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男孩读后感(精选5篇)
哈佛男孩读后感 篇1
“输在起跑线的哈佛男孩”读后感
假期承蒙校长的关怀,拿到了一本名为“输在起跑线的哈佛男孩”的一本书。本书讲述的主人公于智博,他今年29岁,已经是世界五百强企业联想集团的总裁高级助理。他21岁被当时全球最大电脑商戴尔电脑公司聘用,先后在3个重要部门任职。他2009年毕业于哈佛大学商学院,曾是花旗银行10名“全球领袖计划成员”之一。他就是于智博,被媒体称为“输”在起跑线上的哈佛男孩——小学留级,中学排名倒数;9岁时父母离异,自小由爷爷奶奶带大;16岁时去美国留学,就读于一所全校只有50人的乡村中学。他的经历中值得我们关注的:小学留级,中学倒数,体育是他自尊心的避风港,进入不到50人的美国“乡村中学”,于智博说“人生有多个起跑线,也许我现在落后于人,但并不见得会永远落后于人,找到属于自己的最佳匹配,才是最重要的。”于智博说,他最喜欢俞敏洪的一句话:蜗牛只要能够爬到山顶,和雄鹰所看到的景色就是一样的。
2008年,美国爆发了金融危机。这一年年底,也是哈佛大学商学院毕业生们四处求职的时间。在三成同学没有满意工作的时候,于智博一下子拿到了5家机构的聘书,分别是花旗集团、三星株式会社、LG电子、苹果计算机和美国篮球联盟(NBA总部)。2009年,哈佛毕业之后,于智博选择了到花旗银行工作,尽管与其他4家公司相比,待遇是最低的,但是在他看来“工作中可以锻炼的能力和学到的东西
是其他4家公司的数倍”。接受培训之后,他被派驻到巴西,在那里,他成功组建了南美银行界第一个专门服务中资企业金融团队,并被评为最佳新员工。
在花旗,广阔的事业前景等待着他。然而2010年,于智博毅然作出了一个让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的决定——回国发展。对于他的选择,父亲很赞成,他说:“在戴尔和哈佛,尽管有同事之间的合作,但主要是一种个人英雄主义式的战斗。今后的岗位需要的是协调各方,进而领导多个部门,需要更多的韧性和付出更多的辛苦。”
我认为于智博的经历给我的感受:
一、孩子在学习方面的表现只是他的一个方面,不代表全部。不能因为孩子在学习上不够出色而打击孩子的自信心。
二、父母对孩子充满信心,正确的引导孩子有好的意志品质就一定能够成功。
三、美国的教育环境与中国的差距巨大,真正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四、美国的学生也好,成人也好,生活内容都很丰富,社会活动多样。
国内的应试教育,得分数者得天下。备战高考压力大,于智博成绩下滑,学校里的“分数排名”更是几乎把他的自信心全“排”没了。当有一次妈妈为他报了旅美英语夏令营,在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郊区的一个小城市的寄宿家庭生活的三周,成了他人生的转折点。从此他下定决心:外面的世界太精彩,一定要走出国门多看多学!这一信念也成就了这位“输”在起跑线上却最终走进哈佛的男孩的人生之路!我也有一些困惑:虽然他只有不到五周岁,考虑到将来竞争的激烈程度,一直在琢磨给孩子报什么学习班,既能锻炼孩子素质,培养孩子习惯,又不会让孩子快乐的童年打折。
还有如何对待孩子学习落后的问题,我作为教师已经习惯于把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毕竟国内目前的大环境所致。看来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和一名孩子的家长,真的该好好反思一下了。
高一年级孙大勇
哈佛男孩读后感 篇2
从华中师范大学本科生到清华大学硕士,从“新东方优秀教师”到哈佛大学硕士,从一个中国普通小镇上的高中生,到今天成为一个“国际化的中国人”,张杨用自己的故事告诉你一个简单的道理:在“年轻的战场”上,每个人都可以很精彩!
