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下移

2024-06-24

ST下移(精选3篇)

ST下移 篇1

频发期前收缩因心排血量减少,可导致乏力、头晕等症状,原有心脏病者可因此诱发或加重心绞痛或心力衰竭。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后期有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和心性猝死的风险。频发房性期前收缩后期可能会导致房颤,房颤容易形成血栓栓塞,危害患者生命健康。因此频发期前收缩需要特殊重视。心电图的ST段下移超过正常范围是心肌缺血、心肌损害的征象,也可见于低血钾、洋地黄作用及室内传导阻滞等[1]。在临床工作中发现,频发期前收缩患者,心电图大多数有ST段下移。但是,对于频发期前收缩与ST段下移是否相关,尚不明确。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9月行24h动态心电监测的患者。共700例,年龄最小者33岁,最大者90岁;男性370例,女性330例。无频发期前收缩患者共500例,有频发期前收缩患者共200例。分别计算出每组ST段改变的例数和无ST段改变的例数。详见表1、2。

1.2诊断标准参照第2版《诊断学基础》,心电图诊断中对频发期前收缩的定义。以及对ST段下移的诊断标准。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行、列两变量之间是否有关联,计算出卡方值、P值、关联系数。用关联系数表达两者的关联程度,越接近1关联性越大,接近0关联性越小。

2结果

经卡方检验,频发期前收缩与ST段下移的相关性分析,χ2=4.330,P=0.037,列联系数=0.078。说明频发期前收缩与ST段下移具有相关性,但相关性不大。

3讨论

ST段下移是心肌缺血、心肌损害的征象,已有研究表明心肌缺血会引起期前收缩。目前已有相关研究表明心肌缺血与室性期前收缩相关。吕聪敏等[2]研究表明,心肌缺血是引起室性早搏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其中左室早搏与心肌缺血的关系密切,但也并不能说明右室发生的早搏没有临床意义。其机制如下:心肌缺血区,心肌细胞受损,导致细胞的内环境紊乱,细胞内的ATP酶储备减少,进而细胞膜钠-钾泵转运功能减弱,膜静息电位异常降低。缺血可引起复极延缓和动作电位延长,发生早期后除极(EAD)和延迟后除极(DAD),此与细胞内钙负荷增加有关,心肌缺血还可由折返机制形成期前收缩,特别是与心肌细胞复极2相平台期丢失有关的2相折返[3,4]。

虽然ST段下移是心肌缺血的特征性表现,但很多原因仍引起非特异性的ST段下移,且与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心电图不易区别[5]。心肌严重缺血缺氧时,心肌细胞大量释放钾离子,造成高钾,可导致ST段下移[6]。室内传导阻滞等也会引起ST段下移。

本研究结论只能表明频发期前收缩与ST段下移具有一定相关性。没有确切依据证明频发期前收缩与心肌缺血相关。但是对于心肌缺血的早期诊断仍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应予以重视。

本次研究由于样本量较小,对于频发期前收缩的具体类型与ST段下移的相关性没有具体统计,有待进一步研究。

ST下移 篇2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5年5月—2010年5月可疑冠心病住院患者中病历资料完整者21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39例,女77例,年龄(54±12)岁。排除标准:严重瓣膜病,曾行血管成形术及冠脉搭桥术、左束支传导阻滞、起搏心律、不稳定心绞痛、曾有心肌梗死、心电图异常Q波。

1.2 试验方法

所有患者完成静息心电图、运动平板试验,2周内完成冠脉造影,冠脉造影结果阳性诊断为冠心病。

1.2.1 静息心电图

记录18导联心电图,根据静息心电图结果分为ST段正常组与ST段下移组。

1.2.2 运动平板试验

采用美国Mortara公司生产的X-ScribeⅡ遥测平板运动监测系统,按Bruce改良方案。ST段下移幅度自基线测量至J点后80 ms确定,并比较运动试验心电图ST段水平与静息心电图ST段水平以确定ST段下移幅度。根据ST段下移形态分为上斜型、下斜型、水平型下移,以ST段下斜型、水平型下移超过1 mm为运动试验阳性标准[1,2,3]。分析心电图结果的医师事先不知晓冠脉造影结果及临床资料。

1.2.3 冠脉造影

采用Judkins法,诊断冠心病标准为冠脉三支主要血管至少有一支或主要分支管径狭窄≥50%.由2名心脏介入医生共同分析冠脉造影结果[4,5]。

1.3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Mc Nemar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检验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见表1.

216例受试者均完成试验,根据冠脉造影结果,诊断冠心病143例。与基线相比121例静息心电图有ST段下移,下移幅度为(0.62±0.03)mm.

与静息心电图ST段正常组相比较,ST段下移组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准确性均有提高。而诊断冠心病的特异性,2组无统计学差异。

3 讨论

运动可增加心脏耗氧量,诱发心肌缺血,这是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理论基础[5,6]。对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平板运动试验可识别高危亚群,也用于评价心肌梗死预后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或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术后随访[7,8,9]。本研究结果显示: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准确性,静息心电图ST段下移组较ST段正常组均有提高,而诊断冠心病的特异性,2组无统计学差异。提示对于静息心电图ST段有下移改变,平板运动试验结果阳性诊断冠心病有更高的敏感度,更适合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摘要:目的 探讨运动平板试验(treadmill movementtesting,TM T)时,静息心电图ST段下移对诊断冠心病(coronary heartdisease,C H D)的影响。方法 216名研究对象均完成静息心电图、运动平板试验及冠状动脉造影,根据静息心电图分为ST段下移组与ST段正常组,计算运动平板试验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结果 运动平板试验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及准确性在ST段下移组均高于ST段正常组,分别为83%vs14%,79%vs51%.结论静息心电图ST段下移,运动平板试验结果阳性诊断冠心病有更高的敏感度。

关键词:运动平板试验,冠脉造影,冠心病,ST段

参考文献

[1]马爱群,胡大一.心血管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35-236.

