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外之意 弦外之音

2024-08-18

言外之意 弦外之音(共12篇)

言外之意 弦外之音 篇1

高中阶段的概率问题大都以等可能事件、互斥事件、相互独立事件为主,对于一般事件的概率只要理清事件的结构组成关系即可解决.但对一些较为隐晦的事件,一定要倾听概率问题的“弦外之音”,把握问题的本质,才能解决问题.下面举例说明.

例1 (2005年江苏卷改编)某人射击一次击中目标的概率为,假设此人连续两次未击中目标就被终止射击,求此人恰射击5次被终止的概率.

解析:因为“连续两次未击中目标就被终止射击”,所以“此人恰射击5次被终止”的“弦外之音”是第4次、第5次均未中,第3次击中(否则第4次已被终止),且前两次至少击中1次(否则第2次已被终止).

设此人第i次击中目标为事件Ai(i=1,2,…,5),则事件“此人恰射击5次被终止”可表示为:.

又,各次射击相互独立,故所求事件的概率为

例2 (2005年江西卷)A、B两同学各有5张卡片,现以投掷均匀硬币的形式进行游戏.当出现正面朝上时A赢得B一张卡片,否则B赢得A一张卡片.如果某人已赢得所有的卡片,则游戏终止.求投掷硬币的次数不大于7次时游戏终止的概率.

解析:本题的“弦外之音”较为复杂.显然每掷一次A赢的概率是,根据游戏规则,至少掷5次才能终止游戏.下面就掷5次、6次、7次逐一讨论.

(1)若掷5次A赢,终止游戏,则这5次A全赢,概率为.当然B也可以全赢.故若掷5次终止游戏的概率是.

(2)若掷6次A赢,显然第6次A赢,而且第5次A也要赢(否则若A第5次输掉一张卡片,第6次又赢回一张,相当于第6次后A的卡片数是第4次掷完后的数,这个数最多是9张,即A不可能赢).前4次若A全赢,则掷第5次时游戏终止,这与掷6次A赢矛盾;前4次若A至多赢3次,则掷完6次后,A至多赢4张,这样也产生了矛盾,所以掷6次游戏终止不可能.

(3)若掷7次A赢,终止游戏,弦外之音为第6次第7次A全赢,且前5次A恰赢4次输1次,其概率为:

所以掷7次终止游戏的概率是

综上(1)(2)(3),投掷硬币的次数不大于7次的概率是

引申:以上解析是分析“投掷硬币的次数不大于7次”事件的所有可能.事实上,这个问题可以代数化,设ξ为游戏终止时投掷硬币的次数,正面朝上的次数为m,反面朝上的次数为n,其中m,n,ξ均为不大于7的自然数,由题意知,

当m=5,n=0或m=0,n=5时,ξ=5;

当m=6,n=1或m=1,n=6时,ξ=7.

所以.

例3某一食品出厂前要有五项指标的检验,如果两项及两项以上不合格就不准出厂.五项指标的检验是相互独立的,每项指标不合格的概率是0.2.求直到五项指标全部检验完毕,才确定该食品是否可以出厂的概率.

解析:根据能否出厂的要求,“直到五项指标全部检验完毕,才确定该食品是否可以出厂”,“弦外之音”就是第五项指标若合格即可出厂,否则就不能出厂,也就是说前四项指标有且只有一项不合格.(否则若前四项全合格,无论第五项合格与否,五项指标至多有一项不合格,则第四项检验后就可以确定出厂;若前四项中有两项及两项以上不合格,第四项检验后就可以确定不能出厂)故直到五项指标全部检验完毕,才确定该食品是否可以出厂的概率是.

例4如果早上送报纸的时间是7:00—8:00,某人上班出发的时间是7:30—8:30,而且送报纸和上班出发的时间都是随机的,求此人在上班前能看到报纸的概率.

解析:“在上班前能看到报纸”其“弦外之音”就是送报纸的时刻要早于上班出发的时刻.故可以设7:00应第0分钟,送报纸的时刻为第x分钟,上班出发的时刻为第y分钟,则x,y应满足

问题转化为线性规划与几何概型问题,如图1.

故所求的概率为

言外之意 弦外之音 篇2

星星最近有了一个新的口头禅——“不知道”,不管姐姐问什么问题,他都会不假思索地回答“不知道”。比如,当姐姐用一般疑问句提问:“这是……吗?”他冲姐姐调皮地眨着眼睛,回答:“不知道。”但当姐姐用选择疑问句提问:“这是……还是……呢?”他会很快说出答案。

和友友聊天的时候,友友爱用“你觉得呢?”这个句式来反问姐姐,听完姐姐的想法之后,他才慢条斯理地表示赞同:“我也觉得。”通常,他都不会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可能他还不确定自己的想法,还需要一点时间来理顺自己的思路;也可能他是想先了解姐姐的想法,看看是否与自己的相符。

一个相同的问题,不同性格的宝宝会给出很多不同的答案。活泼、开朗的宝宝可能会运用上丰富的想象力,开始一番天马行空的想象;内向、敏感的宝宝可能会认真斟酌、小心回答。认真倾听,细细分析,我们就能听出孩子的弦外之音。

即使是一句简单的“不知道”,它也可能暗含很多深层次的原因:1、宝宝可能新近学到了这样一个词,觉得很新奇,所以不停地实践;2、可能孩子在试探成人听到这个回答后的反应;3、孩子曾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却没有及时地得到肯定或是赏识,甚至因为答案不正确得到了否定,从此之后回避这类问题,选择一个相对安全的答案——“我不知道。”以此来规避家长或者老师带给他的心理压力。

上幼儿园之后,老师们常常也会问孩子们各种问题,如果老师比较死板,就会纠结于某个标准答案,不自觉地打压孩子们表达自己想法的热情,或者在纠正孩子问题的时候不注意方式方法,也会导致孩子自发性的东西越来越少,表达自己时变得越来越谨慎,更倾向于相对比较安全的`回应模式,

资料

表达自己的想法,却没有及时地得到肯定或是赏识,甚至因为答案不正确得到了否定,从此之后回避这类问题,选择一个相对安全的答案——“我不知道。”以此来规避家长或者老师带给他的心理压力。

很多家长在听到孩子敷衍的时候,可能都会以为他调皮捣蛋,甚至认为他故意跟人作对,因此会试图去指正他。实际上没有这个必要。他对新词、新句的好奇心不会维持很久,一旦他明白了它们的含义,新鲜劲儿消失,他自然就不会以这样的方式跟他人回应了。这时,我们只需看淡这件事情,跳过这个问题,进入谈话的下一个环节,或者变换提问的方式来引导他做出另外一种回应。

韵外之致·味外之旨 篇3

【关键词】梅花 遗恨 气韵 梅格神韵 思想心理 艺术 人格

在古典诗歌中梅花是一个典型的意象,但它真正大量进入诗坛却是在唐宋时期,这一时期梅花因其特有的“梅格”而成为诗人们钟爱并争相描摹吟咏的对象。宋代文坛的“多面手”苏轼就有大量描梅摹梅咏梅叹梅的作品。

苏轼“夯实了文化修养的功底,磨练了独运文字的匠心”,曾以书文歌赋和旷达胸襟为后世所景仰。但苏轼一生屡遭贬谪,仕途坎坷,正如他在《自题金山画像》中说的那样:“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是苏轼病逝前两个月对自己后半生所作的客观总结,遇赦北返的心情固然可喜,但世事的沧桑巨变和岁月无多的感慨萦绕胸中,此时看到金山寺里自己的画像,百感交集、悲从中来,于是题就了这首小诗。苏轼的伟大并不在于让后人怜悯他的“屡遭贬谪,仕途坎坷”,而是在于能够领略他面对打击后表现出的独特的心理特征和旷达的人格魄力。

苏轼不仅唱大江东去,也在吟咏着“梅”一样的心绪,“梅”一样的情怀,于是“梅”便成了苏轼笔下不可或缺的景物。从苏轼对梅花的描摹中,可以看到苏轼不断成熟的思想心理和逐渐旷达的高大人格。

第一、身处逆境的惆怅心情,贬谪生涯的种种遗恨

苏轼笔下的梅花有寄托遗恨、表达惆怅的一面。在他塑造的女主人公的口中,那种渴望被理解的心愿欲说还休,那些身处逆境和未能施展抱负的惆怅与遗恨曲折委婉。如《阮郎归》:

暗香浮动月黄昏,堂前一树春。

东风何事入西邻,儿家常闭门。

雪肌冷,玉容真,香腮粉未匀。

折花欲寄岭头人,江南日暮云。

此词上片首句直接典用林和靖诗句来描写梅花的美妙和幽香;次句有“白玉堂前一树梅”的影子,间接点破首句的幽香来自梅花;“东风”即“春风”,此句的“西邻”和下句的“儿家”相对,意指西邻春风得意,而自己却门扉紧掩,暗含春风撩动春愁之意。

下片开头三句既是写梅更是写人,到此人梅一体、物我不分,尤其以“香腮粉未匀”来凸显思妇盼郎不归而不事梳妆、无心打扮的落寞心情。“折梅寄相思”古已有之,但词中思妇却因“日暮云重”而无从遥寄。

此词的高妙之处不在以梅花喻闺中少妇,而在又以闺中少妇的处境、思绪来反映了作者身处逆境的惆怅心情和抱负难施的种种遗恨,同时也寄托了渴望被理解的心愿。又如《梅花二首(其一)》:

春来幽谷水潺潺,的皪梅花草棘间。

一夜东风吹石裂,半随飞雪渡关山。

何人把酒慰深幽,开自无聊落更愁。

幸有清溪三百曲,不辞相送到黄州。

诗中的梅花开在“草棘间”,伴随风雪“渡关山”,并具有“开落两堪愁”等特点,均可看出此时的梅花是诗人自比。神宗元丰三年二月,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死里逃生之后虽有虚授之职,但实际上如同流放。

“的皪”的梅花尽管天生丽质但开在草棘间而无人欣赏,又被东风吹落殆尽,无论是开是落都无人问津,这是怎样的哀怨凄凉之感。这里梅花的遭遇就是诗人的人生写照,身处逆境的飘零之感,怀才不遇的沮丧情绪,无人宽慰渴望理解的孤独心寒,熔铸成了挥之不去的惆怅和道不明了的遗恨。再如《西江月》:

