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废

2024-05-23

三废(精选11篇)

三废 篇1

日前,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环境保护局启动了“三废企业”专项整治行动。在整治行动中, 全市将对市建成区内的所有小作坊式废塑料再生颗粒加工企业予以取缔, 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 将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符合环保排放标准的规模型塑料加工企业集中到工业园区。今后对擅自开工生产的小作坊式废塑料再生颗粒加工企业坚决予以查封、没收其生产设施, 并依法立案查处。佳木斯市环保局将按照国家环保法律、法规的规定, 责令企业对其产生废旧机油进行集中收集, 交由有资质的处置单位进行统一处理。对市区居民区内、主要街路临街的所有从事废品收购的单位, 将一律责令停止经营, 并依照相关法规办理环境影响评价和审批, 按照环境影响评价要求进行整改和建设, 在取得相关管理部门的批准后, 方可从事废品的收售和处置。

三废 篇2

近些年,我们一般所说的工业“三废”是指的是工业生产当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废渣。而“三废”的产生主要有这几个来源,一是化学反应不完全或者有副反应,二是物理分离中产生的,三是通过非正常时期的短期排放产生的。“工业三废”中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若不经妥善处理,如未达到规定的排放标准而排放到环境(大气、水域、土壤)中,超过环境自净能力的容许量,就对环境产生了污染,破坏生态平衡和自然资源,影响工农业生产和人民健康,污染物在环境中发生物理的和化学的变化后就又产生了新的物质。好多都是对人的健康有危害的。这些物质通过不同的途径(呼吸道、消化道、皮肤)进入人的体内,有的直接产生危害,有的还有蓄积作用,会更加严重的危害人的健康。不同物质会有不同影响。化工生产曾今给人类创造了很多财富,生产了许多各个领域必须的产品,满足了人们生产和生活的越来越高的要求。但生产过程中的一些废弃物排入环境中,造成水体、大气和土壤的污染,这些污染物在水环境、大气环境和土壤环境之间不断地时行互相迁移、循环给人类的生活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到20世纪末期尤为严重,已经形成了21世纪的一大“公害”。据资料统计,当今世界各国生产使用十多万种化学化工产品。人们利用各种原料进行加工,其中1/3直接转化为废物和污染物,2/3转化为产品。

一、化工三废的产生、分类及特点(1)化工废弃物的分类。

化学工业中所产生的废弃物,可以按聚集在一起时的状态来分类,也可按它们被处理和利用的办法来分类。其中最常用且又合理的是按聚集状态来分类,即将废弃物分为固体废物、液体废物和气体废物三大类,也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三废”。固体废物,这是些成粉末状、灰状、块状或凝固状的废物。属于这一类的有:残渣,灰渣,飞灰和烟灰,塑料丢弃物,废橡胶,选矿后留下的含金属的矿渣,有腐渣的有机物等。液体废弃物大都是些被污染的水体或其它废溶液,其中溶有盐类、碱类、酸和有机物,也包括分散的“油”液和含有悬浮的颗粒状杂质。属于这一类的主要是生产中排出的废水或用过了的有机溶剂和有机液体。气体形式的废物,这是一些工业锅炉、干燥设备、通风设备所排出的气体以及化学生产过程中分离出来的气体等等。属于这一类的有:各种烟,各种气味的气体,或雾状的固体或液体弥散颗粒,以及含N0、S02、HCl、HF等的烟雾,含尘气体,有机物蒸汽,含有有毒物质的蒸汽空气混合气体。除上述三类主要的形式外,还有一类较特殊的废弃物,即成泥浆状的废弃物,它既不能算作液体,也不能算作固体。通常它们是松散的或呈细粒晶体状的糊,其中含有(按质量计)20%~80%的水,不预先经过加工处理(干燥、冻结等)就较难运输。属于这一类的有:过滤、沉淀后的残渣,废液中和处理或特殊加工处理后产生的泥浆等。

化工废物的“毒性程度”是一个重要的概念或参数。所谓毒性程度,指的是化学或化工废物对生物界的影响。首先,是指对人类的影响,其次是对动植物的影响。根据毒性程度的大小,化学或化工废物可以分为无害的、有毒的和剧毒的几种。实际上,所有的化学或化工废物几乎都是有毒的,它所产生的影响的大小取决于人所接触到的剂量或自然环境中所具有的浓度。此外,许多化学物质无论是在组织中还是在周围环境中,许多都有能积累的特点,从而越来越加剧了毒性的作用。(2)化工三废的来源。

虽然产生化工污染物的原因和污染物进入环境的途径有多种多样,但概括讲,化工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大致可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二、生产中三废的综合利用

将化工厂排放的废弃物,加以合理的综合利用和回收,使无用的“废物”重新成为有用之物,即可治理三废防治污染,又可创造财富,故称之为“资源的二次开发工作”。1.废气的处理和利用

废气的常用处理方法:冷凝法,吸收法,吸附法,直接燃烧法,催化燃烧法五种。典型化工废气的处理和利用化工生产过程中典型的废气处理主要有:烟气脱硫和烟气脱硝两大部分。2.废水的处理方法 工业上对废水处理的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三类。化工生产过程中典型的废水有:含硫废水,含酚、氰有毒废水含硫废水的处理:主要有空气氧化法和水蒸气氧化法 3.废渣的处理方法

化工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渣,除少数组分回收利用外,大都分采用堆放处理。化学和生物处理。用化学和生物的方法处理化工废渣,主要有中和、氧化、还原、水解、化学固定等方法。三、三废治理原则

对于三废的防治,在进行工艺设计和工程设计时,要把三废治理作为重要环节,做到“三同时”,即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对于已经投产的企业,如果三废不加治理时,可以指令限期治理,不然可以令其停产。治理三废的积极的思路就是改造工艺,使其不产生无法治理或难以治理的三废;其次是“三废”资源化,回收利用或生产出新的产品(过去称综合利用产品),万不得已则使之无害化。这是总的原则。

采用先进工业技术,控制产生污染

(1)对有严重污染的原料路线、生产方法进行改革。

化工生产中采用的某些原料、催化剂以及生产过程中的中间产物,是有毒有害的,直接污染生产环境,长期危害操作人员健康。因此,力图实现工艺改革,采用无害或低害的原料路线,并相应改变工艺生产方法。隔膜电解法代替水银电解法,就免除了汞污染。有些生产中由于使用大量酸、碱、溶剂、氨等,造成严重的污染。如用次氯酸化法生产环氧乙烷,需要排放大量的石灰浆和含有机氧化物的废水;采用乙烯直接氧化制环氧乙烷,污染显著减轻。(2)改变造成污染的产品品种。

有些化工产品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有毒有害,污染环境,需要采用改革产品品种的措施。农药生产在这方面的例子是显著的。如以往使用的无机砷、有机汞农药以及六六

六、滴滴涕等有机氯制剂,现在已禁止生产和使用。(3)改变设备、改进操作。为减少和消除污染,需要对污染环境的生产设备进行改造。如在冷却、洗涤操作上,采用直接接触式设备,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如改用问接冷却器进行问接冷却,可有效地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电解食盐水工业中产生的氯气,过去用直接喷淋水冷却的方法去除氯气中的水蒸气,在喷淋过程中水与氯气直接接触,有一部分氯气溶解于水,因而排放出来的废水中含有一定量的氯。现在采用钛管列管冷却器,氯气通过钛管,被管外的冷冻水进行问接冷却,使滤器中的水蒸气直接冷凝下来,不与冷却用水接触,消除了排出水含氯的问题,同时减少了氯气的损失。(4)采用密闭循环工艺。

所谓密闭循环,指系统的废弃物,通过一定的治理技术,重新回到系统中加以使用,以避免污染物排放环境的工艺。又称为“无废工艺”或“零排放工艺”。它既可降低原料消耗,又减少污染物的危害。(5)减少系统泄漏。

从控制污染观点考虑,提高设备管道的严密性、减少反应物料的泄漏也是十分重要的。需要提高设备和管道的严密性,对泵和阀门等管件要选用密闭性能好的,如屏蔽屏、整体阀门等;管件连接密封,可选用优质垫圈,采用双层密封等。为防止泄漏,在设计上应尽量减少机械连接,在材质上要选用耐腐蚀的材料,对因腐蚀易引起泄漏的部位,要在设计上考虑便于监测和修补。视流体性质不同,应安装自动报警或监测泄漏的装置,以防止泄漏事故的发生。

四、本文主要介绍几项重大污染行业的三废处理:造纸业、氯碱工业。造纸业:

随着造纸工业的迅速发展,造纸工业废水已经成为水环境的重要污染源之一。造纸工业废水的污染已经是世界公认的“六大”公害之一,对环境的污染主要为废水、废气、废渣、噪声和恶臭。其中废水的污染最为严重和复杂,这是由于造纸工业废水排放量大,又还有大量的纤维素、木质素、无机碱以及丹宁、树脂、蛋白质等。并且即使经过充分的废液回收利用,也还是或多或少地会有一些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流失进入废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的造纸废水排入水体,对水体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同时造纸过程中通常还需要加入一些必要的化学药剂和化学助剂,这些物质流失进入水体中更是加重了水体污染。造纸工业的漂白工段通常是采用含氯化合物漂白,导致排出的漂白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化有机物,其中的氯苯酚、氯化脂肪酸、氯化树脂酸、dioxin 等有毒且难以处理的氯化有机物,对环境中的生物具有强烈的毒害、致畸、致多发性脑神经病变作用,因此如何有效地去除造纸废水中的含氯有机物已经成为废水处理的一大难题。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针对当前的废水来源和废水处理技术特点进行详述, 主要介绍国内外处理造纸废水的方法和新技术,并就国内外治理造纸废水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前景加以评述。4.1 制浆造纸废水特点和处理方法

