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稳定性

2024-05-15

情绪稳定性(共9篇)

情绪稳定性 篇1

摘要:本文采用情绪诱导和测量法等研究方法对不同情绪状态下大学生手动作稳定性进行研究, 研究结果得出:情绪诱导前后情绪差异对比, 悲伤组情绪较情绪诱导前悲伤程度增加, 愉快组情绪较情绪诱导前愉快程度增加;而平静组情绪较情绪诱导前未出现显著性差异。情绪诱导前后手动作稳定性差异对比, 悲伤组手动作稳定性较情绪诱导前降低, 愉快组手动作稳定性较情绪诱导前提高, 表明悲伤情绪使人手动作稳定性降低而愉快情绪使人手动作稳定性提高;平静组情绪诱导前后手动作稳定性没有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情绪,动作,稳定性

一、前言

在体育运动过程中, 动作的稳定性直接决定着技术完成的效果, 在比赛过程中, 技术动作完成不顺畅, 进而影响整体战术的发挥和比赛结果, 故动作技术的稳定性在实际的运动、训练和比赛中显得尤为重要;在当前的体育运动项目中, 大部分项目都需要上肢动作完成, 而手臂动作的稳定性就显得更加重要, 当前对手臂动作稳定性的研究较少, 现有研究表明, 手动作稳定性与许多运动项目运动员的技术水平有着紧密联系。本研究尝试研究在不同情绪状态下, 被试大学生的手臂动作稳定性, 揭示在不同情绪状态下手臂动作稳定性的特点及规律, 丰富情绪心理学的理论内容, 为体育运动实践提供在不同情绪状态下动作技能的内在规律。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温州大学体育学院11体本30名大学生, 将被试随机分成三组:悲伤组、愉快组和平静组, 每组10人, 年龄21.06±1.86, 学生均为身体指标合格、心理健康。

2.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情绪诱导法、测量法和数理统计法对不同情绪状态下动作稳定性进行研究。

3. 情绪诱导材料。

本研究在查阅国内外有关学者在相关情绪诱导研究中的情绪诱导视频材料, 经过问询有关专家的基础上, 最终选取《暖春》电影中能够引起让人悲伤的片段;选取《倒霉熊》动画片能够让人引起愉快的片段;平静组最终选取一个风景欣赏的视频材料;以上视频诱导材料时间都控制在4分30秒以内, 以避免时间过长引起被试的反感和不适。上述情绪诱导视频在本研究的预实验中, 证实情绪诱导效果较好, 故可以作为本研究的情绪诱导材料。

4. 情绪自评量表。

本研究在大量查阅国内外使用有关情绪自评量表的研究, 结合课题的实际情况和现实需要, 自行设计了情绪自评量表, 本量表包括常用的7个方面的情绪, 即悲伤、愉快、恐惧、愤怒、惊奇、厌恶和平静情绪, 被试自评等级为5个等级, 用数字1、2、3、4、5分别代表“几乎没有”、“有一些”、“比较强烈”、“强烈”、“非常强烈”。

5. 手动作稳定性的测试方法。

手动作稳定性采用华东师范大学生产的九洞仪仪器进行测试, 主试记录被试最后通过的洞号, 以被试通过的最后洞号的直径倒数乘以2作为手动作稳定性的评定指标。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 情绪诱导前后的情绪自评情况对比分析。

情绪诱导前被试情绪自评情况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见表1, 将情绪诱导前三个级别的情绪自评情况做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表明三组被试的情绪等级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P>0.05。

当被试观看完情绪诱导视频后, 情绪自评量情况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见表2, 由表2中的数据可以得出, 愉快组被试平均愉悦程度为4.51, 处于较高程度的愉悦情况;悲伤组被试平均悲伤程度为4.62, 也处于较高程度的哀伤情况;平静组被试平均平静程度是2.89, 处于平静状态。悲伤组的被试全部选的都是悲伤情绪体验, 愉快组的被试全部选的都是愉快情绪体验, 而平静组的被试全部选的都是平静情绪体验。

分别对三组被试的情绪自评情况的情绪诱导前后的结果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 结果显示, 悲伤组被试情绪诱导后的情绪等级显著高于情绪诱导前, t (9) =-7.86, P<0.001;愉快组被试情绪诱导后的情绪等级显著高于前t (9) =-6.54, P<0.001;平静组被试的情绪诱导前测和后测情绪等级差异不显著t (9) =0.75, P>0.05。以上研究结果表明, 情绪诱导的结果是非常有效的。

2. 情绪诱导前后的手动作稳定性异分析。

情绪诱导前被试手动作稳定性的平均数和标准差见表3, 以手动作稳定性为因变量, 情绪组为自变量, 做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显示, 三组被试的手动作稳定性不存在显著差, P>0.05。

看完情绪诱导视频后, 三组被试情绪诱导后手动作稳定性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见表4, 分别对三组被试的手动作稳定性的情绪诱导前后的结果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 结果显示, 悲伤组被试情绪诱导前后的手动作稳定性呈非常显著性差 (P<0.001) 且情绪诱导后的手动作稳定性显著低于情绪诱导前, 表明悲伤情绪对被试的手动作稳定性起到的是负面的消极影响。愉快组被试情绪诱导前后的手动作稳定性呈显著性差 (P<0.01) 且情绪诱导后的手动作稳定性高于情绪诱导前, 表明愉快情绪对被试的手动作稳定性起到的是正面的积极影响。平静组被试情绪诱导前后的手动作稳定性没有显著性差 (P>0.05) , 表明平静情绪对被试的手动作稳定性没有影响。

四、结论

1.情绪诱导前后情绪差异对比, 悲伤组情绪和愉快组情绪都出现了显著性差异, 悲伤组情绪较情绪诱导前悲伤程度增加, 愉快组情绪较情绪诱导前愉快程度增加;而平静组情绪较情绪诱导前未出现显著性差异。

2.情绪诱导前后手动作稳定性差异对比, 悲伤组和愉快组手动作稳定性都呈现显著性差异, 悲伤组手动作稳定性较情绪诱导前降低, 愉快组手动作稳定性较情绪诱导前提高, 表明悲伤情绪使人手动作稳定性降低而愉快情绪使人手动作稳定性提高;平静组情绪诱导前后手动作稳定性没有显著性差异。

参考文献

[1]王深.手臂动作稳定性与唤醒水平、特质焦虑等关系的再探[J].福建体育科技, 2003, (8) :8-26.

[2]石岩, 等.定量运动负荷和个性特征对动觉准确性和动作稳定性的影响[J].心理学报, 1996: (2) 131-138.

情绪稳定性 篇2

01 情绪不稳定是缺乏自控力

在《危险人格识别》一书中,情绪不稳定被视为危险人格。情绪不稳定的人往往缺乏控制情绪的能力,一点点刺激就能让情绪成为他的主人。这就导致他们性情多变,且极端跳跃。这类人可能上一秒喜笑颜开,下一秒就会因受某种微小细节的影响变得偏执暴躁。

