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课(精选12篇)
磨课 篇1
一、认识“磨课”,洞悉意义
磨课, 是某位教师在一段时间内, 在教研组成员的协助下,采取多种形式,对某课(节)教学进行反复、深入的揣摩、研究与实践的过程。即指教师与其他成员围绕实践课不断地切磋—商讨—设计—实践—反思—修改—再设计—再实践—再总结的过程。磨课的着眼点是让教师感受到从备课到课后总结全过程的精细化研究,需要教师活跃的思维,丰富的知识储备,敏锐的观察力,懂得教育心理学,有敬业精神,让教师实实在在体会到教学中的问题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解决的。通过反复磨课后,教学水平有很大提高。
有效的磨课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研究能力, 使其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对教师来说,磨课的过程既是一个学习、研究、实践的过程,又是一个合作交流、反思和创新的过程,更是一个专业素养提升的过程。要使教师在磨课过程中真正有所收获,必须正确认识“磨课”:
追求卓越与尊重个性。磨课活动中普遍追求课堂的亮点争取出彩。因此,理想的磨课应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标,应以执教者的素质为依据, 充分尊重执教者已有教学设计的合理成分,在与执教者进行充分对话与交流的基础上,引领执教者进行优化与提升,把执教者的个人智慧和其他参与者的智慧有机整合。
专业引领与平等对话。磨课需要专业引领,缺少专业引领就会陷入低水平重复,在磨课活动中,能力强者、职务高者往往成为最后关头的“定调者”,磨课活动最终成为他们个人思想的翻版。因此理想的磨课应集思广益,形成平等民主、和谐融洽的研究氛围, 构建广阔的教育智慧的平台, 开展平等对话,力戒话语霸权。
长久实效与急功近利。有赛则磨,无赛不磨,急功近利。理想的磨课应成为学校的常规教研活动, 应成为学校的一项研究制度,成为广大教师提升教学素养的“练功场”。但平时的磨课活动经常与“考核课、评优课、参赛课、公开课”相伴相生。所以,理想的、真正的理磨课应该是:在一次次磨的过程中,教师对新课程理念把握更准确,对教材的研读更深入,对学情的了解更透彻;在一次次磨的过程中教师的点拨引导能力、临场应变能力及教学创新能力得以提升,教学实践不断丰富,教学智慧得以发展;在一次次磨的过程中,磨出教师间合作交流的默契,磨出教研组团队的理性思维水平的提升。
根据自己对磨课的价值追求, 描绘了理想中磨课的主要特点:第一,磨课应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使参与者和执教者经历一个深层次的专业对话过程, 我们不仅要考虑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方法的优化和教学评价的变革,更要考虑这样处理的理论依据,而这毫无疑问将促进教师个体和群体教育素养的提升;第二,磨课是一种集体性的教育创新活动,是一个以课堂教学为载体追求真、善、美的教育境界的过程,它比较集中地体现了“新课标”所倡导的“教师同伴互助、共同研究、与新课程一起成长”的理念;第三,磨课是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生成的过程,磨课者之间应当关系平等、心理相融,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而相互协助;磨课的引领者要力求成为“平等中的首席”,要善于把大量时间留给执教者和其他参与者,让他们进行最大限度的交流与对话,使所有参与者与磨课共同成长的理念得到落实; 当然磨课应当充分尊重执教者的劳动, 把执教者的个人智慧和其他参与者的集体智慧有机整合在一起。正如张志勇厅长对磨课的解释:“我们所讲的磨课,其目的,绝不是让每个研修组去打造一节优质课,而是要发现从实然状态走向应然状态存在的问题和障碍, 进而用研修组的团队力量,用远程研修的协同智慧、专家智慧寻找问题的解决之道。这里, 基于教师自身经验的问题才是真问题,寻找解决问题之道的研修才是真研修,在寻找问题解决之道中获得的体验和认知才是真收获,也才是真进步。”
二、在“磨课”中完善自己
为了保证磨课活动的质量,根据对磨课一般规律的理解和把握, 我认为应遵循以下磨课规则:(1) 教学管理人员全员参与,保证各组的磨课活动在相关领导和骨干教师的引领下磨出新意、磨出成果;(2) 每位教师在磨课活动中努力做到四个“一”:即认真上好或听好每一节课,做一次有质量的磨课发言 ,写一份有分量的磨课心得, 向执教者提一条有价值的教学建议;(3)强化对研究氛围的宏观调控,要求教师在磨课活动中少讲“人情话”、“场面话”,多提建议、意见;(4)实施上课─磨课─上课的操作模式,使上课和磨课形成一个前后相通、及时反馈的工作链条;(5)提升磨课的技术含量,对每节课进行录像(摄像)和制作,以便磨课时根据需要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及时回放。
培育求真、求实、求善的磨课精神。这种磨课精神根植于老师们对教育事业的执著追求, 它是对业务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它是一种坚信“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的坚定信念。
形成“好课多磨”的研究意识。磨课活动能唤醒教师深藏于心的研究意识, 让我们体验到教师职业的专业要求和技术含量,品尝到从事教育工作基于创新而涌动的职业幸福。让老师们知道:好课是磨出来的。通过磨课活动,可以最大限度地汲取他人长处,接受一些新的教学理念与好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艺。
同时磨课活动给了我很深启示, 丰富了我对磨课活动的理解。一是磨课活动离不开评价促进机制。人都是有惰性的,广大教师要求专业发展的热情和积极性是存在的也是潜在的,学校必须通过任务驱动、评估考核、典型示范等各种办法促进教师积极参与磨课活动。过分下放校本教研活动的主导权,只能让磨课活动低效化。二是磨课活动离不开专业引领。放弃了专业引领或专业引领者的水平低下, 都会使校本教研活动的同伴互助成为一种低水平的徘徊。三是磨课活动离不开机制创新。机制是磨课活动高效运作的基础,必须把磨课研究的成果转化为可操作的规则和程序, 同时要结合活动现场的实际,及时、灵活处置各种即时的矛盾和问题,使磨课真正成为提高教师教学素养的平台。
三、初中英语组磨课设计
(一 )磨课内容
1.磨教材 :磨课程标准、教参、教科书。 以课标为依据 ,以教参为指导,对课本进行拓挖思悟。
2.磨目标 : 准确定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度目标。把握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和突破教学难点。
3.磨学生:把握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学生的认知水平、接受能力及情感态度为依托,使教学效果得到保障。
4.磨环节 :基本环节包括 :热身环节、新授环节、练习环节、巩固环节。
5.磨细节:如:语音教学、文化教学、语法教学、提问艺术等。
(二 )磨课流程
第一步:制订计划
年级组(教研组)教师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召开全体英语教师会议,探讨确立研究目标,选定课例,确定授课教师,落实全组每人的工作任务,做好全程时间安排。经过讨论、比较、选择较好的个性研究课例。
第二步:第一次备课
授课教师分析课标、教材、学生,根据个人经验进行第一次备课,写出教案。
第三步:第一次打磨
教研组全体教师针对授课教师的备课,进行研讨,给出建议和改进措施,完善教学设计。与此同时要做好观课准备,制定观课量表,对教师进行分工。
第四步:上课观课
教师按新教案执教一节课。学科组进行听课、评课活动。授课老师上课,教研组其他教师依据分工进行观课,并做好详细记录。
第五步:第二次打磨
全体教师观课后进行研讨会议, 根据观课时所做的记录进行议课、评课。执教教师做好记录,观课教师写出观课报告。
第六步:第三次备课
授课教师要根据大家的点评和观课量表的分析再次进行备课,再完善教案,达到最优,年级组(教研组)教师加以推广应用。
第七步:总结反思
总结本次课例研究, 形成教研组课例研究总结和组员个人的总结反思。
磨课 篇2
黄连芬
伴随着远程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研修的深入进行,我们组根据研修要求,积极开展扎实有效地磨课活动。通过这次轰轰烈烈的活动,教师的教学能力有了提高,研修组的整体教学水平也有了跨越式发展。大家忙碌着、快乐着,收获着。
蒙梅老师老师执教了一年级下册《荷叶圆圆》一课,这次活动也可以看作是我们组开展的第一次磨课。对于此次磨课活动,我们组有非常丰富的教育资源:朝气蓬勃的青年教师,还有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群策群力,创新安排以确保行动有效。在重点分析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我们达成共识,确定好目标,重难点,然后有蒙老师精心准备教学设计。
经过多次实践和调整,整节课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环节紧凑,老师精彩的教,学生扎扎实实地学,无不感染了每个参与者,为我们进行“识字教学”指明了方向。这次磨课让我深深感受到信心在鼓励中坚定,困难在研讨中化解,好课在磨砺中诞生。
磨课之中快乐多 篇3
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多次做公开课,讲课的过程虽然很辛苦,但是每次也都收获了暖暖的亲情和成功的幸福。一次,我接到高老师的通知,要去平顶山市第十一中学上一节课——《天鹅的故事》,高老师给我两天的时间备课。经过一天紧张的准备,第二天上午高老师和工作室的同人来听我的预讲。课后,经过大家的讨论,高老师对这节课暴露出的问题做了总结,并提出了改进办法。一是课堂气氛稍嫌沉闷,建议多设计一些朗读、讨论的环节,以提高课堂的活跃度和学生的参与度。二是建议将由故事的起因导入改为由故事的结局导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习兴趣。三是建议将天鹅破冰的过程改为情境互动式教学。为了理解天鹅群齐心协力、勇敢破冰的精神,体验天鹅在撞击坚硬的冰面时所受的疼痛,在课堂上可以让孩子们一起尝试用胸脯撞击桌面做破冰的动作,并亲身领悟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四是对课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如深情、可爱、壮举等,要引导学生根据上下文准确理解。
工作室的同伴还对课堂的细节纷纷献计,如天鹅的3次叫声“克噜、克哩”的声音要模拟得更准确一点,课文的朗诵速度要慢些等。最后,我根据大家的提议,把《天鹅的故事》的教学模式确定为情境互动式教学。有了这样的磨课经历,我对《天鹅的故事》一课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的课也受到听课同行的好评。
磨课 篇4
一、初遇困境:学生操作缺实效
“最小公倍数”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倍数、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同时为学生后续学习通分和异分母分数的加减奠定基础。本着尊重教材、以生为本的想法,我们拟定了教学目标、重难点及以下教学设计。
(一)揭示课题:最小公倍数
用“猴子转尾巴”的情境导入课题,并质疑课题。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例1.用长3分米、宽2分米的砖摆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可能是多少?最小是多少?