造纸工业废水主要分为蒸煮废液、中段水、造纸白水三种, 对于废纸制浆企业来说, 在废纸再生利用过程中会产生脱墨废水, 它们由于产生的情况和来源不同, 其污染的严重程度和特点也有一定的差异。4.1.1 蒸煮废液

蒸煮废液即碱法制浆的黑液和酸法制浆的红液。目前国内的制浆技术主要是碱法制浆, 黑液的污染负荷最大, 占整个造纸行业污染负荷的90% , 其产生的黑液污染物浓度与所用造纸原料种类、生产工艺等有关。一般黑液中杂质约占10% ~ 20% , 其中1/ 3 为无机物, 主要是各种钠盐;2/ 3 为有机物, 主要是碱木素、半纤维素、脂肪酸和树脂酸等。对其处理方法主要是采用碱回收, 但目前草类原料中的硅干扰问题没有完全解决, 使得黑液提取率比木材低得多, 碱回收比较困难, 造成一定的污染, 而且碱回收工艺投资大, 工艺复杂, 只有大型制浆企业才能承受。4.1.2 中段水

中段水来源于造纸工艺的洗涤、筛选、漂白工段, 是废水处理的主要目标, 其化学成分与黑液相仿, 只是浓度稍低, 其中漂白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氯化物, 具有很深的颜色和很大的毒性, 除了需要除去COD、BOD、SS 等物质外, 还要进行脱色处理。目前中段废水的处理工艺主要是物化和生化处理, 经过处理后, 虽然COD、BOD、SS 等物质大大降低, 但部分有机污 4.1.3 造纸白水

造纸白水主要来自打浆、浆料的净化筛选和造纸机的湿部。白水污染物浓度低, 主要是一些纤维、填料、涂料等, 可通过白水封闭循环、过滤、筛分、气浮、沉淀等处理工艺, 回收纤维实现可循环利用, 减少污染排放量。4.1.4 废纸脱墨废水

废纸脱墨废水主要来源于制浆部分的洗涤废, 该废水不仅SS 含量高、色度大, 而且还含有大量成分复杂的COD 物质。这些COD 物质主要包括细小纤维、油墨、树脂、颜料、化学药品和机械杂质等污染物, 根据废纸来源和生产工艺的差别, 洗涤废水的特征有所不同。我染物无法有效去除。国目前采用的废纸造纸废水处理技术为混凝沉淀(或气浮)等。氯碱,即氯碱工业

使用饱和食盐水制氯气氢气烧碱的方法。工业上用电解饱和NaCl溶液的方法来制取NaOH、Cl2和H2,并以它们为原料生产一系列化工产品,称为氯碱工业。氯碱工业是最基本的化学工业之一,它的产品除应用于化学工业本身外,还广泛应用于轻工业、纺织工业、冶金工业、石油化学工业以及公用事业。氯碱工业是化学工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生产基本化工原料的行业。近年来,中国氯碱工业迅速发展,原有氯碱企业纷纷扩大了生产能力,一些新的企业也相继投产,产能快速提升,氯碱工业呈现出加速向规模化,高技术含量方面发展的态势。中国氯碱工业在产能迅速提升的同时,技术也获得了长足发展,规模化装置增多,装置技术水平提高,中国氯碱工业呈规模化、高技术化发展态势。氯碱行业为国民 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氯碱行业对环境污染也是比较大的。

每年氯碱行业排放三废数量大,污染物多,其中工业废水年排放7200万~80000万t,废气排放600亿~700亿m3,废渣160万~200万t。全国化学工业每年排放废水60亿m3,废气7000亿m3,废渣3500万t,氯碱行业年排放总量约占全国化学工业排放总量比例分别为废水占1.2%~1.3%,废气占8.6%-10%,废渣占4.6%~5.7%。由此可以看出,氯碱行业产生“三废”废气量最大,其次是废水和废渣。“三废”种类包括:重金属、有机氯化物、硫化物、氯化物、酚类、油类及放射性物质等等。因此应加大对废气和废水治理力度,逐步采用清洁生产,把三废消除在生产过程中,搞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变“三废”为资源,做到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的统一。4.2.1 废水治理 氯碱生产中废水主要来源于工艺废水,如盐水净化、电解系统、氯氢处理系统、烧碱蒸发废水、PVC含酸废水、有机氯产品含酸废水、乙炔发生电石灰废水、电站水净化产生废水等等。这些废水大部分是酸性水,含有各种污染物,盐分高、悬浮物高、COD高,个别有异味,排人水体后集中处理不但数量大,难度也很大,污染环境,腐蚀设备、管道。根据各厂经验,分别将各种产品产生的废水针对各种污染物种类,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将其解决在某一工艺过程中。高浓度废水综合利用回收有价值的可作为产品和半成品,可变废为宝,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废水治理各厂都有自己好的经验,大致包括:酸性废水治理、PVC含汞废水治理、过氯乙烯和氯苯废水治理、含三氯乙醛废水治理、含酚废水治理、含硫废水治理、氯水综合利用,含有机氯废水治理等。生产过程中全部碱性废水回收利用

烧碱蒸发中大量的冷凝水,已实现了闭路冷却,再循环利用。在此基础上实现了烧碱生产废水的零排放。其中有:①吸附工段,冲网、冲地面、真空泵排水等含悬浮物的碱性废水,采用滤池过滤后清液全部回收循环使用,废石棉绒定期清池集中处理,实现吸附工段废水零排放。②蒸发和盐水工段下水回收。各类泵冷却水、42%碱二段冷却器回收、离心机冷却水、42%碱热水槽溢流水等,这些水引人贮槽,用泵送人水封槽,再进人碱性循环水系统。③氯乙烯碱洗废水回收。氯乙烯碱洗塔置换时,废碱液利用碱循环泵打入电石渣浓缩池,浓缩压滤处理后作为发生器的补充水。酸性废水治理

氯碱生产中酸性废水主要来自离子膜树脂塔再生酸性水,电站水处理磺化酶再生水及氯产品洗水,废气塔吸收水等。近几年浙江善高化工有限公司,北京二化股份有限公司等利用5~8mm的石灰石中和酸性水,并建立了大型废水处理装置,多年运行状况良好,废水处理后pH值(6~9)合格率100%。4.2.2废气的治理

1.锅炉、炉窑烟道气SO2治理

湿法脱硫 即目前国内较先进的“烟囱组合型简易湿式脱硫装置”,由日本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承担设计,提供主体设备,由日本政府无偿援助3套,都用在氯碱行业,山东潍坊亚星集团公司、广西南宁化工集团和四川长寿化工总厂,其中潍坊亚星集团的运行较好,脱硫效率可达82.4%(一般在70%左右)。使用的脱硫剂是生产PvC副产电石渣浆,因是简易脱硫法,产物硫酸钙未做处理,水泥厂做填料。现在仅此三家,因造价高还未全面推广。浙江大学开发研制双碱脱硫法

即用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作为脱硫剂吸收SO2,其生成物为亚硫酸钠和亚硫酸钙,在水中水解后逐步由钙盐代替。脱硫除尘同时在花岗岩砌筑塔内进行,脱硫剂定期加入循环使用,将吸收烟尘随循环吸收液一起排人沉降池沉降,上清液循环,沉渣做砖用材料,两塔串联使用除尘效率达95%以上,除尘渣煤灰可利用。脱硫效率达70%,该技术造价低,运行费用低。2.按脱硫法

原理是采用50%甲基二乙酸胺(MEDA)来脱硫,运行能耗低,50:脱除率高,效果好。此技术由美国道化学公司和加拿大的TurbOSoulc公司合作研究开发,脱硫系统包括特定的胺与亚硫酸气反应,加热分离成有用的50:和可回收的胺。与一般方法相比生成物大为减少,后处理方便易行。此公司技术目前只在亚洲国家、印度、韩国和澳大利亚使用。今后美国将此技术与中方合作,扩大应用范围来解决中国的脱硫间题。3.生产工艺废气治理

氯碱行业排放工艺废气一般都含有氯化氢、氯气、硫化氢及有机氯化物,VCM单体,硫醇类,对大气产生污染,有些严重超标,是群众较敏感的问题。4.2.3废渣的治理

氯碱行业产生废渣主要有:电石渣、粉煤灰、炉渣、盐泥、钡渣及化工废渣等。1998年全国电石法生产PvC88.4万t,产生的电石渣在160万一170万t,利用率80%以上。1998年烧碱产量508万t,产生盐泥7万一10万t。全国氯碱行业自备电站装机容量为50万kwh,每年产生粉煤灰30万一40万t,炉渣80万~100万t。1.粉煤灰的治理及应用 一般液态排渣炉粉煤灰比较细,流动性强,输送困难,风吹运输造成贮灰场灰尘飞扬,污染环境。一般在灰场建立灰仓储存,并在灰仓上部加布袋除尘器,再反吹下来收集到料仓里,运往用户。目前粉煤用量最大是建高速公路路基填土代替三合土,硬度强,质量好,已供不应求。