情绪化的人往往精神高度紧张,他们依赖爱与安全感,但又像个孩子一样没有能力去经营维持一段健康的关系。他们敏感、控制欲强、渴望得到别人的关心与注意。

在西南联大时,一日遇飞机轰炸,师生们都往外跑,教庄子的刘文典看到沈从文也在人群中,奚落道:我跑是为了庄子,你什么用都没有,跑什么呢?沈从文笑笑不语。

02 情绪不稳定更容易伤害人

情绪不稳定伤害自己。情绪不稳定的人总是在脾气上来的时候口不择言,或者还会伴有肢体冲突,但情绪一过,又会感到后悔。

人们都是追求安稳平静的,没有人喜欢在惊吓中度日。你过度的愤怒与抱怨,只会让朋友、机会离你越来越远。周而复始形成恶性循环,你的工作你的生活都可能受到影响。

情绪不稳定伤害亲人。人们在心理上都会更依赖家人,因而情绪不稳定的人,往往选择像亲人发火。关系越亲越容易受到伤害。

与爱人生活在一起,分享彼此的情绪,疏导彼此的心理无可厚非,但这种分享与沟通是相互的,没有人喜欢永远做一个垃圾桶,也没有喜欢成为情绪的宣泄口。

小吵怡情,大吵伤身。一个人在感情生活中总扮演同一个角色,那这份感情就会变成负担,会失去吸引力。

当争吵成为家庭生活的常态,坏情绪传染太多,不论是亲情还是爱情都会在反复无常的“变脸”中消磨殆尽。

父母情绪不稳定更容易给孩子带了情绪或心理上的折磨,影响孩子心理健康及三观形成,导致孩子畸形成长。

沈从文脾气好,为人谦和,就像他自己所说:“就我性格的必然,应付任何困难,一贯是沉默接受,既不灰心丧气,也不呻吟哀叹”。03 情绪稳定是人最好的教养

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每个人都会有情绪,这很正常。但情绪就像水,宜疏不宜堵。学会控制情绪要轻拿轻放,不要把情绪看的过重,也不能一味遏制情绪的产生,要学会疏导。

圣严法师说:“有德即是福,无嗔即无祸,心宽寿自延,量大智自裕。”

学会控制情绪,做一个情绪稳定之人。要把心放宽,遇事多想想好的方面。人生再艰难,明月清风也不要钱。

学会控制情绪,做一个情绪稳定之人。自己爱自己,没有人能给你百分百的爱与安全感,安全感不是别人给的,而是自己拼出来的。

学会控制情绪,做一个情绪稳定之人。冲动上头时,给自己三秒钟,去火降温,在心里问问自己是否真的考虑清楚。

情绪稳定:检验成熟的标尺 篇3

心理学家认为,作为一种能力,成熟是一种在面对各种不同的生活境遇时,找到适应环境的方法的一些具体行为和心理变化。在面对突发事件时,成熟的人会考虑到各方面的环节,从最有利的角度入手去将问题予以解决;相反,不成熟的人则不会全面考虑问题,只会凭一时的冲动来处理事情,甚少顾忌后果。在此我们所说的情绪稳定就是要让人们学会用成熟的思维方式来处理问题。当面对险恶的环境时,孩子们会不知所措,甚至表现出强烈的压力情绪,而一个成熟的人处于同样的环境时,则会将自己的情绪控制好,不会凭一时冲动去行事,这就是心理学家作出成熟和情绪稳定有关系的结论的原因。

在心理学家眼中,世上差不多无人是完全成熟的。无论有些人在日常处理问题时表现得如何老到,他们个性中的某个地方仍然会以孩子的角色出现,会如同孩子一样思考问题,并常能感受到自身存在的压力。我们必须承认,相对来说,这个世界上还是存在着相当接近成熟的人,请注意,我在此说的并不是真正的成熟,而是说他们已经很接近成熟了,不过仍旧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成熟。倘若我们能接受一个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项目培训,教育人们如何做一个成熟的人的话,我们就能学习怎样令自己成熟了。不过,关于如何教育大家成为一个相当成熟的人,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一个范本供大家学习。究竟能否凭运气学到怎样变得成熟,则要看我们每个人的运气了。

在我们的生活中,一些相当幸运的人存在着。之所以称他们是幸运的,是由于他们总能遇到智者,即那些极具智慧的人。这些人可以帮助身边人了解何为成熟,这些人知道如何达到这种成熟。可以说,倘若他们接近的就是一群相对来说比较成熟的人,那么他们迈向成熟的过程也就变得相对容易得多。尽管这样,这些人接受的也非系统、完全的成熟教育,理由就是因为成熟的培养可以划分为诸多方面。

究竟何为成熟人的标志?是否成熟人是指在专业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人?是否成熟的人是指在工商业前沿阵地工作的领头人物?无人说此类人不具备成熟的素质,理由是这些人在众人面前将自己的八面玲珑、面面俱到的本事都是表现出来。然而,在这些人伪装的面具背后,其实或许就隐藏着极不成熟的特质,举个例子来说,尽管他们在专业方面相当强势,然而当他们面对生活中出现一些令其不满意的锁事时,他们经常会像孩子一样无法适从,甚至有时候他们还需要别人来将其照顾。这就是我们时常谈论到的,在面对生活中的一些小困难的时候,一些很有作为的科学家或者艺术家经常表现得无所适从。

你每天对那些高级白领以及时常成为报纸头条的风云人物心存羡慕,其实就本质而言,这些人都是些不成熟的人。一旦人民大众了解到了何为成熟、何为不成熟,人们就不会对那些人如此推崇,不会如同现在一样对其崇拜模仿,当然也不会将其想象得那么完美,于是他们那成熟模样的伪装也将会剥得精光。理由就是他们也是人,也要为自己所做的事情负责。他们所说的那些废话,所做的那些令人厌恶的事也会遭到众人的唾弃。在此我来

举最简单的例子。那就是,我们时常会津津乐道于一些作家、导演的优秀作品,也会愿意听到有关他们打架斗殴、家庭不和的各种传闻,原因就是这些传闻就表现了他们和我们想象中的完美相冲突。

倘若后来的社会对人们怎样表达成熟标准和怎么能够将稳定情绪重视起来,我确信,这个社会将得到并享受越来越多的成熟人士作出的贡献,人类的修养也会日渐完美。这不只是因为个人素养得到了改善,也因为整个社会、整个人类也因此变得伟大而高尚起来。

(摘自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一念天堂:积极生活的情绪平衡心理学》 作者:[美]约翰·A·辛德勒 译者:江月)

情绪稳定性 篇4

飞行职业是一种高技术、高风险的职业, 因此飞行员情绪稳定性的好坏及其对工作绩效的影响便显得较普通人更为重要。有研究表明, 情绪稳定性与飞行学员的招飞成绩、理论学习成绩和飞行训练成绩之间存在显著相关[2]。

1 飞行中不稳定情绪的常见类型

飞行人员在执行飞行任务的时候将伴随各种情绪影响, 使得本就具备一定特殊性的飞行活动更为复杂, 在实际的操作中出现不稳定情绪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1 骄傲自满情绪

引起骄傲自满情绪的主要因素是个别飞行员对自己的飞行技术水平缺乏客观的认识与评价, 因而产生盲目乐观的思想。“过分自信”对飞行安全的危害在航空界已早有共识, 据国外经验, 拿到执照后300~500小时的飞行员, 最容易产生“过分自信”情绪, 此时段也是发生安全事故的高峰时期。

1.2 松懈麻痹情绪

习以为常的刺激会使人脑处于抑制状态, 微不足道的刺激往往被人们所忽视, 这种忽视在飞行中就是非常可怕的麻痹情绪。有个别飞行员存在陆空通话中相互用语不规范、对管制员发出的有关改变飞行、航向、高度、速度、高度表拨正值等重要指令该复诵的不复诵等, 都属于这种情绪产生的操作弊端, 可能带来恶性后果。

1.3 恐惧情绪

短暂性的恐惧是指产生于不自觉的刺激, 引发内心不安的反射情绪;长期性的恐惧并不是单独存在的一种情绪, 会由其它情绪累积后, 所转化为一种反射动作, 以避开伤害和保持生存的一种行为, 以保护自身心理的稳定。如环境的适应不良、缺乏安全感等, 这种情绪有多种表现方式, 如面部表情急剧变化、身体不适、焦虑等等, 易使飞行员缺乏自信、慌乱、失去辨别能力等。