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

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幺凤。

素面常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

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此词开篇用“玉骨”和“冰姿”来赞誉梅花的坚贞和仙姿丽质,接下来以极富神话色彩的“海仙遣探”来表达对梅花的艳羡。“素面”和“洗妆”两句则表现了梅花的自然之美,“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的风姿跃然纸上。末句说明拥有高洁情怀的梅花已随“晓云”飞逝,与同样洁白的梨花绝难同梦。

《西江月》作为一首咏物词,风姿绚丽,梅格高雅,形神兼备,韵味深长,是咏梅作品中难得的佳作。但只要联系词人贬谪惠州的经历,就知道此词还是一道悼亡词。宋代惠洪的《冷斋夜话》也说:“(东坡)又作梅花词曰:‘玉骨那愁瘴雾’者,其寓意为朝云作也。”朝云姓王,杭州人,东坡侍妾。朝云随他天涯海角、风雨同舟,患难与共,深情挚爱。东坡远谪岭南时,曾劝朝云离去,她执意不从,三十四岁便死于惠州,葬于梅树下。由此可知词中的“梨花”应是词人自指,说明从此以后与朝云不能同梦。与痛失至爱相较,东坡的贬谪生活并不算什么,只是朝云那有如“玉骨”“仙风”的姿态还历历在目,那万里投荒的坚贞情感还清晰可见,怎不教人肝肠寸断。

此节三首,总体反映了苏轼从“抱负难施”至“贬谪黄州”再到“痛失至爱”的愁苦历程,其中一首比一首更为痛心,一首比一首更为抒怀。

第二、关注价值的艺术个性和热情开朗的精神气韵

然而,苏轼就是苏轼,他没有就咏梅而咏梅;也没有因遗恨而遗恨,他在痛定思痛之外,也反映了对精神生活和生命价值的重视。这无论如何是一种坚毅和韧性人格支配下的巨大进步。

这类作品表现他关注生命价值的艺术个性和热情开朗的精神气韵。在这里梅花的意蕴就不仅仅是上一节中的遗恨和痛苦,更多的是对生命的礼赞、对价值的关注。如《红梅三首(选一)》:

雪里花开却是迟,何如独占上春时。

也知造物含深意,故与施朱发妙姿。

细雨裛残千颗泪,轻寒瘦损一分肌。

不应便杂夭桃杏,半点微酸已著枝。

首联以“雪里花开”的腊梅與“独占上春”的红梅作对比,突出红梅的风格神韵,用“独占”二字,强调红梅压倒群芳,得春之先,连傲雪而开的腊梅也有开“迟”之嫌了。颔联接着说连上天(造物)都着意为她施朱添红,使其锦上添花,妙不可言。“妙姿”出自唐·欧阳詹《寓兴》诗:“桃李有奇质,樗栎无妙姿”,在此表明红梅的卓尔不群。颈联为全诗转折,前两联描绘了尽得风流的红梅,而此联则诉说了红梅的遭遇,细雨淋残、空余珠泪,轻寒来袭使之消瘦。尾联是本诗的“入格”之笔,红梅处在这样的环境,遭受了如此的打击仍不减其标格,思路仍承“独占”和“妙姿”的品格气韵。红梅宁肯谢去芳华,也不随便与桃杏为伍,终于结出自己的果实——生命的果实。

诗中的红梅,从春雨损肌,到梅子著枝,终于走完了生命的全过程,同时也实现了自己的价值,这就开拓了关注生命价值的艺术个性。当时,诗人虽不合时宜但也绝不与“桃杏”为伍,一生看重精神追求,这就体现了他热情开朗的精神气韵。

无独有偶,苏轼用梅花表现了对生命价值和精神气韵的关注还反映在《南乡子》中:

寒雀满疏篱,争抢寒柯看玉蕤。忽见客来花下坐,惊飞。踏散芳英落酒厄。

痛饮又能诗,坐客无毡醉不知。花谢酒阑春到也,离离。一点微酸已著枝。

此词的明显特点是没有花太多笔墨去描写梅的品格,倒是有梅花飘零、落英缤纷的幽静之美。词人置身于这种“梅境”之中饮酒赏梅,好不惬意!不知不觉中已是“花谢酒阑”的春季,那枝头的梅子已清晰可见。应该说词人所要表达的是对梅花生命价值的讴歌,无论你在不在意、关不关注,梅花都要走完生命的全过程,实现自己“一点微酸”的价值。这表现词人恬然自安、乐观开朗的精神气韵,也表现了词人那种只要正视生命就一定会实现人生价值的坚定信念。诗人在《和董传留别》中也以“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来表达了这种气韵和信念。

此节共收录一诗一词,其中都通过梅花表达了作者对生命价值的关注与重视,对热情开朗的精神生活的无限追求。

第三、形神兼美的梅格神韵,自我完善的思想心理

苏轼笔下的梅花不仅是“形体之美”客观描摹,更透露了他对“精神之美”的不懈追求以及由此生发的自我完善的思想心理。如苏轼在《和秦太虚梅花》中就表达了对“精神之美”的追求。《和秦太虚梅花》如下:

西湖处士骨应槁,只有此诗君压倒。

东坡先生心已灰,为爱君诗被花恼。

多情立马待黄昏,残雪消迟月出早。

江头千树春欲闇,竹外一枝斜更好。

孤山山下醉眠处,点缀裙腰纷不扫。

万里春随逐客来,十年花送佳人老。

去年花开我已病,今年对花还草草。

不知风雨卷春归,收拾余香还畀昊。

从标题就可以得知这是与秦观《浮香亭梅花》的和诗。

前四句高度赞扬秦观的《浮香亭梅花》压过了西湖处士(林逋)的梅花诗《山园小梅》。《山园小梅》中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被誉为是描梅的千古名句,无人能及,而苏轼却说林逋作古已久,他的梅花诗今天终于被秦观超过,当然这是诗人的过誉之词。接着说我虽心灰意冷,但因喜爱你的《浮香亭梅花》而被梅花撩拨起无尽的思绪,这是赏梅的缘由。

五至八句紧接前四句,思绪既起,诗人便情不自禁地要去看梅赏梅了,而他看到的梅花又以“竹外一枝斜更好”最为动人,这“竹外一枝”应是诗人自况,至此梅花不但有了“形体之美”,更有了“精神之美”。

九至十二句,着意描写当年林逋隐居的孤山醉眠处,梅花飘谢,落英缤纷;因为它始终追随作为朝廷逐臣的我,不离不弃,所以我不愿清扫它的落蕊,这是对“梅格神韵”的肯定。

最后四句通过“去岁”和“今年”的对比,颇有“花同样美好,人一般无奈”的感慨,但梅花的“梅格神韵”还在于要把“余香”留在天地之间的胸怀。

此诗中的梅花是诗人自己含蓄蕴藉的生命之花。作者明确地认为,人生的价值应如梅花的“余香”一样长留天地,因而尽管诸多失意,诗人始终没有放弃对“精神之美”的追求;这是诗人自我完善的思想心理的真实写照,他始终没有让自己的人格在失意中孤独终老。又如《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其七)》:

洗尽铅华见雪肌,要将真色斗生枝。

檀心已作龙涎吐,玉颊何劳獭髓医。

本诗中“洗尽铅华”的“真色”是梅花的“形体之美”,“斗”字则表明梅花的不甘示弱。“檀心”一词则是“形神兼美”有机结合,既指“浅红的花心”,又指乐于奉献、不断吐露芳香的内在梅格。末句则以“玉颊”不用“獭髓”医护来说明梅花的无需慰藉和真率无私。当然诗人写梅花,同时就是写自我。这种声情并茂的赞颂和讴歌,正表现出诗人逐渐调适、不断完善的思想心理。

此节主要是作者通过写“形神兼美”的梅格神韵来表达自己思想心理的日趋成熟和自我完善。

第四、艺术上的至高境界,人格上的旷达胸襟。

最后,苏轼笔下的“梅花”中,真正反映了他思想成熟、胸襟旷达和人格完善,以及艺术境界达到至境的是《定风波》和《红梅》:

定 風 波

好睡慵开莫厌迟,自怜冰脸不时宜。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余孤瘦雪霜姿。

休把闲心随物态,何事,酒生微晕沁瑶肌?诗老不知梅格在,吟咏,更看绿叶与青枝。

红 梅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这两篇作品虽体裁不同,但内容和思想却如出一辙、形同孪生。两篇作品都点明“开迟”是梅的花期特征,“不入时”暗含了作者与世俗的格格不入;“作桃杏色”只是梅花的外在形式,“雪霜姿”才是梅花的内在风格;“随物态”是梅花所摒弃的,“酒晕玉肌”是梅花所追求的。以上这些“摄红梅之魂”的艺术描摹,都是为了有力地突出了红梅的高尚品格和高雅神韵——梅格。这同时也是苏轼艺术上达到至境的佐证。

苏轼吟诗作画,反对只求“形似”,遗神取貌。“诗老”句典出石曼卿笔下的《红梅》,意指“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的石曼卿只是在梅的形色上作文章,因此苏轼说他“不知梅格”。

这是发自内心的追求艺术上至高境界的精神,同时也是作者的高尚人格和旷达胸襟的写照,正如清人刘熙载《诗概》所云:“诗品出于人品。”

综观苏轼笔下的梅花,从“贬谪生涯的种种遗恨”到“热情开朗的精神气韵”再到“自我完善的思想心理”,最终达到在“艺术上和人格上的双重飞跃”,实在是难能可贵。

这个心路历程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典范;这个伟大的诗人曾在历经挫败中,完好地保持了不屈的人格魅力。他在最艰难的时候弹奏了时代的最强音。因此他怎能不名垂青史,受人景仰?