另外,随着建材行业迅速发展,用粉煤灰做粉煤灰水泥,有独特性能,特用在桥梁建筑桥墩上,越接触水强度越好。粉煤灰中含有大量SiO2:和A12O3等活性物质,与Ca(OH)2反应后生成一系列水化产物,产生水硬性,将粉煤灰、氧化钙、铝粉、水泥混合固化制成加气混凝土砌块,粉煤灰用量占60%~70%以上,这种非承重空心砌块用于框架填充材料,又轻又保温且造价低,很受欢迎。

粉煤灰用于农业方面,作为肥源制造硅钙肥、硅钾肥、微肥补充源,又是改良土坡物化状态价廉物美改良剂,制造人造土和人造沸石满足床土育苗和农药吸附需要。现在农业用粉煤灰潜力很大。2.电石注处理及应用

用电石渣做水泥以电石渣为主原料,以电场液态渣为混合材生产普通硅酸盐水泥是一种化害为利、变废为宝的好措施,既解决了水泥市场供不应求的状况,又使固体废弃物得到了综合利用。用电石渣浆做水泥在氯碱行业有20多家,产量百万吨以上,用电石渣处理度氛气做次氛酸钙氯碱行业利用自己副产电石渣有利条件,处理电解系统含氯废气,生产市场上畅销的氯产品,如山东潍坊亚星化工集团、新获石河子化工厂、上海天原化工集团就利用电石渣浆生产次氯酸钙,其产品有效氯达5%~6%,供给造纸行业作漂白剂,取得一定经济效益。电石渣装可作环氧丙沈和氛酸钾的原料生产环氧丙烷皂化时用高浓度的Ca(OH)2进行反应,而电石渣浆中Ca(OH)2含量妻≥90%(干基),能满足环氧丙烷工艺要求,且实践证明可行。在锦西化工总厂、天津大沽化工厂都采用电石渣来代替白灰皂化,效果很好。另外,大沽化工厂用电石渣生产氯酸钾已多年,只要将电石渣浆乙炔吹净,安全上无问题。

盐泥综合利用国外电解用盐都用精制盐,不产生盐泥,特别是汞法电解意义重大,避免了含汞盐泥污染问题,我国电解用盐因种类不同,盐泥产生量不同。海盐和岩盐产生盐泥数量不等。但这也是一个重要污染源,占用耕地,污染地下水,应作为一个课题加以研究解决。目前我国大部分厂家还是堆存填坑,尚未利用。太原化工集团做了很多试验工作,取得了成绩,有关部门应组织攻关解决。结束语

三废 篇3

1.废水处理情况

废水主要为渗沥液、工业废水及生活废水。

(1)渗沥液处理

垃圾渗沥液是垃圾在堆存过程中有机物降解时水分排出造成的,其产生量主要受垃圾成分、水分和贮存天数的影响。部分焚烧采用直接焚烧法,将垃圾渗沥液由污水泵从垃圾池底部直接回喷至焚烧炉进料口焚烧,燃烧量约占总量的25%,年均回烧量约为3万吨,剩余的渗沥液约占总产生量的75%,年均产生量约为7万吨。这部分渗沥液由渗沥液处理项目净化处理,达标后回用。

(2)生产及生活废水的处理

第一类工业废水即循环水及射水池排水,其水体属于冷却系统排水,水质较好,通过污水管线排至温榆河。温榆河属于5类水体,排放指标执行《北京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307-2013)》相关标准。公司委托有资质的监测单位每个月对污水排放指标进行监测。第二类废水由出渣系统的冷却系统产生,经过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回用到捞渣机循环利用不外排。第三类废水是设备清洗及卸料平台清洗和生活污水,通过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送至渗滤液回收池与渗滤液一同外运。

2.固体废弃物处理情况

焚烧过程产生的灰渣包括炉渣和飞灰。灰渣采用灰渣分除的方式处理后,运至高安屯垃圾卫生填埋场进行卫生填埋。焚烧炉排渣和余热锅炉飞灰由机械除渣系统排放,布袋除尘器飞灰由气力除灰系统排至灰仓储存。飞灰交与具有危险废物处置资质的企业进行处理。

3.废气处理情况

焚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主要包括颗粒物、酸性气体、氮氧化物、重金属、二噁英、二氧化碳。烟气净化装置由炉内脱硝、酸性气体去除设备、活性炭吸附、粒状污染物去除设备等部分组成,选择SNCR+NID+活性炭喷射的工艺。

废气装有在线监测系统,对主要的污染物进行在线监测,以确保废气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及达标排放。现阶段在线监测的废物类型分别为烟尘、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氯化氢、氟化氢6类数据。现委托有资质单位一个月进行一次监测,废气执行《北京市生活垃圾焚烧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502-2008)中排放标准的要求。

4.噪声处理情况

噪声源主要为送风机、引风机、循环水泵、发电设备等运行时产生的机械噪声,锅炉对空排气的瞬时噪声以及垃圾运输交通噪声。公司委托有资质单位定期对环境噪声进行检测。

为让公众对垃圾焚烧有个正确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北京高安屯垃圾焚烧发电厂于2009年7月实施对外开放,每周二、周四,市民可报名来厂实地参观。2010年4月,北京高安屯垃圾焚烧发电厂实时报烟气监测数据。烟气主要污染物参数通过厂区门口的LED显示屏向公众实时公布,附近居民可直观地看到污染物的排放情况,做到心中有数、随时监督。

三废治理及后续循环综合利用 篇4

1 我国三废的排放量以及各个年度状况

伴随我国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工业化的快速发展, 使得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在环境保护的过程中, 环境管理部门首先应进行三废处理。三废是指:废气、废水和废渣, 一直以来, 人们认为三废来源于工业, 但是, 伴随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 以及农药、化肥和复合材料的大量使用, 加剧了环境污染程度。因此, 我们可以看出, 三废不仅来源于工业, 并且与人口的增加和农药化肥的使用密切相关。

现阶段, 我国三废的排放量不断增多, 不仅来源于工业的发展, 与其它行业也存在密切的联系。以下是2003年和2010年我国三废排放量的对比情况, 进而深入细致的分析三废的主要来源。

从废水排放的总量方面分析, 与2003年相比, 2010年我国的废水排放量已经减少了20×108t, 因此, 我们可以看出, 废水排放量下降的比重较大, 在十个工业生产部门中, 大部分废水排放量都呈现减少的趋势, 然而, 对于污水排放量较大的纺织业, 废水量仍旧呈现上升趋势, 但是, 部分化学工业部门, 废水的排放量逐渐减少。

2 三废中主要污染物排放以及处理状况

现阶段, 在三废污染物排放的过程中, 二氧化硫是排放的主要污染物, 因此, 国家环境保护部门已经对其实行排放总量控制计划, 以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1 污染物的总量控制

现阶段, 在控制二氧化硫排放的过程中, 虽然取得一些成效, 但是仍旧存在很多问题。因此, 国家应实行污染区的总量控制。总量控制是指:将某一区域作为完整的系统, 采取有效的解决对策, 对于排入这一地区的主要污染物, 将其总量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以达到此地区环境质量的相关标准。对于三废中主要污染物排放的总量, 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即排放的总量、排放的地区和排放的时间。总量控制属于国家宏观调控, 国家为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量, 依据法律法规, 监督和管理污染物的排放状况, 对于超出污染排放量的企业, 将严格惩处, 以不断控制污染的排放量。

2.2 污染物总量的处理状况

2.2.1 测算的内容不够全面

现阶段, 在三废主要污染物排放的过程中, 在获取排放数据方面, 主要通过环境统计、调查污染的来源以及环境检测等方式, 这些方式不仅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 并且测算的误差较大, 对于部分国家确定的污染物测算方法, 测算的内容也缺少合理性。例如, 在计算二氧化硫排放量的过程中, 没有将燃油纳入计算之中, 进而不能真实、客观的反映二氧化硫的排放量。

2.2.2 管理人员缺少经验

现阶段, 在我国三废污染物总量控制的过程中, 控制阶段仍旧属于初级阶段, 这使得相关管理人员缺少经验, 并且我国水质监测系统比较落后,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 在监测技术与信息化应用方面, 仍旧存在很大差距。因此, 对于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 我国尚未形成完整的处理方式。

2.3 强化三废污染物总量控制的主要对策

2.3.1 环境部门与工业部门应当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在进行三废污染物总量控制的过程中, 应使环境部门与工业部门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环境部门应做好宏观管理, 工业部门应做好当地的环境保护, 并且在总量控制的过程中, 国家应明确企业的生产指标和环境指标, 进而实现企业的经济收益与环境效益。

2.3.2 最大限度的减少污染物排放量

现阶段, 在三废主要污染物排放的过程中, 企业应最大限度的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COD的排放量, 以使排放量与当地环境容量相一致。

3 企业进行三废回收与利用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通过对三废进行回收、利用和升级, 是企业赢得市场竞争的有效途径, 能够强化能源利用效率, 以逐渐减少废物排放, 进而最大限度的减少在生产过程中资源和能源的消耗, 使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但是, 在企业进行三废回收利用的过程中, 在前期阶段, 由于成本、技术投资和系统运行的成本较高, 经济收益却较低。随着三废回收与利用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完善, 使得边际成本不断降低, 导致运行成本降低, 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收益, 因此, 通过实行三废回收与利用, 能够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收益[3]。

4 结语

综上所述, 通过分析三废治理及后续利用, 我们能够看出, 三废污染的排放不仅由工业生产导致, 而且还因为人口的快速增长以及农药、化肥的使用, 企业发展的过程中, 在注重经济收益的同时, 也不应忽视环境保护。此外, 环境保护部门在进行三废处理的过程中, 应当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 妥善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国家和政府应当给予资金和技术扶持, 改进与完善市场运行机制, 进而实现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刘小兵, 赵宇.环境生物技术在“三废”治理中的应用[J].江西化工, 2010, 18 (03) :259-261.