2010年9月15日,“哈佛男孩”张杨来到重庆巴蜀中学,开始了他的全国校园巡讲。张杨和1 000多名学生面对面,讲述他的青春梦想、他的挣扎彷徨、他的成功与成长。
清华几乎摧毁了他的“精英梦”
高中毕业时,张杨给自己定了个“不太切合实际”的高考目标:清华大学。成绩不算特别突出的他,做出这个选择主要源自母亲从小灌输的精英教育。一直被“考试波浪起伏”(病征为相邻的两次考试成绩会走极端)困扰的他,在高考前的最后一次模考中,以“坚决不要考好”的信念考出了有史以来最好的成绩:全校第四名。
结果,高考时“悲剧”真的应验了,他的数学考出了一个非常差的成绩,清华就这样和他失之交臂,他最终进入武汉的华中师范大学。
看着很多同学都考入一些很“牛”的学校,这种反差反倒让张杨有了很强的危机感,大学4年一刻也没闲着,学英语、参加比赛、到别的系蹭课,不知不觉就到大学毕业的时候。
这时的张杨有3个选择:考研究生,申请法国留学,成为湖北省外事办的一名公务员。4年前的高考之痛,让张杨选择了考研,目标清华。
一路过关斩将,张杨最终笑傲群雄,从此,别人介绍他的时候总会刻意强调,这是“清华的研究生张杨”,然而,刚刚开始膨胀的虚荣心,转眼就输给了现实。常常透支的餐卡和羞涩的口袋,时时都在提醒着他,再牛的“名校精英”也得如常人般吃饭穿衣。暑假赚的1 000元已经所剩无几,每个月350元的补助总是接不上趟,那时,张杨能做的,就是把每天的开支压缩在15元以内。
与窘迫的生活相比,最大的打击来自于学业。本科时,最让张杨自豪的就是可与英语专业学生媲美的英文水平,在清华新生的英语分级考试中,只有考到90分以上才能免修英文,他带着舍我其谁的架势走进考场,结果却是,“免修”的学生一大片,唯独他榜上无名。
初入清华,用张杨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精英感’被拮据的生活慢慢打碎,而被打得更碎的,是积累了4年的自信。”重归现实的他,开始找到那些免修的同学讨教经验,每天晚上坚持听CNN英语新闻,周五到人民大学英语角练口语。别人的研究生生活都不紧不慢地进行着,张杨却比上本科时还要忙还要累。
第一学年结束,他的英语口试和笔试都拿到了满分,尤其是口语,把考官彻底震住了。
面对拮据的生活,22岁的张杨思考着得自己去挣钱。他在新东方找到了工作,做英语培训老师,一个班教下来,能净收入8 000元,让他立即“脱贫”。在新东方,张杨工作了三年,除了赚够以后的留学费、生活费、旅游费外,剩下的钱还能在北京买上一套价值不菲的房子。
在差一点击倒自己的地方,张杨把自己炼成了一个真正的精英!
为哈佛放弃百万股票期权
在新东方,张杨曾被评为“最受欢迎的教师”,也被学生评出过最低分。丰厚的收入,让他的生活开始变得很奢侈。他曾在一次外出讲课的间隙,逛街时把“杰克·琼斯”专卖店里的衣服,每个样式都豪爽地买下一件,颇有一掷千金的豪迈。
当他不再为钱担心发愁的时候,这样的生活也让他产生了深深的怀疑:这就是所谓的成功吗?如何让这些钱花得更有意义?
留学,去世界一流大学!
在清华研究生即将毕业的时候,张杨再次做出了让很多人意外的选择。他首选的留学目标是剑桥大学。膨胀的自信加上老师的鼓励,让张杨觉得考取剑桥不过是囊中取物。然而,三次报考雅思,三次失利,张杨的剑桥梦破灭了。
而大三时就开始学习的法语,成为张杨的一线希望,他重新开始学法语,骑着简陋的自行车,到北大法语系的教室做旁听生。一年之后,他选择了法国名校“巴黎高等政治学院”,递交精心准备的材料、面试时对答如流、与主考官愉快地交谈……张杨找不出自己不被录取的理由,结果,录取名单公布了,张杨没找到自己的名字。
更受打击的是,不甘心的他又继续申请了几所更差的法国学校,连这些之前根本没看上的学校,也拒绝了他。对张杨而言,这是最铭心刻骨的一次打击,此时距他毕业还有半年的时间,他几乎到了崩溃边缘。
为了帮助张杨走出低谷,导师建议他申请“清华路透实习奖学金”,或许能遇到一些新的机遇。在路透社,长期和来自英美名校的人一起工作,因为一次翻译的机会,张杨有幸结识了美国大使馆新闻发言人,并以他出色的表现得到长期担任美国大使馆翻译的机会。和这些深居简出、略带神秘的美国使馆高级官员在一起,一个新的想法在张杨心中萌生出来:何不申请美国学校?