(1)理解题意后,师:可以用摆一摆、画一画的方法小组内合作完成,并思考:摆成的正方形的边长和砖的长、宽有什么关系?
(2)通过集合圈的形式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揭示概念。
2.例2.求6和8的最小公倍数。
生尝试找6和8的最小公倍数后,汇报不同的找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思考:两个数的公倍数和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三)巩固练习
1.找出下面几组数的最小公倍数,并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3 和 6 2 和 8 5 和 6 4 和 9
2.巧设陷阱:
狼一次跳15格,狐狸一次跳6格,猎人要在哪些格子中设陷阱才能同时抓到狼和狐狸。
(四)全课总结
反思:整堂课学生的学习方式多样,照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大多数学生对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认识和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也能较快地接受。但从上课气氛、作业反馈来看,还存在很多问题:
1.教学例1摆砖的问题,虽然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凸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照顾的只是少部分学生,大部分中差生完全不是凭着思维意识指挥自己的动作摆正方形,而是在没有思维支配下胡乱摆。
2.教学后,表面上学生对“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这两个概念都较好地理解了,却不能很好地把它们与生活联系起来,仍有部分学生不能确定给出的生活例子是否与公倍数或最小公倍数有关。
3.练习设计比较枯燥无味,后进生参与的面不广。由于第一题是找几组特殊形式的数的最小公倍数并发现规律,对于后进学生来说难度大,容量多,接受起来有些困难。
二、再遇困境:情境有趣欠深度
第一次教学,摆方砖的情境过高地估计了学情,加上练习设计平淡无趣、难度过高,所以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为了弥补第一次教学中的缺憾,攻坚组成员重新审视课堂,尝试着以一种更为平实,更贴近学生心理特点,更能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发展的组织方式来展开教学,由此,形成了本课教学的第二稿设计。
(一)情境创设,探究新知
1.谈话引入:老师想给同学们减轻家庭作业负担,征求同学意见。班上一位同学写了一封建议书:每2天布置一次语文作业,每3天布置一次数学作业,这样我们就不会在同一天既有语文作业, 又有数学作业了。
师:这位学生的建议能实现吗?在时间卡上圈一圈(语文用○, 数学用△表示)
2.学生在圈一圈的过程中,认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3.例2.找6和8的最小公倍数,汇报几种找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二)智勇大冲关
1.第一关:快乐ABC。
2.第二关:生活中的应用。
3.第三关:智力大考验。
(三)课堂小结
反思:相比第一次设计,此设计的优点显而易见,根据学生的实际,替换了教材中的情境图,采用关乎学生切身利益的减轻家庭作业负担的情境来引导认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但这次试教后,又发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在情境引出后,虽然学生报以较浓厚的兴趣,学习的效果也不错。但这个有趣的情境背后是否会经不住推敲?试想要解决语文、数学作业不要同一天布置的问题只需要一天布置语文、一天布置数学作业不就解决了吗?再说布置作业的这个情境对认识和理解新概念非常顺利,但教材编排意图中的数形结合思想和迁移类比思想似乎荡然无存。
三、拨开迷雾:“类比”中凸显学生主体性
有了前两次的教学实践、反思,我们攻坚组成员对教材的思考也逐渐成熟。这一次,着重扣住教材编排意图中的数形结合思想和迁移类比思想重新设计教学,变单一接受学习方式为多元互动的学习方式,以真正实现课堂的生机盎然,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一)谈话引题
1.师:你们觉得学好数学最重要的是什么?(习惯、方法)
2.快速说出下面两题的运算顺序:3+2÷5 5/1+9/1÷9/2
3.师:分数四则运算没学过,但你们也能很快根据整数四则运算顺序说出步骤。说明你们很善于学习。联想→相似→猜想→探索,这就是重要的数学学习方法:类比。
(二)揭示课题
师:看到课题,你会联想到前面学过的什么知识?(最大公因数)
回顾最大公因数的知识点。
(三)情境创设,探究新知
1.通过求最大公因数的摆砖图迁移到例1的摆砖图,问:这道题还会是求最大公因数吗?那可能与什么有关系?
(1)猜测:用的墙砖都是整块,正方形的边长必须既是___,又是____。
(2)课件出示摆砖图验证。
(3)揭示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并从最大公因数的集合圈类比出最小公倍数的集合图。让学生自主完成。
2.例2.找6和8的最小公倍数。生先试做,再汇报。
(四)巩固练习
1.求20和15的最小公倍数。你发现了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有什么关系?
2.送老师的手机号码。
3.生活中的应用。
(五)课堂总结
磨课有感 篇5
——参加市优质课评比有感
还记得接到参加市里讲课比赛通知的时候,心中的那一份欣喜。从教五年来一直在期待着这一课。作为一位村小的老师,第一次有机会站在梦寐以求的舞台上上课。但是随之而来的担心,因为要参加比赛就必须要改课题。可是距离比赛只有短短的两个星期的时间,心中不免有些茫然。这是一次非常珍贵的机会,可是时间太短自己的能力确实有限。脑海中不断盘旋着这两个问题。最终下定决心挑战一下自己,即使成绩不好对自己也是一种磨练。带着很多人的期望,开始了我的“磨课之旅”。
一、认真思考、精心备课。
参透教材、教参才是备课的关键,所以我开始认真翻阅所有有关此课题的相关材料。往前看,本节课的知识点是建立在学生学习了“1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知识的基础上的;往后看,是为了学习“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以及更大数加减法打下基础。因此,本单元的学习直接影响了后续一系列知识的掌握水平。所以在写教案之前我进行了一些思考:
思考一:如何用一条情景线贯穿整节课呢?
一年级的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强,自制力较差,学生上课时的注意力非常的短暂。特别是在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如果没有明确的要求,常常会出现一种无序的、低效的状态。怎样才能让学生不仅复习了本单元的知识又乐在其中呢?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我认为可将学生喜欢的喜羊羊与灰太狼融入到本节课的情境之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前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喜欢喜羊羊的原因,通过交流可以引出上课需要认真听讲、积极动脑、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的良好学习习惯。接下来在课中用喜羊羊一共用了多少个气球让学生在情境中回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不同计算方法的整理。练习题出现的时候正是学生一节课中注意力比较分散的时候,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将练习题设计成解救美羊羊的闯关活动,学生在闯关的过程中练习了本节课内容,而且学生会非常有成就感。
思考二:学生的起点到底定位在哪里?
本节复习课是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内容,现在学生处在一年级下学期,已经有了一定的动手操作和小组交流能力。而且学生在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中》已经学会了初步整理10以内数加减法的方法。我又查阅了与本内容相关的课程标准的要求。《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对于数与代数的学习来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探求模式、发现规律,而不是死记结论和法则。只有经过自己的探索,才能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才能真正获得知识。在数与代数的教学中,应给学生留有充分的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与代数的最基本的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提高探索、发现的能力。所以我认为应该放手让学生自主去整理《20以内的进位加法表》。这样不仅让学生能通过小组合作有序整理所有算式,还能在整理的过程中就发现20以内进位加法表中蕴藏的规律。一举多得,通过放手让学生自主整理,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还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去。学生是数学活动的主体,而学生获得知识必须建立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上,这些都离不开自己的实践;学生在获得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只有亲身参与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才能在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方面得到发展。所以我很坚定地将第二环节“自主整理、建构网络”放手让学生对来完成。
思考三:怎样才能让一年级的复习课上的“活而不乱”、让学生有目的性的进行思考。所有的老师都有这样一个感受:一年级课堂从来不担心会冷场,因为学生会不管对错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这一点让我们又喜又忧。喜的是课堂气氛会非常活跃,忧的是在不是自己班级的前提下如果把控不好这课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所以我认为:①整个课堂设计要到位。我在操作的时候有简单的标准:
1、这堂课这样设计是否能合理的落实知识目标。
2、这样设计学生是否感兴趣,过程中能否促进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3、能否体现一定的情感目标。②要求到位。一年级的孩子合作、操作之前一定要有要求,但要注意要求不能过多,多了,学生记不住,仍然无效,要做到要求简洁、明确,但必须行之有效。一年级学生正处在需要老师悉心引领的过程中。在此过程中,老师的数学语言不仅要精练还要到位。这样能让学生更好地领会老师的意图,从而降低回答问题“跑偏”的问题。
思考四:如何在教学中渗透多种数学思想?
