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字缝合法(共5篇)
8字缝合法 篇1
子宫肌瘤是生育期妇女最常见的盆腔良陛肿瘤, 由于晚婚高龄分娩妇女的增多, 发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者有上升趋势, 发生率为0.5%~1%, 约占妊娠的0.3%~7.2%。[1]目前对于妇女在剖宫产中是否能同时行子宫肌瘤剥除术仍无定论, 笔者对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剥除术应用8字缝合法患者9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剥除术应用8字缝合法患者96例作为观察组, 年龄23~40岁, 平均年龄 (30±7) 岁, 孕周35~40周, 无其他产科并发症, 随机选取同期单纯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96例作为对照组, 年龄23~40岁, 平均年龄 (29±6) 岁, 孕周35~40周, 无其他产科并发症。2组孕妇在年龄、孕龄、孕产史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 2组产妇子宫肌瘤特性见表1。
注:2组肌瘤特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1.2 方法
2组患者均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 观察组在剖宫产术后即行子宫肌瘤剥除术, 根据肌瘤部位选择切口, 剥除术前应用缩宫素, 剥离包膜的同时结扎包膜血管, 7号线8字缝合法, 2组患者术后运用抗生素3~5d预防感染。比较2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产后出血量、术后病率、住院时间等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 采用SPSS 1010统计软件, 计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 率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为 (62±15) min, 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为 (37±12) min, 观察组较对照组所用时间长, 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产后出血量、术后病率、住院时间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2组治疗效果比较见表2。
2.2 观察组内部各项指标差异
观察组内部肌瘤数目≥5个或肌瘤直径≥8cm时, 手术中出血量明显增加, 与肌瘤数目<5个或肌瘤直径<8cm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不同肌瘤数目及肌瘤直径各项指标差异见表3。
3 讨论
子宫肌瘤是生育期妇女最常见的盆腔良陛肿瘤, 发生率为0.5%~1%, 约占妊娠的0.3%~7.2%。[2]目前对于妇女在剖宫产中是否能同时行子宫肌瘤剥除术仍无定论。有学者认为, 妊娠期子宫血供丰富, 若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剥除术, 增加产后出血和感染的机会[3];胎儿娩出后, 子宫肌瘤位置发生改变, 增加手术难度[4];有些肌瘤在孕妇产后可自行缩小甚至自愈[5]。另一些学者则认为, 与单行剖宫产相比, 剖宫产同时剥除肌瘤的出血量增加不多, 手术难度也无明显增加, 相反如肌瘤不处理, 则可导致产后出血量增加, 增加产褥感染机会。因此有必要对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剥除术应用8字缝合法患者和单纯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在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产后出血量、术后病率、住院时间等情况进行比较。KaymakO等[6]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认为, 有经验的产科医生在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术, 与仅行剖宫产术比较, 患者术中出血、术后发热没有明显差别。
本研究, 将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剥除术应用8字缝合法患者96例作为观察组进行回顾性分析, 随机选取同期单纯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96例作为对照组, 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所用时间长, 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产后出血量、术后病率、住院时间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内部肌瘤数目≥5个或肌瘤直径≥8cm时, 手术中出血量明显增加, 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可以反应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剥除术并不增加产后出血和感染的机会。但研究也表明当肌瘤数目≥5个或肌瘤直径≥8cm时, 手术难度确实有所增加, 术中出血量也增加, 但患者术后病率与单纯剖宫产妇女并无统计差异。
综上所述, 根据患者自身情况, 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剥除术应用8字缝合法治疗妊娠期合并子宫肌瘤安全有效, 当肌瘤数目≥5 个或肌瘤直径≥8cm时, 应充分做好术前准备, 减少手术中出血量。
摘要:目的 探讨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剥除术应用8字缝合法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剥除术应用8字缝合法患者96例临床资料。结果 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为 (62±15) min, 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为 (37±12) min, 观察组较对照组所用时间长, 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产后出血量、术后病率、住院时间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内部肌瘤数目≥5个或肌瘤直径≥8cm时, 手术中出血量明显增加, 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根据患者自身情况, 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剥除术应用8字缝合法治疗妊娠期合并子宫肌瘤安全有效, 当肌瘤数目≥5个或肌瘤直径≥8cm时, 应充分做好术前准备, 减少手术中出血量。
关键词:剖宫产,子宫肌瘤剥除术,临床效果,安全性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298.
[2]王雁, 王建六.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治疗[J].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7, 23 (9) :522.