1.4 急躁情绪

急躁是神经系统兴奋和冲动的表现, 也是情绪稳定性欠佳的典型表现。犯有急躁情绪者, 常伴有情绪紊乱, 一事当前往往不慎重地付之行动, 结果常常事与愿违。例如:由于某些特殊情况, 需要驾驶员操作航空器, 在指定的高度和范围盘旋, 飞行员及其容易产生急躁情绪, 做出错误的判断或操作。

1.5 过度紧张情绪

情绪紧张是飞行中最常见的一种心理状态。适度的紧张状态能使飞行员动员自身精力去完成复杂的飞行。但当飞行中的情况变得复杂, 或是危及到机组的生命安全, 或者是影响到航空技术装备的正常工作时, 容易产生过度的紧张情绪。如果飞行员在飞行驾驶中带有以上情绪, 就会使其判断能力下降、反应迟钝, 进而影响到飞行安全。通过分析上述情绪状态的原因可知, 这些状态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是病态现象, 而是心理负荷较大或飞行因素非同寻常所引起的反应, 和空间定向障碍一样, 一个健康的人在不利的条件下也可能发生这种心理状态。不容置疑, 困难心理状态就是各种不同性质的错误动作的根源, 这已被日常飞行实践所证明。

2 影响飞行员情绪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就飞行群体而言, 情绪稳定性通过影响着飞行员的判断与决策, 进而对飞行效率和安全产生作用, 而影响飞行员情绪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外界环境对情绪稳定性的影响

环境作为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外部条件, 对情绪有最直观的影响。包括自然环境、以及企业文化、公司的规章制度、群体的价值观及行为准则和习惯、社会潜规则等人文环境因素。

飞行是一项特殊的劳动, 航空和地面环境有很大的差别, 在非常的环境中, 其对情绪的影响更加明显, 任何微小的细节都可能引起情绪稳定性失调。例如:人在飞行中要受到大气变化的影响, 大气具有随高度变化的特性, 易导致高空缺氧症、高空减压病等。另外在飞行途中有时会遇到特种力环境, 如加速度、失重、冲撞、气流冲击等, 各种不确定的情况都会不同程度的影响飞行员的心理活动, 进而影响飞行安全。

2.2 疲劳对情绪稳定性的影响

疲劳的主要症状包括意识缺失、运动技能下降、强烈的疲倦感、视觉下降、反应时间慢、短时记忆障碍、错误率增高、语言减少、兴趣降低等[3]。当飞行员在执行飞行任务过程中, 其精力始终处于高度集中的状态。在进行了长时间飞行后, 与飞行员直接有关系的身体机能和心脏活动能力都处于高负荷状态, 承受相当大的压力, 易造成生理和心理失调, 增大了人为失误发生的可能性。

2.3 飞行活动中的应激源

短时性紧张情境:在紧急情况下, 尤其是在进近、着陆阶段, 由于时间紧迫, 要求以最快的速度立即判明情况, 组织动作;长时性紧张情境:如在持续的不良条件下飞行, 使飞行员必须长时间的保持注意力集中, 从而造成身体和心理的疲劳;有不确定性的紧张情境:在两个或多个矛盾的方案中必须做出唯一的选择, 而决策的结果有待于实施后的验证, 这便使飞行员陷入心理冲突之中。如目的机场的气象条件时好时坏, 具有不稳定性, 飞行员便可能陷入飞往目的地机场还是改飞备降机场或者返航的矛盾心理之中;存在虚假信息的紧张情境:如仪表故障、调度指挥错误或飞行错觉, 各种信息处于矛盾的状态, 此时便会使飞行员处于紧张或应激之中;飞行活动中的应激源属于飞行员自身心理素质与飞机飞行状况的结合, 该因素具有直接性、特定性和突发性, 一旦出现, 将直接影响飞行员的判断和动作, 由于应变时间短暂, 容易造成操控失误, 因而对飞行安全有很大的威胁[4]。

3 提高飞行员情绪稳定性的措施

飞行员的情绪稳定性直接影响着飞行安全和效率, 降低不稳定情绪对飞行的影响, 最有效的措施就是从根本上提高飞行员的心理素质。

3.1 确定科学的飞行员心理选拔标准

目前普遍采用的飞行员心理选拔程序在科学性和全面性上未得到充分的验证与修订。有研究者通过访谈法和因素分析法对飞行学员的情绪稳定性效标进行了探索, 但由于样本选取的局限性, 其结果的说服力有限[5]。现有的正在使用的民航招飞系统中, 没有专门的、系统的人格测验, 缺乏对情绪稳定性这个维度的考察。而情绪稳定性是与飞行安全及效率紧密相关的心理品质, 情绪稳定性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 但对于个体来说, 情绪稳定性或情绪控制能力是相对稳定的, 因此将其纳入招飞体系, 可通过生理指标[6]与人格测验相结合的方法, 客观、准确的加以测量和筛查, 将从一定程度上提高飞行员心理选拔的有效性。

3.2 形成动态、连续的飞行员心理训练体系

飞行员是特殊行业中的特殊人员, 严格的心理选拔程序只是第一步, 还必须经过持续的心理训练, 保证其具备全面的素质和能力。在各种类别的心理训练中, 情境意识训练、应激处理训练、以及事故后心理康复训练都有利于情绪稳定性的保持。进行心理训练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首先, 系统性原则。飞行心理训练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实践工作, 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 有步骤的加以实施;其次, 循序渐进的原则。飞行心理训练应根据训练结果的反馈, 逐步增加训练难度, 增强训练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另外, 综合训练的原则。心理系统是一个包括认知、情绪、道德、动作等方面的复杂系统, 这些子系统之间互相关联、互相影响, 例如:个体情绪稳定性很大程度上受到认知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与制约。因此, 心理训练在突出针对性的同时, 不能忽视对各个系统的统合训练, 保持心理结构的完整性, 使得各项心理品质得到全面发展和提高。

3.3 建设合理的飞行心理素质监管机制

除以上两点之外, 还应对飞行员的心理素质进行长期的监管, 识别可能导致飞行员心理变化的各种应激源, 定期对飞行员的心理状态进行测评与监控, 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 排除可能造成不稳定情绪的潜在因素。

例如飞行员在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了飞行事故之后, 可能产生创伤后应激障碍, 可表现为情绪激动、行为退缩等[7]。此时应进行心理状态的监管, 并采取干预措施, 以避免过度的情绪波动, 保持稳定的心境。因此, 对心理状态的变化进行监控, 对于保持情绪稳定性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摘要:飞行员的情绪稳定性直接影响飞行技术水平的发挥程度, 从而对飞行质量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阐述飞行员情绪稳定性的基本特性及重要意义, 重点分析了环境因素、疲劳因素和应激源对飞行活动中的情绪稳定性的作用, 并进一步分析了对飞行安全产生的影响, 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情绪,情绪稳定性,人格,应激源,飞行安全

参考文献

[1]张春兴.张氏心理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1, 225.

[2]肖玮, 苗丹民, 等.飞行学员情绪稳定性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1, 11 (1) :59~63.

[3]罗晓利.疲劳、睡眠缺失以及人体昼夜生物节律扰乱与飞行安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 2003 (11) :247~249.

[4]Kopp CB.Regulation of distress andnegative emotions:A developmentalreview.Developmental Psychology[J].1989, 25:343~354.

[5]肖玮, 苗丹民, 等.内田-克莱佩林测验在民航飞行学员情绪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J].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02, 13 (3) :148~151.

[6]刘芳, 黄伟芬, 景晓路, 等.飞行情绪稳定性与神经系统兴奋性关系的研究[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2003 (3) :210~211.