复习课不仅是对知识的回顾整理,重点在教学活动中渗透多种数学思想方法。《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思想蕴含在数学知识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是数学知识和方法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与概括,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逐步感悟数学思想。在这节课中我想在整理环节渗透分类思想、有序整理的思想、在找规律时渗透函数思想。
二、多次试课、修整教案。
带着这种种的思考,我完成了我的第一份教案,开始了我的第一次试课。没想到课上的效果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好:学生在课上自得其乐,玩铅笔的、玩文具盒的、同桌之间聊天的„„上完课以后,嗓子竟然哑掉了,从教5年多以来,自认为自己在教低年级学生时“很有一套”,没想到换了一个陌生班级效果会那样的差。而且整节课上下来用了50分钟左右,当时的我心情跌倒了谷底,第一次有一种非常强烈的挫败感。
课后教研员黄老师和我进行了沟通,她让我先谈一下自己对这节课的认识和出现的问题。接着我们便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的开始找问题、理思路。50分钟的一节课上下来,却没能让学生满载而归。却发现了很多问题,可是静下来思考后,我总结出现问题的原因是:
1.环节设计不够到位。
本身放手让学生整理就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在第一环节,我设计了两道解决问题,导入课题就用去8、9分钟,后面的整理就更显仓促了。在第二环节学生整理完后让学生发现规律再让学生同桌之间互说、我再出示两道根据规律猜上下左右算式的小练习。把练习的时间都给挤掉了。很多环节不够优化,所以拖堂非常严重。
2.小组合作之前没有提示引领。
毕竟还是一年级学生,小组合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还不够好。在第二环节小组整理前我又没有合作提示进行引领所以会出现学生手忙脚乱的问题。3.评价不够到位。
《课程标准》中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应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恰当呈现并合理利用评价结果,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而整节课中我的个人评价和小组评价都不够及时。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够高,学习习惯也不够好。
4.没能很好地抓住课堂生成。
这节课中生成的东西非常多,也非常考验老师的反应能力和处理突发问题的能力。在学生整理好后,我没有很好地抓住课堂生成,没能让学生给予意见进行再次整理。
不知不觉就到了下午6点多钟,骑着电动车走在回家的路上我不断地在回想课上出现的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听取了多位专家老师的意见,我再一次完善教案,开始了一次又一次的课堂实践。在这个多次实践的过程中我逐步完善自己的教案。为了更好地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最后我们在磨课过程中决定加入小组评价表。
教学环节也进行了如下改动:
环节一:将两个解决问题合二为一,为后面的整理汇报、发现规律留有充足时间。环节二:①在整理前加入小组合作提示。帮助学生更有目的性的整理②三个小组在小白板上整理,一个小组在大黑板上整理,这样能更好的利用课堂生成。③去掉同桌互说规律和小练习。④加入20以内进位加法表的简化过程。让学生通过简化加法表更快、更方便的记住20以内的进位加法表。
环节三:将练习题换成1分钟口算和找规律填数。环节四:加入对整堂课进行“回头看”。
环节确定以后,我便不断地精化自己的课堂语言。在这里我也非常感谢我们学校的数学团队和区里的数学名师工作室,在他们的帮助下,我的课逐渐成型。两个星期的磨课让我对课的思考有了更深的认识。磨课过程告诉我怎样的课堂才是精彩的、才是真正让学生受益的。带着第一次参加大型讲课比赛的“忐忑之心”我结束了讲课比赛。现在课虽然上完了,可没有想象中轻松的感觉,因为课堂中又出现了没有预设到的各种问题,因为课后又多了值得我反思的问题,最终我想通了,问题永远会出现在课堂中,怎样才能解决好问题,永远在于平常的磨练,只有磨到位了,课才能上好。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认真听了其他县区老师的复习课和各位专家老师的点评。让我对复习课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就像一位教研员在评课中说的:复习是为了更好地出发。针对我听的课我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一、深入钻研教材、教参和课程标准是上好课的基础。
每位老师的课都各有千秋,但好课都不尽相同,那就是从他们的课中能看出他们深入的钻研了教材、教参和课程标准。每一个小知识点都涉及到了,每一个细节都处理的非常到位。
二、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
《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知识的教学,要重视知识的“生长点”和“延伸点”,把每堂课教学的知识置身于整体知识的体系中,注重知识的结构和体系,处理好局部知识与整体知识的关系,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整体性,体会对于某些数学知识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析、从不同的层次进行理解。在第一天的听课中,当和我同课题的一位老师在课中谈到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为以后学习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和更大数的加减法打下基础。我马上反思自己,为什么我就没有做到这一点,我只是在为了复习而复习,没能注意到知识之间的前后联系。在接下来的几天中,我也听到很多老师做到了往前看、往后看。于科长在点评时也很认可这一点,不过复习课重在往后看。
三、注重数学思想方法渗透和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这次的听课之旅给我最大的启示是:复习课不仅要梳理一整单元的知识,打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还要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在很多复习课中“转化”、“分类”、“有序整理”„„等数学思想方法都很好的在教学过程中得以渗透。教给学生知识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让学生领悟学习的方法,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其中一位老师的“整体看—部分看—思考”的学习方法,提高了学生学习能力,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很是值得借鉴,四、教师的激情到位、评价到位、师生关系融洽。
在听课的过程中,一位同行的老师告诉我说:你知道为什么他们的课精彩吗?因为讲课老师真正的投入了,真正的与学生融在了一起,他们不是在表演课,而是在真正的上课。这句话对我的触动很大。不管是什么课,我想如果你想感动到学生,那么你就必须先感动你自己。在这次优质课讲课过程中,我发现很多老师就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点。他们有激情、语言功底特别好,他们不是在背教案,而是用自己平日里积累在与学生对话。每一句评价都是那样的适时、到位,不光学生听着高兴,连听课的老师也会觉得非常舒服。在这样的课堂中,师生关系非常融洽,效果自不用说。在评价方面我还有很大的不足,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还需要不断的积累,决不能轻视评价的作用。
„„
磨课,发挥集体的作战力 篇6
一、加强课前磨课针对性,关注学生学习有效性
以实效性为主要检测指标,研究课活动中的集体磨课明显区别于以往的集体备课。一是内容上的区别,解读课标、讨论学情、确定授课内容、学法指导策略、教学资源共享以及课外练习的有效性等成为集体备课的重要内容;二是形式上的区别,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强调专家引领,但备课组成员在独立备课的前提下人人都就备课内容谈自己的见解,不仅说怎么教,还说为什么这样教,这样相互取长补短,实现同伴互助;三是目标上的区别,变一切统一为求大同存小异。即在学习目标定位上的统一,学法指导策略上的统一,而在教学内容的取舍、学法指导的具体方法、教学风格等方面保留各位老师的自主权。集体备课是一个相互切磋、拓展思路、取长补短的过程,落实在教师个体的备课中,还需要教师进一步取舍、提升和再创造,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自己的教学风格,更好地适应自己学生的学情。
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研究课活动中备课组磨课的质量明显高于以往的集体备课。磨课前,备课组教师及时了解学情,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已有知识基础、学习习惯、学习要求。了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召开座谈会,找各种类型的学生聊天,进行问卷调查,开展书面交谈等,及时了解学情。磨课时,老师们认真分析学生的意见,针对学生的学习需求、知识结构、学习心理、学习困难和思想误区,调整教学策略。经过认真细致地进行学情分析,各位老师交流先前独立设计的教学方案和教学课件,在此基础上,备课组重点研讨学生自学、教师讲授、师生互动的内容分别是什么?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如何把握?教学内容的逻辑组织方式以及课外练习的有效性如何?尤其对需要增补或删除的教学内容更是反复研讨的重点内容。备课组长充分发挥本组教师的资源优势,努力做到人尽其才,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集体磨课不但成为提高课堂效益的重要手段,而且成为师带徒的主渠道,成为教师终身学习的重要途径。
精心选编校本练习,研究课活动中备课组集体编印的练习更加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依据课标、基于学情” 的理念除了贯穿于课堂教学,还落实到课外练习上。一些现成的练习,与课标不能完全吻合,其难易程度也不一定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对此,各备课组根据课标、基于学情的原则,通过集体磨课,自行编写各模块的校本练习,其中有前置作业、课堂练习、每课一练、单元测试、模块检测、拓展训练等日常教学必备的各类练习,同时注意把握练习的适量性、层次性、针对性、实践性、探究性,大大提高了练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并且集结成电子书稿供下一届学生使用。在校本练习编写的过程中,由于是备课组成员全员参与磨课,全体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资源共享的意识更加深入人心,团队凝聚力不断提升。
二、坚持“同课异构”研究课活动,提升校本教研评课针对性
