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王子的生活

2024-10-20

两个王子的生活(精选3篇)

两个王子的生活 篇1

江苏省高考作文阅卷组长、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何永康先生说:“文章必须有光辉。没有太阳, 应该有个月亮;没有月亮, 总得有个星星;没有星星, 总得有个萤火虫!如果连个萤火虫都没有, 那就只能在基础等级徘徊了。”对写作水平一般的考生来说, 要获得高于基础等级的分数, 需要教师在备考复习时给予一定的作文升格指导。经过多年的思考与实践积累, 笔者以为, 高考作文的升格指导可从个性化与生活化两个维度入手。

一、个性化

(一) 心有所思, 情有所感———写出自己的情感体验

每个人都有表达的欲望, 微博、微信的不断刷屏就是很好的说明。高中生已经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 懂得书写真我风采。近年来的高考作文评卷要求极力反对无病呻吟、堆砌各种材料的空话、套话作文, 注重考查学生观察、思考、体验和感悟世界、社会、人生、自然的能力。2015 年浙江省高考满分作文《轻嗅文骨的芬芳》就是很好的证明, 在下面这个片段中, 作者从父亲、自己写起, 情意浓浓!

父亲曾笑谈, 年轻的夜晚, 躺在床上浑身颤栗, 想到什么, 半夜摸黑点起蜡烛, 光着膀子抓起笔就写。我从小便“雄心勃勃”想成为作家, 每当获得师长的肯定, 外面的嘉奖, 父亲总要提醒我不能让文骨背离了人的风仪, 拿出季羡林研究吐火罗文的真挚, 陈寅恪力挽史澜的魄力, 感化他人, 圆满自身, 所以说是“几时借得冲霄浪, 虽死望峰亦从容”。

(二) 独特思考, 独立见解———写出自己的生活阅历

叶圣陶先生曾说:“写作必须剔除那些普普通通的材料, 单把的确属于自己的东西写进去。剔除得越干净, 的确属于自己的东西成分越多, 那越是成功的东西。”这里所说的“属于自己的东西”, 其实就是自己的生活阅历。每个人所处的环境、家庭氛围等都是不同的, 写出的文章自然也迥异, 文章中应该呈现与众不同的“我”。请看2015 年浙江高考满分作文《且以作品论英雄》的片段:

我们很容易理解“言为心声”, 也即作品反映其人品。所谓“郁结乎心而发乎声”, 作品本身定然有着作者个人人品的渗透。引美学家蒋勋之言:“杜甫的‘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 之所以成为千古绝句, 我认为不是诗歌上的技巧, 而是诗人心灵上动人的东西。同样是一堆白骨, 很多人走过去了, 却没有看见。”试想, 若是杜甫没有忧国忧民之心, 又何来发自肺腑之言?伟大的心灵, 投影在文学上, 依然是伟大的作品, 是高尚的品性。

考生从“言为心声”出发, 说明作品本身定然有个人人品的渗透, 即“郁结乎心而发乎声”, 接着笔锋一转, 引用美学家蒋勋的话阐述“不是诗歌上的技巧, 而是诗人心灵上动人的东西”的观点。

(三) 语言准确, 创意表达———写出自己的审美价值

审美价值是写作者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是一个人价值取向的关键。当下高考作文考查的重点是考生是否具备理性思辨能力。理性精神是当下多元价值观下的一种思维方式, 也是一种对外界事物的怀疑能力, 这种能力, 其实质就是自己的审美价值。同时,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也提出要“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 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请看2015 年浙江省高考满分作文《笔下的真实与真心》片段:

真正领悟艺术的人, 定会懂得真情实感之于艺术的价值, 也了悟自己的生命体验是何其珍贵。艺术是一种反映, 一种途径, 让我们窥见作者心内涌动的波澜和曾经历的悲欢。

违背心志写下、画下的“成品”, 是手的产品, 而非心的创造。因此, 从一开始, 没有情感没有体验的“成品”, 就不能算是艺术。

请在你爱的时候, 用心写下、画下一些东西, 不论是停泊于温柔港湾的细沙, 还是清朗高远的明月。要知道, 你笔下的真实与真心, 在未来便成了你心境志趣的证据。

考生从真正领悟艺术的人出发, 以自我的视角解读了对艺术的理解, 并用诗化的语言给以提升。文章在说理的过程中显得典雅、脱俗, 可谓语言准确、表达有创意。

二、生活化

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 离不开生活实践。学生生活的核心区域就是学校, 而学校活动的核心就是课堂教学。所以, 语文课堂就是写作的一个重要生活阵地, 而语文教材便是指导手册。