[2]王来宗.重视“三废”治理, 推动清洁生产[J].乙烯工业, 2012, 20 (05) :12-14.

“三废”排放管理规定 篇5

目的

为保证本厂的安全环保工作,严格控制“三废”的处理和达标排放,进一步规范本厂“三废”环保管理工作,特制定本规定。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三废”环保管理工作。3 职责

3.1 质量安全部

3.1.1 贯彻、宣传和执行国家、省、市、区有关环境保护法规和条例; 3.1.2 负责政府有关环保部门的沟通和联系以及有关证书的办理。负责与石化公司HSE部的沟通和联系,组织落实上级环保工作精神和指令的。3.1.3 负责本厂环保工作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

3.1.4核查外委单位的环保资质和工作情况。负责联系本厂“三废”的外运和处理工作;

3.1.5有权对认为可能存在问题的外排点“三废”进行抽查化验并提出整改意见,对违反环保规定的车间进行处罚;

3.1.6制定本厂“三废”排放管理规定和办法,监督本厂区和生产车间“三废”达标排放工作的落实。定期检查和及时纠正、处理有关违反环保规定的问题; 3.1.4 负责对各“三废”排放区域的应急监测。组织“三废”污染事故调查及提出处理方案。3.2 生产运行部

3.2.1 负责对各生产车间提出“三废”处理申请单进行审核;

3.2.2 配合质量安全部做好教育、监督、指导生产车间环保管理等相关工作。3.3生产车间

3.3.1 加强生产精细化管理,尽量减少“三废”排放数量,把对环境的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

3.3.2 负责与化验中心联系进行废水排放前检验; 3.3.3 负责配合“三废”处理单位车间现场操作工作; 3.3.4 配合质量安全部工作,提供必要的环保单据;

3.3.5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环保设施设备,对环保设施设备进行巡检,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3.3.6 参与“三废”事故调查。4 管理规定 4.1 固体废弃物

4.1.1 可回收利用的废弃物

a)本厂可回收利用的废弃物包括回转窑隔热材料、炉渣、脱硫灰渣以及生产施工中废弃的零部件、废纸、包装物等; b)此项废弃物由具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回收;

c)生产车间严格按照公司管理规定对废弃物进行环保规划的可回收利用的废弃物存放区域进行分类堆置。4.1.2有毒有害和不可回收利用的废弃物

a)本厂有毒有害的、不可回收利用的废弃物包括固体化学品、油漆废桶、油泥、油抹布、油刷、废灯管、感光鼓、废电池等。b)此项废弃物由公司指定有资质单位进行回收;

c)生产车间按照公司规划的有毒有害和不可回收利用的废弃物存放区域进行分类堆置。4.2 液体废弃物 4.2.1 中和废水

a)严格按照运行操作规范进行操作,使中和水池废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Ⅱ类标准。

b)所有脱盐水装置再生废水必须进入中和水池进行收集、中和处理; c)未经过化验中心分析化验,未得到分析化验单,未得到公司生产运行部、质量安全部负责人签字确认,废水不得排放;

d)不得将生产装置排出的工业废水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到外环境,严禁使用稀释的方法排放废水。

e)每次中和水池水位达到1.7米时,应立即通知化验中心取样分析化验,由化验中心出具分析化验报告,由生产运行部、质量安全部签字确认,方可启动中和水泵,排放废水;

f)中和废水达标排放过程中,巡检人员定期、不定期观察排放口排放情况,发现任何情况要及时停止排放并汇报;

g)中和废水达标排放的任何单据,质量安全部和车间各备份一份。4.2.2生活污水

a)生活污水要做到清污分流,在加氢项目污水处理装置投用前,公用工程发现生活污水池满时,及时通知质量安全部外运处理; 4.2.3各加药装置污水

a)各加药装置必须有防废水、废液泄漏措施,各装置不得随意排放废液、废水; b)各生产车间负责本车间加药装置废水、废液管理,严格按照排放管理规定执行;废液进行回收统一处理,废水处理合格后达标排放; 4.2.4锅炉排污水

a)锅炉排污水不得随意排放,须处理合格后达标排放;

b)锅炉每次排污必须有记录备存。要严格监控外排废水和定时定期对其化验检查。

4.2.5重油储罐排污水及其他

a)用于排放含油污水或清净下水的管线、阀门应确保能全开和全关,且开关灵活密封可靠;

b)废水必须按清污分流原则排放,工艺污水、初期的污染雨水(前15分钟)应进入污水系统。严禁向清净下水(含雨水)管网排放工艺污水,严防污水由预处理池溢流口窜入清净下水系统;

c)重油储罐污水池满时,生产车间及时通知质量安全部联系外运处理; d)各机泵、管线、油罐等设备零星排放的油品,必须装桶,然后集中处理。不

得直接排入下水系统。因检修或其他原因而受到污染的装置区地面,应及时处理干净,杜绝用水直接冲洗。4.3 气体废弃物

a)本厂气体废弃物为煅烧石油焦产生的烟气并经过脱硫工艺处理排放; b)生产期间必须确保全厂烟气处理系统装置的完好,保证各烟气监控探头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c)生产车间不得擅自拔掉、关停烟气探测系统和在线监控系统。5 相关文件

三废 篇6

【关键词】环境;库茨涅茨曲线;江苏;三废

1.库茨涅茨曲线概述

库茨涅茨曲线即倒U型假说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库茨涅茨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用于分析人均收入水平与分配公平程度之间的关系。1991年美国经济学家格罗斯曼将库茨涅茨曲线引入环境领域研究,研究发现污染物程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曲线关系也呈倒U型,由此把污染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这一种U型曲线称为环境库茨涅茨曲线或EKC。目前常用的环境库茨涅茨曲线模型为三次函数型:

Et=β0+β1Yt+β2Yt2+β3Yt3+μ………………………………式1

式1中Et为t时期某地区的环境污染情况,通常用污染物的排放水平表示,Yt为t时期某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通常用GDP或人均GDP表示,β0为常数β1、β2、β3为系数,μ为随即标准误差。

2.近十五年江苏省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基本状况

近十五年来江苏依靠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的共同发力始终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 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为49110.27亿元居全国第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61022元居全国第四,进出口总额5395.9亿元居全国第二。总体综合经济实同与其他省市相比较强。

图1 1995-2010年江苏省人均GDP金额统计

由图1可知,1995-2010年间江苏人均GDP呈持续增长趋势,从1995年的人均7319元至2010年的52840元增幅622.0%年平均增长率41.4%,其中1995至2002年间增长速度较缓慢,2002年以后增长速度较快。

同国内其他经济相对发达地区一样,江苏亦没有摆脱高经济增长,高污染的现象。对于江苏而言,经济发展可能仍未到达刘易斯第一拐点,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因此以制造业为主要标志的实体经济发展是当前江苏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而实体经济对环境的污染非常大,就目前情况看,江苏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仍然以发展实体经济为主,这不可避免的带来高污染现象。另一方面,高污染也和企业的环保意识淡薄和政府的监察、监管力度不足等因素有关。

图2 1995-2010年江苏省工业固体废物排放情况

图3 1995-2010年江苏省工业废水排放情况

图4 1995-2010年江苏省工业废气排放情况

由图2图3图4可知1995-2010年江苏省工业固体废弃物、工业废气排放均持续增长,2010年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9064万t为1995年的3.1倍,工业废气排放31213亿标m3是1995年的4.0倍。其中工业固体废物再2003-2006年间排放量陡增,2006年的排放量比2003年增长了84.8%,工业废水的排放量在1995-2010年间总体上升趋势不明显,但其中个别年份排放量增减波幅较大。

3.江苏环境库茨涅茨曲线

根据库茨涅茨曲线的概念,借鉴张炳(2008,),张丕景(2009),张慧(2006)构建的环境库茨涅茨曲线模型构建江苏省环境库茨涅茨模型如下:

Et=β0+β1Yt+β2Yt2+β3Yt3+μ……………………………式2

式2中Et为t时期江苏省环境污染状况以工业废气或工业废水或工业固体废物的排放量大小表示,Yt为t时期江苏省的人均GDP水平。

根据上述模型,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1995-2010年江苏省环境库茨涅茨曲线进行分析,其中各年度三废排放量数据来源于1996-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和江苏省环境公报,江苏省人均GDP数据来源于1996-2011年江苏统计年鉴,统计结果表1、图5、图6、图7所示。