虽然苏轼的成就和影响远在“梅花”之外,但他笔下的梅花却同样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它同样贯穿了苏轼伟大的一生。

如何洞悉小说的弦外之音 篇4

本文运用语用学的重要理论、格莱斯的合作原则 (Cooperative Principle) , 以海明威的短篇小说《白象似的群山》 (Hillslike White Elephants) 为例, 分析小说中的“弦外之音”。在此选择海明威的小说, 是因为他的小说彰显了小说语言含蓄深刻的特征。海明威的作品严格遵循了他提出的“冰山理论” (icebergtheory) , 只以简洁的文字叙述情节和塑造形象, 而将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隐藏在其中, 就像冰山露出水面的只是极小的一角, 水下的绝大部分留给人们去想象补充。正如海明威所说, “冰山在海里移动很是庄严雄伟, 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1]他的短篇小说《白象似的群山》就是这样一个范例——不足一千五百英语单词的篇幅读起来却意味深长。以合作原则分析小说的作者与读者之间、小说中的人物之间两个层次上的语言交际, 可挖掘出平实语言中包含的大量信息, 揭示作品传递的深刻主题。

一.合作原则

格莱斯认为, 在所有的语言交际活动中, 为了达到特定的目标, 说者和听者之间存在着一种默契, 一种双方都应该遵守的原则, 他称这种原则为会话的合作原则。具体地说, 合作原则便是要求每一个交谈者在整个交谈过程中所说的话符合这一次交谈的目标或方向。正是交谈者的这种合作使他们能够持续地进行有意义的语言交际。[2]

合作原则是交谈者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它具体体现为以下四条准则 (maxims of conversation) :

1) 数量准则 (The maxim of Quantity)

(1) 使自己所说的话达到 (交谈的现时目的) 所要求的详尽程度;

(2) 不能使自己所说的话比所要求的更详尽。

2) 质量准则 (The maxim of Quality)

(1) 不要说自己认为是不真实的话;

(2) 不要说自己缺乏足够证据的话。

3) 关联准则 (The maxim of Relevance)

说话要贴切。

4) 方式准则 (The maxim of Manner)

(1) 避免晦涩的词语;

(2) 避免歧义;

(3) 说话要简要 (避免赘述) ;

(4) 说话要有条理。[3]

这四条准则是人们在交谈中应该遵守的规约。但事实上, 这些规约常常被违反。当说者违反准则时, 听者会假设对方是遵守合作原则的, 既然他有意合作, 那么他违反了某一准则并让自己注意到他违反了这条准则, 一定是为了传递一些符合合作原则的信息, 并且他一定相信自己能从他所说的话中推导出这些信息。正是人们习惯于做这样的假设, 才使得说者可能表达一些含蓄的意义而听者才有可能理解这种含蓄的意义, 即“会话含义”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因此, 说者违反会话准则只是个表面现象, 在更深的层次上, 他仍遵守了合作原则, 违反准则也是遵守合作原则的一种方式、一种表现。

根据说者的话语内容和遵守或违反会话准则的情况, 我们可以通过语用推理得到他的会话含义。关于这一点, 格莱斯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子。某学生正在申请一份工作, 这个工作对哲学学历有一定要求, 他就请以前的哲学教授给他写一封证明信, 证明他在哲学方面的学历。如果这位教授这样写:

Dear Sir,

Mr.X’s command of English is excellent and his attendance at tutorials has been regular.

Yours, …

他无疑违反了数量准则, 因为他只字不提该生哲学学习方面的情况, 因而没有向收信人提供所期待的信息。而对这种对数量准则的“蔑视”, 收信人不会把信扔进废纸篓, 他会做这样的假设:写信人是遵循合作原则的, 他想传达的信息正是信中没有明说的话, 即该生的哲学学得很差。[4]

这样的语用推理可以说是我们的习惯, 只要有交谈, 我们就会无意识地进行。对于作者与我们的文学交流, 我们便可以有意识地运用合作原则及其准则进行语用推理, 从而发现作品的“会话含义”, 即“弦外之音”。

二.小说的“会话含义”

语用推理是在悉知语境的条件下对话语的含义做合乎常理的判断。要推理出小说的“会话含义”, 首先我们必须对小说的语境有所了解。

海明威的小说《白象似的群山》展现了一对恋人在西班牙一个小火车站上等车时的一场对话。从他们的交谈中, 我们可以得知女方怀孕了, 而男方想让她去堕胎。他们此前就谈论过这一话题, 女方想生下孩子, 而男方认为未出生的婴儿是他们“唯一的麻烦” (“the only thing that bothers us”) 。两人的分歧使这一话题变得敏感, 都不愿直接谈论, 而互明的暗语使他们继续争论下去。作者围绕争论的焦点, 从女方的角度进行叙述。

海明威写此小说于1926年, 正值他创作生涯的初期。作为“迷惘的一代” (theLostGeneration) 的代表作家, 他的作品以表现一战后美国那批青年人的生活、感情为开端。这代人在一战爆发时刚刚步入成年, 他们中的许多人受到美国政府“以战争结束战争”口号的蛊惑而赴欧参战。然而, 战争的残酷及其带来的无比灾难, 使他们看透了“爱国”、“英勇”等词语的虚伪。海明威的主人公就在心里叫喊:“什么神圣、光荣、牺牲, 这些空泛的字眼儿, 我一听就害臊, 我可没见到什么神圣的东西, 光荣的东西也没有什么光荣, 至于牺牲, 那就像芝加哥的屠宰场, 不同的是把肉拿来埋掉罢了。”[5]而战后仍然存在的强权政治和玩世不恭的物质至上主义又使他们感到了理想的完全破灭。他们觉得人生已失去方向, 生活也变得毫无意义。正如菲茨杰拉德在《人间天堂》里喊出的那样:“所有的神明都已死光, 所有的仗都已打完, 所有的信念都已完蛋。”[6]于是, 精神上的空虚与孤立感使得他们中间的一部分人开始逃避现实、寻欢作乐, 他们宁愿醉生梦死, 沉溺于及时行乐的幻想中也不愿意去正视现实, 勇敢地承担起社会或家庭的责任。这一背景也是我们理解小说时应该注意的语境要素。

下面运用合作原则, 从作者叙述和人物对话两个层次审视作品中违反会话准则的情况, 从而分析出其中的会话含义。

(一) 作者的违反

1. 对数量准则的违反

小说开篇, 作者写到:“The hills across the valley of the Ebro were long and white.On this side there was no shade and no trees and the station was between two lines of rails in the sun.Close against the side of the station there was the warm shadow of the building and a curtain, made of strings of bamboo beads, hung across the open door into the bar, to keep out flies.The American and the girl with him…”作者一连用了好几个定冠词the和一个指示形容词this来修饰第一次提到的人和物。我们知道使用the和this要求有明确的所指, 即双方已知的人或物。小说开头的这一描述没有提供足够详尽的信息让我们了解这些人和物, 作者显然违反了数量准则。但作为读者, 我们信任作家不可能不知道这一语言知识, 也不可能对自己描述的事物缺乏了解而给不出足够的信息。于是我们开始认为那些事物可能的确是我们熟悉的:那边的群山 (thehills) , 这一边 (thisside) , 这个小站 (the station) , 这个建筑 (thebuilding) , 这个酒吧 (the bar) , 那个美国人 (the American) 等等。这些平常的人和物在我们的经验中本来就存在, 现在它们被激活并安置到一起, 在我们脑海中自然就勾勒出小说的场景。因此, 作者违反数量准则其实是要迫使读者去想象小说的场景, 把自己作为一个旁观者参与到故事中去。

2. 对方式准则的违反

作者的叙述中有赘述想象, 违反了方式准则。从头至尾, 作者反复提到几个事物。首先是描写女孩眺望群山的行为, 共有三次。然后, 河谷干涸的一侧也被提到三次。重复是强调的方式之一, 而被强调的事物一定具有某种重要性。这样看来, 女孩眺望群山的行为和河谷干涸的一侧并不是随意的描写, 它们承载着某种意义, 值得我们特别的关注。联系小说的语境,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干涸的部分是象征令女孩失望的现在空虚枯燥的生活, 而美丽的群山 (未出生婴儿的象征) 展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代表她所憧憬的充满希望的新生活。此外, 门帘也被提到七次。它同样传递着重要的信息。门帘晃动的意象反映出女孩波动的想法, 在解决与拖延两人的分歧之间徘徊。这副帘子似乎要隐藏起两人的矛盾却又遮不住。

在语言形式上, 作者也违反了方式准则。在女孩的话语中, 他多次使用问句, 一共十六次。提问常常是说话人不知道、不确定或不能决定的表现。女孩的问题反映出她不懂西班牙语而依赖男方去与他人交流, 她不了解的事物 (如那种她从未品尝过的西班牙酒) 需要男方给予解释, 而且她的决定也有待于男方的赞同。这么多的问题显示出女方对于男方的依赖, 在两人的关系中男方掌握着控制权。

(二) 小说人物的违反

在小说人物的对话中, 有更多违反会话准则的现象, 主要是违反质量准则和方式准则, 其中也夹杂着少量对关联准则的违反。

1. 对质量准则的违反

对质量准则的违反清楚地表现在几个话轮中。我们按照它们在小说中出现的顺序依次分析。

(1) “They look like white elephants, ”she said. (“它们看上去象一群白象, ”她说。)

“I’ve never seen one, ”the man drank his beer. (“我从来没有见过白象, ”男人喝着啤酒。)

“No, you wouldn’t have.” (“你是不会见过。”)

“I might have, ”the man said.“Just because you say Iwouldn’t have doesn’t prove anything.” (“我也许见到过的, ”男人说。“光凭你说我不会见过, 并不说明什么问题。”)

显然, 男方的两次回应前后矛盾, 其中必有一个是不真实的, 他违反了质量原则。其中的会话含义我们可以做如下推断:首先, 第一轮, 男方是在嘲笑女方的看法, 他真正要说的是“它们看起来并不像白象, 我不同意你的看法”;然后, 第二轮, 他直接驳斥女方的话, 暗示了他并不看重对方, 他实际上是在说“你说的或想的我都不当回事”。简短的对话已经把两人的性格勾勒出来:女方依赖、忍让, 男方自私、以自我为中心。

(2) “It tastes like licorice, ”the girl said and put the glass down. (“这酒甜丝丝的就象甘草, ”姑娘说, 一边放下酒杯。)