高中语文教材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活动素材, 每一个活动计划都是精心编制的, 内容充实。如果认真实施, 定会对作文的备考大有益处。我们不妨将浙江省2015 年高考作文的命题材料和语文教材的活动要求对比一下。

【2015 年浙江高考作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 根据要求作文。 (60 分)

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性情褊急则为文局促, 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应该是一致的。

金代元好问《论诗绝句》却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 文章宁复见为人”。艺术家笔下的高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三专题的课后练习】孟子曾经提出“知人论世”的读书方法, 法国作家布丰又说:“风格即人。”本专题中一些作品的写作背景和艺术风格, 都与作者的人生和所处的时代有着密切的关联。请选择本专题中两篇诗文, 搜集资料, 了解作者的身世与时代背景, 并结合孟子和布丰的观点, 理解这些作品与作者的关系。

通过对比, 我们不难得到启示:关注学生平时的学习生活就是最好的高考储备!

当然, 除了重视语文教材之外, 作文的备考还要引导学生抓住生活中动情的细节, 思考细节背后蕴含的哲理, 进而彰显生活细节丰富的内涵。

(一) 情动于中———回放学习生活中动情的细节

生活是写作之源。能在文章中呈现的事情, 必然是给作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事情, 也往往是令作者动情的事情。在教学中, 学生总说没有东西可写, 其实教师如果能引导学生把令自己情动的生活细节写出, 就已经离成功不远了!

(二) 理蕴于思———思考细节背后蕴含的哲理

在鼓励学生写出了动情的生活细节后, 教师还须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这些细节背后所蕴含的哲理。思考是提升作文档次的关键, 有思考的文章才更耐人揣摩、回味。正如叔本华所说的那样:“读书是走别人的思想路线, 而写作才是走自己的思想路线, 只有经过自己的思想路线, 把读书得来的知识消化掉, 才会变成自己的东西。”

(三) 神行于文———彰显生活细节丰富的内涵

情动于中、理蕴于思后, 关键是神行于文。作文在讲求规范的基础上, 要富有文采, 就必须通过能彰显丰富生活内涵的语言来表达。作文的语言就如同一个人的血肉, 没有血肉, 人会面目可憎。古人云“言之无文, 行而不远”, 也就是要求文章要讲究辞藻, 具有文采!

摘要:高考作文的升格指导可从个性化与生活化两个维度入手。就个性化而言, 就是要引导学生写出自己的情感体验, 写出自己的生活阅历, 写出自己的审美价值;就生活化而言, 就是要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学习生活, 还要学会抓住生活中动情的细节, 思考细节背后蕴含的哲理, 彰显生活细节丰富的内涵。

关键词:高考作文,个性化,生活化

两个王子的生活 篇2

——读《小王子》有感

当我们翻开《小王子》,读那语气俏皮的献词,千万不要简单地一笑了之。作家清楚地告诉我们,这部书是让有童心而且需要安慰的大人看的。不同的人对小王子有不同的知心话要说,不同的人也想打听小王子不同的心事。

《小王子》中,国王自以为统治全宇宙,可并不能满足小王子看落日的愿望,他常常宣判星球上唯一的老鼠死刑,但又不得不赦免它;爱慕虚荣的人不断地脱下高帽子又戴上,以为别人都在瞻仰着他;酒鬼忧郁地灌醉自己,为的是忘却喝酒的羞耻;惟利是图的商人不停地数着五亿一百六十二万颗星星,以为这就是他发现的财富;灯夫忙于按照 规定点燃和熄灭路灯,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休息;地理学家坐在办公桌后,等待别人告诉他哪里有城镇河流高山大海„„ 小王子说,沙漠美丽,是因为沙漠的某处隐藏着一口井。饥渴交迫的人,终于在沙漠里找到了水井,生锈的轱辘发出的声音就象叮咚的泉水声一样悦耳。由于有了井,沙漠的美丽光芒才更神秘,更震撼人心。