系列活动,联合教研,组织得力,坚持不懈。“同课异构”研究课系列活动即两位教师上同一年段、同一学科、同一内容的同一节课,课后教研组的老师一起分析、研讨开课教师的教学以及学科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从而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这也是磨课的内容之一。由于研究课是在每周集体备课的前提下进行的,两位老师能够基于备课组的共识、发挥个人特色开展公开教学。开课的目的在于研究如何把课上得更好,而不是检查评比,因此教师们不再害怕上公开课了,这使学校领导感到特别欣慰。每两周各备课组至少开两节“同课异构”研究课,为了便于管理和教师听课,我们将研究课的周开课计划挂到了校园网上,教师们随时上网都可查看,再决定听课。此外,我们还与兄弟学校、联合办学学校开展了以“有效教学”“少教多学”“如何上好复习课”等为主题的“同课异构,联合教研”校际教研活动,广大教师颇感收效很大。
同课异构,风格各异,拓展思路,受益匪浅。这些研究课选材好、形式新,依据课标基于学情,形式开放,广征博引,着力培养了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能力;在问题的探究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师生交互性强,气氛活跃;注重知识网络结构的形成,以适宜、适用为原则,讲练结合,层次分明,实效性好;教学手段先进新颖,多媒体课件制作创意好,水平高,引领现代化课堂之方向。透过这些研究课,不难看到我校骨干教师的课堂教学功底日趋扎实,特别是新理念、新思想、新知识、新方法,引领了我校新课程改革和教学持续发展的方向。
集体听课,及时评课,一起修正,共享成果。研究课活动中的课后评议明显区别于以往。一是目标上的区别,变甄别性评价为发展性评价,评价的目的是不断改善教学效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而非区别等级与高利害挂钩。二是内容上的区别,变关注老师的教为关注学生的学,评价授课实践实现集备意图的程度,评价教学与课标、学情的吻合程度,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与方式,评价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三是形式上的区别,以往评课后没有反思的过程和资源共享的过程,现在备课组成员的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方案、教学反思、练习题等教学资源都在校园网上实现了资源共享。我校现在组织评课的老师都十分注意用新课程的理念引导评课,点评的要点主要围绕内容有:授课内容是否符合课标要求?是否符合学生实际 (即深广度的把握情况);学生学得是否快乐,是否有收获,是否有兴趣,是否有成就感?教学容量是否恰当?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学科的学法指导是否到位?教学节奏的调控是否得当?学与教的关系处理是否得当?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状态如何?学与教的互动(内容选取是否恰当;互动的方式和时机是否恰当);教学反馈的时机、方式、效果怎样?教学辅助工具应用是否恰当?基于以上原因,教师们在评课时对两节课的评点畅所欲言,充分肯定优点,诚恳指出不足,并提出自己的建议,教研气氛空前和谐。评课后的发展性评价表,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着力加强个人集体反思,切实挖掘教育教学潜力
个人反思,注重课前,优化教学。在集体磨课,互相听课评课的基础上,教师应该特别注意个人和集体反思。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大多数教师比较注重课后反思,而忽视了课前和课中反思。实际上,教学反思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课前反思可以明确目标,加强自觉实践;课中反思可以调控教学,提高教学效益;课后反思可以使教学经验理论化,促进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这三个环节缺一不可,忽略任何一个都是不完整的反思,不利于自身教学能力的提高。个人反思注重强调课前反思,教师要反思备课问题,做到胸有成竹。一般来说,教师在上课前要在反思自己过去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写出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设计方案。其次,还要认真地分析不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预测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可能的教学效果,然后再与实际教学情况进行对照分析,找出自己在课堂教学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而及时调整课堂教学。课前的反思可以增强教学设计的针对性。
集体反思,同伴互助,升华经验。教学反思是教师转变教学行为的重要前提,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思则进,不思则退。经过两位教师的“同课异构”活动,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加强内省,发挥集体团队的智慧,同行们的互帮互助,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备课组教师将逐渐发展成为自觉而有效的反思团队,从而不断促进备课组教师的专业成长,这也是集体磨课的重要内容。教学是一种反思性实践的过程。通过反思能使教师更明确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后果,进而更有效地开展教学。因此,不但每个教师开展自我反思教学,而且还应该开展集体反思教学活动,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实践证明,集体反思有利于对问题的深入研究和透彻理解,有利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有利于教学经验的总结与分享。通过集体磨课,老师已经能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逐步将集体反思行为变成一种日常习惯,贯穿在每一节中,每一件教育教学行为中。教师在办公室里,下课互相交流的话语,多是有关教学的探讨,或是对自己课堂教学的体会、感触,同事间毫无保留地互相指点,共同促进。
磨课 篇7
在一次市级研讨活动中, 我执教了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练习7学用字词句》一课。“三人行,必有我师”。在磨课过程中, 我和我的同事们通过一磨、二磨、三磨,让集体智慧充分融合,让教学理念平稳着落,磨出了精益求精的教学设计, 磨出了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和谐着落的理想课堂。
初上:迷失“自我”———一节四不像的语文课
《练习7学用字词句》的内容是综合性实践活动 ,教材本身打破学科界线,把识字、写字、画画、说话紧密结合起来。编者在书上的文字画旁边做出提示:
瞧,一幅文字画! 你一定能看得出是哪几个字。把相应的字写下来。
发挥想象,将这幅文字画改画成风景画,再涂上颜色。能跟小朋友介绍一下你的画吗?
参照以上提示,教学时我采用以下教学设计:
一、插图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书上插图。
2.这幅文字画里藏着许多汉字 ,请你动脑筋想想 ,究竟是哪些字呢?
二、写字练习,感受字形
1.把这些字正确、美观地写在练习7插图中的田字格里。
2.实物投影部分同学的铅笔字 ,评价反馈。
三、理解字义,想象绘画
1. 如果请你把这幅文字画变成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你想画些什么呢?
2.把自己想到的画下来 ,比比谁画得最漂亮。
四、连词成句,介绍作品
1.四人一小组 ,组内轮流介绍自己的画。
2.实物投影几幅有创意的画 ,并请他们上台介绍。
五、补充拓展,课外延伸
1.补充出示一些象形字 ,让学生揣摩猜测。
2. 赠送象形字卡片给学生 , 让学生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猜猜是什么字。
第一次试上给备课组的老师们听, 我居然花了50多分钟的时间才下课, 原因是在指导学生绘画的环节耗时太多。大家一致认为:整节课的教学脉络比较清晰,活动比较充实,但是“语文味”欠缺,感觉像是一节美术课。语文教师怎能“种了人家的地,荒了自己的田”?
一磨:准确定位———这是一节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
第一轮磨课,我和备课组的老师们反复思考:这些象形字在本册书之前的课文中就陆续出现过,是“熟字”,学生对它们并不陌生。本课将这些象形字再次以文字画的形式集中呈现, 难道仅仅是为了画好后面的那幅风景画吗? 不是! 这是一节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课,要努力通过这节课教给学生明确的语文知识, 训练学生口语的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体会汉字的优美。
一、告诉学生明确的语文知识
象形文字是一种会意文字, 通过文字所体现的图形来传达意思。这节课,教师应让学生了解并牢记象形字的特点:“一个字就是一幅画。”
1.看图导入时。
师:小朋友们,我们的老祖先非常聪明,他们用画图的方式把大自然中的山山水水简练地记下来, 从而创造了象形字,一个字就是一幅画。 (板书:字→画)
在《练习7》中也有一幅文字画,里面藏着许多象形字,你能找出来吗?
2.课中拓展时。
师:刚才,我们通过书上的文字画认识了很多汉字,知道了一个字就是———
生(接后半句):一幅画。
师:你能认出这些画表示什么字吗?
生 :我认得是 “羊”字 , 因为上面 的两只角 , 就是“羊” 这个字的两个角。
3.变字成画时。
师:对了,一个字———(生接后半句)就是一幅画。
如果老师把这幅文字画改成一幅风景画的话,老师会画一座高高的大山,山下再画一条清清的小河。如果请你来画,你会画些什么呢?
就这样,一节课下来,象形字“一个字就是一幅画”的特点已深入学生内心。
二、要有敏锐的语言训练意识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教师在课堂上要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听说读写”,发展学生的语言。本课要着力训练一年级学生“连字成词,连词成句,连句成段”的口语表达能力,这是硬性教学指标。
师:你会画些什么呢?先跟你的同桌说一说。 (学生同桌讨论。 )
第一轮磨课后, 课堂上的语言文字气息果然浓郁了许多,但由于我驾驭低年级课堂的能力相对较弱,磨课时经常出现老师上得投入,学生玩得起劲的现象。面对这群活蹦乱跳的小娃娃,我如何俘获他们的心,是我最大的挑战。
二磨:“目中有人”———学习主体是一年级学生
第二轮磨课,我们特邀了一、二年级的语文教研组长来听课。她们俩有着多年的低年级任教经历,“降服”这群小家伙是手到擒来。她们听完课后指出,我的教学语言缺乏儿童化和趣味性,指向也不够明确。我们要根据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走进他们的内心,从而有效地引领他们。
一、巧妙的语言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这样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语言是交流的中介,教师要运用巧妙的语言指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好胜心强,我要小施伎俩“忽悠”他们。
1.课前谈话 ,听唱儿歌。
师:老师为小朋友们带来一首歌,名字叫做《粗心的小画家》,想听吗?