“That’s the way with everything.” (“样样东西都是如此。”)

“Yes, ”said the girl.“Everything tastes of licorice.Especially all the things you’ve waited so long for, like absinthe.” (“是的, ”姑娘说。“样样东西都甜丝丝的象甘草。特别是你盼望了好久的东西, 比如苦艾酒。”)

“Oh, cut it out.” (“噢, 别说了。”)

第一轮, 男方的意思是所有的东西尝起来都像甘草。显然, 这个说法是不对的。甘草味微甜又带着一种特殊的怪味, 可做药用于催吐。不可能所有的东西尝起来都像那样, 他的话缺乏足够的证据。因此, “甘草”可以看作是男方在这里用的一个隐喻, 他要表达所有的事物都有两面性, 消极的和积极的。凡事都有不好的方面, 这话听起来很有道理, 其实也少许透露出他愤世嫉俗的态度。而女方说“特别是你盼望了好久的东西”, 从常识来看也是与事实不符的, 盼望好久的东西同甜丝丝的甘草之间似乎很难联系得上。很清楚, 女方说的“特别是你盼望了好久的东西”是指腹中的胎儿。她违反质量准则其实是想说:“我明白, 你的意思是我肚子里的孩子不过是我们过去甜蜜带来的苦果, 我们应该除掉它。”男方最后的回应很突兀, 其实貌似毫不相关而又粗鲁的话语表明他领会了女方的言下之意, 但他并不想听女方再谈论应该留下胎儿, 因为他觉得那将给他增加负担。

(3) “They’re lovely hills, ”she said.“They don’t really look like white elephants.I just meant the coloring of their skin through the trees.” (“那些山真可爱, ”她说。“看上去并不真的像一群白象。我刚才只是说, 透过树木看去, 山表面的颜色是白的。”)

“Should we have another drink?” (“咱们要不要再喝一杯?”)

“All right.” (“好吧”)

除了小说标题, 女方也三次说群山像白象。“群山”是小说中的关键象征, 暗指女方腹中的胎儿。在西方文化中, 白象指毫无用处又代价昂贵的事物, 只会给人带来负担。女方用“群山像白象”来嘲讽男方的冷漠, 他把未出生的婴儿看作一个无用的累赘。在上一个话轮男方知道女方还想劝说他留下胎儿而打断她的话以后, 女方并不想就此放弃, 她还要再做努力, 所以说了与自己前面的话相矛盾的话。她说“那些山真可爱, 看上去并不真的像一群白象”, 以表明孩子并不是负担, 可爱的孩子能为他们今后的生活带来活力和希望。然而, 男方似乎充耳不闻, 只以不相干的问题作回应, 显示他并不赞成, 他对孩子根本不感兴趣, 不想再继续这个话题。女方的回答“好吧”流露出她的失望与无奈。

(4) “Then I’ll do it.Because I don’t care about me.” (“那我就决定去做。因为我对自己毫不在乎。”)

“What do you mean?” (“你这话什么意思?”)

“I don’t care about me.” (“我对自己毫不在乎。”)

“Well, I care about you.” (“噢, 我是在乎你的。”)

“Oh, yes.But I don’t care about me.And I’ll do it and then everything will be fine.” (“啊, 是的。但我对自己毫不在乎。我会去做 (手术) 的, 然后一切都会好起来。”)

在男方极力劝说女方堕胎之后, 女方陷入绝望。她说“我对自己毫不在乎”实际是在指责男方并不在乎她。而她表面上对男方的话 (“我是在乎你的”) 做出的应和, 实际上是一个反语。而且, 她违反自己的意愿, 重复男子的话说“我会去做 (手术) 的, 然后一切都会好起来”, 其实也是一个反语。言下之意是“你让我很绝望。你如此自私。对你, 一切都会好起来;而对我, 一切都不会好起来”。

2. 对方式准则的违反

两人的对话中有几处重复使用同样的表达, 违反了方式准则。比如, 前面已经提到的女方多次说“群山像白象”。此外, 男方六次说到“如果你不想做 (手术) , 我不会让你去做的” (“I don’t want you to do it if you don’t want to”) 以及类似的话语。他还七次说手术很简单:“It’s really an awfully simple operation”;“It’s not really an operation at all”;“It’s just let the air in”, 等等。这种罗嗦让人感觉到男方急切要促成这件事。虽然表面上他是在说“我是在乎你的”, “我绝不会让你去冒丝毫的危险”, “你不想去就不用去”, 但他极力的劝说已经折射出他的自私和虚伪。

在做了几轮交谈之后, 女方最后说到:“Would you please please please please please please please stop talking?”连续七个“please”表达了强烈的反感, 表明男方的自私和虚伪已经让她不能再忍受, 她已到了忍耐的极限。当男方还要再提手术时, 她叫起来:“ (你再说) 我要尖叫了”。 (“I’ll scream”) ”。到此为止, 双方的争论告一段落, 而故事也接近尾声。小说结尾, 女方说:“我没什么, 我感觉很好。”这些显而易见的假话暗示着她已经开始接受这个事实, 他们的关系将注定走向结束。

三.结束语

从上面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在作品中包容了丰富的会话含义。通过平常生活中的一个琐碎片段, 海明威向我们展示了“迷惘的一代”的侧影。他们拒绝承担家庭及社会的责任, 他们以自我为中心, 不关心他人, 同时也让周围的人失望。他们的生活很空虚, 就像干涸的土地。作者选取女方的视角, 突显出男方的冷漠和麻木。作者没有给予男主人公具体的名字, 只以“美国人”指称, 用这一泛指似乎也是要说明这就是当时那一群人的普遍状况。虽然这一状况有社会的原因, 但自我沉沦使他们越陷越深。通过对这一状况的展示, 作者也在警示人们:这种消极的生活方式和态度不会给人带来希望, 必须勇敢地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在改变中寻找出路。

运用合作原则对小说做语用推理, 让我们感受到作者高明的写作手法, 他不刻意描画, 却让我们看到鲜活的人物形象, 他不长篇大论却让我们领悟到深刻的思想主题。但读者并不是不用动脑筋就能感受到这些。在作者的指引下, 读者也需要积极地参与, 这样的参与不仅开阔我们的眼界、深邃我们的思想, 更能锻炼我们的思维。

摘要:语用学是以语言意义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分支, 关注语言的理解和使用。小说的语言往往含蓄凝练, 包含许多“弦外之音”, 解读这些“弦外之音”给读者带来挑战, 也带来阅读的乐趣。本文从语用学的视角, 以海明威的短篇小说《白象似的群山》为例, 用格莱斯的合作原则及其四条准则分析作者与读者之间、小说人物之间两个层次上的语言交际, 以挖掘平实语言中包含的大量会话含义 (弦外之音) , 从而揭示作品传递的深刻主题。分析表明语用学可以为理解小说提供一条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语用学,小说,会话含义,合作原则,会话准则

参考文献

[1]海明威.谈创作[M]//董衡巽.海明威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80:103.

[2]Grice, H.P.“Meaning”[J].Philosoph ical Review, 1957 (66) :377-88.

[3]Grice, H.P.“Logic and Conversation”[M]//Cole and J.Morgan.Syntax and Semantics, Vol.3:Speech Acts.New York:Academic Press, 1975:41-58.

[4]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158.

[5]董衡巽.美国文学简史 (下册) [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6:199.

听懂上司的“弦外之音” 篇5

原话:我没有拿到什么日程表?为什么我没有拿到?

弦外音:我不想听到这个(裁员消息)。

人物:老板――美国电视剧《The Office》区域销售经理Michael Scott

员工――前台兼秘书Pam

Michael是一家纸业公司的区域经理,与我们生活中碰到的老板不同,他喜欢搞笑、追求办公室和谐、习惯挑战规则,但又回避冲突,自认为是世界上最棒的老板!

让Michael抓狂的是,他统率的销售分部将与另一个分部合并,而且不得不面对裁员的现实,虽然他将分部视为一个大家庭。当董事会成员Jan要求Michael将裁员工作列入议事日程时,他假称没有收到Jan的日程表,并很无故地问秘书Pam:“真的,我没有收到?我们早上收到过传真吗?”遗憾的是,Pam并没能理解Michael心思――希望她帮其解围、打太极,以逃避执行董事会的合并决议;Pam一脸无辜地将实话说出:“是的,那份传真……你把它扔进垃圾桶了!”

当关闭分部、裁员的“流言”在办公室满天飞时,Michael召开了员工会议,并试图“降低”流言带来的消极影响,这时,Michael再次将求助信息发送给Pam,没想到她傻傻地说道:“我参加了会议,Jan确实说过,有可能是这个分部被裁员……”Michael又一次被Pam出卖!

显然,Pam没能读懂Michael的心思、听懂Michael的话外音。

不可否认,老板也是吃五谷杂粮的普通人,他们也有搞不定问题、抓狂的时候。如果你能在这个时候帮助他(她)面对或解决难题,你们的关系必然会朝有利于你的方向发展。但如果你就是那个少根筋的Pam,建议你调整与老板相处的风格。

・或许你还在坚持父母的教诲,“即便伤害他人的感情,我们也要保持真实,诚实比机敏更重要!”事实上,职场上不存在纯粹的黑与白,你要学会理解“为了工作,有时候撒点小谎也是必须的!”即使你还没学会圆滑,但你可以保持沉默或将责任揽在自己的身上,比如当Jan追究起传真问题时,你可以这样说:“对不起,Jan,我还没来得及将传真交给Michael……”当然,Pam也不要太难过,与老板的关系是需要经历“事件洗礼”后才能不断默契、牢固的;建议Pam,不妨找时间与Michael聊聊,大凡追求和谐、喜欢搞怪的老板,是比较容易相处的!

・除此之外,Pam还要明白:即使是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因为角色(秘书)的缘故,你必须替老板、上司守口如瓶,哪怕是你最好的朋友或家人问起,你也学会转换话题或避重就轻。这就是秘书的专业素养!

原话:今天我真是不可思议地忙,交给你这个光荣的任务。

弦外音:小子,祝你走运!