[3]李敏华.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分娩方式的探讨[J].河北医学, 2005, 11 (12) :1126~1127.
[4]王红菊, 张晓丽.不同术式对子宫肌瘤患者内分泌生理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 2010, 23:111~114.
[5]朱天芳.剖宫产同期行子宫肌瘤切除术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 2010, 24:101.
[6]Kaymak O, Ustumyurt E, Okyay RE, et a1.Myomectomy during cesarean section[J].IntJ Gynecol Obstet, 2005, 89 (2) :90~93.
8字缝合法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5年1月-2007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产妇经阴道分娩, 会阴侧切者, 按各自医师的习惯, 使用立式“8”字缝合和传统缝合。对照组为传统缝合的产妇100例, 观察组产妇100例采用立式“8”字缝合, 2组产妇在年龄、孕周、分娩方式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缝合方法
1.2.1 观察组:
(1) 0号铬制肠线自黏膜切口的顶端开始连续缝合, 直至处女膜。 (2) 立式“8”字间断缝合皮肤、皮下脂肪及肌层:用7号丝线距切口顶端约1cm上缘外上1/3距切口边缘约1cm处外进内出, 转针尖从切口下缘内1/3处内进内出, 穿过肌层, 自上缘内1/3出针, 再从下缘外1/3内进外出褥式缝合皮肤, 针间距1.5cm, 缝3~4针。
1.2.2 对照组:
(1) 用0号铬制肠线自黏膜切口的顶端开始连续缝合直至处女膜。 (2) 以0号铬制肠线间断缝合切口伤口的肌层, 再以0号铬制肠线间断缝合皮下脂肪, 最后用1号丝线间断缝合皮肤。
1.3 注意事项
(1) 动作轻柔, 缝线拉力均匀, 松紧适度; (2) 拆线时间≤3d, 以免皮肤发生线头反应; (3) 产后未排便患者, 应于拆线前给予开塞露20ml直肠用药, 待其排便后再拆线[1]。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数据以±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缝合时间、感染情况及拆线时间比较
观察组缝合时间及拆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感染情况优于对照组。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随访
产后42d内随访198例, 有2例失访, 回访率99%, 其中观察组3d拆线出院, 拆线时伤口评级为甲级愈合, 无明显瘢痕, 对照组5d拆线, 2例切口肠线不吸收裂开, 6例瘢痕明显, 3例出院1月后因肠线不吸收回医院剪除。
3 讨论
会阴侧切手术虽小, 但愈合好坏直接影响产妇产褥期的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 立式“8”字缝合法简单易学, 缝合时间短, 减少了切口暴露机会, 降低了切口感染率, 7号丝线缝合皮肤、皮下及肌层, 减少了异物的刺激, 肉芽组织生成少, 瘢痕小, 利于愈合, 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有利于产妇休息及母乳喂养, 皮肤切口提前2d拆线, 缩短了住院时间, 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提高了病床的周转率。总之, 会阴切口立“8”字缝合术缝合时间短, 感染率低, 住院时间短, 具有传统缝合方式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8字缝合法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这类患者该研究从2010年4月—2013年3月一共收集了56例, 56例均完成术后至少1年随访, 其中男40例, 女16例, 年龄在9~56岁, 平均27岁。受伤原因:交通事故伤34例, 体育运动伤16例, 日常损伤6例。均为单侧损伤, 其中左侧40例, 右侧16例。按照Meyers-Mc Keever分型:II型14例, III型42例, 合并半月板损伤24例。外伤致手术时间为4 d~2个月, 平均20 d。患者术前均有膝关节肿痛, 活动受限。
1.2 手术方法