表1 各指标统计结果

图5 1995-2010年江苏省人均GDP与废气排放量散点分布情况

图6 1995-2010年江苏省人均GDP与废水排放量散点分布情况

图7 1995-2010年江苏省人均GDP与固体废物排放量散点分布情况

由表1可知三废对人均GDP的R方监测分别为0.974、0.686、0.980说明用工业三废排放量解释环境与江苏经济的关系有充分的统计学意义。由表1、图5可知,工业废气与人均GDP的关系为Et=-6220.675+1.855Yt-3.948E-5Yt2+3.342E-10Yt3呈N型曲线,人均GDP2500元以后,废气排放量增长速度减缓,在5000元以后排放量增长速度增快。由表1、图6可知工业废水与人均GDP的关系为Et= 85985.710+17.424Yt+4.360E-9Yt3呈N型曲线,人均GDP在2500元以前废水排放量增长速度迅猛,2500元以后废水排放随GDP增长有缓慢下降,在5500元以后废水排放量又呈上升趋势,由表1、图7可知工业固体废物与人均GDP的关系为Et=1178.134+0.161Yt+1.965E-6Yt2-4.307e-11Yt3呈倒U型曲线,与经典模型一致,但是拐点为推测值,现有数据并没有出现拐点,在人均GDP为3000元以后固体废物的排放基本变化不大,考虑到此处选取的数据为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忽视了工业固体废物的再利用,因此工业固体废物与人均GDP的模型供参考作用。

综合三废与人均GDP的环境库茨涅茨曲线不难发现①三者均是在人均GDP达到2500元左右时环境污染有所改善即2005年左右,这得益于在2005年后的一段时间内政府对环境的监察、监管和整治。②工业废水与工业废气模型并不符合经典的倒U型曲线,大概趋势属于倒U型曲线的左半边呈波浪形波动,由此可见二者未到达环境库茨涅茨曲线的拐点,换句话说,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随着人均GDP的增长,工业废水和工业废气污染可能继续加大。

4.对策

综合三种类模型的环境库茨涅茨曲线,表明江苏省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之间存在着N型曲线关系,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紧密并呈现出波浪式的波动,鉴于此除了加强企业的环保意识和政府的监察、监管力度,提高废弃物的再利用效率等传统方法外更应该从经济角度出发治理环境。首先需要优化江苏省的能源利用效率,即生产总值能耗,根据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显示2010年江苏省生产总值能耗为0.600t标准煤/万元,即每生产出1万元的产值平均需要消耗0.600 t标准煤,低于北京的0.459t标准煤/万元,浙江的0.590t标准煤/万元,广东的0.563t标准煤/万元,与高收入国家的0.265t标准煤/万元(2008年)相比,差距更大,在能源利用方面江苏有很大的潜力可开发。其次需要完善江苏省经济结构,如果从经济是否为虚拟化的角度划分可以把经济分为实体经济和金融两个方面,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决定着一个地区的经济实力。诚然,实体经济在抵御金融风暴和提高地区就业率方面有金融业无法比及的优势,但实体经济所带来的经济结构单一和污染排放增加却是不争的事实,从经济的角度来看。重视实体经济忽视金融不利于地区长期的经济发展,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重视实体经济忽视金融更会持续恶化地区的环境质量,纵观江苏省,实体经济发展有余而金融业发展不足,特别是苏北5市,金融业还处于起步初期,苏中、苏南地区虽然金融业起步不晚,但同高收入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完善江苏省经济结构是今后我们务必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环境治理是关系到江苏省经济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的重大问题,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应坚持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的基础,立足于控制能源利用率,改变经济结构的方针,依托开发新能源,逐步发展金融业等具体措施发展低碳经济,从而实现江苏从经济大省到环境大省的完美蜕变。 [科]

【参考文献】

[1]吴玉萍,董锁成,宋键峰.北京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计量模型研究[J].地理研究,2002(02).

[2]张炳,毕军,葛俊杰.江苏苏南地区环境库茨涅茨曲线实证研究[J].经济地理,2008(03).

[3]张慧.兰州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演进计量模型分析[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6(03).

[4]张丕景,胡燕京,朱琳.青岛市环境库茨涅茨曲线实证分析[J].青岛大学学报,2009(03).

[5]庞晓波,贾非.金融—实体经济非均衡与中国的通货膨胀[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2(02).

煤矿“三废”与环境保护浅析 篇7

由于煤炭的大规模开采, 对环境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我们仅以煤矿而言, 其本身就存在着废水、废气、废渣等环境破坏的问题。这些环境问题的治理, 需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技术手段, 针对煤矿开发过程中产生的“三废”应分别对其治理与资源化利用途径进行科学处理。

二.煤矿“三废”对环境污染的诸多问题

1.采空塌陷加剧生态恶化

近几年来, 煤炭开采的沉陷, 造成了我国许多高原地区的土地面积大部分积水, 甚至土地盐渍化, 造成了水土流失与土地荒漠化的加剧。在平原地区, 地面的沉陷改变了其地区的地下水、地表水的流向, 长年及季节性积水, 使农耕土地完全不能耕种, 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而对在丘陵山区的影响也不容乐观, 煤矿的大量开采造成了丘陵地区的地面沉陷, 从而形成了崩塌与滑坡。由于其有很大的突发性, 就会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

2.煤矿污水会引起水体污染与水位下降

煤炭开采过程中, 会产生大量的洗煤水、矿井水与矸石淋溶水, 由于许多的废水未经完善净化就被直接排放, 这样就造成了水污染, 同时也使土壤物理性质变坏, 农作物生长受到损害, 造成农田污染等问题。由于排出的废水入渗, 会直接危及地下的水资源, 加剧了缺水地区的供水紧张, 破坏了地表水、地下水均衡系统, 造成大面积的水资源枯竭以及河水断流。

3煤矿的废气排放对大气环境的危害

煤炭的大量开采会导致废气排放, 危害大气环境。因其形成的废气主要是矿井瓦斯及地面矸石山自燃释放的气体, 它会释放出大量含的有毒有害气体, 会严重污染大气环境, 会直接损害到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还有粉尘排放也会危害到身体健康, 有些地方的采矿企业是露天开采, 而且其生产工艺比较落后, 很多企业并没有除尘设备, 生产时会产生大量粉尘, 并向大气排放, 极大地影响了周围居民的生产和生活。

三.加强煤矿“三废”治理的必要性

1.加强煤矿环境监管治理的措施

为了保护环境与治理污染, 要制定出一套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 做好煤矿企业生态环境管理的工作。严格要求煤矿企业加大对煤矿的除尘设施、污水处理设施的投资建设, 在环境治理方面, 有关部门应采取必要的经济手段, 对煤矿企业征收环境税, 对循环利用废旧物资的产品实行经济鼓励, 这样才能产生有效的经济制约力, 促进生态环境保护。

2.坚强煤矿企业对“三废”问题的处理

煤矿企业应紧密结合矿区环境的特点, 尤其是对“三废”的处理, 为了防止“三废”对环境的污染, 要求煤矿企业从更新设备、污染物排放与减少废水, 以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将直接利用矿井废气作为发电或燃煤锅炉的主要燃料, 加以回收利用, 使废水作为一种资源综合利用等进行治理。矿山废渣的处理主要要求企业进行综合的利用, 合理布置开采工作措施, 可以有利于提高资源回收率。

对于在煤矿井下的矸石处理, 我们可以采用充填的方法, 将井下矸石作为充填材料存放于煤体内的这些巷道或硐室空间, 即可以消化井下矸石, 又可以提高资源收率。利用废矸对采空区进行充填, 不仅避免了矿井内的矸石外排, 还可有效减轻地表的沉陷, 有利于保护地面建筑物, 更有效地控制了地质灾害。

矿井污水对周边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 但它又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如何科学地回收利用。处理方法可以采用沉淀的处理方式, 这种方法虽然投资比较大, 设施相对比较复杂, 但处理回用水效果较好。其主要的煤矿污水处理原则, 就是将矿井污水打入多功能水处理设施内, 当水和水处理剂接触混合后, 利用有机无机复合协同作用, 使胶粒互相黏附, 于是凝固体就由小变大, 直至沉降, 从而在一瞬间完成混凝全过程。矿井污水打到多功能水处理设施的同时, 将已配制好的水处理剂适量加入多功能水处理设施内, 经自行推流、混合后, 静置一段时间就能达到环保排放标准并加以回收利用。

在进行粉尘的处理上, 使用汽、水喷雾的方法, 可以有效地抑制矿井工作的粉尘飞扬, 达到降低粉尘浓度和净化风流的目的, 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结语:

社会经济越发展, 就越需要环境保护的同步跟进。在统一的市场经济体制下,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是统一联系的整体。我们必须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护相协调, 科学合理地处理好煤矿“三废”对环境污染的问题, 使经济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发展, 统一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

参考文献

[1]杨俊峰, 付永胜.煤矿环境污染及“三废”资源化探讨[J].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8 (7) .

[2]周海东, 等.论煤矿“三废”与环境保护[J].环境保护, 2008 (2) .

[3]何咏, 邵立南.煤炭开发过程中三废治理与资源化利用研究[J].能源环境保护, 2009 (23) .