[2]ACC/AHA 2002 guideline update for exercise testing.A report of the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on Practice Guidelines(Committee on Exercise Testing)[J].JACC,2002,39(3):542-553.

[3]Sicari R,Landi P,Picano E,et al.Exercise-electrocardiography and/orpharmacological stress echocardiography for non-invasive riskstratification early after uncomplicated myocardial infarction Aprospective international large scale multicentre study[J].EuropeanHeart Journal,2002,23(13):1030-1037.

[4]Wang QD,Pernow J,Sjoquist PO,et al.Pharmacological possibilities forprotection against myocardial reperfusion injury[J].Cardiovasc Res,2002,55(1):25-37.

[5]Marzilli M,Orsini E,Marraccini P,et al.Beneficial effects ofintracoronaryadenosine as an adjunct to primary angioplasty in acute myocardialinfarction[J].Circulation,2000,101(18):2154-2159.

[6]Djordjevic-DikicA,OstojicM,et al.Low-doseadenosinestress echocar-diography:Detection of myocardial viability[J].Cardiovasc Ultrasound,2003,3(1):7.

[7]Noguchi Y,Nagata-Kobayashi S,Stahl JE,et al.A meta-analyticcomparison of echocardiographic stressors[J].Int J Cardiovasc Imaging,2005,2(3):209-211.

[8]Kataoka Y,Nakatani S,et al.Role oftransthoracic Doppler-determinedcoronary flowreserve in patients with chest pain[J].Circ,2007,71(6):891-896.

ST下移 篇3

关键词:冠心病,运动负荷心电图,QT离散度,缺血性ST下移

随着生活方式的逐渐转变,冠心病已成为严重影响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主要顽疾之一。因此,筛查高危人群,对冠心病患者的及时诊断并尽早采取干预措施可有效预防冠心病及其严重并发症的发生[1]。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运动或药物诱发心肌缺血时心电图QTd会显著增加,这一指标可能是心肌缺血的重要标志。本文通过行平板运动试验,与传统诊断标准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在冠心病诊断中,QTd及ST段下移这两项指标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5年9月~2010年5月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诊断金标准)的冠状动脉硬化型心脏病病例77例,其中男52例,女25例,平均年龄(67.5±4.8)岁(45.4~76.3岁),病例均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有1支或1支以上重要冠状动脉直径狭窄≥50%。以同期47例正常人为对照组,其中男29例,女18例,平均年龄(62.9±6.6)岁(45.6~73.4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病例排除标准:束支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及心室肥厚等患者不列入本研究。

1.2 测量方法

采用改进后Bruce平板运动试验进行测试。记录并分析两组的运动前静息和运动峰值时ST段下移最大程度时导联心电图,纸速50 mm/s,测量J点后80 ms的ST段下移值。由专人操作测量心电图。

1.3 判定标准

QT间期终点判定方法:(1)T波与U波间的切迹;(2)等电位线与T波降支切线交点;(3)等电位线与T波交点;各导联测量4个QT间期并取其算数平均值,每例可测量导联数≥9个。阳性判定标准:运动中及运动后ST压低1 mm以上且时间持续≥1 min,出现QTd≥60 ms。

1.4 统计学处理

本组实验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s)形式表示,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对各指标率的变化结果采用两组间的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组间的χ2检验。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运动后QTd和ST段下移值均显著增加(P<0.01),正常组运动后QTd轻度减少,而ST段下移值运动前后无明显变化。运动后QTd增大与ST段下移值之间呈正相关。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3 讨论

ST段下斜型或水平型压低是冠心病诊断常用指标,现阶段仍为运动试验阳性判断的主要依据。本研究研究表明,ST段压低对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为74.0%,特异性为84.4%,准确性75.3%,与文献[2]报道相似。QTd体现心肌复极均匀程度,是预测及判断心律失常的主要指标,亦可用于初步筛查冠心病。心电图表现方面,QTd的增大常发生在缺血相关区域的导联慢性冠脉处,供血不足在心电图上表现形式多种,其中ST-T改变缓慢且多变,同时考虑到心电图具有不稳定性与一过性,所以它的诊断价值最高。本组研究发现,早期心力衰竭的QTd即见显著增加而心力衰竭Ⅰ级、Ⅱ级、Ⅲ级各组的QTd随着病情的加重而呈现梯度一致性增加。但需要指出的是,缺血性ST段下移仍然是冠心病诊断的主要心电图指标,目前许多医院的冠心病治疗标准就是减少ST段下移发生次数,缩短其持续时间。

总之,随着人民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冠心病等重要慢性疾病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临床上联合运用这两项指标可以起到协同与互补作用,大大增强冠心病诊断的准确性,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马俊.肺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电图QT离散度的临床价值.心脑血管病防治,2008,8(1):66-67.

上一篇:授权管理下一篇:“三农”权益保障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