患者仰卧位, 麻醉后止血带止血, 经前外侧入路关节镜检清理关节腔内积血及凝血块, 然后按顺序观察半月板及前交叉韧带损伤情况, 半月板横韧带是否嵌压在骨折端, 酌情处理关节内病变。观察撕脱骨块的大小以及移位程度, 仔细清理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骨床和撕脱骨块间纤维组织, 加深骨床约0.5 cm, 并初步复位骨折块, 了解复位位置及前交叉韧带张力情况。然后在前交叉韧带胫骨隧道导向器引导下用克氏针在骨折块前内、前外侧确定骨隧道的内口位置 (把骨床看成一个钟表盘, 隧道内口分别位于4:30和7:30位置的骨床缘) , 使两隧道外口间距约为1 cm, 用直径为4.5 mm的钻头沿导针方向打入建立骨隧道。将一个头部呈45°折弯的硬膜外穿刺针导管作为导线器, 从前外侧入路插入, 从前交叉韧带的外侧, 经前交叉韧带后侧绕到前交叉韧带后内关节间隙, 引出PDS线圈, 通过线圈导入2根MB66不吸收缝线, 引出膝前外侧口, 体外分别“8”字打节后, 用推线器推入关节内前交叉韧带前方, 然后将2根细钢丝对折分别经两胫骨隧道引入关节腔, 将2根MB66不吸收缝线的游离端分别套扎于钢丝缝合处, 拉钢丝, 使2根MB66不吸收缝线穿出胫骨隧道, 标记2根MB66线尾端, 伸直膝关节, 并在探钩或刮勺协助下复位骨折块, 待骨折块完全复位后, 关节镜下确定“8”字内节分别在骨块中心, 将2根MB66不吸收缝线游离端在胫骨隧道出口处分别扎紧, 打结固定, 见图3。手术完毕后, 冲洗关节腔, 松止血带, 缝合包扎伤口。
1.3 术后处理
患者伸直位支具固定1周, 第2周逐步支具保护下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 允许部分负重, 屈伸活动范围0~45°。第3~4周活动范围0~90°, 术后第6周屈伸范围超过120°。
1.4 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1.5统计学软件分析。手术前后Lysholm评分数据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u检验。
2 结果
56例均随访10~个18月, 平均13个月。骨折均原位骨性愈合。见图2。膝关节稳定性良好, 无屈伸受限, 恢复良好。术前Lysholm评分 (71.4±9.6) 分。术后Lysholm评分为 (94.4±1.4) 分。术前与术后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u=6.325, P<0.001) , 患者均恢复到受伤前的运动水平。
3 讨论
Aderinto[1]发现前交叉韧带 (ACL) 胫骨止点撕脱骨折一般在跌落伤与交通事故伤中较常见。儿童和40岁以上女性多发, 原因可能为儿童ACL在胫骨止点区骨化不全, 相对于其高强度韧带来讲, 骨质内应力薄弱。中年女性多与骨质疏松有关。
笔者关节镜下观察:对于移位的II型, III型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保守治疗时复位不佳, 见图1。原因在于: (1) 撕脱骨折掀起后, 无复位应力; (2) 不平整的撕脱骨折稍有错位后, 与其骨床不匹配, 难以“落户”; (3) 骨块与骨床之间有膝横韧带、髌下脂肪垫、凝血块、粉碎骨块、半月板嵌夹。Kocher[2]刘云鹏等[3]报道在Ⅱ型骨折中半月板嵌入骨折块下的发生率为26.1% (6/23) , 38.2% (13/34) , Ⅲ型骨折中发生率为64.9% (37/57) , 61.5% (40/65) 。因此对于移位的II型, III型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建议手术治疗复位内固定。
1982年, Mc Lennan[4]第一个将关节镜应用到了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微创手术中。关节镜下行该部位骨折复位内固定术一般需要钢丝、空心螺钉、缝线、可吸收螺钉等, 每一种材料都各有利弊[4,5]。普通钢丝[6]脆性大, 易断, 在关节镜下操作时, 不利于弯转牵拉, 且钢丝容易切割骨块及韧带。张力带钢丝固定[7]能减少钢丝的切割作用, 但操作难度加大。可吸收螺钉[8]的抗扭转力不强, 具有较高的断钉率, 很容易在早期吸收出现松动。空心拉力螺钉固定强度高能早期功能锻炼。但空心钉直径较粗, 钻孔时易钻碎骨折块, 造成固定不牢固。钉尾位置不佳可造成髁间窝撞击, 影响膝关节伸直。笔者在临床操作中发现, 采用缝线[9,10]固定具有缝线韧性好, 收紧后固定可靠且避免二次取内固定物, 减少患者再次手术损伤效果。董佩龙, 杨万波等[11,12]分别用钢丝或空心螺钉与缝线两种方式固定胫骨髁间棘骨折术后疗效比较, 无统计学差异。该科选用2根MB66不吸收缝线固定操作时更容易, 且MB66不吸收线强度大, 不易断裂;2根MB66线分别“8”字, 交叉点在骨块不同位点, 固定可靠;并且使用缝线经济, 随访未发现缝线松弛、断裂导致骨折块再移位的情况, 且不需再次手术取内固定物。因此MB66不吸收线对于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是一经济, 有效的固定材料。
关节镜下8字缝线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创伤小、对关节侵扰少、有效减少关节内粘连, 且可督促患者早点锻炼, 保证关节软骨的完好, 保证膝关节功能。该研究64例病人手术后功能评分明显改善, Lysholm评分从71.4分增加到94.4分。进行手术的过程中, 我们发现以下几点情况: (1) 骨块与骨床间组织需清理完全, 防止影响骨块复位。 (2) 半月板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时往往合并前交叉韧带纤维损伤, 多表现为韧带拉长或松弛。适当加深胫骨平台骨床, 可减轻韧带松弛程度。但如果在深度骨床上加度过度, 前交叉韧带承受过多应力, 导致膝关节活动受限。笔者发现加深骨床0.5 cm后, 韧带松弛程度适中。 (2) 在前交叉韧带股骨起点处钻微孔, 并在韧带体部用等离子刀行韧带皱缩处理, 通过疤痕反应可进一步加强韧带张力。 (4) 胫骨骨隧道内口定位非常重要, 胫骨隧道内口偏后, 容易出现骨块前缘翘起。笔者建议可以将骨床看作一个钟表盘, 隧道内口分别定位于4点半和7点半位置的床缘, 更能有效防止骨块前缘上翘。 (5) 复位固定前予以“8”结扎, 再复位, 固定时应用2根MB66线固定以提高复位的应力, 避免骨折块固定的松脱。