那一年的6月,张杨疯狂地准备托福和GRE、寄发申请材料,该做的都做了,疲惫到极点的张杨静待命运的安排。最终,哥伦比亚大学、斯坦福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康奈尔大学、耶鲁大学等7所美国著名大学向张杨寄出了录取通知书。
2006年3月14日,他最神往的哈佛大学,也张开了欢迎他的手臂。9月上旬,张杨办理好了新东方的辞职手续,踏上了去美国的飞机。9月中旬,新东方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这中间短短10天的间隔,意味着,张杨主动放弃了他在新东方工作4年应该得到的价值百万的股票期权。
“God closed a door and will open another window foryou (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会在另一个地方为你打开一扇窗)。”面对很多人的疑问,这是张杨的回答。
做一个“国际化的中国人”
与很多初到美国的中国留学生不同,张杨可是带着自己工作积攒下的大把美元登陆哈佛的。美国大学生一个月的零花钱不过500美元,而张杨带了一万,这些钱足够他在留学的第一年,双倍地享受生活。
然而,张杨没有选择这样的生活,他一边上学,一边到学校的图书馆勤工俭学、教美国孩子学中文、做留学咨询、当广告公关、做会议企划,再加上每学期7 000美元的奖学金,他的哈佛生活实在是很“富有”。
即将从哈佛毕业的时候,摆在他面前的每个选择都很诱人:可以重回新东方;可以到美国的咨询公司,年薪逾80 000美金;或者用自己的积蓄创业,开一家留学咨询公司……
张杨却再次做出了与众不同的选择,他走进了美国一所百年私立中学Worcester Academy,成为该校第一位来自亚洲的雇员。
面对许多人的不解,张杨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他希望在亲历了美国的高等教育之后,再亲历美国的基础教育。现在,张杨是一家著名教育集团的美国中心总监,Harvard China Review中国区经理,他希望帮助更多的中国学生融入世界。工作之余,他也没有忘记享受生活的乐趣,计划每年和妻子一起游历10个国家,体验不一样的异域风情。
哈佛男孩“成功”记 篇3
The purpose of education is not to race with others but to discover ourselves, find the space for self-development, and to find the best fits for us, therefore we could be success for the life road!
什么才是成功的教育?似乎见仁见智,众说纷纭。
著名教育专家林格强调,“个性化教育才是真正的成功的教育。每个孩子生下来都是与众不同的。所谓成功,就是每一个孩子将自己的个性发挥到极致以后的效果。而男孩教育危机的出路与突破,从于智博这里可以找到可操作的线路。”
林格所指的于智博(《“输”在起跑线上的哈佛男孩》主人公),是一个曾经留过级、考过倒数、有过自卑的男孩。但中学留学美国后,从最底层做起,上最末流的高中和大学,渐渐找回自信。19岁开始腾飞,考入名牌大学,22岁进入全球计算机排名第一的DELL公司,后考进世界顶级学府哈佛商学院,毕业时虽正值金融危机裁员潮,却收到多家全球著名企业的邀约,最终选择花旗银行……
但现在的他已经是全球500强花旗银行中的一名员工,并作为花旗银行“全球领袖计划”的十名种子选手之一,被安排到巴西圣保罗分部,为中国企业来巴投资提供生产、投资和销售的金融咨询服务。
事实证明,“输在起跑线上”并不能决定智博未来的发展前景就一片黯淡。
自主发展的成长环境