人物:老板――英国电视剧《The Office》区域销售经理Michael Scott

员工――销售代表Jim,经理助理Dwight

在职场上,你一定会遇到这样的老板,将自己不愿意干或者难啃的活推给手下员工完成,如果员工干好了,他理所当然地享受成功,如果员工干砸了,那背黑锅的一定是手下人。

别看电视剧中的Michael是个Nice、爱搞怪的老板,但他还是免不了要在背后使些坏招,让不知深浅、自以为是的员工踏入他设计的“圈套”中。

基于节省公司开支的需要,Jan让Michael替分部员工选择医疗保险方案。Michael是个喜欢迎合、取悦员工的老板,因此,他不愿意采用Jan的建议,选择最便宜的那套医疗保险方案、然后因解释方案而面对员工的不开心……最后,他决定将这个令他头疼的工作踢给销售代表Jim,而Jim又将这吃力不讨好的活踢给了经理助理Dwight。在剧中,Michael是这样自语的:“如果Dwight失败,对他是打击,对我是好事。他失败了,我会再给他机会,多好的上司啊!如果他成功了,没有人会像我一样自豪,因为我是伯乐,是我成就了他!除非他失败……”你听听,Michael的如意算盘是多么的精明。

当同事们就Dwight削减诸多医疗项目向Michael投诉时,Michael立马质疑道:“Dwight,你做了什么?”而Dwight说出这是Michael授意的,Michael马上说:“不不不,我什么也没有说,因为我太忙了……你赶快为大家制定一个最好的方案!”不少像Michael那样的老板,经常以自己很忙为借口,把自己从责任中解脱出来。

如果Dwight能像Jim那样读懂Michael的心思,他就能理解光荣任务的背后,也不至于在最后让所有的同事都反对他、与他作对!

对于Michael这样的老板,Dwight可以采用这样的对策:

・下次碰到他布置工作,就将他的话记录下来,或者说:“不好意思老板,最近事情比较多,我要把你的吩咐记下来!”这样,估计他也不好意思再说“自己什么也没有说过了”!

・对于医疗方案,我个人的建议是:根据员工的基本情况选择三套医疗方案,并列举每套方案的利弊,让Michael自己去选择;如果Michael还是逃避决策,OK,提议Michael主持员工会议,让大家投票表决。总之,员工Dwight需要避免个人英雄主义的情结,最终成为老板的替罪羊和众矢之的。

原话:全交给你了!

弦外音:记得及时汇报工作进度和请示。

人物:老板――英国电视剧《The Office》区域销售经理Michael Scott

员工――经理助理Dwight

接受光荣任务后,Dwight充满热情地展开工作,将自己独自关在临时工作间,而忽视与老板Michael沟通工作思路和进展。这让极其关心事情发展进展、但又不得不躲在自己办公室的Michael通过电话向前台兼秘书Pam了解Dwight的工作情况和员工的感受,“Pam,进展如何?我打给你是想关心一下,大家工作得怎样?没什么事吧?”

Dwight以为Michael委托他选择医疗方案,他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思路、我行我素地“放手”开展工作了!其实,大多数老板是表面上说得动听,内心并非真能接受你的“擅自做主”。因此,作为下属的你,要学会在事前、事中和事后时时地向老板汇报与请示,让他知道你目前工作到什么程度、碰到什么困难、可以预见的结果是怎样的……以避免你最终提交的工作结果与老板的最初预期有很大的出入,结果造成你们之间的误会和隔阂。

射箭的弦外之音 篇6

世界上很难找到一个民族,历史上从来不使用弓箭。丘比特的“金箭”和“铅箭”管辖着天上人间的爱情,罗宾汉靠“神箭”劫富济贫,后羿则“箭射九日”改造“生态环境”,东西方有多少神话与传说都和弓箭有关。在“热兵器”问世前的漫长岁月里,弓箭一直是最具威力的军事装备。从狩猎工具到战争武器再到体育运动,弓箭在人类文明中的角色发生了根本变化。

1900年巴黎奥运会上,射箭已经是“老资格”的体育竞赛项目,旧式的长弓仪态优雅,并成为女子进入现代奥运会的先声(图1)。由于各主办国没有统一的竞赛规则,致使射箭运动从1920年安特卫普奥运会后被取消资格。应该深深感谢英吉.布瑞斯女士,在这位唯一的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女性主席领导下,国际箭联经过不懈努力,终于使射箭运动在1972年重返奥运大家庭(图2)。美国男子队曾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囊括了个人和团体冠军,明星射手麦金尼被誉为箭坛的“常青树”;“东方箭霸”韩国的“梦之队”也在奥运会上尽领风骚,人称“射箭机器”的金水宁一度成为世界女子箭坛的领军人物。中国姑娘何影和她的伙伴们在2001年第41届世锦赛上首次赢得了女子团体冠军。

(1) 1900年巴黎奥运会女子射箭比赛

(2) 英吉.布瑞斯推动了射箭项目进步

在射击运动中,子弹的飞行靠火药或压缩气体推动。射箭的一切力量则完全来自人的体能。今天奥运会使用的反曲弓仍是传统弓箭的“嫡亲子孙”,由刚性的弓柄、弹性的上下弓片和坚韧的弓弦连接而成。在运动员持弓臂和拉弓臂的作用下,弓弦上的张力使弓片外侧产生拉伸形变,内侧产生压缩形变,从而带来弓片的弯曲,将肌肉收缩的力量变成弓的弹性势能贮存起来,然后突然释放推动箭的飞行。弓实际上是一个能量转换器,把人的生理能量转化为箭的动能。在弓片弯曲过程中,各截面承受的力矩是不同的,离弓柄越远应力就越小,这也是反曲弓将弓梢设计成“反曲”形的原因。

古人已经深谙“挽弓当挽强”的道理。射箭比赛中男选手开弓的平均力量约50磅,女选手约35磅,一次常规的世锦赛,需要在4天双局中搭弓射箭288次,男选手用力累计将近8吨,女选手超过5吨。而一个举重运动员一次比赛不过累计举起1.5吨。可见射箭是多么沉重的“力气活”。更加艰巨的是,射箭选手大部分时间处于“引而不发,跃如也”的状态,对弓箭系统的水平支撑力和对身体站立的垂直支撑力构成“十字形”用力结构,“端身如干,直臂如枝”,这种高水准的“静力平衡”实在非一日之功。

射箭瞄准之所以比射击瞄准难度更大,还由于弓上只有准星,而没有“照门”,因此无法像枪支那样找到现成的“瞄准基线”(图3)。假设我们以靶心为原点作水平方向X轴和竖直方向的Y轴,当靶心、准星、弓弦边缘和眼睛处于同一条直线时,箭飞行方向的竖直平面应该和“弓平面”一致,并与靶上的Y轴重合,使射出的箭向Y轴集中。那么,又该如何确保射出的箭向靶上的X轴靠拢呢?

(3)相比较射箭比射击瞄准更难

当运动员每次拉弓时,都会把扣弦手指放在下颌骨右侧精确的位置上,有些射手在弓弦上安放一个小小的“吻钮”,通过嘴唇对它“每箭一吻”,让弓弦“靠”住鼻准、人中、下巴的中点,这种“靠弦法”确保了从箭尾槽到瞄准眼之间有一个固定的“靠弦距”,于是瞄准线通过弓弦的一点便成了弓上的第二个“基准”。箭射出去的高低上下就便于控制了(图4)。

(4)吻钮是装在弓弦上的一个小塑胶钮,可以借助吻钮与嘴唇或牙齿的相对位置来定位

确保用力的直线性是射箭技术的要领之一。推弓合力点、钩弦点、拉弓臂肘关节中心点应该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员持功时不能用全掌“握弓”而用虎口“推弓”,便是为了尽量确保手和弓之间近似的“点接触”而不是宽大的“面接触”。

一个看上去并不起眼的小零件叫做“信号片”,却称得起射箭运动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发明(图5)。这是弓柄上用来压住箭杆的一只钢片,当射手拉弓到位时箭头滑出,钢片便在回弹中敲击弓柄发出清脆“噼啪”声。信号片能准确“监视”运动员每次拉弓深浅不变,确保弓臂保持相同张力,不啻以“声控操作”捕捉“最佳撒放时间”。射箭运动中最讲究动作的一致性,每个选手经过千锤百炼形成的技术必须高度固定化、程序化,像机器一样准确无误和循环重复,任何时候都不走样和变形。

(5)信号片又称响片

人们常用“离弦之箭”形容速度之快。反曲弓射出的箭初速度约每小时240公里,超过了“子弹头列车”。箭的速度取决于弓的力量和效率,箭的形状、重量和表面积。用不同方式粘成的箭羽能使箭绕纵轴旋转并确保飞行稳定。作为长度和直径比很大的飞行体,来自弓弦的加速度会使箭杆产生柔性弯曲和弹性震动,降低飞行稳定性。不过和射击相比,箭的“行动”就太迟缓了,速度只是子弹的十分之一,需要大约1秒钟才能达到70米开外的射程。如果初速度方向正对靶心作“平抛运动”,由于地球的引力作用,箭到达靶位时会下落将近5米。因此射箭必须有一个“仰角”,让箭作“斜抛运动”,使“弹道”成为一个拱起的抛物线。难怪箭靶的放置都和地面垂直方向成15度角,以“仰视”的姿态去面对“万箭穿心”了。顺便一提,当今箭靶将盘卷的草绳缝合起来再蒙上靶纸,用的还是当年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材料(图6)。

(6)箭靶和垂直方向成15度角

作为高效率的“能量转换器”,弓能够把70%至80%的弹性势能转化为箭的动能,“剩余”的能量则变成弓的阻尼震动。根据科学史专家研究,人类早期弦乐器的出现就是受了弓弦震动能发出声音的启示。至于弹棉花的弓就更一望而知是“其来有自”了。安装在反曲弓上一些错杂的棍棒叫做“减震器”,就是为了增加弓的静止惯性和转动惯量,从而减少撒放时弓体的位移和震动。并且达到“配重”效果,让弓箭系统的质量中心更靠近推弓点以保持平衡。