坑口电厂“三废”的综合治理 篇8

蒋庄煤矸石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是经山东省经贸委立项批准建设的能源综合利用项目, 该厂设计装机容量2×12MW, 配备两台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 设计年发电量1.44亿kW·h, 年供热42万GJ。自投产以来, 该厂一直将工业“三废”的治理作为工作重点, 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废水治理与利用

废水回收再利用是电厂节水减排的重要途径。通过废水回用, 可以替代部分新鲜水, 同时又可以减少废水外排量, 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因此, 对废水进行综合利用, 实现废水资源化, 是电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电厂废水主要包括循环排污水、工业冷却水、化学处理工艺废水等。公司化学水处理系统现采用2×35t/h的反渗透装置, 运行时所产浓水排入地沟。4-10月平均每天排浓水约90m3, 其余月份平均每天排浓水约240m3, 合计全年排浓水约5.7万m3, 加上过滤设备和离子交换设备的正洗、反洗、再生废水, 总量约6万m3/a;凉水塔循环排污水平均每天约450m3, 每年排污约16万m3。将全部废水处理后回收再利用, 可作为电厂清理、卫生用水或送往选煤厂作为洗煤补充水, 也可以用作井下防尘水 (见图1) 。这样不仅可以做到废水的零排放和循环再利用, 还减少了废水排放对水资源的污染。按每年回收废水22万m3计算, 可节约废水排污费4.4万元, 节约清水费用16.5万元。

2 废渣治理与利用

锅炉燃烧后产生的灰、渣就地利用。粉煤灰用作生产粉煤灰砖、水泥和复合磷肥的原料;炉渣用于生产建筑砖或填充矿区塌陷区, 造地还田, 无需配备昂贵的灰、渣堆放场地, 不会造成新的污染。干灰由水泥罐装车运往水泥厂进行综合利用, 用作生产粉煤灰标砖等产品, 从而减少了存放湿灰所需的水资源。公司配套建设了一座年生产3000万块标准砖的粉煤灰砖场, 锅炉产出的灰渣就地用于制作灰渣砖;2006年蒋庄煤矿利用电厂粉煤灰、炉渣、矸石进行井下充填, 消耗了部分电厂粉煤灰和炉渣。从而使全部灰、渣得到了综合利用, 避免了因运输和存放造成的二次污染。

3 废气治理

2005年, 该公司增设了一套烟气在线监测装置和炉内喷钙脱硫设施, 通过向炉内添加脱硫剂, 降低SO2的排放量。炉内喷钙脱硫的原理是:将脱硫剂喷入炉膛内料层上方区域, 脱硫剂在高温下分解之后与烟气中的SO2反应, 该反应在几秒钟内即可完成, 无需另设专用反应器, 工艺简单。全套设备实际是脱硫粉剂的投加装置, 由脱硫剂输送和喷射两系统组成。脱硫剂输送系统采用浓相气力输送装置, 由脱硫剂储料仓, 气动进、出料阀, 发送器, 进气阀, 储气罐, 气源系统和输料管组成;脱硫剂喷射系统采用稀相低压连续吹送装置, 由炉前料仓、气动进料阀、送料仓、电动给料机、吹送管及分配器组成。脱硫工艺流程如图2所示。脱硫剂首先进入储料仓, 当炉前料仓发出低料位信号时, 输送系统开始将脱硫剂送至炉前小料仓, 料满时发出高料位信号, 输送系统停止工作。然后脱硫剂进入送料仓, 再采用变频调速电动给料机将其送入吹送管, 最后由一次风将其喷至炉内。这些操作由PLC系统自动控制, 并跟踪监测锅炉给煤量及含硫率, 自动调节脱硫剂的给料量, 实现了在线检测闭环给料。

2006年7月, 环境监测站对该公司的脱硫系统进行了实地监测。结果表明, 公司1#炉脱硫前所排烟气中SO2浓度为3664mg/m3, 脱硫后为654mg/m3, 脱硫率达82%, 烟尘排放浓度达标;2#炉脱硫前的烟气中SO2浓度为3287mg/m3, 脱硫后为533mg/m3, 脱硫率达84%, 烟尘排放浓度达标, 符合GB13223—2003《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第Ⅱ时段标准。同时, 该公司的电除尘器为FAA型三电场静电除尘器, 除尘效率99.7%, 并通过100m烟筒排放烟气, 减少了烟尘排放量, 减轻了对大气的污染。

4 结 语

采用无污染或少污染的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 开展“三废”综合治理, 是防治工业“三废”污染, 搞好环境保护的重要途径之一。蒋庄煤矸石热电公司从实际出发, 积极探索“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深入研究具体措施, 提高了资源综合利用率, 实现了工业“三废”综合治理。

摘要:介绍了蒋庄煤矸石热电公司对废水、废渣、废气的综合治理及利用措施:废水经处理后可用作卫生冲水、洗煤水和井下防尘水等;锅炉燃烧后产生的灰、渣可用于生产粉煤灰砖、水泥或填充矿区塌陷区等;采用炉内喷钙脱硫工艺处理燃烧后的废气, 流程简单, 自动化程度高, 脱硫率高。

三废 篇9

在化工液体产品的生产加工中,所产生的大量废气、废水、废渣等亟需得到有效的处理,不然就会对工作人员及周围环境、生活居民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这些废水、废气、废渣的产生往往是在化工液体生产、制造、加工的过程中出现的,他们的存在对社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所以做好化工液体产品罐区的“三废”处理、整治工作势在必行。

一、装置化工液体产品罐区“三废”的排放预测

化工液体产品的加工必然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气等对环境有污染、对人体有伤害的排放物,特别是在装置化工液体产品罐区的生产中,“三废”的排放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做好装置化工液体产品罐区“三废”的排放预测十分重要。

1. 废气排放预测分析

在化工液体产品罐区的内部进行运输的产品所产生的废气主要由烃类物质组成,这类废气的排放主要是因为化工工厂内部没有形成整套的管理机制,对排放源储运设备的控制、管理能力存在不足,从而造成了储运设备使用中废气的意外泄漏以及各种管道及机械设备使用中“跑、漏、冒、喷”等意外排放事故的发生。

2. 废气排放预测分析

装置化工液体产品罐区的废水主要是储运系统使用中的储存罐清洗、地面冲刷等造成的大量污水排放。在现实的装置使用过程中,特别是在开车期间的装置管线冲洗、消防系统开车用水等所产生的废水已经超过了千顿以上。

3. 废渣排放预测分析

在原料罐区、中间罐区的维护以及清理过程中,往往在设备维护、原料处理中会大量的产生含有固体废物,比如说清理油渍的抹布、以及从罐车或者设备及罐车清理时排放出来的大量废渣、锈蚀的渣滓等。

4. 噪声预测分析

在进行装置化工液体的加工、储运过程中,各种设备的运行使用都会产生巨大的噪音,这些噪音的出现污染了工厂工人的生活环境,对工人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二、装置化工液体产品罐区“三废”处理的治理措施

在装置化工液体产品罐区的产品生产、加工处理等过程中,“三废”的存在势必会影响企业的正常发展与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的获取,所以必须采用科学合理的措施针对“三废”进行治理。

1. 废气治理措施

首先是对液态烃球罐系统中排放出来的废气治理措施分析。当安全阀打开进入泄放状态的时候就会排出大量的烃类气体,这些气体往往会被排放到火柜系统当中。如果发生了意外的泄漏事故,所排出的与开停工排除的气体都应引入火柜系统中进行处理。当运送液态燃料的汽车进站后,在卸载原料的时候必然会挥发一定量的气体,此时应该通过气相平衡线将气体送回球罐内部,若已然发生事故,应将泄饭气体安全的引导、排入火柜系统之内。其次是可燃液体介质储罐系统中排放的废气治理措施分析。在进行轻质油储罐的设计过程中,一般采用内浮顶罐设计的方式为主,这种设计方法可以有效的减少油品在进行储存、收等环节中产生的一些无组织气体的排放总量。在进行汽车卸车的时候,对于可燃液体应使用密闭卸车,进而有效的使无组织气体排放总量得到减少与控制。对于储运系统中的阀门、管线、卸车鹤管、泵等相关设备、部件在运行的时候由于跑、冒、滴、漏产生的一些无组织排放气体需要通过不断的强化管理,才能够有效的使系统跑、冒、滴、漏的现象得到控制与消除,从而真正的实现无组织排放气体现象的减少。

2. 废水治理措施研究

在废水的治理过程中应按照水质的清污进行分流排放处理。首先应在生产罐区设置生产污水集中收纳池。然后在其内部安装水泵,将池子内的污水输送到罐区意外的污水处理系统当中,让其在污水处理厂进行净化处理,当达到排放要求后才可排放。对于没有污染的雨水使用雨水收集口进行收集,然后利用其自身重力将其排放出罐区管理区。对于有污染的雨水,则需要将其分流至污水管道,让其按照管线排放至污水池与生产污水汇合后,共同排入生产污水处理系统中进行处理。工业生产产生的污水利用自身重力进行排放,当期进入处理池后进行加工处理。对于在液体产品卸载中产生的意外泄漏及进入雨水排放系统的现象应即刻启动应急预案急性集中处置。

3. 固体废弃物治理措施研究

在固体废弃物的治理中,需要从源头入手,应按照国家制定的《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进行装置化工液体产品罐区的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工作。所谓的化工液体产品固体废弃物主要是指在进行化工液体产品的加工生产时所产生的大量固状体以及半固状体等废弃物,这些废弃物是化工产品加工以及辅助材料使用使产生的,他们主要由灰渣。废物催化剂、报废设备、油腻污垢等组成的。一般在工厂内部产生的化工固体废弃物的数量非常的大,并且混杂的种类相对较多,排放出来的固体废弃物多数含有毒性,且内部化学结构复杂,组成成分较多等。如果不能够对此类固体废弃物进行合理的处理,必然会对装置使用工人,周围生活的居民身体健康造成恶劣的影响,同时他们也会破坏周边的土壤环境、水源质量、污染大气等,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安全威胁。所以,面对此类固体废弃物的出现,我们必须对其进行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科学加工处理。一般传统的固体废弃物处理方法主要是焚烧与填埋等,但是如果可以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固体废弃物进行回收处理,将内部有利用价值的能源物质提取出来,就必然能够变废为宝,降低资源浪费,完善固废处理的合理化进程。在当前社会先进科学技术的支撑下,固废资源化手段有三种。第一种是物质回收,将固废中有二次利用价值的物质原料等通过分离、提取、无害化处理等手段进行回收利用。第二种是物质转换,即通过化学或物理方式将废弃物转换成一种新形态的物质进行使用,比如说使用废弃物再生产及生物降解技术进行固废处理,获取新的物质进行利用。第三种是能量转换,即将具有含热量高的固废应用于垃圾发电、垃圾供暖等项目,将其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电能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服务。