8字缝合法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共进行了260例下腹部手术, 其中120例患者采用了皮内连续缝合法进行缝合, 将其设为试验组, 另外140例患者进行皮下组织及皮肤的间断缝合, 将其设为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的平均年龄37.12±8.96岁, 脂肪平均厚度3.07±0.89cm, 患者平均切口长度10.15±2.98cm。对照组患者的平均年龄35.67±9.49岁, 脂肪平均厚度3.13±1.01cm, 患者切口的平均长度9.97±2.89cm。两组患者在年龄、切口长度等方面不存在统计学差异。
1.2 手术材料
术中所需材料为4 ̄0医用可吸收合成缝合线1根 (生产厂家为江苏省南通华利康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 缝合线长度为70cm, 用环氧乙烷包装消毒, 缝合线自带长度为1.5cm的弯形角针;一只500g沙袋。
1.3 缝合方法
对试验组患者进行缝合时, 首先对患者的前鞘活腹外斜肌腱膜进行间断或连续的缝合, 之后用1号丝线对皮下脂肪层进行间断缝合, 以达到止血及关闭死腔的目的。接下来使用4 ̄0可吸收缝合线从患者切口的一侧皮内顶端进行连续褥式缝合直至另一端的顶端, 缝合时第一针需要在切口顶端皮下打结3次, 在连续缝合的过程中需要保持角针在皮肤内穿行, 缝合过程中注意牵拉不要过紧, 保持针距0.3~0.5cm, 最后一针时既可以在皮下打结, 也可以将缝合线从患者切口的顶端穿出皮肤。缝合结束后将缝线拉紧保持切口对合适宜之后, 在患者皮外保留2cm左右线头, 在手术后2~3d更换敷料时再剪去所留线头[1]。患者术后在腹部切口位置压置沙袋一只, 沙袋需要在12h后再拿下。对照组患者则是采用4号丝线对皮下组织及皮肤进行间断缝合, 其他步骤与试验组相同。
1.4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术后观察手术时间, 皮肤缝合时间, 住院天数, 伤口是否渗血、渗液, 是否存在线结反应或存在硬结等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行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时间
试验组手术时间45~100 (46.2±24.6) min;对照组手术时间42~110 (44.6±22.7) min。两组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 (P>0.05) 。
2.2 缝合时间
试验组皮肤缝合时间3~6 (平均4) min;对照组皮肤缝合时间3~5.5 (平均3.7) min。两组相比无显著差异 (P>0.05) 。
2.3 住院天数
试验组住院时间3~5 (平均4) d;对照组因术后切口需拆线, 纵切口需术后第7d拆线, 横切口需术后第5d拆线, 其住院时间5~8 (平均7) d, 试验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 。
2.4 伤口愈合情况
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情况见附表。
试验组120例采取皮内连续缝合进行缝合的下腹部手术切口的愈合情况良好, 3例患者的伤口出现渗血、渗液, 3例患者伤口出现线结反应或存在硬结。对照组患者伤口渗血、渗液, 出现线结反应或硬结的比例则明显高于试验组 (P<0.01) 。
3 讨论
进行腹部手术时, 以往的缝合方式是对筋膜以及皮下脂肪层进行常规缝合, 但这样的缝合方式对皮下脂肪较厚的患者而言不利于伤口的愈合[2]。采用皮内连续缝合法进行缝合的关键之处在于保持间断均匀的对皮下脂肪层进行缝合, 需要注意缝合过程中的进针点需要紧贴皮内组织但是不能穿透皮内, 出针点同样需要紧贴对侧皮内组织, 缝合过程中的针距以1~1.2cm为佳。皮内连续缝合法由于能够较少的缝合组织, 因此不会使患者的皮下组织血供受到影响, 有效提高患者伤口的愈合情况[3]。采用皮内连续缝合法对伤口进行缝合, 切口平整, 不会形成增生凸起, 不会产生异形愈合瘢痕。同时采用皮内连续缝合法进行缝合还可以节约手术所需材料, 使患者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大大缩短, 对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袁绍梅, 黄峰, 夏小兰, 等.下腹部手术切口皮内缝合与普通缝合的临床分析[J].江西医药, 2010, 13 (1) :49-50.