1995年在雅加达举行的第38届射箭世锦赛上,历尽艰辛坎坷的复合弓终于被国际箭联批准为正式比赛项目。这是1969年由美国人艾伦发明的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弓”,它的“创新”之处却恰恰是把人类两项最“古老”的发明轮子和弓箭结合到了一起。复合弓在上下弓片末端安装了偏心轮,利用动滑轮的杠杆原理,使开弓力量达到最大值后,随着拉距增加反而变得越来越“省劲”,满弓时用力可减轻70%。这不仅使运动员能在更轻松舒适的状态下持弓瞄准,也使女子可以跨越体力的鸿沟,和男子一样使用“硬弓”(图7)。

(7)复合弓

比较一下反曲弓的张力曲线,由于和拉距的增加成正比,撒放时弓弦作用于箭的力量是突然的和递减的。而复合弓对箭的加速力量则从小到大,渐次趋向峰值,有效工作距离也相应延长,因而能使箭的离弦速度更快,飞行弹道更平直。此外,复合弓不再用三个手指勾弦撒放而是“扣动扳机”让“撒放器”代劳,光学瞄准器和气泡水平仪的使用更极大提高了箭射出的精度(图8)。复合弓处处凝结着科学的智慧,近年来迅速风靡全球,销售额已经占据世界弓箭市场的90%以上,成为弓箭家族最兴旺的“主流”。尽管奥运会至今仍没有接纳复合弓为正式比赛项目,但2008年在北京举行的第13届残奥会已经向复合弓首次亮起了绿灯(图9)。

(8)通过撒放器的钩、拉、按等不同的撒放方式,瞬间释放,将箭射出,对目标进行打击

(9)反曲弓与复合弓拉力曲线比较

更多形形色色的射箭比赛每年都在全球各地蓬勃开展,射远比赛每组射6支箭以最佳成绩为准,手持弓的世界纪录达到1220米;地靶比赛以地面上竖起的标杆为圆心画出15米直径的大靶,选手们从百米开外射出36箭决定胜负。骑马射箭仍是不少民族喜爱的传统竞赛项目,滑雪射箭正式进入冬奥会则已成定局,在争荣并茂的现代体育之林中,射箭运动旺盛的生命力正与日俱增。

言外之意 弦外之音 篇7

1.更加关注字面意义之外的语境意义。按照言语行为理论,文学意义由三个层面构成:文学或文本的字面意义、作品作者真正想要传达的“交往意义”、读者的“接受意义”。不论是描摹自然美景或是抒怀咏物的散文,还是充满想象意境的诗歌神话,抑或是寓理于事、托物言志的寓言童话等,它们往往就是作者自己内心深处与自然、事物以及神灵的心灵对话,同时也包括与“潜在的读者”对话。关注字面意义之外的交往意义,就要走在多重“融合”之中———文本言语意象的融合,文本的客观价值与个体主观理解的融合,文本的核心语义与自我精神世界、公共文化世界的融合等。置于一定的关系并参与一定的审美交往,“言外之意”的语言表达才能在一定的语境与背景关系中被理解、被发现与建构。

2.更加关注课文之外的课程意义。一篇文学文本“言外之意”的特有表达,时常黏连着“这一个”的独特话语方式,或字、或词、或句、或段,直至整篇文章,在这样的地方稍作留驻、审视、比较,你就会发现它的奥妙和滋味。学习语文就是学习比较规范而独特的言语表达———学习表达的视角、表达的方式以及表达的意图等。这都不应站在“这一篇”课文的立场,而应站在“这一单元”“这一学段”“这一主题”“这一文体”等语文课程的视角来平衡。以“言外之意”组织话语主题,以“言外之意”营造张力系统,由语表走进语象、语里,不仅知道“是什么”,更知道“怎样是”“为什么是”等,实现语文课程的重建与回归。

3.更加关注成人视野之外的儿童意义。儿童的世界是游戏着的、想象着的世界。儿童在阅读一篇文本时,首先在脑海中形成的不是概念而是形象。学生在交流感受、感悟以及体验时,是想象、描述而不是概括、归纳;在书写表达内心时,也更多是率真、童趣,充满感性。由于我们所谓的理性逻辑、概念思维而置学生为冰冷的客体,加以“成人化的雕琢”,想当然地以为自己的感受就是学生的感受,自己的体验就是学生的体验。我们误读了学生,学生也无法理解我们。所以,我们要走向儿童,走进儿童,向儿童学习。这样才能和儿童一起体会那曼妙多姿的“韵外之致”“言外之意”,最终实现从“基于教”的学转向“互教互学、自己教自己”的学。

言外之意 弦外之音 篇8

这是一段80多年前流传于威海卫的一首华工出洋歌, 主要描述了华工们背井离乡去参加一战的原因, 即“为众友邦”与“为自己” (注:“自己”指中国人) 。而疑问就产生于此, 这些以贫苦农民为主体的“契约华工”远赴重洋的行动真的是出于这样的动机?这首歌的弦外之音究竟又是什么呢?

一战期间, 英法等国为弥补劳力短缺, 从中国招募了数十万名“契约华工”参与了战勤服务。在招募过程中, 他们以“丰厚的待遇”为诱饵, 借助传教士的广为宣传, 很多贫苦农民对此心向往之。据华工严振盛回忆, 基督教徒王培绪宣传说:“凡参加者除每月工资12元外, 再由教堂每月发给家里10元。这10元足能籴一千多斤高粱, 何如干华工好呢”[1]。当时的华工招募广告中也有这样的条目:华工待遇, 每月每人工资20元。衣食费由招工局雇用者负责, 出国、回国路费由雇用国负责。这种待遇是相当丰厚的, 对广大农民而言是极为诱人的。三年的劳动即可换取一辈子的幸福, 这也使得很多人为了发迹而应募。很多华工出国前都有这样一个信念:“趁此时机出国发大财, 以后富贵还乡。”[1]并且当时人们正面临着灾荒与内乱的生活环境:连年的自然灾害加之战争的影响, 使得农业歉收, 人民生活极度困难, 出现生存危机。所以, 参加华工是一条很好的出路。据史料记载, 1855年的黄河大改道, 给人们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义和团运动以及之后的讨袁护国运动使得社会极不稳定。这种环境迫使人们寻去一个生存的空间。1918年, 商务印书馆刊发的《东方杂志》中写到, “此等工人多贫困不可自聊, 衣衫褴褛”[2], 可见他们是迫于生计而赴欧务工。另外, 这些目不识丁的农民大部分都不知道自己是去参加一场血雨腥风的战争, 招募条约也未提及参与战事。他们并不知战争为何事[3], 所以说很多人是被欺骗应募的。《泰安市志》记载, “1916年11月英国圣公会通过境内各地分堂, 骗募华工近千人, 运往欧洲西线战场”[4]。同时北洋政府“为了能够换取战胜国”的地位, 不顾他们的生命, 毅然协助英法进行招募。这种内外的双重欺骗, 是影响其价值选择与行为取舍的主要因素。

综上所述, 华工参与应募的动机主要是单纯的谋生诉求与发迹梦想, 是双重欺骗的结果, 其实质是贫苦农民为寻找生存空间和良好际遇的自发行为。他们中大部分并不晓得一战的情形, 更不用说是“为众友邦”与“为自己”了。所以说, 这并不是华工本身的应募动机。那么这首歌的创作究竟是何目的, 又有何弦外之音呢?

当时, 北洋政府为了维护国家利益, 怀着美好的愿望, 以数十万华工为筹码, 通过“以工代兵”的形式, 加入到一战。正是因为这种强有力战勤保障, 才使得协约国能够一举得胜。为此广大华工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与牺牲, 据中国公使馆统计, 当时在英军服务的华工中, 有名有姓的死亡者就达9900人。然而, 他们的贡献却在那个弱国无外交的年代被故意忽略了, 他们虽然为中国换取了战胜国的地位, 但却在巴黎和会上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这首出洋歌即是基于这样的背景而作。作者是在对一个政府失望之后, 借华工之口来表述一个大国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 通过借华工出洋务工一事, 来展示中国人的国际形象。同时也是在着力表现华工们的贡献。晏阳初当时也指出,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中国在巴黎和会的地位, 不是外交家的辞令换来的, 是被中国人轻视被外国人践踏的苦力争来的”[5]。另一方面, 这首出洋歌也附和了当时广为宣传的“劳工主义”, 是在劳工地位被大力提升之后而作。鲁迅曾写道, “欧战时候的参战, 我们不是常常自负的么?但可曾用《论语》感化过德国兵, 用《易经》咒翻了潜水艇呢?儒者们引以为劳绩的, 倒是那大抵目不识丁的华工”[6]。蔡元培与李大钊也欢呼“劳工胜利”、宣传“劳工神圣”, 指出“此后的世界, 全是劳工的世界”, 这也是当时五四运动的价值追求。这首歌即是在这样的环境之下, 重新描绘了华工们的形象———他们不再是目不识丁的底层农民, 而是有着较高觉悟的一个社会阶级。这进一步奠定了劳工的社会地位, 表现了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与先进品质。

因此, 《华工出洋歌》是对华工的重新审视与重新定位, 展示了一个大国的民族气节, 是一定历史背景下的产物, 并不是华工出洋的真实动机。很多文章引之作为华工出洋前所唱之歌, 是极为不恰当的, 以此来展现华工的英雄行为也是不客观的。华工出洋前与出洋后的形象转变, 是理解这首歌弦外之音的突破口。把之放入相应的历史情景去理解是开发档案史料的关键之处。

参考文献

[1]严振盛.我当华工的经历[M].山东文史集萃 (修订版) ·社会卷.中国文史出版社, 1998.

[2]罗罗.华工赴欧之实况[J].东方杂志, 1918 (6) .

[3]陈三井.欧战与华工[M].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1986.

[4]泰安市泰安区、郊区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泰安市志[M].齐鲁书社, 1996.

[5]宋恩荣.晏阳初全集:第二卷[M].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9.