(播放《粗心的小画家》视频 )
师:小朋友,你愿意做个粗心的小画家吗? (生齐:不愿意。 )
师:不愿意的小朋友用端正的姿势告诉老师。 (学生迅速坐正,师生问好,上课。 )
2.学生写字 ,教师巡视。
师(有意大声表扬某个同学):小朋友不光字写得漂亮,坐姿也特别端正。老师送你两颗红五星。 (其余学生闻声再次端正了坐姿,我窃喜! )
二、形象的语言评价,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教师的语言生动形象、鲜明准确, 善于创设一些情境,能把学生头脑中积蓄的表象再现出来,使之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想象,体验身临其境的感觉。
1.教师范写生字。
师:在认出的这些字中,你认为哪个字最难写? (学生均说是“燕”字。 )
师:“燕”字的笔画最多,而且容易写错笔顺。写的时候,我们先写上面的“廿”字头,这个“廿”字头就像是小燕子的头和脖子;再写中间的“口”,这个“口”就像是小燕子的身子;两边的部分,加起来是一个“北”字,就像是小燕子的翅膀;下面的四点底,是小燕子的尾巴,写的时候四点要分开。
教师在黑板上的田字格里边提醒边范写, 学生边看边书空。
2.实物投影学生的铅笔字 ,予以评价。
师:你把“鱼”的最后一横写得较长,就像是小鱼长长的尾巴稳稳地托住上面的身体;这个“人”字撇有尖,捺有脚;你的“水”字竖钩写在了竖中线上,很挺拔。老师给这些字打上红五星。
第二轮磨课后,我的教学语言多了童趣,多了形象,多了表扬,甚至有些夸张。小朋友们渐渐“小手直举,小嘴常开”。我的心情也随之荡漾起来。
三磨:精雕细琢———育人理念寓于细节之中
第三轮磨课, 我们邀请了由其他学校的省特级教师组成的专家组来听课指导。这次,大家把目光聚焦到了课堂的每一个细节。曾经被当作教学亮点的导入环节也被放大,被观察出了背后教学理念的偏差。
1.老师今天想和我们班的两个小朋友进行一场画画比赛,看谁画得快。
先画一个人,谁快呀? (老师快)
再画一棵树。呵呵,还是老师快。
最后画一个太阳。呀,老师第一,老师三局三胜。
2. 为什么总是老师画得快 ? 因为老师今天用简单的线条,快速突出了事物的形象。我们的老祖先曾用画图的方式把大自然中的山山水水给记下来, 一个字就是一幅画哟。这类字就叫作象形字。
3.在《练习7》中也有一些文字画 ,你能猜得出它们分别是什么字吗?
在此导入环节,我试图采用师生绘画比赛的方式,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 引导学生通过绘画发现汉字创造的过程。
该教学设计背后的设计意图是: 关注对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的教学,努力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索,让抽象的汉字与具体的形象建立联系, 打通具象与抽象之间的关系。如“人”,先建立“人”的形象,让“人”转化为一定的词汇———“人”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 就这样,从字过渡到词,从词语过渡到句子,再从句子过渡到段落。
专家组对我的想法予以了肯定, 但是对导入时具体的做法提出了质疑:“教师让学生参与画画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是陪衬? 是靶子? 体现学生不如教师? ”
我恍然大悟:尊重学生,源于细节。这一轮磨课后,我的导入部分又作了改动。
1.谁是咱班的小画家 ? (指定两名学生 )老师请你们俩到黑板上来画两幅画。
2.多媒体课件出示一组山的图片。
你看到了什么? (山)请你们用粉笔,用最简单的线条来画一座山。
小朋友,你们用一些流畅的直线表现了山的形象,画得真好!你们知道吗? 我们的祖先就曾经用这样的符号来表现“山”这个字。
多媒体课件依次出示“山”的实物图、象形字、汉字。
我们的祖先非常聪明, 他们用画图的方式把大自然中的山山水水简练地记下来,从而创造了象形字,一个字就是一幅画。在《练习7》中,就有一幅文字画,里面藏着许多象形字,你们能认出它们是哪些汉字吗?
修改后的导入部分,教师既充分尊重了学生,又引导学生经历这样的学习过程:亲历(绘画)—提炼(总结)—运用(观察)。通过探究,自然地发现了象形文字表形的特点,水到渠成地正确掌握了识读象形字的能力。
通过三次磨课, 我的最终课堂实践得到了与会专家和老师们的高度肯定! 对语文课的准确定位、教学中要目中有人、雕琢每一细节等,是我此次磨课的最大收获。“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等教学理念如何在每一节课、每一个细节中和谐着落,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
简说磨课 篇8
一、何为磨课
所谓磨课, 是指教师反反复复地对课进行推敲、打磨。这对于刚走上讲台的教师来说, 就好比是一块没有经过打磨的矿石, 纵然可能是一块优质的宝石, 但它毕竟是粗糙的。只有经过精心打磨, 粗糙的矿石才有可能变成细腻光彩的宝石。从这一角度而言, 磨课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让粗糙的矿石变成光亮如镜般宝石的过程。
磨课通常磨在课前, 有备课的味道, 但与备课却又不同。磨课的要求比备课要高, 磨出的应该是教学艺术的精品;磨课要求教师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比备课要多, 这样的课应该经得起推敲;磨课有一个反反复复打磨的过程, 磨课需要一次次的思考、尝试、反思、实践, 一次次的否定、肯定、再否定、再肯定;磨课就是磨思路、磨重点、磨难点、磨方法、磨环节、磨细节、磨学生;这里的“磨”, 就是用心, 就是责任, 就是坚持, 就是相信自己可以做得更好。通过磨课, 让教师更清醒地知道要上一节好课是多么不容易, 需要付出时间与精力、智慧与汗水, 苦尽甘来, 最终会品尝到甜蜜的果实。
二、为何磨课
一节课由初磨到试上再到一遍又一遍的修改, 这其中所经历的是烦心、痛苦, 近乎于一种“折磨”。可是没有经历过磨课过程中的痛苦, 又怎能体会上课成功后的欢乐。从这一角度思考, 磨课有助于教师找到自身的价值。如果教师一天到晚只是机械地备课、上课, 这样的教学生活是单调的。但磨课不一样, 磨课是教师带着研究的态度来对待课堂, 磨课是教师把自己当做行家里手来钻研课堂, 这样就让教师觉得自己的工作是有意义的, 是有价值的。从这一角度去审视磨课, 教师就会深刻感悟到:磨课, 对于一个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真是太重要了。
1. 磨课是一种发现
在磨课过程中教师不断发现问题、发现矛盾、发现盲点, 当然也不断发现教育教学的规律, 不断发现教师自身的优势和劣势, 不断发现学生的个性……这种发现, 不断为教师打开一个又一个新的天地, 吸引他们不断去探索、去创新。磨课是一种带着发现的重新出发。从形式上看, 每一次都是回到原点重新上这一节课, 其实每一次都是带着前一次的发现重新出发, 每一次出发都是在不断地接近教师自己心目中的教学理想。
2. 磨课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其实, 一次次磨课的过程, 就是一次次不断接近和理解学生的过程。磨课磨到最后, 不是把某一种方法固定下来。恰恰相反, 真正好的磨课, 最后是建立了非常好的学生观, 能够因材施教。在反复磨课的过程中, 可以给教师许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东西。虽然磨的是一节节具体的课, 但收获的却是共性的符合学生健康成长的教学规律。
3. 磨课可以享受到教师职业的高峰体验
天天没有变化的备课、上课会让人对教学产生一种厌倦感, 而打破这种平衡来磨一节课, 感觉就不一样。它让教师的智慧和才华汇聚到这节课里, 就会让教师产生一种成就感、价值感, 享受到教师职业的高峰体验。就会让教师觉得花时间磨这节课, 值!