在《小王子》中,狐狸对小王子说:“我的秘密是这样,很简单:用心去看才看得清楚。本质的东西眼睛是看不见的。”只有用心灵才能看得清事物的本质,真正重要的东西是肉眼无法看见的。而本质也就是神所在的地方。最常看到本质的是儿童,儿童不虚假,能用心去看。

在当今的社会中生活的人们,大多数被世俗所同化,就像《小王子》里的国王、商人、灯夫、地理学家,武断、自大、无耻、贪婪、爱慕虚荣、墨守陈规、守株待兔,成为了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像蝼蚁一样地生活,眼睛和心灵已经越来越模糊。这些陋习就象猴面包树的苗子一样,如果不及时除去,将会使我们心灵的星球日渐荒芜。但愿在看了《小王子》后,能擦亮心灵,像儿童一样生活。我觉得,失去童心的成人是不喜欢、也看不懂《小王子》的,里面能让他们微微刺痛的部分,已经被迫不及待地跳过了。他们从来不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这不能不说是他们的遗憾,因为他们永远不会明白生活的本质。

家庭生活散文:两个女人 篇3

七年前的一天,先生家里打来电话,他的奶奶快不行了,让我们赶紧回去一趟。

奶奶身体一直很好,八十好几,仍能肩挑背扛,走路轻快。若不是摔了一跤,偏瘫在床,或许,再活过十年八年也不是问题。

在县城的医院住了个把月,奶奶就被接回了乡下的老屋。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为谁来照顾他们的母亲起了争执。

大伯和奶奶虽住在一处,但伯娘每天要做农活,说无法照顾,要另外安排人。

姑妈说家里还有外孙和孙子需要照顾,也难以抽身。

我的婆婆和奶奶的关系一直不好,她又在镇上做着生意,公公自然知道她是不会来照顾人的,也就提出每月出七百块钱给姑妈,由她代为照顾。

有了条件,姑妈自然是同意了。带着行李和孙子,住回了自己曾经的家。

奶奶躺在床上,无法进食,打着点滴维持着生命。家人们则在一旁讨论,或许挺不过这两天了。

奶奶在昏睡着,她还有意识吗?八十多年的经历,有多少往事,会在此时被她记起?是青春?爱情?还是生活的不易?婆媳的纷争?

或许,她已经没有了思维,只等着最后一口气的咽下。如果真是要咽下最后那口气,应该是什么都放下的时候吧?

我的记忆里,奶奶和我婆婆之间一直互相较着劲。

婆媳两人并不争吵,也不怎么说话。奶奶来镇上采购物品,也只在儿子家里坐坐,饭都很难吃上一回。

我似乎也没见过我婆婆回乡下的老屋,每次过年回乡下拜年,也只有公公同我们回去,婆婆在家里守店。

听先生说,我婆婆是在埋怨奶奶不曾帮她。曾经听我婆婆说过,她在生产前一天仍在干活做家事,三个孩子全都是自己带。

之后,公公在镇上盖了房子,婆婆就再也没回那个老屋了。乡下的人事来往她也从不回,公公在家时,就公公去;公公不在家,她就托人带去。

我没有机会听奶奶说起她与婆婆的事,也无从知晓两人之间有多大的怨,能这样老死不相往来?

只是听先生说,民国时,奶奶在纺织厂做过女工,解放后,才又回到乡下。可能是这段经历,让她养成了独立坚强的个性,而使终一个人面对着一切——丧夫之后,一人撑起了一个家。

她接着又把这份独立和坚强要求到了儿媳身上,不管儿媳能否接受。

我婆婆是她的第一个儿媳,俩人都是第一次角色转变,都在互相磨砺着,互相排斥着,以至于谁都接受不了彼此,两人都在沉默地抵制对方,最终也无法磨合。

可能我婆婆并没有察觉,她的身上已有了奶奶的那份独立和坚强——家里的店子一直都是她一人照顾,从进货到卖货。公公有公职,并不怎么帮她,可她依然把生意做得很好,能满足一家人的吃穿用度。

不知她俩是否有察觉,她们在性格上是如此的相像!

我们在那儿的几天,奶奶一直睡睡醒醒,我婆婆依然在店子里忙碌。

我们是在回长沙的一个多星期后又赶了回去。踏进那个坐满了人,吃着流水席的院子,我接过婆婆递来的一杯水,依然是那种红色的一次性塑料杯。

作者:又耳

上一篇:简易分析下一篇:网络新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