稳定幼儿情绪的有效方法 篇5

——江苏省宜兴市太华幼儿园 蒋华仙

对于每年刚入园的新生,孩子和家长的分离焦虑将是一大难题。孩子刚入园总会焦躁不安、哭闹、拒绝进食、脾气暴躁怪异让人不能忍受、脱离集体默默不语等。家长们则表现为:心神不宁、送孩子入园后恋恋不舍、总希望再抱一下、望一眼、或者长时间在教室里陪着、或者站在窗口不离去,有时为了让孩子情感上得以安慰,就过分迁就或是无原则满足孩子的要求等。针对这样的情况,我结合实际,探索实践了一些有效的能尽快消除分离焦虑、稳定幼儿情绪的方法。

一、记住名字 熟悉幼儿

记住名字、熟悉幼儿是最重要的一个方法。老师很快记住每一个新幼儿的名字或昵称,这样可以让幼儿有一种熟悉感和亲切感,同时在与他们游戏时不断喊叫、说唱他们的名字,也可以让幼儿间相互熟悉知道同伴的名字,增进交往和交流。因此,我是先记住全班所有新幼儿的名字,当新幼儿入学的第一天,再根据名字记住幼儿的外貌特征,这样就能很快面对幼儿叫出他们每个人的名字或昵称。这对第二天早晨迎接幼儿愉快入园稳定情绪起到很大作用。

二、玩点名游戏

点名活动是幼儿一日活动中常见的一个环节,通常对教师而言是了解孩子出席情况、身心健康等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对孩子而言特别是刚入园的幼儿,点名活动对促进孩子情感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以此可以稳定孩子的情绪,暂缓焦虑、紧张等,并逐步适应集体生活。

当初入园的孩子情绪还不够稳定时教师亲切的呼唤孩子的名字(或昵称),孩子可以用笑笑、点头、语言等方式回应教师,教师再以微笑、抱抱、抚摸、亲亲等方式回应孩子。教师还可以问孩子:“你的名字叫什么?”,孩子试着用普通话(或方言)回应教师,说出自己的名字(或昵称)。教师用同样的方式回应孩子。教师出示宝宝的照片,集体或个别孩子指认,说说或唱唱照片上的宝宝。教师还可以数唱宝宝:一xx、二xx、三xx好宝宝,四xx、五xx、六xx好宝宝,七xx、八xx、九xx好宝宝,十xx好宝宝。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必须以积极的情绪回应孩子,当孩子有所回应时决不吝啬亲吻、拥抱„„,让孩子感受教师对他的喜爱并鼓励孩子大胆回应。

三、唱宝宝 稳情绪 集注意

说唱宝宝的名字这一办法也能有效地稳定幼儿的情绪,集中幼儿的注意。就

是在幼儿一日活动中,根据幼儿的情况,随机地将幼儿的名字编唱进幼儿歌曲中。如:《上幼儿园》这首歌,原歌词是:“爸爸妈妈去上班,我上幼儿园,我不哭,也不闹,叫声老师早。”我把它改编唱成“xx(幼儿的名字)爸爸或妈妈或其他人(是幼儿最喜欢的人)去上班或买菜或烧饭或做其他事,xxx上幼儿园,xxx不哭,xxx不闹,xxx是好宝宝。”又如:《好宝宝》这首歌,原歌词是“我是好宝宝,对人有礼貌,叫声老师早,问声客人好,大家把我夸,对我微微笑。”我就根据不同幼儿,不同事情,进行编唱“xxx好宝宝,吃饭或睡觉或什么什么做得好,老师喜欢xxx,xxx是好宝宝,大家把xxx夸,xxx好宝宝。”再如:在幼儿坐摇船的时候,我就将《摇啊摇》这首歌,编唱成“摇啊摇,摇啊摇,摇摇xxx去什么地方或什么人那儿去”。还有许多幼儿歌曲都可以随机编唱。幼儿听到老师把他们名字唱到歌里,会感到很有趣,情绪也很快就安定下来,而且,都争着要老师把他们唱到歌里。

四、给孩子最美好的“抱”

怎么让孩子感受到老师很亲切,很喜欢自己,觉得幼儿园很安全呢?——给孩子一个最美好的“抱”。当然,在抱的过程中还要运用一系列的活动来吸引他们。如:抱着孩子唱歌、念儿歌、做游戏(坐小马、炒豆豆、开飞机)、玩玩具、交流、谈话等。孩子们是特别喜欢老师抱着他们在空中抛拋、转转、甩甩、挠挠、亲亲,这样孩子的情绪会很快稳定下来。还有,每天早上给来园的孩子一个最美好的抱。因为,托班、小班的孩子对每天早上来园时老师的拥抱和问候特别在意,它影响着孩子入园一整天的情绪。所以,无论我多忙,每天早上我都会展开双臂,用最甜美的问候,最温馨的亲吻,最安全的拥抱,给予孩子最美好、最快乐的一天的开始。因此,我们老师千万不要疏忽、吝啬这一“抱”。

五、运用有趣的手指游戏

手指游戏作为操作性游戏的一种,具有教具现成、简单易学、有趣好玩的特点。在小班幼儿的生活和学习中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和实施价值。用手指游戏来稳定小班幼儿情绪可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刚入园的小班幼儿,离开了自己最依赖的人,来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情绪极度不稳定,表现出大哭大闹、害怕等。这时,需要教师采取有效的方法,去安抚幼儿的情绪,让孩子喜欢你、信任你。如何与娇小的小宝贝们进行沟通是我最头痛的问题。因为刚刚入园的孩子,情绪往往是很不稳定的,一直不停的哭闹。可是我发现,只要我一做手指游戏,就能使孩子们稍稍平静下来。于是,我

选用了简单、好玩、互动性强的《做饭》,来与孩子们共同玩耍。

《做饭》

切白菜切白菜,切切切,揉面团揉面团,揉揉揉,炒鸡蛋炒鸡蛋,炒炒炒,捏饺子捏饺子,捏捏捏,咕噜咕噜,煮饺子吃喽!

在游戏的过程之中,教师给每个孩子“咕噜咕噜”(挠痒痒),孩子们情不自禁地发出了咯咯地笑声,很快被游戏所吸引。

还有《五指歌》:

一个手指头呀,一个手指头呀; 变呀变呀,变成毛毛虫呀。两个手指头呀,两个手指头呀; 变呀变呀,变成小白兔呀。三个手指头呀,三个手指头呀; 变呀变呀,变成小花猫呀。四个手指头呀,四个手指头呀; 变呀变呀,变成花蝴蝶呀。五个手指头呀,五个手指头呀; 变呀变呀,变成大老虎呀。

孩子们张开五指,和同伴嬉耍拥抱在了一起。手指游戏还有很多,如:《一家人》

大拇指头是爸爸,爸爸打电脑,哒哒哒,哒哒哒。爸爸旁边是妈妈,妈妈洗衣服,哗哗哗,哗哗哗。个子最高是爷爷,爷爷修玩具,当当当,当当当。爷爷旁边是奶奶,奶奶炒青菜,嚓嚓嚓,嚓嚓嚓。小小指头就是我,我在敲小鼓,咚咚咚,咚咚咚。„„

由于这些手指游戏的可操作性强,孩子们很快就能学会,并能从中得到快乐,孩子们的情绪就能很快平静下来。通过与老师共同游戏,教师和幼儿之间开始了“好奇——理解——信赖”的过程。这种安抚幼儿情绪的方法,是可以多多使用 的。

滥用『家属情绪稳定』是二次伤害 篇6

不知从何时起,“家属情绪稳定”成为事故报道的“标配结束语”。2014年,云南省昆明市明通小学发生“9·26”踩踏事故,官方就通报称,“家属情绪稳定”;同是2014年,四川省宜宾中学发生斗殴事件,3人死亡,官方也表态称“死者家属情绪稳定”……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可以说,“家属情绪稳定”已是一种十足的官腔了。