[2]岑国永.下腹部手术切口缝合方法的比较[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9, 21 (5) :557-558.
8字缝合法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入院治疗的宫颈高级别病变(CINⅡ~Ⅲ)患者420例,随机分为环形缝合组200例和改良Sturmdorf组220例。纳入条件:(1)经我院病理科宫颈活检病理确诊或病理科会诊后诊断为CINⅡ~Ⅲ;(2)年龄≤45岁,要求保留子宫;(3)月经干净3~7天内住院手术。排除条件:(1)全身重大疾病或严重慢性疾病及全身各脏器失代偿的表现;(2)急慢性阴道炎及盆腔炎。
1.2 手术方法
两组均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采用静脉全身麻醉,应用宫颈冷刀锥切术切除宫颈病变部分。手术范围为碘不染色区外至少0.5 cm处锥形切除部分宫颈。
环形缝合组:采用环形缝合宫颈成形法。具体方法:可吸收线在宫颈2~3点处从锥切创面顶端(避开宫颈管内膜)进针,向外缝合宫颈间质及黏膜,打结,再在1点位置自内向外缝合宫颈黏膜1针。随后逆时针方向连续缝合宫颈创面1周(注意两针之间交叉不留空隙,不穿透宫颈管壁)。出血密集处可连续缝合宫颈间质以加强止血效果。探查宫口通畅,阴道填塞碘伏纱条压迫止血,术后24小时无阴道大量流血等不适症状时取出。标本12点系线标记后送病理。
改良Sturmdorf组:采用改良Sturmdorf缝合术成形宫颈[3],具体方法为:在宫颈冷刀锥切创面上,用可吸收缝线在宫颈12点旁切缘外进针,锥切创面顶端出针,于锥切底缘带边缝2针,再从锥切创面顶端进针,切缘外出针,收紧缝线打结。在宫颈3、6、9点处同法缝合,该术式在创面外缘呈“W”型缝合,碘伏纱条填塞阴道压迫止血,术后两组均常规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不予阴道冲洗及擦洗。
1.3 观察指标及判断根据
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锥切宫颈的锥底直径、锥高、术后住院天数、术后感染率、术后出血量大于2倍月经量需要医疗措施干预率、术后宫颈管狭窄发生率及术后6月内门诊随访情况,如:创面愈合、阴道镜下宫颈成型满意度、宫颈黏膜增生率、人乳头瘤病素(HPV)转阴率、残留率。
根据术中吸引器收集的血液量以及纱条增重的量估计术中出血量,术后以出血是否超过月经量2倍为限,出血超过2倍月经量则行相应医疗措施干预。术后感染为患者术后体温≥38.5℃,无其他感染诱因。宫颈管狭窄定义为术后出现痛经或经期下腹胀需行宫颈扩张,而且扩宫时3号扩宫棒不能顺利通过宫颈。出院标准为阴道无流血或少量流血、体温正常、无腹痛腹胀等不适症状。于术后首次月经干净后复诊,了解宫颈创面愈合情况。术后每3月复查1次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连续2次转为阴性后,改为每半年复查1次。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即为四格表或R×C表的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手术及术后一般情况比较见表1。
(1)指术后出血量大于2倍月经量
由表1可见,环形缝合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小于改良Sturmdor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环形缝合组术后出血量大于2倍月经量的患者有3例:2例采用二次手术缝合止血,1例返院给予药物及压迫止血;改良Sturmdorf组患者出现11例:4例二次手术缝合止血,2例介入手术止血,5例返院给予药物及压迫止血,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环形缝合组锥切宫颈的锥高、锥底直径、术后住院时间、宫颈黏膜增生发生率与改良Sturmdorf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环形缝合组术后出现1例宫颈管狭窄,表现为痛经,改良Sturmdorf组出现1例宫颈管狭窄,表现为经期腹胀、经血不畅、月经量减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未出现感染、残留及复发等并发症。
3 讨论