4. 磨课可以成为教师的一种生命修炼
磨课不可能一蹴而就, 它永远是一个过程。不是说磨一节课、几节课或磨一年、五年、十年就完成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它应该是伴随教师职业生涯始终的长久过程。这样的磨课, 虽然跨越了较长的时段, 但得到的却是教育教学理念的提升。将古人说的“十年磨一剑”移植到这里来, 变成“十年磨一课”, 一点也不过分。
三、磨些什么
刀剑须磨其钝处方显锋刃;金玉须磨其边角方显珍贵;课堂须磨其粗糙方显高效。
磨课磨的是一种思考力, 因为决定一堂课好坏的关键还是教师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对磨课中产生的问题穷追不舍, 这是一种深度思考, 是一种追问, 同时还是一种执著。这个时候磨出来的, 就是一种对职业的热爱。这里所说的磨思考力, 意在举一反三。其一是穷追不舍, 磨出的是思考的深度;其二是独立思考, 磨出的是自己的个性;其三是去粗取精, 磨去的是一些不科学的思维方法和错误理念。
磨课磨的是一种智慧, 就是把这些先知前贤已经得出的教育真谛通过实践内化为自己的智慧。你不磨, 就悟不到真谛;你不磨, 就不会有那种豁然开朗、醍醐灌顶的感觉。
磨课最重要的还是磨教学过程中的细节。规律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规律都潜伏在细节里面。磨课要充分关注细节, 才能逐渐接近教育教学的规律。
磨课最终磨的是个性, 是特色, 是自我。磨课应该学会取舍, 把你认为适合你自己的东西拿来, 不适合的东西丢掉。一堂课不要追求样样都精彩, 要舍得放弃, 能够有一两个亮点就不错了, 不要无限度地追求课堂的亮点与完美。
四、如何磨课
磨课有四种方式:独磨、互磨、引磨、研磨。
独磨, 即个人自己磨课, 独立思考。
互磨, 即教研组集体磨课。通常教研组先一起集体备课, 然后由一个教师上课, 通过推敲打磨, 再由第二位教师去上课, 这样不断地磨, 不断地由不同的教师去实践。这种方式让成熟的教育智慧集体共享。这种互磨尤其对年轻教师帮助更大。
引磨, 即邀请专家来引领磨课, 这样能使磨课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 促进教师群体快速成长。值得注意的是, 通过引磨, 教师要静下心来把专家的意见好好去思考。不要这个专家这么说你就这么做, 那个专家那么说你就那么做, 应该学会取舍, 把认为适合自己的东西拿来, 不适合的东西丢掉。在磨课中一定要保持自我, 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研磨, 即做好理论提升, 教师要把磨课的成果写下来, 从中得到启发。触类旁通, 日积月累, 就会融会贯通, 使用时就会得心应手、挥洒自如。
无论采用哪种方式, 磨课最重要的是以学生为本, 磨课时心中必须有学生。忽略了这一点, 就很容易导致磨课的失败。在磨课的时候, 教师的每一个技巧、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方法都要指向学生。磨课不是亮点的大拼盘;不能期望通过磨课能够穷尽和解决所有的问题;磨课的最终效果要体现在学生的学习状态上。
《神笔马良》磨课记 篇9
第一次研究《神笔马良》的教法是在2010年宁波市的优质课评比活动上, 我精心研制了课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如下:
1援通过读文, 整体把握故事大意。借助学生间的信息交流、关键词语的提示, 使学生能大致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
2援通过读、找、画, 感受神笔之“神”, 帮助学生明辨马良和大官在神笔使用上的不同态度。
3援引导学生发现“马良惩治大官”部分的叙述特点。利用关键语句的理解、媒体手段的运用, 引导学生感悟马良的机智、善良以及大官的贪婪、自私, 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
4援通过读文、体会、交流、朗读等手段, 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学习神话的兴趣。
回顾当时的课堂, 虽然学生对《神笔马良》的故事很熟悉, 但我仍然以学生零起点的情况进行教学, 以“了解故事主要内容、感受神笔之‘神’、感悟马良的形象”几个板块进行教学。虽然学生在教师的牵引下, 课堂气氛热烈, 感受到了人物的生动形象。但热闹过后, 我在反思:
1.面对学生对故事内容基本都了解这样的学情, 我们不应该把过多的精力放在内容的理解上。那么我们应该让学生学什么?
2.教学目标更为关注的是教师的教, 且目标过多, 能否让目标更加集中一些、精简一些, 让学生学得从容?
鉴于以上的思考, 笔者进行了教学的二次设计。首先对原教学的目标进行了精简, 使之更为集中:
1.读故事, 了解故事主要内容, 初步学习概括。
2.能抓住故事主要情节和关键词句复述故事。
3.感受童话的魅力, 喜欢读童话故事。
以上教学目标的改变首先是课堂主体从教师转变为了学生。从内容看, 将原来众多的目标删繁就简, 简化为“概括”和“复述”这两大第二学段的阅读能力目标。并且两个目标互有联系, 即“概括”为“复述”做了铺垫。
为达成目标, 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板块:
一、读故事,学概括
指名分三部分读故事, 其他同学仔细听, 给每部分故事起个小题目。
二、学负数
(一) 讨论复述要点:要想把故事复述得生动、具体, 要注意什么?师生讨论方法。
(二) 以第一部分故事为例。
1.仔细默读第一部分故事, 讨论:站在听众的角度想, 听众想知道哪些内容?可以用上课文中哪些好词佳句?
预设听众想了解的问题是:
马良一开始喜欢画画吗?
马良想得到画笔, 遇到了什么事?
后来马良得到画笔了吗?……
2.可以用上哪些好词佳句?
学生在课文中画出, 并说明理由。
3.练习复述。
指名练说, 评价。
4.听录音故事示范:你觉得要把故事说得吸引人, 还应该怎么做?
(三) 分组复述其他两部分故事。
当我沾沾自喜地将设计好的教学方案提交给教研组时, 却被冷酷地“枪毙”了。理由如下:
1.读课文之后, 马上让学生给三部分故事写小标题, 对于刚刚学习概括的三年级学生来说, 难度太大。
2.指导学生复述故事部分, 要求学生针对故事的情节设计问题本身就很有难度, 以“从听众的角度”设计问题为复述故事的把手, 更是个美好的“神话”。
3.最后一个环节, 让学生分组复述后两部分故事,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完成“设计问题, 画好词佳句, 讲好故事”, 三项任务一起布置, 看似使教学更为开放, 让学生学会方法自主学习, 但对于刚从二年级升上来的学生来说, 尚有难度。
根据教研组的意见, 我重新审度学生的实际需求, 又一次进行了教学调整。
一、指导概括, 有方法
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 “学习概括”刚刚起步, 一定要有具体方法辅助, 为此我做了这样的努力:
(一) 将原来给段落写小标
题的设计改为“找出文中的一句话或者用自己的话说每部分故事内容”, 从写到找 (说) , 降低了概括的要求。且在教学过程中, 要注意对学生引导。如下面的教学片段:
师:请一位同学读第一部分故事, 其他同学思考:这部分故事讲了什么?能不能用书上的一句话或自己的一句话来概括呢?
生:有个孩子叫马良, 家里穷, 连一枝笔也没有。
(师板书:家里穷没有笔)
生:马良喜欢画画。
(师板书:爱画画)
生:马良很想有一枝笔。
(师板书:盼望有笔)
师:马良爱画画、家穷、没有笔, 都是他盼望有笔的原因, 所以这段故事主要讲的是———
生:马良盼望有笔。
师:再精练一些。
生:盼望有笔。
这个引导环节教师尊重了学生的原有知识水平, 呈现了学生慢慢成长的学习过程。
(二) 从概括段意到概括全文大意, 进行有层次教学。
学生通过找能概括段意的句子, 教师帮助概括成小标题:盼望有笔、得到神笔、为民画画。然后让学生默读第三部分, 根据马良画画的目的不同, 将第三部分划分为“为民造福”和“为民除害”两个层次。最后让学生根据每段大意, 把故事的主要内容用几句话讲出来。从概括段落到概括整篇课文, 降低了难度。
二、指导复述, 有抓手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的阅读教学目标和口语交际教学目标中都有“复述”的要求, 但面对刚刚踏上第二学段的学生, 我们要宽容, 并予以扶持:
(一) 主要内容是故事的“主干”。我将学生对每段主要意思的概括, 画成下图:
根据三年级学生仍然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 将其设计为一棵树, 这实际是“思维导图”, 对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很有好处, 也为后面复述故事打下了伏笔。
在此环节, 我和学生展开了这样的对话:
师:我们把长长的故事读成了“一棵树”, 请你看着这棵树用三两句话讲讲故事的主要内容。
(生说, 略。)
师:真了不起, 这么长的故事, 你用几句话就讲清楚了!但是如果这样复述故事给别人听, 大家愿意听吗?