这种官腔的由来,有其“目的论”,就跟滥用“领导高度重视”一般,只是想凸显善后到位。它冲淡了事故常有的悲怆底色,也是给政绩抹了层脂粉。

问题是,家属的情绪真的稳定了吗?以此事为例,有17名孩子遭老师性侵,面对这样的事情,哪怕有再强大的心脏,短时间内也恐怕难以全然稳定吧?只要换位思考一番,就可知“情绪稳定”之说有多荒谬,有多冷血。正因如此,有些“家属情绪稳定”的单方面说辞,对涉事受害者家属来说,也是种“二次伤害”。

于更深层次的审视可知,“家属情绪稳定”之说的泛滥,是相关部门机制僵化、缺乏人性作风的一种写照。就政府部门而言,理应务实一点、实事求是一点,少一些“官话套话空话”,多一些“真话实话人话”,唯有如此,政府部门的公信力才会提升,也才能增进官民互信的可能。悲情事故面前,请别再说“家属情绪稳定”了,而应多去反思自身的工作有没有到位,有没有必要的客观公正……如此,才是其应尽的职责与义务。

(摘自《新京报》 )

情绪稳定性 篇7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在校女大学生数量日益增加,由于受社会外界多种因素的影响,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值得关注和研究。女大学生的情绪特点具有丰富性和复杂性,两极波动性和外显内隐性特点突出,不良情绪状态中,女大学生较男大学生自控调节能力弱,容易导致其心理失衡和心理危机。研究发现, 情绪稳定性和抑郁显著正相关,相关度为0.673,是所有影响因素中相关度最高的因素,对抑郁的预测力最强。通过研究八段锦对女大学生情绪稳定性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干预作用,对高校心理健康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采用大学生人格健康调查表(UPI)在三峡大学2013级学生中筛选实验对象180名,均为女大学生,年龄在17- 25岁之间, 97.77%为汉族,67.22%的学生来自城市或县城,61.66%的学生是独生子女。经临床检查无器质性疾病,均无精神病史(家庭背景、专业背景相当)。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组分别90人,对照组均为近期无运动习惯的人群,实验组均为近期无运动习惯的健身气功·八段锦初学者,实验周期为6个月。

2.2研究方法

(1)实验前,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成人式)对实验者进行测试,为了能更清晰了解健身气功·八段锦对女大学生情绪稳定性的影响情况,笔者依据艾森克人格问卷(EPQ)中N量表的原始分所转化的标准Z分数,将情绪稳定性细分为四个等级, 即情绪稳定、较稳定、较不稳定和不稳定。每个等级中的Z分数范围是:情绪稳定者的Z分数≤- 1.0,情绪较稳定者的Z分数为0.0~- 1.0,情绪较不稳定者的Z分数为0.0~+1.0,情绪不稳定者的Z分数≥+1.0。经过国内外心理学家对数以万计人员的大量测量后研究证实,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1]。因此,笔者利用EPQ中的N量表所得到的有关女大学生情绪稳定性数据都是准确可靠的,它客观地揭示了对女大学生进行八段锦实验干预前后情绪稳定性的变化及其关系。

(2)实验组每天早晨6:30- 7:30.进行1小时的健身气功·八段锦锻炼,每周不少于3次。3个月和6个月后再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成人式)对实验者进行测试。测查时使用统一指导语。在锻炼过程中,采用锻炼诱导情绪问卷(EFI)对实验组进行即刻情绪状态的跟踪测试。整个实验期间,实验组只习练健身气功·八段锦,对照组不进行规律性的体育锻炼,实验期间由指导员对研究对象进行指导监控。

2结果与分析

通过实验前测试结果的统计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情绪稳定性均分方面,进行的独立样本t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 05)。实验组和对照组情绪稳定性等级分布情况也较趋于一致。 说明了在筛选实验对象问题上是科学的、合理的,也是切实可行的。

2.1三个月情绪稳定性分数统计分析

经过三个月的健身气功·八段锦锻炼,实验组情绪稳定性均分9.87±4.68,对照组情绪稳定性均分10.08±5.01,t检验1.05, 未呈显著性变化(P>0.05)。但实验组通过三个月的实验干预后, 情绪稳定性等级分布情况有变化,在较稳定和较不稳定等级中的人数呈上升趋势,而稳定和不稳定两个等级中出现下降趋势。 说明经过三个月的健身气功·八段锦锻炼,女大学生情绪稳定性发生变化,但变化并不明显。原因有:从情绪产生的机理来看,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受个体对刺激事件认知的影响;合理的认知会产生适度的情绪反应,而不合理的认知则会产生不恰当的情绪反应;一个情绪属不稳定型的人想要改变自己的情绪模式———将不稳定型转变为稳定型,一方面是本人应学会用合理的认知来取代不合理的认知,要像情绪稳定型者那样,在遇到突发事情时应沉着冷静,对事情应多进行些“冷处理”[2]。另一方面,健身气功锻炼时,强调放松机体、平衡呼吸、安静大脑,它可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及植物神经体统,缓冲不良情绪对大脑的刺激,降低大脑的应急性反应,从会使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4]。有利于平复学生情绪化,从而引导女大学生养成情绪稳定型的习惯,消除引起学生情绪不稳定的因素。通过个人的努力和外界的大力帮助, 女大学生情绪稳定性程度会上升,心理健康水平提高。情绪稳定是一种不轻易因情境变化而表现过分情绪反应的人格特质,是情绪健康的标志。通过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中情绪稳定的女大学生通常会表现出积极乐观,而情绪不稳定的女大学生自卑自罪水平较高,容易患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

2.2六个月情绪稳定性分数统计分析

心理学家在对情绪稳定性特质的纵向稳定性研究后发现: 大多数人的情绪稳定性程度在30岁之后才极少变化,但在30岁之前还是有变化的可能性,而且年龄越小其变化的可能性就越大[3]。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7到25岁之间,其情绪稳定性具有一定的可塑性。经过六个月的健身气功·八段锦锻炼,实验组情绪稳定性均分11.25±4.41,对照组情绪稳定性均分10.12± 5.67,t检验2.71,呈显著性变化(P≤0.05)。情绪稳定和较稳定人数百分比在六个月实验后增长。情绪较不稳定和不稳定人数百分比在六个月实验后降低。从较稳定等级中可以看出实验组在实验前及三个月和六个月后的情绪较稳定人数百分比呈递增趋势,实验组在实验前及三个月和六个月的情绪不稳定人数百分比呈递减趋势。人的情绪波动属于心理反应,一般情况下并不足以致病,但超过心理活动调节的范围,就会引起体内阴阳、气血、脏腑的功能失调而发生疾病[4]。情绪不稳定人群是易于产生心理障碍的主要人群,女大学生的情绪是多变的、稳定性与波动性并存。柔和缓慢是健身气功运动的一个显著特征,它不仅表现在肢体外形和动作演练上不拘不僵、轻松自如、舒展大方、轻飘徐缓而且在呼吸调控上也应做到深、细、匀、长,就是在意念的运用上要求精神放松、意识平静、用意要轻、似有似无。这种动作圆活、心意慢行的行动节奏,使其情绪体验趋于平稳,积极,也避免了大强度运动给女大学生生理带来的各种负效应。