CIN是宫颈癌的癌前病变,是高危因素之一,其发展为宫颈原位癌风险高,是正常人群的20倍,而且进展为宫颈浸润癌风险也较高,是正常人群的7倍,所以CIN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4]。近年来随着人们观念的不断开放和生活方式的逐渐改变,宫颈TCT及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的普及,CIN的发生率较之前有明显的上升,并且呈年轻化趋势,对于有生育要求的年轻患者和不愿切除子宫的妇女,宫颈锥切术是治疗CIN的重要方法[5],既能诊断又能治疗。虽然近年来新技术如宫颈环形电刀切除(LEEP)术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普及,但LEEP术的热效应可能会影响病理诊断的结果。目前已经有研究表明,LEEP术后26%的患者锥切宫颈标本因切缘电灼而影响诊断[6]。不少学者认为在CIN、宫颈微小浸润癌和HPV感染转阴治疗等方面冷刀锥切术优于LEEP[7]。因此,LEEP在临床上治疗CIN时不能完全替代冷刀锥切术。宫颈冷刀锥切术仍是治疗CIN的经典方法。
由于子宫动脉和阴道动脉是宫颈组织供血的重要来源,动脉血管的分支经过宫颈的浆膜层垂直进入宫颈的肌层,在宫颈的两侧左右血运较为丰富,所以宫颈锥切术围手术期出血的现象比较常见[8,9],在宫颈冷刀锥切术中不同的缝合方法止血效果有明显的不同,故锥切术中选择较好的缝合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中环形缝合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大于2倍月经量发生率明显小于改良Sturmdorf组(P<0.05),说明了环形缝合法表现为较好的围手术期宫颈创面止血的效果。环形缝合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改良Sturmdorf组(P<0.05),源于环形缝合法能较好地暴露手术视野,进而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麻醉风险的几率。两组术后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环形缝合法不延长患者术后住院天数,不增加患者住院费用。两组术后出现宫颈管狭窄发生率、宫颈黏膜增生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随访均未出现残留及复发等并发症。
综上所述,本研究环形缝合法和改良Sturmdorf缝合法的疗效比较显示环形缝合法疗效显著,环形缝合法在术中能较好地暴露手术视野,使创面对合完整,有助于恢复宫颈解剖学形态,缩短手术时间,止血快,效果好,患者恢复好,不延长术后住院时间,不增加术后感染率、残留率及复发率,值得广大临床医生进一步应用和探讨。
参考文献
[1]孟庆伟,秦振和,毛莹,等.冷刀锥切切缘阴性的重度宫颈糜烂状上皮内瘤变患者的预后因素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7,42(7):457-459.
[2]Cantor SB,Atkinson EN,Cardenas-Turanzas M,et al.Natural history of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J].Acta Cytol,2011,49(4):405-415.
[3]韩秀霞,刘葵,孙霞,等.宫颈冷刀锥切术中止血方法的探讨[J].中国实用医刊,2013,53(26):57-59.
[4]Nancy S,Holger S,Paul B,et a1.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guidelines:Use of cryotherapy for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J].Int J Gynecol Obs,2012,118(2):97-102.
[5]Wright TC,Cox JT,Massad LS,et al.2001 Consensusgui 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women with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J].Am J Obstet Gynecol,2003,189(1):295-304.
[6]王登兰,姚丽艳,韩聪慧.宫腔镜宫颈锥切术诊治宫颈上皮内瘤变63例临床分析[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8,31(8):1020-1022.
[7]屠菊红,熊苗,赵爱民.宫颈疾病的诊疗进展[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0,18(1):54-56.
[8]邴慧香.宫颈缝合术在冷刀锥切术中的临床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9):49-50.
【8字缝合法】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