由父母精心把守的教育管控手段,似乎要让位于激发孩子自身潜力,让孩子有自己的发展空间,家长要担负的是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永远都有无穷后劲的、有智慧的人,而不是高分低能的机器。
我们不妨通过智博的成长经历来找寻个性化教育的“蛛丝马迹”。
当其他家长对孩子秉持严厉教育,孩子写错一个字、算错一道题时都会遭受惩罚时,于智博的家人一直保持着与众不同的、独特的教育理念:分数不是全部,能够开阔视野,拥有一个丰富、快乐的童年,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更重要。到了中学,繁重的课业、排名靠后的结果几乎将他的自信心击得粉碎。而家人的接纳和包容,让他快乐地度过了在成都的小学和中学生涯。
一次旅美夏令营活动,让智博的人生出现了转折。夏令营即将结束时,老师要求每个学员给每天为他们打扫教学楼的清洁工写一封感谢信。相比国内的“不好好学习,就去当清洁工”的对劳动轻蔑的态度,美国老师的行为表达了对普通劳动者的尊重。这种细微之处的生命教育,让他感受到这个世界的奇妙和美好。
这之后,他下定决心,今后要成为一个国际性的人才。机会很快到来了,1998年,美国那尤沙留学机构到成都招考留学生。摆脱枯燥的学习和令人郁闷的考试排名,并走出去闯世界,是智博一直以来的心愿。
对于智博的想法,家人没有全力管控,而是放手,让智博全力一搏,支持他去遥远的美国,自主创造自己的人生。
今天的孩子,是未来社会的公民。他们未来生活的好坏,关键在于是否具备未来社会和生活所要求的基本素质。因此,家长一定要为孩子保留一块自主发展的空间,培养孩子主动发展和适应的能力。
融入当地社会
1998年,智博踏上了美国的国土,成为俄勒冈州中部密歇尔高中的一名留学生。在高度发达的美国,陌生文化没有让智博不知所措,而是主动适应这个环境,让自己努力地融入当地社会,交朋友,干农活,当牛仔……
作为一个外国学生,如果没有一个开放的心态去主动融入到这个与东方文化差异很大的环境,让自己成为同学们的朋友,他将永远是一个游离在环境之外的外国人。为了与他人成为朋友,尽快融入新环境,智博刻意克服各种差异,例如他经常观察美国同学们,他们吃什么智博吃什么,他们玩什么智博也加入,他们穿什么他也跟上,他们看电视节目他也凑凑热闹。很快,他就得到了多数同学的接纳,并成为他们中间受欢迎的一份子。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美国文化,多积累实践经验,智博利用高中毕业后的假期,去寄住家庭的农场庄园里干了三个月的农活。在那里,他学会了割草、维修铁栅栏和骑马放牛,当了一回名符其实的西部牛仔。
每天清晨,天刚朦朦亮,智博就会到联合收割机前,进行每天必行的检查和必要的保养。然后,驾驶着它,戴着厚厚的口罩,顶着漫天的尘土,驶向一望无际的草海。在维修农庄铁栅栏时,他们要沿着铁栅栏步行,有时要在毫无遮拦的大草地上步行几英里,才能找到断裂点。之后的一个月,一大早,智博要骑马将分布在农场各个角落的牛儿们赶到一个集中地点。农场很大,往往要骑上四、五个小时才可以找到所有的牛。为了节省时间,他们住在山里的一个小木棚里。没有自来水,没有电视、音响等一切现代生活的必须物品,生活接近原生态,每天都重复着相同的程序:起床,干活,吃饭,睡觉。
经历了鲁滨逊式的生活后,智博更加珍惜他所拥有的,逐渐学会了感恩。当他开始感恩时,抱怨和烦恼离他更远了。那年的智博17岁。
走出自己的路
Best Fit——最佳匹配。
在求学、就业的道路上,每个人都面临着很多的选择,如何选择才能通往成功之路?智博也经历了这一过程。
不与别人攀比财富,选择并创造出最有利于自己学习成长的环境,是他坚持的信条,我们也能通过他的三次抉择,看到随着他的能力不断提升,对自己也越来越有信心。
智博一直在寻找并走着最适合自己的道路。
第一个抉择:到哪里读大学?