3讨论

3.1 “形神合一”的锻炼要求让消极情绪孤立于外

“将养其神和弱其气,平夷其行,而与道浮沉俯仰,恬然,则纵之;迫则用之。”(《道原训》)指出养生的要旨:注重身心合一, 内外合一,把内在精气神和外部的行紧密结合,协调一致。八段锦是中国文化的产物,是中国传统文化沉积的反映,它在内部结构和外部形态上既是“形”与“神”的交融,也渗透着民族的风格、 习惯、心理、感情等因素[4]。互联网时代文化交流如此频繁,西方文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影响着我国年轻一代。形神合一的锻炼要求使得习练八段锦的女大学生们在练习中淡漠了竞争意识, 更加注重自身技艺的纯熟、追求高尚的精神气质。与西方文化重局部、强调个人奋斗独立、寻求差异、追求对抗、喜爱竞争的思维方式形成鲜明对比。八段锦八个动作之间充满了对称与和谐,体现了内实精神、外示安逸、虚实相生、刚柔相济;反映了中国人独特的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审美观念、心态模式、价值取向和人生观等。女大学生通过习练前和习练每一式的调整心神,排除了杂念,使思想集中在阴阳二气组合的生命律动上,外取神态,内表心灵。习练八段锦动作时配有的八段锦音乐把习练者们带入了一种安然自在,悠闲宁静的意境[5],习练者以肢体开合寓于阴阳运动之中,用意识协调自如地引导动作运行,通过这种直觉体悟的调整,在直觉的引导下,外在的规矩会直接被内化为一种内在的尺度,不再是孤立于外的简单规定,完全听凭直觉,活动自如来达到意、气、形合一[6]。在八段锦练习中习练者将身体各个部位保持在最适生理和心理状态,以放松肢体和调整呼吸,从而使大脑迅速进入并保持入静状态,其表现为思维活动单一化,杂念减少,注意力集中而稳定,兴平气和、情绪安定,对内外环境刺激也减弱,有助于消极情绪孤立于外,改善情绪状态。

3.2低强度,长时间阈值下的特点能获得情绪效益最大化

国内研究综述表明与情绪效益有关的身体活动包括:令人愉快和有趣的活动,有氧运动或有节奏的腹式呼吸运动、无人际竞争的身体活动、自控性身体活动、中等强度活动。每次锻炼至少应持续20~30min,长期坚持,养成习惯[7]。健身气功·八段锦属于中小强度的有氧运动,并采用有节奏的腹式呼吸配合提肛呼吸和闭气法,要求形神合一,注重自我技艺纯熟,使得竞争意识弱化,且运动过程中完全是自控性身体练习,有效调节了紧张情绪,有利于心平、心静。女大学生长时间习练健身气功·八段锦后获得情绪效益较大,形成稳定的情绪状态。

3.3注重“调息”使女大学生的内环境趋于平稳

习练健身气功·八段锦的调息容易使练习者的情绪、心理以及生理得到放松,从而促使练习者的机体内环境趋于平稳,有助于机体各项功能的恢复和提高。一吸一呼谓之息,调息是通过呼吸形式的调节与控制,达到引发气血和辅助入静的目的。健身气功·八段锦对调息的要求是练习时采用逆腹式呼吸,配合提肛呼吸,并在每段主体动作的松与紧、动与静的转换处采用闭气法。 通过这种调息使人体植物性神经系统活动减弱,降低生理的换醒程度。从而改变心理状态和情绪稳定性。通过个案分析,一些情绪不稳定和情绪较不稳定的女大学生一般都会出现多梦、易醒、入睡困难、早醒、日间不清醒或精力不充沛、日间疲劳嗜睡等相关症状的改善尤其明显。从中医学角度来看,多梦属内火,易醒、早醒为阴虚,入睡困难是虚阳浮游、阳不入阴之征。日间不清醒、精力不充沛、疲劳、嗜睡皆为失眠所致人体阴阳不相承接化生,阳气虚弱的日间表现[4]。健身气功·八段锦锻炼中的练气,注重人体气息的调理、补充,可达到补气助阳,益气养阴的作用。

4结论

六个月的健身气功·八段锦锻炼,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情绪稳定性均分呈显著性变化(P≤0.05)。情绪稳定和较稳定人数百分比在六个月实验后增长。情绪较不稳定和不稳定人数百分比在六个月实验后降低。实验组在实验前及三个月和六个月后的情绪较稳定人数百分比呈递增趋势;实验组在实验前及三个月和六个月的情绪不稳定人数百分比呈递减趋势。健身气功·八段锦低强度,长时间阈值下的特点,有效调节了紧张情绪,有力于心平、心静。“形神合一”的锻炼要求让消极情绪孤立于外,注重“调息”使女大学生的内环境趋于平稳。女大学生长时间习练健身气功·八段锦后获得情绪效益较大,容易形成稳定的情绪状态。

参考文献

[1]张厚粲.实用心理评估[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186.

[2]刘连龙,胡明利.大学生情绪稳定性对心理健康的预测作用[J].西北大学学报,2007(6):96-99.

[3]PERVINLA.人格科学[M].周榕,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59.

[4]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健身气功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29-30.

[5]莫概能.健身气功·八段锦对女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3(9):81-83.

[6]梁漱溟.梁漱溟全集[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132.

情绪稳定性 篇8

开学两周了, 又是流失率统计的时刻。耳边不时传来班主任们烦躁的声音, “我班有四个没回来”, “我班更可悲, 八个不读了”。我暗自庆幸, 我班全部到齐。但是, 我心里明白, 这并非侥幸, 防流失工作是有迹可寻的。在社会、学校等大环境相同的情况下, 我们作为班主任, 若能营造一个令学生留恋的班集体, 做一位学生敬爱的班主任, 相信流失现象可防可控。

一、努力营造一个令学生留恋的班集体

1. 强化“我进了一个优秀的班集体”的意识。

来到一个新的环境, 新生们或多或少心理有些忐忑, 究竟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这就需要班主任适当的引导, 班主任要做个有心人, 在新生注册时, 就寻机进行摸底, 了解新生的家庭状况以及来本校就读的情况, 特别是他们认识学校的渠道。对于新生的兄长、姐姐或亲戚、朋友在本校毕业的, 做好相应的记录, 以便做进一步的了解。若是本校老师或认识本校老师的, 也要具体了解。掌握这些资料, 目的是在班级里让他们跟班里其他同学一起分享、一起分析, 使学生最终确信:自己的选择是对的。从而在学生的思想中确立“我进了一个优秀的班集体”的意识。当然, 班主任还要善于抓住契机, 大肆宣传。记得开学第二、第三周我们班还陆续有学生从其他班转来, 最后两位因课室坐不下而搁置。我当然得这样告诉学生:“我们班的吸引力太强了”使他们安下心来。

入学后还要求学生告诉家长, 我们的班级是一个积极向上的集体。要求新生尽可能把自己知道的告诉父母。这样做, 一方面可以增加新生与父母的交流, 让家长尽早放心;另一方面可以与家长形成合力, 共同教育学生。通过不断强化、暗示我们班是优秀班集体, 学生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这是保证学生不流失的第一步。

2. 启发“我该作点什么”制定个人的计划。

学生一进学校, 对一切均不熟悉, 思想波动大, 对事物均采取挑剔的眼光对待, 稍有不顺心、不如意就采取过激行为。因此应该让他们尽快熟悉校园, 并同时让他看到希望, 定下目标, 否则, 新奇过了以后很快就恢复平淡的学习、生活, 他们最初的希望也随之变成失望, 或随波逐流、或“重操旧业”把初中的陋习继续发扬光大。倘若受到批评或者有点成绩得不到肯定, 也将会自暴自弃, 破罐子破摔, 或干脆退学。所以, 新生进校的第一学期, 特别是第一个月稳定人心尤为重要。

作为班主任首先向学生介绍学校情况, 包括学生会的各部门、协会的情况。鼓励学生加入各部门或协会, 可以提升个人的能力, 结交更多的朋友。另外告诉学生每学期学校将开展的活动、赛事;告诉学生每学期评优、评三好等先进的条件, 每个同学机会是相等的, 但需要我们去努力创造, 需要我们不断争取。接着认真、细致地与学生分析、学习本校的学生手册。特别是纪律、卫生、请假等操行要求一定要清楚。最后提出班的目标、要求。