生:不愿意听。故事太简单了, 不吸引人。
师:是呀, 故事的主要内容是树的枝干, 有了它, 树才有生命。但要把故事复述生动, 这样还不够。
(师生讨论复述故事的方法)
师: (小结) 关键词语是讲好故事的“枝叶”, 有了枝叶, 树才会枝繁叶茂。
(二) 关键词语是故事的“枝叶”。
为了有效地指导学生借助关键词语复述故事, 我在课堂上安排了这样几个学习步骤:一是学习找能帮助把故事复述生动的关键词语;二是师生串词复述故事情节;三是以“画摇钱树”这个故事情节为语例, 示范如何用好关键词来帮助复述故事;最后是小组合作复述故事片段。
磨课怎么“磨” 篇10
一、抓住关键来磨功
磨课, 有人喜欢磨细节, 追求细节的精致与美丽;有人喜欢磨环节, 追求环节的丝丝入扣, 滴水不漏;有人喜欢磨语言, 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那么, 磨课到底要“磨”什么?笔者认为:磨课既不能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因小失大的错误, 也不应该患面面俱到事无巨细的毛病, 我们应该抓住关键来磨课。
1.“磨”理念
教育理念是指导教育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 教育理念是打造精彩课堂的第一要务。我们许多老师谈起新课程理念, 滔滔不绝, 条条框框早已烂熟于心。但从课堂反馈来看, 并没有转化为自觉行为, 往往是“信而无行”。因此, 应通过磨课, 深入思考, 反复推敲, 不断地追问自己, 是否在穿新鞋走老路, 是否已将先进的理念落实于教学实践之中。磨课的过程就是反思自己践行新课程理念的过程, 就是审视自己课堂教学行为与驾驭课堂教学艺术的过程。通过磨课, 不仅要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扎根于头脑之中, 更重要的是要转化为自己自觉的教育教学行为。
2.“磨”风格
大凡有成就的教师, 都有自己鲜明的教育个性和教学风格:王崧舟老师的课诗情画意, 薛法根老师的课大道至简, 窦桂梅老师的课主题鲜明……于是, 我们许多老师在磨课中常常对他人的见解或专家的建议, 全盘吸收, 只取不舍, 导致课堂缺乏个性与特色, 最终丢失了自我。磨课, 是要结合自身的特点、特长、性格、气质等方面因素, “磨”出属于自己的个性的课, “磨”出属于自己的风格的课, “磨”出一个真正能够体现自己特点的自我的课。磨课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会取舍的过程, 对待他人的见解或专家的建议, 一定要看是否适合自己, 适合的可以借鉴, 不适合的要坚决舍弃, 磨课决不能被别人牵着自己的鼻子走。
3.“磨”学生
于永正老师的课充满了童真童趣, 时时处处体现出人文关怀;薛法根老师在课堂上常常能捕捉到学生的表现, 生成新的精彩……而我们许多老师磨课时更多地关注的是教法的运用, 以及学法的点拨, 却往往忽略了教学中最重要的因素———学生。学生既是教学的起点, 也是教学的归宿。我们经常会发现, 同样的教学内容, 同样的教学预设, 在不同的班级上课却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这说明我们忽略了课堂教学真正的主体———学生。磨课的过程就是不断走近学生内心、贴近学生心坎的过程。所以, 在磨课时要真正以学生为本, 心中装着学生, 一切教学活动从学生实际出发, 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研究学生, 依据课堂上的反馈, 灵活机动地调整教学内容与教学策略。课堂上, 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评价的点拨都要指向学生, 这样长期坚持下来, 正确的学生观就会逐渐形成。
4.“磨”文本
窦桂梅老师执教《丑小鸭》前后, 不但研读了安徒生的全部童话, 还研读了几个版本的《安徒生传》, 并进而研究了童话的特点;王崧舟老师为了上好《长相思》, 研读了几乎所有能够找到的《长相思》的评介文字……磨课的过程就是不断走近作者, 与作者同呼吸、共命运的过程, 追求在文本中读出自己美丽的倒影。磨课的过程就是揣摩编者意图, 对文本二次开发的过程。因此, 我们在磨课的过程中要不断地读书, 读与授课内容相关的文章, 读与文本相关的文学评论, 读同行们所写的与之相关的优秀教学论文。在多维立体式的对话中, 读出文本的厚度与广度, 读出文本所蕴含的主题和情感, 把前一次磨课对文本所产生的新的见解作为下一次磨课的起点, 如此循环反复, 螺旋上升, 教师研读文本的能力会在反复的磨课中不断提高, 文化底蕴也更为深厚。
二、形式多样来磨课
解决好了“磨”什么, 那么究竟如何来磨课呢?笔者认为磨课方式应力求多样化, 形式不拘一格, 通过多种形式磨课来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1. 独立磨课
独立磨课就是自己磨课, 体现的是独立思考和个人的智慧。磨课的结果可能只有短短的四十分钟展示, 但磨课的过程是一项工作量很大的工程。独立磨课更多的是课前的精心准备:依据精神, 精心选课;关注学生, 掌握学情;研读文本, 把握主旨;用心揣摩, 设计流程。独立磨课关注设计中如何体现学科本质的特点, 表现自己独特的想法, 展现自己的教学特色。独立磨课不受时间、空间、次数等因素的制约, 所以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而灵活安排。
2. 相互磨课
相互磨课就是教研团队互磨, 也就是集体磨课, 体现集体的智慧。萧伯纳曾说:如果你有一个苹果, 我有一个苹果, 彼此交换, 我们每人仍然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 我有一种思想, 彼此交换, 我们每人就有两种思想。独自磨课时往往发现不了自己存在的问题, 常常是“当局者迷”。因此, 在磨课中, 同伴互助是不可缺少的, 需要群策群力, 团结合作, 集中大家的教学智慧。作为执教者, 在独自磨课之后, 经其他同伴观摩后提出建议或意见, 反复斟酌推敲, 再一次修改完善。这样进步的不仅仅是执教者, 其他参与听课的教师也同样会在磨课中受到启发, 磨课成为了教师共同成长的平台。
3. 引领磨课
引领磨课就是在磨课中邀请专家来引领, 借助专家智慧的光芒, 把我们前行的道路照得更亮一些, 更远一些。如果我们始终“闭关自守”, 关起门来磨课, 用我们自己的眼光来审视我们的课堂, 深层次的问题往往会被隐藏起来, 很难暴露出来, 即使发现了问题也往往找不到解决问题的策略。人们常说, 高度决定视野, 专家对课堂上存在的问题看得更透彻、更明白, 通过专家的把脉、引领和点拨, 我们就可以进一步完善教学设计, 优化教学策略, 课堂教学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当然, 引领磨课是借助专家思维的光亮去点燃自己思维的火花, 最终还需要靠自己。
4. 研读磨课
研读磨课就是磨课后整理好材料, 深度思考, 做好理论的提升。叶澜教授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 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 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可见, 坚持写教学反思对于一个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多么重要!磨课后不能只停留在想了想, 还要把磨课中的成功、失败、疑惑、经验、教训等详尽地记录下来, 应该在深刻思考的基础上提炼归纳, 形成自己对某一问题新的认识和见解, 作为下一步研究学习的新起点。磨课的过程就是不断走向深入的过程, 就是将杂乱的思绪变得清晰的过程, 将磨课的经历和磨课的成果详尽地记录并提升, 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美术教学磨课探究 篇11
【关键词】磨课 美术教学 意义
一、美术教师的认知是磨课的基石
1.认识是前提。任何一门学科,都要通过集体备课,积大家智慧,钻研教材教法,集思广益,互动听课评课,取长补短,不断总结并获得经验。美术课的磨课,许多学校、老师都认识不足,认为美术就是画画,磨课是学术性较强学科的事。但殊不知,车身的流线型设计、列车的子弹头设计等等教学,别人不一定就没有美学的、物理学的独到的见解。要不断深化认识,积极主动地向大家请教学习,以弥补自己的不足。新课程改革以来,众多改革思潮涌现于教育战线,各家也广开言路。备精品课、上高效课成为教师的追求,各校纷纷开展磨课尝试。大家为了上好一节课,教师们要进行大量地课程研读,必要的知识准备,把各自平时积累的教学经验、方法、感受拿出来集大家智慧讨论,以适合自己的学生。
2.磨课就是合作。合作就是智慧的结晶,有利于营造了浓郁的教学教研氛围,感受到团队的力量。如果把磨课活动比成一个圆,我们则是圆上的各个点。磨课活动的开展,给许多教师提供了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给予教师一个充分展示自我和锻炼成长的机会。比如《现代工业美》一课,现代工业设计是教学重点,难点是本课内容多,知识点很泛,涉及面广,学生在短时间内难以理解,怎么把教师自己审美的标准与教材的审美要求统一呢?又怎样教会学生去审视现代工业产品设计美学呢?并且教会学生理解近现代工业美的内涵,创造设计出学生自己的作品把美与现实结合起来。这就有了更高的要求,单凭一人的理解远远不够,只有教师们在一起磨课,把各自平时积累的教学经验、方法、美的感受拿出来集大家智慧与之讨论,理解也就更为深刻。美术教师自己同时也拿出以现代工业、现代生活为元素的美术设计,让学生切身感受现代工业美的内涵。比如,以小狗、青蛙、熊猫等动物形象设计的废物箱造型。有时候我们在设计产品时,只着眼于产品的外观而忽视所体现的审美特性与产品功能的统一等等。只有每位教师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观点,才能创造一堂既有深度又能使学生理解掌握的精品课。
二、磨课的实施与意义
1. 磨课是浓郁的教研氛围,磨课的过程就是教学、反思,再教学、再反思的过程。衡量一节课的标准就是教学目标的完成度。新课改要求学生采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方式,磨课也是教师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模式。要使学生对身边自然感兴趣,发现生活的美的所在,教师首先要学会自己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合作的意识,探究的方法。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具有对美的画面的表现力与欣赏品味。
美术磨课不仅限与美术教师,更要向其他学科延伸,教师之间形成合作探究氛围,共同研讨教法和对学生学法内容指导,编写学案,实施教学,指导创作,作品评价与鉴赏。美术有它的独特性,一个美术老师的对美的品析,不一定就是真正美的内涵,也并不一定就有美的创造。集中了所有美术成员以及众多教师的智慧和学识,才有可能把每节课都上成高效课。比如:陵墓雕塑、霍去病墓雕刻、秦始皇陵兵马俑、宗教雕塑等。这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为什么这样雕?雕塑也是反映社会生活的,是能表达审美理想的具有三维实体的造型艺术,我们的理解是有局限的,因为有许多东西颇有争议。这就需要我们提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采用各种教学策略使教学效果达到优化。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教师对教材深刻理解,内容的挖掘,很大程度上源于老师对教材的讨论分析、不同的理解,通过相互研讨,最终就能作出合理判断。
2.磨课教学流程设计依据是学情需要,教师经典的备课是高效课堂的保障。美术新课程标准的深入解读,就是严格遵循新课标关于“学段”的目标要求。磨课教学策略可以使教学效果达到优化。通常磨课的程序有:对选定课题开展备课分析,充分研究分析教材和学生,每一个磨课成员拿出自己的方案,磨课人可以根据各自的需要在基本流程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在磨课组内说课,以自己的理解,可以根据教学大纲对一点或几点做重点分析,不必要面面俱到、千篇一律。美术本身就是一个探讨性学科,一个画面、一个设计、一个色彩、一个构思都充满诱惑性与神秘性,对美学的探讨永无止境;集体分析、评价、讨论,展示画面,扣住美术课的特点,对说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修正,提出合理化建议;试讲、观摩、议课,进行再次磨课,老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体会和其他教师的建议再备课、试讲并做好评课,组员要多方位琢磨,共同探讨,得出适合本校学生的经典的高效课;再次讲授,总结优点,得出最终讲课方案,直到大家认可,学生认同,做到精益求精。磨课,不仅磨出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还要不再拘泥于完成只教教课文的教学任务,让我们从磨课中改变自己的传统思维,去 “教美术”“审美术”;一堂美术上完,并不等于教学活动的结束。美学的延伸也最为关键,生活中还需要更多的经验指导我们,撰写磨课体会,相互总结,得出优点,使我们对美术有更多的认识与提高。
最后,磨课是新课改的理念,现代教育在飞速发展,教师须不断吸收新知识,改变我们思维。毕竟美术磨课还是一个新起点,我们还在尝试。以上观点,仅是探讨。
【参考文献】
[1]张化万主编.走进课堂——磨课的幸福[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05).