4. 噪声治理措施

在噪声的控制过程中,首先应基于化工液体产品加工工艺及安全指标的基础上,使用降噪设备、安装噪音隔离装置、为员工提供防噪声工作设备等,降低噪声的污染及对员工的影响。

三、对开车时“三废”排放处理措施研究

装置一旦开机运行势必会受到诸多的因素影响,这里包括了人为因素、设备自身因素、外界因素等等。但是在装置运行开车的时候,我们必须基于这些因素为基础对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以及预制方案的制定。在装置运行、开车工作的时候,化工液体跑、喷、漏等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所以首先应做好员工的技能培训工作,加大安全教育与责任心的树立,提升员工的实际操作能力。其次应预先制定事故突发应急预案,制定事故应急程序,并要求所有员工能够彻底的掌握预案实施程序及事故处理办法。然后应严格的落实相关管理制度,定期检查落实状况。最后应定期检查设备使用状况、开车状态,对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少量化工液体产品跑、喷、漏等现象进行及时的处理,若发现大量泄漏现象,应立刻启动应急程序、实施应急预案。

四、装置化工液体产品罐区“三废”处理技术展望

装置化工液体产品罐区中存在的“三废”在短时间内想要彻底的根除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面对该问题的存在就不能够过于急躁,必须根据当前相关企业的自身发展状况以及装置化工液体产品罐区“三废”处理的实际需求进行“三废”处理技术的研究。基于当前社会发展中涌向的大量高科技技术,在“三废”的处理中,应积极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完善化工液体产品罐区的“三废”处理,从而有效的提高三废的利用价值,为企业带来新的收入来源,并降低三废对环境的污染。在化工液体产品罐区的三废处理中,应大力的引进新工艺、新技术加以利用,通过新能源的开发使用,改变传统生产模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三废的排放总量,调高三废的有效利用率、降低与现有能源的过度依赖,从而做到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的目标。所谓绿色发展,主要是指在化工液体产品的设计、加工中使用当前社会最先进的制造原理,从而降低“三废”的排放,当前化学液体产品绿色发展主要由五个大方向:第一个方向是要对高效、高选择性催化剂进行研发,从而对生产的条件进行改善、对产品的转化率进行提升;第二个方向是应积极的对符合绿色、环保的新原料、新产品、新反应进行创新开发,确保在产品的加工中使用无毒无害的原材料在无毒无害的工作条件下生产出无毒无害的纯绿色无公害产品;第三点是针对当前社会出现的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新能源进行开发利用,发崛起潜在的利用价值,并积极的研发先进节能工艺与高科技技术设备,满足“三废”的处理需求;第四点是积极的推广可降解材料、可再生材料以及三废资源化材料的利用,拓展材料使用范围,打破单一的依赖化石燃料的发展屏障;第五点积极的寻找环境友好型替代品的研究与发展,做好该工作的落实与推进。

结束语

综上所述,虽然在装置化工液体产品罐区生产管理中“三废”的排放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可以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对“三废”的排放总量及排放的废水、废气等进行合理控制、处理,从而降低“三废”带来的影响,避免由于“三废”问题处理不当带来了恶劣影响,对周环境、居民等造成损害,从而提高企业对装置化工液体产品罐区“三废”处理的能力及水平,让自己的正面形象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百姓的心中得到提升与完善。从而进一步的提高企业化工液体产品生产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摘要: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我国各行业产业规模的扩大、技术的更新换代提供了保障。面对当前社会巨大的产品需求,现行化工液体生产厂家的产品生产量正在逐年激增,但是其所面临的“三废”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良好的解决。“三废”问题的存在不仅仅影响了企业的正常发展与建设,还对周围的环境、居民以及本公司内部工作的员工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如果不能够处理好装置化工液体产品罐区“三废”问题,必然会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本文将对装置化工液体产品罐区“三废”处理进行研究。

关键词:化工液体,产品罐区,“三废”处理

参考文献

[1]张春灵化工三废处理技术及发展展望化工管理2015年25期

[2]杨艳丽化工企业三废处理技术及其展望科技创业家2012年16期

[3]尹基成化工三废处理技术及其发展趋势研究化工管理2015年04期

[4]王野探究炼油化工三废治理的技术进展化工管理2015年21期

三废综合混燃炉应用技术总结 篇10

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年生产能力65万t合成氨、80万t尿素、40万t甲醇,由于生产能力的不断增大,蒸汽供应紧张问题越来越突出,原来的蒸汽生产能力已不能满足现有的工艺生产要求。锅炉煤耗高,效率低,浪费资源,污染环境;此外,造气炉产生炉渣无法处理,锅炉烟气中污染物含量(烟尘和SO2)排放超标,造成了较大的环保压力。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发挥汽电联产综合利用优势,采用了一套55t/h、3.82MPa、450℃节能环保型三废综合混燃炉,设计可回收燃烧12台Φ2800造气炉吹风气,生产过热蒸汽,并入电厂蒸汽管网发电,汽机抽汽返回化肥生产装置使用。

该项目燃料为该公司化肥生产过程中有组织排放中的吹风气和合成两气(循环机填料回收气与膜分离尾气)、造气炉渣60%、热电炉灰15%(气渣灰统称“三废”)、白煤沫25%,燃料资源充足稳定。

项目的工艺技术采用最新研制开发的专利技术,属成熟工艺,具有可靠的先进技术保证。

1 三废流化混燃炉项目设计情况

设计规模:可全部回收12台造气炉(Φ2800)吹风气。

工艺参数:吹风气流量=1 0 0 0 0 0 N m3/h,其中:CO215.3%,CO6.6%, H21.4%, CH41.0%,O20.5%,N2+Ar75.2%,平均温度220℃;合成两气流量=1500 Nm3/h,其中:H228%, CH426%, N2+Ar46%,常温;软水温度100℃;组合除尘器出口烟气(峰值)流量=170000Nm3/h,温度950℃,系统排烟温度≤140℃,CO%≤0.1%, O2%:2~6,烟气中烟尘含量≤45mg/Nm3, SO2≤350mg/Nm3;混燃炉和组合除尘器外壁温度≤60℃;燃烧后的灰渣的可燃物≤2%。

2 项目运行情况和优势分析

该工程2010年2月底破土动工,至12月10日全系统施工结束。于2011年2月12日投料试车成功,随着送吹风气的稳定运行,2月20日通过144h工程验收测试。装置投运一年多以来,运行安全稳定,产汽量高,运行状态良好,各项指标达到设计要求。

燃烧后的灰渣的可燃物≤2%,基本达到“吃干榨尽”,清洁生产。

该装置采用微机DCS控制系统操作,电机为变频调速,开炉点火电子打火,燃油升温,一般两小时可达满负荷生产,运行安全稳定可靠,负荷可在50%~110%范围方便调节,回收4~12台炉吹风气,炉膛压力波动较小,尤其是受后工段生产波动影响需停炉时,可随时停炉压火6~8小时。具体运行指标见表1:

3 效益分析

装置投运以来,运行安全稳定,产汽量高,经济效益显著,环保效果明显。

(1)节约投资。装置决算总投资1380万元,与其他类型三废炉比较,可节约投资300多万元。

(2)生产成本低。装置正常运行时,按照造气炉渣、热电炉灰与白煤沫比例掺烧,回收4~12炉吹风气,实际可生产50~56t/h蒸汽,由于蒸汽充足,尿素生产负荷提升,造气炉蒸汽供应适当,炉况更加稳定,带动整个公司生产稳定,生产成本降低。单从2011年下半年和2012年上半年吨尿素沫煤消耗比上一年度同期降低10kg核算,就此项而言,上述期间效益为43.3万×10÷1000×550=238.15万元,三年便可收回投资(注:2011年下半年和2012年上半年工业园生产尿素43.3万吨,沫煤平均进厂价550元/吨)。

(3)减排效益显著。三废综合混燃炉设有二级除尘器和脱硫装置,近期经市环保监测部门检测数据为:烟尘23~45mg/Nm3, SO2 310~350mg/Nm3,达到《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环保排放标准。加之二台小燃煤锅炉停运,锅炉烟气烟尘和SO2排放量大幅度减少。