浅谈礼貌原则中的言外之意 篇9

礼貌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有人说,自从有人类的存在就开始了交际。从古至今,人们之间的交际不能没有语言交流。随着科技的发展,交流的方式变得多种多样并且更加方便、快捷和频繁。但是在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教育背景下,怎样才能使人们之间的交流更加顺畅、流利?怎样判断说话者和听话者所进行的语言交际是否具有礼貌效果?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二、语言与礼貌

虽然很多学者意识到礼貌研究是一个多学科的研究课题,但许多研究只是从句子表层寻找礼貌,认为只要句子中使用“请”、“谢谢”、“对不起”等礼貌语,就可以说明表达者真的有礼貌。所以,我们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既然语言有如此大的作用,人们在使用句子表达时,表达的究竟是谁的礼貌。是语言句子本身的礼貌,还是使用语言句子的人的礼貌。语言的礼貌和语言使用者所要表达的礼貌是否对称、是否一致呢?经过笔者对人们日常交际用语的观察和研究,发现语言本身的礼貌和说话者之间的礼貌并不相同,且两者之间不存在必然的对应关系。如果认为语言本身的礼貌和语言使用者之间的礼貌是相等的,这样只是触及了礼貌问题的表面。在人们交际中,一方有需要表达礼貌的愿望,另一方会对这些礼貌的话语和句子做出相应的反应。而礼貌意愿的表达会影响说话者和听话者之间的交际效果,而这种交际效果产生的作用又会影响说话者礼貌意愿的表达,使交际情形变得复杂。现实生活中,说话人或碍于面子,或出于策略,往往把真实意图隐藏起来,让别人从话语含义中去领会,这是人类言语交际的又一大特点。因此了解言语意图便成了理解和解释话语含义的一个重要课题。

三、礼貌话语意图的隐蔽性

语言本来就是人类出于“达意”的需要,在社会交际中不断完善起来的一套符号系统。因此用语言符号组成的话语,不管是说出还是写出,必定都是有用意的,这是了解话语含义必须把握的第一点。当话语含义同字面意义完全一致时,也有直言意图的情况,这多半出现在毫无顾忌的语境中。但在更多情况下,意图总是深藏在超越字面意义的话语含义中。例1:A去B家做客,B让自己家的五岁小孩为A唱歌跳舞,B称赞其小孩“唱得真是太好了!跳得真棒!”从A的话语中,我们可以得知,或许B的小孩歌唱得不错,舞也跳得不错,但是A真正的意图是使得谈话继续下去。言语交际的实践表明,人们的言语表达或出于策略,或碍于面子,或摄于压力,往往把话语用意掩盖起来,而且隐蔽得越深越值得研究,其中很可能隐藏着更大的内心秘密,这是了解话语含义必须把握的第二点。例2:学术会议上,一研究生把自己的论文给老师并说:“请您指导!”老师说:“不错,不错。”研究生说:“您再看看。”老师说道:“很好,很好!”然后离开。这里,老师的称赞并不是表面意义的赞扬,而只是一种搪塞和委婉的拒绝。可见言语意图的隐蔽性,是被称为“万物之灵”的人类进行言语交际的又一大特点。了解话语含义不可不深究其用意。人们用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思想,但有时候人们所表达的句子却不一定就是说话者真正想要表达的意图,因为语言可以掩盖说话人的真正思想和意图。同样,人们可以利用语言去表达礼貌,但同时语言也会掩盖说话人的礼貌。因此,如果需要正确理解说话人的意图,正确地理解礼貌,我们就不能只关注语言的表层结构。故曰国曾根据《礼记·曲礼》内容总结出到:“贬己尊人”是中国式礼貌的一大特点,该原则到现在仍然影响着中国人的言语交际习惯。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加强,中国人的表达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尊人不贬己”在中国人的日常交际中随处可见。故曰国的研究主要在于“找出那些制约言语行为的礼貌规范”,即“礼貌准则”,对于礼貌言语行为的两层意义,即内容上礼貌与表达方式上不礼貌,则没有论说。和意义一样,语言表层上的礼貌表达或者是不礼貌的表达,是由最初的语言使用者规定的,最后逐渐演变成规约性礼貌语言,因此语言使用者才会感觉到有礼貌语言和非礼貌语言的差别。然而,在人们日常交际中,语言形式上或内容上的礼貌和礼貌本身并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也就是说,形式上或内容上的礼貌语言与表达者的礼貌之间并没有联系。

四、礼貌话语意图剖析

在语言交际中,有说话者、听众以及其他人,但是交际中的语言是否礼貌,不是由说话人决定的,而是由听话人和其他受众决定的。因此语言交际中礼貌并不是由语言的属性所决定,形式上或内容上的礼貌语言对于听话人来说可能是礼貌的,也可能毫无礼貌而言。例2中老师的话足够礼貌,但并不是听话人所期望的结果,对于听话人来讲并没有得到利益最大化,所以,听众对规约化的语言的理解会直接影响他们对交际话语的理解,但很多时候,人们评价语言交际是否礼貌并不能只依赖于规约意义或句子的表层意义。听话人需要经常透过语言的规约意义或字面意义去理解说话人所要传达的真正的交际意义,从而判断说话人话语的礼貌或不礼貌。所以,要真正解读说话人的交际目的和意图,是我们评价礼貌的重要因素。从这个角度看,礼貌属于言后效果,而语言礼貌的解读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心智解读过程。王建华曾指出:言语行为的相对性首先明显地表现在言语行为的字面礼貌和实际礼貌的矛盾性上。语言的字面礼貌是指语言使用群体都认可的礼貌形式或内容;实际礼貌指字面礼貌运用在特定的交际环境中所产生的礼貌效果。语言交际中的字面礼貌只是说话者的一种表达手段,而实际礼貌则是说话者想要表达的真正目的。因此在解读交际语言时,我们应该从说话人的心理方面和情感方面去看待礼貌问题,其中包含说话人的目的和意图,同时也包含听话人对听到的话语理解之后,所构成的对说话人话语的理解。在例1中,从字面意义来看,A是在赞扬B的小孩唱歌好、跳舞好,这种赞扬只是一种字面礼貌,把这种字面礼貌运用到她们的谈话语境中,就会产生很好的礼貌效果,让听话人B听了之后,产生A和B的会话顺利进行的效果。在实际的话语交际中,如何判断说话人的目的和意图是比较困难的,因为说话人的真实动机到底是什么,我们可能知道或不可知,所以我们在言语交际中不能将动机这一因素排除在礼貌的范围之外。

五、结语

言外之意 弦外之音 篇10

日本语言被视为暧昧的语言, 对日跨文化交际总是会引起误会, 其中的一个原因是日语有些话语的意思需要通过领悟其中的言外之意。上述影响话语言外之意的因素分为个体因素和非个体因素, 但是, 笔者经过研究发现日语语法的特点可以造成话语的言外之意, 也就是说日语语法对话语的言外之意的形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正如日本语言学家水谷修认为, 一个单词, 一个表现, 并不总是以固定的意思和用法而被使用着的, 意识到这一点, 就意味着意识到探究言语运用和言语行为之快乐。

一、句子成分的省略与话语的言外之意

省略这一语法现象在日语句中出现较多, 省略一般发生在特定的交际意图上, 没有无缘无故的省略, 省略往往形成言外之意。考虑到会话中的待遇关系, 省略容易发生在听话人为上级、长辈或比较陌生的人员的社交场合的对话。例如:

① こちらをどうぞ… (您) 用这边的。

②“レポートの締め切りが迫っていますので…”报告的截止日期临近了。

③ たしかにおっしゃるとおりとは思いますが… 我认为的确像您说的那样, 但……

例①省略了谓语 (动词) , 用于向准备吸烟的客人拿出烟灰缸之类的东西的场合, 既不强迫命令, 又不以恩人自居的一种劝诱的说法。

例②是间接要求言语行为的一种表现形式, 可以领会到省略了句子的后半部分“速く書き上げてください (请快点写完) ”。以理由、原因“~ので”的形式中断话语, 省略后半句, 留待对方揣摩。

例③是针对对方的意见委婉地持反对态度的表现形式, 反对意见的言语表述往往被省略掉。在这种场合, 通常日本人在说“おっしゃるとおり”的部分时声音比较大, 比较清晰, 语速较慢, 而说最重要的部分“とは思いますが”则压低声音, 加快语速, 仿佛不想让对方听见似的。日本人在反驳对方的时候, 通常要压低声音, 如果大声地清楚地从头讲到尾, 容易被视为不怀好意。

二、人称主语的隐遁与话语的言外之意

在日本广岛和平公园里, 为了纪念因原子弹爆炸核辐射导致成千上万的人死亡而竖立有一块慰灵碑, 上面的碑文这样写道:安らかに眠ってください。過ちは繰り返しませぬから。 (请安稳地睡吧, 因为这样的过失再也不发生了。) 由于碑文没有主语, 发这个誓言的人究竟是谁?围绕这一问题, 日本国内争论不休, 沸沸扬扬, 迄今也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说法。有人认为, 碑文的主语不可能是日本人, 因为日本是受害者, 惨遭惨无人寰的原子弹爆炸、遭受前所未有的伤害还有必要谢罪吗。既然是美国向广岛投下原子弹的, 应由美国来立慰灵碑、向死难者忏悔才合乎情理。当有个别日本学者提出碑文的主语既不是日本人, 也不是美国人, 而是全人类时, 对此, 外国记者指责日本人凭什么代表全人类, 西方评论家认为, 日本人竟然冒天下之大不韪, 想把本应自己承担的不可推卸的责任, 分摊到全人类头上, 这简直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暴露出他们对待那场侵略战争的暧昧态度。

当然, 以上人称主语被隐藏是个典型的例子, 也许出于政治的目的, 但在日语中, 人称主语往往被隐藏则是不争的事实,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敬语语句。

① お待ちになっています。

您等着。

② お待ちします。

我等着。

例①为尊他语, 人称主语即使不说, 也一定是第二或第三人称。而例②为谦让语, 毫无疑问主语为第一人称。

第二, 表示感情、感觉、愿望的形容词或助动词作谓语的句子。

① うれしい。

(我高兴)

② 水を飲みたい。

(我想喝水)

③ りんごがほしい。

(我想要苹果)

④ 悲しいですか。

(你悲伤吗?)