[2]朱萍.磨课中成长 收获中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J].小学科学(教师论坛),2012(03).
磨课要磨出“个性” 篇12
但是, 笔者在平时的教研活动中却发现, 许多教师在磨课的过程中, 个性逐步被打磨掉, 磨出来的教学预设趋于同质化, 执教者的创新意识被压抑, 个人钻研能力被弱化, 变成教学预设的“忠实执行者”。实际上, 磨课的过程既是个人智慧与集体智慧碰撞的过程, 更是个人不断明晰思路、打磨细节、形成个性的过程。可以说, 磨课不仅要“求同”, 更要“求异”。
一、内容求同, 达成共识
我们知道, 磨课的过程是上课教师在教研组成员的帮助下, 经历个人初备、组内研讨、个人再备、组内试上、教后评议、公开展示, 教学设计逐步完美、教学艺术不断成熟的过程。执教者在个人独立备课的基础上, 和教研组成员交流自己备课的想法, 听取大家的意见, 逐步达成共识。可见, 求同是磨课的基础, 这里的求同主要侧重于内容方面。执教者在教研组的帮助下, 对文本内容的理解逐渐由肤浅走向深刻, 对人物形象的感悟由空泛走向具体, 对教学重难点的把握由模糊走向清晰。在解读内容、达成共识的过程中, 我们要注意防止以下两种倾向。
1. 防止文本解读标新立异
就磨课而言, 文本解读是教者进行教学预设的起点。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指出:上好语文课, 解读文本是第一步。在磨课的过程中, 许多教师为了体现自己与众不同的文本解读能力, 在解读文本时往往追求新奇, 力求让听课的教师眼前一亮。他们对一些词句的理解乃至文章主题的把握, 都有自己独特的想法, 这本身无可厚非。我们在解读文本时, 鼓励教师在尊重文本的前提下, 进行个性化的解读。我们常说:有一千个读者, 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 丰富对文本的认识, 可以有效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但是, 无论怎么解读, 哈姆雷特终究还是哈姆雷特, 文本的基本内涵没有发生改变。我们解读文本时, 一定要基于文本、围绕文本、忠实于文本, 切不可把文本丢在一边, 另起炉灶。如果一味地标新立异, 不顾文本的基本内涵, 去搞所谓的“创造性解读”, 就可能会走向文本的反面。《祁黄羊》是苏教版四年级 (下册) 的一篇课文, 记叙了春秋时期晋国大夫祁黄羊为了国家利益, 不计私家恩怨, 不避个人亲仇, 两度为国荐贤的故事, 表现了祁黄羊出以公心、正直无私的高尚品格。一位教师在解读文本时认为, 祁黄羊第一次举荐解狐, 是因为他知道解狐大病在身卧床不起, 是为后面举荐他的儿子祁午作准备。可见, 祁黄羊两度荐贤完全是出于私心, 目的就是让他的儿子祁午担任中军尉。这样一解读, 完全走到了文本的反面, 容易对学生造成误导, 影响学生的价值取向, 是一种无视文本的错误解读。
2. 防止教学目标大而不当
我们知道, 教学目标是师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或标准。教学目标对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可以指导控制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 师生教与学的活动都应围绕教学目标开展。准确、科学的教学目标, 是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时, 既要基于教材, 更要贴近学生的学习需求。要把教学目标制定的过程, 变成走进学生实际、了解学习需求的过程, 提高目标的针对性。《云雀的心愿》是苏教版四年级 (下册) 的一篇童话故事。一位教师在初备课文时, 认为课文主要讲的是伐树毁林的危害, 因此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是课文要达成的主要目标。我们知道, 课文是一篇童话, 以拟人化的手法来写, 想象丰富, 对话描写贴切准确。我们认为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这个目标过于空泛, 也没有体现课文的体裁特点。从课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可将这一目标调整为“通过品读小云雀和云雀妈妈的三次对话, 体会小云雀和妈妈在不同情境中的内心感受, 认识森林对保护环境的重要作用”。确定这样的目标, 立足文本, 贴近学生, 具有可操作性, 是对课文反复研读的基础上达成的共识。
二、方法存异, 彰显个性
我们磨课的目的, 就是要在对文本内容透彻理解的基础上, 帮助学生找到和文本对话的切入口, 凭借一系列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教学版块, 逐步接近文本内核。也就是在内容求同的基础上, 实现方法的求异, 彰显教者敏锐的教学机智, 从而在教研组集体智慧的碰撞中逐渐形成个人鲜明的教学风格。我们在平时磨课的过程中, 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帮助教者进行方法的打磨, 实现方法的求异, 彰显教学的个性。
1.“磨”教学重难点的突破点
我们知道, 教学重难点是学生学习课文的瓶颈, 也是我们磨课的重点所在。为了帮助学生顺利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我们在磨课时主要从两个方面, 帮助教师寻找突破重难点的实施策略。一是依据教者自身特点。无论是什么样的方法, 归根到底, 还是需要教者自己去实施。因此, 我们从教者自身特点出发, 帮助教者量身定做, 扬长避短, 选择自己比较擅长的实施策略。一位教师执教《天火之谜》。如何引导学生了解风筝实验的经过, 感受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实验的精神是本课学习的难点。经过了解, 这位教师擅长简笔画。在反复研讨的过程中, 教者决定采用以画促学的实施策略来突破学习的难点。先以文引出画, 然后以画回顾文, 最后以画感悟人。整个过程让人眼前一亮, 既紧扣文本突出难点, 又直观形象一目了然, 受到听课教师的高度评价。二是依据课文内容特点。我们在寻找突破重难点的实施策略时, 更多地是从课文内容出发, 用学生的视角重新审视文本, 挖掘内容背后的深刻内涵, 巧妙采用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学生喜闻乐见的实施策略。一位教师执教苏教版一年级 (下册) 《识字2》, 这是一组反映学生生活的词串, 如何帮助学生记住词串中的生字是本课学习的难点。我们知道, 一年级学生喜欢游戏, 那如何把这些词串和活动结合起来, 达到记住生字的效果呢?在反复比较的基础上, 我们提出了“我来比划你来猜”的游戏方式, 让一个学生做动作, 另一个学生来猜词。这样不仅激发了学习兴趣, 活跃了课堂气氛, 而且帮助学生形象地感受词语的内涵, 从而巧妙地记住了词串中的生字。
2.“磨”语言文字训练的着力点
我们知道, 引导学生咬文嚼字、品词析句, 感悟语言文字背后的深刻内涵, 是语文学习的主要任务。在磨课的教学过程中, 我们不放过课文的一个字词, 甚至一个标点, 反复研读课文, 努力寻找那些具有深刻内涵、流淌着真挚感情、具有张力的关键词语, “磨”出语言文字训练的着力点。在《水》一课的磨课过程中,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 把课文聚焦成几个关键词,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反复品析, 与作者对话, 与文本对话, 体会词语包含的深刻情感。如第三自然段, 抓住“母亲用一把大锁锁住了……权威、幸福和痛快”中的一个“锁”字,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 深刻体会对水的珍惜。“你打开水龙头洗手、洗脸需要经过妈妈同意吗?”“什么东西才需要上锁?”“这把锁锁住的仅仅是水窖吗, 还锁住了什么?”在教者预设的层层推进中与“锁”进行深入对话, 逐步感受到这把锁锁住的不仅仅是水窖, 还锁住了作者对水的渴望, 锁住了作者的快乐与幸福。所以, 挂在母亲腰带上的那把钥匙, 就成了权威、幸福、痛快的象征。一个“锁”字, 打开了学生理解文本的窗口, 找到了语言文字训练的着力点, 展现了教者的语言感悟能力。
3.“磨”拓展延伸的结合点
【磨课】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