1999年高中毕业后,由于不了解美国大学,家里又不富裕,智博选择了全美唯一一所不收州外学生费用的公立大学──东俄勒冈大学,报读商业管理系。原因是他与人沟通能力强,知识面广,有领导能力,很符合这一专业培养的人才潜质。
而且,美国大学前两年的基础课程在全美大学里十分相似,学校间很多课程相互认可并能够转换学分。而后两年的专业课程,就会更加体现大学之间的学术差异。他决定先在东俄勒冈大学修完两年的基础课程,两年后再根据自己的发展报考其他学校。
事实证明,根据自身条件选择的“东俄”非常适合他,不仅让他有机会接触多元文化,也提升了自信心。
两年后,他报考了密歇根州立大学的供应链管理专业。密州大虽然不能与哈佛、斯坦福等顶级院校相比,但学费比其他同级大学便宜,而且其商学院拥有全美排名第一的供应链管理系,其毕业生大多是人才市场上的抢手货。
这是他的第二次抉择。
2006年,当他已成为Dell最年轻的全球供应经理的时候,他又做出了人生中的又一个重大决定——报考哈佛。哈佛商学院的理念是“Educate leaders who make a difference in the world(培养将给世界带来进步的未来领袖)”。正是这种要造福人类的大气和崇高的理想,深深吸引了智博。2007年,他的梦想成真,成为哈佛商学院的一员。而现在,他已从哈佛毕业,成为花旗银行的一员。
进名企、读哈佛只是智博理想的一小部分,他早已为今后的人生制定了详细的战略图:就读哈佛MBA→进入跨国咨询公司→加入大公司高层→铸造中国的世界名牌→投身于提高中国人素质的事业。
素质教育的启示
当前的应试教育过于急功近利,很多家长往往考虑更多的是孩子能否在考试中取得高分,能否多会几样音乐、体育技能。对孩子是否具有人格魅力、未来能否适应社会的能力却视而不见。能够进入顶级高等学府,成为高考状元,这样的培养就算是成功吗?
哈佛男孩读后感 篇4
是因为他的软实力基础!
说实话,“软实力”这个词我也是第一次听说。那么何为软实力呢?
软实力,就是除学习成绩以外的能力。比如:运动能力,演讲能力,领导能力,吃苦能力等等。书里的主人公――于智博哥哥,其实,在软实力这方面没有输在起跑线上,所以“输”字上加了个引号。
那么,软实力,你注重了吗?
人生有无数条赛道,可是,有好多人只注重“学习”这条赛道。不知是哪一年,有了这么一句口号:“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说的当然是“学习”赛道。
于是,就有了一批批在提高学习成绩上绞尽脑汁的孩子。可是,在“软实力”的赛道上,只有稀稀拉拉的几个人在奔跑。
成功人士能有几个呢?如果说硬能力(即学习成绩)好的人一定能成功,那为什么只有几个人成功了呢?那么多的高材生呢?
所以,我呼吁:在注重硬实力的今天,也要着重培养软实力!
有些知识学了不一定有用,但软实力却能助你成功。名校哈佛,录取人时,不但要看硬能力,还要考验软实力!
哈佛家训读后感 篇5
其中一个故事是说,一颗沙,想要成为一颗珍珠,而大家都不同意,他便跟着养蚌人去了,几年过去了,那颗沙早已长成了一颗价值连城的珍珠,而那些嘲笑的沙子有的`还是一如既往,有的却化为尘埃。
如果说这世上有点石成金术的话,那就是坚辛,忍耐着,坚持着,当走过苦难于苦难的隧道之后,你就会发现平凡如沙子般的自己,不知不觉中已经长成了一颗珍珠。
不要去嫉妒珍珠,当初他选择成为珍珠的时候,别人都不愿意,也不必过分去仰慕珍珠,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沙子也有沙子的幸福,虽然他不能闪光。
【哈佛男孩读后感】推荐阅读:
哈佛男孩“成功”记09-23
观《特殊的哈佛男孩》有感08-20
哈佛家训4读后感06-26
男孩与海龟读后感06-30
《男孩与海龟》读后感09-11
《驭风男孩》读后感11-13
杨慧君《哈佛家训》读后感10-11
手斧男孩读后感750字06-08
关于《哈佛家训》读后感900字08-16
绿拇指男孩读后感350字05-09