至此可以鼓励、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个人的目标、计划。学生制定目标也有据可依、有事可陈了。计划定好以后, 要求学生尽快与初中的不良个体告别。在全新的环境里, 展现一个全新的自我, 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做优秀的中职学生。

3. 布置一个优美的环境。

有了计划, 要想学生安心学习, 还必须提供一个优美的环境。教室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 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心灵家园, 教室环境可以潜移默化地熏陶学生。因此, 班主任指导学生科学、合理、美观地布置教室, 教室的布置应充分发挥学生的合作精神, 让他们自己动手设计和布置教室, 能让他们觉得有亲切感, 好像布置自己的家。这样做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也能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更可以让学生知道教室布置的不易, 让每位学生为美化自己的教室出一份力, 让教室充满人情味。同时, 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参与, 不但能减少师生间的嫌隙, 而且能融洽学生间的气氛, 更能提升班级的向心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意愿。在墙壁上张贴学生自己设计书写的名人名言, 谚语格言;开辟艺术角, 张贴学生自己优秀的手工、书法作品, 来展示学生的创造才能;在讲台上摆放一盆鲜花。用环境来熏陶人, 感召人, 使教室真正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和成长的沃土。学生随之热爱课室、眷恋课室。

4. 培养一批模范的班干。

班干部是班主任搞好班工作的得力助手, 是管理班集体的重要成员, 更是直接联系同学的纽带。要建立优秀的班集体, 必须培养一批团结在班主任周围的优秀学生干部。首先要抓好班干部的思想教育, 并让班干部明确自己的职责。要经常和班干部一起分析班级情况, 指导他们制定工作计划, 选择工作方法, 要教育班干部无论是老师交给的任务, 还是班里的日常事务以及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班干部都应该当作自己的事情做好并及时和班主任沟通汇报, 力争做到全心全意, 尽职尽责。还要提醒班干部注意说话的技巧, 常言道:“良言一句三冬暖, 恶语伤人六月寒。”

班主任除了要求班干部事事带头, 以身作则外, 还要加强对班干部学习目的的教育, 使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掌握学习方法。同时, 班主任还要加强培养班干部的自学能力和辅导学困生的能力, 使他们不仅是好学生, 而且是好“老师”。我班的陈小欣在学期中段跟我说要退学, 原因是学不下去, 特别对专业课学习没信心, 于是我先稳住她, 再安排了两位学习优秀的班干部坐在旁边帮助她。一个月后, 陈小欣主动跟我道谢, 并保证不会退学。我让她别忘了感谢班干部。这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 以好带差, 携手共进, 营造了班级互爱互助的学习风气, 同时还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5. 上好每节主题班会。

班级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基层单位, 我们每一位班主任, 都想把自己的班级管理好, 除了平时采取各种措施之外, 上好主题班会也是十分必要的。

一个班集体, 几十名性格各异的学生, 组合在一起, 出现各种问题是在所难免的, 作为班主任, 一定要悉心观察, 时刻掌握班级情况, 准确把握学生动向。针对班级已经发生或将要发生的具体问题和现象, 及时召开班会, 尽早解决已经发生的问题, 把将要发生的问题, 消灭在萌芽之中。在召开班会之前, 要充分准备, 精心设计, 使班会有一定的趣味, 让学生乐于参与。

记得在第七周的星期一, 得知黄佩同学返家未回, 我连忙打她电话, 没人接, 拨她家长电话, 通过向舍友了解, 得知她平日里有很多电话, 应该是拍拖了, 还说要退学。我只好留了信息给她, 让她无论如何给我回复。第二天, 接到她表姐电话, 也证实了舍友的话。得知她没接我电话是因为怕我批评, 因为学校禁止谈恋爱。我叫她别急于作决定, 先回校。第八周我的班会课主题是:说说他人的优点, 并观看了针对恋爱问题的《长大未成人》专题片, 还进行了热烈讨论。课后我随机问了学生的感想, 并打听到黄佩宿舍的反响极大。我想效果是有了。最终, 她没退学, 她说是家长不同意。总之, 无论如何班主任一定要充分利用好班会课这个平台, 使学生从班会活动中受到教育和熏陶, 悟出道理, 扬长避短。

6. 办火每个班级活动。

中职生已经彻底摆脱了应试教育, 他们课余时间多、他们充满活力, 所以应当多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活动, 通过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 增长学生的才干, 培养学生学文化、学技术的兴趣。我们班第一学期参加学校技能竞赛的人数超过三分之二, 其中获奖的超过三分之一。参赛项目有写作、手抄报、演讲、会记、计算机组装等。另外本班还开展了才艺秀、象棋赛、名言警句设计等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活动, 并对优秀同学进行表彰奖励。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和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到快乐和成就感, 从而激发学习的热情、爱班的感情。黄宇是一位读过一年高中的男生, 长得高大又懂事, 开学时, 大家选他当班长。可是, 半学期过后, 他像换了个人似的, 懒懒散散的, 做事没劲、学习没心。经过仔细了解, 才知道他根本就没打算再读下去, 只是碍于父母的压力留下来的。时间一长, 缺点全暴露出来。在校, 他唯一的兴趣是打篮球。于是我让他在本班组织男女篮球队, 准备参加校的比赛, 这下他可忙开了。精神有了寄托, 做事也勤快了, 不读书的念头也得以抛开了。

二、用心做一位学生敬爱的班主任

1. 展现多才多艺的教师风采。

一个好的班集体当然少不了一位可敬的班主任。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好老师被定格为所教学生考试成绩高。但中职教师, 特别是班主任要把学生培养成品德高尚学业扎实、兴趣广泛、身心健康、多才多艺的新一代, 就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教师素质的高低对上述培养目标的实现, 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中职的教师, 仅有良好的师德和专业知识是不够的, 还必须展现多才多艺的教师风采, 要有文化积淀, 应该多方面发展, 使自己尽量具备多方面的才能。作为语文教师, 我懂得辅导学生参加征文、手抄报、书法演讲、板报等比赛。我的兴趣广泛, 读书时就爱琴棋书画, 工作后喜欢打乒乓球球、羽毛球, 虽然都只懂点皮毛, 但对于门外汉的部分学生的入门还是有一定的帮助的, 就这一点可以征服部分学生, 赢得学生的喜爱。

2. 坚持公平公正的处事风格。

坚持公平公正的处事风格也是班主任必不可少的魅力。班主任在平时的工作中, 不能把问题简单化, 光想图省事, 而应该在每一件大小事情上, 都考虑周全, 尽量做到公平公正, 让大家心服口服, 心情舒畅。这样才能维护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才能促进和谐文明班风的建设。因为, 如果对这个同学的袒护, 就是对其他同学的不公平。不管学生中发生什么问题, 都要保持冷静的态度, 清醒的头脑, 公正处理, 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你是一个可信懒的老师, 这样他才能有话找你说, 有难找你帮, 有事找你处理。记得, 开学没几天, 因为学校有困难补助款, 但名额有限。于是, 我首先让学生报名并把家庭的困难情况列出来, 然后挑选单亲、父母有重大疾病的几名同学谈心确定下来, 在班上公示, 征求同学意见。开始还有个别同学有异议, 还放风说没钱读书了, 经过认真核实、再对照, 最终问题得以完满解决。班主任遇事冷静, 处事公正, 才能赢得学生信任和尊重。