⑤ 悲しがっている。

(他很悲伤)

例①“うれしい”为感情形容词, 例③“ほしい”为愿望形容词, 例②“~たい”为愿望助动词, 例句①、②、③均以终止形结尾, 其主语为第一人称。例④系疑问句, 主语为第二人称。例⑤以“~がる”形式出现, 主语为第三人称。

第三, 授受动词作谓语的句子。

日语授受动词自成一体, 有表现物质的授受和表现动作的授受, 物质的授受有“やる、あげる、さしあげる、くれる、くださる、もらう、いただく”七个授受动词, 表现动作的授受时, 则将这七个授受动词接在其它动词的“~て形”后即可。

“くれる、くださる”的接受者必定为第一人称, “やる、あげる、さしあげる”的接受者不可能为第一人称, “もらう、いただく”的动作发动者不可能是第一人称。

第四, 被动态作谓语的句子。

① きのう、雨に降られて、風邪を引いた。

(昨天我被雨淋湿了, 感冒了。)

② 昨夜、子供に泣かれて、よく眠れなかった。

(昨晚我被小孩哭闹的, 没能睡好觉。)

例①例②是间接受到损害、损失的被动态语句, 日语称为“迷惑受身”, 被动者一般为第一人称, 所以往往可以省略。

人称主语不出现, 不等于没有主语, 而意味着主语被隐藏起来了。试想主语被隐藏后, 造成了句子的空隙或空白, 所以耐人寻味, 值得咀嚼, 探求其言外之意, 体味其弦外之音, 能够产生一种形式上的美感。

三、句尾决定性

日语语法在结构上有这样一个特点:谓语在句尾, 管辖整个句子, 因为这种结构, 想说的话可以暂时先不马上表述出来, 这比起欧美语言的直截了当和清楚明白来, 凸显其暧昧的可能。发话本身的确是线条型的, 但语言构造并不非一条线, 而是立体的、多层的组合。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话语在被表述的时候, 在说话人那里句子的形式、构造某种程度上业已形成, 听话人早已具备察觉其构造的能力。所以, 听话人即使话没有听到最后, 某种程度上也能够推测出说话人的意图。

所谓句尾决定性就是决定句子意思的关键在句尾。我们发现, 日本人说话时总是在句尾用“~けれども/が…”的表现形式, 这是称为“言いさし” (话说到中途打住, 话没说完) 的一种片断句, 其功能在于能够委婉表现难以启齿但不得不说的像请求、拒绝、抱怨、反对等言语行为, 不妨看一看以下的对话。

A:あの明日のことなんですけど… (明天的那个事情……)

B:はい。 (唉。)

A:急用ができまして。 (有急事。)

B:いらっしゃれない? (您不能去?)

A:ええ、申し訳ありません。 (诶, 实在是抱歉。)

以上对话中, 说话人A有两处话语说到一半的时候打住, 第一处是“あの明日のことなんですけど…”, 不马上表明自己的意图, 引起听话人B的注意, 听话人B回应道“はい”;第二处是“急用ができまして”, 显然这是说明事由的句子, 其意图则让对方揣测, 听话人B心领神会地问道“いらっしゃれない?”, “不能去”正是说话人的意图, 但他始终没有说出来, 而是通过听话人揣测后说出来的。倘若说话人从一开始就一口气中间不停顿把话说完“あの明日のことなんですけど、急用ができまして、行けません” ( 明天的 (约的) 那个事, 有急事, 去不了) , 就有一种不把对方放在眼里, 不顾及对方感受的嫌疑, 这是不礼貌的。

四、助词的功能

日语属于黏着语, 助词的作用显而易见, 它连接句中的词语, 表示该词与其他词之间的语法关系。日语助词有格助词、提示助词、副助词和接续助词, 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功能, 根据句子中的这些助词可以引导出的话语的言外之意。

第一, 格助词的联想性。

格助词接在名词后, 在句子中充当主语、宾语、补语等, 后接用言构成谓语, 表示这个名词与谓语的关系, 即使谓语不出现, 依靠格助词也能联想到后续的谓语是什么。例如:

①こんなひどい目に遭うとは。没想到这么倒霉。

例①中的格助词“と”是表现思想、思考的内容的, 一般后续动词“思う”、“考える”等, 由于这一制约, 加上“と”与表示强调否定的“は”重叠, 故可以联想到“思わなかった” (没想到) 。

第二, 提示助词的暗示性。

提示助词连接在体言后, 提示一个事物并把它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 通过强调说明, 暗示其他事项的存在, 如“は”、“も”、“こそ”等提示助词就是如此。不妨来看一下以下一则日本的俳句。

生き残った

虫の一つは

火をめぐる

俳句中的“虫の一つは”中的提示助词“は”的用法可谓独具匠心, 因“は”具有表示话题的功能, 所以“生き残った虫の一つは”就给人以一种眼盯盯地注视着它做何行动的感觉。倘若换成格助词“が”, 其关注点则变为只关心发生了什么事情。“は”在这里的使用, 使我们深深感到作者沉重的思绪:晚秋或是初冬, 一只暂时从寒冷中逃出的小飞虫, 不知为取暖, 还是为光亮所引诱, 仍然绕着灯火飞旋不停, 但等待它的命运是注定的, 或者烧身而死, 或者因寒而亡。从小飞虫, 作者想到了孤独、来日已短的自身, 进而对为何而活着提出了疑问。

第三, 副助词的评价性。

副助词具有说话人对连接的名词进行某种评价的作用, 同时兼具暗示性。例如:

(2) この薬だけで治ります。就用这药治。

(3) 講演会を開いたが、お客は5人しか来なかった。开了演讲会, 但只来了5位听众。

例 (2) 副助词“だけ”的使用, 使该句产生言外之意, 即这个病也许通过手术等其它方法能治疗, 但没有必要。例 (3) 中的“5人”为不特定的人群中的人数, 副助词“しか”使该句含有数量过少的评价。

第四, 接续助词的暗含性。

接续助词连接在用言后, 用以连接句中的前后项, 承上启下, 原则上接续助词不能用来结束句子, 但日语中确实有一些接续助词出现在句尾, 用来结句。既然接续助词用于结句, 那么显然句子的后半部分被隐去, 暗含一种社会共同认可的无需言表的信息, 并增添各种语气。例如:

(4) もうすこし早く起きれば、電車に間に合ったのに。再早起一点就赶上电车了。

(5) 買いたいことは買いたいですけど…想买是想买但……

例 (4) 以“のに”结句, 隐暗与实际情况相反, 表达遗憾、责怪的语气。而以“けど”结句的用法是一种意犹未尽、令人猜想的表现, 例 (5) 的言外之意是“買うお金がない” (没有钱买) 。

参考文献

[1][日]水谷修.日本語総点検20:事実と意見と心の態度[M].『言語』, 2004, (11) .

[2]李兆忠.暧昧的日本人[M].金城出版社, 2005.316~317.

倾听孩子的弦外之音 篇11

瞧,爸爸买了瓶可乐放在桌上,儿子眨巴着眼睛说:“妈妈,我渴了。”我随手给他一杯水,他迟迟不喝,然后说:“其实,喝点可乐也可以不口干的。”原来,此时他说口渴只是因为想喝可乐。

临睡前,儿子说:“妈妈,我饿了。”我心里嘀咕,今天晚饭不是吃得很多吗,怎么会饿?莫非又想吃什么零食?我说:“那就去吃点粥吧。”他说:“其实,吃冰淇淋也可以饱的。”原来,此时他说饿只是想吃冰淇淋。

需要收玩具了,儿子说:“妈妈,我的腿一点力气也没有。”想想他今天没睡午觉,于是我说:“那先去睡觉吧。”儿子躺在床上半天又坐起来,说:“其实,出去玩一会儿就不累了。”我堅持说:“可以,不过先收玩具。”儿子想了想说:“那还是先睡觉吧。”原来,此时小懒虫说累只是不想收拾玩具。

走在路上,儿子突然蹲下挠脚,问他怎么了,他说:“脚里痒痒。”我走过去一看,没什么异样。这小家伙又有什么鬼主意?他说:“还是抱吧,一走路就痒痒。”原来,此时他说难受只是不想走路。

他伸出三根手指对我说,妈妈,我昨天吃了三根冰淇淋,今天怎么只吃了一根?这里的提问只是还想再去吃一个而已。

诸如此类的事情还有很多,我自问:是不是他已自知这些都是爸爸妈妈很难答应的事情,所以在以试探的口吻绕弯子?看来,倾听儿子内心的声音,知道他真实的想法,显得多么重要。有时,当我摆出虚假姿态的倾听时,他立刻可以捕捉到这其中的敷衍,会生气地嘟起小嘴说:嗯什么嗯!你看都没看!

美国著名艺术心理学家阿恩海姆说:唯有艺术才有与艺术对话的权利。同理,唯有拥有童心才能拥有懂得儿童的可能,如果没有了解儿童的能力,我们听到的也许就是不知所云,也就失去了与儿童对话的可能。了解儿童,学会倾听,对于父母与孩子的交流是多么的重要。真正的倾听要求倾听者在自己经验基础上展开理解,把对方言说中的意义可能性生成为现实性。这种倾听不是直奔主题和断章取义,不是技术层面上的信息不遗漏,而是灵魂上的倾听。

做一个合格的妈妈,需要用头脑去倾听孩子的所为,倾听这些是反映了该年龄段的共性特征,还是个性特点?有何行为动机、有何需要?需要陪伴孩子一起经历他们的心路历程,体察他们的情感态度,欣赏并学习他们的视角、他们的思维、他们的逻辑,分享他们的灵性、他们的率真。和孩子一起成长吧,这其中其乐无穷。

言外之意 弦外之音 篇12

这句话还有什么意思呢?试一试, 我们读这句话的时候, 把重音放在“第一任”这三个字上面会是什么效果。

多读几遍, 有点意思了吧!原来, 这句话还有另外一层意思:父母只是孩子的第一任, 你要把孩子交给第二任、第三任……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的言外之意是:请把教育的接力棒“放手”传下去, 给孩子更大的空间, 不要把孩子抓住不放。

【言外之意 弦外之音】推荐阅读:

上一篇:机械安全标准下一篇:老旧设备改造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