗教工作干部队伍建设。根据全县宗教工作的特征,结合普法活动,认真开展了宗教政策法规宣传教育和宗教方针政策“六进”活动,在宗教界大力宣传党的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规,教育信教群众学法、懂法、守法,不断提高了广大信教群众的法律、法规意识。进一步健全和巩固了县、乡、村三级宗教管理网络,尤其是充分发挥乡、村(社区居委会)两级在宗教活动管理中的前沿阵地作用,确保宗教事务管理的基础稳固。加强了宗教教职人员队伍建设,针对宗教教职人员年龄老化,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通过派出去深造、举办培训班、邀请参加有关会议和社会活动等方式,提高了宗教教职人员的整体素质。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宗教教职人员普遍年龄偏大、宗教学识不深、管理能力较弱,优秀中青年教职人员人才少,新老交替后继乏人,综合素质亟需提高。二是党的民族宗教工作政策、法律法规宣传的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民族宗教干部的政策理论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工作方法有待于进一步创新。三是对外来少数民族流动经商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服务管理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宗教场所和谐创建活动仍需深化,对宗教活动场所依法管理水平还待提高。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强化“寺观教堂”建设,高度重视宗教教职人员队伍建设。通过选送赴国内重点寺院及宗教院校重点培训,切实提高他们的法制观念、爱国感情、宗教学识、管理能力和个人修养,建立起一支遵守政策法规、信教群众基础较好、具有较高宗教学识和管理水平的宗教界代表人士队伍。
2.继续抓好“三支”队伍教育培训,进一步提升做好民族宗教工作能力和水平。加大对全县民族宗教工作干部、宗教教职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定期组织学习,积极推荐相关人员参加省、市民族宗教学习培训班,利用组织外出考察、学习交流等时机提升能力和素质,切实提升我县民宗干部业务水平与工作能力,增强教职人员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相关宗教政策法规的自觉性,发挥民族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中的积极作用。
【两个共同】推荐阅读:
两个加强两个遏制自查报告内容09-13
“两个加强、两个遏制”专项检查承诺书10-26
两个着力07-18
两个07-19
两个译本05-22
两个基础05-27
两个转化06-09
两个主体08-10
两个突出09-24
两个案例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