4 结论

三废 篇11

关于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EKC) 假说的验证分析。关于导致环境污染经济原因的分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关于污染物排放影响效应因素的研究, Grossman and Krueger (1995) 和Panayotou (1997) 开创性地将经济增长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分解为三部分: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 认为经济增长过程中环境质量的变化方向是这三种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于峰、齐建国 (2006) 通过计算环境污染及其经济影响因子之间的灰色关联度, 得出产出结构和GDP、收入分配和贸易结构是我国环境污染关系最为密切因素的结论。二是模型及方法方面的研究, 如运用因素分析方法定量分解出经济发展各因素对污染排放的影响程度。王海建 (1999) 利用投入产出技术给出一类经济结构变动对环境污染物排放的影响分析模型, 分析部门污染物排放系数、生产技术变动、最终需求变动及其联合影响等对污染物排放的影响。三是通过建立计量回归模型或因素分解分析模型等对经济社会等各因素对环境污染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或预测。如马小明等 (2006) 提出了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产业结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结果表明, 环境经济静态投入产出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产业结构调整引起的污染物排放变化量。

现有文献主要集中在宏观层面, 围绕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分析。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没有深入分析经济增长影响环境质量的途径, 只是单纯使用减量模型对收入水平变化和环境质量指标进行简单的统计相关分析, 而经济增长过程中影响环境质量变化的因素很多, 人均收入变化只是经济规模扩张的一个影响因素, 减量模型抽象掉了太多环境质量其他影响的因素, 研究方法过于简单 (Stern et al., 1996) 。我国以往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也都采用减量模型, 但收入增长背后的规模、结构和技术变化因子对环境质量产生不同的效应。目前具体针对工业发展与环境关系的研究较少, 从工业经济内部角度进行的效应分解分析则更为罕见。

工业经济内部角度是指工业经济活动的水平和规模、部门结构、技术水平 (包括环境技术水平) 等方面。与以往研究不同, 本文拟从工业经济内部分解了工业发展各种效应对“三废”排放的影响, 以判断工业污染的具体来源及影响程度, 为工业发展及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工业发展对“三废”排放影响的因素分解模型

随着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 我们发现经济活动水平和规模、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环境状况。根据Grossman and Krueger (1995) 和Ekins (1997) 模型, 用Ei表示环境质量因素, 如污染物的排放, 用yi表示该部门的产出, αi是该部门环境压力系数, Y表示所有经济部门的产出总和, si表示部门产出占总产出的比重, 对任一经济部门, 环境和增长的关系可以表述为Ei=αiyi, 式中, 总的污染排放等于各部门排放量求和, 即:

鉴于本文研究内容的限定, 在此选取工业增加值来代表工业经济活动的水平和规模, 工业内部部门的增加值为yi, i部门在工业增加值中所占的比例为αi, αi=yi/Y, 令E表示工业总排污量, bi表示i部门单位增加值排污量, 那么污染强度为bi=Ei/yi, 则有工业污染物排污方程为:

为了分析工业规模、结构和技术水平对环境污染的影响, 不妨考虑两个时期污染物产生的变化 (下标t表示比较期, 下标0表示基期) 。由此, 增加的污染物排放量ΔE可以表示为:

对上式作数学变换可以得出:

第一部分 (Yt-Y0) ∑αi0bi0, 分解出了规模效应, 表示的是在保持基期工业结构和工业各部门污染强度都不变的情况下, 由于工业规模扩大导致的排污量的增加。

第二部分Y0∑ (αit-αi0) bi0+ (Yt-Y0) ∑ (αit-αi0) bi0, 分解出了结构效应, 第一项表示的是在保持基期规模和基期污染强度也即基期环境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 由于工业结构变化导致的排污量的变化;第二项表示经济规模的增量部分在基期环境技术、政策水平及保持基期污染强度不变条件下, 由于工业结构变化导致的排污量的变化。

第三部分Y0∑αi0 (bit-bi0) + (Yt-Y0) ∑αi0 (bit-bi0) , 分解出了排放强度效应, 第一项表示的是在保持基期工业规模和基期工业结构不变的情况下, 环境技术水平及环境政策变化导致的排污量的变化;第二项表示工业规模的增量部分在其它一定条件下, 由于污染强度变化导致的排污量的变化。

第四部分Y0∑ (αit-αi0) (bit-bi0) + (Yt-Y0) ∑ (αit-αi0) (bit-bi0) 是交叉项, 第一项为二项交叉项, 表示的是在基期规模下, 由于工业部门结构和污染强度同时变化导致的排污量的变化;第二项为三项交叉项, 表示工业规模、结构及污染强度同时变化导致的排污量的变化。

三、工业发展各因素对工业“三废”排放影响的实证分析

根据2005年和2007年《全国环境统计公报》中各行业工业“三废”排放数据和《中国统计年鉴》中工业各部门增加值及工业增加总值数据, 再利用αi=yi/Y和bi=Ei/yi这两个计算公式可得出2005年和2007年工业各部门增加值在工业总增加值中所占比例及污染强度。

其中:2005年和2007年万元增加值排放废水量最大的前3个行业分别为造纸及纸制品业 (320.5, 243.59) 、化学纤维制造业 (99.97, 60.48) 、化工原料及化学制品业 (77.20, 44.14) , 括号里的数字前者为2005年数据, 后者为2007年数据, 计量单位均为吨/万元 (下同) 。

2005年万元增加值排放废气量最大的前3个行业分别为电力煤气及水生产制造业 (0.260)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 (0.175)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 (0.152) ;2007年则是电力煤气及水生产制造业 (0.237) 、非金属矿物制造业 (0.152) 、造纸及纸制品业 (0.042) 。

2005年和2007年万元增加值排放固体废弃物量最大的前3个行业分别为采掘业 (0.094, 0.053) 、石油加工及炼焦业 (0.027, 0.017) 、非金属矿物制造业 (0.060, 0.013) 。

再根据本文上一部分的模型, 通过整理和计算可衡量出工业经济发展对环境污染的影响, 并且对工业污染物排放量变动的来源进行分解, 分别衡量其单个因素的影响程度, 具体数值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 与预估结果一致, 规模效应全为正。除了固体废弃物, 另外两种工业污染物的规模效应在其排放增加中起到最大的作用。从2005年到2007年, 以可变价格计算, 工业增加值从72187亿元上升为117048.4亿元, 增长速度为62%, 这造成工业三废在相同的时期内分别增加了62.09%、61.23%和62.14%, 几乎和工业经济规模的扩张程度相同。说明在我国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同时, 向环境排放的污染物也在不断增加, 工业发展在不断给我们的环境增加压力。

表1表明, 2005年至2007年工业内部各部门结构变化也导致了工业三废排放量的变化。其中最明显的是工业废气的变化, 比2005年增加了19.54%;而工业废水则只有轻微增长;工业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则呈现负增长。具体原因是我国工业内部排放废气量较大的部门, 如电力、煤气及水生产制造业在迅速扩张, 其工业增加值所占比例从0.260降为0.237;而排放固体废弃物较多的部门, 如采掘业、石油加工业则明显缩小, 其工业增加值所占比例从0.094降为0.053。

从表1中的排放强度效应这一项可以看出, 由于我国工业各部门的生产技术和环境技术水平有很大提高, 单位工业增加值的排污量大大减少, 从而导致污染物的排放量大幅减少。此因素在减少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方面的贡献尤为突出, 使得2007年工业固体废弃物比2005年减少了85.05%。此结果可能是受循环经济理念影响所致, 工业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再利用率提高, 从而排放量减少。因工业废水资源化再利用的限制因素多于固体废弃物, 二者对减排的贡献度均显示出递减态势。

结果表明, 对于工业“三废”而言, 除固体废弃物以外, 工业规模的扩大是其排放增加的最大原因;对于固体废弃物来说, 工业经济的排放强度效应比规模效应更大, 是其排放量减少的最主要因素;工业内部结构的变化导致了工业废气排放量明显增加, 固体废弃物排放量明显下降;排放强度效应在工业“三废”减排方面起着显著作用。

四、结论

第一, 近年来, 随着工业经济的增长, 在工业“三废”排放量持续增加、环境污染加剧的背景下, 工业发展的规模效应扮演着重要角色, 尤其对于工业废水和废气来说, 规模效应是其排放量增加的最大因素。

第二, 2005年至2007年工业内部结构变化导致工业废气排放量明显增加, 固体废弃物排放量明显下降。说明调整工业部门结构、加快工业内部的产业结构升级、大力发展工业高新技术产业有利于减少工业污染, 提高环境质量。

第三, 排放强度效应在工业“三废”的减排方面有显著作用, 说明在我国工业发展水平和规模扩大的同时, 其生产技术水平和环境技术水平也在显著提高。启示我们在追求工业经济增长的过程中, 要注意与此相联系的各方面技术水平的提高, 还要制定有利于促进环境质量提高的政策法规。

第四, 工业发展的排放强度效应大于规模效应, 是导致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减少的最主要因素, 说明产生固体废弃物工业部门的生产和环境技术水平有很大的提高, 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循环经济理念推动的结果。我们应继续提倡工业循环经济思想, 不断提高工业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再利用率, 减少污染, 走工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Grossman G and A.B Krueger:Economic Growth and the Envi-ronment[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5, 110 (2) .

[2]Panayotou:T.Demystifying the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Turning a Black Box into a Policy Tool[J].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Economics, 1997 (2) .

[3]于峰、齐建国:我国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解析[J].生态经济, 2006 (2) .

[4]王海建:经济结构变动对环境污染物排放的影响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1999 (7) .

[5]马小明、张立勋、戴大军:产业结构调整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及案例[J].北京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3 (7) .

[6]Stern et al.Economic growth and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The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J].World Development, 1996 (24) .

[7]侯伟丽、成德宁: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环境效应的分解[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福建社科界第五届学术年会——经济改革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 2008.

上一篇:油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下一篇:肝功检测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