3. 常用善听善导的交谈方式。

了解学生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是聆听学生的倾诉。因此, 要善听。从学生的倾诉中, 你可以了解到他在想什么, 在关心什么, 特别需要什么, 然后有针对性地给予关心和帮助。陈小娣在清明节放假后没及时回校, 她在电话里说是看到初中的同学都去打工了, 而且能赚两千多块钱, 自己读完书还不知道能否比得上他们。我心暗想:真是目光短浅。但还是耐心听完她的诉说。进而从科技的迅猛发展、社会对人才越来越高的要求、优胜劣汰的竞争现实, 知识贫乏、综合素质差就难有立足之地等方面对她进行分析, 让她珍惜学习机会, 想好了再回来。不想第二天她就回来了。另外, 班主任还应加强与家长的联系, 保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 形成挽救流失生的合力。只要教师“善导”, 引导家长多分析, 定能取得他们的支持。

营造一个可爱的班集体, 善做一位可敬的班主任, 能稳定新生的情绪, 让学生留恋学校, 流失现象自然可防可控。

摘要:学生流失现象是中等职业学校普遍存在的客观现实, 已成为影响学校形象、制约学校招生的重要因素, 受到了各中等职业学校的高度重视。本文从营造一个令学生留恋的班集体以及做一位学生敬爱的班主任两方面谈稳定新生情绪工作, 从而降低流失率。

稳定新入园幼儿情绪的良药 篇9

【关键词】音乐 稳定情绪 幼儿

音乐是一门艺术,“音乐”与“幼儿”几乎是同步的词汇,喜欢音乐可以说是孩子的天性,音乐能直接地影响人们,特别是影响儿童的感情,这对帮助孩子认识周围世界有着特殊的作用。幼儿在音乐的感染下能陶冶性情,对美好的事物有良好的感情,对生活无限热爱。幼儿只有学会认识音乐,学会体验音乐的美、追寻音乐的美,才能进入音乐的天地。幼儿园新小班入园,会给老师带来许多的苦恼,最怕的是班级幼儿对老师很陌生,幼儿上学焦虑、哭闹,有强烈的不适应感。如何缓解幼儿入园焦虑,也是我们小班教师共同讨论的话题。而且每一届幼儿,每一个幼儿哭闹和焦虑的情况都不相同,各有特色和个性。我们班级尝试多选用音乐活动、音乐游戏来缓解幼儿入园焦虑,达到明显的效果。

一、播放幼儿熟悉的音乐,营造幼儿熟悉的环境

在幼儿刚入园时,教师要努力营造孩子熟悉的环境。现在许多家长都很重视对孩子进行音乐启蒙教育,有的甚至从胎教就开始了。教师可以向家长询问孩子喜欢听什么音乐,然后把每个孩子家里喜欢的音乐集合在一起轮流播放。幼儿入园初期,教师可以常常播放这些音乐,组织幼儿一起听,特别是当某个孩子哭闹时,有针对性地播放,一段他喜欢的音乐,有助于转移他的注意力,使他产生对幼儿园的熟悉感和亲近感。简简单单的一段音乐,拉近了家庭和幼儿园的距离。

二、利用音乐,建立良好生活常规

心理学研究表明,音乐对缓解情绪紧张,消除焦虑有着不小的作用。如乐曲《童年》、《小苹果》、《摇篮曲》等等。从实践来看,这些音乐对平息入园孩子的焦虑情绪起着重要的作用。幼儿入园一周后,教师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可以播放不同的音乐,让音乐告诉孩子该干什么事情。如,早晨孩子入园时,可以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让孩子产生开心快乐的情绪,从而更容易亲近幼儿园,亲近教师。吃饭时候,可以播放轻音乐,让孩子安静愉快地进餐。要注意的是幼儿初入园的几个月里,每一个环节的音乐应固定不变,让孩子逐步建立对这些音乐的熟悉感和亲切感。同时,在各生活环节中,也可以用孩子自己喜欢的音乐作为指令音乐,让孩子体验同一种情绪,使大家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例如:午睡时,播放特定孩子喜欢的比较安静的歌曲或者音乐,以辅助孩子安静入睡。教师要统筹安排,在一日生活的不同环节中,播放特定孩子喜欢的音乐,这样孩子就会有期待。实践中,有些孩子一听到自己喜欢的音乐,脸上就会露出好奇的表情,有的孩子会叫:“要去洗手,这是我的音乐。”有的孩子会着急地问:“怎么我的音乐还没来呀?”当听到自己喜欢的音乐时,他们个个脸上露出自豪的表情。

三、参与愉快音乐游戏,体验集体活动的快乐

小班老师总会想出各种招式吸引幼儿,新入园的孩子如果在安静的活动、安静的环境中,他们很容易想起家人,从而勾起伤心的情绪。我国著名的学前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这是因为游戏在幼儿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与机能的快感相联系,可缓解紧张状态,给孩子们带来巨大的快乐。我们老师准备了适宜的音乐游戏、手指儿谣游戏等活动,用有趣的游戏活动转移幼儿思念亲人的情绪,用教育智慧换来孩子的喜欢和认同,这不仅消除了孩子相互之间以及与教师之间的陌生感和恐惧感,还能激发了孩子愿意上幼儿园、乐意上幼儿园的情感。因此,入园初,教师可以多组织些音乐模仿动作,年幼的孩子时最喜欢模仿别人的动作,如:拍手、走路、打鼓、吹喇叭、小鸟飞、小兔跳跳等。节奏开始要慢,动作变化要少,多重复。过一段时间后,可以融入连续性动作、情境性动作。比如早上起床的情境:穿衣、刷牙、洗脸、梳头、用餐、上幼儿园等用音乐贯穿整个情境,让孩子跟着音乐 做模仿动作。孩子对这样的韵律活动很感兴趣,让孩子身心处于放松、愉快的状态,从而减少对父母的想念。让人欣慰的是在重阳节那天,我们邀请了亲爱的祖辈来园参加“快乐重阳节”的活动,每个幼儿都能大方、快乐地唱唱跳跳,表演了一个上午,宝宝们的欢歌笑语、可人舞姿赢得了奶奶、外婆、爷爷、外公的阵阵掌声,连夸宝宝们在幼儿园一个多月里进步真是不可思议,祖辈们真真切切看到了自家宝宝在幼儿园开心的生活。

开展新奇而富有变化的音乐游戏,激发孩子好奇心,让他们主动地参与游戏。教师用孩子熟悉和喜欢的玩具材料,设计新奇而富有变化的游戏,牢牢地抓住孩子的注意力和興趣点。如进过老师精心设计的音乐游戏《吹泡泡》、《变、变、变》、《玩具进行曲》、《我最喜欢》等,使孩子在体验发游戏的乐趣,让游戏来激发他们的快乐情绪,增强对教师的依恋感,加深对幼儿园生活的喜爱程度。

在实践中,我们感觉到音乐的确能够较大程度地稳定幼儿入园的情绪,特别对稳定哭闹的幼儿的情绪有着非常明显的作用,只是教师要注意,在不同的入园时段需要不同类型的音乐辅助,让音乐伴随孩子快乐地度过入园适应期。

在日常生活和教学中我们利用音乐游戏、小舞蹈等欢快有趣的活动来吸引孩子,动静交替,特别是在过渡环节老师互相配合,组织孩子进行各种形式的游戏活动,最大限度地减少孩子们在过渡环节的等待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有趣的音乐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幼儿园生活学习的乐趣,让孩子在玩中学,学得轻松愉快。减轻了孩子们思念妈妈的焦虑情绪。一日活动中多组织音乐活动等举措使幼儿逐渐愿意、接受并喜欢入园,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组织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爱心、耐心、细心和恒心则是我们工作永远都畅通无阻的万能钥匙。

【参考文献】

[1]许卓娅:《幼儿园音乐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第1版,2004。

[2]李妲娜 修海林 尹爱青:《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上一篇:时尚创新设计下一篇:8字缝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